发现自己特别招老人王自忠几个子女喜欢每次上班有几个老奶

(和平给您唱拉普)
(蝉鸣的诗)
(ブランク)
第三方登录:百岁老人教我的一招儿:餐后喝几口它,活血、驱寒、长寿!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百岁老人教我的一招儿:餐后喝几口它,活血、驱寒、长寿!
百家号是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为内容创...|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年轻人批北京老人倚老卖老 立“23条军规”(图)-搜狐新闻
--------------- &
年轻人批北京老人倚老卖老 立“23条军规”(图)
时间:日09:49
【来源:青年周末】
  小女子给北京老人立“23条军规”
  年轻人批老年人倚老卖老 老年人自称社会弱势群体
  文/本报记者 邓艳玲 摄影/本报记者 田雨峰
  “北京的老头儿老太太听好了,请您在任何场合,切勿倚老卖老。”
  重阳节,就在中国这个最具有尊老敬老传统国家的“老人节”,北京的一个外企白领,冒天下之大不韪,向北京老人开炮,一封千余字的《致北京市老头老太太们的一封信》,23条可能引发“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建议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
  这封发表在名为“黑夜の彩虹”的博客上的文章在一天多的时间点击率就超过了1万多,甚至在11月1日那天,登上了某网站的博客首页推荐。
  这封公开信,更是从遵守交通规则,社交公共场合行为准则,和年轻人观念冲突时的做法,预防突然发病及时自救的一些措施等几个方面对北京市的老人提出了23条明确的建议——“二十三条军规”明确规定老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十分钟立“23条军规”
  “北京有些老头老太的确太不那什么啦!我只花了不到10分钟就写好这封信!”11月6日,记者在中关村的银谷大厦一楼咖啡厅见到了“黑夜の彩虹”的博主,25岁的北京姑娘曹莉辉(Lisa)。
  这个穿着绿色休闲外衣,左手腕戴着不下十个五彩金属手镯,左耳戴一个银色耳坠的年轻北京女孩,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泰语系,就在银谷大厦的佳能公司担任翻译工作。她说话干脆利落,有一说一。她一边转着记者的名片,一边撇撇嘴,
“我说的都是事实,没有丝毫的添油加醋,我认为我说的没有任何错。”
  选在重阳节发表这样
“刺老文”,Lisa说,“只是一个无心的巧合”,因为在这天早上上班路上碰到“简直是吃了苍蝇般恶心的事”,让她急于找个出口发泄。
  “我上班迟到了,8:35才到办公室,8:47这篇博客就发表了。”
  Lisa家住北京邮电大学南门附近。一年半以来,每天早上她都会坐834路公交车去公司上班。这趟车的终点站是香山,每天她都会在车上遇到很多坐这趟车去香山早锻炼的老人。
  30日这天,她在家门口的车站等了超过40分钟,还没上车就看见几乎满车前往香山的老人。挤上去之后,没过多久,她就被人挤到了一张座位上坐下了。
  一会工夫,Lisa发现有个头发花白,年纪在60岁上下的老太太不知什么时候挤到自己身边站着了。“一看就是身体特好,身体倍壮的老太太。”Lisa回忆。看见这个老太太,她当时的确没有想着要给她让座,“我连站起来都困难,再说,我还过两站就下车了,这座位反正就是她的啦。”
  但是,汽车在北航附近等红绿灯的时候,“这个时候,整个车都停着,应该是个很平稳的状态”,Lisa恨恨地说,“一个那么壮的老太太,毫无预兆地居然倒在了我身上。”售票员就请旁边哪个人让个座,“肯定说的是我啦,”Lisa起来把座让给了老太太,“我就感觉她坐下去的身手特别敏捷,把我迅速地挤了出来。”
  站在座位旁边的Lisa不经意看了老太太一眼,“她狠狠地瞪着我,一个字都没说,好像我本来霸占了她的座位似的。”Lisa气不打一处来,这个北京老太相当过分,简直就是精心地设计了一个“阴谋”,阴谋得逞还倒打一耙。
  每条都有事实依据
  等车太久,上车很累,上班迟到,遭受“陷害”,积怨太深, Lisa越想越搓火,进了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进入博客,一诉为快。
  “写的这23条意见,每条都是有事实依据的,都是亲身经历过的,所以一点磕巴没打。”而且,我刚写出来的时候,网上跟帖基本上都是赞成的。
  为老不尊违反交通规则
  Lisa开笔写的时候,自己每天早上出门上班的情形就自然浮现在脑海。
  第一条,她之所以说“当您行走在马路上的时候,请尽量靠边,靠右边”,就是想着自己出门就是邮电大学南门那条宽约5米的马路。因为旁边的小商贩占着,因此路显得不是很宽敞,只能单向行车。“好多老人吧,行动又不像年轻人敏捷,本来就走得慢了,还喜欢在路中间漫步。”
  第四条中提到的老人们如果一定要闯红灯,“请您留意来往车辆,顺序是先看左、后看右”,Lisa几乎就是带着调侃的口吻,“就在我上班的这个保福寺桥,你去看吧,闯红灯的多数就是老人,自己闯还不算,还带着孙子孙女一块闯,太危险了,所以我故意写这么明了,让他们无理可挑。”
  于是,她就从自己早上出门上班会碰到老人的哪些景象,一条条罗列,“不过,写到后面,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凡是自己能想到他们的一些不让我满意的地方,我都给写了。”
  故意索要座位不厚道
  上班早高峰,“一群只是去公园锻炼”的老人和上班族一起挤公共交通工具,而且一上车就故意站在售票员身边,等着售票员给他叫座;要么就站你身边,明摆着要陷坐着的年轻人于不义嘛。
  那为什么没写下班高峰期,她有些怜悯地说,这不是饶他们一码吗,下班我们可以迟点到家,上班是不能迟到的呀。对于关于让座这一条,lisa说得很干脆:这一条,绝对不可驳,让座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事,主动索要太不厚道了。
据lisa观察统计,最多也就不到1/4的老人坐下后会道谢。
  经验之谈现在难解决问题
  你知道我最不喜欢听那些老人说什么吗?Lisa自问自答,就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她还不爱听老人在自以为是地教训年轻人时,好像什么事情都不出他们所料。
  殊不知,现在太多事情,光凭经验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可是,为了尊敬他们,还不得不听从他们错误的经验之谈,多半就误事了。
  Lisa好几次在西单,就听见有老人对年轻人的穿着大肆批评,说的话可难听了。有时候,就是因为老的嘴多了些,年轻人都动手了。年轻人不就是喜欢标新立异、突破自我一点,这样时代才可以进步呀,为什么老人总喜欢用老眼光来看问题呢?
  多管闲事没有隐私概念
  Lisa有个发小也25岁了,家中父母表现出对其终身大事的高度热情,总是背地里把她的照片拿出去相亲,隔三差五就丢一张照片和电话号码过来,“你,明天抽空去见见这个人”。听到这句话,发小都发晕。
  Lisa看到一些老头老太拿着儿女的照片去相亲就觉得好笑。“年轻人自己的生活,还是让我们自己解决,很多时候老人就是瞎掺和。”
  Lisa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都不在了,父母50多岁,家里还有个比她大10岁的姐姐,“等于家里三个长辈管着自己。”
  她抱怨,“在他们的心目中,隐私的观念真是太淡薄了。”经常是,电话来找,父母接了说上半天,然后递过话筒,“喏,你的电话”,啊,我还以为是他们的电话呢,问东问西,说得比我们还长。
  很多老人对外人也没有什么戒备心,走到胡同口,城墙下,就喜欢找人聊天,经常和陌生人瞎聊。家人的工作、收入什么的随便就告诉别人,到头来引出些麻烦事,上当,受骗什么的,让年轻人来收拾。
  年轻人指责老人该否理直气壮
  老人有错也要讲出来
  公开信发表在Lisa的名为“黑夜の彩虹”的博客上之后,当天下午就有1000多的点击率,而且,晚上的时候,几乎是每隔3-5分钟,点击率就成百地上涨。到11月1日,点击率达到10700多。
  根据记者的统计,“黑夜の彩虹”的跟帖,共有410条有效评论。博客上反对和支持的比率大致相近,赞同的79条,反对的74条,中立的11条;平均年纪较小的网友跟帖,则赞同的占117条,反对的36条,赞同的是反对人数的3倍多。
  “我并不觉得这些对他们要求很苛刻,我觉得这些条款都是做人基本要做到的。对于北京市老头老太提出这些要求,也是希望他们能从不合格变成合格就好。很多时候,我们其实都在纵容老人犯错。老人有错,也要大胆指出。”家住望京花园的王平,今年59岁,她非常赞同Lisa信中所提的建议,认为没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
  “说实话,我真没觉得,我所说的没什么可指责的,我说的都是事实,有人反对,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Lisa至今觉得,年轻人有错,老年人提出就是天经地义,老人有错,年轻人大胆提出,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指责她的人,根本就不是想静下心来解决问题。而且,她也把这封信读给自己的妈妈听了,妈妈就觉得自己的口气显得有些不客气之外,对内容没什么异议。
  老人其实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从事幼教工作的李淑芬则不以为然,车上本来就有老人专座,但上面往往坐的是年轻人。虽然自己不是年轻人,通常在公车上,都会主动给老人们让座;而且,她发现,给老人们让座的人,也以中年人居多。
  一天早高峰过后,她乘坐的852路车上人依旧很多,自己也是站着。后来听到一个老太太和一个年轻人的对话,心里特别感慨。老太太拿了一堆东西,放在年轻人的脚边,年轻人坐着。年轻人就说,你站在我旁边什么意思?老太太回答,那我总得有个地方站呀。年轻人又说,那你站在我旁边是不是成心让我给你让座呀。老太太赶紧说,谢谢,你有这份心就成了。最终,年轻人就没有给老太太让座。
  北京市老年活动中心的主任徐铁锁,今年也55岁了,专门和老年人打交道的他,说起这封信,觉得还是片面了。“老人本来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对于弱势群体,更多的应该是爱护和谦让,而不是一味指责。”
  你们觉得老人们指出你们一些思想观念的东西是侵犯了你们的隐私甚至权利,但你们想过没有,你们以为让老年人这样去改变,这样去适应你们,是不是也侵犯了老人们的权利呢?徐铁锁这样问记者。
  Lisa的“23条军规”
  1当您行走在马路上,请尽量靠边,靠右边;
  2当您听到身后的自行车铃、汽车喇叭、口头警告时,请及时做出反应对后车进行合理避让;
  3当您过马路时,请留意红绿灯指示;
  4若一定要在红灯时穿越马路,请您留意来往车辆,顺序是先看左、后看右;
  5清晨起早后,为了创建和谐安宁的社区环境,请不要开窗吊嗓子;
  6若有逛公园的喜好,请您切勿在早高峰时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7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请不要以任何手段向车内乘客索要座位,包括口头明示、故意咳嗽及其他肢体暗示;
  8当有乘客主动向您提供座位或其他帮助时,请说谢谢;
  9当您在公共场合遇见任何不合您个人品位的现象比如少女露脐装、年轻人接吻,请不要当众说教;
  10由于触犯上条而引发的争执,请您主动收口;
  11在争执平息后,请您切勿不依不饶;
  12任何场合,请您不要倚老卖老;
  13任何场合,请您不要凭经验主义判断及处理现阶段产生的一切问题和现象,包括社会的和家庭的;
  14在家庭中,请不要过多询问或干涉小辈人的隐私;
  15对左邻右舍的隐私,请您给予最多的尊重,不要以任何形式打听、传播及强行干预;
  16出于对您们身体最大限度的关爱,请于任何时间及场合自备自救药物,并携带注明家庭住址及亲属联络方式的卡片;
  17当与家人产生纠纷时,请切勿采取任何不理智的行为譬如威胁跳楼、离家出走;
  18当遇到陌生人向您打探家庭情况,请不要理睬;
  19请勿以任何形式向外界传播您子女的婚姻及收入情况;
  20若没有当事人许可,请勿自行替子女寻偶,包括向外界透露您子女的照片及联系方式等传播隐私的行为;
  21当您在任何场合遇到国际友人,请不要在其背后指手画脚或作评论;
  22若不能摒弃老观念,请您对当今社会一切现象给予包容和理解;
  23要得到别人的尊重,请首先尊重您自己。
正方:支持,因为那些条文并不过分。老人不应该成为“特殊群体”,基本的规则对谁都一样,“为尊者讳”的老观念早就该破除了。年轻人应该自立,老年人也应该自立!
反方:不支持,这是缺乏爱心的表现。老人本就是弱势群体,应该得到照顾,年轻人总有年老的那一天!即便是年轻人受一些委屈,也不应该对老人提出什么23条“军规”!
【】(责任编辑:车东哲)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热门新闻推荐】
·(11/16 01:45)·(11/16 04:58)·(11/16 07:32)·(11/16 09:14)·(11/16 07:55)
精品专题推荐
&精彩生活&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秋天不回来
频道精彩推荐
唱给你的歌
··········
··········
···············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老年人经常看电视有什么危害_老人_百科_99健康网
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老年人经常看电视有什么危害
17:14来源:99健康网
导语很多老人子女都因为上班等原因没在身边。经常靠看电视打发时间。那么老年人经常看电视有什么危害?
  电视已经是每天最亲密的朋友&,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自从电视普及以来,它就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消遣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社交活动急剧减少的老人来说更是如此。
  国内有调查显示,老人们靠电视打发时间、接触社会,甚至还可以抒发情感。有九成老人看电视&很频繁&,并把它排在日常娱乐方式的首位。但是你知道吗,就在老人越发依赖上电视的时候,电视也在无形中伤害着他们:打乱生活规律、增加负面情绪,直到陷入孤独的怪圈。
  电视成了最亲密的朋友
  晚上10点,初秋的北京已经有了凉意,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李大爷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视前面消磨时光,他刚看完从7点半开始播出的热门电视剧,而后又将频道转到了喜欢的谍战片上。老伴王奶奶早就睡下了,电视发出的声响是家里夜晚唯一的动静。11点多,李大爷的已经快闭上了,起夜的王奶奶刚打算关上电视,李大爷立马就清醒了,&还有一集电视剧没看完呢!&李大爷赶忙说道。王奶奶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老头子每天晚上十一二点看着电视就困,但关上就醒,所以他总是在沙发上迷糊一会儿,非得等到半夜一两点再去。&可以说电视是这老两口最亲密的朋友,李大爷粗略算了算,一天24个小时,电视开着的时间在10小时以上。&儿女不在身边,电视就像个会说话的伴儿。我们也不太爱交际,总觉得没有什么更好的消磨时间的办法。&李大爷说。
  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孙奶奶更是个电视迷,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各看两小时。她特别喜欢看类节目,只要电视上有专家讲关于的知识,她都会拿小本记下来,并特地出门采购。有一次专家讲到三七粉对老年人特别好,孙奶奶就去早市买了两三斤,结果后来发现被人骗了。孙奶奶还喜欢看家庭纠纷类节目,每次都能看到眼泪汪汪或者异常愤怒。孙奶奶的儿子跟记者抱怨道:&有一次她看到节目里说子女为了分割父母的遗产而不养老的事情,就半夜把我从被窝里拉出来教育我&&&
  记者在小区里询问了20多名老人,基本所有人每天都会打开电视,八成老人有每天必看的电视剧,有一半人觉得看电视是最大的消遣。战争、家庭类电视剧、婚恋情感类、养生类节目是他们最喜欢看的类型。
  看电视几乎成为了所有老人最常见的娱乐活动。2011年《西安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指出,96.3%的老年人日常娱乐将&看电视&排在首位,他们&每天至少看一次&。今年4月广州市老龄委等机构对广州市老年人生活状态的调查显示,96.0%的老年人都&看电视&,而且看得很频繁,77.2%的老年人几乎天天看电视。不仅中国,国外的老人也爱看电视。美国一项调查显示,美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白天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概为6小时,为年轻人的3倍。有专家表示,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老年人看电视时间的大规模调查,但中国老年人,尤其是城市中的老年人,看电视的时间已经占据了生活的相当部分。
  小心陷入电视无形的伤害
  电视成为了很多老年人&最亲密的伴儿&,究其原因,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萍表示,一是因为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交际圈子减小,只有亲人、亲友等较单一的人际交往,所以他们需要通过电视获取信息;另一方面,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可以弥补老人现实中缺失的部分情感及无法实现的兴趣爱好;第三,看电视没有场地等限制,非常便捷;再加上很多子女没有时间和精力为老人提供良好的精神抚慰,看电视也成了大量空巢老人排遣寂寞、弥补空虚的无奈办法。从娱乐休闲的目的说,看电视不但获取了信息,还能让老人心情愉悦,算是件乐事。
  但实际上并非这么简单,对电视的依赖,已经在无形中给老人带来了伤害。近年来,荧屏上充斥着各种粗制滥造的电视剧,还有家庭纠纷、电视营销、养生节目、娱乐节目遍地开花,真正以老年人生活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并不多。杨萍和上海静安老年康复科主任医师王凯一致认为,电视让老人又爱又恨,因为很多节目并非都适合老年人看,如果每天长时间沉迷于此,会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动得越来越少。王凯认为,长时间坐着看电视,活动得少,骨骼长时间不受力,心肺功能、肌肉得不到,容易出现腰腿酸痛、颈椎不适等,可能导致肥胖、骨质疏松和肌肉退化。另外,看电视属于被动接受信息,缺乏主动参与,时间久了老人会不爱动脑子,反应也就越来越慢,记忆力减退。还有很多老人吃完饭就坐下看电视,减少了胃肠蠕动,时间久了伤肠胃。长时间盯着闪烁的电视荧光屏,还会使人感到眼睛干燥不适。
  打乱生活规律。杨萍告诉记者,很多电视剧5集连播,老人守在电视前一看就是几个钟头,生活规律常常被打乱,该睡午觉的时候没能睡午觉,该吃药的时候忘了吃药,这对健康十分不利。还有很多老人边看电视边睡觉,这样大脑无法进入深度睡眠,不能保证充足有效的睡眠。
  被负面情绪包围。现在的荧屏上充斥着家庭纠纷类节目,多是婆媳大战、财产纠纷、子女不赡养老人等内容。杨萍表示,很多老年人看这类节目时会对号入座,看后郁闷、生气,甚至会长时间被负面消极情绪包围,认为每个家庭都是如此,自己家庭中的问题也很难解决,最终放弃改变,对生活丧失热情,更加恐惧,产生焦虑与不安。
  陷入孤独的怪圈。老人本身社交圈就很小,如果长时间在家看电视,不出门交流,就会导致朋友越来越少,陷入深深的孤独。杨萍说,有的家庭两位老人各看一台电视,和老伴都交流得越来越少,长久下去就会不爱说话,性格变得孤僻。
  容易上当受骗。老年人对媒体的信赖度很高,甚至会将电视内容当作行动纲领。比如十分火爆的养生类节目,每天教各种各样的养生妙招,有的老人看后立即行动,往往会忽略该方法是否适合自己。杨萍说,老年人的个性化差异更为明显,用药、食补方法未必适合每个人,有些电视节目可能会对老年人造成误导。如果老年人盲目跟从,没有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取舍,有可能适得其反。另外,还有很多电视营销广告,将保健、养生产品的功效说得神乎其神,老年人往往认为电视里播出的内容肯定不会骗人,导致上当受骗。
  让电视真正帮上老人的忙
  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让老人与电视的关系更加紧密,但不难看出,真正关心老年人心理健康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电视节目很少,对事关老人切身利益的问题关注度不够。仅有的几个老年电视节目又内容单一,多是关于医疗、保健。为了能让电视真正帮助老人,杨萍建议,电视台应该在上午9点到11点,下午2点到5点,多播放适合老年人观看的节目,比如带领老年人一起做操,让老年人在电视机前动起来;播放一些怀旧节目,比如老电影、老歌曲、老故事,对于老人来说,回忆是他们重温心灵往事、总结人生道理的一种方式,让老人在回忆中得到身心的愉悦;另外,播放一些老人积极乐观生活的故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鼓励老人爱自己,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倡导&老人未必就暮气沉沉,也可以活得很精彩&的生活理念。
  而对于已经与电视为伴的老人,杨萍提醒,一定要控制好时间,每天不要超过4小时,每40分钟左右趁广告时间起来活动一下,最好边看电视边活动手指,比如挑绿豆、择菜或者转动保健球;选择观看快乐积极、对老年人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的节目,看后心情不愉快就换台;如果客观条件允许,子女尽量把老人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一些,鼓励老人多走出家门、结交朋友、锻炼身体,并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以此分散对电视的过度依赖,找到更多排解烦恼和打发时间的方法,让老人学会放松休闲,生活张弛有度。
(责任编辑:实习刘素玲)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两性热门话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避孕套都走向了超薄的系列,那么你知道避孕套是要越薄越好吗?
纵欲过度的危害性很大,很多平时性爱不加克制的男性应该能明显感觉到身体的变化,悲观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活不了很长时间。那么,男生纵欲过度会短命吗?
男宝宝两个月 眼睛里红了...
大家都在看
电话:010-
电话:010-
原创文章精选
扫一扫关注我的热心医生
快速免费咨询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老人太偏心眼_情感天空帮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州有几个百岁老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