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9×36+2.639×830-263.9×1.9怎样巧算?

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目录,中文名称,CAS,分子式,尼达尼布乙磺酸盐,-6,C31H33N5O4.C2H6O3S,Bikinin,-0,C9H9BrN2O3,(2'Z,3'E)-6-溴靛玉红-3'-肟,-9,C16H10BrN3O2,双去甲氧基姜黄素,,C19H16O4,紫外光吸收剂 UV-360,-1,C41H50N6O2,硫氯酚,97-18-7,C12H6Cl4O2S,BLU -68-0,C26H22Cl2N4O3,BLZ945,-5,C20H22N4O3S,BMH-21,-1,C21H20N4O2,CAY-17-6,C20H25N3O2,BMS-,C23H15ClF2N4O3,,-0,,N/A,-6,C9H11BO3,4-异丙硫基苯硼酸,-3,C9H13BO2S,BPTES,-1,C24H28N6O2S3,BQU57,-2,C16H13F3N4O,N/A,-7,C25H23N3O3,N/A,-4,C28H36N2O4S,BRD9-96-0,C16H16N2O3,布雷非德菌素 A,,C16H24O4,,-2,,5-氯-N2-[4-[4-(二甲基氨基)-1-哌啶基]-2-甲氧基苯基]-N4-[2-(二甲基亚膦酰)苯基]-2,4-嘧啶二胺,-0,C29H39ClN7O2P,布罗波尔,52-51-7,C3H6BrNO4,5,7-二溴-8-羟基喹啉,521-74-4,C9H5Br2NO,羟丁酰胺苯醚,,C12H17NO3,,-4,C36H48CaN10O16P2,蟾毒灵,465-21-4,C24H34O4,蟾毒它灵,471-95-4,C26H36O6,盐酸丁螺环酮,,C21H32ClN5O2,4-氨基苯甲酸丁酯,94-25-7,C11H15NO2,(2R,3S)-1-苄基3-(环丙基甲基)-2-(3,3,3-三氟丙基)琥珀酸4-叔丁酯,-1,C22H29F3O4,(R)-2 - ((S)-1-(叔丁氧基)-3-环丙基-1-氧代丙-2-基)-5,5,5-三氟戊酸,-7,C15H23F3O4,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C11H16O2,尼泊金丁酯,94-26-8,C11H14O3,BVT -41-4,C17H21ClN4O3S2,反-4-羧基-5-辛基-3-甲基-丁内酯,-1,C14H22O4,,-2,C19H26N6O,CALICHEAMICIN GAMMA(1)I,-5,C55H74IN3O21S4,毛异黄酮,,C16H12O5,毛蕊异黄酮苷,,C22H22O10,3-氯-2-甲基-N-[5,6,7,8-四氢-2-[(2-苯基乙基)氨基]-6-(苯基甲基)吡啶并[4,3-D]嘧啶-4-基]苯磺酰胺,-6,C29H30ClN5O2S,斑蝥素,56-25-7,C10H12O4,叔丁基(环丙基甲基)氨基甲酸酯,-0,C9H17NO2,N-BOC-1-氨基环丙基乙炔,-8,C10H15NO2,苄基(2-氧代-5-苯基-2,3-二氢-1H-苯并[E] [1,4]二氮杂?-3-基)氨基甲酸叔丁酯,-3,C23H19N3O3,(S) - 叔丁基(1-(3,4-二氟苯基)-3-羟基丙-2-基)氨基甲酸酯,-4,C14H19F2NO3,MK-3102中间体,-1,C16H19F2NO3,MK-3102 中间体1,-6,C16H19F2NO4,(E)4 - ((肟基)甲基) - 苄基(甲基)氨基甲酸叔丁酯,-6,C14H20N2O3,(1 - ((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环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7,C13H23NO2Si,卡巴胆碱,51-83-2,C6H15N2O2.Cl,托可拉斯
,,C26H39NO10,丁硫克百威,,C20H32N2O3S,2-[[2-[(4-甲氧基苯基)氨基]-4-嘧啶基]氨基]乙醇盐酸盐,-0,C13H17ClN4O2,,-8,,,,,卡洛芬,,C15H12ClNO2,卡沙仑,,C8H5NO3,对磺酰胺苯甲酸,138-41-0,C7H7NO4S,梓醇,,C15H22O10,儿茶精,154-23-4,C15H14O6,N/A,-2,C22H30N4O6,1-(2,4-二氯苯基)-N-1-哌啶基-4-[[(1-吡咯烷基磺酰基)氨基]甲基]-5-[5-[2-[4-(三氟甲基)苯基]乙炔基]-2-噻吩基]-1H-吡唑-3-甲酰胺,-4,C33H31Cl2F3N6O3S2,CB-839,-2,C26H24F3N7O3S,,,,,,,,,,CC-115,-7,C16H16N8O,CC-223,-6,C21H27N5O3,CCG-88-1,C18H13ClF6N2O3,西地尼布马来酸盐,-2,C29H31FN4O7,头孢羟氨苄
,,C16H17N3O5S,头孢孟多酯钠,,C19H17N6NaO6S2,头孢唑啉钠,,C14H13N8NaO4S3,盐酸头孢他美酯,-2,C20H26ClN5O7S2,头孢克肟,,C16H15N5O7S2,盐酸头孢甲肟,,C32H35ClN18O10S6,头孢美唑钠,,C15H16N7O5S3.Na,头孢尼西钠,,C18H16N6Na2O8S3,头孢噻肟钠,,C16H16N5NaO7S2,盐酸头孢替安,,C18H23N9O4S3.HCl,头孢西丁钠,,C16H16N3NaO7S2,盐酸头孢唑兰,-5,C19H17N9O5S2.HCl,头孢匹胺钠,,C25H23N8NaO7S2,头孢喹咪,,C22H24N6O9S3,头孢拉定,,C16H19N3O4S,头孢磺啶钠,,C22H19N4O8S2.Na,头孢布烯二水合物,-8,C15H14N4O6S2.2H2O,头孢噻呋钠,-9,C19H16N5NaO7S3,头孢唑肟钠,,C13H12N5O5S2.Na,头孢曲松钠,,C18H18N8O7S3,头孢呋辛钠,,C16H15N4O8S.Na,CENTRINONE,-3,C26H25F2N7O6S2,,-2,C18H27N3O6,,,,头孢噻吩钠,58-71-9,C16H15N2NaO6S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7-09-0,C19H42BrN,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21H40ClNO,5-氯-6-[2,6-二氟-4-[3-(甲基氨基)丙氧基]苯基]-N-((1S)-2,2,2-三氟-1-甲基乙基)-[1,2,4]三唑并[1,5-A]嘧啶-7-胺,-6,C18H18ClF5N6O,,-7,C17H17N3O3,
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目录&&&&&&&&
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信息&&&&公司名称:联系电话:86-21-联系传真:(86) 21-Email:.cn网址:gb.chemexpress.com.cn产品总数:7573CB指数:61国籍:中国&&&&&&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张江生物基地,是一家专门从事生物小分子合成技术与生物小分子开发的高新科技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复杂小分子骨架, 中间体的定制合成,从事具有自主创新性的研究开发工作,同时也为生产企业提供生产技术改进。公司致力于合成技术壁垒高、难度大、附加值高的中间体的研究开发。
目前公司在上海设有总部,兰州、山东、香港设有分部。上海总部现拥有近3000余平方米的经营场所,其中合成实验室共2000余平方米,配有各种研发用实验设备, 可同时承担进行数十个品种的开发;分析用实验室3间500余平方米,配备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数字熔点仪、数字旋光仪、 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剂等基本检测用实验设备。我们装备数间公斤级别中试实验室,为优势产品的工艺放大和生产奠定快速稳定的基础,保证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 从而保证了商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公司与上海有机所、计生所、张江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师范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多种创造性的研发合作。方便使用其核磁、质谱、LC-MS,单晶衍射等精确仪器的检测。 公司现有的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完全有能力满足本项目产业化的生产需求。公司注重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拥有一批充满朝气、训练有素的年轻队伍,有着雄厚的科技研发力量。 公司初步建立了一套科学的从研究开发到生产销售的新体系,依靠先进的设备和严格的管理,竭诚为每一位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针对化合物专利尚未过期的分子,我们将不会公开销售,而是通过协议方式有条件提供。也就是说,我们将要求打算购买我们产品的客户提供相关的法律文件, 并从法律方面证明使用该化合物将不会侵犯知识产权,并承诺承担未来潜在的所有与使用该化合物所引起的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责任。
一直以来,皓元在中国原料药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一切源于创新,一切为了客户,在皓元,我们了解您们的需要,皓元会竭尽全力实现更新一轮的技术突破,为您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皓元帮您突破技术瓶颈,让中国的生产技术与世界接轨。
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全球销售网络 &&&&
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列表
产品总数:7573
产品页码:
尼达尼布乙磺酸盐
(2'Z,3'E)-6-溴靛玉红-3'-肟
双去甲氧基姜黄素
紫外光吸收剂 UV-360
BMS-794833
4-异丙硫基苯硼酸
布雷非德菌素 A
5-氯-N2-[4-[4-(二甲基氨基)-1-哌啶基]-2-甲氧基苯基]-N4-[2-(二甲基亚膦酰)苯基]-2,4-嘧啶二胺
5,7-二溴-8-羟基喹啉
羟丁酰胺苯醚
盐酸丁螺环酮
4-氨基苯甲酸丁酯
(2R,3S)-1-苄基3-(环丙基甲基)-2-(3,3,3-三氟丙基)琥珀酸4-叔丁酯
(R)-2 - ((S)-1-(叔丁氧基)-3-环丙基-1-氧代丙-2-基)-5,5,5-三氟戊酸
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
尼泊金丁酯
反-4-羧基-5-辛基-3-甲基-丁内酯
CALICHEAMICIN GAMMA(1)I
毛蕊异黄酮苷
3-氯-2-甲基-N-[5,6,7,8-四氢-2-[(2-苯基乙基)氨基]-6-(苯基甲基)吡啶并[4,3-D]嘧啶-4-基]苯磺酰胺
叔丁基(环丙基甲基)氨基甲酸酯
N-BOC-1-氨基环丙基乙炔
苄基(2-氧代-5-苯基-2,3-二氢-1H-苯并[E] [1,4]二氮杂?-3-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S) - 叔丁基(1-(3,4-二氟苯基)-3-羟基丙-2-基)氨基甲酸酯
MK-3102中间体
MK-3102 中间体1
(E)4 - ((肟基)甲基) - 苄基(甲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1 - ((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环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丁硫克百威
2-[[2-[(4-甲氧基苯基)氨基]-4-嘧啶基]氨基]乙醇盐酸盐
对磺酰胺苯甲酸
1-(2,4-二氯苯基)-N-1-哌啶基-4-[[(1-吡咯烷基磺酰基)氨基]甲基]-5-[5-[2-[4-(三氟甲基)苯基]乙炔基]-2-噻吩基]-1H-吡唑-3-甲酰胺
西地尼布马来酸盐
头孢羟氨苄
头孢孟多酯钠
头孢唑啉钠
盐酸头孢他美酯
盐酸头孢甲肟
头孢美唑钠
头孢尼西钠
头孢噻肟钠
盐酸头孢替安
头孢西丁钠
盐酸头孢唑兰
头孢匹胺钠
头孢磺啶钠
头孢布烯二水合物
头孢噻呋钠
头孢唑肟钠
头孢曲松钠
头孢呋辛钠
CENTRINONE
头孢噻吩钠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六烷基氯化吡啶
5-氯-6-[2,6-二氟-4-[3-(甲基氨基)丙氧基]苯基]-N-((1S)-2,2,2-三氟-1-甲基乙基)-[1,2,4]三唑并[1,5-A]嘧啶-7-胺
产品名称:
纯度/规格:
需求量最少填写一个,最多可以填写两个
收货地址:
发票类型:
增值税专用发票(16%)
增值税普通发票(普票)
不公开我的联系方式
询单已收到,专属客服稍后会联系您!
您还可以登录后台“”
及时查看报价
及时查看报价
或者进入chemicalbook巧算39除以7除以26乘3
问题描述:
巧算39除以7除以26乘3
问题解答:
39除以7除以26乘3=(3x13)÷(2x13)x(3÷7)=3/2x3/7=9/14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3*9+*9+3*8=3*(9+8)=3*17=51
除以分之1=除以(分之除以(1+2006分之1)=2007除以2006分之
相当于952除以2(具体解答如下952/64*32=952/(64/32)=952/2=476)
2997乘以729除以81除以81==
先用30除以30再乘25 再答: 答案是25 答案来自百度懂你团队 希望楼主采纳 不懂请追问 谢谢再问: 30/30=? 再答: 1 等于1 再答: 谢谢采纳😁再问: 685+685x99巧算 再答: 685乘以 (99 1) 等于 68500再问: 发张图片 再答: 再问: 非常感谢QQ多少我加你 再
39*37-13*3^4=39*37-13*3*3^3=39*37-39*27=39*10=390
53.4+(26.6-19.7)=53.4+26.6-20+0.3=80-20+0.3=60.3 再问: 53.4+(26.6-19.7) 怎么变成,不是19.7吗怎么变成20.3 =53.4+26.6-20+0.3 再答: -19.7=-20+0.3
39*199+39=39*(199+1)=39*200=7800
456×26-56×26=(456-56)×26=400×26=+32×92=(68+32)×92=100×92=9200就是考了乘法对加减法的分配率.
198×6+12=198×6+2×6=(198+2)×6=200×6=1200
原式=21/26×39/35×10/9=21/26×39/63=1/2原式=1/8×11/4+1/4×17/4+1/8=1/8×(11/4+1)+17/16=15/32+34/32=49/32
这题不用简便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道简便计算题:39÷26/25=39×25/26……39和26约分,39约分得3,26约分得2=75/2
=(26+26/27)÷26=26÷26+26/27÷26=1+1/27=1又27分之1 再问: 谢谢你,我已经明白了!!! 再答: 不用客气,如果满意帮忙采纳下,多谢
答案是45分之8 再问: 错了 再答: 不可能,验算过。除非你题目错了或者你算错了。
9.757.1584 再答: 下面算不出来
2600/(26*2)==50
/26=13*30/13*2=30/2=15
1=34*18/36=17*36/36=172=41.12-(7.25-0.75-4.69)=41.12-(6.5-4.69)=41.12+4.69-6.5=45.81-6.5=39.31 2我不会简算.
1.原式=4/7×10/9×4/11=(4×10×9)/(7×9×11)=120/2312.原式=(37+63)×35+4/7×35-5==35153.原式=(2.4+8.6-1)×2/5=10×2/5=44.原式=1.25×(3.9÷0.39)×2.1÷3.5×4=5÷5×10×(2.1÷0.7)=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简便计算 26.39x36+26.39x83-26.39x19 = 3.45x6.8+65.5x0.68= +124x51+1.24x1100=简便计算0.035x935+0.035+3x0.035+0.035x61x0.5=15.37x7.88-9.37x7.83+1.537x21.2-93.7x0.262=04x2006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26.39x36+26.39x83-26.39x19 =26.39x(36+83-19)=26.39x100=26393.45x6.8+65.5x0.68=3.45x6.8+6.55x6.8=6.8x10=68+124x51+1.24x+124x51+124x11=124x100=124000.035x935+0.035+3x0.035+0.035x61x0.5=0.035x(935+1+3+30.5)=0.035x969.5=33.932515.37x7.88-9.37x7.83+1.537x21.2-93.7x0.262=15.37x10-9.37x10=6004x05-(2005+1)x(05^2-=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2009年鉴
  自 然 概 况
  【地理位置】 攀枝花市是中国四川省直辖市。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金沙江与雅砻江汇合处,北纬26°05′~27°21′,东经101°18′~102°15′。东北面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会理、德昌、盐源3县接壤,西南面与云南省的宁蒗、华坪、永仁3县为界。成昆铁路和108国道公路纵贯全境,北距成都749千米,南接昆明351千米,是四川省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
  【建制人口】 2008年,攀枝花市辖仁和区、东区、西区、米易县、盐边县。有16个街道办事处、44个乡镇、130个社区居委会、352个村民委员会。 攀技花市共有42个民族,其中汉族占全市人口的86.6%,41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彝族占8.89%,其次是傈僳族、苗族、纳西族、白族、傣族、满族等。
  2008年全市年末总户数33.77万户,比上年增加4 042户,其中乡村户数14.09万户,比上年增加2 449户。总人口111.18万人,净增人口1.1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9.58万人,农业人口51.60万人;男性人口57.43万人,女性人口53.75万人,性别比为106.8∶100。出生人口1.16万人,死亡人口0.44万人。
  【地形河流】 攀枝花市地处攀西裂谷中南段,属浸蚀、剥蚀中山丘陵、山原峡谷地貌,具有山高谷深,盆地交错分布的特点,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脉走向近于南北,是大雪山的南延部分。海拔最高点位于盐边县境内的柏林山穿洞子(4 195.5米),最低点位于仁和区平地镇师庄(937米),相对最大高差3 258.5米,一般相对高差1 500米~2 000米。
  攀枝花属长江水系,河流多,境内有大小河流95条,分属金沙江水系、雅砻江水系,两水系在雅江桥汇合。流域控制面积较大的主要有安宁河、三源河、大河三大支流。其中流域面积大于500平方千米以上的6条;100平方千米~500平方千米的26条;50平方千米~100平方千米的18条;5平方千米~50平方千米的小河流只统计直接汇入金沙江、雅砻江的共45条。
  【气 候】 攀枝花市属南亚热带—北温带的多种气候类型,被称为“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具有夏季长,四季不分明,而旱、雨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降雨量集中,日照长(全年2 300小时~2 700小时),太阳辐射强(578千焦/平方厘米~628千焦/平方厘米),蒸发量大,小气候复杂多样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9.7℃~20.5℃,是四川省年平均气温总热量最高的地区。一般最热月出现在5月,最冷月出现在12月或1月。一般6月上旬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5月为旱季,无霜期达300天以上。
  2008年平均气温19.9℃~20.6℃,较多年平均值正常略偏低。总降水量为746.2~878.7毫米,较常年偏少;年日照时数为2 455.2~2 509.2小时,较多年平均值显著偏少;平均相对温度56%~66%,较多年平均北部正常,南部略偏小。
  【国土资源】 攀枝花市幅员面积7 440.398平方千米。全市土地面积7 423.45平方千米。其中农用地约66.64万公顷(耕地保有量为4.98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有量为4.31万公顷);建设用地约3.12万公顷;未利用地约4.56万公顷。
  【水能资源】 攀枝花水能资源丰沛,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687.9万千瓦以上,可开发量达到599.4万千瓦,2008年装机容量约350万千瓦。攀枝花地区水能资源分布集中,主要分布在过境的金沙江、雅砻江以及支流安宁河、永兴河、藤桥河。
  【矿产资源】 全市共发现矿产76种,探明储量的矿产39种,得到开发利用的矿种45种。全市发现矿产地490余处,其中,特大型、大型矿床46个,中型矿床30个,小型矿床52处,矿业及矿化点289处。
  2008年全市主要矿产的储量为:煤保有储量35 893万吨、钒钛磁铁矿保有储量666 714万吨、伴生钛保有储量42 201.36万吨、共生钒保有储量1 030.95万吨、熔剂石灰石保有储量1 555.2万吨、饰面用花岗石资源储量8 370万立方米、苴却砚石资源储量2 098.5万吨。
  【生物资源】 攀枝花的植物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达2 500多种。珍贵稀有动物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5种:牛羚、云豹、豹、白尾梢红雉、四川山鹧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0种。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珍稀濒危植物14种,其中,一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攀枝花苏铁举世称奇,成片生长,达20多万株,且年年开花,雌雄竞放,与恐龙、熊猫一并被誉为“巴蜀三宝”。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貌
  【经济综述】 2008年,全市各族人民在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目标,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克服地震和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团结一致、开拓进取,有力推动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较快发展。
  据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7.61亿元,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33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13.53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94.75亿元,增长10.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37 277元,增长14%。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8.30亿元,增长19.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3%,比上年上升了1.5个百分点。
  【农 业】 全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7 683公顷,比上年增加 2 667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 225公顷,比上年减少727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 563公顷,增加547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 344公顷,减少434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0 558公顷,减少267公顷;烟叶移栽面积9 897公顷,比上年增加4 140公顷。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结构为60.9∶35.6∶3.5。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17亿元,增长4.2%。
  粮食总产量23.01万吨,增产1.9%;油料产量0.21万吨,增长62.3%;糖料产量17.18万吨,增长7.0%。蔬菜产量50.29万吨,增长3.6%;水果产量12.45万吨,增长10.0%;烤烟产量1.37万吨,增长15.7%。
  肉类总产量6.50万吨,比上年增长3.7%。其中,猪肉产量4.52万吨,增长0.2%;牛肉产量0.47万吨,增长9.3%;羊肉产量0.68万吨,增长7.6%;禽肉产量0.79万吨,增长21.5%;禽蛋产量0.61万吨,增长38.6%。全年水产品产量1.86万吨,比上年增长34.9%。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 067公顷,封山育林面积62 367公顷,其中本年新封面积16 777公顷。全市森林面积438 382公顷,森林覆盖率58.97%。当年苗木产量9 817万株,比上年增加7 911万株。
  农业机械总动力50.54万千瓦,排灌机械保有量2 804台,增加348台;机耕作业面积2 900公顷,机电灌溉作业面积 3 452.67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6 193.33公顷;水利工程数量7 300处,农业用水量22 383万立方米,农村用电量达到13 505万千瓦时,增长12.8%。
  【工 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96.3亿元,增长17.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78.58亿元,增长18%。其中,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84.54亿元,增长5.9%;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187.84亿元,增长23.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11.17亿元,增长 39.9%。其中,四大支柱产业钢铁、钒钛、能源、化工分别完成总产值389.93亿元、45.37亿元、159.27亿元、37.07亿元,分别增长36.0%、22.2%、44.5%、33.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688.43亿元,增长36.3%;实现新产品产值89.87亿元,增长1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达200.49,比上年提高13.3点,实现利润总额26.6亿元,下降29.8%,利税总额78.99亿元,下降0.15%。
  【建筑业】 全市具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81个,期末从业人员34 292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3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0.5万平方米。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83.36亿元;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7.22亿元,增长4.2%。
  【房地产业】 全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5.15亿元,下降0.6%。房屋施工面积334万平方米,增长10.5%;房屋竣工面积40.5万平方米,下降54.8%。商品房销售面积67.3万平方米,下降30.2%。
  【运输邮电业】 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22.99亿元,增长6.7%。改建公路708千米。全年公路完成营业性客运量 3 396.3万人,旅客周转量80 860.9万人千米,分别比上年增长9.2%和7.9%;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 371.7万吨,货物周转量121 673.1万吨千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1.5%和14.1%。全市航道里程366.4千米,完成水路客运量31.8万人,旅客周转量758万人千米,分别比上年增长3.2%和0.1%;完成水路货运量16.0万吨,与上年相比持平;货物周转量969万吨千米,比上年增长0.6%。境内铁路营运里程166千米,境内火车站个数14个,完成铁路客运量238.49万人,下降6.0%,铁路货运量2 216.61万吨,增长4.9%。民航客运量21.22万人次,下降8.0%;货运量2 150.56吨,增长20.0%。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5.99万辆,比上年增加0.66万辆。其中,私人汽车3.97万辆,增加0.56万辆。
  邮政业务收入6 021万元。电讯业务总量10.64亿元,增长0.3%。200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6.89万户,增长3.5%;住宅电话用户16.16万户,下降2.8%。其中:城市住宅电话用户12.08万户,增长2.3%;农村住宅电话用户4.08万户,增长4.3%。移动电话83.53万户,增长7.8%。
  【财政、税收】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6.76亿元,增长32.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1.61亿元,增长22.4%。地方财政支出76.47亿元,增长33.5%。其中:教育支出7.32亿元,增长1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05亿元,增长55.5%。国家税务局组织收入总计45.08亿元,增长14.9%;地方税务局组织收入总计29.2亿元,增长20.9%。
  【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新增投资项目558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2个;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30亿元,增长26.6%。从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89.75亿元,增长31.2%;更新改造投资66.96亿元,增长41.6%。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82亿元,增长34.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1.46亿元,增长35.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3.02亿元,增长18.5%。
  【对外经济】 全年招商引资当年到位资金181.10亿元,增长24.7%。其中:省外国内资金115.81亿元,增长17.4%。全市进出口总额3.94亿美元,增长59.0%。其中:进口总额1.37亿美元,增长99.8%;出口总额2.57亿美元,增长43.4%。
  【物价水平】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0%,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5.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4.7%,衣着类价格下降 2.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2.5%,居住类价格上涨 2.9%,服务项目类价格上涨2.3%。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水平上涨34.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8.2%,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8.3%,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1%;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1.7%。
  【消费品市场】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71亿元,增长21.2%。其中:市的零售额85.02亿元,增长20.7%;县的零售额7.86亿元,增长23.9%;县以下的零售额7.83亿元,增长24.1%。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69亿元,增长11.3%;集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3亿元,增长7.8%;个体、私营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9.93亿元,增长19.5%。从行业分组看,批发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04亿元,增长27.5%;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5.64亿元,增长21.4%;住宿、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24亿元,增长2.42%。
  【金融保险业】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93.72亿元,比年初增长24.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7.85亿元,比年初增长18.4%;企业存款余额104.73亿元,比年初增长30.6%。金融机构社会信用投放总量321.45亿元,比年初增长28.6%。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69.26亿元,比年初增长21.4%。中长期贷款余额112.42亿元,比年初增长12.4%;短期贷款余额127.34亿元,比年初增长31.5%。
  实现保费收入11.07亿元,增长31.3%。其中:财产保险收入3.74亿元,增长6.6%;人寿保险保费收入7.33亿元,增长49%。
  【收入及消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343元,增长14.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 185元,增长14.5%。其中:食品支出4 671.5元,增长23.4%;衣着支出991元,增长16.2%;居住支出773.4元,增长0.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752.6元,增长17.8%;医疗保健支出662.8元,增长14%;交通和通讯支出989.4元,增长3.6%;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978元,下降1.7%;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366.2元,增长16.3%。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 063元,比上年增加了626元,增长14.1%。其中: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 541元,比上年增加375元,增长11.8%;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 128元,比上年增加188元,增长20.0%;农民人均财产性和转移性纯收入394元,增加63元,增长19.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 437元,增长25.3%,其中:食品支出增长31.1%,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0.4%;衣着支出增长7.1%;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增长25.4%;居住支出增长5.6%;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2.9%;文化教育及娱乐支出增长25.7%;医疗保健支出增长59.2%。
  全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 430元,其中,国有企业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 701元,集体企业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5 242元。
  【居住条件】 抽样调查表明,2008年末,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总建筑面积25.0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23平方米。
  【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基金当年支出21.74亿元,增长40%。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25万人,增长 8.7%;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8.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为35.4万人,比上年增加2.4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2 097人,再就业7 91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
  【城市建设】 全市建成区面积54平方千米,城市人口69.17万人,城镇化率59.6%,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02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0.24标台。2008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619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9 625万人次,实有出租汽车1 439辆。年末城市供水管道总长度947.82千米,排水管道总长度526千米,水厂综合生产能力49.26万立方米/日,全年供水总量10 611.22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2 731.19万立方米,用水普及率96.4%。全年人工煤气供应总量158 992.94万立方米,其中,家庭用量4 999.54万立方米。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0.2%,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
  【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35亿元。各项代理专利申请247项,授权179项。各类科技项目中有73项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其中省部级以上获奖17项。
  【教育事业】 全市普通高等学校2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普通中学68所,普通小学335所,幼儿园15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19 205人,高中在校生17 898人,中职在校生10 270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达149 670人。其中,小学在校生103 037人,初中在校生46 633人。幼儿在园26 735人。普通高校专任教师1 031人,中职专任教师701人,普教专任教师9 557人,幼儿园专任教师977人。小学和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分别为99.97%和99.52%。小学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99.8%和92.5%。
  【文化和广电事业】 全市有文化馆6个,剧场影院5个,公共图书馆5个,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43.64万册。年末建成乡广播电视站42个。有线电视用户入户率达67.5%,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广播覆盖率94.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电视覆盖率 95.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 全市共有医院、卫生院6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妇幼保健站8个。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5 469人,比上年增加95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2 102人,注册护士2 277人。年末实有病床6 132张。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2.8‰,比上年下降了7.2个千分点;婴儿死亡率9.5‰,比上年下降了5.9个千分点;新生儿死亡率5.93‰,比上年下降了5.1个千分点;孕产妇死亡率十万分之三十点零三。传染病发病率十万分之六百八十二点九。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46.09万人,比上年增加2.37万人。
  【体育事业】 全市有体育场馆5个,新增1个。市优秀运动队夺得省级比赛金牌9枚、银牌10枚、铜牌10枚。全市共建设全民健身路径171条,当年新建65条。全年举办了6次全民健身活动,参加活动的人数达1.6万人。
  区 县 概 貌
  【建制人口】 攀枝花市东区介于北纬26°32′~26°39′,东经101°39′~101°49′,是攀枝花市的中心城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行政区域东起渡(口)金(江)公路雅砻江与金沙江汇合处下行850米处;西至云盘山顶、凉风坳,分别与仁和区、西区接壤;南抵攀枝花大道中段巴斯箐;北至大黑山麓、老岩山,与仁和区、盐边县分界。幅员面积167.2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209.60万平方米,占辖区总面积的1.25%。
  东区辖1个镇9个街道办事处、9个村民委员会、6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08年年末人口总数322 273人(男169 727人、女152 546人),其中城镇人口312 807人、农村人口9 466人。人口出生率9.28‰,自然增长率5.87‰,死亡率3.41‰,计划生育率98.56%。全区共有35个民族,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彝、满、回、土家、纳西、苗、壮、蒙古族等。
  【经济发展状况】 2008年,东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1.04亿元,比2007年(下同)增长13.5%;区属经济增加值100.16亿元,增长14.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1.96亿元,增长20.20%;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03亿元,增长38.80%。完成农业总产值4 175万元,完成区属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亿元,增长2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5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7.70%,增长23.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985元,增长16.20%;农民人均纯收入6 214元,增加705元,增长12.80%。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8.62亿元,增长18.90%。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19亿元,增长34.90%。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为34.47亿元,增长35.90%,地企协作金额10亿元,增长108.3%。
2008年东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年末总人口
城镇从业人员
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
第一产业总产值
第二产业总产值
第三产业总产值
粮食总产量
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
居民储蓄余额
邮电业务总量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地方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支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地方工业】 2008年,东区根据全市“打造钒钛之都”和“倾力打造高水平战略资源开发基地”战略部署,把握全市钒钛产业的黄金战略机遇期,促进工业结构调整优化。重点培育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钢铁冶炼及延伸加工、钒钛综合利用、都市服务型工业、采选等优势产业,宏冶高速线材、攀成双燃料、洁宇加气砖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攀航钛材、攀阳二期直接还原铁等重大产业转型项目陆续开工,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鼓励并扶持谷田、泰亨、中汇等企业通过技改扩能提高整体竞争能力。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60亿元,增长14%。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户,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51亿元,增长14%,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7.3%。
  调整优化工业园区布局,分别完成流沙坡园区控制性详规、高梁坪园区概念性规划评审、华山园区用地规划调查。抓住全省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契机,启动省级园区申报工作,攀枝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纳入全省开发区建设规划中。园区基础建设持续推进,全年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到2 000余万元,园区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成立工业园区管理领导小组,健全重大项目快速反应和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增强园区对工业发展的承载能力。2008年工业园区共引进项目20个,实现招商引资3.10亿元、产值37.40亿元、利税1.07亿元。
  【引进名品名店】 2008年,东区加大名品名店引进力度。劲浪体育专卖店、李宁旗舰店、安踏旗舰店、大蓉和餐饮、豪客来西餐、必胜客等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相继入驻东区;舒华健身俱乐部于国庆期间在攀枝花市体育馆地下宫开业,总营业面积3 500平方米,成为攀枝花市最大的综合型健身俱乐部;沃尔玛总部正式批准同意在东区境内设立分支机构,加州国际商业地产与韦德伍斯健身俱乐部、台州商厦与浩河健身俱乐部积极接触,谈判入住事宜。欧洲房子、麦当劳、星美院线、万达影城引进工作稳步推进。
  【节会活动】 ~30日,东区举办攀枝花市第四届山城啤酒节暨攀枝花市首届山城火锅节,114家企业、20万人次市民直接参与各项活动,重啤集团共销售啤酒310吨,实现销售收入85万元,免费赠饮啤酒2.3吨,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
  12月15日至日,东区开展攀枝花迎春购物月暨首届欢乐购物节活动。在辖区商贸流通、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行业内开展喜吃团年饭、酬宾促消费、年货展销等12个板块活动,实现销售额8.5亿元。
  【农业经济】 2008年,东区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研究制定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意见及其相关配套办法。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现代种养殖业,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万亩优质水果、秦氏咖啡、安国枣等特色农业基地不断壮大,双龙滩大型养猪场初具规模,干热河谷人工动植物群落示范基地加快建设。推进土地用途调整,完成沙坝二社汽车产业服务带用地拆迂,启动倮果三社整体搬迁工程。统筹推动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乡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举措得到有效落实。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 200万元,增长1.80%。
  区、镇两级财政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1 884万元,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弄弄沟村通社入户公路、阿署达村分校至水保牌坊道路建成通车,仙人湖水库清淤和修建拦沙坝工程全面完成,双龙水库建成蓄水,龙岗水库加坝扩容工程接近尾声。
  【新农村建设】 2008年,东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推动农民增收。本年度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6 214元,同比增加705元。
  筹备建设华山村为省级文明生态村,完成沙坝二、三社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弄弄沟新村建设概念性规划;启动建设沙坝村五社至阿署达核心区环尾矿湖道路和阿署达村、华山村、弄弄沟村综合整治工作;完成阿署达村80户农房美化、房前屋后整治,修建垃圾房3个,安装垃圾桶6个,绿化1 000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200平方米;栽植华山村西磁路公路两旁行道树50余株,拆除公路两侧违章建筑1 200平方米,清理乱占道路15余处、乱摆摊点5家,清理建筑物、墙壁及商店门面上的乱贴、乱画、乱写广告15处,设立公告栏11个;对“三大堆”(土堆、粪堆、柴草堆)进行清理。
  建成银江镇阿署达村农村新社区示范点。村里设置社区事务服务大厅、功能服务室、卫生服务站、电化远程教育中心、科技信息发布中心、超市、幼儿园、篮球场等服务设施,便民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健全,村民可享受到全方位的社区服务。砖瓦房整洁漂亮,村道干净平坦,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超市商品琳琅满目,文化场所可供村民看书报、查资料、打篮球、跳舞、交流生产生活经验等。
  【教科文卫】 2008年,东区有区属中小学校30所,教职工4 213人,在校学生32 424人,区属公办幼儿园2所;境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78个,其中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所、国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所、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站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21个。拥有病床2 861张,平均每千人占有病床约9张;卫生技术人员3 86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人。
  召开全区首届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完成《东区信息化年发展规划》编制。投入3 000余万元继续改善办学条件,表彰奖励优秀教育人才409人,教师队伍不断优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完成高中教育资源整合,普通高考本科上线148人,超市定目标任务(126人)22人,超额完成市定奋斗目标(147人)1人,率先通过全省教育督导评估并获优秀等次。
  在成功举办东区大型主题文艺晚会《花雨金沙》的基础上,乘势而上掀起打造攀枝花特色文化热潮,以“迎奥运”为主题的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第六届东区社区艺术节和东区“环保创模杯”职工运动会。大力普及卫生知识,认真落实疾病控制措施,扎实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经受了地震和三聚氰胺问题奶粉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考验。动物检疫工作成效显著,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完成辖区污染源普查,档案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
  【平安东区建设】 2008年,东区坚持将维护全区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不断健全维稳责任机制,狠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启动全国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开展96519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试点,社区管理机制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为抗震救灾有序开展、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全区社会治安形势持续稳定,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以开展新时期群众工作试点为载体,深化群众接待中心建设,开展书记、区长大接访活动,设立“专线电话”和“网上信访大厅”,促进了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全年信访总量同比下降41%。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隐患治理年”活动,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安全生产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双创”工作】 日,攀枝花市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东区作为全市“创卫”(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主城区,在历时2年的创建活动中付出艰辛努力,为全市成功“创卫”作出了积极贡献。“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扎实有效,围绕“省模创建确保成功、国模创建扎实推进”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六大工程”(碧水工程、蓝天工程、宁静工程、细胞工程、提高工程、生态工程),综合整治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高标准完成马家田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沿江整治全面落实,饮用水环境监测项目达标率100%。园区洗选、晒矿企业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成效,企业环境行为不断规范,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辖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86.45%,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
  【城市管理】 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日,成立东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推行执法中队向各街道(镇)派驻模式,实施城市管理目标考核。强化居民小区、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管理,落实“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责任制,实施清扫保洁市场化,“管干分离”(主管部门与实施部门分离)机制初步建立。构建“三级督查”(区级督查、街道(镇)督查、社区(村)督查)网络,建立城管24小时受理投诉举报制度,城市管理手段更加多元化和人性化。综合整治“占道经营、店外经营、违章建筑、乱倒垃圾、乱牵乱挂”,市容市貌持续改善,初步实现城市管理由突击整治向常态化管理的转变。
  【生态环境建设】 2008年9月,东区退耕还林之经济林部分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森林防火和森林管护完成预期目标。市区视野区植被恢复景观造林取得进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区、工业园区、阿署达和玉佛寺景区绿化覆盖率继续提高。马家田沟、大河沟绿化工程全面完成。生态家园、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蓬勃开展。
  【市属改制企业移交人员安置】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东区先后接收92户市属改制企业中87户13 788名员工,其中退休人员5 777名、解除合同人员7 176名、五年内退休人员468名、其他人员367名(未接收企业情况:市无线电厂、市农机公司、市宝玉石厂因公司已解散,人员无法查找,无法接收;通力公司下属的万珂房地产开发公司和市通力建筑装饰公司因目前未进行改制,暂时不予移交;市乡镇企业物资公司于1998年破产,现无法与留守人员取得联系,无任何资料移交)。接收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启动资金125.64万元以及部分非经营性资产。
  移交东区改制企业大都是市属困难企业,原生产区、职工生活区市政设施不配套,多数房屋毁损严重。移交后,东区先后投入233万元粉刷楼房80余栋、管网改造33处、小区道路改造3条、公厕改造6座,先后修建大渡口街休闲广场、金星广场、互通休闲广场,绿化了公共场地。
  创立“企业离退休人员标准化管理服务社区”,为辖区退休人员建立基本信息档案、健康档案,发放服务联系卡,配备娱乐健身器材,开展健身、阅览、棋牌、歌咏舞蹈、医疗保健等服务,扶持餐饮、清洁、代买、代卖、托管、家政等社区服务组织279个,成立老年业余文艺表演队86支,经常性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协助开展企业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验证43 461人,认证率达95%以上。
  投入9万余元慰问改制企业困难职工240余人;提供劳动保障政策咨询410余人次,开展职业指导230人次;做好改制企业职工子女社会服务工作,接收改制企业职工子女退伍士兵1人,发放自谋职业补助金2.5万元;接收市属改制企业军转干部341人,每年按政策及时对军转干部养老金进行调整,落实失业军转干部困难补助发放。
  【十大惠民工程】 2008年,东区向社会公开承诺,实施促进就业、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新农村建设、道路畅通、社区建设、百姓安居、环境治理“十大惠民工程”。完成廉租住房改扩建453套,发放低保和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补贴382.80万元,建成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系统,高标准建成东区后山连接攀枝花公园休闲健身通道,全市“放心肉工程”——攀枝花“三星级”生猪定点屠宰厂开工建设。率先在全市创建惠民超市,1 800余户城市低保户享受日常生活用品购买补助。认真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市医疗年人均救助95元,农村医疗年人均救助106元。继续实施“寒窗助学”行动,全区共有3 607人次享受“两免一补”政策,支付经费65万余元,无一名特困职工子女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妥善安排1 194名农民工子女入学。辖区所有村民享受农村贫困人群医疗救助,“零利润”药品覆盖率达到100%。农村3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全面完成。
  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创建“充分就业社区”8个、“信用社区”3个,“就业实名制”试点范围继续扩大,空岗申报制度逐步完善,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 506个,帮助3 107名下岗失业人员和631名“4045”人员实现再就业,“零就业”家庭消除。启动超龄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在全省除试点城市外率先实现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由东区直接经办的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70万人、征收社保基金1.35亿元,分别增长68.20%、282.70%。贯彻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辖区困难群众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银江镇敬老院主体工程完工。上述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 338万元。
  【抗震救灾】 “五一二”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东区迅速组织民兵医疗救护队代表攀枝花市奔赴灾区一线积极施援,圆满完成抢险救援任务,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军队的表彰奖励。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向灾区捐款人民币955.6万元,安排专项资金57.5万元,出动救援车辆34台,及时支援灾区帐篷、食品、衣被、药品等物资,安置灾区学生239名。攀枝花“八三○”地震发生后,东区快速启动三级响应应急预案,紧急转移安置9 150人、临时安置43 850人,妥善安置受灾学校师生6 000余名,发放救灾物资折合人民币160余万元,组织捐款210万元,确保了区属31所学校和幼儿园按全市要求如期开校。针对辖区群众大批自发避险的行为,投入200余万元组建应急巡逻队伍、开展震后卫生防疫,严防群体性事件发生。筹资6 400余万元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城乡居民损毁房屋及部分校舍维修加固工作基本完成,村民集中安置点及零散农户建设全面开工,学校新建重建项目加快实施。
  【街道(镇)发展状况】 2008年,东区管辖9个城市街道办事处、1个镇,6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9个村民委员会。各街道(镇)切实履行职责,不断完善机构与机制,为辖区居民服务,街道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
2008年东区各街道办事处(镇)基本情况
(平方千米)
工业总产值(万元)
工业增加值(万元)
  注:银江镇人口数包括农村人口9 466人、社区数包括村委会9个
  (张忠庆 鄢 平)
  【建制人口】 西区位于攀枝花市西部,东与东区为邻,南、北与仁和区接壤,西和云南省华坪县交界,面积123.95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370万平方米,占全区总面积的3.0%。辖1个镇、10个村,6个街道办事处、34个社区居委会。2008年末,全区人口总户数53 600户、156 530人,其中男81 563人、女74 967人。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45 989人(男76 469人、女69 520人)、农业人口10 541人(男5 094人、女5 447人)。全年出生1 205人,出生率7.70‰;死亡625人,死亡率3.99‰;人口自然增长率3.71‰。全区有3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8 900余人。
  【经济发展状况】 2008年,西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亿元,同比增长17.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6 387万元,同比增长63.61%;农业总产值完成10 816万元,同比增长15.1%;完成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36亿元,同比增长7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310元,同比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 045元,同比增长12.7%;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4亿元,同比增长2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78亿元,同比增长21.9%。
  工 业 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传统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做强园区经济,努力克服地震灾害和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煤及煤化工、钢铁深加工、能源、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得到优化升级,啤酒、电冶化工、石化等新兴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全区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家,实现地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36亿元,同比增长75.19%,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89.26%,成功申报为四川省中小企业示范县(区),获得市工业经济先进单位称号。切实加大对重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力度,德胜40万吨球团、玲华工贸矿棉板技改等项目建成投产,钢企瑞丰80万吨干法水泥、永钛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龙翰金属铸造及冶金辅料等项目建成并进入试生产,攀煤100万吨焦化、重啤集团10万千升啤酒技改扩能、观音岩水电站料场及格观公路等建设项目稳步推进,金沙水电站、华电2×30万千瓦火力发电、马上坪变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开展,洗煤企业发展潜能得到有效发挥。继续开展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关闭4家落后产能企业,淘汰8家企业落后生产工艺,主城区工业企业搬迁入园取得明显成效。循环经济载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园区各项规划编制工作圆满完成,并被正式命名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完成洗煤集中区修建性规划编制工作,洗煤集中区建设进展顺利。
  农 业 以生产发展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努力建设和谐、繁荣、富庶新农村。投入600余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庄上村示范村建设。庄上农业生态园建设稳步推进,建成“猪—沼—果”为一体的大箐沟芒果生态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省、市资金完成梅子箐末级渠项目建设和庄上村荒草地开发整理项目,发展节水灌溉46.67平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千米。特色农业和精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着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推动芒果产业优化升级,以锐华、宗展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了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梅子箐和大箐沟2个优质芒果基地。推进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在全市率先开展失地农民
  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第三产业 完善三产业发展规划,实现三产业合理布局。全力培育旅游市场,成功举办攀枝花市第五届“山城啤酒杯”风筝节。加快推进金沙滩漂流基地、金家村运动休闲基地等旅游景点建设,大力发展“阳光?运动?休闲”特色旅游,倾力打造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的运动休闲基地。精心培育竹林坡老拱山傈僳山寨、平江天主教堂、西佛寺等景点为特色的文化休闲游,全年实现旅游收入2.51亿元。现代物流和专业市场培育成效明显,川滇毗邻地区林产业工作座谈会成功召开,天骏汽车城项目落户西区。以金沙西苑、玉泉大厦、蓝湖国际新城为重点的房地产业全面推进,以攀西商厦、清香坪商业步行街、玉泉广场和西部阳光大厦为核心的商业购物圈不断发展壮大,餐饮娱乐、社区服务等行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改革开放与民营经济 成立全市首家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程式网上审批和网络电子监察全面推行。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圆满接收20家市属改制企业社会职能。部分区属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顺利完成2家集体企业改制及民福洗煤厂改制收尾工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直接受益群众3 434户、10 096人。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更加注重产业优势,改善软环境,在以商招商、以友招商、以企招商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西博会”等经贸活动,多方位邀请外来投资者到西区考察和创业,加强与友好区县、科研院所的合作,扩大对外影响,全年实际到位资金29.37亿元,同比增长26.3%。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18.99亿元,同比增长20%。
2008年西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
其中:区属增加值
第一产业增加值
第二产业增加值
其中:工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地方财政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注:区属增加值是指区生产总值扣除大企业增加值部分,西区扣除攀煤、发电公司。
  【“双创”工作】 2008年2月底,西区顺利通过国家爱卫会专家组的技术评估,4月底通过国家爱卫会专家组的考核验收,“创卫”后续巩固工作稳步推进,市政设施建设、维护管理、爱国卫生等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模”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天蓝、地绿、水清、气爽”为创模目标,以污染源综合整治为重点,强化“创模”宣传,营造“创模”氛围,10月顺利通过省模创建技术核查。全面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投入环境治理资金2.6亿元,按期完成11项污染源治理项目。认真开展大气污染治理、面源污染整治及污染源普查工作,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0.4%。大力开展水环境污染整治,确保水环境安全,完成沿江1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放口整治,清香坪污水处理厂和沿江沟污水处理站正式投入运行,沿江沟矸石山挡矸坝开工建设。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即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坚决控制产生新污染源。环保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共处罚7家违法排污企业。大力开展总量减排工作,推进“四大片区”(即工业园区、沿江沟、二砖厂、灰槽子)整治,完成工业园区、沿江沟和二砖厂片区企业环保整治工作。
  【城市规划与建设】 2008年,西区坚持规划为龙头,建设为重点,管理为保障,以“调整、完善、拓展、提高”为发展思路,夯实城市基础设施,推动城市加快发展。着力推进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沿江快速通道前期准备工作,五摩路、西佛寺景区道路、河石坝连接线、十二中连接线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攀钢生活区连接线建设,城市排洪、排污管网进一步完善。切实做好城市规划等基础工作,完成河门口至格里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大水井综合开发小区、格里坪安置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实现全区控制性规划全覆盖。加快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建立困难群众住房供应保障体系,解决城市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完成重啤集团攀枝花啤酒厂生活区搬迁安置房、通联汽车厂职工集资房建设,稳步推进金林公司经济适用房建设,促进人居环境的整体提高。
  【惠民行动】 2008年,认真组织开展惠民行动,大力实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资助、安居解困等民生工程,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全年安排民生工程建设资金3 129万元,圆满完成77项民生工程。百姓安居工程加快推进,为低收入人群提供777套经济适用房,新(改)建廉租住房296套、采空沉陷区移民安置周转房96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 968户,煤炭采空区河门口安置小区建设加快推进,完成3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 007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再就业2 341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9 455人次。全力推进社会保障工程,在全市率先实现城镇居民医保网络连通社区工作,农村新型养老保险顺利实施,符合低保条件的城镇居民和失地农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低保补助、农村五保户供养任务均超额完成。医疗卫生工程顺利实施,江南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扶贫帮困工作扎实开展,率先在全市建立首家“爱心惠民专柜”,成立惠民超市,全社会扶贫帮困的整体合力得到增强。
  【抗震救灾】 汶川“五一二”地震发生后,西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全民动员,积极支援,共为地震灾区捐款472.5万元,出动43台车辆和100余名人员赶赴灾区抗震救灾。攀枝花“八三○”地震给全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全区受灾31 016人,死亡2人,受伤11人,直接经济损失4.26亿元。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灾害,区政府紧急部署抗震救灾工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加强全区抗震救灾工作组织领导,规范信息报送机制,做好重点领域的监测监控,加强疾病防控,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全力救治受伤群众,妥善安置受灾群众800余人次,接收社会各界捐款106.3万元,发放救灾帐篷662顶、棉被500床、衣物4万余件、粮食15 475千克。有序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编制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积极协助企业恢复生产能力,稳步推进城镇受损房屋重建,共上报灾后恢复重建项目111个,完成14户农村危房重建工作,搭建2所帐篷学校,对全区21所中小学80栋校舍进行应急评估,格里坪镇中小、市三十八中小、市二十小等学校重建维修工程加快推进。
  【教科文卫】 2008年,有区属中小学20所,其中小学12所、初中3所、高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辖区幼儿园共33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企业办6所、私人办26所。教职工1 318人,其中在岗在职教师1 245人。中小学生20 034人,其中小学生13 409人、初中5 248人、高中1 377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毕业率100%,高考超任务目标80%。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免费义务教育,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市十二中主体迁建顺利完成,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小学灾后重建及校舍维修改造、“三校合一”(市五中、格里坪镇中心校、金林学校合并为格里坪镇中小学校)等工程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全年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10项,获上级财政科技经费支持81万元。全年共投入科技富民资金60万元,其中企业筹资50万元、省专项资金5万元、市专项资金5万元。省、市、区的配套资金用于新技术研究、技术培训、技术合作、技术推广,企业资金用于建立和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
  全区有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青少年活动中心、1个镇宣传文化中心、10个村宣传文化中心、34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全年公益性电影放映120场,其中社区20场、村100场。组织文化下乡活动30余次。西区文化馆荣获国家二级文化馆荣誉称号。
  境内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4个(包括学校医务室等),其中市级医院1个、企业医院1个、民营医院2个、镇卫生院1个、村卫生站1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7个、自主经营的诊所、医务室、卫生所90个。全区有病床1 030张,卫技人员1 135人,全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数达502 464人。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95%。
  【就业和社会保障】 2008年,西区以安置困难群体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重点,以“零就业家庭”就业帮扶为突破口,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 00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 800人的107.46%。
  全年城镇职工(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 14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7 600人的107.14%;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 19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 900人的107.49%;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7 10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2 000人的115.94%。
  全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率达86.7%。其中五保户和低保户个人缴纳的参合基金每人20元全部由区政府负担,参合率达100%,全区共筹资90.40万元。11月24日,西区在格里坪镇召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启动大会,标志着西区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新保政策。至年底,共办理新农保参保人员2 527人,享受新农保待遇的人数684人,发放新农保养老金4.6万元,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2 500人的目标数。
  【全市首家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 日,全市首家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西区成立。中心以西区政务服务中心为依托,内设90平方米开标厅、30平方米评标室、35平方米监控室、30平方米的专家休息室以及独立的专家通道。中心采用先进的评审专用系统,严格控制各个评审环节,精确统分,保证评审过程公正、科学、规范。中心将国家投资(所有)的建设工程、非煤矿山矿权、国有资产产权、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按照“统一进场、管办分离、规则主导、全程监管”的原则运行,所有交易项目在获得立项、批件并告知相关监督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后,即可办理进场交易申请、信息发布、预约场地、集中交易等一整套公开交易事务,改变了过去“分散交易、多头纷争”状况,大大减少政府各部门为实施监管,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相关设施和场地的行政成本,最大限度发挥了财政效益,优化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从而实现交易市场由隐蔽到公开、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竞争到有序竞争的根本性转变。至年底,共完成交易78场次,成交金额2 637万元。
  【西区循环经济项目集中区被正式命名为“四川省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 日,西区循环经济项目集中区(西区民营经济创业园区)被四川省发改委正式命名为第二批“四川省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园区将充分利用上级政策和资金对园区和项目的支持,突出抓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攀西地区最大重型汽车交易市场落户西区】 日,攀枝花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攀枝花天骏汽车交易市场在西区正式开工建设。
  天骏汽车交易市场由湖北振亚科贸有限责任公司预计投入2.8亿元人民币,在西区建立占地33 333.5平方米的现代化重型汽车交易市场,主要经营品牌商用车销售、配件销售、维修服务、物流开发。该工程预计2009年6月完成,建成后将成为攀西地区最大的专业化、信息化、现代化汽车市场及现代物流集散地,最终形成功能完善的物流网络,为西区乃至攀枝花市现代物流业的加速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四川省攀枝花金家村运动休闲暨飞碟竞训基地揭牌】 四川省攀枝花金家村运动休闲暨飞碟竞训基地位于西区格里坪镇金家村,始建于2006年11月,占地12万多平方米,总投资800多万元,严格按照国际比赛训练标准设计,既能满足飞碟运动队冬训的需要,也可承办省级乃至国家级赛事,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健身休闲平台,开创了社会办体育的新路。基地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将为攀枝花飞碟射击运动和旅游休闲带来巨大的活力。2008年11月,四川省陆上运动学校飞碟射击队一行30余人已入驻基地进行为期3个月的冬训。12月18日,四川省攀枝花金家村运动休闲暨飞碟竞训基地揭牌仪式在西区隆重举行。市政府副市长许健民、省体育局副局长方沛元、攀枝花军分区司令员陈忠文出席仪式并为训练基地揭牌,市、区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仪式。
  【镇、街办发展状况】 2008年西区辖1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即格里坪镇、清香坪街办、玉泉街办、河门口街办、陶家渡街办、摩梭河街办、大宝鼎街办。1镇6街办共完成工业总产值560 536.4万元,工业增加值238 267.64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2 667万元。
2008年西区街办、格里坪镇基本情况
(平方千米)
工业总产值
工业增加值
清香坪街办
河门口街办
陶家渡街办
摩梭河街办
大宝鼎街办
135 891.42
  注: 格里坪镇社区数包括10个村委会,人口数中包括非农业人口12 556人。
  工业总产值与工业增加值均只统计规模以上企业。
  (杨 岷 夏 琼)
  仁 和 区
  【建制人口】 2008年,仁和区辖8个镇、6个乡和1个街道办事处,共设85个行政村,607个村民小组,17个居民委员会,226个居民小组。全区幅员面积1 727.0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7 409万平方米,比2007年减少0.93%,共有23个民族,有平地、啊喇、大龙潭、福田、金江5个民族乡镇。民族乡镇共有29个行政村,259个社,人口43 768人。全区总户数64 151户,总人口211 677人,其中男107 528人、女104 149人;非农业人口78 695人,农业人口132 982人。出生人口2 392人,出生率11.39‰,人口自然增长率7.82‰。
  【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2008年,仁和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6.7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7.7亿元,同比增长25.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4.0亿元,同比增长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6亿元,同比增长102.8%,财政支出13.5亿元,同比增长62.4%。坚持依法治税,区国税局组织收入4.92亿元,比2007年增长33.7%;区地税局组织收入3.17亿元,比2007年增长18.7%。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6亿元,同比增长29.5%。化解政府债务5 640万元,归还银行借贷利息1 860万元,置换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3 000万元。实现外贸出口600万美元,比2007年增长50.0%。投资380万元,对区政务中心进行搬迁扩建,严格执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完成采购项目157个,节约资金1 22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亿元,同比增长2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6亿元,同比增长3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 681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8.6%。新增就业岗位2 397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7%以内。
2008年仁和区主要经济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 其中:县区属增加值(万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万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
& 其中:工业增加值(万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万元)
地方财政收入(万元)
& 一般预算收入(万元)
& 政府性基金收入(万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工业经济】 2008年,仁和区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培植支柱产业,推进“一区五园”(一区指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五园指橄榄坪、迤资、布德、灰老沟、巴斯箐工业园)建设。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被省发改委规划为四川攀枝花南山经济开发区,被省经委命名为四川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建立重点企业首席服务官和首席服务员制度,加大扶持和协调力度,推进白云铸造、嘉利达防盗门、富邦钒钛制动毂等企业投产增效,促进攀西石墨10万吨技术改造、苴却石集中加工区等项目开工建设,淘汰落后产能企业5户。原煤产量达到283.4万吨,洗精煤190.6万吨,机焦产量达到84.6万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05.2亿元,比2007年增长56.3%,增加值42.8亿元,比2007年增长27.5%。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8.3亿元,比2007年增长37.4%;工业增加值44.1亿元,比2007年增长27.5%。
  【农业和农村经济】 2008年,仁和区以新农村建设为着力点,突出抓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克服地震灾害造成农业基础设施严重受损、芒果等特色农产品销售不畅、大量在烤烟叶质量下降等不利因素,投入资金6 462万元,整治病险水库17座,新建防渗渠道41千米,新增蓄引提能力7万立方米,完成营造林713.69万平方米,改造中低产田土81.37万平方米,建成能源村6个,建成沼气池3 510口;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平方千米,新增有效灌面2.25万平方米,完成混撒拉管网节水灌溉项目1.8万平方米;完成农机购机国家补贴110万元,购置微耕机553台;完成机耕道建设19.3千米,新增提灌设备69台共710.5千瓦;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1.8万人,大竹河水库工程顺利完工。完成营造林7 137.9万平方米,其中人工造林800.04万平方米,封山育林687.01万平方米,退一还二荒山造林667万平方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造林40.18万平方米,生物质能源林建设4 276.47万平方米,业主投资造林667万平方米;四旁植树100万株,义务植树30万株;公路绿化25千米;实现退耕还林面积保存率和面积合格率两个百分之百目标;兑现粮食直补、农业综合补贴等各项惠农补助资金3 382万元。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3亿元,同比增长10.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 524元,比2007年增加652元,同比增长13.38%;粮食总产量6.99万吨,增长0.72%,蔬菜产量20.3万吨,增长6.33%;水果产量5.3万吨,增长12.87%;肉类总产量2.2万吨,增长6.51%;牛、羊出栏分别比2007年增长6.6%、7.7%,家禽出栏195.3万只,增长21.0%。全年种植烤烟133.4万平方米,有种烟农户2 192户,烟房3 652座,收购烟叶6万担,收购金额1 814.78万元,比2007年增长115.07%,产生烟叶税399.25万元。转移农村劳动力2.4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57亿元。
  2008年由省农办、省政府新闻办主办的“为天府喝彩——四川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巡礼”系列评选活动历经两轮公众投票,专家综合评分,省农办、省政府新闻办最终审定,大龙潭乡被评为四川省最具潜力十大乡镇之一。
  【文教卫生】 2008年,全区有文化馆、站14个,村级文化活动室37个。组织全区81个村的文体辅导员111人定期对乡镇、村、社区进行声乐、器乐、舞蹈辅导,开展文体活动292次;完成第一批12个村“农家书屋”图书配置工作。5月,大田镇“板凳龙舞”、平地镇迤沙拉村“理颇谈经古乐”、“王应新折纸艺术”被公布为全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开展音像出租业及网吧专项整治,巡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2 000家次,收缴非法出版物400册、非法音像制品11 000盒,对8家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和1家娱乐场所罚款42 850元。开展农村一月一村一场电影工作,全年共放映电影972场。
  全年全区撤并学校15所,全区学校由143所并为128所,其中民族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0所、小学116所。有区直属幼儿园1所,私立学校(幼儿园)25所。全区农村5岁以上学龄前儿童总数为4 961人,在园人数为4 839人;城镇入园率达到99%,农村学前一年教育入园率达到97%;由于受“八三○”地震灾害影响,城镇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为85%,农村学前一年教育入园率为99%。小学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为0.16%,毕业率达99.69%,15周岁人口小学完成率100%;初中入学率为98.2%,辍学率为0.54%,毕业人数2 409人,毕业率达98.2%;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7.2%。全区共有2 357名初中生毕业,升入高中2 134人,升学率为89%,其中升入中等职业学校1 057人,占毕业人数54%。大河中学2008年高考本科录取211人。
  大河中学建设投资1 785万元,完工宿舍20 700平方米;投资900万元修建学生食堂10 700平方米;投资70万元建成新华中学学生宿舍1 010平方米;投资116万元修建金江中小学学生食堂1 100平方米;投资16万元修建啊喇中心校学生食堂200平方米;投资450万元修建民族中学学生食堂3 400平方米;投资52.8万元完成对全区22个中小学校园广播系统改造。划拨2008年公用经费(免杂费)899.7万元;春、秋两学期53 021人次享受免费使用教科书;春季学期19 031人享受免费作业本,金额63.4万元;11 334人次享受肉食补助,补助金额达117.2万元;5 152人享受中央、省划拨的贫困寄宿生生活费,金额达431.7万元;165人享受普通高中特困家庭学生生活补助,补助金额为6.7万元。全年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春季学期为3 875人,秋季学期为3 788人。年内投入资金163万元,购置学生课桌、学生床和学生卧具共计5 880件(套)。建立特殊儿童入学保障制度,区内适龄特殊儿童入学103人,依法免学31人,入学率达92%。建立537名“留守学生”档案。
  年内,教师参加省市区各类学科培训4 091人次,教育部西部农村远程教育培训1 049人次,省民族地区骨干教师培训12人次、民族教师培训136人次,市“4321”工程校长和教师培训381人次;完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5 185人次。
  年内交通、公安部门为公路沿线12所学校设置警校公育道路交通标识、标牌,共建有校园警务室27个。
  2008年,全区有区级医院1所,区直属医疗机构6个,乡镇卫生院14所,设有病床422张;有村卫生站90个,个体诊所57户,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全年共监督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9 588户次,从业人员培训1 978人,新办食品卫生许可证956个,检查医疗机构289户次,取缔非法摊点5户,收缴药品、器械10种;共受理投诉举报19次;处理行政违法案件44件,罚款42户共10 350元;普查妇女病人数为35 756人,查出妇女病5 738人,患病率16.05%。
  【“八三○”抗震救灾】 日,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拉?村发生里氏6.1级地震,造成全区14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农户29 424户,总计130 311人;农房倒塌840户,严重受损6 060户;轻微破坏9 790户,中等破坏9 198户,严重破坏2 653户;全区学校受灾面积131 110平方米,受灾师生8 625人。全区有14个乡镇、街办城镇居民住宅受损房屋4 696户,人口14 028人,受损房屋面积270 396.7平方米。其中,倒损房屋11户,严重破坏497户,中等破坏920户,轻微破坏3 268户。农房和城镇居民住宅受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28亿元。
  灾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迅速开展救援工作,坚持把抢救人的生命摆在第一位,紧急转移72 499名受灾群众,救治伤病员145名,50天内解决6 900户、21 641人过渡住房问题,及时向灾区发放16 750顶帐篷和大米等各类食品,学校搭建帐篷254顶,建立临时校舍安置点28个,投资900万元在20天内完成29所学校、13 934平方米、258间板房教室和宿舍建设,安置学生8 700人,确保了卫生防疫和学生复课。
  区委、区政府在灾后成功处理石门坎危崖,加强水库、堤坝险情监测,派出医疗队进行卫生防疫,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及时组织农民抢种抢收,帮助工业企业恢复生产,组织资金拨付和物资供应,筹集资金1.1亿元全面兑现中央、省、市“两类三档”(一类为一般农户、二类为建卡绝对贫困户和低保户。一般农户:一档1~3人家庭户1.6万元,二档4~5人家庭1.9万元,三档6人以上家庭2.2万元;困难农户:一档1~3人家庭2万元,二档4~5人家庭2.3万元,三档6人以上家庭2.6万元)补助政策,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抗震救灾物资及时有效用于灾区和受灾群众,并安排布署安全保暖措施。各乡镇机关干部、村干部组织人员展开拉网式调查,因灾需过渡安置农户6 900户,其中农户自建过渡房6 690户、投亲靠友205户、租赁住房5户。
  “八三○”地震发生后,区交通系统组织车辆运送帐篷、彩条布、食品、工具、药品、床架、消毒剂等救灾物资196车次、运送救灾人员14车次前往各受灾乡镇抓紧恢复基础设施,组织各方力量抢修受损道路190千米。并组织装载机2台、挖掘机3台,推土机2台、拖车5台参与平地镇波西村道路抢通任务和大河中学临时操场平整工作。
  完成《攀西“8?30”地震仁和区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的编制上报,规划恢复重建项目231个,规划恢复重建资金29.6亿元,部分项目也得到国家、省、市的支持。区委、区政府多方筹集资金,预拨全区农户重建补助资金10 876.75万元。其中:全区14个乡镇过渡房安置验收农房6 081户按每户2 000元拨付,共拨付过渡安置款1 216.2万元;6 081户农户重建补助资金按50%比例预拨,共拨付重建款6 081万元(每户10 000元);维修加固补助资金按50%比例预拨,其中:轻微受损9 790户补助979万元(每户1 000元),中度破坏9 198户补助1 839.6万元(每户2 000元),严重受损户3 135户补助783.75万元(每户2 500元),维修加固补助资金预拨合计共3 602.35万元。各乡镇严格按照公示的人员名单,严格审批程序,规范有序发放;区级相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了资金的专款专用。
  针对部分重建户贷款难的问题,区政府要求各乡镇与信用联社合作,按照分门别类的原则,将申请贷款农户以偿还和担保能力为条件分为三类(即有偿还能力和担保能力的;有偿还能力无担保能力的;既无偿还能力也无担保能力的),整体而有别地推进农户贷款申请与发放工作,全区共发放719笔贷款,共计1 700万元。
  按照《攀枝花市“8?30”地震灾后城镇居民受损住房建筑安全鉴定及修复加固工作程序》,仁和区对有房产权证、中等以上破坏、需要鉴定的城镇居民住房进行统计,全区共有60栋867户,建筑面积53 726平方米。及时委托房屋安全鉴定,到12月底,完成25栋258户的安全鉴定。
  区内组织人员进行校舍受损程度鉴定、检测和加固维修方案设计,编制中小学灾后重建项目库,筹集受损校舍重建资金6 000万元,完成中小学重建项目立项审批41个,总发中学学生食堂工程、大河中学运动场、务本中小学教学楼已开工建设,大河中学科技图书馆、太平中小学学生食堂、六中学生食堂、民族中学学生食堂、大龙潭中心校学生食堂及学生宿舍楼己完成施工设计,全区中小学校灾后重建项目总投资为13 422万元。
  截至12月底,在上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筹集棉被17 807床(其中区级各部门对口捐赠1 076床),发放17 007床;衣服61 560件(其中区级各部门对口捐赠1 621件),发放60 560件,杂物(电热毯等)121件,接受各级捐款408.2万元。到日,仁和区已完成6 900户因灾受损农户的过渡性安置工作;因灾应拆除危房6 900户,已拆6 411户,完成率92.91%,在建4 126户,完工782户,因灾需加固维修21 641户,完成8 132户。
  【招商引资】 2008年依托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围绕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采取组团参加东盟博览会、西博会等大型交易会和定点有针对性的招商,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引进攀西石墨深加工、雨龙名屋家居广场、仁和影视城、仁和四号地块整理开发等一批项目。签订项目协议、合同25个,全年实际到位资金36亿元,同比增长38.4%。
  【民生工程】 2008年,投入资金1.5亿元,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8大项、71个小项民生工程任务及仁和区确定的12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其中:湾庄片区B-5地块投资1 200万元、新建168套廉租房主体已完工,投资80万元、完成市房管局直管公房(布德镇)24套廉租房改建,投资78万元、完成由天保木业公司在四十九公里经济适用房建设点配套的12套廉租房建设。年内,市住房保障办审核通过833户1 984人,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29.3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拨付90.5万元、区财政资金38.8万元。投入资金496万元改造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140户;投入资金599万元解决1.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首批144套廉租房租赁工作;投入资金1 250万元完成金江喻家坪地质灾害环境治理项目一期工程,确保了下游水利工程、公路、铁路和5 00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社会保障】 2008年实现新增就业2 397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及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 895人,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333人;落实城市低保政策,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 276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 554人,发放城市低保金1 509万元,享受面达11.6万人次。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 157人,其中农民工参保4 500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 13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 743人,其中农民工参保3 072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 177人。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农村低保保障人数113 934人次,全年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524万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面推进村(居)干部参加养老保险工作,为260名村(居)干部办理养老、生育、工伤保险,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7%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9%。投入554万元,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新建综合性社会救助福利中心1个,新建和改扩建农村中心敬老院3所。
  【“创卫创模”工作】 2008年,投入创模资金1.4亿元,关闭沙场2家,治理养殖场111家,安居乐业装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7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5家。摩梭河流域污水处理、45家环保企业污染综合治理、仁和城区污水管网改造、仁和垃圾处理场增容扩建等项目竣工。攀枝花市危废品处理中心、钒钛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顺利推进。交通部门加大对小大路、五摩路、红兰路、金江工业园区路口至攀枝花火车站广场路段、总发0公里、渡仁西线的车辆超限、抛洒、污染治理,全年出动执法车辆565台次,出动执法人员3 182人次,检查车辆34 280辆,查处道路扬尘污染违章行为40起。摩梭河废水处理工程总投资1 250万元,设计处理能力1 000立方米/小时已完工,流域5家企业硬化厂区道路400米,新建工棚6座共1 000平方米,并增设喷淋设施降尘;同德镇5家小冶炼企业全面关停,布德镇2家冶炼己关闭1家,另1家完成技改并安装布袋除尘;已创建成金江中学、大田中学、平地校区、中坝校区4所市级绿色学校,25所区级绿色学校,绿色学校创建率达100%。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88.29%,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89.12%,新增绿地面积6.95万平方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6.0%。省级环保模范城市29项考核指标通过省专家组考核鉴定。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城区建设】 2008年,城市建设目标为48个项目,总投资35.53亿元,已完成投资19.60亿元,完成那招片区下弯庄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土地拍卖的前期工作;完成下沙沟地块城市次干道及市政基础设施地勘、设计的招标代理机构确定和招标工作;完成仁和电影院地块的规划调整工作;完成土城片区失地农民安置点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及施工图设计工作;完成仁和镇田坝安置点、前进镇河门口安置新村安置点、田房箐安置点、炳仁线后段农村部分拆迁安置点(花果、下干坝塘)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工作;完成J-1地块、弯庄B地块、下沙沟居住小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仁和镇下沙沟安置点方案设计,并通过规划评审;10月与四川鑫欣达房地产开发公司签定仁和4号地块土地整理协议。在建项目6个,累计完成投资82 715万元。其中:阳光家园总投资60 000万元,建设规模46.9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4 000万元;和苑小区总投资22 000万元,建设规模14.2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2 635万元;金江移民安置区投资30 000万元,建设规模22.6万平方米,已建成5.7万平方米;五十一道路及桥梁建设总投资1 080万元,拆迁工作和桥梁建设已完成;田房箐连接线建设己完成道桥、排洪沟等工程项目的地勘和施工图设计工作,完成工程招标工作,已启动部分工程建设;投资886万元建成仁和污水管网一期整治工程铺设管道8 281米,修建排洪沟625米,河堤240米;二期整治工程,铺设管道3 680米,修建排洪沟730米;采取BOT模式投资3 400万元建成的仁和公园一期和4号廊桥已投入作用;投资 1 541万元完成仁和城区电力线路搬迁;投资1 148万元完成滨河景观法院段和2号连线的建设。2008年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11个,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89 000万元。完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主要有:上海花园三期绿洲康庭完成投资26 000万元,东泰宝岛花园完成投资8 000万元,木材综合厂经济适用住房完成投资1 000万元。
  【村镇规划建设】 2008年制定《仁和区村庄整治实施方案》,安排专业技术人员120人次、出动车辆90台到各乡镇指导新农村建设,完成仁和区农房图集施工设计,编印发放图集600册,委托清华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迤沙拉历史文化名村新农村村庄整治规划》。完成村镇规划审批手续36件共17 000平方米。其中生产建筑4件4 000平方米,公共建筑4件5 000平方米,住宅建筑28件8 000平方米。指定技术人员对啊喇彝族乡、平地彝族镇、大龙潭彝族乡、总发乡、大田镇、福田彝族镇的集镇建设进行技术指导。
  【乡村公路建设】 2008年,县乡道路完工11.1千米。其中:规划内的10.1千米(务本乡务白路5千米、电视路2.1千米、啊喇乡岔啊路1千米、大龙潭乡新迤路续建2千米,现正在进行桥梁施工);规划外的1千米(同德镇新生路1千米)。
  通村通畅公路完工50.7千米。其中:规划内的43.2千米(平地镇平地村大转弯—平地邮电所6.1千米水泥路、波西村G108—大布乍水库2千米水泥路、白娜姑村S214—长箐8.3千米弹石路、平地水库—码头村2.4千米弹石路;福田镇务子田村牛棚子—岔河1.7千米弹石路、塘坝村塘坝小学—官田2.2千米弹石路;前进镇高峰村五摩路—石窝铺7千米弹石路;太平乡革新村太龙路5.5千米弹石路;啊喇乡小田路1千米弹石路;布德镇麻猛路2.9千米水泥路;总发乡弯控路4.1千米水泥路);规划外的7.5千米(啊喇乡的岔啊路口—云盘山4千米弹石路;大龙潭乡新街—控卡1.4千米弹石路、总龙路—混撒拉二社2.1千米水泥路)。
  在建的县乡道32.7千米,其中G108(干海子至大堡哨)12千米、平啊路20.7千米,村道已经提前完成市政府下达给区2008年的村道建设任务,正在实施项目1条2.1千米,提前实施项目8条共18.3千米。
  2008年总投资2 000万元,新改造建设的县乡道20千米,现已完成11.1千米,余下正在抓紧施工;新改造建设村道30千米,已全部完成;布德镇的农村客运站建设完工。已完成危病桥整治1个(务本拱桥湾桥),其余4个危病桥(金五路1号、2号、3号桥、太龙路摩梭河桥)正在整治中。
  【炳仁线后段移民安置点启动】 日,仁和区全面启动炳仁线后段(农村部分)移民安置工程。开工建设的安置点涉及干坝塘村花果组、下干坝塘组66户村民,共500人,项目总投资1 000万元。该安置点开工建设有助于仁和区推动北连南扩战略,加快城市化建设。
  【街道、乡(镇)发展状况】 2008年,全区辖8个镇,6个乡和1个街道办事处,共设81个行政村,610个村民小组,17个居民委员会。
2008年仁和区街道、乡(镇)综合情况
  (马尚平)
  盐 边 县
  【建制人口】 盐边县地处攀枝花市北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 26°25′~27°21′和东经101°08′~102°04′之间。东邻米易县、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南接市郊仁和区,西与云南省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接壤,北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毗邻。县政府驻桐子林镇,距攀枝花市28千米,距桐子林火车站3千米,距攀枝花机场44千米、西攀高速公路18千米。境内矿产资源富集,光热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特。盐边县幅员面积3 269.453平方千米。下辖4个镇、12个乡、164个村、838个村民小组、7个居民委员会。共居住有25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余人口较多的依次为彝族、傈僳族、苗族、回族、纳西族、傣族等。2008年底,全县共有60 769户、204 550人,其中男105 468人、女99 082人;农业人口175 736人,占85.91%,非农业人口28 814人,占 14.09%。人口自然增长率7.10‰,计划生育率91.56%。
  【经济发展状况】 2008年全县完成县属生产总值(GDP)36.33亿元,同比增长(较2007年增长,下同)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8亿元,同比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23.06亿元,同比增长19.80%;第三产业增加值8亿元,同比增长13.10%。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52.50%。财政支出8.54亿元,同比增长51.50%。完成国税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58.50%;地税收入3.12亿元,同比增长50.60%。全年完成固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tx83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