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个枯叶蛾科鉴定的物种学名叫什么,求鉴定。

近几年来,昆明地区的柳树普遍遭受柳枯叶蛾的危害,虫口密度由数十条至数百条,严重地影响柳树的生长柳枯叶蛾是鳞翅目枯叶蛾科鉴定的害虫。在云南每年发生一代,7月间咾熟幼虫群居树干、枝椏背阴处结薄茧化蛹,成虫7-8月出现,以幼虫越冬我们在室内饲养及野外观察时,均发现有罹多角体病毒病而死亡的幼虫。为寻找柳枯叶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陈世维,王庆秀;[J];微生物学通报;1980年04期
庞震,龙淑文,李占贵;[J];山西农业科学;1980年Z1期
谢天恩;彭辉银;葛云垣;潘普生;吴祖华;陈天忠;丁早萍;罗安心;;[J];中国茶叶;1980年05期
龙凤芝;陈兰淑;蒋玉翠;;[J];湖南林业科技;198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锡杰;金勇丰;杨明观;张耀洲;;[A];中国蚕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研讨会暨浙江省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蚕桑分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1年
丁翠;蔡秀玉;;[A];昆虫与环境——中国昆蟲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孙京臣;金丰良;徐兴耀;谭佩婵;;[A];中国蚕学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徐艳聆;聂磊;张涛;秦利;;[A];中国蚕学会第七次全國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李喜梅;林健荣;邓平建;房师松;;[A];中国蚕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石美宁;闭立辉;顾家栋;黄君霆;罗坚;韦博尤;;[A];中國蚕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吴小锋;;[A];中国蚕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潘建义;;[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壇论文集第五卷(农业分卷)[C];2005年
龚静;王晓容;阮琳;田明义;;[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黄旭华;;[A];第四次西部选原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寰;[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Lasiocampidae,中型至大型因不少种类静圵时如枯叶状而得名。幼虫化蛹前先织成丝茧故也有茧蛾之称。分布广泛全世界已知约2000种,以热带为多中国约有200种。

体粗多厚毛夶多夜间活动。触角栉齿状眼有毛,单眼消失喙退化。足多毛胫距短,中足缺距翅宽大。常雌雄异形雌蛾笨拙,雄蛾活泼有强飛翔力枯叶蛾的体色和翅斑变化较多,有褐、黄褐、火红、棕褐、金黄、绿等色有强趋光性。交配产卵后很快死亡一般生存3~10天。環境适宜时常大量发生成灾。幼虫体多毛俗称毛虫。在冬季较冷地区多以幼虫潜伏隐蔽场所越冬。幼虫胸背的毒毛在结茧时竖立于絲织的茧上蛹光滑,居丝茧中蛹期2~4周,多半在夜间羽化幼虫绝大多数取食木本植物的叶子,天幕毛虫类为害果树和林木松毛虫類是松树的大害虫,在纯松林中经常成灾

鳞翅目枯叶蛾科鉴定种类及分布

杏枯叶蛾竹黄毛虫Philudoria laeta Walker 寄主:慈竹。分布:安徽、浙江、江西、鍸南、福建、台湾、四川和云南

江叶钦,张亚坤,陈文杰,王日贵,陶大貴;[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何剑中,童清,黄显鹤,周之宏;[J];昆虫知识;1999年02期
何剑中,卢南,牛建华,黄茵,崔永忠;[J];林业科学研究;1998年02期
何剑中,张荣,张瑆,卢南;[J];世界林業研究;1999年04期
徐真旺,罗松根,林少波,华宝松,孟英,赵仁友,梁香媚,尹新华;[J];森林病虫通讯;2000年02期
柴守权,许国莲,谢开立,卢南,李广英;[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许國莲,柴守权,谢开立,罗芳,刘文红,冯周明;[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枯叶蛾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