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我找工作目的就是请客户吃饭的目的 问题: 如果我做过几个月这个工作, 明显表现不太好。 那现在又有一个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袁丽娟大夫本人发表
8个月婴儿生长发育迟缓,体重身高不达标 8个月宝宝体重太低...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您好,医生。谢谢您在白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帮住我。作为一个新妈妈,看到别的宝宝都长得特别好,自己宝宝长得慢,心里特别难受。我也为宝宝画生长曲线了,都是接近最低一条。因为孕期孕反应特别厉害,孕期体重长了25斤,宝宝出生体重只有5.7斤。哺乳期,宝宝拉肚子特别厉害。直到现在,宝宝只要拉的多,就特别难受,有时算算自己宝宝到现在拉了快1000多次粑粑了。我觉得因此宝宝生长发育也受到影响。而且宝宝食欲和食量也不好,出牙比较晚,特别担心他。当地很多检测不能做,而且每次检查都会开很多药,具体什么问题也说不清楚。但是去上海看宝宝小不方便,所以先麻烦您帮忙看一下宝宝情况。是什么症状?需要做什么检查?是查小儿腹泻还是生长发育迟缓?需要吃药吗?喂养需要注意什么?如果网上不方便,我想电话联系您。如果有必要,我想先做好准备工作,然后带宝宝去找您看。盼回复。真诚谢谢您!
所就诊医院科室:
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用药情况:
药物名称:锌稀宝,赖氨肌醇B12l,益生菌
服用说明:锌稀宝,每天1片一次,服用一周。
赖氨肌醇B12每天5ml,4-5月服用,已用三瓶。
益生菌:小培菲康益生菌,拉肚子时服用。合生元益生菌现在服用,服用5次。
检查资料:
您好,宝宝生长缓慢与长期消化不良锌缺乏有关,肠道微生态环境紊乱,一般药物不必要的检查停止。益生菌不能长期用一种,目前用合生元加妈咪爱一起服用一周,联合服用效果增效。如果出现腹泻加重或其他不适,考虑对牛奶蛋白过敏,去药房购买纽康特或氨基酸奶粉,口味不接受可加葡萄糖或逐步掺入原来喜欢的奶粉一起,先少后增加比例适应后全部换,观察一个月。其他问题慢慢解决,如大便吸收正常再补锌和维生素D,大便稀暂不吃菜泥肉泥,可吃熟胡萝卜泥、熟苹果泥、怀山药粉健脾增加抵抗力每天吃长期吃,薏米小红豆泡水煮水喝或打成粉拌入大米粥中,B12等维生素如无不适可经常服用。我已经不去医院门诊,如遇到问题需要再联系电话。不要忧愁,每天微笑面对宝宝,宝宝一定会健壮起来。
状态:就诊前
袁医生,谢谢您抽出宝贵时间给我那么多特别好特的建议。今天我带宝宝去做牛奶蛋白过敏测试了,结果正如你说的,而且牛奶高度敏感,其他过敏食物也挺多。我给宝宝买纽康特奶粉。不过最近几天宝宝已经表现出抗拒奶瓶了,只要给他奶粉喝就抗拒。今天换奶粉也没成功。想请教您几个问题:1、最近几天普通配方奶粉,宝宝抗拒奶瓶,是不是过敏的一种反应?2、已经不愿吃奶瓶奶粉,怎么再换口味奇怪的纽康特?加糖后味道也很奇怪。3、前几天腹泻,喝过雀巢部分水解蛋白奶粉,他喜欢喝。宝宝对牛奶过敏的这个程度,能喝部分水解吗?4、宝宝能喝羊奶吗?5、现在需要吃什么药吗?6、宝宝体重那么轻,还需要做其他检查吗?
作为一个妈妈,这么久才想到给宝宝测过敏原,好内疚好心急好难过,觉得那么小的宝宝不舒服自己还不会说,好心疼。现在换了奶粉好像也难喂养,愁啊!
状态:就诊前
真情寄语:
送给医生温暖,祝福医生平安
状态:就诊前
使用电话咨询服务
提交时间:
预约时间: 13:00
订单状态:已结束
疾病:8个月宝宝体重太低,经常腹泻,发育迟缓
病情主诉:已再网上咨询您。昨天早上您抽出宝贵时间给我回复的。
昨天我带宝宝去做牛奶蛋白过敏测试了,结果正如你说的,而且牛奶高度敏感,其他过敏食物也挺多。我给宝宝买纽康特奶粉。不过最近几天宝宝已经表现出抗拒奶瓶了,只要给他奶粉喝就抗拒。今天换奶粉也没成功。想请教您几个问题:1、最近几天普通配方奶粉,宝宝抗拒奶瓶,是不是过敏的一种反应?2、已经不愿吃奶瓶奶粉,怎么再换口味奇怪的纽康特?加糖后味道也很奇怪。今天早上又喂奶粉,换了好几个奶瓶、奶嘴、玩具、小碗等,都不愿意吃。有什么好的办法引导他吃吗?3、前几天腹泻,喝过雀巢部分水解蛋白奶粉,他喜欢喝,而且一天一次大便,成型。宝宝对牛奶过敏+++的这个程度,能喝部分水解吗?4、宝宝能喝羊奶吗?5、现在需要吃什么药吗?喝奶粉期间益生菌、消食的、维生素B12,维生素D,DHA等,有必要补充什么?6、8个半月宝宝体重14斤,身高70cm.体重那么轻,还需要做其他检查吗?7、您能根据宝宝情况,对每天添加辅食情况给制定一个计划或营养餐吗?
麻烦您抽出宝贵时间给我们指导。万分感谢您!
状态:就诊前
电话咨询:
用户反馈::非常满意
状态:就诊前
您好袁医生。上次和您通话后,我们开始给宝宝调整饮食。但是宝宝还是抗拒,吃奶害怕,吃饭也害怕。现在奶粉还是吃的纽康特,昨天一天喂下去40ml,今天喂下去220ml,饭一天三顿,吃过大米小米粥,蛋黄,肉,胡萝卜,粑粑一天一次,成型很好。但是有几个问题:1、宝宝今天晚上吃奶粉时,120ml,吃完呕吐约30ml。昨天和今天中午吃完饭,均呕吐一些。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怎么缓解呕吐症状?需要检查或者用药吗?2、宝宝最近三天睡眠不好,夜里易醒,比以前易哭,脾气不好。是什么引起的?何时能缓解?3、宝宝8个多月才查出来牛奶过敏,过敏引起的腹泻好了,干呕、呕吐、偶尔咳嗽,需要药物缓解吗?4、推拿按摩能帮助他肠道恢复吗?麻烦您抽出宝贵时间回复,万分感谢您!
您好,奶粉尽量用杯、碗,能吃多少是多少,慢慢适应达到500毫升以上更满意。对食物过敏是表现肚子不舒服,不一定有腹泻呕吐,可以做腹部按摩,观察食物的反应,不要一下子几种食物一起吃,一种吃几天适应后再加新品种。尽量不吃药。可以服用益生菌,选择无奶、糖、做辅料最好有抗过敏菌株的益生菌,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乳珍有两款补钙产品,乳珍乳矿物盐乳粉复合固体饮料3g*30袋,乳珍钙强化固体饮料5g*30袋装。我咨询厂家说3g装的不适合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已经服用了,现在需要换吗?牛奶蛋白过敏不是需要避免过敏原6个月吗,3g装的是不是含牛奶蛋白吗?现在孩子还是特别瘦,15斤多,一天530ml深度水解蛋白奶粉,2顿饭,饭里包括大米粥,小米粥,大枣,蔬菜,肉,肝泥,虾,鸡蛋等。饮食上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吗,能让孩子长胖。谢谢医生
所就诊医院科室:
上海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科
用药情况:
药物名称:乳珍乳矿物盐乳粉复合固体饮料(3g*30袋子)
服用说明:服用3个月,每天一次,每次一袋
宝宝一岁后可以进食多种食品,奶不是主要食物,一般保证400毫升,如果吃不下或吃奶不适就不要勉强吃。奶中主要供应钙,吃奶少可另外补充钙剂。奶钙中奶粉很少,宝宝一日吃一包或隔天服用,没有湿疹等不适反应就不必担心。但VD一定每天服用至2岁以上。宝宝瘦瘦遗传影响,只有主食米面油脂高热量补充才能增加体重。宝宝精神好活泼生病少就不必担心。
疾病名称:牛奶蛋白过敏婴儿如何补钙?&&
希望得到的帮助:蛋白过敏的孩子该如何补钙,补什么钙?还请主任给指导下,谢谢。
病情描述:主任,您好。 我家孩子4个月大,牛奶蛋白过敏,近1个月一直吃氨基酸奶粉,近期孩子总是夜间惊醒,怀疑是缺钙。
疾病名称:囟门宽&&
希望得到的帮助:连续吃了两个月的液体钙,还能继续补钙吗?吃哪种钙好?牛奶蛋白过敏!
病情描述:宝宝八个多月了,囟门1.0乘1.0
有肋骨外翻,D3一天400
交替吃了三个月了
补钙吃贝蒂喜钙,连续吃了两个月的钙了,肋骨外翻没那么厉害还有一点,请问这种情况还能补钙吗?吃...
疾病名称:牛奶蛋白过敏&&
希望得到的帮助:牛奶蛋白过敏一个?号能否吃Bio
病情描述:牛奶蛋白过敏一个?号能否吃Bio 的乳钙。
疾病名称:孩子不喝肽敏舒,能否在奶粉里添加葡萄糖?&&
希望得到的帮助:有什么好建议让孩子喝奶粉,能不能在奶粉里添加葡萄糖?
病情描述:朱主任,星期二下午去您那看小孩吃奶粉哭闹,您说是牛奶蛋白过敏,开了两罐肽敏舒,可是回来后小孩不愿意喝奶粉,一天都喝不了60毫升。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袁丽娟大夫的信息
偏食厌食、生长发育落后、营养性疾病、疾病预防保健干预和指导
袁丽娟(已退休),女,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从事儿童营养和保健工作30年,提供婴幼儿合理喂养知识、疾病...
袁丽娟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小儿营养保健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儿童保健科
副主任医师
安徽省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科
中铁四局集团中心医院
儿童保健科
副主任医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儿童保健科
青岛妇女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科
副主任医师
西安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科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金地公司2018校园招聘备战-求职应聘指南(笔试真题 面试经验).pdf 3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应届生求职大礼包——金地篇
第一章 金地公司简介4
金地公司组织结构5
金地竞争对手5
金地公司文化及价值观5
第二章 金地笔试资料6
2.1 金地杭州笔试归来6
2.2 金地厦门站笔试题目6
2.3 金地笔试题目及经验 10
2.4 金地笔试题(南开大学) 11
2.5 详细版金地笔试题 12
第三章 金地面试资料 13
3.1 金地集团面试经过 13
3.2 营销策划面试经验分享 14
3.3 金地集团非技术类管理培训生多轮面试 14
3.4 金地集团建筑设计工程师面试过程 15
3.5 金地集团策划专员面试过程 15
3.6 金地集团美术设计师面试经验 16
3.7 成本管理员面经 17
3.8 营销策划岗面试经验(郑州)
3.9 人力资源面试经验(西安) -
金地面试经验 17
3.10 金地集团 -
工程岗实习生面经 17
3.11 金地集团 -
管培生面试经历 18
3.12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市场专员面试过程 18
3.13 杭州面试 18
3.14 金地面试常见问题 19
3.15 金地一面面试经验分享20
3.16 金地二面面试经验分享20
3.17 沈阳金地面试小感21
(上海)金地一面归来22
3.19 金地杭州一面23
3.20 金地09 笔经+面经23
3.21 金地厦门站一面面经25
第四章 金地综合求职经验25
4.1 金地面试常见问题25
4.2 金地员工感想26
4.3 我在金地的工作经历27
4.4 我和金地的缘分28
附录:更多求职精华资料推荐32
应届生求职大礼包
第一章 金地公司简介
金地官网:
http://www.gemdale.com/
应届生求职大礼包
金地公司组织结构
金地竞争对手
万科、华润置地、太古、中海、龙湖等。
金地公司文化及价值观
金地崇尚科学,以专业精神实现完美人居。科学是一种态度,是价值观,是行为习惯。
做中国最有价值的国际化地产企业
金地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标准,以价值创造为目的,为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服务,为股
东和合作伙伴创造持续稳定的收益,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社会承担应尽的责任。
金地核心价值观
用心做事,诚信为人
用心,源自热爱。全情投入,挑战自我,实现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诚信,就是以诚相待,以信取信。说到做到,务实求真。
第 5 页 共
应届生求职大礼包
第一条:竞争决定存亡。
竞争才能超越竞争,才能快速发展。
居安思危,不进则亡!
第二条:速度提升价值。
速度对价值有乘数效应。
高速带来规模,规模成就价值。
第三条:客户满意是企业成熟的标志。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金地的概况,你可以访问金地官方网站:http://www.gemdale.com/
第二章 金地笔试资料
金地笔试是行测题目。
2.1 金地杭州笔试归来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第4章 学生心态和职场心态的对比(1) - 职场二规则 - 诺哈网
·· · · · · · · · ·
第4章 学生心态和职场心态的对比(1)
人生是否成功,取决于心态的正确与否。
有些人,一辈子都很努力,很积极,但是,就是不成功。
也有些人,平常给人的感觉是一直在玩,并没有花多少时间干事。可是,只要他干事,就一定干得很漂亮。
后一种人的成功,大家通常归结为他的智商和运气。
我有一位当记者的朋友,只要是你能见到他的时候,他全都在玩。一年中,可能有九个月在玩,几乎没有人见过他干事,更没有人见过他想事。可是非常奇怪,报社每年评十几篇好新闻奖,其中百分之七十,会被他拿走。
人们就奇怪了,他这些文章,是什么时候写的?就算他抽出那么一点时间写,那也需要相当的才气吧。没有才气,他怎么可能把文章写得这么好?
这种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是能见到的。正因为有这种人存在,普通人以他们为尺子,比一比自己,立即就泄气了。有什么办法?人家绝顶聪明啊,你每天八个小时辛辛苦苦,仔仔细细做出来的东西,还不如人家玩玩打打做出来的。人比人气死人。
我常常和这位朋友私下交流,他有一个观点,给我的影响相当深。
他说,人和人相比的时候,你比的是彼此的智商,比的是彼此在怎么玩,却不知道,玩和玩的方法思路,却有不同。
我承认这个世界上有天才,他不承认。他说,所谓天才,只是你比别人想得多一点。
我说,别人看到你整天都在玩,从来不干事,你怎么会比别人想得多一点?你什么时候想?
他说,这就是人生的一个极大的误区。一定要和别人比干,千万不能和别人比玩。你以为你周边的人全部都在玩,可实际上,你是学别人,你确实是在玩。别人的玩,很可能是干,是搞交际,是在玩的时候和别人交流,从别人的谈话中找到思想的火花,甚至是在玩的过程中想事。别人在玩中加进了技术含量,而你的玩,纯粹是玩。别人玩,别人积累了,你学他,也玩,你的积累却是零,付出的却是时间,最宝贵的东西。
他举了一个例子。他去抗洪前线采访,晚上,一帮领导需要值班,定时定点到防洪堤上去看看。而在不定时的时段内,只能坐在临时搭起的工棚里。坐着会产生困意,最好的办法是打麻将。毕竟大家都有工作,能够上场的人并不多,最容易被拖上场的,是记者。只要这样的场合,肯定少不了他。别的记者叫苦不迭。领导叫了,不好不上场,可一旦上场,什么时间写新闻稿?
他没有这种困惑,因为他学会了一种方法,在洗牌的间隙,思考新闻稿怎么写。牌打到一半,他的腹稿已经完成了。然后,他会拉着一个人,说,你帮我顶一下,我去上个厕所。
他哪里是去上厕所?去写稿子了。
一篇新闻稿,也就千来字,因为早已经深思熟虑,洋洋洒洒,不需要多长时间就写好了,然后再回来打牌。因为时间并不长,人家还真以为他是去上厕所。第二天,他的稿子见报,无论是当晚和他一起打牌的领导,还是那些记者同行,都会惊讶,昨天晚上,他明明打了一晚的麻将,稿子是什么时候写的?
有时候,我们聊到一些职场现象,他会说,这些人不想事。
我会很惊讶地说,你想事吗?人家看到你的时候,你全都在玩。
他说,我如果不想事,你认为我的那些新闻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像我这种人,不按常理出牌,如果不是有那些新闻奖撑着,单位早把我开除了。
我问,那你什么时候想事?
他说,随时随地都想,每时每刻都想。别人看到的我,好像一直都在玩,实际上,我的脑子在想事,别人看不到。
他的话,说明了一个真理,若想成功,就一定要想事。
那么,是不是说,那些不成功者,就从来不想事?
他们也想,所不同的有两点,第一,并非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都想。也就是说,没有把想事变成一种人生习惯。第二,是否掌握了想事的正确方法。方法不正确,思路岔了,想了也是白想,甚至是对自己的误导。
正确思路从哪里来?首先,你得有良好的职场心态,而不是学生心态。
前面两章,我们已经从概念上介绍了学生心态和职场心态,这一章,我将着重对比分析,以便大家更加清晰,学生心态和职场心态,有哪些主要分别。
课后思考题:
1.思考一下,你身上有哪些学生心态的体现,一条一条地列出来,读完本书后,再进行一次全面对照。
2.你有想事的习惯吗?一般什么时候想?会不会今天想得很好,明天天一亮,就全都忘了?
3.你会和身边的朋友比着玩吗?还是比着做事?
4.事实证明,你的思路,是正确的多,还是错误的多?你做过这方面的总结吗?
第一节 为自己工作还是为别人工作
学生心态的第一大特征,所有事,都是为别人,学习是为别人,工作也是为别人。
与此相反,职场心态的第一大特征,自然就是所有事,都是为自己。
学生心态认为,学生和老师之间,永远是老师布置作业,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布置的任务。
尽管老师一再强调,我们是在为自己学习知识,可很少有学生会这么想,更少学生会积极主动。学生学习的过程,永远处于被动的被灌输地位,处于被动接收地位。
理论上,学习是更有益于自己的。至少,你读书,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都是在为自己,不是为了老师,不是为了学校,也不是为了家长。
可实际上,极少有学生会自觉地认为,学习是为自己。哪怕是那些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尖子学生,也很少有人是在为自己学习。
恰恰相反,学生们错误并且根深蒂固地认为,学习是为了别人。
为了老师要在全年级争一个好名次而学习。
为了家长在其他同事朋友中有面子而学习。
或者什么都不为,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然而,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所有一切,或许客观是在为别人,主观,却无不是为自己。
且不说学习和工作是主观为自己,就算你做慈善,大到成功人士动辄捐款多少多少,小到你平常走在路上,给乞丐一块钱。因为你的这一行为只是付出,没有得到任何回报,因此,似乎可以认定,你是利他的,是在为别人。
真的是完全利他,丝毫不利己吗?不是。
你给乞丐一块钱,付出的是金钱,同时你也得到了回报,这种回报是你的自我修为和精神抚慰。从这种意义上说,你所获得的回报,要比你的付出大得多。
身在职场,不论你在国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你都不是单位的主人,也就是说,你都不是股东,只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从客观来说,你是在为单位工作,也就是在为老板工作。说你是在为自己工作,需要在思想上转个弯。
这个弯怎么转?
如果想明白了,其实很好转。
客观是为老板,你再换个角度思考,主观上,肯定是为你自己。
正如我们在上一章讲到《白鹿原》中那个木匠的故事。
古代的手艺人,通常要学徒三年。第一年,帮师傅家做杂事,连手艺的边都沾不着,第二年,才开始干一些简单的手艺活,到了第三年,师傅才会传授一些技巧性的活。就算三年学徒期满,不跟着师傅做一段时间,同样不可能独挡一面。
因此,那个木匠学徒,客观上,都是在替师傅打工,为师傅赚钱。直到七年之后,他才学到了手艺,因为手艺的精湛,才会有人愿意出高价请他。
此时,他的过去,无论是完全为师傅服务的三年,还是后来师傅给他少量工钱的四年,客观上,他都是在替师傅工作。而主观上,他却是在为自己工作。如果没有这七年的积累,根本不可能有人愿意出高价请他。
他学到了生存的本事,难道还不是为了自己?
你今天所付出的一切,如果能够成为未来的积累,那么,今天的付出,就是为了自己。那些不认为今天是在为自己付出的人,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付出不能成为未来的积累。
由此,我们知道,职场经历有两种,一种,可以成为未来积累的经历,另一种,不能成为未来积累的经历。
那么,是不是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就可以成为未来积累,技术含量低的,就不能成为未来积累?
这里所说的积累,更多的不是技术方面的积累,而是职场心态的积累。
正如我们前面讲到的那个与土豆有关的故事,哪怕一个人所做的工作,仅仅只是在食堂做一些买菜洗碗的工作,一种看上去完全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只要他调整好了职场心态,同样可以成为未来的积累。
正所谓行行出状元。有些行业,怎么出状元?比如清洁工。
我这里特别提到清洁工,并非觉得这个职业低微,只是在普通人的眼里,这是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一个不需要高学历就可以胜任的工作。
真的可以胜任吗?
不一定。如果没有良好的职场心态,恐怕连做清洁工都做不好。反之,若是有良好的职场心态,也可以把清洁工做到极致,做到这一行中的第一,那么,你就成状元了。
李瑞环曾经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这是一个极其尊崇的职位。若是以成功论,他的人生,毫无疑问是成功的。
但是,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李瑞环最初的工作是木匠,曾参与过人民大会堂的建设。
全国该有多少木匠?怎么说,也有几十万甚至更多吧。可李瑞环只有一个。全国又有多少人参与过诸如人民大会堂等重大建筑的建设?李瑞环,同样只有一个。
如果在职场做一个问卷调查,问问那些打工者,你认为你是在为老板工还是在为自己工作?恐怕百分之九十的人会说,是在为老板工作。为什么是百分之九十?因为百分之八十的人,注定是不会成为的,另外还有大约百分之十的人,以后会慢慢领悟,并且逐步摸到成功的路径。
有一句话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讲的,是人世间的因果关系。
在职场,同样存在因果,你今天种下什么,明天就能得到什么。你不种,就什么都得不到。
不错,你认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别人,在为老板,那我告诉你,将来,你仍然不可能有自己的事业。
你或许会说,我自己去创业,去当老板,那总该是我的吧。
且慢,你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职场准备,就算你自己去创业,恐怕也是不断交学费,做一门生意亏一门生意。
我在广州认识两个朋友,两位都有一个特点,频繁地换工作。
但是,这两个人换工作的方式不同。其中一个,前面的工作,永远无法成为后来的积累。他今天去这个单位应聘,人家录用了他。干个一年半载,他不想干了,辞了工,又去另一个单位应聘。
我认识他的几年,他换了四五个人工作。听说,他后来又换个好几个工作。每到一个新的单位,都和以前的单位或者行业关系不大,人家无法看到他以前的业绩,干了十几年,还是一个职场新人。
不错,这个人,才是真真正正在为老板打工,除了拿到一份新员工都能拿到的普通薪水之外,他没有为自己的未来积累任何东西。
前几天,我得知一个消息,后来,他找工作越来越难。老板们愿意用二十来岁的新人,投资他们,等于是投资未来。却很少有老板愿意有三十岁的新人,那等于是在做慈善,给他一口饭吃。几乎没有老板愿意用四十岁的新人,因为那是在搞乱职场。他后来找不到工作了,只好自己弄了点钱,开了个小厂。可他什么都不懂,能经营好这个厂吗?不能。不能经营好,又要生存,怎么办?借钱。无论什么人,只要认识,就向人家借钱,借了就不还。朋友们吃了亏,就互相打电话,告诫对方,他如果向你借钱,千万别借给他。
另一个人不同,他在第一个岗位获得了积累,并且和猎头公司取得了联系。猎头公司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他进行包装,甚至对他进行培训。在一个单位干了半年,猎头公司主动来找他,将他推荐给另一家公司。
猎头公司自然很清楚一个人的经历是积累这回事,也很善于经营这种积累。
前后五年时间,猎头公司帮他换了四个单位,他的薪水,也跟着升了四级台阶。
显然,后一个人,他既在为老板打工,同时也在为自己打工。他积累了未来。
所以,我说,职场心态的第一要点,就是要端正态度,认识到你无论干什么工作,是在为你自己工作,而不是为别人,是在为你的未来积累。
可以设想,你若知道你干的每一份工作,你工作的每一时一刻,都是在为自己,那么,你会不会投入巨大的热情?你还会磨洋工,还会觉得工作很无聊无趣吗?
只有认识到你是在为自己工作,你才会有动力之源。
课后思考题:
1.你频繁地换工作吗?每一次换工作,此前的工作经历,是否成为后来的积累?
2.你现在的工作心态是什么?认定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在为老板为公司做贡献?是为了赚取今天的生活费?
3.建议列举一下你生活中有哪些事是为自己做的,哪些事是为别人做的。
第二节,主动工作还是被动工作
学生心态和职场心态的不同,第二大显著特征,就在主动和被动。
学生心态的动力来自于外部,属于外部推动型。也就是说,有外力推,才会动,假若没有外力,肯定不会主动找事做。
这一点,在学生中的体现,极其明显。
学生只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如果不布置作业,学生是最开心的事。前些年,学校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非常之多,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负担,社会开始声讨这件事,甚至以规定的方式,要求学校不再给学生大量的课外作业。
这种做法,就是从职场心态出发的,而事实上,学生根本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不布置作业,他们就全心全意无所顾忌地玩。整个寒暑假,有限的作业做完之后,学生们开始疯玩。有些学生甚至玩到将寒假作业暑假作业忘了的程度,到了开学的前几天,实在拖不下去了,搞突击,草草完成,也不管对错。
在此,我不是批评学校是否给学生布置作业这件事,我只是借以说明一种极其典型的学生心态。
做不做是个态度问题,做对做错,是个能力问题。
学生嘛,能力差一点,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认真想一想,学校的那些课业,对于你的智商情商,真有那么大的挑战吗?你真不能得优秀吗?不是。因为你的心态有问题,始终被动着,被老师推一下,走一步。
可以再仔细想一想,你是否把这种心态带进了职场?
领导布置什么任务,你一开始并不放在心上,直到最后期限到了,必须交作业了,你才匆忙完成。不管对与错,交上去了事。
若说这种心态有问题,肯定有人会自我辩解:我只是普通员工嘛,并且在工作的初级阶段,做得好是意外惊喜,做得不好,是天经地义。如果我每一件事能做好,你那个主管,不是要让我来当了?我们的位置,是不是该换一换了?
这样的心态,能做好工作吗?肯定不能。
同样,持有这样心态的人,能够得到提职加薪吗?你做梦。
学生心态中这种被动接受任务心理,在现实中,可以找到很多的例证。
比如说,老师给你布置作业,叫你抄写生词十遍。你会怎么做?抄十一遍?肯定不会。你心里最大的希望是抄写九遍八遍,而不是多抄几遍。你是能拖就拖,能躲就躲,能混就混。最终只为了两个字,交差。
同样的事情,如果出现在职场,会是一种什么情形?
首先,老板布置任务,不会像老师一样明确目标。老板只是说,你把生词抄一下。
如此一来,接受任务的人,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学生心态的人,拿到这样的任务,会脑袋发懵,不知所措。因为这个任务太不明确,缺乏量化标准。
因为这种人不习惯用心去想,所以,他只是本能地觉得这个任务下达有问题,甚至可能在心里骂老板太混账,做事没有章法没有条理,想当然。
我可以帮这类人想一想。他们之所以觉得这种任务难以完成,第一,他不知道老板需要他抄几遍,是抄一遍还是抄十遍?老板没有明确。第二,他不知道这些生词应该在什么材质上抄写,是在学生的作业纸上写?还是在打印纸上写?或者在宣纸上写?如果用宣纸,到底是在生宣上写,还是在熟宣上写?就算你确定了在哪种纸上写,也还有问题,到底应该写多大?第三,你为什么给我布置这么一个古怪的任务?
这三个问题,会生出一大堆问题。这些问题不能解决,你怎么完成这个任务?
可见,这个老板实在不怎么的,布置任务实际是给人出难题,让人不知道怎么着手。
也有些人,可能想当然,随便拿一张A四纸,在上面抄十来遍。他甚至会为此得意,老板布置给我这个任务,或许只是想我抄一遍,我却抄了十遍,你看我多么积极,多么努力。世界上有好员工的典型吗?有,我就是。
那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持有职场心态的人,拿到这样的任务后,会怎么想怎么做?
第一件事,他必须想明白,老板为什么要我做这件事。这显然不能去问老板,或者说,老板布置任务的时候,其实提到过目的。你当时若有不明白的地方,现场应该问清楚,而不应该事后想到什么跑去问什么。
你弄明白了,老板其实是要你练字。
既然是练字,你明白了,老板并非没有给你量化标准。他给了,直到练好为止。
想明白这一点,用什么纸的问题解决了,先可以在废报纸上练,可以在作业本上练,也可以用普通的白纸练。等练到一定的时候,可以用宣纸了。写多少遍的问题也解决了,既然是要将字练好,那就与多少遍无关,而要精益求精。
此外,还可能有些别的想法,比如说,练的时候,仔细揣摩字的结构布局,考虑美观,是将笔画写得一样粗好看,还是粗细结合好看?是将所有字写得一样大小好看?还是大小结合,整体排列好看?
如果沿着这个思路琢磨下去,你会发现,你不是在练字,你是在领会一种哲学。
现在,我们可以明白主动和被动的巨大差别了。
被动者,是完成了任务,也仅仅是完成任务而已。主动者,却得到了一次思想的提升,完成了一点人生积累。
千万不要以为类似的故事,只可能出现在学校,而不会出现在职场。
我们再来回顾那个买土豆的故事,这就是一个与写字类似的故事,非常典型的职场心态和学生心态的对比,非常明显的被动心态和主动心态的对比。
可以说,你会买土豆了,也一定会写字了,会做其他所有事了。原因只有一个,你的心态正确。相反,你如果不会买土豆,也一定不会写字,不会做别的其他事。原因同样只有一个,你的心态错了。
这里再讲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托我帮他介绍一份工作。恰好,我的一位朋友,是一位副总,他准备办一本DM杂志,希望招编辑记者。事前,我反复和他电话沟通,告诉他,这个职位是个什么样的职位,用人方大概会有些什么要求。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我亲自带他去见那位朋友。朋友见是我介绍的,倒也爽快,说,既然是朋友介绍来的,其他考试就免了,你写一篇文章吧。听了这话,我当时想,这事,肯定没问题。他写的文章,我看过,当一名DM杂志的编辑记者,就算不是最好的,肯定也不会是最差的。
令我没料到的是,这时候出现了第一个状况。他带了包,可包里没有装纸和笔。他不得不向副总要纸要笔,以便记下文章标题。
那一瞬间,我知道,他已经只剩下百分之五十的希望了。
哪位老板,希望招一个没把心事放在工作上的员工?既然你是来面试的,该做些什么准备,不需要别人教你。
这里面,就存在一个主动心态和被动心态的问题。
尽管如此,我的朋友仍然向他布置了这个考题,并且说,你写好后,发到我的电子邮箱。
这时候,出了第二个状况。他问了电子信箱地址,我的朋友仅仅说了一遍,他记了,没有校对一遍。
我知道,另外百分之五十的希望没了。
为什么?这个人做事,完全没有做事的心态,只是简单的接收,甚至都不会用心去稍稍思考一下。如果稍稍思考,他就应该想到,这个地址,决定着他的未来,一定不会如此的马虎。若是更有经验的话,一定会想到,电子邮箱是最容易弄错的,一定要和对方核准。
果然,过了十几天,他给我打电话,问自己的面试情况。我去问我的那位朋友,那位朋友很奇怪,反问我,他没有交作业啊。
我明白了,他当时记下的电子邮箱地址错了。
我不需要再问了,我知道,他失去了这次机会。
人家做不好工作,可能是因为想的方法不对。他就像那个问土豆价格的乙一样,想都没有想过。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做好一件工作?
当然,也可能有人是因为想错了,没有把工作做好。
每个人都可能面临一件事:点菜。
平常和朋友一起吃饭,点菜属于交际的范畴。如果是单位请客,由你负责点菜,那就是工作。这个工作你能不能做好?相当多的人往餐桌前一坐,什么事都不管了,习惯于把点菜的工作交给别人。万一需要自己点,顿时傻眼了,拿着菜单,不知道点什么好。
若是在工作,你不知道点什么好,你的工作分自然就很低。
也有的人,拿着菜单就点,点了一堆,结果,一桌子的人,都觉得没有菜吃。大家没有吃好,反而是菜剩了好多。为什么?因为你点的菜不合大家的口味。为什么不合大家的口味?你明明很认真点的啊。
道理再简单不过,你点的,都是你喜欢吃的菜。你喜欢,人家不一定喜欢。
也就是说,哪怕点菜这样的小事,你站在自己的角度想,思路错了。站在人家的角度想,思路才是对的。
问题在于,一桌子十几个人,你怎么站在人家的角度想?有很多人,你甚至都不认识,又不知道人家喜欢什么口味,这个工作,能干吗?
当然能干,你可以分门别类,每一类点一到两个菜。比如肉类,点两个,牛肉一个猪肉一个,家禽类点一到两个,海鲜类点一到两个,再加一到两个比较高档一点的菜以及一到两个素菜,几乎所有的人,都兼顾了。
完成工作任务的结果不同,细节做得好不好,根子,在心态上。
课后思考题:
1.你是一个主动型的人,还是被动型的人?你认为这两类人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
2.在现实生活中,你会有意培养自己的主动精神吗?
3.总结一下,你犯过哪些被动型的错?
4.仔细回想一下,你做过哪些主动型的事?不仅仅局限于学习阶段和职场,包括日常生活中。
5.每接受一件任务,你会有应付交差心理吗?
6.你身边哪些人哪些事,曾经被你不耻,现在想起来,人家其实是主动型?
第三节 为今天工作还是为未来工作
一个人在职场,只要明白了前面两大问题:为自己还是为别人工作,主动工作还是被动工作,基本上,心态就已经调整过来了。
当然,调整心态的过程,会非常漫长,细节方面的把握,还有很多。
明白了前面两点,表明你真正的职场之路,已经开始,你对于人生对于职场的思考,有了起步,由零,你已经变成一了。
接下来,我们应该明白的第三件事,便是为今天工作还是为未来工作。
有关这一点,实际上谈到为老板工作还是为自己工作的时候,已经涉及。这实际上对工作认识的两个坐标,一个经度一个纬度。本节之所以要特别提出来,是因为这一认识极其重要。
绝大多数人认为,我们找一份职业,只是为了今天的生存。我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不确定性太多,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我又怎么可能全力以赴,去奔那个不可知的未来?
这就像很多人恋爱一样。我们那代人恋爱的时候,目标是明确的,都是为了结婚成家。而现在的人,观念已经改变了。如果他恋爱你问他是不是准备结婚,他会笑你幼稚、老土。他笑你的同时,也表明了一点,他对于人生的目的性不明确。一个不明确自己人生目的的人,严格意义上没有资格笑别人的。
说得坦率一些,正因为你不知你的未来,所以,你命中注定是八,别人对于自己未来的人生,有很明确的目标和路径,所以,别人能成为二。
并不是所有人,都在他们年龄尚轻的时候,便已经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
哪怕是那些成功的人,也并非百分之百都有一个明确的人生规划。
所以,并不十分明确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也并非代表你这一辈子,就注定不会成功。
但是,你如果不明白你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未来做准备,那么,你离成功的距离,就远了。
有人或许会说,我今天的职业,只是一家小店的普通售货员,我所做的一切,能成为未来的准备吗?就算我再怎么努力地做下去,未来恐怕还是一名售货员。这样的未来,并不是我所需要的,而且,离社会普遍理解的成功,距离太远。
事实上,不论你现在是售货员,还是码头扛大包的,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你的未来做准备,准备得充分与否,只在你的思路,也就是说,只在于你怎么想,而不在乎你做了什么,你怎么做。
首先,你做了工作,就拿到了一份工资,保障了你今天的基本生活。
有了这个基本保障,你才能在此基础上畅想未来。
其次,你如果干的是技术活,你在为未来做技术准备。只要你做得好,你能成为这个行业的顶尖高手。如果你干的不是技术活,甚至完全没有技术含量。那么,你有两条路可走。其一,你不一定要成为这个行业的第二,只要你能成为这个行业的百分之二十,成为这个行业中最出色的那一帮人,你也成功了。第二,越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越能锻炼你的心态,越能体现你对职场心态的把握。
你拥有了良好的职场心态,你就是为未来做好了准备。
我有一个读者,很年轻,也很成功。我和他见第一面,他向我介绍自己的经历,一下子把我打动了。
他出身农村,家里很穷。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和大家一样,只有一条路可走,考大学。可是,就像你们今天面临的局势一样,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可能相当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初中生,研究生才相当于那个时代的高中生。就算你考上了大学,除非北大清华这样一些名校,毕业生有人抢着要,一般学校,毕业就可能加入失业大军。
他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他便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
怎么准备?更多地参加社会活动。他那时已经明确,他所读的那个大学,那些书本知识,对于他未来的职场生涯,其实并没有太大帮助,相反,他的社会实践,能给他丰富的人生积累。
大学毕业时,他成了优秀学生。我这里说的优秀学生,并非学校评的那种,而是他努力之后,实际成为的个人积淀。首先,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在班上总是一二名。其次,他是校学生会主席,学校有名的社会活动家。再次,他利用在学生会工作的机会,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广泛接触各级各类社会人士,为自己储备了一定的人脉资源。
几乎所有同学都认定,他毕业后会留在省城工作。
省城确实也有机会给他,他的导师曾向他推荐过几个省城的单位。他仔细考虑之后,决定放弃。
我问他,“几乎所有人都希望留在大城市,你为什么要放弃?”
他说,大城市的人才集中,我如果留在大城市,就像一滴水汇进了大海,我什么都不是。相反,如果我选择中小城市,那里的人才相对较少一些,我可能会受到重视。
最终,他选择了进入一个中等城市的团市委工作。
显然,他这人生第一步迈得很好。如果留在省城,他不一定进得了政府机关。而现在,他进了团市委,等于直接进入了公务员序列。
就是这么好的一个职位,他也没有干太长时间。他觉得,在机关还是太浮了,沉不下去。他希望去更基层。
接下来,他做出一个决定,是别人无论如何想不到的。他辞去了团市委的工作,跑到人才市场去应聘。应聘什么?某电信公司营业部的营业员。
他的应聘考试很容易就过关。原因是几乎所有这类营业部的营业员,都是女性,没有男性愿意干这个工作,觉得这种工作太低微,技术含量太低,收入太差,发展空间极其有限,会让人看不起。而企业又确实很希望能够有些男性在营业部工作,至少,能够中和一下工作场所的性别。
他去营业部上班了,整个营业部,五个人,其他四个,全部是女性。
这个营业部的主要工作是什么?是收费。
大概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喜欢收银员这个工作,更没有人会把收银员职业当成自己终身职业。但事实上,这个社会,又确实有很多人终身从事收银员工作。这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不太可能令人产生热爱情感的工作。
既然不可能热爱这份工作,一般的收银员,肯定抱持一种干一天算一天,只要不出错就好的心理。
这位朋友不一样,他工作三天,对整个营业部的情况了解之后,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他的目标说起来非常简单,三个月之内,业绩必须是另外四名营业员的总和。
他为什么定这样一个目标?不是拍脑袋想当然,而是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思考。
他发现,其他收银员有几个方面影响了她们的工作效率,第一,她们数钱的速度不够快。第二,她们担心出错自己要赔钱,所以反复验证。第三,她们养成了一种浪费时间的习惯,每收下一份钱,便将以前收的钱合在一起,再数一遍,直到满一万时,捆扎好。这样做的目的,为是了下班时间能快点将当天收的钱清理好,以便准时离开。第四,下班前要结账,她们会将自己收下的,已经数过多少次的钱,再数好几遍,只到确定没有错漏,才准时下班。
这位朋友就是从这四个方面发现了机会,觉得只要在这四个方面做好了,便可以大大提升业绩。
首先,为了解决数钱速度问题,他找银行的朋友要了一沓练习钞。下班以后,别人是去约会,去泡吧,他却在练习数钱。
第二,他请教了很多人,找到最快检验真伪的办法,制定了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验钞程序,只要经过了这道程序,他不再重复第二遍,节约了大量时间。
第三,一旦数过确定不错,将钱放进了抽屉,他决不拿出来重复数。
第四,别人下班前清账,他推迟半个小时下班,将这个清账时间留到工作外。
他改进了这四项工作之后,出现了一种情况,别人的面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他的面前,几乎没有人排队。
他的主管也和他一样,是一名收银员。大家忙的时候,她会坐下来收银,偶尔有些别的事,比如公司开会之类,她便会匆匆来去。无论是她坐下来收银,还是忙别的事来去之间,所能看到的,总是别人面前排着队,忙得什么似的,而他的面前,却没有人排队,而是拿着一沓练习钞在那里玩。
这家电信公司的分公司经理也非常关注他。原因很简单,当初,是经理面试他的,经理和他谈了几句话,觉得这个年轻人很特别,看问题和别人不一样,对自己的人生,有极其清晰的思路。经理很想知道,他到底是一个夸夸其谈者,还是一个脚踏实地者。所以,每见到营业部主管,就会问一问他的情况。每次问,主管都没有好话。
两个多月后,经理又一次问起他的情况,主管说,这个人不行。
经理很奇怪,自己对这个人印象不错啊,为什么主管一直说他不行?就问,他怎么不行?主管说,营业部所有人都在努力工作,只有他一个人常常无事可干,闲在那里,拿一堆练习钞在那里数钱玩。
经理说,这样吧,你把你的月报表给我看一看。
主管送来了营业部的月报表,经理拿起一看,惊呆了。此人入职时间不足三个月,他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了另外四个人的总和。不仅如此,别人在忙天忙地工作,他还有时间玩。他难道是神人?他是怎么做到的?
要了解此人此事,肯定不能光看财务报表,得现场去考察。
经理放下手头的工作,到了营业部,没有通知任何人,悄悄地站在营业部玻璃窗外面,找了一个合适的角度,仔细观察。他在那里站了两个小时,将所有一切看得清清楚楚。接下来,他拿出手机,通知所有营业部的主管到这里来。
主管们来了之后,经理说,我在这里看了两个小时,现在,让你们也看一个小时。看什么,我不说,你们自己看,自己想。一个小时后,再开会,让你们告诉我,看到了什么。
会议的结果是出人意料的。按照正常程序,这位朋友应该还在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还没满呢。可是,就是在这次会上,经理宣布,他的试用期提前结束,提拔他担任这个营业部主管,原主管另行任用。
现在回到本节的主题: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积累未来。那么,这位朋友当营业员,为自己的未来积累了什么?积累了数钱的方法,还是鉴别钞票真伪的方法?自然不是,他积累的是正确的工作方法,检验的是自己的职场心态。
由此可知,职场心态,比你的职场经验更重要。
这个道理,年轻的朋友们不是不懂,问题在于,真的投入到工作时,他们就将这一点抛到了脑后,总是被一些具体的事件影响着。
人很容易浮躁,一旦进入职场,我们很容易被一些外界的客观因素影响,整天想着的是加薪,升职,处理同事之间极其微妙复杂的关系,很少有人会清醒地想一想,自己目前所做的一切,是在为未来做准备。
用一个经济学名词解释,你今天所做的一切,其实是在投资期权。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我投资期权,未来能不能兑现?能不能增值,如果未来不可确定,我今天为什么要付出?
未来可不可以实现你的既定目标,我不敢保证。但是,你如果因为对于未来目标的不确定性,就拒绝努力地工作。那我告诉你,你的思路肯定是大错特错了。
为什么?很简单,无论你做或者不做,根本就不存在不投资的问题,因为你早已经投资了你人生最大一笔财富,时间。
等你到四十岁五十岁,才突然明白,你把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给浪费了,那时,一切都晚了。
也就是说,你如果努力工作,为未来做好了基础准备,你的未来,可能有回报,也可能没有回报。如果你现在不努力工作,却又投入了你的时间,你的未来,肯定没有回报。
课后思考题:
1.结合你现在的工作,好好思考一下,你该怎样积累你的未来?
2.你热爱现在的工作吗?请站在学生心态和职场心态,客观地列出你目前的工作值得热爱和不值得热爱的原因。
3.详细总结你进入职场以来获得的人生经验。
第四节 为爱好工作还是为人生工作
读完前面三节之后,肯定有人会提出异议。
有人会说,如果我正在做的工作,是我所喜爱的,和我的爱好相同或者相关的,毫无疑问,我会投入全部热情,去把工作做好。问题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从事的是他们并不喜欢的工作,甚至是他们厌恶的工作。让一个人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他不喜欢的事,是一件多么痛苦甚至残忍的事啊。
不错,这种观点极其普遍,或者说,绝大多数人,陷入这种思维之中,挣扎不出。
我们仔细来分析一下,这话到底对不对?
首先,你的所谓爱好,会不会成为你终生追求?会不会因为某种波折、变化、打击,甚至并没有那么严重的事件,仅仅只是审美疲劳,而放弃这种爱好,甚至厌恶曾经的爱好?
爱好这种事,就像爱情一样。两个人在一起,因为有爱情,甚至一度爱得痴迷、疯狂。但是,两个人真的走进了婚姻,结果又会如何?爱情还会保鲜吗?严格说来,一直持续地痴迷疯狂下去,让这种爱伴随一生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
一定时间之后,这种浓烈的情感,或者是淡了,或者是转化了,或者是审美疲劳而转移了。各种情况都有,就是持恒地保持下去的情况,几乎没有。
我们再说爱好。
我当过杂志总编辑,杂志社招了一些年轻的编辑,这些年轻人以前从事过各种职业,但有一个共同爱好,那就是对写作的爱好。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在网站当兼职编辑,在论坛上写稿发稿,和业余写手们交流。对于他们来说,若是能够专职从事编辑工作,那就是世界上最美的事了。
时来运转,命运眷顾了他们,让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职业。最初的一段时间,他们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干劲,整晚整晚地加班也无所谓,不计报酬,不考虑出勤时间,不抱怨付出。任何人带着这样的团队,都会觉得,哇,这些人真是可爱。
但是,很快,问题来了。
第一个问题,是从业者自身的问题:这个新鲜劲能持续多长时间?
第二个问题,是困扰主管的问题:这些人,真的调整好了职场心态吗?
我们先说第一个问题。婚姻界有个七年之痒的说法。为什么是七年之痒?据说,婚姻的热度,只能保持两年,接下来的两年,是平淡期,再接下来的两年,是厌倦期,然后再有一年,就成了出轨期了。总共加起来,是七年。
一个人对于职业,尤其对于爱好的热情,大概也是七年。而你对于一个职业的新鲜感,却只有两年。两年之后,它就不再是一个对你充满了诱惑的职业,不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职业,而是一件日常之事。尤其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其琐碎性,周而复始地重复着某一件事,很少有人不心生厌倦。
更加上,此时第二个问题会出现。领导要求你尽快进入职业状态,而你其实只是凭着一腔热情在工作。你的热情和职业状态相冲突的时候,你就会经受打击。
换句话说,你爱好这个职业,并非这个职业有着怎样的可爱之处,仅仅只是因为你爱着你的爱好,你爱的是你自己的情绪。
而职业要求你的,却不是你始终保持这个爱好,而是你必须为这个职业奉献一切,做到精于此道,做到以此为生。
爱好有另一个词,叫玩票。偶一为之,玩厌了可以抽身而退。职业却是一生的事情,甚至可能是没完没了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尽头的辛苦劳动。这之中,存在巨大的差距。
绝大多数人爱好某个职业或者某项事业,只是想享受这个职业或者事业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成功,带来的光环,带来的巨大收益空间,却没料到,收益和付出永远成正比,越炫目的光环背后,付出会越多。
编辑的光环很炫目,可是,你并不知道,一个优秀编辑,需要一生孜孜不倦地精益求精。这个精益求精的过程,极其单调,极其繁复,也极其细致,磨炼人也考验人。
王羲之的字写得好,千余年来,人们都在传诵,习学。可见,如果能够当书法家,甚至直接成为王羲之,是多么值得期待的一件事,一件多么荣耀的事。
问题在于,一千余年来,也只出了一个王羲之,这一个王羲之的背后,付出了怎样的艰苦卓绝?人们忽略了,也不愿在追求自己卓越的人生时,去经历这些。
我采访过李宇春,那正是李宇春大红大紫的时候,也是她最忙的时候。
当然,因为我不关注歌星影星,所以,我并不知道李宇春到底如何的忙。可她的粉丝关注他,哪怕一点小事,都会关注。比如,她就连去一趟厕所,都有人陪着。她的整个业余时间,不是在训练,就是在飞来飞去。她的粉丝们愤怒了,认为经纪公司不把她当人使,是在榨取她。她已经不像是一个人,更像是一部工作机器。
就这一话题,我和李宇春交谈。她坦率地说,自从成名之后,她确实失去了很多,以前的生活,完全颠覆了。她没有时间和从前的朋友交流,甚至见一面都难。她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家人,好不容易回一趟家,且不说时间极其有限,还是回去做慈善一类活动的间隙。她确实没有多少自由时间,甚至连休息时间都远远不够。
可是,她有一句话,让人很感慨。她说,人生就是对得失的选择。一个人既然选择了,他就应该懂得,许多失去是必然。她说她不为自己的选择后悔,也不会为自己的失去遗憾,她认为这是一种必须的付出。
普通人不理解这种付出,所以普通人永远是普通人。李宇春懂得这种付出,所以,李宇春有了光环,有了成功。
某一次,我看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聊的主题是男明星练肌肉的事。VCR放了几张图片,分别有刘德华、黄晓明,还有几个谁,我不记得了。他们都有六块还是八块腹肌。对于黄晓明来说,这可能不是太难的一件事,可刘德华毕竟五十多岁了,要保持这样的腹肌数,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窦文涛于是在那里感慨,看来,当明星真是不容易,他们所付出的,要比常人多多少?
如果我们从另一面解读,便能明白,刘德华黄晓明们的成功背后,远远不是金钱或者名声,而是远远超越常人的付出。
这不是仅仅玩票所能达到的,因此也就可想而知,成功背后是什么。
如果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你的爱好,会成为你前行的动力。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你的爱好,最终也会被你厌倦,被你对于付出的畏惧而阻截。
所以说,是否因爱好而工作并不重要,重要是你能不能在工作中产生并且培养爱好。
是否能够爱好某种工作,其实是你的个人情感累加过程产生的一种情感倾向,简单地说,就是你能否从工作中获得乐趣。
如果你一开始就认定,这个职业或者这份工作,是你一定不会喜欢的。那么,就算你干一辈子,也不可能对这项工作产生爱好。
事实上,也确实有很多职业本身,很难让人产生情感。
比如火葬厂的工作人员,每天跟死人打交道。除非这个人变态,否则,没有人会爱好和死人打交道的事。
比如养猪养鸡这类职业,每天都在清理猪粪鸡粪,身上整天臭烘烘的,你说你热爱这样的工作?肯定没人会信。
再一次说到前面提到的清洁工,每天很早就得上班,去扫城市的马路,工作本身,有诸多的不好,又似乎没有丝毫技术含量。你会喜爱这样的工作吗?
世界上绝大多数职业,之所以不被人喜爱,并不仅仅因为职业本身难以让人产生情感,更为重要的,是因为职业难以给别人带来实现梦想的预期。也就是说,这样的职业,就算有升职或者加薪空间,这个空间也极其有限。
相反,那些受人欢迎的职业,恰恰在于发展空间的广阔。
这一点,勿庸讳言,是社会共识。
但另一方面,那些没有发展空间或者发展空间不大的职业或者行业,是不是就不能培养个人的热爱?不是。
实际上,你可以强化自己一个热爱的意识。
比如说,你不断对自己说,正因为绝大多数人不喜欢这样的职业,我却能够喜欢,说明我与众不同,说明我比你们更有主见,说明和你们相比,我更有意志力,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当然,你还可以不断告诫自己,连我不喜欢的职业,不喜欢的事业,我都能干得很好,如果是我喜欢热爱的职业,我会干得好到什么程度?我的经历,其实是在告诉我所有的亲人朋友,我是出色的,我能干好哪怕任何人都认为无法干好的事。这一切只说明一点,我比你们那些人出色得多。
换个角度想一想,又确实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优秀,是因为他能干好他喜欢的事情?恰恰相反,是因为他能干好他不喜爱甚至憎恶的事情。
只要你能想明白一点,那么,你就不会一辈子为工作和喜好之间的差距而苦恼,你就能在任何职业任何行业,显示你的才华和能力。
再退一步说,喜爱的职业或者行业,并不一定就是你人生的机会,相反,你不喜欢甚至想都没有想过的行业或者职业,很可能就是你人生的机会。
是不是机会,当然由很多因素决定,最根本的因素,还在于你是否进入职业状态。
在这里,可以讲一个我本人经历的故事。
文革刚结束时,我参加高考,如果找一个客观原因,我所在的农村中学,教育质量太差,因此,我未能考上大学,只考上省级中专,然后又被调配到市级师范学校。我不喜欢老师这个行业,所以,我决定学习写作。我喜好的职业是什么?是当编辑记者。
可是,命运和我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我仍然不得不去学校,教小学数学。
我的目标是进入报刊杂志编辑部,所以,当老师的八年时间里,我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除非生病,我从未在晚上十二点之前上过床。
八年后,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作家班。这是一个实验教育的改革项目,毕业生进入国家教育规划,也就是说,和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毕业生,待遇完全一样,有毕业证有学位证书。当然,我毕业的时候,和以前以及以后均有所不同,毕业分配开始改革,采取的是双向选择,既可以你自己去找单位,某些找不到单位或者学校有分配名额的,也可以由学校分配。
我自己去找了一家杂志编辑部,人家给我发来了接收函。
可是,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学校发给我的派遣证,却是去武汉市下面一个区的房地产公司。
那是一九九一年,房地产热是几年之后的事,所谓房地产公司,其实也就是房管局的二级机构。且不说市级房管局都已经事业化了,一个区级房管局下面的二级公司,自然不会被当时的大学生看好。
一面是不被社会看好的单位,一面是自己多年来梦寐以求的职业,哪个轻哪个重,可想而知。拿到派遣证的那个晚上,我失眠了,躺在床上,衣服都没脱,睁着眼睛一直到天亮。天亮之后,第一件事,跑到市人事局去改派。人家不同意,说了一大堆理由。当时的我,简直是绝望了。
当然,后来我找了一个熟人,打了一个电话,改派变成了一件极其容易的事。于是,我欢天喜地去了杂志社。
几十年后,回过头来想想,或者调侃自己地说一句,当年如果没有改派的话,今天,我说不准成了黄石屹,和潘石屹比肩齐名,甚至比他更成功更有钱。
人生没有回头路,人生也没有后悔药。
当年,我若真是去了房地产公司,是不是就真的能够成为一个大房地产商?不一定。但是,当年不被看好的那些机会,很难说不是人生一次极其重要的机会。话说回来,就算当年我去了房地产公司,结果会如何?说得更广泛一点,就算命运将你安排在一个发展空间极其广阔的单位,你就一定能够成功吗?不一定。人生之路,一样有三种走向。
其一,你透悟了职场,因而干得极其出色,你成功了。
其二,你一直抱持着学生心态,多少年下来,懵里懵懂,甚至连方向都搞不清楚,最终还是一事无成,只是一个八而已。
其三,因为爱好是写作,所以不务正业,厌倦现有的职业却又梦想着当作家,最终因为工作出错,在单位一直不被重用甚至被开除了。
你如果准备好了,天上掉下来的,就是机会。你如果没有准备好,天上掉下来的机会,也会比石头更坚硬,一个不留神,就把你砸得粉身碎骨。
怎样才叫准备好了?
你拥有了职场心态,就是准备好了。
你拥有了职场心态,从事的职业是否你所喜欢,已经不再重要。
课后思考题:
1.选择职业不是选择爱好,而是选择未来的发展空间,你认同这个说法吗?
2.有了职业心态,没有爱好也可以培养,没有职业心态,哪怕进入了爱好的职业,最终也会厌倦,你以为如何?
3.“一个人优秀,是因为他能干好他喜欢的事情?恰恰相反,是因为他能干好他不喜爱甚至憎恶的事情。”你是否愿意写一篇文章阐述一下这个观点?
4.“你如果准备好了,天上掉下来的,就是机会。你如果没有准备好,天上掉下来的机会,也会比石头更坚硬,一个不留神,就把你砸得粉身碎骨。”请你进一步阐述这一论点。
第五节 追求最低标准还是最高质量
读完前面两章以及本章的前面四节,朋友们应该已经基本清楚学生心态和职场心态,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若是善于思考的人,一定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致也能明白,我接下来,会写些什么。
当然,清楚并不等于完全明白。
细节决定成败嘛,职场心态的根本,还在于理念的廓清和细节的把握。
怎么把握细节?自然是对职场心态的一些特征和心理准备,有更清晰更全面的了解,更准确的把握和更全面的践行。
因此,这本书,我还会继续写下去。
之所以要继续写下去,并非大家仍然不明白职场心态和学生心态的区别。明白是一回事,理解又是另一回事,是否知道怎么做,就更是一个难题。具体到每一个方面每一个思维的误区,那就是极其细致的了。
坦率地说,就算大家将这本书读完了,到底有多少人掌握了职场心态的要义,我仍然没有十分把握。所以,我不建议那些将自己的人生定位在八的人看这本书。
成功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成功的背后,铺满的不是鲜红,而是汗水。
社会为什么存在二八现象?关键在于领悟力。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怎么去领悟,或者根本不愿意用脑子去想,更乐于接受别人现成的观点,甚至把别人抛出来的一些浅显的观点,当成金科玉律,并且被这种观点洗脑。领悟的人,是那种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人,是通过别人的观点启发,得出自己的领悟的人。
由于思维特点的不同,领悟力自然就千差万别。有些人,就算你把道理给他讲明白了,他也无法真正领悟,这些人,是注定要成为八的。根本原因在于:
第一,并不是所有人学了这些,就能够完全转变心态。有些人,虽然有成为二的欲望和冲动,却没有成为二的行动。这种人,你说什么都没用。
第二,假若你有成为二的强烈冲动,并且下定决心要付诸行动,那么,也不是粗粗浏览一下本书,就能够速成的,你恐怕得将我这整本书中所列的每一条,对照着一一校正。每过一段时间,检视一下自己,哪些,我做到了,哪些,我做得还不够好,哪些需要改进。给自己确定一个任务目标。
第三,你需要给你的思路不断升级,不断提升你的行为标准。每隔一段时间,就检视一下自己,对于某一条,领悟到了什么程度,是否有更新的理解。
说到这一点,我们需要问了,正确的行为标准,应该是什么?
学生的行为标准,是六十分万岁。
职场的行为标准,却是把事情做到极至,并不仅仅是得到一百分,更应该努力去得到一百二十分,一千二百分。
当然,你做一件事,不可能像学校里做习题一样,得到一百分的满分。
职场中的工作,几乎没有满分一说。
既然没有满分,为什么还能得到一百二十甚至更多分?
怎么样才能做到一千三百分?许多与德国人有关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一点。
有一个故事说,某一个中国人,去德国的火车站乘车,因为车没有来,便想,等车的这段时间,与其浪费了,不如做点事。他看到车站旁有一家理发店,便走了进去,希望借助这段等车的时间理个发。可是,那个德国理发师告诉他,这不行,我们只替等车的旅客服务,你没有车票,不算是旅客,所以,我不能替你服务。
这个中国人便去买了一张最近的车票,使自己拥有了旅客的身份。在他看来,自己哪怕买了这张车票,因为这家理发店的价格低廉,即使贴上这张车票,与其他地方的市场价格相比,还是有赚数。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否买一张一站的车票,不是一件重要的事。让人没想到的是,理发师明明闲着,却拒绝了中国人的要求。他的理由很简单,这间理发店,是为旅客服务的,只要是真正的旅客,他会无条件服务。但是,他判断这个中国人不是旅客,他不是因为是旅客才要求理发店服务,而是希望得到理发店的服务,才完成了自己的旅客身份。所以,他拒绝服务。
中国人将自己的经历向留学生朋友讲了,留学生朋友认识,这只是个别现象,并不代表德国的全部。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实验,找到一些双机并排的公用电话亭,分别在相邻的两个电话亭中贴上男士专用和女士专用。结果,他们发现,男士专用电话亭前排着长队,而女士专用电话亭前,却空空如也。
中国留学生去问那些排队的德国人,那边的电话亭空着,你们为什么不去打?德国人会非常诚恳地说:“那是给女士专用的。”
我告诉大家,我讲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大家,什么是一百分。尽管我很怀疑,这个故事有太多人为的因素,是某些需要输送个人价值或者某些别的东西。但是,我要说,我仍然喜欢这个故事,我认为,这是一个职场一百分的故事,是一个讲职场秩序的故事。
我推崇这个故事,因为他是一个一百分的职场故事。
下面,我再讲一个一千二百分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我儿子给我讲的。
故事说的是一个德国教授,带了几个研究生。这几个研究生需要做一个课件,精密度很高。这个精密度高,并不是嘴巴说说,就能算的,需要进行严格的仪式检测。课件完成之后,仪式检测的结果,将是一条抛物线。他的这些研究生,其他人所做的课件,全部不可能成为抛物线,只有一个学生,接近于抛物线。但在细节方面,显然存在问题,抛物线的线条并不流畅。
这名学生极其努力地进行修改,核实的每一项参数,结果,抛物线仍然不够流畅。这名学生因此认为,是这个抛物线的设置有问题,要求太高了,根本达不到。这是一个理想的数值,而不是实际数值。
这名学生,将他的课件交了上去。
如果我是那名导师,坦率地说,我会给他打一百分。他确实在所有学生中做到了最好,而且,作为学生,他已经是最出色的,所以,他应该得到一百分。
但实际上,他的导致做了另一件事,对他所做课件的每一个零件,进行了加工。最重拿出检测的时候,导师加工过的课件,是一条完美的抛物线。如果让我打分的话,他导师所做,是一百二十分,甚至是一千二百分。
抛开我个人的认定,我们回到事实本身。他的导师会不会给他打高分?我相信一定会。只不过,他的导师所打的分,和我不同,他不会打一百分,只会对他整个课件的每一个零部件打分。他可能给每一个零部件打九十九点九九分,但不是一百分。他不会打一百分,因为每一个零部件,都有那么一点精度没有达到。
如果达到了,就肯定是一个流畅的抛物线。学生的作品,之所以抛物线不流畅,肯定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精度不够。
你问我,什么是做事的标准?我告诉你,这就是。每一件事,都有一个精度标准,只不过,我们普通人不太强调这个精度标准,我们认为,只要差不多就行了。却不知道,这个差不多就行了,离真正的精度标准,相距万里。
你离精度标准相差哪所那么一点点,你也是不成功。成功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像导师那样,严格达到了精度标准。
有关这一点,我们很难量化。因为我们几乎没有可能对每一件事都进行量化。因此,我只能说,人生的精度标准是什么?那就是将分内工作竭尽所能地做到尽善尽美,并且努力在别的方面获得加分。
最容易获得加分的,就是印象分。也就是你做事时的态度、思路和创意,能够让你得到更多的加分。
小时候,我曾经听到一个与爱因斯坦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否真实,我没有去考证,在此引用,也没有考证的必要。
故事说,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老师布置学生做手工制作,不记得是做凳子还是什么。老师举起爱因斯坦的作业,向全班同学说,这件作品,是全班最差的作品,爱因斯坦立即站起来纠正老师,说,老师,你说错了,还有一个比那个更差。老师不解,爱因斯坦举起了另一件作品,说,这一个才是最差的。
老师向我们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明,即使最笨的孩子,也有成为天才的可能,只要他肯努力。
事实上,这个故事,还说明另一个道理,你能获得加分,在于你的态度。如果你有将同一件事做一千次一万次的良好态度,你的任何一个上司,都会忽略你的能力而敬佩乃至敬畏你的态度。
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是一定能够令人敬畏的,为什么?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大人打一个小孩子。毫无疑问,这个小孩绝对不是大人的对手,大人只要轻轻一招,就可以将小孩打倒在地。可是,这个小孩不服输,并没有因为失败而畏惧,他爬起来,擦干嘴角的血迹,继续冲向大人,和他战斗。类似的过程一再重复,大人对这个小孩,便有敬畏变成恐惧。很简单,他所有自认为强大的逻辑,全被这个执拗的小孩颠覆了,他只可能产生两种情感,要么,对这个小孩极端的欣赏,要么,他不得不败在这个小孩手下。
在职场中,你是追求六十分万岁,还是追求加分,追求一百分之外的一百二十分,甚至一千二百分,就显示了心态的不同。
有的朋友会说,职场之中,谁不想得到更高的分?且不说职场,就算是学校,学生们也一样希望得到更高分。所谓六十分万岁,只不过一种说法,真正进入学习状态,没有人不想得满分,得高分。
你想得高分和你去追求高分,尤其和你找到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去获得高分,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的上司给你一个任务,让你做一个计划书。
你在做之前,会告诫自己,我一定要把这个计划书做好,一定要得高分。
这种心态,和学生在考试前的心态是一样的。学生也会说,这次,我一定要考好,要得一个最高分,让同学刮目,让老师大吃一惊,让家长欢天喜地。
全世界范围内,你将这样一个题目摆在所有人面前,可以肯定地说,几乎所有人,都会抱着同样的心态,就是拿一百分的心态,几乎没有例外。
然后,你坐下来,开始做题目了。
你真的认真想过,怎样做,才能得高分吗?绝大多数人不会,他们只是凭着以前的经验,努力地往下做,做完之后,十分得意,甚至都不检查一遍,至多也就检查一遍,然后将试卷交给了老师,再回到家里,坐等那个高分来临。
普通职员怎么做计划书?和这个学生参加考试一样,努力地做(在此,我需要强调,他的所谓努力,只是他自以为的努力,是一种思路错误的努力),做好之后,改一两遍,然后交上去了。
这份报告书交上去后,你是什么心情?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方面,等待着你的主管告诉你,计划书写得很棒,你弄出了一个绝世之作。另一方面,你又忐忑,总觉得这里或者那里,会不会有点问题?主管会不会特别挑剔,没有完全明白我的用意?
你为什么会认为自己弄出了一个绝世之作?那是因为你自恋,以为自己早已经独步武林,所有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一个表现的机会。果然,这个机会来了,以你的才能,那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
那么,你又为什么会忐忑?
其实,你的心里很清楚,你并没有准备好,这里那里,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到底是什么样的错误,如果事后别人问起来,你不承认,你说你不知道,说不清道不明。而实际上,你是知道的,你怀疑某个地方没有说得更明确,某个数据没有仔细去考证,某个事实没有完全弄清楚。
最终,你没有得高分,而你所有错误,都在你的预料之中。
可是,你不肯承认自己错了,你仍然为自己找借口,这样那样的借口,总之,只要能让你过关,你一定会将这个借口找到。你却没有仔细想过,你所有的错误只有一个,就是你没有准备好,应该想到的,你没有想到,应该做到的,你没有做到。
对于具有良好职场心态的人来说,接受一个任务,第一步应该做到的,是没有事实差错。以一个计划书为例,你送上去的计划书,得格式正确,得没有错别字,得文从字顺。至少,上司在挑剔校对错误,挑剔语法错误,挑剔结构问题等方面,你应该得一百分。
但实际上呢?每一个职场人士,都可以摸着自己的良心想一想,你向上级交的计划书,直到多少年后,上级才不改你的错别字?不改你因为疏忽漏掉的字句或者因为习惯而用错了的词?
小说家会将这类情节写成一朵花,他们会告诉你,你写给上级的文案方案讲话稿之类,一定要留几处明显的错误,让领导去改。假若你写的稿子,领导一个字都改不了,领导岂不是很没面子,岂不是表明你比领导高明?为了显示领导比你高明,你要给领导这样表现的机会。
我告诉你,如果你真的把这种想法带进职场,就大错特错了。
替下属改错以显示自己高明的领导或许有,那需要你真有这种本事,需要领导抓不到你真正的错。假如说,你这次的文稿,地的得用错了,领导帮你改过来了,没事。下次,地的得还是错误的,领导又替你改了,第三次,领导还在同样的问题上替你改错,你觉得领导会怎么想?且不说领导一次又一次替你改错,领导如果替你改一次错,他会有某种成就感,领导如果替你改第二次错,他就会想,这个人,是否不适合这个工作?如果他替你改第三次同样的错,我告诉你,你在这个领导的心目中,永远就失去了某方面的能力。
了解一个人的职场准备情况,不需要太多的事,很可能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很可能就是文案啊,请假条啊之类最简单的文字中几个错别字,就让你露了马脚,就让你在领导心目中失去了很多机会。
或许,你是真的没有信心,那应该怎么办?很好办,领导让你做一份计划书,你做两份,三份甚至四份。每一份,尽可能有一些新颖的构思,要有亮点。当然,最基本的还在于,一定不能有错别字,一定不能有语法错误。
这样做的好处,至少让领导明白,你是非常努力的,你确实花了心思。让领导明白,你是那个不服输的令人敬畏的孩子。
能力差一点不要紧,勤能补拙。经验少一点不要紧,只要让领导能够看到你有一颗时刻准备着的心,就能获得大量的加分。职场心态是否准备好,在领导的眼里,就是大节,不是一时一事所能扭转的。
所以,请切记一条,学生心态或许可以追求最低标准,在职场,一定要追求最高质量,最满意答卷。哪怕是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都要做到极致。
如果我们仔细在身边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把极小的事做到极致的人。这类人,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尤其多,而办公室工作的人,又很容易被提拔。一般人或许以为,那是因为他在领导身边,他做什么,领导能看到。而我不在领导身边,就算做得再多,也一样不能看到。
你做得再多,领导不能看到吗?绝对不会。领导一定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员工们在做什么在想什么。
有关这一点,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
一个例子,大家耳熟能详,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故事。
许三多因为不受连长喜欢,当然,也因为他笨。许三多不受连长喜欢,不是连长的原因,而是他自己的原因,他没有准备好,也没有做好。因为许三多在新兵连的成绩不好,被分到了一个边远的哨所,那里只有四个人,负责看管一个基地。其他战士一旦被分到了那里,便在心理上认定自己被流放了,包括班长在内,都觉得,自己在部队,再没有希望了。
可许三多不这样想。他或许并没有想过要在部队有一番怎样的作为,却在踏踏实实干事,终于有一天,人们发现,这个人了不得,不声不响做了一件大事,把基地给整修了一遍。最终,把团长都感动了。
许三多做了什么?他还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他所做的事,用讲故事的方法讲出来,都不会生动。可就是这些小事,比如他坚持每天叠被子,坚持每天出操,坚持训练,坚持修操场。全部是小事。
他不断在说,人生,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着。
是他所做的事有意义,感动了团队连长,还是别的?
是他的心态。是他将哪怕一件小事,也要做到极致的心态,不仅仅是感动了人,是震撼了人。
为什么能震撼人?很简单,这种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太少了,只有二甚至更少。其余的,我们能够常常看到的,是八。
再讲一个Y君的故事。
Y君大学毕业后,有过几年的从业经历,干过很多单位很多职业,后来去读研究生,大约三十岁左右,研究生毕业,进入一家报社的子报试用。试用期过了一个月,他所在记者部主任始终不肯表态,既不表明录用他,也没有告之让他离开。所以,他还在那里当实习记者。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接到一个任务,随同广告部主任去采访一个企业家。
报社的广告部常常干这种事,他们的广告任务很重,广告员们平常就在一些企业家身边周旋。有些企业家希望借助报社的公信平台,替自己的企业做一些宣传,又不希望是纯广告。这类宣传,和软广告还不同,必须经得起报社严格的三审制。也就是说,这篇文章,一定要达到发表水平,不是随便弄一弄,就能糊弄过去的。
遇到这类任务,广告部通常向记者部求援。
这种内部协作,记者部肯定会支持,但是不是全力以赴,派出最好的记者?不是。毕竟,这是记者部的额外工作,没有加班费的。所以,记者部一般派实习记者或者能力弱一些的记者前往。以前,广告部和记者部协作过多次,每次派出的记者,广告部主任都不太满意。那些人业务不熟,完全没有准备,或者从骨子里轻视这种采访,连部主任都不太重视的事,下面一个普通记者,又怎么可能当一回事。
这些记者忽视了一点,他们干份内工作,只能在一百分之内挣分,而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是挣不到一百分的。恰恰是这种份外工作,是他们挣加分的机会。可因为心态问题,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一点,遇到这类任务,总是敷衍塞责。
这一次,任务被派给了Y君。
广告部主任向Y君下达任务,明天上午去采访某某企业的某某董事长,明天早晨几点,我们在报社门口碰头,我带你去。
如果是其他采访,部主任是不必随同的。可这种采访特别,部主任如果不出面,记者可能糊弄一下,随便弄篇稿子出来,最终或许考虑广告收益方面的原因,编辑部在广告部的斡旋之下,还是发出来了。可发出来的稿子,广告部不满意,采访对象更不满意,最终能不能拿到广告,是个未知数。广告部主任随同采访,对答过程中,他能引导提问,加上部主任在场,记者也不好太过敷衍,最终出来的稿子,质量会高一些。
在此,请大家注意一下广告部主任下达任务的命令。
这是典型的职场命令,而不是学校的老师下达课外作业。老师下达课外作业,会详细说明,你要准备些什么,要怎么思考,最终规定格式是什么。可职场下达任务命令,通常都比较简略,甚至含糊。许多命令之外的事,需要接受命令者自己凭经验把握。
这个职场命令只把握了几个要点,工作对象,工作时间,工作地点。
没有告诉你进行这项工作的程序,也没有告诉你要做哪些前期准备,更没有告诉你,进行这项工作时,你需要做些什么。
普通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或者持有学生心态的人接受的信息就是工作对象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然后一切都由部主任领头,自己只是协助而已。到了工作现场,按照惯例提几个问题,作一番记录,回来再按照新闻写作的格式写一篇消息,交差了。
这样做有问题没有?没有。广告部主任会哑口无言,因为你一切按程序做了,就算广告部主任不满意,最多也就说,你的能力有欠缺。你的能力有没有欠缺,不由广告部主任评价,因为你不是广告部的人。
换句话说,如果你持有职场心态,这件事应该怎么做?
Y君提供了最好的范例。
Y君随身带着笔记本,广告部主任向他下达任务的时候,他作了记录,详细写明了被采访企业的名称,被采访对象的姓名。回家以后,他并不是像其他记者那样,将此事扔在一边,单等第二天早晨和主任一起出发采访,而是开始做准备工作。
首先,他上网查阅了这家企业以及这名企业家的情况,对企业和企业家进行了全面了解。查阅的时候,他一边看一边做记录,将一些要点列出来。
接下来,他开始审视这些要点,列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列了很多,有几十个。
但是,采访的时间毕竟有限,一篇千来字的消息的容量也有限,几十个问题,根本不可能全部提出。他便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抽出几个关键性问题,列出采访提纲。
他列这个采访提纲的时候,其实已经明白了这篇文章怎么写,找到了文眼,清晰了主题。
换句话说,即使他不进行这次采访,也已经大致成文了。之所以要采访,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增加新闻的现场感,二是所有素材由被采访对象亲口说出来,增加新闻的可信度。
不仅如此,Y君还做了其他一些准备。比如说笔记本、笔、采访机、照相机等。
以前的记者,随身都会带着采访本和笔,现在采访机的广泛使用,绝大多数记者都懒了,只带一台采访机,回来根据录音整理。但录音会有些问题,比如说,采访对象讲话抑扬顿挫,有些话录得不清楚,事后回想,怎么都想不起来,又不好打电话再去问采访对象,只能将这类细节忽略过去。
被忽略的,很可能是一个要点。
也有些更马虎的记者,根据录音猜,结果很容易出事实差错。
最保险的做法,既录音,同时也记录。
第二天采访,广告部主任成了摆设,Y君把所有一切准备工作全都做好了,所有需要问的问题,也都预先设计好了,一切按照他事先的设计进行。因为他对企业和企业家本人的情况非常熟悉,赢得了企业家的好感。这位企业家,从此和他们两人,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事后,这位广告部主任,到处对人说,这个人是个人才,将来必有大发展。
显然,仅仅一件事,Y君为自己捞到了巨大的加分,不仅仅是十分二十分,恐怕是一百分一千分。
有一次,我和这位广告部主任聊天,谈到人才的运用,他又把这件事拿出来说。
我的第一判断是,根本不需要考核此人的新闻写得怎么样,仅仅他这种良好的职场心态,就根本不应该让他参与试用,完全可以直接录用,甚至重用。
为什么不需要考核新闻写作业务?道理很简单,一个如此用心的人,他的业务差不到哪里去。就算他的业务能力暂时还有不足,因为他全心投入细致周到的努力,假以时日,一定会有长足进步。
也就是说,业务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只要心态对了,业务上的进步,就一定会很快。相反,职场心态的培养,却是一个极其漫长而又艰巨的过程。
他,就是那个执拗得令大家畏惧的孩子,一个认准了的事,永远都不会服输的孩子,不会被强大的困难打倒的孩子。这种人,用他的执着征服了职场所有的人。
五年多以后,三十六岁的Y君,已经担任了这家子报的副总编。
课后思考题:
1.你是否思考过,领受额外任务,比如加班、计划外任务、和其他部门的协作,是获得加分的机会?
2.给你自己的职场生涯打分,你有加分吗?有哪些加分?
3.接受任务之后,尤其是例行的任务,或者看上去不怎么重要的任务,你会用相当的时间,仔细考虑一个完成任务的计划和步骤吗?
4.看完这一节后,你是否明白了职场获得加分的途径?
5.从Y君的经历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
[目录列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饭的目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