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分钟晨会小故事及感悟励志小故事

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永远都没有回报。 唯累过,方得闲;唯苦过,方知甜。 当你努力过后就会知道: 许多事情,多坚持下,就挺过来了。要相信人生不会亏待你,你吃的苦,你受的累,你掉进的坑,你走错的路,都会练就独一无二成熟坚强感恩的你。 01 苦不...
塞斯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的一名出色推销员,凭着高超的推销技艺,曾叩开了无数经销商壁垒森严的大门,被誉为全球推销员。塞斯为什么会如此成功? 某一天,塞斯路过一家商...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在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庄,它在没有被发现之前,还是一块贫瘠之地,那里的人没有一个人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意离开那儿,而是他们尝试过很多次都没能走出去。当一个来自东方的人到了那里,听说了这件事后,他决心做一次试验,...
亚历山大大帝给希腊世界和东方、远东的世界带来了文化的融合,开辟了一直影响到现在的丝绸之路的丰饶世界。据说他投入了全部青春的活力,出发远征波斯之际,曾将他所有的财产分给了臣下。 为了登上征伐波斯的漫长征途,他必须买进种种军需品和粮食等物,为此...
她初中没毕业就失学了,18岁进入工厂做质检员,45岁才开始专业绘画,60多岁时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大画家,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女画家叫王仁华。 生于1952年的王仁华是安徽人,她从小就对绘画感兴趣。读四年级时,家人送她去少年宫学画,小小年纪的她,沉迷在...
比尔盖茨读大二的时候,曾邀请一位叫科莱特的同学一起退学开发328it财务软件,但科莱特认为当时的Bit系统仍有许多难题有待攻克,于是拒绝了盖茨。 10年后,科莱特终于攻克了无数Bit难题,成为了一位Bit专家。而盖茨退学后,毅然绕过了那个有无数难关需要攻克...
1451年,他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的一个工人家庭,虽然父亲是一个著名的纺织匠,但是他从没有对纺织产生过任何兴趣。每天,他都站在海边望着远方,他想知道,如果自己从这边游过去,对面会不会有更繁华的城市? 他经常会问:父亲,我什么时候能到对面去看看。父...
以下记录的是世界跳高纪录不断刷新的过程: 1876年,布鲁克斯采用跨越式跳高姿态首先突破1.83米大关;1887年,佩基以改良过的剪式跳高姿势成功越过1.93米的高度;1895年,斯文尼斯以东方滚式跳高姿势创造出1.97米的世界纪录;1912年,赫瑞尼采用西方滚式跳高...
一百多年前,比利时有个小木匠,儿时他误吞过缝衣针,误食过硫酸,不幸被砖块砸破过头,还曾摔倒在点燃的炉火上经历过一次次生死劫,能活下来已是奇迹,但这些都没阻止他对音乐的着迷。在做木工活的间隙,他总喜欢捣弄各式各样的长笛和单簧管。 21岁,他用铜...
一个刚离开校园的年轻人,向一位年迈的富翁请教成为富翁的经验,富翁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说:那是在1932年吧,美国经济还处在萧条时期,整个社会都陷入巨大的恐慌中。当时,我全部的钱只有100美元,我知道这钱很快就会花完,但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怎么过。我就...
在英国,有对夫妇养了只鸭子。他们每天傍晚出门遛狗时,鸭子也要跟着去。夫妇、鸭子、狗一同散步,这成了当地一道罕见而有趣的景观。更为稀奇的是,那只鸭子学狗叫学得很像,很是逗人发笑,很快,这只鸭子便成了当地的奇闻。 其实,这只鸭子也是一般般的鸭子...
上数学课,因为对公式不够熟悉,被老师骂算得太慢。怪谁?怪自己回家就上网聊天,不去做更多的习题。 月底要用英语做陈述,捶胸顿足英语不够利索,觉得又是一个黑色的月份。怪谁?怪自己爱赖床,不执行做好的学习计划。 虽然我可以怪数学老师不体谅,公司要...
他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贫穷的外来移民家庭。从小,他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和他一样大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什么也不会。 每次考试,他都是倒数几名。老师不想让他回答问题,因为他总是羞涩地说:不知道。大家认为他是笨蛋,是个白痴。伙伴们嘲...
大学毕业后,庄生一直高不成低不就,每次上班对于他来说都成了过眼烟云。他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平时喜欢捣鼓些机器人之类的东西,内心有点自负,觉得那些单位的工作对他来说都是大材小用。 不久前,庄生找了个女朋友,感觉开销越来越大,父母对他频频换工作早...
美国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曾做过两个有趣的实验。一个实验是:选定一群孩子,米歇尔给他们每人发一块糖,然后告诉他们说他有事要离开一会儿,他希望孩子们不要吃掉那块糖,并告诉他们,如果能等到他回来糖还没有吃掉,就再奖励给他们两块糖。寂寞的孩子们守...
劳拉摩尔出生在英国的一个小镇,她小时候胖嘟嘟的,很讨人喜爱。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劳拉越来越胖,16岁时,她的体重达到了196磅,差不多是一个同龄人正常体重的两倍。 由于劳拉体型过胖,在学校里经常有人对她冷嘲热讽,甚至恶作剧地往她身上扔烟头。劳...
20世纪初叶,数学界曾经出现过一道与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叫人头疼的难题,就是2的67次方减1到底是不是人们猜想的质数。 1903年,在纽约的一次数学学会上,英国数学家科尔登上讲坛,通过一番令人信服的运算论证,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在数学领域取得了出类拔萃的...
在很久以前,有一群老鼠常受到其它动物的欺负,特别是受到猫的欺负。猫好吃懒做,但擅长捉鼠,它把老鼠当成了草芥,饿了就随意捕杀老鼠,不管你是否该死。反正当我饿了的时候,你就得死。老鼠们想对付猫,但是由于身材力量方面相差悬殊而毫无办法。于是有一...
说句心里话,我从第一天开始就没想过当首富,所以我才会把公司持股稀释到这个样子。但我还是没有想到尽管把自己的股份降到8%,还是有那么多。 很多年以前,我跟我的老婆、公司2号员工张瑛有过一次聊天。我问:你希望你老公将来成为首富吗?她说:首你个鬼啊...
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为尽快结束战争,美国开始研究原子弹。罗斯福总统责成陆军部全权负责这个项目,并下令不惜任何代价,尽快研制成功,这就是美国著名的曼哈顿计划。 陆军部把全美有实力的公司罗列在一起,筛选出几家大公司,并把这个绝密计...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十个成功励志小故事
十个成功励志小故事
作者/编辑:佚名 https://www.unjs.com
  []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秘诀1: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五枚金币▲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的船长。
  秘诀2: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扫阳光▲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秘诀3: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阴暗。
  ▲一只蜘蛛和三个人▲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秘诀4: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自己救自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人问:“你是观音吗?”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秘诀5:自己救自己。
  ▲让失去变得可爱▲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秘诀6:成功者善于放弃,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
  ▲请不要开错窗▲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的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你开错了窗户。”
  秘诀7:打开失败旁边的窗户,也许你就看到了希望。
  ▲的秘诀▲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的一半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秘诀8: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
  ▲司机考试▲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二公尺。”第一位说。“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秘诀9: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
  ▲狮子和羚羊的家教▲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秘诀10:记住你跑得快,别人跑得更快。
  十个成功励志小故事所属栏目:〖〗
  〖〗链接地址:
  励志故事提供的十个成功励志小故事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十个成功励志小故事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https://www.unjs.com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十个成功励志小故事相关文章第一篇:青春励志小故事励志故事: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弗罗里达州的一个小村庄,有个小女孩,只有母亲 没有父亲。当时美国很封建,小孩常受到歧视,这使得小女孩受到大 大的伤害。有一次村子里盖了一个教堂,很多大人孩子都去做礼拜, 小女孩也很想去,但是她不敢去,可是又有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在没 人的时候她偷偷地溜进去了,她看到传教士在那里传教:过去不等于 未来。小女孩连连几次溜进去,都听见说:过去不等于未来! 一天牧师问她: “你是谁家的孩子?”小女孩非常恐惧,不敢说,牧 师说: “我知道你是谁家的孩子?” “我知道你是上帝的孩子! ” 牧师亲切的话语、慈祥的眼神给了小女孩心灵安慰和无比的自 信,让小女孩从此走出自卑,获得自信,后来,小女孩成为大学生, 进入世界 500 强企业成为一名优秀的白领。据说金克拉根据这个故 事,基于多世界 500 强成功人士的研究,退出激励心法《超越巅峰》 的畅销书。编后语: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个巨大能量,要在自己的 内心深处挖掘出、找到这个巨大的状态,然后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第一篇:青春励志小故事端午节的来历--屈原投江的故事
时间: 11:26 来源:网络 作者:geegee 点击: 128 次
摘要:公元前 278 年,秦国派大将白起去攻打楚国,打下了楚国的国都。屈原听到这个消息,伤心得放声 大哭。他已经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了,知道楚国已经没有希望了,可不愿意眼看着楚国被毁,自己的社稷人 民落在敌人手里,他就在五月初五那一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 楚国的大夫屈原早就瞧出秦昭襄王没安好心,屡次三番劝过楚怀王,要他联合齐国共同抗秦。可是楚 怀王是个糊涂虫,终于听了靳尚、公子兰这一伙人的话,连自己的命都丢了。如今楚顷襄王做了国君,不 但没把这批人治罪,反倒重用他们。屈原看着这批人只图眼前安乐,目光短浅,胆儿又小,一味向秦国迁 就让步,割地求和,这样做正是拿肥肉去喂老虎,楚国早晚要亡在他们手里。他心里苦闷得没法说。他痛 恨靳尚、公子兰这批人,以为不能跟他们在一起共事,就打算辞职。可是一想到楚国的地位这么危险,又 不忍心就此走开。他劝楚顷襄王收罗人才,远离个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好为国家争气,替先王报仇。靳尚、公子兰他们这几个人就怕屈原在楚顷襄王面前老提起反抗秦国的话,怕打起仗来自己不能过好日子。他们把屈原看作眼中钉,非拔去不可。屈原还是劝楚顷襄王去联络诸侯共同抗秦。靳尚、公子兰他们就天天在楚顷襄王跟前说他的坏话。靳 尚对楚顷襄王说:“大王没听见屈原数落您吗?他老跟人家说:?大王不报先王的仇,公子兰不敢提抗秦, 楚国出了这种不争气的君臣,哪儿能不亡国呐??大王,您想想这叫什么话啊!”楚顷襄王问了问公子兰, 公子兰也这么说。楚顷襄王大怒,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现在湖南省洞庭湖一带]去。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一肚子的富国强兵的打算,反倒给人排挤出去了。到了这时候,他简直要 气疯了。他不想吃,不想喝,弄得面容憔悴,身子也瘦了。他憋着一肚子忧愤没处去说,在洞庭湖边、汨 罗江[在湖南省湘阴县北,向西流入湘水;汨 mì ]上,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歌儿。屈原有个姐姐叫屈须。她听说兄弟的遭遇,老远地跑到湘南去看他。她找到了屈原,一见他披头散发、 脸庞又黄又瘦,不由得掉下眼泪来,说:“兄弟,你何必这样呐?楚国人哪一个不知道你是忠臣?大王不听 你的话,那是他的不是。你已经尽到了心了。老悲伤又有什么用呐?”屈原说:“我伤心的不是我自己的遭 遇。楚国弄到这个样儿,我心里象刀割一般!”屈须说:“可是君王不肯听你的话,反对你的人又有势力, 你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怎么斗得过他们呐?你的脾气太耿直,我担心你会吃亏,如今果真落到这个地步。叫我怎么放心呐!”屈原说:“我知道我忠心耿耿会招来不幸。可是我怎么能够眼看着国家的危险不管呐! 只要能救楚国,就是叫我死一万次我也愿意。如今把我放逐到荒山野地,国家大事我没法儿管,我的主张 没处去说,我大声呼喊君王,君王也听不到。我痛苦得真要疯了。这样儿下去,还不如死了好。”屈须摇摇 头,说:“别傻了!要是你一死,国家就能够好起来,那我也愿意跟你一块儿死。可是你这么糟蹋自己,对 国家不但没有什么帮助,反倒还会带累别人也这样消沉下去。”屈原叹了口气,说:“那么怎么办呐?”屈须 说:“将来君王也许会明白过来,那时候你还可以给国家出力。”屈原在流放中,经常和老百姓生活在一起。他看到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种地,还是经常受冻挨饿,生病没钱医,死了没钱葬,遇到天灾人祸,就弄 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种悲惨的景象,更加深了屈原的痛苦。他一直喜欢写诗,这会儿诗写得更多。《离骚》这首有名的长诗,就是他在这个时期写成的。日子过得挺快,十几年过去了,屈原还没有得到楚王召他回去的消息。他忧虑国家的前途,常常夜里睡不着觉。好容易睡着了,梦里老回到了郢都,可是醒来仍旧是一场空。
他想借山川景物来排解忧愁,结果反而更加伤心:楚国的政治这么腐败,这秀丽的河山总有一天会成了秦 国的土地。屈原想立刻回郢都去,再劝劝楚王。正好有一个朋友来看他。朋友劝他说:“你已经被革了职,回去也 做不了什么。现在楚王不用你,你为什么不到别的国去呢!你这样有才学,不论到哪一国,还怕他们不重 用你, 何必留在楚国受这份罪呢! ”屈原说: “一个人难道可以为了自己的富贵扔了父母之邦、 扔了家乡吗?” 那个朋友说:“话不是这么说的。现在楚王不用你,又不是你不肯为楚国出力。你把自己的才华埋没了,多 可惜!”屈原说:“鸟飞倦了,想回到自己的老枝上去歇息;狐狸死了,头还向着土山。我不能离开楚国。” 屈原对楚国爱得这么深,看着掌权的人越来越腐败,国家一天一天衰落下去,自己偏偏得不到救国救民的 机会。他痛苦到了极点,仍然只能写写诗歌来发泄他的悲哀,陈说他对朝廷大事的想头。公元前 278 年,秦国派大将白起去攻打楚国,打下了楚国的国都。屈原听到这个消息,伤心得放声大 哭。他已经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了,知道楚国已经没有希望了,可不愿意眼看着楚国被毁,自己的社稷人民 落在敌人手里,他就在五月初五那一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去了。渔民和附近的庄稼人得到了这个信儿,赶紧划着小船去救屈原。不大一会儿工夫,好些小船争先恐后 地赶来了。可是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儿呐?他们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到了儿也没把屈原找着。渔 民挺难受,他们对着江面上祭祀了一会儿,把竹筒子里的米饭撒在水里,算是献给屈原的。到了第二年五 月初五那一天,大伙儿想起这是屈原投江的周年了,又划着船,用竹筒子盛上米饭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到 后来,人们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成粽子,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把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也叫端阳节。这吃粽子和赛龙船,就变成全中国的一种风俗了。这时候,赵主父已经死了。当初,赵主父从云中回 到邯郸,知道了赵惠文王怕得罪秦国,不敢收留前来投奔的楚怀王,就瞧出他没有多大的出息,心里挺后 悔,打算立原来的太子安阳君为代王。他把这个意思告诉了公子胜。公子胜说:“大王废了太子,已经错了 主意。如今君臣的名分已经定了,要是再一更改,反倒容易引起内乱来。我看还是好好地辅导新君为是。” 赵主父又跟夫人吴娃商议这件事。吴娃是赵惠文王的母亲,当然不赞成立安阳君。就为了赵主父想再立安 阳君,赵国起了内乱。一批大臣们怕王位一更动,自己的地位靠不住。他们不但杀了安阳君,而且把赵主 父也锁在宫里,让他活活地饿死。赵惠文王为了公子胜反对主父立安阳君为代王,就拜他为相国,封为平原君。这位平原君为了巩固自 己的地位,专结交天下的各种人物,凡是投到他门下来的,他一概收留,供养着他们。这种收养门客的做 法,当时成了风气。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都象平原君那样收养着门客。他们每 家都有几千个门客住在家里。连秦昭襄王听说了平原君收养门客的事儿,都想跟他结交结交呐。
如果用一句最直接最简洁的话概括海迪给笔者的印象,那就是―――海迪是一个爱美爱笑爱生命的至情至 性的女子。快乐是很难的,我们常常为了短暂的快乐,愁苦经年,张海迪更难。张海迪看上去很快乐,哪怕是在 张海迪演讲最痛的时候,她也能做出一副灿烂的笑脸。但张海迪说,她从来没有一件让她真正快乐的事。张海迪现在的身份是作家,但写作是非常痛苦的,她得了大面积的褥疮,骨头都露出来了,但她还在 写。她又做过几次手术,手术也是非常痛苦的,她的鼻癌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实施手术的,她清晰地感
觉到刀把自己的鼻腔打开,针从自己皮肤穿过。第一次听说自己得了癌症,她甚至感到欣喜--终于可以解 脱了。张海迪说:我最大的快乐是死亡。但是,她却活了下来。她写小说,画油画,跳芭蕾,拍电视,唱歌,读硕士……甚至,她很喜欢香水,她活得有滋有味。主 持人朱军问她,你这样坐着是不是很难受,她说,是的,非常难受,可我已经这样坐了 40 年了。作为政协 委员,她的提案是在高校推行无障碍设施。&我很痛苦,但我一样可以让别人快乐&,张海迪说这话的时候, 诗意从她身边弥漫开来。&20 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面对媒体我始终非常平静,当你突然面对那么多的闪光灯、笑声、掌 声,调整自己最重要,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我的心始终像一泓碧水,那么蓝,那么深。& &还有一个脆弱的海迪。像我这样一个残疾女性,身上被弄脏后又无能为力的那种懊恼是你们根本无法 想像的。有时我甚至想,没有我多好。有时出差住在高楼,我就去那里往下看一看,我常想,假如我真的 这么掉下去了,就什么都结束了,再也不用承受什么痛苦了,我甚至盼望可以安乐死。& &回过头来想,我的确是个非常顽强的海迪,残疾对于人类来说是个大痛苦,但总是需要有人来咀嚼, 我感谢生活给了我一支能说话的笔,它让我去倾诉了,去抗争,我不仅活着,而且在写作中放飞了心灵。&(励志名人:http://) &今天坐在这面窗前,看着眼前这一大片青草地,我希望能够像你们一样,用双脚一步一步地感受大地 的温馨、亲切,找回我以前曾经拥有过的走路的感觉……& 5 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当 代保尔&。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 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 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 年 3 月 7 日,共青团中央在 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80 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983 年张海迪开 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 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 一级作家。1993 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4 年参加远南运动会。1997 年入选日本 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1998 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2000 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 称号。从我们认识张海迪开始,转眼间 20 年过去了。现在 20 岁以下的人,很少有人还记得张海迪。现代医 学延续了张海迪的生命,但是,靠一次次手术延续的生命,究竟会有多少光泽呢?20 年前,张海迪扼紧命 运咽喉的时候,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20 年过去了,她是不是还在敲命运的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张海迪 的内心世界。我觉得,没有一个人会因此责难海迪,会认为她不够坚强。试想,一个从 5 岁起就要每天生活在病痛之中的弱女子,她要有怎样的意志、怎样的勇敢才能坚持下 来呢?那不是一天、一年,而是漫长的一生,是一辈子! 海迪的这次手术,是她经历过的第六次大手术,而且是在没有使用麻药的情况下施行的,锋利的手术 刀和尖细的针在她的皮肤中穿过。鼻子那么小的一块地方,缝了 40 多针。
海迪说,“从手术室出来,我的手冰凉,还有些发抖,但是我没有喊叫一声。我知道,如果在白色恐怖 时期被敌人抓去,我不会做叛徒,因为我能忍受世界上最难以忍受的痛苦。”前段时间又与海迪联系,才知 道海迪摔伤了。那天,她去省作协开会,股骨摔断了,因为没有知觉,她还坐着开了半天会,直到中午, 妹妹才发现,她的左膝肿得像一个篮球了。在医院,她的髋关节和脚踝都包上了支架,一动也不能动。我不由感叹: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海迪啊。然而,海迪依然爱美,家里干净得一尘不染,自己也永远 整洁漂亮。她还特别爱笑。有一次,我给海迪打电话,她说,家里人都出去了,她正在照料家里的 3 只小狗吃饭, 最小的小狗喝奶,把奶嘴都吃了。然后,她自己就笑个不停。听着她那么快乐那么富有感染力的笑声,我的眼睛突然湿润了。我想起罗 曼? 罗兰在《贝多芬传》中曾这样描述贝多芬:这个世界没有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这个世界。海迪也是在病痛中创造了欢乐、爱和美丽并给予世界,而世界也给予了海迪很。她说过,自己有世界上最好的父母,还有一个爱她的丈夫佐良。她曾经让我看过佐良写的文章,文笔 十分细腻,一看便知是一个沉静而情感丰富的人。他们一直默默地站在海迪的身后,给了她最强大的力量和支持。也许,这是命运以另外一种方式给予 海迪的奖赏吧。曹操,字孟德(155 年-220 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州),汉 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 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 一中国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 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在书法方面,曹操尤工章草,雄逸绝伦,唐朝张怀凇妒槎稀分衅榔湮耗┱虏菸宕蠹抑弧F渲 有兵书《孙子注》。
一代枭雄--曹操 曹操《孙子注》的内容,主要是阐释《孙子》的要义,而在实际的注释过程中,却表现出了非常丰富 的内涵,既有对原文军事思想内容的解释,也有根据自身军事实践所作的现身说法,更有对词语本身所做 的注解。可以说,这些内容不仅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也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军事家,面对“不得已而 用之”的军事武力而进行的深层次思考。建安十二年(207 年),曹操远征乌桓,在部队到达位于右北平郡鲜卑王庭附近,并逼近柳城、距离单于 王庭不足二百里远的时候,被单于发现,曹军突然遭遇大量敌人。袁尚、袁熙与蹋顿单于等带领数万骑兵 迎击曹军。曹操与辎重车辆走在队伍后面, 士兵未来得及准备, 大多未穿铠甲, 曹操左右将士都极为害怕。关键时刻,曹操沉着应对,他找到一处高地观望,看到敌人阵形不整,便下令发动突然袭击。曹操令张辽 为先锋,迅速扑向敌人。敌军遭到突然进攻,阵营大乱。曹军斩杀了蹋顿单于,俘虏敌人二十余万。袁尚、 袁熙与单于残部数千骑兵逃往辽东。曹操远在“客场”却能采取主动,体现了其善于应变马宝记:曹操《孙子注》的成就及其实践价值注》 中的不少说法都来自于实践经验总结。在《孙子注》中,曹操曾经两次提到自己的实战情况:以十敌一则 围之,是将智勇等而兵利钝均也。
若主弱客强,不用十也。操所以倍兵围下邳,生擒吕布也。]城小而固,粮饶,不可攻也。操所以置华 费而深入徐州,得十四县也。。。这是曹操在注释《孙子》时很好的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实际战例,诠释注文的基本内容。其注虽简略, 然皆切中旨要。曹操一生,经历战役无数,作为一个军事家,曹操的军事实践并不是一条条拘泥于兵法理论的,而是 结合各种实际情况,综合使用兵法。除上引例证外,下面我们通过另一些战例来分析曹操军事理论与实践 的紧密结合。1.官渡之战:奇计突袭,火攻鸟巢建安五年(200 年),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更显示出了曹操善用奇 计的特点当双方战事胶着的时候, 曹操也几乎坚持不下去了, 这时候, 许攸来降, 告诉曹操可以火攻乌巢, 烧掉袁绍粮仓。火攻,是曹操善于运用的战术,火烧乌巢,曹操做了精密的安排,采用骑兵突袭、果断出 击等办法,大获全胜。2.西北讨叛:随机应变,反间扰敌建安十六年(211 年),张鲁占据汉中,三月,曹操派遣钟繇、夏侯 渊讨伐。实际上,曹操讨伐张鲁的更重要目的是想剿灭长时间割据西北的马超与韩遂,孙权欲暗中联络马 超,令曹操腹背受敌。曹操很早就想除掉这块心头之患,但师出无名。所以,他想借这次出兵寻找借口将 二人予以清除。曹操亲自出征,马超、韩遂立刻发动叛乱。看到曹军实力强大,马超便请求与曹操割河西之地为和, 被曹操断然拒绝。求和不成,马超便屡次挑战,但曹操置之不理,马超无奈,除了请求割地之外,又附加 上了送儿子为人质的条件。曹操采用贾诩离间马超和韩遂的计策,利用与韩遂阵前相见的机会,引起马超 对韩遂的猜疑。几天后,曹操又写信给韩遂,信中故意涂涂改改,目的是让马超看到后,怀疑信件是韩遂 改的,果然,马超再次中计。离间之计成功,曹操便开始与马超面对面交锋,双方交战,马超、韩遂败逃 凉州。至此,关中平定。可以说,曹操的军事实践与《孙子》及曹操自己的军事理论完全一致,表现了曹 操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3.合肥之战:知人善任,锦囊施计建安二十年(215 年),曹操征讨张鲁时,担心合肥安全,当时,合 肥驻军只有 7000 兵力,与孙权 1O 万大军相比,可谓众寡悬殊。尤其是张辽、乐进、李典素来不和。曹操 非常清楚这些情况,所以,一方面,他给文官薛悌施以妙计,要求他在关键时候拿给三人看。另一方面, 他安排较为稳重的乐进守城,以保城池无虞。又安排骁勇善战的张辽、李典出战,并要求他们在孙权立足 未稳之时采取凌厉攻势,迎头痛击。只有这样,才有取胜的可能。张辽等人深得曹操意旨,终于以少胜多, 击退敌军。这次战例说明了曹操知人善任的用人特点。其实,孙盛早就认识到了曹操的高明之处,并大加 赞赏。4.许下屯田:立根固本,足食强兵粮食是保证战争胜利的重要物质基础,《孙子注》中多次谈到粮食 问题,如“道者,粮路也”J8。“欲战必先算其费,务因粮于敌也。”_6 作为北方地区的实际统治者,曹操十分重视粮食生产问题。早 在刚刚奉迎天子都许的第二年,曹操就接受了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大兴屯田。让枣祗、任峻等率领民 众和军队在许昌周围广开屯田。所以,曹操在以后的征战中,因为有了充足的粮食,为取得战争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之,曹操的《孙子注》不但继承、发展了孙子兵学理论思想,使孙子的军事思想得以发扬光大,正 如孙星衍所云:“秦汉已来,用兵皆用其法或秘其书,不肯注以传世,魏武始为之注。”也体现出了曹操仁 政爱民、治军有方的帝王风范,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实战经验,将永远成为后人 效法的楷模。
舞蹈是要用双脚来跳的, 一个舞蹈演员演出时是在用肢体动作向观众传达自己的感情, 因 此, 人们都认为没有双腿的人根本无法跳舞。可是有一个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的弱小的年轻女 子却做到了,她是四川绵竹的一位舞蹈教师,叫廖智。
这不是天方夜谭。在中央电视台的 《我要上春晚》 节目中, 没有双腿的舞蹈演员廖智 “站” 在了舞台中央,跪在鼓上的她表演了一出叫《鼓舞》的舞蹈。红绸飞舞,失去双腿的廖智用 自己残缺的身体在一面大鼓上旋转翻滚, 做出各种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这是一场震撼人心的 演出,现场掌声雷动,观众无不满含泪水地看完廖智这场令人难忘的舞蹈演出。几位资深评 委在点评廖智的演出时,一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哽咽得话都说不下去,这就是一个没有双 腿的舞蹈演员带给人们的巨大感动。廖智是四川绵竹市汉旺镇人,本是一位教学生跳舞的舞蹈教师。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 大地震时, 正在家中的廖智和自己十个月大的女儿及婆婆一齐被埋在废墟里, 被埋二十六个 小时后,廖智被救出,女儿和婆婆却不幸遇难。廖智活了下来,可膝盖以下的小腿及双脚都 被截去,她成了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轮椅的残疾人,这一年,她刚 24 岁。一个一直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舞蹈演员突然间没有了双腿, 这样的打击对她来说比失去 生命更为残酷。可是仅仅在截肢后一个月, 还躺在病床上的廖智为了安慰邻床养伤的小朋友, 就在病床上跳舞给小朋友看。她突然有了想法, 没有了双腿也一定要将自己的舞蹈事业继续 下去。就是这个信念,支撑着廖智一直走到现在,成就了一个没有双腿的舞蹈演员在舞台上 的辉煌成就。我们见过只有一条腿的残疾人演员跳舞, 但很少看到失去双腿的人能够在舞台上一展风 采。要知道,一个没有双腿的人想要跳舞何其困难,实现这个目标几乎就是在创造奇迹。然 而,在众多好心人的支持和鼓励下,廖智终于站在了义演晚会的舞台上。那晚,廖智与搭档 表演的是双人舞《走向希望》 ,她穿一条红色舞裙,男舞伴穿一件白色舞衣,两人在舞台上 精彩起舞,谁也看不出这个美丽的女孩双腿被截去了。台下有观众心生疑惑,廖智的腿不是 好好的吗?此时,音乐进入高潮,廖智被舞伴猛地举过头顶,她双手抓住右脚,把一只假腿 取下来扔在地上,红色的裙褶就像鲜血一样,垂直下搭。顿时,全场鸦雀无声,片刻之后, 所有观众均欷[不已,泪水直流,他们都被廖智坚强不屈的精神感动了。廖智的 《鼓舞》 更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这些成就的背后, 廖智为舞蹈所经历的苦难, 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廖智曾说,在经过汶川大地震这场生死劫难后,她开始明白一个词 ――珍惜。如果没有那场地震,廖智应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是一位幸福的年轻妈妈,女儿 如今也该有三岁了,她也依然在舞蹈学校里教学生跳舞。是可怕的地震让她失去了一切,失 去了亲人,也失去了自己用来跳舞的双腿。可廖智没有就此沉沦下去,她珍惜生命,笑对生 活,坚强地活下来,期待自己的又一个辉煌,这就是她的信念,她成功了。此刻, 没有人否认没有双腿的舞蹈演员廖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她用自己瘦小的身 躯撑起了一片天空,用廖智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四川在雄起,灾区在雄起” 。追求让梦想花开 每个人的脑海中,至有一个梦想,或虚幻或现实,或大或小,但我认为是梦想,就应该有存 在的价值,我们应该竭尽全力的去实现它,无论成功与否,我们都不应该放弃。天涯之路, 暗暗星空, 当你迈开脚步, 静静地踏上这漫长道路, 你会发现一路并非全是曲折; 抬头望,天际依旧有明亮的一角。苦难就好比喝的一口茶,在嘴里时,他暂且会有些苦,可 那只是暂时。所以没有什么痛可以一直走不过。追求梦想不会一帆风顺,困境会伴随你左右,你不必害怕将自己躲起,要勇敢的前行,向自 己的目标一路驰骋。即使遇到失败,那也曾付出过你努力的汗水,任眼泪流出此刻笑着的眼 眸,不曾放弃自己的梦想,还会努力前行。梦想未到,追求不歇。“划粥割齑”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年少求学时,由于家贫,他的 生活十分艰苦。每天晚上, 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 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 用刀划成四块, 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这就是“划粥” 。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这就是“断齑” 。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于自己
的读书学习;毛泽东为了学习,在当上主席后,仍旧每天抽出时间看书学习,为了充实自己 的知识,他还叫助理帮他找书以便钻研。说到这我突然想起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 “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胚芽,在这上面 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追求梦想的人在某一个时刻就立下 了目标,为此而努力追求让它发芽。如果那些追求梦想的人没有坚持梦想,而是遇到困难就退缩,遇到挫折就放弃,那么谁又会 知道他们呢?我想他们还在碌碌无为吧,依旧被困境这条长龙羁绊吧。追求梦想是艰难的,困境会在每一个路口等着你,但不要把困境当做实践梦想的借口,选择 沉沦,怨天尤人,要知道苦难永远不是平庸的借口。“盖西伯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 《国语》 ;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 《说难》 、 《孤愤》 ;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苦难是一种财富,是我们成功的奠 基石。我们要把苦难当作一种砥砺。你越是害怕,它只会更加嚣张,迎面挑战,才可以做更 好的自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苦难,感谢它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磨砺,变成更加优秀 的自己。由此可见,追求梦想只有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成功。在追求梦想的途中,时常 伴着他人的嘲笑和冷眼, 我们无处不受打击, 但是命运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 就算流淌献血, 我们仍旧向前进,追求梦想不停歇。遭遇再多的坎坷磨难也不要轻言放弃自己的梦想。要知道自己应经在困遇中经历了这么多, 那么就更应该坚持下去。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说: “磨难,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 而对于强者却是生发壮志的泥土。”我们应学会追求与克服。人生路上,我们一直在奔跑,我的眼前时常浮现出起跑线,当我想要放弃时,我看见力量如 梦想在我眼帘,不用言语也会明白赛场上努力拼搏,坚持到底。只要有梦想这唯一的信仰, 人生到处是前线,充满活力。人生路上,力量如光,显露着笑脸,梦想随我把千山万水走遍;力量如歌,嘹亮了天边,不 经意间发现终点。我们的梦想无止境,向梦想出发,它总会有一天开花,发出夺目的光彩。留一点梦想给自己 通向成功的漫漫路途上,几度艰辛,几多伤痛。这些挫折纵使带来了痛苦与悲伤,却也历练 了我们的心志,并且告诉我们:留一点梦想给自己,将会获得成功。当音乐巨人贝多芬面对耳聋的打击时,不是向厄运低头,而是直面这一残酷的事实,已超出 常人的坚强意志坦然面对,顽强抗争,坚持心中的梦想,创作了《英雄》 《命运》等大量的 音乐作品。把音乐变成了表现心灵情感和坚守信念的语言,使音乐变成了思想的载体,心灵 的归宿,梦想的征程。在人生的不幸中,他顽强的扼住了“命运的喉咙” 。逐步完成了他的 伟大音乐梦。史铁生双腿瘫痪,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但他不弃不馁,依然用自己的大脑和双 手去表达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他的一篇篇引人共鸣、 奋激热血的文章流露出他对生命无尽的 感激和面对身体缺憾的顽强意志都深深地感动着你、我、他。他曾经说过一句话: “我的梦 想便是写好每一篇文章,我知道我可以做到。” 自古英雄多磨难。正是他们指引我在遇到挫折时要留梦想给自己并为之奋斗。文学大师冰心说: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牙儿,浸透了奋斗 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当多次考试的成绩与我的预期相差悬殊时,我总是失望、懈气,躲在黑暗中悄悄哭泣,可又 有什么用呢?是那些与挫折有梦想支撑的人让我懂得了: 唯有梦想才能产生动力, 唯有梦想
才能战胜挫折。泪水中,我毅然选择了承载梦想的翅膀,踏上追梦的征程。通向成功的漫漫路途中,几度艰辛,几多伤痛,却阻挡不了我奋然前进追逐梦想的步伐。因 为我相信,心存梦想,驶向成功的帆儿将渐行渐近! 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 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 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 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 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 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 吃饱就不叫了。学习需要勤奋。勤奋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 无数与勤奋有关的事例历来为人 们称道,车胤“萤入疏囊”是勤奋;孙康“雪映窗纱”是勤奋;匡衡“凿壁偷学”是勤奋; 苏秦 “悬梁刺股” 是勤奋; 祖逖 “闻鸡起舞” 也是勤奋, 勤奋使他们最终都成就了一番伟业。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 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 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 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 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 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 吃饱就不叫了。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 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先生开始很恼怒,但不久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 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而诸葛亮也就更勤奋了。通过诸葛亮自己的 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一带饱学之人。牛顿十六岁时数学知识还很肤浅, 对高深的数学知识甚至可以说是不懂。“知识于积累, 聪明来自学习” 。牛顿下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攀上数学的高峰。在基础差的不利条件下,牛顿 能正确认识自己,知难而进。他从基础知识、基本公式重新学起,扎扎实实、步步推进,直 到掌握要领、融会贯通。遂之发明了代数二项式定理。传说中牛顿“大暴风中算风力”的佳 话,可为牛顿身体力学的佐证。有一天,天刮着大风暴。风撒野地呼号着,尘土飞扬,迷迷 漫漫, 使人难以睁眼。牛顿认为这是个准确地研究和计算风力的好机会。于是, 便拿着用具, 独自在暴风中来回奔走。他踉踉跄跄、吃力地测量着。几次沙尘迷了眼睛,几次风吹走了算 纸,几次风使他不得不暂停工作,但都没有动摇他求知的欲望。他一遍又一遍,终于求得了 正确的数据。他快乐极了,急忙跑回家去,继续进行研究。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勤奋学习, 牛顿为自己的科学高塔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不久,牛顿的数学高塔就建成了,二十二岁时发 明了微分学,二十三岁时发明了积分学,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推崇的人生理想,是追求有所作为;看重的立身之本,是真才实学;认定的成 才之路,是发愤学习。中国人重视读书、勤奋好学,已成为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中国民间 有许多关于学习的格言,如: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 作舟” 、 “活到老,学到老”等,也流传着很多古人珍惜时间、发愤苦读的故事。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子晚年,他特别喜欢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学起来很吃力, 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 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既笨又重。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由于 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后来,人们便创造出了“韦编
三绝”这句成语,以传诵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 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 磕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晋朝的车胤、孙康、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 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 坐在雪地里, 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 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 “偷” 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成语“囊萤映雪”和“凿壁偷光”所讲的就是这几个故事。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 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 。王羲之通过勤 学苦练,终于成为着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 。明朝着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 朱元璋赞誉为 “开国文臣之首” 。宋濂很爱读书,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有一次, 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 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 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 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 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 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 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的穷孩子,他在借 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理论家。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每看一本书,不是一上来就从头至尾地去读,而 是对着书本闭目沉思,猜想书中写了些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再打开书。如果书的内 容与自己的猜想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如果与猜想的不同,他就认真地去读。华罗庚的这种 “猜读法” ,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终于成为着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有一次,他想买一部明代的笑话书《谑浪》 ,跑遍北京城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 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时值冬日,他顶风冒雪,连续十八天跑到图书馆去抄书。一部十多 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第一篇:青春励志小故事中工网讯 (记者丛民)参加完全国劳模座谈会的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常国丽,怀揣着喜悦、责任 和梦想于 4 月 28 日夜返回潍坊,“我要把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对劳动模范的关怀、问候和殷切期望尽快 告诉我的工友,让大家分享我那一刻的幸福。”
常国丽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普通的 80 后企业员工,能够幸运地进京,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进 行面对面的交流,自己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回到企业,面对工友们羡慕的目光和刨根问底儿的追问, 我都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
常国丽说,她在座谈会上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带领潍柴动力“三高”试验团队,到高原、高温、高寒 地区对企业研制的发动机进行各种极限试验的过程,诉说自己和队员们常年风餐露宿,与荒野大漠为伴、 与试验车同行。常国丽回忆,自己汇报完后,习近平总书记关切地叮嘱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应该给这些姑 娘们配备一些劳动保护用品,不要让她们受伤害,又冷又热又晒,都晒黑了。“听到这里,我备受鼓舞, 为总书记的关怀和鼓励感到温暖。”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记者注意到常国丽的眼里闪烁着幸福的泪花。
“我深知,这份荣耀,代表的不仅仅是我个人,也不仅仅是我们‘三高’试验团队,而是代表常年在 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为企业发展壮大奉献青春和汗水的 6 万潍柴人。我为自己赶上了一个追梦的 好时代而自豪。”话语中,充满着她对企业和工友们的一片深情。
回来的当晚,顾不上吃饭和休整,常国丽从电视上再次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同劳模座谈时的重要 讲话。4 月 30 日,公司举行了欢庆“五一”和年度表彰大会,公司领导在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 讲话,她也把这次进京参加活动的感受和所见所闻分享给了大家。
“荣誉的背后是责任,带着总书记的鼓励和全体潍柴人的重托,在这个追梦的时代,我将和我的队友 们一起,牢记使命,敬业奉献,以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以自己的汗水和奉献,为企业的腾飞添砖加瓦!” 常国丽坚定地表示。
记者房贤刚报道
工作起来,严肃得不像个女人;批评起人来,能让大小伙子哭鼻子;关心起人来,你会觉得她是自己最亲 最亲的姐妹??她,就是潍柴“三高”试验队队长常国丽。
2005 年试验队成立的时候,常国丽作为一名工程师,就以勤奋认真、不怕吃苦受到与她一起工作的外国 专家的高度评价。也就是从那时起,常国丽感受到了“三高”试验对潍柴赶超世界一流发动机厂商的重大意 义,也深为自己作为一名女性,能够参加如此重要的工作而骄傲,于是她更加刻苦、 更加全面地学习相关知识, 掌握“三高”试验的有关数据。由于成绩突出,她第二年就开始担任试验队队长,带领队员们前往西北、东 北等地进行试验,足迹从鲁中大地到青藏高原,从吐鲁番盆地、敦煌再到黑河岸边??
6 月 15 日,是今年试验队前往格尔木进行高原试验的出发日。一个多月之前,常国丽刚与爱人领取了结 婚证。新家还没有完全安置好,她就要启程,这不仅对她是个巨大考验,对她的爱人同样也是。
这次上高原,可以说完全不同于以往。去年试验途中三位队员的牺牲让她倍感压力。而新加入的几名年 轻队员能否适应强烈的高原反应也是个未知数。随着试验越来越高端,数据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试验的 复杂性也越来突出,常国丽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此,她为队员们规定了比以往更严格的纪律、更严格的试 验操作规范。
令常国丽感动的是,无论她怎样严格,队员们都表示理解。6 月 24 日,一天的艰苦试验结束后,几名队员 在房间里喝了几瓶啤酒。由于第二天一大早试验队就要再次前往昆仑山口进行 4700 米的试验项目,常国丽 早已通知大家不能喝酒,她毫不留情地对那几名队员进行了处罚。
“其实常姐可好了,她对每一个队员都很关心。”7 年间 23 次前往“三高”地区的孙晓东说,“&三高& 试验队的成功,就需要常姐这样的严格管理。”
除了严格管理,常国丽更加注重的是试验过程的标准化和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只有准确的数据,才能确 保潍柴产品的高品质。近年来,潍柴发动机品质有了极大的提升,已开始与世界发动机巨头一争高下。
“我们很自豪,”试验员吕文芝说,“中国大地上奔跑的重型卡车,10 辆之中就有 4 辆装着潍柴发动机, 而我们在青藏高原上看到的重卡,10 辆中至少有 7、8 辆装着潍柴发动机,这与我们&三高&试验队的工作密 不可分。”
常国丽率领的“三高”试验队,经历过最高 50℃、最低-42℃、最高 4700 多米的极端环境试验,也遭遇 过地震、冰雹、强沙尘暴等严酷考验,连续 7 年累计从事特殊环境试验超过 700 多天,完成 120 个柴油机新 产品研发工作中的性能试验,可靠性耐久试验,高寒、 高温和高原“三高”试验,整车道路试验等重要试验项 目 20 余次,建立了国内外独一无二的柴油机数据库和一系列国内领先的柴油机试验规范,引领我国内燃机 行业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今年五一前夕,这支队伍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常国丽本人也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去年 10 月 19 日,我在山东重工潍柴集团采访,正好遇上该集团为在青海格尔木进行“三高”试验时牺 牲的 3 名年轻队员丰东旭、于超、赵蒙生举行追悼会。几天前,在试验过程中突发意外交通事故,三人不幸 因公殉职。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内涵为高原、高温、高寒的“三高”这个词,第一次了解到这个集团为打造引 领国际动力的汽车“中国心”而成立了一支专门在“三高”地区进行科学实验的团队。而当得知率领这个 团队在条件极其恶劣、接近人类生存极限的环境进行试验的队长是一位年轻女性时,我十分惊讶。我决心实 地采访这位队长,今年 6 月,终于成行。
6 月 15 日,我随试验队一路奔波,从只有几十米海拔高度的潍坊,翻过海拔 3800 多米的橡皮山口,跋涉 近 3000 公里,到达了格尔木。甚至没有做适应性的休息,队员们就投入到紧张的试验中去。2800、 3500、 4100、 4767 米等 4 个不同海拔高度、 不同型号发动机的外特性、 大扭矩转速和标定转速负荷特性、 万有特性试验, 自由加速烟度测试,高海拔超负荷速度特性试验,推进特性试验,一项接着一项。风沙、 雨雪、 强紫外线照射、 高原反应等,使队员们苦不堪言。不少队员甚至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高原反应。跟队员们在一起,我深深地为
他们的献身精神所折服。其中,我镜头前面的这位美丽女性所表现出来的敬业、坚强与毅力,时刻鼓舞着我 强忍强烈的高原反应,完成这组报道。来源大众日报)
常国丽?微寄语
平淡生活很好,但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勇敢地去挑战。
“酷夏,我们登上新疆火焰山,顶着 50 度的高温工作,皮脱了一层又一层;入秋,我们爬上海拔 4700 米的青藏高原,常常被高原反应折磨得茶饭不思;严冬,我们在零下 40 多度的黑河工作,许多人的手上脸 上都长满冻疮。”7 年来,潍柴动力“三高”试验队队长常国丽就过着这样与候鸟逆向而行的生活。
“在中国大地上奔跑的重型卡车,每 10 辆就有 4 辆装着潍柴发动机。”提起自己任职的潍柴动力股份 有限公司,这位女队长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2003 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常国丽成为潍柴的一员。
为了测试发动机在高温、高寒、高原环境中的表现,2005 年,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三高”试验队 正式成立。
“150 多名队员里,只有 6 个女生。”常国丽笑道,“不过,我本来性格也像男孩子。”
7 年来,“三高”试验常国丽只缺席 1 次。“一般寒区和热区需要 1 个月左右,高原时间久一点,可 能需要三四个月。”常国丽说,“再加上路上的时间,每年大概有小半年都在外面跑。”
起初,这个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让常国丽觉得很新奇。她几乎没想过,等待她的将是怎样恶劣的环境。
高温试验地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火焰山。最热的时候,火焰山下的气温超过 50 摄氏度。“这时候驾驶 室就像个大蒸笼,因为试验原因不能开空调,身上的衣服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在高寒试验地黑龙江黑河地区,气温常常低至零下 45 摄氏度。每天凌晨 4 时,常国丽和队友们就要开 始工作。“虽然把自己里三层外三层裹得严严实实,但过不了一会儿全身就被冻透了。”为了节约时间, 常国丽就买上些包子送到试验车上,作为一天的“给养”。到了吃饭的时候,包子早就冻成了冰坨??
每次带队,常国丽的神经都绷得很紧。“行驶途中我就一直盯着前面的试验车,看到它打了右闪灯, 要在路边停车我就紧张,怕车辆会出现什么状况。”在异常艰苦的工作环境里,磕碰、冻伤之类的小伤都 是家常便饭,危及生命的意外也是难免的。“我不迷信,但我觉得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上天安排好的,害怕 也没有用。”常国丽说,“我们只能多加小心,最大程度保证安全。”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常国丽常常“报喜不报忧”。她只会告诉妈妈,自己去新疆“玩”了一圈。可是 毕竟纸包不住火,时间久了,妈妈还是知道了女儿到底在做什么。“妈妈也担心,让我和领导说说换个工 作。不过后来她还是被我说服了。”常国丽说,“危险当然有,但几率很小。而且如果不是我去,别人去 也是一样的。等自己有了孩子,也会支持他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在常国丽看来,“劳动真的很光荣,因为劳动而受人尊重的感觉特别好”。现在,常国丽最大的梦想 就是当上“全国劳模”。
“难得几天清闲时间,可以好好陪陪家人和孩子。”29 日下午,记者在与常国丽通话的时候,电话那头传来 她轻松而又愉快的声音。今年 5 月份,她作为山东省唯一代表领取第 17 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为了测试发动机在高温、高寒、高原环境中的表现,2005 年,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三高”试验队正 式成立。33 岁的常国丽成为“三高”试验队 80 后女队长。
7 年来,常国丽和队员总是与南飞北归的候鸟逆向而行。6 月份在高原寒区,7、8 月份在高温地区,12 月 份又要去高寒区,每次在试验场地一呆就是几十天甚至上百天。
“夏天,我们登上新疆火焰山,空气温度高达 50 多度,地表温度则达 70 多度,皮肤脱一层又一层,晒得像 土著人一样。入秋,我们爬上海拔 4700 米的青藏高原,常常被高原反应折磨得茶饭不思。严冬,我们在零下 40 多度的黑河工作,队员的双手、脸颊、耳朵、鼻尖都是冻疮。”常国丽说为了采集和标定数据,他们不得 不进行各种极限试验。
“真不是人待的地方。”长久下来,经历了各种恶劣环境的常国丽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但是,常国丽 却和队员坚持了下来,建立了独一无二的柴油机数据库,潍柴发动机的各项技术指标,如今可以和世界最好 的柴油机一比高低。面对常人想象不到的极限工作,常国丽说支撑她和队员走下来的只有两个词语:坚持和 责任。
2012 年 6 月下旬,已经怀孕一个月的常国丽毫不知情,依旧和队员在昆仑山口“上蹿下跳”,一待就是 半个月。7 月份,常国丽为了不给队员和领导压力,向他们隐瞒了已经怀孕两个月的事实,不顾家人的反对, 毅然去了敦煌。每天冒着接近 50 度的高温,还要忍受妊娠反应,一待又是半个月。
“我希望把坚持和责任的也带给儿子。”常国丽说,虽然正在休产假,她却对“三高”试验队的队员们 非常放心。如今,队伍里不乏 1988 年出生的小队员,但工作起来的卖力程度一点不亚于常国丽。“这是我们 潍柴人共有的精神,我希望他们能把握住机会,实现自我。”常国丽说。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幸福时刻,这更是一段自豪满溢的难忘时光:4 月 28 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 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看望进京参加“五一”庆祝活动的全国劳动模范代 表,与大家亲切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
与习近平总书记围桌而坐,同庆“五一”节,共话中国梦,让参会的 65 位劳模备受鼓舞。更让劳模们 感到欣慰的是,大家从总书记和蔼可亲的笑容中,真诚睿智的话语里,平易近人的作风上,真真切切地感 受到,总书记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本报记者特摘录部分劳模的真实心声, 一起分享劳模们近距离同习近平总书记交流的那份快乐和幸福。
“总书记说的都是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的大实话”
申纪兰,83 岁,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副书记,全国劳动模范
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国总工会机关大楼门口走进来,与我紧紧握手,我高兴得不得了:总书记真的与我 们这些劳模座谈来了!
座谈会上,总书记讲的都是我们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的大实话。他说,我们现在讲中国梦。用“梦” 这个词,就是让它更通俗一点,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耳熟能详,来阐述我们的理想。他还说,一勤天下无难 事,要靠勤俭、勤劳。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基层劳模代表,没太高文化,可总书记说的这些话我都能听懂。
我特别想站起来发言,没想到总书记点我的名字了,他叫我老大姐,说我一直是与时俱进的,还说他 到我们村子里去了,夸我们做得好。我真的是既激动又感动。
我知道,总书记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不仅要梦到一起,更要干到一起。我今年已经 83 岁了,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要我还有一点力气,就要继续走在前面、干在前面。
“总书记还惦记着我的工作”
包起帆,62 岁,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公司教授级高工,连续五届全国劳动模范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全国总工会机关与劳模代表座谈,这对我们每个劳动者来说,是一件意义十分重大 的喜事。
合影前, 总书记与我们前排的每位劳模握手。与我握手时, 总书记亲切地问道: 你现在还在搞创新吗? 我大声地回答:是的。总书记日理万机,还惦记着我的工作情况,这让我感到十分温暖。
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更是让大家振奋。总书记要求工人阶级做中国力量的中坚。他说,当代工 人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总书记还点了我们几位劳模的名,肯定我们是在 一线岗位成长起来的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这些话,让我深受鼓舞,也使我们每个劳动者更加有一种责任 感、使命感。
实现中国梦,一定要有中国力量,而中国力量要靠我们每个人更加辛勤的劳动、要靠我们每个科技人 员更多的创新发明来体现。我搞技术创新几十年,作出了一些贡献,但我一直告诫自己:这不是终点,而 是一个新的起点。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更加有信心在技术创新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请总书记去看看我们的‘超级稻’”
袁隆平,83 岁,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全国劳动模范
座谈时,我对总书记说了我的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见在我们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 长得有高粱那么高,我和助手们欣喜地坐在稻穗下乘凉。这是我真实做过的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
球梦”,这是我多年的夙愿。我还特意从家里带了两张超级稻的照片送给总书记。一张是 2011 年拍的,另 一张更早。
总书记一直认真听我说“梦”,还夸照片上的超级稻颗粒非常的饱满。最后,我向总书记提出一个希 望, 请他有机会到我们在湖南的 1000 亩超级稻试验基地看看。总书记爽快地回答, 以后有机会一定来看看, 并告诉我,他 1998 年去过,那时就见到过我,还说我们这项工作是很伟大的事业,一定要抓好!
让我没想到的是,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肯定我从事的是伟大的事业。总书记说,我们国家,包括整个 世界,现在还是要为粮食安全积极奋斗,全世界还有很多人吃不饱肚子。很多国家希望与我们开展合作, 向发展中国家推广我们先进的农业技术,所以我们的事业是造福祖国和人民、造福世界的事业。
听了总书记的这些话,我真的很高兴,也很振奋。我搞了一辈子杂交水稻,多产稻子、养活更多人, 一直是我的梦想。现在,我们正在培育具备亩产 1000 公斤以上产量的超级稻新品种。虽然我 83 岁了,但 我不服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呐!
“总书记知道我的名字”
常国丽,33 岁,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三高”试验队队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当习近平总书记向我们走来,与站成一排的劳模们亲切地挨个握手时,我的脑子迅速地设想了许多与 总书记握手时可以说的话,可真到了那一刻,却一句都想不起来,只是说:“总书记好,我叫常国丽。” 没想到,总书记却说:“我知道你的名字,你一会儿要发言。”我愣住了,平常总是在电视上看到的总书 记,如此的平易近人!
座谈时,我向总书记汇报了我们“三高”试验队的工作和企业的发展情况,总书记一直很认真地听, 不时点头表示肯定。我很受鼓励, 想到总书记 2008 年曾到过我们企业, 便鼓起勇气代表潍柴 6 万多名职工, 请总书记有机会再来看看。
总书记又对大家说,看来要给年轻姑娘们研制一些更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并风趣地对我说:你晒得 还不算太黑。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总书记心里要装多少大事,可他依然记着多年前考察过的企业,想 着要让我们这些长期在野外工作的职工少受罪!
我知道,总书记的这份关心不只是对我个人,也不只是对我们“三高”试验队和潍柴,而是对亿万普 通的一线职工。我要让更多的同事分享总书记的关怀。
“总书记拿起我胸前的奖章??”
徐冠巨,52 岁,传化集团董事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头几天,我的电话都要被打爆了。4 月 28 日的新闻联播里有一个画面,习近平总书记一边拿起我胸前 的奖章一边与我说话,大家都好奇,总书记跟我说了什么。
那是合影前,总书记与前排的劳模们握手。看到我胸前的奖章,总书记高兴地问,你什么时候成为劳 模的?我告诉他,2011 年。总书记在浙江工作过,对传化集团比较了解。我想,他对我这样一名非公经济 人士跻身劳模行列,一定很关心。
座谈会开始后,我又有幸与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著名劳模代表一起,与总书记围坐着一个大圆 桌共话中国梦,亲耳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学习感受老一辈劳模的精神风采,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蕴含其 中的深刻意义。
让我更为感动的是,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又一次肯定了传化集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做法和经验,这是 对我们莫大的鼓励和鞭策。目前,传化集团通过建立健全企业效益增长与员工工资增长、股东收益增长与 员工收入增长“两个挂钩”等机制,使得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进一步走向制度化。虽然 当前企业正面临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但我们有信心把传化发展得更好,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得更好,不辜 负总书记寄予的厚望。
“我与总书记说说心里话”
梁军,83 岁,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全国劳动模范
能在习近平总书记面前说说心里话,是我的梦想。没想到,这个梦想在今年“五一”节前夕实现了!
座谈时,看到总书记对我们劳模、对工人阶级感情这么深厚,我特别想发言。那一刻,我很激动。我 的腿脚不行,平常都坐轮椅,但那会儿我一下子站了起来,大家都让我坐下,但我坚持站着发言。
我大声说,我年轻时的梦想是开发北大荒,把北大荒变成大粮仓,现在这个梦想基本实现了。不过, 黑龙江还有许多土地没有开发,我的又一个梦想是提高三江平原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生产更多粮食。我年 龄大了,可我是有正高级职称的拖拉机手,说不定还能开着大马力拖拉机垦荒呢!
总书记和大家都笑了。总书记对我说,梁军同志,对您的事迹,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熟悉了解的,大家 都知道您还是一元人民币上女拖拉机手生产图的原型。我在插队时,一本词典里就有辞条介绍您。
听了总书记的这番话,我很开心,也很欣慰。他这么了解劳模、这么了解一线工人!总书记提出了中 国梦,我一定要健健康康的,等到梦想实现的那一天。
“总书记这番话也是对全国人民说的”
鲁冠球,69 岁,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全国劳动模范
“老朋友,你现在怎么样,都好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跟我说的第一句话。那一刻,我十分感动。总书记曾经在浙江工作过,对万向集团非常关心。现在离开浙江几年了,但总书记的心依然与我们贴得这 么近。
在座谈会上,总书记讲到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向劳模学习时,还提到了我。说我是第一批乡镇企业改革 家,还肯定我谦虚谨慎,一直保持务实低调,再有就是与时俱进,始终琢磨鼓捣万向节,始终处于一个领 导潮流的地位。总书记鼓励我,我感到有压力,不过有压力才有动力。
我理解,总书记说的中国梦,实际上是全国人民的幸福梦。实现中国梦,归根结底要靠人民去辛勤劳 动,努力奋斗。因为财富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一切都是干出来的。总书记说了,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 幸福的源泉。所以,总书记的这番话,不只是对我讲的,也是对全国人民的要求。我们只有始终谦虚谨慎、 务实低调,才能与时俱进,才能靠踏实、真诚的劳动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总书记心里始终有我们”
郭明义,55 岁,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总书记跟我说的话!
座谈会上,我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努力做一名好工人、做雷锋式传人的成长过程和想法。发言结束后, 总书记亲切地问我:明义,你这样献血,对身体有影响吗?我说,就我来说没有什么影响,我现在依然每 天五点多起床,身体不错。总书记又问,不影响你的精力吗?我告诉总书记,没有问题,去年我还献了三 次血呢。总书记欣慰地点了点头,叮嘱我还是要注意身体。
说实话,我没想到总书记会跟我说这些话。我深深地感到,总书记是心里始终有人民、有百姓、有劳 模、有工人阶级,才会说这样的话!我相信,所有在场的劳模都有这样的感受。总书记从来到我们劳模中 间这一刻起,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举动、每一个神态,无不透露着他对大家的尊重和关爱。
人都是有感情的。总书记忧国忧民、爱国爱民。我们作为劳模,作为人民中的一员,也应该怀着对祖 国、对人民无限的深情,努力地工作。所以,回鞍山后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来到我工作的矿山采场,迫不 及待地向工友们转达了总书记对工人阶级、对劳动者的问候、祝福和期望。大家都很激动地说,请总书记 放心,您把我们放在心里,我们要多出矿、出好矿!
“总书记知道的劳模故事比我多得多”
李斌,53 岁,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连续三届全国劳动模范
习近平总书记朝我这边走来时,我的心既激动又有些紧张。因为我站在队伍的最顶头,在所有劳模中, 我是第一个与总书记握手的。总书记一边与我握手,一边还向我问好。
让我没想到的是,总书记对不同时期的劳模情况这么熟悉,如数家珍。总书记讲道,他插队的地方在 延安的延川县,旁边叫延长县,当时 1942 年大生产,涌现出个劳动模范叫“气死牛”郝树才,他一个人用 老镢头开荒顶五个人。说实话,当劳模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位叫郝树才的老劳模,心里既感到 惭愧,又深深地敬佩总书记。总书记知道的劳模故事比我们多得多,这说明总书记对劳模有着多么深厚的 感情啊!
座谈时,总书记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劳模精神和劳模作用,要求全国各族人民都要以劳模为榜样,还 点名肯定了我们几位劳模是高技能高素质的工人,说现在的时代要靠高技术。深为感动的同时,我也更深 刻地理解了总书记所说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人民的梦。其实,我们每个人学好技术、 掌握本领,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成绩,都是中国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虽然只是一名普通职工,也要以这 样一种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使命感、责任感来对待工作。
“总书记在鼓励我呢”
贾向东,30 岁,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建设二公司焊工,全国劳动模范
轮到我发言的时候,心里一紧张,一时想不起该如何开头。我抬起头,发现习近平总书记正面带微笑 看着我。那笑容是这么的平易、和善、温暖,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
我向总书记汇报了我从一名找活干的农民工到一名全国劳模的成长经历,总书记听得很认真,我感觉 到他的眼神一直与我交流着,似乎在鼓励我别紧张,慢慢说。总书记还向我了解企业的情况。座谈会结束 后,很多人夸我发言得不错,其实,我想说,总书记在鼓励我呢!
让我更为振奋的是,总书记在讲话中还说到,农民工正为工人阶级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并要求工会组 织维护广大职工包括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觉得,这是对全国 2 亿多农民工莫大的关怀和鼓舞。如果还有 机会,我一定要告诉总书记,农民工不再是低技术、低文化、低收入的代名词。我身边越来越多的同伴成 为高素质人才,成为国家建设、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因为这个时代给了我们更多享有发展、获 得成功的机会。作为 80 后劳模, 我会放下以前获得的荣誉重新上路, 向总书记交上一张更加优秀的成绩单。
“我一定要让大寨展现出更好的面貌”
郭凤莲,67 岁,山西昔阳县大寨村党总支书记,全国劳动模范
4 月 28 日晚上回大寨的车上,我就接到很多朋友打来的电话:电视里看见你与总书记一起座谈!
我参加过不少报告会、座谈会,可这么近距离地和总书记座谈,还是有些激动和紧张,不过看到总书 记这么平易近人,一直面露真诚的笑容,我也就越说越放松。说了我们大寨的发展、农民的愿望,还邀请 总书记去我们大寨看一看。
总书记告诉我,1974 年他也做农村大队长、党总支书记,当时县里组织大家去大寨参观,他报名了, 可惜后来临时有事没去成,至今还没有去过大寨。有机会一定去看看,看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的 深刻变革。
总书记这番话,让我感到很亲切,感觉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我想,这是因为总书记心里装着全国八亿 农民,对全国农村、农民有很深的感情和期望。我是奔七十的人了,但我一定继续好好干,让大寨不断展 现出更好的面貌!
DD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潍柴动力“三高”试验队队长常国丽
“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 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五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 中,要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
本刊从今日起将连续推出近年来在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劳模典型人物事迹,进一步展现劳模通过辛勤 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最平凡的岗位上成才圆梦的历程,以此带动人们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 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增强人们用劳动筑梦、以实干圆梦的信心和力量。
“她像个管家婆,大事小事都是一手操办,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做好试验”;“性格太急,几乎所有 队员都被她骂过,一开始不服气,后来想想,还是她说的对”;“有时太细心了,从工作到生活没有她不 管的”;“说话太直,不会绕弯子,工作太拼命”;“技术水平高,专业知识扎实,协调能力一流”;“做 事果敢、心思缜密、雷厉风行”??
在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三高”试验队队员们心中,33 岁的队长常国丽是个“很复杂”的人,有时 她很严厉,有时又体贴温柔;有时像个男人一样大胆坚韧,有时又会因为队员的一句安慰而泪流满面。
从 2005 年建队至今,“三高”试验队的足迹踏遍高原、高温、高寒等挑战人体身心极限的“三高”地 区,他们为 8 大系列 120 余个新型柴油机品种采集和标定了上万组宝贵数据,建立了国内独一无二的柴油 机数据库,为国产发动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和数据支撑。
整整 8 年的时光,一批批老队员回归安定的生活,成为各自领域的骨干,又不断有更加年轻的新队员 踏上征程。可这位“80 后”队长却从未离开。
家人希望她能像大多同龄人一样,过朝九晚五的生活。她却一脸认真地说:“这是一条漫长的奋斗征 程,需要知识、智慧和汗水。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加入这支优秀的团队。这里有我实现人生价值 的舞台,是我梦想实现的地方。”
“反候鸟”的女队长
2003 年, 大学毕业的常国丽只身从黑龙江来到山东潍柴, 被分配到装备厂工装设计室, 从事工装磨具、 夹具及机床的设计和改进工作。为尽快进入角色,熟练实践操作,她利用业余时间想尽办法向老师傅虚心 请教,一有空就对着生产线和实验室的各种机床仔细琢磨。不到一年,她就熟练掌握了各类生产线和工装 设计原理、操作规程,成为公司闻名的“多面手”。
当时的潍柴,电控柴油机还处于开发设计阶段。为了能够加入技术研发团队,常国丽刻苦钻研自动控 制理论知识,广泛涉猎国内外最新技术成果。2005 年 1 月,她如愿以偿被破格调入技术中心,成为专门从 事电控产品专项研发的惟一的本科生。当时,从事这项工作的都是硕士和博士。
2005 年 7 月,蓝擎发动机首次在整车上装配。为了满足客户对发动机在高温、高寒、高原等极限环境 中的需求,潍柴“三高”试验队成立,这支由电控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应用工程师和试验支持人员组成 的年轻队伍,大多为“80 后”独生子女,硕士、博士占了一多半,平均年龄只有 27 岁。
从技术对接、现场匹配,整车安全性调试、试验装配和工具的组织,试验计划的确定、实施、协调、 统筹规划,到庞大试验车队的衣食住行,都需要一个综合能力出类拔萃的人担当“灵魂人物”。于是,平 素机智、果断、坚韧的常国丽成为队长的不二人选。
从此,这个比队员们大不了几岁的年轻女孩挑起了这份重担。
“常队是大伙的‘主心骨’,有她在,遇到什么事情都不用慌。”队员张金星由衷地佩服常国丽。
2009 年 8 月,“三高”试验车队准备向青海格尔木进发。这时,青海正经历玉树地震后频繁发生的余 震。“去,还是不去?”潍柴的领导们犹豫了。
两难之际, 常国丽和队员们主动请缨: “我们不能错过这一年一度的高原试验, 不然一等就是一年。”
经过 7 天长途跋涉,8 月 30 日凌晨一时,车队顺利抵达格尔木。将队员安排好后,疲惫不堪的常国丽 一头扎在床上昏睡了过去。突然,一阵强烈的震动把她摇醒,她看到天花板上的吊灯在摇晃,门窗也哗哗 作响。
“地震了!”常国丽跌跌撞撞蹦下床,拽开房门冲到走廊挨个儿砸队员的房门,“快起来,地震了!”
然后老母鸡一样,把队员们赶到楼下,通过逐一清点,一个都不少。她长舒了一口气,瘫坐在地上。
“常队,你的鞋呢?”一个队员叫道,常国丽低头一看,才发现慌乱中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
“坦白说,那一刻我害怕极了,我有 30 多个队员,他们万一有个闪失,我怎么向他们的家人交代?” 说起 4 年前的这一幕,常国丽依然有些后怕。
在格尔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三高”试验队经历了多次 5 级以上的地震和十几次余震。每天晚上睡 觉前,常国丽都在每个人枕边放下几瓶矿泉水,为的就是被困时能增加几分生存的希望。
“三高”试验队在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奔赴气温零下 40℃的黑龙江黑河;天气最热的时候进入气温 高达 50℃的新疆吐鲁番,还有那最低气温零下 20℃、海拔 4700 米的青藏高原。因此,“三高”试验队被 外界亲切地称为“反候鸟”。
无所不能的“管家姐”
“副队长孙晓东从未缺席过‘三高’试验。为了不被‘赶回家’,他媳妇生孩子这样的大事都瞒着。直到孩子生出来了,他才把这个喜讯告诉我们。等完成高原试验回到潍坊,小孩都出满月了。”
“吕文芝个子不高,胆子挺大。记得有一年在高原试验,正赶上天降大雪。当时已经完成海拔 4100 米 的高原试验,完全符合试验标准了。但他还是继续爬高到 4767 米,采集到了更加准确的数据。”
“赵金光做标定实验时要在零下 40 摄氏度里坐上七八个小时, 他妈妈特意给他做了一件‘爱心’小棉 袄??”
常国丽如数家珍地讲述着队员们的“无私奉献”,眼里溢满自豪。可每当有人问:“你呢?你又做出 了怎样的牺牲?”她却摇着头,“我很普通,没什么故事”。
不过,队员们心里装满了“常队”的点点滴滴。
队员王奉双总喊常国丽“常姐”。其实他们岁数差不多,但在他心中,常国丽聪明、果敢、坚强,像 一位无所不能的“大姐姐”。
2008 年 11 月,潍柴国 IV 系列产品全面切换 EDC17 系统,所有的发动机线束和整车线束对接工作都要 推倒重来。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她带领几个工程师加班加点工作,在领导要求半年全部完成升级换代工 作的命令下,只用了短短 4 个月就完成了这项任务。
2009 年的寒区试验与往年相比,队员年轻化、试验车辆多、任务重。低温试验有严格的温度要求,为 了确定一天最冷的时间,常国丽每隔一小时便外出测量一次环境温度。每天晚上,她还会召集所有队员开 会,总结当天试验存在的问题,并安排好第二天的试验任务。当大家休息后,她还要整理当天的试验数据, 分析问题原因,并及时将试验结果向集团汇报。这也是为什么同事们总在凌晨时收到她的邮件。
8 年时间、1000 多个日日夜夜,常国丽和她的“三高”试验队以青春和汗水,为国产发动机注入了金 字品质。正是基于这些极限试验,如今的国产发动机的各项技术指标,都可与世界柴油机霸主平起平坐。
怀揣梦想前行
在同事和家人眼中,常国丽更多时候像个“铁娘子”。
可她说,“我也有软弱的时候。”
有一年高原试验,试验车爬行到 4100 米,常国丽渐渐觉得胸口憋闷,像压着一块巨石,脸颊发烧、浑 身发冷,头疼得像要裂开一样。
她张大嘴巴,用力呼吸,但还是觉得氧气正从身体里一点点流走。很快,嘴唇就憋得青紫。
“师傅,停车DD”常国丽低沉地喊了一声,便一头栽在椅子上没了知觉。当她醒来时,发现自己躺 在路旁饭馆的长条板凳上,身边的队友们手忙脚乱地寻找氧气袋。
“我觉得自己快死了,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常国丽说,她当时想起了父母,想起了窗明几净的 办公室,想起了最喜欢的一双高跟鞋。
常国丽也爱美,可她很少有机会穿上心爱的裙子,不穿高跟鞋,也从来不化妆。在试验场,她甚至三 四天洗不上一次脸,有时候脸上一块油一块土的,看起来像个乞丐。
这些险象环生的经历,常国丽从不向家人提起,怕他们担心。每当父母问她时,她只说,自己去新疆、 青海“玩”了一圈。
2012 年 7 月,常国丽得知自己已经怀孕两个月,此时距离高温试验还有 5 天。两个副队长带队在外做 试验,从潍柴出发,4 台车、7 个队员,交给谁她都不放心。为了车队能够安全按时到达试验地点,她将怀 孕的事隐瞒了下来,准时带着队伍出发了。
“你不要命了!幸好没出事,不然怎么对得起你和你的家人。”后来获知实情的企业领导嗔怪常国丽。
其实,她本可以随任何一批离队的老队员轻松地离开,但她坚持留了下来。
“我们辛苦,但是不痛苦!因为,这里有我的梦想,有与我怀揣同样梦想的年轻人,和他们并肩战斗, 总让我充满了希望和力量!”常国丽的梦想就是造出最好的发动机,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每当看到配装潍柴发动机的车辆奔驰在祖国的大地上时,常国丽心中都会升腾起一份强烈的自豪感, 因为那是她与同事们亲手研制的,其中有她的耕耘和汗水。“我相信,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 好的东西就能创造出来!”
(标题书法 李法明)
认识常国丽已经有两年了, 那时候她和她的“三高”试验队只是全国众多优秀团队中默默无闻的一支。
与他们渐渐熟悉,发现常国丽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姑娘,行事风风火火,说话干脆利落,待人接物热情 实在,喜欢吃零食,手机被卡通装饰包裹,与之前人们口中“老成持重”的故事并不贴合。可说起队员, 那神情又好像在谈论自己的孩子,眼中闪烁着慈爱、骄傲的光芒。
如今,常国丽出名了,在人民大会堂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做过报告,上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荣获了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更作为全国优秀青年职工代表,两度 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她觉得很幸运,但这种幸运不应只属于自己,更属于身边的“三高”试验队队员, 属于千千万万的同龄人。
接踵而至的荣誉并没有在常国丽的身上留下多少痕迹,艰苦环境的历练也没有消磨她执著于梦想的热 情。她依然做着两年前那份工作,带领试验队奔赴艰苦的高原、高寒、高温地区,每天重复做着枯燥却重 要的试验。问起现在的心态,她俏皮地笑着望向我,“职业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把工作当作爱好。看 到每个采集的数据不断提升着中国发动机的品质, 看到自己的劳动得到认可和尊重, 现在的我很幸福啊! ” (郑莉)
张蕾,一位土家族女孩,1988 年出生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杉树乡永靖村一个叫岭上的土家族山寨。这是一个贫困闭塞的山寨,父亲是寨子里少有的高中毕业生,母亲是一个农家妇女。父亲常年在外打工, 基本能够满足一家人的生存开支。
除张蕾外,家里还有一个比她小一岁的弟弟张帅。她和乡下其他的孩子一样,也曾经有过自己温暖的 家庭和快乐的童年。一家四口,虽然不十分富裕,但其乐融融,过着乡下人十分恬静淡泊的日子。
幼年父重病,母不忍贫困离家,带走所有积蓄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6 年初,她 8 岁那年,在南方打工的父亲突然感到眼睛看不见,到医院去检 查,才得知是患了失明性的青光眼。因为南方城市医院的治疗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励志小故事正能量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