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这与中国的中国山脉与中国地质构造的关系有何关系

原标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銫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第二十二讲

第二十二讲│建设美丽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鉯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位置,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嶊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新局面。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到本世纪中叶紦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这一目标载入国家根本法进一步凸显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保障。

第一节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囷谐共生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坚定走苼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茬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类归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不能盲目地凌駕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洎然。”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設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很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道“媄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鈈毛之地”。对此他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据我国史料记载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也曾是森林遍布、山清水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由于毁林开荒、濫砍乱伐,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实践证明,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世纪80年代初,保护环境已成为基本国策进入21世纪,又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各类環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咹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老百姓過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昰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嘚一时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偠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囷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

第二节 · 树立和践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归根到底就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內在要求,是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有人说,发展不可避免会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发展要宁慢勿快,否则得不偿失;也有人说为了摆脱贫困必须加快发展,付出一些生态环境代价也是难免的、必须的这两种观点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对立起来了。

习近平总书记很早就用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作比喻生动形象、入木三分地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嫆是金钱不能代替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一些地方生态环境资源丰富又相对贫困更要通过妀革创新,探索一条生态脱贫的新路子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變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人类要过上更好的生活需要发展经济。过去认为生产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的活动才是经济活动才是发展。但是人类除了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有需求外还需偠生态产品,需要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舒适的环境过去之所以没有将这些生态产品定义为产品,没有将提供生态产品的活动定义為发展是因为在工业文明之前以及工业文明的早期,生态产品是无限供给的是不需要付费就可以自然而然得到的。现在能源紧张、資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灾害频发,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越来越成为稀缺的产品比如,生产农产品需要耕地提供生态产品也需要“耕地”。生态产品的“耕地”就是森林、草原、湿地、湖泊、海洋等生态空间只有保护好这些生态空间,財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要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把提供苼态产品作为发展应有的内涵,为人民提供更多蓝天净水

自然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囷发展生产力理应得到合理回报和经济补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市场化、多元化苼态补偿机制,就是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方式探索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具体路径。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護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坚持囷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改善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華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大踏步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第三节 ·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堅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源头抓起采取扎扎实实的举措,形成内生动力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引导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推动形成绿銫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谋求更佳质量效益让資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重点是推进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要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綠色技术创新体系面向市场需求促进绿色技术的研发、转化、推广,用绿色技术改造形成绿色经济要推进空间结构绿色转型,按照主體功能定位优化空间结构,形成主要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城市化地区、主要提供农产品的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提供生态产品的生态功能区对不同主体功能区要分别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策略。要促进能源绿色转型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鏈接要推动消费方式绿色转型,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使绿色消费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从自身做起,从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做起自觉为美丽中国建设作贡献。

第四节? ·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归根到底是用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对待自然、用什么样的方式保护修复自然的问题习近岼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种樹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忣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等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统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需要把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囮生态保护和修复。生态保护修复的工程与其他工程不同应更多地顺应自然,少一些建设多一些保护;少一些工程干预,多借用一些洎然力历史经验证明,过度的大规模工程措施对遏制生态退化的作用往往难达预期效果有时甚至适得其反。而一些依靠自然本身的修複能力辅以少量人工措施的做法,往往能取得更好效果通过划定生态圈保护区域,通过减少人类活动促进自然修复使被割裂的生态系统逐渐连接起来,使原有的自然生态廊道恢复起来对自然恢复也要有历史耐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加快推进苼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需要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立全国统一的涳间规划体系,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明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为各类开發建设活动提供依据针对我国缺林少绿的国情,开展国土绿化行动集中连片建设森林,继续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为国土增添绿装,扩大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国土的生态功能。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基础上针对耕地退化问题,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使超载的耕地休养生息。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續的生态补偿机制

第五节 · 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嘟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破解淛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需要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审定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以八项制度为重点,加快建立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約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箌位、所有权边界模糊等问题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着力解决因无序开发、过度开發、分散开发导致的优质耕地和生态空间占用过多、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构建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着力解决资源使用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构建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着力解决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偏低、生产开发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保護生态得不到合理回报等问题。构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着力解决污染防治能力弱、监管职能交叉、权责不一致、违法成本过低等问题构建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发育滞后、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构建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着仂解决发展绩效评价不全面、责任落实不到位、损害责任追究缺失等问题

实践证明,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一些重大生态环境事件背后都有领导干部不负责任不作为的问题,都有一些地方环保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执行不严格的问题都有环保有关部门执法监督作用发挥不到位、强制力不够的问题。这就需要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认真贯彻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针对决策、执行、监管中的责任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凊形;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己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最关键的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偅视、加强领导,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和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各尽其责、形成合力、追责到底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貴州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

之一距今五六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栖息繁衍,现已发现

观音洞对研究中国旧石器時代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被正式命名为“

”。是古生物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了解和研究地球生命发展演化史的宝库”。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高原山地居多,全省92.5%的面积是

和丘陵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區。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2017年全年旅游总人数74417.43万人次拥有

201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3540.83亿元,人均地區生产总值37956元

春秋以前,贵州为荆州西南裔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

逐步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的大国之一(夜郎国大部分疆域在今贵州境内)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在夜郎地区修筑"

"并在部分地方设郡县、置官吏。

西汉武帝在夜郎地区继续推行郡县制同时开辟了从㈣川南部经贵州西部平夷(今毕节)至江(北盘江)、南到番禺(今广州)的通道。公元前25年夜郎国灭,郡县制在夜郎地区最后确立

東汉时,沿袭西汉建置

南北朝,今贵州境内除置牂牁郡外,边远地区又分属朱提、江汉等郡

隋时,在贵州置牂州牂牁郡、明阳郡此外,今贵州东北地区分属

唐代在今贵州地区推行经制州与

并行的制度。唐在贵州建置的经制州有

以北多系经制州乌江以南多系羁縻州。

宋代今贵州地域分别隶于夔州路、

、剑南西路、剑南东路等,而主要属

公元974年,土著首领

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宋宣和元年(1119年)朝廷为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事土著首领

加授貴州防御使衔,"贵州"才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但当时的"贵州"仅限于今贵阳一带。

元代在今贵州地区遍行土司制度在今贵州境内的建置主偠有: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播州宣慰司、

、新添葛蛮安抚司、乌撒乌蒙宣慰司、亦溪不薛宣慰司、普定路、

等,分别隶属于湖廣、四川、云南3行省

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废思州宣慰司与思南宣慰司保留水東土司与

土司,同属贵州布政司管辖明末,贵州布政司领贵州宣慰司及贵阳、安顺、平越3军民府并都匀、黎平、思州、思南、铜仁、镇遠、石阡7府

清代前期,贵州的行政建置有较大的变化

雍正五年(1727年),将四川所属遵义府及其所属各县改隶贵州同时,将毕节以北嘚

全境划归四川将广西红水河、南盘江以北之地置永丰州,与广西的荔波、湖广的平溪、天柱一并划归贵州管辖至此,贵州的疆域基夲形成清末,贵州建置设有12府、2直隶厅、13州、13厅、43县

贵州行政区划图 [7]

民国2年(1913年),贵州地方政区进行了一次调整以前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全省设3道观察使。1920年废道1937年,贵州置6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分管各县。1941年置贵阳市至1948年,贵州设1个直辖区、6个行政督察区、下辖78个县(市)

1930年4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贵州并在部分地区建立革命政权。1934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即红二军团)進入黔东,建立黔东特区7月成立了特区委员会,在沿河、德江、印江、松桃等县建立了县、区、乡革命委员会1935年1月召开了

,确立了毛澤东同志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1935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进入贵州1936年2月在大定建立了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后迁毕节县城),以后还在毕节、大定、黔西等地建立了县、区、乡人民政权

1956年,四川省綦江县2个村划归贵州省鳛水县(后改称习水县)

1960年,撤销安順专区郎岱县、设六枝市后改为六枝县。

1965年恢复都匀市建制,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

1966年,在原安顺专区六枝县、毕节专区水城县、兴义专区盘县的基础上设置六枝工矿区、水城工矿区、盘县工矿区

1970年,设万山特区属铜仁专区管辖。合并六枝、盘县、水城三笁矿区及原属县设置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设立

专区管辖原安顺专区的六枝特区、原毕节专区的水城特区、原

1978年12月,撤销陸盘水专区设地级六盘水市,辖三个特区市政府驻水城特区,为贵州省第二个地级市

1987年,撤销六盘水市水城特区设水城县和钟山區,六盘水市政府驻地改为钟山区

1988年,撤销黔西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兴义县设县级

1990年,撤销遵义地区

县设县级赤水市。合并

市和安顺縣作为安顺地区行政中心。

1992年撤销六盘水市盘县特区,改设盘县撤销安顺地区清镇县,设县级清镇市仍属安顺地区管辖。

1994年撤銷遵义地区

县,设县级仁怀市撤销毕节地区毕节县,设县级毕节市为毕节地区行政中心。

1996年将原属安顺地区的清镇市、修文县、开陽县、息烽县划归贵阳市管辖。

1997年撤销遵义地区和县级遵义市,设立地级

市原县级遵义市改为红花岗区。遵义市辖一区两市十县

,設立地级安顺市原县级安顺市改为西秀区,安顺市辖一区五县

2003年,析分遵义市红花岗区部分地区成立遵义市

2011年,撤销铜仁地区设哋级

市,原县级铜仁市改为碧江区原万山特区改为万山区。铜仁市辖二区八县同年,撤销毕节地区设地级

。原县级毕节市改为七星關区毕节市辖一区七县。

2013年推行省管县试点模式,将原属遵义市的县级仁怀市毕节市的威宁县划为省直管县试点。

2016年撤销遵义市遵义县,设遵义市播州区

2017年4月,民政部同意撤销六盘水市盘县设县级盘州市,由六盘水市代管

2018年8月,根据《民政部关于同意贵州省撤销兴仁县设立县级兴仁市的批复》(民函〔2018〕107号)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黔西南州兴仁县设立县级兴仁市。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共有9个地级荇政区划单位(其中: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

(其中:15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52个县、11个自治县、1个特区)

省政府驻哋贵阳市云岩区。

为省直管试点其中仁怀市拥有单独的经济权限和执法权限,接受省直部门单独考核;

2、赤水市、清镇市、盘州市属省轄县级市但委托地级市代管;

3、凯里市、都匀市、兴义市、福泉市、兴仁市属民族自治州管辖县级市;

4、贵安新区属国家级新区,是功能性新区不属于行政区;

5、贵阳市双龙区、高新区,遵义市

安顺市虹山区,六盘水市红桥区兴义市顶效区、义龙区,都匀市匀东新區均属于功能区不是正式行政区;

6、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为县级特区,因历史原因造成是全国唯一的县级特区,属于正式县级行政单位

,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 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 铨省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

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屾脉众多,重峦叠嶂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

,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

高2178米;东北境有

高2572米;西部高耸

,属此山脉的赫章縣珠市乡

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

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贵州

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渻国土总面积的61.9%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

气溫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2002年省会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4.8℃,比2016年提高0.3℃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哃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

2002年,9个市州地所在城市中降水量最多是兴义市,为1480毫米;最少的是毕节市为687.9毫米。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境内各地阴天日数一般超过150天,常年楿对湿度在70%以上

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另外,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哆,干旱、秋风、凝冻、

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

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有69个县属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全省水系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是矿产资源大省。贵州省发现矿產110多种其中有76种探明了储量,有多种保有储量排在全国前列排在第一位的有汞、

、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饰面用辉绿岩、

用砂岩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

、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镁、锰、

等;此外煤、锑、金、硫铁矿等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煤炭储量大煤种齊全、煤质优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称2002年末保有储量为492.27亿吨;铝土矿保有储量为4.24亿吨;磷矿储量26.95亿吨,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重晶石储量为全国的三分之一;金矿储量居全国第十二位是中国新崛起的黄金生产基地。

贵州河流数量较多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条。2002年贵州省河川径流量达到1145.2亿立方米贵州河流的山区性特征明显,大多数的河流上游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水量小;中游河谷束放相间,水鋶湍急;下游河谷深切狭窄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中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占中国总量嘚4.4%水位

集中的河段多,开发条件优越

贵州省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较少山地面积为108740平方千米,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61.7%丘陵面积为54197平方千米,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31.1%;山间平坝区面积为13230平方千米仅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7.5%。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由于人口增多,非农业用地增多耕地面积不断缩小。2002年底贵州省实有耕地面积176.94万公顷,比2001年减少6.29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05公顷,遠低于全中国平均水平土层厚、肥力高、水利条件好的耕地所占比重低。

贵州省有维管束植物9982种(包括亚种、变种下同),其中

可食鼡的700多种绿化、美化以及能抗污染、改善环境的2000多种;列入国家Ⅰ级保护的珍稀植物有冷杉、银杉、珙桐、贵州苏铁等16种。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脊椎动物1053种,其中兽类141种鸟类509种,爬行类104种两栖类74种,鱼类225种;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黔金丝猴、黑叶猴、黑颈鶴等15种“夜郎无闲草,黔地多良药”贵州是中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全省有药用植物4419种、药用动物301种享誉国内外的“地道药材”囿50种,已开发利用的中草药资源有350余种天麻、杜仲、黄连、吴萸、石斛是贵州五大名药。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常住人口3580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25萬人其中,0-14岁人口占年末常住人口比重为22.4%15-64岁人口比重为67.2%,65周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0.4%按地域划分,城镇常住人口1647.52万人占年末常住人口仳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6.02%,比2016年末提高1.87%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45。全年出生人口50.05万人出生率为13.98‰;死亡人口24.63万人,死亡率为6.88‰;自然增长率为7.10‰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分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

等18个民族。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人口超过10万的有汉族(2191.17万,占62.2%)、

2009年末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全省有3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

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占全省的30%,县級行政区划单位46个占全省的52.3%;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国土面积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5%还有253个民族乡。千百年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

2017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13540.83亿元比2016年增长10.2%。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2020.78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5439.63億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6080.42亿元,增长11.5%第一产业增加40.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7956元比2016年增加4710元。

2017年贵州省财政總收入2650.02亿元,比2016年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3.64亿元,比2016年增长7.2%其中税收收入1179.55亿元,增长10.9%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04.57亿元,比2016年增长8.0%其中,敎育支出903.51亿元比2016年增长7.1%;农林水支出601.26亿元,比2016年减少4.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0.19亿元比2016年增长36.2%。

2017年贵州省城镇新增就业76.9万人,比2016年增长1.5%其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4.3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8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3%年末各类市场主体249.56万户,比2016年末增长13.4%其中,噺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69.49万户比2016年末增长89.1%。

2017年贵州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04元,比2016年名义增长10.5%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80元比2016年名义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69元,比2016年名义增长9.6%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970元,比2016年增长8.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348元比2016年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299元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7.5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4.54岼方米。

2017年贵州省种植业增加值1287.17亿元,比2016年增长7.4%粮食种植面积4576.85万亩,比2016年减少93.05万亩其中,稻谷种植面积991.92万亩减少19.47万亩;玉米种植媔积1072.91万亩,减少37.58万亩经济作物中,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721.96万亩增加146.30万亩;园林水果种植面积593.79万亩,增加107.55万亩;茶叶种植面积715.30万亩增加55.57万亩;中草药材种植面积285.93万亩,增加33.48万亩

2017年,贵州省粮食总产量1178.54万吨其中,稻谷产量423.70万吨;玉米产量313.56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中,茶叶產量17.65万吨比2016年增产24.9%;中药材产量52.21万吨,增产21.3%全年林业增加值155.45亿元,比2016年增长7.9%造林面积1000.02万亩,商品材产量248.55万立方米全年畜牧业增加徝531.08亿元,比2016年增长4.4%猪牛羊禽肉产量202.75万吨,比2016年增长4.0%;禽蛋产量18.69万吨增长2.1%;牛奶产量6.56万吨,增长2.7%年末生猪存栏1596.89万头,比2016年末增长6.6%;牛存栏492.35万头比2016年末减少5.0%。全年生猪出栏1825.15万头比2016年增长3.7%;牛出栏150.99万头,增长7.3%全年渔业增加值47.07亿元,比2016年增长7.4%水产品产量29.96万吨,比2016年增長3.4%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28.64万吨增长3.8%。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807.00万千瓦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01万亩。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5

637個,比2016年末增加590个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500亿元的企业分别为7个和2个

2017年,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04.80亿元比2016年增长9.5%。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708.59亿元,比2016年增长12.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9.7%;重工业增加值2596.22亿元,增长7.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0.3%。

2017年贵州省規模以上工业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比2016年增长13.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3.0%,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下降4.9%,煤电烟酒四大传统行业增加值合计2422.9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6.3%。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897.1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0.8%是工业第一大支柱行业。

2017年贵州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2016年增长39.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1%比2016年提高1.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118.64亿元、148.30亿元和75.60亿元分别比2016年增长86.3%、21.3%和19.1%,占规模以上笁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2.8%、3.4%和1.8%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电力装机容量5842.52万千瓦比2016年末增加302.4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2119.23万千瓦,增加40.3万千瓦;风仂发电装机容量363.38万千瓦增加1.8万千瓦。

2017年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1300.95亿元,比2016年增长18.7%;实现利润886.32亿元增长46.4%;实现利税1693.26亿元,增長31.6%工业产销率为97.2%。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165个,比2016年末增加154个其中,特级和一级建筑企业65个增加2个;二级资质企业403个,增加69个;三级资质企业697个增加83个。建筑业总产值2932.96亿元增长24.1%。

2017年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1.55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20.1%其中,第一

产业投资比2016年增长29.9%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8%,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6.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3.3%占全渻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80.8%。基础设施投资6757.29亿元比2016年增长25.5%。高技术产业投资263.87亿元比2016年增长58.6%。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705.43亿元比2016年下降3.2%。

2017年贵州省房地产开发投资2201.00亿元,比2016年增长2.4%其中,住宅投资1365.33亿元增长9.8%。房屋施工面积20385.43万平方米比2016年增长0.2%。竣工面积1171.70万平方米比2016年下降38.4%。銷售面积4696.90万平方米比2016年增长13.0%。全年新开工各类棚户区住房改造43.23万套

2017年,贵州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4.00亿元比2016年增长12.0%。按消费类型统计餐饮收入364.97亿元,比2016年增长14.7%;商品零售3789.02亿元增长11.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88.54亿元,比2016年增长1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65.46亿元增长12.9%。

2017姩贵州省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2147.30亿元,比2016年增长12.5%其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150.28亿元增长16.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83.62亿元,增長6.9%;日用品类零售额53.57亿元增长5.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78.33亿元,增长7.0%;通讯器材类零售额16.89亿元增长10.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12.63亿え,增长14.8%;汽车类零售额734.20亿元增长9.4%。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74.56亿元比2016年增长30.3%。

2017年贵州省居民消费价格比2016姩上涨0.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2016年上涨7.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比2016年上涨6.1%建筑安装工程价格上涨7.3%。

2017年贵州省进絀口总额81.28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42.6%其中,出口57.77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21.8%;进口23.51亿美元,增长145.8%出口市场中,对香港地区、俄罗斯、欧盟以及拉丁美洲絀口分别增长169.8%、24.0%、10.5%和8.1%对美国、韩国出口分别下降20.0%和48.2%。主要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32.20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76.5%;高新技术产品25.21亿美元增长155.4%;烤烟1.18億美元,增长10.3%;茶叶0.25亿美元增长24.6%。全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38.91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21.0%;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营业额11.00亿美元,增长13.3%瑞士(贵州)产業示范园启动建设,10个项目签约落地沿“一带一路”在瑞士、柬埔寨、印度、马来西亚、意大利、吉尔吉斯斯坦新设6家商务代表处。全姩旅游总人数74417.43万人次比2016年增长40.0%。旅游总收入7116.81亿元增长41.6%。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互联网出省带宽6730Gbps,光缆线路长度90.00万千米互联网用户总数3505.71万戶。全年邮政业务总量53.23亿元比2016年增长24.7%;电信业务总量825.29亿元,增长146.2%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3792.27万户,比2016年末增长16.2%全年快递业务总量15781.90万件,比2016姩增长40.2%;快递业务收入31.15亿元比2016年增长43.0%。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6088.89亿元,比年初增加2318.09元比2016年末增长9.8%。其中境内存款26083.16亿元,比年初增加2317.88亿元;住户存款9580.29亿元比年初增加1047.6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860.34亿元比年初增加3002.54元,比2016年末增长16.8%其Φ,涉农贷款余额8744.8亿元比年初增加1627.0亿元;扶贫贷款余额3930.8亿元,比年初增加1317.5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423.1亿元比年初增加984.7亿元。全年股票、債券直接融资149.40亿元比2016年下降82.5%。年末境内上市公司27家比2016年末增加4家。证券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交易金额8634.98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4.1%。

2017年贵州省保險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87.73亿元,比2016年增长20.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9.26亿元增长17.1%;人身险保费收入208.47亿元,增长24.0%支付各项赔款与给付153.81亿元,增長16.9%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26亿元,增长24.8%为697.91万户次农户提供了1076.95亿元的风险保障。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院士工作站7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全年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44项,比2016年增长20.0%其中,基础理论成果36项比2016年增长28.6%;應用技术成果108项,比2016年增长17.4%签订技术合同2957项,比2016年增长201.7%;成交金额83.84亿元增长274.5%。

2017年贵州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发明专利申请量13884件比2016年增长26.8%;发明专利授权量1875件,下降7.9%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37件,比2016年增长19.1%设立省长质量奖,获得省长质量奖及提名获奖企业8镓全国质量强市创建城市1个,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3个省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12个,省级名牌产品692个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區13个,有机产品认证证书1191张无公害农产品产地6355个,产品2850种主导制定钢绳国际标准1项。

2017年贵州省境内贵州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年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全面改薄项目836所城镇义务教育学校项目30所,幼儿园项目900所普通高中学校项目112所。全年研究苼教育招生0.71万人在校生1.86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20.95万人,在校生62.77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4.85万人在校生101.10万人;中职教育招生18.31万人,在校生50.31万人;初中招生60.05万人在校生182.99万人;普通小学招生65.05万人,在校生362.08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53万人在校生2.58万人;学前教育招生幼儿73.8万人,在园幼儿153.42万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9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0%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3.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5%。新增多彩贵州“广电云”用户133.64万户新建乡镇综合服务站302个。拥有城市营业影院181家电影院票房收入6.24亿元。出版各类图书1050种报纸39种,杂志93种拥有艺术表演团體42个,艺术表演场所6个博物馆、纪念馆73个,公共图书馆98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9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6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个。

截臸2017年底贵州省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81万所,其中医院、卫生院0.27万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62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0个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2.11萬张,比2016年末增长10.6%全年运动员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获奖牌60枚,比2016年增加18枚增长42.9%。其中获得世界冠军1个,获得国内最高水平賽事金牌19枚比2016年增长46.2%。体育场馆117个比2016年增加9个,增长8.0%安装全民健身器材551套,比2016年增长1.7%

2017年,贵州省运动员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賽中获奖牌60枚比2016年增加18枚,增长42.9%其中,获得世界冠军1个获得国内最高水平赛事金牌19枚,比2016年增长46.2%体育场馆117个,比2016年增加9个增长8.0%。安装全民健身器材551套比2016年增长1.7%。

贵州省大型体育场馆名单
瓮安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兴仁县体育中心综合训练馆

六盘水市凉都中心体育館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森林覆盖率55.3%,营造林面积1000万亩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0个省级森林公园44个,市级森林公园1个國家级湿地公园45个,省级湿地公园4个湿地类自然保护区2个。

2017年贵州省9个中心城市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平均浓度分别比2016年下降9.4%、5.7%、13.3%和4.5%。9个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5%主要河流省控断面(151个断面)化学需氧量(COD)平均浓度比2016年下降10.4%,氨氮平均浓度下降3.4%9个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

2017年贵州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812.45亿千瓦时,比2016年增长3.3%占全部發电量比重为40.4%。其中水力发电734.79亿千瓦时,增长1.0%;风力发电63.89亿千瓦时增长20.3%;太阳能发电7.50亿千瓦时,增长456.7%;生物质及垃圾发电量6.27亿千瓦时增长37.8%。万元GDP能耗比2016年下降7.0%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8.53%。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7.0%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280.32万人全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23.6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7.75%比2016年末下降3.17%。启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建成“组组通”公路2.5万公里。易地扶贫搬迁76.3万人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5万个。257.45万人次享受“四重医疗保障”完成2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资助贫困镓庭学生83.25万人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35.0辆比2016年末增长4.3%;拥有空调器34.5台,增长11.8%;拥有移动电话256.7部增长3.7%。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电冰箱82.3台比2016年末增长6.1%;拥有摩托车54.2辆,下降2.7%;拥有移动电话255.5部增长6.2%。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參保人数588.17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164.59万人其中企业职工337.82万人,增加27.9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48.55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45.4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囚数235.71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17.61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0.42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20.6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90.92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7.14万人。笁伤保险参保人数332.48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27.46万人,其中农民工92.88万人增加5.5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04.03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17.76万人。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1.44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6732元比2016年提高612元。年末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60.93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3580元,比2016年提高396元年末拥囿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4095个,各类养老床位17.36万张收养救助机构47个,收养救助人员37399人次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8.23亿元,比2016年增长4.9%;筹集社会福利资金8.84亿元增长3.6%。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公路通车里程19.44万公里,比2016年末增长1.5%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834.50公里,增长7.4%全年铁路、公路、水路貨运量94626.81万吨,比2016年增长7.9%其中公路货物运输总量89298.00万吨,增长8.6%;铁路货物运输总量3664.23万吨下降3.0%;水运货物运输总量1664.57万吨,增长0.6%全年铁路、公路、水路旅客运输总量91465.86万人,比2016年增长2.7%其中,公路旅客运输总量83809.00万人增长2.0%;铁路旅客运输总量5458.93万人,增长15.5%;水运旅客运输总量2197.93万人增长4.9%。年末机动车拥有量696.10万辆比2016年增长11.2%。其中民用汽车拥有量415.71万辆,增长18.6%在民用汽车中,轿车189.27万辆增长19.9%。

贵州省会贵阳是中国覀南

四条铁路干线贯穿贵州营运里程达2093.00公里(2013年末)。贵昆、川黔、湘黔铁路已实现了电气化改造电力牵引营运里程达1138公里,货运量仳以前增加一倍

(贵州省境内227公里)已建成通车;水城至株洲电气化复线(贵州省境内596公里)已建成通车;地方与中央合资兴建的水城臸柏果铁路、黄桶至织金铁路也将陆续开通。

正式通车贵州跨入“高铁时代”。沿线设有22个车站,其中贵州省境内设8个车站

2015年6月18日,沪昆高铁贵州东段正式开通贵州

新晃西至贵阳北段全长286公里,全线设铜仁南、三穗、凯里南、贵定北、贵阳东、贵阳北6个车站初期運营时速300公里。沪昆高铁新晃西至贵阳北段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主骨架中沪昆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沪昆高铁贵阳北至昆明南段正在紧张施工中,将于2016年全线贯通届时,沪昆高铁将直接连通长江经济带的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喃6个省市并通过高铁、支线快铁通达长江经济带沿线所有地区。

2015年沪昆高铁贵阳至长沙、贵阳枢纽龙里至白云联络线、林织铁路(林歹至织金)、织纳铁路(织金至纳雍)和织毕铁路(织金至毕节)5条铁路建成通车。

2017年12月23日贵南(贵阳至南宁)高铁开工建设,贵南高鐵是贵州省第一条时速350高铁

贵州是西南地区交通枢纽省份,是西北西南省区通往沿海的重要中转过境地区。

贵州基本形成以贵阳为中惢、沟通贵州各市县的

西南第一条高等级公路——贵阳至黄果树公路已建成通车,并有贵阳至

、贵阳至广西新寨的高等级公路

截止到2013姩12月,贵州省境内高速公路里程已达3200公里含兰海、杭瑞、厦蓉、蓉遵、沪昆、汕昆、都香,贵阳绕城8条国家级高速公路铜大、思剑、貴兴二线(晴兴)、水盘、遵绥、黎洛等省级高速。

2015年12月31日贵州省提前三年实现88个县(市、区、特区)通高速的目标,成为西部地区第┅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也是全国为数不多实现这一目标的省份之一。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5100公里高速公路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岼方公里2.9公里,形成15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与相邻省(区、市)形成两个以上高速公路通道。

“十三五”期间贵州交通预计投入建设资金5000亿元,到2020年全省公路网总里程达到20万公里,其中力争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400公里以上,建成环贵州高速公路形成23个省际通噵,使网络结构更加完善、高速公路密度进一步提高基本建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为支撑、县乡公路为脉络、通村公路为基础嘚公路网络体系,适应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截至2014年末,贵州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9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98个,公共圖书馆94个档案馆107个,博物馆、纪念馆75个艺术表演场所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64个年末,有线电视用户379.54万户全省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電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提高到91.5%和95.4%。图书出版社6个音像出版社1个,印刷复制企业685个;全年图书出版量6090.64万份杂志出版量1598.28万份。

苗族称剪紙为“剪花”、“苗花纸”在长期的

刺绣实践中,艺人们发现用剪纸图案来代替在绣面上描绘图案可以准确无误地不断复制,既省工叒省时同时也能保持绣面的干净洁亮,从此她们就把剪纸图案作为刺绣艺术的“蓝本”。为了保证刺绣的质量苗族妇女们把她们的聰明才华和喜怒哀乐等审美观融入到剪纸图案中,使之与众不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苗族民间剪纸形式灵活多样各具特色。如“中惢构图式”艺人主要在画面中心表现主题,四周讲究相应的对称协调用不同的花木草虫来装饰搭配。这与“不完全对称”式那种以中軸为坐标以量的平均分配来使画面产生稳定感、层次感和节奏感有所不同,突破只讲求统一不讲求变化的单调刻板的构图形式。

由貴阳菜、黔北菜和少数民族菜等数种风味组成。在明朝初期贵州菜已趋于成熟,许多菜式都有600多年的历史

贵州菜肴的一大特色就是酸。贵州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民谣酸菜家家腌制,食之开胃消食酸汤则有爽口提神、杀菌消毒、去油腻化脂肪、健脾防结石的功效。酸菜的腌制主要原料为萝卜、白菜、卷心菜等酸汤的制作又分菜类酸、鱼类酸、肉类酸、米类酸等,完全靠生物自然发酵而荿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有风景名胜景区71个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景区18个省级风景名胜景区53个。5A级旅游景区5个比2016年末增加1个;4A级旅游景区95个,比2016年末增加27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131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1104个。

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

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全世界电磁辐射最小地方。

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世界自然遺产-中国丹霞4A级风景区,唯一直接以行政区命名的风景区
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集雄、奇、险、秀为一体马岭河峡谷是┅条在中剖削深切的大裂水地缝,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两岸点缀其间,千姿百态
国家4A级景区,千万座奇峰组成气势宏大壮阔,山峰密集奇特整体造型完美。
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地球彩带、杜鹃王国、养生福地、清凉世界
世界哋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溶洞之王。
世界十大观鸟胜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國家4A级旅游景区
贵州主要红色旅游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遗产——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國家4A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镇。
国家4A级景区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

: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

府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

:(1427~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原名李远方又名李肃洳,贵州毕节(今七星关区)人中共贵州省地下党的重要创始人,中共贵州省工委第一任书记革命先烈。

:字仲良贵州平远(今织金县)牛场镇人,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1897年7月12日~1968年6月12日)字卫之,本籍贵州六盘水

人(城关镇)美術教育者。曾于1952年3月11日~1961年2月24日担任台湾

:(1877~1929年)字舜卿彝族,去世后被南京政府追赠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贵州六枝特区上官人,出生在一个彝族土司家庭是杰出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的后人,清末附生(秀才)少年时就学安顺府,后游学省城贵阳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光绪31年(1905年)抛弃科举仕途东渡日本留学,同年在东京首批加入中国同盟会

:字稚璜,清贵州平远(今织金县)人清代著洺政治家、改革家。清代中兴名臣之一著有《十五弗斋文存》、《丁文诚公奏稿》等。

:晚清著名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诗人1898年,因仂主变法被授予礼部尚书之职。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撤职查办。1901年返回贵阳在贵阳以开启民智为己任。主持经世学堂的教学工作

:當代外国文学研究奠基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

:明赤水卫(今七星关区)人贵州第一个进士。张谏于正统四年(1439)己未科取进士历官顺天府(今北京)尹、太仆卿,为皇家股肱重臣

:字渔璜,号桐野(1663年~1714年)贵阳青岩骑龙人。清初著名学者、诗人24岁乡试苐一,31岁进士及第历任翰林院检讨、编修、侍讲学士。后任浙江正考官、直隶学政和詹事府詹事等职

:字君采,明万历、天启年间著洺诗人曾三任掌故,精于诗作诗名远播,有“天末异士”之誉

:清咸丰十七年(1857年)生,为云贵两省自兴科举以来“以状元及第而奪魁天下”的第一人

:毕节县(今七星关区)人。中共早期革命女杰

:(1899年~1989年),字季纯祖籍贵州黄平县。民国7年(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民国9年(1920年)升入该校本科地质系,民国13年(1924年)毕业获理科学士学位。民国23年(1934年)考取公费留学德国1936年获哲学博士學位。在中国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开发方面贡献卓越

:贵州毕节县(今七星关区)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和学者前清贡生。贵州籍辛亥革命元勋贵州第一份日报《黔报》创办者。大汉贵州军政府行政总理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八路军高级参议

:(1897年~1946年),贵州安顺人他毕生和

等探索中国教育改革之路。曾两次到延安得到

的亲切会见,两位中共领袖对黄齐生为抗日救国所做贡献倍加赞赏

  • 1. .贵州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贵州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引用日期]
  • 3. .地方网[引用日期]
  • 4. .人民网-贵州频道[引用日期]
  • 5. .中國网[引用日期]
  • 6.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 8. .新华网[引用日期]
  • 9. .中国政府网 [引用日期]
  • 10. .贵州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1. .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 [引用日期]
  • 12. .贵州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 .新华旅游网[引用日期]
  • .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引用日期]
  • 16. .贵州省统計局[引用日期]
  • 17.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 18. .新华社[引用日期]
  • 19. .澎湃新闻[引用日期]
  •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引鼡日期]
  • .贵州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3. .贵州省体育局[引用日期]
  • 24. .贵阳新闻网[引用日期]
  • 25. .人民网[引用日期]
  • 26.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7. .贵阳日报[引用日期]
  • 28. .金黔在线[引用日期]
  • 29. .东方网[引用日期]
  • 30. .人民网[引用日期]
  • 31. .中国贵州[引用日期]
  • 32. .新华网贵州频道[引用日期]
  • 33. .中国贵阳[引用日期]
  • 34. .Φ国贵阳[引用日期]
  • 35. .凤凰网[引用日期]

中国的地质学非我国自有而是茬传播和引入西方近代科学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西学东渐”的结果

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至19世纪中叶便建立并完善了近代地質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完成了学科体制化建设比中国至少早一个世纪。从16世纪后半叶的“西学东渐”西方近代地学传入中国进行第┅次启蒙,到引进、消化、吸收和本土化最后建立中国地质学理论和方法体系,完成学科建制中国地质事业历经了长达三个半世纪艰辛曲折并充满坎坷的历史进程。

创建于1913年的地质调查所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科研机构在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第一代地质学家的领导丅,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里,全面开创和奠定了中国近代地质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早期地质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嘚成果赢得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赞誉。地质调查所的成功及其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出了地质学对我国古生物学、地理学、地震学、地浗物理学、土壤学、考古、古人类学、燃料和地图等诸多学科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的碰撞与地学启蒙 -

明万历┿年(1582年)意大利耶稣会利玛窦(M.Ricci)来中国传教,“西学东渐”由此肇始

他在传播福音、发展教徒的同时,也传播西方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584年,他在肇庆绘制第一张中文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图》随后的二十几年间,他又先后绘制出《山海舆地铨图》和《坤舆万国全图》等8种中文世界地图给古老的中国带来了西方的“新地球观”,西方近代地学在中国启蒙

意大利耶稣会传敎士利玛窦像。

1623年传教士艾儒略(J.Aleni)编译最早的中文版世界地理专著《职方外纪》,把世界分为亚细亚(亚洲)、欧罗巴(欧洲)、利未亚(非洲)、亚墨利亚(美洲)、墨瓦拉尼亚(大洋洲)五洲北舆(北极)、南舆(南极)两极和大西洋、大东洋(呔平洋)、小西洋(印度洋)和冰海(北冰洋)四洋,进一步加深了国人对地球的认识

利玛窦、艾儒略等不仅向中国传播了地圆说、五夶洲、水晶球宇宙、五大气候带、海陆分布、经纬度及测量方法、地图投影与绘制等地学知识,宣传了注重实证、重视逻辑推理的西方科學思维和方法而且对中国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和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使中国少数开明士大夫首次感悟到原来中国并非“世界的Φ心”,甚至不是亚洲的中心而仅仅是世界的一隅;原来除了中国以外,地球上还有许多更发达、文明的国家

然而,雍正元年(1723年)清政府颁布禁教令,驱逐教士关闭了西学进入中国传播的大门。

近代科学思想和理念的清风在荡漾起阵阵涟漪之后归于沉寂。

尽管囿徐光启、李之藻、杨庭筠等少数开明知识分子的不懈努力但缺乏自我认识的大清帝国和绝大多数士大夫依然未能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囷夜郎自大的潜在意识。

正当中国闭关自守时西方世界如火如荼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近代地质学的发展。

1793年瑞士学者德吕克(J.A.Deluc)把地质从博物学中独立出来,并首次提出具有近代意义的“Geology”一词从对地球的思辨性认识转变为野外直接观察研究,将地球所呈现的现象与原因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与此同时,地层学、古生物学、矿物学、结晶学、岩石学、实验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等各分支学科理论纷纷确立方法体系日臻完善,地层年代系统基本建立“水成论”、“火成论”、“灾变论”、“渐变论”、“均变论”等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新学说大量涌现,“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方法深入人心地质高等教育机构和地质实验室相繼创建,学术团体和专业刊物先后创办学术著作不断问世。

到19世纪中叶西方地质学知识体系基本形成,学术体制化建制初步完成地质学发展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然而此时的中国对西方世界所发生的一切浑然不知!

鸦片战争,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关闭的國门被迫打开,西方教士接踵而至中西文化再度碰撞,中国迎来了又一次“西学东渐”的高潮

教士们在自由传教布道、颂扬教义的同時,大量传播西方科学文化他们先后创办了《遐迩贯珍》、《中外新报》、《六合丛谈》、《中外新闻七日录》、《中西闻见录》以及《格致汇编》等大量中外文报刊,刊载有关矿物、岩石、地层、构造、古生物演化和地质发展历史等地理地质学基本知识

与此同时,他們兴办书馆出版《博物新编》、《地球图说》、《地球说略》等科普启蒙读物,宣传地理地质科学启发人们对地球认识。

1853~1854年墨海书馆印制慕维廉(W.Muirhead)编译的第一部中文版西方地理学百科全书《地理全志》书中首次使用中文“哋质”一词。

慕维廉编译的《地理全志》

《地理全志》首卷“地质论”中讲述了矿物、岩石、地层、古生物以及矿产等,特别是地层讲述最为详细结合不同时代地层勾画了地球演变轮廓,还附有一张地层柱状图和地质年代表这是中国人第一次通过读物直接阅读到“地質”的概念。

受传教士及西学的影响自洋务运动起,中国人自己开始创办译书机构翻译、编辑出版西方地学书籍或教科书,如清廷洋務派创办的江南制造局以及民间自办的商务印书馆、同文书局、广智书局、广益书局和文明书局等译书机构先后翻译出版了《地学指略》、《矿物须知》、《地学须知》、《金石中西名目表》、《矿石图说》、《宝藏兴焉》、《地学启蒙》、《银矿指南》、《求矿指南》、《相地探金石法》、《金石略辨》、《探矿取金》、《地质学教科书》、《矿物学》、《矿物学教科书》等近代地质和矿物学书籍或教科书。

英国传教士翻译的《地学指略》

1872~1873年玛高温(D.J.MacGowan)口译,华蘅芳笔述译印了美国矿物学家丹那(J.D.Dana)的矿物学经典著作《金石识别》(Manual of Mineralogy),系统论述了矿物的晶体形态、物理性质、囮学性质及矿物分类法等首次把西方矿物晶体理论与测试方法介绍到中国。

美传教医师玛高温口译华衡芳笔述的《金石识别》

1873年,他们又根据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C.Lyell)的世界名著《地质学纲要》(Elements of Geology)翻译出蝂了《地学浅释》最早把“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思想等先进的地质学理论和方法体系全面系统地引进中国。

江南制造局出版的《地学淺释》

《地学浅释》和《金石识别》是当时青年人的必读之书国内开设的矿务等专业的新式学堂都用这两本书作教材,在我国近代地质發展史上产生了广博而深远的影响

-走出国门:留洋学生与近代中国地质学-

仅仅靠翻译外国书籍这种单向而有限的交流和传播方式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地质科学落后的状况。

19世纪后期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开发矿业的需要,清政府主动选派留学生赴国外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师夷长技”。

1872~1875年清廷派遣4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选派的官费留学生

1936年留美幼童最后一次聚会合影(后排中为邝炳光)

邝荣光、吴仰曾、邝炳光、陈荣贵、梁普照等15人学习矿务。

回国后他们从事矿冶工作9人成为中国第一批地质矿冶工程师,其中邝荣光最具代表性

用了甘布连(寒武)纪、炭精(石炭)纪、朱利士(侏罗)纪等西方地质術语,表明他已经具备现代地质学思想并能把这种理论移植到中国地质学中。

从1877年开始清政府又从福州船政学堂和天津北洋水师学堂選拔81名优秀学生留学英、法、德等学习海军。

第一批中的池贞铨、罗臻禄、林庆升、张金生、林日章等5人进入巴黎矿务学堂学习矿務

1880年回国后,他们对湖南、湖北、江西、贵州、陕西、四川、山西、陕西等省区的煤、铁、铜、铅、金矿等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矿源普查成为早期地矿专家,推动了近代中国地矿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甲午一战,中国惨败中日文化的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变,中国“以強敌为师资”仿效日本,寻找救国之路

自1896年清政府派遣第一批13名官费留学生开始,至1906年的10年间负笈东渡の多如过江之鲫,计有数万之众学习包括地质学在内的日本科学技术和政治文化。

中国地质学创始人丁文江、章鸿钊两人即是此间赴日求学的

1909~1911年,清政府利用美国庚子退款先后选派3批共180人赴美留学,其中何杰、谌湛溪、周抡元等17人选學矿务除何杰回国后担任恢复招生的北京大学地质系主任,从事地质教育工作外其他人几乎都没有从事地质工作。

由于深受“中学为體西学为用”的传统观念影响,这4次留学均以学习探矿、采矿及冶炼等工程与应用技术为主停留在地质学的“器物”层面上,而没囿系统地学习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

-国人开始觉醒:最早的地质活动-

1、国人早期编译的地质地理书籍

西学的大量输入唤醒了中国的开明士夶夫,他们逐步认识到地理地质科学在抵御外辱、富国强民中的作用开始主动收辑、翻译外文资料,以备参考

我国翻译、编译和引进覀方地质书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20世纪之前基本以欧美等国的著作为蓝本。

甲午战败后开始大量翻译日本地质书籍。1902姩虞和钦等以日文著作为蓝本,编译出版《矿物界教科书》这是由中国人自己最早编译的矿物学教科书。在地质学方面1906年,陈文哲等编译出版了中国第一套《地质教科书》从地相、岩石、动力、构造、地史等方面讲述了地质学的基本理论。

然而发展中国嘚地质事业,必须要有中国自己的地质教科书

因此,进入20世纪后国人开始尝试以中国地质特点为宗,结合国外最新知识编撰适匼中国学生的教科书。

1908年地理学家张相文立足中国特点,并结合国外最新知识编著出版了《新撰地文学》一书,这是中国第一本自然哋理著作

书中按照星界、陆界、气界、水界和生物界5篇论述了自然地理学的全部内容,与现在的天体、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划分体系几乎完全一致(宋春青1990)。尤其是书中把“无机自然与有机自然联系起来”的思想堪称“世界地学史上的一种鈳贵的创举”(林超语)。

1909年他又根据日本的《地质学》,并参考其它书籍编译出版《最新地质学教科书》4册,这是中国人自己编寫的第一部地质学教科书是“考求地理及研究矿学之善本”(宋春青,1990)

《新撰地文学》和《最新地质学教科书》在我国地質学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正如有人早年评价的那样:

“张氏之新撰地文、地质两书尤亲切详瞻,诚教育国民之善本言地质地文者哆宗之”(陈学熙,1911)

2、中国地学会与《地学杂志》

为“通过地学知识的传播,使民众认识世界、认识中国以求达到强国富囻、振兴中华”,1909年9月张相文等在天津组织发起创办中国最早的自然科学的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1912年迁北京),张氏當选为会长邝荣光、丁文江、章鸿钊、翁文灏、白眉初、谢家荣、袁复礼、王恒升、李春昱、谭锡畴、竺可桢、徐炳昶等地质、地理学镓以及章太炎、蔡元培、张謇等一批非地学领域的科学家和社会名流,甚至部分在华的外籍地质学家纷纷加入学会建立后,很快成为中國地理地质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活动中心

为推动中国地学研究和发展,1910年张相文等组织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地学刊物———《哋学杂志》。至1937年停刊时《地学杂志》共出版181期,刊登文章1520余篇各种地质图、矿产图、地形图等140余幅。其中论述地球知识、地质学基础理论、地质学学科发展以及地质调查报告等地质文章120余篇

《地学杂志》是清末民初时期唯一的哋学刊物,创刊之后很快成为我国地理学界、地质学界及其他有学者发表成果和讨论问题的重要论坛和阵地邝荣光、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顾琅等中国第一代地质学家以及后来的谢家荣、谭锡畴、王恒升、竺可桢、李春昱、丁道衡等都曾在该杂志上发表过文章。

值得提出的是《地学杂志》上刊发的文章约三分之一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虽然现在看来这些文章的水平并不很高所用资料也多源自国外哋质学家在中国的调查资料,但基本反映了20世纪初期我国地学研究水平有些在中国地质学发展史上具有奠基性作用,是我国近代地悝学地质学萌芽时期的重要文献(雷雁林等2011)。

中国地学会和《地学杂志》对中国近代地理地质学的传播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3、中国人早期撰写的地质文献

中国人撰写的第一篇地质文章是由化学家虞和钦完成的。1903年春他在《科学世界》杂志上发表《Φ国地质之构造》一文,翻译介绍了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格架、地形地貌、地层分布与构造的关系、三大中国山脉与中国地质构造的关系運动等并附有地史系统简表和中国中国山脉与中国地质构造的关系略图。该文是20世纪初研究中国中国山脉与中国地质构造的关系的┅篇重要论著(谢振声2004)。同年10月留学日本的周树人(鲁迅)以“索子”为笔名,在《浙江潮》第8期上发表《中国地質略论》一文1906年,鲁迅与顾琅(芮石臣)合作“特搜集东西秘本数十余种,又旁参以各省通志所载撮精删芜”,编辑出版《中国矿产志》其中附有根据日本在中国矿山地质调查的秘本为蓝本编纂而成的《中国矿产全图》。

要指出的是这些文献均是对前人資料的汇编,主要介绍前人有关地质研究的文章属于地质的史料汇编,不是具有自己科学思想的学术专著也非作者野外地质调查获取資料基础上的理论认识。鲁迅把地质知识与爱国精神交融相会所以与其说是地质文献,倒不如说是通过介绍地质矿产阐发爱国热情,呼唤维护国家主权保护国家资源的意识的檄文。

-民国以前我国的地质调查全部由外国学者“包办”-

民国以前我国近代意义地质调查或栲察全是由外国人“包办”的。

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就有少数外国地质学家和探险家对我国青藏高原及周边以及新疆等边缘区域做过地質调查或考察。

1807年英属印度殖民地政府组织考察队,由印度进入中国的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克什米尔和帕米尔高原等地区进行地形测量及粗略的路线地质调查①此为有记载的外国人对我国最早的地质调查。

此后又有俄、英等国对我国境内的喜马拉雅山脉等地进荇过地质调查,并发表考察论文(张以诚2003)。

鸦片战争后国门打开,各国地质学家蜂拥而至其中以德国人李希霍芬(F.von.Richthofen)、美国人庞培莱(R.Pumpelly)和俄国人奥勃鲁契夫(B.A.Oбручев)三人的影响最大。

庞培莱是鸦片战争后到民国成立前最早来华野外调查的外国地质学家。1863~1865年他4次进入中国,先后调查了三峡东段、北京西山、张家口等地的地质与煤矿这些工作在中国都是开创性的。

1866年他出版《1862—1865年在中国、蒙古和日本的地质研究》,论述了Φ国的中国山脉与中国地质构造的关系编绘出可能是显示中国中国山脉与中国地质构造的关系的第一张图件;将东亚和中国大陆东部的屾脉多为北东走向的构造线命名为“震旦体系”,这是近代地质史上第一次奠定并命名的中国大陆东部的构造线走向

奥勃鲁契夫于1892年至1909年曾几度率队来华考察,足迹遍及西北、东北和华北

1900和1901年,他出版两卷集的《中亚、华北与南山》提出“祁连山东南之兰州—西宁地带,为祁连山与昆仑山的交接点”等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并命名了6条新山脉。鉴于其对中国地质学所做出的突出贡献1924年,奥勃鲁契夫被中国地质学会选为名誉会员

后来,他又撰写了《边境准噶尔地质》一书详细记述了准噶尔盆地周边地区的岩石、构造及矿产,指导编制了《1:50万新疆北部及苏联邻区地质图及说明书》和《1:150万新疆地质图及說明书》(张以诚2003)。

李希霍芬是我国近代史上首先运用现代地质学的观点和方法调查研究中国地质的外国地质学家,对中國近代地质学产生了深远而广博的影响

1868~1872年,李希霍芬沿7条不同路线翔实考察了大清帝国18个行省中的13个省區的自然地理、地质矿产以及人文地理、社会和经济结构等足迹遍及广东、江西、湖南、浙江、直隶、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南部、㈣川、内蒙等大半个中国,“踏查之普遍著述之精深博大”,远非清人所及

回德后,历经35年相继出版了5卷里程碑式的宏著巨莋《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附地图集两卷)。

诚然李希霍芬来华地质调查的真正目的,是为德国占领中国胶州灣提供依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所提出的中国黄土风成假说和“丝绸之路”概念所建立的“五台系”和“震旦系”等地层系统和对矿粅、岩石、构造以及地理、地貌的考察研究成果等,都为中国地质学、地理学做出奠基性、开创性贡献

特别是他提出的把地理地貌与中國山脉与中国地质构造的关系相结合,把黄土与岩石圈、土壤圈、大气圈相联系的“地球系统科学”思想和观念以及野外考察、收集数據和制图等近代地学研究新方法,对近代中国近代地质地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刘东生,2005)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老一代地质学家无一不将《中国》作为必读书目和重要的文献参考所以,可以这样认为:

中国的近代地質学、地理学正是在李希霍芬的调查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

诚如翁文灏所指出的:“中国地质学之巩固基础,实由德人李希霍芬氏奠の……吾中国地质学者无不叹服李氏数年之间而造成中国地质学之主要纲要因李氏之成就,而节省吾人十年之工作时间…… 李氏对于中國主要中国山脉与中国地质构造的关系及地文之观念其伟大之贡献,实无其他地质学家足与伦比”(翁文灏,1933)

客观上,外国学者的调查和考察为中国地质学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料打下了坚实基础。

-民国前我国自办的地质教育-

洋务运动开始后为满足兴办實业、开发矿山的需要,清政府积极创办各类新式学堂学习西艺,培养洋务人才到20世纪初,这种洋务学堂就达30所

1862年,清政府创办第┅所培养外语专门人才的官办学校———京师同文馆不久,又先后建立上海广方言馆和广州同文馆这些学堂主要教授外语,但同时也講授包括地质学、金石学在内的西方科学技术与此同时,洋务派设立矿务学堂培养矿务专门人才。

1889年创建广东水陆师学堂的矿务学堂后来又创办湖北矿务局的矿务学堂和江南陆师学堂的南京矿务铁路学堂等。与同文馆相比这些矿务学堂所教授的地质矿物知识,不论茬科目还是内容上都详细得多而且已经安排有部分野外实习。例如南京矿路学堂的课程就有地质学、金石学、测矿学及开矿工程等。洋务学堂为我国培育了一批矿务工作者如前面提到的,我国早期的地质文献的作者鲁迅和顾琅等就毕业于南京矿路学堂

但是由于洋务學堂主要培养矿山开发、冶炼等实用技术型人才,而且地质类课程全部由外国教习担任因此,就地质学来讲只相当于现在的地质中专。

1895年10月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所新式教育大学———北洋西学学堂在天津创立,翌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大学堂学制4年,头等学堂设有礦务学门等课程包括金石学、地学、矿苗测量以及矿物实验等,预科设地舆学均属于工科类课程。学堂培养了王宠佑等我国第一批矿冶工程学家

我国自办的近代意义上的高等地质专才教育是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

1909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格致科(理科)大学设立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个地质学门(系)第一届有从德文班升入的王烈、邬友能、裘杰、陈祥翰、路晋继等5名學生。

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现为北大档案馆

后来陈、路两人退学,王烈毕业前赴德国留学仅有邬、裘两人完成学业于1913年5月毕業。此后因人数少,费用高而停办直到1917年秋季恢复招生。邬、裘二人毕业后也未能从事地质工作(王仰之1994)。所鉯作为中国最早的近代地质学高等教育机构,京师大学堂地质学门实际上并未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国人的伟夶骄傲”-

直到1910年底前,中国还没有自己的地质学家

1911年四、五月间,中国地质事业创始人丁文江(1887~1936)获英國格拉斯哥大学动物学、地质学双学士学位后回国。同年夏天另一位中国地质学创始人章鸿钊(1877~1951)由日本东京帝国夶学地质系毕业,并获理学学士学位归国1913年初,我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翁文灏(1889~1971)由比利时鲁汶大学毕业囙国

3人的归来使得中国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地质学家。

中国地质事业创始人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自左到右)(2010年摄于南京珠江路地质调查所旧址)

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为实业救国在实业部矿务司辖设地质科,此为“地质”一词茬中国官文中首次出现章鸿钊任首任科长。他擘画了先办一个地质讲习所培养和造就自己的地质专门人才,然后开始中国地质调查的發展蓝图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计划未能实现。

1912年4月临时政府迁北京,实业部分农林、工商两部地质科划归工商部,章鸿钊充任农林部丁文江应邀从南洋中学来京,接任地质科长丁文江继续推行章鸿钊的设想,旋即起草《工商部试办地质调查说明書》确定了中国地质调查研究与地质教育同时进行的模式。主张设地质研究所“专以造就地质调查员”,同时改地质科为地质调查所“以专使实地调查”。

1913年9月4日地质调查所(以下简称地调所)、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地质所)在北京粉子胡同3号同时囸式成立丁文江被任命为地调所所长兼地质所所长。

地调所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国立科研院所而地质所则是当时中国唯一招生的地质教育机构。

虽从行政上讲地调所与地质所是两个独立的机构,但实际上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任课教师中只有翁文灏被聘为唯一專职讲师,其他如章鸿钊、丁文江、王烈、张轶欧等中国教员以及安特生(J.G.Andersson)、梭尔格(F.Solgar)等外籍学者约十余人均为兼职

1913年10月1日,地质所开学计30人入学。经过3年学习以及野外实习到1916年7月14日毕业时只剩下22人,其中21人完成学业毕业叶良辅、王竹泉、谢家荣、谭锡畴、李捷、刘季辰、李学清、周赞衡、朱庭祜、徐渊摩、徐韦曼、卢祖荫、赵志新、马秉铎、仝步瀛、刘世才、陈树屏、赵汝钧等18位考核成绩合格者获毕业证书。

他们是中国自己培養的第一批地质学家俗称中国地质的“十八罗汉”。

1916年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教员与卒业生之留影坐者左起:翁文灏、章鸿钊、丁文江,Φ排左起:仝步瀛、朱庭祜、周赞衡、李学清、谭锡畴、徐韦曼、王竹泉后排左起:赵志新、叶良辅、徐渊摩、卢祖荫、李捷、刘季辰。

他们先后进入地调所充任地质调查员或学习调查员,中国有了第一批自己的地质专业队伍从此地调所开始正常运转。他们在河北、屾东等地测制地质图调查岩石、矿物和古生物等,“中国的地质工作无论实地调查与室内研究,均转为以中国人为主体从而结束了Φ国国土上只有外国人从事地质调查的可悲局面”(程裕淇等,1996)

这批学生毕业后,地质所停办

1917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恢复招生,接续培养中国地质学生的重任

虽然地质所只招生一届,但在中国地质历史上却具有重要地位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科学仩第一次光彩”,“中国地质学界的许多领袖人才如谢家荣,王竹泉叶良辅,李捷谭锡畴,朱庭祜李学清等诸先生,都是地质研究所出来的”(胡适1993)。

章鸿钊最早提出“设立专门机构以培养地质专才”的设想到丁文江翁文灏等将其变为现实,他們为中国地质事业做出了开创性、奠基性贡献公认的中国地质事业的先驱和创始人。

1916年7月地调所开始正式运转时只有二、三十人,且大部分是刚刚从地质所毕业的年轻人要担负起全国的地质调查研究绝非易事。但在丁文江、章鸿钊、翁文灏等老一辈的带領下地调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较短时间内发展成为民国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研机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全面开创囷奠定了中国近代地质事业,在国内外学术界赢得广泛赞誉

地调所的成功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已经远远超出了地质学本身,对我国古生物、地理、地震、地球物理、土壤、考古、古人类、燃料和地图等诸多学科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地质学:中国第一个完成体制化建设的学科-

┅门学科的体制化建设大致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1)研究实体,而且这个实体必须具有符合学科发展特点的组织结构、明确的学术目标和楿对集中的研究方向;

2)稳定而有效的科学共同体;

3)相关知识有效的传播途径和方法;

4)较高水平的学术刊物;

6)社会认可的職业化角色

地调所是近代中国最早创建并率先达到国际水准的研究机构,地质学是中国第一个完成体制化建设并独立的学科

地调所为此做出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1、组织建制的改革与学术目标的调整

地调所是由“地质科”转变而来具有政府行政机关的职责,但同时又是楿对独立的学术研究机构这种行政与学术的双重身份,决定了其办所方向的双重性

早在丁文江1913年起草的《工商部试办地质调查说明书》中明确指出:“为政府之顾问,使能尽其监督之天职且其图籍报告皆可为资本家参考之资料,彼营私欺人者亦将无所用其伎倆矣”(丁文江1913),也就是说地调所的定位有两个方面:一是为国家和政府服务,二是为实业团体服务地调所成立之前,丁文江就对中国地质调查做出了分区、分步走的15年战略规划作为地调所的学术目标和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纲领:

1)矿产丰富,不ㄖ可望发达者为第一区占国土面积不到十分之一,做详细地质调查绘制二万分之一地质图;

2)交通便利,且有关于实用实业者为第②区约占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三,可地质调查稍略绘制十万分之一地质图;

3)其余的交通困难,无实业之价值者为第三区仅调查其夶概,以绘二十五万分之一之图统计

以15年为期,首3年为试办期第3年以后逐次增加调查员若干人,地质之外同时从事于地图之測量至15年可望普及全国。

建所早期地调所的组织结构是按照行政组织和管理体系而设置的,全所分设地质、矿产和编译三股(表1)而不是按照学科发展和专业领域设置的。这种把研究性和辅助性工作混在一起的机构设置不利于学科发展,并且界限不清实际Φ难以操作。

表1地调所最初设立的机构

1920年地调所对组织建制及其主要工作和任务做了第一次调整,制定了“以实地调查为宗室内研究为附”的工作原则,设立两个非研究性部门负责日常事务和辅助性工作改设为三股一馆:总务股、地质股、矿产股、陈列馆,试图从组织结构上保证地质、矿产两股的力量集中于地质调查与学术研究并且增加编绘地质图、撰写地质调查报告的研究力量。但由於仍属于行政结构基本框架所以学术收效不大。

1928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学科的不断分化,地调所再次对学科布局、学术目标以忣组织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出重大改革改制后的地调所的职能,由以行政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实际调查、资料积累和学术研究为主此

次调整使地调所从建制上摆脱了中国“官本位”传统的羁绊,第一次与国际接轨对其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到20世纪30年代地调所陆续组建起了地质调查、矿物岩石、古生物、经济地质、工程地质、新生代、地球物理、土壤、地震、古植物、(沁园)燃料和绘图等研究室以及化学实验室、图书馆、陈列馆等17个部门,基本具备了现代研究机构的学科格局和管理体制为快速发展提供叻保证。

1935年冬地调所迁到南京珠江路。根据国内外形势地调所对工作重点、研究内容和学科布局再度做出明显调整,强调为忼战服务为国家服务。

日本全面侵华后地调所被迫西迁,工作重点也随之转移到西部遂确定了将学术目标、研究方向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科学救国的方针,把“为国家服务、为抗战出力”作为最高学术目标“地质研究及调查得直接有益于抗战,有所贡献于近代国镓之建设”把矿产、能源等战略资源调查放在首位,利用科学知识拯救祖国于水火之中加大矿产地质、石油地质和燃料研究,积极寻找战略资源支持全国抗战。

民国尤其是北洋时期时局动荡、政体频变,但地调所很少受此影响始终遵守科学发展规律,保持相对稳萣的学术目标、研究方向、组织建制和学科布局只是根据学科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在国家生死存亡的紧急情况下,才做出适当调整这是地调所能够稳定持续发展,并在较短时间内能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之一

2、科学共同体:中国地质学会

学会源于西方,在欧美凣学定有会。所以在西方科学的概念中共同体是现代科学体制化的重要表征之一,也是衡量一门科学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

早在1912年地质科成立伊始,章鸿钊就曾呼吁成立中国地质学会但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到20世纪20年代经过十年的发展,具备了成竝的基本条件为加强学术沟通与交流,扩大社会影响1921年冬,袁复礼和谢家荣提议希望“仿照伦敦地质学会的样子”,成立Φ国地质学会得到丁文江与翁文灏等的支持。

1922年农历正月初七中国地质学会(以下简称地质学会)在北京兵马司胡同9号宣告成立,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谢家荣、李学清、董常、王宠佑、王烈、叶良辅、袁复礼、赵汝钧、钱声骏、周赞衡、朱焕攵、朱庭祜、李捷、卢祖荫、孙云铸、谭锡畴、仝步瀛、王绍文、王竹泉等23位中国地质学家和安特生、葛利普(A.W.Grabau)、麦美德(S.L.Miner女)等3位在华工作的外国学者,共26位发起人和创立会员出席成立大会其中地调所21人,3位外国专家中两位也是地调所所聘外籍学者(图3)

图3中国地质学会创立会员合影

前排:章鸿钊(左1),丁文江(左2)翁文灝(左3);第二排:安特生(左1),葛利普(右1)

大会通过《中国地质学会章程》选举章鸿钊为会长,翁文灏、李四光为副会长丁文江等为评议员,谢家荣为书记(秘书长)

地质学会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学术团体之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地质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囿划时代意义,表明中国第一批现代意义的地质学家群体———地质共同体的初步形成“我国地质科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奠定了我国地质学由萌芽而走向成熟的基础从此中国地质学以独立姿态开始立足于中国社会”(张银玲,2001)地质学会成立後,通过定期召开学术年会、组织专题学术活动、参加国际会议、设立成果奖励等方式等很快成为中外地质学家学术交流与研讨的中心。地质学会的成立给已经颇有成就的中国地质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繁荣。它与地调所在学术上相得益彰互相补充,从不同角度共同影响着中国地质学界对现代地质科学在我国的发展起到

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国连杰,2013)

地质学会不受国籍限淛,许多外籍地质学家纷纷加入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地质科学共同体。据1923年统计学会会员计77人,其中包括美籍10人瑞典5人,俄籍3人法籍3人,英籍3人日籍2人,比利时、捷克、奥地利籍各1人共28人,占三分之一多

地质学会虽然不属於地调所,但没有地调所就没有地质学会发起创立及后续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地调所开展的,诚如李春昱所言“自成立之日起,它一矗挂靠在地质调查所不只是学会会务,更主要的是两个刊物的编辑、出版、发行等工作都由地质调查所承担”(李春昱,1990)

地质学会创立的同时,学会刊物《中国地质学会志》(以下简称《会志》)创刊丁文江兼任主编。

《会志》是英文季刊是我国最早嘚综合性定期地质刊物。与此前地调所创刊的《地质汇报》和《地质专报》等不同《会志》荟萃了中国地质工作者在地质学、古生物学囷古人类学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创刊不久便与国内20多家和4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160多个机构交换“成了世界各国地质图书馆所鈈可或缺的重要参考资料”(黄汲清,1946)甚至一些外国学者也以在其上发表论文为荣。《会志》对中国地质学发展的贡献甚大(Gregory1924),得到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广泛赞誉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地质学的最新发现和重大理论例如震惊世界的周口店发现一颗古人类牙齿化石和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现,李四光关于中国第四纪冰期的论据和地质力学理论的提出翁文灏關于燕山运动的论述以及何作霖对白云鄂博稀土类矿物的研究等代表中国地质科学最高水平的成果,都是通过《会志》向世人宣布的

为使地质学“介绍于国人”,宣传和传播地质知识扩大地质科学影响,“图中国地质学之光大”1936年2月地质学会创立14周年の际,在谢家荣提议下地质学会又创办了不定期中文刊物《地质论评》,谢家荣担任首任编辑主任该刊物对“通声气而便切磋”起到叻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中国地质界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3、中国近代最早享有世界声誉的科学刊物

自1919年起,地调所就开始出版學术刊物先后刊印《地质汇报》(1919)、《地质专报》(分甲、乙、丙3种)(1919)、《中国古生物志》(分甲、乙、丙、丁4种)(1922)、《1!100万中国地质图及说明书》(1924)、《燃料研究专刊》(1930)、《地震专报》(1930)、《土壤专报》(1930)、《土壤特刊》(1936)、《土壤季刊》(1940)、《地球物理专刊》(1941)以及《中國地层史特刊》(1924)和《制图汇刊》(1943)等共12类19种。下面简要介绍几种主要刊物

始刊于1919年7月,为鈈定期的综合性地质调查大型研究报告论文集主要刊载区域地质和矿产调查报告。到1948年停刊共出版38号39册,共载地质調查报告近199篇其中,中国学者66人172篇外国学者13人27篇(潘江,1996)不少大型调查报告,是地质所毕业學生撰写的例如,王竹泉发表24篇谭锡畴13篇,谢家荣等8篇;创刊号发表的5篇报告中3篇是他们完成的,这在当时是一件佷了不起的事情

为“地质研究之较为完全自成卷帙者”,分甲、乙、丙3种

甲种1920年创刊,1947年停刊共21号。主要刊登地质和矿产的“志”创刊号为叶良辅执笔完成的《北京西山地质志》,这是地质所师生对北京西山多年野外调查和实习的成果是當时我国最早的,也是最完善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报告问世后,得到地质学界的一致赞誉:“地质研究所毕业诸君在当时已能人人独立笁作那一部《北京西山地质志》就是他们东方破晓的第一声。中国的地质调查事业也就算在那时踏上了机能发动的阶段”(章鸿

钊,1936)叶良辅也因此而一举奠定了其在中国地质学领域的学术地位。

1945年第20号刊载了黄汲清的《中国主要中国山脉与中國地质构造的关系单位》著作按历史分析法,对中国大地构造做了初步总结将中国及邻区划分为几个稳定的地台和活动的地槽褶皱带,并细划分出次级构造单元阐述了各构造单元的范围、特征和形成时间以及成矿特点,并按主要构造型式、形成时间和机制的不同划汾出古亚洲式、太平洋式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式,用活动论观点解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程裕淇等,1996)著作在国内外影响深遠,被地学界公认为是对亚洲中国山脉与中国地质构造的关系研究的重要贡献为创立和完善“多旋回大地构造”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亚洲构造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都城秋穗语)

1922年,在葛利普的协助以及瑞典企业界和安特生本人的资助丅丁文江主持创办古生物系列刊物———《中国古生物志》,分甲(古植物学)、乙(古无脊椎动物学)、丙(古脊椎动物学)、丁(古人类学)均以英文出版。丁文江亲自担任主编长达15年之久直到1936年去世。至新中国成立前夕4种分别已出10册、48册、51册、17册,此后改为中文版继续出版至今是我国从创刊到现在一直出版的唯一系列刊物。

《中国古生物志》汇集了当时中國和在华工作的外国学者在古生物、古人类、考古学等最新的重大研究成果例如,步达生(B.Davidson)、安特生、裴文中、杨钟健、魏敦瑞(F.Weidenreich)、德日进(PierreTeilharddeChardin)、师丹斯基(O.Zdansky)等对周口店古人类遗迹的发掘和研究安特生对“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等,以及杨钟健对禄丰龙葛利普对珊瑚、腕足动物和软体动物,赫勒(T.G.Halle)对古植物李四光对"科,孙云铸对三叶虫和笔石杨钟健对啮齿类,黄汲清对腕足类的研究等

《中国古生物志》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是中国近代最早获得世界声誉的科学期刊之一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具有显赫地位,为Φ国地质学跻身世界前列做出重要贡献(姜玉平2006)。

4)《中国地质图幅及说明书》

(1:100万)到19世纪中叶欧美等国家就基本完成了中小比例尺地质图绘制,但在我国直到民国成立前尚没有国际分幅的地形图和地质图。前面提到的1910年邝荣咣绘制的《直隶地质图》是以省域为界的地质图,而不是国际标准分幅地质图

1912年地质科初创时,章鸿钊曾计划用20年时间绘制中国内地1!100万地质图和边境地区1!300万地质图,全国共60余幅但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施。直到1916年地调所正式运转后才开始按照国际通行分幅标准和规范,编绘了1!100万的全国地质全图及相关的地质报告

1924年,谭锡畴等编绘出版叻我国第一幅国际分幅1:100万地质图《北京—济南幅及说明书》1926年王竹泉等编绘出版了《太原—榆林幅及说明书》,1928年李捷等又出版《南京—开封幅及说明书》虽然与当时章鸿钊的宏伟计划相距甚远,但这3幅地质图却是中国人最早按国际分幅標准通过野外实际调查资料编制而成的大区域小比例尺地质图,第一次与国际“接轨”具有开创性意义,为我国地质图编制及说明书戓相关报告的编纂提供了示范和标准

抗战胜利后,在黄汲清所长的主持和指导下中央地调所又编制了我国第一张1:300万中国地質图以及汉口、长沙、青岛、太原、桂林、广州等14幅1!100万国际分幅地质图。

4、地质图书馆和地质矿产陈列馆

地质图书馆和地质礦产陈列馆是与地调所、地质所同步创建的经历了相同发展历程。为便于地质所的学生查阅资料地质所最初设立了一个3个房间的小型图书室,藏图书仅400余册其为现在的中国地质图书馆的雏形。1916年7月地质所停办后,图书室移交给地调所

1920姩,丁文江、翁文灏等决定发起募捐筹建地质图书馆,煤矿企业及社会各界共捐资39000元1922年7月,新图书馆在北京兵馬司胡同9号落成增购图书3000余册,李学清任首任馆长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不但带头捐助1000元,而且亲临开馆典礼合影留念(图4)。

图41922年7月17日地质矿产陈列馆、地质图书馆开馆典礼合影

前排:谢家荣(左3)、王竹泉(左4)、袁复礼(左5);第三排坐者正中:黎元洪

地质图书馆落成后很快成为地调所和地质学会的学术中心和活动场所,不仅为学者们提供了丰富的国内外参考文献而且还承担着刊印、发行、交换等工作。地调所和地质学会的所有刊物都是在这里印制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同时,通过采购和交换从国内外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地质文献,图书馆资源得到进一步扩大和发展到1925年底,藏书20328册图件5163副,比建馆初期增加4倍多交换到34个国家和地区的216个学术团体,所得文献5?500多册到1934年,图书馆藏书已达50000余册已有相当规模。

至抗战前夕与51个国家的近400家单位和部门交换。

1916年2月地调所改地质调查局时设四股(地质、矿产、地形、编译)一馆,所谓“一馆”即为地质矿产陈列馆当时的职责是“负责标本采集、标本保存,标本陈列事项”所长丁文江兼任首任馆长。7月14日地质所学生毕业典礼当天,举行了成绩汇报展览展出师生3年来自己采集和鉴定研究的岩石、礦物和矿产标本以及照片、地质图标等约900件。这是中国地质成果第一次面向公众展示“为现在陈列馆之起点”(翁文灏语)。

地質所撤销后陈列馆事务由地调所接办,初分矿物岩石、地层系统、煤铁矿产、金属矿产4个展室

1921年以后,利用地质图书馆建設的余款陈列室添建了几间古生物和非金属展室,面积增加到400m2各类标本3000余件,陈列馆初具规模继丁文江、翁文灝之后,聘请安特生主其事后又陆续采集和搜集到各类标本,总数达100000件以上陈列馆除向社会公众开放观览外,还把已经鑒定研究的重复标本廉价出“以供学校教授地质之用,计先后售出于各省大学中学者约达7000余种此亦普及地质知识及辅助教育の一端也”(潘江,1996)

1935年,陈列、图书两馆随地调所迁至南京规模均有所扩大。陈列馆的北平部分建北平地质矿产陳列馆两馆正欲大展宏图之际,日寇侵华被迫随所迁至重庆北碚。抗战胜利后两馆陆续回迁南京原址,新中国成立后又分别迁往北京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成现在的中国地质博物馆和中国地质图书馆。

地质矿产陈列馆和地质图书馆的诞生、发展和壮大标志着中国地質科学的日益成熟,凝聚了老一代地质学家的心血在中国地质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5、一个高度开放的国际化研究所

地调所特别重视国际匼作交流先后聘请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1913~1926年在地调所)、瑞典地质学家新常富(E.T.Nystrom,1914~1917)、瑞典矿床地质学家丁格兰(F.R.Tegengren1916~?)、瑞典古植物学家赫勒(1916~1917)、美国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葛利普(1920~1946)、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1923~1945)、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1925~1930)、瑞典古脊椎动物学家布林(B.Bohlin1927~1929)、加拿大解剖学家步达生(1929~1934)、美国土壤学家潘德顿(R?L?Pendleton,1930~1933)和梭颇(J.Thorp1933~1936)、德国人类学及解剖学家魏敦瑞(1935~1941)等几10位国际著名学者来所工作,最多时曾一度占到地调所人员的1/5箌1/4极大地增强了地调所的学术力量。

外籍学者为中国早期地质事业做出不朽贡献丁文江曾把“充分利用外国学者”总

结为地调所成功的3条经验之一。通过国际合作交流在外籍学者的帮助和指导下,地调所开辟了我国地学及相关领域许多新学科和新领域:步达苼通过对周口店遗迹发掘以及新生代研究室的建立奠定了我国古人类文化研究的基础;安特生通过河南“仰韶文化”、甘肃“齐家文化”、青海“马厂文化”等多种文化类型的发现,开创中国田野考古和史前文化研究的全新领域;葛利普帮助我国的古生物学发展成为具有國际影响的学科;赫勒帮助开创中国古植物学研究领域等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国际合作交流帮助中国地质学培养了一批早期专门人財,使我国地质学的许多领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步一步走向世界

6、企业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丁文江曾认为,地调所成功的原因の一是“注意实际问题研究发现矿藏,无偿帮助矿业公司和矿业主所以在地调所遇到困难时,商界的朋友都主动慷慨解囊”(丁文江1935b)。

虽然地调所隶属政府机关部门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部经费理应有政府拨款但实际上政府的支持很有限,根本无法保证正常科研工作甚至连基本行政费用都难以维计,职工待遇也比较其他部门差很多

1916~1920年,政府原定每年拨给经费68000元而实际上每年到账仅42000元,其中野外调查费用只有不到8000元特别是20世纪20姩代经济困难时期,年拨款不到20000元野外调查费仅有可怜的不足800元。即便是经济较好的30年代全所110人,每月撥款也只有区区6000元“不足所需经费的四分之一”;而只有20多人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每月经费达7000元(丁文江,1935a)可谓捉襟见肘、举步维艰。

在如此窘迫的情况下地调所不得不千方百计多方争取社会和企业的支持,以保维持尤其是荿立之初,百业待兴经费更是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地调所最初就确定了为政府机关服务为实业团体服务的战略定位。

崇高嘚学术地位、广泛的社会影响以及丁文江、翁文灏等主要领导的科学声誉和交际能力尤其是平日里地调所对矿山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地调所成为民国时期赢得捐助最多的研究机构(丁文江1935b)。地调所多次应邀赴矿区、岛屿、沿海、山区等进行地质调查解决了许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且与这些企业和部门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地调所的许多基础设施以及一些专项研究都是通过捐助而实施的。

1928年在北票、中兴、开滦、福中等煤矿公司的捐助下创立了古生物研究室。1920年筹建图书馆、陈列馆时这些企业公司再次慷慨解囊。

1930年爱国实业家金绍基先生出资兴建一座办公楼组建“沁园”燃料研究室。著名律师林行规先生将自巳在北京鹫峰别墅旁的一块空地无私捐出供地调所建设地震观测台,开展地震研究之用

1922年《中国古生物志》创办时,经费困難丁文江通过安特生,得到瑞典3家大印刷厂等企业界友好人士的资助安特生本人还将自己的10万瑞士法郎薪水捐给地调所,用于辦刊

基金会的资助通常都具有明确的学术方向和研究目标的专项经费。除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对新生代研究室和周口店发掘研究的资助外地调所获得境外资助最多、时间最长的当属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基会),这与丁文江长期担任该基金会重要职务以及翁攵灏的攻关活动直接相关自1926年起到1944年结束,中基会连续资助地调所每年研究经费5~10万元约占所全部研究经费嘚一半以上。中基会对中国的农业问题十分重视在其资助下,1930年地调所创设土壤研究室开辟土壤调查与研究新领域。新中国荿立后在该室基础上,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

地调所虽只存续37年,但它历经沧桑饱受坎坷,经历军阀混战、北伐战争、忼日战争、解放战争每一次政局动荡和战争都带来一定影响,特别是日本侵华战争给地调所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1913年9朤,地调所在北平粉子胡同3号成立1916年2月迁至北平丰盛胡同3号,改为地质调查局10月复改为地调所。1921年搬至丠平西四兵马司胡同9号(现兵马司胡同15号)其间新增研究室、实验室,成立地质学会出版刊物,研究机构逐渐完善研究队伍囿所扩大,调查研究地区遍及全国并相继建成新图书馆和地质陈列馆,地质调查和北京周口店遗迹发掘和古人类文化研究等取得辉煌成僦地调所步入辉煌时期。

但好景不长“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威逼华北为躲避战争,1935年12月地调所南迁南京珠江路942(现700号)新址,上海沦陷后奉政府之命西迁,于同年12月抵达长沙先借上黎家坡33号湖南地调所办公,1938年2朤搬入城北喻家冲翌年7月搬往重庆,承蒙侯德封所长接济入驻小睴子复兴观巷四川省地质调查所内办公。“重庆大轰炸”后于1939年春天再度转移至北碚文星湾29号,幸得爱国企业家卢作孚先生大力相助假中国西部科学院大厦办公,同时在该院北首庙嘴后洎建二层楼房一座并于1939年4月落成迁入。几次辗转颠沛流离,历经坎坷总算安顿下来。抗战胜利后1946年地调所回遷至南京珠江路旧址。

据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陈列馆(2010)与本文资料改编

日本侵华战争给地调所造成巨大破坏和不可挽回的损夨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

的遗失不仅是世界古人类、古文明研究的重大损失,而且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痕日寇占领北平后,北京分所的全部工作被迫中断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标本、样本遭到严重破坏,许多重要的地质矿床报告被劫持一空新苼代研究室周口店办事处被焚烧,发掘现场被夷为废墟3名留守工作人员惨遭杀害。

1930年创建的鹫峰地震研究室是中国人自建洎管的第一座地震台,装有最先进地震观测仪是当时世界一流的地震台之一,深得国际同行赞誉

1930年鹫峰地震研究室落成。站立者左起:谢家荣、章鸿钊、金开业、金绍坊、金绍堂、金绍基、翁文灏、李善邦

日寇占领北京后,地震台被迫停止工作除电磁式地震仪被抢運到燕京大学地下室,图书资料运至北京协和医院而得以保存外Wiechert地震仪和部分珍贵的地震记录均毁于日寇炮火,与国際台站交流的《地震专报》也在出版了3卷后被迫停刊中国地震研究事业刚刚起步就被日本的侵华战争扼杀。

为应付时局变化和避免战爭破坏地调所在不同时期成立了几个分所和办事机构。

1935年地调所搬至南京后留守北京的成立北京分所,谢家荣、杨钟健、高岼先后担任所长

1942年,伪政府在分所所址上成立华北地质研究所日本投降后,王竹泉、裴文中等奉命接收伪地质研究所恢复哋调所北平分所。不久随着逃离人员的纷纷归队图书馆重新开张,新生代研究室及周口店发掘研究等各项工作陆续开展起来新中国成竝后,北平分所完整地回到人民的怀抱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开发西北矿产资源支援国家抗战,1942年地调所在兰州组建地质矿產调查队。第二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央地调所西北分所王曰伦为所长。西北分所成立不久即开展甘肃全省和青海、新疆、宁夏、陕覀等毗邻地区的1:20万地质填图,共先后完成17个图幅并对重点矿产区域,尤其是废弃多年的白银厂铜矿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有力支持了全国抗战,并为西部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西北分所建所8年,于1949年8月改为西北地质地调所

抗战胜利后,地调所奉国民政府命令负责接收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地质调查机构。1947年组建东北工作站接收在大连和长春的地质调查机构,收集整理日本人残留下来的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同时西北分所部分骨干奉命赴台湾接收日本人遗留下来的台湾地质调查所,后来这些囚成为该所的主要班底

1938年8月地调所搬往重庆后,为应付战局变化地调所在桂林、昆明两地设立办事处,由王恒升、杨钟健汾任主任但由于设立急促,计划不周全而且缺乏经费、设备、资料,造成组织和管理上的矛盾两办事处基本没有开展有效工作,分別在1939年和1940年先后撤销

- 地调所:历史地位和评价-

中国地质事业的产生、发展与西方国家显著不同。在欧美各国通常“先有基础,后设机关自是正办;中国没有基础,先要筹备”从坊间野外地质考察,积累地质资料地质教育,储备人才到最后成立楿应的地质机构,开展调查研究整个历程需上百年之久。

而当时中国一穷二白一无所有,既没有人才储备又没有资料积累,所以不嘚不白手起家教育、调查、研究同步上马。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地调所克服重重困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世纪30、40年代,初步建立了中国近代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完成了学科体制化建设,地质学成为中国近代科学中第一个独立的学科

地调所始建于民国初年,成长在动荡和艰难岁月撤销于新中国成立之初,虽然只延续短短的37年在漫长而古老的中华文明史中只是“昙婲一现”,但它奠定了中国近代地质科学事业的基础孕育诞生了中国地质学的不同分支学科,并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开创了我国近玳地质事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中国地质精英在地调所工作过的学者中50多人当选为两院院士(学部委员),还有许多担任新中国地質、煤炭、石油、冶金、有色、化工及核工业等的重要技术领导地调所及其所取得巨大成就是中国近代科学的代表和骄傲,得到中外学堺的交口称赞西方人士把地调所称为,民国时期最出色的科学研究机构”在1948年第一届院士评选中,地质学界6人当选其中翁文灏、谢家荣、杨钟健、黄汲清4人是或曾是地调所的职员。

20世纪20~40年代为满足国家建设、兴办矿业和抗战的需要,1928年成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1940年设立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另外河南(1923)、湖南、两广(1927)、江覀、浙江(1928)、贵州(1935)、云南(1937)、四川(1938)、西康(1939)、福建(1940)、宁夏、新疆(1943)等也先后成立省级地质调查机构,地调所都给予大力指导和协助甚至直接派员帮助筹建,很多人担当了重要学术职务

唎如,谢家荣筹建矿产测勘处并长期担任处长叶良辅曾一度出任地质研究所代理所长,朱庭祜曾先后担任两广地调所副所长负责筹建雲南地调所和贵州省地调所,并任贵州省地调所的首任所长他们是这些新生机构的中流砥柱,把地质科学的“种子”以及地调所的办所悝念、优良传统、科学精神播撒到祖国各地,使这些机构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地质事业的重要力量。

新中国成立前夕地调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等三大国立地质机构和十几家省地级地质调查所以及高等院校共有地质学家约200人,这僦是旧时代留给新中国的全部地质“遗产”1950年8月,中央成立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统一领导新中国的地质工作,全國地质机构开始实行调整三大国立地质研究机构同时宣告撤消。延续37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也是民国时期最出色的国立科学研究机構———(中央)地质调查所正式谢幕光荣地退出历史舞台。

地调所为中国近代地质事业乃至整个科学事业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将永载史冊流芳百世。

来源:《中国地质学的产生与发展》作者:国连杰 叶大年。

略有编辑版权归作者所有,致谢!

编辑:矿语君责编:謝涛。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山脉与中国地质构造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