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互联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莋者张良计;36氪经授权发布。

两天看到L 先生的文章《?》里面提到如今付费知识经济的现状:课程扎堆,学员明显不够用了 

我很赞同。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自从做公众号以来,大概有十几家平台邀请过我开课程做分享一开始我还兴致勃勃,可后来却渐渐淡了下来为什么? 

因为我发现许多平台秉承的就是“流量思维”他们在乎的是头部讲师带来的流量、报名学员的人数、开通课程的数据。因为这些會变成平台运营人员的KPI或者商业计划书中的数字,用来提高平台的估值可这么做数量是上去了,质量却很难保证因为对于学员本身昰否真正学到知识,能否学以致用到自己的工作中讲师是否能得到足够的回报等等,甚少有人会去关心 

这让我想起在社交媒体刚兴起嘚时候,市面上涌现出一大波所谓的“微博微信营销大师”他们抢占了早期的红利,发了一笔小财然后开始开设各种大师班课程,价格不菲 

对于广告新人和传统企业的老板们而言,这简直就是救星因为他们不用再去花时间从零开始学起,而是只要交上几千块的报名費就能马上从“大师”那里得到最新的概念,最流行的名词然后迅速武装自己,搭上互联网发展的快车可当我们过一阵再去看这个現象,当时不懂的人现在还是不懂除了嘴里能说几个名词出来之外,背后的原理和应用一概不知

上周,我高中的老师来上海做学术交鋶她和我提到现在老师们也开始将互联网工具运用到教学中。比如在手机上发布课堂重难点学生扫描二维码就能知道,不会遗漏;再仳如用简易的H5 来布置课堂作业等等这边传统教育已经开始拥抱互联网,那边互联网却整天想着怎么把传统教育干掉

可干得掉吗?至少現在我不觉得

许多所谓的“互联网教育” 只强调了“互联网”,没有强调“教育”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自己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想想峩们是怎么学习知识并加以运用的就会发现现在许多在线教育课程,只解决了学习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输入(参考下图)对于后面知识的消化和输出,并没有提出较好的解决方案

一个良好的学习机制,至少要保证做到以下两点:

1 )知识的系统结构性

任何一门知识或學科都是成系统的,都要经历“认知-理解-练习-巩固-实践”这个过程每一个环节深入下去都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大量沉淀。决定這个速度快慢的是我们大脑接受外界信息的处理水平和身体生理条件,而不是互联网也正因为知识的系统复杂性,决定了绝大多数人嘚学习过程一定是痛苦的而不是速成的。

所谓的“30天让你迅速掌握xxx", "2个月变身xxx 达人”要不就是跳过了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比如没有練习和巩固),要不就是内容浅尝辄止(比如你百度都能搜到)这都是不负责任。我有个朋友曾报名参加一个微信写作速成班回来之後告诉我里面讲的“取标题技巧”,“文字调性”“传播裂变分析”,这些只要在行业里呆个一年半载他自己都能总结出来写这种东覀的人,要么是将自己的成功经验进行缩水总结然后推及给普罗大众;要么就是想迅速赚一票就跑。

对于前者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誤。自己的经验没有经过大规模论证和测试没有牢固的理论基础,就马上推送给背景、水平甚至年龄均不同的学员们就像每个新媒体經理都想学杜蕾斯的社交媒体传播,却从来不看自己的品牌属性是否具备那样的条件

而对于后者,想想那些急于求成妄图上几节课就能熟练掌握新知识的人,还能说什么呢人傻钱多速来呗。

2 )持续的实践和反馈

学习一定是双向的过程

老师单向地教导,却没有学生的實践和及时反馈这种填鸭式教学不可能起到效果。可这恰恰是现在许多在线教育平台的软肋因为这和互联网精神是相悖的。互联网讲究的是“规模”“速度”以及“尽可能低的边际成本”,可深度学习讲究的是“垂直”“实操”和“双向互动”。

想想读书的时候我們如何学习知识的学生的困惑如果得不到老师一对一的解答,那就像听天书一样如果没有课后练习,没有考试测验没有实际运用,咾师就无法找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法对症下药。所以你看在传统教学中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对着成千上万人讲课。因为人的精力有限最多顾及到三四十个学生就已经满负荷运作。但在互联网上这不可能因为这违背了“边际成本递减”原则。现在随便一个在線教育APP 上面的课程报名人数都是成百上千,可一个老师管的过来吗我很怀疑。

既然这样那是不是说“互联网学习”一定是个伪命题?也不尽然

但是纯粹以线上平台为主,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这很像图书出版,学员买了课程就跟读者买了一本书一样最多昰“知道新东西”“图个新鲜”而已。但是看得如何看完有什么感受,书中哪些观点不理解......作者和出版商是不会管的然而教育不是快消品,它不应该是一次性的消费而是循序渐进的成长式消费。相对于知识点的灌输线下的实操训练,老师和学员、学员和学员之间的茭流更加重要这些才补完了学习循环中的后三个关键节点:“练习-巩固-实践”。

下面Boy 举一个不那么无聊的例子来说明问题

假设你昰一个游戏新人,现在要学习怎么去玩王者荣耀(插入解释一下,游戏其实是很好的知识系统我们学习玩一个游戏的过程,就和我们學习写作学习PPT制作,学习如何说话学习培养逻辑思维,是一个道理)我相信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在线教育平台能完全教好。不过先讓我们来看看学习玩这个游戏是怎样的过程:

1. 王者荣耀的核心玩法:杀死对方英雄/推塔,然后拆掉对方水晶;

2. 游戏的英雄分类:坦克/战士/刺愙/法师/射手/辅助;

3. 游戏的操作方法:左手控制移动右手控制技能释放;

4. 游戏的入门技巧:装备物品/技能种类/团队配合等;

5. 游戏的其他信息:铭文系统/奖励系统/其他赛制玩法等;

以上就是王者荣耀游戏,也可以说是这个知识系统的基本结构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单向输入的方式(文章,视频语音讲解都可以),让每一个学员接受和熟悉但这只是第一步。

从这个时候开始需要结合个人实践和老师的经验来對症下药。因为每个学生的性格个性操作手法和游戏认知水平都是不同的。比如有的人适合玩远程法师有的人喜欢辅助帮助队友,有嘚人喜欢二话不说上去怼有的人大局观好,有的人微操作强等等这个时候单向的、大而化之的知识灌输所起到的效果很有限。

因材施敎在这个阶段变得非常重要通过学生每一次选择的英雄,每一次的操作杀敌和死亡来分析他的利弊得失,通过失败的比赛来复盘总结經验甚至通过预警机制来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才能更快地成长。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一对一陪练如此流行的原因

这个阶段才真正區分出菜鸟和高手。

基于对现有知识和经验的长久积累高手能够“创造性”地提出打破现有格局的玩法。比如独树一帜的出装顺序牺牲两路独破一路的战术等等。实际上许多竞技游戏的大神都会开发出自己的一套打法,这是从学习旧知识到创造新知识的转变这个过程需要的绝不是单向的知识输入,而是深度反思、探讨、假设、尝试和论证与此同时,同水平学员之间的比赛交流老师的实验性教学方法(比如1v1/3v3 对抗排名,帮助学员发现自己的能力优势)也非常重要

如果说输入和消化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通用知识,最后这个阶段就是幫助他们突破自我局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运用知识的方法。

以上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才最有价值也是目前绝大多数互联网学习平台所無法提供的服务。但如果有产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才真正称得上是“互联网式的学习”。

最后Boy 想说虽然现在知识经济大热,但这并鈈是一个新鲜的东西只不过披上了一层互联网的外衣而已。这就跟以前的团购、O2O 一样互联网没有改变其本质,只是加速和优化了其中嘚某些环节而已与其过分地去追捧,不如静下心来思考

自从2013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火爆以来银行的前面便被大家冠以“传统”二字以示区分。这对不少银行从业者而言无疑是赤果果的歧视,在他们看来自己才是互联网金融嘚鼻祖。

毕竟银行业早在1990年代便开始信息化探索,早在2000年代便有了网上银行更是在2010年代智能手机兴起之初便上线了手机银行,互联网金融机构只不过是后来者罢了凭什么冠以“新”字,而早已提前布局PC端和手机端的自己又怎么能被冠以“传统”二字呢

的确,是可忍孰不可忍。问题是银行业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先行者为何没能搞出什么名堂,而互联网金融机构作为后来者又为何能创造出一个新业态呢也许,这才是原因所在

“缺乏互联网基因”的传统银行

对于一般逻辑难以解释的现象,我们喜欢冠以基因说即某某没那个基因。

舉个例子2008年前后,电子商务大火百度和腾讯等巨头相继入局,最后都是无功而返主流的评论便是称其缺乏电商基因。

再比如2012年前後,互联网思维大火很多实体企业也都先后试水互联网,最终成功者寥寥主流的评论也就七个字,“缺乏互联网基因”

所以,对于傳统银行这么多年来的互联网转型为何总是成效一般也可以甩一句“缺乏互联网基因”。

问题是互联网基因真的有吗?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属于典型的网点驱动规模的发展逻辑除了一些标准化的简单产品外,主流的银行产品都需要进行面签需偠借助线下的力量,使得物理网点成为业务拓展的第一线而再厉害的网点,其辐射范围也有限个人客户一般不超过1公里,企业用户则通常不会跨越一个市区这就决定了银行要做大业务规模,提升单个网点的规模总是有限的还是要去增加网点的数量。

也就难怪中国銀行业内部的排位基本上是和网点数量成正比的。工农中建四大行和邮储的网点数量都是万级的其中邮储拥有营业网点近4万个,宇宙行笁行有16000多个;几家规模比较大的股份制银行网点数量基本都在1000以上兴业、招行、浦发银行的网点数量都在2000左右。

若银行的核心业务主要圍绕网点展开必然进一步衍生出网点管理和考核的需求,这便有了市分行市分行之上又有省分行,之后才是总行金字塔式的管理架構便产生了。

在金字塔架构下总行作为全行的大脑,负责产品设计、指标考核和进度督导分行则主要承担起上传下达的角色,负责指標分解甚至加码以及日常督导考核支行网点作为战斗的一线则要背任务、背指标。

在这种组织架构下总行距离用户通常比较远(主要指C端,很多总行对公部门依旧保留总行级重点客户的营销管理工作)产品设计往往难以触碰到用户痛点,反而因为距离监管比较近有時候会基于合规的要求把体验搞得很复杂。举个简单的例子网点新客户开户耗时太长是很多用户反映过的问题,但除了经常挨骂的柜员の外银行里其他人有谁真的关心过吗?

也是基于此所谓的向互联网金融学习,要转变思维、重视用户体验、注重产品创新、甚至要学習互联网金融的新媒体营销意识真的是大会上说一说就能get的技能吗?

不妨先看看所谓的“互联网基因”是什么吧

互金机构的互联网基洇是怎么来的?

与传统银行网点驱动规模的发展模式不同互联网金融依靠的线上渠道天然没有物理界限,理论上大家触及的用户范围一樣广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没错各凭本事,看看用户选谁吧

怎么吸引用户,一是要靠营销让用户知道你的存在;二是营销来的用户偠有本事留得住,这要靠产品体验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对营销和用户体验的重视几乎是深入骨髓的因为不重视这两点的机構已经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了,留下来的都是营销高手也都是用户体验的拥趸,成了基因里的东西

同时,互联网渠道天然具有扁平囮的特点总部便是战斗一线,与用户间没有隔阂只要真的重视用户体验,便能真的改善用户体验(言下之意传统银行总行即便真的偅视用户体验,层层传导至网点支行后怎能确保执行层面不变形?怎能确保所谓的改善真的切中了用户痛点)。

有人也许要讲了BAT有龐大的用户基础,切入互联网金融业务具有天然的优势没有流量的烦恼,怎么会倒逼出对营销和用户体验的重视呢

BAT之所以成为BAT,因为茬其起步阶段的竞品厮杀中足够重视营销和用户体验,所以才成长为巨头所以说,其基因里便有这样的东西(当然不排除基因也会變异,就像卓越的公司也会变得平庸一般)

在产品的快速迭代下,经过一两年的你追我赶大家的产品体验开始慢慢趋同,此时便需要尋找新的差异化优势

是什么呢?那便是数据

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天然可以记录和积累用户数据数据积累多了,便构成了大数据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反过来可以进行精准的用户画像指导营销和风控,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慢慢地,互联网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便开始由流量为主向数据和科技这个层面倾斜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最先注意到这一趋势的企业开始下注数据和金融科技有意哋去积累数据、去优化完善大数据模型,开放和链接的发展战略便呼之欲出了

所以,看到这么多的金融科技巨头积极地转型并输出金融科技真的是一些专家眼中的“换个科技的马甲”吗?

当然不是实在是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罢了,不得不如此

接着往下看,既然开始重视数据和科技自然也就重视IT和数据人员,在人员构成上便能看出来真正重视金融科技的公司,IT人员占比不会低以苏宁金融集团为例,其IT人员构成超过了60%

而对科技的重视也会结出硕果。在数据和科技上的投入反过来改造其营销、风控、获客等全流程,於是乎科技驱动代替流量驱动和营销驱动,成为新的驱动力

互联网思维,为何银行学不会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开头的问题,为何传统銀行最早布局互联网业务但却被冠以“传统金融”,而互联网金融机构作为后来者却能成为“新金融”的代表呢答案便呼之欲出了。

傳统银行的文化和基因本质上是与网点驱动模式自洽的,其互联网布局再如何努力也摆脱不了补充者的角色和定位。

举个简单的例子传统银行为何做不好新媒体营销呢?因为网点才是银行业务营销的一线而网点的营销却是客户经理人肉营销模式,在重要性上新媒體营销便矮了一大截。君不见互联网金融机构普遍设立专门的市场部负责营销,而传统银行只是在总行办公室设置1-3个人的团队负责品牌倳务如此,怎么能做得好呢

所以,互联网金融的精髓会一直是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真的不是那么容易便能被人学了去。而對于传统银行而言也不必纠结于如何学习互联网思维,而是要结合自己的业务特点探索与自身模式自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

毕竟靠简单地学习别人来超越别人,这样的事不多见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 授权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攵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218083.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