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离开年轻人要留下还是要离开的农业,成了什么破样儿

小伙自称年入百万,开豪车,被老板狂喷,最后要求老板降低工资!|老板|工资|自称_新浪网
小伙自称年入百万,开豪车,被老板狂喷,最后要求老板降低工资!
小伙自称年入百万,开豪车,被老板狂喷,最后要求老板降低工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因为一部漫画,日本的妹子都跑去当农民了…… - 简书
因为一部漫画,日本的妹子都跑去当农民了……
▲如果有一所学校,专门教人怎样当农民,你会去吗?
如果说起日本妹子,那么水手服、女仆装、软萌、卡哇伊这几个关键词是肯定逃不掉的。
如果提起“农民”这个职业,我想大多数人脑海里都会浮现这样的画面……
前几日有新闻报道,日本70年代的偶像组合成员太田美知子,退出组合后从偶像变身农民,务农29年,每天清晨4点半起床,不管风吹雨晒都要干完农活。
好奇之下一搜才知道,原来日本女性务农的人数不少,近年来年轻女性务农的比重还不断在上升,2015年日本农业高中女生整体比重达到48.8%,创造了历史新高。
明明在人们印象里“脏、累、苦”的农活,为什么突然会受到年轻女孩子的青睐呢?让她们抛弃光鲜亮丽白领的梦想,甘心成为一名默默耕耘的农民呢?这就不得不得提到一部动漫作品——2011年开始在《周刊少年Sunday》上连载,以北海道农业高中为背景的校园漫画《银之匙》,作者是正是创作出了《钢之炼金术师》的荒川弘。不过和《钢之炼金术师》的机械、金属、未来感不同,《银之匙》画风清新……诶……?
咳咳,清新自然,官方标语是“沾满了汗水、眼泪和泥土的青春故事”。(迷之接地气)
《银之匙》的故事设定在拥有在全日本所有高中中最多的占地面积的大虾夷农业高等学校,是一所坐落于北海道的农业高中,校内学生多为以将从事农业当作目标的农家子女。比如女主角御秋影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驯马师,并且以升入大学为条件换取了家人的认可,听起来完全跟现实世界反转有木有!
其他角色的设定也是从小就以“成为一个出色的农业人”为目标的。
反正就是一群从骨子里热爱着农业的年轻人啊!
原本在大都市就读升学学校的男主角八轩勇吾,因为某些因素,刻意前来就读位於乡下的农校。对一直在都市生活的勇吾来说,是个完全没有接触过的环境。比如这里的课堂不教常规课程,而是教怎么饲养奶牛……
但是在周围人的感染下,勇吾开始放弃功利心,用贴近自然的视觉,欣赏生活里细小的美好。和这里的土地、农业、农民建立起美好的情感联系,立下的创业的目标,还开始写下“就读于农高的每一天”。
最开始面对刚出生的小猪手足无措,尴尬到不行。
得知小猪日后将被屠宰成肉品,所以替小猪命名「猪肉丼」,到时候变成食物时才不会太难过。
由于荒川弘老师自己就出生于北海道的乳畜业家庭,而且也是农业高中的毕业生。所以作品中的许多内容都是结合本人的大量亲身体验而创作的。女性细腻的画风和温情而富有魅力的角色剧情,难怪会大大促进了年轻人对农业的喜爱。
动漫文化中新兴起的农业女性身上特有的魅力,比如御秋影、稻田多摩子等几个女性角色都是坚定追求自己梦想、遇到困难也决不放弃的人,光是看着她们就已经觉得很热血了。
目前《银之匙》总销售量超过1500万册,在万千少女中引起一阵“农业热”,还因为人气过旺被搬上银屏。真人版的还原度非常高,让人感觉主人公仿佛就生活在身边,还有就是:当个农民好像也不错啊!看着小猪们一天一天长大。
可以牵着马出来约会,比开跑车酷多了。
同学聚会总会有一级棒新鲜美味的食材。
比起大城市里的压力与焦虑,朴实的务农生活简直不要太幸福啊!
参演的演员也表示:“实际操作过挤奶等劳动之后,让我对牧场工作人员刮目相看!尤其他们还没天亮就得起床工作,真的很伟大,也让我对每天喝的牛奶开始心存感激起来。”《银之匙》3月在日本上映以来,总票房已经突破6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4200万),还带动了日本「猪肉丼」的销量。
当然,引起日本“农女”人数增多的原因不会仅仅因为一部漫画,早在1989年,日本政府就改订了“农校学习教育大纲”,增加了料理、花卉、小型动物饲养等多门更具趣味性和生活感的专业,这大大吸引了女学生的眼球。
2013年11月,日本农业水产省就创设了“农业女子项目”,重点为有志务农的女性服务。在此支持下,全国女性农业工作者与企业联合,开发更加时尚、更易被女性接受的农装,以及在繁重的农活中可以有效保护女性皮肤和健康的装备。
此外,女性农户和农业专家等还专门前往农校面向在校女生宣讲,提高女生对农业的认知度和亲近感。这对于原本对务农有很强心理抵抗的女性是个福音。
日本政府推算,未来至少40年以上,农业高校的学生总数将持续减少。而值得关注的是,近20年来男生比重激减过半,而女生却开始成为主力军。近年来,相关专业的女生报读人数也在直线上升,农业专业由15.3%增加到40.4%,园艺专业由30.7%增加到55.3%,食品科学专业由41.9%增加到65.8%。可以说,在日本人口锐减、农户和农业劳动力数量急剧下降的背景下,此番情景让人惊讶。不仅是日本,世界各地的农业都呈现着年轻化、女性化的倾向。最近英国公开了3DS游戏《牧场物语:起源的大地》真人宣传片,主角也走田园美少女风。
动态视频戳这里:
3DS《牧场物语:起源的大地》英国超写实CM
而在中国,今年农业部也已经发文表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同时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互联网+农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古老的农业正走在“重返青春”的路上,不久的将来,也许当农民就会变成一件很“酷”的事情哦~
撰文/草泥马
参考文章:
《日本巧诱少女做“农女”有何妙招?》蒋丰
「银之匙」、「荒川弘」百度百科等
脑洞大开职业学堂 诚意原创
如需转载,请简信联系
推行职业素质教育,挖掘新兴职业,分享职业路径。在这里,打开你的职业想象力。总之,有趣有料脑洞大开和职业有关的东西都在这里了。微信公众号:naodong10
-- 发自我的网易邮箱平板适配版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163 To: &秦丕兴& Sent: Fri, 15 Sep :27 -0700 Subject: 大营、二营勤俭持家发家、到成为企业家
1.容易影响心情。因为西藏行,有点精神恍惚,而且真的有点追求完美,不做完就不想放下,即使明天有很多事要做。
1.室友丢钱,急于摆脱自己的嫌疑,反而显得很有嫌疑。 2.情绪化。精神恍惚,影响打工,影响学习,影响工作。 3.要想成为朋...
引子 刘琴三十岁了,至今想不通自己怎么会走到这一步。 有一回,她总结道:这一切都怪自己重欲。 晚上,躺在木板床上,听着同犯们的鼾声,间杂着梦呓,她的双眼瞪着日光灯,还有日光灯后惨白的墙顶。 睡在下铺的女人,精神有点失常,又在梦里尖叫:“放我出去!”每当失眠的时候,她就留意别...
她是低着头走的 经过我的面前,她没有说一句话 他的表情隐藏着沉重 她的家在遥远的外地 她把一个工作十几年如一日的做着 她去年刚刚生了孩子,便赶来匆匆上班 她的突然离开,好像一个谜 今天是她来这个公司的最后一天 她没有四处张扬的去告别 她只在不错的几个同事那里告别 不知她说的...
在了解了Spring Boot的运作原理和主要注解后,现在来简单的分析一个Spring Boot内置的自动配置功能:http的编码配置。 我们在常规项目中配置Http编码的时候是在web.xml添加一个filter,如: 自动配置要满足两个条件: 能配置CharacterE...
《楚乔传》作为2017年我最期待的一部剧,开播之日的表现确实惊艳到了我。没有电视,我是看的在线直播,看完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可能是楚乔这个人物让我有很强的代入感! 本来以为这部剧的评分应该还不错,结果去豆瓣一看,让我有点惊讶。 我不知道现在的人都怎么了,说一两句夸赞的话,...
昨天是漫长的一天,因为前天骑到时膝盖有点吃紧,所以昨天起步就怎么轻松怎么骑,幸亏是沿海骑没起伏。这样一来速度就没有了,但考虑还有一半路程,保护膝盖要紧,于是也就当休闲游了。一路都有类似华盖的松树,非常美丽,老让我想起面包树,间或还有草球可以欣赏,所以前天大部分时间都很悠闲,...小伙自称年入百万,开豪车,被老板狂喷,最后要求老板降低工资!|老板|工资|自称_新浪网
小伙自称年入百万,开豪车,被老板狂喷,最后要求老板降低工资!
小伙自称年入百万,开豪车,被老板狂喷,最后要求老板降低工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美国年轻人流行“弃笔从农”
无论是“从农场到餐桌”的健康餐厅,还是售卖新鲜蔬果的农夫市场,美国的中产阶级越来越关注食物从哪里来,本地食物的吸引力也日益增加。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城市居民开始将农业视为比以往更高尚的行业,甚至放弃高学历和高薪工作到乡下务农。对于这种现象,美国农业杂志《Modern Farmer》形象地解读为“缓解工作带来的精神创伤”和“为城市问题解毒”。
从学术新星到“第一代农民”
7年前,克里斯·霍尔曼(Chris Holman)决定放弃阿拉伯语博士学位,离开“高大上”的学术界,和妻子玛利亚·戴维斯(Maria Davis)从俄勒冈州搬到威斯康星州务农。
在正式开始博士生涯前无所事事的9个月里,霍尔曼原本想找兼职工作,但他觉得自己有足够的积蓄,可以尝试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一开始在农场里种菜养鸡时,他只抱着自给自足的想法,但当玛利亚工作的牛排餐厅一次买了6只鸡时,他们兴奋得“就像是世界之王”。
很快,另一家餐厅开始跟霍尔曼商谈合伙,但老板每周需要约40只鸡,远远超出霍尔曼农场的产量。他意识到自己来到了岔路口——是趁这次机会扩张农场规模,还是坚持原本的“小农生活”?
“我告诉自己尝试一把。”霍尔曼向美国《大西洋月刊》回忆道,他动用积蓄购买了扩大规模需要的基础设施,第一年就养了4000只鸡。他知道,即使农场破产,他们依然在学术界有退路可走。
当时,霍尔曼在威斯康星大学做教师,兼职做农民是非常辛苦的事。农业用地租金高得惊人,他们不得不将农场建在了几小时车程外的麦迪逊郊区。玛利亚的父母帮忙建鸡舍、照看鸡群,夫妻俩则不得不每个周末开车来回奔波。他们经常周五晚上11点出发,凌晨1点到达,小睡3个小时后就起床开始忙碌。带着处理好的鸡回到市区后,他们草草洗漱一番就得立刻回到工作状态。
如今,霍尔曼农场面积已达到41亩(约2.7万平方米),年出产约5000只肉鸡、400只火鸡和500只鸭子,同时种植大量水果、蔬菜和粮食,与附近社区的餐厅和农场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他放弃了学术专心做全职农民,玛利亚在非营利组织工作,农场还雇了一位兼职员工。
每天清晨早早起来,简单吃点早餐后,霍尔曼就投入了忙碌的工作——喂养牲畜,检查水槽和电动栅栏,清理鸡舍,还要抽空给猪修建过冬的新家。除了做饭吃饭,他得一直忙到晚上9点,顺便遛遛看护牲畜的狗。如果是在夏天,他几乎整天都得顶着大太阳干活。
在美国农民继续大幅减少的同时,1/4的农民是务农经验不足10年的新手。目前,这些青年农民控制着16%的农田和25%的有机农产品销售。不过,与经验丰富的农民相比,他们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头开始建设农场价格不菲,买到合适的耕地更是困难重重。
霍尔曼在威斯康星州就有过类似境况。该地区农田近年来已被小规模农场“占领”至饱和,许多农民为了在麦迪逊戴恩县农夫市场上获得出售农产品的展位,已等了5年。
在霍尔曼看来,对于没有务农经历的初学者,农场是充满未知数的世界。务农十分辛苦,而且一旦出错,就得付出昂贵的代价,这相当令人沮丧。
“我不觉得人们对待农业的看法很理智。”他说,“很多人认为农民就是没什么脑子的蓝领,只会把种子撒在地里。我离开学术界时,很多人很难理解我为什么选择务农,其实,这是一份需要规划和强大心理承受能力的职业。”
农业“菜鸟”互相帮助
和霍尔曼一样,芝加哥《每日先驱报》前记者克里斯·马里恩(Kriss Marion)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全职农民,为50个家庭提供新鲜食物。她的农场位于麦迪逊西南部约64公里外,占地20英亩(约8.1万平方米),里面有绵羊、山羊、鸡、马、牛、猪、鸭子、火鸡、猫,还有一只鹅。
约10年前,在芝加哥生活了20年的马里恩和丈夫决定追寻“不同的风景”和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她从小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大农场中长大,生活在城市里,内心总有一丝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第一眼看到这个美丽的农场时,我们就决定把那幢摇摇欲坠的小楼修好住进去。”马里恩告诉美国《密尔沃基新闻哨兵报》,“我们打算找邻居要一点羊粪来肥沃土地,却带回了5只可爱的山羊。”过了一小段时间,小羊羔、小猪、小牛和小鸡小鸭越来越多,农场里渐渐热闹了起来。
为了做好农民,马里恩开始在一些有机农场打工,学习如何进行大规模生产。学成归来后,她把这些技能通过社区农业系统传授给其他农民。2010年,早已脱离了“菜鸟”身份的马里恩报名参加了“新手农民协会”,与同行分享务农经验和商业技能。
“我真的希望看到我们的社区农业发展成功,这个地方失去了奶酪工厂和其他领域的就业机会。”她告诉《密尔沃基新闻哨兵报》。
只要缴纳100美元(约合人民币667元)的注册费,缺乏经验的第一代农民就可以在“新手农民协会”学习财务规划、市场影响等课程,共同讨论如何控制成本、销售产品。霍尔曼也是该协会的资深成员之一。
此外,美国《福布斯》杂志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农业,而不仅仅做农民的妻子或女儿。如今,美国30%的农场经营者是女性,是上世纪70年代的3倍。农场管理软件公司Heavy Connect声称,该公司75%的员工是女性。
近年来,农业的概念与气候变化、健康、技术等问题密切相关,对女性的吸引力增加。农业不再被视为肮脏的、让人筋疲力尽的男性工作,而是对工程、生态、政策、营养和管理知识的综合运用。
年轻农民用新技术发展农业
赛斯·斯夸尔斯(Seth Squires)是出生在纽约北部的第二代奶农,18岁时决定继承家业。在“千禧一代”中,像他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看来,面对严峻的就业市场,回到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并不是糟糕的决定,特别是年轻人有机会利用新技术发展农业。
根据美国农业部2012年的调查数据,该国约有11万名25~34岁的农民。美国劳工统计局去年的数据显示,大多数农民的平均工资是每小时33.6美元(约合人民币224元),而高中以上文凭、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劳动者平均年薪为69880美元(约合人民币49.6万元)。与此同时,“千禧一代”的失业率约为5%。
斯夸尔斯没想过从事农业,但3年前父亲受伤后,他被迫第一次给奶牛挤奶,从此一发不可收。如今,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一心想把从父亲那里继承的家族农场向蓬勃发展的有机农业市场方向发展。
30岁的泰勒·巴特勒(Tyler Butler)从华盛顿大学毕业后在马里兰大学实验室工作,父亲退休后,他接管了家族果园,成为第三代农民。每年10月,这个果园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采摘。
巴特勒和父母、祖父母种着同样的草莓、树莓、苹果和南瓜,但引进了更现代化的营销方式。他为农场开通了脸谱网和推特网主页,用时髦的在线广告吸引年轻游客,还计划举办草莓音乐节。
28岁的马修·泰勒(Matthew Taylor)16岁那年继承了家族的粮食和家禽农场,一年后又新开了两个。他还打算继续扩大自己的业务,出产鲜花、猪、干草等。在威斯康星大学雷河分校攻读作物与土壤科学的20岁学生马特·科特贝恩(Matt Kortbein),则利用可视化软件和科学数据管理玉米、大豆和黑麦,以此获得了家族农场的继承权。
“年轻农民在积极寻找新的方式提高利润,创造令人满意的职业生涯。”美国国家青年农民联盟发言人切尔西·辛普森(Chelsey Simpson)告诉《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国家需要出台更多支持政策使他们更容易成功,无论是第一代农民还是第五代。”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青年人的这种爱,才够燃
日07时50分来源:
泸沽湖畔,产自大凉山里的盐源苹果,曾经在香港市场让美国“蛇果”备受冷落。但40年间,大凉山里的年轻人走出了不再回来,只留下老人伺弄苹果树,盐源苹果也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风光。
大凉山里“盛产”儿童教育的悲剧,就像去年那帮看哭了我们的“格斗孤儿”,金钱和爱,在这片土地上都显得稀薄了很多。赵兴志也曾像很多年轻人一样,离开大凉山在外闯荡,过过几年幸福时光,但他的梦想,还是把钱和关爱,带回大凉山。
这片土地很好,大家能富起来
回来,就是从零开始。这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毅然决然的勇气。
2011年,赵兴志选择回到家乡种苹果,40多年种植,盐源苹果早有了套袋、膨大剂这类高产的法子,但他不用,要当地特色“丑苹果”--冰糖心苹果。父母不理解他,认为供他读书就是为了让他离开,他说:
“我把这个做起来,年轻人能回来,大家都能富起来。”
从这片土地开始
这是赵兴志最难受的时候,他想要把老一辈施肥除草破坏的土地进行改良,父亲说他乱来,养土减收,乡亲们说他不懂种苹果,耽误了大家的收入。
说“众叛亲离”也不为过。
不要看不起八千块
一起干事儿,比什么时候都有力量。他找到志同道合同乡伙伴一起种苹果,没钱投入的时候,偷着拿户口本去信用社贷款,每个人就贷出来八千块钱左右。
四个人就是三万二,搞起来几十亩土地。
悉心钻研,自然恩赐。
他不断自学摸索,甚至跟专业人员了解土地和种植知识——泸沽湖畔的盐源,这片土地符合种苹果的全世界公认的七项指标,这里天然的气候环境适合种植苹果,水源靠近泸沽湖,本身就是山上的雪下来的。日照时间超过三千个小时,再加上海拔2300米到2700米形成的昼夜温差,都为冰糖心苹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
生出丑苹果,香甜在内心。
土地肥沃、种植得法,原本七八年才能结果的苹果树,在第四年的时候,就争气地开花结果了。
没有套袋、接近阳光,苹果看起来不像以前那么光洁漂亮,但这“丑苹果”却天然绿色,没有化肥农药,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健康之果。
在丑苹果外表下,有颗冰糖心。阿克苏、山东等地的苹果糖分一般在10—18度,而这里的丑苹果,拥有21度的冰糖心。
大凉山里的孩子们希望爸爸妈妈回家
在接近天堂的地方,红苹果是幸福的味道。
很多人慕名而来,冰糖心苹果被早早预定完。赵兴志的“痴心”和“成果”打动了更多人,老乡们纷纷来找他取经,一起打造匠心苹果。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开始幸福的和家人过生活,和土地做朋友,和丑苹果一起甜甜蜜蜜。
这里 “离太阳最近,离城市最远”,农人头顶上洒满阳光,致力于把家乡的苹果做成一个绿色产业,他们希望这颗“冰糖心”,能甜到自己,甜到村民,甜到全国更多人。
其实,在中国像赵兴志这样的匠心农人还有很多,他们散布于广袤的祖国大地,苦心经营着天然至味,但不为人所知、所信。为了改变这种现状,2017年中化农业提出要打造一张中国优质农产品榜单——熊猫指南,寻找中国最优质的农产品,像呵护国宝大熊猫那样,呵护良心农产品和匠心农人。
2017年,熊猫指南调查团队累计行程35万公里,走遍31个省市自治区,完成了首期榜单产品的全部调查工作,熊猫指南2018春榜也于3月21日发布,向社会公布了56种良心农产品。中化农业希望通过熊猫指南做一件改变的事,创新的事,让好东西为人所知,为人所信,让那些真正的匠心农产成为灯塔,为中国农业的品质升级照出一条路。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熊猫指南2018春榜上榜优质农产品。
本期内容为广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轻人如何从事农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