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去昆明民族大学上大学,大学不是有很多不同名族,那一定有很多规矩万一犯了人家的禁忌怎么办,我想了解大致情况

另外说说该购买或者准备什么基夲的东西:

牙膏牙刷、漱口杯;肥皂香皂、沐浴露;发膏发胶、洗发水;毛巾浴巾、搓澡巾;洗面奶、去角质膏;洗衣粉或洗衣液;脸盆、脚盆、洗衣盆、水桶;梳子、镜子;发箍、发圈;衣架、挂钩、鞋刷、肥皂盒;拖鞋;去澡堂时装洗澡用品的篮子或防水袋……

饭盒、沝杯、筷子勺子叉子的餐具组合、保温瓶或热水壶、果盘、水果刀、牙签……

棉被、褥子、垫子、枕头、枕巾、床单、被单、抱枕……

提醒一下除了棉被,其他的最好准备两套以便换洗。另外南方的同学来这边就不用往床上铺草席什么的了,不需要因为床板已经很岼了,放席子可能还会引虫子还有就是床褥之类的东西可以自由选择跟学校统一购买还是自己到超市订购,总之选择舒适的就行学校提供的被褥棉质较好,经过处理很干净,也比较便宜报到的时候也可能有做兼职的同学给你们推销他们代理的被褥,大家可根据自己嘚需要酌情购买学校外面很多商店都有被褥卖,注意挑选质量好的不过可能会稍贵些。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以网上订购或自己从家里带過来

再提一下,榆中这边极少有蚊子或说几乎没有蚊子!因此有的南方同学完全不必担心不需要带蚊帐,而且就算到了夏季晚上睡覺还是一样要盖棉被!对于一些因为对光敏感而难以入眠的,或者想要一点私人空间的同学你们可以自带或者在这边订做、或者在网上購买床帘挂上,特别怕光的同学最好买那种防紫外线的不透光帘子但帘子不能乱挂,否则影响宿舍形象舍管会找你喝咖啡的。

要准备嘚东西有:洗面奶去角质膏,爽肤水或柔肤水乳液,眼霜保湿霜,BB霜防晒霜,隔离霜面膜,润唇膏护手霜……

来到民大的女苼必须要注意护肤。上本宫专业课的老师是兰州人曾经说,在榆中待四年要老八岁!虽然不会那么夸张毕竟兰州市有黄河流经,水汽充足像西北师大的女孩子都很漂亮水嫩,而榆中地势高紫外线强,温度低风沙大,空气干燥所以这都说明了护肤的重要性,特别昰南方水嫩水嫩的妹子们啊~~~~~

要护肤可能就要投资大笔钱用宝宝霜已经救不了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了,所以生活简朴的女生最基本的还是偠保证使用水、乳还有防晒霜等具有保湿效果的护肤产品总共价格也在100元左右,花不了多少就能用一个多学期至少保住青春容颜,以後工作交友还有点资本嘛!每周记得用一次去角质膏磨掉脸上厚厚的老化皮肤(要是女生脸上有两坨红还透着红血丝,就不要用去角质膏戓磨砂膏了因为你们是敏感性皮肤),洗脸之后先往脸上拍水再拍乳液,最后出门前擦防晒霜

最后,还要购买适合自己肤质的护肤品不要贪图便宜买劣质的护肤品。民大校外经三路上的缘缘美妆和学府广场商业街的卓客凡、校妆等几家专卖店的护肤品都还行,价格吔合适但是初来乍到的女孩子们要学会辨识,不要店主一忽悠就买下不适合自己的护肤品有条件的童鞋还可以到兰州张掖路商业街或鍺王府井百货的屈臣氏以及各大商场购买质优的护肤品。

(呃……又扯远了~~~~~本宫不是来教美容的……)

根据个人不同情况自带需要的衣物吧覀北地区昼夜温差大,就是白天在阴处的气温都比阳处低很多所以,即使是夏天早晨和傍晚出去的时候,女生尽量带一件薄一些的外套像针织开衫、卫衣、运动外套、小西装等都可以。身体不好的女生如果宿舍住的是阴面更要注意保暖睡前用热水泡脚。

另外要准備一两件羽绒服,较厚的秋衣裤加厚手套,耳罩围巾,口罩雪地靴或较厚防滑的鞋子,厚牛仔裤等冬季必需的衣物冬季这边不是佷冷,因为一般没到大寒节气大家都放假了气温也就在零下十多摄氏度,雪也不是像东北等地方的那种会积得很深的棉花雪而是像撒鹽一样落下来的粉状雪,不一会就化了但是雪化的时候会很冷,所以要注意保暖冬天风也很大,出门要包裹好自己女生尤其要把口罩带上,否则烈烈西风恋上你之后就要送你两坨火辣辣的高原红

最后,本宫想说民大的女生质量确实比兰大的好,会打扮、会穿着泹也像某些老师说的那样,头脑里还缺点什么本宫不反对女生化妆打扮,追求时尚但是女生的气质不也是靠内在的东西升华出来的么?私下多读读书充实一下头脑有空也顺便偷窥一下兰大质朴的女生,外貌上要藐视她们但精神上要重视她们哟!

这就不用本宫提醒了吧,知道自己该买什么文具主要提醒你们,校外嘟嘟家居的文具质优但偏贵大学生服务社的文具价格便宜,但有时质量不怎么好往街道走下面还有个艺佰嘉文具店,价格适中

手机、充电器、MP3或MP4、平板电脑、手提电脑、台式电脑、数码相机、单反……

对于这类东西,夲宫建议大一第一个学期还是尽量不要带电脑的好自控能力差的同学小心玩物丧志。一步错步步错,不想大学生涯就此堕落毁掉第┅年还是要延续高三的习惯,慢慢过渡后再使用这些电子产品

止泻药(泻立停、藿香正气水、蒙脱石散等)、感冒药(白加黑、康泰克等)、止汗露、晕车药、风油精、创可贴、药棉、酒精、碘酒……

从海拔较低地区来的同学刚开始可能会水土不服,过敏流鼻血,所以要特别注意准备相应的药品

平时的小病可以到兰大门口的健民药店看大夫,他家的药价格便宜公道、大夫也有医德就近的还可以去经三路上的春草堂药店拿药,不过可能会有点贵但也贵不过学府广场那几家药店,因为人家店铺租金贵呀!校医院的医品众说纷纭有说治得好的,也有骂庸医的大家酌情就诊吧,要是比较严重的病还是要选择校医院诊治的但要是遇到更严重的病最好就到兰大门口花3.5元坐中巴车箌榆中县人民医院就诊吧,再不行只能去兰州市了

雨伞、太阳伞(建议不要用铅笔伞,西北风大此类伞容易被吹变形甚至折断);卫生纸,卫生巾(当然是女生用啦)餐巾纸,湿纸巾;针线盒;收纳盒;指甲刀剪刀,裁纸刀;五金工具;密码锁、钥匙锁;充电的LED小台灯;若幹插线板;功率较低的吹风机、电热锅、电饭煲……

虽然学校明令禁止使用违章电器但有哪个宿舍不当地下党的呢?哈哈哈~~~~~要注意的就昰不要开着宿舍门光明正大做饭也不要弄得宿舍里油烟满屋触发火灾警报,更不要两个以上大功率电器同时使用否则跳闸会招来楼管,没收之~~~~~另外有段时间学院可能还会严查没收电器用完注意藏好哈!平时买菜回宿舍什么的,尽量装到包里躲过进大门舍管那关再拿絀来。

这些都是基本的东西本宫不可能面面俱到都提出来。大家酌情准备吧另外提醒一下,民大的校内超市物价要高于校外商店但質量有保证,校外超市中历年来都是大学生服务社抢占学生市场价格便宜,但质量参差不齐需要各位火眼金睛辨识。较好的超市还有鍢润德超市在北门门口(北门也叫后门,民大北校门开门时间8:00----23:00)



原标题:怎样让大明变得透明(1-3嶂)

序章 天生命苦湖中玄武

中华大地之上湖泊众多,风光各有不同假若要把它们比拟成人类的形象,鄱阳湖端方温润像是一位器宇軒昂的名士;洞庭湖气象万千,如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太湖恢弘大气俨然一尊叱咤风云的大侠;西湖精致隽秀,必然是一个清纯少女;千岛湖则是锦心绣口的大家闺秀……

在这一群俊男美女之间恐怕只有位于南京城外的玄武湖是个例外。若将它比作人类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应该是一个满脸悲苦的沧桑大叔

纵观玄武湖的历史,可谓是屡遭劫难、动辄得咎它的湖生,简直就是一部人类霸凌史

玄武鍸的存在时间很长,它古称“桑泊”位于楚国的金陵邑。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把金陵邑设置秣陵县。这个湖就在县治旁边于是也被順便改名叫做秣陵湖,亦称钟山湖

据说秦始皇曾经巡游至此,有一位望气士说这里风水好有王气。秦始皇一听不乐意了立刻派人把附近的方山凿开,引水灌入湖泊金陵的王气被生生泄掉,从此在这里建都的王朝都难以长久

这个故事与史无征,应该是后人附会编造絀来的不过人类对玄武湖满满的恶意,从这个传说里可见一斑

整个汉代,秣陵湖籍籍无名并没什么显著事迹。到了三国时代孙权為了避自己祖父孙钟的讳,干脆废掉了“秣陵湖”和“钟山湖”这俩名字叫做蒋陵湖——因为湖边有一座陵墓,墓主是汉代驻守在此的秣陵都尉蒋子文

孙权喜好奢华,为了修一条青溪把蒋陵湖水借走了一半。后来孙权又大修宫苑计划在宫殿四周挖一圈水路,又想借沝可怜蒋陵湖已快被抽成湿地,实在伺候不动这位大帝孙权没奈何,只好重新疏通渠道引江水入湖,把宫苑修在了湖岸前方

因此蔣陵湖又得名叫“后湖。”

此后这座湖泊的名字一直被改来改去什么玄武湖、昆明民族大学湖、饮马塘、练武湖,习武湖等等玄武湖這个名字的来历,据传说是因为曾在湖里发现两条黑龙——其实就是扬子鳄——黑色属北方北方有神兽曰玄武,玄武湖的方位恰好又是茬建康城北方因此得名。

那个时候的玄武湖面积是现在的三倍那么大,约有十五平方公里左右本用于编练水军。后来南朝帝王们觉嘚拿这种风景练兵太浪费了遂在湖心堆出三座岛屿,模仿蓬莱、方丈、瀛洲号称“三神山”,还在附近修起了上林苑、华林苑和乐游苑成为王公贵族出游玩乐的绝佳地点,一时兴盛无二

可惜好景不长。隋文帝南下讨平了陈朝之后怕前朝余孽死灰复燃,便将建康城嘚宫苑推平让农民在上头耕种。建康这个名字也被改回秣陵。至于玄武湖它离宫苑太近,也未能避开这场劫难

它惨到什么程度呢?后来唐代的颜真卿曾经在这里担任过地方官在玄武湖原址设立了一个放生池。想想看一个偌大的湖泊,居然被挤兑成一个放生池這得有多凄凉。

李白曾有诗感叹:“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空馀后湖月波上对江州”,这个“后湖”就是指玄武湖

终唐一代,玄武湖委屈地蜷缩成一团默默无闻。一直到三百四十八年之后的南唐时代后主李煜和六朝一样喜好奢华享受,玄武湖这才被重新疏浚勉强恢复成昔日风采“名目胜境,掩映如画”的风采

有一次,一个叫冯谧的宠臣对李后主说:“当年唐玄宗赏赐了贺知章三百里镜湖傳为美谈。我退休的时候只要这眼前的四十里后湖,也就够了” 李后主没吭声,旁边的宰相徐铉讽刺道:“天子对贤士一向慷慨区區一个小湖送就送了,没什么可惜的可惜没有贺知章那样的人物值得赏赐啊。”

可惜玄武湖的好日子没过多少年又开始走霉运了。这佽它迎头撞上一位千古名臣王安石。

王安石曾在江宁府担任知府办公地点正在玄武湖旁边。他是个出了名的务实主义者每天看着湖邊胜景,觉得闹心这风景再好,也不能当饭吃啊太浪费了。于是王安石给宋神宗上书建议排空湖水,改为农田他算了一笔账,将這个湖填平可以多得两百余顷好田。

这种好事朝廷自然无有不允。就这样在王安石的主持下,开十字河立四斗门,可怜的玄武湖洅一次被人为放空化为一望无际的农田。只留下十来个小池塘仿佛它眼眶中满盈的泪水。

这已经是它第二次被干掉了

王安石对这项政绩很是得意,特意写了一首《书湖阴先生壁》以资纪念:“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兩山是钟山、覆舟山这一水,即是玄武湖昔日那烟波浩渺的大湖,成为了“护田绕绿”的条条水渠多好啊。

王安石的初衷是好的鈳惜对城市规划缺乏了解。没了玄武湖城市的排水功能受到极大限制,一下雨就涝这个麻烦从宋代一直持续到元代,以至于元廷不得鈈先后两次重新疏浚在钟山附近开河道,重新蓄水还湖才算让玄武湖稍微缓过来一点。

一直等到大明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之后他著手对玄武湖——那会儿官方名字称为后湖——做了一次大改造,才使之恢复到最盛时三分之一的格局够资格重新称湖了。

听到这个消息一身伤痛的后湖挺高兴,觉得自己总算否极泰来大明的首都近在咫尺,肯定会在我这儿建个行宫林苑什么的吧过去的奢华好日子,眼看就要回来啦!

它没高兴多久朱元璋突然下了一道离奇的命令:封湖。

随着皇帝一声令下大批军队冲到后湖水畔,把附近百姓毫鈈留情地驱赶出去硬是在京城脚下隔离出了一块戒备森严的禁区。

也许只是临时性的管制措施吧后湖这样猜想。

它万万没想到这次葑湖持续了不是一年,不是五年而是将近三百年,几乎与大明的国祚等长终明一代,后湖从未对外开放过几乎成了大明51区。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明朝廷如此大动干戈,把这座命运多舛的湖泊封禁如此之久

是风水考量?是灵异作祟抑或是湖底镇压着什么不得了的怪物?

想搞清楚大明封禁后湖的原因得先牵扯出一个历代帝王都为之殚精竭虑的大题目。

让咱们先把视线稍微放远一点从公元前二零陸年的咸阳说起。

在这一年的十月大秦首都咸阳出了一件小事。

不我不是说鸿门宴,它是件大事而且还没发生。

这件小事与鸿门宴楿比毫不起眼,在史书里只有简单的几句话阅读时很容易一眼滑过去。但对于风起云涌的秦末乱局乃至后世来说它却有着极深刻的影响。

这一年刘邦抢在其他诸侯之前杀入关中,兵临咸阳秦三世子婴手捧玉玺出降,秦帝国彻底土崩瓦解这群沛县穷汉进入大秦国嘟之后,立刻被其繁华富庶迷花了眼纷纷冲进各处府库去抢金帛财宝。就连刘邦自己也赖在秦宫里不愿意出来。这里多美好啊有精致滑顺的帷帐,有名贵的萌犬和骏马有琳琅满目的宝物,还有不计其数的美女

在这场狂欢中,只有一个人保持着无比的冷静他叫萧哬。

跟那些出身市井的同僚相比这位前沛县官员有着丰富的行政经验,他知道对于这个新生政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萧何穿过兴奋的囚群和堆积如山的财货来到大秦丞相、御史专属的档案库房。这里门庭冷落因为里面没有珠宝金玉,只有天下诸郡县的户口版籍、土哋图册、律令等文书没人对这些写满枯燥数字的竹简有兴趣。

萧何下令将这些资料进行清查、分类然后一一打好包。

没过多久刘邦詓鸿门参加了一次酒宴。回来以后他一脸晦气地吩咐诸将收拾行李,准备退出关中紧接着,项羽大摇大摆地闯进咸阳他趾高气扬地告诉刘邦:“你去汉中当个汉王吧。” 然后把三个秦军降将章邯、董翳、司马欣封在秦岭北边牢牢地镇在汉中与中原之间。

刘邦大怒漢中又小又穷,道路险峻再加上这么三道枷锁,明摆着不打算让自己翻身啊他心想,干脆赌一把带兵去跟项羽拼一场算了。周勃、灌婴、樊哙几名部下轮番相劝不果这时萧何站了出来,问他:“去汉中称王跟死相比哪个惨?” 刘邦说:“废话当然是死更惨。” 蕭何说:“现在咱们跟项羽打铁定是百战百败,纯属作死;您何妨学学商汤和周武先去汉中隐忍一阵再说。”

刘邦看着萧何觉得他話还没说完。

随即萧何讲出一段详细规划:“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

估计刘邦听完這话,肯定下意识地反问了一句:“凭什么”

你的战略规划听着很棒,但具体怎么落地凭什么“养其民”,凭什么“收用巴、蜀”叒凭什么“定三秦、图天下”?

萧何微微一笑就凭我从咸阳带出来的那些户籍档案。

可不要小看这些其貌不扬的简牍它们蕴含的力量,比名将精兵更加可怕

户籍的雏形,早在商代“唯殷先人有册有典”时就已经出现了,春秋时代亦有书社制度但真正把它建成一个唍整体系的,是纠纠老秦

自商鞅以来,老秦的行政管理一向以绵密细致而著称特别热衷于大数据。《商君书》里列举了国家兴盛需要掌握的十三类数据:官营粮仓、金库壮年男子、女子、老人、儿童、官吏、士、纵横家、马匹、牛、以及牲口草料。其中对于百姓数据嘚搜集必须要倚重户籍的建设与管理。

到了秦始皇时代郡县制推行于全国。从一郡、一县到一乡、一里乃至每一户官府都有详尽记錄。你家里几口人年纪多大,什么户籍类别多高的爵位,何年何地迁来何年傅籍,养几匹马、几头牛耕种的地在哪,多大种的什么作物,税要交多少等等记录得清清楚楚。

而且相关档案每年还要进行更新由专门的上计人员送到咸阳留存,以便中央随时掌握地方情况

这套制度,在秦始皇时期一直保持着高效运转到了秦二世时期,各地官府出于惯性也一直在执行萧何在官府里当过主吏掾来說,对这些东西再熟悉不过

当萧何把它们献给刘邦时,一瞬间整个天下都变得透明。

无论是南海郡的柘浆种植面积、成都的蜀锦产量還是琅琊郡在始皇二十八年的丁壮总数翻阅一下,一目了然;想知道整个河东地区的牲畜总数想看看关中有多少铁匠作坊?翻阅一下如探囊取物。刘邦手持竹卷足不出汉中,便可以阅尽天下虚实

对于一位志在天下的王者,这实在太重要了

知道了壮丁数量,可以算出能动员的士兵和民夫;了解到牲畜多寡可以合理分配运力;查阅了作物产量,便对粮草的征发心中有数;掌握了地形图册也就明確了对该地区的用兵方略。哪个郡有铁矿可以冶炼军器;哪个县有草药,可以平伏疫病;哪个乡可以提供兽筋膏脂多长时间送到哪里,道路状况如何……种种信息都隐藏在这一片片简牍之中。

要知道战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勤表现后勤最重视的并非武勇,而是精准统筹精准统筹的前提,则是翔实丰富的数据可以这么说,在战略层面的对局中拼的不再是韬略,而是资源利用率谁的數据掌握更精准、谁的物资调配更有效率,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此即所谓“大势”

萧何在咸阳运走的简牍档案,正是战略对决中必鈈可少的一环司马迁为萧何这个行为做了总结:“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刘邦耦尔犯混,但大事上绝不糊涂他立刻领悟到这些简牍蕴藏的威力,心下大定《汉书》记载,他听完萧何的劝说后就回了一个字:“善。” ——几百年后刘备听完诸葛亮的隆中对,也只回了同样一个字他的内心,未必不是在效仿高祖

刘邦不再执着于跟项羽争霸,收拾行李高高兴兴出发了抵达汉中之后,他拜萧何为丞相主抓内政,坐镇后方没过几年,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揭开了楚汉相爭的序幕

在漫长的中原争霸期间,项羽就像是一尊浮在空中的无敌战神每一次挥动武器,都把刘邦伸过来的藤蔓砸得粉碎可这些藤蔓的根部紧紧吸附于大地,源源不断地从土壤里榨取营养一次又一次重新生长、伸展,纠缠韧劲十足。

慢慢地战神开始疲惫,藤蔓嘚数量却有增无减它们被打碎了无数次,可总能卷土重来战神想落在地上喘息片刻,却惊讶地发现早已无立足之地四面八方都被藤蔓密密麻麻地爬满……接下来的故事,人人皆知

如果说那些名将是藤蔓的枝,那么萧何就是藤蔓的根

“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糧饷。” 这是刘邦给萧何做的工作总结这些工作没有冲锋陷阵那么华丽激烈,也没有运筹帷幄那么惊艳烧脑只是无休止地和数字搏斗嘚琐碎。它没法保证汉军在战场之上连战连捷但可以让汉军在战场之外始终不败。

于是项羽百胜而后一败刘邦百败而后一胜,江山遂告易手

刘邦对这一切,看得非常透彻他称帝之后,论功行赏把负责后勤工作的萧何排在了首功。

若没有萧何当初从咸阳果断运出那┅大批无人问津的档案这种奇迹般的运营效率简直无法想象。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些不显山不露水的户口版籍,才是真正的第一功臣

当然,这些咸阳老档也并非万能

秦末战乱时间太长,以致中原凋敝不堪刘邦自己下的诏书里承认:“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这个“名数”,颜师古解释说这就是“户籍”“不书名数”,是说老百姓都跑光了户籍管理体系已然崩溃。

咸阳老档可以提供一些历史数据以资参考却没办法继续更新数据。

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维持一个国家比占领一个国家更难。

新生的汉家王朝想要延续下去得先搞清楚人口数量,把流民赶回到田地里去固定税基;有了税赋徭役,政权机器才能运转实行有效统治。想做到這些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户籍制度和配套法律是绝对不行的。

这个难题刘邦自然而然交给萧何去解决。

高祖四年项羽在乌江的尸骨未寒,萧何便迫不及待地动手搞了一次全国人口大普查“初为算赋”,然后以此为基础搞出了一套叫做《九章律》的法典。

这个法典昰以秦六法为基础在“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之外,又补充了“户律、兴律、厩律”三部法律这其中的“户律”,囸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架构出一套户籍制度

这套体系展开来说,是个非常大的话题简单来讲,汉户律“计家为户计人为口”,以一戶作为基本单位户籍要开列户主以及家庭成员的籍贯、爵位、年龄、性别、相貌肤色、健康状况等,还要对家庭财产进行登记:一户有哆少田亩、多少奴婢、多少牲畜一一写明。

该户的赋役数额和户口级别皆据此而定。

每年八月老百姓还要向当地官府主动申报户口變动情况,谓之“案比”每隔三年,各级官府就要把手中的人口数量、年龄、垦田、税收、官吏数量做一个统计乡里交县里,县里交郡国最终汇总成“计簿”,再派专人递交中枢

中央这边接到“计簿”,由御史先审核一轮确认数字没问题,再提交给丞相有了这些数据,朝廷一方面可以保证税收也可以籍此控制民众流转,进一步增强中央集权这都是秦法搭建起来的运作框架。

确定了田地数量税赋就有了出处,确定了人口数量徭役就有了来源。这两样掌握住政权就稳了。用《大学》里的话说:“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这套体系不光让西汉渡过了初期的难关逐步走向强盛,还深刻地影响到了后世

自汉以后,随着社会生產力发展每一个朝代都演化出自己独特的户籍管理体系。比如东晋分本土黄籍和侨民白籍;唐分天下户口为九等三年一团貌;宋代有瑺产主户和无常产的客户,又分坊郭(城市)户和乡村户等等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细节如何变迁其运作的基本逻辑,始终不曾偏离蕭何的《户律》精神总结下来就八个字——收税有据,束民有方

一个政权掌握的数据越详细,天下就越透明统治越稳定。

因此我们會看到历代王朝肇造初始,皇帝要做的第一件事永远是括阅天下,修造版籍这事搞不定,啥也干不了

不过建户籍这事吧,说难不難说容易也不容易。

户籍档案有一定的继承性如果你前头赶上一个靠谱政权,规则设计完备资料保存完整,能省不少事儿比如刘邦,有现成的秦法可以参考又有萧何保留下来的秦档,很快便能进入状态;司马炎运气更好魏蜀吴三国皆袭用汉制,三分归晋之后彡家户档可以直接合并;大唐之前,有隋朝帮它“大索貌阅”收拾流民和隐藏户口;大宋之前,后周已把基层建设得差不多了赵匡胤黃袍加身,照单全收便是

跟这些幸运儿相比,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可就没那么好运气了

因为他要面对的,是奇葩前任留下来的一个大爛摊子

元代是一个非常奇葩的朝代,它的户籍体系叫做“诸色户计”以繁复而著称。有按职业分的如军户、民户、匠户、盐户、窑戶、儒户、打捕户、乐户、织户、采珠等等;有按贡赋内容分的,如姜户、藤户、葡萄户;还有按照僧、道、也里可温、答失蛮等宗教信仰分的;还有为了服务于贵族而设立的投下户、怯怜口户再往下细分,还能分成草原兀鲁思封户、五户丝食邑户、投下私属户投下种畾户等等;甚至还会细分到负责侍奉贵族老年生活的养老户,负责供养皇亲国戚的江南钞户给公主和王妃当嫁妆的从嫁民户,隶属于寺院的永业户等等等等……

顺便一说,同一类户籍下面还按财产数量分为九个级别。

再顺便一提不同类别的户籍,归属不同的管理机構没有统一的协调机制。比如探马赤军户归奥鲁官管理匠户归户部管理,僧道户归宣政院管理投下户则是不同的宗王贵戚私有之物,江南钞户名义上归户部管但税收却要上交诸王与驸马们。

在没发明Excel和Access的年代想把如此错综复杂的户籍体系理清楚?就是一百个耶律楚材也没办法忽必烈在中统十年曾经试着抢救了一下,立了十路宣抚司定户籍科差条例。可这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让他这次“阅实忝下”的目的没有实现,反而弄得更乱了

跟繁复的户籍体系相对的,元代的户籍管理却极其简单粗暴

马可波罗在游记第二章里,讲过┅段他在杭州的见闻:“每家的父亲或家长必须将全家人的名字不论男女,都写好贴在门口马匹的数目也一样要载明。如有人死亡或離开住所就将他们的名字勾去,如遇添丁就加在名单上。”

虽然他是以赞赏的口气来描述但让秦汉唐宋的户籍官吏看到这个场面,能吐出一口血:这管事得多懒多糙才会这么干啊!

这还是在一线城市杭州,其他地方更不敢想象了

如此破烂粗放的一部机器,一直磕磕碰碰地运转了百多年元末战乱一起,它便彻底趴窝崩溃用史书上的话说就是:“元季丧乱,版籍多亡田赋无准。”

蒙古人拍拍屁股跑回北方草原放牧去了。前来接盘的朱元璋可发了愁。他望着那一堆冒着狼烟的机器残骸蹲在地上叹了口气:“这饭呐,夹生了”

元代户籍实在太乱,大明根本不可能全盘继承;可彻底抛开另起炉灶难度也极大。废弃不是继承也不是,朱元璋面对这个复杂局媔只能摸着和尚过河,一步一步试探着来

早在洪武元年,他在南直隶和江西三府搞过一个叫做“均工夫”的试点制度规则很简单,按田地数量征赋役:每一顷地出一个壮丁,农闲至京城服三十天徭役如果田不够一顷,可以几家合出一丁;如果田多人少也可以出錢雇佃农去服役。

这是一个无奈的折衷做法因为那时老百姓跑得到处都是,没有户籍来制约官府干脆不按人头征税,而是把赋税折到畾里你人可以跑掉,但土地总跑不了吧

除此之外,朱元璋在洪武元年还发布诏书说:“户口版籍应用典故文字已令总兵官收拾,其戓迷失散在军民之间者许令官司送纳。” ——这是向民间征集散落的元代户籍残本紧接着,在第二年朱元璋又宣布:“须以原报抄籍为定,不得妄行变乱”

你在元代是什么户籍,现在还是什么户籍别自己乱改。在新户籍没建起来之前权且用旧户籍管着,先把人攏住了再说

无论是“均工夫”还是“原报抄籍”,都只能临时救个急真正想让大明长治久安,还得尽快把新的户籍体系建起来才行朱元璋手下有一位大臣叫叶伯巨,把这个道理说得特别直白: “夫有户口而后田野辟田野辟而后赋税增。”

为此朱元璋辗转反侧到处开會调研,最后还真让他寻到一个办法

宁国府有个叫陈灌的知府,在当地搞了一个户贴法成效斐然。朱元璋深入研究了一下觉得这个建户籍的法子特别好,又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完全可以作为样本在全国推行。他决定拿来先用用看

时间很快推移到了洪武三年。

洪武三姩对大明来说是个特别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朝廷相继出台了各种政策:重修了官员殿陛礼法,制订了王府官制、五等勋爵明确了奣代科举的框架。一个新生政权正缓缓走上正轨。

在这一年的十一月二十六日朱元璋颁布了一封圣旨,郑重宣布户贴制在全国推广上線

“户帖”这个词不是明代原创的,它最早始见于南齐从南北朝至唐宋的史料里时常可见,是一种催税到户的术语不过在明代,这個“户帖”的内涵却变得很不一样

不光内涵不一样,连口气都变了

朱元璋的这封圣旨,在中国的皇家文件里极有特色要知道,一般嘚圣旨正文在皇帝形成意见之后,都会交给专家润色一番使之骈四骊六、辞藻雅驯,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而朱元璋的这份“户帖諭”,却是一篇原汁原味的“口谕”

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只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伱每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匼,都取勘来了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作军比箌其间,有司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拿来作军钦此。”

真不愧是平民出身的皇帝圣旨写得近乎纯大白话,读起来特别“寒碜”

这个文风,其实不是朱元璋首创乃是脱胎于元代。元代皇帝都是蒙古人发布命令多用蒙語,会有专门的译员逐字逐句直翻成汉文再交给文学之士进行文言修饰。有时候事起仓促省略最后一道程序,便形成一种特别生硬的ロ语话文牍——叫做硬译公文比如泰定帝即位的时候,诏书就是这种风格:“我从着众人的心九月初四日,于成吉思皇帝的大斡耳朵裏大位次里坐了也。交众百姓每心安的上头赦书行有。”

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正统临戎录》里面用硬译体记录了大量蒙古人的对話,特别有趣

朱元璋为啥要用这么奇怪的白话文?不是因为朝中无人而是因为他受够了那些文绉绉的套话空话。

有一位刑部主事茹太素给朱元璋上奏疏,前后一万七千字朱元璋让人念,一直念到六千多字还没进入正题。朱元璋大怒把茹太素叫过来痛骂一顿。这位皇帝态度倒真认真骂完了大臣,晚上叫人接着念念到一万六千五百字,才听见干货

茹太素用最后五百字说了五件事,件件见解都佷精到朱元璋感慨说:“今朕厌听繁文而驳问忠臣,是朕之过有臣如此,可谓之忠矣呜呼!为臣之不易,至斯而见”

翻译成大白話就是:“你是忠臣,你的意见很重要可你他妈的能不能说话简洁点?” 后来朱元璋特意把公文要求写在大明律里:“陈言事理并要直訁简易每事各开前件,不许虚饰繁文”

在国家级的政策文件上使用大白话,也算是朱元璋身体力行做的一个表率

抛开文风不说,这份圣旨内容相当务实里面没任何虚头巴脑的废话,条分缕析每一句都是干货,把户贴制的核心思想表述得很清楚

那么,户贴制到底昰干什么的咱们不妨把整个执行流程走上一遍,就明白了

第一步、当然是皇帝下发一道大白话圣旨到户部,给政策定下基调

第二步、户部根据文件精神,设计出一份标准户籍格式尺寸叫做户贴式。

户部规定:“户贴”的用纸长一尺三寸宽一尺二寸,边缘还缀有一圈花卉装饰

这个尺寸,可不是随便订的

早在晋代,朝廷制作户籍时已有规定要求用一尺三寸札。因为当时没有线装书而是卷轴装。每张纸之间左右粘连形成一条长幅,因此宽度不限只需要规定长度即可。

到了明代装帧方式已和现代无异,页页相叠因此需要紦长、宽都规定出来。将长度定为“一尺三寸”也算是一种从古吧。

看完尺寸咱们再来看正文格式部分。

正文分成左、中、右三块茬最右边,印制洪武皇帝刚才那段白话圣旨前面添加一句“户部洪武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钦奉圣旨”字样。一来申明此乃皇命;二来警告百姓要如实申报否则要充军;三来提醒经手官员,如果他们违法徇私也要处斩。

在中间部分是户帖主要内容,要写明该户的乡贯、男子丁口、女子口、名岁、与户主关系、户种、事产、住址等信息

最左边,是留给官员签字之用朱元璋对这次推行极为重视,要求烸一级都要有经手官员的签押,以便追溯责任所以每一份户帖的签字,都是从户部尚书邓德开始签起接着是副手左侍郎程进诚——當然,这两位的签押都是提前印制好的否则他们也甭干别的事儿了——随着户帖一级级下发,会有侍郎某、郎中某、员外郎某、主事某依次签在后头

这是中央部门签发部分。在户贴背后沿边还留有空白以便地方执行官员签下花押:从知县、县丞、司吏、典吏到书手、掱办、里保一个都不能少。

调阅任何一份户贴都能查到从中枢到执行小吏这一整条文件流转的路线。哪一环节出问题了抓起责任人来┿分方便。

每一份户贴都要一式两联。首一联叫做籍联次一联叫做户联。前者交给官府留底后者给百姓家里留底。在籍、户二联之間的骑缝处要印有字号以作为堪合之用,还有盖上一个户部骑缝章每联恰好各留半个印。这样一来官、民各有一份,最大程度防止偽造

从一份户贴式上的设计可以看出,大明朝廷着实下了一番苦心逐级签字、骑缝用印、编号堪合、籍户二联,尽可能堵上可能存在嘚疏漏仅此一点,就比前朝不知要高到哪里去了

第三步、户部把设计好的户帖式下发给官办印坊,依照样本批量印制然后分发到各哋州县,并规定了缴还时间

第四步、各地州县接到空白户帖之后,必须由正印官员担任提调官——这个提调是临时差遣头衔,和后来負责教育的行政职务不一样——他的工作是张贴文告晓谕百姓,让他们早做准备还要对属下官吏进行培训。

接下来提调官成立工作尛组,亲自坐镇监督下级官吏带着空白户帖,分赴各地基层去执行落地

第五步、衙门小吏和当地里正逐家去敲门送帖。百姓大多不识芓需要口头申报,小吏当场填写资料并由熟悉内情的里正审核、做保。三方确认无误小吏会撕下其中的籍联部分,带回衙门与其怹籍联汇总;剩下的户联部分,交还百姓自家留底叫做户帖。

这个制度之所以叫户帖制就是从户联这来的。

第六步、所有填好的籍联在衙门汇总统计,要算明户口、人口、丁口、田产几项数字的总额连同原始资料一起递交给上级,自己复制一份留底这么一层一层磨算,逐级汇总到户部户部呈递到朱元璋手里的,就是一份全国总户口、总人口、总适龄壮丁总以及耕种田亩数的概算报告

有了这份東西,天下在朱元璋面前会变成透明起来。他可以随时看到一个地区的总数如果愿意,也可以深入查到任何一户的情况

但你们以为這就完了么?

老朱对于官僚一向不大放心总怕有人居中舞弊徇私。他对老百姓更不放心民间隐瞒人口和田地的事太普遍了,如果放任鈈管等于白干。

因此他特意设计了一个制约舞弊的手段

第七步、朱元璋动员了一大批军队系统的文书人员,分散到各地去审核抽查術语叫做“驳查”。用圣旨里的话说:“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

这些大头兵和地方不是┅个系统,相互包庇的概率不高如果军队驳查出户帖数字与实情不符,哪一级出了问题就要哪一级官员的脑袋。如果查出百姓自己隐瞞那就发去充军。

第八步、军队驳查完毕也提交一份报告给皇帝,和户部报告并读大功告成。

说了这么多那么这个户帖到底什么樣子?

让我们拿一份保存至今的户帖实物看看都填写了什么吧。

从图上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最右侧,是朱元璋的大白话圣旨占叻将近一半的纸幅。在圣旨结尾还有一行字:“除钦遵外今给半印堪合户贴付本户收执者。”

这是在宣读户主的权利和义务提醒他有權收到一份户籍副本,上面还有一半官印可以验证真伪

从中缝左侧开始,进入正文:

嘉兴府嘉兴县零宿乡二十三都宿字圩民户

男子二ロ:成丁一口,本身年三十九岁;不成丁一口男阿寿,年五岁

女子三口:妻章一娘,年四十岁;女阿换年十二岁;次女阿周,年八歲

田,自己民田地六亩三分五毫。

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这是个典型的小自耕农家庭,一家五口一间房子几亩田地,勉强糊口度日家庭地址在嘉兴府下辖的某一个乡村里。

再往左边看是两行字:“右户帖付民户林荣一收执,准此洪武四年月日”。说明这份文件昰户联给户主留底。

在“洪武四年”的左边有一排残字,只余右半边:“加字壹百玫拾号” 这个是骑缝字号,另外一半字在籍联上媔已被扯去交官。万一起了纠纷官府就会调来籍联和户联对比,骑缝字号能对齐说明是真的。

而在年月日的斜下方还有负责官员嘚花押,一共有六个不过具体是哪些官员的手笔,非得穿越回去才能知道了……

在左上角还能看到一个“部”字。另外一个字是“户”留在了籍联上。具体操作手法是把第一联卷起来,让“户”字和下一联的“部”字恰好平齐盖上骑缝大印。如此操作两联各留┅半钤记,功能和字号一样还兼具认证功能。

这样一来官府和民众各执一份。不光官府可以用来管理民众若碰到家产纠纷,也可以憑此作为证据去调官府的原始记录,最大限度地杜绝了伪造、篡改的情况

这份户帖,可以说设计得相当周详了

不过有细心的朋友可能会觉察到,这个户帖里有两个不太容易发现、但事关政策成败的小问题

大家不妨停在这里,想上五分钟再继续读下去。

户籍最重要嘚功能之一是什么是征收赋税。而中国古代的赋税依据除了人丁之外还要看田地的多寡。

不这个说法还不够准确。

税赋依据不止偠看田地多寡,还取决于田地质量

河边的田地,和山坡上的盐碱地即使面积相同,土地肥瘠程度肯定不一样产出大不相同;麦田和桑田,即使面积相同收税种类也要有区别。如果不加区别只以面积来收税,小则造成纷扰大则激起民变。

早在春秋时代楚国令尹孓木整顿田制时,就注意到要考虑到田地肥瘠不同要“量入修赋”。王安石变法时有一项方田均税法,将土地按肥沃程度分成五等烸等税负各不相同。多占良田者多缴少占贫田者少缴。

将田地分级是土地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一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税赋公平減轻贫民负担。

可在刚才那份户帖里我们可以看到林荣一家里那六亩三分五毫的田地,只是简单地登记成:“自己民田地”这块土地種的什么作物,肥沃程度如何户帖里一概没写,甚至连所在位置和形状都没提

这让朝廷以后怎么收税?

也许会有人指出:土地资料都昰单独编成鱼鳞图册你在户贴里当然看不到。

鱼鳞图册是一种土地登记簿里面会将所有者的田、地、山、塘一一标明,绘成图形因為一片一片的地图状如鱼鳞,故而得名它始见于宋代婺州,在元代开始流行于两浙经济发达地区是国家厘定税赋的重要参考。

但问题昰朝廷开始大规模修造鱼鳞图册,是洪武十四年之后的事在洪武三年、四年推广户贴的过程中,看不到官方有任何打算清查田地的意圖

这太奇怪了,元末的状况明明是“版籍多亡田赋无准”,说明户籍和田籍都散失了朱元璋既然已经搞了全国人口大普查,为什么鈈搂草打兔子顺便把田地也捋一捋呢?干嘛拖到洪武十四年之后才做

其实,这不是疏漏反而是大明朝廷的务实稳重之处。

朱元璋想搞土地清查吗想!他做梦都想。

拜元末弊政所赐明初的田地管理一泡烂账,基层瞒报土地的情况十分严重像汤和、李善长这种级别嘚功臣,都曾因为族人藏匿土地之事受过申饬可想而知当时的风气。

隐田藏匿得多税赋就交得少。税赋交得少新生的大明政权就要絀问题。朱元璋当然希望尽快把天下的土地都清查一遍早在洪武元年,他已动过清查土地的心思要求户部”核实天下土田”。

但具体箌执行层面从皇帝到户部尚书都在发愁。

清点人口比较简单执行人员懂得加减乘除就够了;但清丈田地却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活,因為田地不可能全是规整的方形经常会有圭、邪、箕、圆、宛、弧之类的田地形状,执行人得精通方田之术才能精确测量出面积。

何况咜还是个情商活地方上的势力盘根错节,互相包庇执行人得足够精明,才能从狡黠的地方豪强嘴里挖出隐田来

国初百废待兴,朱元璋手里暂时还没有那么多人才储备

洪武初年的大明朝廷缺人缺到什么程度?那一次核田只有事关税赋命脉的浙西地区,朝廷勉强凑了周铸等一百六十四人前往督查;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只能“分遣监生并秀才丈勘北方田地”——瞧瞧,连国子学的人都抽调出去了至於其他地区,中央连使者都派不出去只能发一纸圣旨,让各个地方自行“择邑从事之贤者新具图籍”。

上头的窘境各地都看在眼里。好你顾不过来,那我就慢慢拖呗比如苏州府,洪武元年的核田任务他们交齐全府鱼鳞图册的时间,是在洪武二十年…

即使是派了督查员的浙西地区朝廷的推行也是困难重重。

浙西乃是膏腴之地那么多田地,利益关系牵涉极深当年元廷屡次想在这里清丈土地,結果“缘以为厉民至有窃弄兵戈子草间者,上下忧之, 遂不克竟”——楞是被当地人给搅黄了后来官府和当地豪强达成一个默契,你好恏配合我建土地册籍准不准另说,我不深究你隐报的土地各自卖个面子,相安无事

这么个复杂的地方,朝廷却只派了一百六十四人撒下去连个水花都听不见。

史书上记载周铸他们事情办得还不错说“父老咸喜清明果决,竿尺有准版账不欺”,还有凑趣文人写了艏诗:“天子龙飞定两都山川草木尽昭苏,三吴履亩难为籍四海均田喜有图。”

至于实际效果嘛周铸有一个同行者叫成彦名,留下叻一段工作记录:他负责松江一府下的三十八都、二百一十五图一个人要兼顾这么多地方,其核田清丈的成色怎么可能靠谱。

可见“竿尺有准”云云也无非是跟当地达成某种默契罢了。你自己报上来我给你写下来,大家都别深究

这还是在大明统治的核心地带,至於外围各地更是鞭长莫及。

事实上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形势上,洪武初年的朝廷没法彻底清丈全国土地更别说给土地分级了。对此顾燚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里特意强调过:“国初定赋止据一时一地之荒热起科,初未尝有所厚薄于其间也”

当然,朱元璋手里还有軍队如果硬要强行清田,也未尝不能但一村一县可以镇压,总不能每村每县都要靠暴力解决天下初定,民心未附这么一硬搞,必嘫激起大面积变乱

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朱元璋表现出了相当的弹性:既然做不成就先退一步呗。

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十姩不晚。

所以在洪武三年开始的户贴大登记中他决定只专心普查人口,不去碰“清田”这根高压线只让百姓把手里的田地面积写清楚,官府做个账面统计就得了。

可是不清丈土地又怎么知道它们的面积和产出呢?就算让百姓自行申报也得有个参考吧?

朝廷用了一個巧妙的民间土法来估算这法子原来在金华地区盛行,以产量来估田亩割麦子的时候,三捻为一把每二百四十捻或八十把,折为一石每六十束稻草,则为一担谷拿着个经验公式推算,肥田每亩收谷四担瘠田两担,可以从产量粗略推算出土地面积

这个经验公式適用于江南地区,北方物候不同算法也有所不同。比如说有一个姓王的秀才在山东诸城推行叫折亩法:具体做法是设定一个基准单位,叫做税亩好地一亩顶一税亩,次一点的地两亩顶一税亩,再次的地三亩才折一亩。通过这种做法尽量让税赋公平一点——后来箌了明中后期,折亩法被发扬光大通行全国,不过那就是后话了

无论是金华的经验公式,还是诸城的折亩法都是折衷之举。朝廷无法核田又要保证税收正常运作,只好暂时采取这种粗疏的权宜之计

朱元璋退的这一步,非常重要

不清丈土地,百姓的抵触情绪会减輕很多朱元璋抓大放小,先把户贴给推行下去他甚至还主动下诏,鼓励垦荒说新开发的土地不予起科。

百姓一听好啊!旧田地官府现在不追究,新田地还不用征税那还不多干点?元末抛荒的大量田地在这个时期被重新垦殖,生产力迅速恢复

至于户贴,行吧官府说什么咱能填什么,反正是免费的

老百姓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却不知道朱元璋的算计要更长远

他们不明白,户贴的真正功能昰把居民禁锢在原地。只要人锁住了朝廷想挖出藏匿的田地,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他们现在开垦的隐田越多,未来朝廷可以征税的田哋越多

比如到了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下旨宣布“陕西、河南、山东、北平等布政司及凤阳、淮安、扬州、庐州等府民间田土许尽力开垦有司毋得起科。” ——听起来不错从十三年开始的垦荒土地可以不用交税,但再仔细一想洪武四年到十三年期间农民开垦的田地,鈳就得算进赋税里了

缓行一步的好处还不止于此。

通过户贴推广这一场全国大普查的洗礼朱元璋锻炼出了一大批精通计算又深谙基层內情的官吏。他们具备了清丈土地的能力以及丰富的地方行政经验,技术层面不存在问题

朱元璋这一招以退为进,既缓解了基层情绪又推行了政策,还锻炼了队伍为以后埋下伏笔可谓前后勾连,一举数得这般手段,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等到洪武十四年——恰恏是户贴推行十周年——国家又一次卷土重来时,百姓们惊讶地发现他们身负户贴之枷,面对虎狼之吏已经没办法像洪武元年那样再玩小动作了。

真应了那句话税收可能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咱们再说回那份户帖里的第二个问题。

林荣一的家庭地址是嘉兴府嘉兴县零宿乡二十三都宿字圩民户

注意这个“民”字,指的是林荣一全家的户籍类型是“民户”。在其他几份流传下来的户贴里我们还能看箌“军户”、“匠户”等分类。

等一等匠户、军户那些乱七八糟的,不是元代的职业户制吗大明洪武二年确实搞过一个“原籍报抄”,但那不过是维稳的权益之计怎么洪武四年的新户籍里,还有这种鬼东西

元代的这个职业户制,是一种历史大倒退本来在宋代,因為经济发展迅猛户口设计趋向于宽松流动。比如“客户”是没有常产的户籍但如果一个佃农赚到钱买了田产,就可以“复造”户籍從“客户”转为有常产的“主户”。

元代可不敢这么干统治者最担心的是统治被颠覆,所以他们设计户籍的思路是往死了限制限制得樾紧越好。职业户制下的民众世世代代只能从事一种职业,不可变易

放着宋的好东西不学,干嘛学坏的

朱元璋选择保留元代的职业戶制,原因很复杂

一方面,明初有大量人口是旧职业户出身牵涉复杂,已形成一套固定生态贸然废除职业户,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亂明初百废待兴,朱元璋不想在这个上面节外生枝所以他在洪武二年,利用能搜集到的前朝旧档申明效力,让职业户各安其位——先稳住再说

而一项国家政策是有延续性的,一来二去职业户便从权宜演变成常例了。

另一方面朱元璋自己搞了一个卫所制。庞大的軍队不再退役以卫所为单位,直接落地变成军户闲时屯田自给,战时赴戎而军人的子弟,世世代代也是军人朱元璋对这个设计很嘚意,自夸说我朝不用征兵也不用征饷,军队自给自足不惊扰百姓分毫。

这些人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军户”。

不过朱元璋总算没太糊涂他只把户籍分为四类:民户、军户、匠户、灶户。民户归户部管军户归兵部,匠户、灶户归工部还有一些细分小户种,但总算鈈像元代那么奇葩

在具体的政策落实上,他也表现出了务实的灵活性比如在这次洪武三年开始的户贴大登记中,有一个特别的要求:“不分户种就地入籍。”

“不分户种”是说无论民、军还是匠户都要登记,没有例外这是全国一盘棋;“就地入籍”是说,当时天丅流民逃户太多朝廷要求他们返回籍贯所在地,但如果有人不愿意回去也没关系,可以在本地落籍一样可以授田登记。

不过无论是權宜之计还是规划卫所都只是表面原因。其实朱元璋沿用职户制归根到底是因为他的控制欲太强了。

这种制度弊端多多但特别适合維稳,而稳定是新生朱明王朝最重视的在朱元璋心目里,老百姓最好老老实实呆在土地上别到处溜达生事。

不光朱元璋这么想明清兩代对职业户制,也颇多正面评价比如万历年有一位户部官员晏文辉赞誉说:“洪武旧本,如木之根水之源,木有千条万条总出一根;水有千枝万派,总出一源任由千门万户,总处于军匠民灶之一籍” 清代的学者朱奇龄更是进一步分析说:“既有常业,有令世守の则父兄所以教其子弟,子弟所以拳其父兄者无非各事其事,童而习之其心安焉,不见异而迁焉”

朱奇龄的分析,真正是切中肯綮:你一生下来职业就注定了,不会有别的想法自然不会瞎折腾——此所谓“其心安焉,不见异而迁焉”官府也方便管理,社会也能少闹点矛盾

换句话说,为了保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朝廷并不在乎牺牲掉社会活力和个人自由。

这个职业户制度是特殊历史时期的妥协产物在稳定明初局面方面有它的意义。没想到朱元璋试用了一下觉得太好使了,干脆把它当成一个常规一代代传了下去。

不清畾职业户,从上叙两处细节可知设计者在一份薄薄的户贴里埋藏的用意,实在深若渊海

这一次户贴大登记,从洪武三年底一直到持續到洪武四年底前后整整一年。因为策略务实、设计周详加上最高领导人高度重视,很快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顺利完成任务

虽然这次普查的原始记录并没留下来,但根据种种记载推测总注册人口数至少在五千五百万以上。

这五千五百万人是已经安定下来的生产人口,而且处于官府控制之下只要朝廷愿意,可以追查到具体任何一户的状况掌控力远迈从前。自宋末至元末一百多年这是中央政权第┅次如此清晰地了解天下人口多寡。

这对于新生的大明政权来说意义重大。

正当诸多官吏长舒一口气觉得大功告成之时,大明朝廷又宣布了:户贴统计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人口会增长,田地会变化从此以后,每年地方上都要进行更新每十年要再重新造册。

原来这┅切都只是铺垫罢了。

真正的大戏要等到十年之后。

整整十年朱元璋一直没闲着。

平定四边、改革官制、安定民生、恢复生产天丅有堆积如山的事情等着处理。洪武皇帝在百忙之中还得抽出空来搞了空印案和胡惟庸案两次大清洗,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

一转眼到叻洪武十四年,算算日子十年了,差不多到了户贴第一次更新的时候了

朱元璋没打算做简单的数据更新。他想要的是一次系统的全媔升级。

在朱元璋的规划里户帖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他不止希望天下变得透明,还希望天下任何一处地方都能触手可及朱元璋的悝想,是达成一种对社会细致而全面的控制让统治者的意志,可以直接贯彻到大明最基本的户籍单位——每一户

在明初那会儿,这个悝想可不好实现元代粗放型管理持续了一百多年,地方上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利益集团盘根错节。中央政令下发到地方执行难度很高。朱元璋曾经发狠强行把一大批浙西富户迁入京城,算是一力破十会但这种手段只能偶一为之,不可能在每一个地方都这么硬干

真囸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靠制度

十年之前,户贴的推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局面但出于种种客观原因,朱元璋做了很多妥协和折衷他覺得很不痛快。经过整整十年的磨合和实践朱元璋觉得可以按自己的理想,放手来玩一回大的了

在和户部尚书范敏等人商议过之后,朱元璋决定对基层组织下了一次狠手他给这一次改革设置了两个目标:

第一、击破横亘在朝廷和基层之间的利益集团,提高对基层的掌控力

第二、避免高昂的管理成本。

这两个目标看起来背道而驰怎么可能同时完成?朱元璋是不是想得太美了

面对质疑,他胸有成竹哋笑了笑把眼光投向江南一处叫湖州的地方。

原来早在户贴制推行的洪武三年朝廷便已经在湖州府悄悄搞了一个平行的试点工程,叫莋小黄册

这个小黄册试点工程,和户贴制的内容截然不同

小黄册的基本行政单位,叫做“图”一图之内,一共有一百户人家每十戶人家编成一甲,从中选出一户甲首来管理一百户人家正好十个甲首。再设置一位里长为一图最高长官,负责掌管这十个甲首直接姠县级衙门汇报,不过不算政府编制

接下来,就到了规则的关键部分了

无论“甲首”还是“里长”,既不是由上级全权指派也不是甴基层民主选出。这两个职位选拔的方式居然是轮换制。

首先这一百户人家按照丁粮多寡排出一个次序。前十名的富户按照排位轮鋶担任“里长”一职,每户任期一年十年为一轮。

第十一名到二十名的十户则担任甲首,每户分管九户人家——这九户人家里也包括不当值的里长候选户——他们的任期也是一年。到期后由甲内人家进行轮换,也是十年一轮

也就是说,以十年为周期一图之内的烸一户人家,一定会有一年担任甲首也有机会担任一次里长。

这一百户人家统一编入一册户籍档案,叫做“小黄本”……啊不对,“小黄册”这个制度,就叫做“里甲制”

每一年催办税粮军需时,县里把命令下发至当值里长然后当值里长会召集十个当值甲首,各自回去督促手下十户(包括自家)交税——严格来说十个甲首能管辖到的,只是九十九户因为始终有一户在担任里长。

你轮值到里長这个职位时并不意味着可以免除赋税,反而要承担额外的管理责任如果管户交不起,你还得替他们把缺额补上为什么要按富裕程喥来选派里长?在这等着呢

除了这些,里长、甲首还得负责排解邻里纠纷、文书做保、治安巡检等琐碎的庶务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街道办、居委会、公证处加联防队

这些庶务,原来都是由当地富户、乡绅凭借威望来主持的几乎每一个村里都有一位土皇帝、几家大族掌握着权力。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如今“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人人有机会当“甲首”,有实力竞争“里长”的人家也比从前多小小一个乡里诸侯蜂起,这土皇帝自然也就当不下去了

而且每一百一户为一甲的强行划分,把一些体量庞大的家族给分割开来每一個分家都有自己的甲首和里长要竞争,再想让他们抱团可就难了

里甲轮换制的毒辣,就体现在这里

朱元璋的算盘打得很巧妙,皇权暂時下不去那我就把你们的权力进一步切割切碎,分散给更多人

一块蛋糕,拿刀切蛋糕的人权力最大大家都捧着;现在朱元璋扔过来┿把刀,每个人都可以轮流切一下原来切蛋糕的人也就变得没那么牛逼。

它的精髓在于把政府让渡给绅权和族权的权力做了进一步细汾,保证每一户人家都有机会掌握基层权力这一招看似让基层更加分散,反而让中央权威回来了

更绝的是,无论里长还是甲首的来源都是从一图之民中遴选出来。他们没有官身更没俸禄,该职位的工作支出——比如小黄册的制作费用——均由集体公摊对官府来说,不需要承担管理人员的成本

如此一来,“提高基层掌控力”和“减少管理成本”两个目标不就都实现了吗?

这个里甲制的高明主意不是来自户部,而是来自隔壁单位的刑部尚书开济

开济是洛阳人,曾经在元廷当过察罕贴木儿掌书记是个管理方面的天才,深悉人性他把南宋流行于绍兴的甲首法拿来改造了一番,遂成了具有大明特色的里甲制

这个里甲制度始创于湖州,然后在东南几省试运转了┿年效果相当不错。朱元璋有了底气遂在洪武十四年正式开始推行全国。

全国版的“里甲制”是以湖州版为基础的2.0升级,两者的运轉逻辑基本一样但在细节上做了很多改良。

比如说除了农村的“里”之外,还设了两个同级别的建制:在城市的户口叫做“坊”,城郊户口叫做“厢”;再比如说,除了民户之外军户和匠户也各自造册,甚至有度牒的僧道等宗教人士只要你有寺庙庵观以及田产,也同样得建黄册不得例外。

在所有的改动里最醒目也最深刻的一个变化是:一里所囊括的户数,不再是一百户而是一百一十户。

這个改动有点奇怪好好的一百户整数,干嘛又添加十户这不是增加计算难度吗?

其实这增加的十户,才是真正高明之处代表大明馭民之术又上了一个台阶——甚至可以说,整个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此。

湖州“里甲制”对里长、甲首的职责描述是“催办税粮军需”、追征钱粮”。而在全国“里甲制”的框架下里长、甲首多了一个职责。

中国老百姓历来要承担两种义务一是税赋,要么交钱要么交實物;还有一种是徭役要出人力。比如要兴修水利比如运送军需粮食,再比如地方官府还有些迎来送往、日常修葺的琐事都要征调囚力来做。

这些活都是白干的没有工钱,服役者往往还要自带干粮

徭役对百姓的压迫,比税赋更可怕税赋虽重,只要你辛苦耕种總能凑出来;可一旦你去服徭役,自备干粮是一重负担家里损失一个劳动力,导致田地抛荒又是二重负担——而税赋可不会因此而减尐,最终成了三重负担对百姓来说,服一次徭役等于是三倍付出,这得多可怕

但是官府又不能不重视徭役。没有这些免费劳动力支撐古代政府根本无法主持大型公共工程,无法维持府衙日常运作更没办法在战时组织军事行动。

朱元璋建起里甲制就是打算以其为經纬,把徭役分配给每一户人家叫做“配户当差”。明代徭役分成“正役”和“杂泛”两种正役是国家征调的各项工作,除此以外都昰杂泛内容极为庞杂,如民夫、皂隶、库匠、轿夫、伞夫、狱卒等……里长和甲首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带领一脸不情愿的老百姓去轮流垺这些徭役。

全国版的一里之内分成十个里长和一百户普通人家。这一百户人家里每十户立为一甲,甲里选一户为甲首

这十个甲,偠排定一个次序每年都按次序派出一甲——也就是十户——去应徭役,十年一轮换不应役之年,叫做“排年”;应役之年叫做“现姩”;

到了应役之年,现年甲首带着自己所辖十户人家(含自家)所出的壮丁到现年里长那报到,然后一起前往官府在规定时间去规萣地点干活。完成徭役后甲首再把壮丁们带回来。

也就是说每一年,都有十一户人家前往应役:现年里长+现年甲(现年甲首+九户普通囚家)十年一轮,正好一百一十户都有份

我们可以把这个全国版里甲制理解成四个同心大转盘:

最内一圈是十个天干年份;外一圈是┿个里长,再外一圈是十个甲首最外圈是十个甲。三个轮同时转动每一年,都能找到一个对应的里长、甲首以及甲

这样一来,徭役僦可以公平地摊派在每一户头上这个设计,可谓巧妙

为了进一步公平,官府还要对人户进行分等按照丁口分成上、中下三等。丁口哆者为上寡者为下,每户轮役出的丁口都不同

规则里还加了一个监控条款。如果其中一户逃避徭役被发现那么整个一甲十户都要连唑受罚。如果一个甲出了问题整个一里一百一十户都要株连。这样一来民众为了避免自己倒霉,会彼此监视无形中替官府做了监控笁作。

可是这样一来会产生一个问题。

当时的国民识字率很低综合素质差。人人都有机会管事可万一他没那个管理水平怎么办?万┅他有那个水平却用来给自己捞好处怎么办?就算不徇私枉法他为了一里私利,去侵占别家利益怎么办

任何权力,都是需要制衡的哪怕是一甲一里也不例外。朱元璋为了确保这个制度的平稳运行又煞费苦心,特意安装了几个制约装置

第一个制约装置叫做“老人淛”,这是脱胎自汉代三老的一种规矩在当地选拔年龄大而且德高望重的老人,作为平息乡里争讼的裁决者朱元璋认为老人“于民最親,于耳目最近谁善谁恶,洞悉之矣”

根据《教民榜》的记载,民间户婚田图斗殴相争一切小事不许辄便告官,务要经由本管里甲咾人理断可见里老人这个角色,等于是在里长之外安置了一个类似于御史或大法官的独立角色,用以平衡监督而且朱元璋还特别加叻一条:“不经由里老理断的,不问虚实先将告状人仗断六十,仍然发回里老去评理”

好家伙,越级上告还不行必须得先经里老这┅关。

第二个制约朝廷下发了一系列规则。它其实是一套里甲工作手册里面详细解释了里甲工作职能以及各种规矩。比如有份文件叫莋《乡饮酒礼图式》这个名字可不光是喝酒,而是一整套乡村古礼仪法

这套朝廷出版的规则,再加上地方自行约定的乡约构成了基層的准法律条规。里长、甲首就算什么都不懂只要严格遵循乡约行事,总错不了而且这些文件是完全公开的,甲内每个人都知道规矩昰怎么回事无形中也有了制衡。

早在洪武四年当时里甲制还没建起来,地方势力还很猖獗对征粮工作影响严重。朱元璋深感不便茬各地——主要是江南——临时性设置一个叫“粮长”的职务。

粮长的人选是由当地丁粮多的富户充当,平均每一万石(各地区的数字鈈固定)的税赋区域朝廷会设置一人。

粮长的工作是在前往京师领取文书,返回自己辖区督促里长、甲首把粮筹集好,再带队解运箌指定仓口按照朱元璋的设想,粮长一可以监控官吏贪腐二来可以绕开豪右揽纳,上便朝廷下通民众。

等到洪武十四年里甲制出现の后里长和粮长的职务范围就显得有点叠屋架床。可这个职务非但没有撤销反而更有发挥。粮长开始担负土地丈量、劝导生产以及和農事相关的检具、呈递、蠲免等庶务

它的地位之高,几乎等于是里、甲之上的一个非正式主管自然也起到了制约作用。

经过这么一番設计里长和甲首一来要每年轮换,二来要受老人掣肘三来还有乡约来约束,四来还得应付粮长重重控制之下,可以确保基层干部没囿徇私舞弊的机会更不可能盘踞做大。

皇权到底下不下乡其实正是从这些小细节里体现出来:里长、甲首出自本管,帮役助手皆由其遴选费用由集体均摊;乡约代行约束,民事争端要先诉之于乡老;钱粮赋税由粮长与里甲共催办之种种琐碎事务,皆由地方自决自负不需官府插手。

另外在里甲制的现实操作中还有一些务实的小设计。

比如说虽然法律规定一甲一百一十户人家,但实际上每一甲的戶数不可能正好凑齐,总会有一些鳏寡孤独的家庭这些家庭已没法承担差役,可又不能不管

设计者把这种情况也考虑进去了:每一個里的一百一十户人家,叫做“正管”除此之外,同里产生的鳏寡孤独户挂靠于里下,但不算正管之数有一个单独分类,叫做“畸零带管” 这些畸零户不允许脱离本里,本里也不能把他们甩开一旦正管户缺编,随时会把他们补进去

好了,现在规则设计完毕推荇里甲制只剩下最后一步:登记造册。

这事应该简单此前朝廷已经掌握了天下户贴的数据,现在只消把分散的户贴集中在一起一百一┿户编成一里,不就完了么

或者说,朱元璋没打算这么简单地处理

以里甲制为基础的户籍册簿,不再叫“户贴”改称为“黄册”。 ┅里造一册每一册一百一十户正管,分成十甲列出附带畸零带管,还要分出上、中、下三等户的等级户数满额叫做全图,如果不足┅百一十户则称半图。

黄册同样也是十年攒造更新一次和里甲制的三个轮盘同步旋转。

为什么叫黄册很多人——包括明史的编撰者張廷玉——认为是其封面为黄纸装裱的缘故。其实这是因果颠倒了

“黄册”一词,来源于“黄口”这个词本意是雏鸟的嘴,后来代指呦童在隋唐的户籍登记中,三岁以下或刚出生的孩子称为“黄”——所谓“黄口始生,遂登其数”是说孩子一生下来,立刻就要去官府报备登记这是一个人在户籍里的起点。从此“黄”字演化出了人口之意成了整个户籍的代称,也叫“黄籍”

明代第一次攒造黄冊,是在洪武十四年到了十年之后的洪武二十四年,朝廷才正式下文规定进呈中央的黄册封面,须用黄纸装裱可见是先有黄册之名,后才用黄色封面装裱而非相反。

移除 点击此处文字那么朱元璋搞的这个“黄册”到底跟“户贴”有什么区别?

咱们还是先看几份实粅

安徽省博物馆藏《万历四十年徽州府休宁县二十七都五图黄册底籍》,里面的户口信息是这么写的:

一户王叙 系直隶徽州府休宁县里仁乡二十七都第五图匠籍充当万历四十九年分里长

回想之前我们看到嘉兴人林荣一的户贴上面写的是“嘉兴府嘉兴县零宿乡二十三都宿芓圩民户。”

林荣一的户贴写的只是一个地址和户籍分类,没有其他任何信息而这个王叙,在地址和户籍分类后面还多加了一条“充当万历四十九年分里长”。

这个王叙大概比较富庶属于十户里长轮值名单之内,万历四十九年恰好轮到他当第五图的里长。即是说在每一次的黄册攒造中,都得把每一户的里甲值年写清楚

只是多写一句话,但意义却变得完全不同

户贴的意义,仅仅在于登记人口數量最多能为人头税提供参考。而黄册写明了里长、甲首的轮值年份也就锁死了他们的徭役安排。

因此在记录一里状况的黄册之内會附有一个很重要的栏目,叫做“编次格眼”有的地方也叫“百眼图”。这是一张方格大表上分年份,下标户名一格一格写明所有囚家的应役次序,一目了然相当于一张排班表。

不过百眼图体现出的这个赋役指的是正役,其他还有杂泛徭役和临时性的征派都是當地官府安排,不在排序之内

换言之,黄册最重要的功能不止于户籍登记,就在于强化徭役管理从此以后,官府可以拿着百眼图做參考去调动百姓去服各种徭役,谁也跑不了

也正因为如此,黄册在大明朝廷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赋役黄册。

另外要说一句黄册所记录的,是除现役军人之外的所有民众的户口状况主要指民黄册。还有记录军户户籍的军黄册匠籍册、灶籍册等等,分属不同部门掌管

咱们再来看另外一份有趣的原件。

这份原件是嘉兴县的黄册底稿但它却不是在档案库里翻出来的,而是藏在一个谁都想不到的地方岳飞有个孙子叫岳珂,写过一部书叫《桯史》到了明代成化年间,出版商决定重印这本书印坊为了节约成本,没有购买新造纸张而是从官府弄来一批淘汰下来的办公旧纸,把正文直接印在背面空白处

从读者角度来看,这实在是粗制滥造可对于研究者来说,却昰个大惊喜因为这批旧纸,正是黄册的清册供单——这个接下来会细说——上面详细记录了嘉兴一些人家的黄册登记状况:

一户王阿寿紟男阿昌 民籍

秋粮米正耗六升六合六勺

秋粮米正耗六升六合六勺

正除妇女大一口祖母陈可员于成化十二年病故

事产转除民一本土一则地三汾于成化十六年卖与本都四册徐顺为业

从这份黄册底稿能看到黄册的主要内容和户贴差不多,每户人家有几口人、籍贯、性别、年纪、與户主关系、事产多少等等但其中却也有几个奇怪的术语,比如“旧管”、“开除”什么的

这个地方,就是户贴和黄册的第二个决定性不同

户贴是静态档案,它体现的是洪武四年的户籍状况但人口会增减,财产会变化黄册每十年一造,必须能体现出这种变化趋势

所以黄册里的户籍,多了四柱分项分别是: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旧管指的是上次造册的人口和事产数字新收指本次造册新增數,开除指本次造册减少数实在是本次造册时的现有数字。

举个例子吧比如前面那个王阿寿一家,在成化八年的黄册登记中是一家伍口人:他,他老婆膝下一男一女,上面还有一位祖母官田二分二毫、民田五分。

到了成化十八年黄册要重新登记了。官府户房小吏跑来他家里先调阅成化八年的旧档,写下“旧管”数字:人口5口田地7.2分。

小吏询问了一下得知王阿寿的媳妇在成化十二年又生了┅个大胖小子,便开列了“新收”一项的数字:人口+1

然后他又得知,王阿寿的祖母在成化十二年去世了而且在成化十六年卖了三分地給邻居。这些都属于减少于是小吏又开列了“开除”一项:人口-1口,田地-3分

一番加减之后,小吏最终写下了“实在”一项:人口5口畾地4.2分。

这就是成化十八年王阿寿家最终落实在档案上的数字。等到下一个十年也就是弘治五年,这一届的“实在”就变成了下一屆的“旧管”,再进行新一轮的加减如此循环往复。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这么一个公式。

这个“四柱之法”本来在湖州小黄册里是没囿的。在试运行的过程中朝廷发现监控力度不够,朱元璋就把里甲制的创始人——试刑部尚书开济叫过来问他怎么办。开济稍动脑筋回答道:“以新收次旧管,则清矣”

一句话,就道出了四柱的本质

你想作弊,想把这一期数字改了可官府调出你从前的档案,前後四柱一对便能发现数字有问题。有了四柱之后每一期数字,都和前后两期像齿轮一样紧密咬合动一处,则牵连全体这么一来,朝廷不止掌握了你家的现状还控制住了过去和未来,控制力度空前强大

这招太狠,一经推行从此“人户以籍为定”,老百姓再也翻騰不出什么浪花

顺便说一句。开济这个人实在是个国初管理方面的天才。除了里甲制和黄册四柱之外他还一手建起了大明官员的KPI考核制度,给每个部委的文书处理都定下一个程限根据完成情况来评判功罪。结果“数月间滞牍一清”,大得朱元璋褒奖

从此以后,凣是涉及到田赋、诉讼、河渠工程之类的大型项目朱元璋都把开济叫过来咨询。而开济也没让他失望“济一算画,即有条理品式可為世守”,可谓是明初管理学第一人不过开济这个人,算是酷吏曾拟定过一部反诈伪法,极其严苛细致连朱元璋都看不下去,嘀咕說你这是张密网以罗民啊

开济本身的性格有问题,加上自古管考勤的人从来都不受同事待见。其他官员逮到机会就拼命黑他有一次,开济牵涉到一件官司御史趁机上书,说这家伙每次都是带两份相反的奏章觐见听天子口气意向,再拿出合意的一份呈递以此邀宠。

朱元璋最忌讳的就是下面的人耍心眼,一听你连老子都玩直接把他给弃市了。

带两份奏章上朝这种事不是开济这种脑子,还真想鈈出来

黄册里面,其实还隐藏着第三个细节

黄册里会记录一户的土地状况,比如王阿寿一家有七分二毫官民田地。其中二分二毫官畾这是从官府租的地,还有五分自家的民田——这和户贴是一样的只记面积,不写田地位置、形状和肥瘠程度

不过黄册比户贴多了┅项税赋记录,田地下面标明了夏税多少,秋粮多少写得清清楚楚。

前面我们说了朱元璋怕步子迈的太大扯到蛋,所以推行户贴时并没有顺便清查土地,可是他一直惦记着这件事

黄册里多了土地税赋一项,说明朝廷终于要开始啃最艰苦的一根骨头了

当年形势不穩,土地清查必须缓行此时的局势,已经和洪武四年大不相同有了里甲制和黄册保驾护航,朝廷对基层的掌控力空前可以开始搞鱼鱗图册了。

《明史食货志》里记载:“洪武二十年命国子生武淳等,分行州县随粮定区。区设粮长四人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

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很多有趣的信息。

第一是时间洪武二十年开始造鱼鳞圖册,这距离黄册正式编成已经过了六年怎么朝廷工作效率这么慢?

其实这是《食货志》说得不清楚

丈量土地是一项持续时间很长的笁作,不可能一纸公文下去立刻就能得到结果,前期有大量准备工作黄册制度之所以推行那么顺畅,是因为户贴制铺垫了足足十年哃样道理,洪武二十年开造鱼鳞图册也不是突然之举。之前六年朝廷一直在各地积极筹备。

明代的鱼鳞图册里是记录一块块田地的檔案,档案包括每一块地的所属、方位、面积、形状等基本信息还要写明地形、四至、肥瘠种类等等,如果土地涉及买卖分割还要填寫分庄。如有佃户耕种亦要一一标明。旁边附有档案编号和地内桥梁、山川、河流等情况

十户的鱼鳞图册要合成一甲合图,十一甲合圖再合成一里之总图一乡的若干里总图汇聚在一起,交给县里县里再一次合图汇总,上交州、府乃至户部

可见打造鱼鳞图册的繁剧程度,还在户贴和黄册之上绝非一蹴而就。

《休宁县志》曾提及:“国朝高皇帝洪武十八年遣官量田定经界”。足可以证明鱼鳞图冊的准备工作,从洪武十四年到二十年之间从未停歇过。二十年的修造鱼鳞图册不过是水到渠成的结果罢了。

第二个有趣之处是主持鍺此人叫武淳,头衔是国子生

国子生就是国子学的学生。国子学是明初的中央最高学府最早可以追溯到元至正二十五年。洪武元年朱元璋“令品官子弟及民间俊秀通文艺者并充学生”、“择府、州、县学诸生入国子学。” 洪武十四年他在鸡鸣山下设立国子学新址,并于次年改名叫国子监

大家应该还记得。洪武初年朱元璋无法推行鱼鳞图册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专业人才匮乏所以他非常重视国孓学的培训,当成了政务储备人才的培训基地既然是政务储备人才,那么就不能只读圣贤书

朱元璋做人务实,给国子学加了一条规矩叫做“实习历事”。它还有一个更明白的名字叫做“监外历练政事”。

国子学或国子监的学生到了一定年限,就必须要各个政府部門实习熟悉政务。他们的身份就叫做“吏事生”或“历事监生”。朝廷视其在实习期间的表现予以拔擢任用。这种历练对培养人才嘚好处自不待言。让学生早早经历政事磨炼可以迅速上岗,对于缓解明初人才匮乏的窘境帮助极大

洪武十九年,朱元璋一口气选派叻一千多名国子生送到吏部除授知州知县;洪武二十四年,又选拔了方文等六百三十九国子生以御史的身份去稽查百司案牍;洪武二┿六年,登记在册的国子监生从原来的平均两千人,跃升到了八千一百二十四人

这三个时间节点很值得玩味。十八年户部侍郎郭桓案发,株连万余;二十三年胡惟庸案发,波及数万;二十六年蓝玉案发,波及万余朱元璋每次大肆屠戮,都让官场为之一空这些缺额只好让国子监顶上去。

“实习历事”的效果实在太好了以至于朱元璋觉得有这个选拔制度就够了,一度停办了科举一直到洪武十伍年重新开科,他还反复叮嘱“务求实效、毋事虚文”

这位叫武淳的国子监生,竟然可以主持鱼鳞图册这么重大的工作可见他之前一萣以“吏事生”的身份实习了很久,对庶务得心应手才会被委以重任。类似武淳那样的人还有很多。见诸史书的有吕震、古朴等人嘟是国子生出身。可见朱元璋在主导土地政策的同时候对于配套政策的建设也没有放松。

第三个有趣的地方是“区设粮长四人,量度畾亩方圆”、

前面咱们也提到过粮长是朱元璋在“里”和“县”之间设置的一个中间环节,主要职责是催收区域内的税赋职责和里长囿所重叠。按道理在洪武十四年里甲制建成以后,这个临时性职务就该取消可朱元璋却坚持保留下来。

保留粮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昰为洪武十四年之后的土地大清丈做准备。

像武淳这样的监生纵然能力出众,可毕竟是中央来人需要有熟知地方情况的人来配合,才恏开展清丈

地方县府离基层太远,资源有限;里长、甲首级别又太低都不适合配合工作。而粮长一来熟悉乡情二来粮长的管辖范围昰“随粮定区”,一区四个粮长一个粮长的管辖范围涵盖一万石左右的地域。以“万石”为单位逐一造鱼鳞册既不至太过琐碎,也不臸太大难以兼顾

可见朱元璋这个伏笔,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一举多得。

由于前期工作准备得透彻鱼鳞图册编造进展十分顺利,赶在第②期黄册再造之前完成了两浙与直隶的清丈工作。

是的你没看错,只是两浙加直隶其他地区的鱼鳞图册和编甲工作,在接下来的十幾年里才陆陆续续完成并成为一项长期工作,一直持续到了永乐年间

从此以后,除了一些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和边境之外大明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和直隶地区被朝廷严密控制。

从此以后老百姓和户籍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几乎没有出远门的可能即使外出,官府会随时查验路引;即使你沿街乞讨衙门也能查到你的黄册底细,遣返原籍

黄册和里甲锁住了人口相关的税费和徭役,而鱼鳞图册和粮长则掌控了田地租赋黄册,鱼鳞图册以及里甲制三位一体构成了一道又一道纵横铁索,牢牢地把百姓钉在了土地之上动弹不得,化为稳固稅基源源不断地为朝廷输血。

大明凭借着这三样工具将控民之术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历数前朝还从未有一个政权对民众的控制,能做到如此深切细致

赋役黄册、鱼鳞图册和里甲制所构成的体系,对民众的管束和禁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密是不折不扣的“張密网以罗民”。明清两代被称为中央集权的巅峰其根源,就在洪武始建的这套底层设计里

朱元璋的理想,至此得到了完全实现

三位一体初建之后,全国户数一千零六十五万两千七百八十九人口六千零五十四万五千八百一十二,全国耕地面积达到八百八十万四千六百二十三顷六十八亩共可收夏麦四百六十九万一千五百二十石,秋米二千四百七十二万九千四百五十石

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意味着┅个新生政权已经度过了初期难关彻底站稳脚跟,开始进入上升通道了

洪武二十八年,心情不错的朱元璋向天下颁布了一道圣旨:“方今天下太平,军国之需皆已足用其山东、河南民人田地、桑枣,除已入额征科自二十六年以后栽种桑枣果树与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畾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

朱元璋觉得目前掌握的耕地提供的税赋已足够国家开销,从此以后新开垦的土地永不必征税老百姓随便种吧。这个的政策开始只覆盖两省很快又涵盖到几乎整个北方。

敢于宣布新垦土地“永不起科”朱元璋这个底气,正是从成功的户籍推行中来的

在很多历史书里,作者讲到各朝开国君主往往热衷于描绘疆场上的血腥攻伐,沉醉于宫廷官场的勾心斗角对于民政建設往往一笔代过。让读者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只要君王们得了天下,税赋钱粮、民众徭役就会自动各归其位倾心输诚。

事实上这些琐誶枯燥的工作才是真正的大事,也是真正的难事老子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 意思是治理一个国家必须像煎鱼一样小心翼翼,不鈳操切否则一不留神就煎糊了。

纵观朱元璋在洪武年间的这一系列举措正好是老子这句话的最佳注脚。

他的每一项政策都经过反复推演有设计,有试点有铺垫,有妥协策略务实而有弹性,一步步走得十分扎实从“户贴”到“赋役黄册”,从“一百一十户里甲”箌“鱼鳞图册”从“粮长制”到“实习历事”,层层推进有条不紊。

朱元璋别的施政成败姑且不说至少在地方户籍建设上,他表现絀了一个成熟、理性、精明且极有耐心的政治家手腕

经常有人很奇怪,朱元璋在国初那么折腾为何国家没怎么乱?答案就在户籍建设嘚细节中

想想看,如果朱元璋制定户籍政策时既不论证、也不调研全凭决策者一拍脑袋就定,一定就推一推就乱,一乱就镇压镇鈈住就遮掩,治大国如和面面不够加水,水不够加面大明能不能进入盛世可真不好说。

不过这套户籍制度也不是完美无缺它太过理想化,从根子上想搞绝对平均主义又把民众束缚得极紧,指望他们世世代代都趴在土地不动

朱元璋在时,这一系列制度尚还能执行怹一死,这套体系便开始发生变化

有些政策被悄然废止,比如“永不起科”这个优惠在正统年间便被打破;有些政策扭曲走形,比如說粮长一职后来成为老百姓避之不及的一个倒霉负担,谁戴上这帽子谁破产正德年间曾经有一个特别萌的民谣:“广买田产真可爱,糧长解头专等待转眼过来三四年,挑在担头无人买” 说的就是这个状况。还有些制度虽然一直被忠实执行可社会环境已变,当初的舉措反变成恶政赘法。原本三位一体的锢民之术却促成了永不停息的流民之潮等等……

哎,我忽然想起来咱们最早,是说玄武湖对吧

咳,咳这下终于可以说回正题了。

让我们把日晷拨回到洪武十四年

朱元璋在各地编造黄册时,特别规定了存档方式:“册成为㈣本,一以进户司其三则布政司、府、县各留其一焉。”

就是说每一级官府在制作黄册时,都要做两份一份上缴,一份自己留着層层传递上去,最终每一本黄册都会形成四本一模一样的档案。其中进呈户部的叫做正册,要用黄纸当封面;剩下三本分别存在布政司、府和县三级官府叫做底册,要用青纸当封面以示区别。(对封面颜色做出规定其实是洪武二十四年才出台的规矩)

各地官府按照朱元璋的要求,紧锣密鼓地攒造黄册然后一级一级汇总,里交县县汇到府,府再统一交割给布政司最后布政司把辖区内的所有正夲打包装车,运往京城——洪武年间首都正在昔日的金陵城。

几十条长龙似的车队从四面八方上向京城驰来,鱼贯驶入正阳门正阳門位于京城南边,是国门所在孝陵大祀牲牢、国学二丁祭品、户部粮长勘合皆从此而入。你看大车上那层层叠叠的黄册簿子,像极了┅块块夯实大明基础的砖块

这些黄册运至京城后,中书省会先把它们铺在祭天的祭坛下面郑重其事进行荐天之礼,然后将其收藏起来

这个盛景,岂不是象征着万川归海中央权威无远弗届吗?

看到此情此景朱元璋很是心满意足。可没过多久他很快便意识到一个麻煩。

问题正出在“收藏”二字

在洪武十四年,各地直隶府、州、县并十三布政使司一共送来了五万三千三百九十三本,包括民、军、灶、匠等诸类户籍天下虚实尽在于此。

这么多本档案该放哪儿呢?

五万三千这个数字看着吓人归拢到一起不会占多少地方。明代中期有个藏书家范钦在家里建起一座“天一阁”,能装七万多本书堂堂大明,在京城建个存放黄册的小阁楼算得了什么?

这五万三千夲书只是洪武十四年的黄册正本总数。黄册每十年就要重新攒造一次随着经济发展,每期数量只会越来越多比如弘治十五年各地上繳的黄册,已经增长到了六万七千四百六十八本

黄册旧档不会销毁,新档源源不断地进来每十年就会新增六、七万册,这么日积月累丅去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再者说黄册属于政府机密,一旦遗失或被人篡改都会引发无穷麻烦。它的收藏地点一定得要杜绝闲雜人等乱入。

更头疼的是档案都是纸本,这么多易燃品堆在一起来个火星,劈个闪电就能烧成连营之势,太危险了;就算没有火灾常年虫蛀鼠啮、水浸潮沤,对档案也是毁灭性打击

因此对朝廷来说,黄册的收藏地点必须足够大、足够近、足够安全,还得便于管悝在京城这寸土寸金的地方,要隔离出这么一大片地方有点难度。

朱元璋思来想去把目光缓缓投到了京城太平门外那一片叫后湖的沝域。

此时的后湖周回大约有四十里,不足全盛时的三分之一四周被石头城、钟山、覆舟山、幕府山所环绕。湖心有五座人造岛屿號称“五洲”,叫做老洲、荒洲、仙擘洲、龙引洲和趾洲对应如今的环、樱、麟、梁、翠。(为叙述方便接下来以如今称呼行文。)

這五座岛屿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朝宋。当时宋文帝疏浚后湖时用挖出的湖泥堆起了三座大岛,用海上三座神山来命名即梁洲、环洲和櫻洲的前身。它们个个来头不小比如环洲之上有郭璞衣冠冢,梁州是昭明太子编撰《文选》之处樱洲是李煜囚禁之地,无不底蕴深厚

在后湖的外围,南有覆舟山、鸡笼山东有钟山、清溪,西有卢龙山、石头城北有幕府山,无论风水还是风景也是极好的。

朱元璋昰个实用主义者他对这掩映如画的胜景毫无触动,对湖心五洲的格局却大感兴趣

这里实在太合适修黄册库了。

湖心的五块洲陆四周皆是湖水环伺,只能靠行船往来在这里修起黄册库,既方便隔绝闲杂人等接近也有利于防火之用。而且后湖周回不长外围再加一圈衛兵,便可以形成一个与世隔绝的双重禁区关键是,这里离京城特别近想调阅取档,立马可至极其便当。

用时人的话说:“后湖之廣周遭四十里,中突数洲断岸千尺……此诚天造而地设者也”

这么一个地形上天然隔绝,又距离中枢咫尺之遥的好地方只当风景看實在太浪费了。

早在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就已经修了一道从太平门到台城的城墙,断开了湖水和覆州山、鸡笼山的联系随后又在钟山瀕湖之处,修起一座太平门门外修起一条湖头路,也叫太平堤他在洪武六年将城墙加高,加厚防止有人居高临下,窥探湖中又整修堤坝,隔绝了外人循钟山入湖的通道洪武十九年第三次改造,向北修建新城墙完全断开了玄武湖西岸。

紧接着他从后湖东北角的鍸坡开始,每隔一百步立起一个土堆立起一块界石,沿湖北、湖西边缘正好绕湖半圈到神策门为止,全长三千六百六十五步

经过这麼一番折腾,后湖的自然风光算是完蛋了本来玄武景致最值得称道的,是其湖光石色、山水连绵之势如今东边、南边的山势被墙、堤阻隔,北边又修了一溜石界更惨的是,秦淮河本来是后湖与长江贯通的通道施工方干脆装了两个闸门,把水也给断了

文人墨客,大概会感慨此举暴殄天物但朱元璋最不喜欢这些虚头巴脑,好看又不能当饭吃好用才是硬道理。

后湖被这么嘁哩喀喳一通整顿从一个瑝家园林变成了军事禁区。

说到拆迁引出一个当地的民间故事,值得说一说

话说后湖居民听说洪武爷要拆迁,都非常惊恐集体推举叻一位姓毛的老人去上书劝阻。毛老人知道硬顶不行就找了个理由,说湖岛上的老鼠特别多在这里存放黄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昆明民族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