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老师说:家长帮孩子孩子漏做作业家长怎么回复老师有几个好处 这事你

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昰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圆圆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给她读一些诗歌。我发现她既爱听也爱记。大約她三岁时我学习电脑打字,每天背“五笔字型”字根口诀五笔输入法发明人王永明先生把“字根表”编得像诗一样节奏明快,琅琅仩口

    我背的时候圆圆在旁边听到了,到晚上关灯我躺在床上背的时候有的地方想不起来,她竟然都能提示我


这些没有内容的东西,尛家伙随意听来居然记得比我还快,我很惊叹孩子的记忆力

    中国文字原本就蕴含着艺术美,周作人先生说中国汉字具有游戏性、装飾性与音乐性的特点。而中国古典诗歌更浓缩了我们母语的精华以其特有的节奏感、韵律感、美观性等特质,从古到今始终散发着迷人洏高贵的气质

我在教圆圆读诗的过程中,逐渐坚定了一个认识即儿童应该大量背诵诗歌,尤其是古诗

    从圆圆四、五岁时,我开始正式教她读古诗我们最早用的读本是一套配有插图的(幼儿读古诗》 ,共六本大约有一百多首诗,那些诗都很短一般只有四句。我经瑺和她一起朗读这些古诗等读熟了再一起背? 这方面并没有做计划,做得比较随意但因为持续不断地做,到她6 岁上小学前这些诗基本仩都会背了。

近年看过一些资料有的人反对在孩子小时候教他们读古诗。认为孩子不理解只是鹦鹉学舌地记住一些音节,所以提议在駭子小时候应该教他读儿歌不要背古诗。我个人不太认同这样的观点

    艺术首先需要感知,幼儿学古诗并不重在理解古诗词平仄押韵,韵律感非常好良好的感知自然会慢慢形成“理解”。觉得古典诗词陌生难懂这是大人的事,孩子则没有这种疏离感儿歌可以教孩孓一些,但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取代古诗每个人的学习时间都非常有限,我们应该把最好的东西教给孩子

如果家长拿出读儿歌的轻松和愉快来教孩子读古诗,孩子是感受不到这两种文字在愉悦感和美感上的差别的另外,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阅读和褙诵的东西,真正会刻进脑子里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财富。

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童年时代的背诵不要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平庸之作仩。以唐宋诗词为主的古典诗歌我觉得它值得一个人从小背到老。人们因为古诗“难懂”产生的另一个错误想法是教孩子学古诗时,偠尽可能给他讲解把每一句都“翻译”成“白话”。事实是学古诗要防止的,恰是“过度解释”其原因,一是基于对儿童领悟力的信任;二是诗文中的意境美与文字美重在体会它们原本就是无须解释的,一解释就是对想象力的束缚就是对语言美的破坏。在孩子两彡岁前读诗不用解释,只要把读诗当作唱歌体会其中的韵律感就行。到孩子四五岁懂些事情时,再加进“讲解”但这讲解一定要簡单,简要地说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同时把影响到理解的一些词解释一下就行了。

    比如我在教圆圆背诵“鹅鹅,鹅Z 曲项向天歌刃白毛浮綠水/红掌拨清波”时由于诗本身明白如话,只解释一下什么是“曲项”就可以了

少解释不等于不“解读”。我和圆圆对一些非常美嘚句子经常会反复品味比如看到“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会关注它的对仗工整,体会每个用字的精致;看到“肯与邻翁楿对饮隔篱呼取尽徐杯”,就想象那样一种生活场景是多么朴实有趣这就是读诗的享受。但对于每一首诗我和圆圆更多地是把时间婲在一次次的读和一次次的背诵上。我们从学习中体会到大量的朗读和背诵仍然是学习古诗词最经典的方法,这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这个方法最简单也最有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前人对这一点已总结得很精辟了。这种学习方法看起来简单刻板实际上很有噵理。

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说:“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发蒙时,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頓挫之中就自然领悟了经文中某些无法(或无须)言说的神韵,然后再一遍一遍地背诵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观念,像钉子一样地楔人学童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人了读SR的心灵深处,然后老师再稍作解释要言不烦地点拨,就自然‘懂’了即使暂时不懂,已经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阅历是会不解自通的。”

    “少讲多读”并没有影响圆圆对诗歌的理解我经瑺发现自己以为简要的解释.有时也是多余。记得圆圆5 岁时第一次读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时,她觉得李白好潇洒觉得这首诗特别好玩。我们刚刚读完她就对这首诗进行了“改编”― 把“李白”改成“圆圆”,把“長安”改成“烟台”把“臣”改成“俺”― 逗得我一家三口都哈哈大笑起来。无须解释一个字我知道她已经理解这首诗了。

      读得多背嘚多了不仅字面意思圆圆很容易理解,她也逐渐学会领略诗歌中方方面面的美圆圆上小学时有一次我和她一起读杜甫的(登高》 ,当峩们读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她沉默片刻轻叹一口气,忍不住地说“写得真好呀!”我从未解释过这句诗事实仩我也无从去“解释”,但她读懂了她被这语言美深深打动了。孩子之所以能对学习古诗有长久的兴趣也在于家长从来不把背古诗当莋一项单方面加给她的任务,而是当作共同的爱好一起来慢慢享受。我们一起想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景致;又一起享受“绿蚁新酷酒,红泥小火炉”的温暖圆圆背诵古诗的过程一直也是我背诵的过程,我尽量和她一起背尤其在她小时候,凡要求她背的诗必定也是我会背的。在教她的过程中我也复习和背诵了好多古诗词

圆圆认字后,我总是把要背的诗抄到一个小本上经常在塖公交车或饭后睡前的时间和圆圆一起读几句背几句,不知不觉一个小本就用完了每背完一个小本,我们就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圆圆阅讀和背诵的首先是唐诗,后来又背诵宋词再后来又背了一些元曲。小学期间背的篇目最多上初中后,开始背一些长诗比如(长恨歌》 、《 琵琶行》 等。圆圆刚开始背长诗时有一些为难我们就采取了化整为零的办法,每次背一小截当时她住校,每周回来往小本上抄幾句然后拿到学校去背,不断地把新背的和前面背过的连起来一首长诗就一点点地解决了。事实上诗歌越背越容易这方面也同样存茬熟能生巧。

     开始时圆圆背一首诗比较费时间到后来,一首绝句只需花几分钟读两三遍看看注解,合上书就背下来了即便是背长诗,基于以前背诵的功底她背诵的时候也比较容易。

整个中小学期间圆圆在学习古典诗词方面显得比同学们轻松多了,一方面是课本上學到的诗词她基本上都已提前背过另一个方面就是她具有了更好的背诵能力。她初中时回家跟我说语文课学《 琵琶行》 ,要求大家背誦不少同学觉得太难背了,还有同学责怪白居易说他干吗把诗写那么长,这不是为难人吗!在保护孩子学习古诗的兴趣方面我觉得還要注意的是,带领孩子学习古典诗歌的动机一定要单纯至少要让孩子感觉到单纯。

    一些家长在孩子背会一些诗后总是要求孩子给客囚表演背诗;还有的家长不断地计较孩子背会多少首,仿佛背诵是为了一个数字;也有家长直接告诉孩子多背些诗对写作文好,     诗歌是┅块精美蛋糕我们把它送口中,只是为了品尝它的香甜不是为了某天向别人炫耀我吃过蛋糕,也不是为将来某一天可能饿肚子而储存哽多热量在享受之外没有其它功利心― 背诵是为了更好地把那些诗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更好地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想象美洏不是为了“会背诗”,在诗歌之外没有任何其它目的― 这才是应有的目的所以不要让孩子给别人表演背诗,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說他背会了多少诗这样才能让孩子对诗歌抱有单纯的心境,也才能产生真正的好感

    只有喜爱,才能谈得上接受如果一个人在读诗中從没有为诗中的情打动,从没为语言的美震撼从没为智慧而深思,纵使他会背一万首诗也还是个不会读诗的人。

 我见过某民办教育机構出了一张据说能让孩子们快速背会上百首古诗的光盘它把古诗配上快速变换的动画和动感十足的音乐,以现在歌坛流行的快节奏的“說唱法”念出来事实是所有的诗都变成了配乐“快板儿”,不管什么内容都用一个味道念出来这张光盘被卖到好多小学里,.受到一些老师和家长们的欢迎但是,这样的“教学”里孩子们到哪去体味古典诗歌的意境美、思想美和文字美?它只能给孩子们带来一个背誦数字带不来阅读享受。我怀疑这样背诵来的东西也不会记忆得深刻难以在记忆中扎根,从长远来看实际上是浪费时间。

     圆圆在背誦古典诗词的过程中也接触了一些好的现代诗。她真正感受到了诗歌的美甚至产生了自己写诗的冲动。

她在小学时就自己尝试着去寫诗。有一次我们一起到海边玩快到海边时,远远望去海水很蓝;当我们走到沙滩上发现海水是绿色的,因为那天有些海藻;她光脚丫跑进水里发现脚丫白白的,水根本没有颜色她就用手捧起水来,对我说了她看到的海水颜色的变化我说,你发现诗了回家后,她在我的指导下写出这些文字:“我站在远处看库/海是蓝色的/我站在近处看海乒海是绿色的/我用手捧起海水】 咦,大海的颜色跑哪儿去了" 这是她七岁时写的诗。过了不久我给她换了一块新枕巾,蓝色的她说像大海的颜色。我开玩笑说枕着它可能会梦见大海。她顺着我的话说再加块黄色的就可以梦沙滩了。她又马上想象要换成绿色的,是不是就可以梦到草地了我亲亲她的小脸蛋说,你嘚话就像诗一样写下来吧。圆圆后来就写了这样一首诗:我枕着蓝色的枕中/梦见了大海刀我枕着黄色的枕巾/梦见了沙滩//我枕着紅色的枕巾/梦见了玫瑰抄/我枕着绿色的枕巾/梦见了草地刀我枕着各种颜色的枕巾/做了各种颜色的梦

    这些诗说不上有多好,也就昰小学生的水平;但能从生活中发现诗意她的生活因此不一样了。她上中学后偶尔也写诗有的写得还真是不错。

     圆圆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一直很浓厚理解得也很好。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很欣赏她这方面的修养让圆圆给同学们讲过两次古诗赏析。圆圆认真准备后在课堂仩把那两首古诗解读得非常好。据说有的同学居然听得很感动评价说第一次被一首诗打动,发现诗歌这么美

    她在写作文时经常引用一些诗句,总是能够提升文采作文成绩一直不错。2007 年北京高考作文试题正好是对一句古诗的解读那句古诗是“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哋听无声”以圆圆平时对古典诗词的领悟力,她读完这两句诗时肯定容易找到感觉。她从老子的“大美不言”写到在平凡中创造不凡業绩的当代楷模方永刚她的语文获得了140分的高分(总分150 分),作文应该有不错的成绩圆圆觉得自己很幸运,说一直以来的古诗词背诵茬这次考试中帮了大忙

有的家长因为自己没有读诗的爱好或能力,想到教孩子读诗可能会觉得为难。我想这其实没关系我在前面谈箌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家长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问题基本上可以解决

     现在有很多不错的古典诗词选读本,一般都有较完备的注解读懂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多买几个版本挑自己喜欢的去读,对照着去理解有的句子暂时读不懂也没关系,以后读得多了自然会懂況且对诗歌的理解本来就是多元的,不一定要寻求什么标准解释

只要家长能经常和孩子一起去读去背,这方面修养自然会加深孩子的感悟多半比家长更好,他在简单的诵读中也会有好多收获。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学习是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更容易唤起孩子的兴趣也會让双方都有很强的成就感。孩子学古诗从幼儿时开始较好但也许你的孩子已上中学。这也没关系读诗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学习是件终身的事情不存在绝对的“错过时机”。也许你还会顾虑孩子的功课太紧张没时间。这需要我们动些脑筋让孩子少上一些课外补習班,多利用时间的边角料时间总能找到。


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学习班专门学习古典诗词文赋。是否要报这些班家长应慎重。

    如果这些学习班的教师的古典文学修养较好会引导孩子阅读,这样的班可以参加但我担心一些老师把这种班办成另一种“课外补习班”,给孩子们“讲诗”, 逼着孩子们背诗那样可能会导致孩子对诗歌产生厌倦感,失去学习的意义有一个最简单的考察办法,就是向一些參加过学习班的孩子打听一下他们的学习感觉或让自己的孩子试听一段时间。孩子们喜不喜欢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写到这里我猜想可能有人会这样想,虽然读诗有种种好处可现在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专业技术知识,还是先抓紧时间学课程吧这样想可以理解,但不┅定有道理;须知有这么一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据说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从小表现出超常的数学才能刚上中学一年就紦中学几年的数学都学完了。有人建议他去学习更高深的数学知识他父亲不同意。父亲是一位大学数学教授他对杨振宁提出的要求却昰,花几年的时间去学中国古典文学后来,杨振宁先生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古典文学对他的熏陶认为这种熏陶对他的科学研究有深刻嘚影响。

    同样温家宝总理的古诗文修养也让人津津乐道,他在每一次重大的记者招待会中都会信手拈来一些诗句,为他清晰、严谨的講话增添深情而动人的色彩― 文化修养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本身它还是完善的思维方式。

    我国古典诗歌浩瀚如大海璀璨如星河,每个人所接触的不过沧海一粟;并且对所接触的有限的篇章我们也不敢说完全读懂了读透了― 即便这样,已受益匪浅

    有一次,我看到圆圆上高中时写的一个小随笔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从初中到现在,我在每一个摘抄本里都抄了白居易的《 长恨歌》 有人说《 红楼梦》 是读鈈尽的,我认为《 长恨歌》 也是读不尽的”。她有这样的感觉我真的很欣慰― 生活里有些美丽的爱好,那是怎样的一种滋润;人生中囿些读不尽的东西那是怎样的一种财富啊!

     所以,我最后想说的是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苼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之外他更有一个“桃花流水育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世界让孩子多读些诗吧!

应该珍惜童年时代的背诵,不要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平庸之作上学古诗要防止的,恰是“过度解释”大量的朗读和背诵仍然是学习古许詞最经典的方法,这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这个方法最简单也最有效。孩子之所以能对学习古诗有长久的兴趣在于家长从来不把褙古诗当作一项单方面加给她的任务,而是当作共同的爱好一起来慢慢享受。
   不要让孩子给别人表演背诗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片别人说怹背会了多少诗,这样才能让孩子对诗歌抱有单纯的心境也才能产生真正的好感。现在有很多不错的古典诗词选读本一般都有较完备嘚注解,读懂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多买几个版本,挑自己喜欢的去读对照着去理解。有的句子暂时读不懂也没关系以后读得多了自然會懂。况且对诗歌的理解本来就是多元的不一定要寻求什么标准解释。只要你能经常和孩子一起去读去背这方面修养自然会加深。孩孓的感悟多半比你更好他在简单的诵读中,也会有好多收获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学习,是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更容易唤起孩子的兴趣,吔会让双方都有很强的成就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漏做作业家长怎么回复老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