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是否有国企员工没勇气跳槽的原因槽

全世界最火爆的VR行业人才缺口10W+「年薪20W起」,你有勇气跳槽吗?
达内VR培训
原始标题:
()正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金矿产业”,其领域人才成为“稀缺物”。各个大型企业也纷纷高薪聘请挖掘高科技人才,整个VR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现在也处于一个供不应求的局面。经过一年的发展,2016年也坐实了“VR元年”的称号,代表了一个全新的开端:不管是在硬件设备、VR内容、各种相关的VR应用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总的来说目前VR行业的发展还是值得肯定和期待的。比如在硬件销售方面,SuperData在12月初发布报告说,谷歌 Cardboard类年销量约为8440万台,三星Gear VR约为231.6万台,索尼psvr约为74.5万台,htc vive约为45万台,Oculus Rift约为35.5万台,谷歌Daydream View约为26万台。当前虚拟现实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一个很大的缺口,根据全世界最大招聘信息搜索引擎公司Indeed的统计分析,游戏开发者的工作岗位数量自从2014年以来,已经滑落了65%之多!不过VR/AR相关的工作数量却提升了400%。虽然对游戏策划工作的搜索量自从2014年以来就很稳定。不过游戏开发者的工作却增长了50%。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游戏相关的工作则是如火箭般蹿升——搜索量提高1500%!工作岗位也增加400%。各个大型企业也纷纷高薪聘请挖掘高科技人才,整个VR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现在也处于一个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何目前对于VR人才的需求在增加,哪些因素是造成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主页君从下面两点简要分析:VR市场蓬勃发展虚拟现实(VR)正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金矿产业”,大量的金融资本和行业巨头纷纷抢滩布局虚拟现实领域,其领域人才成为“稀缺物”。根据LinkedIn(领英)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虚拟现实从业者主要集中在欧美以及印度等以IT高科技为主导的创新性国家,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较快,但相对的也造成了当下人才紧缺的局面 。据艾媒咨询称,到2020年,中国虚拟现实市场价值可能从去年的1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550亿元。除了硬件设备之外,当前各种VR+应运而生,像VR+游戏、VR+教育、VR+医疗、VR+房地产等行业都积极开拓自身在虚拟现实领域的新突破。整个VR行业远不像之前的只是具有概念,它开始广泛的应用到不同领域,形成了一个多领域跨行业的合作效应。当前VR的发展还有不少科技难题需要攻克,不管是在硬件上还是内容上,要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高科技人才的技术研发。国内VR人才储备跟不上VR发展的节奏对于正在起步期的中国VR产业,单以绝对人数来看,并不缺乏VR从业者。但高质量、专业的VR人才的储备不完善,当前很多VR人才都是为了业务发展需求而从企业其他部门抽调而来的,同时,产业生态建设和产业链部分环节的缺失,成了限制产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艾媒咨询去年发布的《2016上半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16年中国VR行业市场规模将达56.6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556.3亿元。有专家表示,由于专业人才发展跟不上VR领域的爆发式增长,大量企业从其他软硬件开发部门借调人员,盲目跟风拼凑VR业务,这种泡沫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尽管能招聘到一些相关的VR人才,但是毕竟整个市场的发展是庞大的,短时间内潜在的人才肯定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VR行业的发展对于哪些方面的人才有很大的需求?既然VR这么火,那这些VR企业都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呢?从拉勾网的报告来看,从2014年到2016年这段时间,技术型人才应该是最需求的,它占据了岗位的核心诉求,可以说它占据了VR行业的半壁江山也不为过,从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别占比58.3%、53.2%、50.5%。这就验证了一句话,有技术走天下。VR的核心技术主要涉足图形图像、输入算法、交互、光学等尖端领域,对于人才的要求近乎严苛。在这个复合度极高的领域里,能专攻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本身就很少,能综合性地扎根VR就更加凤毛麟角。现实是当前VR开发人员大多是从游戏、动漫、3D仿真、模型等行业转型而来,因此,由于行业技术间的差异性,人才很难快速融入VR领域。要想成为一名专业的VR人才,想从事这个行业,其实从现在起要么就丰富知识完善自己,要么就是积累这方面的工作经验。有的人可能很盲目,想从事这个行业,但是并没有头绪应该怎么做,其实现在国内对于VR人才的培养也慢慢走上了轨道。国内不少高校也开始开设相关的VR相关的课程面对硬件技术的日益成熟,在VR内容产出的技术人才正在成为制约VR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随着VR人才需求的增加,国内不少教育机构和高校也积极布局VR教育,把VR专业培训也并入到了教学行列。去年开始已经有不少的高校要么是开设相关的VR课程,要么是跟其他教育机构合作,开展了利用vr技术来授课的专业。比如达内教育推出“VR开发工程师”的培训课程,打造全国首家完整VR教育产业化生态链。软件实训+项目实训的课程体系,满足中国VR市场庞大的人员需求。各地设立VR产业园,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也是发展重心各地为了促进当地虚拟现实的发展,也制定相关的经济策略来提升产业竞争力。梳理地方政府发展VR产业的做法,可以发现大多采取的办法是建设VR产业园/基地,或设立VR创投基金和扶持基金。比如南昌就积极打造VR产业基地,计划未来3至5年内培养1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发起总规模为10亿元的VR天使创投基金,落实100亿元规模的VR产业投资基金。作为HTC Vive中国地区的业务负责人,汪丛青与一些地方政府接触过很多次,也经常与国外的VR企业负责人联系。根据他的观察,地方政府与其规划建设VR产业园,不如在VR人才培养上多下功夫。“(VR)人才短缺是全世界的问题。”因此,拥有高科技的人才才是发展本地虚拟现实产业的关键因素。国家政策上对于VR的重视程度在增加前几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加紧AI/VR/AR等关键技术布局,尽快实现部分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在全球率先取得突破。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创新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机制,探索关键核心技术市场化揭榜攻关,着力提升我国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在全球核心技术开源社区中的贡献和话语权,积极推动核心技术开源中国社区建设。现在国家对于虚拟现实这个行业,除了在政策、经济上给与了很多的支持,对于这个行业的人才培养也作为重点,在人才储备上提前做好有利于整个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优秀的高科技人才。VR行业其实是个不错的坑,有兴趣吗?新年伊始,如果你正纠结跳槽到什么行业,虚拟现实也许是个不错的坑。当然前提是你有一技之长能在这个行业施展自己的本领,在这个人才稀缺的行业,真正有实力有技术的人才绝对是吃香的。目前VR行业有不少的职位金坑等着人来跳,如果你对VR感兴趣,不妨挑战下。达内 4月24-27:VR免费训练营VR行业一线工程师带你了解行业前景,未来十年最火爆的行业,现在入门,3年后,你就是前沿工程师,实现年薪30W中国梦!适合人群:大学生、程序员、以及其他对VR行业感兴趣的小伙伴!4月VR免费训练营时间:4.24-27日,为期四天课程内容:VR(Unity3D开发)基础课程讲师:王堃&&一线VR工程师讲座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小关街120号万盛商务会馆A区三层(地铁10号线健德门站)其他达内VR/AR校区同步直播!VR(Unity3D开发课程)4月正式开班时间:4月28日课程周期:4个月上课地点:北京海淀区达内VR/AR校区报名讲座:请回复「您的姓名+微信号或手机号+VR」另外,我们的VR(Unity3D)开发课程将于每月月初开班,咨询上课及就业详情请回复「VR课程+微信号」,达妹将为您详细介绍。
VR资源网整理出品
VRZY.COM VR资源网电台丨工作了几年的你,是否还有勇气提高你人生的“容错率”_夏苏末_传送门
电台丨工作了几年的你,是否还有勇气提高你人生的“容错率”
只有输过的人,才能赢得漂亮。『工作了几年的你,是否还有勇气提高你人生的“容错率”』文/夏苏末
图/花瓣网声音资源加载中...一月的时候,我的朋友F先生辞职了。跳槽这事儿太常见,无非是从一家公司辗转到另一家,每年我身边总有人辞职有人跳槽,何况F先生工作七八年有慧眼青睐也是很正常的事儿,对此我并不觉得奇怪。然而,事情并不如我想的那般。F先生告诉我他不准备再做图书编辑了,打算换个喜欢的行业重新开始。说实话,当我听到F先生这句话的时候,我是震惊的。为什么?因为F先生已经年过三十,尽管薄有积蓄,却无力对抗高昂的房价。不仅如此,F先生大学毕业到现在,八年的时间一直从事的都是编辑这个职业,独立负责过几个大的项目,也颇受领导赏识,如今改弦易辙等于放弃一切,简直比跌宕的股市还戏剧。F先生的宣言一出口,也引得我们朋友群讨伐声一片,大家一致觉得这个决定太冒险了。三十岁以后的人生应该以稳妥为主跑道,工作是我们生存的依傍,F先生这样拿工作开玩笑,通常只会迎来噩耗。事实上,这样的结论也确实在F先生找工作的时候应验了。F先生在最初的两个月很少接到面试通知,即使偶尔得到机会,也常常是去公司面试之后无疾而终。二十岁的人生,你可以豪言壮语立志在租来的单人床上奋斗出一套房;而三十岁的人生,再不肯向生活妥协就不再是勇敢而是毁灭。你看似一本正经地做着离开的姿态,自有残酷的现实教你学会于不得不做中勉强去做才是生活。所以,朋友们都觉得F先生重回编辑岗位是最正确也是最理所当然的选择,一群人纷纷站出来劝F先生回头是岸。二熊说:“你一个图书编辑转互联网简直是天方夜谭,平面狗根本get不到挨踢狗的点。”大杨说:“这么大年纪了,劝你干一行爱一行吧,三心二意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腻腻说:“面试被刷下来,明显说明你不行。你身体素质在下降,大龄又思维保守,拿什么去跟年轻人拼?回归本职才是根本,别再妄想跨行。”……一群人七嘴八舌,F先生却只是笑笑不说话,然后就消失了。恩,任性的选择险些亏损见骨,总得留点时间去安慰那一部分失败的自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就在大家的话题告别了F先生,转而讨论跌跌荡荡的股市行情之后,各个都没力气再说话的时候,F先生从万年潜水状态浮出了水面,在群里宣布了自己已经入职互联网行业,而且薪资待遇高之前一筹的消息。群里沉寂了这么多天,终于沸腾了一把,在股市赔了一千块的腻腻嗷嗷叫:“你丫是来拉仇恨的,赶紧发红包!”F先生爽快甩出大大的红包,我们抢得手嗨也不忘溜嘴皮儿。我私下恭喜F先生攒了好运气,他苦笑:“哪有什么好运气,不过是不甘心罢了。”F先生跟我说,几个月求职受挫的现实和朋友们的意见都让他觉得心灰意冷,想听从大家的建议继续做编辑去。那天晚上,他坐在阳台上喝着啤酒解闷,准备第二天就开始找份编辑工作去做。酒后回到房间,他躺在床上睡不着,睡姿换了几个,最后摸到了膝盖处的一道疤。这道疤是F先生高考之后留下的,那年高考他的成绩并不理想,分数只能勉强读个三本。F先生不甘心,干脆撕了录取通知书准备复读,奈何他们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父亲劝他就此放弃读书早早工作。F先生当然不肯,于是整个暑假他靠在建筑工地做杂工赚到了复读的学费,第二年拿到了南开大学的录取通知。而那道伤疤,就是F先生当时在工地干活时磕伤的,只不过随着时间流逝,它变浅变淡了许多。F先生躺在床上想:既然之前我都不怕打到曾经的自己,现在为什么轻易就退缩了,这些年我只知择善固执,可是不试过谁敢肯定善的对立面就一定是恶,也许试过才知道自己白固执了一场。任性与坚持只有一线之隔,做了决定的F先生并没有继续漫无目的地继续投简历,而是开始认真分析自己的弊端。他从床上翻身而起,拿出一张白纸分别列出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查找了相关资料,最后将求职范围锁定在产品运营,然后决定对自己的劣势一条一条攻克。关于思维保守的问题,F先生就每天花费两个小时阅读知乎、果壳、豆瓣、微博以及一些知名公众号的热议信息。然后,利用网络反复观看一些知名广告公司的成功案例以及其他自媒体平台的优秀策划方案,在研究了大量的相关内容之后,他开始尝试着自己写文案,写推广方案。两周后,汲取了基础知识的F先生根据知乎上的求职经验修改了自己个人简历,并附上了两篇自己写的产品文案。关于无相关工作经验的问题,F先生是这样做的。在他更新了简历之后,开始每天刷新拉勾网和周伯通招聘平台,目标锁定招聘产品运营的公司,然后一家一家打电话过去,居然得到了不少面试机会。F先生每天都很快乐地去参加面试,不抱着求职的目的而抱着学习的态度去面试,每一次面试结束,回到家的F先生就会把面试官的问题整理出来,对已经掌握的问题温故一番,对不明白的内容就求助万能的网络来解惑。另外,关于数据分析的问题,F先生在朋友的关系结识了一位运营经理,请对方吃饭的时候,对方给了F先生很多中肯的建议,也传授了许多职场经验。然后,F先生还尝试着自己开了微信公号,慢慢打理慢慢学习。三个月的时间,F先生学到了很多互联网知识,保持了做编辑时的敏感,每天都在关注最新资讯,同时,他也跑了很多家公司攒足了面试经验。所以,后来收获心仪公司的Offer于F先生而言就不再是困难的事儿。F先生的故事让我想起一位娱乐圈的大腕实力派影帝梁朝伟,前段时间他刷爆朋友圈的影评《听见流星的声音》里提到自己曾经是家用电器销售员,后来在周星驰的劝说下违背父母意愿去考了艺员培训班,最后成了人生赢家。然而,我想说的是,如果梁朝伟读过艺员培训班之后没有大红大紫,而是一直做个跑龙套的路人甲,收入也不及销售家电高,你是不是要说,“热爱没有什么卵用,任性最终是要付出代价的!”时间是翻云覆雨手,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也曾叫嚣过叛逆过旁若无人一心向前过,只是摔得狠了磕得痛了受到的教训多了,我们终于学会了妥协,学会了权衡,把自己从鲜活的少年活成了如今姿态麻木面目模糊的成年人模样。工作了几年的你,即使做着不喜欢的事,没有更换跑道的勇气,也失去了提高人生的“容错率”的力气,你习惯了以直感去给一件事下定义,毕竟这要比用行动去判断实在容易太多了,不是吗?若以成败论人生,我们显然都做了聪明的选择。但是,人生总是会有意外的,你有百分百的把握笃定自己保持现状只会更好不会更糟吗?你谨慎了一辈子,你看似稳妥的生活,不敢损失的决定,不过是怯于对生活包容,是容错率太小又不敢勇敢去提高而已。你以为生活只盛产残酷,却忘了它残忍的同时也自酿芬芳。你不够果断害怕坎坷,身边却总有人不断在向你展示一个真理:只有输过的人,才会赢得漂亮。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稳妥的选择,不是因为热爱,而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看上去还算不错的人生,所以你的选择必须要成功。而还有一部分人,在做出选择的时候谨慎又执着,因为心甘情愿所以不给自己留退路,只是朝着好的方向去努力,即使努力失败也因为这份心甘情愿而不觉得遗憾。所以,热爱演员这个职业如梁朝伟会说:“我理解的成功,不是衣食无忧,不是获奖无数,而是你能否真正享受每一次努力的过程。”言下之意,因为热爱即使做个路人甲又有何妨。而工作了几年的你,租住在公寓而不再住地下室的你,有了少量积蓄尝试理财的你,点餐不再考虑价格的你,究竟还敢不敢为了自己的喜好,为了自己的生活,以积极的姿态来提高自己人生的“容错率”?夏苏末,简书签约作者曾经公务员,如今自由身微博@夏苏末z新书《咬牙坚持,你终将成就无与伦比的自己》已上市我是苏末,温暖如昔▲报刊博览&正文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工作不到1年 年轻人说辞职就辞职的勇气从何来?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核心提示:国内一家大型招聘网站发布的《2018年春季白领跳槽指数调研报告》显示,近七成白领为跳槽在行动,工作年限在1年内跳槽占比达到了65.7%。
在辞职这件事上,一些年轻人表现出惊人的行动力
工作不到1年“说走就走”,勇气何来
“对不起,我要辞职了。各位,再见!”
6月22日下午下班前,肖语(化名)接到领导派给她的出差任务,已经连续一个月没有休过完整周末的她咬着牙作出了辞职决定,并在朋友圈中发了一张夕阳下她站在公司门口的剪影。
本来想寻求安慰的肖语意外地发现,居然有不少同学都在这条朋友圈下评论表示“自己也不想干了”,甚至有的人已付诸行动。“回想一年前刚刚毕业时大家的意气风发,谁能料到,现在每个人提起工作都是一肚子苦水。”肖语感叹道。
1995年出生的肖语,生活在一个三口中等收入家庭,父母都是高校教师。从全国排名前十的高校本科毕业后,肖语顺利地进入职位于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一家大型国企,负责品牌策划。从办公室的窗户望出去,可以俯瞰整个广州,一江之隔的广州塔“小蛮腰”、堪比星级酒店的工作餐一度使肖语的朋友圈变得格外让人称羡。
但这看似美好的一切,渐渐地在一次又一次出差、加班中,变得失去吸引力。而更让这个90后的女孩感到头痛是如何与同事相处。以前在学校,看不惯谁不理他就好了,但工作中,不敢得罪任何一个人。“身体和心里都感到很疲惫,常怀疑是不是自己真的做不好。”
在肖语看来,那天的临时出差,只能算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种跟工作能力无关的指责,快速消耗了自己对公司的热情,工作一年的时间,她已经数不清自己有多少次冒出“辞职”的念头,“真的不喜欢了就离开吧,何必要相互耗着呢”。
肖语的经历并非个案。日前,国内一家大型招聘网站发布的《2018年春季白领跳槽指数调研报告》显示,近七成白领为跳槽在行动,工作年限在1年内跳槽占比达到了65.7%。而另外一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2016年关于离职与调薪的研究报告也指出,90后员工比例越高的公司,员工的平均离职率也越高。
是什么给了这些刚刚走出校门、工作不到一年的大学生“说走就走”的勇气?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通过问卷、访谈的形式对38位曾在工作的第一年里,产生过辞职的冲动大学毕业生进行了一个小调查,受访对象来自互联网、金融、传媒、传统制造、教育、房地产、游戏、党政机关等多个行业。
调查发现,工作一成不变、发展前景不乐观、对薪水不满意成为新毕业大学生选择辞职的重要因素,公司人际关系复杂、对工作不感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离职。更重要的是,独生子女居多、再教育的门槛不高、家庭条件相对富足也间接地为这些90后辞职“壮了胆”。
“其实爸爸妈妈一直不赞同我本科毕业就出来工作的。”肖语坦言,听说自己辞职后不打算再工作,而是想读书深造,父母不仅没有反对,反而有些“小激动”。“现在申请国外的研究生并不难,只要语言能够过关,成功的概率非常高。”肖语也认为更高的学历在未来找工作时更有竞争力,“这也让我拥有了1~2年的缓冲期,而不是早早地被工作买断。”
“辞职没什么大不了的吧,我可以考研,实在不行,我还可以做微商啊。”2016年大学毕业的孙萌最先在一家小型公关公司做新媒体编辑,4个月后,实在受不了工作成绩完全用阅读量来衡量的她,果断选择了辞职。
凭借着大学时代做代购积累起的人脉资源,孙萌微店的业务范围逐渐从韩国的化妆品,扩展到了日本、中国台湾、澳大利亚的各类时尚潮牌。不仅帮客人代购,孙萌还主动发现“爆款”。
每天早晨7点起来健身,上网了解时尚潮流,回复前一天晚上的买家留言,清点库存;午饭后开始整理订单、配货、发货;晚上在朋友圈更新新品,此外,每个月还要出国上货。孙萌告诉记者,现在的工作强度,其实比正常上班还大,但最大的区别是,以前熬夜到凌晨2点,是为了10万元,现在是为了月入10万元。“看到自己付出获得相应的回报,我很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
在知乎上,一条“一言不合就裸辞,现在年轻人就那么随性吗?”的提问,吸引了超过7000人的关注。有人认为,“裸辞”跟一个人的职场安全感有关,一个对自己的能力自信、具有自我意识的人,更不愿意在职场上妥协将就。但同时,有人质疑轻易的跳槽说明现在的大学生被惯坏了,放弃工作重回校园更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
从事近20年招聘工作的阮女士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与十几年前的大学毕业生相比,现在的年轻人愿意尝试新事物,更富创造力,同时也更加敏感,在辞职这件事情上,表现出惊人的行动力,两个月试用期还没过就走人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这些极有个性的90后,就像一群“狂奔的野马”,如何驾驭已经成为HR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
“我刚刚大学毕业时候,工作中有时也很难受,但我不敢辞职,甚至不敢耽误工作。”阮女士说在自己工作刚刚半年的时候,外婆被确诊了癌症,但直到老人家去世,公司的人一点都不知道。“葬礼的前一天半夜,我才从外地赶回来,心里很难受,但害怕一请假,领导对自己有了不好的印象”。
但是在90后端右(化名)眼中,辞职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本科毕业于东北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的他,两年时间已经换了3份工作:第一份在一家大型国企,做了不到3个月;第二份在一家创业公司,做了4个月;现在的这个工作,是一款文创产品的新媒体运营,已经做了8个月。
“两次都是裸辞的。”端右说,自己前前后后经历了差不多半年的空窗期,而这段时间的生活费也主要靠父母的支持。虽然“啃老”让他觉得很没面子,但端右不后悔,“当一个工作自己不感兴趣,也看不到好的前景时,就应该及时果断地放弃。”
回看10年前当80后初入职场时,不少企业也表示很恐慌。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江莉认为,无论什么年代,社会对这些经历十几年校园生活、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的表现普遍不满意,“一届不如一届”的声音一直都在。只不过,90后面对质疑时表现更为直接,辞职的比例更大。
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换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年轻人调整职业观和职业规划,基于个人实际综合能力作出再选择的表现。虽然现在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但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前对就业市场信息是不全面,想象与现实的落差,让他们难以接受,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选择了辞职,甚至频繁跳槽。
江莉指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90后从小生活、教育、就业的环境都远远优于前辈们,与他们的父母当年找工作是为了养家糊口不同,90后更喜欢体验式的工作,非常看重工作中的新鲜感。另一方面,现在的家长也舍不得让孩子受苦,能力允许的范围内,都愿意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例如出国留学等。“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一旦年轻人开始买房,或者是打算结婚生孩子,自然而然就安分下来了。”江莉说,生活压力有时也给了年轻人更多的责任感。
“我遇到好多年轻人,因为在单位受委屈或者是跟主管领导不和辞职,这种是特别不值得的。”江莉建议,当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要“三思而后行”,回想当初选择进这家公司究竟是为了什么。切记不要从外界找原因,大学生要学会主动适应,稍微坚持一下,也许就会有转机。“裸辞”并不值得骄傲。
】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文章关键词:
责任编辑:陈洋洋
国搜头条 更多阅读>>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历史上的今天
联系邮箱 :
联系电话 :(+86 10)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京ICP证:号&copy2017 80后励志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decms
滇公网安备 82号|滇ICP备号-2拉拉有勇气将跳槽进行到底(图)_网易新闻
拉拉有勇气将跳槽进行到底(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杜拉拉3: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李可
  《杜拉拉3》中,拉拉主动离开了工作八年之久的DB,如愿成为C&B经理。老板的下马威,繁重的工作量,下属的不成熟……拉拉疲惫但从不认输,逐渐稳固了地位,赢得了尊敬与信任。
    这次面试时间比起上次就短多了,统共45分钟就结束了。面试的时候,除了麦大卫,还有一位密司脱黄也在场,他的皮肤比一般中国人黑一些,拉拉疑心他是东南亚人。麦大卫只简单地介绍说,这是他的同事密司脱黄,而没有说密司脱黄的头衔,因此拉拉到面试结束也没搞明白密司脱黄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会参加面试。
  第二天,小猎打电话通知拉拉面试结果,她的话很简单:“拉拉,你FAIL(落选)了。他们主要对你缺乏C&B的经验有顾虑。”
  太多次的功败垂成,让拉拉已经不再为落选难受。现在的问题是,拉拉不知道是该把自己算成SH的垫底,还是该把DB的经理职位当成她杜拉拉的垫底。无论怎样,SH显然相信能找到比杜拉拉更好的经理,而杜拉拉也有勇气将跳槽进行到底。
  二月中旬,拉拉回杭州父母家过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杜家刚吃过年夜饭,拉拉的前男友张东昱就打来电话给杜家拜年,这可是几年都没有的事了。
  放下电话,拉拉的母亲李工心里暗自得意,她装着不经意的模样,对屋子里几个姓杜地说:“元旦前搬家,我们单位几个年轻人不是来帮忙嘛,张东昱原先落在咱们家的那几本笔记本掉在地上,他们捡起来一看,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读书笔记,上面的英文好些都不认识!当时他们就都问我,李工,这是谁的笔记呀?一个个都很佩服!”
  拉拉听了李工的旁敲侧击,面无表情地盯着电视屏幕看,不说话。
  李工认为自己是意志最坚强的人,她没有理会拉拉的身体语言,进一步阐明自己的立场道:“老实说,我一直认为,失去张东昱这个成员,是我们家的遗憾。我很少见到像他那样踏实做科研的人。”
  拉拉忍不住了,生硬地说:“我不喜欢张东昱,别提这个人!”
  这下对李工来说真叫猝不及防,令她很没面子。李工不高兴了,针锋相对地揭发说:“你以前不是认为他是最了不起的吗?我记得你老在家里说他多么有才华,长得如何的帅!什么倒三角的体形啦!连校长都要把女儿嫁给他!而且,好像他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妒忌他的才华!他的老师,他的同事,全都不在他话下!他的总监,美国回来的海归,你们也说人家是克莱敦大学的博士!不是吗?”
  拉拉被母亲的话呛得说不上话来,半晌,她来了个就地打滚耍无赖道:“我以前傻!行了吧?!”
  李工数落道:“张东昱有缺点,可他现在主动打电话来拜年,不是说明他回心转意了吗?你别以为是我要逼你跟张东昱——当初你自己不听我的劝,没打证就和他同居了那么多年!不然哪能闹到今天这样被动!你看看以前住我们研究所一个大院里的,谁家的女儿到你这个年龄还单身一个人的?上个月我遇到原先隔壁的老林两口子,人家问起你和张东昱怎么样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帮你扯这个谎!”
  失败的同居者、“剩女”杜拉拉跳了起来:“不是你让我晚婚晚育的吗?现在我已经照你的意思做了,你又不满意了?”
  提到晚婚晚育,李工有点心虚,她的声音不觉就低了几度:“我让你晚婚晚育不假,可我也没让你不婚不育呀,我说的是25岁为界!”
  杜工本来一直假装看电视,眼看火药味越来越浓,他忙出面斡旋道:“好了好了,都少说两句。拉拉,你妈也是为你好。”
  拉拉起身,一言不发,回自己房间去了。
  李工气得指着女儿的背影,对丈夫抱怨:“你看看,她这是什么态度!我们以前是怎么跟长辈说话的?到现在,我六十几的人了,我妈教训我,明明说得不对,我还不是一声不吭地听着。”
  杜工劝道:“她好不容易回来过个年,你就少说两句。由她去吧!”
  杜涛也小声说:“妈,你以后别提什么同居不同居的,同居怎么了!”
  李工马上掉转枪口说:“我告诉你杜涛,你以后少在拉拉面前说这样的话,免得助长了她的随便!一个女孩子,她总有一天要为年少时的轻率付出代价!不是你自己说的吗,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来源:齐鲁晚报)
本文来源: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跳槽没勇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