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 古巴雪茄最贵的多少钱人民是如何偷渡美国的

9名古巴偷渡者在美国东南部海域遇难
  新华社华盛顿3月19日电(记者周而捷)据美国媒体19日报道,美国海岸警卫队18日在佛罗里达州附近海域发现并营救了一艘载有古巴偷渡者的船只,船上18人获救,9人已遇难。
  美国广播公司报道引述海岸警卫队的消息称,获救船只此前已在海上滞留22天,9人在途中遇难,幸存者存在严重脱水情况。
  海岸警卫队官员表示,自从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2014年底宣布两国关系正常化后,企图通过两国间海域前往美国的古巴偷渡者数量不断增多,仅今年2月就有269人。但佛罗里达海峡风高浪急,美方有严密的巡查,海上偷渡的成功率并不高。
  美国1966年颁布的《古巴调整法案》规定,偷渡的古巴人如在海上被美方拦截或救起将被遣返,一旦踏上美国领土将被接收,抵达美国领土一年后可获得美国绿卡,即俗称“干脚湿脚”的相关移民政策。古巴一直反对并要求美方废除这一政策,指责该法案鼓励非法移民,有损两国移民合作,美方则执意维持。
[责任编辑:预定咨询:
梦想是去环游世界的90后女生。希望通过旅行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见识不同的人和物;这样死后虽不重于泰山但好歹没有虚度浮生。目前在加拿大留学,因此对加拿大十分了解;另外去过古巴和美国。
世界另一头的共产主义国家——古巴
摘要:7个礼拜的古巴游学让我领略到了世界另一头的、有相似又非常不同的西班牙语国家——古巴。如果你可以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来探索这个美丽又热情的海岛,一定会收获一个不一样的旅游季节。
话说楼主从还是个叛逆期的小屁孩开始就梦想着环游世界,并且这个梦想从来没有从脑海里消失过;于是乎当看到大学里有“国际游学”(Study Abroad Program;翻译是楼主的手笔,见笑了)的时候,我立马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个机会,然后踏上了去古巴学西班牙语的旅程。行程为期6个礼拜,课程由当地奥尔金大学(Universidad de Holguin, University of Holguin)的老师们教授。课程上到一半的时候我临时决定既然来都来了就干脆把这个海岛游个遍,于是就有了多出来的一个星期到处去玩。 先普及一下古巴地理位置和内部行政划分。古巴是著名的拉丁美洲国家之一,位于美国东南面的大西洋上,是一个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海岛。其西北的海岸与美国佛州的迈阿密不远,因此常有古巴人偷渡至美国,试图逃离卡斯特罗专政。别看古巴这么一个小岛,岛上共有13个省,著名的关塔那摩就是其中之一。据说游客都被禁止靠近东南角上的这个省。首都哈瓦那在离迈阿密西北海岸线上,是我在古巴见到的最现代化的城市了,当然消费水平也是非常高的。而我所在的奥尔金则在东南部,是奥尔金省的省会,毗邻关塔那摩和古巴第二大城市圣提亚哥(San Tiago,不是美国的San Diego)所在的省。 古巴的货币和汇率。古巴境内通行两种货币,peso和CUC。作为游客你从银行只能换得到CUC,这种货币和美金的汇率差不多是一比一,多几个小数点请在出行之前去网上确认一下。据我所知游客只能带美金或者别的货币到古巴境内兑换。然后走之前再在机场把手头多余的CUC换成美金。没错,走的时候只能换美金,别的不行。CUC和peso的比率是1比25,也就是一个CUC换25块peso。然后坑爹的地方就来了:古巴人民平均工资是300块peso,也就是12块CUC;而我在哈瓦那平均吃一顿饭就要20CUC(注意这是平均,最贵的印象里是30CUC)。不是我挥霍,是旧哈瓦那城这片旅游区里真的找不到便宜的地方。Peso这个东西是给当地人用的,在哈瓦那大约是因为游客多且物价高根本用不到;在古巴其他的地方peso倒是非常常见的;我记得奥尔金街边带ham的pizza只要15peso,也就是不到一块CUC。还有学校的小吃店,卖一种1peso一个的小点心,外面脆壳咬开里面是满满的椰丝,是我和同学每天课间必买的甜点。由此可以推测古巴的贫富差距也是非常大的,并且这种货币体质对游客非常不公平。另外要注意的一点是离开古巴之前要在机场交一个25CUC的什么税才能够离开,大家注意走之前别把钱都挥霍光了到了安检口然后傻眼了。 签证。本质上是落地签。中国护照应该是30天随便玩;另外因为古巴境内免费医保并且和中国一样是共产主义国家。。。没错拿中国护照的孩子们去古巴还不用买任何保险。楼主拿的是加拿大护照,也是落地直接签30天,但是要自付保险。另外如果计划待超过30天的人需要申请延期,延期之前要能够提供离境日期,也就是需要机票。楼主是带队的老师去帮忙办的,所以对这个也不了解。 接下来来说说古巴的历史和由此引发的政治事件、体系和文化。(有点长,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直接跳到下面去看别的)古巴和一众除了被葡萄牙占领的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国家一样,当年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占领了古巴之后,就用当地肥沃的土壤来种植雪茄和蔗糖;并且从非洲运来了大量的劳动力来支持蔗糖的生产。于是就造成古巴境内既有被晒得黄不拉几、矮矮小小的浅肤色人种,也就是所谓“白种人”,也有很大一只也被晒得很黑的黑人(没错黑人也是会被晒黑的,我亲眼所见)还有这两个人种的混血。就这样的情况在这个海岛上还是存在着歧视,黑皮肤的人还是会在这样那样的情况下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这种情况有点像城里人有时候不大看得起农村人但是又不太一样。举个例子当我还在奥尔金上课的时候我们的领队老师决定周末带我们去旁边的圣提亚哥玩,当我们告诉老师这件事的时候,我们几个老师(都是“白种人”)都瞪着眼很吃惊的样子,并且告诉我们那里很多黑人要小心。当然圣提亚哥当地确实有很多黑人飞车党,但是老师们所表现出来的真的是那种难以名状的歧视呀。另外据我了解,在古巴连找工作都会被这个影响。比方如果有两个能力资历都差不多的人竞争,雇主们还是会优先选择浅肤色人种。另外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我在古巴居然发现了很多中国人和他们的后裔。据我推算这批人大约是二十世纪初清朝政府被推翻,军阀割据时期出于种种原因种种方式来到这片土地上的劳动力。我遇到的许多古巴人身上还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轮廓,甚至有好多人激动地和我说“我爷爷是中国人!”另外古巴人都对中国人特别热情,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许是媒体渲染,总之我在古巴的这7个礼拜真的收到了非常热情的对待。(我甚至在奥尔金的一个杂货店看到了西班牙语-中文词典)话又说回来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西班牙人走了,古巴自治了。在二十世纪初叶古巴出现了个亲美的独裁者叫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我对这个人没有什么研究所以也不好评论他的品行,但是从后来此起彼伏的革命起义中就可以看出这个人大约不怎么受欢迎。这个时候两个非常有名的人就出现了:费德勒·卡斯特罗(Fidel Castro)和切·格瓦拉(Ernesto Che Guevara)。当然还有一个绝对不能忽视的人,劳尔·卡斯特罗(Raúl Castro),费德勒的弟弟,古巴现任总理和最高领导人。哥哥费德勒是反抗和革命的主力,曾经因为失败入过狱,后来第二次的时候和大名鼎鼎的切·格瓦拉还有弟弟劳尔合作,就有了“七二六运动”和现在古巴的共产体质。费德勒卡斯特罗是上个世纪古巴的独裁者,他因为和共产苏联合作,在古巴藏了颗苏联的导弹而导致了美国对古巴到现在都没有解封的经济制裁,也才有了现在古巴的经济落后。说到这里好像费德勒没干几件好事,但其实这个人对古巴还是有非常大的贡献的,有点像老毛子一样功过各半,在老百姓里的地位还是不低的。古巴现在拥有免费医疗和一直免费到大学的义务教育;他们的识字率是世所罕见的99%,这个数字就连发达国家的美国、英国、加拿大都做不到。也就是说古巴几乎没有文盲,再加上这是一个旅游业极度发达的国家,我遇到的人都或多或少会说英文。这些都是费德勒在位期间达成的对人民的承诺。(所以不会西班牙语的朋友们不用担心啦,在古巴只要是和旅游业打交道的人民几乎都会说英语。只要你英语也行,大家就比划比划着沟通吧!)现在有的人可能在想切·格瓦拉这哥们儿谁啊,我怎么没听说过。你没听说过没关系,但我确定你肯定见过。就是这个人: 大家都在别人的衣服上见过这哥们儿吧!他就是切·格瓦拉。切对拉丁美洲很多国家的革命都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甚至是领导人、精神领袖,是整个拉丁美洲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英雄。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拉丁美洲人民的热血和不畏强权。他的遗孀和四个孩子到现在还居住在古巴。让我非常想吐槽的事情是,这位遗孀阿姨之后居然再婚了,婚后还担当着切格瓦拉博物馆的馆长以及切格瓦拉研究会的会长这种类似的职务。我真想采访一下她现在老公的感想以及切本人在泉下是个什么反应。要说的是切格瓦拉和卡斯特罗兄弟都是马列主义的信徒,也才有了今天的共产古巴。这个思想主义既为古巴带来了诸如免费医疗和义务教育这样的好处,也给古巴带来了经济发展上的限制。所幸现在的古巴还有雪茄、蔗糖和旅游这三大产业支持着经济。当然,蔗糖业也面临着其他国家的竞争和威胁。古巴近年来也在研究改革开放。前两年政府刚开放了私营企业的政策,于是古巴处处都可以看到出租的民居。这些民居真是便宜又实惠,通常主人家都是非常友好也见过不少游客的人,可以放心地居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主人家一般都认识一些司机或者导游,有什么问题或者需要都完全可以帮忙解决。我在哈瓦那时就住在一户民居里,老板娘做的饭非常好吃不说,还帮我们介绍了一个退役下来的司机,这位司机不仅收费比别人便宜,人也非常的友善和博学,领着我和与我同游哈瓦那的带队老师在哈瓦那及其周边城市跑了两天,同时兼职司机和导游,简直赞得不得了。 在说玩之前再啰嗦一下说说古巴的交通。古巴国内也是有飞机的,但是说实话就这么大一个海岛坐150CUC(也就是150美金)左右一趟的飞机真是不值得。城际旅行的话古巴是有大巴的。我从奥尔金坐通宵大巴去哈瓦那只要40CUC,还是空调大巴,而且很干净;大巴坐不满人,晚上睡觉可以直接霸占旁边的座位。唯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空调大巴晚上很凉(真的很凉),坐的时候要带上外套。城内的话交通主要靠走。哈瓦那有一种机动小黄车,收费是CUC结算。我坐过一次,是在旧哈瓦那城走得累到不行了才坐的。起价2-3CUC,是可以讨价还价的。我还在奥尔金的时候交通大部分靠走,古巴也没有烧水的东西,自来水更别想喝,所以不得不经常从“市中心”自己扛着一大箱水走回住处。
奥尔金也是有三轮车的,是真正的三轮车,比国内的还破。除了哈瓦那几乎都是收CUC以外,其他的城市都是可以用peso的。所以当车夫跟你说20的时候千万不要瞪大眼睛觉得人家抢劫,人家说的是20peso。喜欢要自驾的朋友就别想了,古巴的车都是上个世纪的产物,旧到不行,也没有租车行这种东西。去古巴想要玩得透就准备好多走走路吧! 对了!马车在古巴是很常见的代步工具。看到这里脑袋里充满着浪漫幻想的同学们赶紧打住,这些马车都相当破旧,屁股硌得慌不说,是要跟人拼车的。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马都很臭。当然了,没有坐过的坐一次也是非常好玩的体验,我这里只是客观评价一下。(哈瓦那也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马车,当然作用和收费就不可同日而语啦)
最后的最后,终于说到重点啦!古巴的景点!当当当当!!!其实看到这里大家多半也看出来楼主是那种喜欢把最爱的菜留在最后吃的人,好戏要留在后头嘛。所以先说说古巴各城市零零碎碎的景点,只玩哈瓦那的同学直接拉到后面去看就好啦!先从南部开始:古巴南部有第二大城市圣提亚哥。如果到了这里的话一定要去的地方是San Pedro de la Roca, 英文是 Saint Peter of the Rock, 石头一样的圣彼得(楼主译,欢迎指正)。这是海边的一个城堡。圣提亚哥作为古巴的一个大型海港城市,再加上在加勒比海附近,当年也是多有海盗。这个城堡保存的非常好,还可以看到当年的大炮和火药。重点是城堡上的风景非常之好,让我差点就不想走啦! 我还在古巴的时候,对圣提亚哥这个城市真的是又爱又恨。恨的是圣提亚哥脏到不行,我和同学在外面玩了一天回到民宿洗个澡,耳朵后面洗不到的地方一擦都是黑的,还有鼻涕擦出来也都是黑的,比在奥尔金和哈瓦那的时候真的是脏了好多倍。(说起来其实奥尔金算是很干净的了,哈瓦那有点脏但比圣提亚哥还是好多了)这是我在圣提亚哥住的民宿的一楼但是在古巴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也是圣提亚哥。如果有幸去到这个地方的朋友,晚上一定要找个开阔的地方抬头看看天。我在圣提亚哥的两个晚上都是繁星满天,可以说我这辈子没有见过这么多的星星、这么美的天空。那些遥远的星系和几万年以外的光线,就这么默默地、清晰可见地出现在天幕上,这样的景色美得让人只想叹息,然后深深地藏在心底。南部除了我待的(没什么景点的)奥尔金,就是诸多的美丽的海滩啦,来古巴一趟不去海边就算是白来啦!还有一个小城叫Gibara,如果你厉害到能找到这个地方的话,不妨到它海边的山丘顶上买瓶啤酒,坐下来吹吹海风,听老人弹吉他唱歌。这个城市很破旧,在这个山丘上就可以看到城市的全景和海景了;但是海风习习,坐在这里散散心真的很舒服。北部(哈瓦那极其周边城市):哈瓦那最好玩的地区就是“旧哈瓦那”城区了。英文是Old Havana, 西班牙语我忘了。这篇老城区坐落在哈瓦那市的一角,一面临哈瓦那海湾,是哈瓦那必去不可的、最繁华的旅游区域啦。我去的时候住在老城区边上的一家民宿,房主阿姨人很好,为我们找到了去附近圣克拉拉(Santa Clara)的租车和司机,还做出了我在古巴喝到的最好喝的咖啡。我和同去的朋友一起住一间房,平分下来是15CUC一个晚上,包一顿很丰盛的早餐。晚餐也可以在她这里吃,10CUC左右一顿,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和鱼肉可以选,肉不一样价钱也不太一样。在古巴建议吃牛肉猪肉或者羊肉,他们好像不太会做鸡肉和鱼肉。好消息是古巴人也爱吃米饭,不过他们的米饭是红米,对我来说还是很可以接受的。这是我在哈瓦那住的民宿阳台的风景前面忘记说住宿了,这里补一下。古巴民宿价钱根据所在城市的物价还有房间大小从10CUC到30CUC一个晚上不等。包不包早餐要提前和老板说好。有意思的是古巴除了哈瓦那以外的地方马桶都看不到坐垫的!你看的没有错,没有马桶圈!至于怎么应对这个我就不多嘴啦,各人有各人的办法,嘿嘿。另外住得久的话主人家还有包洗衣服的, 纯手洗,超赞!楼主我在古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享受到这个待遇,于是自己洗了一个多月的衣服,然后看着同学和朋友整天各种羡慕嫉妒恨啊!所以打算住民宿而且还打算各地走一走的各位记得带上洗衣粉或者洗衣皂呀!楼主在哈瓦那一共待了4天的样子,其中两天在哈瓦那老城区和周围走路,还有两天是找司机带我们去想去的地方玩,一天在哈瓦那市里,还有一天去了附近的Matanzas和 Santa Clara。在哈瓦那徒步的两天:在我住的地方望出去就可以看到一座巍峨又大气的建筑,就是鼎鼎有名的古巴国会大厦啦!可惜时间不巧,去的时候国会大厦正在修缮,只在周围转了一圈,没有进去。(看到那个三轮车了吗!在哈瓦那坐要比奥尔金贵得多!)在国会大楼前面的这条宽阔的大道就是Paseo de Marti,马丁大道啦!这条大道是为了纪念革命英雄侯赛马丁(Jose Marti) 命名的。沿着这条大道往北走就可以到达美丽哈瓦那海湾;沿路有很多艺术家在街边卖画和艺术品,我看到之后就在想以后买了房子一定要再来一趟哈瓦那,把这些画儿淘回去挂家里! 马丁大道东边的区域就都是哈瓦那老城区啦,走在路上都能呼吸到历史的味道。 在离Paseo de Marti不远的地方有一栋楼叫Edificio Bacardi (英译为Bacardi Building 我也不知道和布加迪有没有关系 哈哈),只要花1CUC就可以上到楼顶去看旧哈瓦那的全景,要是能等到夕阳的时候去那更是美死啦! 照片拍得不好,管中窥豹而已。在去Edificio Bacardi的路上会路过一个只有一层但是看起来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档次的餐厅/酒馆,叫 La Floridita,据说这个酒馆是以前海明威经常来喝酒的酒馆哟!有海明威雕像的照片都有鄙人,大家就忍受着看吧,无视我就行已经说到酒馆了就不得不说来古巴必须要喝的东西——Mojito,莫吉托,非常有名的鸡尾酒。配方是白朗姆加上柠檬汁,苏打水和薄荷叶还有白糖。哈瓦那最有名的Mojito在一家叫La Bodeguita del Medio, 在离哈瓦那湾不远的一个小巷里。 这家酒馆号称是“legendary Mojito”,也和海明威有千丝万缕的某种关系,只可惜爱酒的楼主去了以后真是大失所望。反倒是出于种种机缘在离此不远的一家小饭馆里喝到了在古巴喝过的最好喝 的Mojito。这家餐馆在哈瓦那湾旁的一个城堡的旁边,坐在阳台吃饭的我们转头就是城堡(Catillo de la Real Fuerza)和大海,也算是我在古巴吃过的风景最美的一顿饭了。只可惜当时只顾着赏景品美食,忘记记下餐馆的名字啦。 前面提到过古巴深受加勒比海盗的侵害,所以沿海的地方必然少不了抵御海盗的城堡,哈瓦那也是如此。在哈瓦那湾两岸有三座美丽的城堡,一座名叫Castillo de la Real Fuerza (Castle of Real Force),一座名叫Castillo de San Carlos de la Cabana (Saint Charles of the Cabana’s Castle)还有一座叫Castillo de los Tres Reyes Magos del Morro。在晚上天黑以后驱车到Castillo de los Tres Reyes Magos del Morro去的话(因为不在旧城区而且隔海,是没办法走过去的),还能看见演员穿着旧时候的军服的表演。Castillo de los Tres Reyes Magos del Morro 的 表演 和
路边摊Castillo de la Real Fuerza 在Castillo de los Tres Reyes Magos del Morro 旁边有两个不可不去的景点:(不知道是谁的)大雕像和切格瓦拉在古巴时的故居。这两个地方因为在河对岸都必须驱车前往。雕像就在切故居旁边,而且就在海边,风景很好。故居里面的东西呢,我就不剧透了,大家自己去发现吧╮(╯▽╰)╭我们从哈瓦那湾的东北岸再回到西南岸的老城区,已经到了La Bodeguita del Medio当然不能就此休息啦,再往前走两步路就是Plaza de la Catedral。这个Plaza的一面,是哈瓦那大教堂,Catedral de la Habana,侧面有一个酒馆/餐馆可以坐下来休息,还有乐队表演。 从这个Plaza再往附近逛逛,可以看到卖书的,还有前面提到的Catillo de la Real Fuerza。在这附近的某个方向还有一家很火的Museo del Chocolate, 巧克力博物馆,走过路过可千万不要错过哟!(话说楼主进去之后觉得这家”工厂“除了内部装饰以外,可没觉得巧克力有什么特别的呢。 老城区还有另一个不得不说的地方,就是革命博物馆啦!里面要带相机拍照还要另交钱,所以坑爹的楼主就把相机交给前台存起来了。。。。。然后把手机带进去拍照啦!哈哈!哪里有坑钱的伎俩哪里就有偷鸡摸狗的招数!
革命博物馆里都是当年革命时期的一些遗物,还有原样摆设的会议室;对历史或者切格瓦拉感兴趣的都可以进去看看。在老城区最东边一带还有侯赛马丁的故居,就是国会前面名叫马丁大道的那个马丁!
这些地方都在老城区里步行范围以内。老城区以外的,除了离老城区不远的唐人街,都需要租车出行啦。是的没错,哈瓦那也有个唐人街。前面提到古巴早年有不少华人劳工,但那都是上个世纪的事了;哈瓦那的唐人街既不像北美的唐人街那样充斥着毒贩和黑帮,但也实在是找不到几个华人。我在牌坊下拍照的时候还碰到古巴人跟我开玩笑说“这个唐人街没有唐人”。有趣的是我在唐人街里七转八转,居然还找到了好几家正宗的中国餐厅,好歹是吃上了一顿正宗的中餐(苦b留学生,别嘲笑哈)。
对古巴革命或者切格瓦拉有兴趣的朋友还有两个一定要去的地方:哈瓦那市里的革命塔和旁边圣克拉拉(Santa Clara)市的切格瓦拉还有其他革命英雄墓。切的墓算是当地有名的景点,旅游团也都会拉过去参观一圈。可惜切当年不搞个人崇拜,并没有把尸体保存起来给后人瞻仰(咳),所以切的粉可能要失望咯。而革命塔算是哈瓦那市区里最高的建筑了,据我上去过的同学说风景非常不错,我因为去的不巧没开门就只好拍了个照片表示“到此一游”。
哈瓦那市还有一个不得不得去的地方,就是海明威故居。海明威在世的时候常在古巴和美国间来往,故居很大,也很漂亮。最有意思的是在主楼旁边的侧楼上有一副望远镜,据说是海明威当年和朋友偷窥邻居女性时候用的。哈哈!有意思吧!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碎碎念:在古巴是可以讨价还价的!还有一定要小心敲诈啊骗人啊小偷啊之类的,好像游客多的地区不管哪个国家都会有这种浑水摸鱼的人。古巴也过劳动节!哈哈!全国人民在那一天都会起早去游行!那一天是古巴的全国假日!在那之后是一个全国性的什么音乐节!好多别的拉丁美洲国家的人也都会慕名而来,通宵达旦的Clubbing,甚至在街上搭个舞台就有DJ啦、乐队啦在表演!这个节日会持续一个礼拜,所以我刚到古巴那会儿都玩儿疯啦!
古巴也有夜店哟!而且热情的拉丁美洲人都非常会跳舞!古巴人也不例外。如果你是漂亮妹子在有乐队表演的餐馆吃饭有可能会被拉去跳舞哟!(比如这样↓_↓)这是和我同游哈瓦那的我们的带队老师,哥伦比亚人,多亏了她我才能这么轻松地玩转哈瓦那古巴人跳的舞叫 Sausa,用西班牙语读出来是“骚萨”哈哈!如果你有幸见识到厉害的古巴妹子跳这个舞(当然也要厉害的舞伴才行,Sausa是男性主导的舞蹈)的话,相信你的眼珠子一定会掉出来的!在古巴抽大麻是绝对违法的,会被抓起来坐牢的!还有在很多海滩上当地居民是禁止和游客攀谈的。其实具体的规定是禁止当地居民和游客攀谈,但是好像只有海滩上管得比较严,另外游客如果去投诉被打扰当然又是另外一回事。和游客做生意是完全无碍的。 楼主我是第一次写这么正式的攻略+游记,真的很感谢大家认真看完楼主的碎碎念,楼主也知道自己非常啰嗦(因为常被男友说讲话没有重点),但是还是很希望自己写的东西可以尽量帮到想出行的、对世界各地有兴趣的各位O(∩_∩)O以上的翻译和知识都出自楼主手笔,如果有什么谬误欢迎指正!另外有问题也可以私下询问;楼主的梦想是30岁以前和男友环游全世界,因此也欢迎同好旅游的各位来交个朋友!楼主国内也走了不少地方,加拿大也快要玩遍了,目前正在向美国和南美各地进发!最想去的地方是欧洲╮(╯▽╰)╭
&看了这么多,何不亲身体验世界邦超级自由行!
¥24,999起
¥29,999起
¥28,999起
¥28,999起
妈咪是学外语的记者,用五年时间带着P娃走了十几个国家,几十个...| 人气 43093
cayo coco 是古巴人建设出来专供旅游度假的岛,岛上只...| 人气 38751
甜牙齿的巴黎甜品日记
人气:68183
方正大气的赫尔辛基、绚烂而静谧的拉普兰
人气:45824
盛夏骄阳下包车游览柬埔寨暹粒吴哥遗址
人气:106167
免费旅行定制
世界邦如何帮您搞定出国旅行
古巴相关:&震惊!古巴人踏上美国就能留下来?!|头条
我的图书馆
震惊!古巴人踏上美国就能留下来?!|头条
摘要 原则上古巴人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能踏上美国土地,就能用庇护的身份留下来。留下来后过两三年就成公民,可以帮直系亲属申请移民。而古巴人甚至没有“非法移民”这个概念。
共识君按:美国与古巴两国的关系一直是国际新闻的焦点话题。本文从“古巴移民”这一新颖角度展示了美古关系的一个侧面。话说共识君也是第一次听说,古巴人踏上美国就能留下来耶,你呢?
在美国海岸警卫队和移民局的官员眼里,每个进入他们业务范围的古巴人的命运是由脚来决定的。在他们眼里,古巴人可能有四种不同的脚。他们在经历了冒险犯难甚至以生命作为赌注离开古巴之后,如果幸运地拥有其中两种,他们就可以在美国留下来。如果是第三种则面临遣返,而第四种可能是前途未卜。
一、古巴人踏上美国就能留下来吗?
最近美国和古巴之间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很多人以为美古之间既然没有外交关系,美国又一直封锁古巴,所以两国政府之间没有往来。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世界上没有外交关系、又是敌对的国家、相互可以在一些特殊问题上长期合作,其中最密切的还要数美国和古巴。
美国和古巴两个国家之间特殊的合作关系就体现在古巴难民问题上。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古巴数百万的总人口中每年都有成千上万想到美国去,最多的一年有十几万出走到美国(60年代初离开古巴前往美国和西班牙的几十万还不算)。
美国对古巴移民网开一面,特别优惠,几十年下来国会、最高法院和移民局“出台”了很多法规、政策和判例,虽然内容复杂,但用中国话来说其“精神”很容易掌握——
原则上古巴人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能踏上美国土地,就能用庇护的身份留下来。留下来后过两三年就成公民,可以帮直系亲属申请移民。而其他国家的移民首先要通过合法进入美国这一关,不然就在美国“黑掉”,成非法移民。即使是合法移民,其等待身份转换的时间也很长。而古巴人不一样,他们甚至没有“非法移民”这个概念。
美国政府坚称这是出于人道原因对那些在“卡斯特罗专制政权”下受难者的保护。而古巴政府当然会说这是煽动颠覆,尽管要脑筋急转弯才能理解这个说法——真要颠覆的话,应该把最想离开的人留在或派回你的国家啊!
就像1961年中央情报局支持的猪湾入侵,其成员多半是1959年卡斯特罗革命后逃到美国的古巴人。把这些人都接出来,不是帮着卡斯特罗巩固政权吗?美国一方面封锁古巴,另一方面每年又接纳大量的古巴难民和移民,不喜欢那个政权的人的心思都花在移民上了,这个政权的维持有什么秘密可言呢?美国又怎么可能颠覆掉它呢?
无论美国究竟是怎么想的,对于那些拼死也要离开自己祖国的古巴人来说,这种移民特权当然是诱惑和福音。
几十年下来古巴人在绞尽脑汁横渡佛罗里达海峡上想出的绝招,比起同时代的东德人或是飞跃或是掘地道或者直接偷偷在柏林墙上挖个洞的行动技术含量要高很多,更是那些同时代、只会游到香港去的中国人没法比的。
古巴人设计的新式偷渡工具
二、“干脚”和“湿脚”决定去留
既然如此,那么美国和古巴怎么会合作呢?
这是因为美国既要“颠覆”又没法来者不拒照单全收,总要弄个界限,划一条杠杠。对于在各种各样的“政策”下长大的中国人,这很好理解。这样的划分对于当事人是毫无道理的,但在这个制度或者处境下又常常是必须的。
而从古巴方面来说,对于那些不能进入美国的古巴人,也还是要当成自己的公民将他们接回,总不能让他们在鲨鱼出没时有飓风的海上做现代鲁宾逊。
这里就要说到古巴人的第一种脚了。美国规定古巴人只要踏上美国土地(多半情况下是礁石或沙滩),那就可以留下来了。这个规定简称“干脚”(dryfoot),哪怕你的脚其实还是刚刚拔出海水湿淋淋的。
如果当巡逻的美国海岸警卫队截住你的时候你还在哪怕是很浅的海水里跋涉,你就会被遣返,更不用说还在海浪中的各种交通工具上颠簸了。这后一个规定就是古巴人的第二种脚,简称“湿脚”(wetfoot)。
至于实际上谁在古巴的处境更艰难、更应该被留下来,美国方面到了这一步就不问了,什么“迫害”和“庇护”都不管了,这就是政策的杠杠。只图主事者在技术上方便易行,不管是否合理、是否人道,简单到看脚的干湿就可以了,比过去划阶级成分还要武断。我怀疑这是美国人向某些他们一直要颠覆的制度学的。
被划入“湿脚”的,美国海岸警卫队会通过和古巴海军方面的特殊渠道,在海上将他们遣返。这个遣返听上去很简单,在实施和技术细节上却有无穷的讲究。而且美国方面还要古巴方面保证,这些遣返者不会受到任何刑事处罚或者政治迫害,美国移民局会保留这些人的档案,以便向古巴方面查问。
美古双方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就此举行的谈判和会商不知有多少次了。用中国话来说是双方“斗智斗勇”,但又“斗而不破”的过程。双方都明白,一旦斗得过分,对方甩手一拆烂污,就会给自己留下一个烂摊子,蒙受联合国和国际人权主义者的谴责。这样的合作,其配合程度,不亚于两个友好国家之间的关系。
三、“泥脚”和“悬脚”——边缘案例
除了“湿脚”和“干脚”,古巴人还有“泥脚”(dustyfoot)。这就是近些年少数先通过蛇头安排偷渡到墨西哥,再从那里进入美国的古巴人。
既然美国当初规定古巴人只要踏上美国土地就可以留下来,没有说是从海里还是走陆上或是不能经过第三国,这些古巴人当然也应该被接收。一些古巴人就是这样风尘仆仆迈着一双泥脚踏上美国南部三个州的土地,然后主动寻找美国边防和海关“自投罗网”,而同行的墨西哥或者其他中美洲国家的非法移民则在蛇头的安排下人间蒸发。
那么,什么是“悬脚”呢?这是一个更特别的案例。
2006年一月某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在佛罗里达海岸外一段废弃的长桥上发现20多个古巴人攀在上面,包括妇女和儿童。由于这段长桥孤悬在海中,本来连着海滩的部分已经没在水下,所以海岸警卫队经过和移民局商量后,说这些古巴人都是“湿脚”,将他们当中的15人先行遣返,其他的待遣。
美国海岸警卫队的这个做法在佛罗里达的古巴人社群中激起了轩然大波,他们发起抗议,向国会和最高法院情愿,举行绝食。一个月后,联邦法院一个法官做出裁决,说美国政府(海岸警卫队和移民局都属于美国政府,法院要判就要拿美国政府做涉案人)的这个决定不近人情,责成它和古巴方面打交道,确保那15个被遣返的古巴人能直接拿到移民签证前来美国。很快,15个古巴个人中有14个拿了这个签证到了美国。
这个判决突破了传统的“干脚”和“湿脚”的划分,美国移民当局还没有给它一个便于官僚机构文牍操作的简称。在不知道这个判例有没有正式被援引时,我姑且用“悬脚”(hangingfoot)一说,即悬空的脚,既描绘了这些古巴难民在废弃的桥上不着地不沾水的艰窘,又形容了他们前途未定的身份焦虑。
中国人知道古巴人有这么多“脚”吗?
有人可能不解:这些古巴人被遣返回古巴了,怎么会拿到美国移民签证的呢?这里就牵涉到美国和古巴之间另一层合作了。
美国和古巴虽然没有外交关系,但在哈瓦那有联络处(原来由瑞士大使馆代办),就像70年代设在北京的一样。
美国在哈瓦那联络处的主要业务是处理移民申请。除了大量亲属移民的案例,还有移民抽签摸彩,所有古巴公民都可以参加,每年都有一定的名额,曾经有几年名义上每年有2万名额,但可能是由于古巴政府方面对申请者的古巴公民资格设限未能实现。
另外,为了奖励为争取自由而冒险犯难的人,那些因“湿脚”而被遣返的古巴人在申请移民签证时有时也会享受到特殊照顾。美国方面有他们的名单。
卡斯特罗的古巴在中国的国际政治话语中经常代表着一种伟大叙事,比宏大叙事更厉害。在那个伟大叙事中,人们看到的古巴人要么双手高举着“不是社会主义就是死亡”的标语牌,要么双拳愤怒地挥向90英里以外的那个霸权国家。至于他们的双脚,一般是看不见的,更不用说看清楚是它们干是湿,是沾满尘土还是悬在空中了。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古巴偷渡到美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