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66篇十到十二节怎么解释三十二篇七节“乐” 九节 “嚼”怎么读?感谢主!

专辑: 录入:() 点击: 来源:

注:转载本站歌谱敬请写上本站域名,否则不允许转载!

感谢赞美神!我们自从出版了「拾珍丛书」、「拾珍选辑」、「拾珍专辑」以后,如今又另出版一新的系列丛书,名为「拾珍集」。

「拾珍集」的工作之主要负担,是专集自教会历史中的历史中的属灵(属灵文字工作的信息)编辑成一系列丛书,目的为同享基督的丰富,造就圣徒属灵生命的成长,荣耀基督。阿们!

*注:「拾珍集」的工作,均以不牟利为原则(只收工本费),来服事众圣徒。

1995年3月10日 拾珍出版社谨启 序言

第一段主爱的吸引(一2-4)

第二段信徒的寻主(一5-7)

第三段寻求主者必经之路(一8-11)

第四段交换爱情(一12至二3)

第五段灵交之指引与静默中之寻求(二4-7)

第六段主来的情形与请求(二8-14)

第七段复兴信徒所应当注意谨防的(二15-17)

第八段信徒寻求主的方法(三1-5)

第九段三个比喻(三6-11)

第十段称赞信徒的美德(四1-6)

第十一段领受主的美德和香气的人(四7-15)

第十二段信徒的奉献与主的接纳(四16至五1)

第十三段信徒错过接待主的机会以后悔(五2-8)

第十四段信徒称赞主的美德及效果(五9至六10)

第十五段信徒之谦卑及众人之爱慕(六11-13)

第十六段心中美德的形容(七1-9)

第十七段信徒爱慕主的热切(七10至八5)

第十八段总结(八6-14)

附篇(三)伯大尼的马利亚

「灵修」、「退修」,这二个名词,又成了我们今日的口头禅。到底,我们认识「灵修」、「退修」的实际与原则的太少。然而,「雅歌书」却成了这种人士的赏鉴,无非说它是爱情的作品而已,那里能谈得着灵性的问题!

现在,为你们介绍高师竹所着的《雅歌略解》一书,是有意「灵修」、「退修」者所不可不读的,也是那些妄解「雅歌书」者的一个当头棒喝。

1925年4月李渊如《灵光报》

「雅歌书」是「人与神的灵交」的书

「雅歌书」这卷书的中心,若都归纳起来,就是「人与神的灵交」。这对于属主的人,是不可缺少的属灵功课,也就是「与神灵交」。这是时刻不断,念念不忘的功课,是一切事物的先决问题。圣经说:「不住的祷告」(帖前五17),实在是一件宝贝灵交的功课。但真常与主灵交的,就必遇见层层叠叠的拦阻发生,所以有人以为事事物物,莫不为灵交的拦阻。那肉体是更大的拦阻,世物都是仇敌。

往古来今,不知有多少人困迷于此说。甚至有些人克苦己身,逃避世界到旷野去的;更有些人以妻子儿女,为可憎恶的;如此的思想,却是错误了。

因为身体和身外之物,都是物质;物质那能使人犯罪呢?真使人犯罪的,是那外面的邪灵,照着我们里面的邪情私欲,所喜好的,来引诱我们贪爱那所不当贪爱的世界,这就是罪。所以贪爱世界,就是使世界作灵中主人的原因。私欲既使世界作了主人,若要与主灵交,世界自然是一大拦阻。但真拦阻的不是世界,乃是里面的邪情私欲。

若要作一个灵修工夫的人,就当深自寻思,查看里面的私欲。因这私欲把身心委之世界,而作它的奴仆,它就很自然的来管辖我们。我们要脱离它,若倚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能的。因为,灵是被肉体困住了,肉体又受了世界所充满,所以这些都成了人与主灵交的拦阻。若要除去这些的障碍,必须先对付里面的私欲。但倚靠自己是没有力量的,非倚靠外力不可;然而外力,也有靠得住和靠不住的分别。

如美国总统,倡民族自决的问题以后,高丽即想藉之以脱离日本,至终威尔逊力量有限,以至高丽人,捐上十数万人的生命,却毫无所补;到末了,仍是伏在日本威权之下。那为求灵性得释放,靠着徒劳无益的法子脱离捆绑的人,也是如此。曾有许多人,以为避世刻苦己身,是对付罪恶的一大外力;岂知他虽远离世物,劳困身体,而他心中的世界‥‥‥图乐‥‥‥何曾脱离丝毫呢!

就如在教会历史当中,记着了一位圣徒,曾在高台上面站了36年,在他以为必如此刻苦己身,才能除掉情欲的污念,而成为圣洁的人。这是错误的。我们应当晓得己与世界,都不是能使人犯罪的,乃是使人与主灵交的媒介。但要知道,若非与世界隔绝,就不能与主灵交。要与世界隔绝,必先对付隐藏在肉体里面的私欲;对付私欲之法子,必须仰赖外来的能力。

若有土匪来,占据了我们的地方,要用什么法子,才能把他们赶出去呢?

(一)必须请求那有兵权的,以武力来驱逐

(二)既求他,就当顺服他

(三)要完全相信倚靠他

必须如此,他才来帮助我们。土匪去了,我们才能自由与官长交接。能灭土匪的,是仗着武力;能对付私欲的,是在乎神能。要得神能,也必须恳求、归服、信靠,才有功效。

私欲既治死,神就能在我灵性里作主人;肉身就是义的器具;一切的世界,也都成为造就我的了。

「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罗七24-25)「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六23)惟独倚靠耶稣基督,祂能治死恶性、罪过。因祂是我们惟一外来住在我们里面的主力;所以我们若全心求告祂、归向祂、听顺祂、倚靠祂,就必能得胜(路十五1)。

「与主灵交」不可缺的条件

我们要「与主灵交」的,当晓得两样不可缺的:一,是「敬」;二,是「爱」。当主耶稣教训门徒的祷告,头一句话:呼主为「父」,就是「爱」;第二句话:尊主为「圣」,就是「敬」。在旧约的里面,利未记全卷书,是指示人当如何敬主为圣。亚伦二子,稍微有错,主就用火把他们烧死。这就是耶和华所说:「我在亲近我的人中,要显为圣。」(利十1-3)

「雅歌书」是叫人用「爱、敬」与主灵交。但是「爱」与「敬」,要平衡,不可偏重;平衡了,方能与主稳妥的相交。在主耶稣复活的那一个早晨,马利亚在正哭时,忽然看见主耶稣,她因着爱的迫切,要伸手拉住主耶稣,怕祂忽然去了。所以,主耶稣立刻警戒她说:「不要摸我」。这话的意思,就是叫她用敬畏的心,管束爱。

看在马太福音所记,有几个妇人,抱着主耶稣的脚拜祂,这就是用「敬」与「爱」平衡的与主相交。又看马利亚用香膏浇主的事,因「敬」与「爱」两样是平衡的,所以蒙主悦纳。看彼得因为一网得了两船的鱼,就俯伏在主耶稣膝前说:「离开我,我是个罪人。」因「敬」与「爱」平衡的,所以彼得能与主有恒久深切的灵交。为何必须「敬」、「爱」平衡呢?因为单有「敬」,必生惧怕;单有「爱」,容易生轻慢;所以必须两样的平衡,方才合宜。

「雅歌书」带人进入至圣所

「雅歌书」是完全写出「夫妇恋爱」之情。有一些的人,按着字面看,以为不应当列入圣经以内。然而在我看,这一卷书,引人「与主灵交的秘诀」,远胜于「诗篇」。恐怕我说这话,或有多人不以为然。从诗篇中受感动的人多,从此卷书中受感动的人少,这话是不错的。因为诗篇是作领人初步与主灵交的工夫,是作使人离罪归主的媒介。「雅歌书」乃是领那已经「与主灵交」的,更进一步达到完全属灵的地步。

然而有人虽然已归了主,也常祷告,却不晓得「与主灵交」是什么?因为他还没有脱离世界的捆绑;他的心思,仍在肉体和世界中。所以他看此卷书,就是叫他更爱他那貌美的妻子,或使他更厌弃他那面丑又无能的妻子。或者妻子看丈夫也是如此。我们看见「美酒」二字,叫他想起「酒」的甘美,把他的心引入酒里;看见花、草、树木之美,叫他兴起游山望景之心。诸如此类,就是因为他还没有与主灵交。所以这一卷书,惟有与主灵交的人,才能看见它的宝贝来!

「雅歌书」是圣灵感动之作

这一卷书有何引证,是「所罗门」被圣灵感动所写的呢?

(一)因在这卷书内,有几处所写的,与夫妇之间的情形不合。就如第一章七节,第三章一至四节,第五章一至八节等处,丈夫叩门,那里有妻子不肯开门的呢?

(二)凡被圣灵感动的人,最爱这卷书,越多看,心里就越清洁。言语之间,虽是夫妇之交,却使夫妇之人情益淡;乃与主‥‥‥即耳目所不能见闻的主,日亲日近。此卷书若不是受圣灵的人所写的,何以在受圣灵的人心里,有如此的效果呢?

本卷书论到「与主灵交」,是重在追求上;寻求主的引线,就是爱。凡真爱主的,才能一心追求主;那爱世界的,自然不愿意寻求主。论到人的爱,没有比夫妻之爱,更切实亲热的;用这爱来表明主愿意与人有极亲密的灵交,也要人专心爱主,像贞洁妇人爱丈夫一样。妇人既是专心爱她的丈夫,必是要专心的寻求。「寻求」什么呢?

(一)「寻求」丈夫的灵所好、所恶的是什么?

(二)「寻求」他的动静言行

(三)「寻求」他所操作的事务

(四)「寻求」丈夫对于妻子的心意

若欲得着丈夫的爱,必须用爱来寻求爱。

第一,要用夫妻的爱,寻求神那至深难以测度的爱。

第二,用爱万物的爱,寻求神那丰满的爱。

比如有人送你一束鲜花,你立刻就藉此觉得,有人的爱感动你。你看大地前面,这些花草,岂不都是传神的爱给你么?所以本卷书多用鲜花、美酒、花园等等,为引人与主灵交之媒介。那常在无花果树下祈祷、查经的,一看见无花果树,必有感动。

我最喜欢在山里磐石上,小河旁查经、祈祷。不仅每次看见山,就是何时想起来,也增一分与主灵交之乐。所以在真「与主灵交」的人,看这世界,就是伊甸园,没有一样不是引导我与主灵交之媒介。

「与主灵交」的两种态度

论到「与主灵交」的人,有不可少的两样态度:一是迫切的态度;一是安然等候的态度。迫切容易,安然等候难;因为迫切必有动心的缘故。迫切之中,还能安然等候,是最难的。

如诗篇第三篇,大卫逃避押沙龙时候的祈祷诗,在那时候,他的心是何等的迫切;然而在夜里,他仍能安然睡卧,这就是等候的态度。但这是祈祷,不是灵交。灵交是在平安无事之时,还能迫切,又能静候。静候就是管束己心,不生杂念,默默的留心听主怎样的回答,这是灵祷的灵交。又有见景生情,因物思神的灵交,这就是本卷书的正意。

「所罗门的歌,是歌中的雅歌。」(一1)

「雅歌书」是所罗门「歌中的雅歌」,在我看,这是他「歌中的灵歌」。可惜有许多的人,轻看了这卷书,不愿意查考!

(一)是因为本卷书的写法;

(二)是因为「所罗门」老年违背主,拜偶像之事,以致这卷最宝贝的书,在人心里大大的失了价值。

其实我们切不可因人废言,他在写这卷书之时,真是虔敬爱主之人,以后才跌倒了。他自己的好坏,与我们没有关系;他所写的书,却与我们属灵上大有帮助。所以,我们只当重看其言,不问其人如何。

「所罗门」好像是一个替主送礼物,或说是传主话的人,我们只应当注重主的旨意。为什么这卷书如此重要呢?因为主要藉着这卷书,指引我们「与神灵交的秘诀」。我们就应当用这秘诀,与神灵交,如此,我们的灵交,必能逐渐达到完全的地步了。

第一段主爱的吸引(一2-4)

「美酒」,与「膏油」,比「主的爱」

此段内是用「美酒」,与「膏油」,比「主的爱」。从其中取出两样的感力:一是里面的,一是外面的,里面的感力是「酒」,外面的感力是「膏」。主先用祂的爱,如同膏的香气,吸引人的全心归向祂;又要人接受主的爱,如同「美酒」喝在肚子里,在其中发出使人自觉的感力来。惟有真得着主爱的人,才能明白灵里的喜乐;惟有得此喜乐者,那世界的一切「香膏」、「美酒」,就没有感触他的能力。

所以能使信徒胜过世界一切试探、引诱的,就是主的爱在人心里所生的能力。经上说:「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尼八10)「美酒」的力量,是一时的;主爱的力量是久长的。「膏」的香气,是渐渐消散的;主爱的香气,是越久越香的。但在所得的人,却有浅深久暂之别,是因为人对于主所发的爱不同。这爱就是接受和保存主爱的器皿。这器皿若是毁坏,所接受的怎能保存呢?所以我们对于主的爱:要专一、要恒久、要进深,方能使主的爱在我们灵中有完全永久的效力。

主耶稣曾指示我们,保守主的爱法子说:「我爱你们,正如父爱我一样;你们要常在我的爱里。」(约十五9)如何算是常在主的爱里呢?主又有话说:「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约十五10)保罗说:「你们要追求爱。」(林前十四1)因为主的爱是众善的纲领,所以,凡要结灵果,荣耀主的信徒,必要以追求主的爱,为第一步的工夫。

「愿他用口与我亲嘴;因你的爱情比美酒更美。」(一2)

「亲嘴」。这是犹太的国俗,为国人见面之时的礼节,又是骨肉相爱的表示,夫妻恋爱的情谊。

「用口与我亲嘴,」意思就是用爱与我联合,我要用爱接受。

「愿,」就是已经预备好了,不仅是要藉着亲嘴,以表恭敬和爱情;且有由爱主而来的赏赐,和人的接受。正如小鸟在巢,等候母鸟一样:母鸟啣食而归,小鸟展翅张口以接大鸟所赐的;这不是一个空空的爱护,乃是有食物作爱的凭据。

神人之间的爱,也不是空空的一个爱理,正是授受之间有所得的。人与人互相爱敬,定有爱敬的馈赠,以表爱的实意;神与人相爱,也是如此。属灵的人,每晨一清醒,必有神的爱,浇灌下来;因为他的心,与神亲近,正像母亲同他的婴孩,婴儿一清醒了,用手摸他母亲,母亲快把奶放在他的口里,他心里就平安快乐了。

凡属灵的人,都经历这样的喜乐。不仅常亲近主的人,能得由爱而来的灵乐。而且无论是什么人,若肯转离他悖逆主的地位,一心归主,就必像那浪子心意一转过来,父亲就抱着他的颈项与他「连连的亲嘴」。

因这一「亲嘴」,就有无穷的好处随之而来:如上好的袍子、戒指、鞋子、筵席、亲友等,一时全来了。只要得父神与我们「亲嘴」,我们所不敢想、不敢求的好处,也就自然的加给我们了;是父神本于祂那丰满的爱所乐赐的。

一次,彼得曾当着主耶稣的面,不承认祂。正在心里愧悔自觉对不住主的时候,主就转身看他;这一看,就是用眼与祂「亲嘴」。主那更大的爱,浇灌在他的心里,使他立刻得着属灵的安慰!在主复活以后,主先向他显现,为要使主的爱,完全充满他的心。

抹大拉的马利亚,因极切寻找主,连天使同她说话,她也不以为奇,及至一听见主耶稣那慈爱的声音,就立时动了她的心,抬头一望,主的灵爱立时深入她的里面。这不是人间的亲嘴所能表示的,乃是从她所存那向着主所难表示的爱接受来的。

「主的爱比美酒更美。」

「酒,」是粮食的精华所酿成的,爱也是由诸德之精华而出。

「酒」的功用,是使疲乏的人饮得少许,精神立振,多饮,则不由己的而言行动作错乱。爱的功用,是使凡接受主爱的,必在祈祷和看圣经上增加渴慕。多则生乐,乐极则诸德自发,且有次序,所以说:「主的爱比美酒更美。」

你的名如同倒出来的香膏

「你的馨香膏油香;你的名如同倒出来的香膏;所以众童女都爱你。」(一3)

「香膏」,是用什么东西而制成的呢?乃是五百舍客勒「没药」,250舍客勒「肉桂」,250舍客勒「菖蒲」,五百舍客勒「桂皮」,「橄榄油」一欣等等香品合制而成的。这香是圣的,是世人闻不见沾不着的,惟有亲近主的人,才能沾润。先沾润此膏,而后方能到主面前。就如圣会幕和其中一切的器具,抹膏以后,主的荣光才充满其中,祭司受膏以后,才敢进去烧香。

在古时,能受膏到主面前来的人很少;惟有主名为香膏,凡要接受的,都可沾润,并不分犹太人、外邦人。「香膏」是几种香料合制而成的,主的美名,是诸般美德调合而成的。主耶稣曾在犹太国,用三年的工夫,显出祂的诸般美德,在各种人身上。

「倒出来的香膏,」主在世时,虽有多人沾着祂的圣名的香气,但祂的香膏只临到少数的人身上;及至主耶稣被钉十架,就相当于祂把自己那盛香膏的玉瓶打碎了,整瓶的香膏完全倒出来,祂的香气藉着接受的人,传遍了全世界。祂愿世人都能接受,但实际上却是不能的。到底能接受这香膏的,是什么人呢?是在十架下已蒙恩被拣选,虔敬信爱祂的人,在当时悔改归主的人,亲自来埋葬主耶稣的人,这都是从那破玉瓶流出的香膏,得着满足的人。

我们必须像这三班人,才能接受这香膏。接受了的人就如何?

(一)使他成为常侍立在主面前的圣洁、尊荣祭司。

(二)使他成为传讲主旨意、传讲主教训人的先知。

(三)使他有权柄胜过仇敌的君王。

所以这样的人,要为主传出圣洁、尊荣的香气,建立人灵德、圣训的香气,靠主大能得胜凯旋的香气。主的美名,所以到处被人称扬,都因这些人,所传扬的香气。这样的人,自古至今是很多的,就如:摩西、撒母耳、大卫、但以理,和众先知,并使徒,以及历代的属灵人,都是传扬主圣名的。论到香膏之香,与主名之香,尚有分别:主名之香,是越久越香,是永不改变的香。

「童女」即指一切专心向着主,未被吸引而嫁与世界的。在哥林多后书第十一章2-3节说:「我曾把你们许配一个丈夫,要把你们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我只怕你们的心或偏于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就像蛇用诡诈诱惑了夏娃一样。」因为人向着主,是存这样的贞洁心,所以一听见主名,就受感动,如闻见膏的香气一般。

「愿你吸引我,我们就快跑跟随你;王带我进入内室;我们必因你欢喜快乐;我们要称赞你的爱情,胜似称赞美酒;她们爱你是理所当然的。」(一4)

(一)主用何法吸引人归向祂?乃是用「祂的爱吸引人」,并非用祂权能的杖催赶人。古时主在埃及和旷野所行的神迹,和所施的恩典,都是彰显主用爱吸引人归祂。在诗篇第八和第二十三篇、第六十三篇、第三十六篇七节,就晓得主如何用爱吸引大卫。他也真是紧紧的跟随主,所以他的一生,大大的荣耀了主名。可惜,出埃及的以色列民,因为悖逆的性格,主的爱虽大,却不能激励他们的心归服祂,至终那些人,都倒毙在旷野。主说:「我用慈绳爱索牵引他们,我待他们如人放松牛的两腮夹板,把粮食放在他们面前。」(何十一4)主吸引古时候的以色列是如此。

在新约时代,「耶稣基督」如何用祂的恩爱吸引当时的人呢?如我们看,祂的爱如何吸住彼得,彼得一知道是主耶稣站在岸上,他就要立刻跳在海里,奔到主耶稣的面前。这是因着爱,就不理会海的危险。他又情愿与主一同下监、一同受死。在客西马尼园,虽然有一大队兵来,他仍然敢与他们对敌;在大祭司院内虽然惧怕,却不肯离开主,都因主耶稣的爱吸住了他;虽则恐惧抓住了他,以至三次不敢承认主,然而主慈爱的目光向他一望,激励了他爱主的心,忍不住出去痛痛的哭。

使徒约翰跟从主耶稣,在公会、在彼拉多的公会,在各各他,一直到主耶稣被埋葬的坟墓,安葬已毕,才肯离开那里,都因主的爱吸住了他。那些从加利利跟从主耶稣,到耶路撒冷、到十架下、到坟墓前安葬主耶稣的敬虔妇女,虽然看见官长,用极多的香料,安葬主耶稣,却以为不足,所以回城里去,当日晚上,又买一些香料,这就是主耶稣的爱,吸引她们的凭据。这爱是阴间的死权所不能胜的、烈火所不能烧的、万年所不能灭的。

直到今日,虽经过1900多年,主的爱,在每一代吸引人的能力,仍是一样。为主爱而殉道的,不知有几百万人。可见主的爱力,是何等大,而且是永远不改变的!感谢主,祂将祂的爱运行在我们身上,叫我们与主有亲密的爱,且有父子的爱,更有如夫妇的爱。赞美主!祂的爱,是如此吸引我们!

(二)被主的爱所吸引的人如何?「我们就快跑跟随你」。一是跟随,二是跑着跟随。「跟随」的意义:

(1)是完全归向主。门徒得着主赐那一网鱼,因而觉出主爱的吸引,就撇下所有的,跟从了主耶稣(路五11)。使徒保罗得着主爱的吸引,其效果如何?他说:「我为基督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三7-8)他指着基督的爱,吸引他的效力,他说:「谁能使我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靠着我们的主‥‥‥得胜有余了。」(罗八35-37)保罗与一切蒙主爱吸引的圣徒,都是至死忠心地跟从主耶稣的,这是因为他们完全归向了主。

(2)是完全听从主。凡被主爱吸引的,必是喜欢听从主的话。一面是专心听受、一面是专心遵行。「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祂。」(路十五1)这是专心听受的。主耶稣说:「我爱你们,正如父爱我一样;你们要常住在我的爱里。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住在我的爱里。」(约十五9-10)使徒保罗说:「基督的慈爱激励我;因祂替我死,叫我遵命替祂活。」(林后五4-5另译)主差派保罗去救外邦人,他没有违背(徒二十六16-20),就是因主爱的激励。

(3)完全效法主。主耶稣说:「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作的去作。」(约十三15)又说:「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太十一29)彼得说:「基督‥‥‥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祂的脚踪行。」(彼前二21)凡被主爱所吸引的信徒,必乐意照主的榜样去行。所以说:凡完全归服主、跟从主、效法主的,才是真跟从主的,不仅跟随,乃是快跑。论到「快跑」的意义:

(1)是表明极喜乐。如「巴底买」,眼睛一开,看见主耶稣的时候,就欢喜跟从主耶稣。

(2)是注意紧贴着的跟随,不敢大意,怕一失神,主就不见了。如小孩子,在夜间拉着母亲的手走路一般。

(3)是有好盼望的跟随。有如进入王宫的盼望,喫筵席的盼望,看花园好景致的盼望,所以快跑跟随。

(三)主领人到什么地方?主有极美好的庭院,华丽的客厅,更有最美的内室。有人只进入主的庭院,看见主为人心灵所备花、木之美观;这庭院,就是摩西五经的历史书。客厅,就是众先知书,约伯记、诗篇等。内室就是「雅歌」,并新约全书。全本圣经是如此,就是按各卷查考,其中也有这三层光景。只是各卷有他特注重的一样或两样。进入庭院知识的人,只能看见合他知识的那类美好;已达到明堂灵知的人,就能明晓客厅内陈列物品的美雅;惟有进入内室的人,才能见到那收藏的至宝,因为他有此灵知。这一类的灵知,是主所赐的,也因着学习逐渐增长的。主的灵藉着圣经,一步一步的引人前进。

如马太福音第五至七章,是使人入堂;约翰福音第十三至第十七章,是引人入室。当使徒跟从主耶稣之时,是入堂;到圣灵降临,才入内室。到底「内室」是什么呢?就是人的心,完全成了主居住的殿,与主有亲密的灵交,是直接的,一点别的帮助也没有,他一切的思念,都是圣的,这样的心,就是主的内室。此室内的「珍品」是什么呢?

(1)是别人与主灵交的见证。

(2)更宝贝的是他自己向主所存着圣洁、爱敬、信靠事奉的诚心,和所供献的诸般灵果。

(3)更宝贝的,是主藉着圣灵,所显在人灵中的各样圣善和灵训。

前面所题的这些,与人有什么用处呢?下一句就说明了:「我们必因你欢喜快乐」。这些都是帮助我们以主为乐的。我们还要留心这句话里的「必」字。因为有许多事务,似乎是帮助我们以主为乐的,其实是叫我们以那事务为乐;惟有前面所题的那些,是必叫我们因主喜乐的。

在以前的《官话圣经》内,「必」字上有一「仍」字,意思是说:虽然有许多叫我可喜乐的,我却是仍因主喜乐,就是因主的爱而生的喜乐。因主领我进入内室,叫我所看所听的,没有一样,不是表显主爱的;也没有一样,不是激发我生出爱主的爱。所以我称赞主的爱,胜于美酒;我们爱主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主的爱吸引了我们的心!

第二段信徒的寻主(一5-7)

在第一章五至七节的字面和字义里,找不出「夫妇恋爱」的兴味来;并且以夫妇之间的情爱,来解释这三节的话,也是不能,因为是不相类。他首先题到自己的面黑,却不是生来的黑,乃是太阳晒黑的;这话若是指住王宫的王后说的,试问太阳怎么能晒得着她呢?他往下又说:「我同母的弟兄向我发怒,叫我看守葡萄园。」

有谁能叫王后这样作呢?再看7-8两节的意思,不是相连的。第六节是说己之葡萄园未修;第七节是说寻找丈夫,又说妇人不知道丈夫在何处放羊,这也是与实情不合的。所以,我说若以夫妇之情爱来解释这三节经文的意思,是不能的;惟有以神与人灵交之道来解释,才能完全恰合。若说这话是信徒向着主所发的心愿,那是正对的。

「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啊!我虽然黑,却是秀美,如同基达的帐棚,好像所罗门的幔子。」(一5)

在前段是说到「主爱的吸引」;本段是说到「主爱吸引的果效」,就是叫信徒自觉缺欠因而寻求主。什么人才能一心寻求主呢?就是被主的爱,所吸引激励的人。所能吸引激励的是什么人呢?就是自觉有缺欠的人。自觉有缺欠的是什么人呢?就是有外过而无里面的恶。外过是显在外面的缺欠,里面的恶是藏在里头的诡诈,主的爱吸引不动有恒恶的人。就如隐藏邪恶在里面的犹大,虽然主耶稣这样的爱他,到底吸不动他的心,他至终灭亡了。

又如前段所题,彼得三次不承认主耶稣的名,及至主一转身看他,就激励了他的心。他错是真错,却是回转的极快;因为这错是外面的,他里面爱主的真心未改。若彼得在归正以后,对着教会中弟兄姊妹们说:「因为我三次不承认主耶稣的名。」这样,在人面前,他的脸固然是发黑,像基达的帐棚,但他的心向着主耶稣的敬爱,却是像所罗门的帐幔。所以主耶稣不肯弃绝他,他也可以求他们不要轻看他了。

作主门徒的,当注重与主灵交的实际,要纯一、要确切;然而外面的言与行,也不可轻忽,因为与别人有莫大的损处。在我虽然有一、二分无心的错误,也许与别人有了十二分的损处。所以一觉得是错,就应当在人面前坦然承认,又完全更改,如大卫和彼得一样。正如孟子所说:「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都见之,及其更也,民都仰之。」大卫和彼得,成为后世的人是如何宝贝他们。因为,他们虽然一时造成一座基达帐棚,却是拆毁的极快,并且,又能引领许多人,进入那比所罗门更美的帐幔里。

「不要因为日头把我晒黑了,就轻看我。我同母的弟兄向的发怒;他们使我看守葡萄园,我自己的葡萄园,却没有看守。」(一6)

「不要因为日头把我晒黑了,就轻看我。」每一个信徒,都有日头晒他的脸面。「黑色」虽然有浅深之别,却少有一点不改变的。

晒黑彼得面色的「日头」是什么呢?

(一)是他无知的勇敢,就是用刀砍人的事,因此叫他生了惧怕的「黑色」。

(二)是他存虚假的心,叫他以为能隐藏在差役当中,以至使女差役也成为使他变黑色的日头。

(三)因他自是之愚妄,给撒但留下破口,以至叫撒但有机会把他晒黑了。

当日晒彼得的日头,也是照样晒今日的信徒。此外,还有许多晒信徒的日头;但是能晒这人的,未必能晒那人,如当日能晒彼得的,却不能晒约翰。他也是在大祭司院里,他心里却极平安。

这样说来,在这世上虽有许多晒信徒的日头,究竟叫这些日头有晒黑之权的,是在信徒自己。就如人遭遇困苦、疾病、忧伤的环境,有的人就因此面色变黑了,叫他心里生出无限的忧闷、暴躁、失望;有的人处此环境,倒叫他面上发出无限的光辉、喜乐来。

那被「晒黑」的缘故是什么呢?

(一)是因为他们与那些日头有亲密的相交,就如彼得和差役一同烤火,所靠近的是个怕,这怕就成了他的日头。若所靠近的是个爱,这爱也能成为使人变色的日头。各信徒都被他所靠近的日头变了面色,可惜自己不晓得。只彼此看见别人的黑,所以各教会日见黑暗之故就是在此。

怎么能除掉这个「黑」呢?

(一)就是不叫我因人的黑,生轻视的心(一有此心,就是被人晒黑了)。

(二)要拿别人的黑,来查验自己的黑,也许是因我作了他的日头,把他晒黑了。

(三)若是我面色真是黑,我愿意人怎么体谅我,我就这样体谅人,这就是除黑之法。

再回想我们的「日头」是什么?我们的「黑」是什么?我怎么作了别人的日头?别人怎么作了我的日头?

先思想我的什么作了别人的「日头」?

(一)我用怒恨的眼看人,这岂不是晒人的烈日么?

(二)我用口挑剔人错,或毁谤人,这岂不是晒人的烈日么?

(三)我用势力强压人,这岂不是晒人的烈日么?既是我的烈日把他晒黑了,我再轻看他,岂不是罪上加罪么?

再想别人怎么作了我的日头呢?

(一)是因为我的脸面向着日头,接受它的晒。那住在山洞的人,烈日晒不着他。这个山洞,就是主耶稣的话。彼得若是听信主耶稣的话,逃避那夜的凶险,他就能免那时的烈日。请看主耶稣告诉我们躲避烈日的话(太五38-44;路二十三51);又看保罗的话(罗十二19)。

(二)是因为我们靠世界,爱自己的心太重。信徒若有靠财产、靠权势、靠亲友的心,这些就成了晒他的烈日,他的面色,必要像世界。及至他所倚靠的一改变,他的面色,也就变黑了。又因爱己太重,一遇见为难的事,使自己的名誉和事体稍有受亏损之处,面色就变黑了。要免去这样的烈日,就是要把信靠与爱慕世界和自己的心完全归于主耶稣:

(1)因为主耶稣是永不改变;

(2)因祂是真光,能使一切仰望祂的,脸上都有荣光。

「我同母的弟兄向我发怒。」「同母的弟兄」,就是一同作圣工的人。但这一类作圣工的,是指着那仗赖权势和才干,欺压同伴的人说的。如教会的教皇、监督、主教、和诸教牧等,像摩西那样谦卑的固然是有,可惜历代以来,以权势压人的太多了。他们对于手下同工的人,不看为平等;只注重作工的成效,不问灵性的好坏。

我听说某西教士,曾对一位中国的传教士说:「我给在我手下传教士的每月薪金十元;我又应许他,过年若有十五位教友,我就每月给他薪金十五元;他若在一年之内得不到十五人,不仅不加钱,反要受责备。」这个西教士,岂不是晒人的烈日么?因为这样的压迫,所以叫那真任圣职的人,心里叹息说:「他们使我看守葡萄园;我自己的葡萄园,却没有看守。」

我们作工的人,有一个通病,就是只用道理教训别人,自己却是不要。所以虽然查考许多书,不过是为我传道材料;又苦心查经,也是为讲给人听,并不思想我应当如何遵行,也不问这段道理与听的人灵性、道德,有无关系,只要说得悦耳就满足了。

正象是包饭的厨子,只把菜摆得好看就好了。及至道理讲完了,再不思想它,如同把讲章放在讲台上一样。听的人也是如此看法。既是讲道和听道的都不要圣道,那个教会还能完全无缺么?必有许多可责之处。既有可责之处,要紧的是自觉因此而心里不安,因不安就要寻求主。

「我心所爱的啊!你告诉我你在何处牧羊,晌午在何处使羊歇卧;我何必在你同伴的羊群旁边,好像蒙着脸的人呢。」(一7)

回想我为何因别人的缘故,自己改变,好像被烈日所晒,成为面色变黑的人呢?就是因为我离了向来所爱的那一位,把亲爱事奉神的心,转归了人,且被事物所晒。换而言之,就是归了名和利,总而言之,就是归了自己。因此种种,毛病缺欠就继续的来了。因为凡为自己生活的,必要跌倒;及至受了跌倒的痛苦,这才转心寻求主。因为醒悟明白那最可爱的,惟有主。

所以呼唤主说:「我心所爱的啊!」这一句话,正是彼得懊悔己罪痛哭的时候所说的。而且不住地说:「我心所爱的啊!我心所爱的啊!我真对不住你!实在对不住你!你这样的爱!我怎么离开你呢?但因我一时的愚昧,不承认你的名,真是大大的伤了你的爱;你的爱却没有从我收回去,你用眼传出你那有能力的爱,把我拴住了。因此我要一心归向你,专心事奉你,但愿你你向我显现,且永远与我同在,使我与你同行,藉着你的荣光,除去我面上的黑暗。」

我心所爱的啊!我不把你看为我的君王,因为你不是按着的公义威严待我,叫我时常在你面前恐惧战兢。我也不是把你看为我的主人,因为你不是把我当奴仆看待,叫我在你面前受拘束不得自由。我惟认识你是牧人,因为你曾亲自引领我,用慈爱体谅我的软弱和无知,用你的圣手搀扶我。但因为我的愚昧,受了世界的迷惑,使我离了你的羊群,失了你的脚踪,听不见你的声音,以致深入迷境,受了许多困苦,软弱至极,我无法自救,只呼求我所爱的牧人转身顾恤我。

我深相信你必肯本于你的慈爱,把我救回;我渴望你的爱油,抹润我的伤处;你的圣膀臂,拥抱着我;切要听你那慈爱、安慰的话。我深羡慕常常跟随你的羊群,和他们在你面前所享的安乐,因你为他们寻找了可安歇的水边。所以我切求「你告诉我你在何处牧羊,晌午在何处使羊歇卧。」现今我身孤单,我心凄凉!常听见那可怕如野兽吼叫的声音惊吓我,又有深渊限制我的前路,又有似羊的狼常有引诱我。

我实无法出此环境,不晓得往哪里去?你你使我听见你的声音,晓得你在哪里,好去寻找你,并要回到你的羊群,和牠们一同跟随你。我也晓得那紧紧跟随你的羊,虽然也受烈日暴晒,牠们却不像我这样的黑;因为你把牠们藏在你的全能荫下。我所爱的牧人啊!我切愿在你的全能的荫下,安然歇卧。

我回想我达到这地步是什么缘故?就是因为我一时的昏昧,竟认错了牧人;这牧人,就是装作主形像的撒但的使者,牠所指使的牧人。他们是披着羊皮的一班人。原来我看他们的谦恭和顺,以为是真的,所以我随从他们,以为藉着他们更亲近主。其实他们是与主耶稣为敌的法利赛党,口里称赞主,其实是毁谤主的。我自觉和他们是不能相处的,因有信与不信的隔膜,如脸上的帕子一样。

所以我想「何必在似乎你的同伴的羊旁边,好像蒙着脸的人呢?」我处在今日的环境当中,和一般不相信圣经由圣灵默示而成的,说圣经神迹为虚妄的,不信死人复活之道的等等的人当中,正像站在旁边蒙着脸的人。彼此看是蒙着脸的旁边人,我看他是旁边的人,因为他们的心与口不一样,文字和讲台上的话与他的心中实意,有时是大相反的;在明处是一样的话,在暗中又是一样的话,这样的人,岂不是假基督人么?

他们不仅自己虚假,还能用诡计吞喫真基督人的信仰,这样的人,岂不是披着羊皮的狼么?和这一班的人相处,心里怎么样能平安呢?真信与怀疑的人,怎么能同心呢?这是现今教会同工之人的难处,教会兴旺的大拦阻!因这一班的人建立,那一班的人拆毁。愿那在七灯台中间行走的主耶稣显现,除去教会中的帕子,使一切假羊都变为真羊。阿们!

第三段寻求主者必经之路(一8-11)

一、「随着羊群的脚踪去」

寻见主的路,虽然有许多,但在此处,只提出两条必经之路:

一条路是主自己开创的,一条路是主指示人去走的。论到主为人开创的路,如第八节首句与第九至十一节的话都是;论到主指示人所走的路,就是第八节所说:「随着羊群的脚踪去」的话。

「你这女子中极美丽的,你若不知道,只管跟随羊群的脚踪去,把你的山羊羔,牧放在牧人帐棚的旁边。」(8)

第八节首句所说:「妳这女子中极美丽的,」是紧承接前段信徒认识自己面黑之意。信徒自觉面黑,主却夸她美丽,是何意呢?难道主以人的缺欠、毛病、软弱,为不要紧么?断乎不是的。「极美丽」之意,是指着她那懊悔己过切切寻慕主的实际说的。就像那到圣殿祈祷的税吏,虽然不敢抬头,主却说这个罪人,比那个自称为义的法利赛人倒算为义人。主看为最美的,就是那心诚实懊悔归向主的(诗三十二1-2)。惟有这样的心,能使主忘了人的罪,因为这样的心,是叫人恨恶罪,并催使人离开一切的罪而归主。因着这一句话,就在信徒心里开了一条亲近主的生命之路。

「你若不知道,只管跟随羊群的脚踪去。」「羊群」就是紧跟随主耶稣的人。这个意思是叫人尊重、爱慕、相信,效法一切真基督人的热心、榜样、见证、劝勉等等。这是指引人认识主的一条活路,又是头一条最近的而且是容易走的路。因为主把指引人与主联合的责任交托了人;凡存着谦卑之心,看别人比自己强的,并以尊重主的心尊重基督人的,他必能藉此与主联合。凡轻看基督人的,必不能亲近主,主日的礼拜,平常日子的祈祷聚会、勉励聚会、查经聚会,都是羊群中明显的脚踪。

今日的教会中,有多人不以主日的礼拜为要,任意不到礼拜堂,更以祈祷及查经聚会为无用,并看一切热切爱主基督人为疯子;这样的人,自以为是最高的基督人,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其实是一个不认识主的。因为他不肯跟随羊群脚踪走。看五旬节的时候,归主的那三千紧跟随羊群脚踪走的人蒙恩的情形(徒二41-47),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就是紧跟随他们的脚踪走。他们彼此如何呢?就是交接、擘饼、祈祷,因而充满了喜乐!

「你的山羊羔」。「羊羔」就是指着道理程度不如你的人。「你的」二字之意,就是专倚靠你的教训,和引导的人:

(二)你的学生或徒弟;

(三)比你知识少,道理浅,藉着你帮助的人,这样说来,各人都有自己当引导的山羊羔。

「牧放在牧人帐棚的旁边。」「帐棚,」就是形式的教会。「旁边」有二意:

(一)要靠众圣徒的帮助;

(二)要按众人所认为纯正的道理,教导自己的羊羔,为使他们认识主,又与众圣徒联合,尊重效法他们。信徒既有引导人与主联合的责任,所以自己要应当急急的寻求主,自己走的路正,方能不领别人走入迷途。

二、主显在人心里的爱之路

前面是主亲自指示人头一条,寻求主的道路。若有人肯这样的进入,就必蒙主的引导,进入更高的一条道路,就是第八至十一节的话。这一条更高的道路,就是主所显在人心里的爱。

「我的佳偶,我将你比法老车上套的骏马。」(9)

「我的佳偶」。「佳偶」之称,是初次用的,为何用呢?看那跟从羊群脚踪的人,主看他是可爱的,陪伴那真作主同伴的,就必更进一步,是主要认他为自己的佳偶。陪伴人与主的爱情,是普通的、是间接的;佳偶的爱情,是单独的、直接的,最亲密的。

「佳偶」之意:是灵性中天然的结合,离不开的结合,永无间断的结合。这是主向人所存的意念,要叫一切寻求主的人,清楚明白主如何切盼人寻求祂。人若一心一意的寻求,必能寻见,且能与主联合为一。人若明白这个意思,就是在他心里开创了一条光明宽大平坦与主交通的路。这个道路,即主的爱。

(二)「法老车上套的骏马」

「我将你比法老车上套的骏马。」法老车上的马,是最好看的、最精神的、最驯良的,是常在法老眼前的,是为法老引路的。法老藉着马显在百姓中间。主看一切亲近主的人,都是祂车前的马,就如摩西、撒母耳、大卫、但以理,并众先知和施洗约翰、保罗、彼得,新约里面所记的众使徒,路德马丁、戴德生等,都是主车前的骏马。主愿一切寻求主、亲近主的人,都成为祂车前的骏马。请问你这亲近主的人,是否是主车前这样的骏马呢?按这一句话,岂不是主在人心开创了一条叫人更可亲近的路么?

「你的两腮,因发辫而秀美,你的颈项,因珠串而华丽。」(10)

(三)「你的两腮,因发辫而秀美」

「你的两腮,因发辫而秀美。」这一句话,是指明主在人的心思中,另开创了一条路,就是叫圣徒应当专心寻求主、归服主。「头发」是指着人的心思说的。人的心思很多,并且容易扰乱如同头发容易被风吹乱一般。一句话也能叫人的心思大大扰乱起来。若要头发不乱,就把它梳顺了,编成辫子,一则不易纷乱,二则也是好看的妆饰。提到两个腮,就是两个发辫之意。这个意思,是叫人把归主的心思归纳起来,成为两个相类的。

要意:一是要专心听,要真明主的旨意,一是要专心遵行所明白的一切。这两样的心思,是主所看为最美的。惟有那能管治自己心思的,才能寻见主。当日,在耶路撒冷楼上聚集祈祷的一百二十人,他们所存的心思,一是专切等候圣灵降临,一是专切为主作见证,所以他们得成为主耶稣的佳偶。这个佳偶,非但如夫妇之联合,乃是成为一灵。从五旬节那一天起,主耶稣与门徒不再分为二,乃是一体的;因他们用专诚敬爱的心思,接受了主耶稣的灵。

(四)「你的颈项,因珠串而华丽」

「你的颈项,因珠串而华丽。」这是主藉着圣灵,在人的灵中开创了一条灵德的道路。「珠串」是各样的珠和宝石,所穿成的,就是戴在项上为妆饰的。基督人的「妆饰」是什么呢?就是由于圣灵所结成的各样灵果:首先所成功的是灵爱,从灵爱而来的第一是灵乐,从乐中所生的是和平;有了和平,才能生出忍耐;有了这些,就能有恩慈于人;既有恩慈于人,他的灵必是良善、信实、温柔的。这就是基督人项上最华丽的妆饰,是神人共悦的妆饰。

(五)「我们要为你编上金辫,镶上银钉」

「我们要为你编上金辫,镶上银钉。」(11)

这节经文,是主藉着信徒的爱心,在主所开创的道路里另加上一层工夫,使人更容易寻见主。「我们」是指着一切已经寻见主的人,他们喜乐与主同工,领人寻求主,主也真是用人的帮助。「要为是编上金辫,」是主已经引导人心思归依祂,成了两个心思如二发辫。别的信徒用爱心辅助这样的心思,使他更坚固、更荣美,如发辫上加以金线。

以三股的金线,收束发辫之尾,并添补头发长短之不齐处,使之整齐坚固而且美观,这是信徒彼此建造的责任,也是灵性切实相连的机关。「镶上银钉,」「银钉」就是在三股金线收束处,用一个卡子,把它卡住。各信徒都当有管治道心合宜的卡子,也要把卡自己的心的好卡子送与别人,就是治心的秘诀。主耶稣曾送给人两个卡子,是把「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祂」(太四10)的一句话,作为卡子。保罗论到他治心的卡子曾说:「我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林前二2)这个卡子卡住他的心思,直至死日。你治心的卡子是什么呢?于自己、于别人,有什么效果?

在第八至十一节,就是指明人寻求主的真正道路。若能如此寻求主,就必能寻见。

第四段交换爱情(一12至二3)

此段是藉着三种的情形,交换爱情:

(1)是藉着坐席的情形;

(2)是藉着静密心交的情形;

(3)是藉着花与果所传递的情形。

「王正坐席的时候,我的哪哒香膏发出香味。我以我的良人为一袋没药,常在我怀中。我以我的良人为一棵凤仙花,在隐基底葡萄园中。」(一12-14)

一、藉着「坐席」的情形(12-14)

「坐席」是交换爱情最好的法子,是爱情最好的表示、最好的联合。预备筵席的人,是本于自己的爱,竭力预备被请的人所爱喫的,能使他一看见就欢喜,并喫在嘴里的滋味,能动他爱情的各类食品。预备筵席的人,藉此传递他的爱给予被请赴席的人。

「王正坐席的时候,我的哪哒香膏发出香气。」(一12)这是王后为王所预备的筵席:

(1)是表明这筵席的食品,是何等的贵重;

(2)是表明预备的人,是存着何等的诚实、恭敬、爱慕的心。

凡要与主交换爱情的,都须这样的存心、这样的预备。可惜有许多信徒,他为请世上尊贵的客人所预备的东西,所显出的爱,比为主还丰厚得多。为主所捐的钱,反而舍不得。这样的人,还能算得与主相交,互换情爱的信徒么?

愿与主联合爱情的基督人啊!在你的筵席上,曾为主特备什么上等的珍馐美味呢?是像献两个小钱与主,和奉献小饼给先知的寡妇,那样宝贵的心么?或是像马利亚献香膏的心么?或是像撒该站起来,应许献财产的时候那样心么?或是像使徒撇下船的时候所奉献的诚意呢?主看这些,是祂席上最美的珍馐。

「王正坐席的时候,」凡为主特备筵席的,主必来坐席。王对在席上的珍品,是何等的欢喜,那奉献的人看见,心里如何呢?岂不是觉得他的爱敬,真达到王的心里么?也同时觉得王的爱还回了么?那时他向着王的爱如何?岂不是像马利亚把香膏浇在主的头上么?这就是以爱引爱,爱上加爱。这就是所说:「我的香膏发出香味」的意思。看见王既欢喜喫我的美味,我就更要显出尊重敬畏王的意思,就是又把我所带最好的膏油,浇在王的头上。以此香味感动众人,使人都知道我如何敬爱我的王。就是为主的名,把最有滋味、最能感动人的事施于人,叫人因此归心于主。

第十三至十四节的大意,是论到此「膏」是用什么作成的?

「我以我的良人为一袋没药,常在我怀中。」(一13)

这意思是说作成这膏的材料,就是显在信徒心里的各样美德。把这些在心里常常思想,就必生出满足敬爱主的虔诚。这就是藏在心里的没药香料,这是藏在里面自觉的又有从外来的材料,是用眼所取得的。

「我以我的良人为一棵凤仙花,在隐基底葡萄园中。」(一14)

「隐基底」与「凤仙花」,都是作诗歌的人所喜爱的。引来为比喻,人人都有自己所专爱的美景、花园,并鲜花等等。又把这两样都放在一个人身上,用此眼光看这人的行动、面貌、态度,岂不是叫人能生出更大的爱来么?人若能把看这世界美物的那分心,和爱慕之心来看主耶稣,那可爱的面貌,和态度,就不能不专心的爱祂了!在什么时候,爱心冷淡了,就是要注意看主耶稣,你的膏就必发出新香气来,这是交换爱情的头一个法子。

二、藉着静密心交的情形(一15-17)

「我的佳偶!你甚美丽,你甚美丽;你的眼好像鸽子眼。」(15)

「鸽子眼」是代表「善良」、「真实」、「圣洁」之意;「眼」是代表人仰望主的心,此心是被前面三样美德所充满的。最能动主心的,就是藏在人心里的这几样美德。

「我的良人哪!你甚美丽可爱,我们以青草为床榻。」(16)

人必须以主为美丽可爱的,才能晓得主是何等的爱我。既能两心相印,方能静默灵交。

「以香柏树为房屋的栋梁,以松树为椽子。」(17)

这就是说要与主灵交,就是要找幽静无人的树林中祷告。主说,我在那里等候你。主耶稣在世之日,常是这样作。感谢主!常领我们到这样的地方亲近祂。我曾多多尝你这样的灵乐!这是交换爱情的第二个法子。

三、藉着花与果所传递的情形(二1-4)

「我是沙仑的玫瑰花,是谷中的百合花。我的佳偶在女子中,好像百合花在荆棘内。」(二1-2)

这两节经文,是讲明「佳偶」之意。惟有佳偶,才能交换爱情。主看什么人是祂的佳偶呢?就是里面与外面,与主相同的;就是同为百合花,也同是谷中的。

「百合花」基本是一样,花色是一样,所处的地位也是一样,因此自然能交换爱情。谷中的荆棘,就是世界之人,焉能与至美之主表同情呢?「沙仑的玫瑰,和谷中的百合花」这两句话的说法,虽是不同,意思却是一样。就是与别人大不相同的,是特分开的。主耶稣在这世上是如此,主看祂所拣选的与祂一样。

「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我为他们的缘故,自己分别为圣,叫他们也因真理成圣。」(约十七16、19)惟有因真理成圣的人,才能与世人、世物断绝爱情。如此,他的爱情方能与主联合;独有这样的人,才配主称他为佳偶。

更有深一层爱情实在的联合,就是说:

「我的良人在男子中,如同苹果树在树林中。我欢欢喜喜坐在他的荫下,尝他果子的滋味,觉得甘甜。」(二3)

这一节的大意,是说到「爱情交换」的,实得主的爱,是叫人有恒外的实得。拿什么比「主的爱」呢?就是用树的荫凉,和果子的滋味。坐在他的树下乘凉,得外来的精神爽快之助力,除去外面的燥热之苦。又因把果子喫在口里,运在腹中,其滋味和养力,消除身内的困惫。如此他的爱,怎能不归于这棵树呢?

这是主耶稣在约翰福音第十五章五节说:「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祂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这「果子」是什么?就是爱。那「苹果」的滋味是什么?就是主圣言的爱力。看约翰福音第十五章7节:「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这意思是说真有主在他里面的,他必经历与主灵交通。我切望一切爱苹果滋味的信徒,都会藉此思念主爱的滋味,并把买苹果的钱,拿来为主用。如此就必从主得那更丰盛的爱,这是第三个交换爱情的法子。

若真能照前面的三个法子,和主交换爱情,就必能觉得主的爱如活泉,涌于怀中,何乐如之了!

第五段灵交之指引与静默中之寻求(二4-7)

「他带我入筵宴所,以爱为旗在我前面。」(二4)

前面所说到「与主灵交」之法,是藉着外面的物质;但那物质是无心的,不能领人与主联合,那联合全在乎自己。在这一节内所题的,是活泼有爱情的指引。「筵宴所,」就是「灵修会。」头一个爱情最深的灵修会,就是使徒行传第二章所题的。在世上最能领人亲近主,在人身外的法子,没有比复兴会还好的。有些信徒,在一人私祷之时,灵性十分软弱,一到复兴会里,听人唱诗的欢喜,祈祷的热切,见证和劝勉的诚恳,精神勃然而兴!自觉主的爱充满了聚会的房屋;各位信徒的面色,如同悬起来的爱旗,把他包围起来。

这就是所说:「以爱为旗在我前面」的话的意思。我就思想,我怎能到这样的「筵宴所」呢?怎能进入这样爱中呢?就是我主亲自的引导,除去我心中的迷惑;启明我眼,使我认识属灵人;又开通我耳,叫我听出主的圣训,使我乐意接受。所以,我就对比我先蒙恩的弟兄们说:「你们给我葡萄干增补我力,给我苹果畅快我心;因为我思爱成病。」(二5)

「葡萄干」,就是信徒,虽然受试炼,还能常存的果子。「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著称赞、荣耀、尊贵。」(彼前一7)「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罗五3-4)如保罗、西拉二人,在监牢中所结的喜乐果子;彼得、约翰二人,在公会前所结勇敢的果子;在受逼迫之时,能为仇敌祈祷的果子;正在软弱之时,转为刚强的果子;以受人的羞辱,结荣耀的果子。我因为所遭遇的一切缘故,叫我信心的果子受了伤;爱心的果子、盼望的果子,几乎消灭了;忍耐的果子,也大半失了功用。

请问你们曾用什么法子,保守你们的「灵果」常存,如「葡萄干」一样?叫我得着你们的善法,可以增补我力;并你们所得养心力的苹果,也赐我一点,可以畅快我心。「苹果,」就是各人所得圣经金句的滋味,和祈祷之时所得灵感的快乐,并祈祷得答应,在灵性上得助力,都是增补灵力的苹果。

这就是复兴会筵席上的珍馐,是圣灵所陈列的,使个人特有所得,由各人的意思,分给别人。个人从圣灵所直接领受的,各有限制,从信徒所间接领受的,却是无穷。从圣灵直接领受的,是使人的爱情,专与主联合;从人领受的,是为人情彼此联合,又间接与主联合,有这二面联合的爱情,这筵席上的快乐,是何等的大呢!基督人每次的祈祷聚会,都应当如赴丰盛的筵席一样,使一切软弱的,都得增补灵力的快乐才好。

「我因思爱成病,」这句话本是属乎情欲的人用的,若用在神与人相交的情意上,似乎说得不合宜。人若思念神,越多越好,向来没有「思爱成病」的。其实这句话,用在神与人两方面上,也极合宜。人思爱神也能成病,因为思爱的不对,或因要得太急,不能等候主的时候。人因思爱神所得的是什么病?

什么是「妄想」的病呢?就是因为人信神,是无所不能的,神也曾藉着人行了许多大事,主也能用我,作今日的摩西、以利亚;因而切向主求那至大的,把目前的本分,反而不顾了,这就是妄想的病。

「怀疑」的病是怎么得的?就是因祈祷不蒙答应,或因求的不对,或因主的时候还未到,或因求平安却更扰乱,因此生疑惑;虽然切要亲近主,却是越亲近越觉得远,所以生疑惑;越尽心事奉主,所遭遇的反而不顺,因而生疑惑。

「埋怨」的病是从什么生的呢?或因看那不如我的人,比我蒙恩还多,我思念主的心,比别人热切,反不见主特别的亲爱,故生埋怨;我虽然满切事奉主,主却叫我所爱的儿子死了,因而生了埋怨的病。

「鬼迷」的病,是因什么生的呢?是因为「妄求」或「求说方言」的恩赐,以至受了魔鬼的迷惑,以邪灵的缠扰,妄认是圣灵感动,显出种种丑态,羞辱圣灵,反以为荣耀。

「骄傲」的病是从什么生的呢?是因切切思慕主恩,果然得了主赐的灵恩,或热心、或口才、或知识、或能力,就轻看那没有得着的人的骄傲病、自夸的病。一切复兴会的筵席中的珍馐,都能医治这一类的病。

这些人所带来的「葡萄干」和「苹果」的增补力极大。凡要喫的,都可以白白的喫;口渴要喝的,可以白白的喝(赛五十五1-2;启二十二17)。

「他的左手在我头下,他的右手将我抱住。」(二6)

这是赴「复兴会」的人,得了许多基督人灵历的见证以后,灵性中所觉得的情形。是心中得着真安慰,实在的稳妥,好像安卧在主怀中一样。「复兴会」真是与人有这样的效果。这就是信徒的灵祷、灵训、灵爱、灵力,把软弱的信徒,向着主的热爱,复兴起来,叫他自觉是卧在主的爱中,心中十分自如,不愿意离开聚会的房子;虽然过了喫饭的时候,也不饿不渴,冷热也不在意;虽然是过了半夜,并不乏倦。因为喫了众圣徒所分送的「葡萄」和「苹果」,所以能如此安然。

「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啊!我指着羚羊,或田野的母鹿,嘱咐你们,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等他自己情愿。」(二7)

此节要意,是指示一切寻求主的,务要安静等候,只用灵的,不用血气。「耶路撒冷的众女子,」是指着一切在主里同心聚复兴会的人。「羚羊、母鹿,」是两样最安静的野兽。田野是牠安居之地,复兴会的地方,是信徒安居之地。

「不要惊动、不要唤醒我所亲爱的,等他自己情愿。」按这个繙译,我不懂是什么意思?主永不睡觉,若有时睡、有时醒,谁能知道主何时睡、何时醒呢?按小字所繙译的,在我看意思是正对的。小字上说:「不要激动爱情,等他自发。」

安静等候,不用血气的法子激动爱情

这意思,是叫一切热心寻求主的人,要安静等候,不用血气的法子激动爱情;否则就是给魔鬼留了机会。看那正在祈祷之时,有怪异的声音,和失常态的人,就是凭据。

按「不要激动爱情,等他自发。」(原文)这一句的意思,与诗篇第六十二篇一节的意思正相合。「我的心默默无声,专等候神。」又看见出埃及记第十四章十节说,以色列人看见埃及兵马赶上来的时候,就甚惧怕。一面急切的祈祷、一面慌忙的设法逃跑,因此,一面祈祷、一面发怨言。

当日摩西如何呢?他是自如的安然等候神。他对百姓说什么呢?他说:「你们只管静默,不要作声(14)。不要惧怕,只管站立。看耶和华今日向你们所要施行的救恩。」(13)当患难之时,人容易有属乎血气的急切祷告,以为必如此才能感动主来;其实血气的祈祷,是叫人的灵性发昏,有时是魔鬼来了,妄认为是主的显现。

有时信徒为自己冷淡,祈祷无味而忧急,就用人的方法,激动自己爱情,或用多工夫苦苦的跪着;或用大声呼喊,如在迦密山上,拜巴力之人所作的;又用重复话说了又说;或六、七天禁食而且不睡,就果然得了极烈的爱情;却是属灵的人,所不佩服,不敢接近的爱情。因为他是只用血气的法子,没有用正常灵性的法子。灵性的爱情,不是由外面而来的,也不是由里面自发的,乃是由主而来的。什么时候主真显现,灵里自然火热,且是压不倒的火热,常久的火热,正常的火热,真能领人归主的火热。

若是要得着这样的火热,就是求主的显现;若要主显现,就是要静默作灵性的工夫。这工夫是要细细的对付自己那一切阻挡主不能显现之故。这缘故不仅是显然的罪;因为凡诚心祈祷的人,他必是肯对付一切明显的罪,所能阻隔的,是自己所不觉得的,或以为不要紧的,却正是主所看为要紧的。有时候,我请人喫饭,那人先问我,你请些什么人?若是其中有一位不合他心意的人,他必是推辞不肯来的。

所以,我们应当对付自己所看为好的,却阻挡主不能显现的那个缘故,有一阻挡,好像门上多一根闩。凡祈求主的,应当晓得主已经站在你的门前,也极要进去向你显现,只是门闩,你应当自己撤去,就是那极小的插销,都当拔开。让主进来。主为你关上门,上了主的闩,插上主的插销,只有主与你同在,你的灵里,必是充满了活泼的快乐。凡完全弃绝世界的人,主必完全充满他。

第六段主来的情形与请求(二8-14)

「听啊!是我良人的声音;看哪!他蹿山越岭而来。我的良人好像羚羊,或像小鹿;他站在我们墙壁后,从窗户往里观看,从窗棂往里窥探。」(二8-9)

凡在灵里静默寻求主的,头一个效果,就是他的灵耳开通了,会听主的声音。「听啊!是我良人的声音。」主耶稣说:「我的羊认识我的声音。」是什么「声音」呢?第一是神脚步的声音。

「耶和华神在园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听见神的声音。」(创三8)

「你听见桑树梢上有脚步的声音,就要急速前去,因为那时耶和华已经在你前头。」(撒下五24)

按这两处所题到脚步的声音,就是指着主的作为说的。一切用静默敬虔的灵,寻求主的人,首先得听的是主作为的声音;从极远处所来的声音,就是主在古时候所作的事;再近一步,是主现今在别人身上所作的事;更近的是主在我身上的作为,所发的声音。

我看见圣经上所记载主的一切作为;又有今日的见证,主在他们身上一切的作为,就有主的权能、智慧、恩爱的声音,传入我的耳中,使我生出信靠、爱慕主的灵。更要紧的是主在我身上的作为。有一次的作为,就有一次的声音说:你看我是如何的爱你?或你看我的权柄,是何等的大!或你看这就是我与你同在的凭据。这个声音,是常常激发我寻求主的爱。

热爱正在发作之时,似乎看见主亲自来了,并且来得极快。「我的良人好像羚羊,或像小鹿。」虽然是有高山峻岭,却不能阻他。这个山岭,好比我与主相隔的缘故,就是我那大小一切的罪,和诸般缺欠;然因我有了亲近主的热爱,这些皆不能阻挡主来亲近我。

所以说:「看哪!祂蹿山越岭而来。」祂来了怎么样呢?祂不是进我这卑陋黑污的房屋里来。「他站在我们墙壁后,从窗户往里观看,从窗棂往里窥探。」为何站在墙后窥探不进里面去呢?

(1)为要看看我向着主的心诚恳否?

(2)祂为要领我出离我这困苦、忧伤、卑微、软弱、贫穷、可怜的地方。

因有人虽是寻求主,却不诚恳专一;又有人虽是诚恳专一,却不是要完全舍弃自己来跟从主,要主屈尊来就我,如同主耶稣当日在世上一样。若是如此的寻求主,主不过是暗中看看就去了。

爱的呼召,与主同行,与主同工

「我良人对我说,我的佳偶、我的美人,起来,与我同去。」(二10)

主必用祂的恩爱俯就人,主耶稣的灵,却不屈就人,因为主看见那寻求祂的人的心意,所以主就对他说:「我的佳偶,我的美人。」(谁配主称他为佳偶、为美人呢?只要有专一归依顺服主的心,主就看她是「佳偶」、是「美人」,有了这样的灵,她必亲近主。虽不佳美,主能使她成为佳偶。)这是主对人说话的声音,比脚步的声音更亲切。

我每次得听主亲自同我说话的声音,深觉得主把佳美加在我的心上,如同母亲把一件最好的新衣,头一次给孩子穿上。孩子不仅为新衣喜乐,更因新衣,觉得母亲爱他的那宝贵他的心,比新衣更华美。主说一句夸美赐福的话,比极荣美的衣服,还要荣美。

主开头所说的是「起来」两个字。从哪里起来?就是从你软弱困苦、忧伤、叹息中起来。不仅是起来,又是叫人出来,好像当日的「巴底买」,一听见主耶稣喊他,就「立刻起来」,也就是永远出离了他那黑暗、贫苦、可怜的地步,眼一睁开,就跟从主耶稣去了。这个瞎子,是灵中觉得主对他说:「起来,与我同去。」主耶稣曾说:放羊出来的时候,祂在前头走。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那一夜,主的火柱在前头领着众民走路。这些以色列民,也就是永远不再见埃及地,和埃及的民。那当日「起来」,跟从云、火柱(预表主耶稣)的人怎么样呢?

(2)所需用的主都为他们预备

(3)他们得着主所预备世人所不能得的特恩

那与主同去的使徒如何,古今一切与主同去的都如何。感谢主!叫我略微晓得,使徒与主同行的灵;因为主使我也尝着与主同行的滋味。不仅是在平素安居之时,更是在遭大患难之时,就是在主后1900年北京义和团作乱之时。

那时各国的钦使,被义和团和官兵围困54天,终日为大炮所轰击,计2900多响,鎗弹雨点似地往里落;也没有一点食物从外边送进来;在其中被围之人数约有3000。按外面看,危险至极!困苦至极!然而我心里却甚坦然,因为我确知是主领我出来,主又与我同在。主特显出与我同在的凭据,就是我和我的两个小孩子,所需用的一切,主都预备的完全,叫我心里,不觉得是处在患难之中。

主又叫我在最大忧伤中,因与主同行,曾得着平素所未得着的灵乐!就是我37岁的时候,元配去世,遗下三个小儿女,景况是何等的凄酸!妻子重病卧床,40多日之久,服事者只我一人。在外面看,是极大的忧伤。其实我二人心中充满了赞美,因为清楚觉得主在我们眼前,如同才成婚的夫妇,在父母面前同乐一样,一点病与死的烦恼都没有。

并且在她离世之时,明白看见主耶稣和圣灵,并许多的天使显现;又述说主安慰她的话,和主耶稣及天使的情状,话毕,就安然与主同去了!所以我得着很大的安慰!感谢主,没有叫我尝着不信主的人那样的因死亡而生的忧伤痛苦,因主是与我同行。

「因为冬天已往;雨水止住过去了。地上百花开放;百鸟鸣叫的时候已经来到,班鸠的声音在我们境内也听见了;无花果树的果子渐渐成熟,葡萄树开花放香。我的佳偶、我的美人,起来,与我同去。」(二11-13)

主为何叫人起来与祂同去?看第十一至十三节:

(5)因「无花果‥‥‥成熟」

(6)因「葡萄开花放香」

前面六种,似乎叫切切寻求主的人往外观看,这实是叫人看自己那真实切切寻求主的灵。因为主来,立刻起来到主面前,所变成这种的光景。

(一)因为他的灵,已经成为寒冷的冬天,藉着热切的祈祷,感动主来显现,立时就变为和暖的春天,心平气和地而安然自如。

(二)「雨水止住过去了。」因为人的心里,极其干燥,绝了生机,虽有佳种,就是圣经内的宝训在灵中,却不能生发,所以多烦恼,少得安慰。现今因为热切祈祷,又因主显现,主言一发,好像大雨倾盆,立时沟池满溢,干燥的心田,得了滋润;灰丧的心志,满了希望;平素存在里面的美种,都要发芽生长。「雨水过去,」即成功之意。

(三)「百花开放。」因为人心里,得着灵雨的滋润,他必是满了喜乐;他的面容,也必像才开放的鲜花;并且因他满了喜乐,又以喜乐的面容,与他人相交,也就使众人的面容,都变成开放的鲜花。所以说:「地上百花开放。」

(四)「百鸟鸣叫的时候已经来到。」就是一切蒙恩之人,齐声赞美主,欢喜歌颂主的时候到了。「班鸠的声音在我们境内也听见了。」此鸟性格是洁净、良善的,是知时令的。此鸟初来鸣叫,是叫人晓得春天已到,这是表明信主者之性格,已由暴厉改为和平,彼此都说和平话。此鸟又能代人献给主作「火焚祭」(即「燔祭」),又作各类不洁之人的「赎愆祭」,又作拿细耳人「别圣之祭」。按此意义,是表明这些歌唱的人,都是全然圣洁归主的。

(五)「无花果树的果子,渐渐成熟」之意,就是人既能达到全然圣洁归主的地步,就必要结果子。用「无花果树」为比喻,比用他树更恰当:

(1)此果外面不见它的花;

(2)此果子的颜色与叶子,始终是一样的。这是表明此类人不彰扬其德,在他人看为可夸高尚之德,在自己却看作为当作的本分。

(六)「葡萄树开花放香」。用此「树」作比喻,有两个要意:

(1)葡萄树是软弱的,不能自立,是专靠木架生长。

(2)它的花,藏在叶子里,也无美观,只发出有益于人的香气。这是表明,敬畏主的人的属灵品格:

(1)是专心倚赖主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

(2)他与人有感力,却不叫人认识他。

「我的鸽子啊!你在磐石穴中,在陡巖的隐密处;你容我得见你的面貌、得听你的声音;因为你的声音柔和,你的面貌秀美。」(二14)

信主之人,达到了这地步,可真称为:在主眼中所看为的「佳偶」、「美人」,所以主又重说:「我的佳偶,我的美人,起来,与我同去。」达到这地步,主看人佳美如同什么?第十四节说:「我的鸽子啊!」这是主悦纳信徒的善良、柔和、圣洁。主更宝贵信徒所在稳妥的地位,所以说:「你在磐石穴中,在陡巖的隐密处;」就是藏在主的大能里,和诸圣善中。

既是如此,她的面貌必是秀美的,声音也必是柔和悦耳,所以主说:「你容我得见你的面貌,得听你的声音;因为你声音柔和,你的面貌秀美。」「你容我得见得听」之意:

(1)是表明主极宝贵她

(3)人如何宝贝主,主也如何宝贝她

第七段复兴信徒所应当注意谨防的(二15-17)

「要给我们擒拿小狐狸」

「要给我们擒拿狐狸,就是毁坏葡萄园的小狐狸;因为我们的葡萄正在开花。良人属我,我也属他;他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我的良人哪!你等到天起凉风,日影飞去的时候,你要转回,好像羚羊,或像小鹿在比特山上。」(二15-17)

凡蒙主恩灵性复兴的信徒,是撒但所注意必要推倒的;但是,牠所用的法子,并不是猛烈叫人觉得的,也不是明显叫人看得出来的,乃是暗中的残害,如毁坏葡萄树根的小狐狸一样。所以说:「要给我们擒拿狐狸,就是毁坏葡萄园的小狐狸;因为我们的葡萄正在开花。」(二15)

「我们」是指着灵性复兴的信徒说的。这些人都是在主里彼此联合的,像一棵葡萄树一样。「狐狸」即「毁坏者」。「葡萄园」即指「教会」。暗中毁坏教会的「小狐狸」是什么?当日在五旬节的时候,圣灵在耶路撒冷所建立的教会,撒但所放进去的头一个小狐狸,就是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所发的怨言;又有欺瞒圣灵的小狐狸;但圣灵叫使徒觉察得很快,速速的把他们除灭了。因此,耶路撒冷教会得以坚固,以后虽然遭遇极大的逼迫,却是一点不被动摇。

此后历代教会中,常有复兴会,撒但就趁着全教会火热、活泼、认罪、见证主恩之时,就把怨言、挑错、并假认罪、假见证的小狐狸放进复兴会里面,以至复兴会成效归于无有。

撒但曾藉着「舌头」的小狐狸,败坏许多人的信心。又在多得灵恩的人心里,使他们因被人夸赞,就把「骄傲」的小狐狸放进去败坏他。又把「疑心」的小狐狸,放在信心软弱的人心里败坏他。又把「猜疑」的小狐狸,放在查经班的人里头,把「不同心」放在祈祷聚会里,败坏他们的敬虔。把「贪名」的小狐狸,放在捐钱者的心里。撒但的小狐狸很多,不能说尽,按本章第十一至十三节所提,「小狐狸毁坏」的有三样:

(1)是圣灵的安慰(11)

撒但既放许多小狐狸,进入才开花的葡萄园里,所以我们应当竭力擒拿。教会若有一时的大复兴,撒但并不在意,牠所怕的,是人捉拿牠的小狐狸,就是信徒认真的自省己过,不敢自欺,不轻忽小罪,半点污秽不留;在意念中,一点妄贪、诡诈、恶毒、怨恨都不存。常把古今有名信徒跌倒的原因,一一的拿来,省察自己,若能如此,撒但的诡计,就都消灭了。

信徒应当如何防御小狐狸,进葡萄园呢?就是信徒应当与主有亲密的联合,如第十六节所说:「良人属我,我也属他;他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二16)这是信徒对于主所存的心意。主对信徒所说的话:「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约十五4-5)信徒自认与主的联合,好像夫妻一样,在主自认与信徒的联合,好像头与肢体一样。

在启示录第四章六节,所记的人与主联合的异象说:「宝座中,和宝座周围有四个活物。」这个「活物」,乃是比喻在主里深与主联合的信徒。请想在「宝座中」的,岂不是主么?为何说「四活物在宝座中」呢?这个宝座中,岂不是「在主里面」的意思么?又说,也在宝座周围,岂不是「在信徒里面」的意思么?又说,四活物昼夜不住的在主面前,将荣耀、尊贵、感谢,归于主,信徒若能如此与主灵交,就是防备小狐狸进入极周密的墙垣。

信徒对于主的灵,若能像马利亚,用香膏抹主之时,那样的专一,虽然是有犹大的小狐狸,他却未损坏她。主耶稣住在他们家里,享受他们所供献的一切。又拉撒路和主耶稣一同坐席,正表明全家完全是属主的;主耶稣自认是属他们的。像这样亲密相交的爱情,就是阻防撒但小狐狸的惟一妙法。人与主彼此亲密的灵交,按本书所藉用「夫妻的比喻」,彼此相属的爱情,极为恰合。

夫妻是彼此求益处。丈夫总想叫妻子喜欢,妻子的心对于丈夫,也是如此。丈夫虽然有时暂离家庭,是为妻子赚钱;妻子在家,为丈夫预备在外或回家所必须的物品。夫妻若能如此切实恋爱相属,有谁能从其中败坏他们的爱情呢?因夫妻都彼此以心相属,以身相属,以一切财物相属。妻子若有一样不属丈夫的,那一样就是咬他良心的小狐狸;丈夫对于妻子也是一样的理。总而言之,信徒若要谨防败坏自己的小狐狸,就是要与主有亲密永无间断的灵交,如同童女恋慕未来的丈夫一般。

主自己保守信徒复兴的灵,常存之法,就是主亲自的引导。所以说:「他在百合花中牧放。」(繙译本节圣经之人,加上「群羊」二字,就失去了原文的正义。原文的正义,是「我与主两面,正是主在百合花中牧放我」。若加上「群羊」二字,就有了第三面,乃是「我看主牧放别人。」所以「群羊」二字,不可加添。)「百合花」之意,好比主的至美之德。这至美之德,是藏在圣经里。「牧放」之意,是主藉着圣灵,引导信徒在圣经里,认识主的诸般美德。

在约翰福音第十三章,就看见主耶稣谦卑服事人的百合花。再看第十八至十九章,看见主耶稣在被兵捆绑之时,受审之时,被钉之时,为完全顺服的百合花,为仇人祈祷的百合花,感动强盗悔罪归主的百合花,在十字架上安慰母亲的百合花。圣灵指示信徒在圣经内,不但看见主耶稣的百合花,并看见众圣徒所开的一切百合花,叫信徒一展开圣经,就觉得是进入天上的乐园里。信徒的百合花,也是引导我们认识主,与主联合。

等到天起凉风,日影飞去的时候

信徒求主与己同住,因此复兴的灵,可以永存。信徒因为受了如百合花美德的吸引,切愿主来与己同住,求主快来,别「等到天起凉风,日影飞去的时候,」就是别等到我扫兴、失望、心灰之时才来,要正在我切望之时临到。

我看为「羚羊」、「小鹿」的意思,是说你这圣洁的、驯良的,自由不受辖制,且有如「小鹿」之灵的,愿你来安息与我同住,如小鹿安卧在「比特山」上一样。在第十四节说,主看人如藏在磐石空中的鸽子:在第十七节说,人看主如「羚羊」、「小鹿」,意思都是相同。人心如何看重主,主也如何看重人;人愿主与己同住,主更乐意与人同住。这样信徒复兴的灵,就能永远长存了。

第八段信徒寻求主的方法(三1-5)

「我夜间躺卧在床上,寻找我心所爱的;我寻找他,却寻不见。我说,我要起来,游行城中,在街市上,在宽阔处,寻找我心所爱的;我寻找他,却寻不见。城中巡逻看守的人遇见我;我问他们,你们看见我心所爱的没有。我刚离开他们,就遇见我心所爱的;我拉住他,不容他走,领他入我母家,到怀我者的内室。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啊!我指着羚羊,或田野的母鹿,嘱咐你们,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等他自己情愿。」(三1-5)

若这一篇诗歌,完全是为「夫妇恋爱」之情写的,这几节的意义,又不相合。丈夫岂是用思念寻找的么?人若用思念寻找人,哪里有找不着的理呢?岂不是每一思念,就在眼前么!再者,丈夫若不是因为生气出去的,也不是为嫖、为赌、为不正的事出去的,妻子何必如此急急的到街市上去找呢!妻子爱丈夫无论如何亲切,绝不能如此。若这一段话,是指着人寻找神说的,这个意思是正确的。这一段实在是指明信徒寻主的方法写的。

「我夜间躺卧在床上,寻找我心所爱的;我寻找他,却寻不见。」(三1)

寻找主的第一个法子,就是「祈祷」

怎样的「祈祷」呢?就是「敬虔的灵祷」。这样的灵祷,在什么时候最合宜?

(一)是「夜间」,但不一定是在夜间。「夜间」二字之意,是取其清静无扰乱,或在旷野、或在山上、或在密室,能独自一人,用一个长时间亲近神,这就是「夜间」二字之意。

(二)是「躺卧在床上」之时。按这句话的意义:

(1)是取其人心中的安然。到上床之时,是诸事已经完毕,一切本分尽到了,可以禀告神之时。

(2)是与一切亲近之人辞别以后,就应当独与神说话之时。

(三)是「寻找我心所爱的」。这是静默、思念的祈祷:

(1)身外之事,都已推开。

(2)节制里面的意念,在主之外的,一概不思想,专一地思想主。

(3)当思念主的什么呢?最要紧的,是思念主的爱。用主的爱引动自己的爱,两下的爱交会,就生出极亲密的灵交来。

人若肯用灵如此亲近主,理当找着主,却有找不着的,其故何在?

第一是因为他在祈祷的灵,还不是前面的真情形,有复杂处,所以不得见主,这是第一个寻找主的法子,这个法子不能见主。

还有第二个法子:「我说,我要起来,游行城中;在街市上、在宽阔处,寻找我心所爱的;我寻找他,却寻不见。」信徒在独自寻求主的时候,虽然用尽了法子,仍是不见主,就舍了自己的法子,另寻别人的法子。「我说我起来」。我「起来」之意,就是舍了自己的法子。「游行城中,」「城中」,就是众敬虔圣徒所居住之处。

在其中用别人的法子找主「在街市上」。街市上满了专门求发财的人、宴乐的人;信徒的街市上,是满了专心求道的人,赴天国筵席的,彼此赠送福音珍馐的,圣经美味的,并切实相爱的美酒,这「酒」是基督的灵,用真理的奥秘,在人里面造成的。「在宽阔处」,就是大会聚集的地方,藉着众人歌诗的音调,被圣灵感动的劝言,和蒙恩得救的见证。信徒常是藉着这样的聚会找着主,却是有人仍不得见主。

但是还有第三个法子,就是第三节所说:「城中巡逻看守的人遇见我;我问他们,你们看见我心所爱的没有?」「巡逻看守的人」,就是在教会中,蒙主特选作圣工之人。常有人在正聚会祈祷之时,没有得着什么。及至散会以后,有人善于谈道,因谈道指示他认识主的妙法,开启他的心窍,引他的心寻求主,自觉是入了正路,越思想前路越光明,藉着这一次的谈道,叫寻找主的人的思念,和主有真确的联合。

所以传道的人,应当注重与人谈道;所谈的话,最容易动人且有大效果的,就是自己得救的经历,蒙恩的见证。看第四节说:「我刚离开他们,就遇见我心所爱的。」这个意思,是叫寻求主的人注意所听的话去思念主,不注重作见证的人怎样。就好像在街市上访问巡警,曾看见某人没有,他必是留心巡警的话,就按着他的话一直去找;至于巡警的衣帽、体格、姓名等,他都不在意;信徒对于传道的人,也当如此。

当日以色列民,曾拜金牛犊,是因为他们只注意领他们出埃及的摩西,并没有注意摩西所见证的耶和华。所以那些人,虽然出了埃及,却没有寻得主,因为他们只看重摩西,和从他所得的一切好处。但摩西不是如此存心,所以他的工夫,虽在当代没有甚大的效力,却在以后世代,领许多人找着主。我们为主作见证的人,应当把自己藏起来,极力把主显给人看。

我曾看过一本小书,其中提到一位在美国的医官,本是犹太人。他曾到剪发店去刮脸,正遇见理发师,是一位热心的基督人,要趁机会把这位犹太人,引归耶稣,用极恳切的话见证主耶稣是神所立的基督;那人大受感动,口里却不承认。医生出理发店以后,就上火车,买了一份报,看广告栏内,有一处说:「有一处礼拜堂,今晚有讲道聚会。」

这正是他所要去的城里,就定志去听,这是他头一次进入教堂。在犹太人看是最羞耻的。但因那位理发师,已经把主耶稣的圣名放在他心里,所以他不以进这会堂为耻,并且贵重牧师所讲之道,似乎句句是对他说的,受感动以至流泪,只是仍不肯明明承认耶稣是基督。

会毕随人出教堂,有一位七十多岁的女信徒,早在会堂门口等候,见这位医生过来,就拉他的手说:「你不可以走,我知道你是来找主耶稣的,只是你还没有找着呢?」他说:「我是犹太人。」那位太太说:「犹太人更必须要主耶稣。」于是请他到讲台上去,一同跪下祈祷。他说:「犹太人是站立祈祷。」老太太说:「你可以站着,我跪着。」老太太切切为他祈祷,他心里受感动,外面却仍是强硬。

及至回家,一路思想老太太的见证,深深的领受,回家进了自己的书室,恳切祈祷,却无效果。以后思想,主不听我的祈祷,或是因为我不肯奉主耶稣的名跪下祈祷?于是跪下,一开口说奉主耶稣的名祈祷,圣灵立时充满他。在这一件事上,可见和人谈道的工夫,是何等的要紧;又显明听道的,肯领受人的见证去寻求主,与一己有多大好处。

第四是寻求主的主动力。前面所提的三样,是寻求主的法子;还有一样,是本人的主动力。他为何要寻求主直到寻着呢?因为主是他所爱的,因爱催他去寻求主。人人对他心所爱的,必是竭力去寻求,直到有把握寻求到,心里才能安稳,信徒对于主也是一理。主对于那爱主,真寻求主的人,必要向他显现。所以凡寻求主的,当细查对于主的原动力如何。若是爱世界过于爱主,他虽然私祷、公祷都不缺,复兴会他也去,至终他要像死在旷野的以色列人,似乎认识主,却不是认识主的。

保守与主同在的惟一之法

第五保守与主同在的惟一之法:凡寻得主的人,必须还要得着一个能永远与主同在的法子,就是第四节所说的:

(一)是「我拉住他,不容他走。」(三4)这分情谊,好像抹大拉的马利亚爱主耶稣的心,极其迫切,若找不着主耶稣的身体,似乎就不要回城里去。及至他看见复活的主耶稣之时的情形,我猜想那时候的光景,马利亚必是要紧紧的拉住主耶稣,怕祂走了。但是主耶稣只要人用爱心拉住祂,不要人用手拉祂,所以对她说「不要摸我」。

当日的「巴底买」和「撒该」二人,是用信心拉住了主耶稣。那往以马忤斯去的两个门徒,是用领受教训的热心拉住了主耶

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是有福的!凡心里没有诡诈,耶和华不算为有罪的,这人是有福的!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干。
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液耗尽,如同夏天的干旱。(细拉)我向你陈明我的罪,不隐瞒我的恶。我说我要向耶和华承认我的过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恶。(细拉)

为此,凡虔诚人都当趁你可寻找的时候祷告你,大水泛溢的时候,必不能到他那里。你是我藏身之处,你必保佑我脱离苦难,以得救的乐歌四面环绕我。(细拉)

我要教导你,指示你当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劝诫你。

你不可像那无知的骡马,必用嚼环辔头勒住它,不然就不能驯服。

10 恶人必多受苦楚,唯独倚靠耶和华的,必有慈爱四面环绕他。11 你们义人应当靠耶和华欢喜快乐,你们心里正直的人都当欢呼!

得赦罪真有福!这是教会历史中七篇悔罪诗(另:六,三十八,五十一,一〇二,一三〇,一四三)之一。此篇与第五十一篇有关,应该是在五十一篇之后写的。五十一篇是在大卫犯奸淫、谋杀、认罪之后不久写的,而三十二篇是经过更多的反思之后写的。此篇标题说是训诲诗,有教训的意思。大卫根据自己的犯罪以及蒙神赦免的经历现身说法。他巧妙地透过两个类似的学习班分享生命中有关罪,悔改,与饶恕最重要的功课。

I 初级班(1-5):A 结果(1-2);B抗拒神(3-4);C回应神(5

大福(1-2)。如果弟兄姐妹还记得,诗篇第一篇和第二篇要牢记的是有福两个字。这一篇是诗一之后以有福啊!开始的诗篇(和合本放在句子的末了)。有福有快乐,神采飞扬的意思。可以说,这篇的有福比第一篇的有福更加珍贵,或者说:更加有福。为什么?大家有没有记得第一篇的有福是怎么样的? 不从、不站、不坐、昼夜思想。诗篇第一篇的有福是远离恶人恶事,没有犯罪,唯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而这一篇是人犯了罪,甚至是滔天大罪,他的罪过得到神的赦免,他说何等的有福,何等的快乐!

这两节用三个罪的同义词:是指故意的过犯、偏离、悖逆;是指没有达到(神的)标准;第2耶和华不算为有罪的字一般翻译成罪孽或者,是指扭曲、败坏、歪曲。 是指与神关系而言;是关系到神的律法;罪孽/,是指人性的扭曲和歪曲神的标准。

同样诗人用三个词来描述神的处理方式:对于我们的,神选择赦免,就是拿掉的意思。在诗一〇三12大卫说:东离西有多远,祂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 对于我们的,神选择遮盖 。这是从利未记而来,大祭司每年一次在赎罪日带着牛羊的血进入至圣所,将血洒在约柜的施恩座上面和前面,为以色列赎罪。对于我们的罪孽/,神选择不算,就是不归在我们头上

新约启示我们,神赦免我们的罪是因为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的罪付了代价;我们被基督的宝血遮盖,神不计算我们的罪,因为祂把它们都归到耶稣的身上。赛五十三4-6说: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

并且,神将基督的义归给我们。保罗在林后五21说:神使那无罪(基督)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祂里面成为神的义,所以我们才成为有福的人。而这些福气在第二篇已经预言了:当以嘴亲子,恐怕他发怒,你们便在道中灭亡,因为他的怒气快要发作。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我们是因信基督得以被神称为义,正如保罗在罗四68引用了这两节诗句所阐述的。

陈明我的罪(3-5)。但大卫有过不光彩的经历,他曾经犯奸淫,谋杀,却不肯向神认罪(撒下十一)。与欢喜快乐相反,他苦不堪言:他终日唉哼,骨头枯干;黑夜白日,神的手加在他身上,使他精神萎靡,如同夏天的干旱(3-4)。他熬不过了,圣灵作工,他终于来到神面前承认罪过,主就重新接纳他,立即又完全地赦免他的罪恶(5)。大卫在第5节用了1-2节的同样三个词:恶(罪孽)、过犯、和罪

乐歌环绕(6-11)。反省完自己的亲身经历之后,大卫王开始教导他的百姓。不过在这加强班里,主题的顺序是反过来的:先从回应神开始。他先向神感恩,得出结论:人犯罪,当趁早(可寻找的时候)向神认罪,神必涂抹你的罪,以得救的乐歌四面环绕我6-7)。大水泛溢的时候,必不能到他那里。什么是大水泛溢的时候?的第二十九篇其实很好,可惜我们没有时间好好学习。二十九10说: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而诗九7说:唯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他已经为审判设摆他的宝座。所以大水泛溢一方面是列国万民悖逆神、抵挡基督的时候,同时也是神/基督执掌王权、施行审判的时候。如果到时候还不悔改,就必不能到祂那里

所有信主之人(包括旧约信徒如大卫)的罪都在十字架上归于耶稣基督的身上了。但神的赦罪是有时间性的,主耶稣曾讲比喻说:及至家主起来关了门,你们站在外面叩门,说:『主啊,给我们开门!』他就回答说:『我不认识你们,不晓得你们是哪里来的』(路十三25)。神审判的时候最终会来到,就是暂时不来,我们在世的日子有限,过了生命的终点,再没有机会悔改了。耶稣说:那时你们(不悔改之人)却被赶到外面(天国之外),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7节相当有意思,大卫犯了大罪,亏缺了神的荣耀,也给别人带来苦难。但这里诗人却说:你必保佑我脱离苦难。第一:人犯罪虽然可以暂时享受罪中之乐,但是也有严重的后果。第二是承受自己良心的谴责和魔鬼的控告,被罪辖制,大卫在诗十九13求神:求你拦阻仆人,不犯任意妄为的罪,不容这罪辖制我,我便完全,免犯大罪。第三最大的苦难是要面临神的审判。而这些苦难都只有得到神赦免之后才能脱离。因为神是罪人的藏身之处”,人犯罪得罪神,却可以藏在神(基督)里面躲避神的愤怒审判,因为神的愤怒已经落在基督身上。

8-9节是大卫转述主自己的话语:神应许教导、指路、以亲密的关注劝诫我们(新约告诉我们这是圣灵内住在圣徒里面),而我们当顺服圣灵,不像那无知的骡马一样桀骜不驯。因为后者(恶人)必多受苦楚唯独倚靠耶和华(因信称义的人),必有慈爱四面环绕他(10

最后(11)诗人呼吁百姓应当以神为乐,因主的救恩欢呼。我们如果犯了罪,理当为罪忧伤。但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一9),我们就应当欢喜快乐。正如保罗在罗五11所说:不但如此,我们既借着我主耶稣基督得与神和好,也就借着他以神为乐

1. 天父,我们感谢你!蒙你赦免过犯、被你儿子宝血遮盖罪孽,我们是何等有福!

2. 神啊,求你差遣圣灵,在华夏大地呼召罪人悔改,趁你可寻找的时候祷告你。因为大水泛溢的时候,罪人必不能到你那里去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诗篇66篇十到十二节怎么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