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对如何加强会计诚信问题思考论文建设的思考

  摘 要:社会转型时期经济领域内道德失范现象严重,随着财务丑闻层出不穷,会计行业的信用屡受怀疑和关注,不能诚信执业的问题成了会计行业的一大弊病。文章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的现象及原因,并着重从重塑社会信用、加强经济领域内强势群体的诚信管理等7个方面,阐述了提升会计诚信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诚信水平 提升 对策
  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及会计工作是社会分工中最重要的经济基础性工作,它在支持科学决策、引导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合理分配、营造社会和谐、扩大对外开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是经过加工或处理后的会计数据,会计人员诚信度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国家宏观调控和企业微观决策失误,危害投资者等利益相关人的权益,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削弱国家财经法规的权威,助长腐败行为,为经济犯罪提供方便。近年来相继曝光的“中农信”倒闭、科龙电器财务报告失实、科达股份遭遇证监会调查等等事件似乎都在揭示:中国会计正面临着“信用沼泽”、“诚信危机”。这些会计信息失真案件,严重地影响着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形象,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水平已成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举措和当务之急。
  一、当前会计行业诚信缺失现象
  会计工作是整个宏观经济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会计从业人员被誉为资本市场的“经济警察”,证券市场的“看门人”,而当这个“警察”和“看门人”不能尽职尽责时,市场的危险度就会增加。失真的会计信息即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主动或被动地违反法律、法规和制度,搞变更、做假账,生成了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会计信息并将其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1.原始凭证失真。当团体利益、局部利益、个人利益在某种场合占了上风,再加上单位领导人的地位、权力的影响,一些自制原始凭证往往便成了单位上下“通力合作”的结果。至于外来原始凭证,既有违法印制的逼真票据,又有公司、企业、商场为推销商品、迎合特殊报销需要而不得不开出的“头大尾小”、名为购办公用品实为购买家庭用品之类表里不一的发票。世界零售业巨头麦德龙初来中国市场时详尽罗列着所购商品名称、数量、单价、及顾客姓名的透明发票,便成了“制造麻烦者”,因其“造假不方便”,常为一些顾客拒绝甚至退货。
  2.会计凭证失真。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被动地使用失真的原始凭证,在记账、算账、报账过程中因未发现而导致的无意失真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由于利益驱动单位领导指使会计人员或会计人员自行造假而导致的人为因素失真也较为普遍。由于原始凭证失真和失真而导致会计报表不能提供完整、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加之有的企业设内外两套账表,造成会计信息披露不准确、不真实。
  3.假账真算与真账假算。一是不按规定进行收入确认,利润虚假。效益好的企业想方设法隐瞒利润,少计收入,将其挂在往来账上或私设小金库;效益不好的企业为了完成利润指标,将不到期的收入提前计入,或利用内部上下级关系、关联单位之间虚开销售发票。二是会计当期的成本、费用结转不真实。该列的成本、费用挂账不列,该提的费用不提或少提,不该提的变相提取,乱挤乱摊成本费用。
  4.行业诚信缺失严重。由于浮躁心态和逐利心理,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与企业的财务舞弊者串通一气,通谋作弊。2005年,普华永道被财政部限期整改,德勤陷入科龙审计旋涡,毕马威早有“前科”,一直作为全球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导者的“四大”在我国遭遇了全面的诚信危机,使得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用再一次引起怀疑和关注。
  二、导致会计行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会计造假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造假会受利益驱动,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作为会计造假的主体,有为保饭碗而趋从上司的,有为“创政绩”而满足虚荣心的,有为加官进爵捞取政治资本的,有为中饱私囊铤而走险的。
  1.利益驱动。各种利益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会促使和诱发企业弄虚作假,人为地调节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一些企业领导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从小集团和个人利益出发,授意、指使或强制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上作文章,亏损报盈利,少盈报多盈,以此显示自己任职期间的业绩,借以骗取荣誉,捞取政治资本;作为会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得失的考虑,有可能按照单位负责人的要求完成会计工作;作为职工,企业报盈利,不会影响工资、奖金等收入,也有了相应的积极性。
  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暴富心理等,侵蚀了人们的道德观念,使有的会计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法制观念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为迎合领导或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处理会计业务时不能坚持原则,违反财经纪律,往往做假账、编假报表,甚至搞权钱交易。
  3.社会审计监督不力,助长了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社会审计监督是社会监督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依法审计,并做出客观评价,因此注册会计师被称为“经济警察”。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等违法乱纪现象,大都与社会审计监督弱化、缺乏制约机制有关。因为注册会计师既要对受托单位的会计信息进行客观公正的鉴证,又要向它收取审计鉴证费用,对被审计单位依赖性强,难违“衣食父母”的意愿。
  三、提高会计行业诚信水平的对策
  1.净化社会环境,重塑社会信用。诚信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会计职业独立而特殊地存在于各行业之中,尤其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所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尤为重要,特别是提升企业管理者、经营者及监管者等市场参与者的诚信意识,营造“信则共赢,不信则共亡”的氛围,以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重塑社会信用应坚持以下几点:
  第一,立法先行。诚信是人们工作中追求的最高目标,同时它也是有底线的,这个底线就是法律法规。人们违背诚信,不一定违法;一旦违法,必违诚信。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做法与经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社会公平信用法规,为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
  第二,示范激励。从信用结构来看,政府信用始终是最大的信用,整个社会信用都是基于政府信用来推动和发展的。因此,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必须以重塑政府信用为重点,充分发挥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建设中的无可替代的示范作用。为此,政府职能的基本定位要迅速从“权力政府”转变为“责任政府”,维持市场秩序,建立信用平台并不断巩固和完善,保证市场机制的高效运行。第三,市场主导。建立以信用中介机构为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要求其以自身的信用和必要的资本承担经营责任,独立、客观、公正、平等地以第三者身份为社会提供信用产品和服务。
  第四,德法并举。经济信用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伦理信用的推动。因此,重塑社会信用,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体的伦理信用建设。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不断强化市场主体,特别是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
  2.加强对经济领域内强势群体的诚信管理。长期以来经济领域企图通过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收效不大。从公开曝光的造假账,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典型案例来看,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根源来自经济领域内掌握着会计诚信水平支配权的强势群体,如单位负责人、财务主管等。很多会计造假出于无奈,受相关领导的指使和胁迫,不少会计造假有逼良为娼之嫌。因此,把诚信教育延伸到经济领域的决策群体,加大对经济领域内强势群体的诚信管理,强化对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强化单位领导人在会计工作中的法律责任,使他们能自觉维护《会计法》的权威,保护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至关重要。
  3.提升会计人员道德素质,铸造中国会计诚信精神。首先,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必须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并赋予中国传统道德以新的时代内涵,形成符合当今历史发展阶段的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其次,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会计诚信教育。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会计工作者,其所受的会计教育也有所不同。道德问题知易行难,会计诚信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观念变成习惯、规范变行动的过程,是知与行相统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会计行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结合会计业务工作,开展具有会计行业特色、会计职业特点的道德实践活动,把诚信的观念贯穿于会计实际工作中去。
  4.强化会计监督机制,实现会计监督体制创新。近几年来,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其数量和质量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有的还出具虚假的财务报告,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社会监督力量。当前,要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的公正作用。要依靠注册会计师这种社会监督力量去监督企业的会计行为,但同时必须明确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审查鉴证的法律责任,促使注册会计师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对不负责或违反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要制订具体的处罚措施。
  5.修订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随着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日益健全和完善,各财政部门、各行业会计协会应依据我国会计工作和从业人员的现状,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及时修订完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研究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首先,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以朱基同志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作为行业理念;其次,会计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会计师事务所对同一客户不能既做审计业务又做管理咨询业务。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因争客户和巨大的商业利益而失去独立性。
  6.建立会计诚信档案。建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会计机构负责人或的电子诚信档案,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会计诚信数据的取得、公示披露以及会计诚信信息共享等制度。各级行业会计协会应特别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和行为的监督检查,检查和处理结果进入其信用档案。让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对会计业进行监督,使失信者受到曝光和查处,诚信者受到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通过会计诚信档案建设,努力营造一个诚信开放、诚信竞争、公平享有及使用会计信息的环境。同时鼓励社会、中外合资、合作开办诚信服务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发达的诚信服务业。促使各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在市场竞争中树立公正、公开、中立、诚信的从业形象。从而达到规范会计市场秩序、净化会计市场环境和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
  7.继续推进会计委派制。为使会计机构的执业不受干扰,稳定会计人员的地位,保证会计人员的独立性,使其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放心大胆地履行监督职能而不受制于企业领导,避免“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的两难境况,应进一步推进会计委派制,从源头上消除会计造假的违法行为。
  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国无信不威。诚信是立国之基,是企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是会计从业人员的立命之本。政府、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社会公众都是会计诚信的建设者,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会计诚信建设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会计诚信建设任重而道远。
  总之,只有全面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整个会计行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在全社会重塑会计行业诚实守信的新形象,才能在中国加入WTO的今后,建立一支适应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的会计从业队伍,保证中国会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振奋精神,潜心研究,大力推进会计理论研究的繁荣与发展[J].财会通讯,2005(8)
  2.孙秀勤。论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相对性[J].事业财会,2004(2)
  3.杨士儒。诚信建设是会计行业的生存与发展之本[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6)
上一篇:&&下一篇:
&&&&&&&&&&
学习到晋升一站式解决,一对一辅导直推上岗……
系统化培养会计思维,用就业验证培训效果……
通往管理层的有效捷径,短期晋升拿下高薪……
【对话达人】活动时间:日——日活动性质:在线探讨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会计诚信建设的思考及对策
  摘 要:会计诚信问题是当前我国会计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近些年来,“会计诚信”这个词也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新闻媒体以及各种学术期刊中。然而,会计诚信问题引起人们广泛的、高度的重视并不是会计的“诚信”,而恰恰是当前会计诚信的严重缺失。本文讨论了建立诚信会计制度的对策。中国论文网 /3/view-3565984.htm  关键词:会计 诚信 对策  自1929年美国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导致股市崩盘并引发世界经济危机以来,会计诚信问题就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外会计造假丑闻愈演愈烈,从美国的安然、施乐、世界通信,到国内的“琼民源”、“红光实业”、“郑百文”、 “银广夏”等案件,会计诚信问题如同流感,时有发作,屡治屡发,似成顽疾。使得中国会计面临“诚信危机”,美国会计也陷入“信用沼泽”。会计诚信的缺失,对证券市场和投资者造成巨大的伤害,极大地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当前从刑法、会计法等国家法律到部门、行业的准则、规章、制度等操作规范都对会计造假的约束条文越来越多,惩罚措施越来越重。但在法规重罚的同时,会计造假其势不竭。仅依靠法律的严惩而没有从根本上治理问题的根源,治标不治本,造假之势只会在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泛滥。并可能引发社会道德危机及经济的紊乱。只有推本究原,探究会计失真的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才能真正的维护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笔者在会计行业工作多年,根据自己调研的情况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会计诚信建设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以便我们更好地推进会计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1.会计诚信的定义  所谓诚信,即诚实守信。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要求,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会计诚信包括会计行为诚信和会计人员的诚信两个方面的问题。诚信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一切制度和规则得以确立和运作的基础。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支撑,成熟的市场经济就难以建立起来;诚信一旦缺失,就意味着失去了走向市场化与国际化的通行证。  2.产生会计诚信危机的原因  2.1经济利益是会计造假的源动力  经济利益是最常见的造假动机,是造假者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造假者的逐利心理突出的表现在他们对暴富的渴望。对物质财富和富足生活的羡慕,对保官,升官平步青云的期盼,对出人头地的向往。而当这一切不能通过正当的渠道获得时,就不得不依靠作假账来改变企业与国家,企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格局和分配关系,改变衡量其业绩的各项经济指标。  2.2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职能不断丰富,会计工作也变得日趋复杂。会计人员不仅要面对企业经营中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事项,依据有关规定,作出专业判断,并对这种事项进行记录和反映,而且还要向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的备选方案,这就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来从事这项工作。但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1200万会计人员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不及10%,在素质相对较高的国有企业的及县以上集体企业的600万会计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也只有18.21%,有会计师资格的仅占8.45%,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会计的实际水平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同时在会计职业领域有种错误观念:“会作假账的会计是好会计”,“会少纳税的会计是好管家”。这种观念也误导着会计人员的道德倾向。  2.3制度上的缺陷及漏洞是会计造假的买方市场  ①按照企业的契约观点,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殊合约关系,要素的投入者即企业的所有者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享有会计信息产权,与企业相关的管理机构(包括政府和非政府的管理机构)、债权人、供应商、竞争者、其他潜在利益关系人就成为会计信息的其他相关者。因为会计信息的其他相关者不享有会计信息产权,但会计信息却必然对他们产生影响,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就因此而产生。假如外部性是正的,所有者享有受益的权利,有利于增加会计信息的披露,相反如外部性是负的,其交易成本非常昂贵,这部分的外部性是不值得的。  ②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理解的差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真实性主要秉承“结果理性”的观念。在他们看来不论会计规章如何规定,会计人员如何操作,只要提供的会计信息没有客观真实的反应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即使企业会计程序符合制度规章的要求,这类信息也是失真的。相反会计信息提供者则坚持“程序理性”的立场。在他们的认识中只要企业的会计处理和会计信息披露符合规章制度,这种信息就完全真实,他们也完全履行了会计责任。这两种观念冲突最典型的例子是高科技企业的无形资产问题,特别是拥有专有技术或特殊配方的企业,按照会计制度自创专有技术是无法在报表中反映的,但绝大多数人没有忽视这类无形资产。  ③在我国由于任期经济及干部考评机制,干部的升迁一般主要取决于任期的经营业绩,在这种体制下使得部分领导竭泽而渔,夸大业绩,邀功媚上,只重视短期或当前的利益。对于企业的远期增值潜力、股东的最终财富漠不关心,只要在任期内业绩一路上升,随之个人的职务、福利待遇也上升,这种评价机制是会计造假的寻租机会,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就因为经营者一味的追求任期上的轰动盲目投资使得企业财务恶化,最终是后人收拾烂摊子,国家为其行为买单。  另外,在偷税漏税上,通过调节收入、支出达到小集体利益最大化,也是因目前我国国家权利部门利益化,部门权利个人利益化,有些企业通过非法或不正当的手段化极小的代价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执法者的行为使会计造假有机可乘。  ④处罚不力,执法不严  《公司法》第212条规定:“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出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对直接负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会计法》第45条规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还有不少条文只是罗列“不得”有这样或那样行为,却没有做出“违反了怎么处理”的后文。这类条文的规定,明示了造假行为预期“成本”的上限,不仅威慑力不足,反倒起了“鼓动”作用。目前我国对检查出来的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减弱了法律的效力。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当前位置:&&
关于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建立健全会计人员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动会计行业进一步提高诚信水平,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8〕9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近日,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指导意见》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指导意见》的出台有什么重要意义?答:会计人员诚信建设是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对增强会计人员诚信意识,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强调要“推进诚信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98号)、《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等文件,对社会诚信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指明了方向。制定发布《指导意见》,对会计人员诚信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措施。二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缺失必将危及市场经济根基。当前,在全社会日益高度重视诚信建设的背景下,会计诚信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现,已成为影响会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制定发布《指导意见》,对全面加强会计人员诚信体系建设作出部署,努力营造良好会计诚信氛围,是积极作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三是适应会计人员管理工作转型升级的需要。多年来,会计人员管理主要以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为基础。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行政许可。这一新情况,对加强会计人员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迫切需要会计监管工作转型升级,从以行业准入管理为主,向事中事后管理服务为主进行转变。会计诚信情况是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过程中遵循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等情况的综合体现,加强会计人员诚信管理,有利于引导、督促会计人员坚持职业操守,依法开展会计工作。制定发布《指导意见》,对会计人员诚信建设工作进行统筹部署,是主动适应会计人员管理工作转型升级的需要。问:《指导意见》的起草发布经历了哪些环节?答:为提高《指导意见》起草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我们严格按照财政部和会计司相关工作规程,遵循科学严密的起草流程。《指导意见》的起草制定历时一年多,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一是研究起草阶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印发后,我们根据财政部领导的指示精神,在认真学习领会的基础上,开始研究起草《指导意见》。在系统搜集梳理相关材料,详细了解天津、湖北、厦门等省市开展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相关工作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形成《指导意见》(讨论稿)。2017年3月,我们组织天津、河北、黑龙江等10个省级会计管理机构相关人员对《指导意见》(讨论稿)进行集中讨论,并对讨论稿进行了修改完善。二是公开征求意见阶段。2017年6月,我们印发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分别征求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部内相关司局意见。征求意见稿印发后,我们积极收集反馈意见,对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指导意见》(送审稿)。三是发布阶段。2018年4月,《指导意见》(送审稿)经会计司司务会审议通过并会签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部内相关司局后,报送部领导签发。问:请介绍一下《指导意见》的体例结构及主要内容。答:《指导意见》包括总体要求、三个方面共八项具体措施以及有关组织实施要求。一是总体要求。总体要求确立了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明确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要遵循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健全机制、有序推进,加强教育、奖惩结合等基本原则。二是具体措施。从增强会计人员诚信意识、加强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健全会计人员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八项具体措施,要求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约束、加强会计诚信教育,大力弘扬会计诚信理念,提升会计人员诚信素养;强调将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列入“黑名单”,研究建立失信会计人员联合惩戒备忘录,实现信息的互换、互通和共享,要研究制定会计人员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会计人员信用信息体系和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强调要为守信会计人员提供更多机会和便利,对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实施约束和惩戒,加强对会计人员信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三是组织实施。从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探索推动、广泛宣传动员等方面,对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组织实施提出具体要求。问:下一步,将如何推进《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答:会计人员诚信建设工作社会关注度高,涉及人员众多,影响面广,财政部门和中央主管单位对此要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统筹安排、多措并举、试点先行、稳步推进。一是广泛宣传动员。财政部门和中央主管单位要加大对会计人员诚信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使用人单位和会计人员充分认识理解《指导意见》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教育引导会计人员增强会计诚信意识,提升整体会计诚信水平;注重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作用,通过大力宣传会计诚信模范等会计诚信典型,深入剖析违反会计诚信的典型案例,褒扬会计诚信,惩戒会计失信,形成崇尚会计诚信、践行会计诚信的社会风尚。二是完善配套制度。财政部门和中央主管单位要根据本地区、本部门会计人员诚信建设情况,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严重失信会计人员“黑名单”制度、会计人员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以及会计人员信息纠错、信用修复、分级管理等制度。三是抓好试点总结。会计人员诚信建设工作是会计人员管理工作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方方面面。既涉及会计人员信用信息的采集、使用和分级分类管理,也涉及会计人员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和与其他信用信息系统的融合,还涉及与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实施起来难度较大。此前,浙江省部分地区已经开展了会计人员诚信记分管理、信用档案建设、管理系统构建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其他省级财政部门和中央主管单位应当以《指导意见》的发布实施为契机,抓紧研究制定试点方案,选择会计人员管理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开展试点,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总结提炼,稳步推广。四是形成实施合力。财政部门和中央主管单位要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会计人员诚信建设工作的科学指导,重视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会计人员诚信建设工作政策措施落地生根;要重视沟通协调,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形成合力,探索建立联席制度,共同推动会计人员诚信建设工作有效开展。用人单位要科学使用会计人员信用信息,优先聘用、培养、晋升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会计人员,对失信会计人员进行降职撤职或解聘。会计人员要认真学习《指导意见》的精神实质,在会计工作中践行会计诚信。社会有关各方齐心协力,形成会计诚信建设的实施合力,努力营造会计诚信建设良好氛围。(本文来源:中国财务部网站)相关文章阅读:
会计云课堂APP
东奥会计在线微信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官方微信
东奥会计在线
微信号:dongaocom
京ICP备号&&&&
&donga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论文20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