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人党员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您现在的位置: >>
>> 矿井设计工作总结
矿井设计工作总结
来源: 时间:
【第一篇】:矿井开采毕业设计(范文),矿井设计工作毕业设计工作总结题目学院姓名平朔上窑井田 9#层矿井设计 XXXXXX 大学工学院 采矿 B061 班 XXX指导XXXXXX 职称X 教授 XXXXXX 职称X 教授 XXXXXX 职称X 教授 XXXXXX 职称讲 2010 年 X 师 月 X 日 走的最快的总是时间,来不及感叹,美好的大学生活匆匆过去, 经过两个月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由于经验的 匮乏, 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 如果没有指导老师的督促指导, 以及周围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次设计是非常困难的。本次毕业设计的设计题目是平朔上窑井田 9#层矿井设计,通过 在平朔上窑井田进行了为期六周的, 对平朔的上窑矿井的地理位 置、井田开拓、生产系统、采煤工艺和生产管理都有了大概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大大的增长了我的见识。实习结束以后,我们根 据从矿上收集的资料,开始了我们为期两个月的毕业设计。虽然在设 计开始的时候,指导老师对设计的步骤做了系统的介绍,当对于初次 接触这种大型设计的我们,仍感觉是有很大的挑战,起初对矿井井田 开拓问题和方案比较问题不知道如何下手,经过指导老师的点播,教 我们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查阅资料,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这不仅使 我们走出了设计初期的迷茫, 而且对以后的设计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 用。本次设计改变了以往设计的作图模式, 全为计算机作图, 这不仅 要求我们有熟练的 CAD 技能,而且也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在两个 月的时间内,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鼓励下,我的设计进行的有条不 紊,虽然有时也会遇到困难,但总能及时的解决,在规定的时间内圆 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 并且在最后的毕业答辩上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 评,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此次毕业设计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尝试, 通过大量查阅有 关矿井设计的相关资料,不仅对我的设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 且拓展的我的知识,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毕业 设计也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情况的一次检验。本次设计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设计过程, 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 和汗水。他们平时工作繁多,但在我做设计的每个阶,从外出实习 到查阅资料,设计草案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后期详细设计,绘 制草图等整个过程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 并且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 总是鼓励我,为这次毕业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提供了非常必要的帮 助。他们的渊博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严以律己、宽以 待人的崇高风范,将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在此我向各位老 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这里我还要感谢我大学四年来所有的老师, 为我打下了扎实的 基础; 同时还要感谢所有的同学们, 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 此次毕业设计才能顺利完成。总之,本次毕业设计使我受益匪浅,提高了查阅资料能力,提高 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的电脑软件应用能力,巩固了书本知识,是 理论结合实践最好的实战演练。XXXX 2010 年 X 月 XX 日
【第二篇】:煤矿工作面设计总结,矿井设计工作总结8207 工作面设计总计一、设计依据及指导、原则 设计依据(一)地质资料 西二盘区可采煤层层数、厚度、倾角、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及厚度。储量及分布规律、煤层对比情况。对开采有一定影响的地质构造情况。水文地质特征、煤层顶底板含水性、用水量。地表村庄(银塘沟)保护煤柱划分 地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钻孔柱状图、水文地质图等。(二)设计资料 矿井年生产能力、技术装备要求、开拓方式及开采图、通风方式、运输 及回风水平位置、大巷运输方式等。(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与此工程相关的文件、规定及相关设计参考1. 《煤矿规程》 (2013) 、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GB); ; 2.《采矿工程设计手册》 ; 3. 《山西省放顶煤开采工作面设计审批和验收工作方案》 (晋煤安发 [ 号)有关规定; 4.国家发改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关于山西大同矿区同忻矿井项目核准 的批复》 (发改能源[ 号) ; 5.《山西省大同煤田同忻井田石炭二迭系煤炭勘探(精查)地质报告》 及批复文件; 6.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同忻矿井 初步设计的批复》 (晋发改设计发[ 号) ; 7.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同忻矿井安全 设施设计的批复》 (煤安监函[2008]29 号) ; 8.《煤炭法》 、 《矿产资源法》 、 《安全生产法》 、 《矿山安全法》及其它等 有关法律、法规; 9.《煤矿防治水规定》 、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等; 10.有关矿井瓦斯抽放,防灭火、防治水专项设计等; 11.《8207 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等有关资料。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一)设计指导思想 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以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 生产法令、法规,以及规程、规范和标准为依据,设计充分考虑煤矿放顶煤 工作面安全,结合开采工艺的特殊性,重点考虑工作面通风、防瓦斯、防火、 防煤尘、防水、顶板管理等方面的设计工作,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制 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增强放顶煤工作面的综合抗灾能力和安全程度, 确保安全高效生产,使同忻煤矿成为更加安全、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二)设计原则 生产集中化:保证工作面布置合理集中; 装备机械化:通过合理选择采煤方法,选取适合的机械化装备,发展机械化 采煤; 技术经济合理化:确保工程量省、投资少、投产块、巷道维护量少、回采率 和成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安全高效原则:从设计上保证工作面开采后的安全高校生产。二、工程概况一、井上下位置 (一)地面相对位置 地面位于大同市南郊区银塘沟村北东部、地面大沟为泉子沟、长畛沟及沟两 侧的山坡山梁上。8207 面对应地面标高为 92.8m ,工作面标高 866.8m~829.5m,盖山厚度 544.1m~463.3m。(二)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 井下位于井田西部、西二盘区的西南部,北东部为西二盘区三条盘区大巷, 北西为 2209 巷顺槽煤柱,南西至银塘沟保护煤柱,南东未开采,四邻均为实煤 区,工作面巷口往里 900m 范围内上部对应为同家梁矿侏罗系 14#煤层 8902-2、 06 工作面采空区。900m 至银塘沟村保护煤柱对应上部为白洞矿侏罗 系 14#煤层实煤区。二、煤层特征 西 8207 工作面开采煤层为石炭系 3~5#煤层,煤层最大厚度 17.98m,最小 厚度 7.24m, 平均厚度 13.76m, 其中夹矸 2.74m。工作面煤层以黑色, 半亮型煤, 亮煤为主,玻璃光泽,内生裂隙发育,夹矸为黑色泥岩,高岭质泥岩,炭质泥岩。煤层为复杂结构,煤层含夹石层 8 层左右,夹石厚度最小 0.10m,最大 0.60m, 平均 0.34m,煤层结构为 0.96(0.60)1.25(0.28)0.46(0.14)3.10(0.46)1.28 (0.45)0.85(0.28)1.88(0.43)0.44(0.10)0.80。三、顶底板岩性 8207 工作面老顶为含砾粗砂岩, 厚度 7.36m, 灰白色, 粗粒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胶结物为泥质成分,大部分含砾,砾径约 10~20mm, 砾石主要成份为燧石。直接顶为细砂岩,厚度 4.68m,灰白色,主要成分石英、 长石,含少量白云母碎片,分选中等,坚硬,过渡接触。直接底为粉砂岩,厚度 1.25m,深灰色,平坦状断口,夹煤线。四、地质构造 8207 工作面为单斜构造,煤层倾角为:1~2°,5207 巷从西二盘区辅运巷邦 起算往里约 665m 有一条走向 195°,落差 0.3m、倾角 68°的正断层。对回采影响 较小。五、水文地质 (一)含水层 工作面煤层顶板上部对应为同家梁矿侏罗系 11#、14#煤层,工作面采空区 内根据同家梁矿充水性图,采空区内无积水,14#与 3~5#层间距为 175~220m。根据地面物探结果 11#及 14#煤层未见低阻异常区,推断 11#、14#层存在大 面积积水可能性不大。3~5#层顶板砂岩含水性为砂岩裂隙水,富水性弱含水层,对煤层开采影响 不大。灰岩层含水导水性评价:灰岩岩溶发育不均,埋深较大,补给条件差。岩溶 水交替运动缓慢,属含水性弱含水层,对 3~5#层开采影响不大。构造导水性分析:未见大的断层、陷落柱等导水构造对开采影响不大。在 2207 巷从辅运巷往里 600 米处施工探水验证孔。(二)工作面涌水量 工作面正常涌水量为 0.05m3/min,最大涌水量为 0.09m3/min。六、瓦斯与煤尘 (一)瓦斯 瓦斯相对涌出量为 5.19m3/t,绝对涌出量为 2.35 m3/min。(二)煤尘 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爆炸系数 50.67%。(三)煤的自燃 煤层具有自燃性,自然发火期为 1~4 个月。七、工作面储量及服务年限 8207 工作面设计走向长度 1333.5m, 可采走向长度 1183.5m, 倾斜长度 200m, 煤层厚度为 13.76m,采高 3.9m,放煤厚度为:9.86m。煤容重 1.43t/m3。(一)工作面储量 1、地质储量 Q=0×13.76×1.43=、工业储量 Qc=0×13.76×1.43=、工作面煤炭损失 (1)初、末采煤损失N cm ? Sbf ? L ? h f ? ?式中 Ncm―工作面初、末采损失,t; Sbf―初、末采不放煤距离,50m; L―工作面长度,200m; hf ―工作面放顶煤的高度,9.86m; γ―煤的容重,取 1.43t/m?; 经计算,8207 工作面初、末采煤炭损失为 140998t。(2)机采工艺损失N jc ? S kc ? L ? h jc ? ? ? 5%式中 Njc―工作面机采工艺损失,t; Skc―工作面可采走向长度,1183.5m; L―工作面长度,200m; hjc ―工作面机采高度,3.9m; γ―煤的容重,取 1.43 t/m?; 5%―机采工艺损失率; 经计算,8207 工作面机采损失为 66004t。(3)放顶煤工艺损失N f ? S f ? L ? h f ? ? ? 20%式中 Nf―工作面放煤工艺损失,t; Sf―工作面放煤走向长度,1133.5m; L―工作面长度,200m; hf ―工作面放煤高度,9.86m; γ―煤的容重,取 1.43t/m?; 20%―放煤工艺损失率; 经计算,8207 工作面放煤工艺损失为 639285t。(4)总煤炭损失(N)N ? N cm ? N jc ? N f式中 Ncm―工作面初、末采损失,t; Njc―工作面机采工艺损失,t; Nf ―工作面放煤工艺损失,t; 经计算,工作面总煤炭损失为 846287t。4、工作面可采储量 Q 采=Qc-N=287=、工作面回采率 C=Q 采/Qc=% (三)工作面服务年限 T=Q 采/A 式中 T――工作面服务年限,a; Zk――设计可采储量,381 万 t; A――3~5#煤层单工作面设计生产能力,5Mt/a; 经计算,8207 工作面服务年限为 9.1 个月。三、总体设计方案一、工作面布置及巷道布置 西二盘区为双翼盘区,利用盘区主要巷道向西南和东北方向布置回采工作 面,8207 工作面布置在西二盘区辅运大巷西南侧,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式开采。8207 工作面为“一进二回”三巷布置,三条巷道与盘区三条大巷呈 86°22′5″, 其中 2207 巷、 5207 巷沿 3~5#煤层底板布置, 8207 顶抽巷沿 3~5#层顶板布置。2207 巷与西二盘区主皮带巷相连接,与西二盘区辅助运输大巷通过联络巷 相连接;8207 顶回风巷里端距切眼巷 5m,外端与西二盘区回风大巷相连接,与 5207 回风巷内错 20m 平行布置;切眼巷与两顺槽巷及顶回风巷垂直布置。2207 巷为进风、运煤兼作行人巷,底板铺设厚 100mm 混凝土作路基,巷内 靠煤柱侧稳设转载机、皮带机,吊挂 6 趟管路及束管 4 根:分别为 Φ273mm 注 氮管一趟,Φ108mm 压风管一趟,Φ108mm 清水管一趟,Φ108mm、Φ89mm 排 水管各一趟,Φ89mm 消防洒水管兼注浆管一趟;靠采煤壁侧铺设轨道,移动变 电站、各部开关、自动控制站、乳化液泵站、喷雾泵站等稳设在该轨道上,组成 移动串车,吊挂两趟高压电缆、一趟排水低压电缆及各种监测监控、通讯、人员 定位等线缆。5207 巷为回风、 辅助运输、 兼作行人巷。底板铺设厚 250mm 混凝土作路基, 靠采煤侧吊挂 6 趟管路及束管 4 根:分别为 Φ273mm 注氮管一趟,Φ108mm 压 风管一趟,Φ108mm、Φ89mm 排水管各一趟,Φ89mm 消防洒水管路兼注浆管 一趟,DN50 清水管路一趟;靠煤柱侧吊挂一趟高压电缆、一趟排水低压电缆及 各种监测监控、通讯、人员定位等线缆。8207 顶回风巷为抽瓦斯巷,巷内布置 3 趟 DN630mm 瓦斯抽放管,管口距 穿管路密闭墙距离分别为 5m、16m、21m。8207 工作面切眼巷位于工作面西南 部,距西二盘区辅运巷 1327m~1340m,工作面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推进。二、煤柱的留设 8207 工作面北东部为西二盘区三条盘区大巷,北西为 5209 巷顺槽煤柱,南 西至银塘沟保护煤柱,南东未开采,四邻均为实煤区;5209 巷顺槽煤柱厚度 38 米,8207 工作面停采线与西二盘区主要大巷之间留设保护煤柱,停采线距西二 盘区辅运大巷 150m。三、巷道断面及支护 (一)2207 巷 2207 巷为矩形断面,巷道掘进宽 5800 mm,净宽 5600mm,净高 3500 mm, 净断面 5.6×3.5=19.6m2。从西二盘区辅运巷到 8207 切眼采煤帮巷道全长 1327m。巷道顶板正常段采用 7 排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栓+钢带 BHW280×4×5600mm+拱形 可 调 心 钢 托 板 150×150×10mm 、 “3-3-3” 排 锚 索 + 拱 形 可 调 心 钢 托 板 300×300×16mm、Φ6 圆钢网格 100×100mm 的金属网联合支护。顶锚栓间排距 900×900mm,锚杆直径 Φ20mm、长 L=3100mm,两帮侧锚栓与水平面夹角 75°, 其它垂直顶板;锚索间排距 mm,直径 Φ21.8 mm,长 L=8300mm,均 与顶板垂直。巷道两帮各用 4 排锚栓,煤柱侧帮部金属网 Φ6 圆钢,100×100mm 网 格 ,锚杆 Φ18×2500mm 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间排距 900×900mm ,采用 BHW280×5×450mm 钢带护板+150×150×10mm 钢托板; 工作面侧停采线以内采用 高强度塑料网 40×40mm 网格, Φ20×2500mm 玻璃钢锚杆, 锚杆间距 900×900mm, 停采线外同煤柱侧支护。交岔点到停采线进行全幅铺底,厚度 200mm,停采线 到挑顶处厚度 100mm,挑顶处到切眼内厚度 250mm,砼强度等级 C30。巷道顶 板破碎段采用加支组合锚索的方法进行加强支护。见 2207 正巷断面图。(二)5207 巷 5207 巷为矩形断面,巷道掘进宽 5200 mm,净宽 5000,净高 3600mm,净 断面 5.0×3.6=18.0m2,从西二盘区辅运巷到 8207 切眼采煤帮巷道全长 1340m。巷道顶板正常段采用 6 排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栓+钢带 BHW280×4×4800mm+拱形 可 调 心 钢 托 板 150×150×10mm 、 “3-3-3” 排 锚 索 + 拱 形 可 调 心 钢 托 板 300×300×16mm、Φ6 圆钢网格 100mm×100mm 的金属网联合支护。顶锚杆间排 距 900×900mm,直径 Φ20mm,长 L=3100mm,两帮侧锚栓与水平面夹角 75°, 其它垂直顶板;锚索间排距 mm,直径 Φ21.8 mm,长 L=8300mm,均 与顶板垂直。巷道两帮各用 4 排锚栓,煤柱侧帮部金属网 Φ6 圆钢,100×100mm 网 格 ,锚杆 Φ18×2500mm 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间排距 900×900mm ,采用 BHW280×5×450mm 钢带护板+150×150×10mm 钢托板; 工作面侧停采线里采用高 强度塑料网 40×40mm 网格,Φ20×2500mm 玻璃钢锚杆,锚杆间距 900×900mm, 停采线外同煤柱侧支护。铺底 250mm,砼强度等级 C30。巷道顶板破碎段采用 加支组合锚索的方法进行加强支护。见 5207 正巷断面图。(三)8207 顶回风巷 8207 顶抽巷为矩形断面,巷道掘进宽 3800 mm,净宽 3600mm,净高 2600 mm,净断面 3.6×2.6=9.36m2;巷道顶板正常段采用 5 排左旋无纵筋螺纹钢+拱形 可 调 心 钢 托 板 150×150×10mm 、 “2-2” 排 锚 索 + 拱 形 可 调 心 钢 托 板 300×300×16mm、Φ6 圆钢网格 100mm×100mm 的金属网联合支护。顶锚杆间排 距 900×900mm,直径 Φ20mm,长 L=2000mm,两帮侧锚栓与水平面夹角 75°, 其它垂直顶板;锚索间排距 mm,直径 Φ17.8 mm,长 L=6300mm,均 与顶板垂直,金属网 Φ6 圆钢,网格 100×100mm,从顶部往下 1m 为帮部挂网范 围,顶、帮全断面喷浆厚度 50mm,砼强度等级 C25。巷道两帮采用 3 排锚杆支 护;停采线里采用玻璃钢锚杆 Φ20×2500mm,停采线外锚杆 Φ18×2000mm 左旋 无纵筋螺纹钢,锚杆间距 900×900mm ,采用 BHW280×5×450mm 护帮钢带 +150×150×10mm 钢托板,巷道顶板破碎段采用加支组合锚索的方法进行加强支 护。见 8207 顶回风正巷断面图。 (四)8207 切眼巷 8207 工作面切眼巷巷宽 9100mm,铺底后净高 3700mm;支护采用:组合锚 索+矩形钢托板;锚索吊挂两根分别长 4.5、5.0m 工字钢交错排开垂直于工作面; 11 排锚栓+铁托板;两排液压单体金属柱+1.2m 长铰接顶梁;一排木垛支护。两 排组合锚索:在切眼巷中心线两侧 2275mm 各打一排,间距 3200mm,每组组合 锚索 5 根, 直径 Φ21.8 mm, 中心孔锚索长 L=10300mm, 四角锚索长 L=6300 mm, 矩形钢板规格为 600×600×16mm;两根锚索吊梁在切眼巷中心线两侧各吊挂一 根,交错布置,4.5m 的工字钢锚索间距为 1600mm,5.0m 的工字钢锚索间距为 1800mm,锚索直径 Φ21.8 mm,锚索长 L=8400mm;11 排顶锚栓,距切眼巷两 帮分别 400、700mm 各打一排锚栓向两帮倾斜与水平面夹角为 70°,其它几排排 距 800mm 垂直顶板布置,间距 800mm,锚栓直径 Φ20 mm,长 L=3100mm;两 排单体液压支柱,在切眼中心线支设一排,在切眼中心线工作面侧距离 2550mm 处支设一排,支柱使用 DWX45-150/110 型带 1.2m 长金属铰接顶梁;距离切眼中 心线 2550mm 处古塘侧支设一排木垛,使用 ×200mm 的方木打成“井” 型,垛中心距为 6400mm。帮部采空区侧采用 Φ18×2500mm 左旋无纵筋螺纹钢, 锚杆间距 900×900mm, 配 BHW280×450×5mm 钢带托板+150×150×10mm 钢托板, 金属网 Φ6 圆钢,网格 100×100mm;采煤侧采用 Φ20×2500mm 玻璃钢锚杆,锚 杆间距 900×900mm, 采用 40×40mm 网格高强度塑料网。全断面喷浆厚度 100mm, 砼强度等级 C25。巷道顶板破碎段采用加支组合锚索的方法进行加强支护。见 8207 切眼断面图。四、硐室及其它巷道 1 、工作面 切眼 巷下 端头下帮 侧布 置一绞 车峒室, 规格 为:宽 × 深 × 高 =×3700 mm;切眼巷下端头后隅角处打一组装端头支架峒室,规格为宽×深×高=×3700 mm;在切眼巷上、下端头古塘侧各打一过渡支架稳 装峒室,规格为:宽×深×高=×3700 mm;在切眼巷上端头后隅角处打 一调车峒室,规格为:宽×深×高=1×3700 mm。工作面切眼机组滚筒壁 龛规格为:宽×深×高=×3700 mm。各峒室支护同切眼巷。2、在 2207 巷交岔点向里 240m、420m、520m、820m、920m、1010m 处, 在巷道工作面侧布置调车峒室; 在 5207 巷交岔点向里 70m、 260m、 480m、 640m、 990m 、1100m 处,在巷道工作面侧布置调车峒室;调车峒室规格为宽 ×深 ×高 =×3700mm,支护与巷道相同。3、在 2207 巷 440m、720m、920m、1025m 及 5207 巷 100m、330m、480m、 790m、1110m 附近最低洼处各施工 4 个水泵窝,水泵窝硐室规格为宽×深×高 =×2500,水泵窝净容积为长×宽×深=×1000。四、设计组织及工作进度一、设计组织机构设置 为西 8207 工作面设计的顺利进行,组建了西 8027 工作面设计机构,总工程师全权 负责设计上的指挥、协调、设计计划等工作。机构由总工程师统一指挥,内设技术部、 地测科、通风部、综采队、机电科等设计及相关配合部门。负责履行工作面设计、 配合设计、按期优质完成工作面设计。二、工作进度情况 上述组织机构成立于 2014 年 3 月 1 日,通过总工程师的指挥、协调,及相关部门 的配合,由技术部于 2014 年 4 月 17 日完成设计。五、主要工程的设计情况皮带头硐室设计由机电科提供设备布置情况及实际基础图后, 通过各部门研讨推证后最 终完成了西 8207 工作面皮带头设计。与以往的工作面皮带头设计不同, 考虑到施工巷道间的层位关系, 本设计皮带顺槽直接 与西二盘区皮带大巷直接贯通。由此皮带头的搭接方式、基础规格、硐室的布置等设计都发 生了相应改变。具体布置情况见下图。 六、设计变更工作面设计完成后新增升压措施巷设计。该设计提前利用了西 8205 工作面顺槽的巷道,为后期矿井掘进开采节省了 120m 巷道。巷道布置见下图:西2207升压措施巷平面图 1:1000P4X= Y= ┴854.341 P3X= Y= ┴854.284西'17& 西2207回风绕道P2X= Y= ┴852.996 9..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36.892 4. 00 234°15'17& 42°0'0&3°0'升 27 压措 2° 施 53 巷 '1 2&0&盘 区 辅 运 巷盘 区 皮 带 巷盘 区 回 风 巷° 90 0& 0'327°53'12&88.4 90 1155°& 0'0P1X= Y= ┴848.3582-2断面 1:50两帮各撇 角2米3. 41 8 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名 称 工作面倾斜长度 平均走向长度 可采走向长度 煤层平均厚度 采 高 顶煤平均厚度 采放比 循环进度 循环 产量 日循环数 日产量 顶煤回收率 全工作面回收率 日出勤数 回采工效 割 煤 放 煤 m t t 个 t % % 人 t/工 单 位 m m m m m m 指 标 200 3.5 13.76 3.9 9.86 1:2.53 0.8 848 18 80 81.8 116 137.2八、评价 (一) 本工程依法进行设计、 并根据批准的矿井地质勘探报告资料进行设计, 按强制性标准及条文进行设计, 通过现场全面检查,本工程质量满足设计文件要 求,体现了设计意图; (二)通过三条顺槽西 5207、西 2207、西 8207 顶抽巷的掘进情况分析 3-5# 煤层的赋存情况。与之前的地质报告内容相符, 证明原地址资料可靠, 设计合理。(三)通过西 8207 面设备稳装情况证明工作面设计合理,满足生产需要。 西二盘区西 8207 工作面设计总结同忻矿生产技术部
【第三篇】:矿井通风工作总结及计划,矿井设计工作总结度矿井通风工作总结 及 2012 年重点工作安排2011 年,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通风管理部门和各 生产矿井按照平集团公司年初制定的总体工作要求,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深化“一通三防” 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以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为基础,制定 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转变作风,强 化现场管理,紧紧抓住通风系统,抽采抽放,监测监控,现 场管理四个环节,完善配套设施,建立健全稳定可靠的矿井 通风系统,科学合理的瓦斯抽采体系,有效的监测监控网络 和严格规范的现场管理,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有 效遏制了重大通风、瓦斯、煤尘、煤炭自然发火事故,完成 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其主要工作 如下一、事故控制目标 事故控制目标 杜绝了“一通三防”死亡事故和重大通风、瓦斯、煤尘 和火灾事故。二、 通风系统 1、实现矿井及采掘工作面具备独立、完善、稳定、可靠 的通风系统,采区实行分区通风,矿井风量满足生产需要。建立严格的测风制度,对井下用风地点和通风巷道定期测定 风量,并根据生产变化及时对通风系统和供风量进行调整,1 保证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供风地点风流稳定可靠, 对废弃巷道、 盲巷和与采空区联通的巷道及时进行封闭。各生产矿井总风 量、采掘工作面和供风场所的配风量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杜决了无风、微风和不符合《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作业。通风管理部门经常深入基层,协助**矿**工作面安装架子期 间采煤工作面解决下行通风问题,同时制定可靠措施,监督 检查,认真落实,保证了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2、简化优化矿井通风系统。通风管理部门协助**矿简化 优化通风系统,报废巷道 980 米,通风系统合理并减少了巷 道维修费用和通风流程,提高了矿井风量。3、通风管理部门协助**矿完成改扩建矿井通风设计。4、 矿井通风设施完好, 是矿井通风系统稳定的根本保证。各井工矿认真执行有关规定,根据采掘进度及时施工永久通 风设施,对已使用的通风设施及时维修,杜绝了通风工程亏 欠,确保风流稳定,控制可靠。通风管理部门在**矿开展了 通风设施专项治理,以点带面,在公司各井工矿全面展 开,使井下通风设施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今年以来,共砌 筑永久风门 114 组,施工永久密闭 152 道,临时密闭 92 道, 安设风门闭锁装置 92 道,购置安装自动风门 12 组,构筑永 久测风站 72 个。对通风巷道进行了有效控制,确保风向、风 速稳定。5、为保证通风巷道有足够的断面,针对现场实际,通风2 管理部深入井下调查摸底,重点加强了巷道维修工作,督促 失修巷道的各矿特别是综采综放工作面两道加大巷道维修工 作,使通风巷道维修工程量进展较快。2010 年公司生产矿井 共维修巷道 8564 米, 降低了巷道通风阻力, 提高了矿井风量, 减少通风电耗。6、通风管理部门组织各井工矿,根据矿井生产能力的需 要进行通风能力核定,以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产量,为保障 矿井通风安全提供依据。7、 通风管理部组织编制和审查了矿井灾害预防与处 理计划,并督促贯彻落实,组织制定了矿井反风演习计划, 并组织各矿井进行了反风演习。组织各井工矿进行了瓦斯等 级鉴定工作,并及时汇总上报;协助各矿井编制了通风设计 和通风作业规程及有关安全技术措施,参加矿井设计和采区 设计审查工作。8、在局部通风管理工作中,组织了局部通风管理 专项整治月活动,重点解决无计划停电停风、停风不撤人、 风机无专人管理等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局部通风管 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9、各井工矿局部通风管理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和 科学化轨道。各矿相续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供风,局 部通风机安装使用符合《规程》的规定,根据通风管理部的 要求,安装局部通风机的地点,都进行了局部通风机设计,3 保证了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为掘进工作面安全通风提供了 可靠保证。10、 本年度全矿井共安装局部通风机 254 台次, 拆除 234 台次, 延接风筒 79840 米, 拆除风筒 76680 米, 粘补风筒 23420 米。更换大直径风筒 16540 米,保证了掘进工作面风量供给。三、瓦斯管理 1、各井工矿进一步完善了各级领导“一通三防”安全生 产责任制和岗位人员“一通三防”责任制。加强了瓦斯管理 制度的落实,提高了干部员工“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责任 意识。不断改进和加强瓦斯治理的各项措施,加大了各项措 施贯彻执行力度,坚持从严要求,严格落实,实现群防群治, 做到了责任明确,制度完善,执行有力,监督严格的管理体 系。2、加强了现场瓦斯管理工作。各井工矿严格执行有关规 定,进一步规范瓦斯检查和设置瓦斯检查地点和牌板,确定 瓦斯检查范围,对瓦斯检查进行了明确规定,使瓦斯检查工 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使各矿井瓦斯检查次数符合《规程》 规定, 对瓦斯涌出异常区域设专职瓦斯检查员进行重点检查。在瓦斯检查中,杜绝了空班、漏检和假检现象。井巷贯通、 瓦斯排放等各矿井能及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落实兑 现,杜绝了瓦斯事故发生。3、继续开展了瓦斯专项治理工作。各井工矿认真分析煤4 矿瓦斯治理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瓦斯 治理规划和实施办法,通风管理部督促各井工矿加强对重大 安全隐患治理,使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经常化。根据国家瓦斯治理体系建设要求,按照“统筹规划、分 步实施、总体推进”的工作思路,通风管理部门下发了文件, 确定了建设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示范矿井具体规划和实施方 案, 各矿均成立了建设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示范矿井领导小组, 按照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基本要求,对本矿的采掘工作面 部署,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使用、矿井防尘及煤炭自然发火情 况、矿井通风系统及通风设施、局部通风管理使用等存在的 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有效遏制了通风、瓦斯、煤尘及 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各矿建立健全瓦斯防治和措施,使其纳入规范 化、制度化轨道,做到了有章可循,责任明确,制度完善, 执行有力,监督严格。4、针对瑞**矿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重大隐患, 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危害的情况下,通风管理部门多次深入 现场,积极配合基层制定措施,严格监督检查落实,使用瓦 斯引排系统和瓦斯抽放设备,采用上隅角和钻孔联合抽放等 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瓦斯超限问题,确保了采掘工作面的安 全生产。5、 通风管理部门组织瓦斯抽放的矿井编制瓦斯抽采年度5 实施计划,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考核,保证矿井瓦斯抽采能力 与采掘布局协调平衡,瓦斯抽采工程与采掘工程同步设计, 超前施工,满足抽放效果达标要求,使采掘生产活动始终在 抽采达标的区域内进行。6、 全公司各矿井建立了装备齐全、 数据准确、 断电可靠、 处置迅速的安全监控体系,所有矿井都按照《煤矿安全监控 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AQ)的要求,安 装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健全和完善各种制度,建立了安 全监控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维护调度等制度, 完善图纸、台帐等并持证上岗。确保网络和系统正常运行并 发挥监测、控制和预警作用,加强了监控中心的值班值守, 明确值班、带班人员的责任,当瓦斯超限和各类异常现象出 现时,能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措施。各井工矿配备足够的管 理、维修、检修、值班人员,及时安装、维修和保养,保证 了安全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转,发挥了安全监控系统作用,确 保了安全生产。7、在通风管理部的组织下,完成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 改造工程,使其达到《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标 准。四、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 1、在通风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各矿井均编制了矿井防灭 火设计和防灭火措施,并严格执行,尤其是综采放顶煤工作6 面,专门制定了防治采空区自然发火措施。2、积极推广防灭火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矿应用 凝胶、固化泡沫、阻化泡沫、注氮等防灭火新技术,对封堵 漏风,防治煤炭自然发火起到了较大的作用。3、**矿利用束管监测系统对采空区随时采集气样,进行 化验分析,为自然发火早期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做到早 期发现早期处理,有效控制煤层自然发火事故。4、**矿在综放工作面安装了移动注氮系统,向采空区埋 管注氮,使采空区空气惰化,有效防止了自然发火的发生, 目前总注氮量 32450 万立方米。5、加强了现场防灭火管理工作。尤其是**矿大倾角综放 工作面,煤层上部有透地方小煤矿的破坏,并因煤炭自然发 火而封闭,在工作面开采时上部采空区存在严重发火隐患, 为保证该工作面安全回采,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通风管理 部协助**矿编制防灭火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 多次进行修改补充完善, ;**矿每天编写过火区日报,通风管 理部每周五召开专门的防灭火会议,总结本周工作,布置下 周工作,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实施阻化泡沫、钻孔预探、 注氮、注阻化剂和凝胶、气体分析等科学手段。严格监督贯 彻落实各项措施,保证了安全回采。**矿综放工作面因地质 条件复杂,巷道严重失修,煤体破碎,极易氧化,防止自然 发火工作极为困难,通风管理部门多次深入现场,协助制定7 综合防灭火措施,并严格组织落实,预防了火灾事故的发生, 保证了安全回采。6、在通风技术防灭火方面,通风管理部门协助各矿井, 重点解决风与火这对又统一又对立的矛盾,努力实现矿井网 络合理化,深入井下进行通风阻力测定,严格执行《煤矿井 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标准,使每个采煤工作面通风压力不 超过 200Pa,尽量减少通风设施的数量,使矿井通风压力分布 适宜,通风设施布局合理,对预防自然发火起到了积极作用。7、各井工矿进一步完善了防灭火灌浆系统,防灭火管路 安装到位,灌浆站土源准备充足,2011 年共安装和回撤防灭 火管路**米,装帮装顶**米,累计施工消火钻孔***余组,施 工防火密闭 146 道,封堵工作面上下隅角(挡风墙)145 个, 埋管灌浆埋管量 4445 米,共完成灌浆注土量 39850 立方米, 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面有效地预防了重大煤炭自然发 火事故。8、通风管理部门完善了煤矿气相色谱仪设备的使用、保 养和维修制度,化验室对各矿井送检气样及时进行分析,并 将化验结果及时反馈送检,为预防自然发火提供了科学 依据。五、防治粉尘 1、 各井工矿严格执行 AQ-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 防治技术规范》 通风管理部组织开展了粉尘专项治理并组织 ,8 验收,各矿都取得了较好成绩,综合防治粉尘工作上了一个 新台阶,使粉尘治理、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及粉尘检测走向 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2、组织各井工矿购置了自动喷雾降尘装置,安装完毕并 投入使用,效果良好,把粉尘就近扑捉在产尘点,为井下创 造了良好的空气条件。3、各井工矿完善了测尘制度,对采掘工作面,锚喷作业 场所,煤仓和溜煤眼放煤口,转载点等测尘点进行了粉尘测 定,对粉尘大的地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井下 有良好的工作环境。4、各井工矿完善了防尘供水系统,防尘管路安装到位, 并按规定每隔 100 米或 50 米安设三通和阀门,炮采、炮掘工 作面使用水炮泥、放炮喷雾、出煤时洒水,运输转载点设置 喷雾降尘装置, 主要进回风道设置净化水幕等综合防尘措施, 有效的预防了粉尘的产生。2011 年度累计延接防尘管路 41560 米,增设转载喷雾和净化水幕 325 处,清洗巷道 98880 米, 增设隔爆设施 18 处,充分发挥了防尘系统作用,为防止粉尘 危害和煤尘事故起到了重要作用。5、各井工矿严格落实粉尘防治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专职 队伍,对产尘点进行除尘、消尘,尤其是对运输系统、综放 工作面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定期防尘、除尘,使防尘工作上了 一个新台阶。9 七、通风内业管理 1、 本年度通风管理部门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抽查和检查内 业 8 次,查出内业问题 225 条,通风管理部门及时进行指导, 完善了内业管理。各种文件、报表、图纸、台帐、记录、牌 板等齐全,能够及时填写,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2、通风管理部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通风专业例会,各矿 井每月召开一次通风例会, 对通风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和布署, 研究解决“一通三防”所存在的问题,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文 件和会议精神,做到了统一步调,达成共识,共同推进矿井 通风工作。3、在公司指导下,通风管理部积极组织完成了集团 公司瓦斯检查员技术比武工作及参加全国瓦斯检查员技术比 武工作。4、 通风管理部门组织各井工矿修订了矿井通风计算细则 并组织通风技术专业人员进行讨论、修定。八、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 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是“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基础, 是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公司领导对通风质量标准 化给予了高度重视,把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始终做为首要任 务来抓。2011 年,通风管理部门组织开展了通风质量标准化 评比活动,每季检查评比一次,矿井全部达到一级质量标准 化水平。10 九、通风管理部门 2011 年深入现场 126 次,对各井工矿 采取了不定时间,不定检查路线,认真进行检查,共查出隐 患 1565 条,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三定”原则及时处理,对重 大隐患停产处理,并协助各矿井解决有关技术难题,使矿井 “一通三防”工作进一步提高。十、2011 年在“一通三防”工作中我们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1、煤炭自然发火时有发生,对有发火隐患的地点重视程 度不够。2、有的矿井综合防尘工作不能坚持经常化,时有滑坡。3、个别矿井局部通风管理没有做到规范化、制度化。风 筒距工作面距离不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4、虽然 2011 年各矿井加大了井巷维修力度,但个别矿 井巷道失修严重,影响通风和行人安全。5、矿井临时性通风设施质量差,漏风严重。6、通风内业不同程度的存在填写不及时,数字不准确, 上报不及时等现象。7、有的矿井作业规程审批手续不全,执行不严格等2012 年矿井通风工作重点工作一、杜绝重大通风、瓦斯、煤尘、火灾事故及通风死亡 事故,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一通三防”安全控制指标。二、认真落实集团公司总体工作布署,进一步抓好矿井11 通风质量标准化工作,各生产矿井必须达到一级质量标准化 等级。三、继续深入开展瓦斯专项治理工作,根据上级文件和 公司瓦斯专项治理工作规划,加强瓦斯治理,消除盲巷和不 合理的通风,坚决杜绝瓦斯积聚和瓦斯超限作业,保证矿井 安全生产。四、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煤炭自然发火工作,通风管理 部门协助制定防灭火技术措施和防灭火设计,并严格落实。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实施综合防灭火措施,预防自 然发火事故。五、逐步完善矿井防尘系统和粉尘测定工作。加大对综 采、综放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防尘工作的检查,有效防治煤 尘飞扬,防止煤尘事故发生。六、进一步完善、优化、简化通风系统,进行矿井通风 阻力测定,并进行解算、分析,使通风网络合理,达到科学、 经济、安全、可靠、稳定。七、组织编制和审查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反风演 习报告,反风演习计划,瓦斯等级鉴定等,及时审批通风设 计和通风作业规程。八、通风管理部分阶段组织对各井工矿通风设施、局部 通风、瓦斯治理、综合防尘等进行专项治理。九、对通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提高工程12 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13
【第四篇】:矿井通风工作总结及计划,矿井设计工作总结度矿井通风工作总结 及 2013 年重点工作安排2012 年,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通风管理部门按照 集团公司年初制定的总体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深化“一通三防”工作的各项目标 任务,以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为基础,制定切实有效的保障 措施,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转变作风,强化现场管理,紧 紧抓住通风系统,瓦斯防治,监测监控,现场管理四个环节, 完善配套设施,建立健全稳定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科学合 理的瓦斯防治措施,有效的监测监控网络和严格规范的现场 管理制度,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有效遏制了重大通风、 瓦斯、煤尘、煤炭自然发火事故,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 标,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其主要工作如下一、事故控制目标 杜绝了“一通三防”死亡事故和重大通风、瓦斯、煤尘 和火灾事故。二、 通风系统 1、矿井及采掘工作面具备独立、完善、稳定、可靠的通 风系统,采区实行分区通风,矿井风量满足生产需要。建立 严格的测风制度, 对井下用风地点和通风巷道定期测定风量, 并根据生产变化及时对通风系统和供风量进行调整,保证采 掘工作面及其它供风地点风流稳定可靠,对废弃巷道、盲巷1 和与采空区联通的巷道及时进行封闭。各生产矿井总风量、 采掘工作面和供风场所的配风量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杜决 了无风、微风和不符合《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作业。通防 科人员经常深入工作面, 协助矿领导对 4402 工作面安装架子 期间采煤工作面解决下行通风问题,同时制定可靠措施,监 督检查,认真落实,保证了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4、 矿井通风设施完好, 是矿井通风系统稳定的根本保证。我矿认真执行有关规定,根据采掘进度及时安装永久通风设 施,对已使用的通风设施及时维修,杜绝了通风工程亏欠, 确保风流稳定,控制可靠。使井下通风设施符合质量标准化 要求。今年以来, 共砌筑永久风门 3 组, 施工永久密闭 10 道, 临时密闭 13 道,安设风门闭锁装置 3 道,购置安装自动风门 1 组,构筑永久测风站 3 个。对通风巷道进行了有效控制,确 保风向、风速稳定。7、 通风管理部组织编制和审查了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 理计划,并督促贯彻落实,组织制定了矿井反风演习计划, 并组织各矿井进行了反风演习。编制了通风设计和通风作业 规程及有关安全技术措施,参加采区设计审查工作。8、在局部通风管理工作中,上组织了局部通风管理 专项整治月活动,重点解决无计划停电停风、停风不撤人、 风机无专人管理等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局部通风管 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 9、各井工矿局部通风管理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和 科学化轨道。下半年各矿相续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供风,局 部通风机安装使用符合《规程》的规定,根据通风管理部的 要求,安装局部通风机的地点,都进行了局部通风机设计, 保证了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为掘进工作面安全通风提供了 可靠保证。三、瓦斯管理 1、进一步完善了各级领导“一通三防”安全生产责任制 和岗位人员“一通三防”责任制。加强了瓦斯管理制度的落 实,提高了干部员工“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责任意识。不 断改进和加强瓦斯治理的各项措施,加大了各项措施贯彻执 行力度,坚持从严要求,严格落实,实现群防群治,做到了 责任明确,制度完善,执行有力,监督严格的管理体系。2、加强了现场瓦斯管理工作。各井工矿严格执行有关规 定,进一步规范瓦斯检查和设置瓦斯检查地点和牌板,确定 瓦斯检查范围,对瓦斯检查进行了明确规定,使瓦斯检查工 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使各矿井瓦斯检查次数符合《规程》 规定, 对瓦斯涌出异常区域设专职瓦斯检查员进行重点检查。在瓦斯检查中,杜绝了空班、漏检和假检现象。井巷贯通、 通风系统调整等能及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并认真落实兑现, 杜绝了瓦斯事故发生。3、继续开展了瓦斯专项治理工作。各井工矿认真分析煤3 矿瓦斯治理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瓦斯 治理规划和实施办法,通风科加强对重大安全隐患治理,使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经常化。根据国家瓦斯治理体系建设要求,按照“统筹规划、分 步实施、总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确定了建设瓦斯治理工作 体系示范矿井具体规划和,成立了建设瓦斯治理工 作体系示范矿井领导小组,按照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基本 要求,对本矿的采掘工作面部署,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使用、 矿井防尘及煤炭自然发火情况、矿井通风系统及通风设施、 局部通风管理使用等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有效 遏制了通风、瓦斯、煤尘及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瓦斯防治规章制度和措施,使其纳入规范化、 制度化轨道,做到了有章可循,责任明确,制度完善,执行 有力,监督严格。6、建立了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的 安全监控体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 理规范》 (AQ)的要求安装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健 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了安全监控岗位责任制、操作 规程、值班制度、维护调度等制度,完善图纸、台帐等并持 证上岗。确保网络和系统正常运行并发挥监测、控制和预警 作用,加强了监控中心的值班值守,明确值班、带班人员的 责任,当瓦斯超限和各类异常现象出现时,能迅速做出反应,4 采取措施。配备足够的管理、维修、检修、值班人员,及时 安装、维修和保养,保证了安全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转,发挥 了安全监控系统作用,确保了安全生产。7、今年完成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程,使其达到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标准。四、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 1、按要求编制了矿井防灭火设计和防灭火措施,并严格 执行,尤其是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专门制定了防治采空区自 然发火措施。2、积极推广防灭火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我矿应用 注浆、注氮等防灭火新技术,对封堵漏风,防治煤炭自然发 火起到了较大的作用。3、利用束管监测系统对采空区随时采集气样,进行化验 分析,为自然发火早期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做到早期发 现早期处理,有效控制煤层自然发火事故。4、在综放工作面安装了移动注氮系统,向采空区埋管注 氮,使采空区空气惰化,有效防止了自然发火的发生,目前 总注氮量万立方米。5、加强了现场防灭火管理工作。为保证综采工作面安全 回采,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通风科编制防灭火设计和安全 技术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多次进行修改补充完善,每周五召 开专门的防灭火会议,总结本周工作,布置下周工作,落实5 责任,明确任务,实施钻孔预探、注氮、黄您灌浆、气体分 析等科学手段。严格监督贯彻落实各项措施,保证了安全回 采。6、在通风技术防灭火方面,重点解决风与火这对又统一 又对立的矛盾,努力实现矿井网络合理化,严格执行《煤矿 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标准,使每个采煤工作面通风压力 不超过 200Pa,尽量减少通风设施的数量,使矿井通风压力分 布适宜,通风设施布局合理,对预防自然发火起到了积极作 用。7、各井工矿进一步完善了防灭火灌浆系统,防灭火管路 安装到位,灌浆站土源准备充足,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全面有效地预防了重大煤炭自然发火事故。8、 完善了煤矿气相色谱仪设备的使用、 保养和维修制度, 化验室对各矿井送检气样及时进行分析,并将化验结果及时 反馈送检单位,为预防自然发火提供了科学依据。五、防治粉尘 1、 我矿严格执行 AQ-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 技术规范》 ,组织开展了粉尘专项治理并组织验收,取得了较 好成绩,综合防治粉尘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使粉尘治理、 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及粉尘检测走向规范化, 制度化的轨道。2、组织安装了喷雾降尘装置,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效 果良好,把粉尘就近扑捉在产尘点,为井下创造了良好的空6 气条件。3、 今年完善了测尘制度, 对采掘工作面, 锚喷作业场所, 煤仓和溜煤眼放煤口,转载点等测尘点进行了粉尘测定,对 粉尘大的地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井下有良好 的工作环境。4、完善了防尘供水系统,防尘管路安装到位,并按规定 每隔 100 米或 50 米安设三通和阀门,炮采、炮掘工作面使用 水炮泥、放炮喷雾、出煤时洒水,运输转载点设置喷雾降尘 装置,主要进回风道设置净化水幕等综合防尘措施,有效的 预防了粉尘的产生。充分发挥了防尘系统作用,为防止粉尘 危害和煤尘事故起到了重要作用。5、严格落实粉尘防治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专职队伍,对 产尘点进行除尘、消尘,尤其是对运输系统、综放工作面和 薄弱环节进行了定期防尘、除尘,使防尘工作上了一个新台 阶。七、通风内业管理 1、 本年度通风管理部门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抽查和检查内 业 8 次,查出内业问题 100 多条,通风科及时进行指导,完 善了内业管理。各种文件、报表、图纸、台帐、记录、牌板 等齐全,能够及时填写,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2、通风科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通风专业例会,每月召开 一次通风例会,对通风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和布署,研究解决7 “一通三防”所存在的问题,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 精神,做到了统一步调,达成共识,共同推进矿井通风工作。八、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 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是“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基础, 是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公司领导对通风质量标准 化给予了高度重视,把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始终做为首要任 务来抓。十、2012 年在“一通三防”工作中我们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2、综合防尘工作不能坚持经常化,时有滑坡。3、 个别掘进巷道局部通风管理没有做到规范化、 制度化。风筒距工作面距离不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5、矿井临时性通风设施质量差,漏风严重。6、通风内业不同程度的存在填写不及时,数字不准确, 上报不及时等现象。2012 年矿井通风工作重点工作一、杜绝重大通风、瓦斯、煤尘、火灾事故及通风死亡 事故,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一通三防”安全控制指标。二、认真落实集团公司总体工作布署,进一步抓好矿井 通风质量标准化工作,各生产矿井必须达到一级质量标准化 等级。8 三、继续深入开展瓦斯专项治理工作,根据上级文件和 公司瓦斯专项治理工作规划,加强瓦斯治理,消除盲巷和不 合理的通风,坚决杜绝瓦斯积聚和瓦斯超限作业,保证矿井 安全生产。四、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煤炭自然发火工作,通风科制 定防灭火技术措施并严格落实。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 法实施综合防灭火措施,预防自然发火事故。五、逐步完善矿井防尘系统和粉尘测定工作。加大对综 采、综放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防尘工作的检查,有效防治煤 尘飞扬,防止煤尘事故发生。六、进一步完善、优化、简化通风系统,进行矿井通风 阻力测定,并进行解算、分析,使通风网络合理,达到科学、 经济、安全、可靠、稳定。七、组织编制和审查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反风演 习报告,反风演习计划等,及时审批通风设计和通风作业规 程。八、通风管理部分阶段组织对各井工矿通风设施、局部 通风、瓦斯治理、综合防尘等进行专项治理。九、对通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工程 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9
【第五篇】:煤矿技术管理工作总结材料,矿井设计工作总结新基地 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开创幸福潞安新天地 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品牌企业 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2012 年上及下半年工作安排总工办二一二年六月十八日-1- 第一部分2012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2012 年, 是公司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 同时又是 “三 地一新”发展战略的攻坚年,更是吹响向世界 500 强进军号 角,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品牌企业的冲锋年。时光荏 苒,转眼半年已过,面对公司日趋复杂的安全生产形势和艰 巨繁重的技术工作任务,我们在公司党政的坚强领导下,紧 紧围绕公司“十二五”发展战略,认真落实职代会和有关会 议精神,部门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上半年 的各项任务和指标,实现了本年度的良好开局。半年以来,紧扣专业主线,我们在技术体系建设管理、 设计管理、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集约 高效生产实施纲要(三个十)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 的工作。1-5 月份:各类项目设计通过公开招标程序,为公 司节省资金 400 余万元;组织论证审查各类设计 50 余项, 其中下发文件(会议纪要)45 份,审批单 8 份;完成了整合 矿井 120 余项单位工程施工图审查备案;完成了 12 个放顶 煤工作面设计的审查批复;完成了石圪节、慈林山下组煤项 目 60 余项单位工程的验收认证;通过各项检查共查出隐患 242 条,其中 B 类隐患 31 条,C 类隐患 211 条。一 严格重大技术项目技术论证 保障矿井集约高效、可 持续发展 1 积极做好扩区延伸工作,保障扩区资源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五阳、漳村两矿扩区的审查批复工作,对五阳西扩-2- 区初步设计及漳村矿风井、副立井施工图设计进行了审查。同时对王庄+540、 常村+470 两矿水平延深工作中剩余工程的 施工图进行了审查。2 作为设计主管部门,坚持源头安全和源头高效原则, 为保障矿井集约高效发展,突出抓好重大技术项目革新,开 拓新技术领域。今年 1-5 月份共审查各类有突破性的重大技 术项目 10 项。3 集团公司 32 座需审查批复的整合矿井已有 28 个完成 审查批复,剩余忻丰煤业、大汉沟煤业、宇鑫煤业、华润煤 业 4 座矿井均已通过集团公司审查,报省厅待批复。4、集团公司对侯堡地区地面建设进行总体规划的第一 步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二 强化设计管理 严格设计程序 确保源头安全 1 年初我们下发了年度设计计划和五年设计规划,重点 加强了高、突、燃矿井的安全系统设计“大超前”管理,对 防突专项设计、瓦斯抽放设计、防灭火专项设计、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设计、放顶煤设计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跟踪落实考 核,不但有效提升了技术管理体系建设,也从设计源头确保 了矿井安全生产。2 针对已批复初步设计中已开工建设的矿井,完成了 17 座矿井兼并重组项目生活建筑建设规模的审查批复, 对已开工建设的 19 座整合矿井的 120 余项单位工程进行了-3- 施工图审查备案,重点对“5+4”矿井的施工图设计进行了 审查备案,为整合矿井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 1-5 月份,共完成了 10 个重点项目的设计招标,通过 公平合理的招标程序,共为集团公司节省资金 400 余万元。同时也避免了给腐败提供滋生的土壤,也体现了集团公司诚 信公正的精神风貌。4 1-5 月份共组织论证审查各类设计 50 项, 其中下发文 件(会议纪要)41 份,审批单 8 份。通过设计审查既保证了 每项工程设计的严谨合理、规范标准,也为安全生产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5 完成了 7 矿 12 个放顶煤工作面设计审查批复工作。其中 8 个工作面报省厅审查批复, 个经集团公司审查批复。4 6 针对整合矿井基建施工期无设计施工、 施工图纸审查 备案不及时、设计变更多、超规模施工的特点,参与了今年 第一季度的基建检查验收工作,对施工现场出现的 20 余条 安全隐患进行了认定,并限期进行了整改验收,确保整合矿 井设计源头安全。三 完善技术管理责任制 保障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是最基础的管理体系,是生产指挥体系与 安全监管体系的平台与支撑之一。强化技术管理系统、完善 技术管理责任,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1 加强技术例会监督 保证技术管理体系有效运行-4- 作为技术管理工作的主管单位,注重创新检查方式, 以查隐患、促整改为手段,以强基础、防事故为目标,通过 不断的探索总结,推行了总工技术例会。为规范总工技术例 会,并真正使其做到指导现场,服务现场的作用,我部门在 多次安排人员深入基层调研分析,最终总结出:煤矿总工技 术例会“三三一一一”标准化标准管理体系。上半年,分别参加了王庄、屯留、常村、石圪节、漳 村、五阳、高河、慈林山、司马等 9 座矿井组织的总工技术 例会,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以五定的形式下发至该矿井,要 求各矿针对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组织全矿学习,认真总 结,进一步夯实了技术管理各项工作。2 完善非正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编制标准 点面的技术监管督查 1)根据新建、整合矿井新面临的特殊、复杂条件,在 潞矿总便字【2010】6 号《关于下发非正规作业措施(14) 编制标准(试行)的通知》基础上,增补 13 类非正规作业 措施编制标准。2)对《非正规作业措施编制标准(增补 13 类),组织 》 各矿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讨论修订,修订后,发至各相关 业务处室进一步进行完善,下发潞矿总字【 号文 件《关于下发非正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编制标准增补项目 (试行)的通知》 。确保公司非正规作业规范化管理上升至-5-加强薄弱 新的台阶,为公司构建大安全格局奠定基础。3)结合公司下发的潞矿通安总字[ 号文件《关 于加强井下电焊、氧焊和喷灯焊接等明火作业安全管理的通 知》组织会审了王庄煤矿《2012 年停产检修电焊、气割专项 安全措施》 、漳村煤矿《主井 1#煤仓仓口、给煤机加固安全 技术措施》 ,五阳煤矿《南丰进风井井口、井底电焊、气割 安全技术措施》 《新副井井口、井底电焊、气割安全技术措 施》 常村煤矿 , 《机电检修开氧电焊作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 李村煤矿《副井口摇台加固电焊及氧气焊作业安全技术措 施》 ,司马煤矿《主井更换定量斗气割电焊安全技术措施》 等 7 类安全技术措施,并安排人员进行现场跟班。四 加强设计源头安全体系建设 1 为进一步加强设计源头安全体系建设,通过对工作面 设计和特殊地质、煤层条件的相关设计进行动态检查,从设 计源头查找出了存在问题,进一步了提升设计的超前化、标 准化、最优化,从设计源头削除安全隐患,从而促进了安全 生产;组织相关处室对所有已批复设计的整合矿井进行了全 面排查,年初下发了《关于整合矿井技术改造工程设计存在 问题的通报及后续工作安排》 。2 落实高突燃矿井各类设计完成情况:①阜生已完成突 出危险性鉴定,专项设计已审批完成。②佳瑞已完成突出危 险性鉴定;专项设计正在编制,尚未批复;③李村、高河未-6- 做突出危险性鉴定,按突出矿井进行管理。;④低瓦斯存在 高瓦斯区域:司马、夏店已编制完成瓦斯抽采设计,待报集 团公司审查;漳村矿正在编制。⑤自燃-易自燃矿井:伊田、 阜生、佳瑞未完成防灭火设计的编制、审批;开拓、黑龙关 已完成编制,未审批;其余矿井均已完成。五 开展本质安全矿井建设及质量标准化精品建设达标 活动 1 下发文件:为落实集团公司 2012 年安全一号文件精 神和相关要求,我们结合各项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整合大批地方矿井的新情况 ,制定下发了潞矿总字 [ 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技术管理专业安全 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内容包括(1)技术管理体系建 设; (2)设计管理(设计规划计划、矿井改扩建设计、采区 设计、放顶煤工作面设计、专项设计) (3)规程措施管理 ; (4)技术档案及技术创新管理 2 进一步完善技术管理质量标准化精品矿井系列标准及 考核评级办法。面对公司开采技术条件日益复杂的形势下,为进一步建 立完善技术管理体系,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强化设计管理, 提高设计的标准化、最优化、超前化水平,确保设计超前指 导工程有序进行;严格作业规程管理,正确指导安全生产; 以达到更有效实施技术大超前,更坚实地构筑本质安全、高-7- 效矿井大基础,编制了技术管理系列标准,涉及技术管理体 系、设计规划计划、矿井改扩建设计、采区设计、特殊条件 下的专项设计、放顶煤工作面设计、规程措施管理、技术档 案。目前,技术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精品矿井建设正在会 面展开,将有力推动集团公司各矿全面提升技术管理水平, 促进安全生产发展。特别是在集团公司重组整合大批地方煤 矿的新情况下,对引导整合矿井夯实技术管理基础,快速走 上本质安全、高效生产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六 狠抓“三个十”项目落实 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 础 “三个十”重点项目中,总工办牵头负责 3 项,参与协 助 8 项,我们根据纲要要求,进行了责任分解和分工,定项 目、定资金、定时间、定责任、定考核,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各项工作按计划基本完成。1 积极推进慈林山煤业、石圪节矿下组煤开发项目建设 慈林山煤业、石圪节矿下组煤开发项目的建设,使这两 个个老矿重新焕发了生机,而且也为集团公司今后的可持续 稳定、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1) 慈林山煤业下组煤工程进展概况 慈林山煤业今年目标任务是:9#煤完成竣工验收,正式 投产。15#煤年内首采面 15101 工作面圈定。-8- 截止目前,矿建工程共 27 个单位工程,完工 19 个单位 工程,剩余工程为 9 煤南翼轨道大巷、9 煤南翼带式输送机 大巷、9 煤南翼回风大巷 、15 煤南翼回风大巷四个单位工 程,还需总掘进进尺为 1400 米。土建工程完成 47 个单位工 程, 已基本验收完成, 尚有两个单位工程在初步设计中批复, 没有建设。安装工程共 28 个单位工程,基本施工完成,工 程资料基本整理完成。慈林山前期 60 万吨/年手续齐全, 在后续手续报批上仍 按原设计能力上报,实际环节配套按 120 万吨/年井型装备, 能力提升后变更手续尚未办理。环保专篇正在组织专家现场验收, 安全专篇在做变更设 计,其它专篇正开展准备工作,年底可达到竣工投产条件。2)石圪节水平延深工程进展概况 石圪节煤业今年目标任务是:完成竣工验收工作,形成 两采、一准、三掘进的生产格局。截止目前,矿建单位工程:共有 19 项,已完工 17 项, 集团公司已验收 5 项,正在施工的有 2 项(永久避难硐室、 西进风立井扩刷) ;土建单位工程:共有 5 项,已全部完工, 尚未验收;安装单位工程:共有 13 项,已完工 11 项,未施 工的有 2 项(西风井安装、永久避难所实施安装) ,尚未验 收。目前多数单位工程正在收集整理资料, 做验收准备工作。石圪节矿下组煤延深工程设计能力 90 万吨/年, 项目建-9- 设手续齐全。安全验收评价合同已签订,现正在编写过程;联合试运 转方案已提交,联合试运转审批卡正在办理。2 加快提升技术管理体系建设 1)继续强化了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职能,各矿 井根据矿井开采具有的复杂安全技术条件及特点配备了相 应的专业副总,技术管理部门设Z不断完善,突出矿井设Z 了防突机构,通过多种方式补充了技术人员数量,完善了技 术管理制度。2) 强化矿井设计管理, 从设计源头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积极推进五阳、 漳村两矿扩区的审查批复工作; 对王庄+540、 常村+470 两矿水平延深工作中剩余工程的施工图进行了审 查;加强了对低瓦斯矿井(存在高瓦斯区域)的瓦斯抽放设 计管理,郭庄矿、王庄矿已完成设计审批,司马、夏店已编 制完成,待报集团公司审查;积极组织完成了对潞宁、司马、 五阳、常村矿、慈林山、后堡、新良友、常兴、一缘、祥升、 长榆河等 11 矿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审查。3) 深入贯彻 “安全技术管理强力改进达标” 活动内容。严格推行总工技术例会制度,按照 “三三一一一”标准对 各矿进行量化考核;强化高、突、燃矿井的相关设计,从设 计源头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编制、审定完成了“非正规作业 标准化系列标准” 。- 10 - 4)进一步推进集体公司技术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精品 矿井建设,修订完成了《潞安集体公司技术管理安全质量标 准化精品矿井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 ,采取定期检查和动态 检查方式,对各矿井进行了严格考核,推进了技术管理精品 矿井建设。5) 完善了技术管理培训,加大了对技术管理人员的业 务培训力度。特别强化了对高、突、燃矿井的开采技术管理 培训、总工程师培训等。3 加快推进夏店矿产能释放项目及潞宁后备区建设 1) 夏店矿 180 万吨/年产能释放项目进展情况 夏店 180 万吨/年改扩建的工作目标:年内完成西风井 (王家沟)建设、主斜井胶带机改造,并完成产能释放核准 手续办理,确保竣工验收。截止目前,工程进展整体完成 60%。其中矿建单位工程 共有 12 项,已完工 8 项,正在施工的有 4 项;土建单位工 程共有 24 项,已全部完工 10 项,其中验收 5 项,正在开工 6 项,未开工 8 项;井下安装单位工程共有 13 项,已完工 13 项,尚未验收。目前多数单位工程正在收集整理资料,做 验收准备工作。手续办理进展顺利,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 1.8Mt/a 改扩建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初步设计均已在 省厅批复。其它各项手续正在积极办理中。- 11 - 2) 潞宁后备区建设概况 今年工作目标为:按照 2013 年 7 月 3#煤形成 31101 首 采工作面的目标加快推进。截至到 2012 年 4 月 30 日,轨道石门联巷及石门、单轨 吊检修硐室、3#煤总回风上山及 2#-3#煤回风联络斜巷、皮 带上山下部施工巷、西大巷施工巷、皮带上山、单轨吊车场 已经全部掘成,共 1389 米;另外正在掘进的巷道有轨道上 山,已掘进 140 米;剩余未开工的巷道有 2#-3#煤水平皮带 集中运输巷、行人联络巷、主斜井 1#上山 2#缓冲煤仓、绞 车硐室回风巷,待掘进的总工程量为 1204 米。手续正在积 极办理之中。七 强化安全执行力、现场管理等安全基础工作情况 1 坚持深入井下现场及时发现问题 1)严格执行“三走到 三必到” 及领导带班下井安全监 督检查制度,对公司各矿进行技术管理专业指导,副处级以 上干部下井次数累计 110 个,解决问题 100 余条。2)今年以来,随着整合矿井的复工复产,现场技术管 理工作十分重要,我们克服部门人员少的困难,除进行季度 大检查外,还自行组织了 6 次对整合矿井的技术管理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了五定,同时动态监督整改情况,实 现闭合管理。3)强化整合矿井井口及工业场地防洪安全,5 月份雨季- 12 - 来临,为实现矿井井口及工业场地防洪的源头安全,切实消 除重大隐患,依据矿井初步设计防洪内容对所有矿井井口、 工业场地及主要建筑的防洪安全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2 组织技术管理专业检查,及时整改技术管理工作中存 在的问题 针对整合矿井“规程措施存在不同程度违反《煤矿安全 规程》规定”“设计不到位”等问题,为尽快整改整合矿井 、 技术管理工作中已暴露出的问题,提升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 作,确保安全生产,及时下发了潞矿总字《关于进一步推进整 合矿井初步设计报批工作的紧急通知》 ,分三个阶段对整合 矿井技术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主要检查内容包括1)对现行规程措施编制及各环节管理进行一次全面检 查。主要包括①内容是否符合集团公司编制标准,施工工艺及措施是 否安全合理;是否存在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②场是否与规程措施相符; ③否存在无规程措施进行施工作业的现象; ④同作业地点是否同用一本规程措施; 2)是否存在无批准设计进行工程施工的现象; 3)技术管理人员是否配齐、管理制度及责任制是否齐 全完善,以及存在的其它技术管理问题; 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了五定,目前通过检查整改使整合- 13 - 矿井技术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大部分的得到了治理,遗留 问题主要是技术人员配备。八 整合矿井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安全管理创新性的 经验和做法 1 最优设计:最优设计是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根本源 头。面对十分繁重、且又十分重要的设计工作,我们坚持了 “即快又优”的原则。一是审查人员充分利用各种时间认真 阅审设计方法,加快了审查速度,使上报的设计一般都能在 一周内完成审查批复;二是坚持整合矿、主体矿、集团公司 多层次、全方位论证及严格审查,认真修改,保证了设计质 量。2 以矿带矿、促进整合矿井技术管理水平提高 1)针对整合矿井技术力量薄弱、经验不足的情况,确 保规程措施的正确性,下发文件推行了整合矿井规程措施本 矿审查后,必须再报整合主体矿审查,整合主体矿批准后, 方可组织实施。没有整合主体矿的整合矿井规程措施必须报 集团公司总工办,集团公司总工办组织有关处室审查批准后 方可组织实施。目前,各整合矿规程措施正在执行由主体矿 审批的制度。对迅速提升规程措施编制质量、确保内容以及 工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正确性,起到了重大作用。2)充分发挥各主体矿技术管理部门的作用,整合主体 煤矿总工办负责每周对所属整合煤矿的技术管理工作及重- 14 - 点技术工作、存在的问题、整改情况,重点技术工作进度等 情况进行一次了解。每月对本矿及所属整合矿井进行一次技 术管理动态检查。3 强化规程措施贯彻学习及考试环节的标准化规范管 理 规程措施的贯彻学习、考试环节是一个重要的管理环 节,特别是整合矿井人员流动性大,进一步规范规程措施 的贯彻学习、考试环节犹为重要。我们针对贯彻学习、考 试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制定了“有序签 字”“统一编号” 、 “小结闭合”的规范管理方法。使生产队 组井下作业人员是否进行了规程措施的贯彻学习、考试, 得到了清楚地反映,便于队技术员清楚地掌握贯彻学习、 考试情况,同时便于检查。更有效地保证了“所有作业人 员、管理人员要进行规程措施的学习贯彻,所有工作人员 都必须进行作业规程和重大安全技术措施的考试,考试合 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部分2012 年下半年工作安排一、工作思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宏观规划,细化专业管理, 围绕集团公司大发展战略,以煤炭生产和安全管理为平台,- 15 - 以技术管理为主线,继续在“矿区规划、矿井技改、煤炭生 产、安全管理、设计管理”方面发挥部门职能,为集团“三 地一新”建设,为冲刺世界 500 强企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二、重点及安排 (一)设计管理 下半年要重点抓好重大技术项目的设计管理,继续落实 好整合矿井的初步设计批复工作;加强整合矿井的施工图设 计管理,督促各矿井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严格按照《煤炭 集约高效生产实施纲要》要求提升技术管理体系建设,抓好 各矿井五年设计规划考核工作,落实好重点部署好侯堡地区 的整体设计规划工作。具体工作如下1 继续抓好设计管理工作,下发设计管理文件并落实好 文件的贯彻执行和考核。2 继续抓好整合矿井设计管理检查验收工作,保障整合 矿井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3 严格执行《煤炭集约高效生产实施纲要》 ,加快提升技 术管理体系建设,重点是对各矿的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4 继续抓好重大项目设计管理工作,继续落实好整合矿 井初步设计编制、批复工作,认真抓好王庄+540、常村+470 两矿水平延深工作中剩余工程的施工图审查工作,积极推进 五阳、漳村两矿扩区的审查批复工作。5 加强设计招标管理,认真做好整合矿井施工图设计备- 16 - 案工作。6 加强放顶煤工作面设计审查批复工作。7 认真做好石圪节、慈林山两矿下组煤工程及夏店矿 180 万吨/年产能释放项目的联合试运转、竣工验收工作,抓 好督促王庄、司马两矿下组煤开发设计尽快完成。(二)安全生产管理 围绕建立以安全为中心的安全生产体系,完善、创新技 术管理体系、制度,进一步提升设计管理、作业规程管理水 平,加强薄弱点面的技术监管督查,把查找、治理危险源融 于技术管理全过程,通过技术管理源头工作的全面提升,为 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支撑。具体工作如下1 进一步完善、创新技术管理体系、制度。下发非正规 作业编制标准,提升安全技术管理水平。矿井生产不安全因 素的不可控制性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难度,非正规作业有着 更多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完善非正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可 极大的降低矿井的不安全因素,提升安全技术管理水平。下 半年公司将对增补的 13 类非正规作业编制标准进行下发, 并对各矿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 制定各矿技术管理安全高效机构设Z标准。根据公司 下发潞矿总安字【 号文件中补充执行说明要求, 监督各矿完善主要技术管理机构设Z、主要技术岗位人员数 量设Z基本标准,以达到安全高效生产的目的。- 17 - 3 不断强化设计管理,深化重大设计检查,确保源头安 全。对矿建和技改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执行情况进行 检查,检查执行记录以及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尤其对整合 矿井施工图备案情况、初步设计执行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 检查,确保源头安全。4 根据公司下发的潞矿总安字【 号文件《技 术管理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规定组织专项检查。技术管理 标准化管理是我公司一个相对薄弱环节。对技术管理体系、 改扩建工程设计、采区设计、专项工程设计、生产作业规程 措施、非正规作业等制定系列标准化管理检查标准,加大监 督检查力度,建立监管机制,以及时发现、治理出现的技术 源头安全隐患,实现技术管理标准化水平的跨越式进步。5 落实完成好《2012 年度集约高效生产实施纲要》相关 工作。作为《集约高效生产实施纲要》的技术专业负责部门, 继续全力抓好所负责的牵头项目,同时积极配合相关业务处 室,落实好《集约高效生产实施纲要》的协助项目,确保圆 满完成各项责任工作。6 强化整合矿井管理,确保公司技术管理体系整体提升 1)建立健全以技术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责任制 各类工程设计管理、 规程措施管理制度齐全、 执行到位, 技术例会等制度正常运行、工程技术人员考核制度落实到 位,技术管理机构煤矿生产管理人员人数充分满足职能要- 18 - 求。2)加快整合矿井技改设计、严格审查、快速报审 整合矿井技改设计是整合矿井证照办理的重要环节,也 是整合矿井的总体核心技术文件,要把好安全设计内容及合 理投入产出、高效益生产的要点,力争全面完成整合矿井技 改设计工作。3)加强作业规程编制及管理环节监管 要继续执行作业规程及重大安全措施报主体矿审批的 规定,确保规程措施的质量。进一步加强对整合矿井规程学 习贯彻、考试环节的规范管理的监督管理检查。三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总工办作为公司技术管理的主管部门,由于历史的原 因,技术人员的数量及专业结构不近合理,已很难适应公司 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此,应尽快充实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 员,优化专业结构,以适应当前产业跨度大且复杂多变的实 际情况,全面提高公司的技术保障能力,从而为公司“三地 一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 加快建立健全集团公司技术管理体系建设步伐,整合 技术管理资源,完善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制。探 索出一条适合当前公司发展的全新、高效的技术管理模式。3 建立公司的技术管理例会制度,问责制度以及矿井生 产变化环节技术管理的应急机制。形成矿井生产各大系统的- 19 - 安全技术评价制度,技术专家巡回会诊制度,及时有效的辨 识处理矿井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矿井安全高效。4 因设计费与工程费捆绑,容易造成设计质量不能保 证,且设计项目资金管理无法落实考核。集团公司应出台新 的设计资金管理办法,设计资金管理应向设计主管部门靠 拢。总之, 围绕集团公司煤炭生产安全, 我们做了很多工作, 这得益于公司领导的支持、得益于相关处室的协助,在下半 年的工作中,我们将克服困难、兢兢业业,加大考核力,强 化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 2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煤矿班组长工作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