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家长如何家长给老师送礼礼

第30课:班级管理之班级和班集体_聚招网(保过网校)
郑重承诺: 发现比比本网价低 立即返还差价! 全国统一咨询电话:400-618-2007
北京市四板上市企业
代码099162
当前位置:
第30课:班级管理之班级和班集体
1.了解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
2.了解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3.了解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
4.了解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知识。
5.掌握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6.掌握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7.能够针对班级实际和小学生特点,分析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
8.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有效的班队活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本模块主要阐述了班集体的组织与建设,班级管理的内容、模式、原则和方法,小学班级日常管理,班级管理的教育资源,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小学班队活动及课外活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大纲有三个层次的能力要求:了解、掌握、运用。
本模块历年考题较少,但题型多样。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班级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在备考时应特别注意。
班级和班集体
------------
班级日常管理
班主任工作
班队、课外活动
备注:&选&代表单选选择题,&简&代表简答题,&材&代表材料分析题;数字代表改知识出现的频率。
第一章班级与班级管理
第一节班级和班集体
-)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促进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基本的社会单位。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它的划分和编组遵循一定的规律。班级具有学习性、不成熟性、教育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二)班级组织的发展
班级组织是历史发展的产物。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埃拉斯莫斯最早正式使用&班级&一词。17世纪,教育家夸美组斯在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莫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18世纪,这一教学模式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发展而基本定型。此后班级组织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学校中逐步推广。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的&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锥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20世纪初,在癸卵学制&中正式确立了班级组织形式的地位和作用。&废科举,兴学校&之后,班级组织开始在全国推广普及。
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班级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并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
三)班级的教育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性,促进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2.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4.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情感需要和交往需要。
二、班集体
(一)班集体的概念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c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二)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
班集体不同于班级。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班集体不是学生的简单集合,是不会自发形成的。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班集体的形成需要全班学生和班主任以及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
(三)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条件。它为确定小组目标、个人目标提供了依据。
2.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班级中的每个成员都是通过一定的班级机构组织起来的,一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班集体不可或缺的。这一机构维持和控制着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成共同的任务和实现共同的目标。
班级领导集体包括班委会、小组长和各学科代表,以及班级团队组织等。团结有力的班干部是组织实施班级活动的重要保证力量。
3.共同生活的准则
健全的班集体要受到相应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并把取得集体成员认同的、为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作为完成共同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保证。明文规定的准则具有外在的约|力,是班级同学的行为准则;无形的准则是班级在集体的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是学生行为的内在制约因素。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在集体中,成员之间在人格上应处于平等的地位,在思想感情和观点信念上是比较一致的,这样的班集体才有凝聚力,才能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班级的互动往往都是在直接的、面对面的情况下发生的,情感在此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维系作用,对集体的归属感,对某种制度或荣誉的维护等都是班级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5.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班集体的形成虽然强调共同的奋斗目标和集体的规章制度,但并不是以压制学生的个性为代价。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一定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也会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审美情趣,必然也有不同的人生目标与理想追求。班集体为学生提供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四)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从班集体初步形成到巩固成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
1.组建阶段
班级组建之初,同学们尽管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班集体靠教师组织指挥,靠行政手段组织班级。这一时期是班主任工作最繁忙的时期,也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经受考验的关键期,主要任务是形成正确的集体c论。
2.形核阶段
形核阶段即形成核心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班级学生开始相互了解,并产生了一定的人际关系。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班级中涌现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但是,班级仍然离不开班主任的组织指挥,正确的c论与良好班风尚未形成。
3.发展阶段
在此阶段,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不仅学生干部,多数学生也能互相严格要求。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无须外在监督,已能自己管理和教育自己。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c论与良好的班风。班级成员勤奋学习,各项活动表现良好。
4,成熟阶段
这一阶段是班集体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拥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整个班级洋183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五)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每个学生都是集体中的一员,学生的发展与集体的发展密切相关。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强化。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班集体是学生活动与交往的基本场所,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会交往与合作,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学生自己的集体,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有自己的角色,拥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因此,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六)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2016年下材料题)
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社会化的过程。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一目标机制
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并用之来指导班级活动。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三种,这三种目标必须有机结合,才能使整个班级处于不断前进的状态。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近及远,逐步提高。
在实现班集体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这样,目标的实现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就变成了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一领导机制
个良好的班集体会有一批积极分子团结在教师周围,他们是维护和推动班级工作的有利助手,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这就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选拔出热心为集体服务、团结同学并且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干部。其次,教师应该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一一约束机制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纪律。
教师在班集体的组建阶段,就应着手正常秩序的建立工作。在建立正常秩序的过程中,教师要依靠班干部的力量。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适当地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对秩序建立前后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比较和对照,从中让学生体验到正常的秩序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所带来的使利与成效。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一一运行机制
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班级教育活动主要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大部分组成,所涉及的内容有主题教育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
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教师在组织各种教育活动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注意形式的适龄化,力争把活动的开展过程变成教育学生的过程。
5,培养正确的c论和良好的班风一一凝聚机制(2017年下、2014年上简题)
班集体c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c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c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c论中心引导至正确的方向。
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奥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良好的班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形成良好班风的措施主要包括:(1)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2)充分发挥班级c论阵地的宣传作用:(3)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4)发挥任课教师和家长的作用。
【核心考点在简答题中应用实例】
2017年下半年真题:简述班主任培养良好班风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1)班主任率先垂范、严于律己的表率作用
(2)班主任要构建良好的班级合作。第一,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班级c论:第二,培养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形成班级领导核心。
(3)善于正确树立学习样的成信
(4)班主任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2014年上半年真题:简述形成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参考答案】
(1)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
(2)发挥班级c论阵地的宣传作用
(3)发挥身边样的作用
(4)发挥任课教师和家长的作用。
6.实行有效的民主型管理一一管理机制
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不仅有赖于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更需要实行有效的民主型管理。实行班级民主型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培养优秀干部,提倡创新精神:加强日常管理,提倡自主意识;增强竟争意识,抓好学风建设。
【核心考点在材料题中应用实例】
2016年下半年真题:小辉个子矮小,家境又不好,常常受到同学们的歧视。班主任王老师多次对同学们进行教育,但收效甚微,无奈之下,王老师只好另辞蹊径。
小解生日的早晨,同学们走进教室,惊讶地发现小辉的课桌上有一个漂亮的盒子,上面写着&天使的礼物&,小辉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惊喜地看到一个生日蛋糕。在同学们&生日快乐&的歌声中,他愉快地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蛋糕,同学们边吃蛋糕边猜测这位送礼物的&天使&是谁。望着同学们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王老师说道:&天使代表着圣洁、善良,专门为人们传播真善美,她是不愿意披露自己姓名的,但她确实生活在我们中间,小辉是咱们班第一个收到天使礼物的人,我相信天使不但会把爱带给小辉,也会带给别的同学,而我们每一个同学也可以成为别人的天使,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需要温暖的人。&
从那以后,班里&天使的礼物&经常出现,同学间都能相互关心、平等相处。
(1)请对王老师设计的这一活动进行评析
(2)作为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参考答案】
(1)材料中王老师设计的这一活动值得肯定,很好地践行了课改下的教师观并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性地将班主任的力量履行到了实处。
①王老师的这一活动设计特合新课改理念中的教师观。新课改的教师观表明教师要做学生的促进者。材料中,王老师面对班级同学之间对于小辉的域视,采用&另辟蹊径&的活动,使学生发自内心的认识到互相关心的重要性,助学生实现了品德成长。
②王老师的活动设计特合班主任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的角色。材料中,王老师发现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和谐,于是积极采取措施,利用这一活动,很好地协调了同学间的人际关系。
③王老师的这一活动符合德有过程基本规律中利用多种开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规律。材料中,王老师针对有同学域小辉的现象,并没有一味地进行说教,而是利用道德情感这一切入口,使同学们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的浓浓情意。从而实现了学生品德的提升和班级良好氛围的建设
④王老师的这一活动设计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材料中,面对同学之间关系的不和谐这一复杂情境,王老师没有因循守旧,而是创性地利用&天使的礼物&这一活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上述四点皆说明了王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不仅维护了小辉的尊严,也让全班学生受到了教育。总之,王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值得我们肯定和借学习。
(2)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国是班主任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热爱学生。只有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情r,才能使班主任很好地把提学生,为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②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并践行活动民主的原则。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班主任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感染学生。
③发挥c论阵地的宣传作用。利用班级c论,形成正确的c论导向和良好的班风。
④利用主题班会,通过相关的主题班会,使学生认识到班级氛国的重要性
⑤通过班级活动,营遗和谐班级。班主任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切身感受班集体的力
6培养学生自信心,利用&期望效应&激励学生进步。
7艺术批评,在进行必要批评时要注意保护学生自尊心。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基础知识
一、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即从情感、价值观等方面使学生获得充分、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而主要对象是人,即学生:班级管理的主要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的过程,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二、班级管理的功能★
(-)社会化功能
班级的社会化功能是指班级有助于学生从一个自然有机体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成员。具体表现在:传递社会价值观,明确社会生活目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传输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意识。
(二)个性化功能
班级的个性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发展学生个体差异,形成学生独特个性:培养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形成和发展学生各具特色的能力;矫正学生的不良倾向,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三)选择功能
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要全面深入分析每个学生的能力、爱好、特长、个性倾向:重视培养学生对社会变革和职业变动的适应能力。简言之,班级选择功能是在当前多元价值的条件下,为学生在多重社会角色和不同的职业结构中,选择较为合适的社会角色和职业。
(四)保护功能
班级的保护功能主要指班级注意加强营养保健,增加户外活动,创设学习、文体、休息等方面合理调度配置的环境,指导学生心理自我保健,提倡讲究个人卫生和仪表,从而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照管儿童是学校所提供的最有形的服务。
(五)调整功能
教师通过班级管理可以调整学生的行为,学生也以特定的方式在行为上、思想上作用于教师使教师的行为或认识尽可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也对教师的行为具有调整的作用班级管理的过程。
(-)班级管理计划的制订
1.班级管理计划的概念
班级管理计划即班级工作计划,是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始,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总的行动指导方案。它从内容上可分为思想品德计划、教学工作计划、文体活动计划和课外活动计划;从时间上可分为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工作计划和周工作安排。
2.班级管理计划制订的方法
(1)自下而上,先组织班委会成员或学生讨论再由班级管理者确定。
(2)自上而下,即由班级管理者先制订出计划草稿,再组织讨论,然后定稿。
3.班级管理计划制订的程序
班级管理计划制订的程序包括:研究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工作计划:了解学生及学生家长对班级建设的意见:组织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讨论:明确目标和任务:初步创建文本、讨论研究:修订、通过文本;宣传班级管理计划。
二)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
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是指班级管理者按照计划组织各种资源,通过各种有序的活动来逐步推进、落实计划,使目标变成现实的过程,。计划的实施是通过实践活动来进行的,其目标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过程包括分解目标、组织实施、协调工作和激励学生。
三)班级管理的总结
班级管理的总结是班级管理者对计划的完成情况和整个计划实施过程的终结性评价。班级管理总结的基本步骤:选题、等备、全面掌握客观资料、提炼。
四、班级管理的目标
班级管理目标的建立,是班级管理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班级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优秀的班集体,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的自主管理。
(一)班级管理的目标分类
1.常规管理目标和非常规管理目标
常规管理目标是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行管理的目标,如早操目标,早读目标,课堂听讲目标,课间活动目标,课后复习目标,自习秩序目标,完成作业目标,课外活动目标,值周目标,测试目标等。
非常规管理目标是指针对班级发展现状,结合学校班级管理目标,为班级的发展确立的管理目标,它能弥补常规管理目标的不足。
2.学生质量目标、学生个体目标、学生群体目标和班级集体目标
学生质量目标即学生素质目标,是指规定着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质量标准的目标,如文化知识素质、技能技巧素质、认知素质、情感素质、意志素质、自我意识、体质素质、机能素质等。
学生个体目标是指规定学生个体发展成具有优良身心素质的目标,如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等文化科学知识目标;又如思想观、政治观、经济观、道德观、法制观等社会目标;再如爱国感、集体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辱感等情感素质目标。
学生群体目标是指规定学生群体共同发展的目标。一般可以分为外在目标和内在目标,自愿目标和非自愿目标,现实目标和非现实目标,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等。例如,外在目标是培养良好的班风班貌,内在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心灵美。
班级集体目标是指班级集体共同生活、活动要达到的标准状态,它是班主任、教师及学生有意识、有计划、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努力所获得的结果
(二)班级管理目标的内容
班级管理目标的内容是指构成班级管理目标的有机部分,确立班级管理目标,必须包括目标方针、目标项目和目标值三部分
1.目标方针是班级管理贯穿始终的中心和主题。目标方针是对班级管理目标的高度概括,它的科学性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得失与成败。
2.目标项目是体现班级管理的目标方针的具体化内容。目标项目包含了目标方针主要方面的内容,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
3.班级管理目标项目是预期的,这种预期的成果用目标值来表示。目标值是表示目标项目的具体的程度和实现状态。目标值可用定性和定量表示。
三)班级管理目标的制订依据
1.依据社会对教育的总要求和学校的总要求。一般而言,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学校教育的指南自然也是班级管理的指南。另外,班级管理目标要根据国家与教育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政策制订,不能与之相冲突。
2.依据社会背景和学校的客观条件。制订班级管理目标时要注意与社会发展的步伐相一致当然,在确定具体的目标时要考虑学校的客观条件的可行性,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制订相应的班级管理目标。
3.依据对学生全面、科学的分析。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同时学生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因此,必对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困惑,进而设计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目标。
4.依据班级的特点。班级管理目标的制订要根据每个班的具体情况,而不能统一标准。
五、班级管理的内容
(一)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组织建设主要包括班级组织机构的建立和班级组织规范体系的建立。其中班级组织机构分为班委会制度、值周班长制、建立各种类型的小组、班级学生会议制度;班级组织规范体系的建立
包括班级组织制度、行为规范、集体论和班风。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有利于教育
二)班级日常管理
班级日常管理是指班级管理者每一天所开展的具体管理活动。这些日常管理活动包括品德指导、学习指导、安全与法规的指导和健康与卫生的指导,还包括对学生的操行评定、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等。小学班级日常管理要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结合班级学
生的实际情况予以实施。
三)班级活动管理
班级活动管理是指班主任指导或直接组织的晨会、班会、队会等各种班级教育活动。班级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发展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班级的教育管理是通过各种活动实现的,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
四)班级教育力量管理
班级的主要管理者是班主任。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主要是指班主任对影响班级发展的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力量、家庭教育力量以及社会教育力量。
六、班级管理的模式
(一)班级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班级常规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规章制度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班级各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保证。
二)班级平行管理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马卡连何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马卡连柯认为,教师要影响个e学生,首先要影响学生所在的班级,然后通过学生集体与教师一起去影响这个学生,这样就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这种模式也称树状模式,以班主任为班级管理的主十。
三)班级民主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班级民主管理的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四)班级目标管理
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日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其理论的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七、班级管理的原则★
班级管理原则是班级管理者组织全班学生,参与学习、劳动、文体、社交等多项教育与管理活动,有效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
(-)尊重学生原则
等重学生原则是指在班级管理中一切要从学生出发,以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开展管理,以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学业的成长为指向。贯彻落实尊重学生原则的要求包括: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一视同仁:积极的期待;严格要求学生。
(二)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指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这是班级工作受社会政治、经济制约的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及其特点所决定的。
贯彻落实方向性原则的要求包括:确定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细化班级管理目标使之清晰而可操作: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三)民主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是指管理者充分发扬民主作风,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在和谐、融治的气氯中调动学生参与各种班级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并善于集中和依靠集体的智慧与力量进行班级管理。
贯彻落实民主性原则的要求包括:发挥班级管理的民主作风;保障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权利;严格要求与尊重爱护相结合;发挥班干部的模范作用。
四)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承认、重视并坚持学生主体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则。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班级群体和每个学生的主动性,以主人翁态度,主动积极地参与班级建设和管理。
贯彻落实主体性原则的要求包括:树立学生是班级管理主体之一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给予学生班级管理的自治权
(五)集体性原则
集体性原则是指以班主任的意志为主导,建设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并且使学生个体成为集体意志的体现者,以集体带动个人,使整个群体团结一致、朝气蓬勃、进取向上的教育原则。
贯彻落实集体性原则的要求包括:对班集体充满信心,一分为二地分析班级中的各种间题;正确把握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共同为班级的进步努力;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明确分工,团结合作。
(六)实效性原则
实效性原则是指班级管理的开展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班级中的各种问题,通过采取各种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班级管理策略,切实促进班集体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贯彻落实实效性原则的要求包括:适用学生是基础;熟悉方法是关键:把握时机是保障。
七)效率性原则
效率性原则是指班级管理应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时间等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使学生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使班级呈现更健康的面貌,从而取得最佳的班级管理效率。
贯彻效率性原则的要求包括:班级管理目标应合理:班级管理实施应严格而灵活:班级管理方法应适当;班级管理应重视信息反馈。
(八)规范性原则
班级管理的规范性原则是指班级管理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规范开展,要遵循一定的步骤有理有据地开展。贯彻落实规范性原则要注意: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体制;采用合理的班级管理策略。
九)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是指把握班级管理的度,班级管理不能太放也不能太紧,避免&放则乱,紧则呆&的局面。
贯彻落实适度性原则的要求包括:有理有节:严格与爱相结合:因事因人而异。
八、班级管理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了解班级学生和班级整体情况,把握班级特点,解决班级教育管理问题的方法。调查和研究学生是为了全面正确地了解班级和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这是班级教育管理者顺利开展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二)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和班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学校任务和班级实际情况,共同规划班级或个体在一定时间内要达到的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成一定的层次,逐级落实,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使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是一种结果式管理,即通过目标分解后的实现,最终保证组织总目标的实现。
(三)榜样示范法
物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优秀业绩来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管理方法。榜样示范法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容易接受,教育效果往往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四)情境感染法
情境感染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利用或创设各种教育情境,以境育情,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的方法。教育情境是指对学生有直接刺激作用的具体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教育情境具有形象性、感染性,容易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
五)规范制约法
规范制约法是用规范、制度等约|学生行为,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六)舆论影响法
舆论影响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通过健康向上的集体c论,形成积极的、浓厚的班级学习、生活的环境氛围,从而对身处其中的每个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方法。集体舆论是指班级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健康的班级奥论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七)心理疏导法
心理疏导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运用心理学知识、方法,对学生给予辅导、硫导或进行沟通,解开学生心理症结,使学生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其心理发展的方法。
心理疏导法的常用方式有心理换位法、宣泄疏导法和认知疏导法三种。
八)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是指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劳动等实践活动中,班级教育管理者运用心理学的行为改变技术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矫正,使其知行统一,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
(九)心理暗示法
心理暗示就是人们把一系列有关信息组成暗示序列,通过学习,下意识地吸收,达到激发内在潜力,加速和有效地实现人与外界信息的交流,促成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心理暗示法的类型主要有环境暗示、班风暗示、言语暗示、教师榜样暗示、形体语言暗示。
十)自我管理法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被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者。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班级主人翁精神、增强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促进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自我管理法要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需做到以下几点:提高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引导学生参与决策;建立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新机制。
九、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路
(-)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二)我国班级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2014年下材料题)
解决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强调师生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班级活动中最主要的要素是学生,学生既是班级活动的对象,又是活动的目的。因此,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新型班级的建立,从而为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提供了保证。现代教育的内在机制就在于从人的主体性源泉出发去发据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人的主动和谐的发展。因此,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获得持久发展。
3.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适当增加&小干部&岗位,适当进行&小干部&轮换:按照民主程序选举干部,使&小干部&从&教师的助手&变成&学生的代表&;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当&干部&引向当&合格的班级小主人&;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即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核心考点在材料题中应用实例】
2014年下半年真题:为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选了一篇课文改成剧本,准备排演课本剧。第二天,我在班上说了这一想法,很多同学都表示赞同。这时,我听到小雯和同桌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读。&&你管呢,让你演什么就演什么。&&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下课后,我请小雯来办公室,让她谈谈自己的想法。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每次您都是写好的剧本让我们演,能不能让我们自己试一试呢?&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长大了,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包办代替&,于是,我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小雯,她高兴地接受了。接下来,她就忙着和同学选课文、编剧本、做道具&&其间还找我做参课。班会如期召开,课本剧表演非常成功。
(1)谈谈本案例在班级管理方面给你的启示。
(2)作为班主任,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参考答案】
(1)本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班坂管理中,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班级管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墙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把学生当作班级管理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材料中的教师通过编排课本剧的形式来促进班会的良好效果,这是一种较为创新的做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值得肯定。在小雯同学有不同意见时,教师并没有加以斥责,而是私下谈话,了解缘由,并肯定了小的想法,将编排课本剧的权利大胆交给学生,这样极大地尊重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只有树立科学的班级管理理念,宋取有效的班城管理播,才能真正发挥班级管理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克分的、全面的发展。
(2)主任应该将学生视作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和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意味着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我们要注重到学生发展的已有水平,更要考虑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并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与措施。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成人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用全面的、证的眼光看学生,尤其是要注重一个班级里学生的不同需求与差异,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意味着学生是独立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造情境让学生在发挥自我能动性的基础上得到全面而充分地发展。
第30课:班级管理之班级和班集体
1.了解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
2.了解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3.了解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
4.了解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知识。
5.掌握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6.掌握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7.能够针对班级实际和小学生特点,分析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
8.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有效的班队活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本模块主要阐述了班集体的组织与建设,班级管理的内容、模式、原则和方法,小学班级日常管理,班级管理的教育资源,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小学班队活动及课外活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大纲有三个层次的能力要求:了解、掌握、运用。
本模块历年考题较少,但题型多样。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班级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在备考时应特别注意。
班级和班集体
------------
班级日常管理
班主任工作
班队、课外活动
备注:&选&代表单选选择题,&简&代表简答题,&材&代表材料分析题;数字代表改知识出现的频率。
第一章班级与班级管理
第一节班级和班集体
-)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促进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基本的社会单位。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它的划分和编组遵循一定的规律。班级具有学习性、不成熟性、教育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二)班级组织的发展
班级组织是历史发展的产物。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埃拉斯莫斯最早正式使用&班级&一词。17世纪,教育家夸美组斯在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莫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18世纪,这一教学模式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发展而基本定型。此后班级组织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学校中逐步推广。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的&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锥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20世纪初,在癸卵学制&中正式确立了班级组织形式的地位和作用。&废科举,兴学校&之后,班级组织开始在全国推广普及。
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班级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并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
三)班级的教育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性,促进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2.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4.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情感需要和交往需要。
二、班集体
(一)班集体的概念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c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二)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
班集体不同于班级。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班集体不是学生的简单集合,是不会自发形成的。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班集体的形成需要全班学生和班主任以及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
(三)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条件。它为确定小组目标、个人目标提供了依据。
2.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班级中的每个成员都是通过一定的班级机构组织起来的,一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班集体不可或缺的。这一机构维持和控制着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成共同的任务和实现共同的目标。
班级领导集体包括班委会、小组长和各学科代表,以及班级团队组织等。团结有力的班干部是组织实施班级活动的重要保证力量。
3.共同生活的准则
健全的班集体要受到相应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并把取得集体成员认同的、为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作为完成共同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保证。明文规定的准则具有外在的约|力,是班级同学的行为准则;无形的准则是班级在集体的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是学生行为的内在制约因素。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在集体中,成员之间在人格上应处于平等的地位,在思想感情和观点信念上是比较一致的,这样的班集体才有凝聚力,才能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班级的互动往往都是在直接的、面对面的情况下发生的,情感在此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维系作用,对集体的归属感,对某种制度或荣誉的维护等都是班级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5.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班集体的形成虽然强调共同的奋斗目标和集体的规章制度,但并不是以压制学生的个性为代价。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一定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也会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审美情趣,必然也有不同的人生目标与理想追求。班集体为学生提供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四)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从班集体初步形成到巩固成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
1.组建阶段
班级组建之初,同学们尽管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班集体靠教师组织指挥,靠行政手段组织班级。这一时期是班主任工作最繁忙的时期,也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经受考验的关键期,主要任务是形成正确的集体c论。
2.形核阶段
形核阶段即形成核心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班级学生开始相互了解,并产生了一定的人际关系。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班级中涌现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但是,班级仍然离不开班主任的组织指挥,正确的c论与良好班风尚未形成。
3.发展阶段
在此阶段,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不仅学生干部,多数学生也能互相严格要求。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无须外在监督,已能自己管理和教育自己。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c论与良好的班风。班级成员勤奋学习,各项活动表现良好。
4,成熟阶段
这一阶段是班集体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拥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整个班级洋183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五)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每个学生都是集体中的一员,学生的发展与集体的发展密切相关。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强化。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班集体是学生活动与交往的基本场所,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会交往与合作,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学生自己的集体,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有自己的角色,拥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因此,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六)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2016年下材料题)
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社会化的过程。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一目标机制
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并用之来指导班级活动。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三种,这三种目标必须有机结合,才能使整个班级处于不断前进的状态。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近及远,逐步提高。
在实现班集体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这样,目标的实现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就变成了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一领导机制
个良好的班集体会有一批积极分子团结在教师周围,他们是维护和推动班级工作的有利助手,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这就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选拔出热心为集体服务、团结同学并且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干部。其次,教师应该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一一约束机制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纪律。
教师在班集体的组建阶段,就应着手正常秩序的建立工作。在建立正常秩序的过程中,教师要依靠班干部的力量。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适当地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对秩序建立前后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比较和对照,从中让学生体验到正常的秩序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所带来的使利与成效。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一一运行机制
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班级教育活动主要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大部分组成,所涉及的内容有主题教育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
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教师在组织各种教育活动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注意形式的适龄化,力争把活动的开展过程变成教育学生的过程。
5,培养正确的c论和良好的班风一一凝聚机制(2017年下、2014年上简题)
班集体c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c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c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c论中心引导至正确的方向。
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奥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良好的班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形成良好班风的措施主要包括:(1)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2)充分发挥班级c论阵地的宣传作用:(3)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4)发挥任课教师和家长的作用。
【核心考点在简答题中应用实例】
2017年下半年真题:简述班主任培养良好班风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1)班主任率先垂范、严于律己的表率作用
(2)班主任要构建良好的班级合作。第一,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班级c论:第二,培养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形成班级领导核心。
(3)善于正确树立学习样的成信
(4)班主任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2014年上半年真题:简述形成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参考答案】
(1)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
(2)发挥班级c论阵地的宣传作用
(3)发挥身边样的作用
(4)发挥任课教师和家长的作用。
6.实行有效的民主型管理一一管理机制
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不仅有赖于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更需要实行有效的民主型管理。实行班级民主型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培养优秀干部,提倡创新精神:加强日常管理,提倡自主意识;增强竟争意识,抓好学风建设。
【核心考点在材料题中应用实例】
2016年下半年真题:小辉个子矮小,家境又不好,常常受到同学们的歧视。班主任王老师多次对同学们进行教育,但收效甚微,无奈之下,王老师只好另辞蹊径。
小解生日的早晨,同学们走进教室,惊讶地发现小辉的课桌上有一个漂亮的盒子,上面写着&天使的礼物&,小辉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惊喜地看到一个生日蛋糕。在同学们&生日快乐&的歌声中,他愉快地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蛋糕,同学们边吃蛋糕边猜测这位送礼物的&天使&是谁。望着同学们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王老师说道:&天使代表着圣洁、善良,专门为人们传播真善美,她是不愿意披露自己姓名的,但她确实生活在我们中间,小辉是咱们班第一个收到天使礼物的人,我相信天使不但会把爱带给小辉,也会带给别的同学,而我们每一个同学也可以成为别人的天使,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需要温暖的人。&
从那以后,班里&天使的礼物&经常出现,同学间都能相互关心、平等相处。
(1)请对王老师设计的这一活动进行评析
(2)作为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参考答案】
(1)材料中王老师设计的这一活动值得肯定,很好地践行了课改下的教师观并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性地将班主任的力量履行到了实处。
①王老师的这一活动设计特合新课改理念中的教师观。新课改的教师观表明教师要做学生的促进者。材料中,王老师面对班级同学之间对于小辉的域视,采用&另辟蹊径&的活动,使学生发自内心的认识到互相关心的重要性,助学生实现了品德成长。
②王老师的活动设计特合班主任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的角色。材料中,王老师发现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和谐,于是积极采取措施,利用这一活动,很好地协调了同学间的人际关系。
③王老师的这一活动符合德有过程基本规律中利用多种开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规律。材料中,王老师针对有同学域小辉的现象,并没有一味地进行说教,而是利用道德情感这一切入口,使同学们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的浓浓情意。从而实现了学生品德的提升和班级良好氛围的建设
④王老师的这一活动设计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材料中,面对同学之间关系的不和谐这一复杂情境,王老师没有因循守旧,而是创性地利用&天使的礼物&这一活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上述四点皆说明了王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不仅维护了小辉的尊严,也让全班学生受到了教育。总之,王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值得我们肯定和借学习。
(2)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国是班主任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热爱学生。只有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情r,才能使班主任很好地把提学生,为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②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并践行活动民主的原则。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班主任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感染学生。
③发挥c论阵地的宣传作用。利用班级c论,形成正确的c论导向和良好的班风。
④利用主题班会,通过相关的主题班会,使学生认识到班级氛国的重要性
⑤通过班级活动,营遗和谐班级。班主任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切身感受班集体的力
6培养学生自信心,利用&期望效应&激励学生进步。
7艺术批评,在进行必要批评时要注意保护学生自尊心。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基础知识
一、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即从情感、价值观等方面使学生获得充分、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而主要对象是人,即学生:班级管理的主要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的过程,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二、班级管理的功能★
(-)社会化功能
班级的社会化功能是指班级有助于学生从一个自然有机体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成员。具体表现在:传递社会价值观,明确社会生活目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传输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意识。
(二)个性化功能
班级的个性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发展学生个体差异,形成学生独特个性:培养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形成和发展学生各具特色的能力;矫正学生的不良倾向,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三)选择功能
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要全面深入分析每个学生的能力、爱好、特长、个性倾向:重视培养学生对社会变革和职业变动的适应能力。简言之,班级选择功能是在当前多元价值的条件下,为学生在多重社会角色和不同的职业结构中,选择较为合适的社会角色和职业。
(四)保护功能
班级的保护功能主要指班级注意加强营养保健,增加户外活动,创设学习、文体、休息等方面合理调度配置的环境,指导学生心理自我保健,提倡讲究个人卫生和仪表,从而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照管儿童是学校所提供的最有形的服务。
(五)调整功能
教师通过班级管理可以调整学生的行为,学生也以特定的方式在行为上、思想上作用于教师使教师的行为或认识尽可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也对教师的行为具有调整的作用班级管理的过程。
(-)班级管理计划的制订
1.班级管理计划的概念
班级管理计划即班级工作计划,是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始,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总的行动指导方案。它从内容上可分为思想品德计划、教学工作计划、文体活动计划和课外活动计划;从时间上可分为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工作计划和周工作安排。
2.班级管理计划制订的方法
(1)自下而上,先组织班委会成员或学生讨论再由班级管理者确定。
(2)自上而下,即由班级管理者先制订出计划草稿,再组织讨论,然后定稿。
3.班级管理计划制订的程序
班级管理计划制订的程序包括:研究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工作计划:了解学生及学生家长对班级建设的意见:组织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讨论:明确目标和任务:初步创建文本、讨论研究:修订、通过文本;宣传班级管理计划。
二)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
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是指班级管理者按照计划组织各种资源,通过各种有序的活动来逐步推进、落实计划,使目标变成现实的过程,。计划的实施是通过实践活动来进行的,其目标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过程包括分解目标、组织实施、协调工作和激励学生。
三)班级管理的总结
班级管理的总结是班级管理者对计划的完成情况和整个计划实施过程的终结性评价。班级管理总结的基本步骤:选题、等备、全面掌握客观资料、提炼。
四、班级管理的目标
班级管理目标的建立,是班级管理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班级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优秀的班集体,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的自主管理。
(一)班级管理的目标分类
1.常规管理目标和非常规管理目标
常规管理目标是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行管理的目标,如早操目标,早读目标,课堂听讲目标,课间活动目标,课后复习目标,自习秩序目标,完成作业目标,课外活动目标,值周目标,测试目标等。
非常规管理目标是指针对班级发展现状,结合学校班级管理目标,为班级的发展确立的管理目标,它能弥补常规管理目标的不足。
2.学生质量目标、学生个体目标、学生群体目标和班级集体目标
学生质量目标即学生素质目标,是指规定着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质量标准的目标,如文化知识素质、技能技巧素质、认知素质、情感素质、意志素质、自我意识、体质素质、机能素质等。
学生个体目标是指规定学生个体发展成具有优良身心素质的目标,如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等文化科学知识目标;又如思想观、政治观、经济观、道德观、法制观等社会目标;再如爱国感、集体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辱感等情感素质目标。
学生群体目标是指规定学生群体共同发展的目标。一般可以分为外在目标和内在目标,自愿目标和非自愿目标,现实目标和非现实目标,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等。例如,外在目标是培养良好的班风班貌,内在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心灵美。
班级集体目标是指班级集体共同生活、活动要达到的标准状态,它是班主任、教师及学生有意识、有计划、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努力所获得的结果
(二)班级管理目标的内容
班级管理目标的内容是指构成班级管理目标的有机部分,确立班级管理目标,必须包括目标方针、目标项目和目标值三部分
1.目标方针是班级管理贯穿始终的中心和主题。目标方针是对班级管理目标的高度概括,它的科学性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得失与成败。
2.目标项目是体现班级管理的目标方针的具体化内容。目标项目包含了目标方针主要方面的内容,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
3.班级管理目标项目是预期的,这种预期的成果用目标值来表示。目标值是表示目标项目的具体的程度和实现状态。目标值可用定性和定量表示。
三)班级管理目标的制订依据
1.依据社会对教育的总要求和学校的总要求。一般而言,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学校教育的指南自然也是班级管理的指南。另外,班级管理目标要根据国家与教育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政策制订,不能与之相冲突。
2.依据社会背景和学校的客观条件。制订班级管理目标时要注意与社会发展的步伐相一致当然,在确定具体的目标时要考虑学校的客观条件的可行性,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制订相应的班级管理目标。
3.依据对学生全面、科学的分析。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同时学生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因此,必对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困惑,进而设计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目标。
4.依据班级的特点。班级管理目标的制订要根据每个班的具体情况,而不能统一标准。
五、班级管理的内容
(一)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组织建设主要包括班级组织机构的建立和班级组织规范体系的建立。其中班级组织机构分为班委会制度、值周班长制、建立各种类型的小组、班级学生会议制度;班级组织规范体系的建立
包括班级组织制度、行为规范、集体论和班风。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有利于教育
二)班级日常管理
班级日常管理是指班级管理者每一天所开展的具体管理活动。这些日常管理活动包括品德指导、学习指导、安全与法规的指导和健康与卫生的指导,还包括对学生的操行评定、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等。小学班级日常管理要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结合班级学
生的实际情况予以实施。
三)班级活动管理
班级活动管理是指班主任指导或直接组织的晨会、班会、队会等各种班级教育活动。班级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发展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班级的教育管理是通过各种活动实现的,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
四)班级教育力量管理
班级的主要管理者是班主任。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主要是指班主任对影响班级发展的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力量、家庭教育力量以及社会教育力量。
六、班级管理的模式
(一)班级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班级常规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规章制度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班级各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保证。
二)班级平行管理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马卡连何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马卡连柯认为,教师要影响个e学生,首先要影响学生所在的班级,然后通过学生集体与教师一起去影响这个学生,这样就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这种模式也称树状模式,以班主任为班级管理的主十。
三)班级民主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班级民主管理的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四)班级目标管理
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日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其理论的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七、班级管理的原则★
班级管理原则是班级管理者组织全班学生,参与学习、劳动、文体、社交等多项教育与管理活动,有效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
(-)尊重学生原则
等重学生原则是指在班级管理中一切要从学生出发,以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开展管理,以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学业的成长为指向。贯彻落实尊重学生原则的要求包括: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一视同仁:积极的期待;严格要求学生。
(二)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指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这是班级工作受社会政治、经济制约的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及其特点所决定的。
贯彻落实方向性原则的要求包括:确定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细化班级管理目标使之清晰而可操作: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三)民主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是指管理者充分发扬民主作风,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在和谐、融治的气氯中调动学生参与各种班级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并善于集中和依靠集体的智慧与力量进行班级管理。
贯彻落实民主性原则的要求包括:发挥班级管理的民主作风;保障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权利;严格要求与尊重爱护相结合;发挥班干部的模范作用。
四)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承认、重视并坚持学生主体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则。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班级群体和每个学生的主动性,以主人翁态度,主动积极地参与班级建设和管理。
贯彻落实主体性原则的要求包括:树立学生是班级管理主体之一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给予学生班级管理的自治权
(五)集体性原则
集体性原则是指以班主任的意志为主导,建设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并且使学生个体成为集体意志的体现者,以集体带动个人,使整个群体团结一致、朝气蓬勃、进取向上的教育原则。
贯彻落实集体性原则的要求包括:对班集体充满信心,一分为二地分析班级中的各种间题;正确把握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共同为班级的进步努力;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明确分工,团结合作。
(六)实效性原则
实效性原则是指班级管理的开展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班级中的各种问题,通过采取各种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班级管理策略,切实促进班集体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贯彻落实实效性原则的要求包括:适用学生是基础;熟悉方法是关键:把握时机是保障。
七)效率性原则
效率性原则是指班级管理应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时间等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使学生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使班级呈现更健康的面貌,从而取得最佳的班级管理效率。
贯彻效率性原则的要求包括:班级管理目标应合理:班级管理实施应严格而灵活:班级管理方法应适当;班级管理应重视信息反馈。
(八)规范性原则
班级管理的规范性原则是指班级管理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规范开展,要遵循一定的步骤有理有据地开展。贯彻落实规范性原则要注意: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体制;采用合理的班级管理策略。
九)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是指把握班级管理的度,班级管理不能太放也不能太紧,避免&放则乱,紧则呆&的局面。
贯彻落实适度性原则的要求包括:有理有节:严格与爱相结合:因事因人而异。
八、班级管理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了解班级学生和班级整体情况,把握班级特点,解决班级教育管理问题的方法。调查和研究学生是为了全面正确地了解班级和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这是班级教育管理者顺利开展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二)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和班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学校任务和班级实际情况,共同规划班级或个体在一定时间内要达到的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成一定的层次,逐级落实,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使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是一种结果式管理,即通过目标分解后的实现,最终保证组织总目标的实现。
(三)榜样示范法
物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优秀业绩来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管理方法。榜样示范法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容易接受,教育效果往往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四)情境感染法
情境感染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利用或创设各种教育情境,以境育情,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的方法。教育情境是指对学生有直接刺激作用的具体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教育情境具有形象性、感染性,容易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
五)规范制约法
规范制约法是用规范、制度等约|学生行为,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六)舆论影响法
舆论影响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通过健康向上的集体c论,形成积极的、浓厚的班级学习、生活的环境氛围,从而对身处其中的每个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方法。集体舆论是指班级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健康的班级奥论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七)心理疏导法
心理疏导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运用心理学知识、方法,对学生给予辅导、硫导或进行沟通,解开学生心理症结,使学生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其心理发展的方法。
心理疏导法的常用方式有心理换位法、宣泄疏导法和认知疏导法三种。
八)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是指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劳动等实践活动中,班级教育管理者运用心理学的行为改变技术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矫正,使其知行统一,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
(九)心理暗示法
心理暗示就是人们把一系列有关信息组成暗示序列,通过学习,下意识地吸收,达到激发内在潜力,加速和有效地实现人与外界信息的交流,促成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心理暗示法的类型主要有环境暗示、班风暗示、言语暗示、教师榜样暗示、形体语言暗示。
十)自我管理法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被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者。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班级主人翁精神、增强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促进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自我管理法要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需做到以下几点:提高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引导学生参与决策;建立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新机制。
九、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路
(-)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二)我国班级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2014年下材料题)
解决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强调师生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班级活动中最主要的要素是学生,学生既是班级活动的对象,又是活动的目的。因此,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新型班级的建立,从而为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提供了保证。现代教育的内在机制就在于从人的主体性源泉出发去发据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人的主动和谐的发展。因此,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获得持久发展。
3.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适当增加&小干部&岗位,适当进行&小干部&轮换:按照民主程序选举干部,使&小干部&从&教师的助手&变成&学生的代表&;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当&干部&引向当&合格的班级小主人&;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即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核心考点在材料题中应用实例】
2014年下半年真题:为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选了一篇课文改成剧本,准备排演课本剧。第二天,我在班上说了这一想法,很多同学都表示赞同。这时,我听到小雯和同桌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读。&&你管呢,让你演什么就演什么。&&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下课后,我请小雯来办公室,让她谈谈自己的想法。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每次您都是写好的剧本让我们演,能不能让我们自己试一试呢?&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长大了,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包办代替&,于是,我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小雯,她高兴地接受了。接下来,她就忙着和同学选课文、编剧本、做道具&&其间还找我做参课。班会如期召开,课本剧表演非常成功。
(1)谈谈本案例在班级管理方面给你的启示。
(2)作为班主任,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参考答案】
(1)本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班坂管理中,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班级管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墙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把学生当作班级管理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材料中的教师通过编排课本剧的形式来促进班会的良好效果,这是一种较为创新的做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值得肯定。在小雯同学有不同意见时,教师并没有加以斥责,而是私下谈话,了解缘由,并肯定了小的想法,将编排课本剧的权利大胆交给学生,这样极大地尊重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只有树立科学的班级管理理念,宋取有效的班城管理播,才能真正发挥班级管理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克分的、全面的发展。
(2)主任应该将学生视作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和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意味着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我们要注重到学生发展的已有水平,更要考虑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并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与措施。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成人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用全面的、证的眼光看学生,尤其是要注重一个班级里学生的不同需求与差异,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意味着学生是独立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造情境让学生在发挥自我能动性的基础上得到全面而充分地发展。
是否给力?快分享你的学习心得吧
好评(100%)中评(0%)差评(0%)
北京外国语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聚招价:¥7500
校方价:¥8000
推荐专业:英语&层次:高起专
北京语言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
聚招价:¥7500
校方价:¥8000
推荐专业:对外汉语&层次:高起专
聚招价:¥7500
校方价:¥8000
推荐专业:采矿工程&层次:高起专
中国传媒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
聚招价:¥7500
校方价:¥8000
推荐专业:新闻学&层次:高起专
聚招价:¥7500
校方价:¥8000
推荐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层次:高起专
聚招价:¥7500
校方价:¥8000
推荐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层次:专升本
聚招价:¥7500
校方价:¥8000
推荐专业:石油工程&层次:高起专
2018年二级建造师考试不过退
聚招价:¥35000
校方价:¥38000
推荐专业:二建包过&层次:二级建造师包过
法考小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培
聚招价:¥57000
校方价:¥58000
推荐专业:变态集训营之德胜班&层次:不过退费班
扫一扫或添加微信号-【】
全国统一咨询电话:400-618-2007
&&&&我们郑重承诺:发现比我们价格还低的机构或网站,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返还差价,并给予奖品鼓励!!!
&&&&网上报名配合派送服务(五环以内免费送听课证),令您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报名、交费与资料采购!
&&&&聚招网目前全国合作机构达到5000多家,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比较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机构!
&&&&一切以学员为中心,向广大学员提供专业咨询,通过全方位比较,让学员在最短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机构!
Copyright & 2012 聚招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9 京公网安备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长给老师送礼怎么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