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的意思是什么寓言故事是怎样的

唇亡齿寒的寓言故事是怎样的
由书奇供稿
  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可见唇和齿是荣辱与共、互利共赢的关系,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唇亡齿寒的寓言故事,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唇亡齿寒的故事
  晋献公要出兵攻打虢(guo)国,首先必须经过虞国,但是他担心虞国不肯答应借路。这时,晋国大臣荀息对献公说:&您如果肯将垂棘(地名)所产的名贵玉石与屈产(地名,均属晋国领土)所出的良马奉送给虞国的国君,然后再向他借路,我想他是会答应的。&
  晋献公有些犹豫地说:&垂棘玉石是我祖传的宝贝,屈产宝马是我心爱的坐骑啊。如果虞国国君收下了我的这两件珍贵礼物,却仍然不肯借路给我,那怎么办?&
  荀息于是对献公分析道:&虞国的国君如果不肯借路,他定然不敢随便收下我们的礼物;如果他收下了玉石和宝马,就一定会借路给我们。至于这两件宝贝,您有些舍不得,这也不要紧,只不过是暂时寄存在那里罢了,迟早还是要归还给您的。打个比方,我们将垂棘玉石放在虞国,就好比从内室移到了外室;而将屈产宝马放到虞国,也就好比是从内马圈牵到了外马圈一样。到时候,您如果要把这两件宝贝取回来,那还不容易吗?&
  一番话说得晋献公如释重负,于是决定按荀息的计谋行事。
  虞国的国君见到这两件稀世宝物后,有些动心,打算给晋国借路。这时,虞国大夫宫之奇出面劝阻说:&国君可不能这样做呀!虢国是我们的邻邦,他们与我国恰似一种唇齿相依的亲密关系,如果嘴唇没有了,牙齿是会挨冻的呀!长期以来,我们两国在危难之际互相救助,这并不是什么互施思德,而完全是战略上的互相需要啊。而今,您同意给晋国借路,让其攻打虢国。如果晋国在今天消灭了虢国,我们虞国在明天就会被晋国吃掉,这该是多么危险的事啊。&
  可是,虞国国君一心贪恋晋国的宝玉和良马,听不进宫之奇的劝阻,给晋国军队让出了一条攻打虢国的必经之路。
  晋国凭借自己的国力强盛、兵强马壮,很快就消灭了弱小的虢国。在班师回朝之际,又顺便剿灭了毫无准备的虞国。为此,荀息专门去虞国找回宝玉和良马,当面归还给晋献公。
  晋献公望着失而复得的宝物,十分得意地说:&宝玉还是我原来的那一块,没有变样;只是这马又多长了一颗牙齿,比去年大一岁了。&
  虞国国君为了贪图眼前的一点小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结果招致亡国的巨大灾难,这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是值得后人深思的。
  唇亡齿寒的成语出处
唇亡齿寒 ch&n w&ng chǐ h&n
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隔岸观火、素昧平生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正所谓是~。
  阅读拓展:息息相关
xī xī xiāng guān
息息相通、患难与共
漠不关心、水火不容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或事物关系密切
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清&严复《救亡决论》:&二者皆与扎营踞地息息相关者也。&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与生命的起源~。
相关文章推荐
相关热点排行榜
2阅读:3123
3阅读:2339
4阅读:1991
5阅读:1451
6阅读:1206
7阅读:1013
我们的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如果有侵权请联系:
Copyright @
乾程互联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6唇亡齿寒出自哪个典故_百度知道
唇亡齿寒出自哪个典故
“唇亡齿寒,辅车相依。”这句《贤文》出自春秋时期的一个典故。春秋时期,晋国的近邻有虢、虞两个小国。晋国想吞并这两个小国,计划先打虢国。但是晋军要开往虢国,必先经过虞国。如果虞国出兵阻拦,甚至和虢国联合抗晋,晋国虽强,也将难于得逞。
晋国大夫荀息向晋献公建议:“我们用屈地产的名马和垂棘出的美玉,作为礼物,送给虞公,要求借道让我军通过,估计那个贪恋财宝的虞公会同意为我们借道。”晋献公说:“这名马美玉是我们晋国的两样宝物,怎可随便送人?”荀息笑道:“只要大事成功,宝物暂时送给虞公,还不是等于放在自己家里一样吗!”晋献公明白这是荀息的计策,便派他带着名马和美玉去见虞公。
虞国大夫宫之奇知道了荀息的来意,便劝虞公千万不要答应晋军借道的要求,说道:“虢虞两国,一表一里,唇亡齿寒,辅车相依,如果虢国灭亡,我们虞国也就要保不住了!”这里的“辅”是指面颊,“车”是指牙车骨。面颊和牙车骨,是一表一里,互相依存的,所以叫做“辅车相依”。嘴唇和牙齿,也是表里相依的,嘴唇如果不存在了,牙齿失去掩庇,就要受寒,所以叫做“唇亡齿寒”,也叫“唇齿相依”。
可惜目光短浅、贪财无义的虞公,竟不听宫之奇的良言忠告,反而相信了晋国的阴谋欺骗,不但答应“借道”,而且愿意出兵帮助晋军,一同去打虢国。宫之奇预料祖国将亡,无法挽救,只得带着家小,趁早逃到曹国去了。
这样,晋献公在虞公的“慷慨帮助”下,轻而易举地把虢国灭亡了。晋军得胜回来,驻扎在虞国,说要整顿人马,暂住一个时期,虞公还是毫不戒备。不久,晋军发动突然袭击,一下子就把虞国也灭亡了,虞公被俘,屈地产的名马和垂棘出的美玉,仍然回到了晋献公的手里。
采纳率:9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唇亡齿寒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简要的说说这个寓言故事
简要的说说这个寓言故事只要几句话,精练地概括这个故事!
一个人想去偷一户人家门口的铃铛,以为按住自己的耳朵自己和别人就都听不到了,所以就按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结果被人发现了.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简要的说说这个寓言故事》相关的作业问题
同:都是说人不知变通,生搬硬套.异:前者是着重说人不知道事物会变化,后者主要说不尊重客观事实.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一只鹿非常口渴,连忙跑到泉水边去.他喝着甘甜的泉水,望着水里自己的影子,见自己修长而美丽的双角,得意洋洋,当见到自己细小的腿,又郁郁不乐.正当他看得入神时,有头狮子疾奔而来.他转身拼命地逃跑,一下就把狮子远远地甩在身后,因为鹿的力量是在腿上,狮子的力量是在心脏上.在空旷的平原上,鹿总能跑在前头,保住性命.但当他进入到树
是需要概括,但具体得看你要写什么,想写什么了.着重写写你比较有感触的,可以在后面呼应的,适当插入自己的观点,可以在概括中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通过形容词或者侧面表达.即使概括文章也要有详略之分.
兔死狐悲: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狗走狐淫:比喻卑劣淫乱.狗党狐群: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同“狐群狗党”.狗党狐朋: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同“狐朋狗党”.篝火狐鸣: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象磷火,同时又学狐叫.这是陈涉、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
刻舟求剑从前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江里.于是他急忙在船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停后,他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了很远了,但剑不会随船而行.用这种方法来找剑,岂不是很糊涂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墨守成规,要学会变通,学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1、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
楼主,下面这些寓言故事都是比较出名的故事,但算不算妇孺皆知我也不知道,总之大多数人都听过的,希望多你有帮助!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几次出使秦国,又随同赵王会见秦王,每次都凭着自己的大智大勇,挫败骄横的秦王,因此赵王很是器重蔺相如,一下子将他提拔为上卿,位在老将军廉颇之上. 战功卓著的将军廉颇见蔺相如官位比自己
1、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2、商人过分注重外表,使装饰外表的价值高于珠子的价值.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厂商为了获得利益,过份装饰外表,使得外表的价值高于商品的价值,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提高了许多
(1) 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大腹便便,膀大腰园、披头散发、虎背熊腰、衣冠楚楚、相貌堂堂 (2)描写人物品德好的成语无偏无党 先自隗始 浴血奋战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3)赞美自然风光的成语春寒料峭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满园春色 春华秋实 春风化雨 骄阳似火 暑气蒸人 烈日炎炎 秋风送爽 秋高气爽 秋
历史故事:负荆请罪 宾至如归 重蹈覆辙 唇亡齿寒 寓言故事:井底之蛙 揠苗助长 掩耳盗铃 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画龙点睛 女娲补天 能说会道:舌战群儒 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口吐莲花 娓娓而谈 出口成章 妙语连珠 巧舌如簧 侃侃而谈 能说会道 语惊四座 才辩无双 自然风景:银河倒泻 月夕花朝 水木清华 水光接天 水天一色
形容内心活动的成语 深恶痛绝 嫉恶如仇 愤世嫉俗 表示人物外貌的成语 风度翩翩 相貌堂堂 大腹便便 再问: 多几个我就采纳你 再答: 衣冠楚楚 贼眉鼠眼 花怒放,乐不思蜀,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定 心猿意马 再问: 能把他们区分开来吗? 再答: 表示人物外貌的成语 衣冠楚楚 贼眉鼠眼 形容内心活动的成语 心花怒放,
湖光山色,鱼米之乡,相得益彰,安如泰山,热情似火.
奋不顾身 舍己为人 义无反顾 勇往直前 螳螂捕蝉 亡羊补牢 掩耳盗铃 画蛇添足 南辕北辙 黔驴技穷 揠苗助长 滥竽充数 叶公好龙 画龙点睛 画蛇添足 买椟还珠 狐假虎威 愚公移山 害群之马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买椟还珠 守株待兔白雪茫茫 银装素裹 万里雪飘 千里冰封 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冰
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亡羊补牢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杞人忧天 井底之蛙 滥竽充数 狐假虎威 鹬蚌相争 画蛇添足 井底之蛙 庖丁解牛 望洋兴叹 郑人买履 神话故事:后羿射日 夸父追日 含沙射影 夸父逐日 八仙过海 嫦娥奔月 牛郎织女 精卫填海 叶公
历史故事成语:完璧归赵、围魏救赵、退避三舍、毛遂自荐、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一鼓作气、千金买骨、讳疾忌医、 卧薪尝胆、杀妻求将、惊弓之鸟、高山流水神话故事成语:百发百中、半途而废、杯弓蛇影、鞭长莫及、宾至如归、病入膏肓、伯乐识马、不耻下问、出尔反尔、出奇制胜寓言故事成语:开卷有益、博而不精、百发百中、捕风捉影、必恭必敬、
历史故事:纸上谈兵 卧薪尝胆 背水一战 望梅止渴神话故事:夸父逐日 开天辟地 八仙过海 精卫填海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亡羊补牢 刻舟求剑 自相矛盾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螳螂捕蝉 亡羊补牢 掩耳盗铃 画蛇添足 南辕北辙 揠苗助长 滥竽充数 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夸父逐日 八仙过海 嫦娥奔月 精卫填海 天衣无缝 女娲补天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退避三舍 闻鸡起舞 卧薪尝胆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指鹿为马、开天辟地、掩耳盗铃、唇亡齿寒、精卫填海、女娲补天黔驴技穷是历史故事、寓言故事还是神话故事?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指鹿为马:历史故事!指鹿为马一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开天辟地:神话故事!“开天辟地”这个成语来源于徐整《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这说的就是古时候流传着的一个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掩耳盗铃:历史故事!原为盗钟掩耳,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掩耳盗钟反而不常用了.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唇亡齿寒:历史故事!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反之,嘴唇无齿则一无是处.比喻利害相关.精卫填海:神话故事!《山海经》记叙的一则故事,说的是中国上古时期一种叫精卫的鸟努力填平大海.《山海经》记述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精卫.精卫原来是炎帝宠爱的女儿,有一天她去东海玩,可是突然风暴袭来,她死了.女娃变成了鸟,名字就叫作“精卫鸟”.精卫鸟去西山衔来石子儿和树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晋代诗人陶渊明写诗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后来人们常用“精卫填海”这句成语,比喻按既定的目标坚毅不拔地奋斗到底.《精卫填海》也是38集大型古装神话剧的名字.女娲补天:神话故事!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他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黔驴技穷: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出自唐·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是一个用来比喻有限的一点技能也已经用完了的贬义词,现在多用于讽刺一些虚有其表,外强中干,无德无才的人.本词现用途广泛,多在各大新闻报纸中出现,以来讽刺批判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更多,尽在4399儿歌故事大全!
【大黄鸭嘎嘎】虞国和虢国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然而虞公贪图财宝,两次三番同意借道给晋国攻打虢国。宫之奇再三劝阻不成,最后举家迁出了虞国。果不其然,晋国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灭了虞国。
&&& 宫之奇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一直坚决主张虞虢联盟,以对抗晋国。然而虞公不谙唇亡齿寒的道理,为了眼前的短暂利益,放弃自己的盟友,最后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
热门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唇亡齿寒文言文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