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自己心理有没有问题心理医生之类的?有几个问题想麻烦您下

心理治疗没有绝对的真实,而是在建构真实
过去我们认为,所有的心理问题都跟我们早年受到的创伤有关,这些创伤都是实实在在的。后来发现这些东西不见得是实实在在的。在分裂分析中,我们并不关心他早年受到的创伤是什么,而是关心他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这是创伤。
1、咨询是自己的需要,不是别人的需要,如果你认为你的朋友应该去咨询,那是你的问题,不是朋友的问题。
2、咨询师对来访者所持态度一定是“未知”的,不要对对方过早下判断,耐心的跟随他的言语与情感。
3、言语就是一种“催眠”,我们每天都在催眠着他人,同时也在被他人催眠着。
4、眼睛只是一种感觉器官,眼睛的世界在不断的改变,而心的世界才是真正永恒的……
5、咨询师应该把心理学看作建筑学,而非考古学,不是追溯当事人的真实,而是要利用当事人的事件和故事,找到记忆中比较有利的资源,建构让当事人的内心感觉好的故事。
6、如果一件事情是无效的,为什么要重复?为什么不去寻求更多的方式?我是心理医生,但并不主张有一点问题就去找心理医生,很多问题对我们的生活和心理成长是重要的,它可能是一种有用的资源而非障碍。
7、客观上讲消极情绪如果不是你强留住它,那么它表达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消失,因为情绪是一种能量,能量会根据一种递减的方式消耗,你需要思考的是你的什么行为、什么想法让你的消极情绪被保留起来?
8、人往往不是对事情痛苦,而是对事情的解释痛苦。咨询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建立有效的解释。
9、扰动来访者的原有图式,不期待他立竿见影的改变。
10、我要讲一个理论叫“汪汪”理论。什么是汪汪理论呢?我们现在可以通过言语交流的东西是非常少的。我们都知道狗的叫声是有充分的复杂性的,有很多种类,比如说有的狗是藏獒,它绝不会汪汪地叫,小京巴才会汪汪地叫。但是我们的言语在一个现实定义方面,使用了“汪汪”这一个词。“汪汪”这个词叫通约,就是说我们只要看到“汪汪”,就会觉得这是狗的叫声。言语所能表达的是“汪汪”的层面,我们要忽视巨大的差异性,来导出一个通约的逻辑来交流。也就是说言语的存在不是为了真实的描述,而是为了交流我们对真实的感受。其实科学层面所实现的交流,都在“汪汪”层面上。大家把这个想通了,就把心理学想通了,也把所有的科学想通了。
11、心理学不从你所讲述的别人的故事来推导别人发生了什么,如果要分析,也只能分析讲故事的人。
12、首先,你要知道多疑给你带来什么,有没有可能只是你认为自己有多疑的情绪,而别人却看不出来,如果别人看不出来那就不是什么问题,只是你内心世界的一种感受而已。
13、心理学里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心理学的认识是建立在心理学者的主观对对象表露出的客观现象的分析、认识,但往往只能认识到表层心理状态,深层的无法可知,专家对此怎么看?我很同意这种观点,现在心理学已开始放弃决定论或者归因的思想,认为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和问题到底是什么可能是无法真正判定的,所以心理医生往往保持一种无知的态度,注意倾听和共情并采取多种视角,帮助当事人对他的问题产生新的感觉,由当事人自发的去寻求改变。
14、咨询师情绪不好时一定不要接待来访者,因为这种场一定会给对方带来消极情绪。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当自己状态不佳时,一定不要评价、建议,因为你无法做到客观。
15、你如何宣泄和表达你的情绪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不能伤害自己,也不能干扰他人。
16、我们看过《沉默的羔羊》这部电影,它是一个带有经典精神分析的一个影片,但是现在心理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更多关注的不是对人的分析,而是对环境的分析,不再着重帮助的模式,而更着重于关怀模式,因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17、在心理学没有真正的好坏,只有被认为的好坏,所以心理学关注的是判断好坏的标准,而非被标定为好人或坏人的人。
18、我们的很多概念系统是文化构成,研究文化构成我们才能知道人们内心痛苦的根源,其实大多数心理痛苦都是观念的痛苦,检视这些观念是心理学首先要做的事。一般来说心理学不允许贴标签,不认为什么东西一定是好,什么东西一定是坏。
19、自卑和自信是同时存在的,他们可能会表达成一种对称关系,没有谁只有自卑没有自信,也没有谁只有自信而没有自卑,这是两种重要的内心力量,离开谁你的生活都将出现麻烦。
20、看与不看心理医生得由自己决定,心理医生无权来做这样的建议。一般来讲,看心理医生是否有效,跟心理医生的水平关系不大,跟你是否准备好改变关系更大。当你要去面对心理医生的时候,你是否做好了重新选择的准备?你是否愿意自己来承担一些责任,而不是希望别人或者环境来帮助你承担?你是否愿意接受不同的内心体验而把它们看成是人生必须的东西?这些东西更能决定你咨询是否有效果。
21、没有痛苦的生活是不真实的,我们越想逃避痛苦就会越痛苦,因为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一切都在发展,所以快乐、幸福、满足只是偶然性的东西,而不快乐、压抑、不满足、不幸福却是生活的常态,我们不能逃避这个常态,去过度寻求偶然性的东西。我同意体验是最重要的,不管是什么样的经历,你有了体验你就有了收获,你的生命就有更多的价值。
22、我们的观念会造成我们的内心现实,当我们来处理这些内心现实的时候,我们的精力就被浪费了,我们成了名义上的真正的病人。
23、有关自信心的问题,可能我们受文化的影响太多,其实不自信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在我们不熟悉的环境里,我们需要用不自信来提高我们的警觉,增强我们的防御能力,减少我们可能被伤害的程度。
24、假如咨询师对当事人糟糕的东西感兴趣,当事人总会告诉他比原来更糟糕的故事。因为当事人会无形中把咨询师的期待放进去,会无意识地迎合咨询师——是咨询师内在的内心地图决定了咨询如何继续推进。
25、对一个人、一个家庭怎么样才叫好,一个心理症状是消除好还是保留好,咨询师并不知道。自组织理论让咨询师不敢轻易地对这些问题下结论。他举例,像比尔o盖茨,假设当年他要休学创业,他的父母请一个心理医生给他治疗。心理医生通过一番治疗让比尔o盖茨意识到休学创业是一个心理疾患,从而放弃了这个念头,那么他很有可能成不了今天的比尔o盖茨。
26、如果诊断当事人抑郁,那咨询师的眼睛就只看到抑郁,再也看不到其他的方面,因为当事人已经被视觉标定了,而认知有一个自动求证的过程,当事人会在这种暗示下真的变成“抑郁”。
27、后现代更推荐非言语的治疗,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心理学家们要转向一些非言语体系的帮助。这种方式是以一种Group小组,以来访者帮助来访者。这样获得的成效更大。
28、只要妈妈说,宝贝你的缺点不改,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孩子就突然发现自己的某一部分是不受喜欢的,并对此逐渐产生认同。所有三岁以后的孩子,他的眼睛就不亮了,不像天使一般。直到70岁以后的老人才会重新发亮,因为他可以随心所欲不逾矩。对错对他来讲就没有意义了,因为活得太长了就不在乎了。
29、过去我们认为,所有的心理问题都跟我们早年受到的创伤有关,这些创伤都是实实在在的。后来发现这些东西不见得是实实在在的。在分裂分析中,我们并不关心他早年受到的创伤是什么,而是关心他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这是创伤。
30、“心理治疗没有绝对的真实,而是在建构真实。”记忆是随时随地的建构创立出来的,一个人5岁时讲一件事和10岁时讲可能是不同的,等到50岁时再讲,就会加入更多那个年龄的认识。记忆是不可靠的,因此单凭记忆去追溯人成长的心理学也是不可靠的。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我想看心理医生。麻烦引荐一下。谢谢
我想看心理医生。麻烦引荐一下。谢谢
医生回复(1)
你好!你的情况没有说得很清楚!请把你的具体情况说清楚点!才好判断!南京晓然---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 心理咨询前
我认为自己没有心理问题,我需要做心理咨询吗?是的,你需要。
大多数美国人把接受心理咨询看成是自信与富有的象征,总统也拥有自己的心理顾问。当人们一旦遇到诸如挫折、不和以及心理困惑之类的问题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心理工作者。
美国公众有一种普遍的认知:成功人士一般离不开两个人的扶持。这两个人常常被美国的成功人士誉为是帮助他们走向“成功的翅膀”:一个是法律顾问,一个是心理顾问。大多数美国人都把接受看成是自信与富有的象征,总统也拥有自己的心理顾问。当人们一旦遇到诸如情感挫折、人际不和以及心理困惑之类的问题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心理工作者。
而在中国,许多人把找心理咨询师看成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当有人提到要去做心理治疗时,多数人的反应就是:这个人的心理一定是有问题了。“去找心理医生是一件不愿让他人知道的事”。
有资料统计,在美国,每一个中产阶级都有自己的心理顾问,每百万人口中有550名心理工作者,平均每1,800人中有1名;在德国,2,000人当中就有1名心理咨询师;在日本,拥有心理咨询师的公立初中达到了3,750所。而在中国,100万人口中仅有2.4名心理服务人员。
有人在问:什么样的人需要心理咨询?
心理学家们认为,有两种人需要心理治疗。第一种是需要让自己紧绷起来的人,第二种是需要让自己放松下来的人。在寻求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会帮助求助者找回自己需要的心灵平衡点,协助来访者发现问题所在,并找出解决的方法。
有谁敢说自己在一生中身体都不会生病呢?
人的一生,从呱呱落地到年老去逝的整个人生历程中,偶发的头疼脑热、感冒咳嗽等大小疾病会时常伴随着我们。所有的人在一生都会致力于追求快乐、渴望着健康、祈求自己能够长寿。人们都清楚我们的身体会生病,但是很多人却忽视:我们的心理也一样会生病。
如今日益广阔的社交天地,为人与人之间“感染”制造了更多的传染渠道。面对这样一个特珠的时代,有谁敢说自己能够终身不需要接受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呢?
传统心理学的心理治疗是从精神病理学的观点来看待人们的,他们研究的对象是心理问题,他们治疗的目的是祛除各种心理问题。为此心理治疗给老百姓们留下的印象:去看的人,肯定是一个精神上有些毛病(问题)的人。当我们的躯体有疾病时,人们都懂得积极去看医生;可是心理有些问题,或是患有精神障碍时,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或者即使知道自己是有心理问题,但就是忌讳就医,担心去心理诊所看过医生后,别人会瞧不起自己,怕受到他人的歧视。结果是不少的心理患者贻误了心理咨询的最佳时间。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纳对心理咨询的定义:心理咨询是指一种专门向他人提供帮助与寻求这种帮助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助人者的手段及其所创造的气氛使人们逐步学会以更积极的方法对待自己和他人。
心理咨询能够为人们提供全新的人生经验和体验。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与社会,逐渐改变自己对外界不合理的思维、情感和反应方式,并学会处理好各种关系,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质,以便更好地发挥个人的内在潜力,实现自我的价值。
经常会接到这样的问题:“怎样的人需要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往往会很简单的回答:“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
“我的心理很正常,我认为自己没有心理问题,我需要做心理咨询吗?”
心理咨询并不只是针对心理问题去治疗。心理咨询的重点是面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疑惑、认知扭曲、误区、情感困惑等看似简单的生活小问题,所引起的情绪不良反应。简而言之:心理咨询师就是帮助人们解除心理困惑的心灵工程师。
在心理咨询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倾诉。通过对的宣泄,来帮助求助者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找到面对情绪的有效方法,帮助求助者释放心头的压力。
一般情况下,心理咨询师会针对不同的问题,并应用不同的方法使来访者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求助者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使那些深陷生活旋涡,背负沉重、思路常常堵塞的求助者,打开心路,更加正确地对待自己,增强自信心,学会处理好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使求助者重新拥有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在越来越发达、进步的现代社会中,心理咨询师是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中必需的良师益友。心理顾问的职业专长就是引导人们正确的认知自我,帮助人们恢复爱的能力,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心理咨询师通过启发求助者的,使求助者学会自救,“教人自渡、授之于渔”是心理咨询的目的
在心理咨询中,人们爱的能力得到了恢复,重新感受到被爱、被关注、被肯定的积极情感。人们惊喜地发现:原来生活是这样的美好,快乐是可以去学习的。
每个人都有获取幸福力量的能力,只要我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就能赢得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生活。
满怀喜悦与希望,
满满地爱上你自己,
就一定会与所有幸福美好相遇。
如果您有任何困扰,可以随时咨询晓然的在线或直接与我们的心理咨询师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
心理咨询预约电话:025-
微信公众账号:njxlzx(朋友们-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输入“”)
------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中心
微信扫一扫,开启免费咨询
关于心理咨询
营业时间:每周一、三、五、六、日 9:00-17:00
&&&&&&&&&&每周二、四
9:00-20:30
预约电话:025-
行政电话:025-
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203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扫一扫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南京晓然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有山西太原的吗 想去看心理医生
先了解一下?
有山西太原的人吗?我是山西的一个小城市,心理咨询没有那么完善,所以想去山西。心理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我的学习生活。
因为想一个人去,然后提前了解一下,哪个医院有心理这方面的?或者咨询所,价格大概是?最好离火车站较近的。
我还是学生,所以,在还没有想好问么告知父母前,我想去确认一下,所以,谢谢你的告知。
暂无回答,来抢首答吧!
心理公开课
壹心理学院
壹心理测评
壹心理咨询
口袋心理测试已解决问题
心理有问题病人自己可以治好吗?还是一定要去看心理医生。会不会越看心理医生病越重阿?
浏览次数:5657
用手机阿里扫一扫
最满意答案
该答案已经被保护
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有几个人一生中没有几次大的心理波折呢?没有.不是有个常用语叫&上火&吗?什么是上火,就是心理有事,想不开,或心烦意乱造成的,从而引起了身体抵抗力的下降.午子胥一夜愁白头,毛主席在解放前每遇大波折也会愁眉紧锁大病一场.心理病这个词我一直不认同.你能说午子胥毛主席或者说每个人都有心理病吗?不能这么说啊.当然我们不玩文字游戏,如果专家们把那些心中一时化不开的疙瘩叫做心理疾病,那么每个人都有一点的.晚上你觉得快要崩溃,可第二天一觉醒来,阳光还是那么明媚,天也很蓝.一个人的一生要过很多关,跨很多槛,内心世界的槛虽然看不见,却常常是最大最重要最惊心动魄的槛.外人无法理解.心理学的研究是必要的,人类最该关心的地方就是内心世界.可心理学又是最难研究的,一人一世界,摸不着看不到,只能通过所谓的&黑箱法&进行研究.是一门实验学科经验学科.所以那些有名的心理学家常常是在一把年纪时才有成就的.所以真正的对多数人有大帮助的心理学家(我不太喜欢用心理医生这个词,心理病很难界定)是不多的.在中国我都不知道有没有.那些所谓的心理门诊除了一小时多少钱的收费以及弄一大堆电极的所谓测试外,还有什么呢?我不信那些人真懂人的心理.以下是我对于解决问题的看法.首先我来谈一下心理的承受力.什么叫心理的承受力.就是心理受冲击的耐受力.常听人说:吓死我了;有名言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这都是在讲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生活中有太多的地方涉及这个问题了.比如说不能对不治之症的病人说他真实病情怕他受不了啊;比如说小孩不让看血腥暴力的电视啊,一个心脏病人中了五百万也是不好让他知道的,这些都在讲不同的人的心理承受力是不同的.加强你的心理承受力!鉴于问题的复杂和时间的关系,我只能说点小方法做为建议,你也可以自己想办法.坚持做体育锻炼,当然要量自己的身体情况而行.比如慢跑,一天在起床后或晚上睡前做半小时左右的慢跑,可以平净你的内心,增强你的信心.加强你对自己心理的控制.你也可以练瑜珈或太极拳.这些对心理的锻炼与恢复很有好处.静坐也是很有效的.不过如果你要是效果不理想心思静不下来,还是试上面的方法好,以动致静.当方法逐渐有效,信心开始恢复后,要正视生活中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困扰,一个个解决它们,这样心理承受力提高才能更显著.心理承受力的问题先解决了.然后要有意识地积极训练自己的思维.一般心理困扰大的人常常是&想不开的人&.问题解决,心结解开,自然心理困扰也没了.所以加强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用的.比如事情要全面分析,一能以偏概全啊,平时注意换位思考,常从另外的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小故事:从前一个人拿了一根竹杆过城门,到了晚上还没过去,怎么回事呢?他始终是横端着杆子,而杆子长比城门宽,这就是不懂换位思考的极端情况).有专门讲思维方法的书,网上的内容也很多.多练有好处.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心理的控制.就是我想想什么就想不想想我就不想.说来容易,做起来是不容易的.很多人就在这里出的问题.上面的心理承受力和思维训练的问题解决后,对自己的心理控制会有巨大的改善的.也可以找一些小方法训练自己.就写这么多,希望你心情尽快好起来.下面是我又写了一遍的内容,与上面有些不同.刚开始上面的内容提交时不知怎么的就没了,我以为是有什么敏感词,百度不让发.又不甘心想了那么多却白花时间了,所以又回忆着打了一遍.放到下面吧,供参考.没什么大不了的.做为智慧生物的人来说,心理出现困扰,甚至较大问题太正常了.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几次大的心理问题.当然有的人解决得好,有的人解决得不好,留下心理阴影.举个例子:伍子胥一夜愁白了头.就是其巨大心理波动造成的.心理问题一般不要当做病.我不赞成心理医生的提法.而且没有多少好的心理医生.心理学做为一门实验科学经验科学.有名的心理学家几乎都时在一把年纪时才出成果的.下面从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第一,增强心理承受力.心理承受力就是心理受冲击的耐受力.&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说明这种人心理承受力强,可当大任.每天早晨起床后或晚上睡觉时慢跑半小时.或练瑜珈太极拳都能平静内心增强心理承受力有帮助的.然后逐渐的敢于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也能增加心理的承受力.训练自己|||来心理咨询室的人,并不代表说你就有病,因为心理咨询都是针对正常人的,几乎所有人在一生当中都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就像人会感冒生病一样。有的心理问题经过自己的调整、同学朋友的帮助就能够得到解决了。有的时候,心理问题已经影响到你的学习、生活,你自己已经无法调整自己,别人的开导对你也无效,这时你可以选择求助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具有专业的心理学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快地看清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郁闷了吧会感觉时常压抑吗?只不过你最近心理很累而身体又太放松爱钻牛脚尖吗?|||觉得有病的人就是没病找病。有病的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有病。所以你没病,不要胡思乱想了,让自己充实起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心理医生不会强迫你说心事的,一般只会引导你自愿说出来。其实也就是朋友聊天一样。至于你是不是有心理上的问题,你想太多的话那就没有也变有了。...另外你标题那个问题好奇怪....如果越看心理医生病越重...那这个行业还可能存在吗?...虽然你很心灰...不过看得出来你还是心存一丝希望的。|||心理医生都有对咨询者保密的义务,如果觉得自己调整很困难,还是去看医生吧。|||想开点没事的去看看也好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正在进行的活动
生意经不允许发广告,违者直接删除
复制问题或回答,一经发现,拉黑7天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
扫一扫用手机阿里看生意经
问题排行榜
当前问题的答案已经被保护,只有知县(三级)以上的用户可以编辑!写下您的建议,管理员会及时与您联络!
server is ok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看心理有没有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