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大全表对小学生进

& 热门标签: & & & &&&>>&&>>&&>>&&源于生活,融于生活——浅谈幼儿传统节日教育
作者:汤少君&&来源:绍兴市越城区元培幼教集团&&上传时间:本文通过对幼儿传统节日教育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在幼儿园实施幼儿传统节日教育的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并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幼儿了解、体验传统节日的
民俗习惯,感受中华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在中国,传统节日是指那些由历史沿袭下来流传于民间的约定俗成的节日,它包括: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等。大多数传统节日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思想和文化最重要的积淀。然而我们看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节日在人们心目中已出现了弱化的趋势,民俗文化面临严峻的生存、发展的困局,故开展对幼儿传统节日的教育刻不容缓。
一、幼儿传统节日教育的问题
我们在实践教育中发现很多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了解与感受甚少,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孩子之中已经被淡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传统节日教育的&伤风&现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崇尚过&洋节&,当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外国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时,我国的传统节日却相形见拙。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只是走形式,幼儿对节日的由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了解甚少或全然不知。而且,现在很多家庭,过节无非就是求个热闹,每个节日形式上大致一个样:聚会、吃喝、娱乐,节日的文化氛围日渐淡漠,甚至有的祖辈在一些传统节日搞迷信活动,曲解了节日的文化内涵,使不良风气乘虚而入。
(二)传统节日教育的&吹风&现象。
在幼儿园,许多老师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在谈话活动、集体教学活动中渗透一些,但很多时候都是简短与随机性的,属于蜻蜒点水似的吹点风、下点雨现象,幼儿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与认识就仅仅停留在表面,因此,他们不可能在节日活动中获得认知,产生情感共鸣。
(三)传统节日教育的&暧风&现象。
我们也看到,许多地方越来越重视弘扬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开展各种各样、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引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同时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比如,杭州每年的正月十五都会举办元宵灯会;绍兴每年会举办声势浩大的祭禹活动等。
二、实施幼儿传统节日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一)节日教育活动要有所选择。
传统节日是特定社会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具有时代的烙印,其精华与糟粕并存,因此,在幼儿园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应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那些对幼儿没有教育价值或者幼儿不易接受文化内涵的内容一定要合弃。
(二)节日活动组织要针对幼儿实际。
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应该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每个年龄段幼儿都具有其不同的发展特征,因此要根据其年龄特点,制定相应的目标、内容和具体措施。
(三)注意整合社会资源。
为使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教育取得真正实效,需整合家庭、幼儿园、社区资源,创建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环境,并使教育目标、内容实现传统节日主题和环境创造,其他各类活动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形成高效的教育资源。
(四)注意节日教育的目标是幼儿的快乐和发展。
传统节日中蕴涵了一些快乐的元素,对幼儿来说,节日就是愉快,节日就是游戏,节日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节日活动顺应了幼儿的天性,节日活动渗透了社会文化,也体现了老师们对幼儿的了解和理解。
三、实施幼儿的传统节日教育的方法
(一)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的新理念,通过网络、杂志和报纸等媒体,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思考如何&筛选、挖掘中国传统节日中有教育价值的元素&,思考如何&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的核心经验,建构各个年龄段幼儿节日教育的框架和内容&。
(二)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
由于中国传统节日较多,有些传统节日中一些有教育价值的元素被遗忘、忽视,我们应深人民间进行采风搜集,挖掘传统节日教育价值。同时通过谈话和家长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饮食、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的知晓程度。在筛选、搜集和整理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本着&少而精&的原则,选择内容健康的题材作为教育内容。
(三)创造环境,渲染传统节日气氛。
环境作为幼儿园的一门隐性课程,在激发学习兴趣、幼儿的主体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创造传统节日环境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环境和传统节日的对话,使节日融入环境。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可根据节日特点美化班级环境、丰富班级区域小环境等。在开展节日活动期间,多途径地源于生活,融于生活。丰富区角活动材料,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投放材料,让幼儿在自主活动中增进对节日文化内涵的了解。
(四)多通道感知,提升综合能力。
在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中,我们应为每个幼儿提供主动感知的平台,使幼儿在亲历亲为中获得真正的发展。可以通过以下的尝试:
A查: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图书资料、网络等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来历、传奇故事、习俗等,对这些传统节日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B问:可让幼儿通过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长辈,询问他们小时候怎样过这些传统节日。
C品:很多传统节日都有一些特定的民俗食品,让幼儿通过尝一尝这些民俗食品,了解这些习俗背后的故事。
D做:根据不同节日的习俗,可以组织幼儿尝试去制作一份民俗食品或者参加一项民俗活动,让幼儿能深刻地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
(五)家园互动,升华教育。
为赢得家长对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的支持,首先,我们可以采用班级家长座谈会的形式宣传家园合作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其次,利用各种渠道如家长园地、班级网页等让家长了解本学期幼儿园、班级要开展的传统节日教育内容和一些家长需配合支持的事项。最后,可以组织一些&亲子制作活动&,从而加深感受。
摘编自《考试周刊》,6~187
编辑:cicy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相关博文:
阅读人气:1292阅读人气:1305阅读人气:734阅读人气:709阅读人气:1164
已回答相关问题:
[]阅读人气:2541[]阅读人气:1448[]阅读人气:1276[]阅读人气:2336[]阅读人气:2554
12345678910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123 用&&户:
自动登录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东方之星学前教育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东方之星幼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幼儿教师网
号 -4 | 京公安网备 10337 号浅谈如何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幼儿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_百度宝宝知道浅谈如何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幼儿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_百度知道
浅谈如何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幼儿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采纳数:934
获赞数:3305
 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它蕴含了我国人民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等优良品德。虽然每个节日都有各自的来历与风俗,但都崇尚家人的团聚与和谐,表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如:全家团圆的中秋节、尊老敬老的重阳节、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七夕节、龙抬头、清明节、端午节等。
  节日文化内容深厚,历史久远,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习俗不同,单靠幼儿园进行传统节日的渗透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家长资源的挖掘利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更加认识到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创设离不开丰富的物质基础,而资源的整合利用离不开有效的家园互动。  一、密切家园联系,建立平等、合作的良好家园关系
  在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中我们通过“传统节日专栏”宣传各个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各班教师还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采用“家园直通车”“家园联系栏”“家长信箱”“主题墙”等形式,搭建家园之间相互交流传统节日的信息平台。并在每个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向每个家庭发放了“节日调查表”来了解家长对传统节日的来历知多少、玉门本地人怎样过传统节日、传统节日的民俗习惯等。例如:通过《龙抬头节日调查表》我们了解到玉门本地人在农历的二月二这一天无论大人小孩都要去剃头、理发来纪念龙抬头的日子,也是寓意着自己能像龙一样健壮、腾飞。到节日这一天我们就鼓励孩子跟着家长去理发,让幼儿感受节日中人们争相理发的热闹场景。然后教师再通过《认识龙》、《节令与龙抬头》、《龙年的由来》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的组织实施让幼儿了解龙的有关知识和节日的民间风俗,懂得了各地在过传统节日时会有不同的风俗。通过《元宵节调查表》我们了解到玉门地区有闹社火、放烟花、赏花灯、吃元宵等习俗。我们动员家长带领幼儿在节日时观看社火表演,观赏烟花。并在家长的支持与指导下,设计组织了美工活动《搓元宵》《制作花灯》,使幼儿在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中感受到喜庆、热闹与祥和的节日氛围,加深幼儿对元宵节的认识与感知。  二、有效的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和教育活动的实施
  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中,我们根据每个节日的风俗特点,利用家长资源在园内外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园互动活动,不仅让家长和幼儿感受团圆、和谐、快乐的节日氛围,更有效地促进了亲子之情。
  例如:在中秋节到来之际请家长与幼儿一同收集有关中秋节的图片、故事、传说,在幼儿有了一定中秋节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开展了“快快乐乐过中秋”主题系列活动,并邀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亲子赏月晚会》让幼儿、家长感受中秋团圆集体过节的快乐。我们还了解到本地人在中秋节有烧锅盔、献月亮、馈赠亲友等食俗,我们就相应设计了美工活动《做锅盔》,邀请家长共同参与亲子制作锅盔来让幼儿了解玉门本地人过中秋的习俗和食俗,并初步了解了锅盔的制作方法。元旦“迎新年”亲子活动,我们事先发送“请您帮忙”的家园互动信后,家长送来了对联、福字、中国结、灯笼、窗花等各种春节物品,我们把这些物品布置到主题墙、活动区当中,教室里呈现出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教师、幼儿、家庭、多向互动方式。同时,让我们明白了家庭资源是节日主题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资源。
  三、引导家长有效利用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生活化的教育
  教师应注重幼儿园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请家长抓住节日契机对幼儿进行社会化、生活化教育。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是学问,如:清明节到了,我们要求家长带着孩子参与踏青扫墓,祭拜祖先的活动,让孩子感受家人悯怀先祖的亲情。端午节,父母在和孩子吃粽子之余,给孩子讲一讲屈原的故事;在重阳节(老人节)这一天许多父母带领一家老少去爬山,和孩子一起挑选礼物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并说一些祝福的话,让孩子们从小就深深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与欢乐,感受到尊老敬老,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这些家庭活动不仅让大人小孩感受到浓浓的民俗文化,还大大融洽了家长与孩子间的亲情,增强了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长辈的社会性情感。  四、发挥家庭教育优势,增强幼儿对节日的全面体验
  我国每个民间节日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节日的庆祝活动有的在白天进行,有的在晚上进行,有的是社会活动,有的则是在家中和家人共同的活动。可见,幼儿园单方面的节日庆祝活动承载不了民间节日活动的全部内涵,无法代替家庭、社会在节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家长挖掘自身潜在的教育资源,发挥家庭教育优势。如:教师在节前要注意给孩子和家长布置任务,让家长利用节日机会带孩子参观、游览、访友、观看节日电视文艺节目、电视传媒等,节日家庭活动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过节后,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孩子开展游戏、讨论,或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来园,进行以节日为主题的亲子游戏活动,通过亲子活动把孩子对有关节日的所见所闻转化为其内在经验。家长们在帮助收集资料的同时,还可协助教师丰富孩子一些和主题活动相关的知识,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增加对节日文化全面的感知与体验,感受节日的氛围及团圆的意义。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影响是其他教育环境无可比拟和取代的,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结合,使教育渗透在了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节日活动更需要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统整各方资源,形成教学合力,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在多渠道的参与下,增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与感受,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深深地扎根于幼儿的心田,并一直传承下去。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走进民俗节庆,感悟生活中的美――浅谈对幼儿园民俗节庆活动的思考
走进民俗节庆,感悟生活中的美――浅谈对幼儿园民俗节庆活动的思考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就是祖先在五千年历
【题 名】走进民俗节庆,感悟生活中的美――浅谈对幼儿园民俗节庆活动的思考
【作 者】周晨燕
【机 构】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胜浦金光幼儿园
【刊 名】《新课程学习:下》2012年 第5期 166-167页 共2页
【关键词】幼儿园 民俗 节庆 收获
【文 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就是祖先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创造的节日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纲要精神,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感知、体验传统民俗节目热烈喜庆、欢快等浓浓的节日氛围,初步了解健康的民俗习惯,紧紧利用民俗节庆的有效契机,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的节日教育。幼儿园节日教育是依附于幼儿生活环境存在的,环境在节日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利用、创设相适宜的教育环境是对幼儿进行民俗节日教育的有效手段。
【下载地址】
本文导航:
幼儿园,民俗,节庆,收获
上一篇:暂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怎么做
当前位置: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怎么做
&&& 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是不争的事实!2005年韩国申请江陵端午祭为世界遗产,不久后韩国某公司将“端午节.cn”这一中文域名抢先注册,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不是滋味”,而今韩国申遗成功,也许我国大多数人也是——“不是滋味”。
&&& 其实,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周边各国的影响非常大。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这种影响。由此形成了世界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特别是其中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思考。
&&&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在世界上素来享有盛誉。这么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怎样去传承呢?
&&& 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国怎么做
&&& 1.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度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一次讲话时提到: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基于此,习总书记号召全国人民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 2.一份调查问卷看到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 调查显示:十八岁以下的市民对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国画书法关注较多。19-30岁市民更多的关注传统文化、中国戏曲、民间工艺。31-50岁的市民在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的关注更多一些。50岁以上的关注焦点在农业文化,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国画书法,民风民俗等。总体而言,市民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较高。
&&& 3.媒体人这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传播,中国的电视制作者们一直在探讨和尝试。从《百家讲坛》开始,到今天的《中国成语大会》《汉字听写大赛》《中国诗词大会》《成语英雄》《中国灯谜大会》……
&&& 节目巧妙地将中国文化的传统精髓融合在全球流行的竞技中。而毕淑敏、郦波、蒙曼、王立群等嘉宾又对诗词背后的故事,成语的来源、古意、典故等进行深度解读。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对诗歌的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 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教师怎么做
&&& 1.从古诗词中了解传统文化
&&& 作为教师的我引导孩子们从古诗词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如李白的《赠汪伦》、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高适的《别董大》等,表达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中,不仅让学生体会到诗中的情和理,更要让他们感受到祖国风光的壮美,且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 我们的古人文化功底深厚:如对月亮情有独钟,一轮圆月,引发了诗人无限的遐想,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们去细细品味诗人对月亮的不同情怀。
&&& 有表现自身的孤单冷清: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还有表现欢欣的心情和美好的年华:晏几道《鹧鸪天》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苏轼《中秋》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2.从经典故事中了解传统文化
&&& 如《孔子拜师》《孔融让梨》,传统的教学,只是注重故事和课文字面意思的讲解,却恰恰忽视了文章后面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仁爱和孝道思想,就像发掘只是打开了那道通往宝藏的门,可惜之极。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让说教和课本的生动事例结合起来,丰富起来。讲解的时候例举一些类似且有趣的故事,让小学生有直观的认识。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课本知识,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又感受了我国优良文化礼仪传统的熏陶,德才并重,可谓一举两得。
&&& 3.从中国传统节日中了解传统文化
&&&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就离不开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而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不断增加新的意义。我国的传统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伦理道德、哲学思想、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许多传统节日习俗,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对养成学生的中华美德有重要积极意义。
&&& 如:利用重阳节让孩子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首先给孩子介绍,重阳节的来历、习俗;接着让孩子们搜集关于重阳的诗词,如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让学生对古诗中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教育孩子们爱老敬老,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 4.以经典诵读为先导弘扬传统文化
&&&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千百年来尽管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千锤百炼,但传统美德依然流传至今,并散发着无人能及的独特魅力,也正是这样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了国人“忠勤,仁义,厚德,睿智”的优秀品质。
&&& 为让孩子们更好地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以经典诵读为先导,从《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到《百家姓》等。要求学生每天利用晨读或午读时间,饱览古今传统经典,理解内容,注重理论实践结合,阐述表达现实意义。从“学而知”入手,逐步达到“知而行”。如《弟子规》,古人训诫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关怀朋友,都因为心怀感恩,正因为感恩,所以对人对物多了虔诚的敬仰之心,尊敬发至内心,而后谦虚谨慎的做人。学习了〈出则弟〉,我们知道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