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 live上怎么搜不到live

知乎留学live-,-自由人-自由职业者协作平台
预算:1000.00/
| 按点赞量排名
知乎留学live
工作类型:远程工作
所需人数:2
浏览数量:2192
任务状态:
技能要求:
任务描述:
配合公司开展知乎留学live
要求:任意留学国家高中以上在读,知乎账号有一定留学向粉丝积累
有知乎live或微信讲座等活动经验者优先。
如报名live人数众多,激励报酬不设上限
自由人提醒:凡是巧立名目收费的都是骗子,自由人提供远程工作机会,实地面试请谨慎!(平台默认微信为唯一联系方式)
广州市 海珠区
自夸:美国本科毕业,名校控,对欧美名校如数家珍。玩知乎好几年。可以搜索我的知乎号“东方记者”,也可以加我微信meimei
自由职业者
北京市 朝阳区
北京市 大兴区
西安市 碑林区
自夸:我全DIY,拿到世界排名TOP10的苏黎世联邦理工能源科学master项目AD,多伦多大学ECE master AD,香港理工大学全奖PhD,对留学选校,文书写作把握到位。
身份未认证
企业未认证
关注公众号
技能提升课程推荐(购课返现)
用公众号实现财务自由,从0开始做公众号
21天掌握如何靠写作月入五万(送资源)
写作赚钱课-靠投稿也能年入十万
全面学习PS,带你成为设计高手如何搜索某个主题的知乎live?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28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3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调查丨分答、喜马拉雅FM、知乎Live……知识不再免费,您买账吗?_凤凰资讯
调查丨分答、喜马拉雅FM、知乎Live……知识不再免费,您买账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当下,“分答”、“喜马拉雅FM”、“得到App”、“知乎Live”等知识付费平台渐成气候,问答付费抑或内容付费正悄然取代以往的互联网免费传统,成为许多人的新选择。形形色色的产品之下,到底谁在参与?“为知识付费”的同时,又有多少与知识无关的噱头?
现状:超过五成网民有过知识付费行为
致力于“为每个人提供专家服务”的付费语音咨询平台“分答”上线仅仅42天,便拥有超过1000万收听用户,100万付费用户,交易额超过1800万;
马东携“奇葩天团”推出的知识音频《好好说话》在喜马拉雅FM上线首日,销售额便突破500万,10天突破1000万,而平台打造的“123知识狂欢节”24小时成交额破5000万;
提供《李翔商业内参》等付费订阅专栏的罗辑思维旗下产品“得到App”,目前总用户数已突破600万,日均活跃用户近60万人,专栏累积销售额早已破亿……
主打“知识分享会”的“知乎live”已经举办超过2900场Live,主讲人的平均时薪超过1.1万元……
过去一年,被业内称为“知识付费元年”。
以“分答”为例,打开应用中的“问专家”,便可以看到“健康”、“职场”、“科普”、“法律”、“理财”、“育儿”等分类,以及崔玉涛、李银河等可供选择提问的各领域名人。
而话题内容更是五花八门,其中,在情感方面,11500人选择收听“脱单指南”,7038人收听“该不该分手”,6351人则收听“出轨怎么办”。面向职场人士的问答关注度更高,25885人收听“职场说话技巧”,27396人收听“学会时间管理”,11978人收听“职场新人”,12847人则收听“怎么搞定老板”。
根据规则,用户只要支付相应费用,便可以向平台任何答主提问,对方以60秒以内的语音进行回答,其他用户如果对问题感兴趣,也可以支付1元用于“偷听”。而“偷听”的收入,将被提问者和回答者五五分成,扣除平台的10%以后,其余款项将在每天晚上自动入库微信钱包。
至于价码,如今早已突破当初规定的“1到500元之间”,尤其是在房产投资领域,更是屡出高价,例如,被奉为“欧神”的欧成效标价666元,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教授董藩则标价1000元,而兼具多重身份的王思聪每个问题标价3000元到4999元。
企鹅智酷发布的《知识付费经济报告》显示, 超过五成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为知识付费行为。其中,订阅付费资讯或付费下载资料的人占比最高,达到50.3%。
从消费者的付费内容偏好来看,“能提高工作效率或收入的知识和经验”最被认可,63.3%的人有意愿为其“埋单”,而“职业与学业的发展建议”紧随其后,也达到将近四成的付费意愿。换言之,由更具权威机构或者精英人士提供的“功利性”或“投资性”知识,尤其是个性化“干货”往往更受青睐。
体验:一场还不到10块钱,比到网上发帖求人来得直接
前不久,“95后”大二学生林子曦在喜马拉雅FM上花费198元购买了《好好说话》,成为49.2万订阅者之一。“这是我第一次尝试付费订阅,对一穷二白的学生党来说,还真是纠结了好久。”最终,林子曦还是咬咬牙,点了“立即支付”,“算是给自己的一笔投资吧,好在听了几期下来,觉得还是有价值的,起码能让我这种不善社交、情商不高的人多一些生活中的技巧。”
事实上,这样的“学生党”不在少数。据大三学生何晓华撰文回忆,自己在2016 年为线上知识及工具付费3517.91元。心痛归心痛,但这一年里,为知识付费的结果是收获了非常多的东西。
何晓华在文中表示,知识付费让自己在专业领域找到了国内相当权威的社群和知识源,能直接接收到大咖的输出,避免了知识在多次传播中造成的信息损耗和失真。而这些经过筛选的知识和信息,让自己这个曾一度在信息汪洋里焦躁不安的人,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获取高质量的资讯。
除了财经类节目《每天听见吴晓波》外,何晓华还选择了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田艺苗教授主讲的《古典音乐很难吗》,“在这在以前,谁都不敢想象能以0.32喜点(0.32元)的价格来获得每10分钟古典音乐的专业讲解。也许你需要付出比这个高出几百倍的金钱和时间成本才能获得相同的古典音乐入门知识。”
作为刚刚离开校园的职场菜鸟,方明习惯了在知乎Live上选择专题“赞助”,“有不少名企的招聘经理分享经验,一场还不到10块钱,能让自己少走许多弯路,比到网上四处发帖求人来得直接。”平时上下班的地铁上,方明还会给自己充充电,“现在有不少平台推出短小精悍的课程,虽然需要自掏腰包,但确实比当初免费的长篇大论来得更有效,符合‘碎片化学习’的需要。”
相比之下,“85后”白领徐莉更喜欢在闲暇时间游走在“分答”上,“前阵子在工作上不顺心,整个人很压抑,在平台上花10块钱就能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开导,这要是在线下,起码要几百块钱,况且还得在来回路上花精力。”此外,一心想要苗条身材的徐莉还特意搜索了私人教练帮助自己制定瘦身计划,“如果去健身房,随便说几下就要几百上千,这上面最低1块5就能搞定,还可以多方咨询,进行比较。”
质疑:如果说有什么作用,大概就是填补焦虑感吧
尽管以专业的知识问答起家,但一夜爆红的“分答”还是很快被各路网红占领,八卦、猎奇等娱乐性问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眼球,甚至成为屡创新高的爆款产品。
在热门搜索中,“王思聪”位居推荐对象的首位,超过13万人选择将其纳入“收听”列表,而关注点则更多落在他的个人生活上。诸如“你如何分辨女票爱你的人还是爱你的钱?”、“作为亚洲首富的儿子,您的人生还有什么买不起的?”、“你择偶条件是什么?”、“有被家里催婚过么?”等都成了上榜问题,总共32个回答有多达近40万人“听过”。
“自带流量的大V很容易让平台的大方向跑偏,说到底,无非是一场‘粉丝经济’,满足的也就是个好奇心。等到热闹散去,恐怕很难再有多少价值。”32岁的高校“青椒”张健对平台上的“明星”并不感冒,他更希望能有一个相对纯粹、安静的知识交流分享环境,“现在社会上的风气很浮躁,许多人在消费快餐文化,却很少有愿意沉下来深入思考的,知识付费同样需要一定的引导。”
作为每天穿梭在中关村的典型“码农”,29岁的程俊总觉得自己“缺点什么”,“一天到晚都在忙忙碌碌,可心里还是空落落的,真让看本书吧,又很难啃下来。”3月初,程俊在朋友圈看到同事分享的学习“打卡”记录,恍然意识到自己或许也该来点什么,“平时跟别人聊天的时候,好歹要能接得上话,有一些谈资,不然个人形象都要大打折扣。”
权衡之下,程俊花费近一千元在不同平台购买了五套课程,“有经济学的,也有历史方面的,都是业内大牛主讲,听起来还挺高大上的。”可惜,学习的火苗只燃烧了不到一周便熄灭了,“说实话,好多知识真不是我关心的,之前总想着包装一下自己,但结果还是强求不来,花了钱也未必能坚持下来。”程俊尴尬地笑了笑,“如果说有什么作用,大概就是填补内心的焦虑感吧。打开手机一看,自己也算涉猎过这些领域,多少是个心理安慰,有种‘求知上进’的模样。”
插图:宋溪
编辑:莫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3197
播放数:700
播放数:947
播放数:5808920知乎live的下载方法 - 简书
知乎live的下载方法
知乎live是个很棒的产品,可以在线听到各种大牛的干货分享。不过知乎出于对分享者利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内容被肆意传播,并没有提供下载的功能。但是有时候听完了还觉得不过瘾,希望能下载后留着仅供自己反复听,那该怎么办?当然,办法还是有的。
这种语音推送的实现,是基于ajax技术。而推送来的音频文件 ,毫无疑问会被保存到本地存储中。通过F12调出开发者工具,选择Reources—Frames—messagas—Media,如下图所示。这时点击原页面中任意一个语言,就会添加到Media文件下。随后进行复制粘贴就可以了。
Paste_Image.png
用这种方法,下载两三个语音没什么问题。但是想要把整场live复制下来是不行的,因为这些语音文件的命名是没有规律的,这样在Media文件夹下的排列便是乱序的,如果语音文件数量很多,就很容易搞混。
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既然我们能通过手动去完成语音的下载,那么一定会有人去开发相关的浏览器插件,方便我们的操作(如果没有,我去开发一个~~)。这里以360浏览器为例,有一个叫做FVD Downloader的插件,下载安装后。当我们单击任意一个语音时,就会看到相对应的音频文件出现在插件工具下,而且文件的排列顺序跟点击原页面语音的顺序一致,如下图所示。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方便的把整场live下载到本地,随后利用一个音频处理程序把这些语音文件进行合并就搞定了。
Paste_Image.png
** 最后要说的,也是最重要的,下载内容仅供自己学习参考,不要肆意传播live内容,尊重分享者的付出。**
用两张图告诉你,为什么你的 App 会卡顿? - Android - 掘金 Cover 有什么料? 从这篇文章中你能获得这些料: 知道setContentView()之后发生了什么? ... Android 获取 View 宽高的常用正确方式,避免为零 - 掘金 相信有很多...
用两张图告诉你,为什么你的 App 会卡顿? - Android - 掘金Cover 有什么料? 从这篇文章中你能获得这些料: 知道setContentView()之后发生了什么? ... Android 获取 View 宽高的常用正确方式,避免为零 - 掘金相信有很多朋友...
完整App@ HackerNews-React-Native用 React Native 完成的 HackerNews 客户端。 WeChat实现类似微信朋友圈或者QQ空间,评论回复,九宫格布局。处理键盘弹出后定位到当前点击的被评论人处。另:滑动时候FPS在57-60之间,...
下边都学会就大神了: 声明:都是网上搜集的,能标明出处的都标了.别只搜集而不看,与君共勉.. 先看完整项目完整App@HackerNews-React-Native用 React Native 完成的 HackerNews 客户端。WeChat实现类似微信朋友圈或者QQ空间...
这是一个用于iOS开发的各种开源库、开源资料、开源技术等等的索引库.转载自:https://github.com/Tim9Liu9/TimLiu-iOSgithub排名 https://github.com/trendinggithub搜索:https://github.c...
香身艾宝】深秋睡得好,才能顺应天时收敛阳气
香身艾宝 深秋夜不能寐,是阳不入阴的表现。寒露前后,一些体虚的朋友会容易有这样的体会:不仅秋乏让自己早上起不来,晚上也辗转难眠;或在子夜醒来,一直到凌晨才能重新入睡;第二天醒来,失眠还会明显的表现在脸上:眼袋...
100%喜爱上故乡,大概是我40岁以后才会有的事情。40岁之前,我对抗着故乡的一部分孤独,徘徊在厌恶与喜爱之间,比如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事件。心情好时,再不可理喻的事,我都能宽恕,理解动荡事件造成的文明断裂以及千古陋习文化根深蒂固;心情不好,哪怕一件非常小...
1、过程方法的管理 过程方法对我们的影响是最基础的,我们日常发生的“想、说、写、做”等活动,都可以应用过程方法来进行管理。各种模式实际上就是对活动规范化管理的一种过程顺序要求,后面提到的PDCA /8D/DMAIC等都是符合过程方法要求的。所谓过程就是将资源由输入转化为输出...
我承认,在《国剧盛典》上看到高以翔和焦俊艳同台的时候,多多少少觉得有些违和,毕竟两个人的身高差距足足30公分。从两个人这次的同台,才知《遇见王沥川》。
王沥川,沥川,本是五行缺水,不知是否是巧合,后来远渡重洋,从苏黎世来到上海,遇见了一个水一样的姑娘谢小秋,...
下个学期要多读书啦。大学合群,是堕落的开始摘要一个付费类知识产品从零到一的过程。24 岁的高伟想在本命年结束之前完成一趟日本之旅,这是他第一次去日本。以往,为了一趟远行,他要在各种旅游软件中下载攻略,找游记,查资料,甚至看纪录片。直到最近,他在知乎 Live 里看到一位日本达人——苏菲分享的赴日攻略。「我给大家的分享的东西你们在网上搜不到。」苏菲在她的知乎 Live 中跟她的听众介绍到。曾经在东京居住 6 年的苏菲在知乎上主讲了 6 场 live,每场都和日本有关。高伟参加的这场 Live,主题为【去东京旅游,怎么玩?】,他和其他 693 位听众一起,花了 19 元,听完了将近 2 个小时的语音。这场实时的语音,主要是主讲人苏菲先说,听众在讲完之后提问。中间,她还会穿插一些图片、网址、PPT。从 5 月份上线以来到 11 月末,类似形式的付费 Live 已经在知乎上举办了 1000 多场,人数最高的一场,有十二万人参加。如果放在线下,十二万人需要占地 21 公顷的国家体育场才能够容纳,而在互联网上,他们占用着无形的带宽,聚集在一个虚拟空间里。从零开始,打造一个新产品知乎 Live 的设想缘起于一年前,在和用户的交流中,知乎的创始人周源发现,平台上有很多用户以私信和咨询的方式私下交流,获取定制化知识的需求一直存在。而在供给端,知乎上类似张小龙、李开复这样的名人大多繁忙,不太像普通用户那样经常回答问题,写文章;另外一些知乎用户在回答问题之后,会收到很多点赞和私信。他们需要一个更高效使用知乎的方式。「这件事儿能否可以变成可以持续提供的东西?」一个问题在他的脑海中略过。他当时的想法是:如果能够更围绕某些明确的主题,让用户以主动参与的方式获取知识,就会变得有效很多。用户可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分享者也可以让知识转化为实际收益。彼时,市面上既有映客、一直播这类异军突起的视频直播类产品,也有荔枝 FM,喜马拉雅等播客类的成熟形式。团队内部开始讨论各种不同的方案,知乎 Live 的产品负责人郑紫阳记得,在二月份正式设计开发之前,他们至少讨论了四五种不同的方案,最后一个被否决掉的,是视频直播教学。视频教学虽然有课程大纲,但对于发起人来说成本太高,参与者错过了就很难弥补,体验也不好。在讨论中,即时通讯类产品给了团队启发,郑紫阳觉得:我们日常用得最多的就是这类产品,他们简单、实时、高效,为什么不试一试?(图为知乎 Live 团队)团队最早就以微信群为模板进行原始测试。他们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在微信这个人人都懂的工具里,人数太多之后,群组的秩序就很容易乱;微信里没有上下文;回复关系不明显;它的互动方式也十分有限,其他人只能回复,不能双击喜欢;分享者筛选问题太低效……团队决定从零开始做。从二月底开始到四月中旬,三个月的时间,一个初步的版本在内部上线。内测期间,知乎 Live 团队邀请了社区中的优质问题回答者,这些人未必是名人,但在社区内有一定的影响力。作为知乎上有着十万多关注者的大 V,艺术经纪人翁昕很早就被知乎的运营人员找到,在 Live 上开一场演讲。翁昕的职业比较小众,他是一名独立的艺术经纪人,自由职业者,在艺术领域中扮演的是连接画家和收藏家的角色。他们的圈子里,愿意主动拥抱互联网、开这样一场 Live 的人很少,「因为把听众转化为收藏家的可能性太低。」翁昕不同,他学过相声,喜欢话剧,特爱跟人聊天,平时也会经常在线下办点沙龙。一听说有这样的机会,立马来了劲。5 月 31 号,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他在知乎上开了自己的第一场 Live——【艺术难倒我们的三件事儿】。并在其中增加了与六一儿童节相关的话题,告诉家长在六一期间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的正确方式。(图为翁昕的知乎 Live)第一次就有 479 人付费参与,结束后,还有知友私信他问题,这让他看到乐趣。此后的每周二,他都会准时坐在家里,对着一个手机和一台电脑,开始他的讲座。现在,他已经主讲了 24 场,成为开办 Live 最多的主讲人之一。作为最早的使用者,翁昕时常会给知乎 Live 的产品团队提意见,比如产品设计有点像微信,必须一直按住才能发语音,一场 Live 下来,手指都按疼了。除此之外,没有跟用户的互动,也没法回翻信息……从第一个版本开始,知乎 Live 团队就对产品进行优化:用双击点赞的方式筛选问题、主讲人可以回答相应的问题等。现在,当你进入到知乎 Live 中的信息流中,或许还能找到一点微信群聊的影子。不过,产品上已经做了优化,听众可以在收听 Live 的同时,给其他的内容点赞,鼓掌,发送小喇叭、只听主讲人的演讲等。打造规则,让知识分享变纯粹在正式面世之前,团队内部对知乎 Live 最大的担忧来自两个方面,有人担心知乎 Live 会让社区的秩序变得混乱;以及如何规模化。知乎 Live 的产品负责人郑紫阳在每场 Live 结束后都会收集用户反馈,在他看来,产品的每一步设计都是十分谨慎地展开的。对于用户来说,它也不是一个扫码就可以进去的微信群,不管在准入流程上,还是信息的传达和分享上,知乎 Live 都有严格的限制。你只有在付过费才可以进入 Live 中,即使进去,也不能随便提问,每个 Live 都有规定的发言人数,后进入的参与者只能选择旁听。(图为知乎 Live 界面)以参与人数为例,初期由于技术能力上不支持几万人同时参与,以及团队在运营上的考虑,一场知乎 Live 只能有 100 人参与,随后才一步步放开到 300 人,500 人。「在一场知乎 Live 里,每个人平均提一个问题,最多则提问三到五个。主讲人由于时长的限制,只能回答一部分问题,但是主讲的时间又不能越长越好。我们把这些因素都放在时间模型中去考虑,最后得到了这样的数字。」早期,知乎 Live 在入口上卡得很死:超出规定人数不能加入,Live 结束后也不能加入。直到有用户反馈后,规定才进一步放开。三分钟的语音时长限制同样经过测算,一分钟不能说清楚一个问题,10 分钟又太久,三分钟是一首歌的时间,也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心理时长。5 月 14 日,知乎 Live 作为知乎的知识付费新产品正式上线,和值乎、知乎书店和付费授权等功能一起,被看成是知乎寻求「内容付费」的新机会。在慢慢步入正规之后,知乎 Live 也从一个月更新一次变成两周一更新。为见识付费,为兴趣付费8 月的一天,国家博物馆的讲解员袁硕像往常一样结束了 3 个半小时的解说,准备休息的时候,一位碰巧来参观的知乎运营找到他:「能不能在知乎上开一场 Live?」此前,袁硕只是在知乎上看看答案和问题,基本上不发言,对知乎 Live 也没听说过。在国博工作了 5 年,他最不缺乏的就是演讲经验。了解了 Live 的基本流程后,袁硕想了想,把从今年 3 月份一直在准备的专题课程「远古时期的人类」放了上去。他为此起了一个偏惊悚的名字——【从北京郊区的食人魔说起】。第一次主讲的效果出乎意料,1366 人付费参与了这场 Live。两场 Live 下来,袁硕就收获了 2 万元。相比于之前其他的讲座,这已经是很有吸引力的收入了。「你不可以否认收入是大多数主讲人的动力之一。」袁硕对此很坦诚。(左图为袁硕的知乎 Live 截图,右图为知乎 Live 的分类)在知乎 Live 运营期间,产生了从人工智能、量子物理到法律金融等 15 个品类 1000 多场讲座,吸引了 140 万人的参与,他们每个人平均花费 52 元,从 1 元到几百元不等。正式上线 100 天的时候,为了给学生群体提供优惠,他们对一些主讲进行了降价,单场人数一度达到几千上万人。(图为优达学城联合创始人兼总裁 Sebastian Thrun 分享人工智能的内容)在一场由知乎用户葛巾发起的职场穿搭的主题演讲中,有 3 万多人参与其中,最后的单场收益达到 18 万。上次在知识问答类产品有如此收益规模的,则是分答的王思聪,他在分答上回答了 32 个问题,一周之内获得超过获得 24 万元的收入。不过,知乎 Live 的产品负责人郑紫阳不希望把收入看成是产品的首要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让好的内容覆盖更多的用户。」他们会给 Live 的主讲人给出定价的建议,入门级、非常浅的题材,团队则希望以便宜的价格触及更多人,对于一些偏小众的题材,他们则希望价格更贵一些,过滤掉对主题不敏感的听众。比如,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针对创业的答疑演讲就定价为 499 元一场。知乎 Live 的运营数据显示,最受欢迎的内容里 70% 是行业知识的入门科普。「你不能指望在知乎 Live 里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最好方式是看书或者上学,知乎 Live 所能够带给你的,是让帮你更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在做了 24 场 Live 之后,翁昕坚定地认为,这是知乎 Live 不一样的地方。翁昕的目标是开 50 场知乎 Live,用户的反馈也会成为他新的主题来源,袁硕也在准备下个月新的一期内容。在初步完成规模化之后,知乎 Live 在知识共享的市场不断推进,新上线的知乎 Live 已经增加了礼物赠送功能,用户可以买下一场 Live ,通过微信送给别人。这样,Live 内容不仅可以在知乎内部流通,还可以在借助社交圈子,走到知乎之外,更远的地方。(编辑:王伟)分享至最新文章用极客视角,追踪你最不可错过的科技圈。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关注前沿科技,发表最具科技的商业洞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乎 live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