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34 20 25 38供能有几种算法

QS世界大学排名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QS世界大学排名
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由英国教育组织所发表的年度世界大学排名。QS最初与共同发布排名,该排名是历史第二悠久的全球大学排名,第一次发布于2004年;2009年后开始独立发布排名,QS全球教育集团一般每年夏季会进行排名更新。
QS大学排名2010年起得到了成立的学术排名与卓越国际协会(IREG)的承认,是参与机构最多、世界影响范围最广的排名之一,与《》、《》、《》同为目前国际上较具公信力和代表性的四大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因其问卷调查形式的公开透明而获评为世上最受注目的大学排行榜之一,但也因具有过多主观指标和商业化指标而受到批评,褒贬不一。
QS排名同世界最大的学术出版集团(ELSEVIER)合作推出,现涵盖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大学综合排名)、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QS亚洲大学排名、QS拉丁美洲大学排名、QS金砖五国大学排名、QS全球建校50年以下大学前50强排名(全球年轻大学排名)、QS全球最佳求学城市排名等7种类型;其中的涵盖五大学科门类46个不同学术领域的11000余个位次,是目前为止最大规模也是最复杂的大学排名。
QS世界大学排名排名起源
(QS全球教育集团)是英国一家专门从事教育及升学就业的组织,成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QS大学排名2010年起得到了成立的IREG的承认。
从2004年起,QS和(THE)合作,推出《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排名》(又称《THE-QS世界大学排名》)。在发布2009年的排名后,QS和泰晤士高等教育终止合作,两者从2010年开始发表各自的世界大学排名。目前QS排名同世界最大的学术出版集团爱思唯尔(ELSEVIER)合作推出,现涵盖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学科分类排名;三个持不同准则的地区性排名(亚洲大学排名、拉丁美洲大学排名、大学排名)、全球建校50年以下大学(全球年轻大学)排名、全球最佳求学城市排名。此外,《》中的“中国”部分只涵盖了中国大陆的大学,其他大中华地区(香港、澳门、台湾)的大学则没有计算在内。
QS世界大学排名排名差异
由于评量标准和各指标的比重有所参差,故即使是同一机构,同一年的QS地区性排名都与主要的QS世界大学排名有所差异。例如,于及2012三个年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亚洲第一、世界22至23位不等,
但是年的《》则将列为榜首。
QS世界大学排名排名方法
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运用6方面的具体指数衡量世界大学,这六个指数和他们所占的权重分别是:
*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Academic Peer Review),占40%
*全球雇主评价(Global Employer Review),占10%
*单位教职的论文引用数(Citations per faculty),占20%
*教师/学生比例(Faculty student ratio ),占20%
*国际学生比例(International Student Ratio),占5%
*国际教师比例(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占5%
总计·100%
QS世界大学排名排名类型
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QS Asian University Rankings)
QS拉丁美洲大学排名(QS Latin AmericaUniversity Rankings)
QS金砖五国大学排名(QS BRICS University Rankings)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QS全球年轻大学前50强排名(QS Top50 Under50 University Rankings)
其中,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涵盖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与管理、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生命科学与医学五大学科门类46个不同学术领域的11000余个位次,是目前为止最大规模也是最复杂的大学排名;QS全球年轻大学前50强排名为校龄少于50年的高校排名,实行与QS世界大学排名相同的评价准则,于2015年首次公布了排名在51-100的高校。
QS世界大学排名历年排名
QS世界大学排名2009
大学国际名称大学名称国家1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学US
2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剑桥大学UK
3Yale University
耶鲁大学US
4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伦敦大学学院UK
5Imperial College London
伦敦帝国学院UK
5University of Oxford
牛津大学UK
7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学US
8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顿大学US
9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麻省理工学院US
10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加州理工学院US
11Columbia University
哥伦比亚大学US
12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宾夕法尼亚大学US
13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约翰普金斯顿大学US
14Duke University
杜克大学US
15Cornell University
康奈尔大学US
16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US
17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
18McGill University
麦吉尔大学Canada
19University of Michigan
密西根大学US
20University of Edinburgh
爱丁堡大学UK
20ETH Zurich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Switzerland
22University of Tokyo
东京大学Japan
23King’s College London
伦敦国王学院UK
24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大学China
25Tsinghua University
清华大学CHN
26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曼切斯特大学UK
27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卡内基梅隆大学US
28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Paris
29University of Toronto
多伦多大学Canada
30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新加坡国立大学Singapore
31Brown University 布朗大学
布朗大学US
32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S
32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美国西北大学US
34University of Bristol
布里斯托大学UK
35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香港科技大学China
36Ecole Polytechnique
巴黎综合理工大学France
36University of Melbourne
墨尔本大学Australia
36University of Sydney
悉尼大学Australia
39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S
40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Canada
41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昆士兰大学Australia
42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Switzerland
43Osaka University
大阪大学Japan
43Trinity College Dublin
圣三一学院Ireland
45Monash University
莫纳什大学Australia
46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中文大学China
47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新南威尔士大学Australia
47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首尔大学South Korea
49University of 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大学Netherlands
49Tsinghua University
康奈尔学院US
51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哥本哈根大学Denmark
52New York University
纽约大学US
52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China
54Boston University
波士顿大学US
55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慕尼黑工业大学Germany
55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东京工业大学Japan
57deHeidelberg University
海德堡大学Germany
58University of Warwick
华威大学UK
59University of Alberta
阿尔伯塔大学Canada
60Leiden University
莱顿大学Netherlands
61University of Auckland
奥克兰大学New Zealand
61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63Aarhus University
奥胡斯大学Denmark
63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65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66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伯明翰大学UK
67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c Science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UK
67Lund University
隆德大学Sweden
69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 Korea
70Utrecht University
乌德勒支大学Netherlands
70University of York
约克大学UK
72University of Geneva
日内瓦大学Switzerland
73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南洋理工大学Singapore
73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75Uppsala University
乌普萨拉大学Sweden
76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S
76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S
78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79University of Glasgow
格拉斯哥大学UK
80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华盛顿大学US
81University of Adelaide
阿德莱德大学Australia
82University of Sheffield
谢菲尔德大学UK
83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Netherlands
84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85Dartmouth College
达特茅斯学院US
86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87Purdue University
普渡大学US
87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圣安德鲁斯大学UK
89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都柏林大学Ireland
90Emory University
爱莫里大学US
91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诺丁汉大学UK
92Nagoya University
灿桥大学Japan
92University of Zurich
萨里奇大学Switzerland
94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
柏林自由大学Germany
95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南安普顿大学UK
97Tohoku University
塔哈卡大学Japan
98Ludwig-Maximilians University, Munich
慕尼黑大学Germany
99University of Leeds
利兹大学UK
100Rice University
莱斯大学US
QS世界大学排名2010
伦敦大学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
帝国理工学院
芝加哥大学
加州理工学院
普林斯顿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
斯坦福大学
密歇根大学
康奈尔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分校
麦吉尔大学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伦敦国王学院
爱丁堡大学
布里斯托大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多伦多大学
曼彻斯特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卡内基梅隆大学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墨尔本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昆兰士大学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哥本哈根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海德堡大学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
华盛顿大学
阿姆斯特丹大学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慕尼黑工业大学
伯明翰大学
东京工业大学
莫纳什大学
乌普萨拉大学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波士顿大学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慕尼黑大学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奥克兰大学
谢菲尔德大学
柏林自由大学
瑞士日内瓦大学
诺丁汉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
赫尔辛基大学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
格拉斯哥大学
阿尔伯塔大学
韩国科学技术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南安普顿大学
乌特勒支大学
奥胡斯大学
天主教鲁汶大学
达特茅斯学院
名古屋大学
莫斯科国立大学
国立台湾大学
圣安德鲁斯大学
明尼苏达大学
弗莱堡大学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
奥斯陆大学
苏黎世大学
阿德雷德大学
马里兰大学
佐治亚理工大学
埃默里大学
代尔夫特科技大学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马斯特里赫特大学
浦项科技大学
南加州大学
都柏林大学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阿伯丁大学
巴黎第六大学
匹兹堡大学
格罗宁根大学
利物浦大学
卡迪夫大学
柏林洪堡大学
俄亥俄州立大学
爱因霍芬科技大学
凯斯西储大学
罗彻斯特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
弗吉尼亚大学
埃伯哈德-卡尔斯-蒂宾根大学
卑尔根大学
范德堡大学
奥塔哥大学
蒙特利尔大学
巴塞尔大学
特拉维夫大学
纽卡斯尔大学
丹麦技术大学
维也纳大学
滑铁卢大学
加州大学欧文尔湾分校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
巴塞罗那大学
荷兰奈梅亨大学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乔治敦大学
苏塞克斯大学
塔夫斯大学
亚琛工业大学
以色列工程技术学院
亚利桑那大学
开普敦大学
麦克马斯特大学
伯尔尼大学
西安大略大学
卡尔加里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卡尔斯鲁厄大学
斯德哥尔摩大学
莱斯特大学
科罗拉多大学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乔治-奥古斯特-格丁根大学
北海道大学
博洛尼亚大学
瓦赫宁恩大学
安特卫普大学
朱拉隆功大学
兰开斯特大学
早稻田大学
歌德堡大学
巴黎第四大学
印度孟买理工学院
北爱荷华大学
坎特伯雷大学
罗马萨皮恩扎大学
佛罗里达大学
法兰克福大学
国立清华大学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QS世界大学排名2011
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牛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帝国理工学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伦敦大学学院 UCL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芝加哥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
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加州理工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密歇根大学 University of Michigan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 ETH Zurich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爱丁堡大学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CB)
香港大学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西北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东京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曼彻斯特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布里斯托大学 University of Bristol
墨尔本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京都大学 Kyoto University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Paris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洛桑理工学院 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cole Polytechnique
香港中文大学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悉尼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
香港科技大学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首尔国立大学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卡耐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 (NYU)
大阪大学 Osaka University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
清华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
昆士兰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新南威尔士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华威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Ruprecht-Karls-Universit?t Heidelberg
Technische Universit?t Münche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
University of Glasgow
Monash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t München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
Trinity College Dublin
Freie Universit?t Berlin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University of Geneva
Boston University
Tohoku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
Aarhus University
Nagoya University
Utrecht University
Netherlands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New Zealand
Uppsala University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urdue University
Lund Universit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中国台湾66.6
Leiden University
Netherlands
University of Helsinki
KAIST -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Fudan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University of Leeds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Durham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York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STECH)
Dartmouth College
University of Albert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Netherlands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etherlands
Universit?t Freiburg
University of Zurich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Oslo
Maastricht University
Netherlands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Ohio State University
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Emory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Netherlands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Ric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CSB)
Université Pierre et Marie Curie (UPMC)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University of Bergen
Kyushu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UCL)
University of Virginia
Newcastl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Yonsei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Vanderbilt University
Humboldt-Universit?t zu Berlin
?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Lyon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Cardiff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Lausanne
Université de Montréal
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
Netherlands
Hokkaido University
Rheinisch-Westf?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Aachen
University of Aberdeen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University of Bern
Queen's University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etherlands
Universit?t Karlsru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Georg-August-Universit?t G?ttingen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University of Basel
Eberhard Karls Universit?t Tübingen
Lancaster University
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t Bonn
University of Vienna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South Africa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Texas A&M University
McMaster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Waterloo
University of Florid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icago (UIC)
University of Arizona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Ghent
Georgetown University
Universiti Malaya (UM)
University of Bath
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México (UNAM)
Universidade de S?o Paulo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QMUL)
Tel Aviv University
Tufts University
Wageningen University
Netherlands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tockholm University
VU University Amsterdam
Netherlands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College Cork
Universit?t Frankfurt am Main
University of Bologna
University of Gothenburg
Waseda University
Nanjing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Tsukuba
Keio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Korea University
Zhejiang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
Queen's University of Belfast
Universitat Autònoma de Barcelona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Universite Libre de Bruxelles (ULB)
University of Antwerp
University of Sussex
University of Dundee
King Saud University
Saudi Arabia
QS世界大学排名2012
排名学校名称国家/地区
英文中文1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美国2University of Cambridge剑桥大学英国3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美国4UCL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伦敦大学学院英国5University of Oxford牛津大学英国6Imperial College London帝国理工学院英国7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美国8University of Chicago芝加哥大学美国9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美国10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加州理工学院美国11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美国12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13ETH Zurich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瑞士14Cornell University康奈尔大学美国15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美国16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17University of Michigan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美国18McGill University麦吉尔大学加拿大19University of Toronto多伦多大学加拿大20Duke University杜克大学美国21University of Edinburgh爱丁堡大学英国22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CB)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23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大学中国24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25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26King's College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伦敦国王学院英国27Northwestern University西北大学美国28University of Bristol布里斯托大学英国29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瑞士30The University of Tokyo东京大学日本31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32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曼彻斯特大学英国33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香港科技大学中国34?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Paris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法国35Kyoto University京都大学日本36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37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首尔国立大学韩国38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美国39The University of Sydney悉尼大学澳大利亚40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中文大学中国香港41Ecole Polytechnique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法国42Brown University布朗大学美国43New York University (NYU)纽约大学美国44Peking University北京大学中国45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46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47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48Tsinghua University清华大学中国49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卡耐基梅隆大学美国50Osaka University大阪大学日本51University of Copenhagen哥本哈根大学丹麦52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53Technische Universit?t München慕尼黑工业大学德国54University of Glasgow格拉斯哥大学英国55Ruprecht-Karls-Universit?t Heidelberg海德堡大学德国56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美国57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美国58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华威大学英国59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华盛顿大学美国60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t München慕尼黑大学德国61Monash University莫纳什大学澳大利亚62University of Amsterdam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63KAIST -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韩国先进科技学院韩国64Boston University波士顿大学美国65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东京工业大学日本66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谢菲尔德大学英国67Trinity College Dublin都柏林三一学院爱尔兰68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69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国70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71Lund University隆德大学瑞典72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诺丁汉大学英国73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南安普顿大学英国74University of Geneva日内瓦大学瑞士75Leiden University莱顿大学荷兰75Tohoku University东北大学(日本)日本77University of Birmingham伯明翰大学英国78University of Helsinki赫尔辛基大学芬兰79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西澳大利亚大学澳大利亚80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国立台湾大学中国台湾81Uppsala University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瑞典82KU Leuven鲁汶大学巴西83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奥克兰大学新西兰84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美国85Utrecht University乌得勒支大学荷兰86Nagoya University名古屋大学日本87Freie Universit?t Berlin柏林自由大学德国88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佐治亚理工学院美国89Aarhus University奥尔胡斯大学丹麦90Fudan University复旦大学中国90University of Zurich苏黎世大学瑞士92Durham University杜伦大学英国93University of St Andrews圣安德鲁斯大学英国94University of Leeds利兹大学英国95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城市大学中国香港95Purdue University普渡大学西拉法叶美国97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STECH)浦项理工大学韩国98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匹兹堡大学美国99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伊拉兹马斯大学荷兰100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101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宾州州立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阿德雷德大学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代夫特工业大学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
Ohio State University
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分校
Universit?t Freiburg
弗莱堡大学
Maastricht University
马斯特里赫特大学
University of Alberta
阿尔伯塔大学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格罗宁根大学
University of York
University of Oslo
奥斯陆大学
Yonsei University
Dartmouth College
达特茅斯学院
Université de Montréal
蒙特利尔大学
University of Lausanne
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莫斯科国立大学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马里兰大学大学园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CSB)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Georg-August-Universit?t G?ttingen
哥廷根大学
Ric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Basel
巴塞尔大学
Emory University
埃默里大学
University of Virginia
弗吉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利物浦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上海交通大学
Newcastle University
纽卡斯尔大学(英国)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UCL)
Kyushu University
Université Pierre et Marie Curie (UPMC)
巴黎第六大学
Humboldt-Universit?t zu Berlin
柏林洪堡大学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都柏林大学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丹麦工业大学
University of Otago
奥塔哥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南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罗切斯特大学
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
奈梅亨大学
Korea University
Hokkaido University
北海道大学
Universidade de S?o Paulo
圣保罗大学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KIT)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Cardiff University
卡迪夫大学
Eberhard Karls Universit?t Tübingen
图宾根大学
University of Bergen
卑尔根大学
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México (UNAM)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QMUL)
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
University of Ghent
University of Bern
伯尔尼大学
Rheinisch-Westf?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Aachen
亚琛工业大学
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t Bonn
McMaster University
麦克马斯特大学
?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Lyon
里昂高等师范学校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开普敦大学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Universiti Malaya (UM)
马来亚大学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
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埃因霍温理工大学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香港理工大学
Universit?t Wien
维也纳大学
Wageningen University
瓦格宁根大学
University of Aberdeen
阿伯丁大学
Lancaster University
兰卡斯特大学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凯斯西储大学
Texas A&M University
德州农工大学学院站
Queen's University of Belfast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Vanderbilt University
范德堡大学
Nanjing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Florida
佛罗里达大学
Zhejiang University
Stockholm University
斯德哥尔摩大学
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 (ULB)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西安大略大学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密歇根州立大学
Queen's University
Universitat Autònoma de Barcelona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VU University 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
University of Bath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成均馆大学
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icago (UIC)
伊利诺伊大学 - 芝加哥分校
Tufts University
塔夫茨大学
University of Exeter
埃克塞特大学
Georgetown University
乔治敦大学
University of Arizona
亚利桑那大学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莱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UB)
巴塞罗那大学
University of Sussex
萨塞克斯大学
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VUB)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University College Cork
科克大学学院
University of Waterloo
滑铁卢大学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台湾清华大学
University of Gothenburg
哥德堡大学
Università di Bologna (UNIBO)
博洛尼亚大学
Pontificia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 Chile
智利天主教大学
University of Antwerp
安特卫普大学
King Saud University
沙特国王大学
沙特阿拉伯
Waseda University
早稻田大学
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
爱荷华大学
Keio University
庆应义塾大学
QS世界大学排名2013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于日公布了年度“QS世界大学排名”
,美国蝉联榜首,第二位则是,第三的则为英国。在亚洲地区的大学中排名最前,位列排行榜第24名;香港大学仅次于其为亚洲第二,位列第世界第26名。然而中国大陆共有7所大学进入前200名。排名最前的是,列第46名;其后是,48名;,88名;,123名;,165名;,174名;,175名。
学校英文名
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Harvard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伦敦大学学院
UCL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帝国理工学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University of Oxford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Yale University
芝加哥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
加州理工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ETH Zurich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爱丁堡大学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KCL)
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uke University
新加坡国立大学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CB)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Pari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布里斯托大学
University of Bristol
墨尔本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曼彻斯特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香港科技大学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yoto University
首尔国立大学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香港中文大学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巴黎综合理工大学
Ecole Polytechnique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
昆士兰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New York University (NYU)
哥本哈根大学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Peking University
Brown University
Tsinghua University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海德堡大学
Ruprecht-Karls-Universit?t Heidelberg
格拉斯哥大学
University of Glasgow
新南威尔士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慕尼黑工业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t München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Osaka University
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卡耐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阿姆斯特丹大学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韩国高等科技学院
KAIST -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
Trinity College Dublin
伯明翰大学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慕尼黑大学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t München
东京工业大学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und University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
莫纳什大学
Monash University
赫尔辛基大学
University of Helsinki
谢菲尔德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日内瓦大学
University of Geneva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Leiden University
诺丁汉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Tohoku University
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苏黎世大学
University of Zurich
波士顿大学
Boston University
乌普萨拉大学
Uppsala University
乌得勒支大学
Utrecht UniversityUtrecht University
国立台湾大学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圣安德鲁斯大学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西澳大利亚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南安普敦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Fudan University
奥斯陆大学
University of Oslo
Durham University
奥胡斯大学
Aarhus University
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蒙特利尔大学
Université de Montréal
奥克兰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阿尔伯塔大学
University of Alberta
格罗宁根大学
University of GroningenUniversity of Groningen
University of Leeds
佐治亚理工学院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名古屋大学
Nagoya University
Purdu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
QS世界大学排名2014
2014QS世界大学排名前十名
2014年9月,2014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英美高校依旧占领前十强。麻省理工学院蝉联第一,哈佛大学跌至第四,挤入前三。就中国内地大学来看,27所大学进入QS榜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入围前一百强。
所有排名前10的大学在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国际师生占比方面都表现出色。帝国理工学院在“单位教职引用率”当面的突出表现使其成为了排名前10的大学中攀升最快的一所,一举超越了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成为了与剑桥大学并列排名世界第二的大学。
排名前200由总共由来自31个国家的学校组成;其中美国以51所学府占据统治地位,领先英国的29所、德国的13所、荷兰的11所、加拿大的10所、日本的10所以及澳大利亚的8所。
自2009年以来上升最快的学校为:麻省理工学院,(韩国),(瑞士),,,(新加坡),,浙江大学(中国),(英国)以及(瑞士)。其中有8所学校在科学与技术领域实力强劲。
年世界大学排名榜
在该排名的所有全球前800余所大学中,中国大陆的27所大学中有19所提高了其位置, 提升最为显著的是厦门大学(上升105名, 至全球441名)。
清华大学第一次以排名47位登顶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大陆大学之首。它超过了未能进入前50的北京大学(排名并列57位)。其原因部分归结于清华大学在研究影响指标“单位教职引用率”上的提高,在清华大学在此项上升了36位的同时,北京大学下跌了18位。
在研究实力上,中国大学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表现最好的中国大陆大学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单位教职引用率”上全球排名第120位,紧随其后的是浙江大学,全球第153位; 和复旦大学, 全球192名。27所上榜中国大学中19所的“单位教职引用率”都比2013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 在所有中国大陆大学中上升最快(上升76位至全球326名), (上升42位至515位), (上升45位至549位)。
在全球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中,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 南京大学和在全球学术声誉中上升最快,2014年分别上升101位 (475名)和102位(457名)。(上升96位至451名), (上升66位至272名),(上升55位至410名)。
20所中国大陆大学保持或是提高了其全球雇主声誉(基于28,759全球雇主的调查回复)。包括、山东大学、、在内的4所内地高校在全球雇主中的声誉有非常显著的提高。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此项指标中位列全球前20。
QS世界大学排名2015
QS世界大学排名(2015/16)发布,麻省理工学院排名世界第一,哈
佛大学排名第二,剑桥大学与斯坦福大学并列第三。中国大陆共有7所高校入选世界前200,清华大学排名第25,持续着其瞩目的上升趋势,自2006年后再次将中国带入世界前25强的行列。除了清华大学外,其它中国高校也在该排名中有着出色的表现:北京大学上升16位排名第41,复旦大学上升20位排名第51,上海交通大学上升34位排名第70。
20152014学校名称国家11麻省理工学院美国24哈佛大学美国3=2=剑桥大学英国3=7斯坦福大学美国58加州理工学院美国65=牛津大学英国75=伦敦大学学院英国82=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英国912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瑞士1011芝加哥大学美国119普林斯顿大学美国1222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1339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1417=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1510耶鲁大学美国
中国大陆前20
20152014学校名称2547清华大学C94157=北京大学C951=71=复旦大学C970=104上海交通大学C9110=144浙江大学C9113=14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C9130=162=南京大学C9232240=273=335=277=328=291481-490C9307321331=379=C9345=393381=451-460401-410441-450401-410501-550411-420501-550421-430501-550441-450461-470
QS世界大学排名2016
日,英国高等教育评级机构QS发布“年世界大学排名”
中国56所高校上榜,其中中国内地33所,中国香港7所,中国澳门1所,中国台湾15所。清华再创新高,位列全球第24名,是中国排名最高的学府。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名较去年均有上升,分别位于39、43、61
QS世界大学排名2017
6月8日,英国高等教育资讯和分析数据提供商QS发布了第14届QS世界大学排名,这份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共评估了965所全球范围的大学。
根据该排名,麻省理工学院(MIT)创纪录地第六次排名世界第一。中国、新加坡、俄罗斯和印度等地最佳的院校已经赶超部分英美院校排名前列。
QS世界大学排名2018
日,QS(Quacquarelli Symonds)世界大学官网公布了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范围内,连续七年获评世界第一。中国有11所中国大学进入世界百强,数量位于亚洲第一,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其中排名最高的清华大学首次冲进前20,位列第17名。
中国大陆排名最高的为,由去年的25名上升至第17名。成为自2015年QS采用新排名算法以后,首次入选世界前20名的中国大学。中国人所熟悉的“清北复交”均榜上有名,紧随清华其后,排名为全球30名,比去年提高8名。排名第40位,排名第62位。进入前一百的学校还有和,分别位于第87位和第97位。这些大学中有19所大学排名升高,有11所大学排名下降,另外9所排名保持稳定,还有1所新进入榜单。
港澳台方面,上升一名,排全球第25,在整个亚洲排第五。除此之外,和排名略有下降,但依旧稳居全球前五十。中国台湾地区排的最好的是位列72名的,名次较去年上升了4名。排名为全球443名,上升了72名。
QS世界大学排名在华合作
上海大学与英国QS(Quacquarelli Symonds)全球教育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日上午,QS全球教育集团总裁Nunzio Quacquarelli(NQ)先生、QS智库中国总监张巘一行2人应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罗宏杰邀请访问上海大学。QS全名Quacquarelli Symonds,于1990年由NQ先生创立,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目前为世界三大高校排名机构之一,具有3500个高校、50万教授、5万雇主的资源。NQ先生表示QS的核心业务是为世界各地的高校设计国际化发展战略并在此过程中帮助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及其整体发展水平。QS目前与全球超过1200个世界著名高等教育机构(如Warwick,LSES,Wharton),在国际化发展战略上建立了合作关系。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会见了来宾,上海大学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科学处、科学技术处、国际事务处、教务处、MBA中心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等部门和学院的负责人近20人分三组就“如何利用QS国际资源及其行业影响力推进学校近期重要工作”进行了务实、高效的会议讨论。会议由上海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主持。
通过紧张、有序和高质量的分组讨论形式,围绕近期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双方分别在以下议题达成共识并形成下一步具体工作方案:
支持QS成立“QS研究中心”、筹建 “QS-SHU高校国际化研究中心”并发布年度“中国高校国际化”报告;
QS与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共建“SHU-QS研究生教育MOOC”体系;
QS帮助上海大学材料、影视、社会学三个高峰学科开展个性化学科发展水平比较分析及国际咨询;
开展 “一个团队和两个大学国际新合作(dual faculty)”及其嘉定校区“上海大学国际校区”的新设想;
罗校长与NQ先生对QS在中国的业务前景交换了意见,罗校长认为目前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管理、办学与评估分离的新形势,面临的问题是中国国内第三方评估的能力非常弱,这给QS带来巨大机会。建议QS结合中国政府的需要和中国高校的实际,利用世界高等教育的资源,开发出针对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评估体系,拓展QS业务和提升QS核心价值。作为QS的友好合作伙伴,上海大学将帮助推动QS上海业务发展。
在谈到双方的关系时,罗校长表示,上海大学愿意与QS建立特殊的合作关系,双方在“高校评估”、“大学发展研究主题”开展合作之外,今后还需要探讨和分析其他方面的合作内容,双方合作应建立在实质性、可操作和系统性的合作方案基础之上。
最后,上海大学罗宏杰校长代表学校与QS公司总裁Nunzio Quacquarelli先生签署了双方合作备忘录。
.QS官网[引用日期]
.泰晤士高等教育官网[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新东方留学[引用日期]
.360doc[引用日期]
.台海网.[引用日期]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引用日期]
.参考消息[引用日期]
.新浪新闻[引用日期]
.维基百科官网[引用日期]
.QS官网[引用日期]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2[引用日期]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1)[引用日期]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0)[引用日期]
.QS Asian University Rankings[引用日期]
.毕达留学.[引用日期]
.新东方网.[引用日期]
.腾讯网.[引用日期]
.羚羊网[引用日期]
.QS 世界大学排名(正式官网)2013/14[引用日期]
.腾讯新闻[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中国青年网[引用日期]
.中国网·中部纵览[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上海大学发展规划处.[引用日期]
.上海大学新闻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人不能供观音菩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