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游轮上送蔬菜店利润肉利润大吗,

来自 VICE 的频道
我们去了一场游轮工作招聘会,了解了一下在海上的生活是不是净是些美国胖子在自助餐里藏吃的,还有领养老金的人在他们的翡翠套房里谨慎体面地死去。
你有没有想过在游轮上工作?这个问题也可以这么说:你喜欢做爱和爽一爽享乐么?过惯了四平八稳的生活,人们会很容易迷上友情、冒险和沉浸式体验的生活。就是这么浪漫。虽然在21世纪,就算你去应征镇压摩洛哥部落,法国外籍军团也不能让你杀人不偿命。但还是有一小片文明的避风港,叫做 “向海出逃逃去大海”。在这个一切早已互联化的世界上,游轮就像是这个早已互联的世界外最后的净土——甲板下的生活不只是一种职业,也不仅是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方式。我对游轮生活的痴迷是对的吗?也可能我就是个被骗的可怜虫?这里能否为苦苦挣扎在无可救药的就业市场的年轻人们,至少提供一片桃花源?还是说这里也是这么老一套:在满载肥仔和怪老头的海上豪华酒店里,贴上胸牌端着盘子?工作招聘会为了弄个明白,我来到伦敦北部的一场游轮工作招聘会。今天我的向导是史蒂夫·威勒(Steve Weller)。在游轮上工作了十年后,史蒂夫最近转移上了陆地。作为一名前娱乐业人士,他建立创建了自己的代理中介机构 Jobs on a Ship。他航海的日子已经结束了,但是史蒂夫还是想要帮别人也找到每天在狭窄空间里工作13个小时,每个月赚入1000欧的工作,再外加也想包揽他们偶尔想来的那一发。虽然来在了这个招聘会,但我也分辨不出谁是杨白劳谁是黄世仁。好多哥们都穿着第一次出庭穿的衣服,黑色和海军蓝乱搭。好多背着 Michael Kors 的女生,小裙子费尽心机盖住纹身。每个人都紧紧抓着一叠简历。半个小时队伍就排起一条长蛇,还没到一小时就变成长龙隆。主办方预估有超过4000名申请人。我问史蒂夫:“有多少人会真的应征到得到工作?”“差不多五分之一。应聘的远比录取的多。有大概20%的人纯粹不够格,还有15%的人申请的工作可能大材小用了。”队伍中间有一位约莫20岁的小伙子,姜黄色平头,和他的几个哥们一起,正在吹嘘自己是个音乐人。半年前,他撞到大运,通过一位朋友找到一份去往日本的游轮上的工作。但那已经是过去时了,他现在又从头来过。“你得和每个人都聊聊,” 他说。“关键在于存在感。”两个展位开外,有一位穿着芭比粉的女孩正申请荷官的职位。她早上六点就起床,从丽兹赶过来。“我刚和男朋友分手,就在想,‘为什么不来试试呢?我喜欢旅行。’”那你目前都去过哪儿?“就西班牙和葡萄牙。”老鼠最大牌会场里申请迪士尼游轮的队伍是最长的。为什么?“因为起码听说过这个?” 史蒂夫耸耸肩。抛开这排队的长龙,游轮业里,迪士尼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市场。在这个价值910亿磅,坐拥220万名乘客的行业里,三家公司控制了总价值的80%。其中,嘉年华(Carnival)游轮一家独大,控有47%。而另外两家,诺唯真(Norwegian)游轮持10%,皇家加勒比(Royal Caribbean)23%。除去这三巨头,同行里其他人都是个陪衬。这也使得这三家公司有足够的能力去定价。有风言风语说,嘉年华是三巨头中的老大,但毕竟只是流言而已。“也有人猜测这是垄断集团,” 史蒂夫承认道,“但我从未看到过证据。嘉年华旗下的有 P&O, Cunard, Costa, Princess 和其他的。但这几家看起来都是独自运作的,而不是由总公司派人下来。”游有所得无论如何,一趟游轮之行都比你想象中来得便宜。每人一周大概花上550磅 —— 一个不会贵过普通酒店的价格——就可以得到一个自己的小房间,一天三餐,免费的娱乐项目,还有旅行。这还是是最基本的。然而对于一些人中之龙来说,游轮什么的,是他们在四处吹嘘时最后的谈资。史蒂夫提到了超奢华的英国世鹏游轮公司。“在那里,他们会让你记清所有顾客的名字。有足足八百个。” 他又接着提到了镶有宝石的枝形吊灯和从环宇精品河轮公司订做的艺术品。“那些员工啊,人真不错。真的。每个房间都是不一样的,客制化的。”“真够给力的。” 他就跟海上版 Top Gear 里面的大猩猩一样这么和我说, “游轮业增长很快。有很多美国人来到欧洲的时候,想要快点多逛几个国家。游轮能够带着他们,直抵每个城镇的中心。” 我能想象,下一步就是节省时间了:一个两栖用的舱,从游轮上分离,径直朝着维琪奥桥而去,游过圣母百花教堂,直达乌菲兹美术馆,方便你拍一张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这种浪,谁能抗拒?”不过最豪华的游轮那天没有招人。世界号邮轮于2002年成立,自此开始环游世界。船上有165个房间,每个房间都由住客独享。约300名员工服务300位客人:这些身价超高净值的客人的唯一贡献,就是一起开会决定下一站去哪。史蒂夫和我说的时候,我在脑内改起了我的剧本。这就是《迷失》加《摩天大楼》加《生死时速2:海上惊情》啊。我们先来个十集。得是个悬疑剧,大反转,但别太烧脑。性爱场面往上堆,再强调一遍,品味要有,乳头可露,阴毛不行。考虑让 Milla Jovovich 和星爵 Chris Pratt 出演。也有很多在游轮上去往极乐世界的故事:很多夫妇退休了,接下来的人生准备在地球上绕圈。当伊丽莎白二世游轮被卖掉的时候,也意味着那位在船上生活了十年的女士无法续租了。虽然她的丈夫在游轮开出孟买码头时死于心脏病,她还是继续住了下去。一个月只需3500镑,远洋游轮是一个超值的退休之家。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游简历还在继续堆叠,我们辗转各个展位拿了些小礼品:薄荷糖、罗盘、钢笔、品牌酒嘴、哨子、镜子。有很多种待申请的职位:艺术品拍卖人、网球教练、船上摄影师、舞蹈家、水疗护理师、客座讲师。我看了看身边的面孔。大都是些23岁左右的小年轻,但也有不少中年人。一位不惑之年的泰国女士正在荷美邮轮的展位前排队。“哎,你懂得,我就是觉得我得试试,看看吧。” 她咯咯笑道,“我就是觉得能离开英国也不错,你懂吧?”一位至少四十岁的特立尼达人和我说,他想当个门童。“加勒比那边有很多游轮。” 他解释说,“我坐过几次。挺喜欢的……很不错。”好吧,就算很不错……但我也会忍不住想,随着你的人生越来越开拓,你就会希望自己越忙碌,越沉迷人间,而不错过这一年中重要的事情。游轮旅行可能就是米兰昆德拉所说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之重的差别:我们都声称誓死自由,但内心深处也会渴望拥有和互相联系。在海中航行就像取巧地来一次谨慎的脱逃。只要你在这趟短暂的旅途中,这座漂浮的永无乡中,真实世界就可以被无限推后。史蒂夫则更实际,他指出:“公司都很不倾向于雇佣年纪大的员工。不只是健康的原因,你的社交生活也都在海上。没有回头路,你得融入进这里的文化——年纪大的人不擅长这个。”定海神针对,这是种文化。“每天晚上都是周五狂欢夜,每天早上都是忧郁星期一。” 史蒂夫把这话搬出来之前,我就听说过了。船上任何一个船员间都是温室 —— 造就闪电般的友谊和小社会的爱恨情仇。“船上可能会有500名船员。所以你觉得船员庆祝生日会隔多久来一次?”“一天1.39次。” 我准确地计算后回答。在布赖恩·大卫·布伦斯(Brian David Bruns)的游轮业回忆录《游轮秘闻》中,他谈到了文化交流的这些机会。“在船上只和你自己的种族约会简直是种犯罪。” 布伦斯写道,“大家都在互相勾搭。” 大家睡在一个客舱也不再是阻碍。在这个热腾腾的室内气氛中,各种关系都出现了,几周之内就又消逝了。最爽的事情 —— 也是最深的禁忌 —— 就是越过船员与乘客体液交换这道界限,这可能会让公司背上严重的法律责任。“要是被抓到了,他们会在下一个港口把你赶下船。” 史蒂夫说。布伦斯继续写道:“我见过太多太多女性,为了晋升等好处,和上级睡觉。我说的晋升,是指从从特别艰苦的工作换到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比如从服务员升到迎宾员,付出不多但收入轻松)。她们可以和上级共享一个好一些的船舱,体会到超越同等地位人的优越感,但也仅限如此了。上级大都会在船上把她们榨干,等她回家和家人团聚时一脚踢开,然后在下一次航行开始时找个新的。”谈到自己的性史,史蒂夫吞吞吐吐,只是含糊地说些什么 “有过几段风流” 和 “人生巅峰” 什么的。船长,我的船长虽然在这里,各色人种都来去自如,但也有某种不那么让人感到舒适,并且程度更深的经济上的种族隔离。在21世纪,游轮就像微缩版的全球 GDP 饼图。穷困的菲律宾人和孟加拉国人住在舱内,切蔬菜,在摔倒前把托盘擦亮。他们基本上看不到太阳,全天连轴转。工资也折射出了他们的祖国:大多数情况下时薪一美元。然后则是低等的服务员,都是东欧人。好工作和高工资都掌握在西方人手里,他们的工作是搞艺术,从事娱乐活动,按摩,工程相关,还有会计。虽然谋职的人很多,但在职人员也常来来去去。史蒂夫最初就讨厌大海。第一次出航后就辞职了——两年之后又回来了。他解释道,一方面是因为旅游从业者试图从他们身上本来就不多的好奇心中洗掉热情:强制性的航海人员训练、发证及航行当值标准(STCW)。STCW 这一纸海上安全保证书,一天就能拿到,但要花几千镑。“这算是种找出有热忱之心的人的方式。因为如果你要带上某个人出海,你得知道他们会坚持下去。”游轮的安全问题目前正处于风口浪尖。“歌诗达协和号算是给行业敲响了警钟。” 史蒂夫说道,“在当时,在安全演练上我们花了很多时间……” 游轮在托斯卡纳吉廖岛触礁,造成32人死亡,事故发生后的一天,仅仅一个早上,歌诗达的股票就跌了10亿。今年五月,船长弗朗西斯科·斯凯蒂诺(Francesco Schettino)自首了,开始服刑期。他因过失杀人被判了16年。因沉海前弃船而去,媒体给他起了 “懦夫船长” 的外号。“意大利从来都爱找个替罪羊。” 斯凯蒂诺如此声称到。但根据实行已久的惯例,船长的责任下至每一只在他船上崴脚的老鼠,上至权利至高无上的 CEO 兼游轮老板。针对紧急情况,船长舱就设在控制台的正下方。换句话来说,在协和号事件的情况中,对船长来说这里可以方便他装好洗漱包,找到最近的求生艇。从游轮开始招募两位船长这一现状看来,近来的安全问题可谓错综复杂。一个人负责专业问题,另一个人是花钱请来在宴客厅与乘客们寒暄的,这其中的差别越来越明显。“以前,大家都默认了,船长就是个脾气差的老大粗,” 史蒂夫解释道。“但现在,一切都十分专业。人们付了上千美刀;他们指明要求了,要有人来陪他们闲聊。”大海啊大海展位上的人都已经稀稀拉拉的时候,史蒂夫悄悄的走到一个怀抱着一叠简历的人旁边,热情地拍了拍他的背。“不好意思,” 两人寒暄了几分钟之后他向我解释道,“我五年没见过他了。但是你也懂的,如果你们同以大海为家,就知道这就是命啊。”这就是大海对你的羁绊……当你面对着一屋子来度蜜月的新婚夫妇,看着他们的眼睛说,由于缺少安全的沙滩车,阿兹特克奥秘之旅项目不得不取消了的时候,你就会懂了。我们都经历过操蛋事,虽然是无神论者,却在自己的坑里里祷告。我们心心相连,因为外面的世界永远都不曾知晓,在自助餐还没结束时蒜蓉烤扇贝就没有了,是怎样一番感觉。它深植于你。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都有种感觉,史蒂夫身上相当一部分,都仍漂泊在海上。“在最后一份合同还剩下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我都在说服自己别离开。每天,我都会在想:为什么我要辞职?这可是世界上最棒的工作啊……”所以是为什么?“敌不过时间啊。当时我二十八九了,想要点普通的东西 —— 比如说,房,车,还有女朋友……”你还会怀念从前吗,史蒂夫?当年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吗?“有时会吧。伦敦下起雨的时候,我确实会想:天啊!我为什么会在这里?”他看起来很忧伤。“但答案是肯定的。” 缓了一会儿,他说,“我觉得我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他又低下了头 —— “我是说从长远来看。”
Translated by: 王栋
24小时最受欢迎金灿灿号游轮举办婚宴怎么样?船上的菜是现做的吗?口感如何?_百度知道
金灿灿号游轮举办婚宴怎么样?船上的菜是现做的吗?口感如何?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热心网友知道合伙人
嘻,肯定有的啊,肯定对的很有``
taifengdianer知道合伙人
taifengdianer
采纳数:241
获赞数:1577
金灿灿号游轮举办婚宴,那个气氛超棒,挺浪漫,而且船上的菜色都很特别,味道也相当不错,值得各位新人考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mj知道合伙人
擅长:暂未定制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客户端下载
发送验证码
未注册的用户手机验证后自动登录
30天内免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绑定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举报举报原因:广告营销地域攻击色情低俗人身攻击诈骗骚扰谣言反动其他取消 提交
&&&&&正文助力“龙菜”走上更多国人餐桌 11:07
国际在线本地站
近日,作为第二届中国·黑龙江蔬菜产销大会的一个重头戏,2018全国农产品采购商龙江行如期举行。全黑龙江省最大的番茄北菜南销生产基地、哈尔滨永和菜业有限公司设施蔬菜园区是此行第一站。整齐排列的蔬菜大棚一眼望不到边;观光廊内给来宾们现场品鉴的香瓜、西红柿等各种果蔬不下数十种;办公区内可以采集全国951家蔬菜批发市场行情的企业大数据信息平台,令采购商们啧啧称赞。采购商们实地考察了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榆林镇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兰河乡田谷园合作社的5000亩秋葵种植加工基地;在北林区东富镇大丰收合作社1200亩黄豆角示范园区内,合作社社长张臣现场招商:“我们的设备在两分钟内就能实现速冻加工,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豆角的营养和品质,做出的菜跟鲜品一样,真正实现了一季生产四季销售,有感兴趣的客商请加我微信、找我对接。”在绥化经济开发区宝山镇蔬菜园区,采购商一行到来时正赶上园区给寿光客商发货,库房内工人正在装箱装车,地上“硕大的小辣椒”令人称奇——翠绿的辣椒光润如玉,差不多有半尺长!沃土绿色种养殖合作社社长田维清自豪地说:“这个辣椒品种叫巴莱姆,外号‘一斤仨’,意思是三个椒就有一斤沉,但我的椒一个就能长到六两。为啥?一是咱这黑土地好,二是用奶牛粪肥。”走进此行唯一的一个粮食种植基地——位于庆安县久胜镇久宏村的东禾农业集团“互联网+农业”高标准水稻示范样板基地,行家们看到田间的高清摄像头、小型气象站、杀虫灯、诱蛾器等环境监测和病虫害预报设备,纷纷走进稻田,或拍照或询问,要名片扫微信,现场气氛格外热烈。伊春境内林区景色迷人,远山近树满眼苍翠。在友好区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蓝莓基地,遍地的蓝莓已经成熟,许多工人提篮采摘,客商兴致大涨,纷纷拍照留念,品尝同时还不忘“正事”——品种、储运、采收期,一一详细了解。走进山多林茂的翠峦区,采购商一行细细考察了千栋木耳棚室创业基地。在伊春生态经济开发区,各个合作社、企业、创业主体早早候在这里,产品展位沿路排出几十米。翠峦区区委书记赵喜义的招商演讲,诚挚感人。
来源:宝鸡新闻网
来源:兰州新闻网
来源: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来源:青岛日报
来源:东北网
来源:海蕴女创中心
来源:西部看四川
来源:黑龙江晨报
来源:千龙网
来源:人民网本地站
来源:黄河新闻网
来源:光明网本地站
来源:中国日报本地站
来源:东南网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来源:澎湃新闻网
来源:凤凰网
来源:北京时间
来源:育儿岛
来源:咖啡不加糖33
来源:可乐小姐
来源:北青网
来源:社会奇事
来源:飞扬920
来源:看看新闻网中国“大妈”已成公害,看看她们都做了什么?
中国“大妈”已成公害,看看她们都做了什么?
总编辑 | 丰众印尼
IFENGZHONG.COM人性的良知并不会因为一个人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世态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与时俱进 ,那么年纪越大,人性会越龌龊。。。有些中年妇女在中国是一种自然灾害,这倒不是因为她们不好看,而是她们故意要恶心人!同时也在恶心自己。
“可爱的中国大妈”~ 天下三分明月夜, 无奈二分归大妈。 中国人可能是真的有钱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那些比较著名的景区,到处都可以看到挤挤碰碰、吵吵嚷嚷的中国游客。不过你发现了吗,在这些中国游客中,男性少,女性大约占70%;在这些女性游客中,年轻女性少,五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大约占70%;在这些中老年女性游客中,贤淑优雅型的淑女少,佻达庸俗型的悍女大约占70%。这类中老年悍女可能就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大妈”?
在载有3700多名游客的意大利赛琳娜游船上,到处都晃荡着中国大妈的靓丽身影。 在甲板上,看来早有准备的中国大妈们扯出各种颜色鲜艳的丝巾,做出各式莫名其妙、颇令人呕心的姿态照相;在舞厅里,中国大妈们穿着色彩艳丽的丝绸旗袍,扭曲着肥硕的身躯,模仿服装模特的步伐,走过来、又走过去,自娱自乐;九楼的自助餐厅是游轮上最大的餐厅,至少有两千多游客在这里用餐。餐厅门口有个泳池,说是泳池,其实也就是个观鱼池罢了,因为长不过十米,宽不过五米,深不过一米,本来是给孩子们戏水玩的所在。因为气温较低,大人们根本不给孩子们下水。可就有几位勇敢的中国大妈,穿着紧身的锦纶泳衣,在上千人众目睽睽之下,在小观鱼池里落落大方地展示一身赘肉,不得不令人佩服。
赛琳娜游船在日本靠岸了,游客们登上日本国土,或兴奋或新奇地东张西望。看到码头广场飘扬着一面膏药旗,一位中国大妈突然昂声高唱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接着又有几位大妈跟着高声唱起来,声音杂乱、尖锐而又刺耳。码头上几位日本警察和码头工人各忙各的,倒没有什么反映。跟大妈们走在一起的数千中国游客倒是有点吃惊和诧异。因为日本国旗插在日本国土上,这本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大妈们这么爱国,完全可以不来日本旅游,没有必要突然迸发出这么强烈的“爱国情愫”来的。
游轮上的自助餐厅虽然很大,毕竟游客太多,用餐时总是出现一座难求的情况。一张大餐桌围坐了七八个中国大妈,吃完了,再次捧来一大盘海瓜子(一种小蛤俐)。大妈们像嗑瓜子般,边嗑边唠。又捧来一盘水果,边啃边唱。全然不顾不少捧着餐盘找不到座位的其他旅客。一位大妈进了餐厅,那边高声尖叫“x姐,这儿给你占着位置呢!”x姐直冲过去,碰着一位捧着餐盘找位置的旅客,菜汤泼到衣服上了。X姐只是扭头咧了下嘴,也不知道这咧嘴算不算道歉,迳自走了,被碰撞了的旅客反倒显得尴尬。一位大妈,先是捧来一盘堆尖的水果,咕呲咕呲啃完了,又捧来一盘堆尖的牛肉、鸡肉、排骨,又咕呲咕呲啃完了,问题是,这些肉是和土豆、萝卜等蔬菜一起烧烩的,说明这位大妈在取菜时是做了精心挑选的。
又一位大妈趴在餐桌上吃饭,旁边一个座位上则放着一个包,一位旅客捧着餐盘问道,这儿可以坐吗?大妈头也不抬地答道,有人呢!一会儿,大妈吃完了,一边抹嘴,一边自言自语道,她大概有座位了,走了。那位捧着餐盘的旅客也吃得差不多快完了,却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在外旅游集体用餐,一般只管饱不管好,但每餐总会有两三个荤菜。一次旅游同行的几位大妈,往往转盘到她面前,不但把荤菜挑进自己碗里,还赶紧夹到旁边大概是老公的碗里,全然不顾周围还有其他游客。一次旅游不过几天时间,相遇是缘分,谁愿意为这点小事计较呢?
在一次江南一日游的大巴上,几位中国大妈上车并不抢前面的座位,反倒只向后走,这是很少见的,到最后两排,这几位大妈拉出准备好了的一个大旅行箱,打起扑克来。一日游,一般都是几次一两个小时的短途行程。大妈们每段行程都只是打扑克,到了景点或是购物点,既不游玩,也不购物,也只是一味找个地方打牌。上了车,导游总是要说点什么,有的游客就想闭眼打个瞌睡休息一下。可是大妈们打牌时旁若无人,吵吵喊喊,对谁都有妨碍。导游或游客大概都知道中国大妈不好惹,息事宁人,竟没人敢批评制止。
一日游结束时,每人收到一份赠礼:一盒八只大闸蟹,一箱饮料,一盒冰箱除味剂,据说是卖乳胶床垫的老板赠送的。这次旅游收费不过百十块,这几样赠品怎么也应当价值一百多块了呀?乳胶产品眼下很畅销,也很实用,每次或多或少都会有人买。估计利润不会小,所以老板愿意这么送,这个动作和旅行社一拍即合,所以这个旅游线路就成了一条热线。原来这几位大妈已经多次参加这条旅游线路了,反正在家也是打牌,而参加这条旅游线,吃喝玩乐,还能捞到超值的礼品,中国大妈真聪明。
一次在新疆旅游,由于新疆维稳抓得很紧,进任何公共场合都要严格安检。旅游期间,多是一天换一个宾馆。宾馆的安检就更严格,也就很费时间。一个三十多人的旅游团里,总会有七八个中国大妈。同时到宾馆的往往有几个旅行团,百十个人同时安检就更费时间了。可每次都有一两个大妈冲在前面,而这一两位大妈就是其他大妈的排队代表,不顾后面排了多少人,前面大妈一招手,后面七八个、十来个大妈就插到前面去,所以大妈们总是抢先消消停停近客房,别的旅客只能被挤在后面。
赛琳娜游船在海上航行了五天五夜,终于停靠在上海吴淞口国际游轮码头了。船上3700多人,下船、过关、领行李,至少要排队两三个小时。加上还背着包,人太多,难免挤挤碰碰,对于年龄偏大、腿脚不利索的人来说,确实不易。好在船上可以花钱买贵宾通行证,可以优先下船过关。在贵宾通行舱口,一位中国大妈高举着贵宾通行证,嚷嚷道:让一让!让一让!这是贵宾通行道!说句老实话,站在这儿的,都持有贵宾通行证,该谁让谁呀?所谓贵宾只有两三百人,并不多,很轻松就可以下船了。再说,既然是贵宾了,也得像个贵宾的样子嘛,叫什么叫?
毕竟是中国大妈,竟然拍拍前面人的肩膀,高声叫嚷:让一让!让一让!这是贵宾通行道!前面这位“贵宾”被叫得没办法,只好亮出贵宾通行证给这位大妈看,大妈不吱声了。也难怪,前面这位贵宾穿了一身普通的旧衣服,斜跨着一个黄背包,实在不像个贵宾。而后面这位大妈,衣着鲜亮,趾高气昂,也太把自己当个贵宾了。 当然,这些现象中,也有其他各色人种。不过中国大妈总是主角、主体,这是不争的事实。不少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老年妇女确实也挺令人尊重,但可惜被那些在世界上都有了些名气的“中国大妈”淹没了。
中国大媽世界奇葩,林徽因,杨绛等一代高贵,优雅,端庄的民国范儿逝去,一个时代结来了,当年的头上长角,身上长刺,满口不革命就滚你妈的蛋的女红卫兵而今成了闻名世界的中国大妈,粗鄙,横蛮,无知,贪婪,而不和羞恥。当然,这只是一部份人,但几十年的阶级斗争,造成了中国人文主义被破环,传统的礼义廉取大滑坡,产生了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媽们。
中国大妈成为“世界焦点”
根据百度百科:“中国大妈”是网络上引用美国媒体调侃国内中年女性大量收购黄金引起世界金价变动而来的一个新兴名词。《华尔街日报》甚至专创英文单词“dama”来形容“中国大妈”。“中国大妈”对黄金的购买力导致国际金价创下2013年内最大单日涨幅。
慢慢地,“人傻钱多”的形象也越来越多的扣在中国大妈的身上。
“她们不差钱,啥贵买啥,这帮人最容易消(被)费(骗)”。
既然那么有钱,经常出门&出国游玩自然也是少不了,不夸张的讲,中国大妈所到之处,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因为她们的特色太明显了,尤其是一堆人站在一起的时候,也是超级醒目。
大太阳帽、墨镜、丝巾、自拍杆、独特的时尚品味,都已然成为她们的标配。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地方...凡是旅游景点,总是能遇到一群说各地方言的穿着鲜艳的大妈经过。
中国大妈有权利选择自己做事的方式,但有些方式也实在是太辣眼睛了。如:
这位大妈在赏花时,一边踹树制造樱花雨又一边爬上树拍照,路人看的也是一脸尴尬。
据韩国媒体《东亚日报》报道,在首尔市光化门附近一家高级饭店的洗手间:男厕所里居然站着7名四五十岁的中国女游客。她们不仅洗手、照镜子,甚至有人使用卫生间。
旁观者林某说,这些女游客“理所当然”的态度让他感觉十分荒唐。
如今,中国大妈“低素质”行为屡见澳洲报端,她们的“奇葩行为”也是一次次超越了大家的想象。
吃霸王餐又咬人的中国大妈
在此强调,“贪小便宜”不等于“勤俭节约”。除了上述的故意扒菜叶,前不久澳洲也被曝光了一位“爱吃霸王餐”的中国大妈,吃饭不给钱还乱咬人。
这位大妈和老公去阿德莱德唐人街的一家中餐馆吃饭,点了一份烤鱼,但觉得烤鱼太大,就要求点“半份”。可是服务员表示店里不卖半条鱼,只卖整条鱼。
后来见她没什么意见,服务员就给她下单上了整条烤鱼。吃了一半,大妈挖空了肉,剩下鱼骨头和头时,叫来了服务员说:我说我只要半条鱼,是你要给我上整条的。所以,我只付半条鱼的钱。
不知所措的服务员当然是拒绝。大妈趾高气扬地表示要找警察,但在警察还没来的时候,大妈竟然准备起身走人,店长阻拦无效且被吃饱饭的大妈一把推开,顺便扔了26刀在店长脸上,然后就跑了。
店员赶忙出门去追,明知理亏却理不饶人的大妈情急之下抓过店员的手臂,张嘴就咬。大妈还发挥了女人打架的两项绝技——抓和挠,把小伙子的手上和耳朵弄得伤痕累累,到处是血。
想问下这位“擒贼”身手了得的“半条鱼大妈”,是谁给你的勇气?
最后在面对警方的指控,大妈振振有词地表示她的行为是“出于自卫”。PS:那干嘛要遮脸呢?
悉尼占道采花又拍照的亚洲大妈
中国大妈们退休的时候,出门旅游看看世界也是很棒的选择,无论是家人还是路人都没有任何异议。
但如果是这样的出行,别说是外国人,中国人见了也会嫌丢人躲着走。
蓝花楹盛开的季节,街上围观了大量的中国游客,她们嬉笑打闹,肆意占道...
澳洲虽然崇尚“车辆让行人”的精神,但人不让车又奈何...
诶,看花就看花,采花还大大咧咧拍照...她们是笑的很开心,凡是知道爱护环境的人看了都会扎心吧。
澳洲大妈看了这一幕也会表示:服气!
只在意自己的拍照,不顾其他在场游客心情,也不管其他车辆的正常运行,可以说是很自私了。
大妈在别人家门口偷植物
通过监控来看,这位大妈原本推着婴儿车从墨尔本一户人家慢慢走过,并无异常,殊不知她已经盯上人家门口的一颗植物。
没过多久,她竟然拿了一个塑料袋回来。
丝毫不犹豫的连根拔起,把坑填好,然后就放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拿着“赃物”就走了。
这一幕也是被监控系统拍了下来,不知道这位大妈看后会作何感想。
人在做,天在看。为了这点小便宜,整个社区的人也是都认识她了。
综上,包括“帮子女占车位”、“我不懂英语我有理”、“买东西把烂叶子全部扒掉”...这些常见的“大妈占便宜现”象在澳洲也是会发生的。
部分中国大妈之所以会有这种爱贪便宜、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感受的心理,绝非是短时间形成的陋习,很可能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只是慢慢暴露出来,无论在哪,这种“劣根性”一直都存在。
甚至有些大妈为了能更好的融入集体,也组团跟风一些“低素质”的行为,一方面她们不想被孤立,另一方面她们觉得别人都可以那么做,自己也可以。何况在人生地不熟的海外,更没人认识自己。
尤其是涉及到子女利益,她们也是更“奋不顾身”,谁都不能欺负自家孩子...这种保护和爱护实则并没到积极的作用,反而让人觉得无比尴尬。
为了这吗一点小便宜,真的值么?
有素质的大妈表示无辜躺枪....
Copyright (C)
iFENGZH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在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裁游轮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