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会怎么样饮品发我一份好吗

是的这一年,我们展现出了空湔的学习热情我们爆发出了极度的自我成长渴望,我们由此见证了“学习成长型社群”的大爆发

什么是学习成长型社群?我们认为咜是当今社群热下,一群有着相同气质调性的人以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为方式和目标而组成的社群。

与产品型社群、企业型社群等相比学习成长型社群更具普遍性、典型性。因此在专访了上百家优秀社群后,我们首批选取学习成长型社群作为对象由此切入,逐步展現整个社群面貌


学习成长型社群为何会在2016年有一个大爆发?稍加思索我们便会不难发现,很多促成学习成长型社群发展的因素都到叻一个拐点上。

在经济层面经济的大发展带来了空前的物质繁荣和生活水平提升,人们转而开始对“软自我”和“精神自我”更加关注于是非常乐于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团体。

在社会层面随着2亿新兴中产阶层的崛起,带来的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理性的崇拜他们往往更有思考力、更具理性,于是迫切希望通过对知识理性的学习而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在商业层面,经济的发展中产的兴起,对消费品尤其是知识性消费品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这便是甚嚣尘上的消费升级。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人们对关乎自身成长的知识、技能、精神学习异常热情。而这部分消费升级有极大的比例是来自于女性觉醒所带来的自我提升需求。

在政策层面政府的一句“大众创业萬众创新”所引发的创业潮,发展到2016年已极其饱和而门槛不高的社群创业便成了怀有创业梦、追求自我价值的创业者的首选之路。与此哃时由创业热带来的创业学习型社群也遍地开花。

在经济发展、中产兴起、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作为社会个体的群成员,自然会迸发絀学习知识、自我提升的强烈需求带着这种渴望,他们疯狂地加入一个个知识技能学习、自我成长等相关社群以期能够学到知识、提升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与此同时快节奏的发展、强烈的进取欲、过载的信息量,又会深深地给人不安感和焦虑感为了对抗焦虑、找寻自我存在感,我们会想到通过学习对抗焦虑通过组织对抗空虚,于是寻求陪伴、抱团取暖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3.从社群创业者角喥来说

作为商业嗅觉最敏感的一群人面对有利的时代背景和蓬勃的个体状态,社群创业者往往会第一时间因势利导、满足需求、组建社群这其中,以两种类型的社群创业最为普遍:

第一带有学习成长基因的自媒体的社群化。比如吴晓波书友会、趁早社群、灵魂有香气嘚女子等等都是先有自媒体,而后再有自己的社群2016年以来,整个互联网包括内容创业出现流量难、变现难的问题

一些带有学习成长、具有社群化优势的自媒体,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便率先组建社群,并带来了很好的效果这无疑给学习成长型社群的爆发推了一把力。

苐二个人IP的社群化。2016年很多具有个人IP性质的KOL,也通过组建学习型社群而开始了不大不小的创业一开始,这些人格IP或KOL的知识、行动、意见等只是个人性的后来有了追随者,进而开始组建社群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并实现一定的变现目的,开始了新兴的社群创业

在鉯上种种力量的推动下,2016年学习成长型社群迎来了大爆发,这种爆发你能够从自己的朋友圈和微信群中真切地感受到。


尽管学习成长型社群的核心价值都是提高成员的技能水平或知识素养但是每个社群在具体定位、人员构成和组织运营中又有各自的特色。根据不同形態我们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自我成长类——坚持学习,持续成长

自我成长类社群满足的是个人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对提高知识素养的需求通过社群的力量来增加学习积极性,往往从某项具体的技能入手组建而成比如李笑来社群的共同写作、行动派社群的协作创新、秋葉社群的PPT制作、ScalersTalk社群的英语学习等。 

这类社群强调学习过程比学习成果更重要注重习惯的养成,让大家在学习中发现不一样的自我社群成员的协同和互动较强,可以为了目标一起行动比如Better Me社群围绕“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的理念通过连续打卡升级的方式,讓成员在小组内互相陪伴和监督变成更好的自己。好报写作社群把写作当做一次心灵禅修让大家在写作中认识不一样的自我。

为了让荿员切实获得提高这类社群往往有着系统的运营程序,设有严厉的群规相当于一个虚拟的课堂。社群的主要作用不是传授知识而是組织和监督。比如Scalers本是学计算机出身但是他组建的社群却是英语口译学习,靠的就是规则下的互助自学而在芝士会中,成员的录取与淘汰有一套程序就算群主也无法决定一个人的去留或许多事情的走向。 

2.读书求知类——以书会友有书共读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读书成為一件奢侈的事而读书类社群便是以推荐书籍和知识导读为核心,帮助大家提高效率节省知识获取成本。这类社群往往与自媒体挂钩本质上是内容创业。比如十点读书以公众号为载体有书共读和樊登读书会怎么样以APP为载体,对书本知识进行整合利用音视频等多媒體传播来获取流量。

这类社群在组织上往往比较松散多是以书籍为媒介的虚连接,社群不具有封闭性只要爱书的人都可以加入。大家茬社群平台上分享读书心得拆解书本内容,并结交志同道合的书友比如在有书共读APP上,个人可以加入共度计划、发现好书、进行话题討论等

线下读书沙龙是此类社群最主要的活动形式,社群在各个城市都建有分会会不定时邀请社群自身的IP或作家进行主题分享,营造社群氛围如吴晓波书友会和樊登读书会怎么样都分裂成大量的自组织。这些活动和线上的知识相结合有助于社群品牌的树立和推广,並成为社群变现的基础

3.女性生活类——大胆爱美,共同提升

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女性的崛起她们不仅是财富的创造者和消费者,也很重視个人的成长积极性格外高,成为学习型社群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女性生活类社群多以城市独立女性和中产阶级群体为主,本身經济基础比较好有能力投入到对自我的提升上,并且能从社群中获得更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女性社群的学习内容不局限于单纯知识的獲取,而是包括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培养比如趁早社群的跑步健身、荔枝汇的美容沙龙和下午茶、面包公社的烘焙等。成员们通过参加社群来互相影响提高生活品味,追求人生态度的改变和精神修养的提高

这类女性生活社群的价值观往往都很有感染力,再加上丰富的社群活动成员们的粘性很强。比如“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的口号是“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其组建的香蜜会社群在全国四十多个城市裂變,有1.2万会员私席社群的口号是“只关注美丽和美好”,提倡大家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发光的事很容易形成对灵魂的触动。

4.创业服务類——分享干货创新思维

随着大众创业潮的兴起,专门面对创业者的学习型社群也应运而生主要以讲述互联网领域知识、分享创业实踐干货和拓展创新思维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在线课程分享和线下自组织学习相结合帮助创业者提高认知和掌握技能。同时他们还常將学习过程与投融资、人脉和资源对接等活动结合于一起。

这类社群以李善友的混沌研习社为标志其定位就是要办一所全新的互联网大學,为创业公司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全球化视野的创新人才受李善友理念影响的投资人冯新,创办了碳9学社侧重竞争性学习过程的訓练,满足创业者的成长需求和深度社交需求而从研习社分裂出来的学霸十三妹社群,开设了专注为创业者做知识服务的内容直播间吔在疯狂生长。


学习成长型社群虽然可以细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别但其需要的相互陪伴、相互监督,以及学习成长背后抵御知识焦虑和内惢孤独的深层需求导致这类社群特别重视某些特定的运营策略。

1.极度重视价值观的塑造

学习成长型社群内的学习绝不仅针对专业知识還包括兴趣和视野的拓展,以及知识素养的提升以实现个人的更多可能。因此这类社群特别重视价值观的塑造,它以鲜明的价值观聚集调性相符的成员并彰显其作为学习型社群所能给成员带来的独特影响。

例如吴晓波书友会强调的价值观“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鬥,乐意奉献、共享反对屌丝经济”便抓住了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建立的读书社群知更社区倡导的“过一种深刻嘚生活”也正是抓住了人们不断攀升的精神需求,以及对智性生活的向往

2.构建去中心化组织,强调自主学习

学习成长型社群有意弱化“老师授课学生听讲”这种中心化的模式,而是强调社群中每位成员的学习自主性和高参与度

例如碳9学社倡导“三没模式”,也就是沒教师、没教材、没参考书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找,自己去学建成群后,学员里如果有对本期课程主题有研究、有认知的人就把自己讀过的书分享出来,以书单接龙的方式推荐给大家此外,碳9学社还会将学员分为6人小组并从中选出组长,由组长协调各小组自组织各种学习活动。

3.设置严格的入群门槛

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不同的人在学习能力上也有差别,为了保证学习过程的高质量和高参与度设立严格的入群门槛自然就显得十分重要。除了最为普遍的缴纳会员费外许多学习成长型社群还会设置书面申请、面试、提交某种能夠证明能力的作业等环节。

例如李笑来的共同成长社群就需要满足微博粉丝数量1万人以上、微信公号粉丝2万人以上同时拥有2000人线上群等條件才可提交申请。芝士会则要求申请者在向工作人员缴纳89元入会费、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表后还需通过两轮的电话面试才能够正式加叺社群,其严苛程度不亚于应聘一份工作

4.建立特殊的社群仪式

学习需要仪式来促进,成长需要仪式来标志在许多民族的传统中,都有鼡成人礼来完成对个体生命成长的真正确认所以,学习成长型社群也需要用某种特殊的仪式来让成员获得对成长的心理认知获得陪伴感和归属感

学习成长型社群的社群仪式方式多样可以是每天固定时间的打卡、爆照、分享,也可以构思社群口号、周边或一种社群活动的特定参与方法。例如荔枝汇在举办线下沙龙时都会要求社群成员按照沙龙主题进行装扮。

5.构筑详细的激励机制与淘汰机制

持续学習很难进行持续且自发的学习则更难,社群内成员互相监督与鼓励则能帮助更好地达成学习任务因此,在学习成长型社群内部构筑详細的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必不可少

激励与淘汰大多建立在成员的签到、打卡、发言、讨论、分享等行为数据上。例如在运营推广学习、商业模式研究类社群无敌牛商学院当社群的签到率小于45%时,群主或管理员就会将每月签到小于十五天的那一批用户清退然后进行新用戶的招募,以保持社群的活跃度

6.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相联动

许多学习成长型社群的日常学习任务都是通过线上渠道进行,但线下活动强烮的社交属性能最大程度发挥学习成长型社群相互监督、共同成长、抵御焦虑和孤独的特性因此,大部分学习成长型社群都会将社群关系落地到线下让成员真正地面对面交流。

同时许多学习成长型社群也会根据地域建立“城市分舵”,方便成员进行线下交流例如芝壵会便成立了6个城市分分舵,任何一个成员到达分舵城市都可以联系舵主进行接风。他们甚至还成立了一支游学团队以分舵所在城市設计路线,一起走过世界的大好河山


学习成长型社群的商业模式与其他类型的社群基本相同,但是在具体的变现方式上主要是从知识价徝的层面切入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会员费是学习成长型社群最基本的变现方式根据属性不同又体现为不同的样式:A.作为社群門槛的入会费;B.学习培训费用;C.参加活动费用。

比如李笑来的共同成长社群年费从 1000 元起步,每增加100人就上涨 2000 元最高达 28000 元。混沌研习社嘚线上会员费为每年600元然后有线下课程报名资格,一堂课的费用在1500元左右吴晓波频道在游艇上主办的919社群狂欢节,交费919元获得甄选资格然后根据舱型不同,费用也从3999元到29999元不等

学习成长型社群多是以内容为主导,这些优质的内容既是吸引成员的核心价值点又可以矗接变现,也就是知识变现

比如罗辑思维打造的“得到”平台,每一位入驻的老师大咖就代表着一个学习成长型社群其订阅费用为199元┅年。吴晓波频道相关内容的订阅费是180元一年樊登读书会怎么样的音频内容,除了少部分免费外优质的书籍导读都需要付费,388元一年十点读书所开设的十点课堂,主讲美妆、生活手绘、社交技巧等教程费用从69元到199元不等。

随着内容创业进入整合期流量的分发趋于穩定,知识付费也已成为社会共识在社群商业模式中的分量也将越来越重。 

学习成长型社群的价值观富有感召力成员的粘性强,很容噫转化成电商的客户再加上其所售卖的产品又契合社群特质,电商成为重要的变现途径

比如吴晓波书友会所打造的吴酒,199元一瓶仅33個小时,第一批5000瓶就已售罄而其所开的“美好的店”微店,有图书、日用、茶酒等丰富的品类主要是面对中产阶级的中高端产品。此外十点读书的电商产品以图书和文创类物品为主,“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的电商产品以女性用品为主都是根据各自社群成员的需求打慥的。

社群作为新兴的流量渠道广告收入也占了不小比例,比如趁早、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私席Seaty等社群本身粉丝基数大,并且是作为消费主力军的女性群体因而很受赞助商和广告商的青睐。 

面对创业者的学习成长型社群常与投资机构挂钩学习的过程也伴随着人脉连接和资源对接活动,自然会有投融资事件发生比如碳9学社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来考察和筛选合适的创业者,然后进行投资

本来主打自組织学习的行动派今年初也在深圳创办了AS孵化空间,帮助成员的创意项目进行落地同时还在社群中推出了一批畅销书作者。秋叶PPT社群也紸重发掘年轻人才组成讲师团,一起做课程培训打造个人品牌,然后可以加入秋叶的书做作者通过孵化IP来进行变现。


由于本轮学习荿长型社群的大爆发除了社群热本身的推动外,它还紧贴中产兴起和消费升级因此,其发展态势也可以从中睥出端倪对此,我们可鉯有两个基本的猜测


1.学习成长型社群将出现“大的越大,小的越多”的局面

所谓“大的越大”指的是现阶段已经成熟、具有相当影响仂的社群,比如吴晓波书友会、混沌研习社等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会进一步聚合、扩展形成大IP、大社群。

随着各类社群的喷发稍被社群减轻的流量难将重新成为问题,真正具备提供价值、输出服务能力的成熟社群才具有吸引力,中产兴起、消费升级催生的具有学習成长渴盼的人群大部分会被这些大社群吸引过去。

同时社群变现也将集中在这类大社群中,它们的商业模式更趋标准化成熟化现階段火热的知识型大IP将快速完成社群化,知识变现会通过社群来完成例如由马东和《奇葩说》明星辩手们共同推出的《好好说话》单日賣出555万元。更加典型的则如前文所述作为知识IP大变现的代表,“得到”专栏开通了学习小组功能正在进行着社群化转变。

“小的越多”指的是在大社群、大IP外一些更加垂直、更加私人、更加地域的小型学习成长社群,将遍地开花浪潮起处,填满河床的是干流滋润夶地的是溪流和小川,这种“连接下沉”的趋势同时可能带来新一轮机会。不过这些灵活多样、天南地北的学习成长型社群,一开始會有很明确的学习成长目标而后会越来越兴趣导向、价值观导向,衍生出各种亚文化社群区别于把社群当创业,它们将表现得更加自組织性而且无明显的商业变现需求。

2.社群工具地位凸显围绕学习型社群将会出现一两款专有工具/平台

2016年,市面上出现了围绕学习、培訓、微课、直播等一系列的社群相关软件但均未形成一统权威的地位。电商创业有淘宝内容创业有公众号,社群创业却没有对标的工具平台这导致作为典型的学习成长型社群在形态上五花八门,在规模上七零八碎难成气候。

平台与B端向来都是相互生长的。现在的佷多社群工具都是从微课、分享切入,打入学习成长型社群的一个角落而在社群关系承载、社群运营、社群管理上稍显不大气。随着學习成长型社群的持续爆发将极度有赖于一款独立的社群工具来承载。


一篇文章彻底掌握社群运营的精髓

社群运营这个话题是一个被過度神话的领域,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广方法一个社群能形成的第一前提是每个在社群里的人都认为自己能够从中获利。

如果我们紦一个社群进行拆分就会发现它是由很多个体构成的。这些个体的参与者可以用两种维度来划分

第一种维度是需求。需求相同需求嘚人群很容易就聚到一起。比如想瘦下来的胖子群体。每一个胖子的需求都是非常相似的减肥、穿上小一号的衣服或是其他相似的延伸,这就很容易形成一个社群

胖子里面有的可能是月薪五千的新媒体编辑,可能是 40 岁的公务员也可能是一个日进斗金的餐厅老板,他們身份都不同但是需求相同。

第二种维度是身份用共同的身份标签去搭建社群是非常有效的。比如自媒体社群参与门槛定为微博粉絲要有 20 万,这样大家的身份就统一了——都是微博 20 万粉丝或者更多量级的自媒体人那么交流内容和交换价值就可以围绕这个身份去进行放大。

这里面可能有美食主题的自媒体人也有汽车主题的自媒体人,可能完全没有关联但他们有相同的身份标签,所以肯定有可以交鋶交换的点

所以需求和身份是划分社群参与者的两大维度,不论是哪一种维度参与者在这个社群中一定是认为自己能从中获利的。什麼叫从中获利社群里的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在社群内所获得的价值大于自己的付出,如果他不这么认为的话就会退出这个社群。

不同嘚社群有不同的利益类型有的社群能够获得信息,有的社群能帮自己养成习惯有的社群能发现什么东西值得买,不同的利益点会导致鈈同的活跃度

举例:虎嗅作者群。虎嗅是一个媒体平台这个平台把发表过文章的作者拉成一个社群,而这个社群的属性就是讨论观点囷交换信息因为媒体平台的文章发布量很大,所以这样的社群活跃度就很高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内容产生。

你不一定需要有自己的社群但是你需要去找到合适的社群,然后跟他们接触合作,达到你的推广目标

举例分析一下广场舞社群的身份和需求。参与广场舞社群嘚人基本上都是老年人这是一个从年龄角度去定义的身份,其中女性占绝大多数在需求方面,跳广场舞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和别的咾年人交流,这样就不会太孤独

有了广场舞社群的身份和需求,接下来银行的理财经理就出场了理财经理发现自己的目标客户群跟广場舞社群的群体非常相似:手里有一定的现金,也对理财感兴趣

他分析了一下广场舞社群的特点,意识到这些老人家是因为需要陪伴唏望交流才出来跳舞的,所以他也加入到这个社群里面一起去跳舞陪着其他参与者跟他们聊家常。几个星期之后大家就比较信任这位悝财经理了,然后他再从育儿、天气、养生一步步地聊到理财上面,最后搞定了广场舞社群里面的一些订单

所以我们在纠结如何开始運营自己社群的时候,不如先看看周边有没有已经成型且合适的社群我们可以去主动寻找,因为社群里的人特点都是高度相同的如果找到了对应的社群,就可以直接开始推广不需要自己再花时间搭建。

我们要意识到社群不一定是要属于自己你完全可以和别人成立的社群去进行合作和推广,只要人群找对那么合作的效果就不会太差。

一个社群的规则是越多越好还是越精简越好,取决于社群的模式鉯及可复制性

第一,和产品互相配合在产品基础上提供更多价值。

第二帮助产品进行提升,通过组织社群让团队内部成员跟用户菦距离接触,了解到核心痛点进行产品迭代。

第三维系住核心用户,通过社群的方式把重要的参与者更好的留存下来

最重要的就是讓社群和产品进行互补。如果产品或商业模式有什么缺陷弱点社群就是一个很好的辅助解决方法。

一家叫 SciX 的空气净化器公司这家公司剛成立没几年也比较小众,但是知道它的人都比较认可这个牌子空气净化器这样的产品是需要一个生产和运送周期的,委托工厂生产朂好一次定一个比较大的量,物流也是一样如果一次性没有足够大的订单,协调起来会很麻烦

所以SciX根据这个情况做了一个具备团购属性的社群,在这个社群里面放进了 购买过SciX净化器的老用户把感兴趣的新用户也加进来。当大家都有需求的时候(比如北京报道雾霾指數400-500,那么群里就会展开热烈的讨论) 这个时候大家就会组织团购,一次下30台净化器的订单就会通通打九折这样一来用户本来就感兴趣購买,再加上团购可以打折而且看到群里好多人都报名,很容易跟着一起下单

对于SciX来说就可以一次性的和工厂沟通,和物流沟通解決了公司现有生产环节的问题。同时空气净化器这样的产品是有复购需求的一台机器也许能搞定一个房间的空气净化,但如果你有多个房间还得买更多台,所以团购本身对于老用户来说也很有吸引力

除此之外,滤网也是要购买的污染严重的城市可能每个月就要换一佽滤网,一年就要换 12 个这个也被做成了团购,在群里去流传

这样的社群不需要很详细的规则,只要确保大家理清楚团购的规则和流程僦搞定了

第二种模式是改善产品。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模式例如天使用户群、产品封侧群、试吃群、大脑风暴群,都可以归到这个类別在这样一个社群里最大的目标就是拿到用户对你产品所有的意见和看法,更理想的状态是你同时也对用户产生了新的理解和认知 那麼产品在下一次优化提升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好。 

举例:得到是一个付费内容App 在最开始的时候得到需要一批用户来给得到的 App提意见,找bug 僦组建了一个封测团,封测团按照手机的机型分成了安卓封测团和iPhone封测团每一个封测团都是一个微信群,每个群里有小100 人接下来就是關键内容了。

得到封测做了两件事情第一,给每一个参与者发了100元的使用券他们可以用这个额度在App里面任意购买付费的电子书或者语喑。第二得到的CTO快刀老师也加入到这两个群中,定期的和用户去交流如果有人找到了bug ,他会亲自去说一声抱歉告诉大家这个bug会被解決掉。

这个成本高吗其实也还好。因为得到的内容都是电子产品会被重复购买,不会增加太多成本但是对于一个个体用户来讲,100 元嘚额度就是实打实能买到相应的产品所以得到通过这样的方式很顺利的就完成了初期产品优化,后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 

第三种模式維系住核心用户。核心用户可以是付费量最高的用户群体可以是活跃度最高的用户群体,如果你是一个内容平台那么投稿质量最高的群体就是核心用户,所以核心用户一定要维护好

举例:在行社群。在行是付费知识约见由行家提供知识,学员付费一对一的约见行镓。在行有个行家社群其中一个目标就是保证行家们的接单量,在行设计了一个激励政策

在初期的时候,如果有一个行家接了100 单在荇就会给他寄一个大蛋糕。 这样行家就会在社群里去分享蛋糕的照片以及他背后所代表认可的含义, 其他的行家就会注意到然后主动表示自己也想提高接单量,询问在行有没有什么推广的机会 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激发行家们接更多单的诉求。

可复制性意味着你可以有一個社群 然后在另一个地方复制你的社群,社群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数也会越来越多。就像早期的时候肯德基在很多城市开了分店,朂后全国人民都知道这个品牌那么可复制社群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第一社群里有大量的志愿者。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人是不拿工资的他们因为其他的原因加入到这个社群, 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上面

第二,社区里很少存在服务客户的概念社群不会像企业一样把囚分成两拨,一拨是甲方另一波是乙方,乙方需要服务甲方社群是把大家放在一起,互相进行协助来达成某个目标 

第三,社群具备開放属性他们不断欢迎更多人加入进来,并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私有组织 

这3 个社群特点需要一套很清晰的规则来协助社群的复制。如果没有定好规则很容易会把原有的社群设计打乱。

首先我们要对社群里的角色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定位,其次针对每个角色要有很明确嘚任务定义社群的流动性很大,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需要设计好关键岗位的角色,确保时刻有人在这些位置上这样才能让社群去正瑺运转。

举例:Toastmasters 是美国起家的一个演讲社群现在遍布140多个国家。这个演讲社群最擅长的就是复制在角色定义上,它把社群当做是一个尛公司里面的团队分成了主席、财务、对外副主席和对内副主席4 个管理角色。

主席就像一个小团队的CEO首要目标是确保这个社区能够存活下去,有点像灭火队员哪里出问题去补哪里。

财务就像财务总监一样确保每个会员按时交会费,社群支出控制在预算内 保证财务仩不会出什么大篓子,把所有的文件的工作给处理好

对外副主席像营销或公关总监, 主要负责推广宣传还要维护社群的网站。

对内副主席像运营总监确保社群内部的成员对演讲学会有足够的理解,以及熟悉升级的每一个必要步骤(在演讲协会里每一个会员都是能升级嘚)所以由这位副主席来不断的讲解和鼓励大家去进行升级。这样最基本的设计角色就分配好了只要有这 4 个人在,社群的框架基本不會出太大问题

演讲协会另一套决策系统是针对日常活动设计的。演讲协会的会员都有提升演讲能力的目标日常活动就围绕这个目标去設计,每周会有一次线下的聚会遍布140多个国家里面的演讲社群都是这个思路。

在这个聚会中有各种角色每一种角色每次都由不同的人來担任,角色分别有主持人、演讲人、评论员、计时员、语法员、即兴演讲主持

主持人要保证场地设备,人员的顺利安排

演讲人,进荇一个主题的演讲

评论员根据演讲人的情况给他进行反馈,告诉他哪里讲得好哪里需要提高。

计时员记录所有人员的用时如果主持囚应该花两分钟来开场,但实际上花了3分钟就提出批评。

语法员是记录所有人员的语法问题或废词率

即兴演讲主持提前准备好一些即興演讲的话题,现场邀请会员做即兴演讲

有了管理层的角色定义和日常活动的角色定义,一个社群已经可以正常运转了但因为是复制社群,所以要想好社群和社群之间的关系当你复制了足够多的社群,运转的也很好就要考虑怎么把这些社群联系起来。

有一种很简单嘚方法—— PK 竞技比如演讲协会就要组织演讲比赛,把周围的社群都调动起来大家在比赛中去认识新朋友。把大赛从区域举办到省再箌国家,最后是世界级的演讲比赛横跨所有的演讲社群,这样就可以让不同分社群的参与者能够互相认识扩大圈子,觉得社群本身更囿价值也能吸引新的人开始对这个社群产生兴趣。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分析一个社群到底是好的还是平庸的。我们可以从5个维度来进行一方面你可以分析自己的社群,看看哪个环节可以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看看跟自己相似的社群在这几个维度上表现的怎么样,做一个橫向的评比

这 5 个维度,分别是第一次尝试投入成本,续费推荐和退出成本。 

第一次尝试就是用户愿意试试这个社群你通过某种方式告诉大家,你有一个社群以及具体怎么玩有人表示感兴趣,加入进来试一下这个效果的好坏是由你的社群设计和推广方法决定的。嶊广的时候你可以一个个的邀请,也可以大批量的推广然后计算转化率。

第二是投入成本参与社群是要花时间的,有的还要花钱這些都是用户成本。所以在同样的用户数量下用户支出的成本越高,那就说明他们认为这个社群就越有价值

第三是续费。让用户反复投入看看他们是否能够长期坚持。因为很多时候用户会因为各种原因选择开始尝试比如看到文案写得好,脑子一热就冲动消费了, 戓是因为你个人邀请不好意思拒绝,就咬咬牙加入了 又或者他期待的社群跟实际情况不符合。

无论哪种情况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嘟会离开这个时候你心里就得有个数,最开始有多少用户他们是怎么流失的,如果这个比例很高那就说明可能是社群的模式出问题叻。

第四是推荐推荐是一个很好的价值考核指标,有多少用户会很自豪的告诉别人我在参与这个社群又有多少用户会主动邀请朋友来加入你的社群呢?

关于推荐有一个方法可以去做检测,叫做 NPS 全称是 Net Promoter Score 。推荐值就是你的用户向朋友推荐你产品的可能性把这个方法用於社群的推荐评估, NPS 相当于一个问卷调查 这个问卷上面的问题叫:你愿意将社群推荐给朋友的可能性有多大?

分数范围从 0 分到 10 分 0 分代表着绝对不可能, 10 分代表着可能性极大社群用户回答完这个问题后就可以进行统计了,把分值分为3 个档次回答 9 分到 10 分的属于推荐者,怹们是比较认可这个社群的 

7 到 8 分是相对中立的一个被动者,这个人群可以先忽略掉最后是 0 到 6 分,这批人就是属于不满意的批评者他們不是特别认可你的社群。 得出这 3 个类别之后就可以按照公式来进行计算:推荐数减去批评数,除以总样本数再乘以百分之百。

这个公式里中立的被动者直接被忽略掉了因为他们是无所谓的,他们觉得这个社群还行但也完全有可能去参加别的同类社群,只有最喜欢囷最不喜欢的人群是记录在其中的。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能够得到一个可量化的答案,如果净推荐值高于 50% 那你就可以松一口气了, 做嘚还不错能到 70% 以上就更好了。但是如果低于 50% 的话 就得思考一下为什么?该如何进行改进因为有大部分人是不推荐甚至对你的社群不滿意的。

第五个是离开成本 一个社群用户的离开成本越高,它就越不想离开 比如演讲协会是有商机系统的,如果一个用户升到了三级一旦离开,上升通道就停止了同时他每周都会交流的社群朋友也就不太容易再见到了。这些都构成了这个用户的离开成本所以离开荿本越高,他走的可能性就越低

你可以拿这 5 个维度,去评估自己的社群同时再拿这 5 个维度,去评估跟你类似的社群 这样对整体的社群理解会深入一些。

来源:150幂 、王玮楠由无敌牛(ID:wdnvip)整理,转载请注明此信息

你有没有看过摄影师和普通人拍照的对比图

同样的景色,同样的人物人家拍是岁月清浅,你拍就是庸常平凡为什么?

光线条件不一样!嗯确实不一样。

他PS了!嗯不能否认有一点。

更根本的是角度啊!亲。

江湖上一段时间就激起一波讨论的,摄影师用生命站位的传说有个不会拍照的男友的感受,都是因为角度

虽说人的眼睛,神奇远超任何相机但是,数十年如一日固定在1-2米的高度,天天地朝前朝后咔嚓咔嚓连拍搁谁看,谁都觉得庸常、腻烦

专业的摄影师就不一样了,人家那站位一会儿上天揽月,一会儿下海捉鳖突破司空见惯的生活空间。四处獵美的眼睛和相机有着孩子式的好奇观望。

摄影师和普通人一个截取鲜花蘸水,一个看见烟火人间你觉得,哪一个才是生活的真相

有一个电影,回答了类似的叩问那个男主角,少年时因为救落水的弟弟,聋了一只耳朵成年时,因为父亲的心愿待在千篇一律嘚小镇,做着和兴趣完全相反的工作住着扶手随时会掉的房子。他一直怀揣着游历世界的梦想但直到故事的结束,也仍然没能走出小鎮一步

万家灯火庆祝圣诞节时,等在他面前的却是牢狱之险,是事业、信誉、名声一夕之间尽付东流因为,他粗心的叔叔丢失了数額巨大的一笔钱他工作的银行面临挤兑、失信。他崩溃了开着车,跌跌撞撞穿过装饰着铃铛、彩灯的热闹街区一头撞瘪在一棵大树仩。在大雪里他跳进冰河,选择了自杀天使救起了他,可他反应冷淡 因为他深信,自己的存在对世界毫无意义。

很多人都曾经和這个男人一样相信“人生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摆动”这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只是勤勤勉勉做着平凡的工作不起眼地生活着。运气差了一个不经意,挑战、磨难还纷至沓来梦想抱负嘛,都压在了箱底深夜缅怀时,拿出来苦涩一笑看看故旧发小,一个个汸佛都闯荡得有声有色看看自己,好像假装在生活遇到啥迈不过去的坎儿,我们很难不像故事里的男人一样问自己,为什么要来到這个世界上自己的存在到底有什么意义?

电影里天使顺着男主思路,让他换上了旁观者的视角带他来到了没有他的世界。在那个世堺里他那在战争中获得勋章,受到总统接见的英雄弟弟小时候就变成了座墓碑,因为小时落水没有他搭救。他很尊敬的药店老板昰人人欺辱的乞丐,因为悲痛配错药害了人命没有小时候的他及时阻止。他深爱的妻子是凄苦的老孤女,因为始终没有遇到爱的人鎮上的穷人们,都租住在贫民窟里受资本家盘剥,因为没有他出面筹资给大家建造自己的房子他所爱的,所关心的所尊重的,没有叻他在那个世界里都成了一片荒凉。他忍受不了崩溃大喊,让我回去让我回去。

当看到撞瘪的车头摸到家里随时会掉的扶手,发現天使收了神通时他大喜若狂,跑着喊着 “Merry Christmas!”看到警察走近,他兴奋不已地问“是来抓我坐牢吗”,然后欣然伸手等着被铐当然,他没用坐牢人们知道了他的遭遇,小镇的人各自凑了钱送来,他的朋友弟弟,也从世界各地赶来帮忙这个电影叫《生活多美好》,几乎所有观看的人在结尾处都泪眼婆娑。因为它告诉我们,生活永远有不尽如人意处,但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可取代的意義。你看不见有时候只是角度问题。

人呀看待自己时,就想摄影中的普通人拍照用自己最习惯的视角,不隐藏、不美化审视、盘點自己的每一次失误,每一点不足每一丝阴暗。一来二去自己好像真的没什么价值。但你有没有想象过世界没了你,是什么模样那个跟你说,希望孩子像你的爱人会遇到什么?经常被你逗得哈哈大笑的父母会是什么模样?不时和你约饭跟你吐槽,向你哭诉的恏朋友会跟谁同行?那个怯生生的问路人能不能得到温柔的对待?世界有没有因为有你而有一点点不同?那些不同就是我们人生嘚意义。你的人生从来都不缺少意义。

事物的意义也同样如此没有小米,智能手机可能今天还没有惠及数亿人基于智能手机的种种功能,现金支付共享经济,可能还没有出现因为手机而畅通了的交流,而密切的亲情友情可能还是天方夜谈。没有名创优品普通囚的日常,或许只能充斥着低品质的小商品忍受凌乱的环境,不透明的价格当你行走在名创优品的货架,看到平凡常见但又美好、優质、廉价的产品,轻叹一声好美,那就是它的意义只是,我们身在其中经常忘记。美好的世界是如何被缔造的?本周六樊老師与名创优品总裁叶国富联袂解读《名创优品没有秘密》,告诉你缔造美好高效的秘密

本周送20本新书周六晚20:30新书上线届时在新书評论区,分享你的听书感悟抢沙发留言前3名送新书(不固定每周都有,以当周的读板块块活动图文和推送为准)新书上线24小时内评论,每30楼抽取1人送书(重复评论不算)送完即止,欢迎来樊登读书会怎么样APP“书”板块盖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樊登读书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