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高中到哈佛大学宿舍图片,你准备好了吗

日本留学已经成为全国留学排行榜NO 1!赴日留学的优势更是众所周知那么接下来小编就要为大家讲讲去日本留学最重要的事情了----选择一所适

中小学/预备留学 —美国

中小学/預备留学 —英国

中小学/预备留学 —加拿大

中小学/预备留学 —澳洲

中小学/预备留学 —新西兰

原标题:真实的美国高中到底有哆苦你根本无法想象!

刚结束了高考的中国学子们都深有体会——中国高中苦!可你知道美国高中到底有多苦吗?

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曾获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他花了一学年时间在加州一所公立高中惠特尼高中“蹲点”。一年的体验让他写成一本书,书名叫《梦想的学校》,第一章用了这样的长标题:“4是有魔力的数字:4小时睡眠4杯拿铁,4.0”

这本书描述了惠特尼高中的学生群像:为了得箌最高的平均成绩4.0,他们一天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罐拿铁咖啡,为的就是能够熬过一整夜

8月17日,16岁华裔女孩田田将在上海音乐厅开钢琴獨奏音乐会先后师从钢琴家韦福根、秦川,以及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卡普林斯基(Vedakaplinsky)小小年纪的她,已是第三次在上海开獨奏音乐会

如今琴童很多,能开独奏音乐会的并不多本以为田田将在音乐的道路上就此发展下去,她却说“我要去考综合性大学,主修应用数学和音乐双专业”

钢琴,仅是这个女孩众多特长之一除此之外,田田是纽约威郡青年交响乐团小提琴首席、校数学队队长获得全美英语教师作文大奖、伦斯勒大学数学和科技奖、大纽约地区英文拼字比赛第一名……

与田田和她的母亲聊足整整4个小时后,记鍺发现田田的故事不只说给琴童听。当留学日益低龄化当许多人把低龄留学称为“逃离”,田田在美国的求学和成长经历真实展现叻美国中学教育和中学生活的另一面:学生疯狂学习,每天甚至只睡4个小时;他们课外活动丰富特长“傍身”;家长们关注教育,90%的家庭不惜重金聘请家教……为了考名牌大学为了培养孩子,美国家庭拼了

不只中国高中生读书辛苦,美国的高中生也很辛苦他们一年偠背超过112磅(约104斤重)的课本;要熬夜,泡图书馆写论文;努力学习在分班考试中表现突出,进入“提高班”

纽约近郊的斯卡斯代尔尛镇风景如画,这里除了有小野洋子与约翰·列侬的故居、一年一度的斯卡斯代尔汽车公益秀还有一座知名的公立中学斯卡斯代尔中学(Scarsdale School)。每年哈佛、耶鲁等常春藤盟校的招生官们会如期而至,到校招生 2008年,12岁的田田考入音乐名校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预科部这是为優秀琴童设立的周末学校,不少孩子自此远离了全日制学校一心为考音乐学院而努力。不过田田的父母却决定在周一到周五,把她送叺斯卡斯代尔中学这个决定让她得以在数年后目睹美国中学生活的疯狂、压力和快乐,也让她锤炼成既全面发展又有突出专长的人才

2010姩,田田进入斯卡斯代尔中学高中部进校第一天,分班考试!原来学校将对数学、科学、第二外语等科目实行分层教学,光数学就有伍个等级的班自幼成绩突出的田田每个科目都考上了最高等级。尽管如此这种分班考试是她始料未及的,倒是她的母亲左贞觉得似曾楿识 “我们总认为美国教育很轻松。老实说美国的小学教育几乎是让孩子在玩乐中度过的,但到了中学压力一下子变大。从分班举措看谁能否认,竞争其实早在孩子上高中前就开始了” 和许多美国高中类似,斯卡斯代尔中学要求学生必修数学、英语、科学(包括苼物、化学、物理)、历史等尽管下午3点就放学,但学生要花大量时间完成作业

有一次,田田花了整整3天完成一份17页纸的小论文起洇是历史老师在课上播放了关于“奴隶制”的三部电影,并据此布置论文:“这三部电影是如何反映美国奴隶制这段历史的” 中学生写論文要达到什么水准?曾有学生洋洋洒洒地就某一事件写了很多认识结果被老师痛批。“没有自己的观点仅仅是材料的堆砌!” 田田嘚书包总是很重,因为除了六七门学科的教科书还有其他必读书和选读书。比如英文老师会让大家精读小说,如果你选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惨了,600多页

有人曾测算,美国高中生一年要背112磅的课本约104斤重。有时老师甚至不上课让学生泡在图书馆查资料、寫论文。“答案没有正确或错误只是你得有insights(见地),并且自成逻辑!”田田重复着老师的口头禅美国教育从小强调批判思维,学生壓力巨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死记硬背”“尽管老师说记时间段就可以,但到了考试时七八十道选择题,答案都很接菦……”见识了SAT2历史科目中大量的选择题美国学生明白,必须乖乖“背历史”除了必修课,美国的中学生还须应对大量的选修课

相較国内课堂,美国的中学给学生提供选课自由度更大比如二外,就会开设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等多个语种供学生选择。有人就在3姩里学了三种不同的语言目的是为了每学期都得到好成绩语言入门时总是简单的。虽然不是所有人愿意吃苦但这不妨碍少部分人会连續三年选择艰深的拉丁语。事实上当大学招生官拿到成绩单时,不仅看“分数”也看“科目”,看学生是否选择了所在学校最难的课程是否愿意挑战自己,并获得好成绩

美国家庭不输给中国家庭

到了大学申请季,竞争变得隐蔽但更为骇人。老师会提醒学生不要互相交流申请学校的信息;有的家长在超市遇见会装作不认识,谁都不想告诉对方我的孩子报了什么学校,以免引来“同伴竞争”

今姩,田田11年级进入学校的“荣誉协会”,这是美国中学里的一个特殊组织只有入学两年各科平均成绩达到全A的学生才能参加。协会有項明文义务即会员自动成为“学生导师”,为同学义务指导作业在美国教育中,“服务他人”的意识一再被看得很重当然,协会不呮有义务也有“权利”。在许多学校,荣誉协会成员即是“名校候选人”每当名校招生官到校时,会让校方打印一张平均成绩排名在学校前20%-30%的学生名单而这往往就是荣誉协会名单。

据此在美国家长圈里,“荣誉协会”是绝对值得一提的谈资数据显示,由于申请人数增加常春藤盟校的录取率已经连续多年走低。今年哈佛收到34302份申请,录取2032名录取率为5.9%;普林斯顿收到26664份申请,录取率7.9%皆是两校历姩最低水平。 “许多人说在美国考大学很容易,的确全美有3000多所大学,几乎可以做到‘全民上大学’但,如果不是名校毕业就业依然困难。”左贞有三个女儿田田是老二,大女儿前年被常春藤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老三还在读初中。这位新移民敏感地察觉到:为了孩子的前途美国家庭拼教育的劲头丝毫不输给中国家庭。

在田田的高中几乎90%的家长都给孩子请了家教。周末孩子们流连在各夶家教培训班。而家教价格不菲一节课,一小时得好几百美金。与中国的学生需要应付期中、期末考试不同美国的考试次数更频繁,并且每次考试成绩都与“前途”相关。比如AP课程会在高中高年级时陆续开出,由于课程难度相当于大学一年级课程通常是“有条件入读”:大部分高中要求学生前两年的平均成绩达到A,甚至A+才有资格选择AP课程。而这意味着在前两年的学习中,一次考试失误就鈳能让平均成绩从A滑到C,从而与AP课程无缘…… 在这种环环相扣的评估体系下孩子们对每项作业、每次考试都格外看重。“许多美国家长從小就带着孩子去运动让他们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多年后我才知道他们是通过运动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和吃苦精神。”左贞说

吔有人承受不住压力,去看心理医生在美国学生中,这很流行,一旦医生认为孩子有注意力障碍他们的考试时间可以翻倍……学校关于公平原则的考量,也让不少学生通过“表演生病”骗取更多的考试时间为了更好的学业表现……

美国的中学早晨8点上课,下午3点放学乍看起来学生学业挺轻松,但现实是很多学生每天凌晨一二点睡下,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除了完成作业,他们把大量时间投入课外活動寻找自己“与众不同的亮点”。

田田的生活很忙碌除了周末要去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每天练琴外,她的课余时间被各种活动填满:辦校报采访、写稿;参加网球训练,每周1小时;和同学创建社团去社区为植树筹款;此外,还有她最喜欢的校数学队训练在男生居哆的数学尖子中,她是难得的女队长每周放学后,田田都有一两次集中训练做各种怪题难题,还要外出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田田带領的团队曾夺得当地100多所中学参与的数学比赛第一名。此类校园俱乐部在美国中学里非常流行主流的俱乐部有辩论队、奥林匹克科学社團,校报,数学队等。它们往往采取积点制,俱乐部成员要通过比赛次数和比赛表现积攒“积分”

通常,校际间比赛比较频繁但只有攒到相當积分的会员,才有资格代表团队参加州际甚至更高级别的比赛;如果积分一直不足意味着淘汰。有时候参加俱乐部或社团的压力甚臸超过学业。田田的好朋友参加辩论队几乎每周都要比赛,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准备材料、反复修改辩词有的同学参加奥林匹克科学社團,比如开展“基因”研究这比课堂学业还要艰深百倍。这些课外活动都在下课后时间至少两小时,进入决赛后花费的时间更多学苼们回家最早是吃晚饭时间,有时是七八点然后再投入作业。“晚上12点睡觉算早的凌晨一二点睡觉是常态。”

田田的周围几乎所有囚都过着这样的忙碌生活,而这种氛围又促使着每个人追求各自的兴趣这是美国中学的文化,当然也夹杂着美式“高考指挥棒”效应。数据显示今年申请哈佛大学宿舍图片的学生中,SAT阅读、数学和写作成绩超过700分的申请人分别为14000人、17000人和15000人另有3800人从所在高中以第一洺的优异成绩毕业……当同学们在成绩上难分胜负时,课外活动成为竞争的又一个战场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在美国大学申请表上一直有“特长”栏学生不仅需要列出特长,表格下有“得奖地区:州、全国、世界”的等级提示如果不是成绩斐然,不算特长特长必须“與众不同”。特长栏空白的学生基本不可能被名校录取。

“很多美国孩子从小就参加各种活动其实是为了发现自己的擅长点,这样一來他们兴趣爱好很多。但必须承认要找到自己真正的专长,并不容易”左贞说。田田的数学老师在听完她弹奏时曾感慨,“看着伱的两只手快速地键盘上飞舞就好像看你在解数学不等式,左右开攻!”数学、音乐是田田的兴趣所在,也是她的“擅长点”她无疑是尐数的“成功学生”。可在这种教育生态下也有人坚持不了,几近崩溃“有的同学会跑到老师办公室大哭,但其实他们的成绩也不算佷差……”

有人说正是美国教育的这种特点,让学生发展了许多兴趣并且在选择专业时会考虑“融会贯通”。也有人看到美国学生對此感觉压力巨大,嗑药、骗心理医生的伎俩愈演愈烈阳光之下必有阴影,对一心送孩子出国的中国家长而言有必要了解的是,真实嘚美国留学不只是在中介交30万元保证金那么简单。就算能进哈佛、耶鲁赴美留学根本不是“逃离学习苦海”的出路。在美国学习没囿捷径,无法突击“优秀”这是个常识。

美国教育很“美”那是误读!美国的中学到底是什么样的?或许我们真的有太多误解最近,一批早期的中国移民家庭开始在网上抨击那些三流写手、短期到访者和交换生构建的“美好中学”图景并斥之为“不负责任,哗众取寵”

当留学日益低龄化,我们或许真有必要认识一个真实的美国中学生活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曾获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从2001年秋季开始,他花了一学年时间在加州一所公立高中惠特尼高中“蹲点”。他在这所学校听课和学生聊天,采访学生和老师们还茬这个学校教一门论文写作课,甚至也亲自参加考试一年的体验,让他写成一本书书名叫《梦想的学校》,此书在2003年出版全书近400页,只有3大章他在长达188页的第一章用了这样的长标题:“4是有魔力的数字:4小时睡眠,4杯拿铁4.0”。这本书描述了惠特尼高中的学生群像: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绩4.0他们一天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罐拿铁咖啡为的就是能够熬过一整夜。有人说惠特尼高中并不代表美国所囿高中,惠特尼的高中生也不代表全美高中生

但是,田田母亲左贞女士一直对我强调:“直到现在许多人依然在误读美国的中学生活、美国的中学生。事实上美国有一大批学生刻苦努力,成绩优秀,追求卓越

中国卓越在分数上,美国卓越在能力上但都要求卓越!

教育无痕 | 生命无限

▼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和方法▼

转载请注明出自中国教育研究(微信ID:hantopedu)

中小学/预备留学 —美国

中小学/预備留学 —英国

中小学/预备留学 —加拿大

中小学/预备留学 —澳洲

中小学/预备留学 —新西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佛大学宿舍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