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读杂志:如何训练孩子顺服父母

& 父母必读: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快来第一个点赞吧~写评论发布热搜好文隐居深山,引来20万人看她喝茶晒娃<span class="num" data-v-668b你见过200斤的92后时尚博主吗?<span class="num" data-v-668b这个冬天...你敢和他一样去极地吗?<span class="num" data-v-668b朱茵、陈红绝色照片,原图居然长这样?<span class="num" data-v-668b教练与女学员聊天记录曝光 劲爆!<span class="num" data-v-668b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用户举报热线: | 单位:上海汉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安化路492号父母必读:如何训练孩子顺服父母?
如何训练孩子顺服父母?
《生命季刊》第81期
(本文为昨天微信文章“为什么要训练孩子顺服父母”的下篇)
训练孩子养成一个终生受用的好习惯,一是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要有的放矢;二是要有动力,持之以恒的动力。这两大要素从何而来?
圣经提供方向
相信许多父母在要求孩子听从自己时,有这样类似的经历。你理直气壮地告诉半大不小的孩子:我小时候就是这样那样的,你也应该这样那样。孩子反驳:但现在情况跟你小时候不一样!在海外的中国父母经常这样训导孩子: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那样的,你也应该这样那样。 孩子反驳:但我没有生活在中国!你没有live&我的life!
听起来耳熟能详吧?!其实,这牵涉到一个标准(或者方向和目标)的问题。 父母训练孩子听从自己,用父母的标准吗?如果用父母的标准,孩子小时候,父母连蒙混带恐吓,还能制服孩子。但当孩子长大一些,蒙不住吓不怕时,怎么办?
上帝要求父母用上帝的标准,因为只有上帝的标准永不改变。人的标准有罪且有限,靠不住。“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激怒儿女,却要照着主的教训(discipline)和劝戒(instruction)养育他们。”(以弗所6:4,新译本)&“教训”,就是管教,侧重规范及养成外在的行为。 “劝戒”,是言语上的教导和指引。要用“主的教训和劝戒”教养孩子,而不是父母自己的经验,期望和喜好, 除非自己的与上帝的话语一致。但如果父母自己不知道“主的教训和劝戒”是什么,传递什么呢? 岂不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太15:14)
所以,父母首先要在圣经的真道上下功夫,把上帝的话语记在心里,自己行,也言传身教地带领孩子行(申命记6:4-6)。 孩子一出生,就要在家里建立共同的标准,高举上帝的话语为标准,帮助孩子尊重并且学习上帝的话语。
我的大儿子十来岁时,我们教导他时,他时不时会反驳:“为什么?圣经有这样说吗?”我马上打开圣经给他看,他就无语了。从小训练他尊重上帝的话,才能有这种果效。
发现很多姊妹一作母亲,就没时间亲近上帝了。理由就是管理孩子已经占据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没有余下的给上帝了。孩子幼小可爱时,父母往往看不见训练孩子的紧迫感,以为孩子永保可爱。我经常告诫年轻的妈妈:把你孩子噘嘴蹬脚反叛父母的样子,贴在一个25岁的年轻人身上,你会觉得可爱吗?你还会忍俊不禁吗?如果你现在不管教他,他长大了,就是那个25岁的年轻人!砍柴不误磨刀功!父母们,每天预留一些时间亲近上帝,从上帝那里支取智慧和力量。教养孩子任重道远,靠自己不行的。与其说是训练孩子顺服父母,不如说是父母训练自己和孩子一起顺服上帝。
父母要操练的品格
训练孩子听从父母,父母必须操练三方面的品格。 前两方面是爱与公义,二者兼顾,平衡协调。如同用两条腿走路,平衡才能稳当长久。重此轻彼,此长彼短,失去平衡,都会摔跟斗。侧重爱轻忽公义,就是溺爱,正如上文死刑犯咬掉母亲乳头的故事。侧重公义轻忽表达爱,则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与父母之间有隔阂有抵触,很难交心。
第三是信实,就是言而有信,说到做到。不因环境而改变,不因孩子狡诈或者可爱可怜而被操纵,不因自己的情绪波动而起伏。父母千万不要说空话吓唬孩子,不要说谎话蒙混孩子,如果做不到,就千万别说。中国文化在信实方面大大得罪上帝,父母在孩子面前经常信口开河。
慈爱、公义和信实,正是上帝的三个核心品格。上帝是基督徒的父亲,也是基督徒为人父母的最好榜样!
不同年纪阶段的例子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离开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以自己的方式挑战父母的权柄:到底是你们听我的,还是我听你们的?!父母要留心,遇到这种挑战时,没有退路,必须坚定明确地让孩子知道,孩子必须听从父母的!
圣经说:“人从小时心怀恶念。”(创世记8:21)“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17:9)孩子吃奶的时候,就知道用哭来操纵大人,父母如果没有智慧,很容易被孩子牵着鼻子走。
我的孩子婴儿时,如果哭,我会马上检查是不是饿了?太热了?困了?尿不湿脏了?肚子胀气?生病了等等。如果一切安好,我就让孩子坐或躺在我旁边,我一边读书或做事,一边跟他们说说话,还时不时抚摸一下他们。发现很多时候,孩子一哭,父母就抱起来走动,还边走边抖,要啥给啥,这样等于鼓励孩子用哭操纵父母。我们平时也会抱孩子们玩,但基本上都是等他们安静时,才抱。这样,我的三个孩子幼儿时,极少哭,整天都乐呵呵的。睡觉也不哄,到了时间,吃饱洗干净,放在床上。他们自己躺在那儿玩一下,就睡了,因为知道哭也没用。父母不用大喊大叫,只要立规矩,并且以温柔的态度持守规矩。这样,其实是在训练孩子从幼儿起,顺服父母的带领。
两岁左右的孩子有时会用坐在地上打滚挑战父母的权柄,还边闹边查颜观色,看父母怎么反应。我的孩子第一次这样做时,我要么拿一把尺子敲一下地,严肃地说:“再不起来,就打屁股。”要么转身走开,不理他。之后,我告诉他:“想要东西,好好说。爸爸妈妈决定给不给。打滚没有用!” 孩子试一两次,发现打滚真的没有用,就不用这一招了。
孩子有时会用吃饭来操纵父母,请读生命季刊微信版我的文章《孩童不愿吃健康食品怎么办?》。
大儿子十来岁时,有几次他向先生和我挑战:“你们在上帝面前也是罪人,我凭什么要听你们的?!”我思考了一下,答:“你说的很对,妈妈也是罪人, 不但需要耶稣的救赎,还需要耶稣每天提醒。如果你发现爸爸妈妈得罪上帝,请用好的态度告诉我们,我一定认罪悔改。不管我们是否有罪,你还是要听爸爸妈妈的。如果你能从圣经中找到‘爸爸妈妈如果有罪,孩子就可以不听从爸爸妈妈’之类的教导,你就可以不听我们的了。”他知道找不到,只好暂时偃旗息鼓。
小儿子16岁上10年级(相当于中国高中一年级)时,他自己做家教赚了一点钱。一次,他从同学那儿买了一个二手的iPod, 当天玩了一个通宵,我们没有发现。第二天早上,其他家人都出门了,我上班之前,发现小儿子仍然睡在床上。我走到他床前,问他为什么不起来上学?是不是生病了?他说没有生病,只是很累,昨夜没有睡觉。我纳闷,追问:“昨夜在干什么?为什么不睡觉?” 他答:“在玩iPod。”我四处张望,发现iPod在床边的地上充电。
我对小儿子说:“玩iPod, 不睡觉, 是你自己的错误选择。现在很累是你错误选择的自然结果,不能成为逃学的理由,你现在必须起来上学。”他扔给我一句话:“反正一天两天不上学,也没有关系。”把背转向我,继续睡觉。
我赶紧回到自己的房间,跪下祷告,思想下一步该怎么办。如果这次任凭小儿子我行我素,以后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逃学!&必须把坏苗头遏制在襁褓中。否则,一旦成为习惯,就更难对付了!我祷告后,想出一个办法……。
我回到小儿子的房间,平静但坚定地说:“你今天必须起来上学。我现在给你三分钟,如果三分钟后还不起床,我就打电话叫警察。”大概觉得妈妈在开玩笑,他哼了一声:“打吧!” 又调头继续睡。
我回到房间继续祷告。三分钟后,我拿着电话,再次进小儿子的房间,用同样坚定平稳的语气,对他说:“三分钟到了,我给你最后一次机会,现在起来上学,否则,我就打电话叫警察。”小儿子还是不信我会找警察。他若无其事地说:“我今天就是不上学,你叫警察吧!” 于是,我拨911。电话那边问:“什么事?” 我镇定地说:“我需要帮助,请送两个警察到我家来!” 简短地向接线生解释了一下情况后,我诚恳地说:“如果你们现在帮我作一个好妈妈,我一定帮你们培养一个好公民!”
几分钟后,两个穿制服的警察到了。我迎上去跟他们解释了一下情况,请求他们命令小儿子上学,并且没收他的iPod。 然后,我带着一位警察到小儿子的房间。一看见床上躺着的小儿子,警察大喝一声:“年轻人,现在起来上学!”小儿子看见警察,一怔,从床上一弹而立,举起双手(美国孩子从小被训练如何配合警察)。警察严厉地说:“iPod在哪儿?给我!”小儿子乖乖地从地上拾起iPod,交给警察,警察转身把iPod递给我 ……。这样,小儿子那天上学去了,从此再没有同样的事情发生。iPod我保管,直到他高中毕业。
两年后,在申请大学的一篇文章中,小儿子这样写道:“我个性固执强硬,但我妈妈知道怎样引导我,她总能让我顺服下来。虽然当时我不理解,甚至恨恶她。但后来我发现,都是对我有益处。我今天所有的美德,都是我妈妈帮助培养出来的。她是我的英雄。”
我绝对不是鼓励父母打电话叫警察,因为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不同。我叫警察,不是贸然行事,而是有备而行。我之前对我们居住的州及城市的警察的立场很清楚,知道他们会帮助父母,才敢找他们。这里想跟读者分享这件事其中的一些原则,你可以结合你的具体情况,应用这些原则:
1.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如果做不到,千万别说。所以说话之前要祷告,要三思。情愿慢慢地说,祷告了再说,停一会儿再说。不要信口开河,因为这样很快就失去孩子的信任。(参雅各1:19-20)
2.父母要密切关注孩子。这样,如果有坏苗头,能够马上发现,马上处理。否则,一旦成为习惯,就更难对付了!(参箴言27:23)
3.不需要大喊大叫,骂骂咧咧,甚至动手打,特别是对大孩子。但父母方向要明确,态度要坚定,语气要温和。
4.平时要多作准备,思想每一个孩子有什么特点,用什么办法才能管理。切忌临阵磨刀,因为这样容易跟着情绪走。我的三个孩子个性迥异,我经常思考适合他们个性的办法。(参诗篇78:72)
5.注目孩子长远的品格,而不是自己当时的面子。(两辆闪着警灯的警车停在家门口,其实很丢面子!)
6.尽量让孩子承担自己愚蠢选择的后果,特别是比较大的孩子。恶果比叨唠有果效!
7.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随时随地祷告,寻求上帝的智慧。当然,平时圣经真理要比较熟悉。
周晓勤&来自中国大陆,现居美国。
=================
04/02 17:07
为什么要训练孩子顺服父母? 文/周晓勤 &生命季刊&第81期 &顺服&就是&听从&. 这个词,本身包含着领导与跟从的关系,包含着跟从者即使心里不喜欢领导者提出的意见和带领的方向,但跟从者必须放下自己的意见和方向,选择接纳,拥抱,并且实施领导者的意见和方向.&顺服&与&我行我素&背道而驰. 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犯罪背弃上帝,就是选择不顺服上帝的命令,我行我素,以我的标准为标准,以我的喜好为方向.从此,悖逆的罪性进入人类
12/23 22:26
一.父母最重要的责任:照顾孩子灵里的需要 弟兄姐妹,平安!我们今天愿意靠着神的恩典,再一起来思想.学习&合神心意的家庭&.我们前面讲过关于夫妻中间的关系的问题,我们也稍微提到了一下在&圣经&里面神对着作父母的有什么样的要求. 我们今天再往前面看一点点,那就是神对着父母的要求不只是要养育我们的孩子.这个养育,包括了他身体上的需要,以及他在灵和魂里面的需要.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我们的孩子,我们一定要让孩子能够经历.感受到我们的爱,并且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要让我们的儿女他
07/02 11:37
有人说:父母的责任,不是留下一大笔遗产来保证孩子的幸福,而是要培养他们的品格来创造美好的产业,祝福别人而获得幸福.让孩子从小认识金钱,培养理财的意识和能力,并不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财商,而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仅仅是一个管家,需要明白金钱的作用和培养使用金钱的能力. 培养孩子管家的意识 我和丈夫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让他自己管理零花钱.每月三十元,给他三个信封,分别写上奉献.慈善.储蓄,每个信封放十分之一,剩下二十一元,他可以买文具和他需要的小东西,但每次买东西前必须要告诉爸爸妈妈并且要记账.告诉他
09/26 13:31
有一次在动车上,突然听到一个孩子扯着嗓子哭喊,把全车厢的乘客吓了一跳,转过头来一看,一个孩子站在座位上又拍又打,还用头撞击椅背,一副要死要活的样子.旁边的妈妈用尽各样方法哄他,甚至当众管教,也没有使孩子安静下来.孩子的哭闹自然引起大家的不满,有的人帮着出主意,更多人在私下责备这母子两个没教养,也有人站起来威吓那个孩子,但没有任何果效.将近一个小时后,可能是孩子哭闹累了,这才安静下来.当时我在想,如果那是一位基督徒妈妈的孩子,此情此景该是多么让人羞愧啊! 我要求教会的妈妈在主日带孩子来,又常常担心
11/30 05:30
父母必读:安全感,才是孩子对父母的最大需求 ( 22:32:34) 转载 标签: 曲刚 英语 英语发音 英语说文解字 英语语法 心理学 杂谈 在我们这个浮华的时代里,已有了太多的浮华的杂念掺杂在人们的脑海里,干扰了太多的人们去做好本来很简简单单的事.就连教育子女,也不例外. 很多父母四处翻书来寻求望子成龙的秘诀,为的是让孩子一生幸福,却不知道就在这浮躁加浮华的盲动之中,已无意间将孩子的幸福萌芽碾得死死的不再发芽. 安全感,就是被父母们忽视的最大区域. 可别说这安全感问题与你无
11/11 20:44
也许有些父母会问,在日常养育中如何训练孩子的的记忆力呢?我们认为,对于3岁以下的幼儿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很少,训练记忆力,可从掌握周围的日常生活知识中培养.涉及的具体内容是:
1)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名称,家庭住址和10个以上的亲戚或父...
也许有些父母会问,在日常养育中如何训练孩子的的记忆力呢?我们认为,对于3岁以下的幼儿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很少,训练记忆力,可从掌握周围的日常生活知识中培养.涉及的具体内容是:
1)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名称,家庭住址和10个以上的亲
11/25 21:41
美媒:西方父母训练孩子&中国式如厕&
16:29 环球网 37 字号:TT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1月23日文章, 原题:中国式如厕,孩子穿着开裆裤在树坑解决 中国孩子一般都穿开裆裤,很少用纸尿裤.大人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着他们在马桶里大小便.出门的时候孩子常穿开裆裤,这样他们在树坑.垃圾桶等地方就能随时解决问题. 现在,许多西方父母和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都在采用混合方法,平时用马桶,出门时则给孩子穿上尿布或纸尿裤. 美国人约翰娜?加顿已在中国昆明
08/08 17:14
百度空间 | 百度首页 | 登录 网络新天地 学习 娱乐 交友 数码 电脑 读书 新闻 生活常识 学习园地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
训练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方法(年轻父母必看)
12:18 训练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方法(年轻父母必看) 一.视知觉活动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距离和运动的知觉属于视知觉.此类训练给孩子提供一些只有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得到正确知觉的视觉刺激,同时发展孩子的知觉理解性.知觉整体性和知觉速度.1.摆图形准备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三角形
03/29 20:42
一个优秀的家庭.一对优秀的父母,并不需要给你的孩子留10亩地.10栋房子.10个百万元的存款,最重要的是言传身教给他们10个气质.第一,要训练孩子耐心倾听.第二,非常勤快地阅读.第三,可以与任何人沟通.第四,写作.第五,独立自主生活.第六,养成孩子严谨的性情.第七,懂得彼此尊重,懂得自我批评.第八,有环保观念,留给下一代一个完好的地球.第九,教育并培养周围的人.第十,与外界友好地接触Access denied | www.tianshuicw.com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tianshuicw.com)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7780e-ua98).热词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父母必读读后感
小故事网 时间:
篇一:父母必读读后感
  我看完《家长必读》这本书之后,让我恍然大悟,我们这些家长的教育方式有许多是盲目的,对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有许多是需要进一步学习的。
  在这本书中,我觉得第一讲中的内容,讲得比较具体。实际。 易懂,也是所有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存在的普遍现象。这一讲当中的概括。分析与提点也可以帮助我们每一位家长对其孩子的优缺点能够及时地发现与纠正,因为它的白日化讲解可以让每一位家长都能够看得明白。理解透彻,从而进一步体现。运用在孩子的身上。
  在第一讲中的第三点我认为写的非常地好,文中是这样写的:&良好适应的重点&&培育孩子爱学习。会学习。&这其中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培育孩子的学习兴趣;第二,培养孩子的作业意识;第三,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第四,莫让家庭成 &第二课堂&。
  从这些课文中,我学到了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和鼓励孩子学习,从而减少了一些盲目地教育孩子而误导孩子,使孩子能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当然,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是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优秀的教师,是用她最适当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把缺点转变成为孩子的优点。在这一点上面,一(5)班的邵老师做的非常地好,我儿子也是个顽皮的孩子,但是邵老师却主动与我沟通,寻找解决的办法,最后她用她的耐心与爱心竟然把我儿子的顽皮与不集中精神的坏习惯给淡化了,进而转化成了我儿子学习的动力。
  在此,我要说声谢谢您!
  &&&老师,您辛苦了!&
篇二:父母必读读后感
  前几天读了《父母必读》这本周刊,觉得作为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好好学习,从而使我们的幼儿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其中有一篇是《先保护自己,再了解自己》我觉得自己收益了很多。曾经有人提过这样的一个问题:身体上最大的器官是什么?至少有一半的人都要愣一下,有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专家告诉我们:最大的人体器官是皮肤。通常,只要在皮肤上出现毛病的时候,我们才会意识到皮肤是需要保护的。然而,我们却很少把它作为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及精神的最大的边界来加以建设和保护。
  从孩子刚刚出生的那一刻,亲吻、接触&&这些处于母爱的、不经意的接触,孩子首先都是通过皮肤感受到,然后又作为养料渗透在自己每一个成长的历程上的。它不仅向孩子传递了爱的信息,更是帮助孩子确认自我,建立自我。通过妈妈温柔的抚摸,她一点点的意识到身体的外表,意识到皮肤是身体的固定可靠地界限,属于她自己,是他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随着宝宝一天天的长大,有的孩子继续愿意当妈妈的小甜心,跟你黏糊个不够;而有的孩子也许会变成小刺头,当你到幼儿园去接他的时候,他会躲过你伸过来的臂膀 && 终于有一天,他会用她的眼神、她的表情、她的动作和你拉开距离。这些,都表现出他对性别,对伦理有了初步的反应,这种反应是健康的。
  这种反应提醒我们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身体。让他们知道,他的身体属于自己,他是唯一能决定自己身体的人;就连他的父母都不能随意摆弄。从而让他学会保护自己不受怀有恶意的成年人的侵扰,不以自己的身体作为筹码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近年来,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儿童受到各种各样侵害的事件,特别是其中一些女童受到性侵害的事件,我们做家长的又平添了几分忧虑。但是,我们不可能时刻跟随在孩子身边。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能力中,最重要的是人判断能力,人的自由选择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孩子可以在接受时说&是&,在拒绝时说&不&。而且知道在什么时候说,对谁说,怎么说。这样的能力,是超越一般意义上的信息和知识的最根本的能力。
  封面上的照片常常会成人会心的一笑。笑那个孩子的天真,笑她的无邪。实际上,她正在自己教自己。她的好奇提醒我们,孩子应该学习什么,应该知道什么,应该接触什么,我们成人的文化为孩子人生的第一阶段提供什么,还欠缺什么&&
篇三:《家长必读》读后感&&& 高欣怡家长&&
  读了《家长必读》之后,才明白如何培养和教育好孩子,如何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如何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怎样才能做孩子的合格父母 && 。
  一、让孩子愉快的适应小学生活
  小学是人生求知的第一步,所以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养成一个良
  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与父母的教育密不可分的。父母是孩子的启 蒙老师,所以父母起着极为重要的因素,父母应该帮助孩子迈开人生的第一步,重点培养孩子爱学习,会学习,这里也包含父母的付出和坚持。
  二、 做也孩子子的知心人
  作为父母,不但是孩子的知心朋友,我们要关注和了解孩子的思想,不但从物资上得到满足,而且精神上也要满足,用心倾听孩子的内心,他们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他们也需要父母的理解,所以,孩子的内心世界里,我们是他们的崇拜对象。平时,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三、 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父母的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从中受益,&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这是叶圣陶先生和一句名言,他导出了教育的深刻内涵和真谛。习惯有习惯有很多,如:行为习惯、心灵习惯、作息习惯、关爱尊重习惯、洗漱习惯、珍爱生命习惯、思考习惯、合作共赢习惯、阅读习惯、卫生习惯等一系列习惯,所以说要养成好的习惯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做到的,要持之以恒,如果在溺爱中养成不良的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身,失去健康成长的机会。
  四、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批评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她们有自己的思维,如果一不小心伤害她们的心灵,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家长在批评孩子时一定要先了解孩子为什么会犯错,然后面对孩子,让孩子看着自己的眼睛来回答问题,这样,家长和孩子平等的交流,孩子才会放松的回答家长的问题。如果一上来就训导孩子,反倒效果不好,孩子只会哭。所以家长一定要心平气和、同一角度与孩子交流。
  五、如何做个合格的父母
  天底下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要做个合格的父母是要付出很多。在合格父母的基础上一定要学会研究自己的孩子,父母首先要观察孩子的在校实际情况、学习成绩,每天还要查 看下孩子的作业,遇到孩子不会的,家长不能马上把答案告知她,而是引导她怎么做,下次再遇到同样地题目就会了。做一个睿智的父母&&让孩子的生活学习更精彩。
篇四:《家长必读》读后感&&&& 刘忠睿家长
  读完《家长必读》这本书我感慨万千,为学校安排我们家长学习《家长必读》感到感谢,为孩子感到庆幸,因为这本书,我们就能在他以后成长学习中给他正确的帮助;又为自己对小学学习的理解感到羞愧。
  好奇,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怎么在他的天性中引导他去学习,爱学习,这是我们家长特别要注意的。&知之者不如好学者,好学者不如乐之者&, 孩子从出生时候开始,就在以惊人的速度学习着,对于周围的一切,充满着好奇。不夸张地说,学习是孩子的本能,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着学习的,顺着他们的好奇心旁征博引,引用一些历史典故及自然科学知识来引导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们喜欢学习,让他们沉浸学习中,在知识中汲取苷汁;让&孩子在快乐中的学习&, 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后才能真正体会得到&快乐&的意义。幼儿园主要是在玩中学习,进入小学就要全面系统的有固定作息时间的学习,开始他们可能不适应但我们家长不能让他对知识的渴望消失,让他们开始厌倦学校的生活,把学习当做是一种负担,一种枯燥。我们要正确的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习惯并不是全部进入小学才开始培养的,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必须从小就培养,以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基础来培养学习习惯会更轻松一些;&少成即天性,习惯成自然&,好习惯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没有好的习惯就没有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明天;个性是潜意识与生俱来的也是后期教育发展形成的,个性化教育就是发现孩子的潜在天赋,让孩子在某个方面择优更好的发展;所以我一定从小就要注重孩子个性的培养,培养孩子有个良好的个性。
  良好的个性一般指:具有崇高的理想广博而专一的兴趣爱好,自信,自强,自立,自主,自持的性格,活波、开朗、灵活、平稳的气质等等;家庭是培养孩子优良个性的沃土,我们家长就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培养优良个性的环境;比如带孩子旅游,让孩子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让他在旅游中学习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知识,并把旅游看成锻炼的机会。带孩子锻炼培养孩子坚强的个性,不轻易放弃的个性。等等;对孩子与人与同伴交往采取积极的态度,让孩子多交朋友,开朗,自由但不能放任自由;经常教育孩子树立自信心,并给孩子成功的体验以培养其自信心;培养孩子发现问题的能力,教会孩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旦有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后,孩子自然会充满自信,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就不会退缩,或者选择逃避而是大胆的面对;这也是古人常说的&给予&的诠释,最低等的给予是钱财,高等点的给予是&技&,最高等的给予是&思&。
  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就是我们每位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给予&;教育孩子,自己要走到孩子心里面去,身教重于言传,尊重孩子,给孩子尽可能大的发展空间,给孩子一个学习型的家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家庭的温暖,同时也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威严,&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 走到孩子心里去,了解和倾听自己孩子的心声,结合自己孩子的特长和爱好,因地制宜的教育和培养孩子,给孩子一些自主权,不要过份给孩子压力,让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喜欢就分享到:
对作文的表态
09-2307-2211-2701-0101-2508-1009-050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母必读电子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