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大家 蝶恋花李清照是初中课文上的 还是高中课文上的? 谢谢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论文交流 - 初中语文
[21回复 / 18658阅读]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论文交流
楼主发表于: 11:11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交流。
3楼发表于: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上海市石笋中学&&&&沈岚&摘&&要&&&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当前的课堂提问现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教师引起注意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要有坡度,随时调整并善于追问,面对学生的回答要进行恰当评价、积极回应。教师只有时刻关注学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关键词&&&语文课堂活动&提问&有效性&&&&&&《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由此可见,“善问”有助于我们教师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考探究、检验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部分。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善问”,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呢?如果教师能时刻关注学生,关注提问的对象,这一难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一、课堂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1)浅显琐碎&&&&有时候某些课堂充斥着“同意吗”、“是不是”、“好不好”的提问,问题简单肤浅,学生也听得无精打采。这类提问缺乏思考价值,不能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2)急下定论,自问自答&有些课堂中,老师只顾着抢时间完成教学程序,无视学生的思考时间,直接把答案公诸于众;或不停地调换学生回答,直至“答案”与老师的“标准”一致。虽然课堂氛围处于紧张可控的节奏中,但这类提问已失去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二、关注学生,提高提问的有效性(1)坡度设计,抛给不同的学生&一个班集体内,学生理解接受能力必然存在差异。教师应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进行提问。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对其提出浅显适宜的问题;面对学习优秀的学生,对其提出一定难度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思考,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教材中的《布鲁塞尔大广场》,这是一篇游记,语言简练,文中提及的各个建筑的特点,大多能直接在文本中检索而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概括布鲁塞尔大广场各个建筑的特点”的问题,陆续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出;而把思考题抛给学习较优秀的学生:“广场上各式各样不同年代极富特点的建筑,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天鹅咖啡馆、市政厅和于廉雕像?又为什么按照这样的顺序介绍?”这种问题自然而然激发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不同难度的问题的预设,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备课、了解学生。相信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这种针对不同学生提不同“问”的方法,对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极其有益的。(2)随时调整,善于“追问”&&&&语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教学,因为在课堂中经常会有出乎老师意料的情况发生。这需要老师能随时灵活处理各种状况,特别面对学生各式各样的回答,不能只求一个所谓“标准的答案”,继续调整“追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练习。&例如在一堂说明文练习的讲评课中,有一道关于说明顺序的题目。我预设它不存在难点,但恰恰发生了问题,师生间的一段“追问”也由此展开:&&&&师: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生:时间顺序。&&&&师: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生:第二到五段,写的是从1993年到1995年,一直到2005年,这是时间的顺序。&&&&师:老师问的是全文的顺序,对吗?&&&&生:全文是逻辑顺序。&&&&师:噢,改了。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生:全文来看,它不是时间,也不是空间顺序?&&&&师:你如何判定时间或空间顺序?&&&&生:时间顺序会有表示时间的词,空间顺序会有表示地点等的词。&师:这篇文章先列举了目前地震预测的几个事例,接着揭示地震预测技术未成熟的特征,然后分析地震预测技术预测困难的原因,这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种由现象到原因分析的方式,是一种逻辑顺序。&这个不停的追问,既让学生明白产生错误的原因,更进一步引导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知识点的内容。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对学生的帮助是极大的。&&&&教师通过提问及学生回答后,可以获得有益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检查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探明学生知识链条上的漏洞和产生错误的原因等。教师根据这些得到的反馈消息,通过追问的方式,然后灵活地调整后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3)恰当评价,积极回应&&&&&在课堂教学的提问中,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而言,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不评或乱评都是不妥当的。有些教师在提问后不管学生如何回答,只一句“坐下”,看似简洁的语言却会挫伤学生思考、回答的积极性;还有些教师无论学生如何回答,都会附上句“很好”,看似肯定表扬的语言,时间长了,学生都明白“大家都好”,这种评价没有任何意义,更是要不得。&&&&&&如果学生回答分析的比较到位,要不吝词藻地表扬他们;如果学生回答比较困难,可以换个角度,启发提问。例如在教授《麻雀》一文时请同学圈划体现麻雀特点的语句,并简单赏析交流。我在班内巡视时,发现一个成绩较差、听课效率低的男生圈划了“麻雀是对人类依赖性最强的鸟类。但是,麻雀是唯一不曾向人类屈服的鸟类!”于是请他起身大声朗读。他朗读了此句,并表示只是喜欢“不屈服”一个词而已。我抓住他谈及的“喜欢‘不屈服’”一词,明确这是麻雀一大特点,表扬他能找到这样的关键词并在朗读时注意重读,但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提醒他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为己所用。一向埋头不语的他一改常态,认真地听着记着,甚至自己举手主动发言交流。我提倡教师应做出准确、恰当的评价,“好”在哪些方面,不足在哪里,客观中肯并带有鼓励的评价,这是对学生积极思考的最好奖赏。&&总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自己提问的得失,并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学着“善问”“巧问”;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认真准备,因人而问,一定能在不经意间收获学生精彩纷呈的回答。只要我们教师发挥提问的作用,一定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教学锦上添花。&&参考资料:1、《课堂提问的策略》邱兆朋《教学月刊》2006—11上2、《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汪培新《教学月刊》2005—1上3、《在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上下功夫》许金宝赵红梅《上海教育》&2006-21。4、《试论有效课堂提问的技巧》张丽《上海教育科研》2003-12&&
4楼发表于:
语文课堂教学激趣学习的思考与探索&上海市坦直中学&&赵秀慧&一语惊醒梦中人几年前,一位学生无意间说的一句话至今令我记忆犹新,也是这句话成为了激励我改革语文课堂的动力。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由于学校的课程重组,我们班周四下午的自修课——原来基本都被安排成语文课,要改成体育活动课。当我用惋惜的口吻说着“我们以后每周都要少上一节语文课”时,忽然听到有学生小声嘟囔了一句:“语文课上不上都一样。”声音虽小却传入了每个人耳中,好多学生一下子抬起头小心翼翼地观察我的脸色,似乎已经预见到老师接下来的一通责备;也有几个平时调皮的孩子低下头一个劲儿地窃笑……我将视线转向那个说话的孩子——那是班中语文成绩最好的一个男生。我面对这一刻的尴尬也有片刻的沉默,最后只不轻不重地回了一句:“那你以后可以不上语文课试试!”没有学生预期的责备,也没有长篇大论“语文课有多么重要,少上一节课会有多大损失”云云来反驳他。因为那一刻我竟然发现我确实找不到理由来反驳他……后来,我的脑中时不时会想起这句话,当我将所有情绪沉淀下来,我开始反思:如果我也承认这孩子说的是真话,那么我的语文课到底怎么了?想起自己无数次上完语文课回到办公室总是抱怨:“这些孩子怎么都像木头一样,一节课上得死气沉沉的!”现在回头看来,我是不是更应该好好想想这些课上我都做了些什么?回想起六年级的唐诗单元:“唐诗精华”单元的学习目标主要是了解唐诗的思想内容,感受唐诗的艺术魅力。在教学中应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记忆,在诵读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感受凝练的诗歌语言、独特的构思、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等等这些唐诗的精华所在。让学生感受到诗中丰厚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并且初步掌握了诗歌鉴赏的方法,他们才会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甚至运用唐诗,那么唐诗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然而我是如何教学唐诗的呢?在把诗读了两三遍之后,学生能准确读出字音和停顿,随即我就进入解释字词和诗句的环节,并且要求字字落实,认真记录每句诗的意思。因为考试中专设有一大题“诗歌赏析”,其中往往有一题是关于诗句中的某个加点词或诗句的理解,这样的课内题目该是十拿九稳的,为保险起见,我告诉自己这样做很有必要。然而当学生习惯性地将诗句的解释当成是古文语句翻译一样记录在书本上的时候,在他们低下头记录的瞬间,我似乎可以看到他们脑中因诗句形象的描写而产生的画面“啪”地化为泡影,而被一行行机械的文字替代的景象。对此,我选择漠视,因为我认为应付考题需要这样做,学生的基础很差,也需要我这样做。诗歌教学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而这个较有难度的环节在我看来,如果让学生自己去品读简直就是自找麻烦,费时费力又不讨好。单元要求中所说的“诵读”,对于我来说是可以灵活调节的。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多读两遍以实现所谓的品读体味;如果时间比较紧,那就只能择讲解而舍诵读了,毕竟直接讲不是比“读”更有效率吗?所以也无须花费过多的时间去诵读体会,不如直接记好笔记做好整理。接着课后布置背诵默写,只要在默写方面严格把关,务必使默写考题万无一失,那么这一首唐诗的学习也就大功告成了。在这样上了两首唐诗之后,我的学生对于学习唐诗也有了自己的“心得”。尤其是部分自觉的学生,他们会在预习时就把诗背诵出来,课上当讲到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时,会有人踊跃举手并给出让你难以挑剔的“标准答案”;甚至关于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他们也能洋洋洒洒地给出个一、二、三点来。当这些孩子因为受了老师的表扬而沾沾自喜时,旁边已有几个同样“自觉”的孩子按捺不住地说道:“老师,我也在‘百度百科’上抄到的,你看……”同时,脸上已显出与有荣焉之感。看着他们书页上抄得密密麻麻像小蝌蚪一样的字和他们脸上学有所成的表情,再看看另外那些平时不那么“自觉”的孩子一脸茫然又有些百无聊赖,却摆好了准备好好记一番笔记的姿势,我突然有些茫然……如今这孩子的一句话简直就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他也是这些“自觉”的孩子之一,他说的这句话恐怕确实是真心话了!如果老师上课讲的知识在“百度百科”上都能查询得到,而且上课过程也不比上网查资料有趣多少,那么这样的语文课上不上又有什么区别呢?&自我剖析和反思一位法国的教育家说过一句话:“分数是教育史上最糟糕的发明!”我现在特别认同。回首自己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原来无非是以分数为标杆,以考题为指导方向,所以课上不是落实知识就是授以答题技巧。然而,如果仅仅为了追求分数,不顾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不考虑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一味地灌输知识和技巧,这样难道就会出成绩吗?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歌语言是最美丽纯粹的语言,然而经过这一单元的唐诗学习之后,学生感受到唐诗的美吗?还会愿意去探索这个“宝藏”吗?一篇至情至性、文质兼美的散文,如果总是追问哪些字词富有表现力,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那么学生还会感知这语言技巧背后的魅力和灵性吗?一篇构思精巧、描写精彩的小说,如果只是机械地将它割裂为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并“各个击破”,例如学习情节中设置悬念的作用,前后照应的手法,人物描写的方法及表达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等等这些所谓更好地解读一篇小说的方法。经过这样的阅读经验,或许今后再精彩的小说都难以再吊起学生们已经倒尽的胃口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技巧看似越来越丰富了,应付考题的方法也越来越老练了,然而在无形中他们的阅读兴趣却逐渐消弭直至荡然无存。如老师所愿,他们在课堂上认真阅读课文,认真学习其中的知识和阅读方法,课后认真背诵,认真做题,但是没有人再会愿意去探索那一个老师口中的“精彩的语文世界”。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最终停留在了苍白又狭隘的语文课堂,可悲又平庸的语文成绩就是在这里创造的!&课堂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处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夹缝中,教师的教学就像是戴着镣铐跳舞。但谁说有一定规则的舞蹈就必须丧失美感?语文课少灌输一点知识和技巧,而多花一点功夫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会造成语文成绩的下降?我必须大胆地尝试,“激活”那死气沉沉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探索更广阔的语文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拯救”我的语文课!在课堂改革的探索中,我总结了自己的实践体会:用有趣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初中学生尤其是六七年级的孩子刚刚从相对自由活泼的小学进入初中,因此严肃的、一成不变的课堂是令他们十分难以适应的,反而容易使学生走神、发呆,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甚至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课堂竞赛就是一种有效的形式,我曾经在教学《写给云》时成功地运用课堂竞赛的形式调起了学生的积极性。这首诗在七(上)的“少年诗情”单元中,经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诗歌朗诵和赏析的方法,因此我打算将这一课学习的主动权更多地交到学生的手中。在布置预习时告知学生将在课堂上进行一次朗诵比赛,预习时做好准备,明确诗朗诵的要求:注意停顿、重音,诵出节奏,诵出感情。到上课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以为代表参赛,每个小组都强力推荐组中的“朗诵高手”,这些被推荐的同学虽开始有些腼腆,但肩负重任下,他们也都全力应战。于是在请学生做出评价的过程中,在老师最后给出评分时,每个孩子都聚精会神,我看到不少孩子在不断修改自己课本上的朗读重音和停顿,并小声地诵读比较着。我为着学生预习的充分和参与课堂的热情而感到欣喜,也为着这一环节的成功收官将为后半节课的诗歌赏析打下很好的基础而暗喜。此时,一个小插曲打破了我的课堂预设。有一位学生主动要求参赛,提出如果他比小组推荐的参赛者读得更好,能否请老师给小组加分,或许还有夺冠的希望。在同学们意外且半带嘲弄的眼光中——因为他不是大家公认的“高手”,他开始了朗诵,而之后大家都不由露出赞许佩服的表情,平时默默无闻的同学竟然“诗性大发”。当看到老师也赞许地为他的小组加了分数——虽没有撼动冠军的地位,但也一下子赶超了好几组之后,其他组开始不“淡定”了,又有好几个孩子自信地举起了手,课堂重新陷入比赛……看似这节课陷入胶着,耽误了进程,然而我却看到真正的少年诗情开始弥散!后来在剩下不到十分钟的“赏析环节”中学生的表现更加证实了这次意外就是一个大惊喜。因为在反复的诵读体验中,他们比较、品味、感悟,理解了诗中丰富的想象和新奇的比喻以及诗人借此传达的情感。如果学生心中已有了美好的诗情,那么又有什么必要做过多的讲解呢?用丰富的教学内容触动学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身边处处是语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对此领会并实践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但这些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只是概念,只是口号。所以为学生选择和落实拓展的内容事实上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课文为出发点进行拓展阅读的可操作性是比较强的。在某些教材篇目学习之后,可以选择同一作者的作品,或者以写作对象、表达主题、表现手法等等为依据选择与课文相关的作品作拓展阅读。例如七(上)学习了秦文君的《表哥驾到》之后,学生都很喜欢这个能了解并表达他们心声的作家。于是便提供了《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小鬼鲁智深》等秦文君的代表作品书目,并要求学生拓展阅读其中一部作品。结果好几个孩子欲罢不能,又自动挖掘了老师要求之外的几部长篇、短篇甚至她的散文来阅读,并且同学之间互通有无、资源共享,这也引起了更多同学的注意。一时间,班级中阅读秦文君的作品蔚然成风。这令我出乎意料但也非常喜闻乐见。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推动学生像上述那样拓展顺利的情况毕竟偶然出现,所以需要一些灵活的教学手段来促使学生更主动地探索广阔的语文天地。毕竟,引导学生从课堂出发,将学习延伸向课外,学会感知和探索更广阔更精彩的语文世界才是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学。所以,为了让所有学生参与我布置的拓展阅读,我设置了每两周一次的“阅读交流课”。学生课前先就自己阅读的作品写一篇内容简介和阅读点评,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老师布置的阅读得到落实,有时也会让学生额外谈谈自己的阅读情况,同学之间相互比较相互促进。此外,我也在学生的预习工作上动了一点小心思,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大比拼”。形式是老师在教学之前抽出部分时间让学生就自己在预习中的了解和思考互相提问,可以讲班级分为两方,看谁的问题能将对方考倒。在教学七(下)的《陋室铭》时,学生从作者、写作背景到“铭”的文体特点再到互抽语句背诵注释;从“陋室”到底陋不陋到作者为何颂扬“陋室”,甚至问到陋室地处什么地方……几乎将我在课上要探讨的内容和重点都问了个遍!这样不仅老师可以把课上得更简洁而有针对性,学生更是体味到了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乐趣。在探究过程中,他们不断地积累知识,逐渐开始触类旁通,这种成就感也足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惊喜和收获前不久,班中有一个女生捧着一本笔记本来到我面前,说道:“老师,这是我平时自己写的一点东西,想请您帮我看看。”打开本子,看到格式整齐的新诗,后面竟然还有古诗,而且粗看还挺有模有样的!看到我惊讶的表情,她腼腆地笑着说:“老师,我很喜欢语文的!我也很喜欢诗,所以想尝试一下!”我当时想着:教了八年语文了,这还是第一次有学生自主写作,还愿意主动和我分享!几年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让我收获良多,从学生身上也不断收获着惊喜。曾经看过一篇报导:有人做过统计,获得诺贝尔奖的很多科学家,在中学时代,他们的成绩都不是名列前茅或特别出色的,使他们走上科学道路并最终有所建树的,是他们长期形成的良好习惯、探索兴趣与研究能力。所以,如果我们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都“磨”光了,又怎么指望他们把语文学好呢?而反过来看,一个爱写诗的孩子,难道她的语文成绩会差吗?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日渐浓郁是对我这一阶段的课堂激趣学习探索的最好评定,然而这一过程将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楼发表于:
激发初中学生写作兴趣点滴谈新港中学&&郭欣相信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曾为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这个问题苦恼过。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语文老师,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从未间断对这个问题的思索。经过多年的实践、反思,我发现,其实只要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策略,还是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一边努力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一边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反思、总结。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总算摸索出一些经过实践检验是有效的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是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一、指导学生有意识的模仿&&&&&&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害怕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写作技巧。为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我在阅读教学中,特意找出课文中适合学生模仿的内容,让学生仿写。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能力的获得都是从简单的基础性的单项训练开始,最终过度到整体的训练,进而获得某种能力。”所以我觉得仿写应该从简单的句子仿写开始,进而推进到段落以至文章的仿写。&&&&&&考虑到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先从仿写句子开始。要仿写好句子,首先要让学生对例句的句式特点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如我在教《父与子》这篇课文时,我要求学生仿照例句写一个句子来表达自己心目中的父爱。例句是:父爱如山,高峻、伟岸,就像冬日的太阳,不知不觉间将醇厚的爱默默传递。在仿写前我让学生明白,例句由两个比喻句组成,一个是把父爱比作山,一个是把父爱比作太阳。“高峻”、“伟岸”写出了山的特点,“不知不觉间将醇厚的爱默默传递”写出了太阳的特点,并且还巧妙地和父爱联系在一起。因为在学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已经学了《背影》、《给傅聪的一封信》等表现父爱的文章,学生对父爱有了一定的认识,再加上我的辅导,所以很多同学都仿写得很好。其中有个同学是这样写的:父爱如海,辽阔、博大,犹如一盏明灯,引领着我们坚实地走向未来。通过句子的仿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句式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使他们品尝到了仿写的乐趣。&&&&&&对于段落的仿写,我主要选择课文中一些经典的描写、抒情、议论的段落让学生仿写。比如在我们学完了《春》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模仿课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比如通过多种修辞手法来描写校园的景色,很多同学都写得很认真。其中有个同学写了这样一段话:春天到了,校园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红的像霞,白的像雪,蜜蜂穿梭其间忙着采蜜,蝴蝶也在花间翩翩起舞。小河边的垂柳随风飘荡,柳絮漫天飞舞。操场上的小草也探出了脑袋,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气象。这个学生观察细致,描写生动活泼,应该说模仿得很好。&&&&&&最后是进行文章的仿写。对文章的仿写,我选择那些适合仿写的文章让学生仿写。因为有些文章文学性太强,学生无法模仿。如果选择这样的文章肯定达不到模仿的目的,相反还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比如我在教完《给傅聪的一封信》这篇课文后,考虑到有的初中学生已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愿意和父母直接交流,我就结合学生心理特点让学生仿照这篇课文的形式,从孩子的角度,通过写信的方式,与父母进行交流。第二天很多学生都把信交给我看,我发现不少信里还有家长的附信。不少同学写得情真意切,让人感动。下面是一个同学文章中的几段话:爸妈,你们还记得儿时的我吗?那时的我是多么的顽皮,总是不听你们的训诫,又是多么的讨厌妈妈您的唠叨,是多么憎恨爸爸您的巴掌。&&&&&&&上学了,你们的关怀也得以“升华”了,对我学习,身体,饮食,做人,品德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的。&&&&&&&七年了,经过了七年唠叨与巴掌的冲刷,七年泪水与汗水的交替,我长大了,你们也老了,可你们的爱我会记住的,你们的爱永远不朽,它永远珍藏我心,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也不会改变!&&&&&应该说这次的仿写都很成功。作文点评课上,很多同学都谈到模仿对写作的作用。因为有样可依,所以觉得写作可以是件轻松的事,同学们也愿意写。当然,仿写只是一种为了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仿写中掌握写作技巧,从而让学生不怕写作,乐意写作。二、在作文教学中有目的地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在现实中人人都喜欢游戏,尤其是学生。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增加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每次写作文,总有些学生偏题,原因在于有些同学不喜欢审题。为了激发学生审题的兴趣,每次写作前我都让学生猜谜语。大家知道,猜谜语可不是瞎猜,而是要认真研究谜面,才能得出谜底。比如,一次让学生猜一个字谜。谜面是半部春秋,开始同学都猜错了,这时有个同学说是个秦字。我问他是怎么知道的,他说:“取春的上半部和秋的下半部组合在一起就是秦字。”这个同学之所以得出谜底就是抓住了这个“半”字是指春秋两字的各一半,把春秋两字的各一半进行组合,只有四种组合。然而有三种组合不能成汉字,所以只剩下“秦”字一种可能。接着我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谜面是二十四,打一体育项目名称。没过多久,有个同学猜到是双打。这个同学之所以猜到谜底,是因为他知道一打等于十二,再把二十四分成两个十二。猜谜语使学生喜欢咬文嚼字,不再讨厌审题。这对在此基础上,我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我找回了____________。我问这个题目怎么写,关键要注意哪个词语?很多同学说要注意“找回”这个词,找回的内容应该是那些曾经拥有过的,后来因某些原因失去了,现在重新拥有。学生弄懂了“找回”的意思,在写作的时候就不会偏题。除了玩猜字谜的游戏,我还让学生玩成语游戏。有简单的成语接龙和成语拼图,还有就是用规定的几个成语说一段话。成语接龙的规则是这样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成语,第二个同学也要在规定的时间说一个成语,并且后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和前一个成语的最后一字相同。会说的同学就可以过关,不会的同学就要挨罚。要玩好这样的游戏,就要求学生有足够的成语积累并且还要对这些成语足够熟悉。因为游戏让学生喜欢上了成语的积累。用规定的几个成语说一段话,也是我在作文教学中常常采用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对学生来说,不是太难,因为经常玩成语接龙和成语拼图游戏,学生有足够的成语积累。同时也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玩这种游戏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写作训练,学生能不喜欢吗?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作文里,词汇明显丰富起来了,表达也更为准确了。这些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也都得到了提高。增强作文的实用性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觉得写作的实用性不大。学生觉得我们的写作实用性不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实用性作文的分量太少,只注重文学性作文(记叙文、议论文、散文);二是学生的作文利用率太低,一般情况下学生作文交给老师批改后,再由老师发给学生,除了少数优秀作文或者问题较大的作文作为典型在班上朗读外,其它的文章基本不被提及。针对第一种情况,我的做法是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增加实用性作文的分量。比如在一些传统的节日到来前,让学生给自己的同学、老师、亲朋好友写信,因为收信人和写信人关系比较亲近,所以学生都会很重视。还可以让学生写写申请书、自我介绍等实用性的作文。实用性作文实用性强,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和未来工作需要。这样的作文学生一般都比较感兴趣。针对第二钟情况我的做法是开辟多种渠道让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能“发表”。对于优秀作文,我会指导学生向《上海中学生报》、《语文学习报》投稿,因为这两份报纸我们学校每个学生都有。开始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能否发表缺乏信心,为了鼓励他们投稿,我把我以前指导发表在《上海中学生报》、《语文学习报》上的学生作文以及以及稿费汇款单复印下发每个学生,这对每个学生都是一种刺激和诱惑。现在班上有七八个同学有文章发表,这无论是对有文章发表的学生还是对没有文章发表的同学都是一种诱惑。除了指导学生向《上海中学生报》、《语文学习报》等正式媒体投稿外,我还指导学生向我们的校刊投稿。另外,我还组织学生办了一份班报,班报上的文章基本从班上的学生作文中选出。因为想到自己的文章是要发表的,到时候会有很多人看自己的文章,所以学生一般都会乐意写并且会认真写。黑板报和班级宣传栏也可以成为学生“发表”文章的主阵地。开辟多种渠道让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能“发表”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和兴趣去感受作文带来的成功与自豪。总之,作为语文老师,要清醒地意识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不断尝试,突破,才能赢得这“半壁江山”。&
6楼发表于:
抓住学困生心理,提升其语文课堂学习品质&上海市新港中学&曲绍铭&&【摘要】我校学困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存在内在动力不足、自制力不足、自卑和学习倦怠的负面心理,并由此引发了不听讲、不动笔、不举手、不参与的“四不”行为。本文将针对上述负面心理和不良行为展开研究,探寻激发求知欲、提高注意力、重建自信心的有效课堂转化策略,借以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学习品质。【关键词】学困生、语文课堂学习、负面心理、课堂转化策略&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成绩明显低于同龄人,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的学生,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学困生”。根据学科特点不同,学困生的心理和行为也有所差别。本文将针对我校学困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表现出的负面心理和不良行为展开研究,探寻有效的课堂转化策略,借以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学习品质。一、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负面心理和不良行为(一)负面心理1.内在动机不足。内在动机是由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和满足引起的,不需要外在条件参与的心理动力。语文学科与理科不同,数理化有模式化的思维供学生参照,有标准答案供学生自我验证,他们更容易在做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满足。语文学习则更为灵活,由于作品是作家个性化的表达,学生很难找到规律性的内容。即便学生有所感悟,从理解到表达还要跨越一些障碍,需要日积月累方能提高。在此过程中心态浮躁的学生,尤其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又粗枝大叶的男生比较容易出现偏科性质的“学困”现象,这其实是学习语文的内在动机不足。2.自制力不足。自制力是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若学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教师也未能及时通过鼓励和积极关注等方法增加外在动机,他们就会渐渐放松自我要求,出现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的情况。比如前段时间某校学生在语文书上涂鸦杜甫插图的事爆红网络,反观我校学困生身上也有诸如此类事件发生。他们课堂学习不认真,课后复习不及时,自制力的不足致使知识网络日渐破损,学习能力日渐减弱,最终很难摘掉学困生的帽子。3.自卑和学习倦怠。随着年级升高,学困生遇到的阻碍也越来越多,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的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表现为把困难想象得过于严重。他们往往还没仔细阅读试卷就说题目太难,看不懂文章也写不出作文。这种心理在初三更为常见,尤其是初三后半学期,班里的大部分同学都在为考高中而努力,学困生看到自己考学无望,索性自暴自弃、呼呼大睡,甚至伴有厌倦、抵触情绪不愿再进入课堂。(二)不良学习行为人的行为是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内在动力不足、自制力不足、自卑和倦怠心理的推动下,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中主要表现为“四不”行为:不认真听讲、不做课堂笔记、不举手回答问题、不参与或最小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二、负面心理及不良学习行为的转化策略鉴于学困生的不良行为来源于其负面的心理状态,教师只要运用科学合理的转化策略为学困生注一剂“强心针”,学困问题便迎刃而解。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如下方法:(一)角色转换法,激发求知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求知欲是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条件。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角色转换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1.我是作者冰心的《笑》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目睹了安琪儿圣洁的笑、小男孩天真的笑、老奶奶慈祥的笑产生了“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的感受,这样的感受是我们寻常情况下很难体会到的。课上我用洋溢着幸福的语调说了这样一番话:“今天早上小C同学在走廊遇到了曲老师,曲老师主动冲他微笑问好,小C于是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小C,你遇到我时可有过这样的感受呀?”小C涨红了脸说:“没有,不过今天早上老师跟我打招呼我还是很开心的。”我随即问道:“那冰心看到别人的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我与小C(学困生)的对话使他的注意力锁定在课堂之上,随后的发问又激起了他和其他同学的认知冲突。“一定是我忽略了什么”小C一改往日的浮躁,低头专注地阅读文章,尝试站在作者的立场感受这种心境,不久他便在文中找到了原因。2.我是老师网上阅卷后,我把答题纸带回学校进行讲评。由于答题纸上没有教师批改的痕迹,学生很难辨别自己在答题中的得失。我正好利用了这个机会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帮他们提高审题能力、思辨能力和订正能力。【教师行为1】用PPT投影部分学生的答案(如图1)由于答题纸没有下发,学生纷纷好奇的关注PPT内容并左顾右盼揣测答案来源。小P(学困生)显得有些紧张,她预感其中有自己的答案急忙找出试卷,重新审题。【教师行为2】请为答案评分,并说明理由。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以优带差区分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并有了评分。【教师行为3】提问学困生,检验学习效果。小P:题目问的是“说明顺序”,举例子是说明方法,插叙是记叙顺序,所以前两个答案0分。可惜,考试时我也写错了。(教师板书如图2)追问:第二个空格“有充分历史依据”和“有历史依据可依”都给满分吗?小P想了很久最终摇摇头:“充分”两个字很重要,它证明钓鱼岛“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所以,第二句可以给满分,其余应该扣1分。(小P的神情俨然一位小老师)【教师行为4】鼓励:第三个答案是课代表小杨的,今天你挑战“权威”成功,我由衷的为你鼓掌!行为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后天学习而来的,愉快的行为后果更有可能促使行为的再现。角色转化法通过转变学生的身份,扩大学生的视角,给学困生带来了新鲜、自由、快乐的感受。这种愉快的感受更有可能促使学生认真听讲,举手发言的行为再现,从而使学生反复体验一个个小成功,增加求知欲,提高内在的学习动机。(二)多感官并用,提高注意力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把注意力比作“一扇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如果这扇门半开半闭或者没有开启,外界的东西也就只能进来一部分,甚至一点都没有进来。可见,注意力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习效果的优劣。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多种感官并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以《变色龙》为例,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环节1】观看变色龙图片。【环节2】查阅字典,了解“变色龙”的比喻意义。【环节3】圈划文本信息,分角色朗读。【环节4】为奥楚蔑洛夫的六次变化画一幅心电图,并概括其性格特征。【环节5】讨论:分析其他人物态度、行为的变化,理解性格的普遍性意义。【环节6】写一段警示语。在上述环节中,学困生一共参与了看图片——查字典——圈划文本——分角色朗读——画示意图——合作讨论——写警示语七项活动,调动了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一方面,对象活动的多样化有效提高了他们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保持了注意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视听结合一般能够记住知识的65%,加上口、手、脑并用学困生的学习效果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课后几名学困生自发将小说改编成课本剧,将其搬上了区科技艺术节的舞台。可见,“多种感官并用”能将学困生吸引到课堂中来,使其注意力得到提高,自制力得到增强,学困行为得到转化。(三)优势分析法,重建自信心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他认为当一个人所尊敬的人强烈认为他有能力成功的应付某一情景时,自我效能感便可以提高。也就是说,教师给予学生的正向暗示可以抑制自卑、提高自信。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扬长避短、以长促短的优势分析法重建学生的自信。【阶段1】扬长避短小Z是一个内向、自卑的学生。她从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也很少受到同学们的关注。在一次课堂巡视中,我发现她的书写比以往工整清晰,不禁赞叹:“嗯,写得真好!”同学们纷纷投来关注的目光。小Z一下子紧张起来,流露出我从未见过的惊讶与快乐。从那次表扬以后,她开始喜欢动笔写字,做好笔记也总是静静欣赏一会儿再合上书本,而我就会在她抬头仰望时及时给予她一个微笑。早读课上,我展示她的默写本来督促大家书写工整。午自习上,我投影她整理的语文知识卡片,供大家复习巩固。小Z的名字频频出现在课堂上,而她也开始认识到自身的长处,总是昂首挺胸的听讲。【阶段2】以长促短如果说“写”是她的长处,“说”便是她的弱项。小Z的理解能力比较差,连读课文也总是磕磕绊绊。为了保护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鼓励让她从领读开始练习当众讲话。“你一定可以的!”我用坚定的语气鼓励她,“我们大家都支持你!”她的好朋友这样说。从那时起,我每节课前我都能听见她用甜美的声音带领大家一同读书。几个星期后,她终于勇敢地举起右手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了。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在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位学困生的优势所在扬长避短,以长促短,并利用语言、眼神和肢体动作等途径给予其正面暗示,增加其自我效能感。只有这样自卑才能更容易被打破,自信才能更好的被重建。三、结语学困生在学校教育中一直属于弱势群体。他们所占比例较低,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得相对消极,很容易被忽视甚至排挤。然而他们也有一颗渴望进步,渴望被关注、被肯定的心。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及其心理特征,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之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只有这样教育才体现了它的公平性,语文教学才实现了它真正的价值。&参考文献[1]金东兴、张福全、陈文琦主编.高师应用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傅安球.心理咨询师培训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楼发表于:
文章中的图片始终上传不上去,速度特别慢。
8楼发表于:
宋词教学宜紧扣关键词进行设计&上海市北蔡中学 葛筱宁&宋词,代表着宋代文学的巨大成就,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是中国古典文学最灿烂辉煌的丰碑之一,是中华文化的无价瑰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景(境)阔,词之言长。”其中“要眇宜修”,是一种女性般的美,是最精致最细腻也最幽微的,而且是带有修饰性的一种精巧美。可见,作为一种起源于音乐的抒情文学,宋词最根本的艺术特性就在于以委婉之笔,抒内心之思,体现了“言长”的艺术特征。“言长”不仅仅指词的言语容量比诗大,或采用的句式种类比诗多,更指向其语言含蓄深远,耐人寻味,蕴有很深的哲理这一特点。有人通过诗词的对比这样描述道:“给人的感触印象上,诗刚,词柔;表达的手法上,诗直,词曲;情意的表露程度上,诗显,词隐……”词又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更显得轻灵细巧、纤柔香艳。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典型的、精美的语言艺术,许多宋词作品涌现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语句,这些语句至今仍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这其实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需要我们很好地传承下去,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规定的课程总目标要求)“二期”课改后的上海教材分别在七年级第二学期和八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出宋词集粹(上)(下)两个单元,相较于其它地区、其它版本的教材,这是独一无二的。而宋词教学,在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内容及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关注其本身这一特殊的文学体式。在常态阅读下,宋词给人的感觉是“言长”(王国维语),有较强的抒情性(以间接抒情为主),隐性地表露情感。这是从语言形式(“言长”)、表达方式(抒情)和表露情感的程度(隐性)等三个方面对词的一种界定。既然解读宋词需要考虑到它的文学体式,那么紧扣宋词中的关键词来设计教学便是一个较好的突破口。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对宋词教学的要求也是如此:“教师要求学生在感受、品悟作品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增加积累,初步体会宋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的特点,建议将教学重点落实在关键字词的解读上”。况且古人写词,讲究锻字炼词,字斟句酌,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作品中。所以,抓住关键词来解读宋词,可直接劈文入情,更好地理解作者当时迸发的情感,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关键词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也就是说,既可以是文本中所出现的字词,也可以是概括、归纳或总结所形成的字词。关键词大致有三种作用:第一、能够在思想内容方面直接指向文本中心或主旨。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文眼”。第二、能够在结构方面起到总起、过渡或小结等作用,推动教学活动的进程。第三、能够形成一定的关系(如对比关系),有助于表现文本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关键词的三种作用,可以有以下三类教学设计:关键词直接指向文本中心或主旨的教学设计&我们以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为例。青玉案& 元夕【宋】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关键词:寻参看板书设计:&花千树 星如雨  香 声 光          灯火阑珊舞       &     寻      &众里        &   他/那人(盛装 盈盈 香)     (甘于平淡 不同流俗)本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写景,极尽能事地渲染出元宵夜热闹非凡的盛况。下片写人,运用反衬手法塑造出一个甘于平淡、不同流俗的人物形象。而将上、下两片联系起来的就是这一个“寻”字。&&&&寻什么?为什么寻?怎么去寻?这是支撑本词的核心力量。当火树银花遍地开放,绚烂的焰火高高升起的时候,应当指导学生理解作者内心深处的“灯火阑珊”;当众人身着节日的盛装,画好眉毛,涂上脂粉,相互“笑语盈盈”的时候,应当指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理想尽头的“那人却在”。&&&&元宵佳夜,作者唯一的行动就是:寻。&&&&寻什么?寻找“他”。而“那人”是一位甘于平淡、不同流俗的人物,这也正反映了作者自身的价值取向和人格精神。&&&&为什么寻?因为作者是爱国词人。结合作者生平,又可以引申出“他(那人)”的深层含义:理想、抱负、目标、知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等等。&&&&怎样寻?蓦然回首豁然开朗恍然大悟幡然醒悟醍醐灌顶的一瞬间,要看到“千百度”的付出和努力,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蓦然回首”的成功与“千百度”努力的辩证关系。从板书的上下层次看,“寻”将上层的“景”和下层的“人”分开,“景”与“人”一一对应;从板书的左右两侧看,“寻”成为连接左右两侧的中介,写左侧是为了表现右侧,这是一种反衬的写作手法。“寻”这一关键词直接指向了本词的中心或主旨,因此以“寻”字作为突破口展开,言简意赅,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作者所“寻”找的“他”这一人物形象:甘于平淡、不同流俗,这也正是作者自身人格精神的写照。不仅如此,还要将“寻”进一步地引申、拓宽及开掘,更有利于让学生体会出“寻”的真谛在于人生执著的追求和美好坚忍的进取。作者整夜地“寻”,大而言之可视为他一生的追求,在他经过了千百次的追寻之后,得到了蓦然回首般的成功和收获,如此一来,词尾的千古名句便自然而然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联想、深刻的启示以及应有的共鸣。二、关键词在结构方面起到总起、过渡或小结等作用,推动教学进程的教学设计我们以柳永的《蝶恋花》为例。蝶恋花【宋】 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关键词:意、味、深、长参看板书设计:&&&&&&&&&&&&&&&&春 愁    意 味 深 长&“意”和“味”是文本中出现的词。“深”和“长”是概括总结出来的词。本词分为上、下两片,共四句。四个关键词分别在四句话中。本词的线索是“春愁”。词的一开头意境开阔,从第一句中“危楼”、“望极”、“天际”中可见“春愁”的“深”远。这是从地理空间方面考虑的。第二句最后一个字是“意”。因为有“意”,作者才会生出“黯黯”之“春愁”。作者的心意、情意、“凭阑意”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值得指导学生进行探讨。第三句最后一个字是“味”。这个“味”是怎么来的呢?是因为“春愁”,才导致了“强乐还无味”的“味”。这种味道、滋味以及人生的况味实质上是作者想万事皆休却又割舍不了的那份矛盾心情。让学生好好品味一下这个“味”,体会一下作者的“疏狂”、“对酒当歌”、“强乐”的“味”,方能咂摸出“春愁”是一种无法排遣无法摆脱的情愫。这样,“意”、“味”、“深”都有了,从板书上看,似乎只缺一个“长”字,就可以组成一个四字成语了。而第四句中的“渐”的意思是“逐渐”,“终”的意思是“始终”,这两字恰恰都可以体现时间的久“长”。“长”这一关键词则在时间方面表现出作者对某事物那种执著、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由此,“意”、“味”、“深”、“长”贯穿了全词,突出了“春愁”这一线索,在全词的结构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推动了教学活动的进程,而且在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方面的理解提供了间接性的帮助,点明了本词的主要文本价值,即“这首词妙在紧扣‘春愁’,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掉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给人荡气回肠的感觉,有很强的感染力。”此外,如果结合清代贺裳的一句评论:“小词以含蓄为佳,亦有作决绝语而妙者”,那么“意”“味”“深”“长”也照应了评论中的“含蓄”一词,指向了本词的写作特色。“意”、“味”、“深”、“长”这四个关键语对指导学生初步体会宋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不无裨益。关键词形成一定的关系(如对比关系),有助于表现文本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教学设计我们以晏殊的《浣溪沙》为例。&浣溪沙【宋】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关键词:新、旧、花落去、燕归来这样形成了两对相反意义的词:“新”和“旧”,“花落去”和“燕归来”。在词的上片中,“新词”和“旧亭台”的对比,对“夕阳西下几时回?”的这一问起到什么作用呢?这是“新”“旧”对比所形成的对人生无常的喟叹,怀旧的伤感通过“夕阳西下几时回?”这一问更增添了那种无法重现无法挽回的沉郁。在词的下片中,“花落去”和“燕归来”的对比,对“小园香径独徘徊”有何作用呢?“花”是一切美好的事物,“花落去”是指一切美好的事物终归要消逝,所以“无可奈何”;“燕”也是一切美好的事物,“燕归来”则是指美好的事物会以其它的形式再现出来,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生命始终充满着希望,所以有“似曾相识”。这不仅写出了岁月流逝不返,而且也呈现出自然界有重来回转的风景,这种圆融观照意识使得作者“独”自思索着宇宙循环往复的深层规律,同时也构建了作者圆融观照意识在宋词中“独”树一帜的才情。其实明代杨慎在《词品》中给予下片这两句以很高的评价:“‘无可奈何’二语工丽,天然奇偶。”本词课后的“学习建议”中也在阅读方面作出了要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工巧流利,蕴含哲理。请细细品味,说说其中的含义。”可见,让学生正确理解这两句的含义是教学中的重点。那么,将关键词再重组一下,又得出:“新花落去”和“旧燕归来”的对比。因为“新花落去”所以“无可奈何”,又因为“旧燕归来”所以“似曾相识”。如此把词的上、下两片整合在了一起进行对比,更完整地诠释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内涵,表达出作者在感怀故旧的同时,又有超脱自遣的圆融观照意识。参看板书设计:&&&&&&&&&花落去新&&&&&&&&&&&旧燕归来&板书形象地展现了作者在词中渗透的那种时空轮回往复的圆融观照意识。可见,引导学生紧扣文本中具有一定关系的关键词,这对帮助他们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是一个突破口。关键词“新”和“旧”、“花落去”和“燕归来”所形成的对比关系,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逝去而无法挽回的缺憾,同时又将受损的美好事物当作审美对象加以玩味的意趣。“新花落去”的同时,“旧燕归来”,或是“花落去”已为“旧”事,而“燕归来”成为“新”生,无论如何,新陈始终在代谢,推陈必定要出新,惋惜与欣慰都赋予“一曲新词酒一杯”的人生慨叹之中去了。综上所述,我们在宋词教学中,宜依据其特殊的文学体式,紧紧扣住文本中的关键词来设计教学,这或许是体现宋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抓手。透过这些关键词,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懂得这些词作的内容大意及其作者的思想情怀,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带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氛围当中,使学生能很好地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能很好地弘扬、传承下去。因此,我们并不期待学生能达到古代词人的文化基础或写作能力,只要求学生“能欣赏优秀的古诗词的意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换句话说,我们在宋词教学中,要努力地激发起学生对宋词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欣赏并发现宋词的美,而当学生开始有了投入,开始产生兴趣的时候,这或许就是最好的教学设计,就是宋词教学的成功,因为,对于波澜壮阔的中华传世经典文化之一的宋词,已然在学生心中埋下了一颗传承的种子。参考文献:[1]&王国维.&人间词话[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44.&[2]&陈连林.&情理兼包,圆融观照——晏殊《浣溪沙》理性情致剖析[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0,1B:43.[3]&上海市初级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4]&九年级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参考资料&七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90.[5]&九年级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八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33.[6]&九年级义务教育课本&语文&七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1楼发表于: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的策略南汇三中&瞿春慧【摘要】教学互动是指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发生的一种人际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我国许多地区在推进新课程中非常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交流,突出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互动式教学成了新课程语文课堂的独特风景线,尤其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交互作用、交互影响日益引起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关于语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现阶段的实践虽颇有成效,但是,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有效性方面仍有较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对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现象观察,重点研究如何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互动,以期在中观或微观层面对语文新课程实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关键词】&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策略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主题:“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上海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其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学科教学效率的不尽如人意。因此,提高学科教学的效益,向课堂要质量乃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主要学科理所当然地担负着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重任。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这个问题一直困挠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我想互动的课堂应该是高效率的课堂。课堂教学互动是指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发生的一种人际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我国许多地区在推进新课程中非常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交流,突出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互动式教学成了新课程语文课堂的独特风景线,尤其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交互作用、交互影响日益引起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关于语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现阶段的实践虽颇有成效,但是,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有效性方面仍有较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制约着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如形式单调,多师生间的机械互动,少生生间互动。课堂上大多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十分少见。教学内容偏颇,多认知互动,少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缺少“心灵”的碰撞。&深度不够,多浅层互动,少深层互动。表面热热闹闹,深层却是波澜不惊。互动作用失衡,多“控制&→&服从”的单向型互动,少“交互&→&平行”多边型互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缺少生命活力。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要求教师由权威型向民主、融洽的朋友式转变,将知识的传播融入亲情氛围之中,并自始自终保持真实、信任和移情性理解,指导学生对学习态度和结果进行正确认识。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一、合理利用多种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语文教学课堂,一改过去“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可以极大丰富教学内容,提供足够的资料,增加课堂容量,给语文学习带来高效、逼真的语言学习环境,使语文教学形式多元化,以此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强烈愿望和自主性。多媒体运用创设了互动学习的氛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现代语文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结构,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课堂教学,多媒体进入课堂,图文并茂,声情并举,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为教学创设了互动、和谐的教学情景,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效果良好,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教师教学自如,受益匪浅。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文章相关的背景、历史知识、文化蕴涵等融为一体,利用图、文、声、像等多媒体播放功能,快捷、明了、高效地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知识信息,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筛选择取所需信息,扫清阅读障碍,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学习对象发生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以《苏州园林》为例,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的学习相对枯燥,学生大多不感兴趣,况且对于一个偏远小县城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去过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美景也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了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有一句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苏州之美;还有一句谚语“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足见苏州园林之美。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苏州园林,领略它的美景。然后播放苏州园林风光图片,学生群情激奋,边看边发出一阵阵惊呼:“真美啊!”于是我因势利导,让他们以“苏州园林真美,美在——”来说感受,学生情绪激动,踊跃发言,为下面的授课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不多,对乡愁的体会少,难以理解诗中蕴含的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对关键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理解也不到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四幅画面:母子分别、夫妻离别、母子死别、游子与大陆分离,让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创造性的复述这几幅画面,让学生进入诗人的再现的情景,从而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领悟诗歌感情。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辅助语文学科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它突破师生之间仅凭语言、概念传递信息的成功之路,“媒传”较之于教师单纯的“口传”,其优越性不仅在于它的信息传递效率高、形象直观,刺激兴奋,便于视听和接受。更重要的是现代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有效地使学生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寻求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加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当然,多媒体技术与其他工具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我们不要忘记它只是一种工具,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它,不能把工具当目标。在教学中我们应立足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使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营造“安全”思维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给学生创设一个“安全”的教学思维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积极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互动。(一)建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的主导,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中一定情境下的主导者。概括地说,抛弃了“师道尊严”的教师的职能是主导。当学生无法学的时候,教师要适当辅导;当学生不会学的时候,教师要进行学法指导;当学生自学和讨论中思维受阻,教师要疏导;当学生理解和讨论钻入死胡同时,教师要清导。学生主要是学习的主体,但在某种特定场合,他们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可以与教师对等交流,可以对教师教学“指手画脚”,教师在尊重科学、尊重真理的前提下,虚心接受学生的“指导”,使自己的教学更合理、更高效。民主、平等是第一要义,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教师要解开束缚,建立教学民主,增进师生情感的沟通,消除学生的心理重压,教师要尽可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让学生敢说、敢问、敢辩、敢写,使他们在无拘束无压力的课堂上自由地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点拨者,即教师在课堂中既是积极参与者,又是导学者;既课程的开发者,又是学生潜能的发现者。教师通过平等地参与学生活动,并贡献个人意见与经历,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融洽,使学生消除对权威和失败的畏惧心理,使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交流。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亲自体验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1]课堂不需要轰轰烈烈,亦反对一潭死水,不让学生踯躅于课堂而成为边缘人,教师要善于制造旋涡,让一个又一个学生卷进那生动的旋涡。教学之中,如果能不断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里,帮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例如,学习《核舟记》时,为了让学生对文中所写的人物有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分别扮演苏轼、黄庭坚、佛印、两个舟子的角色,然后让学生自评、互评,看谁扮演得最神似。在直观可感的表演中,学生不仅准确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且由衷地感叹微雕艺人技艺的精湛,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效率。又如,学习《马来的雨》这篇文章时,有位教师借助了音乐、图片、投影等手段,给学生创设了朗读的情境,结合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在读读、议议的互动学习过程中,学生轻松愉快地展开了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在异域的风情中流连忘返。再如,有位教师教读艾青的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中有这样几句: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师:同学们,大堰河这样一个美好的梦,为什么不能对人说?生:(思考后)因为当时有阶级压迫,如果大堰河把对地主儿子的梦想讲出来,大堰河将会受到迫害。师:他说得对。还有别的看法吗?生:(同学们阅读思考,沉默)师:同学们,能否想得更宽广一些。比如说,从生活体验来说,大堰河是一个保姆,身份卑微、低贱,她把这个梦说出去会有什么效果?生:大堰河只是个保姆,是个奴仆,她如果把梦说出去了,别人会笑话她,讥讽她,说她痴心妄想。这不能说,正说明了大堰河的辛酸。生:说明世情的冷漠。师:我们学过《祝福》,大堰河生活的时代同祥林嫂差不多,她们的生活环境也和相似,能不能联系她们的命运来谈谈呢?生:大堰河同祥林嫂的命运是相似的,她们相信神灵,祥林嫂临死前还对人死后的魂灵表示怀疑。由此看来,大堰河也相信神灵。她的美好的梦,只能靠神来呵护,怎么能说出来呢?天机不可泄露!师:再往深处想,既然大堰河没有对人说过她的梦,“乳儿”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而且大堰河是“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生:这说明她们心灵之间是沟通的。师:说得好!这正是“乳儿”和她的保姆之间的心灵沟通,“乳儿”理解她,知道她有那样一种企盼,那样一种美好的憧憬。这个梦没有变为现实,大堰河就是在深深的失望中撒手人寰,她的悲剧的深刻性也就在这里。但是,她的心思却永远浸渍着“乳儿”的灵魂,没齿难忘。对这几句诗的理解,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触发过程。通过触发学生的情思以深化情境,老师的点拨、解惑,始终是为了触发学生的思绪,增进学生的理解。老师用生活体验去唤起学生的体验,触发他们领悟旧深灰的世态炎凉;用学过的《祝福》去触发他们,使学生从已知中找到新答案;用“乳儿”与大堰河的心灵感应点燃学生的智慧之光,使学生的理解又攀上新的高度。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设计情境,在老师适当的点拨和启发下,通过师生互动学习,能缩短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距离,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三)注意和学困生的情感交流“皮格马利翁效应”中提到,教师给予孩子的期望值决定了孩子的成功与否。因为,这些期望值会在第一实际那传递给孩子,往往是亲者愈亲,痛者愈痛。受重视的孩子往往会发出前所未有的潜能,脱缰而驰成为千里良驹。而受轻视者往往一蹶不振,他们不受关注,他们享受不到“阳光”,他们的心是晦暗的,他们是弱势群体,很多时候,他们丧失了“对话权”,课堂是他们的失乐园,他们无法受到像其他学生那样的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唤,更多的他们遭受的是漠视,是放弃,是排斥,他们的心是畏惧的,甚至是仇恨,民主、平等、彼此沟通无从谈起。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学困生”、“行为偏差生”就堂而皇之地“诞生”了,“塔尖”、“塔底”就在“润物细无声”中产生了。很多时候,“塔尖”是在愉悦中成长的,他们是骄子,他们是时代的宠儿;“塔底”是在逆来顺受之中完成对生命的一次叩击的,他们是时代的弃子。课堂教学中,避免出现“特权阶层”,不要造就一个多数学生话语的“失乐园”,不要因为教育者个人的行为而断送优秀的一族,教师应作实践研究。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心志的开放。自信的心理,个性的张扬,创造能力的释放,是有效的课堂教学互动中应看到的。三、主张多向互动合作,积极尝试自主学习途径多向互动合作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合作,即生生互动合作和生师之间的互动合作。它是学生学习过程自主性发挥的独特表现。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的提问成为教师的资源,从而实现多向互动合作。此时,我们教师应当考虑学生在学习中会发现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问题?该怎样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共同研究探讨。在课堂上,我注重让学生提“两种问题”,一类是学生自己弄懂了用来考别人看是否能懂的问题。另一类是学生自己不大理解,不懂或是有不同的看法的问题,用来请教同学或老师,而教师并不着急去表态或解答,而是留给学生思考余地,师生共同商量着解决。这样,教师不仅是教者,也是学者,思者和听者。长久下去,学生就真正意识到师生一起学习,不是靠老师的权威性,不能有依赖思想,而应该是师生一块参与,师生都是学习者,自己也可以参与把握和控制课堂教学。这样使学生敢于说,善于学,有利于师生相互了解,彼此沟通。作为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做恰当的鼓励和点拨,进行多向互动时还应提倡生生之间两两互动或小组合作学习互动。如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针对小说中风雪的描写有何作用,我就请学生分组学习,讨论为什么会多次写到风雪。于是小组里有的找句子,有的读句子,读得很投入,听得也很认真,听完后小组成员依次谈看法,提出各自的见解,有的还做点评,做补充,通过一番讨论后,学生也有了答案。这种交流讨论的好处是,在小组内,各成员就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然后共同肯定、否定并修正。在平等对话、相互交流中,通过讨论、争辩、问答等方式,各成员既充分展示自己的心得,又获得新的感受,生成具有共识性的意义。莫泊桑的《项链》,关于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路瓦栽夫人,同学们从文中主人公的具体表现出发,结合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的思想感情倾向,大家进行了积极的剖析、探讨。因而有的认为:路瓦栽夫人爱慕虚荣,最终成了虚荣的牺牲品自食其果;有的认为她爱慕虚荣而不虚伪,无奈而不失尊严;有的认为她诚实可信,用自立自强来维护自己的信用,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她恪守的信用高于一切的为人处世的标准是值得尊敬的等等。这些相互探讨的结果有价值的,对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也是有极大的帮助的。当然,为提高讨论的效益,使讨论由浅入深,教师在巡回中应就如何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如何进行综合、归纳同学的意见,如何代表小组进行集体交流等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或示范表述,并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各抒己见,防止思维惰性,特别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标新立异的看法,使讨论波澜迭起,让学生茅塞顿开。四、教师要不断搭建“脚手架”,创设“最近发展区”知识不是老师传授的,它是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和顺应得来的。同化,就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外界信息(学习的新内容)的接纳与吸收,它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顺应指外界信息对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与改组,使之朝着更完善的方向变化,它是一个质变的过程。能力也不是老师教的,它是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学生应该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是学习的主体,是问题解决的“第一责任人”。那么,在高效的师生互动关系中,教师充当什么角色呢?依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是学生的高级伙伴。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教”学生,而是与学生一起学习,教师始终是学生的伙伴,只不过是个“高级”的伙伴,这个“高级”主要体现在教师可以有意识、有目的而又非常自然地对课堂活动进行调控。所以,对于课堂上的问题,上位性的也好,下位性的也好,教师不可以直接说出答案,教师能且只能搭建“脚手架”,把学生导入“最邻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心理学发展理论的重要概念,即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也就是说,老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能起提示、启发、点拨的作用,不可包办一切,课堂上的问题要由学生自主达成共识,自主解决。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时,学生们对这篇散文的主题产生了分歧,一派认为是“颂秋”,一派认为是“悲秋”。“颂秋”派的理由有三:①从题目的“故乡”二字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和赞颂;②从全文的开头可以看出,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到青岛再到北平,就是想饱尝故乡的秋味;③从结尾可以看出,作者要挽留北国之秋,说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悲秋”的理由也有两条:①因为全文写的景物是衰落的,抒发的感情也是悲凉的;②从课文的中心句中可以看出,文章的总体基调是忧伤的。学生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课堂讨论颇为激烈,笔者充分肯定学生敢于辩论不同的见解,同时又指出两派的观点都不太准确。热闹的课堂顿时安静了下来,学生们沉默无语,已经陷入了思维定势的约束,在原有的思路里很难解决问题,于是笔者及时提供了新的理解角度:“对作品的分析,要联系到作者的身世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此语一出,立即有学生回答,“郁达夫幼年丧父,从小就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了忧郁的性格。”“当时社会黑暗腐朽,所以郁达夫更加苦闷、消沉。”笔者继续因势利导:“所以,郁达夫即便是写‘笑’,也是一种苦恼人的‘笑’。”从而使学生很&自然地达成共识:本文是一曲悲凉的颂歌。“提供新的理解角度”也就是搭建“脚手架”,创设“最近发展区”,它消除了学生的沮丧,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思考,保护和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应该成为大家在学生遇见障碍时普遍的做法。五、力求培养创新精神,努力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目标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显然,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才能使他们充满渴求知识的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成为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教学目标。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答案并非只有一个,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要鼓励学生启迪智慧,换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去追导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把新课程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关键要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要让学生珍视对教材、对问题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做到“三个不”、“四个不敢”。即不从众,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否认教材,敢于否认古人、名人,敢于否认自我,同样,也要敢于否认教师,以此培养求异思维,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精神。还记得在学《武松打虎》一课时,同学们纷纷给我提建议,要求以说评书的方法来学习,理解体会人物的性格牲,我欣然接受了同学们的建议,看着学生们绘声绘色地讲解,武松那英武倔强、豪放机智的形象出现眼前,课上得非常成功。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所提倡的积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是要求我们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让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参考文献】[1]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2]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3]王荣生.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4]李福灼、陈玉秋.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5]陆新全.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卷[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9月[6]王承绪、赵祥麟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7]罗杰斯.罗杰斯著作精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8]曹正善.&有效课堂教学交往特征探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9]陈玲、贺学根.语文课堂上师生互动关系的有效性[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10]&骆舒洪.让有效教学绽放生命活力&[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1]王承绪、赵祥麟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P180&
12楼发表于:
请已经参加交流,论文还没有挂在网上的老师,抓紧时间把论文挂在网上。
18楼发表于:
运用自主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写作习惯&上海市王港中学&&&&张晓庆&一、概念与依据(一)课题的界定所谓“自主学习策略”是指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使学习者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所谓“良好写作习惯”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作文素材自我积累习惯、写作方法自我锻炼习惯、作文自我锻炼习惯、作文自我监控习惯。“运用自主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写作习惯”是指在写作教学中制定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案,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激发写作兴趣,进而提高写作水平。(二)研究的依据一是落实课标要求的需要。《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对六至九年级写作目标有这样的描述:“养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现象的习惯,能依据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选择生活材料,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试行稿”把培养学生的良好写作习惯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运用自主学习的策略,才能落实试行稿中的要求,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认知能力真正提高。二是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作文习惯的需要。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大多只是写作技巧技法的训练。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平时没有养成观察、积累生活的习惯,在写作时把材料东拼西凑,或弄虚作假。导致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在写作技法教学时,学生大多机械地学习概念,而很难真正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在写作之后又经常不修改或不认真修改。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往往是被动学习,被迫写作,所以每次写作都头疼不已。基于以上的原因,我们需要运用自主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作文素材自我积累习惯、写作方法自我锻炼习惯、作文自我锻炼习惯、作文自我监控习惯。&二、学生语文自主写作习惯培养内容我把培养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自主性策略分为自我积累习惯、写作方法自我锻炼习惯、作文自我锻炼习惯、作文自我监控习惯4大一级要素,14个二级要素。具体见下表。1级指标&&&2级指标&&&写作素材自我积累习惯&&&日常观察积累&&&日常阅读积累&&&日常交流积累&&&写作方法自我锻炼习惯&&&会&&&练&&&熟&&&交流与评价&&&作文自我锻炼习惯&&&写对日常观察、阅读积累的体验&&&对阅读积累中好词好句的运用&&&课、内外阅读积累中对相关手法的仿写&&&采用日记、周记、随笔等方式,进行日常练笔&&&进行自主命题作文的创作&&&作文自我监控习惯&&&自主评价&&&自主修改&&&&&&三、学生语文自主写作习惯培养策略的实践(一)学生语文写作素材自我积累习惯的培养1.加强日常观察积累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强日常观察,以增强学生自觉关注日常生活、景物的意识,养成积累生活、景物方面素材,加强感悟的习惯。首先,引导学生乐于观察,积累日常生活、景物素材。设定一些学生易于观察、乐于观察的主题,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我给八年级的学生布置了一个观察主题,叫《最熟悉的陌生人》。要求学生观察一位班中同学,找出他(她)未被人发觉的一面,之后交流。其次,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注意总结有效的观察方法,加强观察经验的积累。观察不只是看,让学生明白观察就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在主题观察之后,请学生互相交流观察方法和经验,并由教师作补充。如在《校园一角》这一观察活动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再次,注意用多种形式及时记录观察中所见、所闻。观察是有意识,有目的进行的。要指导学生在记录时注意:为什么要观察,我想观察什么,观察到了什么。也就是写明观察目的,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经过一个学年的训练,学生们变得乐于观察和感受学校、家庭、社会及自然。观察的能力也随之增强,能自主地注意总结有效的观察方法,加强观察经验的积累。由于地处农村,生活中淳朴的乡情、美丽的自然风光,让学生作文素材得到了很大的拓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训练,学生不仅言之有物,并且因为观察来源于平时生活,在作文中情感十分真挚。2.加强日常阅读积累一是精读语文教材加强积累。语文教材中不乏经典及范例,通过引导学生精读手中的教材,是日常阅读积累的有效手段之一。我的具体做法首先是让学生积累教材中的经典、规范的字词句。引导学生做适当的仿写练习。然后是按照一定的主题指导学生整理篇目,积累篇目。如以“母爱”为主题的、以“逆境”为主题的。最后让学生积累教材中写作方法的运用。二是扩大阅读的面。阅读的范围是宽泛的,可以让学生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可以让学生读自己同学的作品。同时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名著,阅读报刊文章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作品。有些是基于教材内容的拓展,如九年级第一学期课文《文化眼光》,学生课前阅读余秋雨《道士塔》,通过阅读了解缺失文化眼光的危害性。三是做好阅读笔记。包括借助卡片式、剪贴式、摘评式、心得式等方式做好相关读书资料的积累。注意引导学生在积累阅读材料的同时,重视积累阅读体验、感悟和思辨。我们教师的阅读积累指导往往偏重于知识的扩充,忽视自主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培养自主意识、能力与习惯比增加积累知识更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式日常阅读积累训练,学生有了自觉积累的意识。3.加强日常交流积累作文是极具个性的创作方式。每个人都有把自己独特的经历过程、客观认识、心理感受表达出来的愿望和权利,也就是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别人(或自己)听,从而得到别人(或自己)的同情、赞叹、欣赏等情感回报。所以,作文教学中应加强日常的交流积累,使学生养成乐于交流和反思自己作品的习惯。在学生初步写完作文后,开展多种多样的交流活动。在学生作文后面设置“学生评”、“家长评”、“老师评”、“自评”几个栏目。一篇作文写完了,先有同学传阅,写上意见;然后家长看,提出意见;最后老师看,写上带有一定综合性的意见。多种形式的交流和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全面和准确的认识在这些交流活动中,除了交流写作方面的意见,还可以交流思想,交流感情,交流生活经验。学生在自我交流过程中,对自己已经成型的作文重新审视,在评判优劣的同时,也提高了对作文的认识,并且养成了修改作文的习惯。学生在请别人评日记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作文的认识更清醒,他会参照多种意见,发扬自己的长处,逐渐弥补不足,提高作文水平。(二)学生语文写作方法自我锻炼习惯的培养1.会写作方法的学习,可以通过借鉴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凡优秀的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程度都较高,其写作技巧往往是娴熟而又富于创造性。多读优秀的文章,在注意思想内容的同时,注意其写作技巧,看作者是运用哪些来表现思想内容,实现写作意图的,并且分析这些写作手法的具体运用情况及其所取得的写作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实际(写作者自身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的实际与题材和表现对象的实际)进一步思考,看哪些手法可以“拿来”,经过改造为我所用。这样,久而久之,潜移默化,自己的写作技巧,自然会有所提高。2.练学会了写作方法,还需勤加训练。学生通过对所学写作方法自觉、自主地练习,达到运用、掌握的水平。3.熟在勤于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这些写作方法纯熟自如、富于创造性地运用于写作实践。借鉴来的写作方法虽好,却是作者为这些文章量身定做的。学生要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还需根据自己文章的实际情况,自主地对这些技法作出修改。就是将他人之法,变为自己之法。4.交流与评价学生在用所掌握的写作方法,完成一篇习作之后,还需与人交流,并作出评价。这里的交流主要注意的是:1)写作方法是否契合写作素材2)写作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3)同样的素材还可以运用哪些写作方法4)优缺点及经验总结。交流可以分三个层面:1)与学生交流,以促进自主性地相互学习。2)与教师交流,以发现不足,增广知识。3)与家长交流,以促进学生写作兴趣。(三)学生作文自我锻炼习惯的培养作文自我锻炼习惯指的是在观察积累和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学生逐步养成自觉地、自发地进行写作尝试的行为习惯。一是写对日常观察、阅读积累的体验。所谓体验就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也就是亲身经历感知。著名作家冈察洛夫说过:“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常在一起的东西。”在此类写作中,由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所积累的材料,并融入生活和相关材料,培养学生写下有价值的思考的习惯。二是对阅读积累中好词好句的运用。。即在课、内外阅读的基础上,对积累的词、句、篇进行有意识的运用,检查阅读成效、锻炼写作能力。比如选取所积累的词语,写一段有中心的文字。三是课、内外阅读积累中对相关手法的仿写。仿写的重点在语言的表达形式、谋篇布局的手法。四是采用日记、周记、随笔等方式,进行日常练笔。这种形式的创作对学生来说少了更多的束缚,可以我手写我心,情感往往自然流露。五是进行自主命题作文的创作。自主命题并不是范围海阔天空,怎么命都可以。需根据一定的主题,来进行命题和创作,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如亲情、自我成长等主题。学生坚持写日常作文,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能积累生活素材、培养写作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自觉、自发的写作尝试,很好地解决了中学生作文中言之无物的情况。&(四)学生作文自我监控习惯的培养自主评价1)明确评价内容教师在学生互评前点面相结合从中摸底了解本次作文中带有规律性、代表性的问题,预先形成若干条作文评改的指导性意见,并加以归纳整理。使学生的评改有的放矢。2)评价方式①先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6-7人,互换作文,轮流批改。第一个批改者要求先从教师确定的几个方面写出评语,后面的评改者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即可。每篇作文由组内成员轮流批阅一遍,然后推选出本组优秀作文,由组长执笔,全体组员共同讨论,给优秀作文写出评改意见,并准备宣读。在批改的过程中,教师要巡堂指导,纠正批改的错误,参与学生讨论文章的优劣。②每组选出范文,当堂朗读作文与评改意见,众人评说,教师适当点评。③教师总结整体作文和批改情况,学生总结个人作文得失、评改感受。5.自主修改,积累写作经验&四、效果和反思(一)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作文的内部动机,激发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自主写作、自由表达。在作文教学中,应尊重学生主体。运用自主学习策略,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积累习惯,有效地解决传统作文中“言之无物”的现象。并使学生作文在此基础上,拥有基于生活的真情实感;运用自主学习策略,能培养学生写作方法自我锻炼的习惯。让学生在主动地学习写作方法的过程中,有效地掌握写作规律;运用自主学习策略,能培养学生作文自我锻炼的习惯。传统写作中的命题作文和考场作文,往往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运用自主学习策略,就是激发写作兴趣、自觉地运用写作技法,完成个性化的创作过程;运用自主学习策略,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习惯。通过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在自我监控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经验、丰富写作素材。(二)思考在运用自主策略,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的尝试中,有许多值得商榷和反思的地方。1.教师在课堂中占主导地位,往往对课外缺乏有效的监控。2.作文教学中缺乏有效的序列。上海中学语文课本以主题单元为形式,教材不成序列,作文教学难以做到形成体系。&参考书目: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2.《于漪老师教作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3.《现象学视野中自主作文的理念与策略》赵蒙成&&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度05期4.《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5.《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作文自主——魏书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蝶恋花 柳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