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振动波动公式波动题,没学的请绕路

7.6K1,46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4157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8K49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94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p&&b&相信我,看完这篇文章,一个月后你的英语听力水平将会超出你的想象。&/b&答主是北大英语硕士,专四优秀,专八良好(有点后悔为了考研复试耽搁了专八,导致以几分之差没拿到优秀),全系第一个拿下二级笔译证书(CATTI)的学生。 &/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b6aadaabbac6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b6aadaabbac66_r.jpg&&&/figure&&p&&b&====0605 更新=====&/b&&/p&&p&刚写了一个综合类的回答,涵盖听力、阅读等,大家可以过来看哦~~&/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2.zhimg.com/v2-02b3c0a67e5d5ef18afad_180x120.jpg& data-image-width=&1693& data-image-height=&1265& class=&internal&&如何在一个月内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大学英语六级考试?&/a&&p&&br&&/p&&p&鉴于答主本人十余年的经验,这篇文章不但能提高你的听力,还能提高口语、阅读、写作、翻译多种能力。&b&全文 4304 字,想要直接看方法论部分的,可以直接拖动到 2.1 和 2.2。&/b&&/p&&blockquote&内有我录制的练习视频~~~ &/blockquote&&p&&br&&/p&&p&&i&文章看完有&b&福利&/b&哦。看完文章,这是度过听力关的第一步哦~&/i&&/p&&p&=====================&/p&&p&被收藏 17000+ 次,是赞同的两倍,栗之心碎碎?(;?Д`?),加班写了两个礼拜的文章大家多支持哦&/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644e31d90a5eada09e9fa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440& data-rawheight=&1080&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4.zhimg.com/50/v2-db891be46f70a9f9a40f6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f644e31d90a5eada09e9faa_r.jpg&&&/figure&&p&&b&一切需要耗费太多意志力支撑的方法都不是好方法。&/b&这道题下面已经有很多回答,但一来方法需要占用的时间太多,耗费大量不必要的意志力,二来步骤不太清晰,容易导致同学们执行的时候有些困惑。&/p&&p&&br&&/p&&p&读书那会儿,我计划每天写半个小时书法,结果坚持了没几天就放弃了。因为写书法之前的准备过程实在太费劲了,首先,要把桌面清理干净,因为写书法占用的空间较大,第二步,铺上毛毡,第三步,找到小碟倒上墨水,第四步,湿润毛笔,还得准备涮毛笔的瓶子、擦手的毛巾或纸巾……光在脑子里想想,就累死我了。后来,我换成准备工作更简单的钢笔字帖,反而有了劲头。 &/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b35d4b6fb63612aed63244dfdac62aa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b35d4b6fb63612aed63244dfdac62aa1_r.jpg&&&/figure&&p&&br&&/p&&p&所以说,方法不仅要有效(有效用),更要有效(有效率)。我梳理出了这套方法就是为了能够同时兼顾这&b&两个「效」&/b&。 &/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3ba16bff977e724fc3aab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3ba16bff977e724fc3aabd_r.jpg&&&/figure&&p&接下来我会着重写&b&一些四六级、考研英语的实战类文章&/b&,让大家尽快上岸,拿到好成绩~~&/p&&p&更多英语学习文章在&b&「一直夫妇的日常」&/b&哦~&/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56a634c3f4390bce96ef23f0e0734ae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68& data-rawheight=&738&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0e5bd610ab2fc952ce64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56a634c3f4390bce96ef23f0e0734aee_r.jpg&&&/figure&&h2&&b&一、有哪些错误你一犯再犯?&/b&&/h2&&p&&b&01 与其花费一万小时,不如在重难点上花费一百小时&/b&&/p&&p&很多学长学姐在传授听力经验的时候,时常会这样说: &/p&&blockquote&每天坚持听英语,早晨起床就把自己浸入到英语环境中,听新概念、VOA、BBC,刚开始完全听不懂,只能听懂几个单词,但我没有放弃,后来突然有一天,自己就跟开窍了一样,全部听懂了! &/blockquote&&p&&br&&/p&&p&好神奇有没有,好简单是不是?只需要打开录音,听就是了。 &/p&&p&&br&&/p&&p&年少的我听完这个方法那叫一个热血沸腾,高中的时候,每天早晨让我妈在复读机中塞上一盘磁带,用英语唤我起床。大学的时候家里安装了机顶盒,收到了 CCTV-9,于是每天晚上吃饭都要听上将近一个小时的英语(我不住校)。 &/p&&p&&br&&/p&&p&但听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听力并没有什么长进。听不出来的单词下次重新播放还是听不出来,每天我都像在听一篇新的课文。 &/p&&p&&br&&/p&&p&&b&问题出在哪儿呢? &/b&&/p&&p&&br&&/p&&p&这样普通的练习方式叫做&b&「机械重复练习」&/b&,就像题海战术一样;与之相对的是「刻意练习」,即持续关注重难点。因为我从来没有「刻意练习」过。&b&我只是「自以为自己在学习」&/b&罢了,营造的这些学习环境,只是感动了自己,用强大的心理暗示「你造吗,我学英语有多努力?连早晨起床都在学哎」,规避了痛苦的「受苦型的刻意练习」。 &/p&&p&&br&&/p&&p&学习是可以有趣的,但前提是自己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并且取得了成效后,你才会心理上放松,真正接纳它。而&b&在此之前,你必须「受虐」,在精神上接受学习的吊打&/b&。&br&&br&&/p&&p&否则,这么多年,你看过的美剧、欧美电影应该早就超过了一万小时,为什么还是学不会英语呢?&/p&&p&&br&&/p&&p&&b&02 我的四六级还有救吗?&/b&&/p&&p&只要你肯按照我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刻意练习,就可以&b&在短时间提高听力,尤其是应试型听力。 &/b&&/p&&p&成功没有捷径,但有「规律」可寻,有「策略」可用。&/p&&p&&br&&/p&&p&说完了刻意练习的大原则,我开始讲具体的策略咯。这部分一定一定要仔细看,掰碎了看,因为&b&过不过四六级很可能因为你是否照做而发生质的改变&/b&哦~ 欢迎大家考完后回来告诉我好消息哦 ψ(`??)ψ&/p&&p&&br&&/p&&h2&&b&二、策略——精听 99% +泛听 1%&/b&&/h2&&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8df7fc2d64da783c03ce211a200885a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8df7fc2d64da783c03ce211a200885aa_r.jpg&&&/figure&&p&&b&1、为什么要精听?&/b&&/p&&p&你见过「爻」无数次,这个字是我们用了几十万次的「反驳」中的右半边。那你知道这个字的读音吗?知道它的意思吗?你看过无数遍《生活大爆炸》,你知道 moxie 的中文是什么吗? &/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0c33e319fa96c6ce8a44e2affb9c27b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0c33e319fa96c6ce8a44e2affb9c27b4_r.jpg&&&/figure&&p&&br&&/p&&p&&b&不要说什么一万小时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达人,只有经历一万个努力到痛不欲生的小时才有可能成为专家。&/b&&/p&&p&这个方法的好处是:花一份时间,带来听力、口语、阅读、词汇、写作的五重提高。 &/p&&p&&br&&/p&&p&一石五鸟,真的没有比这个更超值的方法了! &/p&&p&至少至少,能打下听力和口语两只鸟。 &/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773b4439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67& data-rawheight=&386&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3.zhimg.com/50/v2-2b6607cb89edac6b9d86f04dc424f40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773b44397_r.jpg&&&/figure&&p&&b&2、什么样的精听才有效?&/b&&/p&&p&我说的「有效」,不仅是指方法可行,让大家的英语听力和成绩提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高效。&/p&&p&&b&没有效率的方法不能称之为好方法。&/b&&/p&&p&&br&&/p&&p&有的方法看似简单、易操作,但坚持下来的人只有万分之一。拿扩充词汇量来说,大家都知道要去背单词,而且要天天背单词,及时复习,但这个过程太枯燥、太乏味了,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呢?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道理都懂,但仍旧学不好英语」的原因之一。&/p&&p&&br&&/p&&p&好啦,接下来就是本篇文章最核心的部分啦。&/p&&h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e7cbec138ddc2adb892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e7cbec138ddc2adb8928_r.jpg&&&/figure&&h2&&b&&i&2.1 英文跟读&/i&&/b&&/h2&&p&我提倡的方法叫做 &b&Shadowing Practice&/b&,这个方法被翻译成影子跟读法,这个译名只概括了方法的一半,甚至不到一半。更准确的译名应为&b&「跟读复析法」&/b&。这是很多口译员练习听力和口语的方法。喂喂喂,看到「口译」俩字被吓跑的那几位同学站住!这里用到的方法跟真正的 shadowing 不一样啦,是 shadowing 的最最基础版而已,多少词汇量都能上手。&/p&&p&&br&&/p&&p&尽管是英语专业,我的听力在大一的时候仍然是英语学科中最弱的一项。我不怕考任何项目,但就是听力会紧张,没办法,谁让听力录音放完之后就不能再听了呢。后来,我就是靠 shadowing 的方法,在备考专四的时候,除了真题,没有听过其他任何材料,把听力弱项迅速提高了听力分数,拿到了全班唯一一个优秀。&/p&&p&&br&&/p&&p&考虑到 shadowing 原来的方法比较有挑战性,与只需要考四六级的需求不太吻合,我改进了方法,增强了四六级应试的可操作性。&/p&&p&&br&&/p&&p&shadowing 第一个核心是原文跟读。 简单来说,跟读就是在原文结束后,把刚才听到的原文诵读出来。详细的步骤列在下面。&/p&&hr&&h2&&b&&i&2.2 提取信息,并复述、分析出句意&/i&&/b&&/h2&&p&&b&错误做法:&/b&&/p&&p&很多人有个误区:只跟读,却不复述句意。这是精听的大忌! &/p&&p&&br&&/p&&p&听力,不只是「听」,更重要的是后面的「力」字,听得懂才算是能力,单纯跟读英文,脑中却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你至多也就练了点口语,对于听力的提高微乎其微。&br&&br&&br&&/p&&p&之前一位同学在听力课上复述听过的句子,百分百正确,但当老师问她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她却一点都答不上来。 &/p&&p&&br&&/p&&p&为什么?因为她根本没有理解,只是单纯顺着读音背了下来。听力考试时间如此紧张,如果背下来的过程中没有理解这句话,咱们这选择题还做不做了?而一旦慌张,就很可能错过下一个答题点,从而产生恶性的多米诺效应,导致该拿的基础分都拿不上了。&/p&&p&&br&&/p&&p&白白浪费很多时间,别人花同样的时间,做两件事;你却偷懒只做了一件,多心痛啊。&/p&&p&&br&&/p&&hr&&p&&br&&/p&&p&&b&正确做法&/b&&/p&&p&听完句子,跟读原文后,不要分心,立即开始下一步——复析句意。&/p&&p&&br&&/p&&p&我们回忆下,当别人说 Hello 的时候,你是会直接反应过来,知道对方是跟你打招呼?还是说要先在脑中翻译成「你好」,才明白对方是要跟你打招呼?&br&&br&&/p&&p&我们要做的训练就是形成前者这样的条件反射,无论对方只是说句 thank you 还是 how long have you been a Market Research Consultant,你都能知道对方在说什么,而不必翻译出来。&/p&&p&&br&&/p&&p&在这里,我必须提醒一下,「知道对方说什么」≠「把对方的话一五一十翻译成中文」。&/p&&p&&br&&/p&&p&比如,上句中的 Market Research Consultant,你知道对方是做市场研究的这就足够了,而不是在听到这句话后,冥思苦想 Market Research Consultant 究竟是该翻译成「市场研究顾问」还是「市场调研咨询师」。 &/p&&p&&br&&/p&&p&不过考虑到有些同学这样的思维已经固化了好多年,在训练初期,可以进行这种英文——中文的翻译转换。到训练中期、后期,尽快扭转自己的思路,hello 就是 hello,不要画蛇添足翻译成「你好」,培养出英语理解思维。&/p&&p&&br&&/p&&p&接下来,我举了一个实际的例子,同时配上了视频,大家可以结合训练步骤一起看哦,练习听力的过程虽然麻烦,但将来当你能听出英语新闻,看电影不用看字幕,轻轻松松就能过了四六级、托福雅思,在别人一脸蒙圈的时候知道 HR 问的什么问题的时候,你再也不会觉得当时有多痛苦啦 ^_^&/p&&hr&&p&&b&2.3 训练初期(7 天,每天 2-3h)&/b&&/p&&p&我们以 2016 年 6 月的六级真题(第一套)来示范下,如何有效精听。&/p&&a class=&video-box&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zhihu.com/video/930176&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true& data-name=&& data-poster=&https://pic2.zhimg.com/80/v2-e446e0a248fa922ef8f3e1b5_b.jpg& data-lens-id=&930176&&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s://pic2.zhimg.com/80/v2-e446e0a248fa922ef8f3e1b5_b.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s://www.zhihu.com/video/930176&/span&
&/a&&p&&b&Step 1 听第一句原文,一定要盲听!千万不要看原文!这个规则一定要牢记于心,无论如何不能打破&/b&&br&&br&原文:So, how long have you been a Market Research Consultant? &/p&&ul&&li& IF 原文无障碍,&/li&&/ul&&p&
直接跟读出原句,并在语音、语调上尽量模仿录音:&/p&&blockquote&
So, how long have you been a Market Research Consultant?&/blockquote&&p&
立马在脑中分解句子意思,并复述出中文句意&/p&&blockquote&
那么,你做市场研究顾问已经多久了呢?&/blockquote&&p&
接着按这个步骤训练下一句&/p&&p&&br&&/p&&ul&&li&IF 原文有障碍,最后一个单词 Consultant 没听出来&/li&&/ul&&p&
在纸上把前面听出来的两个单词写出,在未听出的单词处划线,下次重点听划线处Market Research ______&/p&&p&
o 在脑中把除了这个单词外的其他部分的意思分析、复述出来&/p&&p&&br&&/p&&p&&b&Step 2 第二遍,听原文 &/b&&/p&&ul&&li&重复 Step 1&/li&&li&如果还没听出来,就继续听第三遍,直到第五遍为止&/li&&/ul&&p&&br&&/p&&p&&b&Step 3 听完五遍 &/b&&/p&&ul&&li&如果听完第五遍还没有听出来就暂且作罢,开始听第二句,并重复以上步骤。&/li&&/ul&&p&
o 不要因为第一句没听出来就有心理压力,也不要烦躁,刚开始大家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只要后面坚持下去,你就能体会到那种突然间「豁然开朗」的成就感啦~~&/p&&p&
&b&等听完本篇听力全文后&/b&,再翻看原文。&/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c22acc6a62a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437&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2.zhimg.com/50/v2-bcf05ce0ef7e2a154f3138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8c22acc6a62ac_r.jpg&&&/figure&&p&&b&1、听不完文章,不允许看原文&/b&&/p&&p&练习听力的时候,不要因为一句听了五遍没听出来,就跑到后面看原文,容易打乱即将要形成的「心流」,简单来说,就是容易分散注意力,为下面的 shadowing 造成干扰。&/p&&p&&br&&/p&&p&这就好比,我们去看电影之前被剧透了,提不起兴致了。一旦看了原文,你很可能会觉得这听力超简单,不值得你去费工夫。结果把自己坑了……&/p&&p&&br&&/p&&p&&b&2、原文光看看,就完事儿了吗?No!!&/b&&/p&&p&&br&&/p&&p&这相当于你&b&费了打老虎的功夫,只带回来一头猪&/b&,不够吃啊!&/p&&p&&br&&/p&&p&所有听力中听不出来的单词,只要不是人名、地名或者复杂的化学成分等专业术语,挨个把单词查出来,标出音标+中文意思,英文释义也尝试了解下,对于应试的娃儿暂不强求。&/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11ce2db80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810&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3.zhimg.com/50/v2-4db953c6fe6e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c11ce2db801_r.jpg&&&/figure&&p&&br&&/p&&p&&br&&/p&&p&尤其是像四六级、高考、考研等这种考试,单词基本不会超纲,你记住一个,这个单词就是你的人了,下次听力就能听出来了。&/p&&p&&br&&/p&&p&&b&其他的注意事项看最后的「栗之 Q&A」哦~~&/b&&/p&&hr&&p&&b&2.4 训练中期 (7 天,每天 2-3h)&/b&&/p&&p&o Step 1:同「初期」Step 1,跟读;复述时,不再翻译成中文,在脑中理解句意即可&/p&&p&o Step 2:每个句子最多听三遍&/p&&p&&br&&/p&&p&&b&2.5 训练后期 (7-10 天,每天 2-3h)&/b&&/p&&p&o Step 1:同「初期」Step 1,跟读,但不再翻译成中文,在脑中理解句意即可&/p&&p&o Step 2:每个句子最多听一遍,严格根据四六级的遍数要求&/p&&p&&br&&/p&&p&&b&2.6 训练升华期 (3-7 天,每天 2-3h)&/b&&/p&&p&o Step 1:每个句子最多听一遍,跟读,但不再翻译成中文,在脑中理解句意即可&/p&&p&o Step 2:提高原文播放速度,按照 1.2 或1.5 甚至
2 倍速播放,挑战自己的快速听力能力&/p&&hr&&p&&b&02 泛听&/b&&/p&&p&说了精听,是不是应该说泛听了…… &/p&&p&&br&&/p&&p&讲真,我觉得大家在做完了两三个小时的精听后,十有八九会说自己「听吐」了,我就不勉强大家还要额外放个 BBC 作为背景音了。如果有这个精力的话,自然最好。&br&&/p&&p&考虑到是泛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作听力,比如,我天天晚上会听《唐顿庄园》入睡,如果你恰好失眠,不妨用这个方法。 &/p&&p&&br&&/p&&p&只要是眼下想突破考试的,就把 99% 甚至 100% 的精力留给精听吧,带着脑子去练习,才会有长进。一个月后,你会感谢那个「听吐了」的自己的!&br&&/p&&p&Game on! &/p&&hr&&p&回答一个大家很关心的问题:&b&现在下定决心努力会不会来不及?&/b&&/p&&p&&br&&/p&&p&如果今天你不决心改变,明天你也不会改变,要改变,就从现在、当下、2018 年的 4 月 x 日开始。 &/p&&p&&br&&/p&&p&不要指望「向明天赊账」。《自控力》一书中提到,「大脑会对能完成目标的可能性感到兴奋,错把可能性当成真正完成了目标」。换句话说就是,当你觉得明天的自己可以认真听英语的时候,你今天更容易选择放飞自我,及时行乐,因为强大的心理暗示让觉你自我感良好,「我明天一定会好好开始学英语,我四六级再也不用发愁了!」&br&&/p&&p&大脑接收到这样的「希望」,就会误判自己真的「四六级不愁」,明天的你也就很可能继续跟今天一样。 &/p&&p&&br&&/p&&p&所以,要真的练好听力,就从看完我这篇文章开始,不要给大脑灌迷魂药,它真的很天真,很容易被我们骗的。 &/p&&p&&br&&/p&&p&++++++++++++++++++++++++++++++++++++++++++++++++++++++++&/p&&p&栗之在互联网工作,平时十点多下班,而且最近周末也加班,是利用&b&两个礼拜的空当才&/b&写完哦,来回修改了七八遍,如果大家喜欢,&b&就给栗之一个赞吧&/b&~&/p&&p&&br&&/p&&p&研究数据显示,&b&收藏的文章、资料,你很少会第二次看哦,但赞过的就不一样咯
&/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9cf9e36a711f51e6bccdd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67& data-rawheight=&372&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3.zhimg.com/50/v2-0aca08f5294bde7d40ef37bfbabd1dfb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7&&&/figure&&p&&br&&/p&&p&====栗之更多英语文章==== &br&&br&&b&公众号:一直夫妇的日常。&/b&&br&&/p&&p&每周三更新有趣、实用的英语文章,接下来我会着重写&b&一些四六级、考研英语的实战类文章&/b&,让大家尽快上岸,拿到好成绩~~&/p&&p&&br&&/p&&h2&回复&b&「词汇量」&/b&,测下自己的词汇量究竟有多少吧&/h2&&h2&回复&b&「阅读」&/b&,告诉你我是如何拆句子,轻轻松松阅读英语的~&/h2&&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ff466b8d4edb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2.zhimg.com/50/v2-f100eaabc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fff466b8d4edba_r.jpg&&&/figure&&p&&br&&/p&&p&哈哈哈哈,坚持看到最后的还有一个额外的小福利:&/p&&p&根据大家的词汇量等级不同,我给大家推荐不同的阅读材料哦&/p&&p&&br&&/p&&p&&b&比如 0813 最新出炉的 TED,练习精听特别好用:&/b&&/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1.zhimg.com/v2-607cedd7d5c3fd6b8f5ad2f8_180x120.jpg& data-image-width=&1050& data-image-height=&550& class=&internal&&栗之:TED 还可以用来练习精听?| 你不知道的 TED 妙用&/a&&p&&br&&/p&&h2&&b&大家根据自己的词汇量,选择对应材料哦,都是精听~&/b&&/h2&&ul&&ul&&li&词汇量 1500 及以下:&/li&&ul&&li&可以精听新概念1、2,或者《赖世雄美语从头学》&/li&&li&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在初中刚学英语的时候,东方卫视有个英语互动节目,非常有意思。每天晚上放学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节目,学单词&/li&&/ul&&li&四级考试:4000 词汇量&/li&&ul&&li&&b&必须是四级真题!&/b&&/li&&li&一些机构出的模拟题不要听,只听真题!&/li&&/ul&&li&六级考试:6000 词汇量&/li&&ul&&li&&b&真题真题真题!&/b&&/li&&li&听完五十遍,才允许你听别的╭(╯^╰)╮&/li&&/ul&&li&2018 英语专四词汇量要求为个&/li&&ul&&li&&b&真题
50 遍!打开新的听力世界&/b&&/li&&/ul&&li&依据《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标准词汇要求13000词,2018英语专八词汇量需要熟练掌握8000词左右。&/li&&ul&&li&&b&把每一套真题都听吐了,录音刚开口,你就能接上下一句,专八听力绝对没问题&/b&&/li&&/ul&&/ul&&/ul&&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c1e6f38e53f1c09eec6c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c1e6f38e53f1c09eec6c1_r.jpg&&&/figure&&p&&br&&/p&&p&Q1: 栗之姐姐,我现在连一句话都不能记完,只能记住前面部分,怎么破?&/p&&blockquote&A1: 可以将句子分开,然后进行训练。随着熟练程度增加,你记住的句子长度就会逐渐增长啦。&/blockquote&&p&&br&&/p&&p&Q2: 栗之你好,我看到了你推荐的快速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高强度的精听是不是需要建立在词汇量的基础之上呢?不然感觉无论听多少遍不知道的词还是不知道。&br&&/p&&blockquote&A2: 语言学及 Krashen 在二语习得中提出了 i+1 理论,简单来说就是练习的材料要比自己的水平高一个等级,但不要太高,否则会丧失信心。&br&&br&我在结尾根据大家的词汇量不同,大致分了几个等级,大家参考栗之的介绍,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听力材料。更详细的推荐材料,栗之以后再专门写篇文章介绍。&/blockquote&&p&&br&&/p&&p&Q3: 答主很精彩的回答,现在读研,每天都是在实验室或者在去实验室的路上,一般实验室或者自习室都很安静,答主提到的方法貌似只能做写的部分啦。&/p&&blockquote&A3: 实验好辛苦,可以采用默读的方式哦,在脑中跟读~~我晚上听英语或听粤语,就是这样&/blockquote&
相信我,看完这篇文章,一个月后你的英语听力水平将会超出你的想象。答主是北大英语硕士,专四优秀,专八良好(有点后悔为了考研复试耽搁了专八,导致以几分之差没拿到优秀),全系第一个拿下二级笔译证书(CATTI)的学生。 ====0605 更新=====刚写了一个综…
&p&&b&道理一:一个人如果去了做了自己不适合的工作,那他所有的优点都会变成缺点;&/b&&/p&&p&开朗会变被视作轻浮,冷静会被视作麻木,积极会被视作冒进,知识面广被视作不学无术,和人讨论问题尽是遇上杠精,这种时候,你喝水不是塞牙,是掉牙;&/p&&p&另外,你可能还要学会各种汇报艺术和马屁神迹,要学会如何在工作群里不露神色的晒加班,同时防止别人打你小报告,通过给别人制造点麻烦来努力博取存在感,虽然没啥存在感。&/p&&p&&b&道理二:一个人如果做了自己喜欢且适合的工作,那他所有的特点(注意是特点,不含缺点)都会化成优点。&/b&&/p&&p&笔者就在努力变成道理二。&/p&&p&笔者作为一个撸法律的,我从小就喜欢这个,会经常自我暗示,我只适合做这个。&/p&&p&比如某些集资诈骗类、地下钱庄类案件,卷宗浩繁,动辄100多卷,每卷200-300页,其中有被告人口供、到案记录、扣押笔录、银行流水、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意见等等,要一遍一遍核对和重新做表梳理人物和事件关系、撰写质证意见;很多人叫苦不迭,但对我来讲,有时候会觉得越多越好,因为案卷越多,对手越容易暴露缺点,我只要抓住就有可能成功翻盘,非常过瘾,当然, 实际结果有没有这么乐观另说;&/p&&p&也会经常研究一个法律问题到凌晨两点,彻底搞清楚后会觉得兴奋的睡不着,自恋到三点,回味到四点。&/p&&p&所以,最大的人生道理,就是顺从内心,做自己最适合做的事,并努力做到最好。&/p&&p&&b&千万不要相信什么有能力的人做什么都能做好,很多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不错了,我们又不是达芬奇。&/b&&/p&&p&这是最大的人生道理,越早明白,越早幸福。&/p&
道理一:一个人如果去了做了自己不适合的工作,那他所有的优点都会变成缺点;开朗会变被视作轻浮,冷静会被视作麻木,积极会被视作冒进,知识面广被视作不学无术,和人讨论问题尽是遇上杠精,这种时候,你喝水不是塞牙,是掉牙;另外,你可能还要学会各种汇…
&b&我讲两个我就人与宇宙的脑洞。前方多图高能,慎入。图片来自网络,侵删。&/b&&br&&br&&b&1.细胞与宇宙&/b&。&br&&br&&i&&b&这是一个老贴,名字叫从“十亿光年外看地球”。&/b&&/i&&br&&br&&blockquote&&ul&&li&十亿光年&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c54f6cac591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c54f6cac591_r.jpg&&&/figure&&br&&br&&ul&&li&1亿光年&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07a37f2cdc3bd4c554d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807a37f2cdc3bd4c554dd_r.jpg&&&/figure&&br&&br&&ul&&li&1000万光年&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1f178674bbb6f9ee3f6c2bfce3cc621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1f178674bbb6f9ee3f6c2bfce3cc621c_r.jpg&&&/figure&&br&&br&&ul&&li&100万光年&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fd6ae423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fd6ae423e_r.jpg&&&/figure&&br&&br&&ul&&li&10万光年(银河系)&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be754bb56d7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be754bb56d7_r.jpg&&&/figure&&br&&br&&ul&&li&1万光年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49c875504bcdaa30d3f2d55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49c875504bcdaa30d3f2d55_r.jpg&&&/figure&&br&&br&&ul&&li&1千光年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9d84a22d38c5cd2ac0c6ca1aa62cd96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e9d84a22d38c5cd2ac0c6ca1aa62cd96_r.jpg&&&/figure&&br&&br&&ul&&li&100光年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5d11f44c58f495dd362e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5d11f44c58f495dd362eb_r.jpg&&&/figure&&br&&br&&ul&&li&10光年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531e750f1d8ff64de8ca4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531e750f1d8ff64de8ca4e_r.jpg&&&/figure&&br&&br&&ul&&li&1光年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93e49ede2b3bae46e86a46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93e49ede2b3bae46e86a46_r.jpg&&&/figure&&br&&br&&ul&&li&1万亿公里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02fed13a424f89fe1d1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02fed13a424f89fe1d19_r.jpg&&&/figure&&br&&br&&ul&&li&1000亿公里 (太阳系)&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0a4c07fd9a9e195ee85f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0a4c07fd9a9e195ee85fb_r.jpg&&&/figure&&br&&br&&ul&&li&100亿公里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de0a07f46c7d5c378f482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fde0a07f46c7d5c378f482a_r.jpg&&&/figure&&br&&br&&ul&&li&10亿公里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e799cdb188dddf077bf70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2e799cdb188dddf077bf70_r.jpg&&&/figure&&br&&br&&ul&&li&1亿公里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692eeaf4bdb6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692eeaf4bdb6_r.jpg&&&/figure&&br&&br&&ul&&li&1000万公里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c4d378ee07664afe66d4dc2fadb113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c4d378ee07664afe66d4dc2fadb113b_r.jpg&&&/figure&&br&&br&&ul&&li&100万公里&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18dd028d8f924c0520fc4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8dd028d8f924c0520fc4_r.jpg&&&/figure&&br&&br&&ul&&li&10万公里(地球)&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7a931dd9ffbf560ce85571aba019ed54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7a931dd9ffbf560ce85571aba019ed54_r.jpg&&&/figure&&br&&br&&ul&&li&1万公里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449da5d7e7d2dc75fabd8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449da5d7e7d2dc75fabd8b_r.jpg&&&/figure&&br&&br&&ul&&li&1000公里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da3bda6b2f66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da3bda6b2f66_r.jpg&&&/figure&&br&&br&&ul&&li&100公里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9c1ff1f6de38da9c105a4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9c1ff1f6de38da9c105a4_r.jpg&&&/figure&&br&&br&&ul&&li&10公里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e9a3f2e4611f2fdd38ea9d39e2f79c0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e9a3f2e4611f2fdd38ea9d39e2f79c0_r.jpg&&&/figure&&br&&br&&ul&&li&1公里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4d4bd5cdbfbc6b535a95d3f5253455f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4d4bd5cdbfbc6b535a95d3f5253455fc_r.jpg&&&/figure&&br&&br&&ul&&li&100米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8ffc3db84dd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8ffc3db84dda_r.jpg&&&/figure&&br&&br&&ul&&li&10米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dec246c5e77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dec246c5e77_r.jpg&&&/figure&&br&&br&&ul&&li&1米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9ed15bf2f4c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9ed15bf2f4cc_r.jpg&&&/figure&&br&&br&&ul&&li&0.1米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58d3ce5fe9ec8ee3a7aff401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58d3ce5fe9ec8ee3a7aff401_r.jpg&&&/figure&&br&&br&&ul&&li&1厘米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8eada470e99bbfe4a2c595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8eada470e99bbfe4a2c595f_r.jpg&&&/figure&&br&&br&&ul&&li&1毫米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2e7b1d36f3b99c0ab813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2e7b1d36f3b99c0ab813_r.jpg&&&/figure&&br&&br&&ul&&li&100微米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a82f79f62fdfed332dcd1bf6927fbd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a82f79f62fdfed332dcd1bf6927fbdd_r.jpg&&&/figure&&br&&br&&ul&&li&10微米 (细胞)&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da0aaf9a4db6fbfebfcc9bfb36a7276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da0aaf9a4db6fbfebfcc9bfb36a7276_r.jpg&&&/figure&&br&&br&&ul&&li&1微米 (细胞核)&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23e7ab22fd3645ceec00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23e7ab22fd3645ceec00_r.jpg&&&/figure&&br&&br&&ul&&li&0.1微米(染色体)&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50a8b5c0c17be6d4ad0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50a8b5c0c17be6d4ad0a_r.jpg&&&/figure&&br&&br&&ul&&li&100埃 (DNA)&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eae608fc50fc6ff3946c5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eeae608fc50fc6ff3946c5_r.jpg&&&/figure&&br&&br&&ul&&li&1纳米(原子) &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40af3d86a662ce482bf52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40af3d86a662ce482bf52a_r.jpg&&&/figure&&br&&br&&ul&&li&1埃 (电子云,是不是似曾相识?)&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7cb35ce4897caba3dea1f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7cb35ce4897caba3dea1ff_r.jpg&&&/figure&&/blockquote&&br&&br&&strong&看完这组图片,我突发奇想:细胞和宇宙会不会在某一处相遇重合?宇宙的最外面就是细胞,细胞的最里面就是宇宙?试想一下,一群科学家向外探索宇宙边界,另一群科学家向里探测细胞内部,突然有一天,他们在某一处相遇了,发现宇宙和细胞特么的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圆?&/strong&&br&&br&&br&&br&&br&&b&2.思维与宇宙&/b&&br&&br&从上学开始,我对宇宙就充满了好奇,我的认知告诉我,不管什么事物,一定都有“外面”和“之前”一说,宇宙的外面是什么?宇宙大爆炸之前是怎样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宇宙是有限无边的,现代科学认为大爆炸之前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只有能量,所以不存在外面和之前的说法,因此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悖论,不成立。&br&&br&我也只能选择相信科学,科学都还无法阐释清楚的问题自己何必那么纠结。可有一天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等到我死了,对,&b&我的大脑停止思考,我的思维消失,会不会我认知的宇宙就消失了?思维和宇宙一样是有限无边,宇宙外面是什么样也是人类的思维无法想象的,会不会因为人类的思维本身就是宇宙?&/b&&br&&br&&br&&br&&br&&b&以上纯属中二少年想太多瞎几把扯蛋,认真你就输了,我们还是要相信科学&/b& (。?`ω??)
我讲两个我就人与宇宙的脑洞。前方多图高能,慎入。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细胞与宇宙。 这是一个老贴,名字叫从“十亿光年外看地球”。 十亿光年 1亿光年 1000万光年 100万光年 10万光年(银河系) 1万光年 1千光年 100光年 10光年 1光年 1万亿公里 1000亿…
我总结的经验是:&br&&b&把你刚学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话,说出来。&/b&&br&&br&百试不爽啊真的!
我总结的经验是: 把你刚学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百试不爽啊真的!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80d4bf487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9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80d4bf487_r.jpg&&&/figure&&blockquote&归根到底,影片中明暗两条故事线实际上反映的是两种理念的冲突:&b&游戏设计时应该以商业利益为导向,还是应该把追求玩家体验置于更重要的位置?&/b&&/blockquote&&h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3.zhimg.com/80/v2-ffc131cc070e86bda46e2a_180x120.jpg& data-image-width=&1777& data-image-height=&744&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电影《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a&&p&昨天看完回来,非常激动。其实知乎上大多数回答已经分析得很明白了,我就拣几个没有人说的细节补充一下吧。&/p&&p&首先可以肯定的是,Ready Player One是一部相当真诚的电影。这里的真诚不仅仅体现在斯皮尔伯格对各种彩蛋细节的高度还原,更体现在对角色背景、动机的准确把握之上。绝对有理由相信,斯皮尔伯格在拍摄前一定对当今游戏行业本身运作的逻辑有足够的研究,所以才能在人物设定上如此令人信服。&/p&&p&这部电影的明线宣扬的主题是“&b&游戏应该让玩家追求纯粹的乐趣&/b&”以及“&b&在游戏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现实生活中的朋友&/b&”。斯皮尔伯格在这两个主题上保持了良好的平衡,加入后一个主题并不是某些朋友认为的“政治正确”,而是故事创作的需要。因为没有第二个主题,那么Ready Player One的世界就完全变成了Matrix,故事中主角和队友们在现实世界互相合作,挫败反派的阴谋也无从谈起了。&/p&&p&除此之外,这部电影的暗线实际上讲了Halliday作为游戏设计师的一生,以及大反派Sorrento早年在Halliday手下工作的经历,同时也解释了之后他为什么要把绿洲世界变成屠龙宝刀充值就送的原因 :)&/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f4a2f52a5b585bce132e6e589fb792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5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f4a2f52a5b585bce132e6e589fb7922_r.jpg&&&/figure&&p&这条暗线并不难理解,然而要明白导演的用意是有一点门槛的。整部电影当中,最打动我的其实并不是层出不穷的彩蛋,而是小时候的Halliday在自己房间玩太空侵略者从而走上游戏开发道路的一幕。因为这简直就和我自己的成长经历一模一样!Halliday在设计游戏时坚持不加入“充值就能变强”的设定,实际上也是我自己的职业追求(&i&当然没有女朋友这一点也和我一样&/i&)。除了不如他那么有钱,这个人物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游戏设计师这个群体的代表,也难怪在我朋友圈里的游戏设计师们在看完后会纷纷泪流满面了 :)&/p&&p&电影中的大反派Sorrento表面上说自己热爱游戏,实际上却把游戏和自己的员工作为赚钱工具,这样的例子其实在现实世界中也并不少见。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美的游戏圈,也无论公司做的是免费游戏还是3A,总有一些“成功人士”为了自己的形象,把自己伪装成热爱游戏的玩家。在我看来,这种表现未免太过虚伪,只是在自欺欺人而已。&/p&&p&今年的GDC期间我有幸拜访了一家已经上市的手游大厂,CEO在交流的时候大谈自己从几十年前就多么喜欢玩游戏,以及希望自己的员工都是游戏玩家云云。结束之后我问一个同去的当地朋友对这家公司的看法,她对此一笑置之:“就凭他们正在做的那些赌博游戏,我就不相信他说的任何一个字!”其实就和片中主角一样,真正热爱游戏并以此为毕生事业的人,和只是把游戏作为赚钱工具的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来。&/p&&p&归根到底,影片中明暗两条故事线实际上反映的是两种理念的冲突:&b&游戏设计时应该以商业利益为导向,还是应该把追求玩家体验置于更重要的位置?&/b&IOI代表的是以利润为价值判断标准,为了获胜不择手段。而斯皮尔伯格,包括像我这样大多数老派玩家的答案显然是后者。然而,在《Adventure》上市将近40年后的今天,免费游戏已经占据了全球游戏行业的半壁江山。随着游戏开发费用的水涨船高,传统的3A游戏也在谋求转型,开始学习一些免费游戏的做法加入内购和联网......这一切变化都在最近短短的五年间发生,现在的这个时代早就不是我们熟悉的了。&/p&&p&在影片的最后,代表氪金势力,一心追求胜利的大反派在两个世界都被彻底击败,IOI的“打金工作室”解散,绿洲又重获和平。但是有一个问题斯皮尔伯格却没能回答:IOI的普通员工又会面临怎样的结局呢?&/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fc131cc070e86bda46e2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777& data-rawheight=&7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7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fc131cc070e86bda46e2a_r.jpg&&&/figure&&p&影片中的一个细节绝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有注意到,那就是IOI的这些研究者们。在之前试着解开第三把钥匙的谜题时,这些人表现出了超出常人的热情。在主角成功拿到三把钥匙解开了最终谜题之时,他们都纷纷为主角加油鼓掌,完全不顾自己实际上站在敌对的立场。这个情节看似不合情理,实际上却呼应了影片的主题:他们虽然处于敌对阵营,却也是一群真正热爱游戏的玩家们。&/p&&p&我们也可以这样设想:现实中像IOI这样的大型游戏公司,同样也普遍存在用商业利益驱动游戏设计的现象。然而即便如此,也有一群真正热爱游戏的人存在。IOI虽然出于自己的目的利用他们,然而实际上在乱世之中给了他们一份不错的工作,同时又能让他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行业,这对于他们而言算是不错的结局。然而,一旦IOI在争夺绿洲控制权的比赛中落败,他们失去自己的工作恐怕也是时间问题了,届时他们的命运又会怎样呢?&/p&&p&当然,我们不应该期望斯皮尔伯格回答这些问题。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影片的主题,而现实生活比电影中的故事要复杂得多。在现实生活中,我曾经也是这些IOI研究员中的一员,深知IOI的这种公司体制之下存在的弊病。然而,却也无法否认IOI这样的公司对于游戏行业实际上还是有一些积极意义的。&/p&&p&从个人情感的角度出发,我认同游戏和电影行业一样,需要考虑到商业因素,但我至今都无法认同完全以商业利益出发来设计游戏。在现实世界中,像IOI这样的企业占据了游戏行业的半壁江山。我当然知道在知乎上指责某些公司会得到很多人的赞同,但现在我很少这么做。我虽然无法认同这些公司的某些做法,然而也正是这些企业不断扩大游戏行业的整体影响力,才使得游戏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主流娱乐形式之一。&/p&&p&作为游戏行业的从业者,和游戏设计师中的一员,大多数时候我们都需要面对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在电影行业,斯皮尔伯格可以说是这方面的翘楚。在游戏行业中如何达到相同的高度,这是作为后辈的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p&
归根到底,影片中明暗两条故事线实际上反映的是两种理念的冲突:游戏设计时应该以商业利益为导向,还是应该把追求玩家体验置于更重要的位置?昨天看完回来,非常激动。其实知乎上大多数回答已经分析得很明白…
&p&&b&“被量子力学支配的恐惧”&/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73bddde10f97a9a2d4b4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4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73bddde10f97a9a2d4b4f_r.jpg&&&/figure&&blockquote&如果谁没被量子力学搞得头晕,那他就一定是不理解量子力学。——玻尔&br&&br&我思考量子力学的时间百倍于广义相对论,但依然不明白。——爱因斯坦&br&&br&我想我可以有把握地说,没有人理解量子力学。——费恩曼&/blockquote&&p&&br&&/p&&p&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就是你我上学时学的)在解释微观世界物质状态上的漏洞越来越多。&/p&&p&&br&&/p&&p&也就是说,物质细分到一定程度后,它所表现出的物理性质,可能违背了我们的经典物理学。&/p&&p&&br&&/p&&p&几千年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我们的世界由什么组成?现在我们知道了物质是由「电子」与「夸克」组成。&/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fc5cf342c2ce4bce77b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65& data-rawheight=&22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5&&&/figure&&p&&br&&/p&&p&它们是人类现在所知的“小的不能再小”东西,称之为「基本粒子」,这些东西组成了「原子」,比如「氢原子」、「氧原子」&/p&&p&&br&&/p&&p&「原子」组合成为「分子」,比如H?O,再往上就组成了我们的大千世界。&/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5e66adc1aec411c212b8a6416edae3d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46& data-rawheight=&13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6&&&/figure&&p&你可以理解为:世界由一堆积木组成,而研究最小最小的那块积木,就要用到「量子理论」&/p&&p&&br&&/p&&p&&b&「量子理论」有许多违反常识的,甚至“诡异”的猜想,但它是对的,而且非常重要。&/b&&/p&&p&&br&&/p&&p&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两位“朋友”:「粒子」与「波」&/p&&p&&br&&/p&&p&&b&「粒子」的行为方式,举例来说:&/b&&/p&&p&&br&&/p&&p&你有一块蛋糕,房间里有三十个人,你扔过来砸在我的脸上,那么只有我被你砸中了。&/p&&p&&br&&/p&&p&你有一台手机,你看的时候拿在手上,不看的时候揣在兜里,或者掉在地上,或者被扒手偷掉。&/p&&p&&br&&/p&&p&粒子在一个时间只能出在一个地方,要么在这里,要么在那里。&/p&&p&&br&&/p&&p&&b&「波」的行为方式,举例来说:&/b&&/p&&p&&br&&/p&&p&房间里有三十个人,你对三十个人说话,他们都听得见。&/p&&p&&br&&/p&&p&你房间里打开一盏灯,在没有遮挡的情况下,灯光会照到每一个角落。&/p&&p&&br&&/p&&p&波可以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多个地方,同时在这里,又同时在那里。&/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0aaed96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21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figure&&p&你可以停下来想一想,我们大千世界的所有东西,要么按照「粒子的行为方式」来存在,要么按照「波的行为方式」来存在,没有例外。&/p&&p&&br&&/p&&p&&b&那如果这两种行为方式反一反会怎么样?&/b&&/p&&p&&br&&/p&&p&你仍了一块蛋糕,房间里三十个人都被击中了,你对三十个人说话,只有一个人能听见,这是违反常理的。&/p&&p&&br&&/p&&p&那么接下来在微观领域的实验,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了。&/p&&p&&br&&/p&&p&1807年,托马斯·杨,进行了著名的光学实验——「双缝干涉实验」&/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ac08ef503429bdf20e6da6c0f56b51e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27& data-rawheight=&2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ac08ef503429bdf20e6da6c0f56b51e8_r.jpg&&&/figure&&p&这个实验中,光通过挡板上的两条缝隙,并没有和我们预想的一样,透过两条缝隙,形成两块光条,而是形成了几道光条。&/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cf2a682e3d2d48b9b6fe5f8dec98e7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7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8cf2a682e3d2d48b9b6fe5f8dec98e71_r.jpg&&&/figure&&p&这是由于「波」的互相干扰,导致光偏离了之前的轨道,「波」从哪里来?那是光本身的特性,光就是「波」&/p&&p&&br&&/p&&p&这也解释了光为什么会照到每一个角落,好,这个没有问题。&/p&&p&&br&&/p&&p&那么&b&诡异的实验&/b&开始了「电子双缝干扰试验」这次用组成我们大千世界的电子。&/p&&p&&br&&/p&&p&在这之前,我们来预想一下,你现在拿着一些小球,扔过有双缝的挡板,最后小球的落点会是怎么样的?&/p&&p&&br&&/p&&p&应该是像下图这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bba7d294a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23&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bba7d294aa_r.jpg&&&/figure&&p&但实验结果是:电子表现出了与光一样的特性,而且&b&将电子单个单个的发射,最后还是会得到这样的条纹。&/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59c9d34a2b78ef778e71f68d9bd8329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59c9d34a2b78ef778e71f68d9bd8329a_r.jpg&&&/figure&&p&这让科学家们大为震惊,不是说好了粒子是粒子,波是波吗?单个电子怎么在实验中有波的行为方式?&/p&&p&&br&&/p&&p&难道说,在宏观世界中,投掷一块蛋糕,同时击中三十个人是可能实现的?&/p&&p&&br&&/p&&p&「量子力学」的解释是:单个电子同时通过了两条缝隙,并且自己和自己发生了干涉。&/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6e06bcda2e974f25785a7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22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figure&&p&科学家将这样的现象称作「波粒二象性」意思是一个物质,同时表现出了波的行为方式与粒子的行为方式。&/p&&p&&br&&/p&&p&后来科学家慢慢发现,所有的基本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包括之前提到的光。&/p&&p&&br&&/p&&p&这和宏观世界里粒子是粒子,波是波的表现是截然不同的。&/p&&p&&br&&/p&&p&&b&这是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相悖所在,也是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矛盾之处。&/b&&/p&&p&&br&&/p&&p&诡异的事情还在后面,科学家们将一台高速摄像机加入实验,试图搞清楚有多少电子通过了双缝,以及电子的运动轨迹。&/p&&p&&br&&/p&&p&&b&这次,波的特性消失了&/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5e06be2a11d29e6ea8d7a1d1b35a756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48&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8&&&/figure&&p&注意!高速摄像机并没有影响双缝的位置以及大小,但电子却规规矩矩的只表现出了粒子的特性。&/p&&p&&br&&/p&&p&这到底是哪里有问题?难道说电子知道我们在试图观察它?电子是怎么知道的?&/p&&p&&br&&/p&&p&或者说单单观察这个行为,对物质的特性产生了影响?那么这个世界、这个宇宙是以人类的意识存在的?&/p&&p&&br&&/p&&p&但实验结果就放在那里,这太诡异了,甚至动摇了现代科学的根基——唯物主义。&/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761d90741cc00fcfa5f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761d90741cc00fcfa5f0_r.jpg&&&/figure&&p&还有更诡异的呢:&/p&&p&&br&&/p&&p&「量子隧穿」实验中「电子」有几率可以穿过绝缘层,那么也就是说,人类有一定几率可以穿墙而过?&/p&&p&&br&&/p&&p&最让人无法理解的就是:&/p&&p&&br&&/p&&p&「量子纠缠」处于纠缠状态的两个粒子,即使相隔整个宇宙,只要对其中一个进行观测,可以马上影响另一个的状态。&/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f6cfdfe494d1eff8d38bc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36& data-rawheight=&2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f6cfdfe494d1eff8d38bca_r.jpg&&&/figure&&p&简单说,比如我两只手中分别有红色、蓝色两个小球,我抓着不让你看见,你只要看见其中一颗,就知道了另一颗的颜色。&/p&&p&&br&&/p&&p&这个例子在量子力学下会复杂很多,比方说我左手里的小球,在没有被观测到的情况下颜色是随机的。&/p&&p&&br&&/p&&p&观测抹杀了左手小球颜色的随机性,同时不论距离多远,右手小球的随机性也被抹杀,成为确定的一种颜色。&/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444bfb3673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80& data-rawheight=&1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0&&&/figure&&p&那么问题来了,两个小球是如何做到无视空间、时间的联系?没有人知道,科学家将其称之为“&b&幽灵般的超距作用&/b&”&/p&&p&&br&&/p&&p&不论距离多远,影响会同时发生,这违反了爱因斯坦「相对论」所限制的宇宙极限速度——光速。&/p&&p&&br&&/p&&p&1927年,比利时,第五届索尔维会议。&/p&&p&&br&&/p&&p&以爱因斯坦为首的经典物理学大佬,以「因果论」为武器对量子力学提出了质疑,以玻尔为首的量子力学新秀以「概率论」应战。&/p&&p&&br&&/p&&p&薛定谔也提出了著名的薛定谔的猫:&/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72da9e631ccd1b603b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14& data-rawheight=&22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4&&&/figure&&p&一只猫被关在一个密闭的盒子里,盒子里有一些放射性物质,在进行观测之前我们无法知道它是否衰变。&/p&&p&&br&&/p&&p&所以,盒子里的放射性物质处于衰变/不衰变的&b&量子叠加状态&/b&。&/p&&p&&br&&/p&&p&盒子里的放射性物质一旦衰变,有一个装置就会使锤子砸碎毒药瓶,将猫毒死。反之,衰变未发生,猫便能活下来。&/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acdb939bf2833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figure&&p&薛定谔的本意其实是通过这样的构想,来&b&质疑量子力学的&/b&,但没想到成为了量子力学中最脍炙人口的构想。&/p&&p&&br&&/p&&p&按照量子力学的解释,在打开盒子看猫之前,这只猫非生非死,处在典型的量子态,即活与不活叠加的离奇状态。&/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413defaf30a76b2b1ba3d8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48& data-rawheight=&21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8&&&/figure&&p&这样的争论最终没有结果,最后爱因斯坦说出了那句经典的话:&b&上帝不会掷筛子!&/b&而玻尔回答到:&b&请不要去教上帝应该怎么做&/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74a6fdb687ab001f1e13534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62& data-rawheight=&21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2&&&/figure&&p&当然,爱因斯坦并没有否认实验所得出的客观结果,他只是认为,量子力学的理论还不完整。&/p&&p&&br&&/p&&p&科学家的争论可不是流氓打架,两波人的都在努力使这些诡异的结果得到合理的解释,但是进展并不如人意。&/p&&p&&br&&/p&&p&各路科学大咖各显所能,提出了一系列猜想:&/p&&p&&br&&/p&&p&模拟宇宙猜想,就是猜想我们的世界是由一台超级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我们人类的一举一动都在它的掌握。&/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a69a9cfeb3a0b8f7e5f0b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60&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0&&&/figure&&p&&br&&/p&&p&平行宇宙猜想,还记得薛定谔的猫吗?这种猜想表示,在打开盒子看猫的时候,我们的宇宙分解成了两个平行时空A和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f888cb0e689f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f888cb0e689fe_r.jpg&&&/figure&&p&A宇宙的放射性物质没有衰变,猫活着;B宇宙的放射性物质衰变了,猫死了。&/p&&p&&br&&/p&&p&那么,有多少种选择,就有多少个平行宇宙,我们的这个世界只是无数的平行宇宙中的一个。&/p&&p&&br&&/p&&p&在其他平行宇宙,你可能真的是世界首富,也可能是街头流浪汉。&/p&&p&&br&&/p&&p&你可能发动了世界大战,又可能和现在一样,只是早饭吃的是包子,而不是煎饼。&/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e2e23c9cd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51&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1&&&/figure&&p&又有膜理论、弦理论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有人表示:这些东西怕是一周没合眼,再灌上两瓶伏特加后,想出来的吧?&/p&&p&&br&&/p&&p&比较靠谱,或者说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猜想是爱因斯坦提出的「&b&隐变量假说&/b&」大意是:&/p&&p&&br&&/p&&p&什么观测导致随机性的抹杀、意识影响物质的性质,都是一派胡言,这是开历史的倒车。&/p&&p&&br&&/p&&p&我们难道要回到「地心说」的时代吗?这么些诡异的结果只是有些变量,我们仍然没有找到。&/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e0fee82db16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39& data-rawheight=&2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9&&&/figure&&p&学识渊博的读者们一定想到了,上图的这句话,好像另一个伟大的思想先贤「苏格拉底」也说过——“&b&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b&”&/p&&p&&br&&/p&&p&没错,「量子力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上升到了&b&哲学层面的争论&/b&,这已经到达了人类的认知边界。&/p&&p&&br&&/p&&p&当然,即使科学家们搞不懂其中的奥秘,也不影响利用「量子力学」为人类造福,所谓:&/p&&p&&br&&/p&&p&&b&别问为什么,用了再说&/b& &/p&&p&&br&&/p&&p&&b&量子计算机:&/b& &/p&&p&&br&&/p&&p&我们都知道,我们现在用的计算机是二进制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两个“开关”就像下面这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b77bd5ee6d6f32b3277dcc6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b77bd5ee6d6f32b3277dcc6e_r.jpg&&&/figure&&p&传统计算机速度越快,“开关”越多,那么量子计算机就是将这些“开关”换成了「基本粒子」比如「光子」、「电子」&/p&&p&&br&&/p&&p&还记得上面的“虐猫狂人薛定谔”所提到的「量子叠加状态」吗?在这种状态下一个「基本粒子」既是ON(1),又是OFF(0)&/p&&p&&br&&/p&&p&那么也就是说一个处于「量子叠加状态」的「基本粒子」就可以代表两个“开关”,那样,计算能力会爆炸式的增长,而且体积会非常之小。&/p&&p&&br&&/p&&p&简单点说,传统计算机计算怎么走出迷宫,会把所有的路一条一条的都走一遍,最后找到了出口。&/p&&p&&br&&/p&&p&量子计算机,会同时将所有的路都走一遍,找到出口。&/p&&p&&br&&/p&&p&哪个更快,可想而知,当然,量子计算机因为量子算法的关系,现在只能处理特定的「大型并行计算」,普通人是绝对用不着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d602f0fa79f6d572b6e887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83& data-rawheight=&20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3&&&/figure&&p&&b&量子加密通讯:&/b&&/p&&p&&br&&/p&&p&上面的量子计算机用到了「量子叠加」,而量子加密通讯则用到了「量子纠缠」。&/p&&p&&br&&/p&&p&用「量子纠缠」那“幽灵般的超距作用”为通讯双方分配“打开信息的密码”利用量子的「不可分割」、「无法克隆」的特性,保证信息的绝对安全。&/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a90ede44cc5c968f7fc74f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a90ede44cc5c968f7fc74fe_r.jpg&&&/figure&&p&这里有一点必须说明,&b&所谓「量子通讯」并不是用「量子」来交流信息&/b&,而是用「量子」加密信息,保证安全。&/p&&p&&br&&/p&&p&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是带大家到“人类的认知边界”溜达了一圈,只是溜达了一圈,真正的量子力学,可不是这区区4000字能讲清楚的。&/p&&p&&br&&/p&&p&大家如果真的感兴趣,可以将上面的内容作为线索,再去扩展阅读一下,不过记住!不理解是正常的,那都是量子力学的错。&/p&&p&&br&&/p&&p&&b&我只是一介草民,没有读过几年书,更没有学过量子力学,说我是民科都是抬举我了,充其量是个脑子不太灵光的爱好者,这篇文章借鉴了好多知乎大V关于量子力学的解释,以上是我自己的理解,有理解错误的地方,请大神们指正,我一定跪下接受教导。&/b&&/p&&p&&br&&/p&&p&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成语「不自量力」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b&永远不要自学量子力学&/b&”&/p&&hr&&p&&b&原文首发自公众号“死磕冷知识”&/b&&/p&&p&&br&&/p&&p&&b&更多逗比、死磕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死磕冷知识”&/b&&/p&&p&&br&&/p&&p&&b&“死磕冷知识”一起探索求真,活出生命的宽度&/b&&/p&
“被量子力学支配的恐惧”如果谁没被量子力学搞得头晕,那他就一定是不理解量子力学。——玻尔 我思考量子力学的时间百倍于广义相对论,但依然不明白。——爱因斯坦 我想我可以有把握地说,没有人理解量子力学。——费恩曼 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就是你我…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125a5da20cbcdd03706bcde_b.jpg& data-rawwidth=&1287& data-rawheight=&6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125a5da20cbcdd03706bcde_r.jpg&&&/figure&&p&——你们可以先阅读我关于关于塞尔达历史的&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上篇文章&/a&,作为预备知识。应读者要求,如果你们还没读过旗舰去年写的&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任天堂模式的秘密&/a&,可以去读一下,了解一下任天堂“用第一方游戏降低第三方开发风险”的思路;里面的观点我这次就不重复啦。&/p&
&p&能够领袖业界、走在所有人前面的塞尔达回来了,以荒野之息之名。&/p&
&p&现在回忆起来,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恐怕之前对这款塞尔达都没有多少期待:它看起来不过是另外一个黄昏公主、天空之剑式“惯例”的塞尔达而已。我们都非常清楚,一款优秀的3D塞尔达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觉得自己能猜到这个游戏的设计大纲和制作结果。任天堂要做开放世界,甚至还专门定义了一个新词汇“开放气氛(Open Air)”的提前表态,反而更增添了我们这些老兵们的担忧:这怎么看都是一个老牌公司要追上时髦时代的勉强努力,我们都深知要改变一家公司的设计和制作基因有多么困难。&/p&
&p&&b&任天堂,要做开放世界?&/b&&/p&
&p&开放世界!还有沙盘!这可是欧美游戏设计师们一代又一代、筚路蓝缕,用一款又一款的GTA、上古卷轴、辐射们堆积起来的伟大类型,任天堂你们这些做惯了旧塞尔达那种精巧的庭院式迷宫的人,真能搞定这个类型吗?你们做出来的,八成只是又一个假装开放世界的时之笛吧?更糟糕一点的预期,可能会猜测它们会把这个游戏的世界做成类似尼尔:机械纪元那种,空有美丽地图却没有足够内容填充的游戏,或者变成一个带着炸弹炸遍两千五百块隐藏墙壁的体力劳动世界。&/p&
&p&之前任天堂在超级马里奥跑酷上的表现,已经让这家老牌大厂显得有些对新时代水土不服;而Switch这台主机,早在发售之前,几乎就沦为了一个笑话。你现在搜索“任天堂 NX”而不是“任天堂
Switch”,恐怕还能看到这些笑话。只要是去任天堂总部看过这台主机的友商,对这台主机就没有哪怕一句正面表态。在发售日将要到来之前,这款主机的第三方列表仍然空空荡荡,没有几个第三方厂商肯把自己的游戏赌在这个前途暗淡的系统上捆绑着一起首发。基于安卓系统深度开发的背景(正式版本的系统是基于FreeBSD,并不是安卓,但是直到正式发售前大家都认为是安卓或者定制的Linux)让它看起来就好像一块必将失败的游戏用平板电脑:我们已经看过了太多失败的游戏用平板电脑,忍不住会觉得,也许这条路是彻底失败的,在主机市场已经失败了这么多次的任天堂肯定会再失败一次。抢先拿到Switch的IGN编辑甚至急不可耐地根据自己之前留下的印象,给这款主机打了个6.7分(后来改成了7.0分),这个分数几乎可以说是个断言,他觉得这玩艺谁买谁就是[屏蔽字]……&/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564c674d27aa615833fcc2c6a4f883b_b.jpg& data-rawwidth=&1164& data-rawheight=&3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564c674d27aa615833fcc2c6a4f883b_r.jpg&&&/figure&&p&当荒野之息和Switch正式发售后,这位编辑从IGN离职了。&/p&
&p&随着发售日逐渐逼近,抢先体验的游戏媒体和从业人员们逐一拿到《塞尔达:荒野之息(Breath of the Wild)》并试玩后,一切都开始悄悄改变了。塞尔达不再是那个已经开始垂垂老矣的系列,Switch也不再是那款没人看好的代号NX的安卓平板(我补充一下,现在各位虽然可能不太清楚,但在Switch证实规格之前,大多数信息确实是说它是一款定制安卓的),而是一颗“你决不容错过,错过后悔终身”的冉冉升起的启明星。游戏和主机的发售日定在2017年的3月3日,正是在游戏开发者会议(GDC)期间。在GDC期间的闲聊中,所有人都在传说,虽然现在只是3月,而2017年无疑将是个佳作频出的游戏大年,但最佳游戏现在就已经钦定了:它就只能是荒野之息,决不可能是别的。人们都在说,如果你是一个游戏媒体,给荒野之息不打满分,那肯定要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人们都在说,如果你是一名游戏设计师,如果你不为荒野之息而震撼,那你或许可能没有脑子。不少嗅觉灵敏的开发者已经开始谈论,我们有没有可能给Switch开发一款游戏?我们有没有可能把我们目前开发的游戏,用最快的速度放到Switch上?天啊,我们再不行动起来,就要错过这班车了,伙计!Switch一定会成功的!&/p&
&p&(根据任天堂的财报,截至到日,Switch在极度缺货的情况下,销售了274万台;而荒野之息的Switch版竟然销售了276万份,平均每台Switch主机要卖出不止一份荒野之息!)&/p&
&p&上一次我们在塞尔达系列中看到这一景象,恐怕还是时之笛的时代。魔力假面是个好游戏,但它只是个强化的时之笛;风之杖是个满分游戏,但它只是个更好的时之笛;黄昏公主能满足你的一切幻想,但它只是成年林克、三角力量加上时之笛,甚至都说不上更好;天空之剑可能是整个Wii平台上最好玩的游戏,但它只是体感版本的塞尔达。我们一直在玩更美、更有趣、更复杂、更有想象力的时之笛,但他们都仍然是时之笛的影子。&/p&
&p&但人们谈起荒野之息时,不再说它是时之笛,不再说它是三角力量,甚至不再说它是塞尔达,而说它是荒野之息。这是一款完全不一样的游戏,它带着俗称“杀手级应用”的魔力。如果VR或者AR领域有一款同等设计水平、带着同等号召力的游戏出现,核心玩家可能早就人人买了一台VR丢在家里了。&/p&
&p&我本人当时就在旧金山的GDC上,同样嗅到了空气中的这股躁动。受到这样的气氛感染,我在前一天就踩了附近GameStop(美国贩卖游戏的专业商店)和Target(美国常见连锁超市)的点,问清楚了到货数量和抢购开始时间,确认了他们不会提前发号或者排队后,安心回到旅馆,定了个凌晨四点半的闹钟,准备去排6点正式开售的队伍。&/p&
&p&当我冒着旧金山凌晨不到5摄氏度的寒风,经过漂浮着流浪汉们抽过大麻味道的街道,到达Target门前时,出现在我眼前的景象是这样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e67c85d05e629bb8541ebfaf2d42fcd_b.jpg& data-rawwidth=&5312& data-rawheight=&29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1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e67c85d05e629bb8541ebfaf2d42fcd_r.jpg&&&/figure&&p&由于在GDC会场周边的Gamestop早就被抢光了,超过两百个傻笑着的美国任天堂粉丝从那边转战过来,他们的队伍从超市里面一直甩到外面,绕了一个大圈,一直甩出街角的尽头。于是,我想了想,连咖啡也没有买,直接原路返回了旅馆。第二天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发现亚马逊上现货Switch和荒野之息的套装已经要额外加120美元了。问题不再是Switch和荒野之息到底能不能取得成功,而是这两样东西什么时候能降到合理的价格……&/p&
&p&当我最终顶着将近500块人民币的加价买到价格还算“合理”的Switch时,那已经是两周以后的事情了。花了这么多钱,我的心里其实是有些反感的,还隐约带着一些怒气:不就是个塞尔达吗,任天堂你欺负我们没见过不成!&/p&
&p&在大约七个小时并耗光了一块两万毫安的充电宝后,被迫将Switch插回充电底座时,我不得不得不承认:是的,我确实没有见过。&/p&&p&作为一名游戏设计师,在打通Switch版《塞尔达:荒野之息》的过程中,我一共两次忍不住几乎流下眼泪。第一次是在我爬上第六座高塔,点亮了海拉尔二分之一的地图的时候,那基本意味着这个游戏教程部分的结束;而第二次是我最终收集齐一百二十个神庙宝珠,并打倒最终BOSS加农以后。第一次的眼泪是为了居然有团队可以做出如此完美的前五个小时的开放世界体验,我几乎找不到初期的这段旅程中有哪里的设计是错的;而第二次的眼泪是……好吧,我留个悬念,等后面再说。&/p&
&p&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旗舰都是要打通一款游戏才写设计笔记的,从来就不讲究什么时效性。我估计,在你们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已经看过很多很多关于荒野之息的文章了,对这款游戏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探索感和自由度,对这款游戏做出的真正的开放世界,已经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但我要说,荒野之息做出的最大的设计突破,并不是游戏“自由”的体验,也不是那个开放世界。&/p&
&p&&b&从未有任何一款游戏的初期体验如此流畅&/b&&/p&
&p&在我看来,荒野之息令我敬畏的地方,是那近乎完美的基础游戏设计和初期游戏体验。没有做过游戏设计的人,可能无法想象制作“满足绝大多数玩家的初期体验”这件事情到底有多难: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小白玩家”,比你能想到的最弱智的玩家还要弱智;这个世界上又有太多的老鸟高手,他们打过的游戏比绝大多数普通游戏设计师见过的游戏还多,游戏技巧更是高过几乎所有哪怕是水平最高的游戏设计师。要设计一套初期体验同时满足这些人,该有多么困难!即便是在塞尔达长达三十年的历史中,也从来没能成功满足过“小白玩家”这个群体的需求,这也是他们一直同大多数中国主机玩家擦肩而过的根本原因。塞尔达系列太复杂了、太难了、太需要想象力了,它虽然号称是个连小朋友都能玩的游戏,但无论是三角力量、时之笛、风之杖还是黄昏公主,满满都是能让你摔手柄或者卡关的设计,哪怕是游戏老手也可能一个思路没转过来就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相比于同时代的其他游戏,它的卖相又显得那么朴素,甚至可能会显得有些无聊。&/p&
&p&但荒野之息和之前所有的塞尔达都不同,它是个初期游戏体验几乎完美的游戏,我甚至找不出这段设计中的任何缺点。没有冷场,没有卡关,没有难以理解的内容,但又不缺乏难度和挑战性。从林克在山洞中醒来开始,你可以自由探索这个世界,你所看到的、经过的每一个场景的每一个角落,都是有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蕴含在内的。在你自由探索这个世界的前五个,甚至十个小时内,差不多每十分钟你就能通过自己的操作,发现至少一个意料之外的设计惊喜。这样庞大复杂的设计内容,却是以最精简、克制的教程呈现手法展现给你的:荒野之息中绝没有那种“点击下一步”、“打开任务列表”、“跟随移动提示前进”这样的教程,但几乎每个玩过荒野之息的人都会承认,在游戏前期,不管你选择怎样的出行道路,你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有“游戏缺乏目标,不知做什么是好”的感觉,也不会有“这个地方我不知道怎么通过”,或者“为什么又死了我不想玩下去了”的感觉——这恰恰是之前所有塞尔达系列游戏,对新人或者语言不通的玩家最容易出现的三种状态。荒野之息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不光比以前的塞尔达系列做得好,甚至比一切其他开放世界游戏都做得更好。&/p&
&p&从这个角度来说,荒野之息即是塞尔达,又不是塞尔达。我们曾经以为,那些经典塞尔达的关卡设计和教学设计已经相当完美了,很难再覆盖更多玩家了;但荒野之息告诉我们,任天堂的设计师当然还可以将游戏打磨得更好。&/p&
&p&是的,远远超出预期的更好。&/p&
&p&这才是荒野之息相对于整个塞尔达系列做出的最大设计突破,也是这个游戏所达成的最大的设计成就:它设计出了完美的游戏前期段落,并且提供了简单易懂的游戏目标。它不再容易卡关,看起来也不再那么难,它彻彻底底征服了这个隐隐困扰塞尔达系列数十年的问题,交出了一份前所未有的答案,告诉我们一个游戏的初期设计到底可以到达怎样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竟然可以同时满足从全新玩家到资深老玩家几乎所有人的需求。&/p&
&p&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具体实现这完美的前期体验的?荒野之息最令人感到敬畏的地方正在这里。他们可不是通过让设计师反复修改教程段落来做到这一点的,而是通过“改善游戏整体系统设计”的方式,来达成“让初期上手体验不停提供惊喜”的目标的!&/p&
&p&什么?改善游戏整体系统设计,竟然能够强化游戏初期体验与上手难度?这根本不科学吧,一般来说不是乱七八糟的系统越多,要教玩家学会它们就越困难吗?每个网游设计师都苦于怎么让玩家学会更多的成长线、让他们填更多的坑,你居然说荒野之息做了一大堆系统,反而有利于新玩家掌握游戏?&/p&
&p&没错,一般来说,确实是系统越多,教学越难;但荒野之息也确确实实是通过增加系统设计的广度和深度来改善初期体验的。这中间的秘诀在于两点:首先,游戏中每个系统都拥有丰富的深度和外延;其次,大多数设计出的挑战都设计有多种办法可以让玩家完成或者绕过去。&/p&
&p&荒野之息的系统设计是多样而有深度的:在荒野之息的开发记录片中,他们管这套设计叫做“化学引擎”,强调“系统之间的相容性和变化性”。如果我们用传统的设计拆解方法,可以将这个游戏的各个模块分解成“攀爬系统”、“烹饪系统”、“战斗系统”、“潜行系统”、“装备系统”、“火焰系统”、“冻结系统”、“雷电系统”、“风力系统”、“天气系统”、“气温系统”、“炸弹系统”、“暂停系统”、“磁力系统”、“冰块系统”……等等。&/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5fde8c9fe_b.jpg& data-rawwidth=&483& data-rawheight=&2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05fde8c9fe_r.jpg&&&/figure&&p&我刻意没有省去每个模块后面的系统两字,是因为每个模块本身真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就以火焰为例吧。你第一次听神秘老人讲课的时候,就只是拿着树枝将火焰从一个火堆传到另外一个火堆而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物理振动波动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