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后怎么选择复习

新高考历史科目如何选考?怎么复习?听听一线教师的建议!
△ 杭州市夏衍中学 孔姜李 江干区三层次骨干教师 江干区教坛新秀&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陈显婷)如何选考?
  如果在进入高中之前,你有做过自己的生涯规划或者在高一时学校有系统地对你进行过生涯规划的指导,那么你就可以根据生涯规划来选择选考科目。这是选考的最佳状态;
  毫无头绪的学生,则可以选择7门科目中在高一各种测试中最能出成绩的三门学科,一般能出成绩的科目不是你感兴趣的就是潜意识里你是有这方面能力的;
  如果7门学科成绩没有什么突出的,都差不多,则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或者每次写作业相对想先完成的学科再或者遇到学习困难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解决的学科,通过这些方式选出来的科目肯定是你内心喜欢的科目,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位“好老师”的带领下,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这些科目就一定会比以前学得更好。
  如何复习历史选考
  1.利用好考前的寒暑假
  在历史选考之前,学生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假期(暑假或者寒假),利用好这个时间对学生至关重要。历史是一门以识记为主的学科,不去进行知识的重复巩固很容易被遗忘,尤其是寒暑假,一不小心就会“回到解放前”,再次回到学校翻开那些教材,你会有一种第一次接触的感觉。所以为自己制定复习计划就非常必要。我在指导学生制定计划的时候会让他们制作以下一张表格。
  这是一份学生的复习自查计划表,所以在设计中特意加入“完成情况”、“未完成原因”、“改进措施”三个项目,可以说是对每天复习的一个总结。
  有了这张表格之后,一方面可以使得复习更有针对性和可完成性,另一方面随着这张表格长度的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会增加,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执行力。按照这张表格的话,每天根据考纲复习一个专题,就可以在暑假里把历史选考的六本教材都复习一遍,相当于学生自我进行了一轮复习。
  2.学生在自我复习中要注意的几个点
  第一,了解考纲,并对照考纲在课本上找出跟考点有关的知识点。历史复习务必回归到课本,因为相对来说教材的表述更加科学简洁。
  第二,对重点知识进行背诵,如果有条件最好对背诵的知识点进行默写,这样可以增加熟记的程度。历史考试很多考查的是知识再现,所以对记忆要求比较高。
  第三,在知识点复习中要注意逆向复习。比如教材告诉你“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而考试的时候往往问的却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哪一次会议中提出来的?”两次学考选考都告诉我们历史的客观题都非常得灵活,而且都需要运用逆向思维。
  第四,在阅读课本的时候,要注意教材编写的一个理念:史论结合。比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这一课,它通过对王位世袭制、总法制、分封制的描述来论证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为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比如新兴力量的崛起这一课,它通过对西欧、日本、中国的崛起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来论证在两极格局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历史在主观题考试中,一道题目就是一个主题,一个主题就是一个史论,题目更多考查的就是让你用史实来说明,解题的时候你就要把题目的主题跟课文中哪一册哪一专题哪一课的史论对应起来,这样你才能说出全面的史实,从而获得高分。
  3.组建学习互助共同体
  新高考前面70分是学考内容,重在考查识记,所以知识点背诵强化很重要,这个环节做得好的话,学生拿下全部70分也是可能的。后面加试部分30分,从之前的两次考试来看,难在学生对选考知识点的不熟悉。历史高考有六本教材,内容非常得多,根据考试又把它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试卷中前面70分考查的是必考内容,后面30分考查的是必考和选考内容,所以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把重心放在必考内容,这导致学生对选考内容熟悉程度不够,一旦加试部分选考比例增加,学生就会因为不够熟悉而丢分。所以新高考中,对于历史学科,要想拿高分就看谁识记的东西多,要想记得多,背诵是个好方法。因而考前一到两个月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学生设计一份“一天一背”的任务清单,然后在班里以三人或者四人为一组,组成一个学习互助共同体,找一个负责的组长进行监督并记每天的完成情况,而教师根据组长每天的纪录情况进行再督促。
  4.在复习中教师可以关注的几个点
  第一,浙江历史教材专题式的编写,导致学生时间和空间经常发生错乱。
  第二,重要历史阶段的时间、特征和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上对应的历史事件要帮助学生梳理一遍。
  第三,重要历史概念解析。
  第四,注重对《浙江考试》上样卷、2015年9月省模考卷、2015年10月和2016年4月真题卷的研究,探索命题人的命题思维和某些知识点的考查规律,比如周年历史事件,时事热点,史学观念(加试部分的第一题客观题考查的就是史学观念),等等。
  第五,客观题扩充到30题,图表题明显增加,所以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图表。
            
版权所有 中国教育在线
CERNET Corporation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浙江教育资讯
浙江高考快讯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高考结束后如何处理书籍和复习资料_四版_金华日报_金华新闻网
关注我们:
高考结束后如何处理书籍和复习资料
提示: 高考结束后,高中三年积累下来的书籍和复习资料,重达数十公斤。这些书籍、试卷买来时价格不菲,当废纸卖有点可惜。那些当年花很大心思做了很多笔记的东西,更舍不得扔,觉得这些都是青春的足迹和记忆。
本期话题背景
高考结束后,高中三年积累下来的书籍和复习资料,重达数十公斤。这些书籍、试卷买来时价格不菲,当废纸卖有点可惜。那些当年花很大心思做了很多笔记的东西,更舍不得扔,觉得这些都是青春的足迹和记忆。
许多家长望着堆积如山的卷子和各类书籍,都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孩子的笔迹仍清晰可见,课本上仍留有孩子用彩色水笔画过的重点,这都是孩子努力奋斗过的足迹啊。可是,这些东西留着又没多大用处。怎么处理?纠结!
高考结束后,书籍和复习指导资料怎么处理?本期话题就此展开讨论。
收藏赠送处理三部曲
用过的书籍和辅导资料等该如何处理?我的做法是:该收藏的收藏,不收藏的就赠送,没人要的卖废纸。
在孩子刚读小学时,妻子问我,孩子用过的书籍和辅导资料等如何处理?我说凡是教材和作文本(包括有作文的试卷)全部收藏起来,辅导资料有人要的送人,没人要的和其他作业本一起,你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开始妻子反对,觉得孩子的教材今后再也用不到了,收藏的话既花气力也占地方,如果没人要,就与其他辅导资料等一起统统当废纸卖掉。但我的态度很坚决:家里虽挤,但也不相差这点位置。我认为,今天先收藏着总不错,今后真的觉得没必要收藏,随时可以卖掉。否则,将来想到收藏就来不及了。
我一直认为,凡是孩子用过的物品,无论书籍资料还是玩具,都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但普通家庭住房条件有限,只能遴选其中最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的予以收藏。
众所周知,教材带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印记,尤其是语文、政治和历史等教材,今天的教材就是明天的历史,因此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我小时,家里有几本不知哪个朝代、也不知哪来的旧教材,内容都是&老鼠偷油吃,掉进油缸里&&&、&休恨门前天地窄,退后一步自然宽&之类的,非常有趣,可惜后来被父母弄丢了。收藏教材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供人家借用。有时,老师会提前讲下学期的课,而下学期的课本还没订购,只能学生自己想办法。我的孩子在初中和高中都遇到过类似情况。记得初中时,有一次老师要求自己解决下学期的英语教材,我于是马上到书店买,但找遍市区各大书店都没有。刚好楼上有一户人家的小孩比我孩子高一级,便硬着头皮去借。还书时,我拿了一瓶价格不菲的洗发膏作为酬谢。孩子高中期间,有一次学校要求借下学期的政治课本,同事说他家里有。我在他家阳台上的一只大纸箱内翻了好长时间,好不容易才找到要找的书。当时我真是如获至宝般的兴奋。
也经常有人来问我借书。曾经有一位老家婺城区汤溪镇,在市区打工的家长在论坛内发帖,欲觅初中的一本英语教材,我把孩子的英语书借给他。他来还书时,特地拎来一塑料袋的地瓜粉丝。
除了教材,数量更多的是各种辅导资料以及试题集、作业本。对于辅导资料,只要有人要,一概奉送,剩下的卖废纸。可惜,要的人不是很多。主要原因是,市场上的辅导资料更新很快,家长和学生担心借用旧的辅导资料会跟不上形势。试题集和作业本没有人会要,除了作文本和有作文的试卷外,统统卖掉。为什么要留下作文本和有作文的试卷呢?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作文从某一个侧面生动地记录了孩子的成长历程,其中浓缩了孩子的思想和情感,也是一部孩子的书法演变史,我觉得很值得珍藏。
去年,孩子上了大学,他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课本和作文本等集中起来有一大堆,我将好好地一直帮他保管下去,直到自己老了,孩子也成家立业,那时再送到孩子家。要继续收藏还是卖废纸,那是孩子的事情了。
当然,每一个家庭的住房条件不一样。住房宽敞的,可以多收藏一些;住房紧张,或者老是要搬家的,可以收藏得精炼一些。
你的鸡肋 我的宝贝
前几天,看见我们高二年级的一男同学抱着一大叠复习资料回到教室,有各门功课的教材、教辅、课堂摘记、纠错本、复习试卷。他一边整理这些资料一边如获至宝似的自语:&太好了,学长真是细心人,笔记做得这么好。&我有点奇怪,忙问同学这些资料是从哪里来的,同学轻轻放好资料才细说开来。
原来高考结束后,高三的学生在整理学习用品时,面对堆着的厚厚实实的复习资料,不知如何处理。他们几个男同学路过高三的教室进去翻了翻,发现即将进入高三的他们正需要购买这些教辅,另外一些课堂摘记、纠错本、复习试卷对他们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于是他们决定买下这些教辅和资料,希望高三的学长能给予优惠。高三的学长爽快地答应,所有书籍教辅按二折出售,配套赠送各类笔记和复习试卷。
原来如此,我非常佩服这些同学,他们用最少的钱买到最需要的东西,这个交易证明他们从小就有经济头脑。如此买卖,既尊重高三学生的劳动果实,又减轻高二学生购书的经济负担,双方互惠互利,还能交个朋友。比起撕掉书本发泄情绪,或是全当废纸卖掉,这样处理书籍和复习资料的方式应该是个更好的选择。
俗话说:你的鸡肋我的宝贝。此话说得一点没错,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他们即将奔赴大学之门,这些教辅和资料都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正需要着手处理。而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这些教辅和资料对他们预习新知识和巩固老知识都能派上用场。最珍贵的一点是:课本上留有学长们用红笔注释过的知识点,学弟学妹们就会着重思考并引起注意,在学习上可以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
我认为这些书籍和复习资料能够物尽其用,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励志。准高三的学生看到教辅上这些密密麻麻的笔迹和彩色水笔画过的重点,就会想起学长们奋笔疾书的场景,再一次激励自己: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了,我要向学长们一样勤奋!
处理书籍资料有几招
高三学生备考阶段如同珍宝的复习书籍、资料,高考后应分类处理,学校该引导学生处理好这些宝贵资料。
试卷类资料可以全扔掉,考完试,这些资料也没什么用了。很多复习用书还是很有用的,以后还可以看看,如果有熟人需要,可以送给他们,总比作废纸一卖了之好。而一些有价值的复习用书,可以捐给贫困地区的学校。
学校可以办一个专门的高考复习资料跳蚤市场,让高三毕业生们在&跳蚤市场&上出售一部分复习资料,肯定会受到高二、高一学生的欢迎。
也可以让考生们把不想保留的复习资料放到学校指定的地点,由学校总务部门负责,这些复习资料粗略地分成书籍类和试卷类,整理后,一部分将留在学校图书馆,一部分捐给贫困地区学生。
学校还可以号召高三学生自愿把复习资料捐到学校图书馆,书上注明是哪一届哪一位同学捐的,其他学生需要就可以到图书馆借。
有的老师可以把学生笔记拿来做讲义。有些同学的笔记抄得特别工整详细,可以把这些笔记要来保存,以后作为讲义用。
在校园内设置回收点
笔者当年读大学时,学校曾在部分班级尝试不统一购买新的教材,让学生自行解决。学生或借上一年级师兄、师姐的书籍和复习资料,或从旧书摊购买一些书籍和复习资料,既让学生节省开支,又节约环保,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让社会组织搭建平台,在校园内设置回收点,学校学生积极配合回收,让环保、节约的理念成为一种普遍的校园意识,对书籍和复习资料进行循环利用。对回收来的书籍和复习资料可捐献给学校,供下一年级的学生借阅,或者捐献给乡村图书室,供乡村学生或社会人员阅读。 (何祖喜)
建个家庭图书馆
一个人一生成长过程就是一部历史,如果把从上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毕业的书籍、笔记本、图画、文章都存放起来,就是真实记录了他的成长史。建个家庭图书馆,把它长久保存好,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比万贯家产都珍贵。如果将来在社会上能成大器,成了有名望的人物,这些书藉和资料就更加弥足珍贵了。 (李美咏)
学校内部解决
请学生将有利用价值的书籍、资料分类整理好,尔后采取自愿原则,赠送或低价卖给明年参加高考的同学。
(杨德春)
保留重要书籍
高考后,学习要继续,知识的衔接非常紧密,一些旧书很有参考价值。为此,要保留重要的书籍和复习资料,以后会派上用场。 (陆辉)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推荐博客↑返回顶部x城市分站:
&&&&&&&&&&&&&&&&&&&&&&&&&&&&&&&&&&&& 报班咨询:400-810-8982
高考工具箱
专业查询:
大学查询:
实用信息:
高三一年要做的事
高考策略库
策略排行榜
新闻资讯排行
高分经验排行
精选试题排行
热门专题排行
您的宝贵意见与建议是我们进步的源泉!
还可以输入200字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
历年高考真题:
> 2018年高考不到1个月 各科复习这样做
复习指导 |
三模试题 |
客服热线:400-900-2556
传真:010-&
Copyright@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
京ICP证080135号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