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国少年报订阅》刊登一篇少年小英雄谭国军英勇救人的故事,在哪里可以找到?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44人关注)
&(1490人关注)
&(4人关注)
&(1人关注)
&(12人关注)优秀少先队员故事选摘(抗日小英雄和全国优秀少先队员)
月9日,区团委领导到我校参观全校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建队纪念日主题队日活动。国庆期间布置孩子们搜集优秀少先队员资料,家长们可以根据以下提供的资料链接,搜集3分钟以内的少先队员故事。通过讲故事、树榜样、唱歌曲、谈理想等形式,让小朋友们更加了解少先队员的先进性和主动性。打印下来的故事多读几遍。
交通员潘冬子
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
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围困在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草屋内……母亲的从容就义,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工作。他为山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
1938年,江南游击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冬子和父亲又见面了。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小侦察员张嘎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儿童团团长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草原英雄小姐妹
这是一个当年曾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的真实故事。
蒙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风雪。羊群经不住暴风雪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走越远。姐妹俩冒着刺骨的风雪,一路保护着受惊的羊群。龙梅为救一只埋进雪里的羊和玉荣、羊群失散了。待她找到玉荣时,发现妹妹光着一只脚在走路,那只光脚已冻成了坨子了。龙梅急忙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已冻在了脚上,脱不下来。她只好撕下了袍子的一角,包好妹妹冻僵的脚,背着她艰难地往前走,走着走着,终于倒了下去。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书记等人及时赶到,姐妹俩和羊群都安全脱险。龙梅和玉荣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
       
两个小八路
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少年游击队
1934年,红军长征离开了江西革命根据地,留下的赤卫队员们,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决定到山里去坚持游击斗争。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朋友虎崽、水生、金要、细妹、冬牙子都想跟赤卫队去打游击,但因年纪太小,李主席与李公公都不让他们去。天黑时,孩子们悄悄离家去找红军,但找了一天也没找到。一行人刚被李公公带回村边,白匪团长带领匪徒闯进了村子,屠杀了全村人,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为亲人报仇的种子。于是,一支红色少年游击队在山中的岩洞里成立了。他们勇敢、机智地夺枪支、贴标语,消灭了不少敌人。在一次战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孩子们在李公公的领导下,混入靖卫团,巧妙地救出了李主席,并打死了白匪团长。红孩子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起来。
&&&&&&&&&&&&&&&&&&&
身残志坚的好队员成洁的故事
成洁,四川省南江县人。八庙乡中学初二学生。1985年3月,9岁的成洁不幸被高压电击伤,医生为挽救她的生命,截去了她的双臂。在厄运面前,她经受住巨大的悲伤与痛苦,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刻苦练习用脚写字。从练习用脚写字,到夹一些小东西,她每天反复练压腿和用脚拔草,很快就能用脚流利地书写,还会用脚吃饭、刷牙、梳头、洗衣服、下棋、打扑克,自己料理生活。进入中学后,她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她用脚书写的“有志者事竟成”,获学校书法比赛特别奖。1988年5月,在南扛县举行的首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她获得女子跳高第一名。南江县团委、县文教局授予她“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1988年,她又被《中国少年报》评为“中国好少年”。。《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少年报》、《四川日报》、《红领巾》等近20家报刊和电台报道了她的事迹。
赖宁的故事
,英雄少年。14岁(指被评为“十佳少先队员”时,下同),四川人。他胸怀大志,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从上小学开始,年年被评为和。曾获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一等奖,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县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小学毕业后,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
石棉县一中。1988年3月13日一位14岁的优秀少年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牺牲了,他的名字就叫赖宁。那天下午3点左右,因八级大风,把县城附近一家工厂的电线杆吹倒,造成,引起了大火。风助火威,火越来越大、烧得越来越远。此时,森林、接收站和附近的油库存都不得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赖宁看见后立刻赶到火灾现场。他找到了一棵松枝奋不顾身地冲向前奋力扑火。虽然,曾劝阻大家别往火中硬闯,但赖宁不忍心看到国家财产遭到严重损失又去扑火。最后大火终于扑灭了,但赖宁却牺牲了。
一、酷爱读书
一天下午,邻居袁阿姨下班回家,打开房门,突然看见有人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心里吓得怦怦乱跳。明明一下午紧锁房门,怎么会有人进来呢?
她仔细一看,原来是赖宁。袁阿姨这才猛地想起,中午上班时,由于走得过于匆忙,竟把专心读书的赖宁锁在了屋里。
赖宁十分喜爱读书。邻居李阿姨家有一间小书房,赖宁是这间书房的常客。一天,李阿姨对正在看书的赖宁说:“赖宁,我要出去办事,你看完书,把门关上就行了。”
三小时过去了,李阿姨从外面回来了,看见赖宁仍然坐在原来的地方看书,动都没动过。
赖宁每年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问他要什么礼物。他总是回答两个字:“要书!”
随着知识的积累,事业的扩大,赖宁面前的疑问、难题也越来越多。他在日记中怨恨自己“学识粗浅”,决心“四处寻书阅览”。
白天,他努力争取在课堂上把所学的知识弄懂,缩短做作业的时间,星期日,节假日,他除了登山,就是到新华书店或图书馆看书。并留下了许多读书笔记。
由于勤奋好学,1985年赖宁获得了四川省红领巾读书读报一等奖。
二、像李四光那样
一次少先队中队会上,气氛十分热烈,同学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站起来,谈论着自己的理想和打算。这可是每个同学在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后,只有在中队会上才愿意公开说出的秘密。
有的同学说:“我想当一名解放军”,有的同学说:“我想当一名科学家”。轮到赖宁发言了。只见他,站起来,沉思了好一会儿,像是在作出一项重大的决策一样,一字一句的说:
“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像李四光那样,做一个有名的地质学家,为国寻宝。”
望着他或许由于激动而涨红的那张充满稚气的脸庞和他那瘦弱的身体,老师禁不住问赖宁:
“你为什么要当地质学家?”
老师知道,现在想搞地质工作的人不多。野外生活,风餐露宿,这使许多人在选择职业时远远地躲开了这一行。
赖宁瞪大眼睛,认真地回答老师说:“我们这儿到处都是大山,一定会有许多宝藏,我要把它们找出来,献给祖国。”
“当地质学家工作辛苦,需要强健的身体,你能胜任吗?”老师继续问。
“我不怕艰苦,现在我已经在锻炼身体,除了每个星期天去爬山,我还把两个沙袋绑在腿上练习耐力,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做起。”
老师和同学们都被赖宁的话给感动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赖宁最崇敬李四光,在四年级一次自然课上,当他听完老师讲述的李四光的故事后,还举手补充介绍了李四光在采矿中碰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
当一名像李四光那样有名的地质学家的理想,早已深深地在赖宁的头脑里扎下了根。同学们认识到了赖宁决不仅仅是在谈论自己的理想,而是从现在,从确立自己的目标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为着实现理想,去做扎扎实实地艰苦努力了。
同学们向他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三、赖宁的学习方法
郭老师是一位有十多年数学教学经验的老师了,但是,赖宁是她遇到的最肯于思考的学生。他不满足于老师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不满足于学会应该怎样做,而是努力思索为什么要这样做?可不可以用别的方法来做?
有一次,郭老师教他们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按书上的要求,先用他们的公约数去除这两个数,除到商是互质数,把除数和商乘起来。赖宁掌握了这个方法,但他仍然举起了手,说:“我还有更简便的解法,用一个被除数乘以另一个被除数除以公约数的商,直接可以得出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于是,老师请他上来给大家在黑板上演算,果然既准确又简便。
后来,每教这一课时,郭老师都推广赖宁的这种方法。
四、交给赖宁的任务是可以放心的
小学六年级时,同学们都忙着准备迎接升入中学的考试。
这时,班里的劳动委员不想干了,教室里的卫生一天比一天脏乱。赖宁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天,他主动找到班主任郭老师,问:
“咱班的卫生这么差,怎么办?”
郭老师有些为难地说:
“快毕业了,谁也不想当劳动委员。”
“没人干,我干!”
赖宁严肃而认真地请求说。
望着赖宁,郭老师一阵感动,却又担心地说:
“你当学习委员已经够累了,再兼劳动委员怎么行呢?”郭老师深知,毕业班学习委员的工作也是最辛苦的。
“行,我能干好!”
果然,赖宁上任后,立即带领同学们把环境清扫的干干净净,使班级卫生获得全校第一名,他本人也被评为“优秀卫生员”。
教室要安装新门窗,附近有的人几次乘机来偷。赖宁发现后,便坚持巡逻。一次,有个农村男孩偷了窗框正往家扛,被赖宁追上,赖宁坚持让他送回原处,并且做出不再来偷的保证。
老师们称赞说:
“交给赖宁的任务是可以放心的。”
一天放学后,赖宁在打扫教室时把日光灯管打碎了。
怎么办?虽然没有任何人要赖宁赔,可第二天一早,他还是主动地找到老师,并拿出十元钱,请老师帮助买根新的灯管安上。
一次,英语课代表向赖宁要英语作业本,可这天,赖宁却不知把英语本放在哪里了。课代表知道这一情况,觉得赖宁是学习委员,如果让老师知道赖宁不交作业本,怕影响不好,就打算帮赖宁瞒过去,作为“特殊情况”对待。可赖宁却一口拒绝了。
他说:“我身为学习委员,连作业本都不交,以后怎么好意思帮助其他同学?我知道你想帮我,可是,我不能让你破例,我这样做,是为了教育大家。”
六、“三好学生”落选了
赖宁在小学是连续多年的“三好学生”,但在进入初中后,这位班里的学习委员,却在中学唯一的一次“三好学生”评选中落选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赖宁身为班里的学习委员,当看到课堂纪律有些乱时,他心里非常着急,班主任就让赖宁记下上课讲话或看课外书的同学的名字。这虽然是件得罪人的事,但赖宁却十分认真地去做了。
自习课上,老师不在的时候教室里就闹哄成一片,甚至有的同学跑下位子乱窜,赖宁这时总是非常严肃认真地进行劝阻和批评,没有什么情面可讲,即使是自己的好朋友也是这样。因此,有些同学不理解他,在推选“三好学生”时,一部分同学没有投他的票,赖宁落选了。
他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心里非常难受。但是,他认定自己按照老师要求,坚持原则没有错。
七&、好朋友更应该在学习上互相帮助
赖宁和他的同桌杜斌是好朋友。赖宁平时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学习成绩也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杜斌从心眼里佩服和信任着他的这个好朋友。
在一次英语课上,杜斌的脑子开了小差,昨天晚上电视里的精彩片段总出现在眼前。平时,杜斌最愿意和赖宁摆“龙门阵”(四川话的意思是“吹牛”),他想,这一段赖宁肯定也非常感兴趣。想到这儿,杜斌便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赖宁说:
“昨晚的电视节目你看没看,特别精彩,带劲……”
还没容得杜斌把话说完,赖宁便侧过脸,狠狠地瞪了杜斌一眼,掉过头去继续听老师讲课。
杜斌讨了个没趣,心里非常生气,他觉得赖宁太不够朋友。他勉强忍耐着听完了这堂课。
下课了,赖宁望着仍然气鼓鼓的杜斌,面带笑容地说:“老朋友,我真想揍你一顿,为什么在上课的时候谈论无关紧要的事情,不仅自己听不好,而且违反纪律,影响别人,好朋友更应该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对不对。”
听了赖宁这一番话,杜斌很惭愧。这时,赖宁兴致很高地主动与杜斌谈起了昨晚的电视。他们谈的眉飞色舞,甚至手舞足蹈,开心极了。
从那以后,赖宁接连几个星期,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帮助杜斌补习英语,杜斌最喜爱同赖宁一起学习英语。经过赖宁的耐心帮助,杜斌的英语成绩进步很快,考试成绩从60
多分上升到了80多分。
八、水晶石
一天,赖宁把一块晶莹透明的水晶石送给了同班同学边绍勇。边绍勇喜欢极了,捧在手里就像捧着宝贝,连忙问:
“从哪儿弄来的?”
赖宁指指学校对面的大山,说:
“喏,就从那上面搞的。哪儿的水晶石很多,只有大胆的人才敢上去,才能得到它。”
赖宁带领着探险队员来到一个山洞,山洞又深又黑。赖宁手持电筒走在最前面。电筒光照在石壁上,反射出晶良的光芒。赖宁兴奋地大叫道:
“快看,这是什么?”
小伙伴们围上去,掏出工具,七手八脚凿开周围的岩石,赖宁使劲一抽,拔出一颗很亮的六棱状的透明晶体。
“水晶石!水晶石!”赖宁和小伙伴们高兴地跳了起来。他们简直忘了是在洞里。
水晶石的发现,在小探险队员中引起一阵狂喜。赖宁俨然以“地质学家”自居,用权威的口气对伙伴们说:
“我断定,这里一定有大量水晶……”他心里感到已经为国家搞到了宝藏。
小学毕业时,赖宁把上山探险寻找的矿石标本装在一只精致的盒子里,送给母校留作纪念,盒子里大大小小的水晶、云母、松花石闪烁着五色光彩。
九、学跳绳
赖宁喜欢探险,对跳绳从来不感兴趣,他认为,一根细绳摇来摇去,那是女孩子的游戏。
可是,一次体育考试,偏偏是考跳绳,他拿起绳来,怎么也跳不好,不是跳迟了,就是跳早了,把全班同学逗得哈哈大笑。两个女同学更笑得喘不过气来,跑到办公室对郭老师说:
“哎哟,赖宁跳绳就像一只大熊猫,那个笨样子啊,真是笑死人了!”
郭老师连忙来到操场,只见赖宁在那儿撅着嘴巴,汗流满面,态度认真极了。可就是跳不好,许多同学围着看热闹,就连教他跳绳的人也在捧腹大笑。而赖宁却仍然毫不气馁地坚持在那里不停地跳。“连一根绳子都跳不好,算什么男子汉。”赖宁暗暗下着决心,用心地体会着郭老师讲给他的跳绳要领。
经过反复训练,“大熊猫”开始变灵巧了。临放学时,他悄悄地对郭老师说:
“您跟体育老师说说,让我过两天再考试,我抓紧练练。”
第二天早晨,只见赖宁穿着一双又长又大的黑灯芯绒布鞋,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
原来,赖宁放学回家后又继续练跳绳,把脚跳肿了。
等重新开始参加跳绳测验后,赖宁兴奋地跑到郭老师面前。眉开眼笑地说:
“郭老师,我的体育成绩合格了。谢谢您的帮助!”
十、办报揭短
升入初中一年级的第一个寒假,班主任老师向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办一份手抄报。因为是第一次试办,不少同学感到既新奇又困难。为了消除同学们的为难情绪,老师说:
“能独自一个人办最好,三、五个人合办也行。稿件内容可以自己写一点,也可以摘抄一些。”
开学了。同学们纷纷将各自办的手抄报交给了老师。经统计发现,在两个班107名同学中,唯有赖宁是一个人的,而且4个版中的15篇文章,几乎都是他自己写的。
赖宁为自己的报纸取名为《石头日报》。他在《水晶石》一文中,记载了自己采水晶的探险经历。在《漫游老熊顶》一文中,饶有趣味地写了野炊吃蛇的快乐。别具一格的是,他还写了一篇《偷竹》的文章,坦诚地记录了自己被罚款的经过。
那经过是这样的:
赖宁和好朋友刘强在山沟里发现一片翠绿的竹子。刘强提议说:“这竹子用来做钓鱼竿不错。”赖宁便建议折几根带回去。于是,两人便七手八脚个折了几根,扛在肩上往家走。
突然,两个放牛娃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大声喝问:
“干嘛偷竹子?”
“是你们家的吗?”赖宁一惊,怯怯问了一句。
“这是我们乡里的!赔钱吧,一根5毛!”一个放牛娃把黑脸儿一沉,斩钉截铁地说。
赖宁和刘强摸了摸口袋,里面除了红领巾和几张纸,没有一分钱。只好请求说:
“我们没有钱呀!也不知道这儿砍竹子要罚款,下不为例,行吗?”
“不行!”
“那怎么办?”
“没钱脱衣服!”
一听这话儿,赖宁和刘强呆了,想不到会狼狈到这种地步,僵了一会儿,放牛娃毫不松口。刘强无可奈何地脱下一双鞋,而赖宁则只好摘下了腕上的电子表。
回家的路上,刘强的脚被石子硌的一瘸一拐,生气地说:“那两小子真倔,看我不揍他们,出出这口气!”赖宁却另有看法,他自己写道:
“我可不这么想,那两小子真有点包公气势,铁面无私!”
赖宁就是这样,只要认识到错了,就坚决改正,绝不含糊。不然,他怎么会在自己办的报纸上公开揭自己的短呢?
十一、捅马蜂窝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天,赖宁带着满脸的肿包来到了学校。平时又圆又大的眼睛,此时变成了一条细缝。见此情景,老师和同学都十分关心地问赖宁:“赖宁,你的脸怎么肿成了这个样子?”
赖宁却不以为然地说:“没什么,马蜂蜇的。”就再也不说什么了。
怎么会被马蜂蜇成了这副样子呢?赖宁不肯说,这就成了老师和同学们心中的一个谜。
几天过去了。赖宁脸上的肿包消失了。同学们也把这件事忘掉了。可一天,当老师有声有色地向大家读完了赖宁的周记《捅马蜂窝》时,大家才恍然大悟,解开了赖宁满脸肿包的谜。
原来,一周前的语文课上,老师给大家讲了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并希望同学们能写一篇观察日记。写什么呢?赖宁用心地思考着。
一天中午,放学路上,路旁一棵大树上,一只篮球一样大的马蜂窝吸引了他的视线。出出进进,穿梭往来的马蜂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想,人们常常把闯了祸,叫作捅了马蜂窝,看来,马蜂一定非常厉害。它究竟厉害到什么程度,使人们这样怕它?今天,我非要捅一捅不可。
赖宁是个不肯服输、勇于探险的孩子,马蜂窝算得了什么,观察一下凶猛的马蜂,肯定会写出一篇与众不同的观察周记。
主意拿定,只见他操起一根竹竿,猴子一样的爬到树的半腰,对准马蜂窝,正当要捅下去的时候,一只警惕性极高的马蜂,发现了他们的城堡将要受到侵犯,于是闪电般地飞来,照准赖宁的脸上狠狠地蜇了一下,“马蜂是很厉害”,赖宁自言自语地说着,滑下树来,摸着被蜇的火辣辣的脸。
只体验到了被马蜂蜇了一下的滋味,还没有看到马蜂遭受袭击后的骚乱,赖宁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赖宁准备第二次向马蜂们出击了。这次,他把外衣脱下来,蒙在头上,只露出两只黑黑的眼珠。武装完毕,只见他手持竹竿,再次向树梢爬去。对准马蜂窝狠狠地捅去。遭受了袭击的马蜂,愤怒地吼叫着朝赖宁飞来,凡是露出来的部位,都没有逃过马蜂的报复。
为了观察马蜂的活动情况,赖宁迅速地溜下树来,躲进草丛,仔细地观察着,惊恐的马蜂一直盘旋,观望了好几个小时,才放心地飞回了自己的巢穴。马蜂窝再次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这时,赖宁才像观赏完一场马蜂闹剧一样,从草丛中爬出来,捡起一块被他捅下来的马蜂窝,用舌头尝了尝,满意地回到了家。
后来,他在观察日记中写道:“尽管每次观察马蜂,都免不了受些皮肉之苦,不是脸被刺肿,就是腿被咬伤,但通过一次次的观察,我终于了解到了马蜂窝的构造,掌握了马蜂活动的规律”。
赖宁对自己的要求一向十分严格,而对别人则极能宽厚忍让。
有一次,同班的王耀同学不小心,碰破了赖宁的鼻子。因为赖宁从小就患鼻粘膜糜烂的疾病,鼻子常常流血不止,望着鼻子流血不止的赖宁,郭老师吓坏了,她一边忙乱地帮着赖宁擦洗,一边不停地批评王耀。正低着头洗鼻子的赖宁却连忙阻止说:
“郭老师,王耀不是故意的,您别再批评他了!”
中午放学的时候,赖宁还特意找到王耀,说自己鼻子流血是老毛病了,请他不要在意。
又一次,赖宁的鼻子又被另一位同学碰伤了,这次碰得比较严重,血流4天仍然不止,连课都没法上了。妈妈看着脸色蜡黄的儿子,真是又心疼,又着急。想去找那位同学,告诉他以后开玩笑千万要注意不要再碰伤赖宁的鼻子。赖宁知道了这件事,坚决地拦住了妈妈,他说:
“人家和我玩,不小心碰了一下,有什么关系?咱们要宽厚点嘛!”
可是,当赖宁不小心把另一位同学碰倒摔伤后,他却深深地自责自己的鲁莽,并坚持天天去为那位同学补课。
赖宁宽厚待人,他的朋友越来越多,而且,友谊越来越深。
一天,在郭老师的家里,传出一阵阵的欢声笑语,十分热闹。、原来,这是赖宁和他的同学们来看望生病的郭老师。
赖宁讲文明,懂礼貌,在学校不管教没教过他的老师,他都非常有礼貌的打招呼。节假日也经常去看望课任老师。
在家里赖宁十分孝敬老人。平时,每当遇到好吃的东西,他总是先让外婆、爸爸、妈妈吃。如果遇到老人不在家,他首先要给老人留出一份,然后才自己吃。
赖宁精打细算的不是金钱,而是金钱难以买回的时间。
一天放学,周玄与赖宁商量好,晚上七点整到周玄家里去做一件事。傍晚,周玄匆匆忙忙地吃完饭,就开始专心地盯着窗外,等待着好朋友的到来。
钟表滴答、滴答地响着,好像时间故意延长了许多。周玄不时地看着表。都六点半了,赖宁怎么还不来?莫非是他忘了?或者又被什么东西给迷住了?
等到六点五十分的时候,周玄再也等不下去了,他又气又急的一口气跑到赖宁家,想看个究竟。
他一进水电局宿舍大院,便一眼瞧见了赖宁,立即不满地嘟哝说:
“约好了,你怎么还不来呀?”
“咱约好的七点整,还差六分钟呢,慌啥子嘛!”
说罢,起身往外走。等他们走回到周玄家的时候,恰好是七点整。周玄嘿嘿地笑着打了好朋友一拳,说:
“真有你的,这么精打细算!”
原来,这是赖宁在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一天,赖宁搬出了自己的“百宝箱”,把那一堆堆的水龙头、烂铅丝、破斧头等分好类,然后送到了废品收购站。得到了三元七角钱。他用这些钱,买上一盒油彩颜料,再扯上一尺多布,便没有几角钱了。
原来,这天赖宁刚从美术培训班结业,他要自己画幅油画。但他没有向爸爸、妈妈要一分钱。只要能自己动手做的,他就绝不会花钱去买。
还缺一把画刀,怎么办呢?
自己造吧。拿定主意,他找来钢片,用锉刀锉好,装上把,放在火里烧红,提起来往水里一丢。这把刀,虽然表面有不少钢刺扎手,但毕竟是赖宁自己动手做的。
赖宁从小就养成了生活俭朴的习惯,除了逢年过节,他一般不穿新衣服。他总觉得穿旧衣服更随便一些,更有利于登山和采集矿石标本。他不在乎衣服补补丁,经常穿一件褪了色的工作服。教师和同学们常开玩笑说:“赖宁很像个农民的儿子。”
有一天,赖宁和几个男孩子在宿舍楼前玩,伙伴们提出比赛跳高。赖宁问一个叫曾伦的同学:“你能跳几级楼梯台阶?”曾伦一昂头回答:“三级!”说完,猛地跳了上去。赖宁不甘示弱,一使劲也跳了上去。这一下他兴致勃勃,鼓动着说:“咱们练练吧,说不定可以跳上五级呢!”
他们开始轮流跳。赖宁一次又一次地跳,结果不知跌了多少跤,才跳上了第四级台阶。
星期天,赖宁和曾伦又聚到了一起,面对齐腰高的乒乓球台,想跳上去。他们先练了一会儿跳台阶,觉得技术可以了。就来到球台前,只见赖宁后退几步。“嗨”地一声,奋力冲跳,果然跳上了乒乓球台,可曾伦怎么也跳不上去。赖宁好不得意,要给曾伦做示范,不料,稍一大意,“咚”的一声,小腿撞在球台上,顿时鲜血直流。他咬着牙,还鼓励自己的伙伴:“使劲跳。”
后来,赖宁小腿撞伤的地方留下了疤痕,他便以疤痕为题目,记述了那次跳高。他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写道:“这块疤痕,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怕困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像跳梯一样,不管跌倒一次、两次……有志者,事竟成!”
验证真本领
1986年,赖宁小学毕业了。
一天班主任老师兴冲冲地找到赖宁,告诉他一个好消息。根据他的一贯表现和学习成绩,赖宁被推荐为唯一一位不需要考试而升入地区重点中学的同学。
免试升入重点中学,这是多少同学的愿望啊!
但是赖宁听到这个消息后,他没有欣喜若狂。而是十分冷静地对老师说:“老师,你们的好意我领了,但还是让我去参加统考吧!这样既可以验证自己是不是学到了真本领,还可以免去许多人的议论。”
学校经过研究,同意了赖宁的请求。
考试结果公布了,赖宁在全县1264名考生中,以四科第一(其中三科为满分)和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升入了地区重点中学。进入中学后,他仍然担任班里的学习委员,学习成绩仍然名列年级的前茅。
我是解放军
赖宁和许多男孩子一样,从小崇拜英雄。他羡慕英武的解放军,作梦都想当一名解放军战士。他的二叔从部队回来,给了赖宁一颗红五星。这个红五星成了他的宝贝,一直珍藏在自己身边。
上小学以前,他跟着外婆住,常常央求外婆讲战斗英雄的故事。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他敬佩、羡慕小英雄潘冬子。他一想到潘冬子的红五星,总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红五星拿出来看一看。潘冬子的故事一遍遍在脑子里重复,当潘冬子的愿望一天天增强。他高兴时,就背起自己的玩具枪,欢快地唱起:“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
上小学后,他仍然爱听英雄故事。去烈士陵园扫墓时,老师让他讲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故事。他站在同学们面前,模仿战场上的情景,表演黄继光用胸膛堵敌人枪眼,故事被他讲得活灵活现,同学们听得全神贯注。英雄的精神在他的心田扎下了根。
给爸爸打分
一天中午,赖宁躺在床上还没睡着,忽然响起敲门声。爸爸开了门,进来一个乡下农民,穿着补丁的土布衣,手里拎着一只大肥鸡。赖宁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但他不吭声,静静躺在那里听着下文。他爸爸是水电局长,来送礼的人不少。赖宁想静观爸爸怎么处理这事。
爸爸让来人坐下,一开口就抱怨那个农民:“咳!有啥子事说一声,该办就办,哪要你提这些东西来嘛!”爸爸一脸的不高兴。那个农民拐弯抹角、结结巴巴地提到要电的事。爸爸爽快地说:“你们那个村没电,我们有考虑,不久就会解决的。可你带这个东西来,别人会以为你在干什么呢?”乡下农民高兴了,一再说“谢谢,谢谢”,爸爸把鸡送回来人手上,那农民便拎起鸡回去了。
赖宁想着刚才那一幕,他有点可怜那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多尴尬的场面啊,真不该带那只倒霉的鸡来。他为自己爸爸刚才的表现高兴,觉得应该给爸爸打满分。
再向火山行
1988年3月13日是个星期天。下午三点左右,县城附近一家工厂的信号线,因八级大风的吹刮摆荡,碰到高压线上,引起了线路短路碰火。火花掉到干枯的草地上,引起山林大火。
火借风势,风助火威,霎那间海子山上下一片火海。大片森林和电视卫星转播站、石油公司油库都面临巨大威胁。
赖宁刚写完作业,听到喧嚣刚走下楼,一眼便瞧见了冲天的火焰。虽然没有任何人通知他,更没有人来动员他,可他却像接到了最神圣的命令一样,连告诉妈妈一声都来不及,就飞快地直奔火场,加入了一千多人自发组成的救火大军。
那天的大风,是二十多年来第一次见到的。火苗高达二三十米,火势十分凶猛。赖宁和他的伙伴英勇顽强,一次次冲向火海。
当时在现场指挥救火的负责同志,看到天色已晚,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强行命令用汽车将在现场的学生、妇女和老人全部送下山。赖宁和他的同学也被拉上了车。在车上,赖宁和同学们风趣地说:“今晚《米老鼠和唐老鸭》看不成了,《再向虎山行》也看不成了。我们就只有再向火山行了!”
当车在下山途中,停下加水的时候,突然又有一片大火卷了上来。赖宁一见,立即跳下车,带领着同学们真的“再向火山行了”!
把我一生做的事都写出来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赖宁心中就有一个了不起的打算。
一天,赖宁在邻居李阿姨家读书,休息的时候,他神秘地对李阿姨说:
“阿姨,你过来,我告诉你一件个人的秘密。”
李阿姨走过来,赖宁靠近她的耳朵,悄悄地说:“我准备写一部二十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把我一生做的事都写出来。”
李阿姨为小小的赖宁有如此重大的设想而高兴万分。
几天过去了。李阿姨故意逗赖宁:
“赖宁,你说要写一部小说,为啥还不动笔呢?”
赖宁却十分认真地回答李阿姨说:
“写小说要先体验生活,然后搜集素材,作好准备,最后才动手写,我从现在起就把每天的经历记下来。”
这一愿望,使他坚持写了四年周记、日记,直至最后牺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赖宁就在想着给自己短暂的人生作传。这里,是一篇赖宁生前写的《我的小传》。
我于1973年10月20日在四川石棉诞生,成了父母最伤脑筋的调皮鬼。五岁时,被母亲拖进幼儿园的大门,可是,仍不改调皮捣蛋的“习惯”。
1980年9月1日我跨进农场小学的大门之后,陋习有所收敛。在第二学期加入了少先队。于是,我认真地学习,识了不少的字,也就偷偷地翻开了案头上厚厚的书本。自此,就迷上了看书。书籍使我大开眼界,但也使我的视力从1.5降至0.3。我戴上了眼睛。
以后,我虽然仍迷着看书,却常常为眼睛担忧,于是就有一部分时间被我用来和一个好朋友一道去攀登莽莽大山,征服陡峭的崖壁,进行探险活动。仗着我命大,好几次是死里逃生,可我越发喜爱着探险。到五年级时,探险已成了我唯一的嗜好。但父母的消息十分灵通,他们常常给我上思想教育课。父母的反对和我的坚持,使我的性格变得倔强起来。由于好友刘强对我的影响,我在不觉之中变得兴趣广泛,越发变得想“门门通,样样搞”了。
那时,我常流鼻血,身体虚弱,但倔强的性格使我努力学习,终于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可我的眼睛视力已下降到0.1的程度。
虽这样,我还是在1986年9月1日跨入了石棉中学的大门。我的性格是,有时老成稳重,有时又天真幼稚,更有时癫如疯狂,有的同学叫我是神经病,可我觉得我头脑清醒,我懂得,我是中国人的后代,我要为祖国的繁荣努力。
江泽民一九八九年十月十三日在建队四十周年的贺信中说:
希望全国的少先队员们向赖宁学习,向先进看齐,树立革命理想,培养高尚道德,学好文化科学知识,锻炼强健体魄,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教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二、李鹏一九八九年十月八日题词:
学习赖宁同学胸怀大志,从小做起;
学习赖宁同学热爱科学,用于实践;
学习赖宁同学积极进取,全面发展;
学习赖宁同学热爱祖国,临危不惧。
三、邓颖超同志一九八九年十月十一日在《学习赖宁》一文中说:
我希望全国的中小学生都来学习赖宁的榜样,像他那样做党的好孩子,像他那样有意义的生活,像他那样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做无愧于时代要求和祖国期望的“四有”新人。
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于一九八九年五月三十一日发布决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光荣称号。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少年报在线阅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