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学第一天天,各国爸妈是如何花式给孩子创造仪式感的

开学第一天,各国爸妈是如何花式给孩子创造仪式感的?|孩子|开学|零食_新浪网
开学第一天,各国爸妈是如何花式给孩子创造仪式感的?
开学第一天,各国爸妈是如何花式给孩子创造仪式感的?
人生中看尽古今繁华,徜徉在人生的轨道上,细细品味。每个当爹当妈的人应该都记得,当年自己要开学的前几天,那种煎熬又忐忑的心情我就是不想去上学!!其实,全世界的小孩都一个样,对于“开学”这个词,都感到深深的恶意。自己终于不要上学了,轮到孩子了家长们一般都是内心狂喜,更有甚者表现的异常喜悦。比如,这样还有这样好气啊可还是要保持微笑。哈哈哈哈哈哈,全世界的家长都一样熬过了两个月暑假9月1日这一天简直就是家长们的节日要开瓶香槟好好庆祝有没有可怜的孩子开学了哈哈哈哈哈哈活该话说回来,孩子在这一天的心情一般都是很沉重的,笑不出来有没有那么如何让开学变得更令人开心,更有意义呢?看看各国爸妈和孩子是怎么做的。中国——包书皮记得我们小时候,开学第一天领到一大堆崭新的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包起来。小女生会提前在文具店买好喜欢的书皮。把书一本本量尺寸,剪裁,小心翼翼的用折好,再用胶水黏上,当书包好后,还要再书皮上写上“语文”“数学”的大字,在书的侧面写上名字,很有成就感有没有。亲手包上的书皮散发着“我很贵重,你好好照顾我”的光芒,翻书都变得更神圣了呢。而西方的学校和父母很喜欢制造一些“特殊日子”,把原本不期待的事情,变得有欢乐、有希望。德国——糖果,总是让孩子快乐在德国,每逢孩子开学的日子,家长们会给孩子准备一个大大的圆锥果球。在开学的这一天,每个孩子都把大圆锥带到学校,学校则会把这些圆锥果球挂在树上,开学第一天仿佛成了一个节日。英美——亲自拷蛋糕和小点心英美国家一般都有家庭烤蛋糕的习惯,在这一天,妈妈们会选择亲自烤些蛋糕和小点心来表达对孩子的爱。食物是父母和孩子的一份除言语之外的重要情感联结。想象一下,开学第一天早上,早餐是妈妈亲手烤的小蛋糕,最爱的口味和造型,哪个孩子不爱。还可以带上一个美丽的饭盒,装满糕点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妈妈还可以和孩子约定,晚上吃什么。放学回家后,还有妈妈亲手做的“约定美食”,这开学的第一天多么美妙。嗯,没有什么是一顿饭不能解决的,如果不行,那就两顿咯。吃到家人做的美味食物,还会强化孩子的安全感和责任心呢。英美——家里设一个零食区还有些爸妈会将各种五颜六色的糖果和好吃的零食,集中放在一个专属于孩子的地方,如果担心孩子糖吃得太多,可以再加些果仁、干果和全谷物饼干,或者在冰箱里放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和酸奶。当孩子们饥肠辘辘地回到家后,可以到自己的专属零食区,挑选自己喜欢的零食,就好像在逛一个小型的超市。不过也要设一个规定,比如糖果不能吃太多,要吃零食就必须配一点干果和水果。再设置一个零食时间,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养成虽然很喜欢但要有节制的习惯。可爱菌们知道,爸爸妈妈肯定会担心,天啦,设置零食区,那孩子不得一天全吃完了,我想这就靠引导和教育了。换位思考一下,你每天看到一堆零食摆在那,是不是反而没有兴趣。而如果天天要去偷零食,躲起来吃,反而觉得很刺激,更想去尝试。所以,育儿路上学点心理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英美——心愿计划,新学期新期待一般中国的父母都喜欢让孩子在新学期定个学习目标,比如数学要达到多少分,英语要提高多少。这样的目标不能说不对,但对于孩子来说有些枯燥,没有什么吸引力。英美的父母,会将开学第一天,变成一份心愿畅想。父母会在孩子每年返校的时候,在同一个地方拍一张照片,然后打印出来,在旁边纪录下自己的年级、喜欢的东西、新学期的愿望等等,由此强化对新生活的期待。给孩子一份有节制的期待和满足。每一年都如此,充满仪式感,还可以成为成长的记忆。亲手布置自己的书桌英美国家的父母,会在孩子开学前几天,让孩子把自己的书桌布置好。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布置自己的学习小天地。让孩子在书桌上摆上自己喜欢的小玩意,比如手办、汽车模型。让整个书桌看起来整洁而丰富多彩。帮助孩子准备些文件夹,教孩子如何把开学后变多的作业归分类地装好,教育孩子归纳自己物品的重要性。布置书桌而不是整理书桌,相比于“整理”所有的秩序强迫性,“布置”则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创造属于自己的学习领地,给孩子一种学习可以支配的期待感。幸运签,意外之喜西方有一种幸运签语饼,就是在捏成元宝形的饼干中,放上一张小纸条,里面写上一句励志的话。西方的父母也用这些小招数来哄孩子,每年开学第一天,小朋友可能会在爸妈烤的蛋糕、准备的零食、或者自己书包里,意外发现一张幸运字条,上面写着有哲理的温暖话语。当父母制造的这些小惊喜,成为固定的,让孩子期待的开学仪式,重返学校就会像节日一样,令孩子开心。《小王子》中有这么一段话:你每天最好在每天相同的时间来.....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给孩子送糖果,准备零食区,布置书桌,心愿计划,心愿便签...都是为了给孩子一种仪式感,让开学这一天变得不一样,尽可能让孩子知道这一天代表你又成长了,你又要开启新的生活,而你会做得非常棒。怎么样,你打算打造什么样的“仪式感”呢?这份仪式感其实从孩子第一次入学,也就是上幼儿园起,就可以开始实施了。让孩子开开心心的去上学,记忆中总有父母贴心的惊喜和温暖,真的好棒。当孩子终于长大,念书的时光也远去,但是在他小时候所经历过的仪式感却会伴随他一生,家的感觉、家的温暖会一直鼓励他一直信心满满地生活。------------------------这是宝宝最可爱的分割线我是上元母婴o可爱菌妈妈的好队友,就是我我就是妈妈育儿路上的小帮手更多高质量内容,上元母婴告诉你喜欢的话就给小编点个赞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很多准一年级爸妈都忽略了
为孩子营造有仪式感的入学氛围 这一点很重要
  经常听到家长早早地为孩子上小学而焦虑。作为新一年级学生的爸妈,到底该怎样帮助孩子顺利突破这一关?茅以升实验学校为新生准备了一套入门指导&&新生启程课和一本入学手册,内容包含了解学校、作息习惯培养、新生训练营和亲子游戏等。其中,特别谈到了家长角色的重要性,以及为孩子营造有仪式感的入学氛围。
  重视亲子互动环节,是茅以升实验学校开学准备期的一个特色。亲子游戏内容包括校园寻宝、一起绘制学校环境图等。学校班主任吴黎红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这个阶段孩子更需要爸妈智慧、高效地陪伴。&吴黎红认为,在孩子尚未适应小学生活时,家长扮演的角色尤其重要。幼小衔接中,家长要尽早为孩子营造一个有仪式感的入学氛围。
  入学仪式感怎么培养?爸妈可以从入学通知书做起。很多家长把接到入学通知书看作可有可无的流程,这其实是误区。吴黎红建议,家长可以在通知书背面写上对孩子入学的祝贺语、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或帮孩子记录下收到通知书这一刻的心情。甚至可以把通知书塑封起来妥善保存&&让入学通知书成为一件有意义的纪念品。
  然后,家长可以在家为孩子准备一次主题鲜明的&家庭入学典礼&,例如围绕&我长大了&这个主题,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把主要环节交给孩子来设计。而作为交换,也可以在&入学典礼&上和孩子约定一些小目标,如今后生活上要试着学会自理、学习上要持之以恒等等。同时,跟孩子一起布置、整理床铺、书桌等。
  其实,营造仪式感还可以搬到学校里进行。入学前,可以带孩子提前去学校参观,特别一起在校园雕塑、文化廊里留影,并收纳进家庭相册中。
  相关链接
  茅以升实验学校也为新生准备的入学手册中,有不少给爸妈的实用小建议&&
  ●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柜子,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个小书橱,教会孩子将故事书、课本、练习本等分类摆放,可在柜子上方贴一些动物小标识,营造儿童小世界氛围,让孩子喜爱和珍惜自己的小天地。
  ●上小学后,很多孩子仍不会自己吃饭,一顿饭磨蹭很长时间,或者洒饭菜,会影响午休。家长要开始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习惯。
  ●刚入小学的孩子,一般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稳定性差。所以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要避免在一旁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是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书。
  ●一年级识字对语文、数学学习很重要,家长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跟孩子一起读书报,拓展词汇量。
  ●开学后,家长经常要了解学校情况,每天询问孩子有关学校生活情况。如课程安排、学校管理、课堂纪律、学习要求等,并主动与老师保持联系,及时鼓励孩子的好行为,尤其关注他们为解决问题所做出的努力。日之前的内容请点击下方按钮前往浏览宝贝要开学了,哪些家庭小仪式胜过叮嘱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成长无国界
暑假眼看余额不足,宝贝就要重回学校了!不管是“新司机”,还是“老司机”,开学第一天,难免不在状态:“又开学了啊!”
如何让孩子从假日状态,回到求学的姿势?
今天谈谈父母可以给孩子的开学仪式感,一份带着爱和趣味,给孩子能量的成长记忆。
仪式感是什么?
它不是一生一次的仪式,如婚礼和葬礼;
而是平凡生活里,一份足以延续的期待和光彩;
就像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的:
它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
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每天打仗一样,忙工作忙孩子,把买花的时间都买菜了,日子过得重复大于美好。
偶尔的仪式感:新年、生日、家庭纪念日,特定的合影....会给平凡的日子一份可以期待的幸福感,每年因此变得不同,陪伴身边的人也格外珍贵。
新学期第一天,也该给孩子一份期盼和幸福记忆。
记得小时候,开学前一天,妈妈会买来五颜六色的书皮,我们一起亲手包好,每本书不同颜色。开学成了一个有色彩的崭新日子。
长大来到西方,发现西方的学校和父母很喜欢制造一些“特殊日子”,把原本不期待的事情,变得有欢乐有希望。
比如,一位奶奶为了让大雪纷飞不能出门的孩子开心,在自家创造了冰激凌早餐节。成了一份延续三代的家庭传承。她家几代孩子始终记得:没有坏天气,只有坏心情,人可以积极营造快乐,让生活美好起来。
那么,孩子重返学校,西方家庭如何让开学第一天充满期待和欢乐?总结五点常见的家庭小仪式,供大家参考~
1) 快乐的食物,让心情飞起来
首先,可以通过味觉来激发快乐情绪。
饮食和情绪的关系,在心理学上有丰富的依据。一方面,吃得好,会促进多巴胺的分泌,让人产生愉悦心情;另一方面,吃的欲望不加以节制,又会引发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
所以,凡事要达到美好的平衡。
所以,很多爸妈会在特殊日子用食物来增强仪式感,但不会每天提供。由此给孩子一份有节制的期待和满足。
开学,就是一个特殊日子!
在德国,父母会给初次上学,或者重返学校的孩子,准备一个大大的圆锥果球,里面装着各种糖果。像下面这样:
(图片来源于德国之声)
每个孩子带来的大圆锥,被学校挂在树上,让开学第一天好像过节一样!
英美没有大果球的传统,但父母们也喜欢通过食物,传递对孩子的爱。
比如,自己烤的蛋糕和小点心。
研究者认为,父母亲手烹调的食物,是一份言语之外的重要情感联结。
孩子可以匆匆在路上吃个面包上学。但是,如果她一睁开眼,能够坐在温暖的家里,吃到家人做的美味食物,这会强化她的安全感和责任心。
这点我有体会。小时候,我爸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早起来烤好面包,煮好咖啡牛奶,让晨起用餐成为一种盼望。
后来他去世了。这17年里我每天都会准备可口的早餐,从不怠慢。童年生活的早餐仪式,胜过了一百句“女儿,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2)心愿大计划,让学习有期待
英美的父母,还会将开学第一天,变成一份心愿畅想。
上图是一位妈妈给孩子新学期准备的:心愿大计划!
每年孩子重返学校,父母会让他们在同一个地方拍一张照片,然后打印出来,在旁边纪录下自己的年级、喜欢的东西、新学期的愿望等等,由此强化对新生活的期待。
有的家庭还会制作成纪念册,每年一页,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长。
中国的一些父母,更喜欢制作心愿墙,鼓励孩子把心愿贴在家里。
我个人比较喜欢下面这个。它没有树立未来的远大目标,而是把自己当下喜欢的东西(食物、颜色、电影)写下来,一份小小的心愿,写着大大的对生活得热爱。这也正是积极学习的基础。
(每年开学第一天,家门前拍一张;又长大一岁!)
3)让成长的收获,看得见
有一种积极的成长,是可以量化的。它就是:身高!
西方的一些父母,会把孩子的身高测量,专门放在开学第一天(或者前一天)进行,变成一个固定的家庭仪式。
(每年测一次,留个影,然后就开学了!)
一个简单的仪式,却丰满了成长的期待。
还记得《小王子》里狐狸的话吗?
“你每天最好在每天相同的时间来.....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开学了,长高了!这样的仪式,这样的期盼,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鼓励。
也许,他在学校里表现欠佳,但是至少有一点值得自豪:他又长高了!
孩子的自信心,是所有进步的基础。
4)我的小书桌,是全世界最好的小书桌!
英美一些父母,还会鼓励孩子在开学前一天,把自己的小书桌布置好。
注意哦!是布置,而不是整理。
整理带有一种强迫的秩序性;而布置却给予孩子期待感和主动性。
小家伙可以在大人许可的范围内,在书桌上摆上自己喜欢的东西,并让书桌看起来干净整洁,为书本和挚爱的小玩意,腾出空间来。
当孩子把方寸空间,变成属于他自己的领地,他的小书桌,就是全世界最亲切可爱的小书桌!
布置书桌的仪式,会带给学习一份可以支配的期待感。
5)意外的幸运签
在西方生活过的朋友们,一定还记得幸运签语饼,如上图 (上面这张签,写的是“当一扇门关闭,还会有另一扇敞开”)。
这东西据说是从中国传入美国的。但经过演绎,现在变成了一个给人意外惊喜的“算命饼干”。
擅长制造惊喜的人,会把一些神秘的话语藏起来,等待别人发现后受到鼓舞。
这个小招数也被一些西方父母用来哄孩子。
每年开学第一天,小朋友可能会在爸妈烤的蛋糕、准备的零食、或者自己书包里,意外发现一张幸运字条,上面写着有哲理的温暖话语。
也有的父母直接以留言的形式,让孩子知道这些暖心的话,是父母留下的。
当父母营造的这些小细节,成为每年固定的,让孩子期待的开学仪式。重返学校就像节日一样,令人开心。
当忙碌的日子有了特定的惊喜和期待,生存从此变成了生活。
所谓的仪式感,就是一个家庭坚持营造,自然传承的生活记忆和精神基因。
除了开学仪式,它还可以有其他的形式,比如:
每年一天,在固定位置拍一张全家福,地点不变,见证彼此生命的变化。
每月一天关掉手机、关掉电视,家人一起共同准备晚餐,深度沟通;
每晚一个睡前故事,让孩子知道,故事结束就该睡觉了。
但是,千万不要把家庭仪式变成一种纯粹消费:
毫无眼神交流的吃一顿大餐、出差时给孩子买一份昂贵礼物、帮妻子快递一份顶级鲜花等等。
消费型的仪式,在东西用完之后,很快就忘掉了。
而亲人用昂贵的时间制造的惊喜,才是给家庭成员最富裕的礼物。
它可以让平凡的日子,成为一份历久弥新的记忆。
孩子念书的时光终将远去,但那些属于开学的家庭仪式,却会伴随他一生,传承习惯,鼓励求知,让他们带着家的记忆,幸福满满的生活。
作者简介:“成长无国界”创办人Shasha:本科复旦,硕士英国,英国外交部旗舰奖志奋领全额奖。28岁获英国记者协会纪实报道奖,32岁任华尔街投行项目经理。生活了3个国家6座城市。观察东西方教育,陪伴中国孩子走向国际。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孩子身边的这种危险,爸妈真得当心!】孩子都是宝贝,怕摔怕电怕车撞,但是...|孩子|宝贝|药瓶_新浪网
【孩子身边的这种危险,爸妈真得当心!】孩子都是宝贝,怕摔怕电怕车撞,但是...
【孩子身边的这种危险,爸妈真得当心!】孩子都是宝贝,怕摔怕电怕车撞,但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学第一天作文3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