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34岁。仲秋患感,初起头痛,恶寒发热,无汗,鼻干而塞,唇干咽燥,咳嗽痰不多,胸胁微痛,前

鼻干唇干,咳嗽,白痰,有时胸痛,晚微烧
鼻干唇干,咳嗽,白痰,有时胸痛,晚微烧
发病时间:不清楚
鼻干唇干,咳嗽,白痰,有时胸痛,晚微烧,肺纹理增粗
检查及治疗情况:气管炎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精选回答(1)
伊春市中心医院
擅长:放化疗,x光诊断,中医,营养
你好气管炎支气管炎的情况,可以用头孢类的消炎药和镇咳药一起服用
向医生提问
(慢性支气管炎,慢支,老慢支)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1上,并能排除心、肺其他疾患而反复发作,部分病人可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中老年人为多
典型症状:&&&&&&&&&&
临床检查:&&&&&&&&&&&&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5000元)>&宝宝咳嗽有痰是肺炎吗 看这里:一眼辨别宝宝肺炎!
宝宝较小的时候,很容易因为感冒咳嗽而引起肺炎,对此家长都非常担心,一旦看到宝宝咳嗽有痰就认为宝宝是不是就是肺炎了,其实宝宝是否肺炎家长们还需看这里。
宝宝咳嗽有痰是肺炎吗
宝宝咳嗽有痰不一定是肺炎。
很多病症都可能引起宝宝咳嗽有痰,例如:风寒感冒咳嗽,宝宝会有白痰;而风热感冒咳嗽,宝宝则会有黄痰等等,当然如果宝宝肺炎也是会有咳嗽有痰的症状的,但这只是宝宝肺炎的症状之一,并不能说明宝宝一有咳嗽有痰就是肺炎,家长还需根据以下病症判断宝宝是否有肺炎。
如何判断宝宝咳嗽有痰是不是肺炎
宝宝咳嗽有痰是不是肺炎,家长要观察宝宝的病症,看宝宝除了咳嗽有痰,是否还具有以下特征:
普通感冒:宝宝呼吸频率正常,偶有鼻塞。
肺炎:宝宝会出现咳嗽,气喘,出现呼吸气急、气促,有的宝宝甚至会伴有呼吸困难,而呼吸困难多表现在憋气、口唇发紫方面。
(1)如果发现2个月以下婴幼儿呼吸≥60次/分钟、2~12个月婴儿呼吸≥50次/分钟、1~5岁小儿呼吸≥40次/分钟,就说明有肺炎的可能,就要赶紧到医院诊治了。
(2)宝宝吸气时肋骨与肋骨之间、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出现凹陷,同时还可伴有鼻翼扇动、口唇发绀等症状,说明肺炎严重。
普通感冒:偶有发热,但通常是低烧,37.5度左右。
肺炎:宝宝多半会发高烧,在38度以上,并且持续几天高烧不退。
普通感冒:宝宝胸部呼吸正常,没有咕噜声。
肺炎:家长用心听宝宝的胸膛,会有水泡音,类似咕噜声,如果有听诊器的会听的更清晰些。
4、看精气神
普通感冒:宝宝精神虽不如平常,但也会玩、会跑、会跳。
肺炎:宝宝精神状态明显下降,会出现烦燥,爱哭爱闹,不安静,或者是处于昏睡状态中,还偶尔伴有抽搐现象的。
普通感冒:宝宝还是会正常吃饭,但进食量减少。
肺炎:宝宝饮食明显比平时少,甚至不不吃东西,而且伴有哭闹,不能安静,有时甚至有憋气的现象发生。
普通感冒:睡眠几乎不大受影响,宝宝一般吃药过后会安静入眠。
肺炎:宝宝即使是吃了药,晚上也会经常醒来,夜里还会伴有呼吸困难的情况,家长要注意及时观察宝宝的变化。
宝宝咳嗽有痰是肺炎怎么办
1、及时就医
家长经过上述症状判断宝宝是患有肺炎的,应立即到医院检查,经医师诊断后并给予合理用药,以防误诊和不合理用药。
2、保证空气流通
宝宝如果患有肺炎,首先要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0℃,湿度维持在60%—65%左右,太热太闷对肺炎患儿都非常不利,会加重小孩的咳嗽,使病情加重。
3、注意翻身、拍背
对肺炎多痰的宝宝可定时拍打他的背部,帮助他排出痰液,对于卧床较久的宝宝要经常给他翻身,或抱起来一会,以减轻肺淤血,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同时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和呼吸情况,给小孩吃容易消化的食物,经常给小孩翻身、拍背。
4、补充营养和水分
宝宝肺炎期间要补充水分及维生素。此时最适宜乳制品,切不可断奶,如果宝宝吸奶困难,可把奶挤出来,用小勺喂。大点的孩子可吃半流质食物,如稀饭,烂面条,鸡蛋汤等。
另外宝宝在肺炎高热时适宜流质食物,如米汤、果汁、牛奶等。退热后,常规进食即可,以易消化、高营养食物为佳。
避免辛辣、干燥、刺激、腥膻食物,如辣椒、饼干、薯片、薯条、炒货、鱼、鸭、海鲜等,以免助热生痰。
5、鼻塞使用细棉棒、吸鼻器
宝宝鼻塞、鼻堵时可用沾有温水的棉棒湿润鼻痂,一点一点地将鼻痂取出,爸妈注意千万不可以用力过猛哦。选择细小的棉棒,它比传统的棉棒更好用。吸鼻器在这时也能派上用场。
6、及时物理降温
宝宝肺炎时,多半会伴有发高烧的情况,家长要做好相关的物理降温措施,如:用冷毛巾敷额头,用一些退烧贴贴在头上效果也很好。
7、食疗护理
(1)百部生姜
原料:百部10克,生姜6克,蜂蜜少许。
用法:百部、生姜同煎煮取汁,调入蜂蜜分温服。
功效:宣肺散寒,止咳化痰。
(2)杏仁桑皮粥
原料:杏仁6克(去皮尖),桑白皮15克,生姜6克,大枣5枚(去核),粳米150克,牛奶30毫升。
用法:把杏仁捣碎成泥状,调入牛奶取汁;桑白皮、生姜、大枣水煎取汁,以药汁入粳米煮粥,将熟时入杏仁汁再稍煮即成。一日分数次热服。
功效:宣肺止咳,降气平喘。杏仁平喘治肺,宝宝肺炎时可适当食用杏仁的粥羹。
(3)桑菊杏仁茶
原料:桑叶9克,菊花9克,杏仁泥6克,蜂蜜15克。
用法:将桑叶、菊花、杏仁泥共煎煮取汁,调入蜂蜜即成。每日1剂,代水饮用。
功效:桑叶、菊花可清热散邪,为辛凉清热之药;杏仁可宣肺降逆;蜂蜜则可调味止咳。
(4)党参百合粥
原料:党参10~30克,百合2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
用法:取党参浓煎取汁,与百合、粳米同煮成粥,加冰糖即成。每日两次,温热服用。
功效:补脾益气,润肺止咳,可用于身体虚弱、伴有低热型的小儿肺炎。
宝宝咳嗽有痰不是肺炎如何治疗
宝宝咳嗽有痰,家长可配合食疗的方法,帮助宝宝止咳化痰,再搭配拍背治疗效果事半功倍,不过食疗治宝宝咳嗽有痰,一定要注意对症治疗才行,分清宝宝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哦。推荐以下食疗方子给爸爸妈妈们:
1、风寒咳嗽——应吃温热、化痰止咳的食品
(1)蒸大蒜水
做法: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一粒冰糖,半碗水,加盖隔水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
食用:晾温热后让宝宝喝水,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
功效: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简单,孩子也愿意喝。
(2)烤橘子
做法:将橘子在小火上烤至橘皮发黑,晾温热后让宝宝吃桔肉。
食用:一次2—3瓣,一天2—3次。
功效: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会明显减少,镇咳作用非常明显。
(3)麻油姜末炒鸡蛋
做法:将一小勺麻油放入锅内,油热后入姜末,再打一个鸡蛋炒匀。
食用:晚上睡前趁热吃。
功效:止咳化痰,坚持吃上几天,效果明显。
(4)香菜黄豆汤
做法:黄豆10克加水煮15分钟,再加入香菜30克煮15分钟,去渣加少许盐。
食用:每天给宝宝分几次服用。
功效:止咳化痰。
2、风热咳嗽——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
(1)川贝冰糖蒸梨
做法:把梨横断切开,去核放入2—3粒冰糖 ,5—6粒碾碎的川贝,把梨对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分钟。
食用:一日分两次食用。
功效:有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2)白萝卜水
做法:白萝卜洗净,切4—5薄片,放入锅内,加大半碗水,烧开后改小火煮5分钟。
食用:等稍凉后饮用。
功效:此方治疗风热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的效果是不错的,两岁以内宝宝效果更好。
(3)马蹄水
做法:3—4颗马蹄去皮切成薄片,加一碗水煮5分钟左右。
食用:给宝宝喝水,马蹄也可以吃。
功效:可清肺热,有生津润肺化痰作用。
3、内伤咳嗽——应吃滋补食品,调理宝宝的脾胃,提高宝宝的身体素质
(1)山药粥
做法:山药去皮搅成粉,加半碗水加工成稀糊状,倒入锅中烧,烧开即可。
食用:一碗山药粥分2—3次空腹食用。
功效:山药健脾胃、补肺气,不但能止咳治哮喘,还对小儿厌食、虚汗多、流口水、气虚胆小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注意:山药不能煮久,否则成分会流失。
(2)红枣白果水
做法:红枣3粒、白果3粒,加大半碗水,中火烧10分钟,临睡前给宝宝饮用。
食用:此方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食用。
功效:红枣性温、益气补气,健脾胃;白果性平敛肺气,定咳喘,固肾,对久咳不愈、反复感冒、咳嗽、发烧的患儿很有效果,同时它还可以治疗遗尿症。
(3)核桃芝麻养生膏
做法:核桃仁半斤,黑芝麻2两,红枣半斤,碾碎成粉放入大碗中。加蜂蜜1勺、水3勺搅拌均匀。碗加盖,在大锅中蒸,水烧开后转小火蒸40分钟。
食用:每天早晚给宝宝吃一勺,一岁以内宝宝可用白糖代替蜂蜜。
功效:核桃、芝麻、大枣都是增强体质的食物,蜂蜜清润,对宝宝久咳、支气管炎、哮喘都有一定作用。
附:如何判断宝宝是风寒/风热/内伤咳嗽有痰
1、风寒感冒咳嗽有痰病症:舌苔发白、痰稀、白粘、并有鼻塞流涕。
2、风热感冒咳嗽有痰病症:舌苔黄、红,痰黄稠,不宜咳出,并有咽痛、喉咙痒。
3、内伤咳嗽有痰病症:久咳、反复发作的咳嗽。
推拿止咳化痰
正确的推拿手法能够帮助宝宝健胃脾、止咳化痰,下面就为各位家长介绍宝宝咳嗽有痰的时候要采用哪些推拿手法来止咳化痰:
清补脾:5分钟500次
位置:宝宝拇指外侧缘。
手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作用:健脾和胃,消积导滞。
清肺经:5分钟500次
位置:宝宝无名指面指根到指尖。
手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作用:泻热解表,止咳化痰。
内运八卦:5分钟500次
位置:宝宝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手法:家长的左手握住宝宝除大拇指以外的四指,右手在宝宝的八卦穴上做环形推动。
作用:行滞销食,宽胸利膈,理气化痰。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很多家长们通过艾灸治愈了宝宝的不思饮食、咳嗽、发烧、感冒等病症。下面是宝宝咳嗽有痰时艾灸的取穴治疗方法,以供参考。
1、肺俞穴:15分钟
功效:调补肺气,补虚清热,止咳化痰。
位置: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属膀胱经。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2、风门穴:15分钟
功效:伤风感冒、止咳化痰、颈椎痛、肩膀酸痛等。
位置:人体风门穴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方法: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尺泽穴:15分钟
功效:清宣肺气,泻火降逆,止咳化痰。
位置: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取穴方法:让宝宝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势,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该穴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
4、合谷穴:15分钟
功效: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止咳化痰。
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取穴方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5、天突穴:15分钟
功效:宽胸理气、通利气道、降痰宣肺。
位置: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
取穴方法:让宝宝坐着,在颈部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取穴。
如果宝宝是风热咳嗽有痰流黄鼻涕,并伴有咽痛症状的,可以采用足底按摩的方式来缓解病症。
(1)先上下来回搓宝宝的脚心,每只脚搓30下。
(2)然后每个脚趾都上下按摩20—40下,重点按摩脚面大脚趾根部两侧的部位,这个部位就会很疼,每只脚按摩5分钟。
(3)按摩后要及时给宝宝多喝温开水,也可以喝淡淡的盐开水。
(4)每天坚持给宝宝按摩两次,再配合食疗,宝宝的病会很快愈合。
拍背法不仅能促使患儿肺部和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向大气管引流并排出,而且还能促进心脏和肺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支气管炎症的吸收,使疾病能尽早痊愈。因此宝宝咳嗽有痰若是咳不出,家长需要给宝宝拍痰,具体方法如下:
1、抱起宝宝,让宝宝的头部位于家长的肩膀上,然后手握空拳拍打宝宝的后背。
2、拍打的力量不宜过大,要从上到下,依次进行,每次拍3—5分钟,每日拍2—3次。
宝宝如果是风寒咳嗽有痰的,可以通过给宝宝泡脚,在泡脚的水中加入几片姜片,来祛寒止咳,同时家长可适当按摩宝宝的足底,加快血液循环,帮助寒气散除。
这是很多爸妈都用过的方法,即将沸水倒入一大口罐或茶杯中,抱起宝宝,使其口鼻对着升起的水蒸气并吸放,可使痰液变稀利于拍背咳出,同时这种方法还可减轻气管与支气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肿,减少咳嗽。但千万要小心烫伤,避免发生意外。
宝宝咳嗽有痰时,爸妈要多给宝宝喝温热的白开水,充足的水分能有效地帮助宝宝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的咳出,饮食上也要尽量清淡。
相关问答推荐
大家都在搜我的中执模拟题 -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含助理)笔试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4352|回复: 2
我的中执模拟题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我的中执模拟题,大家看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 && && && & 第一套第1部分
& && & A1型题
择一个最佳答案。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D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
& &2. 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是指阴阳转化的内容: A
&&A.阴阳平衡
B.重阴必阳
C.重阳必阴
D.寒极生热
E.热极生寒
3. 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属于四诊中对阴阳属性的分析: C
&&A.语声高亢洪亮属阳
B.浮大洪滑脉属阳
C.疼痛隐隐属阴
D.寒静湿症状属阴
E.面色鲜明黄赤属阳
4. 泻南补北法的理论基础是: B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制化
D.五行相乘
E.五行相侮
5. “阳盛则热”的证候性质是: D
&&A.假热证
E.以上均非
6. 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C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E.虚实交替,泻而不藏
7. 肺称“华盖”,是因为: E
&&A.易受邪侵
B.不耐寒侵
C.不耐热侵
D.不耐燥湿
E.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
8. 称“罢极之本”的是: B
9. 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取决于: D
&&A.血液的营养
B.津液的滋润
C.水谷精微充养
D.肾精的充盛
E.心血充盈
10. 肝脏称为: B
11. 脏与脏之间主要表现为气血关系的是: A
&&A.心与肺
12. 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主要取决于:
&&A.肝主疏泄的功能
B.胆贮藏胆汁的功能
C.胆排泄胆汁的功能
D.脾主运化的功能
E.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
13. 下列不属于“七冲门”的是:
14. 称为“水谷气血之海”的是:
15. 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的是:
16. 宗气积聚的部位是:
17. 水谷精微中精纯柔和部分生成的气是:
18. 与血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19. 有加强表里两条经脉之间的体表的联系作用者,为:
20. 手太阴肺经分布于上肢的部位是
&&A.内侧前缘
B.外侧前缘
C.内侧中线
D.外侧后缘
E.内侧后缘
21. “阴脉之海”是指
22. 具有“善行数变”特点的邪气是
23. 寒邪的致病特点是
24. 七情致病,最易损伤的内脏是
&&A.心肝肾
25. 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为
26. 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
&&A.气血盛衰
B.气机失调
C.阴阳盛衰
D.邪正盛衰
E.经络不通
27. 实证的临床表现是
&&A.二便失禁
B.面容憔悴
C.五心烦热
D.二便不通
E.以上均非
28. 与机体阳气不足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肝与脾
29. 在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治则的是
&&A.正治与反治
B.治标与治本
C.扶正与祛邪
D.调整阴阳
E.调理脾胃
30. “通因通用”适用于
&&A.脾虚泄泻
B.肾虚泄泻
C.食积泄泻
D.肠虚滑脱
E.以上均非
31.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阴阳的关系是
32. 面见青色,脉见弦象的是
33. 心主神志的最主要物质基础是
34. 四肢肌肉的壮实主要取决于
&&A.心主血脉
C.脾主运化
35. 天癸的产生,主要取决于
&&A.肾中精气的充盈
B.脾气的健运
C.肾阳的蒸腾气化
D.肝血的充足
E.精血的转化
36. 《素问.水热穴论》称为“胃之关”的是
D.中精之府
E.精明之府
38. 为气血生化之源的脏腑是
39. 脏与脏之间主要表现为先后天互相资生关系的指
&&A.脾与心
40. “中精之腑”是指
41. “泌别清浊”属于
&&A.胃的功能
B.小肠的功能
C.三焦的功能
D.膀胱的功能
E.胆的功能
42. 六腑中与情志有关的是
43. 维持机体正常体温恒定,需要依赖气作用的是
44. 自汗、多尿、出血、滑精等症,属于气功能失常的是
45. 化生血液最基本的物质是
E.水谷精微
46. 与津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
&&A.心肝肾
47. 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
48. 手三阴经的走向是
&&A.从手走头
B.从胸走手
C.从头走足
D.从足走腹
E.从手走足
49. “一源三歧”的三条脉是
&&A.任冲带
E.以上均非
50. 伤于风者
&&A.上先受之
B.下先受之
C.阳先受之
D.阴先受之
E.外先受之
51. 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的是
52. 过度悲忧对气机影响的是
E.以上均非
53. 饮食五味偏嗜,引起“皮槁而毛拔”的原因是
&&A.多食咸
54. 属于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是
E.以上均非
55. 在发病过程中,邪气的作用是
&&A.决定是否发病
B.决定着疾病的性质
C.发病的决定因素
D.发病的重要条件
E.以上均非
56. 属于阴虚症状的是
57. 最易发生阴偏衰的脏是
E.以上均非
58. 阳偏衰的病机,主要是指
&&A.阳气虚损,机能减退,热量不足
B.阳虚则气衰,阴寒之邪内盛
C.阴邪侵袭,伤及阳气,阴盛阳衰
D.阳气虚亏,导致精血津液不足
E.阴寒内盛,遏抑阳气,阳气不伸
59. 属逆治法的是
&&A.热因热用
B.热者寒之
C.用热远热
D.用凉远凉
E.塞因塞用
60.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
&&A.实则泻之
B.损其有余
C.虚则补之
D.寒者热之
E.以上均非
61. 中医学“证”的概念是指
&&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E.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
62. “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说明阴阳的关系是指
63. 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主要依赖于
&&A.肺主一身之气
B.肺司呼吸
C.肺主宣发和肃降
D.肺朝百脉
E.肺合皮毛
64. 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推动、温煦作用的是
65. “相傅之官”是指
66. 具有调节女子月经、男子排精功能的两脏是
&&A.心与肺
67. 在五脏之外华中,错误的是
&&A.心其华在面
B.肝其华在爪
C.脾其华在唇
D.肺其华在毛
E.肾其华在齿
& && && && && && && && &A2型题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68.昼与夜而言,昼为阳,夜为阴。而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此说明的是
&&A.阴阳对立
B.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C.阴阳平衡
D.阴阳互根
E.阴阳互用
69. 湿邪侵犯人体常出现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浑浊等症状,主要是由于
&&A.湿性重浊
B.湿性趋下
C.湿为阴邪
D.易袭阴位
E.湿性粘滞
70. 导致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或喘息胸痛等症状的邪气是
71. 症见神疲体倦,面容憔悴,心悸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者,是指
C.虚实夹杂证
D.真虚假实证
E.真实假虚证
72. 患者病情加重,出现大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蜷卧,神疲,脉微欲绝等,多属于
73. 症见腹胀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水肿者,多属于
&&A.脾胃虚寒
B.脾肾阳虚
C.肝脾不调
74. 患者,自感胃中不适,出现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该证属于
&&A.胃气上逆
B.胃失和降
C.胃失温煦
D.胃失濡润
E.气机阻滞
75. 患者,半月前下肢创伤大出血,经手术治疗后,精神疲惫,失眠多梦,健忘,该证属于
&&A.血不养气
B.血不化神
C.血不濡筋
D.血不载气
E.以上都不是
76. 小便频数,热涩刺痛,腰痛,尿黄。治宜
&&A.清利膀胱
B.补肾固摄
C.滋养肾阴
D.温补肾阳
E.补益肾精
77. 患者,胃脘胀闷,攻胀作痛,嗳气频繁,大便不畅,该证属于
&&A.胃气上逆
B.肝胃郁热
C.肝气犯胃
D.胃失和降
E.胆汁排泄不利
78. 风邪侵犯人体常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是由于
&&A.风为百病之长
B.风性善行
C.风性数变
D.风性开泄,易袭阳位
E.风性主动
79. 火邪伤人出现目赤肿痛,口舌生疮,齿龈肿痛等症状,是由于
&&A.火易伤津耗气
B.火易生风
C.火易动血
D.其性炎上
E.易致肿疡
80. 可引起二便失禁,骨痠痿软,遗精等症状的情志异常是
&&A.过度悲伤
B.过度愤怒
C.突然受惊
D.喜乐过度
E.恐惧过度
81. 症见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者,是指
C.虚实夹杂证
D.真虚假实证
E.真实假虚证
82. 症见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升火,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属于
&&A.假热证
E.寒热夹杂证
83.患者,心悸失眠月余。由于思虑劳神过度而见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乏力,精神萎靡,面色无华。证属
&&A.肝气乘脾
B.心脾两虚
C.肝火犯肺
D.肝气犯胃
E.心肾不交
& &84. 症见呼气不利,胸闷,咳喘,以及鼻塞,喷嚏和无汗。多属
&&A.肺气不宣
B.肺气不降
C.肝火犯肺
D.肝气犯胃
E.阴虚肺燥
85. 患者,平素脾气暴躁,近期见胁下胀满疼痛,饮食减退,腹胀,便溏。证属
&&A.胆汁上逆
B.胆汁外溢
C.胆汁排泄不利
D.胃气上逆
E.胃失和降
86.患者,下肢浮肿两月余,面色萎黄,食纳不香,腹部时而胀满,大便次数尚正常,但大便不成形,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下午明显。证属
&&A.肺不行水
B.脾失运化
C.肝失疏泄
D.肾失蒸化
E.三焦失利
87. 0患者手足厥冷,壮热烦渴,神昏谵语,舌红苔干黄,脉沉数有力,以清里热之方治之,属于
&&A.虚则补之
B.寒者热之
C.寒因寒用
D.热因热用
E.用寒远寒
88. 患者,咳嗽咯血月余,由于经常急躁易怒,情志抑郁,而出现咳嗽,胸痛,咯血。证属
&&A.肝气乘脾
B.心脾两虚
C.肝火犯肺
D.肝气犯胃
E.心肾不交
& &89. 患者,食少乏力个月。由于过度劳累而致头晕目眩,乏力,纳呆食少,胸胁胀满,腹痛泄泻。证属
&&A.肝气乘脾
B.脾虚肝乘
C.肝火犯肺
D.肝气犯胃
E.胃弱肝乘
90. 患者,年老体弱,少气声低,小便清长,尿次频数,甚至有余沥不,夜间尤重。证属
&&A.气失推动
B.气失防卫
C.气失固摄
D.气失温煦
E.气失感传
& &91. 暑邪伤人出现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症状。是由于
&&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B.暑多挟湿,阻遏气机
C.暑邪伤人,易伤脾胃
D.暑邪伤人,损伤津液
E.暑性升散,最易耗气
92. 引起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症状的邪气是
& &93. 症见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苔黄,脉数者。属于
&&A.假热证
E.寒热夹杂证
94. 患者病情加重,出现喘渴烦躁,手足虽温而汗多欲脱,脉数疾等,属于
& &95. 患者肝病迁延不愈,近三个月出现黄疸,腹胀,腹水明显,则肝病为本,腹水为标。应采取的治则为
&&A.先治其标
B.先治其本
C.标本兼治
D.肝病实脾
E.当先扶正
& &96. 0患者素体气虚,反复感冒,治以益气解表,以标本治则言之,属于
&&A.急则治其标
B.本急则先治其本
C.缓则治其本
D.本缓则先治其标
E.标本兼治
& &97. 治疗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项背强痛,口渴引饮应首选
& &98. 患者,女,38岁。发热胸痛3天,咳吐脓痰腥臭,舌红苔黄,脉滑数。用药宜首选
&&A.蒲公英、黄芩
B.芦根、金银花
C.川贝母、蛤蚧
D.石膏、知母
E.鱼腥草、桔梗
& &99. 患者,男,52岁。心烦,胸中郁闷不舒,伴有口苦,小便短赤。用药宜首选
&&A.黄芩、芦根
B.芦根、栀子
C.栀子、淡豆豉
D.淡豆豉、石膏
E.石膏、莲子心
& &100.患者,男,20岁。大便秘结,腹中胀痛,口干口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用药宜首选
&&A.黄芩、黄连、枳实、厚朴
B.芒硝、枳实、厚朴、芦荟
C.大黄、枳实、木香、黄连
D.大黄、芒硝、牵牛子、陈皮
E.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101. 患者,女,38岁。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口甘多涎,舌苔白腻。用药宜首选
&&A.苍术、砂仁
B.白术、茯苓
C.茯苓、甘草
D.苍术、陈皮
E.白术、苍术
& &102.患者,女,20岁。经行腹痛,月经量多,色紫有块,少腹冷痛,舌体紫暗有瘀斑,脉细涩。用药宜首选
&&A.陈皮、白芍、熟地
B.川芎、丹参、红花
C.阿胶、川芎、黄芪
D.当归、桃仁、牛膝
E.丹参、生地、红花
& &103.患者,男,45岁。咳嗽痰多,咳声重浊,咳痰色白清稀有泡沫,每于晨间咳痰尤甚,因痰而咳,痰出而咳缓,舌苔白腻。用药宜首选
&&A.前胡、瓜蒌
B.瓜蒌、半夏
C.半夏、橘皮
D.橘皮、甘草
E.甘草、天南星
& &104.患者,男,59岁。平素头晕目眩,时有眩晕欲仆,耳鸣,头胀痛,舌红,舌苔薄黄,脉细数。用药宜首选
&&A.石决明、天麻
B.全蝎、蜈蚣
C.枸杞子、女贞子
D.龙骨、牡蛎
E.地龙、钩藤
& &105. 治疗外感风寒,头痛鼻塞,浊涕常流,不闻香臭应首选
& &106. 患者,男,32岁。身黄、目黄、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用药宜首选
&&A.栀子、大黄、茵陈蒿
B.茵陈蒿、附子、干姜
C.黄连、附子、金钱草
D.金银花、金钱草、黄芩
E.茵陈蒿、金钱草、干姜
107.患者,女,28岁。乳房肿胀疼痛,皮肤微红,乳汁分泌不畅,恶寒发热,胸闷不舒,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而数。用药宜首选
&&A.鱼腥草
& &108.患者,男,45岁。关节疼痛,屈伸不利,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舌淡红,苔薄白而腻,脉沉迟。用药宜首选
&&A.防己、桑寄生
B.桑寄生、秦艽
C.威灵仙、秦艽
D.秦艽、独活
E.独活、桑枝
109. 患者,男,16岁。脘腹冷痛,得温痛减,喜热饮,手足不温,苔白腻,脉沉紧。用药宜首选
&&A.小茴香、丁香
B.丁香、附子
C.附子、干姜
D.干姜、肉桂
E.肉桂、小茴香
& &110.&&患者,女,38岁。咳嗽痰多,痰黄稠有块,咳痰不爽,伴有胸胁胀痛,口干渴,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用药宜首选
&&A.半夏、天南星
B.瓜蒌、川贝母
C.麦冬、沙参
D.白前、前胡
E.杏仁、甘草
& &111. 胸中烦热,口苦咽干,腹痛喜暖,大便稀溏。临床诊断最可能的是
&&A.表实里虚证
B.表热里寒证
C.真热假寒证
D.真寒假热证
E.上热下寒证
& &112.某男,23岁。面目一身俱黄,色鲜如桔色,脘胀,胁痛,纳呆,恶心,胁下有痞块,小便黄少,大便溏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临床诊断最可能的是
&&A.湿热蕴脾证
B.肝胆湿热证
C.寒湿困脾证
D.大肠湿热证
E.以上都不是
& &113. 某女,52岁。眩晕欲扑,语言謇涩,肢体麻木,舌绛苔少,脉弦数。临床诊断最可能的是
&&A.肝阳上亢证
B.肝阳化风证
C.阴虚动风证
D.风痰阻络证
E.肝阴虚证
114. 病人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涎沫,醒后如常。应诊断为
& &115. 病人起疮疡如粟,顶白根硬,麻木疼痛。应诊为
& &116.某女,50岁。患慢性支气管炎已十余年。十天前受凉,无汗,恶寒微发热,咳喘,痰稀色白,舌苔薄白腻,脉浮紧。临床诊断最可能的是
&&A.饮停于肺证
B.痰湿阻肺证
C.风寒束肺证
D.寒邪客肺证
E.外感风寒证
& &117.某男,50岁。患有“冠心病”十年。今上午突然心痛剧作,面色青灰,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舌淡苔白,脉微欲绝。临床诊断最可能的是:
&&A.心阳虚证
B.心脉痹阻证
C.心阳暴脱证
D.心气虚证
& &118.&&某男,30岁。面目一身俱黄,色鲜如桔色,恶心欲吐,发热恶寒,无汗,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临床诊断最可能的是:A.阳黄初起兼表证
D.湿重于热
E.以上都不是
119.&&某女,29岁。近一年来失眠多梦,痰多,烦热,伴头晕耳鸣,胸闷不舒,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A.心血虚证
B.心阴虚证
C.痰火扰心证
D.胆郁痰扰证
E.心火亢盛证
& && &B型题
B.中精之府
C.精明之府
120 三焦为& &
121 胆为& &
※ 122--123题共用答案
E.以上均非
122 阳明经行于& &
123 少阳经行于& &
※ 124--125题共用答案
A.外感病因
B.内伤病因
C.其他病因
D.内生五邪
E.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124 痰饮、瘀血致病,属于& &
125 饮食、劳逸致病,属于& &
※ 126--127题共用答案
B.气候因素
C.正气不足
D.地域因素
126 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 &
127 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 &
※ 128--129题共用答案
A.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B.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C.阴中求阳
D.从阳引阴
E.阴阳并补
128 阴阳两虚证应使用& &
129 阴虚阳亢证应使用& &
※ 130--131题共用答案
A.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B.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C.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D.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E.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130 脾胃为& &
131 小肠为& &
※ 132--133题共用答案
132 行于上肢内侧前缘的是& &
133 行于下肢内侧后缘的是& &
※ 134--135题共用答案
134 其性凝滞的邪气是& &
135 其性粘滞的邪气是& &
※ 136--137题共用答案
A.真寒假热证
B.真热假寒证
E.阴阳两虚证
136 阴盛格阳证属于& &
137 阳盛格阴证属于& &
※ 138--139题共用答案
A.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抑强扶弱
138 阳虚证应使用& &
139 实寒证应使用& &
※ 140--141题共用答案
140 最易导致“行痹”的邪气是& &
141 最易导致“着痹”的邪气是& &
※ 142--143题共用答案
142 “清虚之脏”指的是& &
143 “华盖”指的是& &
※ 144--145题共用答案
144 五脏中,肝的气机主& &
145 五脏中,脾的气机主& &
※ 146--147题共用答案
146 属经脉的是& &
147 经脉系统连属部分的是& &
※ 148--149题共用答案
A.降逆和胃
B.培土生金
C.培土制水
D.益气生血
E.益气升提
148 脾气下陷者应& &
149 胃气上逆者应
&&第一套第1部分answer
1D,2A,3C,4B,5D,6C,7E,8B,9D,10,B,11,A,12,A,13,D,14,D,15,A,16,C,17,B,18,C,19,C,20,A,21,A,22,A,23,B,24,E,25,D,26,D,27,D,28,E,29,E,30,C,31,C,32,A,33,D,34,C,35,A,36,B,37,B,38,B,39,B,40,B,41,B,42,B,43,B,44,D,45,E,46,D,47,C,48,B,49,C,50,A,51,A,52,E,53,B,54,D,55,D,56,C,57,B,58,A,59,B,60,C,61,D,62,C,63,C,64,C,65,A,66,C,67,E,68,B,69,A,70,B,71,A,72,D,73,B,74,A,75,B,76,A,77,C,78,D,79,D,80,E,81,B,82,C,83,B,84,A,85,C,86,B,87,C,88,C,89,B,90,C,91,E,92,B,93,D,94,C,95,A,96,E,97,D,98,E,99,C,100,E,101,A,102,B,103,C,104,A,105,A,106,A,107,B,108,E,109,C,110,B,111,E,112,B,113,B,114,B,115,C,116,C,117,C,118,A,119,D,120,A,121,B,122,E,123,B,124,E,125,B,126,E,127,C,128,E,129,A,130,A,131,C,132,C,133,E,134,B,135,D,136,A,137,B,138,D,139,A,140,A,141,C,142,B,143,B,144,A,145,B,146,B,147,E,148,E,149,A& && && && && && && &
& & & & 第一套第2部分&&
& & & &&&A1型题
&&答题说明
& & 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中焦如沤”是描绘
& &A.胃的受纳功能
&&B.脾的散精功能
&&C.小肠泌别清浊功能
&&D.脾胃等脏腑的消化饮食物的生理过程
&&E.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
&&2. 大肠功能失常,可直接影响
& &A.肾失气化
&&B.肝失疏泄
&&C.肺失肃降
&&D.脾失健运
&&E.脾失升清
&&3. 人体之气的运动,称作
&&C.升降出入
&&D.气机调畅
&&E.阴阳转化
&&4. 血液不逸出脉外有赖于气的作用是指
&&5. 与血的循行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 &A.肺脾肾
&&B.肝心肾
&&C.肺肝脾
&&D.心肺肝脾
&&E.肝脾肾
&&6. 不属于津液范畴的是
&&7. 十二经脉的功能反应于体表的是
& &A.十二经别
&&B.十二经筋
&&C.十五别络
&&D.十二皮部
&&E.奇经八脉
&&8. 经脉有表里关系的是
& &A.手太阴与手少阳
&&B.足厥阴与足少阳
&&C.手少阴与手阳明
&&D.足太阳与足太阴
&&E.足少阴与足阳明
&&9. 手足少阳经交接的部位在
& &A.目内眦
&&B.目眶下
&&C.拇指端
&&D.目外眦
&&E.鼻翼旁
&&10. 常先困脾的邪气是
&&11. 易致肝风内动的邪气是
&&12. 易导致肾气不固的情志异常是
& &A.过度悲伤
&&B.过度愤怒
&&C.突然受惊
&&D.喜乐过度
&&E.恐惧过度
&&13. 劳神过度易损伤的脏腑是
&&14. 饮在胸膈者,称为
&&15. 下列除哪项外,均与瘀血的形成有关
&&C.饮食偏嗜
&&16. 主要与正气的强弱有关的是
& &A.居住的地域条件
&&B.工作环境
&&C.精神状态
&&D.气候变化
&&E.以上均非
&&17. 下列哪项不是虚证的临床表现
& &A.二便失禁
&&B.自汗盗汗
&&C.面容憔悴
&&D.疼痛隐隐
&&E.二便不通
&&18. “大实有羸状”的病机是
& &A.邪气亢盛,正气衰败
&&B.脏腑气血虚极
&&C.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
&&D.邪热炽盛,煎熬津液,阴精大伤
&&E.疾病初期,正邪交争过于激烈
&&19. 阴偏衰的证候性质是指
& &A.假热证
&&B.假寒证
&&C.虚热证
&&D.实热证
&&E.虚寒证
&&20. 阳损及阴的病机,主要是指
& &A.阳气虚损,气化不利,水湿阴寒病邪积聚
&&B.阳气偏盛,消灼阴液,阴掖亏损
&&C.阳热内盛,深伏于里,格阴于外
&&D.阳气虚损,阴气失制而偏盛
&&E.阳气虚损,累及阴液化生不足
&&21. 在阴阳失调的病机变化中,“阴”的含义指“阴邪”的是
& &A.阴虚则阳亢
&&B.阳盛则阴病,
&&C.阴盛则阳病
&&D.阴损及阳
&&E.阳盛格阴
&&22.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指
& &A.以阳中求阴之法调整阴阳偏衰
&&B.以阴中求阳之法调整阴阳偏衰
&&C.泻热之法,调整阳偏衰
&&D.以补阴之法,治疗阴虚阳亢之证
&&E.以补阳之法,治疗阴虚阳亢之证
&&23. “热因热用”属于
& &A.阴病治阳
&&B.阳中求阴
&&C.阴中求阳
&&D.逆治法
&&E.反治法
&&24. 望神重点是观察
&&25. 面色随四季不同而微有变化,相应于冬季的面色为
&&26. 舌诊脏腑部位分属,舌边属于
&&27. 舌色红绛苔少或无苔者,提示的证候是
& &A.湿热证
&&B.阴虚证
&&C.实热证
&&D.阳虚证
&&E.血虚证
&&28. 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称为
&&29. 呼吸急促似喘,喉间有哮鸣音者,称为
&&30. 咳嗽阵发,连声不断,咳止时带吸吼音者,称为
&&31. 发热重恶寒轻者,属于
& &A.表寒证
&&B.表热证
&&C.表虚证
&&D.少阳证
&&E.中风证
&&32. 病人自觉怕冷,添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不能缓解者,称为
&&E.以上均非
&&33. 后头痛连项者属
& &A.太阳经
&&B.阳明经
&&C.少阳经
&&D.太阴经
&&E.厥阴经
&&34. 小便不畅,点滴而出者,称为
&&35. 小儿嗜食生米、泥土的症状,多由于
& &A.胃阴虚
&&D.湿热蕴脾
&&E.脾胃虚寒
&&36. 脉细如线,应指明显者,是指
&&37. 结脉和代脉两者脉象的共同特点是
& &A.脉来急疾
&&B.止无定数
&&C.止有定数
&&D.脉来缓慢
&&E.脉来时止
&&38. 表证与里证的区别点,错误的是
& &A.表证一般常见脉浮,里证一般常见脉沉
&&B.表证病程一般较短,里证病程一般较长
&&C.表证一般恶寒为主,里证一般发热为主
&&D.表证病情一般较轻,里证病情一般较重
&&E.表证一般舌苔薄,里证一般舌苔多有变化
&&39. “实”的含义主要是指
& &A.阳邪中人
&&B.阴寒内盛
&&C.体质壮实
&&D.正气旺盛
&&E.邪气盛实
&&40. 下列哪项不属于气虚证的表现
& &A.脉虚无力
&&B.畏寒肢冷
&&C.头晕目眩
&&D.少气懒言
&&E.神疲乏力
&&41. 下列哪项不是肝火上炎证与肝阳上亢证的共见症
& &A.失眠多梦
&&B.急躁易怒
&&C.胁肋灼痛
&&D.面红目赤
&&E.头晕胀痛
&&42. 下列哪项不是肾阳虚的表现
& &A.头晕目眩
&&B.腰膝酸软
&&C.下肢为甚
&&D.五心烦热
&&E.脉沉弱
&&43. 下列各项,不属于狂病范畴的是
& &A.狂躁妄动
&&B.胡言乱语
&&C.喃喃自语
&&D.打人毁物
&&E.不避亲疏
&&44. 久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其证候是
& &A.阴虚证
&&B.实热证
&&C.气虚证
&&D.戴阳证
&&E.失血证
&&45. 肢体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不痛者,多为
&&46. 下列属望舌态的是
&&47. 舌苔的厚薄变化,主要反映在
& &A.邪正的盛衰
&&B.津液的盈亏
&&C.湿浊消长
&&D.胃气匮乏
&&E.水湿内停
&&48. 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称为
&&49. 似喘而不抬肩,呼吸虽急而无痰声,其为
&&50. 言语轻迟低微、欲言不能复言者,称为
&&51. 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者,属于
& &A.气虚发热
&&B.血虚发热
&&C.阴虚发热
&&D.湿温潮热
&&E.骨蒸潮热
&&52. 寒热往来,发无定时者,称为
& &A.太阳病
&&B.少阳病
&&C.太阴病
&&D.阳明病
&&53. 病人日间汗出,活动更甚者,称为
&&54. 疼痛且有胀感者,称为
&&C.走窜痛
&&55. 大便完谷不化,多见于
&&C.肝郁乘脾
&&56. 浮大中空,如按葱管者,是指
&&57. 下列各项,不属于涩脉的主病是
&&D.痰食内停
&&E.气滞血瘀
&&58. 阳虚证最主要的症状是
& &A.大便稀溏
&&B.口淡不渴
&&C.无汗或少汗
&&D.面色淡白
&&E.形寒肢冷
&&59. 亡阴证证候特点,错误的是
& &A.脉细数疾
&&B.渴喜冷饮
&&C.身灼气粗
&&D.舌白润
&&E汗热味咸
&&60. 心血虚、心阴虚、心气虚、心阳虚的共有症是
&&61. 对肝郁气滞证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是
& &A.便溏不爽,食少腹胀
&&B.头目胀痛,口苦口渴
&&C.情志抑郁,善太息
&&D.头晕目眩,月经失调
&&E.急躁易怒,面红目赤
&&62. 午后两颧潮红者,属于
& &A.气虚证
&&B.阴虚证
&&C.血虚证
&&D.戴阳证
&&E.实热证
&&63. 小儿指纹色紫红,属于
& &A.外感表证
&&B.里热证
&&C.脾虚证
&&64. 病人鼻端生红色粉刺,多诊断为
&&C.酒渣鼻
&&65. 舌诊脏腑部位分属,舌中部属于
&&66. 舌体不自主地颤动,称为
& &A.吐弄舌
&&B.颤动舌
&&C.短缩舌
&&D.痿软舌
&&E.歪斜舌
&&67. 咳声如犬吠,多见于
&&B.白日咳
& && && && && && && && &A2型题
&&答题说明
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病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68. 症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闷,舌苔白腻,脉浮而重取无力。治宜选用
& &A.九味羌活汤
&&B.羌活胜湿汤
&&C.小青龙汤
&&D.败毒散
&&E.定喘汤
&&69. 患者食少便溏,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胸脘闷胀,面色萎黄,舌苔白,脉细缓,治宜选用
& &A.痛泻要方
&&B.参苓白术散
&&C.半夏泻心汤
&&D.补中益气汤
&&E.理中丸
&&70. 症见心下痞满不痛,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治宜选用
& &A.小陷胸汤
&&B.半夏泻心汤
&&C.血府逐瘀汤
&&D.枳实白薤桂枝汤
&&E.复元活血汤
&&71. 患者哮喘咳嗽,痰多气急,痰稠色黄,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
& &A.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B.清气化痰丸
&&C.定喘汤
&&D.苏子降气汤
&&E.贝母瓜蒌散
&&72. 患者腹中时痛,温按则痛减,心中时感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弦而缓。治宜选用
& &A.理中丸
&&B.小建中汤
&&C.归脾汤
&&D.吴茱萸汤
&&E.酸枣仁汤
&&73. 患者,女,42岁,小便不利,肢体浮肿,伴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苔白不渴,脉沉。治宜选用
& &A.实脾散
&&B.苓桂术甘汤
&&C.真武汤
&&D.五苓散
&&E.防已黄芪汤
&&74. 症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治宜选用
& &A.一贯煎
&&B.左金丸
&&C.四逆散
&&D.逍遥散
&&E.龙胆泻肝汤
&&75. 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口渴唇焦,尿赤便闭。治宜首选
& &A.安宫牛黄丸
&&C.至宝丹
&&D.犀角地黄汤
&&E.羚角钩藤汤
&&76. 症见咳嗽痰稠带血,咯吐不爽,心烦易怒,胸胁刺痛,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选用
& &A.百合固金汤
&&B.左金丸
&&C.咳血方
&&D.龙胆泻肝汤
&&E.炙甘草汤
&&77. 症见霍乱吐泻,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治宜选用
& &A.五苓散
&&B.平胃散
&&C.藿香正气散
&&D.理中丸
&&E.半夏泻心汤
&&78. 患者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口渴,斑疹隐隐,脉数,舌绛而干。治宜选用
& &A.犀角地黄汤
&&B.清营汤
&&C.白虎汤
&&D.安宫牛黄丸
&&E.黄连解毒汤
&&79. 症见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治宜选用
& &A.芍药汤
&&B.白头翁汤
&&C.补中益气汤
&&D.真人养脏汤
&&E.温脾汤
&&80. 患者,女,29岁,月经后期4-5日,量少,经期乳房胀痛,伴有头痛目眩,食少,乏力,口燥咽干,舌淡红,脉弦而虚。治宜选用
& &A.归脾汤
&&B.四物汤
&&C.温经汤
&&D.逍遥散
&&E.生化汤
&&81. 症见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宜选用
& &A.普济消毒饮
&&B.仙方活命饮
&&C.清瘟败毒饮
&&D.凉膈散
&&E.黄连解毒汤
&&82. 患者,女,41岁,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治宜选用
& &A.归脾汤
&&B.胶艾汤
&&C.理中丸
&&D.黄土汤
&&E.四物汤
&&83. 症见发热,自汗出,渴喜温饮,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晄白,大便稀溏,脉洪而虚,舌质淡,苔薄白。治宜选用
& &A.桂枝汤
&&B.玉屏风散
&&C.四君子汤
&&D.参苓白术散
&&E.补中益气汤
&&84. 患者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虚弱。治宜选用
& &A.保和丸
&&B.枳术丸
&&C.四君子汤
&&D.参苓白术散
&&E.健脾丸
&&85. 症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胁满闷。治宜选用
& &A.半夏厚朴汤
&&B.厚朴温中汤
&&C.越鞠丸
&&D.养阴清肺汤
&&E.枳实薤白桂枝汤
&&86. 症见肢体筋脉挛痛,关节屈伸不利,疼痛游走不定。治宜选用
&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九味羌活汤
&&C.羌活胜湿汤
&&D.独活寄生汤
&&E.小活络丹
&&87. 症见胸脘痞闷,按之则痛,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
& &A.半夏泻心汤
&&B.清气化痰丸
&&C.枳实薤白桂枝汤
&&D.滚痰丸
&&E.小陷胸汤
&&88. 患者,男,20岁。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泻下脓血,赤多白少,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选用
& &A.芍药汤
&&B.败毒散
&&C.白头翁汤
&&D.葛根黄芩黄连汤
&&E.木香槟榔丸
&&89. 患者,男,68岁。近日大便秘结,小便清长,头目眩晕,腰膝酸软。治宜选用
& &A.温脾汤
&&B.大黄附子汤
&&C.麻子仁丸
&&D.济川煎
&&E.真人养脏汤
&&90. 一妇女产后发热面赤,烦渴喜温饮,脉洪大而虚。治宜选用
& &A.当归补血汤
&&B.白虎汤
&&C.四物汤
&&D.归脾汤
&&E.生化汤
&&91. 症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口舌生疮。治宜选用
& &A.白虎汤
&&B.龙胆泻肝汤
&&C.导赤散
&&D.清胃散
&&E.泻白散
&&92. 患者,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继而痉厥神昏,舌质绛而干。脉弦而数。治宜选用
& &A.紫雪丹
&&B.羚角钩藤汤
&&C.清营汤
&&D.白虎汤
&&E.大定风珠
&&93. 症见心悸怔忡,健忘不眠,盗汗虚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治宜选用
& &A.健脾丸
&&B.实脾散
&&C.归脾丸
&&D.酸枣仁汤
&&E.天王补心丹
&&94. 症见虚烦少寐,心悸神疲,梦遗健忘,大便干结,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而数。治宜选用
& &A.朱砂安神丸
&&B.酸枣仁汤
&&C.天王补心丹
&&D.甘麦大枣汤
&&E.归脾汤
&&95. 症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谵语烦渴,至夜发热。治宜选用
& &A.五苓散
&&B.猪苓汤
&&C.小蓟饮子
&&D.桃核承气汤
&&E.清营汤
&&96. 症见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干,苔白,脉弦。治宜选用
& &A.小青龙汤
&&B.桑菊饮
&&C.桑杏汤
&&D.杏苏散
&&E.苏子降气汤
&&97. 症见咳嗽微热,咳吐腥臭痰,胸中隐隐作痛,肌肤甲错,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
& &A.麻杏甘石汤
&&B.泻白散
&&C.定喘汤
&&D.苇茎汤
&&E.大黄牡丹汤
&&98. 某女,23岁症见身热,微恶风寒,汗出不畅,头痛,咳嗽,咽燥,口渴,舌苔薄白,脉浮数,治疗应选用
& &A.银翘散
&&B.麻黄汤
&&C.藿香正气散
&&D.玉屏风散
&&E.荆防败毒散
&&99. 某男,40岁,症见恶寒,无汗,周身关节酸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应选用
& &A.银翘散
&&B.麻黄汤
&&C.藿香正气散
&&D.玉屏风散
&&E.荆防败毒散
&&100. 某男,26岁,7月中旬发病,身热,微恶风,肢体酸重,渴不欲饮,小便短迟,舌苔薄黄而腻,脉儒数治疗应选用
& &A.银翘散
&&B.麻黄汤
&&C.参苏饮
&&D.新加香薷饮
&&E.荆防败毒散
&&101. 某女60岁,咳嗽反复发作十余年,咳声重浊,晨起加重,胸闷,脘痞,体倦,舌苔白腻,脉象濡滑,治疗应选用
& &A.二陈汤
&&B.桑菊饮
&&C.沙参麦冬汤
&&D.桑杏汤
&&E.止嗽散
&&102. 某女32岁,咳嗽较剧,咳声嘎哑,口干咽痛,痰粘稠而黄,伴口渴,头痛,身热,恶风等表证,舌苔黄,脉浮数,治疗当选用
& &A.桑杏汤
&&B.二陈汤
&&C.沙参麦冬汤
&&D.止嗽散
&&E.桑菊饮
&&103. 某女42岁,干咳,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口干,并伴有鼻塞微寒,舌苔薄白,舌红少津,脉浮数,治疗当选用
& &A.桑菊饮
&&B.桑杏汤
&&C.二陈汤
&&D.沙参麦冬汤
&&E.清金化痰丸
&&104. 某男40岁,发热恶寒,继而壮热,咳嗽,气急,胸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喉间有腥味,苔腻,脉滑数,治疗当选用
& &A.银翘散
&&B.加味桔梗汤
&&C.《千金》苇茎汤
&&D.沙参清肺汤
&&E.麻黄汤
&&105. 某男32岁,恶寒发热,咳嗽,痰量由少渐多,胸痛,咳时尤甚,口燥咽干,苔薄黄,脉浮数而滑,治疗当选用
& &A.银翘散
&&B.加味桔梗汤
&&C.《千金》苇茎汤
&&D.沙参清肺汤
&&E.麻黄汤
&&106. 某男50岁,咳吐大量脓血痰,腥臭异常,胸痛,身热,烦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当选用
& &A.银翘散
&&B.加味桔梗汤
&&C.《千金》苇茎汤
&&D.沙参清肺汤
&&E.麻黄汤
&&107. 某男,16岁,呼吸急促,喉中痰鸣,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治疗应选用
& &A.定喘汤
&&B.射干麻黄汤
&&C.玉屏风散
&&D.桑菊饮
&&E.银翘散
&&108. 某女,32岁,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咳呛阵作,痰黄粘稠,咳出困难,面赤,口渴喜饮,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应选用
& &A.定喘汤
&&B.射干麻黄汤
&&C.玉屏风散
&&D.桑菊饮
&&E.银翘散
&&109. 某女,52岁,自汗,恶风,三天前因气候突变而致喷嚏,鼻流清涕,喉中哮鸣音,不能平卧,舌苔薄白,脉细数,治疗应选用
& &A.定喘汤
&&B.射干麻黄汤
&&C.玉屏风散
&&D.桑菊饮
&&E.银翘散
&&110. 患者,男,58岁。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足膝关节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用药宜首选
&&E.石决明
&&111. 患者,女,36岁。干咳少痰,痰中有时带血丝,午后手足心热,胸闷痛,盗汗,舌质红,苔薄少津,脉细数。用药宜首选
& &A.沙参、麦冬、蛤蚧、百合、川贝母、阿胶
&&B.知母、黄芩、半夏、百部、蛤蚧、百合
&&C.甘草、天门冬、百合、紫河车、百部、川贝母
&&D.甘草、知母、紫河车、冬虫夏草、百合、川贝母
&&E.紫河车、百部、蛤蚧、百合、阿胶
&&112. 治疗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双侧肩关节疼痛应首选
&&113. 患者,女,25岁。每日午后发热,手足心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用药宜首选
& &A.清热凉血药
&&B.清热燥湿药
&&C.清热泻火药
&&D.清热解毒药
&&E.清虚热药
&&114. 患者,女,21岁。发热腹痛,里急后重,便痢脓血,舌红苔腻,脉滑数。用药宜首选
& &A.金银花、连翘
&&B.黄连、黄柏
&&C.马齿苋、秦皮
&&D.白头翁、黄连
&&E.穿心莲、白头翁
&&115. 患者,女,18岁。发热,尿频,尿急,排尿痛,小便色黄,舌苔黄腻,脉滑数。用药宜首选
& &A.车前子、木通
&&B.茯苓、猪苓
&&C.通草、萆薢
&&D.萆薢、海金沙
&&E.泽泻、茯苓
&&116. 患者,女,22岁。月经先期,经行腹痛,月经量多,行经时伴有乳房胀痛,舌苔薄白,脉弦滑。用药宜首选
&&117. 患者,女,27岁。失眠多梦,健忘,心悸,伴有头晕,盗汗,舌苔薄白,脉细弱。用药宜首选
&&D.酸枣仁
&&E.合欢花
&&118. 患者,女,48岁。头晕目暗,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腰膝痠软,遗精,舌淡苔白,脉细。用药宜首选
&&B.枸杞子
&&C.羚羊角
&&D.珍珠母
&&E.女贞子
&&119. 患者,男,39岁。阳事临房举而不坚,腰膝痠软,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舌淡,脉沉细。用药宜首选
& &A.虫夏草、蛤蚧
&&B.肉苁蓉、锁阳
&&C.淫羊藿、巴戟天
&&D.沙苑子、菟丝子
&&E.紫河车、狗脊
& && && && && && && && &B型题
&&答题说明
&&以下提供了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 120--121题共用答案
&&120 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称& &
&&121 人体在疾病时面色,称& &&&
※ 122--123题共用答案
&&A.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
&&B.关节肿痛,屈伸不利
&&C.四肢振颤
&&D.四肢不用,麻木不仁
&&E.四肢抽搐,角弓反张
&&122 痿证的特征是& &
&&123 痹证的特征是& &&&
※ 124--125题共用答案
&&124 肾在舌分属部位是& &
&&125 心肺在舌分属部位是& &&&
※ 126--127题共用答案
&&A.浮而细软
&&B.沉细而软
&&C.极细极软,若有若无
&&D.脉细如线,应指明显
&&E.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126 虚脉的脉象特征是& &
&&127 弱脉的脉象特征是& &&&
※ 128--129题共用答案
&&A.胁肋胀痛,太息易怒
&&B.胁肋灼痛,面红目赤
&&C.胁肋刺痛,固定不移
&&D.胁肋胀痛,身目发黄
&&E.胁痛,患侧肋间饱满
&&128 肝气郁结多见& &
&&129 肝火炽盛多见& && &
※ 130--131题共用答案
&&A.但发热而不恶寒
&&B.但恶寒而不发热
&&C.寒战而有高热
&&D.恶寒发热并见
&&E.潮热盗汗颧红
&&130 最能体现表证特征的是& &
&&131 表证化热入里的表现是& &&&
※ 132--133题共用答案
&&A.满面通红
&&B.午后两颧潮红
&&C.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
&&D.面色青
&&E.面色黑
&&132 实热证的面色是& &
&&133 戴阳证的面色是& &&&
※ 134--135题共用答案
&&A.红肿高大,根盘紧束
&&B.高出于皮肤,抚之碍手
&&C.淡红色丘疹,皮肤瘙痒
&&D.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
&&E.平铺于皮下,抚之不碍手
&&134 斑的特点是& &
&&135 疹的特点是& && &
※ 136--137题共用答案
&&B.镜面舌
&&C.齿痕舌
&&E.黄腻苔
&&136 湿盛多见& &
&&137 热盛津伤多见& && &
※ 138--139题共用答案
&&A.脾气虚
&&B.脾阳虚
&&C.中气下陷
&&D.肾气不固
&&E.膀胱湿热
&&138 小便混浊如米泔,多见于& &
&&139 小便频急、涩痛,多见于& &&&
※ 140--141题共用答案
&&A.面色淡青
&&B.面色青灰
&&C.面色青黄
&&D.面色萎黄
&&E.眉间、鼻柱、唇周发青
&&140 心阳虚衰多见& &
&&141 小儿惊风多见& &&&
※ 142--143题共用答案
&&142 瞳仁称& &
&&143 胞睑称& && &
※ 144--145题共用答案
&&A.舌苔厚
&&B.舌苔润
&&C.舌苔黄厚腻
&&D.舌苔剥
&&E.舌苔无根
&&144 邪气渐盛,可见& &
&&145 热退津复,可见& && &
※ 146--147题共用答案
&&A.恶寒重发热轻
&&B.发热重恶寒轻
&&C.寒热往来
&&D.但寒不热
&&E.但热不寒
&&146 外感风热表证的寒热特点是& &
&&147 里证寒热特点是& &&&
※ 148--149题共用答案
&&A.肾精不足证
&&B.肾阳虚证
&&C.肾虚水泛证
&&D.肾气不固证
&&E.以上均非
&&148 小便频数而清,腰膝?软,神疲乏力,尿后余沥不尽。证属& &
&&149 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五更泻,舌淡胖,脉沉细。证属
第一套第2部分answer
1D,2C,3A,4D,5D,6C,7D,8B,9D,10C,11E,12E,13D,14C,15C,16C,17E,18C,19C,20E,21C,22D,23E,24C,25E,26B,27B,28B,29B,30B,31B,32B,33A,34D,35B,36B,37E,38C,39E,40B,41C,42D,43C,44D,45B,46B,47A,48C,49A,50B,51D,52B,53D,54B,55B,56C,57A,58E,59D,60E,61B,62B,63B,64C,65E,66B,67A,68D,69B,70B,71C,72B,73C,74A,75B,76C,77C,78B,79E,80D,81A,82D,83E,84E,85A,86E,87E,88C,89D,90A,91C,92B,93C,94C,95D,96D,97D,98A,99E,100D,101A,102E,103B,104C,105A,106B,107B,108A,109C,110D,111E,112B,113E,114D,115A,116A,117D,118B,119C,120A,121E,122A,123B,124C,125A,126E,127B,128A,129B,130D,131A,132A,133C,134E,135B,136C,137A,138C,139E,140B,141E,142D,143E,144A,145B,146B,147E,148D,149B
& && && && && && && &
& &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辛味药的作用是
&&A.利水渗湿
B.活血行气
C.收敛固涩
D.泻下通便
E.燥湿健脾
2. 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和副作用的配伍关系是
4. 在下列药物中,治疗风寒、风热感冒均可选用的药物是
&&A.麻黄、桂枝
B.桂枝、防风
C.防风、荆芥
D.荆芥、羌活
E.羌活、麻黄
5. 白芷多于治疗
&&A.厥阴头痛
B.少阴头痛
C.肝火头痛
D.血虚头痛
E.阳明头痛
6. 在下列药物中,既可发汗解表,又可治疗血瘀经闭、痛经的药物是
7. 治疗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应首选
8. 治疗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脉洪大者,应首选
9. 在下列药物中,治疗梅毒或因治疗梅毒服用汞剂所致汞中毒之肢体拘挛者应首选
&&A.半边莲
10. 夏枯草、玄参、川贝母、海藻都可治疗的病证是
&&A.肝火头痛
B.痈疮肿毒
C.瘿瘤瘰疬
D.湿热黄疸
E.阴虚燥咳
11. 在下列药物中,既可泻下攻积,又可利湿退黄的药物是
12. 在下列药物中,既可祛风湿,止痹痛,又可清虚热的药物是
13. 藿香与佩兰均具有的功效是
&&A.燥湿健脾
B.化湿解暑
C.化湿行气
D.温中止呕
E.补气健脾
14. 在下列药物中,治疗黄疸应首选
15. 车前子入汤剂时应
16. 具有回阳救逆之功效,既可治疗胃寒腹痛,又可治疗风寒湿痹痛的药物是
17. 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的病证是
&&A.寒凝肝脉之寒疝腹痛
B.胸阳痹阻之胸痹痛
C.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
D.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
E.寒湿阻络之肢体冷痛
18. 香附、柴胡、青皮、佛手、香橼均具有的功效是
&&A.行气健脾
B.疏肝解郁
C.调经止痛
D.和中化痰
E.燥湿化痰
19. 既可行气止痛,又可温肾纳气,可治疗肾不纳气之虚喘的药物是
20. 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及崩漏的药物是
21. 具有收敛止血之功效,主要用于肺胃出血的药物是
22. 既能补血,又能活血的药物是
&&A.阿胶、白芍
B.鸡血藤、桃仁
C.熟地黄、当归
D.丹参、川芎
E.鸡血藤、当归
23. 功善引血下行的药物是
24. 治疗寒痰、湿痰应首选
&&A.川贝母
25. 既有清肺化痰作用,又可治疗胸痹的药物是
26. 治疗心火亢盛之神志不安,惊悸失眠应首选
27. 治疗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应首选
28. 治疗自汗、盗汗应选用的药组是
&&A.牡蛎与远志
B.远志与黄芪
C.黄芪与牡蛎
D.牡蛎与酸枣仁
E.酸枣仁与远志
29. 白术与苍术的共同功效是
&&A.燥湿健脾
B.行气健脾
C.补气健脾
D.止汗安胎
E.健脾和胃
30. 既能开窍醒神,又能活血止痛,催产的药物是
31. 除哪项外,均具有升阳作用
32. 治疗肝血虚之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漏应首选
33. 酸味药的作用是
&&A.燥湿健脾
B.泻下通便
C.收敛固涩
D.活血行气
E.活血化瘀
34. 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的配伍关系是
35. 人参畏
36. 治疗少阳证,往来寒热应首选
37. 既可发汗解表,又可治疗风湿痹痛的药物是
38. 既可疏散风热,又可治疗小儿惊哭夜啼的药物是
39. 治疗热毒蕴结,咽喉肿痛应首选
40. 生地黄、牡丹皮、黄柏、知母均可治疗的病证是
&&A.肠燥便秘
B.阴虚发热
C.风疹瘙痒
D.血瘀痛经
E.带下阴痒
41. 在下列药物中,既可清热泻火除烦,又可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药物是
42. 治疗小儿疳积,首选
&&A.青蒿、地骨皮
B.地骨皮、白薇
C.白薇、银柴胡
D.银柴胡、胡黄连
E.胡黄连、青蒿
43. 治疗寒积便秘应首选
44. 既可祛风湿,止痹痛,又可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45. 芳香化湿药多用于治疗
&&A.脾胃气滞证
B.湿阻中焦证
C.肝胆湿热证
D.肠胃湿热证
E.膀胱湿热证
46. 既可利水渗湿,又可健脾安神的药物是
47. 治疗产后乳汁不通,应首选
&&A.芒硝、麦芽
B.麦芽、木通
C.穿山甲、通草
D.通草、白术
E.穿山甲、麦芽
48. 具有回阳救逆作用,用于治疗亡阳证,应首选
&&A.附子、肉桂
B.附子、干姜
C.干姜、肉桂
D.肉桂、桂枝
E.桂枝、附子
49. 具有调经止痛作用,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应首选
50. 既可行气止痛,又可治疗虫积腹痛的药物是
51. 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善于治疗尿血的药物是
&&A.白茅根
52. 具有温经止血之功效,善于治疗妇女胞宫虚寒之崩漏下血的药物是
53. 具有开宣肺气之功效,善于治疗肺气不宣之喘咳痰多,咽痛音哑的药物是
54. 临床患者口出酸臭气,其原因是
55. 嗳气、呃逆、呕吐的共同病机是
&&A.胃气上逆
B.肝郁气滞
C.肺气上逆
D.肝气上逆
E.脾失健运
56. 外感病汗出热退身凉者,表示
&&A.邪去正安
B.风热内盛
C.气随津脱
D.汗出亡阳
E.表邪入里
57. 病人先见全身战栗,而后汗出者,称为
C.亡阳之汗
58. 疼痛不甚剧烈而绵绵不休者,称为
59. “除中”是指
&&A.久病不能进食
B.久病脾胃虚弱,食入不消
C.久病胃脘部胀满
D.久病本不能食突然能食
E.胃热消谷善饥
60. 小便频数、急而赤痛为
&&A.下焦湿热
B.下焦虚寒
E.久病体衰
61. 午后或夜间有低热,甚至有热自深层向外透发的感觉,称为
&&A.血虚发热
B.日晡潮热
C.湿温潮热
D.骨蒸发热
E.气郁发热
62. 脉来数而时止,止无定数者,是指
63. 脉充实有力,来去俱盛者,是指
64. 肿块有定处,推之不移者,为
65. 八纲中的“寒热”是指
&&A.辨病位的纲领
B.辨病性的纲领
C.辨虚实的纲领
D.辨病因的纲领
E.辨标本的纲领
66. 八纲中“虚”的含义为
&&A.正气亏虚
B.气血亏虚
C.阴液亏虚
D.虚邪中人
E.邪气不盛
67. 脾虚气陷不包括
&&A.脘腹重坠
B.食后益甚
C.喜温喜按
E.子宫下垂
& && && &&&A2型题
、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68. 某男,42岁,喘咳气涌,肺胀痛,咳痰粘稠,色黄,身搜,汗出,渴喜咳饮,苔黄,脉滑散,治疗应选用
&&A.麻杏石药汤
B.桑白皮汤
69. 某女,32岁,喘咳气急,胸闷,咳痰稀白,伴头痛、恶寒、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应选用
&&A.麻杏石药汤
B.桑白皮汤
70. 某男,52岁,喘逆口气,胸胀痛,鼻上扇,咳痰不爽,痰粘稠,身热,心烦,身痛,口渴,苔薄白,脉浮散,治水应选用
&&A.麻杏石药汤
B.桑白皮汤
71. 某男,67岁,咳嗽痰多,色白粘腻呈泡沫,短气喘息,怕风,倦怠乏力,舌淡苔薄,脉小滑,治疗应选用
&&A.越婢加半夏汤
B.苏子降气汤
D.平喘固本汤
E.真武汤合五苓散
72. 某女,70岁,呼吸浅短难继,声低气怯,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沫,胸闷心慌,形寒汗出,舌暗紫,脉沉细,治疗应选用
&&A.越婢加半夏汤
B.苏子降气汤
D.平喘固本汤
E.真武汤合五苓散
73. 某男,60岁,咳呛气急,痰少质粘,时时咯血,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口渴,烦躁易怒,胸痛,形体日渐消瘦,舌质红绛,苔薄黄,脉细数。治疗应选用
&&A.月华丸
B.百合固金丸
D.补天大造丸
74. 某女,56岁,咳嗽无力,语言低微,痰中带血,色淡红,午后潮热,面色恍白,颧红,苔薄,脉细数。治疗应选用
&&A.月华丸
B.百合固金丸
D.补天大造丸
75. 某女,42岁,干咳,痰中时有带血,量少,色红,午后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偶有盗汗,脉细。治疗应选用
&&A.月华丸
B.百合固金丸
D.补天大造丸
76. 金某,女性,46岁。胸胁胀痛,咳唾引痛,呼吸困难,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病侧肋间饱满,可见左侧胸廓隆起。舌苔薄白腻,脉沉弦,治疗应选用
&&A.小青龙汤
C.越婢加术汤
E.柴枳半夏汤
77. 钱某,男性,38岁。外感风寒后,身体沉重疼痛,肢体浮肿,恶寒无汗,咳喘,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舌苔白,麦弦紧,治疗应选用
&&A.小青龙汤
D.越婢加术汤
78. 李某,男性,48岁。心下坚满,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口舌干燥,舌苔白腻,脉沉弦,治疗应选用
&&A.苓桂术甘汤
B.柴枳半夏汤
C.小青龙汤
D.甘遂半夏汤
79. 王某,男性,40岁。蒸蒸汗出,汗液粘,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尿黄,舌苔薄黄,脉弦数,治疗应选用
&&A.玉屏风散
B.当归六黄汤
D.小柴胡汤
E.龙胆泻肝汤
80. 阎某,女性,39岁。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失眠,脉缓,苔薄白,治疗应选用
&&A.玉屏风散
C.当归六黄汤
D.龙胆泻肝汤
81. 刘某,女性,43岁。夜寐盗汗,五心烦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应选用
&&A.沙参麦冬汤
B.当归六黄汤
C.龙胆泻肝汤
D.玉屏风散
82. 张某,男性,52岁。脘腹胀闷而痛,吐血色紫黯,夹有食物残渣,口臭,黑便,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应选用
&&A.泻心汤合十灰散
B.龙胆泻肝汤
83. 肖某,女性,39岁。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舌红脉数,治疗应选用
&&A.知柏地黄丸
C.小蓟饮子
E.无比山药丸
84. 薛某,男性,29岁。鼻燥衄血,口干咽燥,咳嗽痰少,舌质红,苔薄,脉数,治疗应选用
&&A.银翘散
C.龙胆泻肝汤
85. 郭某,男性,54岁。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唇甲青紫,舌紫暗,脉涩,治疗应选用
&&A.桃仁红花煎
B.硃砂安神丸
E.天王补心丹
86. 刘某,女性,65岁。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应选用
&&A.归脾汤
B.安神定志丸
C.四君子汤
D.天王补心丹
E.血府逐瘀汤
87. 方某,女性,49岁。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应选用
&&A.安神定志丸
B.天王补心丹
C.桃仁红花煎
D.血府逐瘀汤
88. 赵某,男性,58岁。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沉涩,治疗应选用
&&A.栝蒌薤白白酒汤
B.血府逐瘀汤
89. 孙某,女性,62岁,形体肥胖。胸闷如窒而痛,痛引肩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痰多,苔浊腻,脉滑,治疗应选用
&&A.血府逐瘀汤
C.栝蒌薤白半夏汤
90. 田某,男性,48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痛剧无休止,身寒肢冷,喘息不得卧,脉象沉紧,治疗应选用
&&A.血府逐瘀汤
B.栝蒌薤白白酒汤
C.乌头赤石脂丸和苏合香丸
D.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E.参附汤合右归饮
91. 曲某,女性,37岁,不寐,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应选用
&&A.柴胡疏肝散
B.龙胆泻肝汤
C.黄连阿胶汤
E.安神定志丸
92. 关某,男性,49岁。多寐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治疗应选用
&&A.安神定志丸
D.黄连阿胶汤
93. 纪某,女性,21岁。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治疗应选用
&&A.安神定志丸
B.琥珀多寐丸
C.黄连阿胶汤
D.硃砂安神丸
94. 苏某,男性,52岁。与他人争吵后,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口噤握拳,呼吸气粗,四肢厥冷,苔薄白,脉沉伏,治疗应选用
&&A.逍遥散
B.龙胆泻肝汤
C.五磨饮子
95. 郭某,女性,46岁。与家人生气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舌红,脉沉弦,治疗应选用
&&A.柴胡疏肝散
B.龙胆泻肝汤
E.血府逐瘀汤
96. 单某,女性,37岁。因疲劳过度,突然眩晕昏仆,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舌质淡,脉沉微,治疗应选用
&&A.四味回阳饮
C.五磨饮子
D.人参养荣汤
E.甘麦大枣汤
97. 刘某,女性,49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腹胀纳呆,月事不行,大便溏,苔薄腻,脉弦,治疗应选用
&&A.龙胆泻肝汤
B.柴胡疏肝散
C.半夏厚朴汤
E.丹栀逍遥散
98. 张某,男性,59岁。咽中不适,如有异物梗阻,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胁痛,苔白腻,脉弦滑,治疗应选用
&&A.柴胡疏肝散
B.龙胆泻肝汤
C.半夏厚朴汤
D.丹栀逍遥散
E.血府逐瘀汤
99. 胡某,女性,40岁。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欲哭,时时欠伸,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治疗应选用
&&A.归脾汤
B.甘麦大枣汤
C.滋水清肝饮
D.半夏厚朴汤
E.柴胡疏肝散
100. 患者因情志不遂,出现失眠健忘,坐卧不宁,抑郁不乐,渐致神志痴呆,反应迟钝,喃喃自语,问之不答,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最佳治法为
&&A.清心涤痰,宁神定志
B.理气解郁,化痰开窍
C.养心安神,开窍解郁
D.益气养心,安神定志
E.化痰清热,和中安神
101. 患者痫证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平时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且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治宜选用
&&A.礞石滚痰丸
B.当归龙荟丸
C.牛黄清心丸
E.竹沥达痰丸
102. 杨某,45岁,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苔多薄白,脉沉弦,治疗应选用
&&A.柴胡疏肝散
B.-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C.黄芪建中汤
D.良附丸加味
103. 张某,女,70岁,进食时吞咽梗塞而痛,汤水可下,形体逐渐消瘦,口干咽燥,大便干结,五心烦热,舌质红干,脉弦细数。用何方剂
&&A.启膈散
B.五汁安中饮
D.补气运脾汤
104. 突发呕吐,伴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苔白,脉濡,治疗选用
&&A.荆防败毒散
B.新加香薷饮
C.藿香正气散
D.半夏厚朴汤
105. 热病之后,胃阴耗伤所致呃逆者,其特点为
&&A.呃声沉缓,得寒则去
B.呃声洪亮,冲逆而出
C.呃逆连声,遇怒加重
D.呃声低弱,气难接续
E.呃声急促,常不连续
106. 证见泄泻腹痛,泻而不爽,粪便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舌苔黄腻,脉滑数,最佳方剂为
&&A.葛根芩连汤
C.白头翁汤
E.痛泻药方
107. 证见痢下赤白粘冻,腹痛绵绵,心中烦热,咽干口燥,午后潮热,体虚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其病机是
&&A.痢久脾虚气陷
B.胃之气阴耗伤较甚
C.邪盛正衰,正不胜邪
D.痢久正虚,湿热留滞
E.以上都不是
108. 王某,男性,突然腹痛,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不渴,大便尚可,小便清长,舌苔白腻,脉沉紧,此种腹痛的主要受病机是
&&A.下焦受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
B.脾胃虚寒,经脉拘挛
C.脾肾阳虚,复感寒邪
D.寒凝气滞,经脉受阻
E.肾阳不足,寒邪内侵
109. 黄某,女性,吃冷饮后腹痛剧烈,用热水袋敷后痛减,口淡不渴,大便调,小便清利,舌苔白腻,脉沉紧。治法为
&&A.益气散寒,理气止痛
B.温中补虚,理气止痛
C.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D.温中健脾,理气止痛
E.益气温阳,理气止痛
& && && && && && && &&&B型题
& & 以下提供了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 110--111题共用答案
A.有汗骨蒸
B.感风寒表实无汗
C.无汗骨蒸
D.外感风寒表虚有汗
E.邪在少阳,寒热往来
110 麻黄可用于治疗&&
111 地骨皮可用于治疗&&
※ 112--113题共用答案
A.泻水逐饮,祛痰止咳
B.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C.泻下冷积,祛痰利咽
D.泻下利水,消肿散结
E.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112 甘遂的功效是&&
113 巴豆的功效是&&
※ 114--115题共用答案
A.温中散寒,回阳救逆
B.温中降逆,温肾助阳
C.温肾助阳,散寒止痛
D.补火助阳,温中降逆
E.温肺化饮,散寒止痛
114 干姜的功效是&&
115 丁香的功效是&&
※ 116--117题共用答案
116 脾胃湿痰宜选用&&
117 经络风痰宜选用&&
※ 118--119题共用答案
A.盐水炙用
118 牡蛎平肝潜阳宜&&
119 牡蛎软坚散结宜&&
※ 120--121题共用答案
A.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B.祛风解表,止血
C.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D.祛风湿,止痹痛,利水消肿
E.祛风湿,止痹痛,通鼻窍
120 羌活的功效是&&
121 防风的功效是&&
※ 122--123题共用答案
A.有汗骨蒸
B.阳明头痛
C.无汗骨蒸
D.外感风寒表虚有汗
E.邪在少阳,寒热往来
122 桂枝多用于治疗&&
123 牡丹皮多用于治疗&&
※ 124--125题共用答案
A.化瘀止血
B.收敛止血
C.凉血止血
D.温经止血
E.补气止血
124 炮姜的功效是&&
125 白及的功效是&&
※ 126--127题共用答案
A.胃痛泛酸
B.自汗盗汗
C.风湿痹痛
D.头晕目眩
E.目赤肿痛
126 牡蛎与海蛤壳均可治疗&&
127 牡蛎与龙骨均可治疗&&
※ 128--129题共用答案
B.盐水炙用
D.姜汁炙用
128 石膏清热泻火宜&&
129 龙骨与石膏收湿敛疮,治疗疮疡不敛宜&&
※ 130--131题共用答案
A.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B.疏散风热,息风止痉,明目透疹
C.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D.疏风清热,清热解毒
E.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130 菊花的功效是&&
131 柴胡的功效是&&
※ 132--133题共用答案
132 风湿痹痛见有腰膝痠软,胎动不安应选用&&
133 风湿痹痛见有腰膝痠软,水肿、小便不利应选用&&
※ 134--135题共用答案
134 寒凝气滞所致的胸闷,胁痛,寒疝腹痛应选用&&
135 厥阴肝经寒凝气滞所致的睾丸肿痛,寒疝腹痛应选用&&
※ 136--137题共用答案
B.肝郁气滞证
C.肝阳上亢证
E.脾气虚证
136 石决明多用于治疗&&
137 附子多用于治疗&&
※ 138--139题共用答案
138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伴有耳鸣应选用&&
139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伴有自汗盗汗应选用&&
一套3 答案
1B,2D,3C,4C,5E,6A,7B,8C,9E,10 C) ,11 B) ,12 D) ,13 B) ,14 C) ,15 E) ,16 B) ,17 A) ,18 B) ,19 C) ,20 D) ,21 A) ,22 E) ,23 B) ,24 C) ,25 D) ,26 B) ,27 D) ,28 D) ,29 A) ,30 E) ,31 C) ,32 B) ,33 C) ,34 E) ,35 B) ,36 A) ,37 E) ,38 C) ,39 E) ,40 B) ,41 C) ,42 D) ,43 A) ,44 E) ,45 B) ,46 A) ,47 C) ,48 B) ,49 D) ,50 E) ,51 A) ,52 B) ,53 C) ,54 A) ,55 A) ,56 A) ,57 B) ,58 B) ,59 D) ,60 A) ,61 D) ,62 A) ,63 E) ,64 B) ,65 B) ,66 A) ,67 C) ,68 B) ,69 E) ,70 A) ,71 B) ,72 D) ,73 B) ,74 C) ,75 A) ,76 D) ,77 A) ,78 D) ,79 E) ,80 B) ,81 B) ,82 A) ,83 C) ,84 B) ,85 A) ,86 A) ,87 A) ,88 B) ,89 C) ,90 B) ,91 B) ,92 C) ,93 A) ,94 C) ,95 C) ,96 A) ,97 B) ,98 C) ,99 B) ,100 B) ,101 B) ,102 A) ,103 B) ,104 C) ,105 E) ,106 A) ,107 B) ,108 D) ,109 C) ,110 B),111 A,112 E),113 C),114 A,115 B),116 C),117 D),118 E),119 E),120 C),121 A,122 D),123 C),124 D),125 B),126 A,127 B),128 E),129 C),130 C),131 E),132 C),133 D),134 A,135 B),136 C),137 A,138 B),139 C)
& && && && && &&&
& && & A1型题
& &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能够消除或减弱君、臣药毒性的药物是
&&A.反佐药
2. 下列各项,不属“八法”范畴的是
3. 方剂的组成原则可简述为
&&A.大、小、缓、急、奇、偶、重
B.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
C.补、和、攻、散、寒、热、固、因
D.君、臣、佐、使
E.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4. 下列剂型中,也常可加水煮沸取汁服用的是
5. 桂枝汤的功用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C.解肌发表,温经通阳
D.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E.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6.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解表剂的适应范围
&&A.麻疹未透
B.疮疡初起
C.痢疾初起
D.肠痈初起
E.温病初起
7. 十枣汤的功效是
&&A.泻热逐水
B.攻逐水饮
C.行气逐水
D.温阳利水
E.疏表逐水
8. 下列方剂煎煮时宜后下大黄的是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复元活血汤
9. 温脾汤中体现“制性取用”意义的药对是
&&A.大黄、甘草
B.附子、干姜
C.人参、甘草
D.大黄、附子
E.人参、大黄
10. 清暑益气汤的功效是
&&A.清暑益气,利湿化浊
B.清暑益气,透热散邪
C.清暑益气,和中止呕
D.清暑益气,清热燥湿
E.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11. 青蒿鳖甲汤与玉女煎共有的药物是
12. 逍遥散中体现养血柔肝意义的药物是
&&A.柴胡、甘草
B.熟地、阿胶
C.当归、白芍
D.麦冬、丹参
E.茯苓、白术
13. 组成中不含四君子汤四味药的方剂是
&&A.异功散
B.六君子汤
D.参苓白术散
E.补中益气汤
14. 四物汤配伍特点是
&&A.补中有散
B.升中有降
C.寒中有热
D.泻中有补
E.利中有滋
15. 功用为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方剂是
&&A.清营汤
B.犀角地黄汤
C.黄连解毒汤
D.普济消毒饮
E.白头翁汤
16. 主治心火偏亢,阴血不足之神志不安疾患的方剂是
&&A.归脾汤
C.朱砂安神丸
D.酸枣仁汤
E.天王补心丹
17. 牡蛎散组成中不包括
18. 凉膈散中佐用大黄、芒硝,体现的治法
&&A.通因通用
B.以泻代清
C.急下存阴
D.增水行舟
E.寒因寒用
19. 苏子降气汤中配伍肉桂的意义是
&&A.温肾纳气
B.温肾回阳
C.温肾行水
D.温运阳气
E.温通经脉
20. 配伍中不属寒热并用的方剂是
&&A.黄土汤
C.补阳还五汤
E.半夏泻心汤
21. 小建中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
22. 主治证病机为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气血逆乱的方剂是
&&A.镇肝熄风汤
B.天麻钩藤饮
C.大定风珠
D.羚角钩藤汤
E.地黄饮子
23. 组成中不含有滑石、甘草的方剂是
&&A.六一散
B.蒿芩清胆汤
D.小蓟饮子
24. 下列药物中,除哪味药物外,均具有清化热痰作用
25. 杏仁与桃仁均具有的功效是
&&A.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B.润肠通便,活血化瘀
C.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D.利水消肿,燥湿化痰
E.燥湿化痰,止咳平喘
26. 多用于治疗水肿的药物是
27. 忌火煅的药物是
28. 磁石与石决明的共同功效是
&&A.清肝明目
B.纳气平喘
C.平肝潜阳
D.镇静安神
E.聪耳明目
29. 既能平肝潜阳,又能镇惊安神的药物是
30. 龙骨与牡蛎的共同功效是
&&A.平肝潜阳,软坚散结
B.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C.平肝潜阳,制酸止痛
D.平肝潜阳,收湿敛疮
E.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31. 既能补血,又能止血的药物是
&&A.熟地黄
32. 在下列药物中,除哪味药物外,均具有养胃生津作用
33. 具有安蛔止痛作用的药物是
&&A.五味子
34. 具有清心除烦作用的药物是
&&A.北沙参
35. 苦味药的作用是
36. 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其原有疗效的配伍关系是
37. 与海藻相反的药物是
38. 治疗少中气下陷证,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应首选
&&A.蝉蜕、升麻
B.升麻、葛根
C.葛根、柴胡
D.柴胡、升麻
E.柴胡、蝉蜕
39. 菊花与桑叶的共同功效是
&&A.疏散风热,解毒
B.疏散风热,明目
C.疏散风热,利咽
D.疏散风热,敛汗
E.疏散风热,行气
40. 既可治疗风热感冒,又可治疗温病初起的药物是
&&A.薄荷、蝉蜕
B.麻黄、桂枝
C.荆芥、防风
D.薄荷、柴胡
E.蝉蜕、菊花
41. 在下列药物中,既可治疗肺热咳嗽,又可治疗阴虚燥咳的药物是
42. 石膏入汤剂应
C.打碎先煎
43. 龙胆草多用于治疗
&&A.湿热黄疸伴有阴肿、阴痒、带下
B.湿热黄疸伴有泻痢、呕吐
C.湿热黄疸伴有肺热咳嗽
D.湿热黄疸伴有阴虚发热
E.湿热黄疸伴有头晕头痛
44. 牛黄的内服用量是
B.0.002~0.005g
C.0.02~0.05g
D.0.2~0.5g
45. 治疗肠燥津枯便秘首选
&&A.大黄、芒硝
B.火麻仁、郁李仁
C.芒硝、杏仁
D.大黄、桃仁
E.芦荟、大黄
46. 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应首选
&&A.威灵仙
47. 既可燥湿健脾,又可祛风湿,解表的药物是
48. 在下列药物中,除哪味药物外,均具有利湿退黄作用
&&A.茵陈蒿
49. 细辛、辛夷、白芷均可治疗的病证是
&&A.巅顶头痛
B.风湿痹痛
C.寒疝腹痛
D.经行腹痛
E.鼻渊头痛
50. 治疗命门火衰,下元虚冷应首选
51. 治疗胸痹应首选
&&A.瓜蒌、薤白、桂枝
B.桂枝、薤白、木香
C.木香、沉香、瓜蒌
D.瓜蒌、枳实、薤白
E.薤白、青皮、瓜蒌
52. 既可理气调中,又可燥湿化痰的药物是
53. 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大肠热盛之便血、痔血的药物是
54. 既可化瘀止血,又可活血定痛的药物是
&&A.血余炭
55. 桑白皮、葶苈子均具有的功效是
&&A.燥湿化痰,利水消肿
B.利水消肿,泻肺平喘
C.泻肺平喘,消痰软坚
D.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E.清热化痰,润肠通便
56. 在下列药物中,除哪味药物外,均具有温化寒痰作用
&&A.白芥子
57. 具有敛肺平喘作用的药物是
58. 治疗咳嗽,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应首选
59. 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药物是
60. 具有平肝潜阳功效,治疗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伴有目暗昏花应首选
&&A.石决明
61. 既能平肝潜阳,又能软坚散结的药物是
62. 麦冬、百合的共同功效为
&&A.益胃生津
B.清心安神
C.滋肾养肝
D.补脾润肠
E.肠燥便秘
63. 阿胶可用于治疗
&&A.肺燥咳嗽
B.须发早白
C.肾虚腰痛
D.筋骨不健
E.肠燥便秘
64. 白芍、酸枣仁均可用于治疗的是
&&A.肝郁胁痛
B.神志不安
C.阴虚盗汗
D.肝阳上亢
65. 续断、桑寄生均可治疗的病证是
&&A.湿热痹
B.跌打损伤
C.胎动不安
D.月经不调
66. 山茱萸、枸杞子的共同功效为
&&A.养肝明目
B.益胃生津
D.补益肝肾
E.收敛固涩
& && && && && && && && &A2型题
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病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67. 唐某,男性,腹部胀满,疼痛剧烈,拒按,恶食,嗳腐吞酸,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实。治宜选用何方
&&A.越鞠丸
D.木香顺气丸
E.枳实导滞丸
68. 患者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饿时更甚,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其治疗方剂最佳用
&&A.大建中汤
B.小建中汤
D.附子理中丸
69. 腹痛急暴,得温痛减,遇冷更甚,口不渴,小便清利,大便自可,舌苔白腻,脉沉紧。治宜
&&A.小建中汤
B.大建中汤
D.香砂六君子汤
E.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70. 某女,脘腹胀闷疼痛,攻窜不定,痛引少腹,得嗳气则胀痛酌减,遇恼怒则加剧,苔薄白,脉弦。选用下列何方治疗
&&A.少腹逐瘀汤
B.芍药甘草汤
D.柴胡疏肝散
E.金铃子散
71. 李某,老年男性,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咣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腹中冷痛,腰膝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其治法应为
&&A.益气健脾
B.养血润肠
C.顺气导滞
D.健脾升阳
E.温阳通便
72. 患者虽有便意而难排便,临厕怒挣乏力,汗出气短,面色萎黄,神疲懒言,舌淡,脉虚弱。属于
C.气虚便秘
D.阳虚便秘
E.血虚便秘
73. 患者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咣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腹中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此便秘属
74. 患者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四肢不温,腹中冷痛,腰脊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治疗最佳方剂是
&&A.黄芪汤
E.麻子仁丸
75. 某女性,45岁,半月来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唇舌色淡,脉细。可用何方治疗
&&A.麻子仁丸
76. 患者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随情志的变动而增减,胸闷不舒,饮食减少,嗳气频作,苔薄脉弦。其治疗宜用
&&A.逍遥散
B.丹栀逍遥散
C.柴胡疏肝散
D.龙胆泻肝汤
E.血府逐瘀汤
77. 患者,男性,50岁。胁痛如刺,痛处不移,入夜尤甚,舌质紫暗,脉沉弦。其治疗宜用
&&A.膈下逐瘀汤
B.少腹逐瘀汤
C.血府逐瘀汤
D. 鳖甲煎丸
E.旋复花汤
78. 孟某,女,30岁,平素形体消瘦,性情急躁,突病胁痛口苦,纳呆泛恶,目黄尿赤,舌苔黄而腻,脉弦滑,前医用茵陈蒿汤治疗未效,此时治疗的首选方
&&A.柴胡疏肝散
B.血府逐瘀汤
C.滋水清肝饮
D.丹栀逍遥丸
E.龙胆泻肝汤
79. 患者女性,34岁。胁痛隐隐,绵绵不休,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其证候为
&&A.肝脾不调
B.肝胃不和
C.肝郁气结
D.肝阴不足
E.肝络瘀阻
80. 患者身目俱黄,黄色不鲜,头重身困,口淡不渴,胸脘痞闷,纳呆泛恶,厌油腻,大便稀溏,舌苔厚腻,脉濡缓或弦滑,其证候为
&&A.湿热兼表型黄疸
B.寒湿阻遏型黄疸
C.脾亏血虚型黄疽
D.湿热蕴蒸,湿重于热型黄疽
E.温热蕴蒸,热重于湿型黄疸
81. 患者发病迅速,黄疸急速加深,身目呈深黄色,高热口渴,小便深黄,脘腹满胀,疼痛拒按,烦躁不安,衄血便血,身发斑疹,舌质红绛,苔黄褐而干燥,脉弦数。治疗首选
&&A.茵陈蒿汤
B.甘露消毒丹
C.茵陈五苓散
D.大柴胡汤
82. 患者身目俱黄,黄色鲜明,身热口渴,腹部胀满,口干而苦,恶心欲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数。其治法是
&&A.清热利湿,佐以通便
B.清热化湿,凉血解毒
C.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D.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E.健脾和胃,温化寒湿
83. 患者身目俱黄,其色鲜明,发热微恶风寒,全身不适,身痛,小便短少而黄,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治疗的主方为
&&A.茵陈蒿汤
B.茵陈四苓散
C.大黄硝石汤
D.栀子柏皮汤
E.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84. 王某,女性,65岁。身目俱黄,色暗晦,食少纳呆,脘闷腹胀,神疲畏寒,大便不实,舌淡苔白腻,脉濡缓。其治法是
&&A.清热利湿,佐以通便
B.清热化湿,凉血解毒
C.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D.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E.健脾和胃,温化寒湿
85. 田某,男,37岁。因劳累后受寒,出现发热恶寒,胸闷脘胀,继而身目皆黄,小便黄赤,舌苔白腻,脉浮,治疗的最佳方剂为
&&A.银翘散
D.荆防败毒散
E.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86. 患者高热神昏,身目色深黄,胁痛腹胀,躁动,鼻衄发斑,便秘,舌质红绛,苔黄褐干燥,脉弦数。其治疗首选
&&A.犀角散合安宫牛黄丸
B.甘露消毒丹
C.茵陈蒿汤
E.大承气汤
87. 某女,平素心情抑郁,证见腹部结块,或左或右,走窜不定,按之略痛,脘胁不舒,嗳气频作,脉弦,苔薄,证属
&&A.积证(气结血瘀)
B.积证(气滞血阻)
C.聚证(气滞血瘀)
D.聚证(食浊阻滞)
E.聚证(肝气郁滞)
88. 患者腹胀时痛,便秘,纳呆,时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按之则胀痛更甚,苔腻,脉弦滑,应诊断及证候为
&&A.气结血阻型积证
B.气滞血阻型积证
C.食滞痰阻型聚征
D.肝气郁滞型聚证
E.肝气挟痰型聚证
89. 患者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面色萎黄,肌肉瘦削,饮食大减,舌质淡紫,苔暗,脉弦细。宜用治疗选方为
&&A.八珍汤
C.膈下逐瘀汤
D.八珍汤合化积丸
E.膈下逐瘀汤合八珍汤
90. 患者积块较大,按之觉硬,痛处不移,面暗消瘦,体倦乏力,饮食减少,时有寒热,女子经闭不行,舌青紫,脉弦滑。首选方为
&&A.四七气汤
D.木香顺气散
E.膈下逐瘀汤
91. 某女,55岁。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面色萎黄,肌肉削瘦,饮食大减,舌质淡紫,苔光无苔,脉细数。证候为
&&A.肝气郁滞型聚证
B.食浊阻滞型聚证
C.气滞血阻型积证
D.气结血瘀型积证
E.正虚瘀结型积证
92. 患者老年女性,腹痛,腹中有积块6个月。现积块增大,按之硬,痛处不移,面暗消瘦,倦怠乏力,纳少,时有寒热,经闭不行,舌青紫,有瘀点,脉弦滑。应诊断及证候为
&&A.食浊阻滞型聚证
B.肝气郁滞型聚证
C.气滞血阻型聚证
D.瘀血内结型积证
E.正虚瘀结型积证
93. 患者腹部胀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疼痛,纳呆食少,食后作胀,嗳气,小便短少,苔白腻,脉弦。其治法为
&&A.疏肝理气,行湿散满
B.疏肝理气,攻下逐水
C.疏肝理气,清热利湿
D.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E.疏肝理气,凉血化瘀
94. 患者腹部胀大半年余,胁下胀痛不适,纳减,食后腹胀,尿少,下肢微月中。检查:面色晦暗,周身皮肤发黄,腹胀大,胁下可触及肿块,双下肢按之微肿,脉弦细,舌苔白腻,应诊断为
95. 患者腹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小便短少,纳食减少,食后作胀,嗳气,舌苔白腻,脉弦。诊断为
&&A.水湿浸渍型水肿
B.寒湿困脾型臌胀
C.气滞湿阻型臌胀
D.肝郁气滞型臌胀
E.肝气郁结型胁痛
96. 患者腹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小便短少,纳食减少,食后作胀,嗳气,苔白腻,脉弦。其治疗方剂是
&&A.五苓散
C.调营饮加减
D.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E.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97. 患者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脘胀闷,得热稍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小便少,大便溏,苔白腻,脉濡。其治疗的主方为
&&A.调营饮
D.柴胡疏肝散
E.中满分消丸
98. 患者胀痛多年不愈,近月来腹大坚满,脘腹撑急难忍,颊热口苦,渴而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溏垢,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数。其主方为
&&A.中满分消饮合茵陈蒿汤
B.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C.大七气汤合失笑散
D.木香顺气散
E.丹栀逍遥散、
99. 患者腹大胀满,青筋显露,面色晦暗,唇紫,心烦口干,失眠,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宜选用方剂
&&A.调营饮
C.六味地黄丸
D.中满分消丸
E.六味地黄丸合膈下逐瘀汤
100. 患者头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治疗最佳方剂是
&&A.羌活胜湿汤
B.川芎茶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李子奥斯卡获奖感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