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十大私人飞机机算什么,私人卫星都上天了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387617',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国内首颗私人卫星上天,未来还可能开直播赚钱
摘要:以后,私人也可以发射卫星了! 如今拥有私人飞机对于大家来说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但您听说过私人卫星吗?就在昨天下午15点51分,我国国内首颗私人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据卫星的主人称,它不仅可以和外星球肩并肩,而且未来还可能开直播赚钱。今年,民用商业航空可谓投资界的一颗新星,不仅获政策的支持,也被资本疯狂追逐。从这颗刚刚升空的私人卫星,仿佛看到了一个行业新风口进入爆发期。厉害了!国内首颗私人卫星发射卫星发起者、御风资本董事长冯仑日前在京宣布,日,“风马牛一号”搭载长征二号丁火箭在酒泉发射。下面是央视财经频道记者宁坤在发射现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带来的报道↓↓记者 宁坤:“刚刚发射的火箭一共运载了七颗卫星升空,其中的风马牛一号就是国内的首颗私人卫星。不过这颗卫星长度仅有30厘米,相当于一个鞋盒的大小,重量也不到4千克。 ”风马牛一号主要搭载了4K全景摄像头,可以呈现360度太空高清照片,卫星入轨后将每天过境中国三次,向地球实时传输音频和图片内容。卫星的主人冯仑想用它来实现卫星和手机互动娱乐的结合,探索媒体的新玩法。 花500万发射一颗私人卫星图啥,如何盈利?
阅读下一篇
10秒后自动跳转私人飞机算什么,私人卫星都上天了…
私人飞机算什么,私人卫星都上天了…
如今拥有私人飞机对于大家来说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但您听说过私人卫星吗?前天下午15点51分,我国国内首颗私人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据卫星的主人称,它不仅可以和外星球肩并肩,而且未来还可能开直播赚钱。今年,民用商业航空可谓投资界的一颗新星,不仅获政策的支持,也被资本疯狂追逐。从这颗刚刚升空的私人卫星,仿佛看到了一个行业新风口进入爆发期。厉害了!国内首颗私人卫星发射成功日,由御风资本董事长冯仑发起的“风马牛一号”搭载长征二号丁火箭在酒泉发射并宣布成功。该卫星是世界首颗全景卫星,中国第一颗私人卫星。这颗卫星配备了4K高清全景摄像头,可以呈现360度太空高清照片。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该卫星拥有可承载用户原创内容的数字空间,能与大众进行互动。卫星入轨后,将每天过境中国三次,向地球实时传输音频和图片内容。卫星的主人冯仑想用它来实现卫星和手机互动娱乐的结合,探索媒体的新玩法。花500万发射一颗私人卫星图啥?如何盈利?通过卫星直播获得收入,是冯仑曾设想过的主要的商业模式之一。其他想法则足够脑洞大开,比如将逝者的DNA信息存入卫星发射到太空中,甚至发射一个智能机器人到月球上,画一个中国地图圈地,取回月球上的土壤。“如果我们新的内容生产和商业模式,最后判断在经济上有价值,能收回成本或者有一部分盈利。这种情况下我们马上就可以再发。毕竟是企业,我不是拿着钱打水漂玩的。”冯仑表示,目前因为审批还有一些限制,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事现在没有做成。原来想做太空直播,比如直播陨石或者某个天文现象。也许第二个卫星,我换一个地方发射,可能就能看直播了,我再开发一个APP给你,比如说一块钱看一分钟,我们当时就想,要是有一千万人看,我就赚钱了。“比如说卫星直播,如果我们有一个卫星在天上能够直播2月1日的赤月,我们这个付费去看,肯定是一个非常好的效益。”研制发射这样一颗卫星的成本,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主要包含了研制、发射和后期运行维护几方面的费用,总投入在五百万元人民币以内。不过冯仑表示,此次发射的卫星将主要用于公益和教育,主要是作为尝试探索,在未来后续的卫星上再考虑实现商业化盈利。怎样才有资格能发射一颗私人卫星呢?怎样才有资格能发射一颗私人卫星呢?其实审批工作并没有限制发射的主体,这次“风马牛一号”的审批也只用了半年多时间。私人卫星发射背景:军民融合推进,民用商业航天相关领域逐步放开2018年是航天产业的一个风口。随着国内军民融合的提出,航天产业逐步进入政策密集期,火箭和卫星领域开始向民营资本放开,已有多家国内商业航天企业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迅速崛起。“风马牛一号”从应用层端探索卫星应用的商业模式与应用场景,并将卫星应用于教育、媒体、公益等多个方面结成,成为其中的有益探索。相比在美国已经出现的运载或观测星座的成熟商业航天项目,国内相关领域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每年国内发射的卫星当中有7成左右是政府主导或军用,但随着军民融合逐步推进,民用商业航天相关领域也在逐渐放开,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长。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付志恒:过去卫星称作皇冠上的明珠,现在已经进入平民了,国内来讲目前还未看到商业航天公司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在未来国家肯定会出台更多鼓励的政策来支持商业航天的发展。全球风投疯狂注资民用商业航天这是要“发”啊?风马牛卫星一号的背后,是商业航天越来越多受到全球关注,全球以及中国的卫星、火箭公司陆续冒出。一份机构报告显示,去年全球近120家风投为商业航天公司提供了39亿美元的投资,创下了历史记录。在这些投资者中,包括了软银集团孙正义、SpaceX创始人马斯克、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等商业大佬。责编:王京源编审:刘志军、李锐来源:央视财经
热文排行榜私人飞机已不稀奇…国内首颗私人卫星上天!耗费500万,未来可能开直播赚钱
私人飞机不是什么新鲜的事,
但你听说过私人卫星吗?
就在昨天下午15点51分,
我国国内首颗私人卫星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
据卫星的主人称,
它不仅可以和外星球肩并肩,
而且未来还可能开直播赚钱。
鞋盒大小的卫星,用来做啥?
今年,民用商业航空可谓投资界的一颗新星,不仅获政策的支持,也被资本疯狂追逐。
从这颗刚刚升空的私人卫星,仿佛看到了一个行业新风口进入爆发期。
厉害了!国内首颗私人卫星发射
卫星发起者、御风资本董事长冯仑日前在京宣布,日,“风马牛一号”搭载长征二号丁火箭在酒泉发射。
火箭一共运载了七颗卫星升空,其中的风马牛一号就是国内的首颗私人卫星。不过这颗卫星长度仅有30厘米,相当于一个鞋盒的大小,重量也不到4千克。
风马牛一号主要搭载了4K全景摄像头,可以呈现360度太空高清照片,卫星入轨后将每天过境中国三次,向地球实时传输音频和图片内容。卫星的主人冯仑想用它来实现卫星和手机互动娱乐的结合,探索媒体的新玩法。
花500万发射一颗私人卫星图啥,如何盈利?
通过卫星直播获得收入,是冯仑曾设想过的主要的商业模式之一。其他想法则足够脑洞大开,比如将逝者的DNA信息存入卫星发射到太空中,甚至发射一个智能机器人到月球上,画一个中国地图圈地,取回月球上的土壤。
“如果我们新的内容生产和商业模式,最后判断在经济上有价值,能收回成本或者有一部分盈利。这种情况下我们马上就可以再发。”冯仑说,“毕竟是企业,我不是拿着钱打水漂玩的。”
“目前因为审批还有一些限制,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事现在没有做成。原来想做太空直播,比如直播陨石或者某个天文现象。也许第二个卫星,我换一个地方发射,可能就能看直播了,我再开发一个APP给你,比如说一块钱看一分钟,我们当时就想,要是有一千万人看,我就赚钱了。
比如说卫星直播,如果我们有一个卫星在天上能够直播2月1日的赤月,我们这个付费去看,肯定是一个非常好的效益。”御风资本董事长 冯仑分析说。
研制发射这样一颗卫星的成本,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主要包含了研制、发射和后期运行维护几方面的费用,总投入在五百万元人民币以内。不过冯仑表示,此次发射的卫星将主要用于公益和教育,主要是作为尝试探索,在未来后续的卫星上再考虑实现商业化盈利。
怎样才有资格能发射一颗私人卫星呢
其实审批工作并没有限制发射的主体,这次“风马牛一号”的审批也只用了半年多时间。
首先要拥有能研发出符合技术标准卫星的专业团队,然后将卫星需要搭载的功能上报相应主管部门审批,再找到发射服务方付费安排火箭上的位置,最后在气象等因素都合适时,按计划完成发射。据了解,目前国内约有3、40三四十家从事卫星相关业务的民营企业,但真正能制造卫星的企业只有不到十家。
北京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北:未来大量的这种小卫星来实现一个大卫星所做的功能,这种业务要求呢我们用实验室或者说用作坊这种一个一个来做的这种方式产品是做不出来的,所以我们的方向一定是把它做成一个标准化、体系化、平台化、批量化生产。
私人卫星发射背景:
军民融合推进,民用商业航天相关领域逐步放开
2018年是航天产业的一个风口。随着国内军民融合的提出,航天产业逐步进入政策密集期,火箭和卫星领域开始向民营资本放开,已有多家国内商业航天企业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迅速崛起。“风马牛一号”从应用层端探索卫星应用的商业模式与应用场景,并将卫星应用于教育、媒体、公益等多个方面结成,成为其中的有益探索。
相比在美国已经出现的运载或观测星座的成熟商业航天项目,国内相关领域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每年国内发射的卫星当中有7成左右是政府主导或军用,但随着军民融合逐步推进,民用商业航天相关领域也在逐渐放开,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付志恒:过去卫星称作皇冠上的明珠,现在已经进入平民了,国内来讲目前还未看到商业航天公司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在未来国家肯定会出台更多鼓励的政策来支持商业航天的发展。
风马牛卫星一号的背后,是商业航天越来越多受到全球关注,全球以及中国的卫星、火箭公司陆续冒出。一份机构报告显示,去年全球近120家风投为商业航天公司提供了39亿美元的投资,创下了历史记录。在这些投资者中,包括了软银集团孙正义、SpaceX创始人马斯克、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等商业大佬。
本文来源:央视财经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太空飞来六个字:这行业要发 私人也可以发射卫星_凤凰资讯
太空飞来六个字:这行业要发 私人也可以发射卫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太空飞来六个字:这行业要发啊!私人也可以发射卫星啦,有人说很赚钱.. 如今拥有私人飞机对于大
原标题:太空飞来六个字:这行业要发啊!私人也可以发射卫星啦,有人说很赚钱..&如今拥有私人飞机对于大家来说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但您听说过私人卫星吗?就在昨天下午15点51分,我国国内首颗私人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据卫星的主人称,它不仅可以和外星球肩并肩,而且未来还可能开直播赚钱。今年,民用商业航空可谓投资界的一颗新星,不仅获政策的支持,也被资本疯狂追逐。从这颗刚刚升空的私人卫星,仿佛看到了一个行业新风口进入爆发期。厉害了!国内首颗私人卫星发射成功卫星发起者、御风资本董事长冯仑日前在京宣布,日,&风马牛一号&搭载长征二号丁火箭在酒泉发射。下面是央视财经频道记者宁坤在发射现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带来的报道&&记者宁坤:&刚刚发射的火箭一共运载了七颗卫星升空,其中的风马牛一号就是国内的首颗私人卫星。不过这颗卫星长度仅有30厘米,相当于一个鞋盒的大小,重量也不到4千克。 &风马牛一号主要搭载了4K全景摄像头,可以呈现360度太空高清照片,卫星入轨后将每天过境中国三次,向地球实时传输音频和图片内容。卫星的主人冯仑想用它来实现卫星和手机互动娱乐的结合,探索媒体的新玩法。&花500万发射一颗私人卫星图啥,如何盈利?通过卫星直播获得收入,是冯仑曾设想过的主要的商业模式之一。其他想法则足够脑洞大开,比如将逝者的DNA信息存入卫星发射到太空中,甚至发射一个智能机器人到月球上,画一个中国地图圈地,取回月球上的土壤。&如果我们新的内容生产和商业模式,最后判断在经济上有价值,能收回成本或者有一部分盈利。这种情况下我们马上就可以再发。&冯仑说,&毕竟是企业,我不是拿着钱打水漂玩的。&&目前因为审批还有一些限制,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事现在没有做成。原来想做太空直播,比如直播陨石或者某个天文现象。也许第二个卫星,我换一个地方发射,可能就能看直播了,我再开发一个APP给你,比如说一块钱看一分钟,我们当时就想,要是有一千万人看,我就赚钱了。比如说卫星直播,如果我们有一个卫星在天上能够直播2月1日的赤月,我们这个付费去看,肯定是一个非常好的效益。&御风资本董事长冯仑分析说。研制发射这样一颗卫星的成本,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主要包含了研制、发射和后期运行维护几方面的费用,总投入在五百万元人民币以内。不过冯仑表示,此次发射的卫星将主要用于公益和教育,主要是作为尝试探索,在未来后续的卫星上再考虑实现商业化盈利。 &怎样才有资格能发射一颗私人卫星呢?怎样才有资格能发射一颗私人卫星呢?其实审批工作并没有限制发射的主体,这次&风马牛一号&的审批也只用了半年多时间。&首先要拥有能研发出符合技术标准卫星的专业团队,然后将卫星需要搭载的功能上报相应主管部门审批,再找到发射服务方付费安排火箭上的位置,最后在气象等因素都合适时,按计划完成发射。据了解,目前国内约有3、40三四十家从事卫星相关业务的民营企业,但真正能制造卫星的企业只有不到十家。&北京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北:未来大量的这种小卫星来实现一个大卫星所做的功能,这种业务要求呢我们用实验室或者说用作坊这种一个一个来做的这种方式产品是做不出来的,所以我们的方向一定是把它做成一个标准化、体系化、平台化、批量化生产。&私人卫星发射背景:军民融合推进,民用商业航天相关领域逐步放开2018年是航天产业的一个风口。随着国内军民融合的提出,航天产业逐步进入政策密集期,火箭和卫星领域开始向民营资本放开,已有多家国内商业航天企业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迅速崛起。&风马牛一号&从应用层端探索卫星应用的商业模式与应用场景,并将卫星应用于教育、媒体、公益等多个方面结成,成为其中的有益探索。相比在美国已经出现的运载或观测星座的成熟商业航天项目,国内相关领域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每年国内发射的卫星当中有7成左右是政府主导或军用,但随着军民融合逐步推进,民用商业航天相关领域也在逐渐放开,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长。&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付志恒:过去卫星称作皇冠上的明珠,现在已经进入平民了,国内来讲目前还未看到商业航天公司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在未来国家肯定会出台更多鼓励的政策来支持商业航天的发展。&全球风投疯狂注资民用商业航天这是要&发&啊?风马牛卫星一号的背后,是商业航天越来越多受到全球关注,全球以及中国的卫星、火箭公司陆续冒出。一份机构报告显示,去年全球近120家风投为商业航天公司提供了39亿美元的投资,创下了历史记录。在这些投资者中,包括了软银集团孙正义、SpaceX创始人马斯克、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等商业大佬。&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79427
播放数:200116
播放数:172252
播放数:5808920点击切换各地市新闻内容
点击按钮取消订阅
  如今拥有私人飞机对于大家来说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但您听说过私人卫星吗?  就在昨天下午15点51分,我国国内首颗私人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  据卫星的主人称,它不仅可以和外星球肩并肩,而且未来还可能开直播赚钱。  今年,民用商业航空可谓投资界的一颗新星,不仅获政策的支持,也被资本疯狂追逐。  从这颗刚刚升空的私人卫星,仿佛看到了一个行业新风口进入爆发期。  厉害了!国内首颗私人卫星发射  卫星发起者、御风资本董事长冯仑日前在京宣布,日,“风马牛一号”搭载长征二号丁火箭在酒泉发射。  下面是央视财经频道记者宁坤在发射现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带来的报道↓↓  记者 宁坤:“刚刚发射的火箭一共运载了七颗卫星升空,其中的风马牛一号就是国内的首颗私人卫星。不过这颗卫星长度仅有30厘米,相当于一个鞋盒的大小,重量也不到4千克。 ”  风马牛一号主要搭载了4K全景摄像头,可以呈现360度太空高清照片,卫星入轨后将每天过境中国三次,向地球实时传输音频和图片内容。卫星的主人冯仑想用它来实现卫星和手机互动娱乐的结合,探索媒体的新玩法。  花500万发射一颗私人卫星图啥,如何盈利?  通过卫星直播获得收入,是冯仑曾设想过的主要的商业模式之一。其他想法则足够脑洞大开,比如将逝者的DNA信息存入卫星发射到太空中,甚至发射一个智能机器人到月球上,画一个中国地图圈地,取回月球上的土壤。  “如果我们新的内容生产和商业模式,最后判断在经济上有价值,能收回成本或者有一部分盈利。这种情况下我们马上就可以再发。”冯仑说,“毕竟是企业,我不是拿着钱打水漂玩的。”  “目前因为审批还有一些限制,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事现在没有做成。原来想做太空直播,比如直播陨石或者某个天文现象。也许第二个卫星,我换一个地方发射,可能就能看直播了,我再开发一个APP给你,比如说一块钱看一分钟,我们当时就想,要是有一千万人看,我就赚钱了。  比如说卫星直播,如果我们有一个卫星在天上能够直播2月1日的赤月,我们这个付费去看,肯定是一个非常好的效益。”御风资本董事长 冯仑分析说。  研制发射这样一颗卫星的成本,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主要包含了研制、发射和后期运行维护几方面的费用,总投入在五百万元人民币以内。不过冯仑表示,此次发射的卫星将主要用于公益和教育,主要是作为尝试探索,在未来后续的卫星上再考虑实现商业化盈利。  怎样才有资格能发射一颗私人卫星呢  怎样才有资格能发射一颗私人卫星呢?其实审批工作并没有限制发射的主体,这次“风马牛一号”的审批也只用了半年多时间。  首先要拥有能研发出符合技术标准卫星的专业团队,然后将卫星需要搭载的功能上报相应主管部门审批,再找到发射服务方付费安排火箭上的位置,最后在气象等因素都合适时,按计划完成发射。据了解,目前国内约有3、40三四十家从事卫星相关业务的民营企业,但真正能制造卫星的企业只有不到十家。  北京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北:未来大量的这种小卫星来实现一个大卫星所做的功能,这种业务要求呢我们用实验室或者说用作坊这种一个一个来做的这种方式产品是做不出来的,所以我们的方向一定是把它做成一个标准化、体系化、平台化、批量化生产。  私人卫星发射背景:军民融合推进,民用商业航天相关领域逐步放开  2018年是航天产业的一个风口。随着国内军民融合的提出,航天产业逐步进入政策密集期,火箭和卫星领域开始向民营资本放开,已有多家国内商业航天企业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迅速崛起。“风马牛一号”从应用层端探索卫星应用的商业模式与应用场景,并将卫星应用于教育、媒体、公益等多个方面结成,成为其中的有益探索。  相比在美国已经出现的运载或观测星座的成熟商业航天项目,国内相关领域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每年国内发射的卫星当中有7成左右是政府主导或军用,但随着军民融合逐步推进,民用商业航天相关领域也在逐渐放开,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付志恒:过去卫星称作皇冠上的明珠,现在已经进入平民了,国内来讲目前还未看到商业航天公司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在未来国家肯定会出台更多鼓励的政策来支持商业航天的发展。  全球风投疯狂注资 民用商业航天这是要“发”啊?  风马牛卫星一号的背后,是商业航天越来越多受到全球关注,全球以及中国的卫星、火箭公司陆续冒出。一份机构报告显示,去年全球近120家风投为商业航天公司提供了39亿美元的投资,创下了历史记录。在这些投资者中,包括了软银集团孙正义、SpaceX创始人马斯克、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等商业大佬。
寻常巷陌中的身边味道
扫一扫下载山东24小时客户端
15:55:39 发布
21:12:22 发布
06:36:49 发布
05:53:58 发布
13:03:55 发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私人飞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