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在职mba教师最小年龄?

杰出人才研究生导师在职教师兼职教师
流行病与生物统计学系
环境与健康系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
社区健康与行为医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食品安全与毒理学系
&在职教师重要信息: ENGLISH&& &在上海交通大学ACM班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956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0,707分享邀请回答2803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12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类&&&&&&&别:
联&系&人:
微信扫一扫 随时问随时聊
商家地址:
- 定西路1016号银统大厦704近延安西路
担心服务没保障?注意这三步,58持续为你护航
与商家的沟通确保都已录音
与商家所有交流确保留有证据
有保障期的服务请与商家确定保障实效
温馨提示:夸大的宣传和承诺不要轻信,谨防上当受骗,提供免考、代考、办证的均是违法行为,请不要误信。
——全上海免费试听课程—免费在线咨询—有实在的成功案例—微信在线交流—独特的方法—更有力的辅导— 作为交大出版社主编,拥有***的教学和沟通能力,能好的指导高中生的语法和单词速记方法。迅速报名。名额有限。1、老师的教学资质:
潘老师华师大99年毕业专业八级97年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硬笔书法三等奖,华师大各个系之间试讲比赛二等奖。在市重点中学从事高中高考英教学18年,高级职称,上海交大出版社高中英语语法专练主编。18年的教学思考探索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用这种方法辅导的同学在高考、中考中就会脱颖而出。2、潘顶老师教学优势:
(1)老师多次参与高考英语的阅卷工作,有着丰富的教学及辅导经验,深知高中英语高考英语的知识点及重难点,能把抽象的单词词组语法等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 之具体化,从而便于学生很快地记牢这些知识。
(2)老师善于从简单的知识入手,注重英语这门语言的实际运用,注重师生互动,注重口语训练,注重兴趣 的培养,能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获得知识,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3)老师善于挖掘每个学生内在的潜能,坚决反对死学英语。老师有10多年带高三英 语的经验,潘老师相信每位同学都有提分的潜力,关键是同学们能否找到与你们相适应的老师以及该老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否把英语巧教起来,能否把兴趣 调动起来,能否把英语运用起来。3、成功案例:
A、06 年赵烨英语考出了125分半夜发信息向老师 B、09年王赢良高考英语123分
C、10年崔迪高中英语一直都在补换了几个老师都没有效果我接手后认真分析原因是以前老师只让他做题他们只管讲题这种教法早out了换了新教法进步很明 显拖腿的英语较终考了111 D、12年宋涛英语开始中游水平辅导后英语考了130分被同济录取他妈妈说如不是英语提高这么多进同济不可能(高考总分493同济分数线488) E、胥曼倩去年英语考了132高分成为老师的校友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58同城看到的,谢谢!
服务一条龙
本地生活服务大全
热门推荐:
上海在职教师交大主编一对一小班教学方法教学保证效果
.com版权所有| 京公网备案信息| |乙测资字| |违法信息举报:&&上海交通大学——交大金中人倾情奉献(有点长请淡定)
一、前言:
本报告旨在为金钟学弟学妹选择交大,填报相关专业时对该专业有更多的了解。报告内容以学长学姐对交大主流专业的介绍及体会为主,上海交大以工科著称,因而学长学姐多偏向于实务而不精于高谈阔论,在此,只能多介绍一些切身体会,多一些“干货”,希望对各位有所裨益。附录中有上海交大部分专业较官方版的各个专业介绍,诸位可各取所需。
首先,一个专业在全国排名多少多少真的很难在大学四年中有多少的感受到。简单的例子,交大安泰的管院排名全国很靠前,而经院就差很多,但是管理学院本科阶段真的学不到什么,普遍的感受是很”水”。或许校方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从10届管院就不再招收本科生而仅有研究生招生。因此在”盲从”五花八门的专业、大学排名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去了解下该排名的依据是什么,你想要的专业,你想要的本科生能享有的资源是否能够在该排名中得到体现。比如一般排名都会考虑院士的数量,而这或许就是各大高校合并成风的一个因素,交大合并了二医大后院士数量自然上升,但是交大现在自然是几乎没有院士给本科生上课的,因此这样的大学排名上升对于我这样一名经管的学生来说影响几乎没有。
因而,一点个人想法,大学专业的选择考虑更多的是这个大学这个专业客观的说能给我提供那些资源,我对这个领域、专业的学习是否真的有兴趣,我的性格是否真的适合。一个心理学的老师,本科交大机械工程与动力学院毕业,之后做了文科教授,大学交了几年去做小学校长,后来自学心理学成为心理辅导老师,很有洞察力很有魄力,说了句很震动我的话“大学四年我唯一学到的东西是我不爱这个专业”当然,这句话有些极端,但结合她的人生经历来看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职业,事业是一个非常漫长甚至苦痛的过程。每个学年都有许许多多的人在转专业,所以在开始的选择的时候也不是要抱着一定要一下就选中我的命中注定的那个专业的心态吧。尽量适合自己,尽量能让自己最好发展就好。
另外,套用一句老话“专业选进门,修行靠个人”。纵观同学校,同专业,甚至同寝室的学生,修行过程中也是众生百态,令人唏嘘不已。当然,这与每个人对未来不同的规划有关,但是值得指出的是也与某些人对未来的没有规划有关。如果能在进大学前就有个比较明确的大方向,那么很好,恭喜你,选择好的方法去努力就好。没有的话那也是很正常的,有之后的大一大二,甚至大三大四及之后的时间等着你来迷茫。但最好应该做到一点,之后的方向应该是越走越明确而非越走越模糊的。
最后一点,任何的别人的看法建议最好都只是采取参考为主的态度,不可盲目信从,切莫失去主观判断,特别是作为金华一中的学生。我的想法是希望通过收集不同人对于交大同一个专业的介绍来呈现给诸位一个更完整的交大专业体系,最终自主评判。但要求大家能擦亮眼镜,分清介绍中哪些是客观的专业的情况、条件:比如每学期学分多少,哪些课程,有哪些有思想的教授可以授课等等;哪些是结合学长学姐自己人生规划后出现的情况:比如想保研的学长可能会说“想要有出息就得读研、出国,就不得不经常熬夜看书”,想毕业直接工作的学姐可能会说“想要有前途就得尽早准备翘课实习,这样大三才能去四大,投行,毕业了才会就有几十万的年薪”。这些可能都是确实的情况,但是不一定就是和你适合选择的道路一样。所以,还是老话,请别忘了自主分析,思考。
(另有上交各位学长学姐的通讯录发给王老师,如果关于某个专业想更多了解,we are always available~)
二、目录:
1、致远学院
2、密西根联合学院
4、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
6、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机械工程与动力学院
8、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9、生物医学工程
10、临床医学八年制
11、信息安全工程
12、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三、正文:
1、致远学院:(F09 毛晓军学长 原金华一中09届理科实验班11班数学组)
致远学院下设四个班:数学班、物理学班、生命科学班和计算机科学班(原ACM班)。其中,数学班、物理学班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既具备严密和抽象的思维能力,又具备很好的物理直观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生命科学班旨在培养在具备扎实的数理知识的基础上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创新型人才。计算机科学班(原ACM班)旨在培养进行科学研究的计算机方向创新型人才。
以上一看显然是摘自官方网站里对致远学院的介绍以及定位。下面我谈一些自己对致远学院的看法。
致远学院作为上海交大的保送生提前入校后隶属的院系继承了之前的教改联读班的作用,继而成为了保送生的一个集中地。致远的成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现任校长张杰为了振兴交大的理科而兴办的。因而在各种资源的争取上自然是一路开绿灯。不管是师资还是各种出国,保研,奖学金等比例方面都有很好的政策。更兼致远的大部分教授都是千人计划回国的,他们都有在国外名校教学的经历,因而对你以后出国时的推荐信等自然是更有分量。ACM班属于交大的传统,只是从2011级开始在行政上并入致远学院,实际上的主管还是俞勇。因此下面的建议仅仅是针对数理生命班的。
对于有志于科学,想走学术路线或者想出国读研的同学来说,致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要强调的是学生本人一定要喜欢数学物理,肯在本科时候静下心学习。因为不管是在生命班还是数理班,都会又大量的数理基础课程,而且作业考试等都还是有难度的,如果不感兴趣的话学起来就会比较累了。这里要指出的一点是致远对数学班物理班的定位不是单纯的数学专业或者物理专业,而是两者兼修,各有侧重罢了。致远学院对一些大家觉得很水的通识课的学分要求没有其他学院多(一般比如经管类就要求:工科9学分,人文8学分,社科4学分),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让自己来安排,发展自我。
有些同学或许会问如果来了以后发现自己不适合而转专业的情况。原则上,除了各类试点班不能转进只能转出,其他都是可以在大一下的时候全校统一转专业。一般情况下致远的学生在成绩还可以觉得不适应这种环境主动转专业的话会可以更方便地去自己心仪的院系,但如果是未能通过每个学期的评测考试就只能被动转到数学系或者物理系(这个情况不容易出现)。最好是在决定之前多多考虑,转专业还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亲身体会!)
2.1、密西根联合学院:(F09 应岳学长金华一中09届理科实验班11物理组)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联合学院成立于2006年,是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密西根大学共同建设的工学院。包括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和机械工程两个专业。密西根学院的特色在于双学位项目(俗称2+2项目)和本硕连读项目(俗称4+1项目)。2+2项目:在密西根学院学习一年半后,学生将有机会申请参加交大-密西根双学位项目,在二年级结束后赴密西根大学工学院学习。毕业后将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密西根大学两个不同专业的学士学位。4+1项目:该项目允许交大密西根学院的部分学生在本科四年毕业后直接进入密西根大学相关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根据双方协议,参加该项目的同学不必参加GRE考试,并可以将他修读的本科学分中的(最多)6个学分直接转入密西根大学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使得学习时间能够从一年半最多缩短到一年。
密西根学院与交大其他学院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首先是全英文授课。其次是学期设置,密西根学院分春、夏、秋三个学期。在生活方面密西根学院每个寝室都有空调(这个优势快要消失了,交大其他学院的寝室也快要安装空调了)。每层楼都可以洗热水澡,不用去澡堂。通宵不断网不断电(其他平时11点断网断电,周末12点)。
密西根学院的课程覆盖的范围比较广,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或就业的领域更宽,但是课程深度和交大其他学院比起来更浅一些。在密西根学院学习还是比较累的,因为学院是三学期制度,每个学期时间较短,课程进度更快,考试更频繁,加上是英文授课,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理解。
我个人认为联院适合那些有明确出国目标的同学(尤其是对“2+2项目”感兴趣的同学),如果没有什么出国留学的意向,报联院就没有什么必要了。“2+2项目”是联院最大的特色,可以在获得交大学位的同时获得美国排名前二十的密西根大学的学位。每年报联院的同学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冲着这个项目来的,每届“2+2项目”的录取比例也是比较可观的。“2+2项目”对申请的同学有学习成绩和英语水平两方面要求。成绩方面要求GPA
3.0(满分4.0)以上,英语方面要求托福成绩88分以上(单项还有具体要求)。成绩上的要求比较容易达到,英语水平要求相对难一些。所以如果想报联院,想参加“2+2项目”的同学最好尽早准备托福。
2.2、密西根联合学院(F08 周天宇学长)
关于密西根学院(一般简称为“联院”)的概况,大家可以到学院官方网站umji.sjtu.edu.cn上去了解,师资、课程、交流项目等都有介绍,也可以到学院家长会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mjipta去更为详细地了解学院的日常生活,因此这里就不赘述,而主要谈谈我对学院的认识。
首先,联院的学分、课程要求比其他院少,但并不意味着联院的学习会比其他学院轻松。一方面,纯英语教学需要一定的适应期,不管是在听课、阅读还是和老师的交流上,效率肯定没有用中文高,因此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另一方面,在课程上,大一入学就需要学习其他学院大二甚至大三才学习的编程语言C++;数学上(特别是选择数学分析的)内容要求虽然不深,但广度很大,一学期即1/3年的内容涉及到数学系一年中学的3门课的内容;大三以后,又需要很多做很多课堂演讲、动手实验项目等。联院的作业不多,但可能让人手足无措而不知道从何下手,不是能用时间堆出来的。此外,联院管理宽松,学习有很大的自由度,而且从大一就晚上不断电不断网,也很容易使人颓废堕落。
第二,联院是一个全新的学院。联院的管理模式和其他学院有很大不同,比如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连党委书记都没有。联院的老师大部分都很年轻,本着建设一个世界一流学院的目的,和学生一起,朝气蓬勃,很有活力。除了学业,在联院更多的是接触到新的西方的价值观,比如联院非常注重诚信教育,特别是学术诚信,强调的最多的就是诚信行为准则(Honor
Code),违反一次(被发现抄袭一次),此门课的成绩就被取消了,如果违反了两次就可以开除学籍;又比如老师严格地区分私人时间(private
time)和办公室时间(office
hour),因此,尽管他们非常热情,但不愿意在课间回答问题,因为他们认为这属于他们私人的休息时间。
第三,联院有更多的机会,是一个更大的平台。因为联院是一个新兴的学院,是全国教育的试验地,也是交大的主打品牌之一,因此,相比于其他学院,在出国、参加大学生活动、比赛方面,联院有更多的机会。但是,由于联院偏重于动手实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养,在专业课的广度和深度上,联院不及其他学院,因此在国内考研上,联院处于劣势。
总之,总之,联院搞试验的南方科技大学,有风险,但也有无限希望。如果有条件,对自己的能力又有信心,联院肯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3、数学系:(F09 张哲学长金华一中09届理科实验班11班数学组)
在此,我不想谈一些诸如排名,就业率,出国率,牛校友,牛教授或者是千人计划的各种珠玉,相信便捷的互联网会告诉你一切,只是想以一个上海交大数学系的学生的角度来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务必谨慎对待,要以兴趣为主,不可屈从。如果没有想好自己的将来,那就选择数学吧。其实大学本科的数学并不是难到不可学的,所谓难是难在数学本身,如果想对数学做到精通,哪怕是仅仅一个小的分支的分支都是比登天还难的,而本科的数学学习更多的是在把数学以一个面的形式来给大家做一个全面但不很深入的介绍,相信大家有在金中实验班学科竞赛的底子,难度也不是不可接受的。可能大家普遍对数学系有一个误区,就是数学系的毕业生就是当数学老师或者当数学家,而其实这所占的比例真是少之又少,数学更多的会被当成一种工具来处理各行各业的问题,于是数学系的学生进入各大投行,咨询部门,保险公司,证券行业数见不鲜,所以说,学好数学将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JYQ说一定要写一些关于数学系的出路的东西,其实个人是很抵触的。所谓出路好坏都是看个人能力,就算是双胞胎学生以相同的分数考到同一个专业,四年之后出路很可能是天差地别的,关键是在这四年中你以你可以拿到的资源做了什么,给自己构建起了多少资本,这才是最关键的。这里只想说一句,今年六月,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数学系系主任金石教授将全职担任上海交大数学系系主任,上海交大已经可以为你提供你想要的一切资源。
& 希望能对学弟学妹们学校和专业选择有所裨益。
4.1、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F09 郑可琛学长金华一中09届理科实验班化学组)
交大这所学校总的来说学术氛围还是挺浓厚的,每天的自修教室总是人满为患,而当你六点中早起去那里转转的时候,也总是还有一些学帝早早起来背GRE。从生活方面来说,交大东区的宿舍环境还是不错的,四人一间宿舍,马上就装空调了,有单独的卫生间,阳台,而且网速非常给力。另外,交大也有一些不错的休闲的地方,思源湖,电群旁边的草坪等,这些地方环境舒适,适合自修间隙去散步走走,当然那儿的情侣也是很多的。
而什么样的同学适合交大电院呢,我觉得首先必须能刻苦学习,要有每天自修到12点再睡的准备,社团活动是否重要是根据你自己对于将来的规划。另外,要能忍得住寂寞,交大电院男女生的比例是很不平衡的,故而女生很吃香,男生想找另一半会觉得压力颇大。再次,交大电院有六个专业,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测控,电子科学与技术,其中电科和信工是差不多的,都属于EE系(electrical
engineering),将来主要从事IT界,另外投行和电研究院也是很不错的选择;电气读研的机会很少,本科就业的前景就很不错,故而大部分想本科毕业就工作的同学选择电气,将来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电力系统,强电类的专业,考公务员也挺好的;自动化课程比较少,适合想多抽空准备出国换专业的同学;计算机专业在我看来比较辛苦,要偶尔通宵编大作业,推荐对编代码比较感兴趣的同学;测控专业一般是成绩不太好的同学被调剂进去的,故而不推荐大家将来选择测控。
4.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F09 徐梦超学长金华一中09届理科实验班11班生物组)
大学快过去两年了,还是第一次有人叫我写些有关自己专业方面的东西。刚刚接到这个任务时,我猛然意识到两年(准确说是一年,大二分的专业)里我竟然没有好好考察过自己的专业。借此机会,我好好的想了想,在这里说说我的一己之见。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下称电气系)是属于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下称电院)的一个系。你们填志愿的时候,填写的应该是“电子信息类”。这个大类一共包含六个专业,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测控。等到大一下的时候会分专业,就我个人感觉,如果你对软件很感兴趣,可以考虑计算机科学,否则考虑其他五个专业。但这并不是说其他五个专业不需要编程,只是相对较少而已。也许现在说这些有些过早,这里可以给你们一个根据,想进入电院,必须要有以下几个准备或条件。
第一,对数学和物理(电磁学)要有一定的兴趣,因为基础课程中数学物理几乎占了全部。第二,想在大学里好好学习的。如果打算来混个文凭的,那还是别来了,因为在这里混个文凭也很累。第三,如果你是学信息竞赛的,并且没有厌倦,那么这里很欢迎你。而且你会有一个很好的开端,你们训练有素的编程风格我们可能大四了都写不出来。
电院的专业设置大致如此,下面介绍电气系的课程与前景。在电院里,电气系的课程强度和难度都算中等的,没有EE的变态,也没有测控自动化的清闲。而且基本属于线性分布,每个学期的专业课程都差不多,一般为5门左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SC,他们大二下专业课排满了课表,几乎天天是早上8点到晚上8点半,然而大三专业课却少得可怜,只有3门。每个专业的特点不一样,所以课程设置也不样。不知道你会喜欢那种风格?O(∩_∩)O~
具体的课程详情参见附录。
关于前景,所有大学生的前景不外乎三者:工作,读研,出国。在电气出国的比较少(相对于其他专业),保研的资格也不多。但最近国家的“卓越工程师项目”为我们系提供了三十个左右的专业硕士名额,所以保研的也就挺多的了。二级学科一共有五个,具体参见附录。工作的毕业生是电气系的大部分,而且就业前景非常好,不管是事业单位,国企,外企都吃得开。还是这句话,详情参见附录。
备注:EE指信息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CS指计算机科学。
5、微电子:(外援 yh)
微电子行业即IC行业,在当前是国家大力发展的一个行业,在国外虽然已经很成熟,但在中国方兴未艾,可以说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人才缺口也很大,因此就业前景不错。但是由于IC行业的特殊性,进入IC行业的门槛相对比较高,一般公司都要求有硕士文聘。交大微电子即使在这种大背景下建立起来的。也因为人才需求的特殊性,交大微电子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基本是1:1。
就本科而言,学院的主要培养方向也是往研究生方向培养,在本科阶段,更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全方面的涉及到微电子行业的各个方向,因此在本科阶段并不分专业方向,而在研究生时才具体细分。
也由于IC行业中西方的差距及就业门槛相对高,我们学院都鼓励学习在本科结束后继续深造,鼓励学生读研、出国。
交大微电子学院是一个比较新的学院,学院老师都是年轻有活力的老师,人都不错。而且绝大多数都有海外留学经历,所以教学方法大多比较新颖,学院的很多专业课程都值得一听。
6、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F09 吴杰飞学长金华一中09届理科实验班11班物理组)
在交大的材料学院也呆了将近2年的时间了,这里我就结合这两年的经历和一些与学长的交流来给大家作个介绍吧。交大的材料学院可以算是交大里比较元老级的学院了,只有一个专业,也就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不过到了大四的时候会有个小分流(选修金属,合金,高分子或生物材料的一系列课程)。
先介绍下材料学院的课程设置,一提起材料也许大家都会觉得这严重偏向于化学,很多高校的材料学院的确如此,但在交大,材料更偏向与物理方面。因而在课程中,物理的分量占得很重,难度要求上也较高。材料学院的课程涵盖也是十分的广泛,里面都可以依稀看到交大诸如机械,电气等学院的课程的影子。
学院规模不大,每年有130来人,但是师资力量充足和实验室条件优厚。无论你是对材料领域哪方面感兴趣,都能找到相应的教授参并与他们的课题研究。对于自身无论是动手能力还是团队合作能力的都能有极其大的提升。
正如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个名字一般,材料专业有科学以及工程这两种偏向。从每年毕业去向来看,选择工作和选择继续深造的大概是4,6开。我看过04-09年材料学院的就业统计,几乎每年都有许多个学长进入诸如钢铁,汽车,化工,半导体,快消(快速消费品),四大(投行),核电等领域。而且基本是无需担心就业问题,因为材料学院无论是就业率还是平均首年年薪在交大都是排在靠前的位置。而讲到继续深造,按现在的数据大概是一半在国内读研,一半去国外的。国内读研的我也就不多作介绍,和其他学院的国内读研情况挺类似的。这着重讲讲国外留学的吧,大体去向有3个:法国,美国,日本。留学美国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潮流,留学日本可以说是不想远离家乡,留学法国可以说是学院优势。材料学院一直和法国的许多高校有着合作,每年都有许多学生留学法国。而且也可以说,美国留学更偏向学术,科研,而法国留学更偏向与工程。
以上便是关于交大材料学院的介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7.1、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试点班:(F09
金翔学长,金华一中09届理科实验班11班物理组)
机械学院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和美国密西根大学(UM)进行全面合作,双方联合办学,共建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并招收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试点班。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试点班采用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进行办学,参照密西根大学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行双语授课(一些主课,如机械制图、高等数学、强化物理、工程学导论、工程热力学、机械振动等),部分课程由密西根大学教授直接授课(目前两年没有外国教授),并采用密西根大学的教材(部分)。
所以对于出国方面,试点班就有相当多的优惠了,部分主要出国游学项目有:美国普渡大学2+2联合培养项目(仅大二本科试点班学生);英国谢菲尔德2+2联合培养项目、澳大利亚悉尼大学2+2联合培养项目(向学校教务处申请悉尼大学的同学必须先通过学院的面试)、美国辛辛那提大学2+3联合培养项目(大二本科试点班学生、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美国普渡大学3+1+1本科生直硕联合培养项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3+1+1本科生直硕联合培养项目、美国普渡大学GEARE联合培养项目(仅大三本科试点班学生)。
&大一进入试点班的学生先要进行两年的基础学科学习,大二不需要担心选专业的问题,因为我们的专业就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但是因为主课程是英语教学,课程的实质会相对的简单,相对的就是理解和对英语的难度增加,对于英语较差的偏科同学会相对的不利(不要高积点的除外),从而导致出国的相对劣势。对于学习氛围方面,一旦进入这个专业,你会突然觉得相对的压抑,周边的学生会一直忙于自习,不会有很多的活力,这可能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原因。
&总体说来,本试点班比较适合严谨的、按部就班的、认真的、想要出国的学生。
7.2、机械工程与动力学院:(F08 朱哲康学长)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在我们08届有12个普通班和3个试点班,每个班大概34左右的人,根据高考分数录取的话试点班的成绩要求高些。交大的工科类专业开设的比较早,整体来说是具有传统的优势,这其中大部分在全国都属于前几,而我就读的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试点班)属于全国第一的位置。
自动化专业是不用继续选专业的,只是到大三下的时候会分“方向”,包括:机电方向,微机电方向,设计与制造方向,车辆方向,塑性成型方向总共5个方向。普通班和试点班是一起上专业方向的课,但是其他的基础课程是分开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试点班的课有很多课是用全英文授课,还有一部分是上课讲中文,但课件是英文的课。这是为了给试点班同学提供英语的学习氛围,将来出国的机会也比普通班的大一些。我也见过有大概10个左右的普通班学生在大一的时候提交申请表,交学校审批转到试点班,所以如果成绩不够试点班但能进普通班的话也有机会得到更好的师资力量。
其实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呢,大家都是很现实的,哪些专业对自己将来的就业能够提供最大的助力,大家就会扎堆去报,那个专业的录取标准就会相应的提高。
专业毕业后1/3出国,1/3保研或考研,剩下的直接工作居多,因为交大的牌子在这,而且有很多单位十分看好交大的工科类专业,每年都会有大型的招聘会,很多本专业的同学会在未毕业就签下一些大公司,比如上海通用公司等等。学院和普渡的交流机会比较多,香港大学2010年也开始2+2合作办学,身边也有去德国,英国,瑞典,新加坡等地交换的同学。出国2+2(交大2年,后两年去合作办学的学校学习)的机会要求会比出国交流的高,交流的机会是很多的,成绩中上的同学会有很多机会开阔自己的眼界。
交大上网是不用钱的!这是最开心的地方,不像浙大每月要交50块的上网费。
交大有空调,尽管今年刚开始准备安装,但据说暑假基本安装到位。在金中住惯空调房的话正好来交大继续美好的夏日生活。
交大交通便利,出门餐馆一条街,各种娱乐设施齐全。
8、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F09 金永青学长,金华一中09届理科实验班11班生物组)
安泰下分管院与经院,如前言所说,管院在F10开始已经不招收本科生了。而经院,下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三个专业方向。大一大二修基础课程加基础的专业课,往届一般到大二下分流,每个专业60人左右。从我们这届开始改革,大三开始选修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只要修满制定方向的课程(专业必修课,11学分作业)即可获取该方向学位。所以你有能力并且特别肯学术的话说不定可以修完两个学位。
先说下经院的课程,比起工科没有的是大物,实验,这两门都是课业很繁重的,因而之前安泰被冠以”疗养院”之名。但大一经院学的是数分(比高数难点)所以也不轻松,除了基础课外,四个学期中先后修的专业课是经济学原理/会计学/金融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经济学优化、中级宏观经济学。大三开始修专业课的相关课程就基本能顾名思义了,金融方向,国际经济贸易方向,经济学方向,但其实三者差别无非是11个学分,5、6门课罢了。
下面介绍一些客观的情况。安泰经院有6个班(一个留学生班),每班30人左右,每学年都会有很多同学转进安泰,目前为止我们班已转入4人,其他班情况也类似。而目前为止转出去的好像只有一个,热门程度可见一斑。我们班中上海的同学占一半左右,男女比例1:2.实属交大绿洲。很多上海的同学都是报送或预录的时候就填的安泰,实属比较吃香,尽管有些功利。安泰大三上学期有学院内的交换生的项目,不乏奥斯丁,UBC等名校的商学院,双方互勉学费,交流一个学期。学院内机会比较多,我们这届有42个名额,报名了38人,当然还有学校层面的游学项目。安泰大四搬到徐汇校区,离市中心比较近,实习比较方便,届时很多经济金融类企业的宣讲会就会只在那边召开,机会很多。
转进来的多,吃香无非反映了大多数人比较浮躁,但这也难免。在安泰的环境下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选择,或学术,或学生工作,或实习,前提是能保证足够坚定。总体来说,安泰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课业相对不重因而有较多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社团,学生工作,参加商业赛事,如营销大赛,创业大赛等,此类比赛体验下还是好的。当然也可以协助老师做做感兴趣的项目,PRP。但都不要对这所有的报太高的期望,每种都是经历,总结总会有收获的。
关于之后的发展也无非是就业,深造。总体来说安泰的本科就业相对有些优势,一般大二有Elite
Program,四大会计事务所一般都会过来找实习生,接受培训并在假期,他们的忙季帮忙打工,想这方面发展的是个很好的机会。
毕业后一般去向为四大,投行,证券公司,咨询公司等。相对来说安泰的面向的职业比较宽泛。
9、生物医学工程:(F08金华一中08届周翔学长)
生物医学工程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结合了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医学及生物学等方面的综合专业。所以,这个学科的学习内容很杂,我们重点学电子的课程,附带学习机械以及医学和生物学的内容,课业负担也相当重,因此想要大学要舒服一点的同学慎重考虑。
这个专业的直接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将工程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例如交大做的比较好的超声治疗,CT,MRI还有人工视觉,乃至于全世界都很热门的人工神经模仿等,都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也由于它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这个领域自诞生之后,在科研和应用两方面确实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在国内,生医工是一个新兴学科,目前开设该专业的名校大概有清华、交大、浙大和东南大学。每个学校的偏重各有不同,清华偏机电,交大偏电子,东南偏医学,浙大不清楚。现在排名一般东南是第一,交大是第二,清华第三,因此交大的生医工还是相当不错的,每年的考研分数线基本是交大最高之一,今年的分数线更是超过了上海高级金融研究院(交大最好的金融学院),由此可见,其研究生教学的优秀(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分数线高也与招生人数较少有关)。在国外,生医工是很热门的专业。在美国,生医工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随之使生医工的身价水涨船高。但这样的缺点是,第一,外国人自己念生医工的人很多,第二,中国人出国的时候电子电气专业、电脑技术专业、物理专业、生物专业甚至医学专业的学生都会去申,所以在出国时竞争非常激烈,要去好的学校深造比较困难。
以上好话讲了不少,现在开始讲坏话。
第一,有很多人质疑,生医工学习的内容过于广泛,导致基础不如定位更细的专业,比如电子学的知识不如电子专业的扎实,编程的知识不如电脑技术专业的扎实,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如果你是想本科毕业之后走技术路线就业,那么生医工的竞争力显然不如其他工科专业。虽然近年来,生医工相关的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好,例如强生医疗、通用电气医疗、飞利浦医疗、西门子医疗、迈瑞、理邦等都在飞速发展,但终究比不上电子电气已经发展成熟的市场大。总体上讲,在就业上,本科的生医工不如本科的电院学生。
第二,生医工在国内是一个新兴学科,因此很多人对它并不了解。生物医学工程,这个专业的主体不是生物,不是医学,而是工程,当你对别人说起你的专业时常常需要大费周章地解释,这些都是小问题。新兴在意味着发展潜力的同时,也往往意味着风险。这其实是第一个缺点的进一步延伸,即,如果想要稳妥地规划自己道路,比如要学得不太累,然后能找到个安稳的工作,待遇不差就行了,那建议你去了解一下交大电院的电气专业。而选择生医工,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交大生医简介:接下来,对交大的生医工作进一步的说明。交大的生医工是建立在电子工程的基础上的,同时涉猎范围很广,包含生物、医学、机械等等。这样的坏处已经在上面有了阐述,当然也有一定的好处。第一,你可以尽可能多地接触各方面的知识,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深入学习。所以,每年毕业的生医工同学去的方向很多,有去医学领域的,有去电子领域的,有去机械领域的等等。第二,你可以构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很显然的一点是,学电脑技术的人不懂硬件,学电子电气的人不懂软件,而学生医工的人两者软硬件都要掌握。在交大的生医工学院,硬件有相应的微型计算机相关老师的实验室,软件有图像处理等的实验室,另有稍偏理论的生物热力学,生物光子学等等,能提供相当好的学习平台。而且,交大生医工的软件学习,主要集中在工程应用软件的编程上,而电脑技术专业的软件学习,主要集中在系统构架上,二者还是有较大差别的。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两点优势完全建立在你能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上,如果做不到,就是扯淡了。
交大生医工毕业走向:这个问题大概是所有同学都很关心的,我分两个方向讲。
第一,就业。生医工的本科就业,在交大工科里面应该算中等。主要是因为,如果想要进入医疗仪器领域工作,本科学历是不够的,如果进入其他领域工作,大部分人的专业知识又比不过其他专业的,这一点在前面已有阐述。而如果以后的就业方向是考公务员或者完全抛弃技术路线,那就与专业没有太多关系,而看个人的素质了。
生医工的研究生就业,在交大横向比较我不太清楚,但我个人知道的,硕士研究生就业属于供不应求的情况,基本还没毕业就能找到工作,领域也基本在医疗仪器方面。
第二,深造。生医工的总体出国情况不是很好,主要原因就是竞争太激烈。当然每年也会有厉害的同学去约翰霍普金斯(生医工专业排名美国第一)什么的。值得一提的是,大家要好好考虑出国这个问题,一般来说,容易出国的专业,在国外也不好混,好的专业一般都是不容易出国的。一大部分人会选择保研,毕竟交大生医工的研究生水平还是不错的,就业情况近年来还在越来越好。
总的来说,生医工适于打算在大学里再多花时间在学习上,数学物理比较好,对工程感兴趣,同时打算在本科后继续深造的同学。
另外,选择专业是一个很重要的抉择,在做决定的时候,可以多问问身边的老师,相关领域的专家,或者学姐学长们,不要轻信网络上的资料,不要轻信报纸传媒上的说明。
最后,祝学弟学妹们考出好成绩!
10.1、临床医学八年制(英语)专业:(F08黄佳慧学姐)
交大医学院前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05年并入交大,临床医学专业现排名全国第一。临八专业第一年在闵行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如数理化生……),第二年起回卢湾校区(市中心)学习医学基础课程,大五进入本科实习阶段(瑞金、仁济或六院),大六选导师(交大附属十二家医院),在三年内完成硕博连读。
建议想选此专业的同学,一定要对医学有极高的热情,对于现今医患关系的紧张形势有所了解并有心理准备。八年连读虽省去了考研的烦恼(考研确实很痛苦),但也意味着你的人生就在你作出这一选择的时候就已经基本确定了。选择此专业也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毕竟要在八年内完成别人5+3+3=11年的课程,肯定非常辛苦。医学院的课特别多,大多是靠死记硬背,而且不得不背。
如果你有选择医学的决心,不得不说交大医学院实力的确很强,今年1月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振义院士就是交大医学院的,可以说交大和医学院合并大大提升了交大的综合实力,尤其是科研方面。附属医院的实力也很强。个人觉得交大医学院比浙大强多了~不过如果想在杭州工作的同学,在杭州本地学医会积攒比较多的人脉,可能会比较有优势。
还有很多同学会关心出国,出国交流的机会不少,但多为短期,大多是在实习阶段的临床见习,也有实验室项目。若以后想出国学医,难度比较大。在美国行医要通过美国医生执业医师考试(USMLE),很难考,需要尽早做好规划。
总而言之,一定要确定自己对医学抱有极高的热情,再做这个决定,八年可不是开玩笑的。
10.2、临床医学八年制(法语)专业:(F08 王郁彧学姐)
上海交大医学院地处繁华的市中心,前身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于05年6月和上海交大合并。官方排名是医学院中第四,坊间也有说超越复旦的,因为交医的科研成果非常丰盛。附属医院包括7所综合性附属医院及5所专科性附属医院。
二医大由原本的震旦大学衍生而来,和法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开设了以法语为第二外语的法语八年制专业。相对普通八年制来说更受学校重视(专业课方面差别不大),可以说是医学院的头牌专业。
教学安排方面,由于是06年刚成立的专业(之前一直都是7年制硕士班),前几年课程的安排在不断的变化,现在基本稳定下来了。大一主要学习法语,地点是卢湾医学院校区。我们专业不去闵行校区,所以嘞在物理化学方面的必修课要求会低一点,比较悲催的就是不能体验综合性大学的生活了。大二开始学习医学方面知识,大三末收拾东西搬去医院进行临床方面的学习。大五左右选导师和专业方向(心内,外科,妇科等)。在通过了法语等级考试的情况下呢,大七可以有机会去法国学习。毕业后拿MD学位。
对于那些想去本部学习成绩也又不太够的人来说,医学院也可以作为一个跳板,大一末可以选择转去本部,不过就是要重新从大一读起就是了。
再谈一谈校园环境吧,客观的说卢湾区的校园没什么环境,配备篮球场、足球场,食堂只有一个,菜色很稳定。因为地处市中心,地皮太小了,骑车还不如走路快。校外周边吃喝玩乐的地方比较多,交通也很方便。
还有什么详细情况想了解的可以联系我:
11、信息安全工程:(外援wkh)
课程的设置,就是跟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详见上)的课程差不多,只不过在此基础上加上信安特色的基础课,可以在交大官方网站上查到,其实课程安排并不是很重要,主要看自己喜爱哪方面,大学是自由的。如果喜欢竞争,宁为豹尾,就去大院,机会多,竞争激烈,诸如电院,机械(这些大院是下设很多专业的);如果喜欢小院,宁为鸡首,就来信安,温馨安逸,也免去选择大二选择专业的压力。
其实出国是电院更好点,想出国的人多,竞争激烈的同时能互相鼓励,如果自制力比较强,且很有目标性,两者都无所谓。关于考研,一般如果为了考研容易,都会选择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当然这个也无所谓,相信在大学里有足够自制力的可以争取保研机会,相对而言考本校的研究生还是不是非常难的。至于工作,信安出去的还不错,不过由于学的东西有点杂,所以至今出去找工作,什么种类都有,从IT工程师,到投行,再至公务员都有,当然以IT为主。总的来说,大院有大院的特色,小院有小院的风格,能把握自己,不喜欢太竞争激烈,来小院吧,如果自我克制不强,需要互相竞争鼓励提高的,去大院吧,大牛多,可学习的对象也多。除了这个外,再选择自己的兴趣和将来的方向就行,毕竟机械与电院出来的专业方向差很多的。
& 附大三课程:
信安大一大二和电院课程一样
大三上(03级)课程如下
& 信息安全的数学基础(1)& IS201& 必修 3 54 √
&&编译原理(C类)& IS203& 必修 3 54 √
&&计算机通信网络& IS204& 必修 2 36 √
&&数字信号处理(E类)& IS210& 必修 3 54 √
&&通信原理(C类)& IS211& 必修 2 36 √
&&数据库原理& IS214& 必修 2 36 √
&&网络安全基础& IS215& 必修 3 54 √
&&Windows安全原理与技术& IS219& 必修 3 54 √
&&信息安全科技创新(2)& IS497& 必修 3 54 √
&&法律基础& LA001& 必修 1.5 36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类)& MA031& 必修 2.5 45 √
&&形势与政策& TH009& 必修 1 18 &&
12、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外援:lyh)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下设六个系,分别是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工程力学系,土木工程系,建筑学系,国际航运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系。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业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的策源地。现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新船型与新概念海洋工程结构物研发设计、各种海洋工程开发技术与装备研发、数字化造船等先进造船技术研究、流体力学与结构力学等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理论、船舶与海洋工程先进实验、海洋资源开发水下技术与装备、水声探测与对抗、船舶动力装置等方向。
工程力学系的研究领域包括高速水动力学、流动噪声与控制、计算流体力学、先进材料力学行为、疲劳损伤与计算力学、智能结构与复合材料力学、多体系统动力学与控制、航天器姿态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振动与震动控制的理论及应用等。
土木工程注重基础理论以及实践相结合能力培养,在钢结构性能、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地下工程、岩土工程、建筑工程管理等领域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建筑学系拥有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在生态建筑、传统建筑研究与保护、城市交通规划等领域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国际航运系主要研究方向有航运与物流管理、运输系统规划与管理、交通安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等,学科定位是以航运为特色的综合交通运输。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研究方向有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在河口与海岸动力学、工程泥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培养的学生具备港口工程、航道工程、海岸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知识。
四、附录:
1、上海交通大学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介绍
传统的专业介绍看着比较摸不着头脑,能够深刻领会其中含义时想必已经大学快毕业了。因此,以一个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专业的特色更具可读性。当然,我也会详细的整理电气专业特点的。
首先,附上BBS论坛上的一篇专业介绍,放在精华区很久了,想必比较中肯。
发信人: xXxken (求富婆包养), 信区: power
标& 题: 专业介绍之power篇 @ power
发信站: 饮水思源 (日00:57:46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在开始之前,首先应该感谢CheerCqz、summermusic、napkin、MaSteel等同学(不
计先后顺序)的大力支持和解答,没有各位的热心帮助,也就不会有这个专业介绍。
一般而言,选专业最关键的考虑因素无非2个方面:课程设置和就业或出国的前景。
这几方面的介绍将以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方便同学们可以有选择性的阅览(不然那是相
当的长- -||)。
============================课程篇=================================
power的课程是什么样子的?和其他的专业比起来有什么分别嘞?可以看看F07的学
长当初选课的心路历程,或许你会得到一些答案:
&&& 作为一名F07的学生,我也仅仅是去年选到power的一名"新"power人。而对power的
切身感受,也仅仅是大三这几个月来的学习生活的收获。但是也正因为此,我对Power的
感受也最新鲜,关于选专业的记忆也更深刻。当然了,代表整个power来介绍这个专业,
我不可能很片面的讲述自己的感受,所以,这几天我也搜集了一些power资深人士的意见
。在此先对诸多热心的热心网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 专业中文名称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英文名称power,其实在外面更多被称为electric
al engineering。
&&& 现在各个学科之间互相交融,很多事情再没有绝对的说法。澄清的误解之一,power
不是不需要编程,其实我觉得(这个有待考证)电院没有任何一个专业是离得开编程的
,不论是哪种。澄清的误解之二,power出来并不是一定去做电网之类看上去很"大"的东
西,我们也可以做电源,做芯片,做电路。给大家一个笼统的概念吧,Power接触的主要
是(注意是主要而不是全部)三位数以上的电压等级,EE做的就不会有这么大了。电气&
&电子,这两个究竟该如何具体而清晰的区分呢,大家可以google百度之,但是我觉得也
没有必要分的太为细致了。
&&& 我选专业还是一个比较纠结的过程。因为之前学过编程,到大学来一直对编程很有
兴趣,很享受窝在寝室里debug的感觉。后来,就在大二上的时候,被该死的data
structure给打击到了,关于图的程序无论如何都写不出,每天的脾气都暴差。加上发现
自己有一个很不好的编程习惯,再加上为了程序熬夜发觉变老了好多,作为一个女生,
担心后面的生活就被程序摧残了,纠结的放弃了这个选择。至于为什么不选EE,原因也
很简单,我们这届大牛大多都去了EE,去那里怕被打击鄙视到极点,再加上听说EE还是
挺累的。为什么选Power,更多是家庭因素吧,其实很多选择这个专业的同学都有这种影
响,毕竟电力系统的从业人数还是蛮大的。
&&& 进入大三开始专业课的学习,感受很多。首先,不能看着课表觉得空,就觉得课程
容易了。每节课老师讲的东西都需要在下面花更加多的精力去消化。比如最近学的电气
工程基础,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一门课之一。这门功课有很多很多的概念和有些类似于介
绍的知识需要背下来,也有很多很繁琐的计算不仅需要理解透彻更加需要认真细致。其
次,专业课实验很多,但是目前看来,power的实验还都比较正常,类似于大家在大二接
触的那些实验的水平,不会像EE有听说上极其恶心的高频实验一样的东西。最后,什么
时候努力都不算晚,什么时候堕落都会导致落后的啊。有些人学了这些课程觉得很有意
思,成绩就刷的上来了。有些,我就不说了,去角落画圈圈去。
&&& 给大家一句忠告,选择了电院,就不要想着会轻松了。所以,"哪个专业稍微轻松一
点"的问题并不是很有意义,大家做好思想准备就OK。
&&& 但是站在现在,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因为我最初并不打算从事本专业的工作(PS 本
人是坚定的本科工作女),power能给我提供比较宽的选择平台:能接触一个之前没有接
触过的工科领域,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做技术;能有一个相对不是很激烈的学习
竞争环境(现在看来貌似不太对……),不至于让自己未来的成绩太难看;能有一个就
业保障,实在不行了回家乡的电力公司嘛,混好混不好就看自己了。
&&& 上面仅仅是我作为一个fresh的power人的一点回忆+感受,其实我对Power的就业也
有自己的理解,但是还是听那些"圈中人"的简介吧
============================就业篇=================================
最近Power很热门,原因就是传说中的就业很好,去电力公司工资高又清闲。那么让
我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听听不同人的见解。
首先自然是关于电力系统就业的,这里有一位现在在上海电力学长的一些介绍:
介绍了最热门的电力系统方面,下面来介绍一下其他的一些就业方向,这些信息来
自热心学长MaSteel:
问:上海电力公司有哪些子公司?
上海电力公司目前分3供一超,即3个供电公司--市东市南市区,超就是超高压了。余下
的都是下属子公司:例如电力设计院,变修厂,物资公司,教培中心等。至于沪东沪北
之类的,是3供的下属部门。"三供一超"是大家毕业后最可能去的地方,一般90%的SJTUe
r都去了超高压。10%除了关系外,就是按照家里的地理位置分配到了就近的供电公司。
问:上海电力公司难进么?
据07、08、09年的情景看,上海电力依然是只收上海人,硕士生没有户口的限制,而且
是只要面试不太夸张,都OK的那种。
拿到offer之后呢,有个二次分配的过程,这个在你签三方当时也会告知你。08届本科全
部是代理制,09届听说全部是正式的编制 10届听说应该也还是正式编制吧。不过目前09
的都还没正式进岗,所以10估计还远。至于什么是代理制什么是正式编制,就是外聘和
正式员工的区别。代理制的合同有一定概率转正,但是概率未知,所以签合同的时候要
想清楚,谨慎的决定。
问:进电力公司后会做哪些工作?是不是真的很清闲?
去电力公司,主要做的是继电保护和运行,前者是针对设备的调试和检修,后者应该是
要三班倒的。如果你要说调度?没有关系,就不要奢望了。
至于清闲,超高压是肯定不会清闲的,会有一定量的加班的。
问:是不是会经常去现场?这样的工作适合女生么?
女生我觉得既是和又不适合。不适合的角度,下现场对于女孩子比较辛苦。适合的角度
毕竟女孩子少,属于珍贵物种,大家都比较护着,不会让女生太累着。当然,要天天做
办公室,一张报纸一杯茶,那我觉得肯定奢望。但是最初进来的时候,大家做的都是一
样的,第一年主要还是培训阶段。
不过目前没有听到上海电力说有歧视女生的情况(没准因为学长是个male,没感觉出来
,哼哼……)
问:在电力公司这样的国企,关系对于未来的发展到底有多重要?
大家都知道的,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国企:还是有很多有relationship的。所以呢,这
个就不言而喻了。开始么大家都一样,以后么就看自己的修为了,还要有合适的机缘(
这个我身边有例子,有了提拔机会,抓住了就改变了人生……)。
国企不像外企,或许职业规划没那么清晰。 如果志向是做职业经理人啥的,那我觉得,
上海电力不是培养这种人才的地方,至少在开始的若干期间不是。
问:学长来总结一下吧~
国企需要的是融入,不是过分的个性。上海电力工作很闲,这个就别奢望了,不很忙就
可以了,想捞一笔的?那就早点醒来吧,短时间里别做美梦了。务实一点,这个只针对
上海电力,哪里都一样的吧。技术学到手总归不会吃亏的。
选电气可以很轻松进入认证咨询行业,做项目工程师(撰写测试评估报告,对产品提出改进
建议),对电子和电气产品进行安全和性能方面的评估,待遇不错,性价比很高.有很多外资
企业可以投的,没有学历和户籍方面的歧视.我觉得也十分适合女生(当初找工作的时候我
都不知道这样的工作,往届进入这个行业的校友不是很多).
我现在主要做太阳能光伏逆变器方面的认证评估,这一块很新,其他形式的新能源也在迅
猛发展.归结到一句话:只要用得到电的地方就离不开电气自动化技术...
由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出口大量电子电气产品到欧美国家,所以认证的产品种类繁多
,数量很大,作为第三方的认证机构在这方面发挥极大的作用,经过这些机构的认证后,贴
上相应的标识,等于也是给产品"上了保险".但是标准都是欧美定的,如IEC/EN,IEEE和UL
各项标准,所以往往也成了对大陆产品的技术壁垒.国内认证机构都是合资的,规范地开展
业务也就十多年时间,远未发展成熟.
&&& 这些机构招人我觉得最重要的3点:
1,对某一领域的产品技术很熟悉,或者能迅速入门;
2,名校相关专业毕业(我在电网工作过1年多,面试现在这家公司的时候他很看重我这方面
的经历,因为招我主要针对并网型光伏设备的认证);
3,英语能力好(最重要的是阅读能力,因为要大量快速阅读相关标准,如果口语好就更好了
,可以直接和国外客户或者签发证书的老外交流),但如果是满足第2点的话,个人认为第3
点不在话下.
&& 做项目工程师的话,前头说了主要是根据测试结果撰写测试评估报告.有些实验可能要
自己做,但大的认证机构一般都有专门的测试工程师,所以危险和民工一点的活不需要做
差的话根据认证的产品种类差异较大,一般来说很少,加班频率很低,总体上我觉得工作起
来较舒适.由于是个人做项目,不存在和同事之间有大的利益冲突,进度方面较好控制,不
会出现必须在限期前做完全部工作的情况.随着做的项目越来越多,经验也越来越深厚,失
业的风险极低。
&& 另专门提一点,EMC知识很强的话,会大有用武之地.现在EMC问题非常热,只要是电子电
气产品,或大或小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能对不合格的产品提出EMC整改意见,收入会很丰厚
&& 当然行业内也存在一些潜规则和弊端,如对一些在合格边缘的产品放一马或者透露了
技术机密等,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在此不表。
至于其他方面一些电气公司以及转行做销售咨询之类的,建议大家在本板提问,因为这
样更加有针对性,会更及时的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注:文中EMC指的是电磁兼容技术,大四有选,很实用的课程,千万表错过- =
其实说真的,咱power的就业面就是那么滴广。
============================出国篇=================================
电气这么多人,自然也少不了不想这么早就把青春奉献给无尽的工作的童鞋,而出
国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美国(谁叫人家就是发达)。
Power专业应该是强弱电结合,强电为主的学科。
在出国方面,Power每年出国人数较少,其原因主要有:
1.Power找工作实在不愁,且工资较高,所以导致大家出国热情不大。
2.美国大学搞电力事业的教授较少。
美国电力申请主要方向:电力系统及其相关(市场化),电力电子,控制理论
目前美国大学对待电力的态度正在转变,随着奥巴马总统的一声令下,全美目前都在换
电网,用高科技的智能电网和超导电网替换陈旧的电网。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这也直
接导致了美国目前电力人才紧缺。
另外,电力电子方面,各种电机驱动,储能设备都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磁技
术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各大学对于电力电子的研究也十分重视,有很多著名的Professor
都从事该领域的科研研究。毕业后,更是能在ABB,GE,TI等大公司找到工作。
Power申请最大的优势在于没有众多中国人的竞争,印度人申请热情也不是十分高涨。相
比EE惨烈的竞争,power可谓轻松不少。
以下来自于现在在德国交流的napkin同学,他还有另外一篇介绍德国亚琛大学的
帖子。()
我向大家推荐一个好学校,德国的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其强电也是亚琛的王牌专业
之一,不过学的人数肯定没有机械那么多,估计英语的和德语的一届60-80个差不多了吧
,具体没有统计过。
如果光从强电,或者从工科来看,亚琛工大在欧洲的排名我觉得可以到前5吧应该。德国目
前跟中国也一样,强电工作还是非常好找的。
亚琛电气申请要求里有一条是要求专业前20%,不过我觉得80以上应该可以了吧,应为亚
琛工业大学入学要求不是很高,申英语授课的话托福也只要80分就可以了。另外这个专业
学费是每学期500欧,大概5000rmb,住宿和生活费估计一个月400-600欧就够了。由于最
后毕业设计分高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等,不同的所要求不一样,电力系统的估计1.5年
的授课加毕设实习快的2年可以毕业,但电力电子的那个所要求很严,估计要2.5年。今年
有我们电气的mengshi同学在这里读德语的电气专业。
可能有人会疑问在这里读英语的master会不会比德语的不好,或者只会英语会不会在德国
比较难生存。其实德国大部分年轻人英语都很好,而且口音也不错,他们不像法国人不愿
意讲英语。他们的英语好像是从8岁开始学的(上次听说),所以我觉得在这里生活英语完
全没问题,但是去超市买东西可能还是会有不方便。另外,虽然申请的时候分德语和英语
,但是实际选课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上德语的或者是英语的,这个完全没有问题,不过有些
课只有英文授课的。
所以F06想读研的或者不想急着工作的可以申一下,学弟学妹们如果觉得保研有问题还是想
读个研的话也可以稍微看下。
有其他关于这个专业亚琛这边情况的也可以直接站内投条给我。
关于申请大家可以点下面的网站
&#59392;其实对于我们学强电的来说,欧洲或许是一个比美国更好的选择。
这段来自于现在在德国交流的napkin同学,他还有另外一篇介绍德国亚琛大学的帖
其实对于我们学强电的来说,欧洲或许是一个比美国更好的选择。
之前Power选择出国的学生并不多,一部分原因是国内电气都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大家也
懒的出去。另一部分原因当然是大家觉得出国很难,或者家里经济没法承担。很多同学
一开始应该都会考虑美国,尤其是对于学弱电的来说美国是个非常好的选择。虽然没太
了解美国的情况,不过我大概知道美国还是非常适合做研究的。可能实验室晚上也是开
的,周末也是的,大家会非常积极的把时间投入在那上面。之前了解美国的学校只是从
电气里的电力电子这个领域来了解的,如果有同学对这一块感兴趣又想去美国专业最好
的学校的,非常推荐美国的CPES(c
enter for power electronics systems)&
iaTech,在下面几个学校
也有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Univer
city of Puerto Rico-Mayaguez ,North Carolina A&T State University 。我知道我
们学校的常越老师现在是在VT做研究员。美国的情况不是太了解,因此不确定的东西不
能说太多。对于欧洲,这边有很多很好的学校可以供大家选择。欧洲这边感觉如今对能
源方面非常看重,也投入了大的财力精力进去,2020年还准备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减
少20%,丹麦则是计划2020还是2025年大样子是风力发电占到总发电量的一
半。这使得欧洲这边现在有很多人在搞清洁能源,智能电网这一块。丹麦的DTU,Aalbor
g,荷兰的Delft,瑞士的ETHZ,Lausanne,德国的RWTH,TUM,英国的Imperial College
,Nottingham等都是学电气想出国的很好的选择。不过欧洲这边跟美国很不一样,本科
毕业只能申请硕士项目,不能跟美国一样直博。
而这边授课式的奖学金很少,因此国内可能很多人听说欧洲留学很难申奖学金就选择放
弃欧洲的申请了。但是跟
美国比,美国拿全奖一般是直博的同学,而欧洲如果你继续读博的话,博士是发工资的
,亚琛工大这里博士工资第一年税后是每个月1750&#8364;的样子,如果选择工作的
话大概税后每个月2000&#8364;以上吧。因此经济方面也差不多。欧洲这边很多学校
都是跟工业界联系非常紧密,
这个在德国非常明显,可能联系最密切的就是亚琛工大了。我把大概了解的告诉大家,
毕竟电气之前出国的热度很低很低,很多甚至出去是学弱电去,所以信息来源有限。
============================研究生篇=================================
大四上来申请直研直博的那段时间,总是能听到每个专业都有不少人抱怨什么直研
直博名额少之类的问题。许多已经很大牛的大牛(我这语文- -)也只能去直个工程硕士
。但是没办法,许多没办法改变的事情,再多的抱怨也只是徒劳,
要读研究生大不了考研嘛,以后回想起来也算是一次难得的历练,和博尔特生在一
个时代的练短跑的才叫那个可悲。
我们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研究生有5个方向: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高压与绝缘,
电力电子,电工新技术。
研究生书自然不是白读的,比起本科自然有其优势:
五个专业中ee是普遍研究生比较忙的。Cs是冰火两重天,像yy的实验室就很忙,有
的老师没有项目特别闲。
我们power到底忙不忙也取决于导师。有的导师的项目多,那自然就忙一些。(比如蔡旭
的研究生就一直泡在实验室)。有些导师项目少些,研究生就闲一些,(比如蒋传文)
。这个和别的系也差不多。Power的项目还是不少的。个人感觉,做做项目对于你的能力
提高是很有帮助的。能很认真的做几个项目并把它弄懂,你就能学到很多东西,自然实
力就有很大长进。研究生无非也就比本科生多上一年课再多做一年项目。不过这2年对于
自己的专业素质的增长还是有的。
考研方面,这几年的政策一年一个样,我当年的经验不具代表性了。你可以问问林玲,
王祖兴老师关于保研和就业的数据。
总之,我觉得吧,power应该说是6个专业中面最广的一个(不说最也是之一),它对应
的是一整个产业,其中的子方向实在太多。每一个方向又可以自称为一个产业了。电力
系统,发电厂,各级输配电企业,强电设备制造企业(整个中间又有太多太多,继保,
电机,gis,断路器。。。),电力系统软件的,电力方向认证咨询企业。。。这个其实
也是我们电力比较容易就业和我们的专业课比较多的原因之一;虽然你做的是某一个很专
的方面,但是却要把整个行业的东西都学过。
&&&&&&&&&&&&&&&&&&&&&&&&&&&&&&&&&&&&&&&&&&&&&& &依然By 夏老师~~~~~
电气工程方向本科生的就业是不错的(即使专门要做电气相关,本科生学历也有不少工
作机会的)但是研究生毕业总归更有优势一些。具体我这么分了一下类。
1.电力系统方向:在电力系统里面,能不能上去可能有不少技术外的因素,不是唯一看
学历和技术的,但是学历是一个硬指标。如果要被提拔,研究生的学历是必须的。所以
预备培养的对象可能上面要送你再去读一个在职硕士,也有自己去读个在职硕士,以备
以后好上升的。这个还是不少的。这里学历纯粹就是一个敲门砖。(不过,现在刚进入
电力系统的新人好像是合同制,不进入编制的,这个和小朋友讲了也不太懂的)
Note:电力系统只招收 应届 电气方向 的 本硕毕业生!!!
2.另外,各类电力研究所,设计院(也不限于电力方面的)也是本科,硕士,博士通吃
的。比如我本科有同学就拿到西南电力设计院的offer,虽然后来拒了。我们实验室里也
有硕士去了北京某研究所的师兄(据说闲的让人不想待了,但是待遇好)这种地方偏向
电力系统一些,如果真的有事情做,跟着师傅做点真的还是能学到东西的。这种地方,
当然是学历越高越好些。和电力系统类似。
3.企业方面,普遍来说:如果是要做技术工作的,硕士普遍来说比本科要有技术优势,
薪水会多些,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在起薪上就是不同的。但是,这个任然取决于你
能做多少,这个和学位不是完全相关。本科牛人任然比硕士挫人要牛。企业也是按照你
最终的水平给钱。比如说:比如你DSP玩得非常熟,年薪至少10w是有保障的。(姚刚sai
d),有人在西门子做了5年,把它的plc搞到精通,然后华丽跳槽到一家民企,年薪20w
(王君艳said)
企业高薪聘请技术牛人,这个在民企中表现得比较突出。
4还有一些企业,硕士就不具有对少优势。主要是对于技术要求不高的职位,本科生也能
胜任的。比如,我面试过一家叫做东方马达的公司,该日企其实是业界翘楚,技术实力
不凡,但是在上海只是一个办事处,做的工作只是销售和售后服务,只要有基本的专业
背景就好。所以可能硕士的offer就被cut掉了不少,当然求职者肯定不知道的。这种情
况在外企中表现得比较多(东方马达是我的真实经历,当时我们问过硕士生求职的问题
,主管有点含糊其辞,但是就是这个意思:本科生其实就够了)
我的本科工作在外企的同学中有拿到施耐德offer后来去了强生,做了改善生产工艺,提
高效益的工作(其实就是和生产第一线相关)和技术也有些相关。
也有去ABB的,做了售后的技术支持。这个对于电机的要懂一些,不过企业内部有培训。
看来这种工作本科生也能胜任。当然,外企对于硕士生肯定也收的,(必经如果有生产
工厂在中国肯定还是需要硕士的,想东方马达这样的也是极端)但是钱多多少我也不了
解。你可以问一下大四和研三的。或者问问林玲老师。
总之,读不读硕士真的是个人选择,在企业摸爬滚打几年学到的东西可能也不会少。读
硕士如果老师不管的,项目不做的,学到的东西也不见得多。
好啦,就这些,希望不会觉得太长了@@
最终的决定还在自己。
凭兴趣还是凭其实没人能保证的前景,It's up 2 u.Good luck!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英语)专业介绍
经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于2005年8月开始试办八年一贯制医学教育。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办学原则是“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加强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目标是培养具有医学博士学位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学位授予我国现行的医学学位设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合格的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授予医学博士(M.D.)专业学位(补充:非PhD,专业目标就是培养临床医生)。
修业年限和教学安排总修业年限为八年,实行八年一贯制的教学安排(补充:不同于浙大4+4)。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临床通科实习、临床二级学科实习、科研训练、论文答辩等。
实行导师制将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分阶段安排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临床课的教师担任八年制学生的导师,为学生提供生活、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在研究生培养阶段,由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担任导师,负责学生的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并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临床实习阶段的导师实行双向选择,择优录取的原则。
实行分流和淘汰制实行八年一贯连续培养,同时,实行质量监控,确保各阶段的培养质量。对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适应学习者,实行分流和淘汰制,但不设具体淘汰率。在公共基础课程阶段、基础医学阶段和研究生培养阶段分别设立出口,对不能达到学校规定的相应要求或本人不愿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学生,将实行分流或淘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转专业、本科毕业或结业;按学生实际达到的专业水平授予学士学位(或不授予学位)、授予硕士学位等。
&———————————————————————————————————————————————————
2009金中校友举办的“如何理性填志愿”活动,活动发起者:于珊珊,徐文佳;主要参与者:程雯,方闻,黄明楷,陈硕,李丹莹,王琪,陈婉,吴安恬,徐昕哲,朱宁等,材料由于珊珊提供,在此特别感谢!本文因联系不上作者,请作者本人或知情者看后能与我联系,以决定是否公开姓名和联系方式。
*****软件工程 / 上海交通大学
&&&自我介绍(近况)
交大软院小本 08毕业留沪工作 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 很宅很民工
&&&学校介绍
学校是很不错滴,毕业的时候新图落成启用,两个字,极爽。。虽然我从木有机会进去过。。希望DDMM不要把青春埋没于寝室,网吧,
学校硬件条件越来越好,应该要好好利用。ps交大寝室和网吧也差不太多-。-免费上网,本科好象是每寝室1M的教育网,研究生就更爽了。。
现在ms大一就开始开网了。。很nice的样子。。
交大本科基本在闵行校区,说乡下也不怎么乡下的乡下地方。经管学院和医学院在大三时候好象会有转校区,具体这里不多说,因为我也不清楚-。-
闵行校区好象有5000亩地,蛮漂亮的,住宿条件的话,南区(也就是现在的大一)条件稍微差一些,其他几个区还是相当不错的。
交大宿舍一旦住进去就是四年了~所以很多时候住好宿舍要靠rp。。09年入学的新生应该住东区,蛮不错的宿舍。
扼。。。ms生活的东西说太多了。。。
交大的理工科专业在上海和全国各地都是很有竞争力的。当然尤其是在上海。上海的就业机会么。。多是多。。但是竞争者也多。。
你如果能脱颖而出那当然不愁offer,如果只是单有出身,还是不够。当然,交大生的简历还基本没有哪家公司会在筛选的时候把你刷掉的。这就是优势:)
&&&专业介绍
3.1 当初怎么选的专业?
当时完全是看分数做的决定,没啥喜欢不喜欢的因素,人生规划更谈不上。
我想其实很少有高中毕业生能够光由一个名字真正了解一个专业具体是个啥的。。
当时我选择了软件工程专业,只是想着,哦。。这是做软件的专业。。搞计算机的。。以后工作了就是编程序的。。
很肤浅的一些认识,而且还不对- -!
所以很多人选专业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其实很多时候你所喜欢的和你真正将要学的专业很可能并不是一回事儿
所以弄清楚,至少是了解每个专业的含义还是很有意义的。
交大理工专业在大一基本上是大平台授课的,基本上每个专业都要修习高等数学(或者是数学分析,这个难了-。-),大学物理这类基础课程
所以想通过选专业来避开自己不喜欢的课程的某些童鞋可以失望一下了。。
软件工程专业对基础课程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数学,以前我们修的是数学分析B,好象两学期一共有10个学分。。现在好象改数学分析C了,简单了些,
不过还是挺难的。当然线代,大代,离散,概率论,图论什么也都是要修的。
扼。。好象又扯远了。。。
回到正题。。。当初怎么选的专业呢。。扼。。可能更多有身不由己的成分在吧。。
交大软件学院是01年才成立的,我是04届的,所以当时可能本院的关注度还不是那么高吧,而且学费昂贵,
另外当年软件工程在浙江招9个人,看看自己的分数,想想也只能在这9个人里面挤挤了。。不过现在好象软院挺热门的,大家慎重选择哈。。
ps,交大软件工程专业全国排名一直在前三,一二三都有排。。还是很牛的~
3.2 专业的预期是否和实际一样?
当初根本就没预期什么。。。课程么,一些基础课程上面已经提过了,具体还有大学英语,物理实验,生命科学导论,电工与电子技术,形策,毛概三,军理,法基等等这种。。还有选修的4学分人文6学分经管2学分体育(ms是这样。。不知道记错米。。),当然还有金工实习电工实习这种体力活。。至于专业课么,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硬件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实验,软件开发基础,系统开发基础,软件测试与质量控制,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数据库技术,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概论,linux与open
source,主流数据库系统与应用,数字图象处理,游戏程序设计,编译原理,软件项目管理基础等等,有些是根据所修方向选择必修的,问我为什么记这么清楚?哈哈-。-我照着成绩单抄的。。
具体学到了什么嘛。。这个很难说,自己觉得什么也没学到,一直在混啊混的四年就过去了,专业课要都听懂了基本是没可能的。。上课能坚持不呼呼那就很牛了。但是。。。但是。。。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发现很多接触到的东西都是大学教材中或是教学实践中曾经涉及到过的,所以,交大软件学院的教学内容还是相当丰富和切合实际的:)
3.3在发展的路上是如何及时修正自己的?对未来是如何规划的?
我就一烂人。。。一直没修正自己。。。真正想修正的时候已经毕业了,over
对未来的规划么。。。还是想回浙江发展。。。也有想转行考公务员或者进事业单位,具体原因下面会提。
&&&职业取向
我们专业分三个方向,嵌入式,信息系统,和数字媒体。当时我选的是数字媒体,数字媒体又分数字艺术和数字医疗,前者就是游戏相关的了,今后的发展也主要是游戏相关行业,工作还是挺好找的,而且工作条件一般都还行,数字医疗主要是和研究相关的,需要了解大量的图象处理技术,不读研的话,很难找到工作,还是搞研究的比较多。我就是选数字医疗的=。=不过最终找的工作应该是信息系统方向的,基本就是做各种网络应用系统吧。。&.&尽量说得平实了。。怪怪的。。嵌入式方向不太了解,个人感觉比较偏硬件,呵呵不了解的就不多提了。一直以来都是选择信息系统方向的比较多,工作也是这个比较好找。
当然,我们专业的职业取向是很广的,特别是在上海这个城市,软件相关企业相当多,只是可能很多一般的企业交大的童鞋都看不上眼了。。。。
至于上面说到的转行的原因,很多人觉得我们软件工程师这个职业很光鲜,月薪上万算少的,其实不然,比我们赚钱的职业多了去了。。。现在搞软件的人工资已经相当平庸了,当然也要看什么公司了。。因为现在IT人才说实在是有些过剩了,不过据说浙江很缺IT人才。。但是至少在上海,那是相当的过剩。。另外一点就是,现在社会很多人认可的体面工作是:公务员,事业单位,诸如教师,医生,等等。。稳定,福利好,职业寿命长,而我们IT人早就和IT民工的代号绑定了,得不到某些人的认可,也是一件相当郁闷的事情啊-。-不过也可以过得很自我,坚持自己的路,这个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了:)
&&&工作/读研/读博概况&感受
工作满一年了-。-好快。。。
扼。。其实还是很怀念校园生活的,因为有所期盼,至少开了学能盼寒假暑假啊。。。哈哈。。上了班不一样了。。。好象没个头似的。。一直就这么干啊干啊。当然工作也就是这样了,为了生活嘛。。扼。。工作的事么,这里还是不多说了,高中毕业生离工作还远哈^-^
就这样了,以上。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上海交通大学
1. 自我介绍(近况)
我2005年6月高考后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将于毕业,毕业后准备去新加坡国立大学继续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具体方向待定。
2。学校介绍
由于交大的本科生基本都在相对偏僻的闵行校区,所以整体的学术和生活风气还是比较淳朴的,当然学校周围的硬件条件(交通生活娱乐等)也比较差——当然相对我的家乡来说还是很好的。此外交通上由于有轻轨和地铁的覆盖,其实还是比较方便的,但和市区完全没法比。
至于学校内部的设施,如商业中心、体育场馆、食堂、学生活动中心、教学楼、图书馆都相当成熟和发达,完全可以满足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需求,在现有的管理体系下基本没有什么可以挖掘的潜力;宿舍总体上也不错,特别是网络覆盖优良,但没有热水,使洗澡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3.专业介绍
选择材料的初衷比较幼稚,就是觉得材料是万事的基础,比较好找工作发展方向很广;实际填志愿时材料是我的第二志愿,所以当时没有太多的规划。经过4年之后才发现虽然材料是万物的基础,但是我们实际能学习的只是很小的一个方向,比如金属基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等,结果就是相对限制了我们的就业面。不过总体来说还是不后悔的,因为所学的大都为我感兴趣的数学和物理的内容。当初进校时一心想走科研的道路,准备去美国深造,所以基础课的学习很认真,成绩也不错;不过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后续课程的学习,发现自己其实对工程类的问题更感兴趣,而当时也遇到了感情上的一些问题,所以就放弃了出国准备读研或工作;而后由于机缘巧合遇到了NUS的phd招生项目,而我的GPA还不错,就签到NUS了。总体来说,大学阶段的GPA很重要,这是一个基本点,当然想工作的同学们同时也要好好培养自己的口才和一些实用技能。
4.职业取向
未来准备投身材料工程方面,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希望进入企业的研发部门或者留在大学与企业合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交大教师培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