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郁症如何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疗 双相情感障碍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天才病: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抑郁容易出天才,但天才不一定有病
治疗或可能削弱天才,但自杀身亡更可惜
狂暴情绪中心智的恶疽
对光和气难耐的渴求
烧灼着心灵
而令人曾恒的牢笼
用它害人的阴影
跨越闪动的眼球
带着一种强烈的沉重和苦痛感
——英国诗人 乔治﹒戈登﹒拜伦
国家出台的《精神卫生法》让一些边缘性的和精神疾病患者陷入两难的困境。
一边是医院无法提供持续的心理咨询(目前医院的运作是以开药为主的,心理咨询师在医院的生存非常困难),而只能开精神抑制的药物;另一边是各方专家和国家机构都在宣称,社会机构的心理咨询师不可以接待被诊断为“某症”和“某障碍”的来访者。
但事实上没有什么样的心理和精神疾病是可以只靠药物就能康复的,如果只一味地服食药物,而不配合长期稳定的心理咨询,只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因为精神药物对生物神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长年累月地服食,可能引发内分泌紊乱、抑郁、记忆力衰退、反应迟钝等糟糕的情况。而长期稳定的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们减少服药量,拉长服药周期,直至可能达到自行进行心理调节,不再需要服食药物的状态。
被精神科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有着清晰的自知力,大部分人都可以很好地观察和反思自己,完全可以在服食药物的情况下,坚持稳定持续的心理咨询,如此才能达到真正的康复效果。但由于《精神卫生法》的局限性,让双相情感障碍者们变得无所适从:
医院只能开药,同时《精神卫生法》又宣称社会心理机构不能对他们工作;一些心理咨询师虽然知道这个人群需要持续的心理咨询来辅助康复,但又碍于自我保护而不敢接待他们;更关键的是,在目前社会价值底线缺失,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信任的社会现状下,缺乏基本的医学和心理学常识的双相情感障碍们,也不敢轻易信任一个非医院体系的心理咨询师,这真是蛮让人彷徨的一件事。
&&&&&&&&&&&&&&&&&&&&&&&&&&&&&&&&&&&&&&&&&&&&&&&&&&&&&&&&——补充于日&
前些天@南派三叔在微博上自曝婚变的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婚姻方面的话题向来都能引起我的注意,因此还跑去发了一个评论:由于传闻他外遇的对象是一位图书公司的编辑,我于是推测他们也许是在工作中频繁接触及至日久生情。
可是事情很快急转直下,@南派三叔的妻子发微博说他之所以突然自曝私事,是因为弭患精神疾病;然后,一位自称是@南派三叔的父亲的人经由@南派三叔的微博发表声明,说他已经入院治疗。
至此这件事有些扑朔迷离,不少网友也疑惑说怎么上午@南派三叔还在发微博,与众网友调侃互动,怎么下午就因精神疾病而入院治疗呢?
又不久,我在新浪推荐的文章里看到@南派三叔的妻子撰文解释事情原委,原来@南派三叔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这确实被归类为精神疾病而非心理疾病)。
联想到@南派三叔的父亲说他已经入院治疗,这不禁让我唏嘘不已。因为,如果入院治疗意味着药物治疗的话,那么@南派三叔以后还能写作,但很可能再也写不出那么精彩绝伦的故事了。
我这么说,决不是危言耸听。
创造力与精神疾病
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用不同于常人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而这样的特点与精神病人非常相似。某些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基因,与创造力是非常相关的,所以与一般人比起来,从事创造性工作(尤其是作家)的人更容易弭患精神疾病(从事会计和审计工作的人,则绝无仅有)。此外,那些父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家庭,后代更容易出现艺术家和科学家。而众所周知的是,所有的精神疾病都有明显的遗传性质。
这个研究结论来自瑞典卡罗林学院——研究者跟踪了120万病人和他们的亲属,甚至包括远方表亲,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研究结果发表在2011年11月的《British
Joumal Of Psychiatry》上。目前为止,这是创造力与精神疾病的关系方面最全面的研究了。
为什么作家更容易弭患精神疾病呢?那是因为当作家在创作故事时,他必须将自己分裂成若干个人物,然后他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自由穿梭在这些拥有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人物特质里。用心理学理论来解释的话,那意味着作家在创作时,就相当于是把自我的所有子人格进行拆解,使他们彼此独立,失去联系(作家因而变成多重人格者),并且为了塑造打动人心的立体的人物个性,作家还需要将每个子人格的特质发挥到极致。
关于多重人格和子人格的详细阐述,参见这篇文章:
我们都是多重人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qge.html
上述研究的带头人Kyaga认为,在为从事创造性工作的患者治疗精神疾病时,应尽力降低药物副作用,即避免损害其创造力。目前对精神疾病进行药物治疗时,锂元素的应用最为广泛,而这种药物对人的创造力是会产生干扰和损害作用的。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研究,才让我对@南派三叔 日后的写作之路产生担心。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前面说了一大堆精神疾病与创造力的关系,然而其实“双相情感障碍”这个名词对于普通大众是非常模糊的,很多人都不小心将其看做“双向情感障碍”,误以为@南派三叔是忽然变成双性恋了。
实际上,双相情感障碍还有另一个名字,叫躁郁症,这个名称就比较好理解了,不容易引起歧义。躁郁症,顾名思义就是又躁动,又抑郁。
精神医学将双相情感障碍界定为精神疾病,是因为当人处在躁动状态时(学名叫躁狂,下文按此名),会没有来由地感到兴奋和激动,感觉像是有千军万马在一望无涯的草原上恣意驰骋,扬鞭万里,豪情万丈,连续好几天都处在这种激越的状态里,无法平静下来。与此同时,当事人还可能会觉得自己像超人一样无所不能,夸大自己的能力,满心满脑都是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当事者对很多事情都失去基本的判断力,无法合理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因此显得莽撞,幼稚,冲动。
可是没过多久(可能一周或两周,还可能半天或一天),当事人却又感受到异乎寻常的情绪低落,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一个灰色的闷罐子,四周一点阳光都没有,浑身有气无力,几乎连呼吸都觉得需要耗费很多的力气才能做到。他还可能同时觉得自己很差劲,一无是处(与先前对自己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没有希望,对一切都失去兴趣,因而可能有自杀自伤的念头(有时会付诸行动)。
当事者不断在这两种状态里转换,无法控制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内心有极大的痛苦。有些人能看到自己前后变化如此之大的状态,可是却像是不会的人跌入深水后又被长长软软的水草缠绕住双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不断下坠却无力动弹;有些人则完全对自己的状态不自知,只是让本能牵引着自己无序前行。
由于无法自制地在两种极端的强烈情绪里徘徊,双相情感障碍者的生活时常显得一片混乱,比如他可能同时开始做很多事,可是每件事都只做了一半就放下;比如他可能同时开始多段情感关系(也可能只是性关系),可是每段关系都无法深入进去;比如他可能忽然做出一些决定,然后抛下乱七八糟的结局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走开……
而这一切,不过是他内心异常混乱的外在投射。
边缘性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除了有生物学基础,还与患者自身的性格、气质、思维模式等密切相关,并且它们之间会互相影响。即因为有这样的生物学基础,所以容易有那样的性格、气质,而那样的性格、气质,又进一步加强生理因素。这就好比一个人身体弱所以容易生病,而频繁的生病又会反过来影响身体素质使之更弱,如是循环。
当精神疾病患者情况严重时,在服用药物使状态稳定之后,必须还要配合心理治疗,使患者的内心和人格继续成长,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同时调整不理性的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精神疾病得到更好的控制。可是目前中国的精神病学和心理学发展过于滞后,这使得人们对精神和心理问题的认知非常少,对于精神和心理问题的治疗方面就更加缺乏了解渠道。
很多“精神病人”和他们的亲属都被医生忠告说必须要服用药物,否则就无法康复。更有很多人是在不知道精神疾病需要配合心理治疗才能康复的情况下,以为只有吃药这一个路径。我所知道的是很多父母在怀疑孩子“不正常”以后,首选都是带他们去医院,给他们吃药。这些父母们不知道,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会导致肥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行动障碍,甚至有时候还会损害一个人的生理机能。并且由于服食抗精神药物,孩子轻易地被扣上“精神病”的帽子,一个人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是不正常的,使得原本可以自愈的行为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从而使孩子更难以适应群体生活。
在心理咨询师培训项目里,各种教材和资料都在强调:心理咨询师没有能力治疗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必须要依靠药物才能有康复的可能。这使得很多咨询师都不敢越雷池半步,害怕一不小心就会被认为是“不专业”、“伪专家”。
可是,我们忽略了有一部分所谓的精神疾病,其实只是处在精神疾病的边缘,比如边缘性人格障碍,比如强迫症和抑郁症,当然也包括双相情感障碍(我觉得他们被界定为精神疾病不太公平,这帽子是不是有些言过其实了呢?)。那些患有这类疾病的人,很大一部分是有自知力的,能够进行正常的社会互动,有一些人甚至在自己的领域里创造出卓越的的成绩。比如不少成功的政界、商界人士,以及一些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或多或少有躁狂倾向,他们的明显特征是不知疲倦地工作,只需要很少的时间睡眠和休息,他们只要走上演讲台就能滔滔不绝地说话,显得神采飞扬、激情澎湃,同时也能对听众的提问快速反应,幽默机智。
值得一提的是,双相情感障碍更是文艺界流行的“天才病”,大诗人李白、拜伦,画家梵高等都深受它的困扰,也正是如此,才使得他们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
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要视乎个体躁狂和抑郁发作的程度来决定,若程度较轻,则可以做不低于12个月的持续性的心理治疗;若程度较重,则必须先服食药物以获得一段时间的稳定情绪,然后再辅以持续的心理治疗。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的一切心理和精神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能够处理好与自身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环境的关系,那么他就能够很好地发展,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幸福快乐的人。而关系的问题,是能够通过当事者自身,以及他与咨询师、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得到成长的。这意味着边缘性人格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边缘性的精神疾病,可以通过健康的抱持性的关系得到疗愈,而不是只能靠长期服食药物来维持正常的生活。
事实上(这才是我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我身边就有两位双相情感障碍者,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其中一位,在躁狂和抑郁状态里徘徊了近十年之后,经由和谐的两性关系,以及努力地自我觉察和自我治疗,如今已得到了彻底的康复,能够像大多数人一样长时间处于宁静平稳的情绪状态里。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他确实不似前些年那么激情澎湃,富有感染力了。在这个层面来说,不知道是做个正常的普通人比较好,还是做一个不正常但是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比较好呢?这个大概谁也说不清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除了正常治疗外,有哪些抗病技巧?我想疾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要利用它,做得更好? - 知乎515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4,163分享邀请回答41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国家首批心理咨询师,美国国际高级催眠师,HTP 心理绘画治疗师,心理测评分析专家,沙盘游戏心理师,北京心亦诚心理咨询首席心理专家,学生思维专注力训练创始人。
心理专家刘爱民的文章
认识一下双相情感障碍
20粉丝已发表25文章
双向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躁郁症的自杀风险高,关注症状表现和及时治疗需要引起重视。
讲过很多抑郁症问题,今天说的全面一点:双相障碍,又称“”,全球大约有六千万人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年轻人发病率更高。患者是普通人群的15倍以上。在所有自杀死亡中,双相障碍可能占到1/4。你真的了解“双相障碍”吗?之前谈过多次抑郁症,那么在她的另一面站着的就是躁狂症。一方面犹如婀娜多姿的少女(款款情深如林黛玉),一方面犹如猛张飞、西毒欧阳锋一般。集超一流武功和不讲理的点不点火也能迅速爆炸的完美结合体!这就是赫赫有名的“”。躁狂和抑郁会来来回回,你来我往,交替进行!不规则,多样性是她的特点。你别想知道或者预测她下一秒会如何!她也有个小名“躁郁症”。识别他们的重点在于:躁狂及轻躁狂,他们在这种状态下会特别快乐,有创造力和活力,有研究表明,很多艺术家在轻躁狂时候会创造出许许多多的有高质量的作品。如贝多芬、梵高等。(这都是你的豪华病友团呢)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会比普通人的自杀率高出15倍以上,双向情感障碍的治疗需要长期治疗才可以。他们的治疗在国际上公认的是: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治疗要遵循:患者与家属要共同参与,全家总动员是必要的!药物、心理治疗、危机干预等多管齐下。还有就是长期性治疗。如果发现身边的人有以上如此症状,最好去医院精神科筛查,及时治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
更多TA的文章
(C)2012&&北京华媒康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注册地址:北京&&联系电话: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春雨诊所App
扫描二维码
安装春雨诊所App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春雨医生公众号
小程序 春雨医生+
扫描二维码
无需下载快速问诊
双相情感障碍除了药物治疗还要做心理治疗吗?
提示:疾病因人而异,他人的咨询记录仅供参考,擅自治疗存在风险。
双相情感障碍除了药物治疗还要做心理治疗吗?心理治疗主要用哪些方法呢?北京公立三甲医院收费标准如何?(男,24岁)
宋宝山医生
您好,双向情感障碍如果目前处于躁狂期,可能做心理治疗没有什么效果,患者也很难配合,如果处于抑郁期或者躁狂缓解期,可以配合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认知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疗法等。收费的标准各医院不同,北京公立三甲大概一次需要200元左右。
目前在吃药维持,偶尔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发脾气骂人,偶尔会抑郁觉得自己是废物,情绪很不稳定。心理治疗一次是一小时吗?多少次才能有效果?北京有推荐的医院吗?家里十几年给他看病花了不少钱,社会有公益组织的免费心理治疗吗?
宋宝山医生
嗯,这种情况可以做心理治疗,一次一般50分钟左右,治疗多少次看情况,因人而异,每周一次,最好做两三个月。北京可以选择北大六院、安定医院和回龙观医院,这三家都是精神心理科的权威。目前没有发现有免费的心理治疗,而且一般来说免费的效果可能也不太好,而且这方面需要专业的人员在特点的场所才能实施。
躁郁症能完全治愈吗?到什么程度能停药呢?如果工作压力大如何预防发作呢?不是遗传病,如果打算结婚生孩子有影响吗?先在心理咨询科挂号医生再给治疗方法吗?
宋宝山医生
赵玉铮经过治疗大部分的患者都能够缓解,能够达到稳定的状态能够正常的生活,但是不能够一次彻底根治,因为这种病的复发率比较高。一般症状缓解之后稳定两年,可以考虑试着减量、停药。平时生活中可以多运动,多跟人交流谈心,保证良好的睡眠,尽量不要喝酒,不要喝浓茶,咖啡,这样可以减少复发。男性一般对生孩子影响不大,受孕期间最好不要服药。心理治疗方法不是给病人的,是心理治疗师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应用的方法,是理论的东西。
宋宝山医生
不好意思,前三个字是躁郁症,打错了。
吃丙戊酸镁、博思清、百忧解长达十几年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吗?停药多久能要孩子呢?发脾气时打骂家人、怪父母没治好病,该如何应对呢?以前的同学看出有异常觉得他有病该如何面对别人呢?
宋宝山医生
服药有没有副作用主要观察躯体有没有什么不舒服,如果没有服药之后没有什么不舒服的话一般没事儿,注意定期复诊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最好停药三个月后再考虑受孕。发脾气时打骂家人主要还是因为病情没有控制住,情绪不稳定,这种情况还需要服用药物或者调整药物。同学觉得自己有病,这个最重要的就是患者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会接受自己,学会接纳自己的一切,放平心态,学会顺其自然,不要过度在意别人的眼光,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服药后就是犯困、嗜睡、有时全身没劲,大脑反应比以前慢,注意力不集中,想法变化多端。以后谈恋爱要告诉对方病情吗?如果不成功受到打击如何应对呢?工作中同事觉得不正常,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怎么办呢?
宋宝山医生
现在时间已晚,该休息了,明天会第一时间回复您,望谅解。
宋宝山医生
您好,如果服药后出现犯困、瞌睡等不舒服,这可能是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可以找医生再调整一下药物。如果谈恋爱最开始最好不要先告诉对方,这样容易引起抵触,等双方感情发展到一定的时间,有一定的感情基础的时候可以告诉对方。如果病情稳定的话,一般都能够承受住失恋的打击,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服药坚持维持治疗。病情稳定了之后工作中,人际关系方面可以自己试着去调整,还是在于自己的心态问题,如果实在调整不过来,可以做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解决生活中的困惑。
猜你感兴趣
精神心理科 医师
河南科技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扫码关注医生, 方便随时提问/双相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affective&disorder),是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也称双相心境(情感)障碍,一般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它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双相障碍发病以后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躁狂发作需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需持续两周以上,躁狂和交替或循环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同时出现。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病人出现两次或多次的情感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其中至少有1次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另1次表现为情感低落、精力减低和活动减少。见:抑郁症;轻躁狂;躁狂。
/双相情感障碍
一年中的变化特点《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关于双相障碍,根据发作时所处的状态分类如下: 双相障碍-目前为轻躁狂;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双相障碍-目前为轻抑郁;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双相障碍-目前为混合发作;其它待分类的双相障碍;双相障碍-目前为快速循环发作。环性心境障碍。另外,根据躁狂抑郁发作的轻重进行分类,是目前临床经常使用的分类。双相障碍分为: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明显且严重,又有重性抑郁发作;双相Ⅱ型:躁狂发作一般较轻,其抑郁发作明显而严重;双相其它型:躁狂或抑郁发作均不严重;环性情绪人格:具有躁狂抑郁双相情绪波动人格特征,其情绪波动幅度轻。
/双相情感障碍
情绪高涨、易激惹或情绪低落,或呈双相性。情绪低落者,从轻度悲观到强烈自罪感。思考困难,缺少决断,缺乏兴趣。头痛,睡眠障碍,精力不足。焦虑,病情严重者可有运动迟滞、激动不安、疑病或被害妄想、厌食、失眠。
/双相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1.抑郁发作双相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及生物学异常相似而难以区分,双相抑郁因表现不典型往往被忽视。正确诊断双相抑郁障碍是合理治疗的前提。两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转归存在明显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人口学特征①性别:单相抑郁女性患病率几乎是男性的2倍,但在双相障碍患者中性别差异不明显;②年龄:双相障碍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单相抑郁症为40岁,前者明显早于后者,尤其是25岁以前起病的首发抑郁是双相抑郁的重要预测因素;③家族史:家系调查和双生子研究已经证实双相障碍的家族聚集性,与单相抑郁相比,双相障碍(尤其是双相I型)患者的家系传递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更密切。(2)抑郁发作的特征①特点:与单相抑郁相比,双相抑郁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反复发作较频繁;②症状特征:双相抑郁区别于单相抑郁的症状特征包括情绪的不稳定性、易激惹、精神运动性激越、思维竞赛/拥挤、睡眠增加、肥胖/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更多的自杀观念和共病焦虑及物质滥用(烟草、酒精、毒品等)。2.躁狂发作(1)心境高涨:自我感觉良好,整天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颜开,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引起阵阵的欢笑。有的患者尽管心境高涨,但情绪不稳,变幻莫测,时而欢乐愉悦,时而激动暴怒。部分患者则以愤怒、易激惹、敌意为特征,甚至可出现破坏及攻击行为,但常常很快转怒为喜或马上赔礼道歉。(2)思维奔逸:反应敏捷,思潮汹涌,有很多的计划和目标,感到自己舌头在和思想赛跑,言语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言语增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即使口干舌燥,声音嘶哑,仍要讲个不停,信口开河,内容不切实际,经常转换主题;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不可一世。(3)活动增多: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兴趣广泛,动作迅速,忙忙碌碌,爱管闲事,但往往虎头蛇尾,一事无成,随心所欲,不计后果,常挥霍无度,慷慨大方,为了吸引眼球过度修饰自己,哗众取宠,专横跋扈,好为人师,喜欢对别人颐指气使,举止轻浮,常出入娱乐场所,招蜂引蝶。(4)躯体症状:面色红润,双眼炯炯有神,心率加快,瞳孔扩大。睡眠需要减少,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节律紊乱;食欲亢进,暴饮暴食,或因过于忙碌而进食不规则,加上过度消耗引起体重下降;对异性的兴趣增加,性欲亢进,性生活无节制。(5)其他症状:注意力不能集中持久,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转移;记忆力增强,紊乱多变;发作极为严重时,患者极度的兴奋躁动,可有短暂、片段的幻听,行为紊乱而毫无目的指向,伴有冲动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称为谵妄性躁狂。多数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即丧失自知力。(6)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者称为轻躁狂,患者可存在持续至少数天的心境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有显著的自我感觉良好,注意力不集中、也不能持久,轻度挥霍,社交活动增多,性欲增强,睡眠需要减少。有时表现为易激惹,自负自傲,行为较莽撞,但不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对患者社会功能有轻度的影响,部分患者有时达不到影响社会功能的程度。一般人常不易觉察。3.混合发作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床上较为少见。通常是在躁狂与抑郁快速转相时发生。例如,一个躁狂发作的患者突然转为抑郁,几小时后又再复躁狂,使人得到“混合”的印象。但这种混合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数较快转入躁狂相或抑郁相。混合发作时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均不典型,容易误诊为分裂心境障碍或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
通过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排除可能由躯体疾病或物质依赖所致的双相障碍。部分双相障碍患者(尤以女性)可能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因此应做甲状腺功能测定。对过度兴奋及进食不好者应注意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的了解。心理学测试、神经生化、神经电生理和脑影像学等辅助检查结果可供参考。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药物血浓度测定,以保证疗效、监测毒副反应及治疗依从性。
/双相情感障碍
生物学因素双向情感障碍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大脑神经突触间隙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含量异常;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志;(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 多巴胺(DA)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有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在血浆和脑脊液中水平降低;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遗传学因素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相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目前,有关双相障碍遗传方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
心理社会因素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总体来说,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倾向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较为突出。
/双相情感障碍
据统计,约有一半的躁郁症患者发病于青少年阶段,提早发现,才能对病情做最佳控制。 若父母双方都有病史,孩子罹患的比率是50%,父母单方有病史,罹患比率则约15%到20%,有家族史者须特别当心。一般而言,躁病的发病年龄约在二十岁与二十五岁之间,郁病的发病年龄则大约在三十至三十五岁左右。躁病与郁病发作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通常若不加以治疗,躁病的症状可能持续三至六个月,郁病症状,可能长达六至九个月。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症状学标准1.症状以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到需住院或过去有肯定符合标准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且至少有下列症状中四项(若情绪仅为易激惹;则需具有五项):言语比平时增多,或滔滔不绝;意念飘忽,思维奔逸;注意力不集中,随境转移;自负,自我评价过高;自我感觉良好:感到头脑灵活、身体特别强壮或精力充沛;对睡眠的需要减少;活动增多(包括工作、日常活动、社交及性行为方面);轻率任性,。 严重程度标准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无法进行有效交谈;社会能力(指工作、学习、社交或家务能力)明显受损;需立即治疗或住院;具有精神病性症状。 排除标准1.当消退后,下列症状继续存在:①与心境不协调的妄想和幻觉。②怪异行为。②“一级症状”。④紧张症状群。 2.情绪症状系附加于精神分裂等其他疾病者。3.情绪症状系药物、或其他器质性原因所引起。
抑郁发作症状学标准1.症状以心境抑郁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但在一日内可有晨重晚轻的节律变化。 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需立即治疗或住院者,或过去有肯定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且至少具有下列症状的四项:①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性欲减退。②精力明显减弱,的疲倦,软弱无力。③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或行为。④自责或内疚感。⑤思考能力或注意力减退。⑧精神运动迟钝或激越。⑦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⑧食欲减退,体重明显减轻。 严重程度标准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社会能力明显受损;需立即治疗或住院;具有性症状。 排除标准同躁狂发作标准中的第(三)项。
诊断标准符合下列两项中的一项:①过去有躁狂发作,本次表现为抑郁发作者;②过去有抑郁发作,本次表现为躁狂发作者。
/双相情感障碍
躁郁症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和物质依赖等。
精神分裂症1、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发作与躁狂发作相鉴别,前者也在青年期起病,表现兴奋、话多、活动多。但主要特征是言语凌乱,行为怪异、杂乱、愚蠢、幼稚等怪异表现,思维、情感和行为不协调,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躁狂发作是在情感高涨基础上出现的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情绪愉快、高涨,有感染力。2、精神分裂症病程中可出现抑郁症状,而躁郁症可伴随精神病性症状,应注意鉴别。躁郁症是以情感障碍表现为主导症状并贯穿于整个病程,情感高涨或低落,伴随思维和行为改变,发作间歇期正常。而精神分裂症表现是以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为主要表现,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不协调,发作间歇期多残留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继发性情感障碍情感障碍可由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某些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冰毒等)引起,二者鉴别点如下:继发性情感障碍应有明确的脑器质性疾病史、躯体疾病史,有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有相应的改变,可出现意识、记忆、智能问题;情感症状随原发疾病病情好转而好转,随原发疾病病情的加重而加重。
单双相抑郁鉴别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因治疗原则不一样,应加以鉴别。双相抑郁具有以下特点:发病年龄早,病前性格具有情感旺盛气质和循环气质,情绪变化与季节相关,既往抗抑郁药疗效差,或治疗后心境快速变化及诱发躁狂和轻躁狂发作,伴精神病性症状,睡眠增加、体重增加,进食增加,一天中病情变化规律明显,早上重、下午和晚上渐减轻。
人格障碍情绪变化是人格问题还是疾病,注意人格是一个人一贯的情绪和行为模式,而躁郁症有明显的起病时间,病理性情绪需持续一定的时间。
/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周期复发性疾病,尚不能治愈,但通过早期诊断和长期治疗,患者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减少复发、避免恶化。
药物治疗原则1、首先使用最安全有效的药物,以心境稳定剂为主。 2、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联合用药,药物联用的方式有两种心境稳定剂联用,心境稳定剂加抗精神病药或苯二氮卓类药物、心境稳定剂加抗抑郁药。在联合用药时,要了解药物对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 3、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由于锂盐的治疗指数低,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应对血锂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卡马西平或丙戊酸盐治疗躁狂也应达到抗癫痫的血药浓度水平。取血时间应在末次服药后12小时(如次日晨),以测定谷血药浓度为标准。 4、一种药物疗效不好,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药物,要判断一种心境稳定剂无效,应排除依从性差和血药浓度过低等因素,且用药时间应大于3周。如排除以上因素仍无效,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心境稳定剂。
治疗药物1、常用的心境稳定剂:(1)碳酸锂;(2)丙戊酸盐;(3)。 2、候选的心境稳定剂:(1)拉莫三嗪;(2)托吡酯;(3)加巴喷丁;(4)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氮平与奎硫平。 3、苯二氮卓类药物:氯羟西泮4、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对具有兴奋、激惹、攻击或精神病性症状的急性躁狂或混合发作者,伴有精神症性症状的抑郁以作者也可在治疗早期阶段短期联用心境稳定剂与第一代抗精神症药。 5、增效剂的应用与药物的联合治疗对于难治性双相障碍患者,特别是难治性快速循环发作患者,候选的心境稳定剂、钙通道拮抗剂(异博定80-120mg/d,2/d、尼莫地平40-90mg/d,2-3/d)甲状腺激素(T325-50ug/d、T480-200ug/d用4-6周)、5-HT1A受体拮抗剂(如丁螺环酮、心得静)可考虑做为增效剂与经典心境稳定剂联合试用。 6、抗抑郁剂在双相障碍中的使用用问题在双相障碍的治疗中,应用抗抑郁剂可能诱发转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或使循环频率增加,或促发快速循环发作而使治疗更加困难。因此,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时应慎用抗抑郁剂。如抑郁症状十分严重、且持续时间超过4周以上,既往发作以抑郁为主要临床相,则可以在充分使用心境稳定剂的前提下,合用抗抑郁剂。一般可首选几无转躁作用的丁胺苯丙酮,其次选用5-HT再摄取抑制剂,尽量不选转躁作用强的TCAs。
心理治疗在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进行心理治疗。在此过程中,医生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安抚患者的情绪,让患者放松心情,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回到宁静平和的情绪当中。
病人护理尊重、理解、接纳、关心、支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支持患者积极治疗、尽早治疗,反复发作者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定期门诊复查,与医生沟通,监测病情和药物副反应,维持病情稳定,防复发;病情不稳定时,注意防止自伤自杀,冲动伤人,及早就诊治疗,做好心理疏导。抑郁时让患者看到希望,感受到关心支持,处于激越及严重躁狂状态时避免冲突,避免激惹患者; 学习疾病知识和治疗知识,帮助患者观察病情,及时应对病情变化,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平日注意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性格,矫正不良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促使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性活动,以期减少或防止发生残疾。在此过程中,对患者多给予鼓励、肯定,根据患者的能力,与患者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不能操之过急。
美国调查情况
/双相情感障碍
2003年美国的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显示,在双相情感障碍的生活总体结局中,自杀7.8%,呈现慢性化15.9%,反复发作27%,不完全缓解7.8%,缓解25.5%,康复16%。可以说,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难以解决的精神健康问题。患者的病程中至少有一半时间存在症状。即使在没有症状的时期,也可能出现损害社会功能的表现。 另外,由于对双相情感障碍缺乏了解,也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属寻求帮助的模式。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际性大规模研究证实,60%有双相情感障碍症状的患者在初次发作的6个月内未得到治疗。35%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首发症状后的10年内都未寻求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
南派三叔患病事件2013年4月,网络作家在微博自曝出轨,引起网友热议。南派三叔自称自己十年的婚姻即将走到尽头,责任全在自己。此外,南派三叔还自称是个“人渣”,对不起爱自己的朋友。疑似南派三叔妻子的网友说,和南派三叔并没有离婚,他是备受及双相情感障碍折磨而妄想出轨。17日下午,三叔多次更新微博斥事件为“闹剧”,表示事件应该早点收场。 日,三叔更新微博:“好了,闹剧该收场了,继续生活。”该微博令患病事件变得真假难辨。
蓝可儿死亡案日,据《洛杉矶时报》报道,洛杉矶尸检部门公布,加拿大华裔女生死于“意外溺亡”,另外她还患有躁郁症。
陈奕迅患躁郁症陈奕迅日,据台湾媒体报导,刚刚结束巡回演唱会的,在短短两个月内唱了25场。在第11场时,陈奕迅透露自己有轻微躁郁症和人群恐惧症,上周最终场还对粉丝暴走发怒,明显精神状况不佳。在本次巡演结束后,陈奕迅和老婆带女儿康堤飞往英国度假兼养病,希望对病情有帮助。报道更发现Eason入住的豪宅,原来是属于(大刘)名下,而甘比(陈凯韵)亦带女儿刘秀桦一起飞去英国,款待Eason一家人。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08:26:03
贡献光荣榜
互动百科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