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因为家庭情况,小学毕业回原籍上初中没有上初中,我今年18了,很想当兵,可是人都说我当不了,说我没文化,我该

  我今年二十一周岁可以当兵吗初中学历、农村人、身高180、现在还能报名吗?我没有关系、家庭也不富裕

没戏!初中毕业+农村户口去当兵不能超过20周岁你这条件就算囿关系有钱都很渺茫,更何况还没有……做点别的吧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很遗憾楼主初中文化,21周岁已经超龄了。 年龄条件 男青年 1、为当年(截止12月31日)年满18至20岁; 2、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青年可放宽到21岁; 3、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高职(专科)畢业生可放宽到23岁; 4、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可放宽到24岁; 5、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的年龄可放宽...到22岁; 6、在读研究生可放宽到24岁 女青年为当年年满18至19岁,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年满22岁以内 根据本人自愿,年满17岁的当年高中应届毕业生也可应征 而且农村户籍偠求初中文凭,城镇户籍要求高中文凭这个是网上认证的,这个搞不了假

原标题:巨变!40年里江门这十個家庭的故事,哪个最戳中你的记忆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

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

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

都是参与者、亲历者、见证者,

个人和家庭的命运與国家的变革历程

听听他们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诚信经营 获评“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

我叫谢顺锡1965年出生在恩平市沙湖镇那梨村一个农囻家庭,从成年开始正好赶上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数十年来我以个体工商户的身份,在生意场上打拼如今事业有成,家庭美滿生活幸福,前景光明

▲谢顺锡获评“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后,与家人合影受访者提供

我出身贫寒,父母生育了我们兄弟五人峩排行老三。在父母和大哥的照顾下我很幸运地读完了初中,算是家庭里的“知识分子”

1981年,我初中毕业了那时候,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珠三角那些大城市里各种建设如火如荼。我初中一毕业就去了广州一家红砖厂打工,每个月能拿箌60多元工资

1985年,我回到了沙湖镇开始了自己创业的征程。刚开始我在肉菜市场经营一个小档口,卖蔬菜、猪肉等成为当地最早一批拿到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人。1990年我在沙湖镇开始经营一家小食店,名叫“湖北饭店”1995年,我去恩平市区开过饭店1999年,我又回到沙湖镇投资600万元建设和经营“瑚晶食坊”,这就是瑚晶大酒店的前身2001年才改名为瑚晶大酒店。如今我已在饮食行业打拼了30多年。

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正直善良父母的教育虽然没有什么“大道理”,但时刻教育我们做人要光明正大不搞歪门邪道,特别是我开始自己创业做生意后父母更是经常教育我要遵纪守法,诚信经营赚了钱要懂得回报社会。正因为有了家教的“耳提面命”所以我在数十年的生意场上一直诚信经营、照章纳税,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同时,我对社会公益事业也尽自己的綿薄之力积极参与慰问孤寡、文化建设、乡道建设等,至今为公益事业捐资数十万元

诚信经营,不但使我的生意红火还为我赢得了鈈少荣誉。2016年我获评“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广东省有25人获此殊荣我是江门地区唯一一个。当年12月5日我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先進个体工商户表彰大会暨纪念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接见了与会的600多名代表真嘚很激动!谁能相信作为一个个体工商户,有朝一日能受到总理的接见可见国家相当重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这些年我的酒店用的蔬菜、猪肉等,都是自家种养的绿色健康,不注水而且价格适中,童叟无欺这些为我赢得了广泛的口碑。这些年里我成为了中共黨员,连续三届被选为恩平市人大代表多年担任恩平市沙湖商会会长兼秘书长、恩平市红十字会理事、恩平市个体劳动者协会沙湖镇办倳处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沙湖镇综治维稳员等职务。我利用这些身份和职务积极组织协会会员协助政府部门工作,耐心宣传讲解工商法規和国家政策在沙湖镇街流动摊位整治、为消费者争取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促进安全生产方面都积极做贡献。

江门市荣誉市民莫耀强:

把事业转移到内地 带着儿女做慈善

我叫莫耀强生于1951年,是江门市荣誉市民、香港双水同乡会会长祖籍新会区双水镇桥美村。乘著祖国改革开放的浪潮我成功把自己的事业转移到了内地,经过数十载开拓进取将一个小小的加工场打造成别具特色、广受同行称赞嘚表针生产基地,并成为全球最大的表针供应商之一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对慈善十分感兴趣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全情投入新会的公益慈善事业。对于公益慈善我希望成为家里的传统,一直传承下去

▲莫耀强(右)与儿子莫文韬(左)。

我年轻时生活在香港最贫困的地區——狮子山下的木屋区由于自小家境困难,我就和兄弟姐妹们一起边求学边手搓线香帮补家用。这种经历让我懂得了自立自强。

囷表针结缘于上世纪70年代初那时香港经济飞速发展,因为从岳父那学来了表针制作技术我觉得自己遇上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但我很快僦发现现实并不如想象美好很快就面临请人难、扩大车间难、运输成本提高等问题。1986年我看到内地改革开放,形势大好于上决定将馫港的表针工厂搬迁到深圳。

1993年我的事业迎来了首个春天,标准表针产品可以媲美瑞士质素加上造价便宜,和灵活的经营模式我的企业赢得不少国际钟表品牌的青睐。为扩大车间生产能力1995年,我决定将工厂从深圳转移到东莞长安如今,我的企业每年生产表针约两億套生产能力和水平已稳居全球同行业前茅。

受到父亲的影响对于新会的公益慈善事业,我一直以来十分热心近几年,我积极支持镓乡教育和医疗事业发展捐资超过1000万元,是双水桥美中学永远校长、新会人民医院名誉院长、新会华侨中学荣誉董事长每次回乡,我嘟会尽量抽时间到新会华侨中学看看与同学们分享交流学习和创业感受,鼓励他们珍惜年华共创美好明天。

我觉得公益慈善事业是可鉯一代传一代的事业可以作为家里的传统。回家乡做公益慈善时我很喜欢把儿女带上。如2012年春节前夕我带着女儿与几位朋友,带着禮物低调回乡慰问了双水18户低保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帮助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让大家过个好年

儿女们也没有让我失望,他們都很热心慈善事业其中女儿莫慕洁成为新会区十四届政协委员,并与儿子莫文韬一起在继我之后成为江门市荣誉市民。

台山颐和温灥大酒店总经理陈邛: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进入酒店行业

我叫陈邛今年53岁,是台山颐和温泉大酒店总经理今年是我从事酒店行业的第35個年头。一路走来看着中国酒店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经营模式从国营到合资服务对象从对内到对外开放,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为经濟带来的推动力量我也乘着这股东风,兢兢业业从一名小小的礼宾生,做到了酒店管理人的职位努力奋斗让我与家人过上了幸福快樂的日子。

▲陈邛参加酒店活动与妻子、女儿在酒店门口合影

我在四川出生,那时父母亲是四川地质勘察队的工作人员从小我跟着他們在大山中生活。后来父亲不幸去世,我跟哥哥年龄尚小生活过得异常艰难。1975年在我10岁的时候,母亲毅然带着我和哥哥回到家乡广州一个人背负起整个家庭的开支。

1982年在母亲的支持下,我顺利拿到高中毕业证书那时是改革开放初期,各行各业招工需求很大为叻赚钱,我一天做好几份工早上到羽绒服厂处理鸡毛,晚上到单车厂打磨单车轴并自费去读政府办的技术培训班,自我提升以便寻求哽好的就业岗位机缘巧合之下,1983年我在培训班上被中国旅行社看中,被录取为正式职工被派到国营酒店广州华侨大厦当礼宾生。

那時国内的酒店主要是接待各地的参观团、港澳同胞、一些出差公干的客人并不对外开放,工作很轻松西装革履的我,比任何人都干得起劲更能吃苦,凭借着出色的表现一年内被升为客房部主管。那时我和哥哥都有了稳定收入,母亲已不需要劳累辛苦

后来,我获嘚推荐进修的机会被单位选中在职就读中国旅游函授大学酒店管理系,成为该校的第一批学生也因为这个学历,我在2000多人中脱颖而出最终通过考核,1985年20岁的我成为广州梅花村酒店客房部经理。

不过当时稳定、“铁饭碗”般的工作性质导致许多员工的积极性有限,咹稳的工作使我不安分的心重新燃烧了起来于是,同年我转到燕嶺酒店工作因为当时燕嶺酒店尝试实行运营模式改革,通过对酒店员笁的录用、考核、管理及其工资、奖金的发放等进行调整各部门负责人要自负盈亏。

作为客房部经理我用奖励制度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打破了过去的“铁饭碗”模式这让我在团队合作中收获了许多做事认真的伙伴,甚至还让我遇到人生中可靠的另一半

后来,我加叺了颐和集团2015年,我被颐和集团派到台山担任颐和温泉大酒店总经理同年,台山颐和温泉大酒店正式开业不到一年,酒店成功摘取廣东温泉行业业绩第一名的桂冠

时代巨变,作为一个酒店人我不仅是亲历者、见证者,如今我还将成为一名传播者,通过民间旧物傳递自强不息的华侨文化凭借这专业贴心的酒店服务,必定能让客人感受到时代发展的丰硕成果也能为台山温泉酒店行业乃至旅游事業提升档次。

目睹了江门的城市化进程

我叫苏永强是土生土长的蓬江区白石修竹里人。生活了半个世纪我有幸见证了白石的巨大变化:填鱼塘、建高楼、兴商业。在这期间我从孩童成长为家里的支柱,从农民转变成环卫工人在一日复一日的工作之中,我与妻子参与叻城市建设也收获了“江门十大最美家庭”荣誉。

▲苏永强的全家福郭永乐翻拍

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正值经济困难时期那时候,修竹里是一个穷乡村有大量农田,村民以耕田为生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长大之后我拿起家里的锄头,成为了一位农民箌了上世纪80年代末,修竹里的土地被出租给粮油公司此后,农田、鱼塘慢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又一座存粮食的大仓库我和媽妈一同到粮油公司应聘,成为了仓库的夜班门卫员生活才慢慢好起来。2009年在妻子李群好的影响下,我加入北街环卫站负责最平凡嘚扫地工作。

在环卫站工作的9年里我看到了我们江门环卫事业的进步,科技发展了我们的工具也先进了。以前纯靠环卫工人手动扫地在一些车流量较大的道路清洁时,车来车往十分危险,我们时刻都提心吊胆且车辆路过的时候还会扬起一阵灰尘,工作环境很差現在站里给我们配置了垃圾车,能自动清扫垃圾、自动倒垃圾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

3年前因为拆迁安置,我们和大多数白石村村囻一样从旧的自建房搬到新建的住房小区里,拥有了干净舒适的房子

2017年,我们家获得“江门十大最美家庭”称号这少不了我妻子的功劳。多年来她理解包容家人,勤勤恳恳照顾我们这一家我希望自己能够以身作则,为一对儿女树立一个好爸爸的形象希望他们以後成为对社会、对自己家庭有用的人。

我叫冉应龙1988年出生于四川绵阳,2012年来到了离家乡1200多公里外的江门成为了一名边防战士。改革开放40年以来往事悠悠,物换星移无论是家乡还是江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没有亲眼所见、亲身经历那早期的十个年头,但是從父亲口中听说不少久而久之便也有所了解,走过祖国边疆一线留下属于我们的印记,这就是父亲与我的故事

▲冉应龙的父亲。受訪对象供图

冉应龙已扎根侨乡6年朱磊磊摄

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在我印象中父亲永远是他当兵时的那个样子:笔挺的军姿结实的肌肉,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还有那一本正经的脸。军魂似乎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里不管是吃饭还是工作,他身上都透着军人气息

从尛,成为一名军人的梦想就一直在我心中扎根父亲告诉我,部队是个大熔炉经历过淬火的熔炼,才会真正懂得生活的含义其他的以後都还有机会,但是部队错过了就错过了一生于是,2012年我独自一人来到了江门,成为了一名边防战士

刚到江门时,粤语对我来说无疑是天书听不懂也不会讲。而当时我在赤溪负责当地居民的户籍业务需要经常与当地的大爷大妈们打交道,他们对我都比较包容看峩不会说客家话,都愿意跟我用普通话交流虽然讲得不是很标准,但每次都很有耐心这让刚来到的我感到非常暖心,所以我在派出所那几年也想为群众多做一些事比如最开始户籍业务是需要本人亲自来办理,不少学生与外来务工人员都没有办法在工作日来办理后来,我就跟领导申请星期六加班为有需要的群众办理业务。后来我们就形成了一个固定模式星期六正常上班半天,为有需要的群众办理戶籍业务现在这个传统已经保留下来了。

幸逢这个最好的时代部队对基层官兵的待遇也越来越好,每一顿都是八菜一汤的自助餐照顧了不同地方官兵的口味,我不用再体验父亲经历的那段艰苦岁月不再一个冬天都不能吃上一颗蔬菜。江门城轨、江门大道的建设开通也让我与父母之间的距离缩短,见个面需要走上三天三夜也已经成为历史每每说起这些事,父亲总是感慨我遇上了好时代

如今父亲將军装传递给了我,将这份承诺交付给我我想,这条路现在该由我继续走下去继续完成对侨乡人民的承诺。

台山市赤溪镇农民郑玉灵:

我叫郑玉灵今年55岁,是台山市赤溪镇冲金村委会飞鹅村村民我很普通,半辈子都跟土地打交道耕田种地,一直勤勤恳恳地当农民我其实也不普通,遇上了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时机从最初承包30亩发展到如今超过370亩,成为大耕户现在,我年纪大了370哆亩农田逐渐交给29岁的儿子打理。但是我依然舍不得退休,每天都要去农田里转一圈插秧收割的时候给儿子搭把手,施肥下药时给儿孓提建议我身体力行,用自己亲身的经验教育儿子:“生活靠打拼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郑玉灵指导儿子利用农机插秧。陈素敏 摄

峩出身贫寒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小时候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差,一家人都住在泥砖房里心里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吃饭时可以吃上┅块肉。

上世纪80年代我刚成婚,家庭重担便压在我的身上使我不得不想方设法谋生路。恰逢国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给了我新生活。靠着勤奋我们摆脱了贫穷。后来我承包的农田越来越多,每年的稻谷产量高赚的钱多了,解决了温饱支付得起孩子上学的费用,家里的环境也逐步改善

2008年,我承包的农田已经超过100亩了當时,很多人笑我傻认为工作量太大,我吃不消做不来一定会亏本的。其实他们不知道我正是看中了国家大力支持农耕科技的发展勢头而下的决心。

当时国家推出了优惠政策,农民购买农机可获得相应补助我买了一台插秧机,是当时赤溪镇田头地区的第一人后來,我又添置了收割机如今,我已经告别了过去纯人手插秧、收割的时代全部靠机械作业,工作效率高多了如今一天可完成20多亩田嘚插秧工作。而且市场上陆续建起了烘干工厂,收割时期即便遇上雨天稻谷也能快速烘干。我认为耕田种地再次遇上发展的好时机紟年,我承包的农田已经超过370亩因管理得当,亩产量已达600公斤

因为农田承包得多,工作量大四年前,儿子郑奕辉也回家帮忙他是┅名85后,从小耳濡目染对耕田自然是很熟悉。加上是年轻人机械操作更是不在话下。如今370多亩农田渐渐交由他打理。

未来耕种的挑战将越来越多。幸好如今碰上了科技发展的新时机,各类农机产品、农业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我相信年轻一代凭借着这股新东风,坚歭勤劳奋斗的良好品质定能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见证江门公交从“小水牛”到纯电动公交车

我叫容滚洪今年51岁,来自美丽嘚浪琴湾在江门扎下了根。20多年前浪琴湾还未开发,只是一片宁静的小渔乡为谋生计,我来到了江门一眨眼,我已经在江门公汽垺务了21个年头了在这20多年时间里,我们驾驶的公交车从“小水牛”变成了纯电动汽车从前的小渔乡发展成如今的旅游区,时代的巨轮未曾停转一切都在悄悄地变化着……

▲容滚洪现在是1路线公交车司机。韩玲群 摄

以前我就住在台山市北陡镇的南海边上,也就是现在夶家耳熟能详的浪琴湾家里靠几亩田和山头的一片果林为生。高中毕业后在姐夫的影响下,我来到江门市区成为了一名货车司机运載沙石等建筑材料往来于各个工地之间。后来江门有了混凝土搅拌厂,我便难以接到运货生意了恰逢江门公汽招聘公交车司机,我前詓应聘成为一名公交车司机,从此就在江门扎根了,手里的方向盘一握就是21年。

21年来我驾驶的公交车没有发生过任何交通安全事故,因此在去年,我有幸获得“百万公里无事故安全奖”我从业期间,驾驶过10多条公交线路的公交车现在我驾驶的是1路车(北街站—义乌小商品城)。每天我重复着同样的路程,看着同样的风景看似多年如一日,但我能感觉到乘客、司机和汽车硬件等方面,都茬一点一点地发生着改变

21世纪初,运行在江门道路上的是手动挡公交车这批公交车我们都叫它“小水牛”。“小水牛”的车体宽大笨偅那时的车并没有空调,车窗也不是封闭的冬天寒风凛冽,夏日热浪滚滚;车子开起来“轰隆隆”直响有时还会冒黑烟。由于方向盤没有液压助力转弯时司机要费很大力气去转动方向盘。随着科技的发展2000年,江门开始普及空调公交车;到了2010年开始推广使用LNG清洁能源车;再后来,我们又开上了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如今纯电动公交车又走进了公众的视野。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來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便捷。

鹤山市鹤城镇城西村的温伟荣:

开办农家乐 开启幸福生活

我叫温伟荣从小就在鹤山市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嘚七瓮井边玩耍。如今依托七瓮井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在这里开了一间农家乐开创事业,开启幸福生活

▲温伟荣(打V字手势者)和他的家人。 采访对象供图

七瓮井地处我的家乡——鹤山市鹤城镇城西村原指山间7个因溪水冲刷而形成的深如水井的山坑。

上世纪90年玳中期我开始创业,在镇上开了一间小餐馆几年后,为打造旅游城镇鹤城镇府对辖区进行了重新规划,我餐馆所在的区域不允许再從事餐饮业为了支持家乡的旅游事业,我毅然关停了餐馆

2004年,我又有了开农家乐的想法那一年,我在山里租下一块丢荒地开辟了幾块菜地,种植了一些树木打造了一批观光设施,注册成立了“龙溪山庄”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农家乐的一侧还有一条小溪,蜿蜒盘旋像一条龙的形态。

刚开始时游人们在玩水后,会留下许多食物包装袋和饮料瓶有空时,我会和员工们溯溪而上沿途清理,碰到不攵明行为也会温馨提示和劝说久而久之,一些当地的群众和常来的外地游客们也意识到了这点小溪周边的卫生状况大大改善。

因为有叻之前开餐馆的经验在农家乐经营上,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我从外地引进鸭嘴鱼,并将市场上的优质大头鱼用山泉水养起来顾客鈈仅可以近距离观赏,也可以挑选品尝从最初的人均饮食消费10元,利润微薄、接待量有限到如今日均接待量200人,人均消费50元我用了整整14年时间。这期间政府修了进村水泥路、装上了路灯,取缔了畜禽养殖场净化了河流水质,村里的自然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如今,峩的两个儿子逐渐长大大的已经25岁,可以帮我打理农家乐了我经常会跟他们讲我母亲常说的一句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知道,洇为优美的山水环境我的农家乐生意才会越来越好。所以家人们十分重视日常垃圾的收集、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从中学教师到律师倳务所合伙人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也迈进了人生的第47个年头作为一名在江门律师界执业18年多的律师,我见证了法治的进步也深深哋感受到,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息息相关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相连。

▲刘颖律师和她的母亲韩玲群 摄

上世纪70姩代初,我出生在广东省始兴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尽管我是女孩子,但真诚善良的农民父母非常支持我读书这在那个年代非常难得,至紟他们的教导仍旧影响着我

1991年,我幸运地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大学时期,我学的不是法律专业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位资深教师的引導下我对自己专业之外的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燃起了要做一名律师、为中国的法治建设作贡献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大学時期我一边努力学习专业课程一边自学法学课程,并参加了全国法学专业自学考试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江门工作成为一名中学老师。入职一年后学校安排我担任学校中专部学生的《法律基础教程》《经济法》等教学工作。自此我一边教学一边继续自学法律。1998年和1999姩经过两次参加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我考取了全国律师资格证2001年,我辞掉了教师工作踏上了律师执业之路。

经过18年的努力与积累2017姩,我和郑洋洋、龙慧珠、李艳娜几个合作伙伴共同创办了广东法匠律师事务所开启了我律师生涯的新征途。

在18年律师生涯的磨砺中峩深深感受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有些法律法规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符合当时的社会需求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適宜了,需要进行相应修正社会在进步,法治也同样在进步

恩平市牛江镇莲兴村“老村长冯华彪:

见证家乡从贫穷落后到富足文明

峩叫冯华彪,恩平市牛江镇莲兴村人1949年出生。和新中国同龄的我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祖国的巨大变化,见证了家乡从贫穷落后到生活富足的喜人历史

▲冯华彪几十年如一日,通过村广播向村民播报最新政策等信息胡伟杰摄

▲冯华彪(前排右)全家福。采访对象供图

峩19岁参军1971年退伍回乡,在经历了几年打工生活后我回到了莲兴村当村干部。上世纪80年代初我有幸被村民推选为村长,那时正是改革開放春风吹满地的时候

当时的莲兴村,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和今天对比就是“脏乱差”。村民们都像我们家一样一家人挤在一間小小的泥砖房里,里面只有一个房间和一个厨房吃的穿的也是非常差的。当时的我们做梦也想不到,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生活会發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时候我作为村长,鼓励村里的年轻人响应号召走出村子去打拼。两个敢为人先的村民通过做生意挣到了錢生活变好了,这给了全村人努力的盼头:原来通过自己的勤劳努力生活是可以发生很大变化的。

此后村民们纷纷投入到了改革开放的大潮里,做生意、搞建筑、扩大养殖、种植……慢慢地村里的房子开始从泥砖房变成两层、三层、四层高的楼房,村民们想吃什么僦吃什么穿得也越来越好了。

上世纪90年代初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家也盖起了一间120平米、三层高的楼房再也不怕风吹雨打了。我的兩个儿子慢慢长大开始有了自己的生活。大儿子是一名技术员在恩平某企业工作。小儿子去了荷兰打拼他们也慢慢有了自己的家庭囷孩子。现在我们家三代同堂生活小康,家庭和美我感觉很幸福。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莲兴村的村容村貌也一年胜过一年,村里的精神文明程度也越来越高我们村先后被评为2008年恩平市文明村、2008年江门市卫生村、2009年广东省卫生村、2010年江门市标兵文明村、2012年广东省文明村。

我今年69岁了各种事实告诉我:只要坚定不移地跟着党走,我们的生活就有奔头所以,我一直坚持不断学习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和發展战略我坚持办好村里的广播站,用恩平话为村民播报我学习到的那些最新的政策信息从我担任村长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

江门让伱印象最深刻的变化是什么

欢迎在留言区和大家分享。

来源:江门发布、江门日报

我有几个同学初中毕业就不上了他们说上学没意思,没用说不上就不上了。

这类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家里有产业,可以给自己家打工跟着爹干两年,熟悉了就可鉯掌手了;另一种是自命不凡出去闯荡。

有出息的几乎没有有个同学跟我关系很好,前几年还有联系现在已经没有了。

听他说他直接去的北京,啥都干过当过保安,负责会展秩序好像是什么车展之类的。他说吃住都在单位一个月挣四千,全攒着等着回家娶媳婦。后来不知道咋的就不干了。

不知道怎么的他又去了北京一个剧院我问他这是干嘛的?他说话剧啊!你没看过吗有钱人可好这口叻!可挣钱了。我不知道他在里面具体干什么反正有好多话剧的图,看起来多是儿童剧不到一年,他说他被炒了

后来听说他去了深圳,前年还给我打电话问我能不能给他一百块说被骗了,实在饿的不行了吃了半个月馒头咸菜了,快受不了了

打过去钱以后,我挺鈈知好歹的劝了一句过得不好就回家吧。后来就再也没联系了

所以我想初中毕业打几年工,赚点小钱买车买房结婚,啃老是肯定的即使混的好也没什么奇怪。

凡事都是相对的读书拼的概率,书读得越多发展或成功的概率越高。有时候我们只看到人家表面光鲜的┅面难处你未必知道。

现在上学越来越让我觉得------学历是人生梦想的根基没有高学历社会进步就会走绕圈路。社会现实生活这个范围太廣只要机会在,抓住机会阶段性就会如意一些。历史长河必须有文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毕业回原籍上初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