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情感吃抑郁药情感淡漠是什么疾病

当前位置: >
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症状有哪些?――病例一则
| 作者:王学廉 | 发表时间: 09:48:15
和某,乌鲁木齐32岁年轻女性,精神行为异常已持续3年。为求治疗,恢复正常人生活,2013年6月,和某家人带其来我院寻求治疗。
何某在三年前无明显刺激事件诱发出现频繁哭闹、乱发脾气、和丈夫打架等行为,可日常工作、生活正常,所以未进行诊治。过了四个月和某逐渐变得心境低落、多疑、被害妄想,因害怕被害跳水、撞树自杀。
2010年于当地医院医院诊断精神分裂症,并住院治疗,疗效不佳。出院后一年的时间里和某妄想严重,因害怕在高速故意制造车祸自杀,再次进入当地医院进行治疗,期问撞墙、吞针头或以其它方式自残。
和某初诊,坐诊医师见其接触困难,表情呆板,注意力不集中,有幻觉、错觉及感知综合障碍,思维逻辑性差,一般智力检查较差。情感反应迟钝,抑郁焦虑,情绪不稳,打人毁物,易激惹。有被害妄想,多疑,意志行为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被动,孤僻,不愿主动与他人交往,不愿出门。话少,兴趣减少,经常发呆,生活懒散,少做家务。初诊和某患双向情感障碍,因和某属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病程特点。
从和某身上,我们就能看到双向情感障碍呈抑郁发作的症状:
情绪的不稳定性、易激惹、易起疑、精神运动性激越、思维竞赛/拥挤、睡眠增加、肥胖/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更多的自杀观念和自残行为。
小知识:单相抑郁女性患病率几乎是男性的2倍,但在双相障碍患者中性别差异不明显;双相障碍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单相抑郁症为40岁,前者明显早于后者,尤其是25岁以前起病的首发抑郁是双相抑郁的重要预测因素。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阅读(561)|
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请填写您疾病的症状、治疗效果,和您想得到的帮助。
主任医师 教授
已成功预约数:例
已获得投票数:个
同专业最新在线专家
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颅脑外伤、脑震荡、脑肿瘤、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三叉神 ...
副主任医师
脑性瘫痪(脑瘫)、小儿脑瘫、脑瘫FSPR手术及矫形手术、脑瘫的术前康复、脑瘫的术后 ...
副主任医师
立体定向手术及原发性帕金森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 ...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脑积水、蛛网膜囊肿、垂体瘤经鼻内镜治疗等。偏 ...
王学廉专家最新文章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血管性痴呆
外伤性癫痫
重症肌无力
神经性贪食症
多系统萎缩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皮肤综合征
周期性麻痹
治疗效果:
态&&&&度:
感谢您对王学廉专家的投票,若您是王学廉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王学廉专家的患者,请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南派三叔被曝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这究竟是种什么病?
它是一种常见病,躁狂和抑郁或交替或同时出现,会损害患者工作、学习、生活和交往能力
health.zjol.com.cn 
日 10:02:26
  专家指导:谭忠林博士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如果你知道著名作家海明威、伟大的印象派大师梵高,都曾深受躁郁症折磨,那么面对南派三叔被爆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时,也许就不会那么诧异。
  双相情感障碍,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美国心理学家路德维格曾统计了1004位艺术、科学、商业等各个行业的佼佼者,他们中的许多人被抑郁、躁狂纠缠过。其中,虚构写作的作家所受影响之深,仅次于诗人。
  但千万别以为&双相障碍&只是天才们的专属。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谭忠林告诉记者,在精神类疾病中,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病。浙江省曾做过一个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每100个人中,就有9个人符合双相障碍(含抑郁症和神经性抑郁)的症状标准。
  很多名人都曾受双相障碍困扰
  不知道这是诅咒,还是馈赠,令他们能燃烧出寻常人不能燃烧出的光芒
  这种奇怪的病症,曾经困扰过凡&高、费雯丽、丘吉尔等许多名人。海明威是最典型的躁郁症,据说他抑郁时,三年写不出一部小说,而躁狂状态下,一年可以写三部小说。
  早在1987年,爱荷华大学的南希&安德烈亚松(Nancy C. Andreason)就调查了30名创造性的作家和30名作为对照的普通人,发现80%的作家都经受过精神疾病,特别是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的困扰,而只有30%的正常人有此经历。
  美国精神病学专家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则在《疯狂天才:躁狂抑郁症与艺术气质》一书中,开列了一个长长的名单,列出了&可能患有重度抑郁或躁狂抑郁症的作家、艺术家和作曲家&。榜上有名的41位作家,除了海明威,还有:伍尔夫、查尔斯&狄更斯、果戈理、格雷厄姆&格林等。
  很久以来,都有&天才疯子一线之隔&的说法。精神疾病不知道是一种诅咒,还是馈赠,令他们能燃烧出寻常人不能燃烧出的光芒。
  虽然医学研究并没有完全证实精神疾病和创造力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但这两者的基因,在大脑中也许就是邻居。一般说来,搞文学艺术创作的人情感细腻、心思敏锐,敏感、脆弱、异样的神经也许让他们体验了常人不曾体会的感受,甚至进入了常人无法想像的奇幻的精神世界,这些经验可能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灵感。
  也许正因为精神疾病和创造力之间这种神秘的联系,很多影视剧中拥有特殊才能的主人公,也会被设置成精神疾病患者。比如前一阵热播的美剧《国土安全》女主角凯莉,一位极其出色的女特工,各方面素质无可挑剔,却有些性格孤僻,她正是一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着丰富的想像力,不按常理出牌,却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双相障碍患者是一种常见病
  躁狂和抑郁交替出现,也有以混合方式同时出现,会直接损害患者工作、学习、生活和交往能力
  但如果把&双相情感障碍&和名人们身上的艺术成就剥离开来单独审视,这是一种残酷的精神疾患。抑郁时,患者出现情绪低落、自责焦虑、消极轻生的情绪,而躁狂时,又会表现为冲动易怒、精力充沛、自负自满。这种躁狂和抑郁交替出现,也有以混合方式同时出现,会直接损害患者工作、学习、生活和交往能力
  在谭忠林医生的门诊中,有一个年轻女孩,20岁,目光炯炯,装扮时髦,一进诊室就开始交流起来,说自己在网上很有名,阿里巴巴的马云是自己的好朋友,很快就会有记者来采访她。还说自己不是爸爸亲生的,她的亲爸爸在国外,是个有钱的大老板,马上要来把她接走了。
  女孩的妈妈告诉医生说,自从两年前失恋,女儿的意志消沉了好一段时间,班也不去上。后来,去酒吧唱歌跳舞,每天早出晚归,玩到三更半夜才回家。但有时候,又一连好几天不出门,天天躲在房间里。近两年,家人里发现女儿的行为越来越怪异,甚至常常&语出惊人&。有一回,全家人去海南旅游。一下飞机,女儿一路上看见什么买什么,光是买旅游纪念品就花去了上万元。
  谭医生经过观察,认为:起初,女孩只有一些失恋后的抑郁表现,而这段时间情况越来越严重,时而抑郁,时而狂躁,已经出现严重的双相情感障碍,需要住院接受正规治疗。
  一般说来,一部分患者在处于抑郁状态时,会有一定的自知力,会主动就医,但处在躁狂状态时,虽然意识到自己有异常,但不会认为这是疾病,直到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产生大额借贷关系等,被家人有所觉察后送来就医。
  比如,一位40岁的中年人,突然感觉脑子变笨了,不好使了,做任何事情都没有信心,面对问题总是犹豫不决、反复思考,可是没过几天,阴霾情绪一扫而空,情绪亢奋,做事高调,甚至夸夸其谈。直至几个月后,瞒着家人借钱买了两套房子作为投资之用。老婆觉得这远远超出了家里的负担,才怀疑他精神出了问题。
  每个人的情绪都不会是一条直线
   只有当抑郁持续两周、躁狂持续一周以上,医生才会考虑是否患双相情感障碍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觉得自己有情绪波动。比如,莫名感到伤感,情绪低落,又会莫名兴致高涨,甚至冲动消费。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上网一搜,就会&自我诊断&:莫不是双相情感障碍?
  对此,谭忠林医生笑说,没有谁的情绪永远是一条直线,它总是会像你的心电图一样有起有伏。一个月里可能会随生理周期而起伏,一年里则可能随季节变化而起伏,就算一天里,也可能受到阴晴气候的影响,而产生情绪变化。
  但他承认,精神疾病的鉴定有一定困难。内外科的诊断,由化验后的数据说话,但躁狂状态下的患者,面对自己明显不合常理的举动,会找到N个理由来说明这样做的必要性。
  比如,上个案例中,借钱买房子的中年人,他的决定明明是超出了家里的承受能力,但他滔滔不绝地辩解: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以前正是因为没有买房子,才错失了升值赚钱的机会&&
  那么,如果我们发现身边有人出现异常,如何来初步判断他是否是双相情感障碍呢?谭医生教给我们几个方法:
  1.有抑郁和躁狂发作的症状。比如:抑郁发作时,兴趣丧失、无愉快感;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等;躁狂发作时语量增多,思维奔逸;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经常发生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2.抑郁持续时间两周以上,躁狂持续一周以上。
  3.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比如,难以维持学业,无法继续工作等。
  4.一定排除躯体性疾病。某些躯体疾病及用药也可能引发情绪的抑郁或亢奋。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同其他精神疾病一样,双相情感由生物学、遗传学和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社会心理因素包括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因此,正确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是我们一生要做的功课。
记者 庄小琴 通讯员 徐勤
&&相关稿件&&&&&&&&& & 正文
挂号科室:
同类疾病:
还以为自己是抑郁症? 专家教你从抑郁识别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在医学上定义为或轻躁狂发作与发作反间歇交替或循环发作为表现特征的心境障碍,其主要表现为时而抑郁,时而狂躁双重心境,且情感在这两方面摆动不定。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医师贾艳滨教授告诉编辑,很多患者处于抑郁状态的时候,大多怀疑自己有抑郁症,且在这种情况下会问询医生,若是处于躁狂状态,往往会觉得自己的精神状态良好。因此,往往导致误诊。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医师贾艳滨教授9方面辨识双相障碍的抑郁贾艳滨教授表示,很多双相障碍患者抑郁发作的时候,总会以为自己患上抑郁症,医生也会在首诊的过程误诊为抑郁症。其实我们可以从抑郁症识别双相障碍的线索,主要表现为以下9个方面:1、早年发病,通常指&25岁起病;2、发作性心境不稳定: 指心境波动很大,抑郁、、欣快、等情绪呈短暂发作;3、抑郁发作伴不典型特征:如食欲亢进、、短暂欣快发作,灌铅样肢体等;4、抑郁频繁发作:1年内&4次;5、抗抑郁药治疗引起转躁;6、病前情感气质:情感旺盛气质、心境恶劣气质、气质与环性情感气质与心境障碍关系最为密切了;7、双相障碍阳性家族史;8、季节性情绪变化;9、烦闷性躁狂:表现为烦躁、焦虑、沮丧、易于激惹、冲动等(易被误诊为激越性抑郁)。II型双相障碍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可见,双相障碍的抑郁状态与抑郁症的状态是不同的,其实双相障碍也有I型和II之分。贾艳滨教授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I型双相障碍是有典型的躁狂和抑郁发作,可以达到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的。而II双相障碍,通常抑郁发作的情况比较多,而且非常明显,可达到诊断标准,其躁狂标准是达不到的。因此,II双相障碍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一般情况下,II双相障碍更引起医生的关注,因为这类双相障碍容易被误诊为重症抑郁症。II双相障碍患者处于躁狂发作的时间比较短,患者认为自己的精神状态很好,也不认为这是病态。因此,医生在做临床诊断的时候,一定要在注意双相二型的漏诊和误诊,这是非常重要的。”预防双相障碍 学会与情绪和平共处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若是没有情感的存在,生活将会平淡奇。当然,对情感的表达要把握一个度,贾艳滨教授表示,当人发现自己的情绪失控,就会刻意地回避或者换一个环境,因为情绪发作会伤害自己和别人,当自己意识到的时候就会刻意回避,舒缓情绪。“也有很多人情绪失常的时候,难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其实有些事情我们可以慢慢思考,找出一些突破口将情绪解决。生活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因此,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学会自我调节是非常重要的。”专家简介: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行政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双相障碍工作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副主委;心理咨询师专委会副主委;广州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委会副主委;四川省西部精神医学协会双相情感障碍专委会秘书;美国认知行为治疗协会会员。2002年-200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在世界著名认知心理治疗之父Aaron T Beck教授指导下学习认知心理治疗。擅长儿童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问题;焦虑,抑郁,双相障碍的临床治疗与认知行为心理治疗;记忆与认知障碍,老年痴呆的临床诊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专著《强迫症心理认知评估与治疗》,译著《自我催眠术-激活你的大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及中央高校相关抑郁症,双相障碍发病机制、认知功能与脑功能影像课题。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
本文指导医生:
擅长疾病:
擅长:1. 精神心理疾病的心理评估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焦虑、恐惧、失眠...&
(责任编辑:陈健慧 通讯员:张灿城)
文章关键词:
手机上网综合症是什么?手机上网综合症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其实手机上网综合症已经严重依赖手机上网、具备手机网瘾,这种病症被称手机上网依赖症。……
什么是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有哪些?其实精神分裂症可发生于成年人和儿童,是儿童精神类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病。儿……
手机上网综合症是什么?它的病因有哪些?其实手机上网综合症已经严重依赖手机上网、具备手机网瘾,这种病症被称手机上网依赖症。经常用手机上网。……
精神分裂现在基本上是大家都知道的一种精神疾病,而如何鉴定精神分裂,它具体有些什么样的表现,相信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具体的概念,那精神分……
在我国约1000万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出院1年复发率是40.8%,有59.4%的患者出院后未能返回工作或学习岗位。
相关健康数据
擅长: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擅长:研究方向主要为社会精神病学及老年精神病学。擅长诊治老年期精神疾病。
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睡眠障碍、改良性电抽搐治疗、成瘾性疾病的诊治。
擅长: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神经症及心理障碍。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擅长:从事生殖妇科临床工作2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不孕症....【科普抑郁症】之七:双相是怎么回事?-张进-财新博客-新世纪的常识传播者-财新网
& 【科普抑郁症】之七:双相是怎么回事?
本系列第四篇“怎样准确诊断抑郁症”中提到,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更难处理的精神疾病,可能和抑郁症相混淆,也可能和精神分裂症相混淆。
双相是怎么一回事?先讲两段故事吧。
约一个月前,我接待了一位前来求助的抑郁症少年的父亲。少年原是武汉一所名牌中学优等生,排位年级前五,是北大的料。岂知在高一得了抑郁症,求治四年,期间还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住院三个月。最后,黔驴技穷,家人不得不强逼儿子再次住院,接受电击疗法。
就在预定电击的那天早晨,可怜的父亲一早来到病房,看到儿子已经异乎寻常地起床了。坐在床边,表情平静,眼神清澈明亮。父亲正惊讶,儿子开口说:“爸爸,我好了。”
父亲大惊,问:“你怎么好了?”
儿子指着病房里的一盆花说:“昨天我看这朵花颜色是灰的,今天看是红的。”
真是喜从天降!父亲赶紧把妈妈叫来,一家人悲喜交集。而后,儿子雀跃着给昔日的同学打电话,告诉他们病好了。父母欣慰地看着儿子兴奋而流畅地打电话,一扫昨日的畏缩、呆滞。
给自己的同学打完电话,儿子意犹未尽,又把爸爸妈妈的手机拿来,翻开通讯录,不管三七二十一,挨个拨通,滔滔不绝说起来。
父母亲脸上刚刚绽开不久的笑容凝固了。他们觉得不对劲,赶紧去找医生。迹象实在太明显了,在少年患病四年后,医生作出了正确的判断:正在从抑郁相转向躁狂相。医生立刻调整治疗方向,少年从此逐渐康复。
至于后来少年又出现什么问题,本系列将在最后一篇叙述,在此先按下不表。
再说说我自己的故事。上一篇提到,我在经姜涛医生治疗的第19天,霍然而愈,所有失去的社会功能全部恢复。当天夜里,兴奋地一夜无眠;第二天上午,毫无倦意,去红螺寺爬山。健步如飞,体力健旺。
当晚,我给姜涛发了一个信息,表达谢意。姜涛迅速回信息,就几个字:“你来找我看看。”我回信:“好,本周六复诊我就来。”姜涛又回信息:“不能等到周六,明天就来,让我看一眼。”
话已至此,我不能不去。第二天,姜涛见到我,只瞥了一眼,就说:“你有转相的苗头,赶紧调药。”随后开药,加奥氮平,停瑞波西汀。当晚,睡眠恢复,逐渐平稳。
我后来一直思索,为什么姜涛非要我让他“看一眼”?他看到了什么?我猜测,这也许就像我让记者把稿子拿来看一看,外人看不出名堂,可我扫一眼就能看出稿子新闻事实够不够,有没有修改基础。也许当时我的表情、脸色、举止中,就蕴含着某种信息,姜涛一望便知是否转相。
双相的两极
从上述两个事例,读者也许能明白,患者那种兴奋、激越、精力充沛,是双向情感障碍的特质之一。
医学书籍载: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发作的疾病。躁狂相的特征是兴奋、激动、乐观、情感高涨;抑郁相恰是另一极端,是悲观、呆滞、情感低落、思维迟缓、运动抑制。二者可交替循环发病,一个阶段化悲为喜,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
临床医生们如此概括躁狂相的表现:
(1)心境高涨,自我感觉良好,整天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颜开,有感染力,常博得周围人共鸣,引起阵阵欢笑。
(2)思维奔逸反,应敏捷,思潮汹涌,有很多的计划和目标,感到自己舌头在和思想赛跑,言语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言语增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即使口干舌燥,声音嘶哑,仍要讲个不停,信口开河,内容不切实际,经常转换主题;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不可一世。
(3)活动增多,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兴趣广泛,动作迅速,忙忙碌碌,爱管闲事;常挥霍无度,慷慨大方,好为人师;举止轻浮,常出入娱乐场所,招蜂引蝶。
(4)面色红润,双眼炯炯有神,心率加快,瞳孔扩大。睡眠需要减少,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节律紊乱;食欲亢进,暴饮暴食;对异性兴趣增加,性欲亢进。  
上海精神科医生颜文伟,记载过一个典型病例。在此简述如下:
“1996年,有一次,情绪明显抑郁。然而,突然间,情绪出现好转,觉得思维变得很快,反应迅速。突然变得喜欢与人打闹,感觉自己的前程一片大好。还发明了“WC”的手势。又自称发明了‘小偷可以在下雪天倒穿着鞋作案,这样就不容易被捉住了’等方法,感觉自己很不一般,话也多起来,行动也多起来。
……2001年,因为工作和恋爱问题,曾企图自杀未遂。同年7月,由北京某院诊断为重度抑郁症,给服文拉法辛。服药两周后,感觉突然好转,回到单位上班。原来自己不敢走大路,那天晚上,自己就特意走在路中央,不怕见人。晚上亢奋得睡不着,感觉这下自己好了。第二天到单位,到我们同事的办公室,滔滔不绝地讲个没完,好像自己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2005年,2006年,又多次抑郁发作,仍被诊断为社交恐怖症,反复住院治疗,用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效果不佳。2009年,自行停药,进行心理治疗10个月,效果也不行……
2010年10月再次抑郁复发,记得在治疗中途,有一段时间感觉良好,精力旺盛,沉迷于钓鱼,白天做有关周末钓鱼的准备工作,晚上上网看有关钓鱼的文章和视频,觉得睡眠需要减少,很是亢奋。甚至还想进行夜钓,想参加钓鱼比赛、成为钓鱼高手等等。在这段情绪好的时候,感觉生活非常美好,心情舒畅,行动起来争分夺秒。这样大概持续了一个月后,感到疲惫,情绪又见低落,乏力嗜睡,早上起不来床,一睡一整天。
总之,在这十几年里,多次抑郁复发。最近几年,发作越来越频繁。有时候一个月发作一次,最长不超过两个月,肯定会有一次情绪低落,四、五天到十天左右。情绪低落的时候,没有精神,不想说话,不想做事,思维缓慢,早上起不来床,自责,担心,恐惧等等。此后,情绪会突然好转,这时,感觉一切都没有问题,自己不比别人差,反而比他们反应快,比他们更聪明,一切都那么美好,给自己设定了远大的目标。但是过不了多长时间,又会再次陷入抑郁和恐惧当中。十几年来,就一直这样地往复循环,曾自杀未遂一次,住过三次院,受尽了病痛的折磨,没有办法逃出这个‘魔圈’。”
颜文伟医生指出:这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双相患者。很可惜,不少医生不认识,只知道他是抑郁症,只知道给他吃抗抑郁药,导致患者变成“快速循环型”。
这两年,我和一些网友,也交流过双相的表现。时过境迁,对当时自己种种表现,大家哈哈一笑。
一个网友,2000年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看到有个四层楼高的由冰堆砌的城楼,城墙上顺下几根麻绳,他认定自己能爬上去,而且非要顺着绳子爬上城楼。几千个游客没有一个敢这么干的。后来他被他弟弟和妹妹死活拦住了。
某市一个患者,本是一个谦虚谨慎的人,躁狂期屡次去找市长,要和市长谈振兴本市经济的大计。被秘书拦住,一次没见成。
一个大学生,生性腼腆。躁狂期间,突然变得非常自大。他自以为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去食堂吃饭时,就站在食堂台阶上宣讲。结果被当成精神分裂症押进医院,治了半年,才发现其实是双相。
一个内蒙的网友,2009年夏天跑到草原上露营八天,在漆黑的夜里安睡,以为自己可以应付一切野兽……
值得注意的是,双相抑郁未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有报道37%的双相抑郁患者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与抑郁症是两种机理不同的疾病。如果诊断为双相,就不能只吃抗抑郁药,而必须用情感稳定剂,主要是碳酸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和拉莫三嗪。如果实在过分兴奋,还可用奥氮平等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暂时把兴奋情绪“压一压”。
只要坚持服用足量的情感稳定剂,双相就不会复发,可以恢复到病前状态。
如何认识双相?
很多患者病愈后,都会怀念躁狂期那段独特的生命体验:心情愉快,情绪高涨,自信心增强,创造力旺盛,工作成绩提高……
何以如此神奇?我有一个大胆猜测:人的潜力到底有多大?不知道。平日,人的大脑只被开发了5%,而双相躁狂相时,可能大脑内产生了某种化学反应,大脑潜能突然在短时间内被多开发了一部分,种种超常便发生了……
也许有的读者会问:这不是好事吗?我还求躁狂而不得呢!别治疗了吧?
是的,是好事。但是,天下能有免费的午餐吗?无数血和泪的事实证明:在躁狂之后,必然有抑郁;躁狂有多高,抑郁就有多深。压躁狂,其实是为了防抑郁。
关于躁狂,我对自己有一个解释:人的生命好比一碗灯油,一般来说,每个人拥有的灯油数量都是差不多的(天才除外)。你的生命之灯能燃多长时间,决定于你的火苗有多旺。当你处于双相躁狂相时,你的生命火苗突然蹿高,烛照你光亮的旅程;可惜,好景不长,你的生命灯油被消耗得很快,结局便是耗竭……
回顾我患病前后的情况,大致可以推定,2011年的夏天,也就是患病前半年,我可能就经历了一段躁狂期。那时,精力无比旺盛,虽然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也毫无倦意;情绪总是高涨,心情总是愉快,思如泉涌,自信从容,队伍齐整,工作顺利……岂知潜埋的炸弹即将引爆……
留存下来的,是那年10月我赴波兰访问时拍的一组照片。那是我有生以来拍的最好的一组照片。用的是一个小小傻瓜相机,但取景、构图、用光,远超我平常水平。“摄影的本质是发现。”
我回来后洋洋得意地向别人吹嘘。
哪里知道,这是通往抑郁之路上的回光返照呢!
口说无凭,有据为证。这组照片,后来发在财新网上,
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移步一看。■
(下一篇预告:如何重返人世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抑郁症是器质性疾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