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余额理财7 24半夜十点说买了理财,余额一百,怎么回事

银行人士:为什么说余额宝不仅仅是理财产品_网易科技
银行人士:为什么说余额宝不仅仅是理财产品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两年来,金融领域最知名的产品,非“余额宝”莫属。据天弘基金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日,余额宝规模为5789亿元。余额宝让整个金融行业开始关注互联网金融,让超过1亿的屌丝客户开始了”高大上”而遥不可及的理财,将占据行业老大长达10年之久的华夏基金拉下马,让四大国有银行首次联合起来,让互联网企业、传统银行不约而通的推出宝宝产品…不管从什么角度看,余额宝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近期,余额宝从”爆发”向”平稳”发展,各方开始质疑余额宝的前景。尤其是2014年第3季度,余额宝规模同比下滑时,出现了“余额宝没有价值,甚至会消失”的观点。质疑的主要理由是:余额宝的收益率下滑到接近4%,低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因此不再有吸引力。证据就是规模同比下滑,至少没有快速增长。
余额宝的前景到底如何?
余额宝的作用:不仅仅是理财产品…
对余额宝的质疑,基于一个假设前提:余额宝是一种投资理财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类似。既然同样是一种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同样很安全,若收益率更高,余额宝就没有竞争力,因此,没有前景。
虽然余额宝确实是一个投资渠道,也是以“屌丝理财”的面目出现的,最高达到了7%的收益率。由于其高安全性、高流动性、高收益率,屌丝、非屌丝前赴后继的涌入余额宝,短短一年的时间,就有了1.5亿的投资者,超过5000亿的规模。可是,余额宝仅仅是一款理财产品么?或者说高收益率是余额宝的追求么?我并不这么认为。这就涉及到余额宝到底起什么作用,只有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地判断余额宝的未来。
余额宝不仅是一种理财产品,并且是基础的资金账户,即余额宝有理财的属性,也有基础账户的属性,具体特征如下:
一,余额宝属于“类存款”的理财产品,其对标是银行存款。理财产品主要有安全性、流动性、收益率三个指标。从安全性来说,余额宝的安全性高,风险略高于银行存款,但远低于其它理财产品;从流动性来说,余额宝一般是T+1交易(小额是T+0.2小时内),高于银行定期存款,但低于银行活期存款。因此,作为一种理财产品,余额宝的安全性、流动性均近似于银行存款,是一种“类存款”理财产品。
目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2.75%,因此,在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中,正常情况下,余额宝的收益率应该是介于3.0%与4.0%之间。余额宝的收益率一直高于4%,是目前中国没有利率市场化的“例外”情况,最终将回归到其应有的收益率。因此,余额宝收益率从7%的高位回落,是回归正常,7%的收益率才是不正常现象。
二,余额宝是一种基础资金账户(在非银行机构的地位),类似于银行账户(在银行的地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有存款储蓄账户,才能支付给客户利息。因此,资金只有“沉淀“到银行账户,才能获得利率。而随着业务创新不断加强,传统银行并不能满足创新的要求,存款利率也是受到严格限定,个人客户资金以“非储蓄”方式存在的比例将越来越大,追求更高收益率的需求也很强烈,余额宝作为一种“类存款”理财产品,正好担当承载客户的闲余资金的重任。从这个角度来说,余额宝的收益率只要高于活期存款,就有存在的空间。
因此,安全性、流动性才是余额宝的主要目标,收益率是三者之中最次要的指标。从这个定位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余额宝将一直会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存款利率管制时,储蓄存款与货币市场利率的刚性差,将促使余额宝迅速发展。利率市场化前,货币市场利率与储蓄利率会一直存在一个近似无风险的利率差,余额宝可以将这个利率差让渡给投资者,让许多因最低交易额门槛无法进入货币市场的中小投资者,享受到货币市场更高的利率,这就是余额宝的机会。历史上第一只货币基金的诞生,就是这个背景。1971年,最大养老基金“教师年金保险公司”现金管理部主管的鲁斯·本特和搭档亨利·布朗,提出了在保持高流动性条件下“让小额投资者享有大企业才能获得的回报率”的理念,于当年年底成立了美国储蓄基金公司,并于1972年初,购买了30万美元的高利率定期储蓄,同时以1000美元为单位出售给小额投资者,因此,诞生了历史上第一只货币基金。
最后,利率市场化之后,余额宝也有结构化的机会:一是,大额资金与小额资金之间的利率差,类似于“团购”的作用;二是,货币基金账户,将继续发挥非银行机构的基础账户功能,成为非银行机构“沉淀”客户资金的载体。例如,第三方支付公司,可以用余额宝沉淀支付资金;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用余额宝当做客户的现金管理工具;电商平台、P2P平台等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余额宝实现资金闭环,从而增加客户粘性及忠诚度。
总之,余额宝不仅具有理财属性,还具有基础资金账户功能,将一直会是金融行业不可忽略的一只重要力量。评价宝宝类产品,安全性、流动性是更重要的指标,而收益率成为相对次要指标。甚至可以认为,若某个宝宝类产品设计,让投资者“徘徊”于不同收益率的货币基金,就应该检讨下,这个产品设计是否合理。
本文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福布斯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银行是否有权查询个人帐户余额?为什么自从转入了十几万到某中国银行,就经常收到什么理财经理的短信,说有什么理财的产品? - 知乎7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1 个回答被折叠()中行手机银行投资理财,月月惊喜!
生活中,我们总想迅速成为那个优秀、出色、多金的人。
初入职场的你,如何赢在财富积累的起跑线上?
成家立业的你,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走心,如何省心省力,轻松理财?
为人父母的你,如何储备教育基金,缓解育儿压力,实现家庭梦想?
飞黄腾达的你,如何合理配置资产,实现财富保值增值,为自己,为家庭做好坚实的保障?
想要轻松实现你的财富梦想么?
那就选择中国银行易商理财和中银理财吧!
现在通过手机银行购买,还可参加抽奖呢!
余额理财神器
易商理财是中行推出的余额理财产品,您可以通过中行手机银行在线购买高收益率、高流动性、低风险的优质金融产品,支持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六家银行的借记卡客户购买。
★门槛低:1元起购!
★赎回快:每日最高500万快速取现额度!
★收益稳健:优选货币基金,风险低,年化预期收益超活期10倍,较一年定期翻倍!(以中银活期宝产品近期收益为例)
★购买随心:支持中、农、工、建、光大、兴业银行借记卡购买!
大额理财神器
中银理财融荟系列是中行推出的不同期限按期开放的系列理财产品,您可以通过中行手机银行在线购买。
★ 收益稳健,流动性强,期限丰富,每日发售
以近期产品为例:
注: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一切产品要素均以产品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为准。
财富金融 惊喜月月送
日-9月30日,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客户成功使用中行手机银行进行一笔中银理财或易商理财交易,可以于次月10日上午10点至15日晚上10点关注“中国银行天津分行(boc_tj)”官方微信,回复关键字“月月惊喜”,输入手机号参与抽奖,每人每月每项产品均可获得一次抽奖机会,有机会获赠10-200元话费好礼!
1、本次活动统计数据以中国银行系统记录为准。
2、每名客户每月均可参与活动并于次月抽奖,不受活动期间只能获得一次话费奖励的限制。
3、每名客户每月每完成一项产品交易,均可获得一次抽奖机会。同一产品交易完成多笔,也仅获得一次抽奖机会。当月同时完成两个产品交易,即可于次月获得两次抽奖机会。
4、获奖客户话费将于参与抽奖后5个工作日内充值到客户预留的手机号中,话费充值不支持携号转网号码以及14、16、17开头手机号码,请注意核对。
5、活动详情及话费充值问题请咨询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
咨询电话:106472 周一至周五08:30-17:30。
易商理财购买指南
登录手机银行,选择“投资-余额理财”
选择产品,点击申购,输入购买金额,完成购买。
中银理财购买指南
登录手机银行,选择“中银理财”及想购买的理财产品;
点击“购买”,选择交易账户,勾选相应条款,点击“下一步”,输入购买金额,完成购买。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超29万亿 强监管下增速大降_凤凰财经
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超29万亿 强监管下增速大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期,中国银监会频繁发文,“强监管”信号明确,银行理财业务是本次防控风险、强化监管的重点领域之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29.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58亿元,同比增长18.6%。
规模快速增长的银行理财正面临政策约束。近期,中国银监会频繁发文,&强监管&信号明确,银行理财业务是本次防控风险、强化监管的重点领域之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29.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58亿元,同比增长18.6%。随着监管趋严,银行理财业务将不断规范。事实上,银行理财业务增速已经在放缓。虽然截至3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同比增长18.6%,但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34.8个百分点,而且理财资金投向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余额占比也较2013年高峰时期大幅下降20.6个百分点。严格落实&三单&要求当前,银行理财规模不断增长,其在服务实体经济、丰富融资模式、增加居民财富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但规模过快增长也蕴藏着较大风险。恒丰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丽娟说,目前来看,银行理财业务风险主要体现在杠杆率高、投向复杂以及存在刚性兑付等方面。&银行理财可通过场内债券回购等方式提高杠杆水平,甚至还有部分通过代持、抽屉协议等模式进一步放大杠杆,加大潜在风险。&王丽娟说。王丽娟说,在投向上,银行理财资金经过层层通道,实现了多种形式的投资,所投资产可能风险极高。同时,由于存在&资金池&操作,银行理财未能实现真正的风险隔离,并且目前普通投资者也还无法完全接受&风险自负&,银行理财刚兑压力较大。针对银行理财业务的风险,监管部门要求,加强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控。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确保每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相对应,做到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滚动发售、混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的资金池理财业务等。&通过资金池操作,理财业务可以实现资产负债之间、期限、信用风险的错配,进而获取高收益,银行一直有冲动将理财业务开展&资金池&操作。&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说,实践中,如何依据&滚动发售、混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来认定资金池操作也存在一定困难,相关政策还有待进一步细化。王丽娟说,通过对银行理财产品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和单独核算,可杜绝理财产品的&资金池&操作,降低理财产品的期限错配,有助于引导理财产品向开放式净值型产品转型。真要将&三单&要求落到实处,既需要监管引导,也需要做好金融消费者的相关教育和健康理财观念的培育,降低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社会压力。强化穿透式管理对于银行理财业务,监管部门要求严控嵌套投资,强化穿透管理,不得简单将理财业务作为各类资管产品的资金募集通道;严格控制杠杆,防范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董希淼说,银行用理财资金去购买另一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或用自有资金购买本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等,致使资金脱实向虚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在嵌套投资方面,用银行理财产品对接资管计划或委外投资,资金经过层层嵌套,将资金投向资质较差、无法通过正规渠道申请到贷款的企业等,延长融资链条,规避监管部门对底层资产的核查等。目前机构监管理念下的分业分段式监管模式,难以对这种嵌套投资的理财产品进行整体性监管。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穿透管理,业内人士认为,一是要穿透识别最终投资者是否为合格投资者;二是要穿透识别产品投资标的是否符合投资范围等监管标准。董希淼说,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应该突出主业,实现由&资金中介&向&服务中介&转型,减少监管套利业务模式。近期银监会接连出台监管政策,意在补齐监管短板。比如,在弥补银行业监管制度短板工作项目中,《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等16项为制定类项目。此外,还需加强监管协调,统一监管标准,消除监管套利空间。在&穿透式&监管政策的要求下,银行理财产品将更多转向开放式净值型产品,逐步回归资产管理本源。王丽娟说,在银行理财结构方面,随着监管政策的实施,未来银行理财的监管套利空间逐步收窄,同业理财类产品增速也将有所放缓。着力保护金融消费者日前,民生银行的&假理财&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虽然在规范银行理财业务方面,监管部门以及各银行都有相关规定,但违规、误导销售以及理财&飞单&等情况依然屡见不鲜。董希淼说,银行理财业务在信息披露以及投资者分层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信息披露不完整、不详细或有意隐瞒,不明确披露理财资金的投向和比例,投资者很难了解所购买产品的真实风险,且宣传时喜欢&报喜不报忧&。针对上述问题,监管部门明确要求提高金融产品信息披露水平。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以消费者是否能充分理解产品作为信息披露充分性的衡量标准,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不得隐瞒风险,不得误导消费者。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说,在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向客户全面、充分披露信息和风险,使客户真正了解产品业务特征,明确自身所要承担的风险和损失。因此,&银行要加强理财产品的适当性销售,按照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对客户实行分层管理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将合适的产品卖给适合的投资者,并加强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报喜更要报忧,充分披露理财产品风险。&董希淼说,同时还要做好投资者教育,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某银行人士说,作为银行机构,严格落实监管部门规定,并加强内部管理、内部教育,防范员工异常行为并经常性开展金融普及宣传等,是防范理财&飞单&等现象的重要措施。同时,金融消费者也要改变只关注收益率的心态和习惯,更加注重投资本身的风险,不以销售渠道评价风险,不能简单认为&银行销售的就没有问题,出了问题也会刚兑&。对于如何识别真假银行理财产品,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说,按照监管要求,银行发售普通个人客户理财产品时,需在宣传销售文本中公布所售产品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的登记编码,客户可依据该编码在&中国理财网&查询产品信息,未在理财系统登记的银行理财产品一律不买,规避买到假理财产品的风险。&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wemoney PF055]
责任编辑:wemoney PF055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46045
播放数:158479
播放数:147122
播放数:58089205月理财余额大幅下降 银行想方设法争取客源
作者:丁岚
又到季度末,各家银行为了冲刺业绩,纷纷推出各式短期理财产品,以最大可能地吸引客户。同一天,张女士还收到了宁波银行、交通银行客户经理发来的短信,推荐她买这两家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且理财经理都强调:“这次推出的产品收益不错。到了资金相对吃紧的季度末,各家银行便又开始大量发行理财产品。
  又到季度末,各家银行为了冲刺业绩,纷纷推出各式产品,以最大可能地吸引客户。
  前天,家住南京的张女士一连接到了3家银行的客户经理打来的电话,说是有好产品推荐给她。(600036,)(03968)的一位客户经理告诉张女士,他们银行28日上午10点整,通过网银及手机银行公开发行系列短期理财产品。“这次的收益率较平时明显提高,32天5%、57天5.3%,另外还有好几款是5%收益的,你一定要买一点哦。”客户经理再三叮嘱张女士。
  同一天,张女士还收到了(002142,)、(601328,)(港股03328)客户经理发来的短信,推荐她买这两家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且理财经理都强调:“这次推出的产品收益不错。”还有的客户经理称,如果能在季度末的这几天购买他们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客户除了可以享受到相对不错的理财收益,他们还可以根据购买数额的多少,奖励顾客一些价值不等的购物卡。
  为什么近期银行会有如此密集的短期理财产品上市?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主要是这几天又到季度末了,不少银行为了吸引资金,让“成绩单”稍微好看一点,都会想方设法争取客户。不过,因为最近几年收益大不如从前,导致购买量也在逐年下降。一些类似于余额宝之类的产品,近年来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也对银行的传统理财产品形成一定的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余额大幅下降。监管部门近日透露,5月底银行理财规模为28.4万亿元,相比4月的30万亿元,净下降了1.6万亿元,为十年来最大的单月降幅。有学者称,这可能与监管显效和银行理财新发行规模下降两重因素有关。
  因此,到了资金相对吃紧的季度末,各家银行便又开始大量发行理财产品。有研究数据显示,6月的第一周有269家银行发行1747款银行理财产品,第二周和第三周都有291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数量分别为1863款和1785款,上述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由第一周的4.49%上涨为4.58%。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申雪娇&RF13056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24小时新闻榜
理财产品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商银行余额理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