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长为日式低欲望社会青年教师个人成长总结

低欲望社会走红法则:养个男(女)朋友,不如养只蛙?|欲望|社会|法则_新浪网
低欲望社会走红法则:养个男(女)朋友,不如养只蛙?
低欲望社会走红法则:养个男(女)朋友,不如养只蛙?
干掉了《恋与制作人》和《王者荣耀》,一只不会呱呱的小青蛙,在朋友圈刷了屏,迅速登顶APP游戏榜第一名。看到朋友圈疯狂晒蛙的蛙爸蛙妈(当然,也包括我),蛙看书、蛙写字、蛙旅行、蛙寄信、蛙吃饭、蛙交朋友了,恨不得一天晒十遍,我突然理解那些过去天天晒娃、求投票、求点赞的亲爸亲妈————毕竟,连一个虚拟青蛙儿子,你们都hold不住了!这只蛙很有主意,不用你操劳,也不和你互动,就连啥时候能和蛙儿见面,也是随缘。你无法预料它下一刻会出现在什么地方,是正在浅草寺拍照,还是在木筏上漂流;当然,它也可能突然“宅心大起”,窝在家里认认真真的读书,安安静静的写信。如此佛系的一款游戏是怎么火起来的?之所以关注小青蛙,或许是羡慕小青蛙的生活,羡慕它可以如此自由的支配时间,享受所爱。它过着我们不曾拥有、随心所欲的“理想生活”。这种想走就走、想玩就玩,不被事业所累,不被社交羁绊的自由生活,让我想起来美国垮掉的一代,以及低欲望社会里的无为青年。这些年轻人,在日本著名学者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会》里得到了精准的描述:年轻不愿意背负风险,不像上代人,愿意独立购屋、背负几千万的房贷;少子化,人口持续减少、人力不足;是个丧失物欲、成功欲的时代;不论是公共投资还是货币宽松政策,都无法刺激其需求和消费,经济增速放缓。专门制造假新闻的洋葱日报说,“青蛙旅行”是一款“生育意愿测试器”,是日本生育部门联合游戏公司开发的游戏,为了挖掘发现生育意向强的年轻人而设计。真实情况却恰恰相反,日本年轻人不愿意养娃,只愿意养蛙了。曾经在王者峡谷叱姹风云的英雄们,纷纷变身为盼子归期的“老母亲”,在朋友圈总能看到这样的心灵叩问——“我的小青蛙怎么还不回家?”平日里也有很用心的关爱这只青蛙儿子,为蛙收割三叶草,配备出门远行需要的食物和装备,再替它收拾好行囊。关心它的“学习”,又不想它“太宅”,支持它旅行,又牵挂它许久都不回家,每一位蛙爸蛙妈丰富的内心戏,都可以演绎出一整套带娃攻略了!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养娃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的统计,中国2015年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047,其中一孩生育率为0.556,这个数据低于所有其他199个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比世界正常人口更替生育率2.1整整低一倍,甚至低于日本东京1.06的生育率。以此来看,中国的生育水平几乎处于全球最低,这意味着2100年,中国人口将跌至6亿,足足减少一半。养个娃就是走上了人生的不归路,半夜喂奶,凑不够首付的昂贵学区房、如弓在弦的拼妈拼爹大赛等等,负累不堪,身家all in,收益可疑,可能是风险系数最高的终生投资。但这只小青蛙,它不粘人,也不花钱,只要几小时收割一次三叶草,它就能自己吃饭、玩耍、看书、学习、旅行。实在烦了,退出、卸载游戏,就能重回清静世界。低欲望社会,除了较低生育率之外,还有事业心的懈怠。在基本的物质需要基本满足后,工作不再是必要的存活手段。90后的年轻人更趋向简单自在的小生活,对于工作的热衷度就有所下降,而这只随时可以出发、没有任何牵绊的小青蛙,就代表了一种自我随性的理想生活。当生活的重心不再是养儿育女,也不再是打拼事业之后,如影随形的是普遍的孤独感。在日本,20~24周岁日本男性的单身率高达94.2%。在中国,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近2亿,主动选择单身的“单女”明显增多。 独居人口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如今有超过5800万人一个人生活。单身潮让大多数年轻人患上“孤独症”,这只小青蛙就是治愈孤独症的良药。它是小时候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出门回寄明信片,还会带特产,它不给你增加任何负累和支出,却总是无私回馈“微小而确切的小幸福”。它又让我们无处安放的爱意和牵挂找到了出口。出门时,蛙爸蛙妈就担心我蛙会不会饿了迷路了出车祸了;在家看书困得打瞌睡时,又怕儿砸累了,希望它赶紧去休息玩耍交友,用小爱好把生活装点得丰富多彩。它要的那么少,给的又那么多。所以,养个娃,也许真的不如养只蛙吧。反正,我是不会再吃水煮牛蛙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387617',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日本是否已经进入了低欲望社会?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贱老湿的马甲号
日本著名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欲望社会》中提到经历了通货紧缩、市场不景气的“失落的二十年”之后,许多日本年轻人的心态都不愿意结婚生子、不愿贷款买房买车,他们不想出人头地更是对物质没有强烈的欲望。按照大前研一的说法,《低欲望社会》中的“低欲望”三个字,是对日本年轻人消费状态的“描述”。既然有果必有因,那么导致这个“果”的“因”是什么呢?所谓的低欲望社会,主要是针对日本年轻人而言。大体上是指现代日本年轻人没有梦想、没有干劲儿、没有欲望。因这三个单词的日语罗马字开头字母都是“Y”,于是,日本人还把这种“低欲社会”戏称为“没有3Y的社会”。再具体一点说,低欲社会就是指相当一部分日本年轻人因对未来缺乏信心,因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凡事开口就是“しょうがない”(没有办法)、“どうでもいい”(怎么都行),连动动脑子都嫌“めんどくさい”(麻烦)。不婚、不生、不买房、不买车、少消费几乎成了他们的共性,甚至连穿衣吃饭都是能简则简,临近山穷水尽没钱花了才打点零工。严重者干脆就“宅”在家里,时间长的居然能半年不出门,每天只与智能手机、电脑为伍,典型的“电脑”中自有颜如玉”作派。因为他们已经连与真人恋爱、做爱都觉得麻烦,反正只是满足生理需求,认为有网络中虚幻的情人足矣。一句话,其实这种低欲社会说穿了就是一种“年轻人缺乏欲望厌倦消费”的社会现象。我想就结婚生子、买房、买车、其他消费进行逐一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暂且把日本年轻人的“低欲望”状态当作客观现象来看待,而不是直接归到消极方面去。一、日本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结婚生子?众所周知,日本目前面临严重的老龄化,出生人口和出生率逐年降低。日本人晚婚/不婚、晚育、少生/不生的现象越来越多。
阅读下一篇
10秒后自动跳转本文来源:新华社、中国青年网要问国内年轻人对什么最焦虑,买房、结婚、找工作肯定能排在前几位。但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年轻人怎么看这些问题?近日,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所著的《低欲望社会》引发热议。在这本副标题为“胸无大志的时代”的书中,他感叹道:“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日本已陷入低欲望社会!”果真如此么?
大前研一认为“低欲望社会”是:无论物价如何降低,消费都无法得到刺激;经济没有明显增长,银行信贷利率一再调低,而30岁前购房人数依然逐年下降;年轻人丧失物欲和成功欲,对于车和奢侈品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因陋就简。“不婚族”大增 “买房安家”观念正被抛弃不结婚、不生育、甚至不出门,近来收视率较高的日剧《东京白日梦女》、《我不是结不了婚,只是不想》和《家族的形式》中的人物折射出当今日本年轻人的面貌。根据日本相关研究所4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50岁仍未结婚的人口比例在日本男性中约为23.4%,在女性中约为14.1%,刷新这一数据的最高纪录。这份调查报告把这项比例定义为“终生未婚率”。这意味着,日本男性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女性平均每7人中就有1人终生未婚。
日本社会也从“开放”逐渐变得没有“性趣”。去年9月,日本政府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18岁到34岁的未婚者中,有超过40%的人没有任何性经验,高达70%的受访男并未在谈任何形式的恋爱。日本传统的“买房安家”观念正在被年轻人抛弃,选择租房生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日本内阁府2015年发布的调查显示,61.5%的被访者说“想要买房”,13.4%的被访者称“总体上来说想要买房”,共占总人数74.9%。这说明,约四分之一的日本人认为不买房也无所谓,这一比例在20岁至40岁的年轻人中更高。不愿背负“婚姻包袱” 单身生活难舍弃研究者说,在传统的日本家庭里,结婚、生子、抚养孩子、赡养父母是捆绑在一起的。调查显示,现在许多不愿结婚生子的日本人享受单身生活轻松自在,不愿背负“婚姻包袱”。
另一方面,由于日本经济常年低迷,好的就业机会减少,男人结婚后很难像过去一样独立完成养家糊口的重任,这就使“家庭主妇”身份的吸引力逐渐下降。经济独立甚至宽裕的女性更不愿辞职结婚了。在调查采访中,一名叫近藤(音)的40多岁工薪族告诉记者,他认为:“工作太忙应该是借口吧。一个人的感觉可能太舒服了。如果可能的话还是希望结婚。”
部分受访者表示,对于日本男性而言,结婚意味着每个月的工资要全部上交妻子,一个月只有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800元)左右甚至更少的零花钱。许多日本单身男性因此不愿结婚,更愿享受一个人轻松、自由的生活。儿女处“低欲望生活” 父母真发愁面对“低欲望”的儿女,日本家长有点急。在调查采访中,家住东京的山崎女士说:“这对我来说是切身的问题。我家有两个女儿,年龄有点大了,现在还没有结婚。没结婚的原因一是缘分没到,二是感觉自己一个人也能生活得很好、更轻松。”
她表示,“作为父母,希望孩子早点结婚的心情还是很强烈的,所以总想着为孩子们创造些机会,希望他们赶快结婚。”对于日本年轻人陷入“低欲望”状态,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更多新闻时代之问关注丨新动向!韩国提出“重要建议
”半岛局势将如何发展?调查 | 这款产品海淘货抽检合格率相当低 有的甚至根本没法用!震撼 | 短跑名将张培萌和歼-10跑100米 你觉得谁会赢?监制/杨继红
主编/王兴栋编辑/马玮璐&央视新闻觉得不错请点赞!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欢乐生活网
http://nbot-pub.nosdn.127.net/e71d6df6ec0.jpeg日本为什么会成为低欲望社会日本为什么会成为低欲望社会断魂枪百家号
2016年,日本著名学者大前研一,写了一本书叫做“低欲望社会”,目前在国内无法买到,但是某宝上有售。
里面提到日本已经进入了一个年轻人不思进取,宁可租房也不买房,无法刺激社会整体经济增长的局面。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因为以下几点:1,
日本社会财富平均:在世界各国财富独占指数上日本是48.5,排名最低,其中美国是74.6,中国是64,这个数值越高,代表贫富差距越大,所以我们常说中国贫富差距过大,事实上美国比中国还大!2,
房地产形势不乐观:如今日本的房价已经比80年的房价跌了50%,很多日本人都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然后再租一个非常小的房子,用其中的差价还贷款,试想你是1985年生在日本的年轻人,从小到大,你家的房子一直在跌,请问你还有心情买房么。3,
税率过高:日本的税率也是递进式的,你的收入越高,你交的税也就越高,最高达到55%,对于年轻人来说,辛辛苦苦工作一年换来的工资上涨,减去税额的增加,几乎没有什么差别,所以谁还努力?4,
计划经济:很多人会说,日本不是出了名的资本主义吗,怎么会是计划经济?事实上,日本政府一以贯之的事无巨细,把城市建设的非常好,各个细节都注意到了,但是如果经济上也事无巨细,比如规定每月工时上限,每月休假不能低于多少天的比例,诸如此类,管的多了就是计划经济。 综上所述,再加上日本企业不能轻易开除员工的政策。致使,日本经济整体缺乏活力,年轻人没有上进心。初听上去,的确很有道理,但是这种所谓的低欲望社会真的是日本独有得吗,或者说这种低欲望真的就不好吗?1,
年轻人需要有多大的上进心:大前研一已经73岁了,在他年轻的时候应该是日本如日中天,要侵略全世界的时候,难道每一代日本人都要像他们那一代那么疯狂么?如今的年轻人希望享受生活,在生活能够保证的前提下,尽可能轻松些,这种现象不光是日本,在各个发达国家恐怕都是这样。2,
财富平均有利于社会稳定: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地方经济发达,一个地方贫穷,肯定会造成人员与财富的流动,如今的北上广就是这样。整个宇宙也是这样,太阳热量大,它的能量就会流动到其他地方,并且整个宇宙的趋势是逐渐达到热寂状态,也就是到处能量都一样,变成一潭死水!既然宇宙的趋势都是这样,那凭什么日本会例外,如果一直让你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你会不会死得更快。3,
率先达到社会主义:放眼全世界的发达国家,都呈现增长放缓,福利增高,人民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的状态。日本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完善,必然会受到另外一面的影响——就是任何地方都很完善,没有任何新的空子可钻,新的机会变少。日本人应该享受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
所以,如果你把整个社会格局看成一场比赛,那低欲望绝对是坏事。但是如果你把它当成一次体验和生活,低欲望是难能可贵的境界,安然处之!欢迎关注:jiuxingzhi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断魂枪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关注宇宙与经济学的电影人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