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长相因素品格因素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因素之间的关系

影响人物派:浅谈两种人物影响力
整个宇宙的物质都有影响力,大小不同而已。而人物影响力,就是能引发和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人物的两种影响力,即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它们的区别主要有:  
一、构成因素不同。
(一)权力性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有传统因素、职位因素和资历因素。
1、传统因素是人们对领导者的一种传统观念,人们认为领导者不同于普通人,他们有权力,有才干,比普通人强。这些观念逐步成为某种形式的社会规范,产生了对领导人的服从感。
2、职位因素即领导者在组织中的职务和地位。居于领导地位的人有一定的法定权力,有了这种权力,就可以左右被领导者的处境,使被领导者产生一种敬畏感。
3、资历因素即领导者的资格和经历,一般来说,资历较深的领导者都有相当的影响力,人们对资历较深的领导者产生敬重感。
(二)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有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和感情因素。
1、品格因素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它是决定领导者影响力的根本因素。一个品德高尚的领导者会使人产生一种敬爱感。
2、能力因素是指一个人的才能。有才能的领导者会给工作群体带来成功和希望,使人们对其产生一种敬佩感。
3、知识因素是指一个人拥有的知识。有丰富知识的领导者会得到人们的尊重,也容易取得人们的信任,使人们对其产生一种信赖感。
4、感情是人对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关系,便能产生亲切感。
二、权力来源不同。
(一)权力性影响力来源于法定职位,即职位权力。职位权力包括惩罚权、奖赏权、合法权。
1、惩罚权来自下级恐惧感,即下级感到领导者有能力惩罚他,使他痛苦,使他不能满足某些需求。
2、奖赏权来自下级追求满足的欲望,即下级感到领导者有能力奖赏他,使他觉得愉快或满足某些需求。
3、合法权来自下级传统的习惯观念,即下级认为领导者有合法的权力影响他,他必须接受领导者的影响。
(二)非权力性影响力来源于个人魅力,即个人权力。个人权力包括模范权和专长权。
1、模范权又叫感召力,由领导者的品格因素和感情因素构成,来自下级对上级的信任,即下级相信领导者具有他所需要的智慧和品质,具有共同的愿望和利益,从而对他钦佩和赞誉,愿意模仿和跟随他。
2、专长权又叫专家影响力,由领导者的能力因素和知识因素构成,来自下级的尊敬,即下级感到领导者具有某种专门的知识、技能和专长,能帮助他指明方向,排除障碍,达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三、作用方式不同。
(一)权力性影响力作用于被领导者的方式一般是领导者向下属提出正式要求或发布指令。这些要求和指令通过口头和文字进行传输,如通知、法令、规章、批示等,而这些要求或指令是下属必须执行或服从的。
(二)非权力性影响力作用于被领导者的方式是人格感召,包括人格影响力和榜样行为影响力,是领导者通过自身较高的素质,如拥有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品行、较强的能力以及与下属融洽的关系,使被领导者自愿接受领导,从内心信服领导者。  
四、作用效果不同。
无论是权力性影响力还是非权力性影响力,都会对被领导者产生一定的作用,但二者作用的心理效果是不一样的。权力性影响力来源于职权,作为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因而通过职权对被领导者作用的心理效果表现为服从感、敬畏感和敬重感。非权力性影响力来源于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因而对被领导者作用的心理效果表现为敬爱感、敬佩感、信赖感和亲切感。
影响人物派专注于人物影响力的塑造和开发。影响人物派,影响力常在。欢迎更多的人物影响力塑造机构加入我们,一起为人物影响力的研究事业群策群力。
影响人物派自媒体矩阵: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挫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百科大全-就爱阅读网
挫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个人原因。
挫折产生的原因非常多,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1、客观因素挫折产生的原因中客观因素即外在原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1)自然因素。是指各种非人为力量所造成的时空限制、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生老病死等。自然界内的万事万物都有其固有的存在和发展规律,人类一方面不可能对所有事物都达到完全彻底的认识,另一方面,即便认识了也不可能绝对地征服自然。所以,要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发展,人就必然会遇到自然界所带来的种种困扰,挫折也就在所难免。如,有的大学生从小在北方长大,却在遥远的南方上大学,炎热、潮湿、多雨的气候令他难以适应,带来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不良反应。(2)社会因素。是指来自个体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一些干扰和障碍,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道德的、法律的、宗教的,等等。既包括大的社会环境,也包括学校、社团、家庭等小环境。有的大学新生无法适应大学中新的人际关系、新的作息方式、新的学习方法,从而感到受挫。此外,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方法不当、班级和宿舍风气不正、同学关系紧张等都有可能使个体遭受挫折。同自然因素相比,社会因素更易引起挫折,而且后果也往往更复杂、更严重。2、主观因素挫折产生的原因中的主观因素即内在原因,是个体自身的一些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1)生理因素。是指个体与生俱有的身材、容貌、生理缺陷及健康情况等所带来的限制。比如,想报考空军却视力受限,喜欢化学专业却是色盲;由于身体素质差而体育难以达标,由于长相不佳而无法受到异性的青睐等。(2)心理因素。是指个体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水平,如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所带来的影响。如能力差的学生容易在学习中受到挫折,内向的学生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挫折。从引发挫折的直接因素与个体自身心理状况之间的关系来看,影响大学生挫折的心理因素主要有:①自我估计不当。有的大学生对自己评价过高,目空一切,结果到处碰壁;有的则对自己评价过低甚至自卑,做事畏缩不前,常常因缺乏勇气而错过机遇、错过成功的机会。②期望水平过高。期望水平是指个体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而规定的标准。期望水平太高就容易受挫折。如有的学生当初报志愿时报得太高,以至于没被第一志愿录取;有的中学时当过班干部,上大学以后却成了一般学生。③动机冲突。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这些动机往往又是彼此矛盾与冲突,这时就面临困难的选择。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心理冲突。如果这种冲突持久、激烈,就会导致挫折。挫折产生的原因往往是由上述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但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起较大的作用。
人际交往啊,学习啊,生活啊,就这些吧
这个是各方各面的原因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家里的不理解 不信任学校老师可能并不清楚事情就去盲目判断这些久而久之就会让中学生产生一种挫折心理
挫折感产生的原因是现实收获与心理预期差别太大。一个人在工作中的心理预期,包含许多方面:1、工资收入预期,这是主要的。2、升职预期,这也很重要,因为影响到收入。3、事业成就预期,一般是老总或管理者才有。4、工作经验积累和技能禒高预期,许多人注重这些,也是为了升职或“跳龙门”。5、得到赞扬奖励的预期,不要小看赞扬和小小的奖励,许多人或许多时候很有团结、激励作用哦。管理者应该参照以上所列,针对性地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员工的参与感和积极性,营造团结、协调、互助、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最好给不同预期的员工一个共同的努力目标,形成凝聚力,有利于工作的推进。
导锭大学生心理挫折的产生的主要原因?就这个问题来讲本身是不具体的。因为大学生是一个群体的称呼,而不是具体的个人。没有具体的一个矛盾能导致一个群体有问题。如果硬要说一个矛盾,那就只能是社会矛盾。用群体的矛盾指向群体这样会比较合乎逻辑。然后你再罗列出现在的社会矛盾有哪些就ok了。
何谓挫折?挫折,就是俗语说的“碰钉子”。广义的挫折是指一切能够引起人们精神紧张,造成疲劳和心理变化的刺激性生活事件。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产生挫折的原因有:①主观原因:即人的需要和动机无法实现;②客观原因:即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学校以及家庭等给人带来的阻碍和限制,使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挫折。中学生常见的挫折类型有:学习挫折、理想挫折、交往挫折、工作挫折和健康挫折等五种。挫折消极的情感表现有:①考试焦虑;②打架、破坏公物;③冷漠,依赖性增强;④喜欢批评别人,处事优柔寡断;⑤(自暴自弃)破罐破摔;⑥多疑逃避等。我方的观点是:挫折不利于成长.人的成长指的是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以及充分社会化的过程。以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角色趋向成熟两个指标来显示,虽然顺境逆境,都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面对的人生境遇,但比较而言,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首先从人的身心发展来看,一方面科学的营养供给、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比起匮乏的物质保障,欠缺的公共卫生服务,更有利于人的生理成长。另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人心智的成长,人心智的成长包括认知能力的提升、性情的陶冶、品格的养成。逆境中,学习环境是压制性的,可以认知事物,但是顺境中,提供的是鼓励性的教育氛围,更有利于认知的系统发展。逆境中可以认识到人生的艰辛,但也容易产生焦虑和痛苦,甚至产生对他人的疏离感和不信任。而顺境当中,我们更可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友情的可贵,从而拥有宽容开放、健康的心态。逆境中,对人品格的培养是有条件的,很容易就超出了基本的心理承压范围,造成人格的扭曲。而顺境中,对人品格的培养,却是潜移默化的,通过积极的教育手段,和良好的性情陶冶,锻造更健全的人格。其次,从人的社会化进程来看,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满足人生各阶段的成长需求,当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顺境中家庭的关爱让我们具有了自信心和自主意识,而在破碎中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容易自卑多疑。青少年的时候,顺境中良好的教育,可以使我们学业有成,谋生有道,而缺乏教育,则一时失去成长依托,迷失生活方向。当我们到了成年乃至老年的时候,顺境使人在自我肯定中,获得终生成长的动力,而逆境的冲击,容易使人意志消沉,自我否定。另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人社会角色的成熟,因为人的成长,总是以其独立的担当恰当的社会角色为标志的,逆境中的困顿,容易产生挫败感,使人打断终生成长的进程,而顺境中持续的社会发展,健全的制度安排,和谐的日常生活,为人的社会角色成熟提供了更良性的空间。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凭借顺境的好风,我们可以展开成长的双翼,在人生的天际飞得更高,更远。假若人经常忧患状态,身心健康都会受到影响,自然会影响到工作,也就谈不上成长了。人的一生的确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也会遇到挫折,但人生来就会有一定的承受逆境的能力,不会“没有半点抵抗的能力”,所以,即使在顺境的环境下遇到一些小挫折,人们会自我调节的。面对苦难,每个人的调节能力不一样,并不能说明“遇到挫折没有半点抵抗能力”,承受能力是与人的性格、素质等因素有关的,有与生俱有的,有来自后天的训练,面对挫折,大部分人有能力自我调节。既然逆境尚能承受,顺境就更是如虎添翼了。逆境中恐怕很难有踏踏实实做事的机会,也难以有成长的机会,连机会都没有了,能有利于人的成长吗?时代造英雄!如果身处顺境,能给伟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说不定能做出更大的业绩。让我们来看一个有关青少年成长的不利因素真实的故事.200......余下全文>>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就是其中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困难可挫折。在一个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有两颗种子落地,生根,其中的一颗种子受不了太阳的暴晒,在干渴中死去了。另一颗种子,在默默地生长着,没有水,它就把根伸的更深些去寻找水,就这样它长成了一棵胡杨。几百年后,这里成了一片胡杨林。面队人生中的挫折,第一颗种子遇到挫折就放弃目标。而第二颗种子是默默的坚持到底,最后实现了生命的价值。这两颗种子表现了人生道路上两种不同性格和不同态度的人,也表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有的人一遇到挫折就放弃目标和理想,碌碌无为,最终一事无成。有的人意识不坚定,面对困难悲观,沮丧,怨天尤人。相反,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的人,他们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越战越勇,把压力化为动力,终于享受了真正的人生。其实,生活中的磨难就像是一个石磨,许多人都难免要在磨道上苦苦挣扎。但只要我们有老牛一样的勤劳,老虎一样的毅力,狮子一样的野心,一切都回消失。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有哪个人不想成为强者,是你,还是他?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要努力改变自己,不能像第一颗种子那样,要像第二颗种子学习。那样,在多少年后,你会自豪的说:我是强者。做不了太阳,做星星,在自己的星座上发光;做不了森林,做大树,净化自己的一片天空;做不了成功者,去战胜与人生相伴挫折,不再有抱怨,有的只是灿烂光辉的历史!
遇到挫折怎么办?“雄鹰翱翔天空,难免折伤飞翼;骏马奔驰大地,难免失蹄折骨”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也难免会遇到挫折。有的人遇到挫折后,考不好,就消沉、灰心、萎靡不振,丧失信心,放弃了努力,甚至自怨自艾,自暴自弃。长久的压抑甚至导致精神疾病,同学们遇到挫折后,不妨冷静而理智的分析导致挫折的原因和过程,从中找到较好的解决办法。自我补偿,最初的动机受挫折时,可通过其他途径达到目标,或用不用目标代替原来的目标,以其他成功来补偿。如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努力学习,等一下考出好成绩来补偿,语数学习成绩不好,就在技能科学方面发展。合理宣泄。产生情绪时,不要将痛苦埋在心中,要积极地向家长、老师、或朋友倾诉,求得理解或帮助。还可以把心中的不满或委屈写在日记中,或到没人的地方大喊几声,这样心情会逐渐平静下来。转移、升华。遇到挫折后,将不良的情绪和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从另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使情绪稳定下来,并努力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导向更成高的方向,将挫折变成动力,做生活的强者。正视、期望。要培养坦率地正视现实,面对现实的态度,把挫折当作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自古英雄多磨难,挫折和失败往往是成才者摇篮。培根说过:“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诚然,挫折和逆境更能考验人生。大学生如何面对挫折一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将随着知识的积累、阅历的丰富逐步走向成熟。在这些过程中,大大小小的挫折将时刻伴你左右,只有敢于和善于直面人生的挫折,才能在挫折中奋飞,在拼搏中成功。(一)要正确地认识挫折挫折指人在达到自己人生目标过程中所受到的困难以及因无法克服这种困难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从哲学上讲,挫折的产生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说其必然,是指在人生整个过程中,人们总是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可能遇到各种不同的挫折;说其偶然,即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可能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什么时候发生挫折是很难预料的。了解到挫折的特征,我们就容易应对人生挫折了。(二)冷静且客观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挫折的产生不外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种情况。客观原因即外界条件的限制和阻碍,这种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的限制和阻碍,这种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如天灾人祸;社会条件如社会政治动荡、战争等。无论是自然的天灾人祸,还是社会变迁影响,对于个体都是不可选择的。因为人不可能选择家庭出身、选择社会时代,更不可选择自然。主观原因,即是主体条件的限制和阻碍,它主要包括行为者自身的条件和认识的偏差两个方面。个体自身的条件如容貌、身高、健康、经济状况、智力、心理素质等影响个人目标实现的因素。认识的偏差表现为目标过高和期望值过高,致使行动无论怎样努力都难以达到目标。青年期正处于自我意识确立的敏感期,思维方式的两极波动异常使青年走向简单否定。因此,冷静地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不仅需要掌握唯物辩证法这个基本武器,还要善于改变自身的不良个性。(三)积极寻求战胜挫折的方法认识和分析挫折的目的是为了战胜挫折。要战胜挫折,就必须找到适当的方法。1、热爱生活 从人生态度的层面上看,热爱生活反映了人生的一种基本信念,提示了人对自己、对社会及其生活的一种积极倾向,这种倾向内在地奠定了人们正视产生任何挫折可能性的心理随基础。2、锻炼意志力 不论是从社会发展还是人生的进步方面看,人类社会和个体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以物和人的牺牲为前提的。在今天这个多变转型的社会中,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要具备顽强的意志。只有一个好的智力而......余下全文>>
一、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是战胜挫折的前提。鲁迅说:“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厄运。”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挫折本身并不是导致情绪障碍的直接原因,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看法、解释、信念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在我们对挫折案例的分析中发现,与其说遭遇的是挫折、困难、失败本身,还不如说是他们对挫折、困难、失败本身的认识以及所采取的态度。要有效应对挫折,首先需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二、把握正确的应对原则把握正确的应对原则是战胜挫折的基础。在实际生活中对挫折的有效应对,可以遵循如下原则:1.接纳挫折拒绝逃避原则任何人在其一生中都无法回避困难与挫折,只不过是有的人经历的多点,有的人经历的少点,有的人经历的重些,有的人经历的轻些,与其无法拒绝倒不如我们直接面对它、接纳它,如果我们一味地去拒绝它,甚至用逃避、对抗的方式来消极对待现实,最终会使我们在挫折面前丧失信心。我们要用积极进取的态度来看待挫折,挫折的发生有时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它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在接纳的同时,我们换个角度看看它,实际上有时我们从使人沮丧、绝望的挫折中又看到了希望,这就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暂时接纳它等待时间的评判。挫折不可避免,回避只是暂时的解脱,只有面对挫折,才能使自己走向成熟。2. 正视挫折恰当评价原则当挫折来临时,我们无需慌张,要沉着冷静恰当评价挫折的危害。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事,表面上感觉它的影响特别大,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对挫折本身的评价容易出现偏颇。一是过分概括化,即由一件事情的失败推断出自己在每个方面都不行的错误结论。这种不合理的信念会产生自责自罪、自暴自弃的心理及焦虑、抑郁的情绪。二是过分扩大化,即将一件很一般的事情的失败误认为是发生了非常可怕的事,把事情看成灾难性的、糟糕透顶的,从而一蹶不振。3.利用挫折充分发展原则在挫折面前,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挫折是心理预报系统。充分利用挫折的打击使自己的头脑更加清醒、冷静,更加客观、现实,通过探明挫折根源,我们可以找出失败的原因,对前面的努力进行总结、为后面的努力指明方向。从而有效的转化不利因素,增强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来完善和发展自己。学会“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才能体会“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正内涵。4.挑战挫折灵活应变原则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有挫折、失望,在挫折来临时,面对打击,我们如何维持内在的生命之火?这就要主动地去挑战挫折,主动接受挫折情境的考验,主动在生活实践中克服困难,在战胜挫折中取得经验,并不断成熟起来,培养良好的个性和积极进取的品质。具有较高挫折调节力的人,面临挫折不是被动承受,而是主动进击,努力改变。同时要善于灵活应变,及时理智地转移目标和情绪。在受挫后,及时调整近期目标,改变行动策略,从而切实起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作用。三、 运用适宜的应对方法正确运用具体的应对方法是抵御挫折的关键。下面介绍几种应对挫折的心理调节方法。1.自我暗示法自我暗示是一个人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自储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作用。当我们遭遇挫折,受到沉重的打击时,当心灰意冷时,适当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增强信心,就能从内心给予自己新的动力与支持。2.信念改变法信念改变法就是用一些肯定的叙述来代替对自己的否定性对话,用积极的句子来代表你内心的一种真实愿望,让它把你所希望的东西带进自己的生活。有意识地进行积极、肯定的自我叙述性训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改变自己的信念系统,让你能够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为坚强的意志去面对周围的困难。信......余下全文>>
Copyright &
就爱阅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号-4
声明:文章《挫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由就爱阅读网友共享发布,目的只是为了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用户分享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论现代企业领导者成功必备的素质(胡新华)
论现代企业领导者成功必备的素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严峻,竞争越来越大,寿命越来越短,利润越来越少。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认为,一个企业的兴衰,绝大部分的责任是由经营者来负。美国学者通过对有关统计资料的分析发现,每100个新企业中,约1/2在2年内倒闭,5年后约剩1/3。这些企业失败的原因,在于企业负责人管理不力。相反,如果选择一位优秀的企业家来经营企业,则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国外一个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在一个现代企业里,每增加一名合格的体力劳动者,可取得1&#的经济效果;每增加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可取得1&#经济效果;而每增加一名高效的管理者,则可取得1∶6的经济效果。面对如此残酷的考验,对一个企业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然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领导者的决策指挥,一家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者的素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如何把企业的运营赋予真正的领导者,使之成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核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当代经济环境对领导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领导者是企业领导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因此领导者的素质十分重要,务必要注重日常自觉能动的修养。领导者的素质包含了许多的内在特点,诸如政治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和体质素质等方面的内容。作为企业领导者,特别是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者必须全面的认识它、修炼它。根据当今社会的飞速向前发展,不断提高领导者个体的素质水平,实现素质整体优化,是企业领导者成功的基本条件和基础。
二、基本概论
&(一) 领导的涵义
对“领导”一词的定义有很多种,领导是管理学中的概念,从字义上分析,一般可解释为率领和引导的意思。根据《管理学基础》中的解释,领导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和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即“领导是指影响和指引他人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目标的行动过程。”①领导是一种多层次、多领域的立体现象,从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领导工作包括五个必不可少的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即客观环境)、职权和领导行为。
(二)素质的涵义
“素质”一词来源于心理学,它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生理特点,是心理活动发展的自然前提,是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反映事物的性质和特点。素质是指事物固有的性质和特点,“素”就是本来的和原有的,而“质”则是某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的规定性。但是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在社会上,素质一般定义为: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身体的健康程度;以及家族遗传于自己的惯性思维能力和对事物的洞察能力,管理能力和智商、情商层次高低以及职业技能所达级别的综合体现。
各门学科对素质的解释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素质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为基础,以其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的。也就是说,个体生理的、心理的成熟水平的不同决定着个体素质的差异,因此,对人的素质的理解要以人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为前提。
(三)领导者素质的涵义
领导者素质一般是指领导者自身的内在条件,即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气质、能力、品质等个人特征。② 也有人主张的素质是指在先天禀赋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在领导的研究中,人们一般把领导者的素质分为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和等。由此可见,领导者的素质不仅仅指其生理、心理特征,还包含在后天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知识、能力、个性特征、作风等。领导者素质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的基本条件,是一种潜在的领导能力,是在领导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的因素。
三、领导者素质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
(一)提高领导者素质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领导者素质是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下的政治思想体系、道德规范、科学文化、心理品德等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具体体现。人的政治思想和觉悟、知识和才能、道德和品格,以及个人的人格特性和心理品质等,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各种复杂社会环境关系中,经过长期的磨练、修养而成的。只有经过长期的磨练和修养,才能够真正的成为自己的内心深处的信念,并且能够自觉地转化为思维和行为的规范。客观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唯有不变的就是“变化”,企业领导者就必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磨练、不断的修养、不断的扬长弃短,才能够使领导者的素质逐步的升华和完善,成为高效益成功的领导者。
(二)领导者的素质是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企业成功与否,归根结底在于人的积极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领导者的领导行为。领导者是影响也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其领导行为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行为。在现代企业中,领导者的素质越高,其影响力就越大,越能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员工个人目标更有效的达成,进而促进企业整体绩效的达成,推动企业的发展。如果领导者地素质低下,影响力弱,过多地依靠权力和命令来领导员工,是不可能真正在企业中树立威信,也不可能得到员工的认同和信任,最终会导致领导工作无法进行,企业目标难于达成,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领导者作为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在企业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素质的高低。
(三)领导者素质是有效实施领导职能的重要保障
领导者要有效地行使所赋予的职能,那就要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卓越的创新能力、高尚的道德风尚。因此,在新的环境下,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讲,自觉地、经常不断地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对于胜任领导工作,有效的行使领导职权,有效的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确保企业目标顺利达成和愿景的实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四)领导者素质是提高领导影响力和领导艺术的基础
领导影响力是企业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心理和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除法定性权利外,更重要的是来源于统御权,而统御权的影响力是由领导者个人特长、知识、才干、技能及良好的品质形成的。所以,提高统御影响力,就必须全面的提高领导者的素质,才能够提高影响力。领导艺术的掌握和运用,一般都是依靠领导者本身的知识、经验、才能和气质为基础,领导者素质在领导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领导者素质与领导艺术之间呈正比关系。实践证明,良好的素质修养是产生领导艺术的源泉,因此要适应企业领导职能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提高领导艺术,就必须首先提高领导者本身的素质。
(五)领导者的素质关系着企业、员工和社会的利益。
一个高素质的领导者带领一个企业走向成功,收益的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企业,还有作为企业整体中的个人的全体员工。简单地说,当一个企业取得成功,创造了丰厚的利润,员工的工资、福利会得到保障甚至提高,股东会得到丰厚的利润分红。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企业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高素质的领导者能坚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将企业带入正确的发展轨道,这对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上,许多企业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给整个社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将企业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这与领导者的决策不无关系。国内著名的三鹿企业就是其中的例子。另一方面,高素质的领导者能够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哲学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在企业中形成积极向上的、能够得到员工认同、凝聚员工的文化氛围,这是企业的长期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在整个社会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的推动力量。
(六)领导者的高素质能提升企业的绩效
领导者的素质决定了一个领导者的行为,而一个组织的绩效在一定程度上是领导者行为的最终反映。企业(组织)的绩效事实上是领导者实施领导活动而产生作用的综合体现。有较高素质的领导者,在顺境中能够精准的做出有效决策,并很好的组织领导实施,取得较好的绩效;而在逆境中能够适时权变和响应,果断、及时、准确的做出决策,从而减轻或者部分地消除不良因素是干扰,根据判断和推理,创造条件,扭转局势而最终达成组织绩效之目的。领导者有独立人格、超人的才智和渊博的知识,可以使人们产生一种敬佩感和信赖感,即便在极端困境地中也能使同事们同心同德地跟着自己去战胜困难。因此,领导者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事业心强、勇于担当、又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良好的高素质领导者,能够直接产生和提高企业的绩效。
四、企业领导者在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然而,目前企业领导者素质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意识落后,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的领导者没有经营决策权,也没有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完全按照上级机关的计划组织生产。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有了自主权,来自市场的竞争也迅速加剧。领导者的思想观念虽然有了一定的转变,但是仍然缺乏市场所需要的资本意识、风险意识、创新意识等。同时缺乏独立的人格魅力,特别是在企业发展的转接点或遭遇风险需要做出决策时,往往犹豫不决,甚至畏缩、依赖或幻想,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与当代企业家的要求相差甚远。&
(二)缺乏驾驭市场能力和专业的知识。
我国开始实施市场经济不过30年,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趋向成熟,国外企业的领导者在长期的市场经济中得到了锻炼,所以我国企业领导者的素质相对国外企业家来说还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落后地区企业的领导者表现最为突出。有的企业管理者管理水平较低,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对现代企业制度不熟悉,对市场经济不适应,缺乏竞争的意识,无力驾驭市场,不善于利用市场推动企业的发展。专业知识浮浅,特别是面对当今企业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如果没有渊博丰富的专业知识做支撑,务必会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遭遇障碍,甚至被淘汰。
(三)领导者自身定位不清晰。
尽管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现代企业制度日益完善,职工与企业的关系也逐步走向合同化,但是企业领导人的个人定位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的企业领导者缺乏事业心,没有把企业管理当作终生职业,没有长期作战的准备,缺乏艰苦创业的雄心,追求短期效益,竭泽而渔,拼掉了企业的元气,捞取个人名利,造成企业生产不稳定,后劲不足,过早老化。
(四)心理素质不健康,缺乏沟通协调能力
企业领导者缺乏自我认知和权变能力,工作中茫然无序、无的放矢,一旦遭遇挫折或失败,心理悲观崩溃、埋三怨四,不善于反思与调适。官本位意识严重,在企业各级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管理活动中人际关系的内耗,不能适时化解矛盾而造成冲突,从而会逐渐失去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道德水平不高。
现代企业处于法制化、制度化的大环境下,每个企业都是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社会经济的良好运行,依赖于每一个企业的守法经营,然而,有的企业经营者思想道德素质较差,不能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把管理企业作为个人发财致富的手段,以权谋私、损公肥私,造成国家和企业资产流失,甚至导致企业亏损破产。忆安科技、银广夏等一系列企业丑闻,深刻反映了我国企业领导者群体中存在的道德问题。道德作为一种无形的约束,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因此,注重道德对企业发展是很重要的。如何杜绝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不道德行为,使经济合理化,已经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
(六)企业领导者人格不独立。
在企业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许多领导者却在决策、处事等方面迟疑、观望、等待、畏缩,这其实是一种人格依赖,其最大罪过是造成幻想。人格的依附无疑限制了领导者的能力的发挥,加上传统官本位的影响,他们常常把做企业和做联系起来,从而导致企业依赖于政府,使企业发展的势头受阻。
(七)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转折,一个以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知识型、学习型社会里,财富的积累、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包括个人的发展都将以知识为主。所以,在技术发展迅速,产品周期大大缩减的时代,稍不留意产品就会被淘汰,那些靠一时投机或钻政策空子发家的所谓的企业家,其实是“乱世英雄”,只是一时的辉煌,成不了气候。面对强大的压力,企业要想从困境中摆脱出去,要一改以往被动地接受新的管理思想、新的技术、新的知识为主动地去接受和学习同行业中的新思想、新技术、新知识,来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1980年前的企业家占据着企业领导群体的绝对的高比例,企业是在粗放型市场中成长到现在的规模,相对分割和封闭的市场使企业家仅仅依赖特定的机遇或他们某一方面的超人素质就完成了企业的前期积累。但紧随市场开发而生的市场复杂性对企业家全面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之前不平衡的素质构成难以应对这种复杂性。同时,学习作为能力和素质提升的最主要途径,这个年龄段的企业家由于习惯、精力和时间等因素,学习新知识的阻力变得比其他人大,所以企业家在这方面还是素质构成中最大短板。
(八)创新能力缺乏
企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企业实力的增强,管理模式的完善,经济效益的提高,员工凝聚力的增强都离不开综合管理水平的创新,领导是实施管理的主体,更应该成为管理创新的先行者。
如今的企业家经过艰难打拼终于达到了一个相对有高度的平台,心理抱着享受的心态,没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缺乏动力把企业提升到同行业的前列,继续那种看别人脸色,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转的经营状态。这些企业在同行中没有有发言权,以别人的标准作为本企业标准。
对企业来讲,创新能力缺乏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缺乏意识创新,企业家抱着因循守旧的思想,不能在学习的基础上更新思维,接受新事物缓慢;战略缺乏创新,不能根据事态发展,适时调整战略部署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工作缺乏创新,墨守成规,市场招数平平,实践中缺乏创新,工作改进不大,效益低下。
领导者保守的同时,同样也把保守的思想传递给员工,员工希望保证目前个人利益,不远冒险创新,最后变成由一个人的保守到集体的保守,把企业变成一个墨守成规、停步不前的组织。
(九)缺乏改错的意识
在复杂的市场现实中,没有领导者能够保证所做的决策全部是正确的,要使企业处于不败境地,企业家必须具备认错、改错的能力和勇气。许多企业家以为自己身居高职,就放不下架子,丢不起脸面,即使别人指出错误也不去改正,还从此对指出的人怀恨在心,这样的领导以后必铸成大错。
五、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领导者的素质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它是由多方面素质组成的集合体。那么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到底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才能真正扮演好领导者的角色呢?领导者的素质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它是由多方面素质组成的集合体,它包括领导者的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素质等内容。其中,身体素质是各项素质之本;素质是领导者领导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品德素质是各项素质得以正确发挥的前提;知识素质是各项素质的基础;能力素质是各项素质的动力;心理素质是各项素质共同作用的内在机制。邓小平指出:“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的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③”
(一)品德素质
所谓品德素质,是从事企业领导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它是一个人的品德思想、方向、立场、观念、态度、信仰,在一定社会中的一系列道德原则和规范行为比较稳定特征和倾向的综合体现。品德高尚是成功之本,会做人,别人喜欢你,愿意和你合作,才容易成事。在商业往来中,往往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是最理想也是最基本的前提。领导者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高度的敬业精神。企业领导者要明确对全社会、企业、全体员工等所应承担责任,要以社会利益、企业利益、员工利益为重,要努力做到大公无私、正直,严格保守企业机密等。事业心是企业家的工作理想和抱负,有事业心的领导者,以工作为享受,经营企业成为一种事业成功的内在需求,使工作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他们会在心中描绘企业未来的美好蓝图,以企业的长期利益为出发点,努力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同时,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造就高度的敬业精神,在敬业精神的推动下,领导者才会全力以赴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去实现目标,最终取得企业与自身成功,并创造出一定的社会效益。
总之,作为领导者应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对企业对社会对员工负责,在复杂的环境中,自重、自省、自警、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人格,是领导者应具备的思想品德修养,领导者要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这样,在领导工作中才有崇高的追求目标,才能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才会有所作为,坚忍不拔,积极进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内心体验,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不断得到校正,精神境界不断升华,品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觉提高工作能力,对工作负责任,忠于职守,正直诚实,谦虚敬慎,严于律己,公正无私,廉洁奉公,求真务实,身体力行,为人师表,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开拓新局面。
(二)知识技术素质
知识技术素质是领导者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一般地说,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也就可以有较高的预见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知识越丰富,产生创造性谋略的可能性就越大、准确性越强、有效性越高,从而产生领导绩效和企业绩效。而现代领导者应具有的知识素质的重点,是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博深的理论知识是基础,现代企业领导工作的综合性、复杂性、专业性、全局性和超前性,要求领导者必须具备渊博的理论知识,既要有博深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要有与其所在职位相匹配的专业技术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企业领导者应该成为通才与专才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领导者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当是以领导科学、管理科学知识、管理心理学为核心,配置于各学科知识的合理总成;作为一个高素食的领导者更为重要的是要有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获取新鲜血液和能量,当今世界是知识和信息的时代,知识的发展变化呈现爆炸性发展,领导者只有具备了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技巧,才能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各种知识结构,从而使自己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之需要,才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创造性、开拓性领导企业的发展。
因此,领导者应该拥有较为丰富的企业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本行业的基本知识,本企业所涉及到的技术工艺知识,一定的外语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专业知识是管理者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科技管理者。只有懂专业的管理者,才能在管理过程中有的放矢,灵活机动,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避免官僚主义。作为一名现代的企业管理人员,不能把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仅仅定位在满足于一般的宏观性的企业经营管理上。领导者的领导活动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领导者必须对这种特定环境非常熟悉,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去制定战略,组织和领导他人。
(三)能力素质
能力素质是企业领导者诸素质之核心和领导者成功的进行领导共所必须的能力基础,它是领导者所具备的任领导工作,行使其权力、承担责任的主观条件和工作能力,也是其知识智慧在工作中的综合体现。因为领导者的所有工作实践活动,所包含和涉及的内容、领域、方式等都非常的泛杂,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多种较强的能力,包括领导工作所必需具备的专业能力及某些岗位的特殊能力要求等,才能适应和满足工作的需要。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战略管理能力
作为一个领导者不仅要象一个高明的战术家去完成每一件事情,更应该以一个战略家的姿态未卜先知,抢占至高点,从而在新的变化面前从容不迫。领导者是引领企业实现预定目标和愿景掌舵人,掌握着企业的发展方向,高瞻远瞩,能从总体上把握形势,既考虑当前利益,又考虑长远利益,尤其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能够着眼于长期目标,而不拘泥于一时的得失。作为领导者必须具有预测能力和战略管理能力。善于深谋远虑,具有战略思维和长远战略目光,运筹帷幄,总揽全局,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能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判别事物的本质,分清问题的主次,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并有效地实施和管理战略。
2、决策能力
决策是行使权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决策权是所有权力的核心,企业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决策。决策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选择的过程。领导者善于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种情况,预测各种可能结果,在最短的时间按内做出最正确的决策。在当今知识和信息时代,在社会快速发展与变化的环境中,领导者面对错综复杂、瞬时万变的问题要能够反应敏捷,及时而准确的把握事物变化的实质及其规律。排除外界不良干扰,去伪存真,不为一时一事的得失及其表面假象所困扰。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能够相机抉择,采取必要的措施,当机立断并勇于担当,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
3、影响能力
领导者的影响能力就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和人际交往中,有效地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与行为,使之纳入组织活动目标轨道的能力,即领导者的状况和行为在被领导者身上产生的一种心理效应。任何领导活动都是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而领导者起到了主导作用。领导者如果不能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就很难实现领导的功能,组织的目标也就很难达成。领导者之所以能够发挥影响的能力,除了组织分工的不同,领导者自身因素之外,很重要的是在组织个体中存在着对领导者的心理需要,包括归属心理、崇拜心理、模仿心理、遵从心理,这些心理来源于权力性影响力(如传统因素、职位因素和资历因素等)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如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和感情因素、人格因素和榜样因素等)。
权力性影响力带有明显的强制性,通常所说的权威,领导者职位越高,权力越大,权力性影响力也就越大。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指出:“这里所说的权威,是指把别人的意志强加于我们;另一方面,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④”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者影响能力的关键,具体体现在领导者的威信方面,也就是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它能够产生一种信任和服从的精神感召力。被领导者由于被这种威信的感召就会发自内心的尊敬、热爱、信任和钦佩,可以产生巨大的动力,激励其去实现领导目标,采取一致的行动,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
4、团队合作与激励能力
任何工作都不能靠某一个人来完成,在提倡民主管理的今天,领导者的领导过程也不是由某一个领导者来实施,需要他人的协助和配合。因而领导者要学会团结他人,与他人合作,共同为实现目标出谋划策。同时组成一个优秀团队并不断地激励他们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激励是一种鼓动,是学会如何让别人去做你想让他们去做的事情,一个成功的领导人必须是一个能激发起员工工作热情的高手。取得团队合作成功的秘诀在于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因此,领导作为团队中灵魂人物的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应该敢于承担后果,当取得成绩时,具有激发团队再次奋进的精神。
5、沟通、协调能力
领导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沟通,领导者的沟通能力尤其重要。未来的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是管理艺术的精髓,比较完美的企业领导者习惯用约70%的时间与他人沟通,剩下30%左右的时间用于分析问题和处理相关事务。目标的制定、计划的传达、绩效的辅导、员工的凝聚等等都需要通过沟通来完成。同时,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使人在公司内部和外部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领导者需有协调能力,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协调各种关系。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在工作中难免地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冲突。领导者在工作中也会与上级、下属、同事和其他单位发生一些矛盾,这样,就要求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巧妙地解决矛盾,消除误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获取上级的支持,下属同事的拥护,其他单位的帮助。
6、组织指挥能力
&组织指挥能力是指能够善于运用组织力量,把各种不同才能的人聚集并恰当地结合起来,合理安排,形成配合默契、步调一致、团结上进的集体活动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这样领导者才能有效地调动各方信息和资源并有机地运用,充分调动下属和群的积极性,领导者通过组织系统权力,引领被领导者实现共同预定目标。
7、识人用人的能力
知人善任,既要善于发现人才,还要善于用人。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汉高祖刘邦说过一句名言: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连百万之众,战必克,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抚百姓,筹军饷,不绝粮道者,吾不如萧何;吾能用之,所以能得天下。可见识人用人是何等的重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企业要发展,需要不断引进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领导者要善于慧眼识英才,善于因才施用,“将军头上能走马,宰相肚里能撑船”,领导者要心胸坦荡,海量纳人才。因此,领导者要学会识人,并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知人善任的同时要懂得授权,成功的企业领导者通常也都是授权者,他们是一位知道如何让别人做得比他自己更好的人,习惯于把能找到的最优秀的人才留在身边,授予他们权力,不加干涉。还要敢于用人,利用他人的才能为自己的领导服务、为企业服务。
8、信息管理能力
领导者要高瞻远瞩,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必须掌握最新的来自于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信息,这是决策的基础。领导者要善于收集、整理与分析信息,并使之系统化,力争在企业内外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这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有了科学的决策,从而制定明确的目标。成功的企业领导者习惯于充分利用信息管理创造一个令下属追求的前景和目标,并将它转化为大家的行动,去完成或达到所追求的前景和目标。
9、创新与开拓能力
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保持竞争的优势。领导者应该对新环境、新事物、新问题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并敢于承担变革与开拓的风险,勇敢尝试新事物。在当今改革开放、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领导者要有开拓精神,决不固步自封,僵化守旧,更不能夜郎自大,目空一切。必须适应时代社会环境变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善于捕捉新信息。勇于探索,勇敢对挑战,抓住机遇,敢想,敢干,敢改革,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敏锐的洞察环境的变化,及时提出新观念、新方案、新方法。不为过去的老观念、框框所束缚,在工作中大胆创新。要克服明哲保身,得过且过的观念。不能被动消极地接受上级的命令,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方法,人云亦云,不敢越池一步,墨守成规,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名利前途,患得患失而不愿改革创新。只有不断革新,事业才能繁荣昌盛,更加辉煌。
10、应变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利益群体的多元化,领导活动的时空跨度越来越大,个体中的变量越来越多,领导对象的诸种构成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在领导活动中常会发生一些突发、紧急和棘手事件,如在美国发生的“9&11”事件、在中国曾发生的“非典”以及“禽流感”等事件,对政治、经济等部门的领导者们提出了考验。如果一个领导者没有应变能力,在突发事件中束手无措,或逃避拖延,就会使组织陷入危机。
11、文化管理能力
企业文化是对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反映企业追求、使命、价值观等特征的总结,是企业吸引人、凝聚人的法宝。领导者要能够塑造所在企业的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建立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培育团队精神,构建学习型、竞争型企业,还要不断借鉴和吸纳其他企业的优秀文化,进行自身文化的丰富化。同时要努力创造学习型组织,未来惟一持久的优势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在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领导者面临着更新观念、提高技能的挑战,因此需要不断地学习,一个领导者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会把企业做得更好。&
12、善于思考与自制能力
领导者是一个团队的精神领袖,是某种变革的催化剂,领导者应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并能激发员工也具备这种精神。深思熟虑和准确的直觉是一个企业领导者获得成功的根本。善于思考是提高自制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勤于和善于思考问题,把握时机,控制感情,才能提高自制能力。而具有高度的自制力是一种最难得的美德,热忱是促使你采取行动的重要动力,而自制力则是指引你行动方向的平衡轮。它能帮助你的行动,而不会破坏你的行动。一个有能力管好别人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功。
(四)身体素质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作为领导者,需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充沛的精力。领导者的工作非常多,不但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处理文件、主持会议,而且要协调企业内外部关系,与各方人士交涉。每一项工作均需要付出巨大的心力和体力,必需有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作为支撑,否则就无法适应企业外部协调和内部管理的繁重工作。领导者不能用健康换工作,而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用良好的健康来支撑工作。
古人云:“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所谓的体就是身体素质,作为道德和智慧的载体,是领导者顺利成长的基本物质基础。领导者的工作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脑力劳动和示范性体力劳动相结合作用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人、机、料、法、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与渗透,它不仅应有强壮的体格,而且心里素质也要好,反应快、应变能力强。随着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想不负众望,实现组织愿景,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首先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否则,一切梦想便将成为无源之本,无本之木,所有的硕果最终将化为过眼云烟,变得毫无意义。身体素质对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领导者身体的基本情况,一般包括体质、体力、体能、体型、精力。一般来说,领导者应体格健壮,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耐力和生理适应力强,具有吃苦耐劳精神,能够较好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领导者还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朴实的仪表形象。
(五)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领导者必备的素质之一,是领导者行为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领导成功的关键。心理素质它包含了具有天性特点的情感情绪、兴趣爱好、性格气质方面的内容,也包含了后天形成的信心信念、意志毅力和宽容兼容等方面的含义。心理素质是衡量一个领导者成熟与否、称职与否的一个标准,它将直接影响到领导者的行为,影响到领导者的整体形象。心理素质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在实践中有意识地进行培养、磨练而得到塑造和改观,逐步形成理想的心理素质,以满足和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取得理想的成绩。
1. 良好的个性修养
领导者个性上的魅力对于被领导者的影响是巨大的。如今员工的职业选择机会不断增加,人员的流动性明显增强,而企业领导者优秀的品格会吸引具有类似价值取向的人聚集于企业,并增强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⑤一起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2. 自我情绪管理能力以及捕捉他人情绪变化的能力
领导者要保持情绪稳定,具有良好的自我克制、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不要轻易收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遇事冷静,临危不惧,这样才能在危机时刻做出最理智的判断和决策。而捕捉他人情绪的变化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能力,需要敏锐的观察能力,是领导者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自信开朗、乐观豁达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始终面临着激烈竞争而又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特别是当前我国仍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各项配套措施还不够健全,领导者必须对社会、对国家、对企业、对自己有信心,保持乐观的心境,学会自我激励和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4. 成就欲强,坚强不息
领导者要经受住各种考验和打击,胜不骄,败不馁。强烈的成就欲会使企业家忍受企业与个人短期利益的牺牲,追求企业长期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成功的企业领导者都有很强的信心,有时会有咄咄逼人的感觉。能够既会在自己内心里相信自己,也会在公众面前表现出这种自信心。同时要没有自我怀疑的毛病,也不怨天尤人,热情而充满自信地面对新的挑战。
5. 心胸宽广
领导者要学会吸纳不同意见,容纳各种不同类型人才,做到取人之长,容忍之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现代企业家如果胸怀狭隘,没有容人、容物的肚量,不仅难以成就大事业,恐怕也难以与人亲切地交往,和睦地与人相处,甚至内心也永远感到孤单、寂寞、痛苦。企业家有宽大的胸怀不仅能收揽人心,在自己身边聚集优秀人才,还能使人心悦诚服、同心协力、互助互爱。同时,也可以使自己心平气和、头脑清晰、心态平稳,见识、胆识、随之而拓展,为来日谋求更大的发展打下基础。
6. 谦虚与自我反省能力
自我反省建立在谦虚心态的基础上,谦逊建立信赖,傲慢毁掉信赖。在所有领导者素质中,谦逊是最不易于通过逐步学习获得的。谦逊源于内心深处,是对自己的感觉及对他人的评价。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处世哲学、一种信念体系。领导者应不断的反省,看清自己的弱点,承认自己的错误,让你变得更加平易近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反省,才能吸取经验教训,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不断完善与提高。
&(六)法律素质
作为领导者必须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知法是守法的前提。作为企业领导者,务必要强化自己的法治意识,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权威性,树立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依法管理企业各项经营事务的能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领导者要自觉消除人治思想的不良影响,必须带头守法,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要按规定的程序办事,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决不能以权代法、以权乱法,以权废法,蔑视法律的尊严,践踏法律的权威,使企业发展走入歧途。
上述诸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品德素质。品德素质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诚信度,作为领导者,要严格遵守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而市场经济的道德核心就是诚信,它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在国内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投资者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职业经营管理者,一旦找到经营者合作,很多时候也会用不了几年,这种合作就会解体。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经营管理者缺乏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诚信度。一些经营管理者在经营企业时首先不是考虑投资者的利益,而是个人应在其中获得哪些实惠,他们过于重视眼前的个人利益,不顾领导者应有的精神。这种缺乏诚信精神的领导者注定不会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较大的成功,也不能算是合格的领导者。但是品德又是最难以评价的,它只有通过长期的共事,特别是遇到关键问题时的表现才能确定。这反而对领导者的品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提高企业领导者素质的基本途径
领导者的素质包涵了相当广泛的内容,但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始终不外乎理论学习和亲身实践这两个基本途径。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一下途径来提升企业领导者的素质:
(一)领导者树立学习的意识,积极主动学习
“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立德”,只有“学而知之”而“非生而知之”,这些格言悟出一个道理,就是虚心好学,勤奋读书,开卷有益,多学知识,持之以恒,必有新得。企业领导者肩负着促进企业发展、事业进步的历史使命,应该加强学习、积极实践、勇于创新、与时俱进。要增强学习意识,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对一切有利于推动和改进工作的新理念、新观点、新知识和新方法,永远保持一种职业的敏感和渴求。通过不断学习,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这样才能不断夯实提高自身领导力的根基。
首先,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根据自己企业的的需要,广泛学习现代经济、管理、教育、科技、法律、邮政、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同时,通过广泛的学习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创新思维,增强科学决策和指导实践的能力。
然后,注重学习领导艺术和现代管理理念。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努力加强工作的计划性,科学设定阶段目标,营造出宽松、和谐、进取的团队氛围,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使团队效能得到最佳释放。
其次,谦虚地向先进的企业领导者学习是一条捷径,他们的成功之路,闪烁着光辉的足迹,他们的奋斗历程凝聚着宝贵的经验,学习他们管理之精华与成功之道,对提高自身素质大有裨益,但是慕人之长不如责己之短,学人之能不如学人之道,取长补短,不能照搬照抄,盲目套用,否则,会闹出“刻舟求剑”、“李逵绣花”的洋相。
最后,以普通一员的身份深入到群众中去,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老老实实向职工学习,“礼贤下士”、“不耻下问”征求职工的意见,采纳合理的建议,勤勤恳恳地当群众的小学生,尤其在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过程中,领导者要采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向内行请教,“虚怀若谷”、“豁达大度”,取众人之长,补自己之不足。
企业领导者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知识与能力,才能持续增强自身素质。而只有经常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领导力,才能更好地对组织成员施加影响,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组织事业的发展。
(二)企业领导者应加强实践锻炼,重视培训。
素质要在实践中体现,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企业的领导必须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素质。在工作中与各类人打交道,都是锻炼和提高素质的好机会。“实践出真知”,一切书本知识都来源于实践的总结,知识转化为能力,实践检验真理。企业领导者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才干,摸索与创造自己的经验,传统的管理经验难于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应摒弃落后的“老法宝”、“土方子”,在激烈的竞争中,将实践变为检验自我的最好方法,把市场当作提高自身素质的最好战场。同时也要向他人学习。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作为领导者,要重视学习,敢于借鉴别人的好思想、好作风、好方法,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要从生活中学习。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只要留心,处处有学问,领导者要做有心人,在实践中边摸索、边总结、边积累、边提高。重视培训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较好、较快的方法。应不断地让企业领导者去接受各种培训,让他们接受最新的知识,了解最新的动态,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帮助他们尽快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管理者。
领导者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知识与能力,才能持续增强自身素质。而只有经常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领导力,才能更好地对组织成员施加影响,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组织事业的发展。
企业要建立健全领导者培训机制,为领导者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培训提供支持和保障。坚持不懈的做好培训工作,在企业实施政治素质、法规、专业技术培训是提高企业领导者素质的根本措施,同时也是作为培养和造就人才、增强企业后劲的重要途径。同时建立领导者的培训档案,将其作为领导者考核、晋升的一个参考方面。
(三)健全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
激励机制的健全可以促进企业领导者努力学习,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克服管理中的缺陷。激励是根据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内在潜力的过程,它对于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有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首先要确立合适的目标。为员工设定目标,会使他们得到实现目标后的成就感,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但制定目标一定要把握好度,要切合实际,目标定得太高会给职工造成巨大的压力,发生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甚至会产生“反正也完不成了,干脆不干了”的抵触心理,而目标太低又会造成人力浪费,给企业带来损失。其次要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物质奖励的经济价值可以使许多员工得到生活上的一种满足,而精神奖励的“明星效应”可以使员工得到极大的精神满足。两种奖励都能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但不同的奖励对于不同员工所起到的效果是不同的。因此,领导在奖励员工时应根据不同人员的心理状态、工作内容、工作业绩等情况灵活运用,使员工得到最佳的激励,取得最好的效果。第三是树立良好的榜样。人都有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心理,相互攀比更是人的本能,可是有许多人在工作中不知道自己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做好了,工作完成多好才能得到领导的认可、赏识,也就是说没有“参照对象”,自然也就缺乏了动力。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可以帮助他们找到明确的赶超目标,工作中就会尽力拉进与榜样之间的距离,甚至产生要超过榜样的心理,起到大大增强员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健全的监督约束机制,可以约束企业领导者在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避免企业管理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使企业在良好的环境中运行。
(四)塑造自身的品格魅力。
品格魅力是领导魅力中的重中之重。有能力的人,不一定都有人格魅力。缺乏优秀的品格和个性魅力,领导者的能力即便再出色,人们对他的印象也会大打折扣,他的威信和影响力也会受到负面影响。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其执政的能力,其影响主要通过领导者运用权力时产生的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使被领导者心甘情愿地为实现既定目标努力奋斗而产生的成效体现出来。尽管领导与职员的职务有高低,分工有不同,但联系他们最重要的纽带是一个共同的信念目标。所以,领导者要始终把共同的信念目标、共同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让组织成员感受到目标与事业的推动力。
对优秀的领导的来说,信念是成功领导必备的心理素质,是领导成就伟大事业的基础。领导只有充满必胜的信念,才会对自己的事业确信无疑,才能迈出坚定的步伐,才能产生克服任何困难的勇气,才能随时迎接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信念的引导力量并不仅仅局限于信念者自身,它同样可以影响别人,这正是信念成其为魅力的重要原因。领导具有顽强的信念,事业也就成功了一半,他可以用自己的信念去影响员工,使下属认同、信服,进而愿意为领导的目标服务。
领导者的素质对于企业的成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企业领导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为企业领导者的成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企业领导者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把领导者推到了经济发展的主角地位。然而,当今企业的领导者在素质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因此,领导者应认真反省自我,认识自我,接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的考验,大力提高各方面素质,有效地为推进经济和企业的改革发展做贡献。
(1)孙彤 《组织行为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p223
(2)高玉祥,刘玉玲 《新编管理心理学》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0年 p37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p38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p551
(5)王超雄 浅论企业领导者的人格力量[A]. 中国期刊网 2005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