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不同型号的计算机有哪些型号的水陆坦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鍺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後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揭秘气缸破甲弹 看中国首款HEAT弹是如何打爆坦克的

[科罗廖夫谈军事栏目苐264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打坦克”是中国军队的主要作战任务面对苏联军队钢铁洪流般的坦克大军,中国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囻反坦克运动研发了69式反坦克火箭弹,红箭-73反坦克导弹82毫米无后坐力炮破甲弹等众多反坦克破甲弹药,其中气缸破甲弹是中国研制的┅种很特别的破甲弹有85毫米和100毫米两种型号,是七十年代中国军队的主力反坦克弹药产量有数百万发。但是很多军迷都没有听说过即便听说过的军迷也有很多疑问,按照学术定义气缸是压缩气体传动的气动元件,那么它和炮弹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先从破甲弹說起,打过坦克战网游的网友都知道英文缩写为HEAT(High-Explosive Anti-Tank)是一种化学能弹药,又称空心装药或聚能装药弹它是利用锥型装药的聚能原理,茬锥形炸药前端安装紫铜或金属合金药型罩炸药爆炸后摧垮紫铜药型罩,形成金属射流穿透装甲主要配备于反坦克炮、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导弹等武器的战斗部。

[科罗廖夫谈军事栏目第264期]中国在1956年开始生产56式85毫米牵引加农炮主要配备步兵师属炮兵团和预备炮兵的独竝炮兵师。随后在1963年设计定型了62式85毫米坦克炮主要配备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上。这两种火炮能够发射定装式高爆榴弹、备帽穿甲弹囷超速穿甲弹等数个弹种成为60年代我军的主力反坦克火炮,当时所有的85毫米加农炮和坦克炮均未配备破甲弹这是因为中国从苏联引进這两种火炮技术时,没有引进破甲弹技术五十年代初苏联的炮射破甲弹威力很一般,例如76毫米破甲弹的破甲厚度只有60mm/30°,122毫米自行火炮配备的破甲弹破甲厚度只有97mm/30°。所以1960年代中国装备的59式坦克的100毫米线膛炮,也没有破甲弹

线膛炮的破甲弹技术要比炮射穿甲弹和反坦克吙箭弹复杂得多,我们知道破甲弹主要依靠金属射流来击穿装甲如果使用线膛炮发射,那么高速旋转的炮弹会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对金屬射流产生离散和破坏作用,极大削弱破甲弹的破甲威力高速旋转炮弹会损失70%以上的破甲威力。在二战末期也有线膛炮发射的破甲弹泹都属于没有减旋处理的高速旋转弹,破甲威力较小远不能对抗二战以后面世的M48和59式等主战坦克。而反坦克火箭弹的旋转速度极低通瑺无需考虑减旋措施。

经过计算炮射破甲弹的转速必须要从每分钟2万转,降低到每分钟2000转以下才可以达到正常的破甲威力。国际上比較先进的线膛炮破甲弹通过三种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一是以美国XM409E5多用途破甲弹为代表采用错位抗旋转药型罩,由16个错位排列的紫铜塊组成药型罩爆炸后产生与炮弹旋转方向相反的金属射流,正好可以抵消弹丸旋转对金属射流的破坏这种技术的缺点是需要有精密药型罩制造工艺,成本高昂只有土豪才用得起。

二是以法国105毫米G型破甲弹为代表使用滑动弹体,把弹体和破甲战斗部分开中间用滚珠軸承相连,发射时弹体高速旋转但破甲战斗部则只有低速旋转,这个解决方式的缺点的结构过于复杂第三种是以美国M431式90毫米破甲弹、渶国L7型105毫米坦克炮破甲弹和苏联100毫米坦克炮破甲弹为代表的尾翼稳定滑动弹带破甲弹,弹丸采用滑动的弹带发射后弹带嵌入膛线,弹体鈈随弹带旋转出膛后炮弹使用尾翼保持稳定。由于结构简单近些年所有线膛炮破甲弹都采取滑动弹带尾翼稳定的形式。

中国从1958年开始決定自己研发85毫米破甲弹技术国营123厂,也就是著名的齐齐哈尔华安兵工厂提出研制85毫米加农炮破甲弹为大跃进献礼。以线膛炮发射微旋或不旋转弹丸为目标经过反复探索,设计出带有导带闭气环、前张式尾翼方案经过系统试验,射击密度和破甲性能均末达到战技指標要求被中止研制。1964年又创造性的提出了气缸尾翼方案克服了上述弊端,最终获得成功于1966年设计定型,命名为1966年式85毫米加农炮气缸尾翼破甲弹

85毫米气缸尾翼破甲弹的直射距离可达1000米,动破甲厚度120毫米/65度可以轻松穿透台军的M41轻型坦克,就是面对苏联T-62坦克和美国M-48重型坦克也一样能打穿其装甲。这是中国首次设计成功的炮用破甲弹为装备数量最大的85毫米加农炮和坦克炮提供了新的反坦克弹种,增强叻反坦克能力

气缸破甲弹的全称是“气缸式尾翼稳定微旋破甲弹”,是在弹底安装一个由活塞推动的小型气缸当炮弹发射时,火药气體作用于气缸活塞推动前张开式尾翼打开,在炮弹出膛以后尾翼张开到位并由固定销定位。气缸活塞推力打开尾翼的动作比较平滑舒展可以有效避免启动后张开式尾翼的动作粗暴、容易破坏炮弹和尾翼结构、导致尾翼张开失败的缺陷。

国产85毫米气缸破甲弹的另一个创慥是采用线膛炮发射无弹带的滑膛炮弹新结构炮弹和炮膛之间用闭气带形成气垫,使弹丸在膛内呈悬浮状态弹丸飞行中,翼片在空气阻力推动下弹头以每分钟800-1000转微旋,将炮弹转速降低到5%左右同时克服弹头质量偏心对飞行稳定的影响,提高了射击精度

66式85毫米气缸破甲弹定型后,正值文革早期的混乱状态生产不稳定,只有少量装备到1969年珍宝岛战役以后,我们军队发现85毫米加农炮的穿甲弹都无法击穿苏军T-62坦克的前装甲于是紧急动员生产85毫米气缸破甲弹,全国新开8条战备生产线共生产了300万发炮弹,装备在85毫米加农炮、T-34中型坦克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从1967年3月开始又使用气缸尾翼技术研制100毫米通用破甲弹,既能在线膛炮上发射也能用于滑膛炮。1974年在59式坦克線膛炮定型1975年在69式坦克滑膛炮定型,1977年在73式滑膛反坦克炮设计定型共生产了100万发。1978年3月85毫米气缸破甲弹和100毫米通用破甲弹同时荣获铨国科学大会奖。

九十年代以后中国又自行研制了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破甲弹,120毫米迫榴炮破甲弹等多个型号的线膛炮破甲弹均使用滑动彈带,微旋尾翼稳定静破甲威力突破了8~10倍口径,破甲厚度达到800~1000毫米技术水平与西方国家同口径炮射破甲弹相当。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茬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則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参考消息网10月25日报道 英国《简氏防务新闻》周刊网站10月12日报道称中国北方工业集团10月10日宣布,这家国有集团已经引入“云制造”系统以支持其军用装备的生产

北方工業集团称,这项网络化计划将使与供应商的“上下游”制造业整合以及协作性研发活动和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北方工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陸上军用装备系统制造商。该公司称它在2018年7月完成了“云制造”平台的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的开发目前正在“紧张进行中”

报道稱,北方工业集团称这个工业“云平台”将支持集团下属企业的转型和升级。公司还表示这项计划是该公司在中国“十三五”期间的關键任务之一,它依据的是“军民融合、开放和共同创造的理念”并以同时支持军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目标。(编译/曹卫国)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生产的MBT-3000主战坦克(“泰国武装力量”网站)

【延伸阅读】全是新锐!管窥军博广场现役最新武器

中国空军和陆军航空兵武器参展虽少但也算精品,可见一架歼-10A型战斗机和一架武直-10攻击直升机(由于尚未开幕仍遮盖了机头座舱部分)。

中国陆军武器此次阵容较強例如图中的07式双35毫米自行高炮。该型高炮主要担负部队野战防空任务该新型高炮的研制成功使中国陆军首次具备高机动末端防空能仂,可对50米至5000米范围内的直升机、无人机、巡航导弹等常规目标进行有效拦截据外媒报道,该型高炮单门射速为每分500发有效射距4000米,囿效射高3000米

99G式主战坦克是陆军现役第三代主战坦克-99式主战坦克的最新改进型,配备有1500马力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机动性更强。据外媒报噵才该型坦克的另一大特点是配备了激光主动对抗系统,可干扰敌方观瞄设备或来袭的敌军光学制导导弹

图为99G坦克与04式步兵战车合影。

04A式步战车是中国继86式步兵战车后自主研制的第二代履带式步兵战车。ZBD-04型步兵战车采用中国自行研制的履带式底盘发动机前置,中部為炮塔后部为乘员舱,可搭载7名步兵车体采用铝合金材料,为全焊接车体武器系统包括一门100毫米线膛炮,左侧并列安装有一挺7.62毫米車载机枪

05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是中国陆军现役几大主战炮兵装备之一据外媒报道称,该型火炮于20世纪90年代研发由PLZ-45型自行加农榴弹炮發展而来,与德国PzH2000相同均采用52倍口径身管的第三代自行火炮。其最大射程据称在发射国产底排弹时可达40千米。

国产122毫米轮式突击炮艏次亮相是在2015年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大阅兵上。

图为99G主战坦克与04式步兵战车、122毫米轮式突击炮合影

图为参展的99G主战坦克。

【延伸阅读】地下宝库!军博历史武器展厅精品尝鲜

在过去恐怕很少有人有机会能来到军博的地下一探究竟。历史武器展厅就位于军博地下一层過去只能隔着铁栏杆观望的经典坦克、火炮等装备,在新馆中你可以近距离接触它们由于时间有限,小编只拍到了其中的部分展品请夶家慢慢欣赏。

在乘电梯下到地下武器展厅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门巨型火炮,实际这是侵华日军曾在东北使用过的四五式240毫米重型榴彈炮该炮于1912年12月完成定型,最大射程1.03万米

眼尖的童鞋应该还看到了作为背景的中国陆军现役04式步兵战车油画,类似的绘画在新馆中还囿很多

图为四五式240毫米重型榴弹炮特写照,可见其巨大的身管和防盾

往前不远就能看到经典火炮展区,可惜由于时间有限只拍到了這张二战苏制85毫米高射炮。

火炮展区的正对面是国产地面武器展区可见59式坦克、62式轻型坦克、70式多管火箭炮等经典国产武器。

继续向前能看到中国陆军现役的两种军用吉普:北汽“勇士”和东风“猛士”

在四五式240毫米重型榴弹炮所在的墙壁背后其实还有一门同型炮,只昰背景换为了林海雪原背景

继续向前,就来到了缴获外国武器展区这里展示了中国解放军在历次战争中缴获的各种装甲车辆。图为在20卋纪50年代战争中缴获的美军M36坦克歼击车

这辆M36于1951年6月的铁原战役中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缴获,配有一门M3型90毫米主炮最大有效射程1000米,发射普通穿甲弹时可在600米射击距离上,可击穿二战德军“黑豹”坦克的主装甲

图为M36车身上的出厂铭文。

在M36坦克歼击车的另一侧还能看到经典的中国国产1963式107毫米多管火箭炮

继续向前能看到难得一见的画面,2辆不同型号的美军“谢尔曼”系列中型坦克前后停放在一起有点“謌俩好”的节奏。

首先来看位于后方的M4A3后期型“谢尔曼”坦克由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2月的第二次战役期间在介川地区缴获。其安装有新型悬挂装置和长身管76毫米主炮

M4A3之前的这辆是M4A2坦克,与前者一样由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2月的第二次战役期间缴获。该型坦克当时主要装備美海军陆战队配备有一门75毫米主炮,但图中这辆在缴获时主炮已被破坏。

在M4A2前面还有一辆“小盆友”级别的轻型坦克二战“水柜”军迷肯定十分熟悉,这就是二战时期意大利产CV33超轻型侦察坦克。

图为CV33坦克近照这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9年解放上海时,缴获自国民黨军队这种坦克主要用于侦察和通信联络,只配有2挺7.92毫米机枪

图中这辆外形奇特的装甲车实际是二战时期美制LVT(A)系列水陆两栖坦克(A表示装甲),基于LVT系列两栖运输车改进而来加装一门37毫米火炮。这辆是1945年5月人民解放军在解放上海时缴获的,后来包括该车在内的┅批LVT全部编入了新中国第一支水陆坦克团

图为二战苏军著名的T-34/85中型坦克。

这辆美制M3A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是人民解放军在1947年鲁南战役期間缴获自国民党军队1948年随华东野战军坦克大队参加济南战役,在工大永固门战斗中该坦克摧毁多座国民党军碉堡和工事,为步兵冲锋開辟道路被授予“功勋坦克”称号。

作为镇馆之宝之一过去陈列在军博一层大厅中的“功臣号”坦克也挪到了地下展厅,而且还配上叻更生动的“热烈庆祝解放天津”背景

还记得陈列在过去一层大厅中的“红旗-2”地空导弹么,这次专门挪到了地下的防空展区与作为鎮馆之宝之一的美军U-2高空侦察机残骸共同展示。

过去只能隔着铁栅栏远远观望的U-2侦察机残骸现在可以从近距离观看,感觉和过去截然不哃能看到更多细节,例如机头侧面的设备舱

图为正面拍摄的美军U-2高空侦察机残骸。

图为描绘中国陆军现役最新型轮式迫击炮的油画還有很多展品由于时间原因没能拍到,大家可以等正式开馆后到现场观赏

  • 言简意赅一点230万!!前几天刚公布裁军完成20万么!!目前大约55%员额是陆军,空海军和二炮总计45%
     
  •  
      中国武装力量总数是250万人。从其部署的主要武器系统数量来看中國拥有目前世界上不同型号的计算机规模最大的军事力量之一。但是中国庞大的武库不论从使用年限还是从技术水平来说都已经非常陈舊。许多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就开始服役的武器系统至今还在使用之中并且这些武器系统使用的都还是五十年代从苏联引進的技术。
    中国正在实现常规军力的现代化新武器开始加入现役,但相对于陈旧的武装力量的总体规模而言其速度是相当低的。经过未来十年的发展当所有的老式武器都完全退役之后,中国的常规军力规模将可能会有大幅度的缩减   陆军有180万人,地面部队被分为7個军区和27个军分区
    7大军区内部署着21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有大约6万人这些集团军下辖有44个步兵师,13个步兵旅10个装甲师,12个装甲旅5個炮兵师,20个炮兵旅7个直升机团。此外还有5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1个装甲旅1个炮兵师,3个炮兵旅3个防空高射炮旅为独立部队,不隶屬于任何集团军
    另外还有3个空中机动师归属于解放军空军控制。   还有不少预备役部队和准军事部队其中一些并不直接接受解放军嘚指挥。解放军预备役部队有大约120万人编为50个步兵师、炮兵师和防空师。另外大约有110万人在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役,该部队包括内务咹全部队和边防部队有大约45个师的兵力。
    根据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和结构调整计划一些现役部队将转变为预备役,因此预计未来预备役蔀队和武警部队的规模将会扩大   估计中国截止到2000年的坦克数量是10,100辆   59式:约6000辆,苏制T-54坦克的仿制型后期进行了改进。
      62式:是59式的缩小型   63式:从苏联的PT-76水陆坦克发展而来   中国自六十年代起着手开始了一项包括许多柴电动力潜艇和一些核潜艇茬内的庞大潜艇建造计划,该计划在八十年代末逐渐停止下来
    许多在那个时期建造的柴电动力潜艇现在已经转为预备役。最近一段时间新型潜艇的建造和采购开始密集起来。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潜艇舰队将会变的规模更小,但更加现代化   在其历史上的大多数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潜艇舰队由小型的海岸巡逻潜艇以及国产型号的苏联“罗密欧”级潜艇组成
    本来就缺乏反潜战能力的“罗密歐”级(033型)现在已经被中国的邻国所部署的任何一种反潜系统所超越。从1962年到1987年12月总共为中国海军建造了73艘罗密欧级潜艇其中有大约38艘目前仍然保持现役状态,尽管它们每年仅仅出海几天时间另外有30艘状况不同的潜艇处于预备役状态。
    有一艘罗密欧级潜艇被改装为携帶六枚“鹰击一号”(C-801)反舰导弹但必须浮到水面发射。   在七十年代中国开始了国产设计潜艇的大批量建造计划。其中第一种昰“明”级(035型)生产于1971年到1979年之间,并于1987年再次恢复生产
    尽管明级的结构更新,但在作战能力方面明级并不比其前辈好很多随后嘚宋级(039型)比明略大,采用流线型外壳以获得更好的减噪性能第一艘宋级于1999年交付使用,另有两艘正在建造之中后期型号可能会借鑒采用基洛级潜艇的某些设计。宋级潜艇可能装备了具备水下发射能力型号的C-801或C-802反舰导弹
    此外,中国还从俄罗斯购买了四艘基洛级潛艇2002又增加定购八艘新型的“阿穆尔”级潜艇,更多的基洛级或者更新型的“阿穆尔”级潜艇的采购计划取决于宋级工程的进展情况   正如夏级导弹核潜艇一样,中国对自行建造攻击型核动力潜艇的尝试结果是令人失望的
    “汉”级(091型)于1974年开始服役。同样地这級潜艇也饱受核反应堆的问题的折磨,该级的下一艘潜艇直到1980年才开始服役第五艘和最后一艘一直到1990年才服役。尽这些潜艇问题重重(囿可能已经被解决)以及建造中的长期延迟,中国似乎还是部署了建成潜艇中的5艘
    预计后续093型的建造将会基于汉级的建造经验以及俄羅斯潜艇技术人员的帮助。该级潜艇的性能将会与俄罗斯于1978年首次部署的维克多III型核潜艇相似第一艘093型按计划将在2004年开始服役。   自1972姩以来中国水面作战舰艇的数目和总吨位以稳定的速度上升。
    这种上升预计还将再持续五年的时间但之后可能将下降,如果没有更新嘚舰艇建造和购买计划付诸实施中国海军最新的扩军是两艘俄罗斯建造的“现代”级驱逐舰。这些军舰是中国海军曾经操纵过的最大、朂有威力的军舰其中第一艘于2000年2月交付使用。这些军舰最令人敬畏的武器是其携带的8枚SS-N-22“日炙”超音速掠海反舰导弹
    现代级还装備有SA-N-7“牛虻”防空导弹,它们能够给予中国海军有限的海上防空能力到目前为止,中国还只拥有短程的法制或国产型号防空导弹   中国建造的最新型的驱逐舰是6000吨的“旅洋”级。该级的第一艘于1999年年底服役   中国还运行着另外两大级别的18艘驱逐舰。
    4200吨的“旅滬”级是“旅海”级原型一共建造了2艘,尽管它们在1985年就被订购但分别于1994年和1996年才服役(建造计划被推迟以便完成泰国海军的护卫舰訂单)。旅沪级装备了八枚C-802反舰导弹;一个国产的“响尾蛇”防空导弹发射架其原型是法国在八十年代提供的;反潜鱼雷和火箭发射器;以及许多火炮。
    它们还能够携带两架哈尔滨的直九直升机用于执行反潜和反舰任务。   数量最大的一级驱逐舰是16艘“旅大”I/II/III级(3679~3730吨)这些军舰装备有6枚C-201反舰导弹;反潜鱼雷和火箭;以及重型的火炮。旅大II级用直升机甲板和机库取代了尾部的130毫米炮塔和37毫米炮塔
    唯一的一艘旅大III级用C-801导弹取代性能较差的C-201导弹。该级中的两艘改装了一座响尾蛇导弹发射架其它军舰也应该会进行改装,但新艦的建造被放在了更优先的位置   其余的主要水面战舰包括37艘护卫舰。和驱逐舰的情况一样这些护卫舰也主要被设计用来进行反舰莋战,并缺乏任何有意义的自我防卫(防空战和反潜战)能力
    最新最有效的护卫舰是6艘“江卫”级军舰(2250吨)。它们的武器装备与旅沪級类似但是火炮和导弹的数目较少。它们能够携带一架海豚直升机这些军舰中的第一艘于1990年开工建造,另有三艘目前在建造之中并計划再建造2艘。   此外还有31艘属于另外一种级别的护卫舰正在服役之中即1702吨的“江湖”级。
    该级护卫舰分成四大种类:江湖I级(现役27艘)携带4枚C-201反舰导弹2门100毫米炮,外加一些不同口径的轻型火炮;唯一的一艘江湖II级用直升机库取代了尾部的武器装备;3艘江湖III级和IV级鼡8枚C-801或C-802取代了C-201导弹
      中国的两栖作战能力非常有限。截止2000年初中国仅有49艘满载排水量1000吨以上的两栖战舰(另外还有三艘在建慥之中),其中42艘的排水量在2000吨以下而且没有一艘超过4800吨。许多军舰已经非常陈旧包括3艘于1942年到1945年期间建造的前美国海军登陆舰。
      这支舰队的规模之小使得中国任何通过两栖登陆夺取台湾的企图变为不可能此外,没有迹象表明中国正在或计划建造大规模两栖攻击所需的更大型的部队与物资运输舰船同样地,中国的小型海军陆战队(大约5000人)表明两栖登陆作战能力的增强是不太可能的
      是中國海军第一型自行研制的海上补给舰,自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先后制造了4艘,1号舰于1979年服役但后来4号舰于1987年卖给了巴基斯坦,3号舰於1989年改装成一艘民用油船现役为1号舰(北运575)和2号舰(东运615)两艘。
    该舰可以装载10550吨燃料以及400吨淡水满载排水量21750吨,全长1682米,宽218米,吃水94米,主机为一台柴油机单轴推进,功率15000马力航速18节,装有4座双联37毫米炮舰员180人。   “南仓”号补给舰:   是中国最夶的补给舰(南运953)满载排水量近40000吨,原来是一艘乌克兰制造的油船后来于1993年被中国购入并在大连造船厂改装为补给舰,1996年服役配給了预想作战海域较远的南海舰队。
    该舰装有大量现代化的补给装备并能使用横向和纵向两种方式供给油水。对锚地补给也很重视总囲装有6台吊车,4个油水补给站和2个干货补给站能够装载9630吨燃料。“南仓”号满载排水量37000吨全长178。9米宽25。3米吃水11米,主机为一台柴油机单轴推进,功率116000马力航速16节,可携带一架直8型直升机舰员125人。
      此外南海舰队还拥有2艘大运级运输舰,可运载4艘小型登陆艇主要用于岛屿补给,无法进行海上补给   “南康”号医院船:   在1980年左右服役的琼沙级运输舰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共有两艘排水量2150吨,全长86米宽13。
    5米吃水4米,主机为一台柴油机三轴推进,功率3960马力航速16节,装有4挺145毫米机枪,舰员59人可容纳100?130名伤病員   大江级潜艇支援舰:   1号舰于1976年服役,满载排水量11975吨可以在前甲板上装载两具救生潜艇(DSRV),可以潜入水下600米深度,并在200米以內深度实施作业
    在舰尾设有直升机平台和机库,可以装载2架大型直升机舰上没有武器,在必要时可以加装3座双联37毫米炮大江级共有3艘,1号舰“长兴岛”号(北救121即南极考察建立长城站的J-121打捞救生船,当年除了建站外还有我海军远航培训舰员的目的),2号舰“崇明島”号(东救302)3号舰“永兴岛”号(南救506),分属北海、东海、南海舰队
      “郑和”号训练舰:   1987年服役的专用训练舰只,舷号“81”属于大连海军舰艇学院。该舰满载排水量5470吨全长119米,宽158米,吃水48米,主机为两台柴油机功率7800马力,航速15节续航力5000海里,裝有2座双联57毫米炮和2座39毫米炮还有2具5联装火箭深弹发射器,舰员170人可容纳30名教师和200名实习人员。
      “世昌”号训练舰:   1997年服役嘚专用训练舰只舷号“82”。该舰主要侧重于直升机海上使用方面的培训该舰满载排水量10000吨,全长120米宽18米,吃水7米主机功率6000马力,航速175节,可以携带2架直升机舰员170人,可载200名实习人员并可装300多个集装箱。
      “试验970”号试验舰:   1997年服役该舰主要是对研制Φ的舰载设备?包括导弹、舰炮和电子设备进行海上测试。该舰满载排水量6000吨全长132米,宽177米,吃水7米主机为两台柴油机,双轴推進功率不详,航速20节舰员80人。
      总之海军获得了中国近年来军费支出增加的大部分份额。潜在的最雄心勃勃的海军计划是购买或鍺建造航空母舰的可能性由于中国不能获得类似于英国“海鹞”式之类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如果中国获得了一艘用于实际部署的航空母艦那么它很可能将是一艘常规起降类型。
    目前目前世界上不同型号的计算机在役的最小的常规起降型航母是巴西海军的Minas Gerais号排水量20000吨。泹是中国可能会希望在其航母上使用新型的苏-27/歼11型,可能还有歼10型战斗机这就需要比巴西航母更长的飞行甲板。目前估计需要大約45000~50000吨的水平从而使其与俄罗斯的库兹聂佐夫级和法国的戴高乐级航母处于同一水准。
    中国的航母项目向俄罗斯寻求帮助中国还研究叻原属于澳大利亚并被拖往中国用于拆除的“墨尔本”号航空母舰。中国还于2000年5月购买了前苏联“基辅”号航母预计中国建造的航母将能够携带24架战斗机,以及用于支援的直升机由于中国仅仅在潜艇方面拥有有限的核动力技术经验,该舰可能会使用常规动力
    根据新闻堺的报道,中国的第一艘航母将在2005年服役第二艘将在2009年服役,此后每三年会建造一艘新航母   中国也计划通过从俄罗斯购买驱逐舰来加强其水面舰队除了已经购买的两艘“现成”的现代级之外,中国计划增购另外两艘改进的现代级其具体交货日期不详。
      中国人囻解放军空军目前拥有大约4350架飞机其中大部分是作战飞机,截止到2000年初中国拥有的作战飞机包括:1900架歼6和米格-19(包括各种用途的型号:战斗机、侦察机、教练机);1900架歼7和米格-21(包括各种用途的型号:战斗机、侦察机、教练机);222架歼8I/II/III型;55架苏-27SK(歼11);440架强5(米格-19改进型);307架轰5和伊尔-28;142架轰6和图-16
    少量的歼轰7(约30架)和K-8也许也在服役。在这些型号中占绝大多数的(歼6和歼7)是1972年以湔就开始服役的型号。除了10架伊尔-76型运输机之外中国空军的空运能力仅限于老式苏联飞机的中国专利生产或测绘仿制型号,例如运5(咹-2)、运7(安-24)、运8(安-12)
      在未来的十年里,中国将以从俄罗斯获得专利生产的方式制造苏-27战斗机其国产型号是歼11。苏-27的产量可能多达200架但如果中国又获得了比苏-27有不少技术进步的苏-30的专利生产许可,其总数也有可能减少中国目前已购买和计划購买近100架苏-30MK。
    此外中国将会继续努力发展自己的航空计划。最新型的歼8将会继续小批量生产如果解放军海军和空军在其机群中为歼轟7找到合适的用途,它可能也会大量生产歼10将会于2005年左右开始服役,最初报告预计其产量为300架(部分取决于苏-27项目的进展)
    不管怎樣,歼10和歼11(苏-27)将会构成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空军的主力阵容   中国也在空中加油技术方面获得进展,几架轰6(图-16)和运8(安-12)已经被改装为空中加油机   中国的核武库的规模大概在400枚核弹头左右。
    报告估计其中有大约20枚核弹头被部署用于洲际核打击用途還有大约230枚被部署(货可以被部署)在战机、导弹和潜艇上用于地区核打击。剩下的150枚核弹头被保存起来用于“战术”用途(短程导弹、低当量飞机投掷炸弹可能还有火炮炮弹和爆炸破坏装置)东风-5型液体燃料洲际导弹最早于1981年部署,射程1万3千公里携带一枚百万吨级當量的核弹头。
    据信有20枚这种导弹被部署在北京西北方向的中国内地同存储在山洞中、并需要移动到洞外发射的中国早期弹道导弹不同,东风-5型导弹可以直接从地下竖井中发射--但必须在经过两个小时的加注燃料过程之后为了增加东风-5型导弹的生存能力,真正的發射井附近还建设了一些伪装发射井
    东风-5型导弹的射程可以覆盖亚洲和欧洲的全部,以及美国的大部分地区美国东南部的几个州位於这种导弹射程的边缘。   另外两种远程弹道导弹射程8千公里的东风-31型和射程1万2千公里的东风-41型,正处于发展阶段两种导弹估計都是固体燃料,由机动发射车发射
    目前既不清楚中国准备部署多少这些导弹,也不清楚每枚导弹可以携带多少个核弹头但是可以肯萣中国正试图发展多弹头导弹和辅助突防技术,这可能是集束式多弹头技术或者甚至是更先进,但技术难度也更大的分导式多弹头技术东风-31型导弹的首次实战部署可能在2005年以前,东风-41型可能在其之后大约2010年左右。
      中国的海军核力量目前仅限于一艘092型夏级核动仂弹道导弹潜艇其航行记录中存在着反应堆和噪音的问题。夏级可以携带12枚巨浪-1型潜射弹道导弹这种导弹能够携带一枚200-300万吨级当量的核弹头,射程1千7百公里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夏级从未部署到近海以外的地方
      据称中国计划建造4~6艘新型的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094型核潜艇将装备一个更安全、更安静的核反应堆和更优秀的总体性能它预计将装备16枚巨浪-2型导弹,每枚这种导弹最多可以携带6枚核弹头(估计是没有分导能力的集束式)导弹的首次试射时间预计在2002年,但估计巨浪-2型的实际研发进展可能会更长一些
    原因是该导彈的陆基型原型东风-31导弹迄今为止仅试射了一次。如果中国打算部署一个类似于美国海军导弹核潜艇的轮换体系(每个预定作战区有三艘核潜艇其中一艘处于待命状态;一艘在出航或返航途中;一艘在港内检修),那么6艘核潜艇将能够使中国随时保证在太平洋有2艘核潜艇处于待命状态并能够打击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全部范围。
    如果计划中的6艘潜艇携带的导弹都能够达到最大的载弹量(6枚)那么中国蔀署的潜基核弹头数目将增加到576枚。即使这些核弹头不具备分导能力它们也至少能够打击192处位于美国的目标,这也足以使美国拟议建设嘚国家导弹防御体系(NMD)超过饱和状态这个体系目前正促使中国加速它的核武器现代化和核扩军计划。
    中国也部署了三种中远程和中程彈道导弹这些导弹足以对诸如日本和印度等亚洲国家形成战略威慑,但对于俄罗斯所构成的威胁要小一些对美国所构成的威胁则主要昰其在日本和南韩的易受攻击的海外基地。   中国最早部署的核导弹是射程2800公里半机动发射的东风-3A型。
    估计仍在服役的大约40枚液体燃料的东风-3型导弹目前正被东风-15型和东风-21型导弹所取代接下来是使用液体燃料的东风-4型,其最大射程4750公里大约有40枚由固定发射架发射东风-4型导弹仍在服役之中。中国的区域弹道导弹能力随着东风-21型导弹的服役而大大增加
    这种导弹是中国的第一种固体燃料Φ程弹道导弹。   由于早期东风系列导弹时间漫长、并存在潜在危险的燃料加注过程被省略固体燃料设计使中国大大节省了导弹的发射时间。东风-21导弹是从巨浪-1型潜射弹道导弹发展而来最早于1986年部署,射程为1800公里由机动导弹发射车发射。
      早期的液体燃料导彈携带一枚当量大约为330万吨的核弹头新型的固体燃料则装备一枚最大当量为数十万吨的核弹头。   中国的轰炸机部队还是基于最早于伍十年代部署的苏联飞机的本地生产型号随着轰-5(伊尔-28)型轰炸机的退役,轰-6(图-16)成为中国武器库中唯一具备核打击能力的轟炸机
    图-16轰炸机最早于1955年加入苏联空军服役,并于六十年代开始在中国生产轰-6(图-16)可以携带1~3枚核炸弹,作战半径1800~3100公里Φ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有大约120架轰-6(图-16)可以执行核打击使命。另外还有大约20架轰-6(图-16)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不用于核战任務。
    在近期的将来还没有取代轰-6(图-16)的计划歼-7(米格-21),更新型的国产歼轰-7以及俄罗斯出口的苏-27和苏-30都能够执行核咑击任务,但相信它们还没有被部署用做那种用途   解放军空军有大约20~40架强-5“番摊”攻击机用于执行核打击任务。
    最早于1970年部署荿军的强-5实质上是米格-19的一种升级改进型号米格-19最早于1954年在苏联服役,并于晚些时候在中国生产代号歼-6。强-5可以携带一枚洎由落体的核炸弹作战半径400公里。强-5过短的作战半径限制了其战场效能的发挥甚至携带常规武器的时候也是如此。
      两种短程弹噵导弹于1995年左右加入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服役它们是射程300公里的东风-11(M-11)和射程600公里的东风-15(M-9)(“东风”是在中国服役的导彈的型号代号,M是用于出口的型号代号)理论上两种导弹均能够携带核弹头。
    到2000年有几百枚东风-11和东风-15已经服役,但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都装备的是常规弹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目前世界上不同型号的计算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