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男老人骨头摔断了怎么办断了三根内骨小车撞伤,胳膊算几级伤员

查看: 909|回复: 7
泰安一个快递员撞伤老人装雷锋送医后逃跑了
注册时间16-11-19
帖子威望银币
秀才, 积分 2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0 积分
发表于 16-11-22 13:47
& && &&&10月28日6时许,交警城东大队接到群众报警,报警人称其父亲前一晚外出后不知所踪,后来家人接到医院通知父亲在医院已经陷入昏迷,生命垂危,家人怀疑老人可能是被撞了。伤者赵某当时正在重症监护室抢救,伤者今年68岁,10月27日21时许,老人独自一人冒雨步行外出,但其外出后去了哪里家人一概不知,待接到医院通知时老人已经昏迷。“家属称从医护人员那里听说是被一名好心人送到医院的,后来那名好心人就不见了踪影,家人觉得可疑就赶紧报了警。”办案民警说,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在伤者衣服上发现了车辆刮擦的痕迹,随即怀疑这很有可能是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来赵某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 && &&&事发当晚,赵某是由一名中年男子送来的,那名男子身穿快递员的衣服,到医院后自称和伤者认识,两人是朋友。“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说当时伤者送来时已经昏迷了,医院给其拍完片子后发现那名男子已经不见了,随后医院想办法联系了伤者的家属。”民警说,虽然大部分医护人员不记得当时那名男子的样子和所属公司,但有一名护士清楚地记得送伤者来的男子衣服上有一个“通”字。通过调取医院监控,民警截取了这名男子的照片,通过联系带“通”字的快递公司,很快锁定了某快递公司的员工李某。
& && &李某今年40岁,当民警找到他时,他并没有表现出紧张和恐惧,反而表现的非常淡定,说话也很沉稳。“我可是做好事,那天晚上我恰好从事发地点路过,看到有人躺在地上就走过去看了一眼,这人我认识,于是我就把他扶上我的三轮车,先拉着他回家取钱,然后又把他送到了医院。”这个人的疑点还是很多的。如果他跟死者认识为什么不第一时间通知家属?为什么他要先回家拿银行卡后再送死者去医院?为什么把人送到医院后又悄悄离开了呢?带着这些疑问民警重新梳理思路,在继续分析查找监控时发现了李某撞人的证据。功夫不负有心人,距离事发现场约100米一间商户的监控记录了事故过程,李某根本不是“雷锋”,而是真真正正的“肇事者”。监控显示,驾驶快递三轮车的李某将打着伞过马路的赵某撞倒并辗轧,事后双方在现场滞留了20多分钟,随后李某将赵某扶上了三轮车离开现场。有了证据之后,民警再次传唤李某。面对连夜突审,李某依然显得很从容,坚称自己是“好人”。但面对证据和民警的质疑,李某在经历了5个小时3次询问后终于承认了自己撞人的事实,认罪伏法。
& && &&&事发当晚,李某驾驶三轮车将赵某撞倒,事故发生后,李某先是拉着伤者回到了位于泰良路的家中,然后又将其送到第一人民医院,而这个过程就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当医生拿着拍片结果给李某看时,李某傻了眼,伤者颅脑多处骨折,瞳孔已经散大,情况非常不好,李某一听就害怕了,钱也没交就悄悄溜走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车辆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并报警。若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又偷偷离开的,有报案条件和可能而不予报案、事后被抓获的,就认定为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民警称,李某在被传唤至公安机关接受询问时,仍不主动投案、如实供述,其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违法行为,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a87e77cfjw1fa0px463a7j20he0cmwfd_副本.jpg (31.45 KB, 下载次数: 0)
16-11-22 11:54 上传
a87e77cfjw1fa0px4vgzij20h70cnmy0_副本.jpg (30.91 KB, 下载次数: 0)
16-11-22 11:54 上传
注册时间12-08-05
帖子威望银币
八品县丞, 积分 13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71 积分
发表于 16-11-22 14:37
比跑了的强,建议稍微减轻一点处罚,毕竟救人是最主要的。
注册时间12-09-03
帖子威望银币
你喜欢一个人时 她身上都会有一种特殊的味道
三品按察使, 积分 389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24 积分
发表于 16-11-22 14:42
标题容易抹黑快递员职业,其实是个人素质问题
注册时间16-11-19
帖子威望银币
秀才, 积分 2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0 积分
发表于 16-11-22 15:00
标题容易抹黑快递员职业,其实是个人素质问题
嗯 确实是个人素质问题
注册时间16-11-19
帖子威望银币
秀才, 积分 2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0 积分
发表于 16-11-22 15:00
比跑了的强,建议稍微减轻一点处罚,毕竟救人是最主要的。
他耽误了救人的最佳时间
注册时间11-02-04
帖子威望银币
四品知府, 积分 251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86 积分
发表于 16-11-22 15:26
估计是赔不起钱。
注册时间09-03-29
帖子威望银币
八品县丞, 积分 15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7 积分
发表于 16-11-22 15:50
泰安的快递人员素质的确不高。很多快递人员服务态度差劲。对于肇事逃逸绝不能宽容!应该依法严办。
注册时间12-11-30
帖子威望银币
六品通判, 积分 98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4 积分
发表于 16-11-22 16:21
灌水达人专属勋章
商务合作: / |
工作日 8:30-17:30在线市委书记徐止平、市长陈昆忠等在市中心医院看望慰问汶川地震受伤伤员。本报记者 陈少华 摄
本报消息(记者 吉明亮)昨天下午,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首批36名伤员及部分家属从杭州萧山机场抵金。市委书记徐止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昆忠专程到医院,代表市委、市政府和金华人民向他们表示欢迎和慰问。
在市中心医院,伤员被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抬下车后,徐止平、陈昆忠等市领导马上走上前去表示慰问。“我们代表金华人民欢迎你们!”徐止平对都江堰肋骨骨折病人肖云芳说,“你们受苦了,四川遭受了地震灾害,金华人民的心始终与你们连在一起。现在你们到家了,可以安心了。医护人员会把你们的伤治好的。”伤员随同陪护人员感动地说,金华人民真好。
“这些病床,是中心医院最好的。”院领导介绍说,为了最大限度减轻病的痛苦,医院将这些床全部调剂出来,作为这次接待伤员的专用床。他告诉市领导,病人一下车,放上病床后,就可以直接推入病房,无须再转换。徐止平、陈昆忠称赞说,你们想得很周到,这样的服务,让灾区伤员感受到金华人民的温暖。
“地震时,她自己跑出来了,但在回去拉别人时,被压伤了。”在市人民医院的病房里,来自灾区的伤员陪护王朝芳向市领导介绍了伤员受伤的经过。徐止平俯下身对伤员说,四川大地震,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对你们的到来,我们已做好准备。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向政府或医院反映。
“现在救灾已进入了全面有序阶段。”市卫生局局长吕绍荣说,这次我市派出了19辆救护车前往机场接受伤员,杭州又支持我市18辆车,使整个接送工作很顺利。他告诉记者,一路上各个路口,都是一路畅通。
躺在市中医院病床上的熊起富显得特别平静,虽然他的手、脚和头部都受了伤,由于恢复得较好,就没有带陪护过来,医院专门为他安排了一位志愿者做陪护。熊起富说,这次地震,让我真正感到了全国人民一家亲。今天到了金华,在这么好的地方治病养伤,太谢谢你们了。徐止平对熊起富说,这次大地震,金华人民时刻关心灾区的救援情况。除了志愿者直接到灾区参加救援外,金华各界捐款已达2亿多元了。
在市中医院的医生办公室里,所有科室主任全部集中在一起,对伤员进行专家会诊。徐止平说,救治灾区伤员,这是一项光荣又艰巨的政治任务,既表达了金华人民对灾区的关切之情,又是对医疗机构处理应急任务的一种考验。徐止平强调,今天的开局很好,希望大家有始有终,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次救治伤员工作,大家都想得很周到。”陈昆忠说,各家医院将救助伤员的病房设置为爱心病房,让人觉得很温暖,也拉近了与灾区人民的距离。移动公司等部门还在每个病房安装了免费电话,让每个伤员可以随时向家里亲人报平安。陈昆忠告诉记者,有的医院甚至为四川伤员和陪护人员准备了辣椒,让他们身在异乡,也能吃上可口的饭菜。
副市长林一心、蔡健,市委秘书长刘少非参加了看望慰问。
三十六名四川伤员昨送抵金华治疗
本报记者 洪 兵 摄
本报记者 洪 兵 摄
36名地震灾害中的重伤员,昨天上午乘坐四川航空公司3U001次航班来到杭州萧山机场,在简单的诊疗后,他们被送到了金华。为了这些同胞们,我市的党委政府、医院、志愿者展开了一场大接力。
市区救护车全部出动
上午9时40分,萧山机场外道路的每个转角上,都有交警与指示牌:“接四川伤员的救护车往此方向”。打通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吴建锡的电话,他说:“金华的19辆救护车已经到了停机坪,正在排位置,演练待会儿怎么抬伤员呢!”但到了停机坪,却发现救护车远不止19辆,其中许多贴着“杭州急救”的字样,一问才知道,市卫生局抽调了整个市区的救护车还是不够,又请杭州支援了19辆。38辆救护车,为的是接送这36名伤员时能万无一失。
“虽然承担为地震伤员治疗任务的只有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但广福医院、文荣医院……甚至曹宅医院的救护车都调来接伤员了。”据吴建锡介绍,骨折了的伤员必须平躺,因此每辆救护车只能搭载1名伤员。
医务人员严阵以待
38辆救护车在停机坪上排成了前后两行,每辆救护车前,都有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市中心医院的李茹芳护士长带着黑眼圈,她说,接伤员的事是前一天晚上才临时通知的,腾病房、安排医护人员忙到很迟,早晨5点半她又起床了。
“这次来接人的5个医生和5个护士,都是护理经验比较丰富的。”李茹芳说,医院安排了6个主任医师和12个护士,腾出了新病房大楼的20张病床,在病房里准备了鲜花和水果,希望能给伤员“家”的感觉。她还说,很多年轻医生护士没轮上照顾病人,就当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给伤员做护理。
“让我们为你挡风遮雨”
3U001次航班终于出现在了视线中,徐徐降落,停在了离救护车队约100米的地方。舱门打开,舷梯升起,伤员们却迟迟没有下来。原来,这时候一直在下的雨忽然大了许多,打在身上有点疼。为了让伤员从飞机到救护车这段路不被淋湿,大家想了不少办法,最终机场调来了一台残疾旅客登机车,这种登机车的车厢就像小房子,而且可以抬升至机舱口,不但不会淋雨,还能使伤员不受颠簸、平稳地从机舱内抬到救护车车厢里。
一个伤员被抬进了登机车,又一个伤员被抬进了登机车,车厢缓缓下降,门打开了,伤员被抬到了等在车厢口的救护车里,然后车厢门关好,又缓缓上升……36名伤员,花了近两个小时才下完。
另外一边的舷梯上,伤员的家属走了下来。没有伞,塑料布和一次性雨衣很快就披在了他们身上。一个护士轻手轻脚地给一个手臂吊着夹板的孩子穿上了件黄色的雨衣,小心扣好扣子,拍了拍他的头,笑笑,自己淋着雨又去照料其他的伤员。
“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中午12时许,每个伤员和各自的家属都上了救护车,车队开始驶离萧山机场。下午两点半,他们被送进了早已准备好的医院病房。市中医院里,85岁的廖玉英奶奶有老年痴呆症,看着挂着千纸鹤的病房糊涂了:“这是四川哪儿啊?这地还摇不摇?”护士李玉梅笑着握她的手说:“奶奶,这儿是金华。金华的地不摇,安全着呢!你放心住下,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本报记者 金 璐
金华就是你的家
魏万树伸出右手,对着人群挥动,连声说:“谢谢!谢谢!” 陈少华 摄
本报消息(记者 时宽兵)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市中心医院19楼住院部,看到几十名医生护士正在病房里忙碌,正在做地震灾区受伤群众的转院治疗接收工作。
护理部主任叶向红对记者说,医院5月27日晚接到通知,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布置各项准备工作,快速腾出床位,对每间病房的地面、床铺等设施用消毒液擦拭和紫外线严格消毒,走廊的墙上都贴了温馨的、鼓励的宣传话语,给病人准备牙杯、毛巾、香皂等生活用品。
上午11时许,叶向红主任不停地打电话,与路上救护车里的人员取得联系,了解病人病情。当得知有几名病人受地震倒塌房屋挤压,伤势较重,出现肾功能衰竭等症状后,迅速组织协调相关科室人员,拉来了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医疗设备。
“来了,来了……”下午2时30分左右,来自都江堰市的魏万树被抬下车,护士上前给他献上鲜花,大家边往病床上抬,边细心询问伤势,58岁的魏万树激动地伸出右手,对着人群挥动着,连声说:“谢谢!谢谢!”
20名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绵竹、汶川、都江堰等地的伤员被陆续转移进骨科、胸外科等科室的病房。主管医生和专家组成员到病床前,忙着检查病情,查看伤势,并制定初步治疗方案。
最小的伤员叫马加丽,今年5岁,羌族,来自汶川县萝卜寨,一直由妈妈陪同着。护士给她头部换药时,马加丽强忍着伤痛,表现得非常坚强。
“我很幸运,爸爸把我从废墟里挖了出来”
昨天下午2点30分左右,从地震灾区转院来的36名伤员来到金华,其中8名伤员住进了市人民医院。
“我叫谢金欧,今年9岁了,在汶川漩口镇逸夫小学读三年级,地震的时候我就觉得眼前一黑,就不记得了。医生说是爸爸和老师把我从废墟里挖出来的,我觉得我很幸运。”
“地震那天我恰巧在上班的路上,离娃娃学校很近。家里就他一个娃娃啊,现在想想真怕。”孩子的父亲谢永良说起12日的事情时声音仍然有些颤抖。
谢金欧当时被压在学校部分倒塌的楼层废墟中,被找到时已经昏迷。经检查左侧桡骨中段骨折、右侧锁骨远端骨折,并伴有部分擦伤。“娃娃住院的时候,一直喊我再去找找其他同学,可我去哪找啊。”父亲谢永良无奈地说。
由于班中有六七名同学已经遇难,这给9岁的谢金欧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一直不太愿说话,直到最近几日,在医生和同学的帮助下,孩子才肯与人交流。
住进市人民医院的另外还有6名女性和1名68岁的男性伤员。 傅俊 文/摄
市民争当灾区伤员陪护志愿者各大医院表示:目前暂不需要
本报消息(记者 徐 睿)昨天,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36名伤员送抵我市。伤员还没到,早已有热心市民想为这些伤员做陪护志愿者。
此次有8位伤员安排在市中医院就诊。该院办公室负责人说,也不知道这些市民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一大早就有市民打电话,表示希望能到医院当陪护者,为灾民献上一份爱心。据介绍,有一位报名者是QQ群的负责人之一。他说,如果院方需要,QQ群里的网友都会报名。打电话询问陪护志愿者有关条件的市民还有不少,其中还有退休在家的老人。
这样的市民还包括川籍在金人士。在金工作的四川平武人杨先生说,前几天他一直在老家抗震救灾,金华这边有事临时赶回来了,但他还想为灾区做点其他事,比如为从四川来浙江治疗的老乡做护理工作。
市中医院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在护理方面,医院也派出了最有经验的医护人员,人手已经准备充足。她还表示,由于病人刚到,具体病情还有待诊断,如何护理仍有待治疗工作展开以后再定。“我们感谢市民的热心,但目前暂时不需要陪护志愿者。随着治疗进展如果确实需要,到时再向社会募集。”
市中心医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市民的情意令人感动。但由于医护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加上院方已经为伤员准备了最好的技术力量与人员配备,因此暂不需要陪护志愿者。
我市部署四川伤员治疗方案
本报记者 时宽兵 摄
本报消息(记者 金 璐)昨天上午,副市长蔡健来到杭州萧山机场,为四川伤员们带来了金华市政府的问候,并带队接伤员到我市治疗。
蔡健说,市委市政府对这些在地震中受伤的四川同胞非常重视,专门开会进行部署。蔡健表示,金华人民的心和灾区人民的心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希望四川伤员们能在金华医务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
市卫生局局长吕绍荣告诉记者,这次我市提供给伤员的是高规格的医疗资源配置,各医院都由专门的主任医师联系并负责每位伤员,护理人员也都是最好的,而且医务人员服务灾区人民的意识非常强;伤员的伙食标准是每天25元,家属的伙食标准是每天20元,为他们保证营养;在为伤员治疗生理上的伤病的同时,还会为他们进行心理上的调适和治疗。
对伤员治疗已开始
本报消息(记者 金 璐)记者昨晚从我市各接收四川伤员的医院获悉,治疗工作已全面展开。
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袁坚列介绍,该院接收的伤员病情都较重。针对其中部分出现肾脏衰竭症状的伤员,昨天医院已经开始急救,有4名病人连夜进行了血液透析。
市人民医院院长施长春说,对所有伤员的用药已经开始。同时,伤员中有的需要进行植皮手术,还有骨折伤员需要进行内固定手术,昨天该院已开始做手术的前期准备工作。
市中医院副院长潘国清告诉记者,昨天下午该院医师们对病人做了全身检查,以防还有隐性疾病。傍晚进行了会诊,具体治疗方案将于二三天内做出。昨晚10时记者离开中医院时,马学坤因为伤口尚未愈合,已经挂上了消炎用的盐水。
骨折妻子毅然出院陪丈夫来金治疗
昨天下午,从市中医院传来消息:他们发现伤员刘强的妻子王丽蓉也有伤在身,院方临时决定把她作为特殊病人先进行收治,待病情确诊后上报省卫生厅。
记者闻讯于下午5时20分赶到市中医院,在爱心病房34床看见了刚刚换上病服的王丽蓉,她正坐在丈夫的身边吃晚饭。
据市中医院张仲山主任医师介绍,他在检查刘强的病情时,发现一旁的王丽蓉表情有些痛苦,不断地咳嗽。连忙询问情况,才知道王丽蓉其实也有伤在身,身上左肋第11根骨折,来金华前还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因为要照料来金治疗的丈夫,她毅然出院,陪伴丈夫来到金华。
王丽蓉说,地震发生时她和丈夫及其他7名工友正在映秀镇至卧龙镇的公路上干活,当时滚落下来的乱石流当场压死了其他7人,夫妻俩幸亏躲在一块巨石下才逃生。不幸的是,丈夫刘强左肋3根骨折,左肩胛骨骨折,血气胸。
市中医院领导经过研究决定,先把王丽蓉作为特殊病人收治,待检查确诊后上报省卫生厅。目前,院方已经对王丽蓉进行康复性治疗。
据介绍,昨天下午有8名受伤灾民被急送到市中医院。一到市中医院,他们就感受到了金华人民的温情。在接治每位病人的过程中,不但鲜花相迎,而且医护人员时刻都用温柔的话语安慰他们。为了在病房里营造“家”的氛围,医护人员折起了千纸鹤悬挂在床头,床头有免费电话,墙上有新装的电视,院方还准备专门聘请四川厨师负责他们的饮食。
本报记者 胡肖飞 文/摄
四川地震灾区36名伤员昨日抵达金华接受治疗
昨天下午,36名四川地震伤员安全抵达金华,被分别安置在金华市中心医院、人民医院、中医院三家医院接受治疗。
据了解,这是我市首次承担四川地震伤员医治任务。
图为来自都江堰的85岁老人廖玉英被医护人员推着送往病房。
记者 王志金 摄(详见第二版)
四川震区36名伤员抵达金华治疗
新报讯(记者 俞萍)昨天下午2时36分,金华市中心医院门口传来急促的救护车警报声,20名四川地震伤员安全抵达金华,早就等候在医院门口的金华市委书记徐止平、市长陈昆忠等市领导马上迎了上去,送上亲切的慰问。随后,这些伤员被有条不紊地送进专门开辟的爱心病房。
据了解,这是我市首次承担四川地震伤员医治任务,伤员共有36人,其中中心医院收治20人,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各收治八人。这些伤员大部分是伤势较重的骨伤病人,个别有脑溢血、肾功能衰竭等病症,最小的年仅八岁,最大的85岁。
连夜部署营造温馨病房
在三家医院的爱心病房,记者看到病房里的床铺被褥都是新的,中央空调正输送着习习凉风,每个床头都摆放着一部电话机,挂在墙上的液晶电视正播放着抗震救灾实况。
前天晚上9时多,接到次日将有四川地震灾区伤员转到医院治疗的通知,三家医院立即召集有关人员部署准备工作。
昨天上午6时不到,安装液晶电视和电话的工作人员就已经在事先腾出的病房里忙碌开了。为方便伤病员与家人通话,中国移动金华分公司给每位伤病员的床头都装上了一部电话,并且免收通信费用。
7时30分,由市卫生局组织的19辆救护车从金华赶往杭州萧山机场接运四川的伤员,每辆救护车上都配备了多名医护人员。
医院后勤部门准备着两荤两素加一汤的伙食,因为远道而来的部分伤员和陪护人员还没有吃午饭。在治疗期间,伤员和陪护人员的伙食都将参照此标准执行,医院还给他们安排好了住宿、洗漱用品等,一切费用全免。
一对一诊治今天将出治疗方案
昨天下午3时左右,相关医护人员全部就位,到各病床前了解病情,由市卫生局及医院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参与的专家会诊随即举行。
为了让灾区伤员得到最好的救治,三家医院都调配了最好的医护人员,由各科主任负责组成多个医疗小组,一对一进行治疗护理。
中医院的专家会诊进行到一半时,一名医生跑来报告说有一位病人的陪护人员也有骨折及其他损伤,医院立即调整床位并落实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诊治。这位临时增加的病人叫王丽蓉,本来是陪骨折伤势较重的丈夫来金华治疗的,他们都是在汶川县映秀镇遭遇地震受的伤。记者了解到,这些伤员的治疗方案将在今天出台,尽快对伤员进行救治。
灾区人民的坚强让人感动
来自都江堰的85岁老人廖玉英被医护人员抬下救护车推到病房的路上,一直握着到萧山机场接她的中医院护士长程卫珍的手。据了解,廖玉英是一名退休小学教师,当地震发生时,她家的房子开始摇晃,照料了她两年的保姆奋力将她从五楼家中背下楼。到楼下时,地面已经凹凸不平,两人不慎摔倒,造成廖玉英左股骨颈骨折。由于年高体弱,她的病历上还写着“肺部感染、脑萎缩”。
“你放心好了,一定会好起来的,这里就像家里一样,你们的吃穿住行都安排好了。下午我们就组织专家会诊,明天就会有治疗方案出来,放心吧。”在都江堰伤员祁宏的病床前,中医院院长范蔚握着祁宏父亲的手说。
据了解,目前除了个别病人情绪比较低落,大部分伤员的精神状态都不错,各医院都调配了相关医护人员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金华就是你们的家”
19辆救护车冒着暴雨前往杭州萧山机场迎接,为了不让伤员们淋雨,不少人在大雨中整整淋了两个多小时;得知医院病床紧张,一名住院病人二话没说就主动将自己的床位腾出来让给四川地震灾区的伤员……在迎接36名四川地震灾区危重伤员来我市救治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幕幕感人的场面,大爱无私的金华人让来金治疗的36名四川地震伤员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雨中一站就是两小时
5月28日早上7时,市区下起了暴雨。在杭金衢高速公路金华入口处,19辆紧急调运的救护车陆续集结到这里。每辆救护车的车身上挂着“众志成城,心手相连渡难关”的醒目横幅,在每辆从市区各家医疗机构连夜抽调来的最好的救护车上,配备了我市最好的救护车司机和急救医护人员。
10时,在杭州萧山机场,所有救护车、医护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和负责接机的武警战士全部准备就绪。此时,萧山机场下起了大雨。许多人没有带雨伞,由于运送伤员的专机即将抵达,大家都冒雨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12时,第36名伤员被抬上救护车。至此,不少人已在大雨中淋了两个多小时。“接送伤员要紧,顾不上下雨了。”现场一名参与接送任务的医护人员说。
“轻点,再轻一点”
下午2时15分,市中心医院住院大楼一楼大厅内,20张可移动病床一字排开,一百多名医护人员和青年志愿者排队等候。
2时31分,第一辆接运四川地震灾区伤员的救护车到达市中心医院住院大楼门口。
“一号救护车到,一号床准备!”门口负责现场指挥的工作人员大声说。
“一号床准备好了!”早已等候在旁边的一号床全体医护人员异口同声地响亮回答,与此同时,她们迅速将一号病床推到救护车边。将伤员从救护车上抬到病床上时,一名护士一再叮嘱旁边帮忙的人:“轻点,再轻一点。”送上鲜花后,伤员被迅速送到专为此次四川地震伤员设置的爱心病房。
记者看到,36名四川地震伤员入住的爱心病房都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每个病床的床头还有一部爱心电话,这是金华移动紧急为伤员安装的。住院期间,伤员可免费拨打四川的长途电话,及时与家人取得联系。
“这里就是你的家”
此次四川地震灾区危重伤员接收工作引起了我市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昨天上午,副市长蔡健随我市的救护车队前往杭州萧山机场迎接伤员。昨天下午,市领导徐止平、陈昆忠、林一心、蔡健等人来到市中心医院迎接伤员,随后又前往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看望伤员。
为确保此次接收工作顺利进行,5月27日晚,市卫生局连夜调集了19辆救护车和负责途中医疗保障的医护人员,同时制定了周全的接收方案。承担此次救治任务的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目前普遍面临着病床紧张问题。但他们都在第一时间腾出床位,优先安排四川地震伤员。
我市不少市民也对来金华治疗的四川地震伤员给予方便。一些患者得知医院病床紧张的情况后,主动让出了自己的床位。昨天下午2时31分,在市中心医院,得知有四川地震伤员来治疗的消息后,一些市民主动爬楼梯,将电梯让给地震伤员。在市中医院,得知来自四川都江堰市幸福区幸福镇9大队1组的熊启富没有家属照顾时,一名青年志愿者轻声对他说:“大叔,您放心,我会天天照顾您的。”
“金华人民和四川人民心连心,欢迎你们来金华治疗,希望你们安心养伤。金华就是你们的家,如有什么需要,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尽力解决。”在市人民医院爱心病房,徐止平对来自四川省彭县西郊乡陈家村3组的沈庭珍说。听了这句话,78岁的沈庭珍流下了眼泪。本报记者 何百林80岁老人走路滑倒摔断肋骨三根怎样复原好_百度知道
80岁老人走路滑倒摔断肋骨三根怎样复原好
80岁老人走路滑倒摔断肋骨三根怎样复原好想 请问医生怎样才可以恢复的快好
我有更好的答案
肋骨骨折没有特别好的回复办法的建议:只能靠骨骼自己长好回复的。平时注意营养,多用腹部呼吸尽量的少用胸式呼吸的比较好的
查看更多答案&&
采纳率:7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肋骨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人腿摔断了吃什么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