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物理学入门书籍的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有哪些可提高文化涵养的书值得推荐?-土地公问答
有哪些可提高文化涵养的书值得推荐?
有哪些可提高文化涵养的书值得推荐?
我读的书太少了,大学期间读过几本,但都是小说性质的,像围城啊生命不承之轻啊百年孤独啊活着啊野火啊,大学之前也只读一些简爱啊故事类名著,我的知识涵养太缺乏了,思维逻辑也挺差的,主要表现在讲话方面。能不能推荐我读几本有知识涵养的,提高我文化的书,什么类的都行,关键是好与经典,现在大好时光不想浪费时间,等看得差不多了我再涉猎不太经典的。谢谢!我觉得我说话没有营养,是因为知识储备少,人家饱富诗书的说起话来左右逢源,条条是道。小学初中啊我一直钟爱读者,所以我觉得我情感方面还是健全温暖的,现在才意识到学识这方面看杂志是远远不够的。还有我现在大四。=====啊刚回到宿舍,看到那么多回答真是满满幸福。我每条都认真看了,谢谢你们,尤其感谢应请求实实在在推荐了几本书的人,谢谢你们用心地回答,也同样感谢其他善意的提醒。今天听到一老师说,他对我们这代客观来讲还是不满意,一方面读书少一方面逻辑思维不行,这样是不会成气候的。当然他老人家也说了这代滴优点。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不晚。我用没多久知道的人少,所以邀请的人不多。希望路过的积极参与回答,已答者有想补充的也欢迎补充! Thanks guys! Thank you all!!!祝健康。^_^
咳咳,这种问题我是身经百战,见得多了。我今天是作为一个长者,跟你们讲的。有必要告诉你们一些,人生的经验。我看到你们呀,一上来就搞一些大书单,10本、20本的这么扔上来。但是答来答去的问题呀,都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唉,我也替题主着急啊,I am angry。真的,看到这些答案,题主本身也要判断,不要见着风就是雨。你们要问我,吱瓷不吱瓷通过读书来提高文化。我说吱瓷。我就明确告诉你…..---- 长者形态回收的分割线---一、我在这篇答案里 「哪些管理类的书籍值得推荐?」 提出过读书的“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还有“一条判别法”:☆ 一个中心:认识读书的局限,破除书籍迷信。☆ 二个基本点:1.任何不成体系的书籍推荐,都是耍流氓– 出处:马克·吐温2.任何以为读读书就能洞悉一门学问(提升文化)的,都是逗你玩– 出处:雷锋☆ 一条判别法:不考虑成本、推荐5本书以上的行为都是瞎咋呼。为什么这么说,咳咳,长者的身体不好(不然又得找人续命了),直接引用上次的答案了:1.推荐的书单质量不可控,书籍的甄选成本很高2.阅读的时间成本巨大3.理论没有统一性,都是一家之言所以我看到大面积推荐书单的行为就angry,乃们不要仗着年轻,就不计成本的挥霍时间好嘛。我要跟题主说的是:提升文化绝对不是读几本书就能实现的事,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二、我曾经和很多人一样,到豆瓣、百度上找各种书单,找的头昏眼花,看得头晕脑胀,几年下来收效甚微。和很多过来人聊天,发现大家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有文化、有涵养指的就是广泛地阅读,阅读经典”。实际上分散、孤立的阅读行为并不能提升核心实力,因为缺乏专精。没有深度的泛读,意义在于开阔视野,碰到行家连问三、五个问题,你就得被长者们逼得下不了台。此类阅读只让你在浅层的知识面有所收获,论更一步的认识、见地、甚至破题思路,你会哑口无言。再多经典书目、写再多评论都无法替代的规则是:生活和事业的实践,才能让读书有意义,让文化有内涵。三、所以我给题主的建议是:1.首先要打破自己的心智模式,摒弃读书至上的学习思路。提升涵养不能靠书籍迷信,这会让本来就缺乏实践的人陷入困局2.阅历缺失的情况下,读书是条路子。但读书最核心的意义不在广泛涉猎,而在专精和纵深。在这一点上,我是非常赞成@physixfan ,物理学就是很牛叉的专精了。你看上这些专业领域的王者,如英语学习领域里的 @恶魔的奶爸 ,读书领域的 @陈章鱼 ,时事政治讨论的 @冷哲 , 他们输出的最大的价值都在自己专精领域之内。你再看一些叔、一些姐,到处掺和讨论,尽显“杂家”气质,就感动不了人。我建议这些人去学习专业的技术,比如挖掘机,那么问题来了……3.怎么叫做专精的读书呢,首先要找到真实的乐趣,然后要圈定书的范围。举个栗子,我对美国历史感兴趣。我如果从史记、万历十五年这样挨不着边的“经典书目”开始读,那我就要被长者骂了。我应该(推荐超过5本就是耍流氓):STEP 1我先得找本宽泛的美国历史图书,了解脉络吧,比如:美国文明史(豆瓣)STEP 2哇,美国看起来遇到不少成长的烦恼呢,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咩,读:改变美国的时刻(豆瓣)STEP 3嗯,果然纷繁复杂呢,我想看看专注于某块的。美国种族是绕不开的话题:美国种族简史(豆瓣)STEP 4 美国怎么走上经济霸主地位的,必须看看剑桥美国经济史(豆瓣)STEP 5社会生活人家也感兴趣呢,经典又来了:民主的细节(豆瓣)……好的,以上是个例子。要说的事儿大家应该明白了。我说完了,请大家不要在评论区讨论我提到的书,读书所耗成本已经很高,再彰显个人品味就更加残暴了。再次以长者的姿态,向点赞的各位致敬。(警察叔叔,假冒长者骗赞的就是这个人~)
此题目前所有推荐(kindle书单不算,太长没有一本本看),除了二十四史,大学教科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都没有用。(而要读完这三类书,又无一例外要求太高)请读完这本:学会提问为什么这些推荐几乎都没有用:读书,如果是用故事会的水准去读(读完为准),读得书再多也不会提高你的涵养(第一句话例外的书不算)。这些书,用高水准去读(读通为准),当然可以品出风味,但是以目前题主的水准去读,全都读完也不会有什么改变。为什么是这本书:以题主情况想要有改变,唯有改变思考的方式,别无他途。这本书在思考方式的提升上,对于大多数人(是的,大多数人都是用故事会水准读书的)来说都是直接升级。只有先从永无尽头的Lv0(只会读完不会读通)跳出来,才能从别的书中有所收获。例外:如果你读了一点没有兴趣读下去,请读别的书,读到你有兴趣继续读完这本书。对于Lv0读书者来说,唯一比思考方式提升更重要的,是保持读书的兴趣。此后:思考方式提升之后,看别的书可以不断应用,那么此题之下除了一些明显抖机灵的答案,几乎都可以读而有所收获了。再下去便是在纷扰的生活中保持读书的兴趣,同时提升思维质量和阅读量(数量,广度,深度)。
我要说的书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大家基本都了解的书籍。如金庸、古龙等,这些书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但是人们一般不会轻易提起,一旦聊起来就能很快的拉近彼此的距离。这部分的书有很多,如金庸全集,陆小凤、楚留香、《基地》系列、三体系列等等。认识世界发展规律的书籍,也就是偏物理的。这方面的书籍有很多,建议先从较浅的一些看起。推荐的有:《如何阅读一本书》,《金字塔原理》、《学会提问》、《数学之美》、《激荡三十年》、《万物简史》(这其实是本八卦书……),《失控》等等等等。认识和管理自己的书籍,也就是偏心理的。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自控力》、《影响力》、《少有人走的路》、《把时间当作朋友》、《暗时间》等等等等。PS:如果是初次阅读金庸的书籍,可以参考张公子的这个答案:《金庸全集》的最佳阅读顺序是什么?按什么排的?。如果是初次阅读阿西莫夫的书建议直接按照纸质书的编排顺序阅读。(因为这两个系列的书都十分多,当时关于顺序可是困扰了我好一阵……)关于2和3点,可以参考这个书单:『只读经典』思维改变生活(原“心理学改变生活”)。如果能将以上几本读个七七八八,题主的问题就应该得到解决了。以上。
上帝掷骰子吗,时间简史,梦的解析,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老人与海,昆虫记,柳林风声,绿山墙的安妮,明朝那些事,华尔街之狼,人月神话,古希腊神话。
《生命的真意》。这本书详细阐述了《道德经》,讲阴阳转化,讲水的特性,讲一个人怎么对待自己的阴暗一面。对一般人的思维是大的颠覆。人人都要求胜,上进,刚强,他告诉你,要失败,要无为,要如水。《史玉柱自传》。在中国真正懂营销的,史玉柱可以排前五。史玉柱的可贵之处在于实证检验。在本书中,史玉柱讲到了几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1. 试销。在一个小地区打造样板市场,总结经验,复制推广。这也是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2. 怎么写广告语?收礼只收脑白金这句广告语是进行实地调查之后,从几百条广告语中选择出来的。不是大多数广告公司的文案一拍脑袋大笔一挥这么简单。3. 广告语不要变,重复重复再重复。要描述产品价值点,最好一个,说多了相当于没说。而且选定了就不要变。大前研一《思考的技术:培养有竞争力的思维方式》。推荐理由:向麦肯锡学习逻辑思考;打动人心的要点;洞悉本质的过程;线性思考行不通;互联网时代的大前法则;跳出古老思考方式的方法;能预知五年后世界的思考逻辑。托夫勒《未来的冲击》。未来正以指数曲线速度袭来,不是每个人都准备好了应对。后工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的社会制度、法律制度、家庭制度都是不同的。以后我们需不需要家庭还是一个待解的问题。弗洛姆《爱的艺术》。我们知道知识需要学习,技能需要学习,但很少人去学习怎么爱。爱不是找一个人的问题,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学习。朱苏力《法律与文学》。现在流行跨界,朱苏力从文学作品切入,分析古代的制度。被我们批判的封建制度,原来是如此合理。凯文凯利《失控》。多数简单连接构成复杂回路,这可能是生命和智能诞生的原因。机器与人类共生,正在进化为人体的一部分。想要得到和生命真正类似的行为,不是设法创造出真正复杂的生物,而是给简单的生物提供一个丰饶的变异环境。技术生态。托夫勒《权力的转移》。暴力,财富和知识三者决定社会中的权力分配,未来权力越来越向知识倾斜,互联网将成为另一个权力中心。《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福柯,德里达,拉康,弗洛伊德,解构主义。如果说现代从牛顿开始建筑一个完备理论体系,后现代不需要这个体系。解构,碎片,波普,人类已开始进入这样一个社会。
谢邀。知识涵养、提高文化的太多了,各方面的都有。推荐几本个人读过觉得不错的。都是我在豆瓣打了五星的。四星的就不放了。部分有评论和笔记可作参考。生活类(用心感受生活的细腻和美好):撒哈拉的故事 (豆瓣)评论:不懂用心生活,走遍万水千山也是徒劳 (评论: 撒哈拉的故事)笔记:GayScript对《撒哈拉的故事》的笔记(5)梦里花落知多少 (豆瓣)评论:这是很浪漫的人生,不是做作的言情小说 (评论: 梦里花落知多少)笔记:GayScript对《梦里花落知多少》的笔记(12)哭泣的骆驼 (豆瓣)评论:比《沙哈拉》《梦里花落》底蕴深厚、探讨的话题更严肃 (评论: 哭泣的骆驼)笔记:GayScript对《哭泣的骆驼》的笔记(8)情感类(不是情感故事,而是对情感心智的成长):少有人走的路 (豆瓣)笔记:《少有人走的路》的笔记爱的艺术 (豆瓣)评论:不要因为恐惧孤独,而失去个性 (评论: 爱的艺术)笔记:GayScript对《爱的艺术》的笔记(16)小说类(可以当故事看,也可以研究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大明宫词 (豆瓣)评论:莎士比亚的乱世佳人 (评论: 大明宫词)笔记:GayScript对《大明宫词》的笔记(49)月亮和六便士 (豆瓣)评论1:日:我的便士捡够了,想抬头看会儿月亮。 (评论: 月亮和六便士)评论2: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甭管别人叽歪个毛线 (评论: 月亮和六便士)笔记:《月亮和六便士》的笔记百年孤独 (豆瓣)评论1:百年孤独读后感(1):真的有人懂你吗 (评论: 百年孤独)评论2:百年孤独读后感(2):写作特点 (评论: 百年孤独)笔记:GayScript对《百年孤独》的笔记(32)红拂夜奔 (豆瓣)评论:一本想入非非的小说 (评论: 红拂夜奔)笔记:GayScript对《红拂夜奔》的笔记(9)黄金时代 (豆瓣)评论:值得一看的“黄色小说”,性爱描写很好 (评论: 黄金时代)笔记:GayScript对《黄金时代》的笔记(7)后宫·甄嬛传Ⅰ (豆瓣)评论1:为什么再三推荐网络小说甄嬛传 (评论: 后宫·甄嬛传Ⅰ)评论2:写作方式上值得学习的几点 (评论: 后宫·甄嬛传Ⅰ)评论3:女配角点评(1):论才智、家世、容貌的相对重要性 (评论: 后宫·甄嬛传Ⅰ)评论4:女配角点评(2):安陵容的三十六计 (评论: 后宫·甄嬛传Ⅰ)评论5:女配角点评(3):爱憎分明的沈眉庄 (评论: 后宫·甄嬛传Ⅰ)评论6:女配角点评(4):电视剧里删掉的两个比较重要的女配角 (评论: 后宫·甄嬛传Ⅰ)评论7:女配角点评(5):流朱、浣碧、瑾汐 (评论: 后宫·甄嬛传Ⅰ)评论8:女配角点评(6):敬妃、端妃、庆嫔、叶澜依 (评论: 后宫·甄嬛传Ⅰ)笔记:GayScript对《后宫·甄嬛传Ⅰ》的笔记(48)白鹿原 (豆瓣)评论1:凡是怕人知道的事,就不该做 (评论: 白鹿原)评论2:谈谈田小娥(这篇评论只谈田小娥) (评论: 白鹿原)评论3:白嘉轩教我的事 (评论: 白鹿原)笔记:GayScript对《白鹿原》的笔记(37)挪威的森林 (豆瓣)评论:直子是渡边的女神,渡边是绿子的男神 (评论: 挪威的森林)笔记:GayScript对《挪威的森林》的笔记(6)殺手.流離尋岸的花 (豆瓣)评论:小恩和松子,都是依赖型人格 (评论: 殺手.流離尋岸的花)笔记:GayScript对《殺手.流離尋岸的花》的笔记(3)白夜行 (豆瓣)喜宝 (豆瓣)肖申克的救赎 (豆瓣)笔记:GayScript对《肖申克的救赎》的笔记(2)霸王别姬 (豆瓣)评论:这不是霸王别姬,是姬别霸王 (评论: 霸王别姬)笔记:GayScript对《霸王别姬》的笔记(7)告白 (豆瓣)笔记:GayScript对《告白》的笔记(4)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 (豆瓣)评论:张爱玲、李碧华、亦舒、黄碧云、安妮宝贝 (评论: 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笔记:GayScript对《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的笔记(5)ZOO (豆瓣)楼下的房客 (豆瓣)笔记:GayScript对《楼下的房客》的笔记(2)许三观卖血记 (豆瓣)倾城之恋 (豆瓣)半生缘 (豆瓣)金锁记 (豆瓣)活着 (豆瓣)青蛇 (豆瓣)孽子 (豆瓣)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豆瓣)嫌疑人X的献身 (豆瓣)霍乱时期的爱情 (豆瓣)社会类(改变你的社会观,对社会结构有更深刻的看法):沉默的大多数 (豆瓣)评论1:推荐四本可以改变你世界观的书 (评论: 沉默的大多数)评论2:王小波的想法并非全对,但可贵在他的独立思维,想法新奇 (评论: 沉默的大多数)笔记:GayScript对《沉默的大多数》的笔记(49)看见 (豆瓣)评论:我相信十年之后依然会看很多人看这本书 (评论: 看见)笔记:GayScript对《看见》的笔记(57)苏菲的世界 (豆瓣)评论1:虽然对哲学无感,但五星推荐这本哲学入门书籍,建议做些笔记 (评论: 苏菲的世界)评论2: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经验的人没有未来可言 (评论: 苏菲的世界)笔记:GayScript对《苏菲的世界》的笔记(31)1984 (豆瓣)评论: (评论: 1984)笔记:GayScript对《1984》的笔记(27)动物农场 (豆瓣)笔记:GayScript对《动物农场》的笔记(6)呐喊 (豆瓣)评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那第一个走这条路的人呢 (评论: 呐喊)笔记:GayScript对《呐喊》的笔记(7)优先推荐四本对我生活有很大改变的:《沉默的大多数》、《苏菲的世界》、《月亮和六便士》、《少有人走的路》另:五星推荐图书豆列:五星推荐我读过的书:GayScript读过的书(194)我的笔记:GayScript的笔记(567)微信公号:GayScript(推荐图书音乐电影)
此问题怎么可以少了这个经典答案呢:朗道理论物理学教程第一卷;朗道理论物理学教程第二卷;朗道理论物理学教程第三卷;朗道理论物理学教程第四卷;朗道理论物理学教程第五卷;朗道理论物理学教程第六卷;朗道理论物理学教程第七卷;朗道理论物理学教程第八卷;朗道理论物理学教程第九卷;朗道理论物理学教程第十卷。
《道德经》《罗马帝国衰亡史》《智囊》《德川家康》《教父》以及罗素的大部分著作我真的不是在教你做一个腹黑的人
1.《论犯罪与刑罚》 切萨雷·贝卡里亚著;黄风译注:三个出版社的都是黄风所译,我根据封面买的北大出版社的_(:з)∠)_作者强烈反对死刑和刑讯逼供,提倡刑法改革,可以说是三百多年前的人道主义者2.《论自由》约翰-密尔著;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注:此书有很多版本,甚至严复也译过,我买的是59年商务印书馆的译本,其实09年译林出版社有重译过(顾肃版)3.《政府论》洛克著;注:译者和出版社就不具了!!我看的是商务印书馆的版本。4.《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三联书店注:这本书的推荐很常见…反正我看到过蛮多次。只是我看完后感觉并没有这么……嗯……反正没觉得很出彩。也许看的年纪太小没领会到深意╮(╯_╰)╭还有中华书局版的,中华书局版比三联版好,不过我第一次看的是三联版_(:з)∠)_黄仁宇是明史专家, “大历史观” 就是他提出的。另有许多著作为人称道,如《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等等,下面不再具,我手边的都是三联版_(:з)∠)_5.《近距离看美国》系列 林达著 /三联书店注:不用多说吧!林达是我最喜欢的现代作家之一XD,他的《扫起落叶好过冬》《一路走来一路读》《带一本书去巴黎》等等等等我全买了【。只是还没来得及看完QVQ他还翻译过三本书6.《批评官员的尺度》安东尼·刘易斯著 何帆 译/北大出版社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7.《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自由在高处》《重新发现社会》熊培云著他的著作不止这三本,只是我自己也没看完,无从了解,谈何推荐。但看了的这几本感觉很棒,想读完所有的书。8.刘瑜、龙应台的书9. 《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0.《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三联书店11. 章太炎《国学概论》朱自清《经典常谈》王国维《人间词话》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历史研究法》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葛兆光《中国思想史》朱光潜《谈美书简》鲁迅全集_(:з)∠)_中文系的必读书,感觉没什么好讲的12.古籍我也各都推荐一本吧杨伯峻《论语译注》《孟子译注》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曹础基《庄子浅注》程俊英《诗经译注》马茂元《楚辞选》王伯祥《史记选》逯钦立《陶渊明集》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乐府诗选》瞿兑之《汉魏六朝赋选》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张友鹤《唐宋传奇选》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钱锺书《宋诗选注》任中敏《元曲三百首》吴敬梓《儒林外史》吴楚材《古文观止》苏轼《东坡志林》陆游《老学庵笔记》张岱《陶庵梦忆》沈复《浮生六记》余怀《板桥杂记》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13.现当代文学呢,其实我自己不太喜欢,老师点名的书我是一本也没有去看,全靠以前读的一点勉强支撑,这方面自己见识浅薄,就不做说明,全列老师的推荐了:胡适《四十自述》《胡适口述自传》周作人《知堂书话》《知堂回想录》徐志摩诗选郁达夫小说选张爱玲小说选钱锺书《围城》萧红《呼兰河传》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老舍《寒夜》《骆驼祥子》沈从文《边城》《长河》《湘行散记》梁实秋《雅舍杂文》汪曾祺小说选路遥《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白鹿原》阿城《棋王》(还有树王孩子王都蛮有趣的,最近出版的《洛书河图》我也买了,插图不错,内容感觉=-=为什么这么贵_(:з)∠)_)张承志《黑骏马》张炜《古船》莫言《红高粱》贾平凹《浮躁》高行健《灵山》韩少功《暗示》《马桥词典》史铁生《我与地坛》《务虚笔记》阎真《沧浪之水》《曾在天涯》王跃文《国画》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阿来《尘埃落定》王安忆《长恨歌》鹿桥《未央歌》萧丽红《千江有水千江月》唐浩明《曾国藩》杨显惠《夹边沟纪事》金庸《笑傲江湖》杨绛《干校六记》韦君宜《思痛录》周一良《毕竟是书生》李锐《庐山会议实录》胡兰成《今生今世》张中行《负暄琐话》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王小波《思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谢泳《逝去的年代》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余秋雨《文化苦旅》余杰《火与冰》摩罗《自由的歌谣》(是中国人写的哦)何兆武《上学记》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高尔泰《寻找家园》何清涟《我们仍然在仰望星空》朱学勤《风声雨声读书声》钟叔河《青灯集》吴咏慧《哈佛琐记》林文月《读中文系的人》、《京都一年》(风评不错,感觉一般)赵越胜《燃灯者》骆玉明《近二十年文化热点人物述评》易社强《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齐邦媛《巨流河》王小妮《上课记》野夫《乡关何处》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比尔·波特《空谷幽兰》彼得·海斯勒《江城》、《寻路中国》14.《图解思考》保罗·拉索著;邱贤丰译虽然是讲建筑的,不过我觉得这本书满好玩的15.《法律之门》博西格诺著;邓子滨译案例很多很好看16. 《西西弗的神话》阿尔贝·加缪著;沈志明译人生就是荒谬17.《金枝》弗雷泽著超级棒!!【以上!!!都是我学汉语言文学的基友推荐的书】是的她就是推荐给我希望我可以提高我文化涵养的ˊ_&ˋ希望可以帮到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心中有思,即便看花看草亦能窥看人生。题主上面说,只看了小说。难道看小说就不能悟道理,学知识?假如楼主只是想提高自己在讲话方面的能力?我觉得还是多看点脱口秀类节目,或者逻辑思维,晓说之类的?而且还要实践,在平时多说,多练吧。至于推荐书,就像上面很多人回答的一样到豆瓣找一大把。可是题主说什么类的都可以,我就。。。。了。好吧,其实我只是想补充一下,不希望题主盲目的读书,一定要思考。像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也一样,你也要思考到底自己想要得到的是什么。
看书这件事,太功利总归是不大好的。
题主想培养知识涵养?我不建议盲目读书,读书并不是培养知识和涵养的唯一途径,我如果把你关在图书馆一个月,然后把你放出来,你认为你就有知识、有涵养了?有读书的习惯,并且读好书固然没错,但就怕题主你阅读后不思考不总结不运用。思考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还不是靠思考和实践得来的,对不?我个人比较崇尚实践出真知,我这死磕性格比较不信邪和不信书呆子,比如前些天去公园广场蹲点亲自做询访。不是都说过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至于涵养,涵养和太多因素挂钩,不单单是文化水平。还涉及到你的家教环境、社会关系、自身性格等等。和豆瓣上都有一大批的年度不同类别的推荐书单(包括这则答案下其他知友给你推荐的书单),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甄选,而不是给人一种看似求知若渴的灰太狼,却让人很难相信你想真真正正的做一只有知识有涵养的喜羊羊。
也经常有朋友找我荐书,都跟题主差不多的要求,提升高度深度什么的。直接把我问懵了。读书如吃药,缺啥补啥,哪有什么十全大补丸呢?这么宽泛的问题,简直没法答。不过关于如何选书,还是有一些个人经验可以分享,供题主参考批评。选书的第一原则。三点:感兴趣的方向,有趣的内容,看得懂。(这是非常个人的事)读书刚入门的时候,知识和鉴赏能力有限。不管是知识性的书籍还是只图个有趣,如果不符合“第一原则”,是坐不下来、看不下去的。以此为原则,大量阅读,杂七杂八的只要能看的下去的,都要读。这就好比尝百草,难免遇到些引起自己不适的,甚至带入弯路的,没关系。慢慢的有量了,有些基础和基本趣味了,会有几个读书的大方向出来。选书的第二原则。一主线:眼界要高。生有涯而知无涯,就不要去看垃圾书了。比如,XX、XX和XX。不能说,说了又是装逼和撕逼。刚开始自己没那个眼力架的,那就找经典。怎样算经典呢,在这个领域,业内的明人(不是名人)大师都说好的。(不要信各种书皮上的XX推荐,卖书嘛,谁不乱吹牛逼呢?)等以后有眼力了,基本上随手翻翻自己判断就可以。有了这两个原则,又开始胡乱的读书了,培养了些趣味,就可以好好选书了。读书就是读人。读作者,读世界,读芸芸众生,读自己。德尔菲神庙那句著名的箴言:认识你自己。读书就是认识你自己的过程。认识自己就是认识世界:眼界开了,心灵开了——卧槽,这也行啊!就是这种感觉。几条选书的建议:1. 明确几个方向。(门类、学科都是不错的划分方式)2. 搞清这个方向的发展脉络。(查资料,对的,还不是读书的时候。查资料把门类学科的历史,主要的影响人物,这个方向关注的问题和着眼点搞清)3. 把脉络内的影响力大的大师代表作读掉。(代表作一般会把该作者的主要思想交代掉)到这个阶段,读书人基本不会有找不到书读的感觉了。只会觉得书读不完。有几个小技巧。搞脉络之前先把该方向的历史书读一读,一般学科都有XX史的,把脉络内公认的最好的XX史读完。这并没有其他用,相当于地图,路还得自己走——重点在读原著。在读好书的过程中,有些会有引用索引,会有推荐书单,会有作者推崇的书籍或人,找出来读掉。如果你看的总是好书,这些推荐也差不了的。这些有个五八年的功夫,就入了门了吧。然后会发现自己读书越来越挑剔,选作者,选译者,选出版社,选纸张,选封面。连买书都成了乐趣。然后就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啊。TT任何一本书、一门学科、一个门类,都是基于某种假设,解决某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知识性的,更加明显。等到哪一天,拿到一本书翻一翻就知道他的大概水平。知道他的基本假设和解决的问题是啥,解决的思路是啥,为什么是这个思路。哪些是它脉络之外的,解决不了的(所谓局限性)。对于这个方向就算是入了门了吧。当然,越是大师越是博大精深。搞来搞去还不得其门而入,也是常见的。说说我的读书过程吧。从小喜欢看故事童话,初高中读散文游记较多。高中那会儿韩寒刚开始火,余秋雨也很火。我对他们实在无感。那时候读余光中,读沈从文。模仿余光中的诗和散文给小姑娘写情书。不过结局呢,我就不想提了。进入大学,算是打开了读书的大门。临门一脚叫做《苏菲的世界》。然后开始读哲学书籍。从简单的开始。读西方,读罗素,读《西方哲学史》、读《大哲学家》。慢慢的开始觉得罗素无味、肤浅,开始读原著经典。读加缪(后来踢开了,加缪实在扯淡,屌丝思维),读萨特,读叔本华,等等。读孔子,读庄子。读不懂就先读二手货,各种解读。读得多了发现太扯淡,就统统扔掉。(说明:读书是由浅入深的过程,后来被我抛弃的在开始的时候都是很有帮助的,只是随着深入,不够用了。或者观念的转变,发现局限大了。)我自身是学工科的。大学期间的女友是学法律的,文科类专业的课程一般都会有读书推荐单的。她们的书单我也胡乱拿来读了不少,甚至一些读书作业都是我来写的。她是学霸,总是系里第一名那种;还修了二专业,选各种选修课。我那时候除了系里要求必选的选修课之外,都是陪她去上的,顺便把学分拿了凑够选修分数(其实绰绰有余,好多学分我都没要,陪太子读书,呵呵。)。这又胡乱读了不少。工作后开始能读历史了。期间小说没断过。小说最好选啊,把国内外知名的小说家找出来就是了。个人读的比较多的是十八到二十世纪的俄国、法国作品(阴差阳错的读了很多)。读王小波。读三毛。读知青文学。读陕军的作品。读古典。现在的读书方向,知识性的主要是自己工作相关的门类:市场,管理,经济,财务。打发时间的以小说,历史,哲学为主。有两位金姓先生必须强烈推荐一下:金圣叹。金克木。一直想买全集。金圣叹先生的《天下才子必读书》,心心念念一直没读完。金克木先生有本小册子《书读完了》。其中有篇同名文章就是先生讲怎样读书的脉络的,强烈推荐。(后附)金克木先生也是在讲怎样读书方面,个人最崇敬的先生。先生说,读书就是解谜。书籍,人,社会,万事万物都是书,都是迷。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呢。慢慢来。最后:纸上得来终觉浅。修行更是一辈子的事,是好多好多辈子的事。《书读完了》金克木有人记下一条轶事,说,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说过,他幼年时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那位学者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时,他才觉得那话有点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说这故事的人也是个老人,他卖了一个关子,说忘了问究竟是哪几十种。现在这些人都下世了,无从问起了。 中国古书浩如烟海,怎么能读得完呢?谁敢夸这海口?是说胡话还是打哑谜? 我有个毛病是好猜谜,好看侦探小说或推理小说。这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我却并不讳言。宇宙、社会、人生都是些大谜语,其中有层出不穷的大小案件;如果没有猜谜和破案的兴趣,缺乏好奇心,那就一切索然无味了。下棋也是猜心思,打仗也是破谜语和出谜语。平地盖房子,高山挖矿井,远洋航行,登天观测,难道不都是有一股子猜谜、破案的劲头?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怎么能说全是出于任务观点、雇佣观点、利害观点?人老了,动弹不得,也记不住新事,不能再猜“宇宙之谜”了,自然而然就会总结自己一生,也就是探索一下自己一生这个谜面的谜底是什么。一个读书人,比如上述的两位史学家,老了会想想自己读过的书,不由自主地会贯穿起来,也许会后悔当年不早知道怎样读,也许会高兴究竟明白了这些书是怎么回事。所以我倒相信那条轶事是真的。我很想破一破这个谜,可惜没本领,读过的书太少。 据说二十世纪的科学已不满足于发现事实和分类整理了,总要找寻规律。因为总向理论方面迈进。爱因斯坦在1905年和1915年放了第一炮,相对论。于是科学,无论其研究对象是自然还是社会,就向哲学靠拢了。哲学也在二十世纪重视认识论,考察认识工具,即思维的逻辑和语言,而逻辑和数学又是拆不开的,于是哲学也向科学靠拢了。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关于语言的研究在二十世纪大大发展,牵涉到许多方面,尤其是哲学。索绪尔在1906年到1911年的讲稿中放了第一炮。于是本世纪的前八十年间,科学、哲学、语言学“搅混”到一起,无论以自然或人类社会都仿佛“条条大路通罗马”,共同去探索规律,也就是破谜。大至无限的宇宙,小至基本粒子,全至整个人类社会,分至个人语言心理,越来越是对不能直接用感官觉察到的对象进行探索了。现在还有十几年便到本世纪尽头,看来越分越细和越来越综合的倾向殊途同归,微观宏观相结合,二十一世纪学术思想的桅尖似乎已经在望了。 本文开始说的那两位老学者为什么说中国古书不过几十种,是读得完的呢?显然他们是看出了古书间的关系,发现了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也可以说是找到了密码本。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累积起来的。因此,我想,有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的必读书或则说必备的知识基础。举例说,只读过《红楼梦》本书可以说是知道一点《红楼梦》,若只读“红学”著作,不论如何博大精深,说来头头是道,却没有读过《红楼梦》本书,那只能算是知道别人讲的《红楼梦》。读《红楼梦》也不能只读“脂批”,不看本文。所以《红楼梦》就是一切有关它的书的基础。 如果这种看法还有点道理,我们就可以依此类推。举例说,想要了解西方文化,必须有《圣经》包括《旧约》、《新约》的知识,这是不依傍其他而其他都依傍它的。这是西方无论欧、美的小孩子和大人在不到一百年以前人人都读过的。没有《圣经》的知识几乎可以说是无法读懂西方公元以后的书,包括反宗教的和不涉及宗教的书,只有一些纯粹科学技术的书可以除外。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书与《圣经》无关,但也只有在《圣经》的对照之下才较易明白。许多古书都是在有了《圣经》以后才整理出来的。因此,《圣经》和古希腊、古罗马的一些基础书是必读书。对于西亚,第一重要的是《古兰经》。没有《古兰经》的知识就无法透彻理解伊斯兰教世界的书。又例如读西方哲学书,少不了的是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笛卡尔、狄德罗、培根、贝克莱、康德、黑格尔。不是要读全集,但必须读一点。有这些知识而不知其他,还可以说是知道一点西方哲学;若看了一大堆有关的书而没有读过这些人的任何一部著作,那不能算是学了西方哲学,事实上也读不明白别人的哲学书,无非是道听途说,隔靴搔痒。又比如说西方文学茫无边际,但作为现代人,有几个西方文学家的书是不能不读一点的,那就是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高尔基,再加上一部《堂·吉诃德》。这些都是常识了,不学文学也不能不知道。文学作品是无可代替的,非读原书不可,译本也行,决不能满足于故事提要和评论。 若照这样来看中国古书,那就有头绪了。首先是所有写古书的人,或说古代读书人,几乎无人不读的书必须读,不然就不能读懂堆在那上面的无数古书,包括小说、戏曲。那些必读书的作者都是没有前人书可替代的,准确些说是他们读的书我们无法知道。这样的书就是:《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这是从汉代以来的小孩子上学就背诵一大半的,一直背诵到上一世纪末。这十部书若不知道,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朱熹、明朝的王守仁(阳明)的书都无法读。连《镜花缘》、《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里许多地方的词句和用意也难于体会。这不是提倡复古、读经。为了扫荡封建残余非反对读经不可,但为了理解封建文化又非读经不可。如果一点不知道“经”是什么,没有见过面,又怎么能理解透鲁迅那么反对读经呢所谓“读经”是指“死灌”、“禁锢”、“神化”;照那样,不论读什么书都会变成“读经”的。有分析批判地读书,那是可以化有害为有益的,不至于囫囵吞枣、人云亦云的。 以上是算总账,再下去,分类区别就比较容易了。举例来说,读史书,可先后齐读,最少要读《史记》、《资治通鉴》,加上《续资治通鉴》毕沅等的、《文献通考》。读文学书总要先读第一部总集《文选》。如不大略读读《文选》,就不知道唐以前文学从屈原《离骚》起是怎么回事,也就看不出以后的发展。 这些书,除《易》、《老》和外国哲学书以外,大半是十来岁的孩子所能懂得的,其中不乏故事性和趣味性。枯燥部分可以滑过去。我国古人并不喜欢“抽象思维”,说的道理常很切实,用语也往往有风趣,稍加注解即可阅读原文。一部书通读了,读通了,接下去越来越容易,并不那么可怕。从前的孩子们就是这样读的。主要还是要引起兴趣。孩子有他们的理解方式,不能照大人的方式去理解,特别是不能抠字句,讲道理。大人难懂的地方孩子未必不能“懂”。孩子时期稍用一点时间照这样“程序”得到“输入”以后,长大了就可腾出时间专攻“四化”,这一“存储”会作为潜在力量发挥作用。错过时机,成了大人,记忆力减弱,理解力不同,而且“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再想补课,读这类基础书,就难得多了。 以上举例的这些中外古书分量并不大。外国人的书不必读全集,也读不了,哪些是其主要著作是有定论的。哲学书难易不同;康德、黑格尔的书较难,主要是不懂他们论的是什么问题以及他们的数学式分析推理和表达方式。那就留在后面,选读一点原书。中国的也不必每人每书全读,例如《礼记》中有些篇,《史记》的《表》和《书》,《文献通考》中的资料,就不是供“读”的,可以“溜”览过去。这样算来,把这些书通看一遍,花不了多少时间,不用“皓首”即可“穷经”。依此类推,若想知道某一国的书本文化,例如印度、日本,也可以先读其本国人历来幼年受教育时的必读书,却不一定要用学校中为考试用的课本。孩子们和青少年看得快,“正课”别压得太重,考试莫逼得太紧,给点“业余”时间,让他们照这样多少了解一点中外一百年前的书本文化的大意并非难事。有这些作基础,和历史、哲学史、文学史之类的“简编”配合起来,就不是“空谈无根”,心中无把握了,也可以说是学到诸葛亮的“观其大略”的“法门”了。花费比“三冬”多一点的时间,就一般人而言大约是“文史足用”了。没有史和概论是不能入门的,但光有史和概论而未见原书,那好像是见蓝图而不见房子或看照片甚至漫画去想像本人了。本文开头说的那两位老前辈说的“书读完了”的意思大概也就是说,“本人”都认识了,其他不过是肖像画而已,多看少看无关大体了。用现在话说就是,主要的信息已有了,其他是重复再加一点,每部书的信息量不多了。若用这种看法,连《资治通鉴》除了“臣光曰”以外也是“东抄西抄”了。无怪乎说中国书不多了。全信息量的是不多。若为找资料,作研究,或为了消遣时光,增长知识,书是看不完的;若为了寻求基础文化知识,有创见能独立的旧书就不多了。单纯资料性的可以送进计算机去不必自己记忆了。不过计算机还不能消化《老子》,那就得自己读。这样的书越少越好。封建社会用“过去”进行教育,资本主义用“现在”,社会主义最有前途,应当是着重用“未来”进行教育,那么就更应当设法早些在少年时结束对过去的温习了。 一个大问题是,这类浓缩维他命丸或和“太空食品”一样的书怎么消化?这些书好比宇宙中的白矮星,质量极高,又像堡垒,很难攻进去,也难得密码本。古时无论中外都是小时候背诵,背《五经》,背《圣经》,十来岁就背完了,例如《红与黑》中的于连。现在怎么能办到呢?看样子没有“二道贩子”不行。不要先单学语言,书本身就是语言课本。古人写诗文也同说话一样是让人懂的。读书要形式内容一网打起来,一把抓。这类书需要有个“一揽子”读法。要“不求甚解”,又要“探骊得珠”,就是要讲效率,不浪费时间。好比吃中药,有效成分不多,需要有“药引子”。参观要有“指南”。入门向导和讲解员不能代替参观者自己看,但可以告诉他们怎么看和一眼看不出来的东西。我以为现在迫切需要的是生动活泼,篇幅不长,能让孩子和青少年看懂并发生兴趣的入门讲话,加上原书的编、选、注。原书要标点,点不断的存疑,别硬断或去考证;不要句句译成白话去代替;不要注得太多;不要求处处都懂,那是办不到的,章太炎、王国维都自己说有一部分不懂;有问题更好,能启发读者,不必忙下结论。这种入门讲解不是讲义、教科书,对考试得文凭毫无帮助,但对于文化的普及和提高,对于精神文明的建设,大概是不无小补的。这是给大学生和研究生作的前期准备,节省后来补常识的精力,也是给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放眼观世界今日文化全局的一点补剂。我很希望有学者继朱自清、叶圣陶先生以《经典常谈》介绍古典文学之后,不惜挥动如椽大笔,撰写万言小文,为青少年着想,讲一讲古文和古书以及外国文和外国书的读法,立个指路牌。这不是《经典常谈》的现代化,而是引导直接读原书,了解其文化意义和历史作用,打下文化知识基础。若不读原书,无直接印象,虽有“常谈”,听过了,看过了,考过了,随即就会忘的。“时不我与”,不要等到二十一世纪再补课了。那时只怕青年不要读这些书,读书法也不同,更来不及了。 (一九八四年)
别着急,俺比你大很多很多,俺是从去年7月才开始读书的。开始用印象笔记记录日记,读书笔记和公开课的笔记。俺在上看到了两句话,分享一下: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CaunDerre
我的kindle里的书单:拿去看吧,都是我甄选的书籍。找到适合你自己的那些。不过再看这些书之前,我要向你推荐一本这样的书:
毛泽东选集1-5卷
先搞清楚定义,内涵是什么?答案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题主想要的是什么。猜测一下,按照问题描述,题主希望通过读书改善说话的能力。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说话的能力和读书多少其实没有直接关系。说话的能力实际上表现的是见识,读书只是增加见识的手段之一而,而且如果读书的方法不对,效果也不会太好。有些流行畅销小说,例如《三体》、《冰与火之歌》,和一些生命力异常强大的小说,如金庸作品,由于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是增加谈资的好选项。然而由于现代人的阅读选择实在太广,很多所谓的名著,在身边的圈子里,可能就你一个人读过。不能作谈资了,通过阅读名著提高修养?不太清楚这里面的可行性在哪里。题主所谓的说话,其实应该指的是和别人展开话题的能力。展开话题的要点不在于你懂多少,而在于你说的是不是对方熟悉或者关心的。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你所读过的那些书本身并不太容易形成话题,除非你通过这些小说中领悟了一些人生真谛。但是这一般无法通过读本书,每本只读一两遍来达成。即使领悟了那些真谛,也就是所谓的大道理,普通人是不爱听的,如果仅仅讲出来意义也不大。无论怎么说,对于你的需求,经典小说实在不能算是一味好药。对于一般性的话题,真实事件通常比小说更有说的价值,因此一些历史及传记性的书籍可以读一读。也可以选择一些偏向猎奇性质的但可以当真事说的读物。要想有本质上的提高,就不是几本书的问题了。即使目前只考虑读书一种方式,最不济也得大幅扩大阅读的范围,心理、经济、人文、科技等等都得多少读一读,也得顺便关心一下最近梅西进了几个球,XBox1国内有哪些游戏首发,iPhone6到底有多容易掰弯,除了王思聪还有哪些国民老公。读小说,无论是否经典,实在是下下之选。如果一定要读,建议只读原版,中文小说只有真的想读的时候再读。
大四去实习吧,别嫌工资低,学到的东西和工作机会实在 书推荐芭芭拉的《金字塔原理》 讲做事优先级和汇报先后顺序的,适合初入职场以及刚工作3年内职位未晋升的 这个看不进去可以从《小强升职记》入手~ 上述都OK进阶看《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
其它类似问题
其它人正在问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理学入门书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