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弟子规总序内容,其宗旨,让人懂得什么两字?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作为文化的传播 潘忠党的总序》.doc 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作为文化的传播 潘忠党的总序》.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好友黄旦教授主持推出了这个“传播·文化·
社会”译丛。他嘱我作文,略述译丛的设计思考
以及入选的这些书之学术意义。我惟有从命。但
这题目太大,为不多占读者的资源,我长话短
说,就译丛设计的思考,择要述之。
这个译丛的策划起
于1996年5月在杭州
召开的第五次全国传播
学研讨会。其时有两个“研讨会场”,一是白天
的正式研讨,另一是入夜后的“神侃”。一群尚
年轻或尚不太沧桑的朋友相聚,虽天南海北地
“侃”,却不离共同从事的学术。大家都颇感慨。
觉得自1980年代初以来,“传播学”在中国虽有
发展,但其学科领域究竟什么样,研究怎么做。
仍很朦胧。于是大家“侃”出编一套译丛的狂
想。这想法是系统译介这么三类书:
名著,(2)实证研究经典,(3)全面勾勒学科
领域的论著和论文集。这些书要既有学术水准,又有可读性;既可做
专业教科书,又可成为高层次研修类读物。
其时参与讨论者(以姓氏笔画为序)有王怡红、刘卫东、李展、
陆晔、芮必峰、杨瑞明、胡正荣、段京肃、郭镇之、黄旦、曾建雄
等。我不知深浅,承揽了组织的工作。其后,由于我能力的局限和自
身的懒惰,除弄出个书目外,没做成一件实质性的事情。尽管如此,
凡听说此事的朋友们都鼎力相助,包括孙五三、陈力丹、陈韬文、朱
立、王铭铭、龚文庠、赵斌、高丙中等。
到了今天,中国的传播研究又有了长足发展,不仅有了更多反映
实绩的研究专著和论文,建立了多个学院、系和所,还有了多种相关
的译作。而这期间,当时在杭州共同构思这译丛的人也多有变迁,我
自己就蜗居在了美国中西部这座人称“陌地生”的小城。幸亏此时黄
旦兄挺身主持,重新审定了书目,做了所有繁杂、劳神的实际工作,
仰仗全体译者的辛劳,使译丛得见天日。
根据今日的情况,黄旦主持重新设计了
译丛,对书目作了必要的调整。但是,译丛
的主旨基本没变,力图涵盖的范围也大致没
变,因此,译丛的名称仍由“媒介·文化·社会”这三个词组成。这里
需要将这三个词如何反映所选的书目以及传播研究的学科作一扼要说
虽然“传播学”在教育部认定的学科分类中被安放在了“新闻传
播学”之下,①但它的学科面貌仍然不甚清晰。即使在被认为是“传
播学”发生地的美国,它也是一片混沌。曾有学者力主“传播科学
(communication science)”,②但那也只是一家之言,表达涉及传播现
象的某一类研究,主要是由施拉姆整合前人的研究而建立的传统。很
多人,尤其是从事文化或批判研究的学者,继承英国的文化研究、政
经分析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传统,更愿意将他们的工作称为“媒
介研究(media studies)”;还有很多人,为了包括比“媒介研究”更
广的范围(比如语言的使用、修辞艺术、社会仪式、人际关系之建立
等),索性就用“传播研究(communication studies)”。①这不是刻意
咬文嚼字,而是因为对传播现象之研究涉及不同学科、不同取向,从
事这类研究的学者各有侧重,也各有偏好。为包容多元的特征,我自
己更倾向于使用“传播研究”,即我们所做的是研究,对象是传播现
象。除此之外,这一研究领域应全面开放,不必画地为牢。
将对传播现象的学术研究冠以“传播学”,自然隐含了某种期待,
尤其是对能够整合学科的“理论体系”之期待。但这期待总是实现不
了,至少迄今未见有人做成此事。②我们不想也不能而且不应将译丛
看作是对“传播学”的完整表述,亦不能将所有选进译丛的书都看作
经典。我们选了“媒介·文化·社会”这么三个词命名译丛,虽有靠近
英国传统的嫌疑(我个人倒更喜欢戴上这嫌疑),③但也说明我们力
图使译丛不仅反映美国的文献,而且反映来自其他国家的英语文献。
更主要的,这命名反映我们如下的考虑:
第一,译丛集中反映围绕传媒而展开的研究,所选书目主要来自
通常称为“大众传播”研究的范畴,而不反映其他传播研究的领域
(如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
第二,既以媒介为核心,译丛就应包括研究媒介生产(包括体
制、机制、环境和运作)、媒介内容(或文本)以及媒介影响这-Z大
块有一定代表性的著作:
第三,大众传播的研究是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因此,译丛应包括
不同学科、不同取向的有影响的著作(如借鉴社会学、入类学、政经
分析、历史研究等取向的研究);
第四,大众传播的研究应当是社会与行为科学以及人文学知识整
体的一部分,是对人类社会的象征再现(symbolic representations)、
这一再现的生产过程及其对人的心理、行为之影响的研究,因此,译
丛应具有与其他学科对话的特点,应包括来自其他学科、但其理论影
响更重在传播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著作;
第五,任何对大众传播的研究都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展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胡智锋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现代传播》30年的发展历程
《现代传播》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这就是以反映教学成果为主导的时期(年)、以面向社会文化为主导的时期(年)、以引领传媒学术为主导的时期(1998年至今)。
1.以反映教学成果为主导的时期(年)
1979年10月,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激荡着北广校园。刚刚从文革中走出来的教师们满怀创业的激情,提出了创办一份学报的倡议,很快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
由袁方、李冲、李焕生同志组成了编辑部,康荫、田本相、时煜华、刘寿昕四位专家作为特邀编辑参与了学报的创建。四年后的1983年,学报由内部发行改为公开发行。
这一时期,学报的办刊宗旨主要是体现学校的教学成果,同时也涉及到广播电视界的部分研究内容。围绕学校的主干专业,在新闻学理论、广播电视报道、播音主持、广播电视文艺以及摄影、外语等方面刊发了大量文章,在广播电视学界和业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广播新闻编采”、“电视新闻编采”、“广播文艺”、“电视文艺”、“讲播艺术”、“教学研究”、“国外广播电视”、“书评”及“外事往来”等。刊物围绕着学校的教学,依托学校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反映着学校教学的整体风貌,这与当时大多数学报的情形是十分一致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康荫、王珏等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研究,赵玉明等对广播史的研究,田本相等对电视文化的研究,齐越、张颂等对播音业务的研究,曹璐等对广播业务的研究,朱羽君、任远、叶子(叶凤英)、王纪言等对电视业务的研究,张凤铸等对广播电视文艺的研究,高鑫、宋家玲等对电视剧的研究……这些研究都体现了当时的最新教学成果。
2.以面向社会文化为主导的时期(年)
1991年,学报与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研究所主办的《新闻广播电视研究》合并组建了新的学报,由此进入了学报发展的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学报在外在形象上经历了较大的变革。1991年,由16开本改为32开本,1992年获批由季刊改为双月刊,1994年又恢复为16开本。由于1994年创建了学报的自然科学版,同年学报更名为《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1994年8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刊物正式更名为《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这一时期的学报受到了当时社会上活跃的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图通过一个个改革,让学报从围绕学校教学成果的展示,转而面向对广阔的社会文化领域的关注。这一时期是学报历史上从内容到样式、形式变动幅度最大、变动频率最高,也最为活跃的时期。从作者队伍看,学报约请了一批知名的科学文化大家如钱学森、汤一介、张光斗、李慎之、朱德生、刘吉等,并刊发了他们的大作。从内容来看,大量体现社会文化新思潮的命题被设置出来,并引发了广泛的争鸣,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其中,如“我们将化为泡沫”(关于信息高速公路对大众传播业的影响)、“文化就是力量”(关于“知识就是力量”的论争)、“现代文化批判与新现代化道路”及电视声画关系讨论等。本时期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学院论坛”、“传播文化”、“专题研究”、“共舞者说”、“绿色海盗”、“时间隧道”、“他山风景”等。从文体形式来看,除常规学术论文外还包括了访谈、文摘、报告、随笔、札记等。这一时期通过大胆的改革探索,学报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尽管在当时也出现了对于学报办刊方向的激烈争论,但在今天看来,这一时期的探索对于开拓学报的视野,形成学报的特色与个性,提升学报的社会影响力等都作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
3.以引领传媒学术为主导的时期(1998年至今)
1998年起,学报的栏目设置做了新的调整,此后主干栏目稳定延续至今。2002年,刊物由16开本变成大16开本,增加了彩页内容,同年由自办发行改为国内外公开邮发。由于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起,学报正式更名为《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这一时期,随着中国广播电视媒体跃升为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也伴随着新闻传播、广播电视学术研究的日趋活跃,尤其是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逐渐深入,在教育部“高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计划”,尤其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的推动下,学报获得了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这一时期,编辑部自身的工作也得到了加强,制定了更加严格和规范的一系列制度,在组稿、发稿、编稿、审稿和校稿及发行等各个环节,都明确了管理办法,实施了栏目责编负责制、三审制、统筹制和编前会制,建立了编委会,推进了编辑学者化,加强了编辑手段的现代化。刊物从外在形象到内部运行,进入了稳定、规范的发展阶段。
本时期学报设置的主要栏目有:“传媒观察”、“传播文化”、“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媒介经营与管理”、“传媒教育”、“新视界”、“新媒体研究”等,明确了“一个定位”、“两个参照系”,实现了“三个台阶”的跨越。“一个定位”就是刊物定位为引领传媒学术,尤其是以广播电视为主体内容的传媒学术。“两个参照系”就是办刊主要参照高校学报体系和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体系,在高校学报体系中打“传媒”牌和“实践”牌,在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中打“学院”牌和“学术”牌,从而在两个参照系中形成鲜明的个性和特色。“三个台阶”是指刊物以入高校学报主流,创行业学术期刊一流,彰显个性与特色为目标,实现了三个台阶的跨越。第一个台阶是以成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为标志(1998年),第二个台阶是以成为“广播电视优秀期刊”(2000年)和“全国百强学报”(2004年)为标志,第三个台阶是以成为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2006年)、进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2006年)为标志。
30年来,学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以及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等上级主管领导的关心和提携,离不开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北京社科学报研究会的鼓励与引导,离不开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和广大作者、读者的热忱帮助和积极参与。在此,我们要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提携我们的领导、专家和朋友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此,我们要向30年来为学报发展付出辛苦劳动的历任编辑和工作人员李凤英、龚凤山、王求、桑秀林、朱松华、张晓晶、杨田村、张勇、姜依文、肖峰、魏丽丽、魏杏然、刘敬东、徐海涛、王强、张惠云等同志表示衷心感谢!特别要向30年来为学报做出突出贡献的历任主编、副主编袁方、李枫、郑宣沐、姜树琪、孙以森、黄勇、朱光烈、李焕生等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还要向已经过世的袁方、刘寿昕、李枫、郑宣沐同志表示深切怀念!他们为学报事业而留下的工作印迹将永远为我们所铭记。
  二、关于办刊定位与办刊思路的思考
办刊定位是一个刊物的灵魂,办刊思路是落实办刊定位的关键所在,对于刊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办刊定位
30年来,学报的办刊定位和办刊方式几经调整,逐渐走向明确、走向稳定。变的是领域、视野和范畴,不变的是紧紧围绕“四个学”做文章,那就是“学校、学术、学者、学生”。
1.学校:学校是学报发展的强大后盾。在学报发展的历史上,每一次重要的转折都是在学校党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就的。从学报的创刊到学报的更名,从学报的办刊方向的确定到经费、办公场所、办公设施的配备,从编辑队伍的建设到各项奖励、荣誉的获得,都离不开学校党委、行政领导以及各院系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没有学校做强大后盾,就没有学报今天的局面。
2.学术:学术是学报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有幸赶上中国新闻传播和广播电视发展的大好时期,30年间,从新闻无学到新闻学遍地开花,从传播学被视为西方资产阶级学术遭到冷遇到传播学成为时代的显学与宠儿,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创建到发展,学报生逢其时,不仅见证着而且积极地参与了这些学科的建设。伴随着这些新兴学科的从弱到强,由小及大,一同成长、一同前行。没有30年间中国新闻传播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发展与繁荣,就没有学报今天的兴旺。
3.学者:学者是学报发展的主要支撑。30年来,众多同行学者给了我们巨大的支持,学报也和众多学者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老一代学者如童兵、李良荣、黄会林、仲呈祥、王伟国、郑保卫、罗以澄、吴廷俊、刘建明、颜纯钧、赵玉明、曹璐、朱羽君、张颂、曾庆瑞、张凤铸、高鑫、任远、叶凤英(叶子)、周鸿铎、周华斌、蒲震元、朱光烈、王武录、柯惠新等;中青年学者如彭吉象、张颐武、程曼丽、俞虹、陆地、李希光、尹鸿、熊澄宇、郭镇之、喻国明、陈力丹、涂光晋、周星、于丹、张同道、尹韵公、时统宇、路海波、贾磊磊、丁亚平、张国良、孟建、黄旦、陆晔、欧阳宏生、邵培仁、金冠军、石长顺、方延明、段京肃、丁柏铨、李幸、黄匡宇、朱剑飞、高福安、丁俊杰、胡正荣、袁军、黄升民、高晓虹、陈卫星、刘燕南、雷跃捷、张晶、蔡翔、苗棣、徐舫州、闵惠泉等;海外学者如赵月枝、潘忠党、陈韬文、祝建华等;来自政府、社会和业界的领导专家如张海涛、刘习良、张振华、杨伟光、黄勇、朱虹、叶皓、叶延滨、张长明、高峰、孙玉胜、梁晓涛、郭运德、沈卫星、汪文斌、夏骏、吴涛、王甫、李向阳、李晓枫、刘长乐、张子扬、张君昌、白岩松、刘文、任学安等,这些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为学报的发展不仅提供了他们的精彩文字,贡献了他们的思想与学说,同时也为刊物的健康发展给予了无私的指教和指导,关心和关照。学者们对学报的信任是对学报发展壮大强有力的支撑,没有学者们的支撑,就没有学报今天的成就。
4.学生:学生是学报发展的不竭动力。30年来,一批又一批当年就读于校园的学生伴随着学报共同进步,如钟大年、马国力、袁正明、夏骏、刘春、何苏六等,在学报上以他们的敏感和新锐发出雏凤之声,他们的学术与事业发展从这里起步。没有他们的参与,就没有学报今天的活力。
令我们欣慰的是,30年来,历任编辑部的同仁,恪尽服务职守、搭建沟通平台,克服了重重困难,默默无闻,兢兢业业,淡泊名利,甘做人梯,为学者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付出了自己的心血,为学校与学术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办刊思路
在30年的办刊历程中,我们的办刊思路日渐清晰,概括起来说就是四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规范与灵活相结合。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学术的眼光关注实践,又从丰富鲜活的实践中提升理论。以许多重要的理论学术观点来阐释传媒实践,又从丰富多彩的传媒实践中提炼出有中国特色的传媒理论观点。如我们大量的个案研究、专题研究、学术沙龙等,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
2.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学报一方面注重对社会文化潮流动向的宏观把握,另一方面也注重对传媒学术发展中若干微观问题的探究。在我们的文章中,既有潮流、趋势、纵览等字眼,也有点点滴滴的心得、观察、体验和分析等文字。我们认为,单有宏观的描述和单有微观的剖析或许都不够全面,只有将宏观的观察与微观的解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方能释放足够的学术力量。在学报上发表的最具影响力的文字中,无不体现着这样的结合。
3.继承与创新相结合。30年学报发展的三个时期,始终贯穿着继承与创新的主题。一方面几代学报人艰苦奋斗、恪尽职守的精神没有变,为广大读者服好务的理念没有变,以广播电视为核心的特色办刊方向没有变,在这些优良传统的继承中学报同时也坚持与时俱进、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不论是外在形象还是内在品格,不论是办刊理念还是具体运行,都随着学校、学科、学术的发展而及时调整。
我们认为,只有将继承与创新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打造既具有稳定品质,又充满生机活力的品牌学术期刊。
4.规范与灵活相结合。学术期刊尤其是学术名刊必须坚持应有的规范。规范体现为学术的规范和期刊编辑的规范。规范的要求从学术上看,应有符合学术常识和学术规律的概念、逻辑与方法;从期刊编辑上看,应有符合学术期刊基本要求的程序、制度与方式。而灵活则意味着突破规范,用新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样态来表达思想与观点。由于学报所面对的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在30年间不断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与变动,传统的规范常常很难呈现对这种巨变中的传媒学术与实践的观察、描述、分析与解读,这必然要求我们的研究内容与形式应当伴随这样的巨变而予以灵活的反应。在学报发表的文字中,既有严格符合学术规范和编辑规范的学术文章,也有丰富多彩的、灵活的学术表达,如以访谈、对话、文摘、沙龙、报告、札记等多种形式来延伸对于新的传媒学术与实践的解读与阐释。在学报历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的许多文字大多充分体现了这样的结合。如我们组织的年度对话、名家系列访谈、系列札记等等。
三、刊物的发展方向
面对未来,学报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机遇在于学校的发展和传媒学术的发展,学者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期待。挑战在于面对这些要求,我们能否继续担当起引领的重任。我们认为,学报若要继续保持学术名刊的领先地位,理应按照“四化”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与运行。这就是:
1.本土化。三十年来,我们国家最大的成就就是摸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同样的道理,学报的生存与发展,在于坚持走符合中国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要求的本土化道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特色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国际化。应当以更加开放的胸襟与胸怀放眼世界,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确立自己的历史与时代方位,关注国际潮流,关注世界大事。只有在国际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的参照中,才会获得与中国大国地位相称的价值与成就。
3.人文化。学报以传媒学术的引领为追求,但不等于拘泥于传媒学术本身。传媒学术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新兴部分,需要借助源远流长的人类文化,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丰厚成果的滋养。应当将文、史、哲、经、法、教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吸纳,以此丰富和深化传媒学术的内蕴,使传媒学术不断提升其人文情怀与人文境界。
4.专业化。学报发表的成果应当在专业领域不断扮演着引领的角色,不论是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以及表达方式,都应不断在国内外的专业领域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同时学报还要在学术期刊自身的专业化上练好内功,不断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苏这“四化”是我们刊发学术成果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我们刊物继续发展壮大的新的期待。
在学报20周年刊庆之际,我们曾经组织编撰了一套《现代传播文丛》,在学报30周年刊庆之际,受第二批“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的支持,我们编辑部再次策划编撰了新的一套《现代传播文丛》。这套丛书经过一年的筹备,按照我们的栏目设置,选取了年十年间各栏目有代表性的文字,由各栏目责任编辑主持编选,总共八卷,分别为《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张国涛主编)、《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张国涛主编)、《新闻学十年():多元与分化》(张毓强主编)、《传播学十年():阐释与建构》(张毓强主编)、《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李立主编)、《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潘可武主编)、《中国传媒经典个案()》(赵均主编)、《广播电视名家访谈》(杨乘虎主编),以此作为我们刊庆30年的纪念。
  罗霆:传媒经济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讲师,在《现代传播》、《电视研究》等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媒体管理——理论框架与案例分析》等个人专著及合著四部。
致力于媒体经营管理的理论与实务研究,不满足于坐而论道的研究方式,具有广泛的业界联系和调研经验,以“求真务实,解渴管用”为研究导向,力求实现业界与学界的有效沟通。
相信文如其人,知行合一,要求自己负责任地对待写在纸上的每一句话,拒绝说那些自己没有感受或者一知半解的话。“和中国的传媒业一同成长”,愿意以此与读者们共勉。
高福安:河北丰润人,1978年毕业于四川CD电讯工程学院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分配到北京广播学院任教。1986年考入电子科技大学,修完“数字信号处理与通信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全部课程,回到北京广播学院任教。历任北京广播学院无线电系办公室副主任、管理系副主任、主任兼总支书记、教务处长。
年在职进修MBA课程并获得澳洲国际公开大学MBA学位。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教授。
主要学术兼职:国家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动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制片管理委员会副会长、国家教育部专业设置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学术成果:
《决策理论与方法》《预测技术与方法》《广播电视技术管理》《广播电视管理与教育》《电子媒介经营与管理》《独立制片》《电视剧制片管理艺术》《影视制片管理基础》《媒体管理概论》《电视剧制片管理》《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媒体管理学概论》《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研究》等,并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
主要研究项目:
1.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重点规划项目,“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机制研究”子项目(负责人),2008年完成。
2.“基于ISO9000标准广播电视质量管理体系研究”(项目负责人),2003年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总局鉴定。
3.“中国电视制片管理学研究”,(项目负责人),2003年通过广电总局鉴定。
4.国家广电总局项目“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研究”,(项目负责人)2009年通过专家组鉴定等。
5.“电视节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现”(项目负责人)2002年通过长春电视台鉴定。
6.“CCTV经济频道管理机制创新研究(项目负责人),2005年通过中央电视台鉴定。
7.“基于地理信息有线电视网络综合管理系统研究”(项目负责人),2006年通过南通广电局鉴定。
8.“济南电视台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研究”项目负责人,2005年通过ISO国际认证。
9.“大庆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项目负责人),2008年通过大庆广电集团鉴定。
在研项目:
1.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
2.湖北广电局财务管理系统研究(项目负责人)
3.电视台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研究(项目负责人)
4.海南广电发展战略规划研究(项目负责人)
5.奥运背景下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项目负责人)
黄升民: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任《媒介》总编。
主要研究领域: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研究、中国当代广告史研究、广告学其他领域研究。
出版专著有《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媒介产业化透视》《中国广告活动实证研究》《广告观——一个广告学者的视点》《广告调查》等。主编出版了《中国广告表现透视——中日广告对比研究》《报纸广告策略与个案分析》《中国市场广告投放指南》等著作。
获得作品有:《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媒介产业化透视》获1999广电总局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中国电视媒介的数字化生存》获1999广电总局人文社科优秀成果文化类一等奖、《中国广告表现透视——中日广告对比研究》获原广电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类三等奖、《1995IMI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获中央级年鉴评比二等奖。
尧风: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总裁、台长。
原名李晓枫。生于1952年8月,四川省岳池县人,高级编辑,博士。曾从事教育工作,做过中、小学教师、县文教局干事、副局长。1984年起先后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委常委、县长、县委书记、行署副专员、万州市委副书记,1997年起任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正局级)兼重庆电视台台长,2004年11月任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党委书记、总裁(总台长),并担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理论研究会和高校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视协互动电视委员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和重庆大学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等社会兼职。
自1997年先后担任重庆电视台台长后,创建了“以节目质量为中心,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使重庆电视台以跳跃式的发展步伐,实现了从计划单列市台向直辖市台、从区域电视台向卫星电视台、从全国一般性台向中国一流电视传媒的历史性跨越。
主编了《中国电视传播管理实务》《中国电视传媒管理概论》《中国电视品牌节目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电视媒体体制改革》《中国电视传媒资本运营》《中国电视传媒资源整合》等理论专著,先后发表了《试说电视产业化经营》、《迎接中国电视体制的伟大变革》、《广播电视资源整合六论》、《中国电视产业集团化的未来之路》、《中国电视产业发展论纲》、《一体多元:中国电视的理性重构与产业转型》、《公益为本,经营为用》等理论文章。
陆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中国首位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复旦大学,2001年),全国“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先后任《蚌埠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记者、主任编辑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现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学术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广播电视学分会副会长,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广播电视产业、新媒体和节庆文化产业。
1998年以来,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二十多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等方面的论文140多篇,并多次在全国电视论文评比中获奖。1999年以来,发表专著《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世界电视产业市场概论》等,主编《世界文化产业丛书》等7部,译著1部。
方兴东:中国知名独立评论家,网络旗手,博客教父,WEB2.0倡导者,诗人。西安交大高电压硕士,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浙江大学创业学博士后,互联网实验室(Chinalabs.com)、博客中国(blogchina.com)和义乌全球网(yiwu2.com)共同创始人兼董事长,影响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大人物,中国十大新锐青年……诸多身份混于一身,因为博而不杂,被众人唤作方博,即是博客的博,也是博士的博。
1969年出生,浙江义乌人,如果说牛是吃草的动物,那方兴东就是写作的动物,写作十年,出版《起来——挑战微软霸权》《第三浪》《IT史记》《博客》《21世纪的书》等20多部较有影响力的书,累计写作文字有千万之多。写作,也是个日常的体力活。1996年进入互联网领域,执著于推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被媒体冠为“网络旗手”。1999年针对微软“维纳斯计划”提出批评,提出信息时代“知识霸权”概念引发社会强烈争论。2002年提出博客的中文命名,发起并创建了博客中国网站,后更名为博客网,是“全球第一大中文博客网站”,全面推动博客浪潮在中国的发展,不仅推出“博客服务”,而且提出第二代门户(WEB2.0)理念,并开启博客文化新纪元。投身互联网以来,一直以短跑的速度跑马拉松,跑到如今中国博客人数已达到1.8亿。
个人梦想是“让每一个人拥有自己的博客,让博客成为每个人在网上的精神家园”。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政治学博士。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著作包括《网络为王》、《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等,译作包括《数字化生存》《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等。
曾祥敏: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电视编辑教研室主任。1995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辑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7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攻读电视新闻方向硕士研究生,200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传媒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1年8月至2001年9月,赴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进修;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访问学者;2007年9月,澳大利亚悉尼“2007APEC未来之声(Voice of the Future for APEC)”中国代表团带队教师;2004年,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工作组成员(主席宣传咨询顾问);2006年,《大众DV》杂志——第29届TVF东京录像节活动中国华北赛区评委。
主讲课程:“电视新闻”“电视采访”、“影视观念探悉——拉片”。
主要学术著作:独立编著教材《电视采访学》《电视摄影创作》;参与编著《世界遗产与我们》;参与撰写“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视节目策划》。
主要作品:参与拍摄二十集文献纪录片《中国广告二十年》,担任摄像、编导,担任十集正片和总宣传片编导;专题片《党旗下的风采——用地理创造奇迹的人》(担任编导),获北京市第七届党员教育电视片三等奖,2005年。
通讯《永不停息的“斗牛犬”——我眼中的CBS王牌记者华莱士》获第十六届(2006年)北京新闻奖二等奖。
周鸿铎: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所长、网络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先后在国家对外联络委员会、北京日报社工作,1982年调入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任教。曾担任社会科学系、管理系主任;兼任“第7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学术顾问、组委会副主席、学术指导;中国劳动学会理事,北京市劳动学会副会长;《现代传播》编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曾先后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社会科学先进工作者、“中央三台”奖教金、2003年度北京市教育系统“教育创新工程标兵”、2009年“世界传媒经济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主要著作有《传媒经济》丛书、《媒介经营与管理》丛书、《应用传播学》丛书和《中国传媒经济30年文库》等。
张树庭: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教授、博士,广告学院副院长、BBI商务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IAI国际广告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消费者行为与营销策略、品牌营销、广告业发展等。代表性著作有:《有效的品牌传播》(主编)、《有效的广告创意2——从个案解剖到行业解析》(主编)、《广告教育定位与品牌塑造》、《有效的广告创意——从实例分析到理论探索》(主编),论文有《品牌忠诚营销》、《论品牌作为消费交流的符号》、《国际广告业发展趋势》、《媒介广告公司无可非议》、《国家名片——国家与文化、产品、品牌联想研究》、《中国广告业三大支柱关系研究》等。
作为执行主编,从2000年起每年主持出版《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已连续出版十年。
主讲《营消费者行为与营销策略》、《品牌营销》、《广告策划》等课程。
2004年3月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教学类)三等奖。
  李向阳:江苏省张家港市人,1941年生。
1989年9月,任江苏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1999年7月,兼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台长;2001年6月,任江苏省广播电视局巡视员。
作为一名实际工作者,多年注重理论学习与理性思考,坚持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有意识地将社会实践、理论学习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以增强工作中的创造性与开拓性。曾对领导班子群体结构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进行过具有一定开拓意义的研究。到江苏省广播影视系统担任领导工作以后,把注意力转移到广播影视事业改革、发展中遇到的一些关键性的敏感问题方面来,又有了新的理论积累。关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具有产业属性、关于台长也是经营者、关于现行管理体制容纳不下广播电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关于媒体的产业化经营必然导致成本管理、关于广播电视的市场营销管理等观点的提出,尽管在论证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与完善,但在总体上是富有创见的,受到圈内人士的肯定。2001年11月被中广协会评为首届”十佳”理论工作者;2006年12月被《南方电视学刊》十周年特刊评为“最资深电视人资质作者”。
舒咏平:安徽徽州人、亦今黄山人;先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广告与品牌传播方向博士生导师,品牌传播研究所所长。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光明日报》、《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中国广告》、《现代广告》、《南京大学学报》、《学术界》、《企业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这些文章写作中最难忘怀的是1997年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广义灵感论》、以及2006年发表在《现代传播》上的《意见博弈:传播的内在图景》,从观点萌芽到最终发表,前者花费了我10年的时间,后者花费了5年时间。由此,我真正体会到做学问的甘苦与创新的愉悦。
著有《品牌聚合传播》、《品牌传播策略》、《品牌传播与管理》、《广告传播与公共信任》、《广告调查》、《新媒体与广告互动传播》、《广告创意思维》、《广告心理教程》等著作教材10余种。其中,本人所提出的“品牌传播”之概念,随着新媒体的滥觞和品牌主更多的传播自主,愈发充满着鲜活的魅力,也将吸引我迷恋地研究下去。此外,作为学院派的专家,主持或参与了160余家的企业咨询策划,包括:中国家俱CBD、阳光喔文化传播、黄鹤楼卷烟、北京曲美家具、上海金穗房产、江苏海澜集团、浙江德力西电器、浙江中捷缝纫装备、安徽傻子集团、新疆昌吉旅游、湖北仙居旅游等品牌。学术研究结合实践应用,我体悟到:凡学问,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
丁俊杰: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从学、从业于广播学院,专注于广告理论与历史、新闻传播研究,主讲广告概论,广告战略研究。主要科研成果包括专著:《现代广告通论》、《现代广告活动的理论与操作》、《广播电视概论》;编著:《影响力营销》、《寻找广播榜样》、《中国广电媒介集团化研究》、《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媒介产业化透视》、《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等。
刘瑾:女,四川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1997级近现代英美文学文化硕士研究生。
2000年毕业至今,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从事文化产业研究,参与过北京市的文化产业规划和外省市文化产业规划课题,个人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游戏产业领域。
葛岩: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学士(中国文学,1982),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文学硕士(美术理论,1985),美国University of Pittsburgh艺术及建筑历史系硕士(艺术考古,MA,1989),博士(艺术考古,P.H.D,1997),信息科学及电讯工程系硕士(信息科学,MS,1997)。曾先后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Birmingham Museum of Art(),Philadelphia Museumof Art(),Boston College(1998),Virtual China Inc.(),JupiterMedia Metrix Inc(),深圳大学传播系()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传媒研究中心()。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和认知与决策研究实验室主任,媒体与设计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并在New York University的上海中心任兼职教授。
写作范围广泛,涉及考古人类学、艺术批评、媒体组织、广告研究和传播行为。近年来,兴趣集中于复杂事物认知过程与态度形成的研究。在认知与决策研究实验室,研究伙伴们试图借助神经科学的研究仪器,利用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来观察和解释传播行为。
刘燕南: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受众研究所所长。
199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博士学位。曾经在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学习,先后获工学学士学位和法学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传播理论与方法、视听率研究、受众与传播效果、新闻理论与业务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包括国家哲学社科重点课题在内的十余项研究课题,多次参加电视(节目)传播效果评估、节目评奖和策划等工作。
近年来,出版了《电视收视率解析》《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台湾报业争战纵横》《电视传播研究方法》《受众研究》《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等多部著译作及50余篇论文。其中《电视收视率解析》系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收视率问题的专著,2001年荣获国家广电总局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
与人合作开发研制了三项与媒体运作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并取得国家软件专利证书。
曾经荣获第七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
胡正荣:1966年生于宁夏银川市。法学学士(北京广播学院,1986年),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会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国际传播学协会(ICA)会员、中国传播学学会会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界》编委、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编委。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客座研究员(2005)、英国西敏寺大学传播与媒介研究中心Leverhulme访问教授(2006)、新加坡《亚洲媒介》编委、韩国汉城大学《传播研究》编委、英国《全球媒介与传播》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研究(包括媒介发展战略、媒介政策与制度、媒介管理等)、传播政治经济学、新媒介等。讲授课程有“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理论”“媒介研究”等。
主持并完成国家发改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人文社科项目多项。
主要著作有《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时代之印:中国媒介30年()》《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发展战略丛书》《世界电视前沿》《媒介管理研究——广播电视管理创新体系》“The Post-WTO Restructuring of the Chinese Media Industries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Capitalization”等,共发表成果近400多万字。
1991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5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1999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资助科学研究,课题为“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管理创新体系研究”,2000年列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罗青:五年前开始了自己“行万里路”的国际传媒考察和游学的旅程,调研足迹遍布欧亚澳20余个国家,完成近百个传媒机构的高层访问和深度访谈,组织建立起了一个能承担大规模国际传媒调研及发展合作的国际化传媒学术网络,联合组织建设“Changing Media,Changing China(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与中国传媒)”的国际课程并成功在瑞、意、德等多国大学开展讲学,持续开展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联合研究项目,并为近十个国内机构的国际合作项目担任海外发展顾问,千余个日月来默默体会着其间孤独、艰辛和一个中国学者逐步走向学术国际化而“上下求索”的复杂与收获。
作者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教授;“中国国际传播效果研究国际学术网络”总监,受邀担任欧盟伊拉斯谟传播学客座教授,瑞士意大利大学传播学院客座教授;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研究中心项目总监,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评论员;韩国旅游文化观光部、韩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传媒及文化政策顾问;法国互动电视协会中国区发展主任,新媒体精英俱乐部执行秘书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华语青年影像论坛组委会执行副主任。是国内第一批获得欧洲传媒研究博士学位并赴欧盟及欧洲委员会影视传媒领域进行实地调研和担任博士后研究的学者,是第一位获得欧洲委员会视听传媒观察中心官方邀请的中国访问学者,欧盟传媒调研网络的中国组织人;应邀作为论坛发言人出席欧、亚、澳等国际论坛十八次。
作者同时为中国电信、赛迪顾问、央视网、国际广播电台等国内机构的海外传播业务发展顾问及开展海外业务项目调研等十余次。
邢建毅:中国电影博物馆副馆长,《影博·影响》主编(兼),北京校外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副研究员。先后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获文学(传播学专业)博士。从事传媒、文化领域的管理、运营和研究。历任山东淄博有线电视台记者、编辑,北京广播学院管理系(传媒经济研究所)教师(所长助理)、视听中心副主任,广电总局直属机关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兼《广电党建》执行主编,广电总局规划院国际广播影视研究所所长。
2004年被评为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曾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征文一等奖,第九届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选一等奖,中直工委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征文三等奖。在《现代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成果。
昝廷全:1962年生,安徽界首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国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学术委员。
在American Mathematical Review,Kybernetes,Applied Mathematics andMechanics,《管理世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经济学动态》,《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了Systems Economics:Making a New Science,Industrial Systems Analysis和《系统经济学探索》等学术专著10部。
主持完成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改进研究”和“库存与拖欠的三种原因与典型案例研究”和10余项省部级项目。初步形成了“系统时代·系统经济·系统管理”三位一体的学术思想体系。提出了传媒价值定律和“传媒是经济系统的构造性元素”的学术论断,主编《中国传媒经济》3部。
支庭荣: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士后,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媒介研究所所长、教授。
主要学术成果:
《媒介管理》(独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参与,1999),教育部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媒介经济学》(主译,2005),第七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二等奖(2006);《西方媒介产业化历史研究》(独著,2004);《大众传播生态学》(独著,2004);《外国新闻传播史》(主编,2004);《电视与新媒体品牌经营》(主编,2007)等。
  ■罗霆
1999年以来,在中国证券资本市场,投资传媒领域已成为新的热点和亮点。先是从事广告代理、影视节目制作及媒体信息传播服务业的电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招股上市,募集资金近5亿元;再有东方明珠投资上海东视广告有限公司和上海有线电视网双向改造项目,购买东方电视台的部分广告代理权。从5月中旬开始,东方明珠和电广实业的股价在两周内上涨了两倍以上,以这两支股票为龙头的广电网络股板块一路飙升,带动了深沪两市大盘的全面上扬。东方明珠、电广实业再加上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控股的中视股份,目前沪深股市真正从事传媒产业经营的上市公司已有三家。与此同时,部分非主营传媒产业的上市公司也纷纷进军传媒领域,如湖南投资和湖南电视台协办“湖南卫视财经节目中心”,并与《名牌时报》社合作经营《名牌时报》;四川电器由CD商报通过下属博瑞投资公司实现间接控股后,收购了CD商报发行投资有限公司93%的股权。至于参股有线电视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络概念股”的上市公司更是数不胜数,从年初信联股份收购湖北、长春两地有线电视公司股权,中信国安参股沈阳市有线电视网并收购了河北省有线电视网,到浙江天然收购徐州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股权,据不完全统计,介入有线电视网络的上市公司已有20多家。
上市公司涉足传媒产业,传媒产业进军资本市场,一个最敏感的行业与一个最敏感的市场开始结缘。这一现象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世纪之交,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传媒机构开始认识到资本市场所提供的融资和重组的机遇,同时,更多的实力机构也开始以资本运作为切入点,介入这个前景广阔的产业领域。
国际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我国传媒业现状与市场潜力决定了其必将成为资本市场新的投资热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化浪潮加快了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重组,传统的物质经济、资本经济正在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转变,传统的工业社会、农业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转变。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许多传统行业如冶金、家电、纺织、商贸等在经济紧缩的影响下,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有的已步入了微利阶段,有的甚至已陷入亏损的泥潭。长期以来,片面追求规模数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造成产业结构低级化,经济效益低下。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已经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无可逃避的挑战。从全球范围来看,伴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传播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分配、提供影视文化娱乐的传媒产业依托高新科技的应用,已经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传媒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收益的特点,1998年的摩根斯坦利全球投资报告对11种产业建立起世界级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所需年限作了统计分析,发现大众传媒业所需年限为8年,远远快于医药业、日常消费品、银行、电力、能源和建筑行业。在西方发达国家,传媒业已经形成庞大的产业规模,一方面现代传媒高度商业化,激烈的竞争使公共传媒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其社会影响举足轻重。另一方面,传媒产业也为高新科技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传媒综合了最先进的科技、最新颖的思想、最快捷的信息、不断创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在出现“新经济”的美国,媒介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美国影视文化产品的出口仅次于航天工业,成为第二大出口产业。美国前三位的传媒集团——时代华纳、迪斯尼和默多克新闻集团均已进入全球企业500强。以迪斯尼公司为例,其以影视动画片生产为龙头,创立了强势品牌,并以此为依托从事主题公园、旅游商贸、电视网、图书音像产品出版等全方位、立体化系列开发经营。迪斯尼公司1997年的营销额近240亿美元,其中30%来自于广播电视,23%来自主题公园,其余来自“创造性内容”,即电影、出版以及商业。1999年11月,迪斯尼公司与香港特区政府正式签署协议,在香港合资兴建迪斯尼主题公园。这是全球第五个,也是继东京迪斯尼、巴黎欧洲迪斯尼之后,美国本土以外的第三个迪斯尼主题公园。香港特区政府预计,这项总投资超过200亿港元的计划将提供逾万个就业职位,创造庞大旅游收益,可望每年为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带来0.4%的增长,并且提升香港的国际形象。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音响、电脑等信息家电逐渐普及,人民群众对信息和影视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大众传媒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得到了飞速发展。从数量上看,报纸从1980年的382家增至90年代末期的2000余家;电视台从1980年的38家增至3000余家(包括无线电视台970余家,有线电视台1200余家,教育电视台近1000家)电台从80年代初的114家增至90年代中期的1200家左右,全国广播电视的综合覆盖率已分别达到85.8%和87.4%。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传媒也开始异军突起,迅速成长为传媒产业的新贵。传媒业拥有庞大的观(听)众群和读者群。我国电视观众已超过11亿,有线电视用户超过8000万,报刊的读者群也在4亿以上,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受众群体。在信息时代,拥有用户就是拥有财富,传媒产业所拥有的用户资源,是一般行业所无法企及的。依托媒体发展广告代理、发行、影视制作、信息传播服务等业务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业机会。我国的传媒产业,经过80年代的市场导入阶段,到90年代进入高速成长期。仅从广告市场来看,1998年我国四大媒体广告收入分别为:电视135.6亿元,报纸104.4亿元,广播13.3亿元,杂志7.1亿元,全国广告收入过亿元的媒体已超过40家。如果加上其他与媒介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经营项目,如报刊、图书、音像产品出版,影视节目制作发行,电子多媒体产品开发等等,据一些专家估计,整个传媒市场的规模很可能超过1000亿,如此巨大的市场容量,必然会吸引有远见的投资者的目光。
从股市的特性而言,股价既反映现实的状态,但在更大程度上又意味着未来,这种对于未来的预期是基于对市场的基本判断的。可以说,中国的证券界也在期待着大众传媒这个“朝阳产业”的入市为证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国上市公司结构的优化打下基础。
99《财富》全球论坛上海年会以“中国:未来五十年”为主题,规模之大,参加顶尖企业之多,举世瞩目。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和《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的老总们也应邀参加,这一幕令人回味和振奋。这是中国媒介产业迅速崛起并得到产业界认同的标志,也预示着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依托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中国的媒介产业将在中国的企业界乃至世界的企业界占有重要的一席。
利用资本市场推进传媒产业化进程
从国际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资本市场为这个产业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
为了适应国际传媒产业演变与加速的竞争,国际各大传媒企业纷纷采用多层次发展战略,通过参股、收购、兼并等资本运作构筑综合性传媒产业集团,加速资本的聚集,迅速扩大资产规模。根据美国证券数据公司的一项最新统计,传媒业与电信业、银行业一道,是当今美国兼并收购最盛的行业。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世界最大的媒介与娱乐公司头把交椅的争夺战。1988年,美国时代公司和华纳出于各自利益与发展的需要,宣布合并组成时代华纳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媒介及娱乐集团。1995年,迪斯尼公司以190亿美元兼并了美国广播公司(ABC)之后,取代了时代华纳公司的地位。面对激烈的竞争,1995年9月,时代华纳公司宣布以67亿美元收购了拥有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特纳广播公司,重新夺回了世界传播及娱乐公司的头把交椅。1997年,时代华纳营业收入约250亿美元,其业务包括报刊、杂志、书籍出版,电影生产发行,电视节目和网络,音像娱乐产品等等,几乎遍及每一种媒介类型和媒介内容。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在许多方面逐渐融合,美国、欧洲各国纷纷修改媒体法和电讯法,放松对电子媒介的管制,推动电信产业和传媒产业的整合重组。电信巨头AT&T宣布收购拥有美国最大有线电视网络的美国电信公司(TCI),微软与全国广播公司(NBC)联手成立MSNBC公司,在因特网上开播新闻,非媒体企业收购媒体或与媒体结盟已并非少数。
国际传媒业的大趋势给我们一个启示,中国传媒产业生存和发展的最佳途径莫过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运用资本运营手段筹措资本,加速扩张,大规模涉足以信息数字技术为特征的新型传媒领域和市场潜力巨大的公众娱乐领域,将传媒业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纵深处,逐步增强自身实力,以迎接国际传媒集团日益临近的竞争与挑战。
在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社会宣传教育部门,单纯依靠国家拨款,在经济上无所作为。我国媒体的商业行为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媒体广告业务的恢复,二是开始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以后,我国全面进入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这为媒介走向市场奠定了体制基础,大众传媒具有“政治上层建筑和经济信息产业”双重属性的理论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媒介个体经营热情空前高涨。广播电台开办系列台,有线电视的兴起使电视台频道数量大大增加,在报界出现了扩版热,都市报迅速崛起,媒介市场空前繁荣。1996年,***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过去我们的传媒只讲宣传,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既要宣传,又要经营”,“人民日报社的同志在集中精力办好报纸的同时,要努力搞好经营和管理”。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三年后包括报社、电视台在内的大多数事业单位要实行自收自支,传媒因而被推向市场,“媒介产业化”的理论研究也被推向了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前沿。
资本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兼具资金融通、体制培育和资产重组三大功能,而资金缺乏、体制落后和资源配置不合理正是中国传媒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媒体与上市公司结盟,能借助资本市场融通资金,转换体制,尽快实现传媒产业市场化、规模化经营。
就我国的电视业而言,作为一个高技术、重装备的产业,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规模化已经成为全球电视的发展趋势。有线电视宽带双向交互式信息网络的改造、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实施、购买和制作高质量的节目产品、开展节目推销和广告竞争、购置和更新日新月异的技术设备,这一切如果没有雄厚的资本支持,是办不到的。旧有体制下的电视台,一方面可以依靠国家拨款,另一方面拥有政策保护的垄断经营优势;但是随着社会生态的改变,市场机制已经不可避免地渗透到电视台的运转中。一方面国家拨款日趋减少,电视台进入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另一方面随着电视覆盖格局的改变,电视台之间争夺观众、争夺广告客户的竞争愈演愈烈,这时资金问题就成为了大多数电视台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单纯依靠自身原始积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电视业对资本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
就管理体制而言,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电视事业总体上还处在旧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下运行,电视部门依行政级别四级建置,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无序竞争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电视业要突破旧有体制的束缚,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电视生产力,只有走股份制、集团化的道路,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广播电视产业集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具有三权(法人所有权、股权和经营权)分离,运转有效,遏制官僚腐败等特点。而上市的股份制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证券市场的要求,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建立起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一系列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企业监督制度。借助进入证券资本市场,可以使我国传媒企业完善自身治理结构,建立起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借鉴国际模式,不断探索经营管理体制的创新。
  传媒产业进入证券市场的实现方式
在我国,报社、电台、电视台担负着联系党和人民群众、引导社会舆论、进行舆论监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神圣使命,其直接改制上市是不允许的,这是我国的政治体制所决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介所属的从事产业经营和相关业务经营的企业公司不能上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的广告业务,报刊的印刷、发行,电视节目(新闻性节目除外)的生产、销售等,都是纯市场运作。而媒体单位投资的“三产”项目,如旅游、商贸、信息咨询等等,更是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传媒产业进入证券资本市场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将原有媒介产业集团或媒介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有线网络服务、影视节目制作等可以商业化的部分剥离出来,注册组建独立的股份制有限公司,争取上市。
无锡的“中视股份”由中央电视台下属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控股,上海的“东方明珠”、湖南的“电广实业”均为当地广播电视局直属企业,都是通过这种模式成功上市的。上市之后,由于公司业绩增长稳定,经过市场炒作,企业既达到了融资的目的,同时也使无形资产增值,知名度提高。
二是通过二级市场上的兼并、收购、控股或者股权转让,入主上市公司,从而进入证券市场。1999年6月,《CD商报》绝对控股的CD博瑞投资有限公司以每股2.68元的价格接受CD市国资局持有的四川电器2000万股国家股转让,以27.65%的股份,成为四川电器的第一大股东,在中国新闻界引起轰动。报业间接控股上市公司,这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还是首例。
三是媒体与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子公司。如湖南电视台与湖南中意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办“湖南卫视财经节目中心”,并共同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电视台以其卫视频道时段广告资源作为投资,占51%股权,湖南投资以1500万元现金作为投资,占49%股权。湖南投资还与《名牌时报》社合作经营《名牌时报》,负责包括发行与广告在内的一切经营活动。
成立独立股份公司上市按照目前中国证监会的要求,从完成公司的股份制改造,上报审批,到发行股票最终上市,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周期,但是相对投资较少,而且融资量大,风险小。入主已有上市公司是从证券市场融资最快捷的途径,但是相对风险较大,选择好上市公司是关键,最好是要有配股权的公司,这样可以减少投资风险。与上市公司合作可以直接获得上市公司的投资,并且风险共担,但是媒体无法对上市公司进行控制,自身不能操作证券市场。可见三种方式各有利弊,传媒企业应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策略。
相关上市公司分析
湖南电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电广实业,证券类型:深圳A股,证券代码:0917,所属行业:综合)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湖南广播电视发展中心等五家单位共同发起,对湖南广播电视发展中心进行全资改组,同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通过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公司于日以“上网定价”发行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4500万股社会公众股,向五家基金公司配售500万股,共计5000万股。总计募集资金44327万元。
公司主营影视节目制作、发行和销售、策划、制作、发布、代理企业和媒体广告,信息传播服务,音像制品出版发行;兼营旅游开发、文化娱乐、餐饮服务、贸易等业务。
公司的经营业绩一直良好。据公司1999年度中期报告显示,公司1999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465万元,实现净利润399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3%和49.5%。
该公司作为湖南省内四家省级电视台的唯一广告代理商,可享有广告业务收费总额的40%。公司通过统一价格政策和收款制度,消除无序竞争,直接提高了经济效益。
1999上半年在成功发行了《还珠格格》第二部的同时,公司加快了电视剧制作生产的步伐,已经完成了具有较大影响的《屈原》、《青春出动》等大型电视连续剧的前期准备工作。
公司将上市募集资金先后投资影视节目制作设备技术改造,广告制作中心机房全数码化改造,湖南广播电视中心演播厅数字设备建设,湖南国际影视会展中心建设等项目。此外,该公司还以6609万元收购长沙有线电视传输网络100%的股权,并通过技术改造,使之增加视频点播、电视会议等众多功能,从而培育出新的利润增长点。最近又发布公告斥资1.05亿元,分别与湖南卫视、湖南生活频道、湖南文体频道、《湖南广播电视报》及湖南金蜂音像出版发行总公司合办强档节目。这标志着公司全面进行媒体产业的经营,实施对媒体产业的战略性投资,并将公司的名称由“电广实业”更改为“电广传媒”。该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了现代传媒业的几大主流,且业绩上佳,堪称“中国传媒第一股”。
电广实业的成功是以近年来湖南广播电视事业的繁荣为依托的。作为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的省份,湖南广播电视事业的成功首先得益于思想观念的充分解放,树立了“大电视、大宣传、大产业”的战略目标。湖南广播电视厅厅长魏文彬说:“广播电视不仅具有宣传功能,而且具有产业功能,可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开发。”在机制改革方面,湖南省广播电视行业的领导们充分把握了市场经济的精髓——竞争机制。省广播电视厅所属的卫视、经视、生活三个电视频道实行平行运作、独立经营后,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竞争激发了创造力,竞争使优胜劣汰,竞争促进了节目质量的共同提高——节目内容越来越贴近百姓,收视率越来越高,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湖南卫视能在全国众多省级卫星频道中脱颖而出,其名牌栏目《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乡村发现》等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正是源于在“内战”中磨砺出的功力。1998年,湖南广电厅的广告收入上升10%,达到2.5亿元,其中卫视台达到1.27亿元,经济台超过9000万元。湖南电视事业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被电视界作为“湖南电视现象”加以研究。
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东方明珠,证券类型:上海A股,证券代码:600832,所属行业:综合)成立于日,由上海广播电视发展总公司、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每周广播电视》报社四家单位共同发起组建。经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批准为股份制试点企业,之后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上市发行。这是我国上市的第一家传媒行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次大胆而成功的试验。至日,公司注册资金为人民币6.46亿元,净资产15.94亿元,资产规模达29.2亿元。公司主管广播电视传播服务、电视设施租赁、观光娱乐、房地产开发;兼营广告设计制作、文化交流、餐饮、出租、贸易等业务。
公司前期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为企业主体,致力于各项文化、娱乐、旅游、购物等配套功能的开发。为了获得公司业务新的发展空间,1999年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决定调整管理框架,逐步向信息媒体产业经营转型,将公司宗旨重新定位为“以信息媒体产业为主业,继续完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综合经营开发,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的信息媒体产业的发展”。目前,公司以股东中众多传媒企业为支撑,致力于广播电视媒体产业方面的投资和建设,目标成为多元化综合性国际媒体大集团。
  1998年中期,公司宣布以4.08亿元认购上海东视广告公司增资扩股的9000万股,总持股比例达90%。东视广告公司以这4.08亿元的资金向上海东方电视台购买部分广告权。1999年,公司投资上海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项目,参股上海信息港投资公司,之后又出资人民币1.16亿元,与上海有线电视台共同组建上海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占注册资本的29%。有线网络公司以上海有线电视台有线网络设备为基础,开展信息化建设及相关的服务,主要经营有线网络传输业务,利用网络进行多媒体和综合信息服务的承载业务。据1999年度中期报告显示,公司1999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21922万元,税前盈利8013万元。
上海的地域优势、经济优势是东方明珠发展的后盾。浦东的开发、上海的发展在中国21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海将重新成为国际金融、贸易大都会。在大上海发展战略中,依托媒体优势,在上海信息港的建设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这是东方明珠最大的机遇。
无锡中视影视基地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中视股份,证券代码:600088,证券类别:上海A股,所属行业:综合)是经江苏省政府批准,由中央电视台无锡太湖影视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北京荧屏出租汽车公司、北京中电高科技电视发展公司和北京未来广告公司共同发起,以无锡太湖影视城全资下属企业三国城和唐城的资产和业务为基础进行改组,通过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日挂牌上市,是国内第一家兼营影视制作业和文化旅游业的上市公司。
中央电视台无锡外景基地的建设始于1987年,是我国最早规划建设的影视拍摄基地。目前建成唐城景区,三国、水浒景区,占地1500余亩,可使用水域3000余亩,并拥有较为完备的影视制作设施和专业的技术人员队伍。1997年由无锡影视基地的三国城和唐城景区改组成立了中视影视基地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了资本经营的尝试,由事业服务型向影视制作业和多元化经营方向转变。
1998年,公司以13588.89万元收购水浒城,并投资拍摄大型历史电视剧《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总投资1.5亿元,全部来源于中视股份上市募集资金。其中主要拍摄场景“太平天国景区”位于广东南海市松岗镇,占地439.5亩,建设费用为1.15亿元。公司于1998年6月与中央电视台签订电视剧版权转让协议,以5000万元出售《太平天国》一剧首播权。公司还投资南海影视城的“少儿节目制作景区”建设,参股北京中科红叶电子有限公司,进入影视节目交易市场。1998年中期报告显示,公司资产总额达75617.40万元,1998年上半年主营收入9118.48万元,税后利润3527.20万元。
中视股份的成立有着我国电视业改革发展的深刻背景。随着国家财政拨款的逐年减少,电视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中国电视业“龙头老大”的中央电视台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为避免过分依赖广告,中央电视台提出了建设“第二经济支柱”的思路,向产业集团化方向发展。1997年,中央电视台麾下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按企业集团模式进行重组,其下属包括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节目制作部、无锡中视影视基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视节目代理公司、中视电视技术开发公司、央视调查咨询中心、中视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六家二级公司。目前,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已成为以电视产业为主导,涉及实业投资、信息咨询和金融运作等领域的集团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最具实力的电视媒体产业集团。
除无锡外,中央电视台还相继建立了涿州、威海、南海等影视基地,1993年底开播了图文电视业务,每天有数百页图文和几十个专业信道信息(如金融证券信息等)随全台电视信息同时送上卫星,覆盖全国,实行有偿信息服务。另外,中央电视台还拥有梅地亚中心、五棵松影视之家、顺义影视培训中心等一批经营实体。
事实证明,中央电视台的向产业集团发展是明智的。日,在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举办的2000年黄金时段广告竞标会上,出现了几年来的第一次“冷场”,众商家在竞标场上联手压价,没有任何一家像前几年那样仅仅为了得个“标王”而当冤大头,最后中标额为19.2亿元,比前一年的26.8亿元少了7.6亿元,令中央电视台汗颜。
四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四川电器,证券代码:600880,证券类别:上海A股,所属行业:工业—电子电器)于1995年11月挂牌上市,原主营高低压电器开关。
1999年6月,由CD商报社绝对控股的CD博瑞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受让CD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持有的四川电器2000万股国有股,一举成为四川电器的第一大股东,拥有公司27.65%的股权。在公司改组后的新董事会9名成员中,有5名是博瑞人士,CD商报社副社长、博瑞总经理孙旭军出任董事长。报社间接控股上市公司,创了报社介入证券市场的先河。此举立即在传媒界和证券界引起轰动,带动四川电器的股价从18元最高涨至30元,飙升67%。一时间众家媒体议论纷纷,“借壳上市”之说不胫而走,四川电器甚至被称为了“中国报业第一股”。针对社会上的种种议论,商报社长兼总编,在1998年被评为“全国报业经营管理先进工作者”、“CD市十大杰出青年”的何华章解释说:“CD商报不会也不可能借壳上市。新闻业务不能成为上市公司主业,这是政策。它只是附属产业间接控股。”“商报的资产是国有资产,它的发展低一点说,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高一点说,是为党的新闻事业提供物质支撑。”
CD商报以经济报道为主,发行量达到了40多万,1998年,商报的广告额超过1亿,所有的投递、发行、广告队伍都实现了公司化。1997年,商报牵头发起成立了博瑞投资有限公司,涉足房地产、印刷、出版、发行、电器制造、实业投资等多个产业领域。
据何华章介绍,商报的理想是在全国性媒体中占一席之地,组建博瑞投资有限公司,进军资本市场,间接控股四川电器,都体现了这一意图。CD商报的此举使其资产由3个亿变成了12个亿,何华章说:“上市公司应该是报业集团的银行。”
传媒与资本结缘必须注意的问题
资本运作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遇到的全新课题,观念、政策、机制等诸多实践中的问题有待明确。
首先,大众传媒作为党和政府的舆论宣传阵地,决不能仅仅追求经济效益。必须将宣传与经营严格分开,把媒体的编辑权与经营权严格分开,任何时候报社的编辑部门、电视台的播出部门都不能上市。无论是媒体参股上市公司,或是上市公司投资传媒产业,都必须维护媒体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宗旨不变,必须维护媒体本身的客观性、公正性、独立性,这是一个前提条件。
其次,加快宣传与经营分离的同时,加快政府管理职能部门与市场经营主体的分离。我国的电视业长期以来实行以宣传为中心,宣传、事业、管理“三位一体”,政府职能部门直接管理媒介,而本身又是媒介的一部分。当前,局直接管台、局直接介入媒介产业经营,日益造成主体不清,不仅不利于媒介企业自主运作,相反,由于媒体企业对管理部门的过度依赖,又导致企业主体意识不强,发展意识薄弱,决策目标狭隘。在这方面,电信行业的改革值得我们借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电信的改组方案已经确定,即由原先一家政企统一型的行政垄断商业机构,拆为中国固定电话公司(含长话和市话业务)、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中国寻呼公司、中国卫星通讯公司四家独立实体。信息产业部将只作为政府管理部门,完全脱离与电信企业的经济关系。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是改革关键,这个过程必然要触及一些部门和个人的既得利益,是改革的攻坚战。
这一点对传媒改革而言,目前看来无法通过市场自身的力量来解决,只有依靠宏观决策部门的推动。
第三,目前我国传媒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行业运行规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规范。特别在电视剧生产领域,资金使用的“黑箱操作”、会计制度的不健全已经成为社会资本进入这个领域的最大的障碍,规范投资管理行为迫在眉睫。另外,媒体经营人才缺乏,尤其是谙熟证券市场操作的经营人才缺乏,使媒介欠缺在资本市场上操作自身题材、持续发展的经营能力。市场的规范化、人才的培养,种种问题随着实践的发展,期待进一步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高福安、李天云
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革命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伟大变革的时代,知识更新、信息爆炸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高新技术是相对二战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较低而言的,实指当代新兴科学与高水平的新技术,包括尖端技术和先导技术。它们大致包括以下10项: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能源科学和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医药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这些技术发源于20世纪40年代,成熟于70年代,其成熟标志就是全球掀起了技术创新并将其转化为产业的热潮,这个热潮至今方兴未艾。高新技术的发展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作为新一代生产力具有与以往生产力系统截然不同的特征。如高新技术的高创新性和战略意义,高新技术的强辐射性和广渗透性,高新技术的高智能性等。这些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使世界的面貌发生巨大的改变。其中的一些技术对媒体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如电子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包括微波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光纤技术)。这些技术主要是基于以下这3门高新技术发展起来的,它们是:微电子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下文将就与媒体发展有关的一些高新技术进行介绍,说一说它们的发展,在媒体中的应用,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对媒体管理的影响。
一、高新技术的发展
1.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技术是数理逻辑与电子学结合而出现的。从计算机的发展看,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问世,50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按元件分类,已经经历了3次换代,从真空管到半导体,从小规模集成电路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功能得到全面的开发。目前集成电路的最小尺寸已向纳米级方向发展,电路的工作速度发展到纳秒以下,微电子技术的突破将会对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今天,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由于计算机能够处理各种形式的信息,80年代中期兴起的以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为人们利用计算机打开了更广阔的领域。多媒体技术把比较成熟的图像处理技术、声音处理技术、视频处理技术及三维动画技术统一集成到计算机平台上。它不仅能处理文字、图表等静态信息,而且能处理语音、动画、影像等动态信息。多媒体技术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充分的互动性,它可以形成人与机器、人与人及机器间的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和身临其境的场景,这种互动方式符合人们交流的习惯,易于掌握;其次是综合性,它是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VCD机、音响设备、游戏机的性能的大综合,可以实现种种功能。多媒体计算机的主要基础技术有音频/视频压缩和解压缩技术,音频/视频处理专用芯片技术。90年代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多媒体的应用提供了条件,多媒体技术已成为世界高技术竞争的一个焦点。目前多媒体技术比较成熟的应用有:交互式学习、影像处理与传输、建筑设计、工程设计、音乐作曲和编辑、美术动画制作、服装设计、装潢设计等。正在进入实用的有新闻采集、视频会议等。视频节目点播和电视购物处于初期应用阶段。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消费多媒体产品,这一技术在大众中的普及已为期不远了。
2.网络技术的发展
从网络技术的发展看,因特网起源于美国国防部在1969年创办的一项实验工程,名叫阿帕计算机网,开始用4台计算机互联实验,到1977年网络节点达57个,连接各种计算机100多台。通过对ARPA的分组交换技术和网络互联技术的研究,形成了TCP/IP协议。这一设计允许成千上万的网络进入互联网络,这一设计不同寻常的事实是,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原则上都与任何一台计算机具有同样的能力,所以,任意一台计算机都可以与其他任何计算机交流。在ARPA网发展的同时,美国一些机构以TCP/IP技术协议为基础也开始建立自己的面向全国的计算机广域网。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NSFnet,连接范围包括所有的大学及研究机构,通过5个大型计算机中心把全国的研究人员联系起来。构网方式以校园网为基础,然后通过区域性网络,再互联成全国性广域网。此外,美国宇航局、能源部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也相继建成。欧洲、日本等也积极发展本地网络,在此基础上互联成Internet。1992年1月,Internet协会(ISOC)应运而生。进入90年代中期,因特网的规模在全世界范围内更是迅速扩张,到今天网络用户已达到1.2亿人。因特网的服务功能主要有电子邮件(Email)、万维网浏览(WWW)、网络新闻组(UsenetNews)、文件传送(FTP)、远程登录(Telnet)、网络查询(包括Archie、WAIS)等。用户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和交流信息,使用最多的是以下3项功能:网络浏览、电子函件和电子论坛。目前,各国正充分利用因特网这一有力手段以促进本国经济、科技、教育方面的发展。因特网出现以后,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在科研教育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政治上,如政府、政党、社会团体甚至政客等利用它树立形象、宣传主张。美国政府机构包括白宫在内的联邦政府各部门,以至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等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介绍本部门的机构和职能,从各方面详细列举所取得的成就,力争在公众面前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在有些国家,网络还成为竞选中新的有利手段。在经济生活方面,通过因特网做生意的观念被人们认可,企业通过因特网跨国界做生意,打破了时空界限;零售上,通过因特网直销,取代了中介渠道、中间人,使销售流程缩短,降低了成本;经营者利用网络和消费者进行互动沟通,根据所得信息为消费者提供各种服务;随着网络在商业中的应用,一系列的变化正在出现。而且,网络本身的迅速发展也使它的广告收入激增。在科研方面,因特网加快了信息的交流、资料的利用、跨国界的合作。在教育方面,因特网将改变传统教育模式,通过因特网进行教育,将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各国都在加大投入积极推进网络教育。在我国,网络教育也已起步,如北京的101远程教育教学网、国联网校已经开通。
3.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
从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看,传统信息传输技术主要以无线电波和电缆为媒介,以电话机、传真机、报话机为基础,采用有线、无线报话方式。现代传输技术向微波、光纤、卫星通信方式转化。光纤通信能够以极低的成本传输极宽频带的信息,是今后以视像为人机接口通信的最有效工具。光纤通信主要应用于远距离大容量通信,但由于光纤制造成本的下降使它进入本地网,计算机化的数字通信网络(ISDN)和用户环路业务。光纤本地网可提供图形、视像与大容量数据通信。光纤用户可以同时进行话音、数据、有线电视等业务。与光纤通信形成直接竞争的对手是卫星通信,自1965年第一颗国际通信卫星上天以来,通信卫星的发展已进入第6代。由于技术的进步,卫星通信的频段,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进行语言、数据、高质量的演播室级电视节目在窄带、宽带上的传输业务。传统的通讯靠地面中继站传输,卫星通信技术的进步体现在星上部分和地球站部分的技术进步,其中星上部分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一是天线多口阵列,支持固定成形波形束和跳波束;二是星上存储与交换。地球站部分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源编码,传输系统调制,编码及接口设备上。此外,个人通信技术,CAVA传输技术,以及国际互联网技术等信息传输技术也在进步与发展。
二、高新技术在媒体中的应用和影响
高新技术在媒体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对媒体尤其是电子媒体影响最大的是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媒体进行新闻传播的方式更多种多样。以电视为例,首先是用卫星直播,改善地面覆盖技术。这使得电子媒介如广播电视等更加普及,规模更加扩大,使得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其二是有线电视的发展。
早期的传输线路都使用电缆,光缆问世以后以其优良的性能,至少在主干线上逐步取代电缆,而形成光缆/同轴电缆混合(HFC)传输网路。天上的卫星电视广播和地面有线电视网相结合,使有线电视迅猛发展。“无线上星,有线入户”成为今天电视传播的主要形式。有线电视有以下的特点:(1)节目容量大,所使用频道数不受无线电业务影响,目前设计的系统大部分能传送30—60套节目,今后可达到500套;(2)不易受外界干扰,节目质量高;(3)可进行双向传输,可与计算机网络等相连接,可提供多功能服务。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规划建设的全国广电主干网,将于今年8月全面竣工,各省市有线电视网也将随之实现全国联通,到时候一个拥有8000多万用户的世界第一大有线电视网(CATV)将在我国诞生,将大大加快全国广播电视相互沟通。其三是图文电视和电视数据广播,利用频带间隙或时域空隙在播送常规图像的同时传送数据。它将利用电视网实现大面积数据覆盖,使电视网同时成为数据网。利用这个数据网可以进行两种类型的服务:面向公众的和面向专业用户的。前者利用图文电视接收机收看图文电视节目页,也称图文电视广播;后者则是利用插有图文电视数据的PC接收卡的计算机接收数据,称为电视信道广播。
现代电子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对媒体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媒体制作、播出、接收设备的质量的提高。在今天,媒体的各个环节乃至各个环节连成整体的运作,都朝着计算机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如中央电视台的技术系统在“八五”实现了5个转变。即:(1)摄像机由摄像管向CCD的转变;(2)录像机由3/4模拟分量向1/2模拟分量转变;(3)ENG由分体式向一体化转变;(4)播出方式从计算机控制人工上带的半自动化播出向计算机控制机械手上带的全自动播出方式转变;(5)从模拟播出系统向数字播出系统转变。新技术还不断丰富着新闻媒介的报道手法,开拓着新闻媒介的业务领域。如利用先进的传送设备进行现场报道。二是一些使各种电子传播媒介的自然功能或技术功能进一步改善和扩展的技术的发展。如采用各种性能优于现有电视的优良电视;研究实现不同电视制式之间相互兼容;采用模拟分量技术或数字技术制作和传递节目等;采用新的技术体制具有新的技术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新型电子信息传播媒介,如高清晰度电视系统,激光电视系统,多媒体电脑网络系统等出现。这些新的媒体形式使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更多了,信息的质量也将提高。三是电子计算机在媒体中的广泛应用。其应用主要是信息处理和控制,如用于磁带库管理,节目播出控制资料的查询,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设备的管理等等。由于电子计算机在信息处理上具有强大的功能,使原有的工作方式及组织机构发生巨大改变。最后随着一些传播新技术的采用,电子音像业的主要活动逐步按照社会化现代化大生产的方式来组织,实行专业化分工和大规模协作。系统工程技术的应用将使传统的行业经营方式得到根本变革,单一的媒体传播方式将逐步为多种传播媒介和形态综合为一体的新格局取代,如近几年来不论是印刷传媒报纸、杂志,还是广播、电视都纷纷在因特网上建立网站。
  近两年来,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其对传统的大众传媒即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形成强大的冲击。流动在因特网上的信息有五大特点:极大丰富、形态多样、全球传播、自由和交互。它具有四大传媒的一切表现形式和特点,同时具备它们不具备的特点。因特网的出现和普及吸引了越来越多传统传媒的受众,将引起媒介市场的重新划分,越来越多的传统传媒的忠实阅听人将转向因特网这一新媒介。因特网提供的信息十分多样,无论是教育、生活、科研、新闻、时事,应有尽有。仅以提供新闻而言,相当多的各类站点都提供新闻,甚至有不少专门提供新闻的网站。如美国的南多新闻网(N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序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