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病人患侧女性左肩胛骨下方疼痛疼是怎么回事

>" src="/Skin/ls/gov_arr.gif">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急诊电话:2836499
偏瘫肩患者的福音来了!
肇庆市中医院?新闻简报
偏瘫肩是指瘫痪侧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疼痛,以及随后出现的关节粘连性变化等一系列综合性病征。它既不是一科单独的疾病,也非一种症状,而是发生于偏瘫患者的一种并发症。
偏瘫肩可使偏瘫侧上肢功能康复进展缓慢,康复治疗时间延长,日常生活能力(ADL)降低。由于偏瘫肩可以导致肩部夜间疼痛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睡眠,从而使患者产生烦躁、中风后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时甚至会拒绝康复训炼,上肢的康复效果不佳从而影响偏瘫患者的生存质量。
&bobath技术
偏瘫肩产生的原因:
长期的制动、患侧肩部的处置不当、肩关节半脱位、肌张力异常、关节囊挛缩、肩手综合征、丘脑综合征、臂丛神经损伤。
偏瘫肩的临床表现:
中风后偏瘫患者除肩部疼痛外,还常伴有肩关节活动受限、盂肱关节半脱位,合并有肩手综合征,肩胛骨的粘连,患侧臂腕指肿胀,皮温增高、多汗、颜色改变等临床表现。
基于偏瘫肩的危害,肇庆市中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早已开展针对偏瘫肩的特色治疗:澳式关节松动术、FES技术、PNF技术、Brunnstom技术、Bobath技术、作业治疗以及具有针对性的物理因子与传统针刺治疗。辅助治疗及预防方面的支具佩戴等。
我院康复科针对偏瘫肩的特色治疗能够有明显和持久的镇痛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血液循环,消除局部水肿,改善神经肌肉组织的营养,激活代谢与组织修复。绝大多数肩痛患者疼痛消失,情绪改善,积极配合训练,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效果。
【 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次数:1197】
粤中医网审【2012】第0003号
Copyright &
肇庆市中医院
版权所有 www.zqtcm.com
地址:肇庆市端州六路20号。
急诊电话:2836499;监督电话:;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220
本人上传文档大多数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告之,本人会立刻删除!
 下载此文档
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分析
下载积分:200
内容提示: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8|
上传日期: 18:32:40|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分析
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康健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偏瘫患者产生肩痛的原因及治疗手法
偏瘫患者产生肩痛的原因及治疗手法
  偏瘫患者产生肩痛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长期的制动:许多偏瘫患者由于急性期时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抢救生命上,认为早期不能活动,从而出现常时间的制动。如肩关节长时间处在内旋、内收位时可产生粘连性滑囊炎,引起肩痛。②不当的活动:当偏瘫患者处在软瘫期时由于肩关节周围肌肉张力低下,韧带松弛,肩关节非常的不稳定。此时若随意牵拉或任意活动的话就容易产生肩部损伤。③肩关节半脱位:约有60%-80%的偏瘫患者发生过半脱位。瘫痪的上肢由于长时间重力的牵拉引起盂肱关节关节囊结构的过度延展,从而导致肩关节半脱位.④肌张力异常:痉挛期由于肌张力增高使肩胛骨位置异常,后缩下沉,使肱骨头、喙肩韧带及周围软组织之间增加了磨擦,刺激软组织的神经感受器导致肩痛。⑤肩手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初期手浮肿、皮温升高、肩手痛、屈腕、手指多呈伸直位,屈曲时受限,被动屈曲引起疼痛,后期表现为手肌肉萎缩甚至畸形,患手可完全废用。  通过分析以上的原因,对肩痛的治疗应该有合理的运动,保持肩关节无痛范围的活动度,防止粘连性滑囊炎的产生。松动肩胛骨,纠正关节盂和肱骨头的位置,恢复肩关节的正常锁定机制。对肩周围肌肉及软组织的按摩,以及对相关肌群的揉压、弹拨、捏拿、提弹等方法不仅可以放松肩周围异常增高的肌肉,同时还可促进本体感觉的输入。通过各种手法降低异常的肌张力,减少活动中不必要的磨擦。缓解了肩关节周围的肌肉痉挛,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环,使渗出、水肿减轻,新陈代谢增强,减少了酸性代谢物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使肩部疼痛减轻,为康复训练早而好的进行提供有力保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5:23
康健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康健大夫
康健的咨询范围:
康复医学科好评科室页面已拦截
无锡网警提示您:
该网站已被大量用户举报,且存在未经证实的信息,可能会通过各种手段来盗取您的账号或骗取您的财产。(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湖北武汉& 43003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因脑卒中致偏瘫住院并发肩痛的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3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肩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护理的方法。结果:早期为患者进行体位疗法及被动运动,搬运和转移病人时注重保护上肢,护理活动中避免引起肩痛的不适当运动,对家属及陪护进行健康指导等措施,可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发生。结论:对偏瘫患者发生肩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从护理环节提出预防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肩痛的发生。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原因分析;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8-02
&&&&&&& 肩痛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偏瘫患者肩痛的发生率为5%~84%[1],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麻木感或难以忍受的感觉,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由于肩痛的存在,使得患侧上肢肌肉主动活动减少,阻碍上肢功能恢复和整体康复进程,从而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持续疼痛使患者产生情绪或心理障碍,进一步严重干扰康复治疗,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早期预防、正确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笔者对偏瘫患者发生肩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从护理环节提出预防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肩痛的发生。
&&&&&&& 1.临床资料
&&&&&&&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因脑卒中致偏瘫住院并发肩痛的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男22例,女16例,年龄43~81岁,其中&59岁31例。脑梗死26例,脑出血11例,左侧偏瘫16例,右侧偏瘫22例。发生于痉挛期29例,迟缓期9例。合并症:高血压32例,2型糖尿病26例,冠心病23例,心律失常16例,心肌梗死7例。并发症:肩关节半脱位30例,肩手综合征13例。发病后7天内接受康复干预(包括体位疗法、运动和作业疗法)7例,电针治疗20例。药物止痛13例,封闭治疗止痛5例。住院时间最长105天,最短13天,平均住院34天。
&&&&&&& 2.脑卒中偏瘫并发肩痛的原因
&&&&&&& 2.1 既往疾病卒中后肩痛的病因颇多,包括肩关节半脱位、肌张力异常、患肢体位和处理不当、肩手综合征、臂丛神经和周围神经损伤、肩袖撕裂、粘连性关节囊炎、丘脑痛,肩部既往的病变,如骨关节炎、慢性损伤、关节软骨及周围软组织退行性病变,偏瘫肢体制动或处理不当可加重既往病变导致肩痛。
&&&&&&& 2.2 护理或处置不当肩痛最主要的病因肩关节半脱位、肩袖撕裂、粘连性关节囊炎均可能与护理或处置不当有关。如抬举患侧上肢远端但肩胛骨并未前屈向上旋转,如此会压迫软组织;不当的处置,如强行外展上肢,迫使肱骨趋近喙突而损伤患肩;牵拉可能损伤患肩软组织引发疼痛。
在康复训练及日常生活中,上述情况均可能出现并导致肩痛或加剧疼痛。研究发现,加强医患双方避免损伤患肢的指导,肩痛的发生率将会明显降低[2]。
&&&&&&& 3.预防和护理
&&&&&&& 已出现肩痛的患者,需要积极给予治疗及护理,严重疼痛者不得不停止肩关节甚至是患侧上肢的康复训练。因而,预防肩痛的发生显得更有价值,以下重点就预防护理进行总结。
&&&&&&& 3.1 正确体位摆放?
&&&&&&& 正确的摆放肢体能使松驰的肩关节相对稳定,便骨头不易向下或向侧方移动。患者在坐时,患侧肘部,腕部和手应有良好的支撑,避免患侧上肢下垂,以及腕关节和手指关节的屈曲,必要时,也可用肩托,或三角巾将患侧肢体托起,使上肢患臂悬吊,也能减轻肩痛的症状。在仰卧位时,患侧痛胛骨下需垫枕使其处于前伸位。同时,患侧上肢也应垫枕,并呈伸展位,掌心向上;在健侧卧位时,患侧上肢伸直有支撑,并有掌心向他侧和痛胛骨前伸位,在患侧卧位时,患侧伸直和肩胛骨前伸,并有掌心向健侧。正确的肢体摆放位可以获得正确的本体刺激,从而调整患侧上肢肌肉张力的失衡,利于患肢的功测能恢复。?
&&&&&&& 3.2 手法活动肩胛骨
&&&&&&& 患者取仰卧位,护士把1只手放在患侧胸大肌部位,另一只手放在肩胛骨下角部位,然后双手夹紧,并上下左右活动肩胛骨;护士也可把一只手放在患侧肩前部,另一只手放在肩胛骨脊柱缘近下角部位,按住肩胛骨并用力向上、向侧方牵拉,使肩胛骨下降、内收、向下旋转。????????
&&&&&&& 3.3 改善肩关节半脱位?
&&&&&&& 除了坚持肩关节和肩胛骨的被动运动,偏瘫迟缓期的病人,可采用按摩、徒手叩击、拍打,或电针针刺穴位、电脑中频脉冲电治疗等,给予冈上肌、肱二头肌、三角肌的刺激以促进肌肉收缩,改善肩关节半脱位。
&&&&&&& 3.4 其他因素的体位护理通常肩痛是偏瘫后其他病症的产物,肩痛的病因较多。在考虑对肩痛实施有效的护理时,更要考虑到导致肩痛病因的病症护理。如预防和治疗肩手综合征时,为了减轻肿胀或加快肿胀消退,主张将患侧上肢抬到一定的高度[3]。当然,对一些肩袖撕裂的患者,可以维持适度的外展,以利康复[4]。
&&&&&&& 3.5 正确搬运患者
&&&&&&& 避免牵拉患侧上肢来移动体位或进行搬动,防止肩关节过度被动外展。?
&&&&&&& 3.6 抗痉挛运动
&&&&&&& 在痉挛期,患者患侧上肢常表现为肩胛骨回缩,上肢屈曲性痉挛模式。因此,上肢伸肌的主动活动和抗阻训练可降低屈肌的张力,减轻挛缩。
&&&&&&& 3.7 健康教育?
&&&&&&& 应向病人及家属(陪护)说明预防肩痛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教会家属(陪护)如何帮助患者尽可能以正确的姿势患侧卧位,正确的穿脱衣及体位转移方法。鼓励并督促患者坚持上肢自助性锻炼,纠正肩及肱骨头在肱盂窝的位置。肩痛也可能发生于出院后,我们对家属(陪护)进行护理技巧的培训,指导他们学会避免引起肩痛的不适当运动[5]。
&&&&&&& 4.结语
&&&&&&& 肩痛不仅延长患者偏瘫侧肢康复治疗时间,导致患者住院时间长,加重经济负担,而且也阻碍了患者功能恢复和整体康复进程,从而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对偏瘫患者并发肩痛的原因进行分析,笔者体会到只有使患者认识到早期预防肩痛不但可以减轻痛苦,还可以缩短康复病程,促进功能恢复。早期给予康复干预,正确肢体摆放可以使肩胛骨充分前伸、预防了肩胛骨下沉和后缩及肱骨内旋,抑制了异常的运动模式,保护肩关节防止半脱位,防止肩关节不协调运动造成肩痛,患者除进行康复治疗训练外,其余时间均应保持偏瘫肢体的良好体位。医务人员及家属(陪护)要认识到正确搬运的重要性,在治疗和护理病人时注意避免意外损伤,才能减少肩痛的发生,提高康复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参考文献】
[1]朱爱萍,杨贤云.肩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15例护理配合[J].齐鲁护理杂志,):55-56.
[2]尹伟华.肩关节被动运动预防脑卒中肩痛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62.
[3]高圣海,倪朝民.偏瘫肩痛的康复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79.
[4]汤舜銮,陈睿,李惠卿,等.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体位护理.河北医学,):8-10.?
[5]李付云,杨彦萍.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肩痛的影晌[J].中国误诊学杂志,):3222.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后肩胛骨疼怎么回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