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吴江老师撞死学生,一次肩膀撞了一下有没有影响

『 戒色每日十问 』
1 我今天是否阅读了有益身心的书籍? 2 我今天是否执行了既定的运动计划? 3 我今天是否做到了早睡早起? 4 我今天是否做到了无事不上网?
5 我今天为父母和家人做了什么?
6 我今天是否在别人需要帮助而我又有能力帮助的情况下施以援手? 7 我今天学习认真吗?(工作尽职尽责吗?) 8 我今天是否有浪费时间、金钱或其它资源的行为?
9 我今天是否把居住环境打扫整理干净了?
10 我今天在行走坐立时是否能保持身姿挺拔?
查看: 56783|回复: 29
马步桩常见问题集锦
问:不知道可以治疗那些疾病?& && && &
答:说包治百病肯定是胡说八道的,但是因为是锻炼人体能量层的锻炼方法,全面提高人体能量,对所有疾病都有帮助是肯定的.最先见效的是食欲大振拉(不会长胖的),肠鸣过后,肠道病肯定会改善拉,睡眠肯定会改善,注意高血压、心脏病等对大运动量有忌讳的病,要注意控制运动量,保持警惕.精神病患者不要练。
问:蹲之過程掌臂可否變換姿勢?& &
答:关于两臂:一般练习过程中不变为好.一般为健身治疗,最好取两臂抬肩平(或稍低)环抱状.练武术的和推拿的,环抱练习有得,可以取双掌前推状.有时候臂膀比两腿更难熬,初练时坚持不住蹲中变抱腹状或抚双膝.还有练家取两臂平伸以练通背劲(关于通背劲今后有暇会发帖作简单介绍).
问:我只蹲了10秒就载了,还大口喘气,可能平时疏于锻炼.请教各位前辈,每次到什么程度才可以休息而不至于没效果呢?&&
答:人老先老腿,这样最简单的就可以测试出人的健康状态了.功不唐捐,蹲10秒有10秒的效果.但蹲过呼吸极限那一关,易筋洗骨伐髓的效果才真正的开始出来,脱胎换骨般的感觉,会让人欲罢不能.& && && && &
问:能蹲二分钟,过后开始出汗,双腿抖得厉害;收功后明显感觉精神振奋,就是不知自己的动作形正确否?& && && &
答:且先蹲着,姿势对不对现在不重要。等你有能力考虑姿势的时候,把医盲说的简单要求体会一下.另外,刚刚练习,精神振奋要注意不要随意耗散了。& &
问:请教收功是怎么做的?& &
答:若要注意收功的话,给下面 2点建议:1.每次蹲完,一定要在极端疲劳的情况下起立,不要松懈蹲下甚至坐下。故事供一笑:小时候跟师父学武练马步,一蹲累就坐下,师父就骂,叫你坐,练完马步就坐以后长成个大屁股,可能医盲现在屁股大就是那时候不听师父的话的严重后果,懊丧!2.练完后,可两手抚盖小腹处散步至心平气和.别无玄虚.
问:为什么一定要两脚平行隔三脚宽,有的功法只要求肩宽阿.& && && &
答:这是练家的特殊之处.古来练家讲究内劲服人,但是内劲由丹田外达,有几个关口非常难过.练家有云,明三节,齐四稍等等,就是说的这个问题.人有一个关节是终生都不开的,那就是胯关节(除了妇女分娩时),但是练家又必须把胯练开.这是内家拳的一个特点.内家拳有成就的师父,走路姿势都有一个特点,这个需要各人自己去观察了。马步两脚分开三脚宽,有锻炼开胯的意味在里面,点到即止就说这么多.我们健身并不是要练内劲外达,但是气血畅通总是需要的吧。& && && &&&
问:之前陈新华先生曾教过我如此练习,我胃不好让他让我双手合十置胸前。我以两脚平行隔开比肩略宽,可以蹲7分钟,蹲到后面身体颤动,呼吸异常粗重.我相信这些至简的练习的神奇功效,虽然目前还没有感受到。以前我胃不好睡眠很差,吃过无数多中西药,效果都不是很好,反倒有段时间早起天天去公园拍树,每天一两千下,一周的时间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睡眠好了,胃也不疼了,只是这个动作太简单了,人家疑惑这么简单的拍拍树就可以治病吗?我向周围的人推荐,尤其是那些睡眠不好的人,人家还是一边执着地吃药,一边跟我抱怨疗效不好,拍树也试过,可能拍个三五百下,拍个一两天然后告诉我,没用,一点用处都没有啊。& &
答:拍树、撞树等也是一类功法。只是医盲不太提倡。利用树木健身,若是仅仅利用它是一个固体物便于击打撞击,大不妨用墙用石用棍,所以利用树木健身,方法虽多,但无非是利用其生生向上之气。然而树木繁多,生气不一,对于人体的补泻若无技巧掌握则好比用药不懂药性。不过一般松柏温平,倒是人人皆宜的。此其一。其二,树木虽是无情然而有性,何苦来以我之浊涉彼之清。其三,人为万物之灵,自有天地清气可供采纳利用,何必利用低等之树木之气?或曰用草药何如?草木成药,已然枯谢,好比肉食必屠宰而后食,生生之木,不骤伐而慢衰之,何忍也?其四,树木受外邪影响,虽有调适之能,但若还未调适完成,再有他人亦利用此树练功健身,焉知其无害于他人?其五,用手拍树,不亦痛乎?用身撞树,不污衣乎?
问:我快三十了,我看我还是从马步开始练练吧。&&
答:三十,正该练了。晚了太吃力,早了空蓄力。& && && && &
问:两膝是外展还是内收啊?另外,我站桩的时候如果不憋气就喘得非常厉害,无法控制,这正常吗?
答:两腿分开后,两膝盖还能外展吗?那也太勉强了吧。当然也不用勉强内收。因为运动量大呼吸发生短暂的闭气也正常。你可以采用呼吸计数的方法锻炼试试.主动吃苦锻炼,比被动吃苦得病还是要合算多了。生死本是平常事,吃苦受累平常观。
问:呼吸计数的方法怎么做呢?
答:计秒改计呼吸,每次增加一个呼吸。
问:我 25年前练过此法,确有奇效.我当时读大一,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严重失眠,西医中医都治疗无效,一般的跑步锻炼都没有效果.偶然在书店买到一本小册子,是讲站桩功的,好象作者是&余永年&(是某个地区铁路医院的医生),后来作者或其弟子(不记得了)又出了一本书&&大成拳&&.我就是从一分钟开始咬牙坚持下来的,每次坚持不了时就想到自己的病痛,最后终于一次可以轻松站 30分钟以上,置至一个多小时,每次都想多站一会,根本没有腿肌肉痛的感觉,全身非常舒服.练了二年,我读大四时,感觉记忆力和理解力特好,学习成绩名列全班前几名.可惜,后来身体好了后,已经多年不练了,现在偶尔站时反而和普通人一样,特别累,难于坚持.近年得了腰痛,看来我要重操旧业了.有几点要注意:1、不管呼吸,只是尽量逐步放松全身从头到脚的肌肉,设想每一部分肌肉都很舒服;2、如果腿累了(尽量多站几秒,要实在坚持不住)就站起身,放松一下腿部肌肉;3、不要加任何导引等气功意念,把全身肌肉放松几遍后就把注意力放在听自己的呼吸上,呼气时默念“松”,把全身肌肉都放松。4、这样理论上说,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初学者要注意控制运动量,一般从几分钟开始慢慢增加,以不过度劳累为准。等一到两个月后就可以加大运动量,直到一次可以坚持 30分钟到一小时,就会有明显的效果。两腿走路特别轻松,好象全身轻飘飘的。我感觉对治疗失眠,提高睡眠质量特别有效;对人体精神、体力有很 好的提升效果。& && &
答:站桩是中国传统健身的一大流派.尤其是各武术门派中,几乎都有站桩的锻炼方法.但是因为各门各派侧重点不同,所以各派桩功的锻炼方法也不尽相同,锻炼的效果或目的也有差异。医盲可以这么说,医盲介绍的马步站桩,是桩功中的“附子、人参、甘草”,健身效果肯定是比较快的。而且,对于各门派的桩功,绝对有促进作用。& &
问:医盲老师,我42岁了,能不能练这个?& &
答:能!干革命只争朝夕。& &
问:请问医盲先生,女生练站桩,需要一些特别注意的吗?经期、劳累的时候还要坚持吗?还有站桩是不是要既不空腹,又不饱腹的状态下?谢谢!& &
答:经期可以站高些,减少运动量。过去练功讲究早上空腹,现代医学说是不科学的.那么不过饥过饱时练应该是正常要求。& &
问:敢问医盲兄 &头顶悬,含胸拔背&是何意?望请赐告,也请恕后学愚昧!自从看了医盲兄“马步站桩”贴,每天都在练习站时麻 酸 胀 痛 苦不堪言,过后休息又觉其乐融 融,真有一时地狱,一时天堂之感呀!想必也附合佛家的“离苦得乐”吧。练习时间不常(早晚各 3分钟左右)平时上班也没时间练习,不过感觉还蛮好,主要是腿有力了些,感觉大腿肉很紧似的,脸色也好了些。得再增加练习时间,以期达到医盲兄所说的“易筋洗骨伐髓的效果” 哈哈。不知何时呀!坚持就是胜利与诸君共勉!也感谢医盲兄这么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 &
答:头顶悬呢,简单说就是脖项要直,过去老师形容好像头顶一根线把头悬挂着一样,也就是头要有向上顶的意味或趋势,但并不是用力往上顶。含胸拔背简单说就是不要挺胸但也不是弯腰驼背,仔细体会应该有点脊柱后撑心窝内裹的意思,但不是用力勉强,有这个意味就好.还有沉肩坠肘,就是不要耸肩,肘部要有向下沉坠的感觉。还有松腰活胯等等,等锻炼到一定程度,都会慢慢体验到。每天早晚三分钟太少了,效果虽说会有,但要体会脱胎换骨的感觉,一定要功夫(时间)保证。& && &
问:请问医盲老师,这两脚相隔三脚宽,是指脚的宽度还是长度?若是宽度,觉得这距离和“如肩宽”差不多呀。& &
答:那就当然是三个脚长了啊.一般是左脚摆好,右脚跟对左脚尖,然后右脚以脚尖为圆心内旋外展180度,再以脚跟为轴外展180度,正好33050?宽了,然后以脚尖为轴右旋90度,两脚的位置就摆好了.习惯以后,两脚一开就到位了。& &&&
问:请教医盲老师,我目前一次可以坚持到 15-17分钟了,收功后首先感觉头皮发胀发麻,继而感觉脚底发麻,这麻感慢慢传到脚趾,以大拇指麻胀感最为明显,手的姿势一次是合十,一次是叉腰,同样手指尖的麻胀感非常明显,好象双手合十的姿势麻胀感会稍少些。请问这是为什么?是否因为我的姿势不对?& &
答:正常,继续。要是非要讲点科学道理,那就说过去不通畅的细小的气血管道正在逐步调理通畅吧.两手呢,按传统讲,一阴一阳,练功阴阳能量增强,一合十,阴阳相交,归于中和。现代科学理论俺编不出来哦。& &&&
问:我太瘦练没事吧?是不是胖子能变瘦,瘦子能变胖啊?&&
答:呵,没问题,保证是双向调节:虚胖的练结实,虚瘦的练健壮。& &&&
问:这是个好办法哦!但身体差者没必要一开始就下蹲那么低,可以先从高桩站起,站的时间会长一些,逐步延长站桩的时间和桩法的高度。另外,练空劲气功了是很好的办法,这功法在 八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后来被禁了,但前不久经国家体育总局的批准,又可以面向全国教授了。-------我没做广告哦!我只不过是这外功法的受益者而己。& &&&
答:蹲高是蹲高的练法,只要能蹲31186?,就应该从低桩练起。除非你兴趣很浓,身体许久没有变化也一样坚持,那么高桩有高桩的好处。空劲气功作为一种功法,又是另外一回事(医盲认为:空劲气功偏于耗散。)。国家禁不禁和自己练不练是两回事,除非是牵涉政治的如法〇功,就又当别论了。& && && && && &
问:气功是一门综合的身心锻炼技术,不同的功法有如不同的方剂、药物,不是人人都可以随便使用的,切不可盲目练习;各人的生活环境、理解认识、身体状况各有不同,因此本论坛不支持读者如法炮制,慎重告诫:不要轻易自学气功(特别是自发动功和结丹、通关类功法)。&&不知你所介绍的马步功夫此法无师傅当面亲自指导,会否出偏差?& &
答:你要是真的懂气功,就应该知道气功的所谓偏差,大多来自理法不完备和习练者的不如理作意和运气。此马步站桩不作意、不运气,除了几个禁忌症外,尚未见有“出偏”的报道。& &&&
问:请问高血压也行么?& &
答:高血压严重的患者,可以从高桩缓缓开始锻炼.除非你对大运动量的反应可以很好的把握。& && && &&&
问:请问医盲前辈,两脚分开后,是自然的斜放稍息状态,还是脚指头一定要对着正前方啊。&&答:前面说过,两脚平行,是练家为锻炼开胯而设。诸家所传,都是两脚向前.不正向前的,尚无实例证实有不良结果。& &&&
问:那就是要正向前吧,我刚开始,站着觉的有点别扭(左膝有点不舒服),才有此一问。
答:如果不是膝关节不方便或有病变,那锻炼一段时间就习惯了。& &&&
问:站桩是养下丹田气的?& &
答:站桩的作用和机理,有许多前辈都曾探讨过,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一下.很多东西非要上升到理论,就很麻烦。比如丹田、丹田气等,都未经“现代科学”证实,光用传 统的理论讲,又很难说服很多现代人。没办法,只有拿出老祖宗的绝活:疗效。站桩的疗效是无法否定的,那么,让我们站桩吧!& &&&
问:我也是练的时候膝关节疼。没有关系吧?& &
答:没关系(先排除局部本身有病变).因为一般锻炼对膝作用太少,而这个方法却对膝盖锻炼太大,故有此过程很正常。& && && && &
问:我们年纪大了,腰腿功能差了,蹲不下来,马步站桩的位置要高一些,效果如何?另外对两手臂有何要求,是否有意念要求?&&
答:老年人应从高桩开始锻炼。两臂作胸前抱树状。开始不要作意,等能坚持半小时而无紧张感,再参考相关锻炼方法作意(如浑圆桩、健身桩等)锻炼。& && && && &
问:网上绝大多数马步的图片,包括少林和尚的马步,脚尖都是外展的,怎么回事呢。还有很多资料都要求膝盖不超过脚尖的,是否要这样。& && && &&&
答:两脚平行的作用已经说过了,脚尖外展要锻炼开胯是很困难的。医盲在通臂劲的帖子中说过,由于前人将关键的东西杂糅在很多东西里面传授,传到后来,恐怕有些传人都不知道到底那些是关键的东西了,更遑论关键的原理。膝盖不超过脚尖的说法是有的,但是那是锻炼到一定程度自然出现的,开始练习不要勉强。& &
问:确实如此!健身最迅速有效的方法是站桩!但有几点需强调:&&一.初习站桩,姿势不必太低,若站平马,很多人坚持不了十分钟.二.站桩时间宜逐步递增,每周或每隔10天,增加10分钟,从20分钟,30分钟,40分钟,渐增至1---2个小时.站桩重在坚持,最忌一暴十寒.&&三.练功与养生必须并重,若只练不养,反受其害(连潜能都消耗了)!&&
答:因为求最快速,所以说马步桩。若有人能坚持锻炼并出效果,自然会问到温养的问题,那时再说不迟。所以只要不是垂老,先蹲三年,自然说得出个子卯来。& &&&
问:马步桩苦啊!当初练少林内劲一指禅站马步桩,头一个月苦不堪言,后来反而轻松了.结婚之后,这些都停止了,个人以为,练功者要节欲,否则,功难长进,甚至受损.& &&&
答:开源节流,想要恢复身体状况的,都应该知道这个道理。民间中医论坛对这个宣传力度还是蛮大的.我就遇到一老者,从少年到老年,终年不辍的每天坚持马步站桩,发黑齿固.虽然这个医盲不是太提倡,但是也可以看出站桩有得后,绝非有练无养.当然,能够坚持三年回复充沛,再慢慢过渡温养功夫,是可以“少受一点累”的,而且效果并不差.要是没有站桩的复元之功,起手就练习温养功夫,难免力有不逮。& &
问:初练静功者,往往坐不住,气感差,若配合站桩,将事半功倍.& &
答:有三年马步站桩的底子,练什么都好说。& && && && &
问:我身体虚弱,也不年轻,诸多不适。见了医盲老师推荐的马步站桩能快速健身,便开始练了。现练了 5天了(每天早晚练一会),现在最多坚持1分钟多(一天累计也就 5、6分钟),到最后腿打哆嗦,两大腿面发热,起来后喘粗气、心跳快、有时出汗,我便双手放小腹走动一会,待呼吸平复些再进行下一次,不过后边的都站不到第一次的时间,但我想只要每天的第一次能比前一天的增加行.再,我早晚还打坐一会,这样早上是坐完后站桩,晚上是站完后再坐.医盲老师,您看我这样做行吗?&&
答:后来站的时间肯定比前此少,这是正常的.每天每次的能增加哪怕1秒,都是进步,坚持必有回报.再,晚上打坐,应该和站桩时间拉开一点,就是说站完后要多休息一会(彻底平复以后)再打坐。意外的收获:你会发现打坐腿子更经熬了。&&
问:我扎马步站桩20分钟没问题,除了腿有点酸,没有其他反应啊?& &
答:体质不错。不要浪费了.那就站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试试。& && && && &&&
问:请教:女性,36岁,现患有脊柱侧弯、腰椎骨质增生、腰间盘膨出等病症,能练这个吗?& &答:可以。&&
问:偶有精索曲张,能练吗,有疗效吗?& &
答:能。有。& && && && &
问:(关于是否需要拜师)其实谁都知道这些要老师当面指点的,不过没条件的只能这样了。&&
答:放松心情练习,别听他人用意、调息、沉丹田的误导,保证没事。& &&&
问:没老师当面指导,姿势容易错,姿势错了得到的还抵不上消耗的.
答:打个比方说,医盲推荐他人长跑锻炼,是不是也需要考虑姿势、调息等方面的出偏问题呢?要是严格说,是一定要考虑的,呼吸调不好,姿势不对,跑步一样造成劳损.传统健身,调身调息调心,一整套的要求,互为发扬,但是繁而简之,从中抽出一段,不是不可以,只是看你怎么抽,怎么教。二〇余年来医盲鼓励马步站桩并且不随时辅导的人不在少数,还没有因为这个出问题的。一味拘泥于全面,并不见得就真的是完美的。说实话,医盲相信先生理论实践都很在行,但是有时候,就怕反被理论和经验所缚。看到此帖能够试试的人或不在少,但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医盲相信不多,而且,医盲前面也曾说过,能够坚持下来,到一定阶段,自然会提出那个阶段的问题,到时候随例解答是出贴者的本分。有些东西说早了,并无益处。比如静坐,比站桩的要求更加细致复杂,但是有老师开始就叫你傻坐静等,什么要求都不说,等你傻坐静等出了境相,找到老师,一两句话就解决问题,要是提前说,可能要上一周的课学生还是迷迷糊糊的,因为没有体验。& && && && &
问:我站了三天了,是不是大腿要向外撑开?感觉到这样才能逐渐到达膝盖不超过脚尖而上身正直的效果。& && && &&&
答:刚开始不要追求膝盖不超过脚尖,等锻炼一段时间,重心自然后移,就达到了.大腿可以稍作意撑开,也就是小腿可以着意尽量垂直一些。& && && && &
问:站桩,适合气血未虚的,否则鼓动无力,更添损伤,宜配合功前功后适当按摩拍打或关节等部位的药液熏擦为佳。个人认为,该功较为损耗阳气& &
答:先抛开气血阴阳,就当练习长跑吧。& && && && &
问:你介绍的马步健身法很好,我想最难入手处就是练者要过连续坚持10分钟的一关,刚开始练习只用秒表记时间有些枯燥,是否能借助一下此贴中冲拳的方法,只是此贴中所说的10分钟冲拳2000次的方法,其他不用管,我想为的是让初学更有兴趣坚持挺过10钟后再说。
答:是啊,马步站桩开始是很枯燥,但是比今后生病后,每天熬药喝药“苦”要少点,“燥”要少点,还有钱要节约点。医盲也介绍了,不方便秒表的话,可以用呼吸计数,但是很多人由此去刻意呼吸就不好了.医盲少年甫开始练此功就是用的马步冲拳转掌回拉的百把抓来着。但是考虑到作为普遍的锻炼方法介绍给大家,就要有其通用性和安全性,马步冲拳容易引以不必要的紧张,很难体会到尽量放松可以体会到的妙处。练习马步桩,虽然很费力,但是要在费力中求放松(随着功夫积累自然达到的放松),这样才不会因努气用力等产生的弊端.并且,本来从各种相关锻炼方法中去芜存菁提炼出来共性的东西,如果在加上各种栀子花茉莉花,倒不如直接介绍某个门派的锻炼要求不是更好吗?
[ 本帖最后由 疼爱妈妈 于
20:02 编辑 ]
多一点微笑,多一点举手之劳,就能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心,充满阳光!
问:多谢医盲师父指点。我可能还是用力不好。当双脚平行后,两膝盖就爱往里收,勉强摆好姿势后,用力点却在两脚的外侧。上身放松确实不够,每次下面站好后,上面就忘了。不过我每次都会注意的,昨天有一次站到了极限(虽然不到2分钟),让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两个大腿感觉酸酸麻麻的,最后咬牙起身。这两天看了医盲师父介绍的几个健身方法,我就尽量照做了。白天在外面走步注意呼吸节奏,站着的时候有机会就摇肩,回家后站桩。另外请问医盲师父:在前面的帖子中看到您说过,对于杂念有时候越是不想去想,却越是想的多(好像是这个意思),那么怎么能够有效的驱除杂念呢?我工作的地方有时候一个人住,晚上睡觉前就容易想些恐怖的东西(前些天隔壁有人自杀),越是不想去想,想的却越多,唉。
答:两脚分开超过肩宽的马步,有的地方俗称大马步。因为两脚距离宽,从力学的角度我们就应该知道两脚的支撑力会有向外的力存在,两脚平行会感觉更明显,如果地方特光滑,甚至可以感到两脚向外滑开的趋向。但这恰恰也是大马锻炼的一个要领:需要向内用点力量来控制它。锻炼的时候可以体会一下,这个力是怎么用的?大腿内侧的筋是什么感觉?其他的锻炼方法锻炼到这个部位了吗?在不能夹裆有要向内用力的情况下,圆档之力,无形之间就慢慢锻炼出来。这也是为什么要求小腿左右向尽量垂直,前后向开始不强调的原因。& &&&
问:请问医盲先生:为什么不要闭眼练习?& &
答:这个原因就很多了。简单的说,闭眼练功,不利于姿势调整,比如你闭眼练功觉得两手是平均平衡的,可是睁开眼一看,发现一高一低。锻炼深入些的时候,有些人会因为气血运转缘故,闭眼锻炼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把握境相。 一般传承,很少见马步要求闭眼的,历史的经验是有必要借鉴的。
问:我的练习体会感谢医盲先生提供的锻炼方法。医盲先生不仅提供了锻炼的方法,而且一直都在热心认真的解答练习者的疑问,真正是认真负责,有问必答,这真是练习者的福气。练马步一个多月了,按理说其实没我说话的份,因为功夫还差得远嘛,说出来的东西也没什么深度。但是只取不予,似乎又有点说不过去,所以写了下面这点东西。我刚练不久,自己多少有些体会,虽然不可能深刻,但是有些东西,可能可以让和我一样刚练不久的人参考,至少可以让像我一样起初只能站 30、40秒的同好增强点信心和兴趣。如果有写得不对的地方,还要烦劳医盲先生和各位懂行的先生指出。一方面,我自己练习时可以修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如果我写的不对,误导了他人,那罪过可就大了。我小时候体弱多病,长大虽然好些了,但是在同龄人中间体质一直不算好,有点虚胖,对身体没什么自信,也不太喜欢锻炼流汗的感觉。以前上大学时跑过步,一周2、3次,每次3000米左右,有时多点,有时少点,看当时感觉而定。开始时一次没有跑那么多,也就是1000多米吧,后来时间长了一点一点加上去的。自己没什么感觉,放假时家人看到说人变得比较结实了。不过当时1000米测验居然轻松过关,自己觉得也挺高兴,因为1000米测验简直就是我的噩梦,不及格 是常有的事。 工作后没了时间,也没了环境,就基本搁下了。工作后有次回学校,劲头上来了就去跑了一次。那已经有2、3年没跑过了,跑了5、6圈,开始觉得比较吃力,到后来就觉得轻松了,还可以继续跑下去。以前没有练过跑步的时候,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人的脑袋有记忆,我觉得人的身体也有记忆。前面医盲先生说,中断的锻炼,还可以捡起来,我想是不是也有这层意思 在里面。后来有一次工作当中撞到了膝盖,当时没什么感觉,也没看医生。但之后运动量大的时候,就觉得膝盖会比较别扭和不舒服。有次和朋友爬山,连续上坡4、5个小时,运动量比较大,下山时就觉得膝盖里面很疼,借助登山杖才勉强下来。后来就不敢做大运动量的活动了。偶尔跑一次步,跑的时间长了膝盖也会觉得怪怪的。这之后基本就不锻炼了,因为不知道有什么好的方法能锻炼腿部(跑步的经历让我发现,锻炼下肢比锻炼上肢更容易锻炼到全身),不会伤膝盖,能在比较小的空间做,运动量够,省钱(:-P),还能有比较好的锻炼效果。可是不锻炼之后,身体状态下降也是很明显。稍稍活动量大一些,就会心跳气喘,活动量很大的话,心跳得非常厉害,直想坐下来,觉得都有点像要得心脏病的感觉。对于这个,自己也很苦恼,因为练也不是,不练也不是,左右为难嘛。某次上网,偶然逛到这里,发现医盲先生的帖子,心里不禁一喜,想这“原地不动长跑功”不正是我想要的锻炼方法吗?但我个性天生比较谨慎,属于谋定而后动的类型,自己的身体,自己总是最着紧的嘛,怕练错了反而不好,又听说过膝盖的伤很难恢复的讲法,所以另外又查了不少关于站桩的信息(医盲先生勿怪啊:-))。结果发现,这“原地不动长跑功”,还真是我“众里寻他千百度”要找的方法。对我来说,站马步桩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健身。我没想修道,没想练武,也没想学气功,就只是“原地长跑”而已。小时候,像大多数男孩子一样,这些也都想过甚至练过,大了觉得想那么多干嘛,修道的有越修心眼越小的,练武的有越练越好勇斗狠的,学气功的有越学越五迷三道的,我何必追求那么多,身体好一点就行了嘛。健身方面,自己当然也有些想法,希望通过这种锻炼,能够切实的解决身体上的一些问题或预防潜在的危险。刚才说的膝盖是一个方面,另外大多数象我一样需要伏案工作的人,特别是经常看电脑的,颈椎和腰椎都可能发生问题,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率很高。电脑看多了,脖子容易酸胀,背容易驼,腰弯的幅度很大,长此以往都容易出现这些常见病。虽然现在自己觉得还好,但是年纪越来越大,不采取点措施预防,恐怕以后难以幸免。自己身边就有朋友家人得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时卧床不起,很痛苦,让人心惊。还有,虽然还是光棍一个,但是也总知道,男人腰得好啊,是不是?:-)而这个马步锻炼,看上去都能够满足我的这些要求.有了目的,下面就要讲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兴趣是很重要的东西。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开始时都会对新的东西有兴趣,可是时间久了就不一定能保持。这里面有两方面可说。一方面,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很难避免,需要有那么点毅力坚持,另一方面,也要能从学习当中找乐趣,找新的提高兴趣的点,不要太死板。我以前学过4年的琴,每天1小时。头一年就是学点小曲子,东学一首,西学一首,东学一句,西学一句,曲子弹不完整,只能弹几句连贯的,第2年可以弹点小曲子了,兴趣也上来了。到了第 3年,觉得基本功不够,对手指的控制不够,练音阶的时间就多了很多,到第 4年,每天1小时的练习时间,几乎全部弹音阶,细心体会指下的感觉,别人觉得烦,自己一点不觉得枯燥,至于曲子,顶多也就是想到了弹几句而已,几乎就不翻谱学新曲子了。如果当时坚持学下去,可能就可以更进一步了,只是后来开始工作,为生计不得不到处奔波,就放弃了。我想世上的事情道理都是相通的,练马步也是一样,有了真正的长久坚持下去的兴趣,继续练下去就不会太困难。要是我练琴,一开始就天天弹音阶,我可 能也不会一练就是4年.练习马步的兴趣怎么找呢?我想可以从对于自己身体的好奇和兴趣入手。来这里的人,很多都对中医感兴趣,要学中医四诊,至少一个“望”,一个“切”,一开始都常常是从自己身上开始摸索的。练马步也一样。练习马步的时候身体会有很多反应,多想想,多体会体会,体会体会自己身体的感觉,体会体会医盲先生说的要领,可以慢慢的有兴趣出来。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反应会不一样,会有新的现象出来,这样也就会产生新的兴趣了。我在练习过程当中,曾出现过:大腿面、大腿侧、小腿面、小腿侧、小臂和手背等处有热流经过,某几根手指颤动得厉害,手指发凉,内踝下面靠近脚底板的地方抽筋等各种现象,自己觉得也挺有意思,想想为什么,怎么会这样,就这么想着玩玩,挺好。当然这不是要去追求某种特定的感觉,如果追求某种特定的感觉,我觉得是舍本逐末了。守着个树桩是抓不到兔子的,兔子撞到树桩上那是万中无一。上面的这些感觉,过几天也都没有了,我不追求,也就不会觉得可惜。前面讲了,我锻炼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健身,练的是肌肉也好,筋骨也好,气也好,血也好,都只是为了身体好一点,仅此而已。所以那些热流、颤动、凉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自己想着玩玩就好,浅尝辄止,我也不寻根究 底了.关于时间。医盲先生提供的每天至少半小时,每天每次增加5秒的方法是比较严格的要求,绝对有好处,但是练习者也不要太拘泥了。每天身体状况不同,站的时间有多有少,不必因为今天站的时间不如昨天忧心忡忡,只要保持兴趣,想着站一天就有一天的好处就好了。对于我这样体质比较弱的人来说,马步的确是比较辛苦的姿势,起初练习时到40秒就已经受不住了,现在想起来,觉得这是正常的必经的阶段。现在基本上3分多钟,最多也可以站到 4分多钟了。所以各位刚开始练的,像我一样身体不强壮的,不要灰心。站40秒有站40秒的好处,没有这 40秒,就不会有1分钟。医盲先生有句话,叫“少吃多餐”,我觉得很有启发。练习的时候得自己把握运动量,不必老是去想是不是用尽全力了。每个人对于痛苦的忍受力不同,有些人非常怕疼,有些人则比较不敏感。据说其实男人比女人怕疼,疼痛是有级别的,女人分娩的疼痛程度,大多数男人都受不了。以前体育课曾经被训练到差点哭爹叫娘,第2天无法下楼的地步。到那个地步,我想真是尽了力了,但是现在练习马步,我觉得不用练到那种程度才算数,一方面,总不可能练到那种程度第2天不上班在家休息吧,另一方面,辛苦点是要的,但是健身毕竟不是遭罪,老是太辛苦,时间长了,可能兴趣消磨得太厉害,就再不想练了,那样的话反而得不偿失了。我自己总结了几个停下来的标准。1.像我这样初练的,时间长了,身体动作难免会变形,比如身体可能会下沉,会前倾
[ 本帖最后由 疼爱妈妈 于
17:01 编辑 ]
早睡早起,清淡饮食,适量运动,平和心态,是我们应该终身坚持的健康生活习惯!
,这时候尽量保持身体正直的姿态,如果无法保持身体正直的姿态,或者感觉下沉到臀部快要低于膝盖了,就停下。2.我的双腿会发抖,从开始发抖起,自己定一个时间。我以前基本是抖10几秒停下,现在基本是抖半分多钟停下。3.另外,当我觉得不用力憋气死撑就站不住的时候,也就停下了。说了这么些,看起来很多,其实并没有多少内容。有一条简单的标准就是,看看是否还能不用
手扶膝盖的站起来。上面这些停下的标准,达到任意一个的话,不手扶膝盖是站不起来的,即便站起来,膝盖不直的话,通常也还会再抖 10几秒钟样子,呵呵。我的增加时间的方法是这样的。刚开始练习时,每天每次不到1分钟,练习5,6次,总共也只
有5分钟样子,后来每次时间慢慢增加,每天的次数也慢慢增加,于是总的时间也慢慢增加。 再后来就给自己定了 1天练习1小时(包括每两次之间的休息时间)的计划。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也都抽不出太多的时间来练习,定一个时间,一方面督促自己,一方面也有希望在这 1小时里,休息时间越来越少,练习时间越来越多的用意。后来在这1小时里,慢慢增加到7、8次,每次1、2分钟,这样练习时间就有 10多分钟了。现在则是10次或更多,每次基本上至少 3分钟,那么1小时的练习时间,其中在马步状态的就达到30分钟以上了。虽然我的方法比较慢,不能达到医盲先生所说的百日筑基,但我想也没有白练。筑基不筑基,我也先不管,谁让我这是“原地长跑”呢,就当长跑练吧,呵呵。近一段时间练习,会把每天练习的次数和时间记下来,一方面对锻炼的时间,自己心里可以有个数,另一方面,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也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和兴趣。当然,并不是每天都会有进步的,那样的话,也不要灰心丧气,就用“少吃多餐”的原则,增加练习次数,尽量保证总的时间不变就好。前些天不知为何,每次的时间倒退很多,几乎只有原来的一半,站的时间长了膝盖原来撞到过的地方也有些怪怪的感觉,我也没管,尽量保持姿势,尽量保证总时间不变,这几天就又回升了。医盲先生定下的练习时间至少半小时,我觉得很关键。练习时间不到一定的时候,有些东西体会不到的。比如每次的练习时间,并不是一定会比上一次短。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现 在通常第 3次左右,时间最短,之后时间反而更长。目前记录的最高成绩4分半钟,是某天练习的第8次。基本上,前3-4次,感觉心跳气喘都比较重,头面发热,肌肉的用力感也比较突出,之后的几次,这些现象反而不明显。有时候感觉腿上肌肉很硬,直觉感到蹲下去根本支持不了多久,连1分钟恐怕也撑不到,但是蹲下去之后却感觉好像很稳当,肌肉没用多大的力气似的。量变到质变,这个道理我深信不疑。以前练琴时,有一位学琴的,兴趣大得不得了,为学琴辞了工作,每天练习10小时以上,这样只一年,远远超过了我这样学了几年的,只一年竟达到了可以上台表演的程度。这里面天分兴趣固然重要,下的这些苦功也非常人所及。也正是 因为这样,才能有那样的成绩。关于呼吸。自我感觉练习时用鼻子呼吸感觉比较好,能不用嘴就不要用嘴。站完起身,也不要因为累而大口大口喘气。在休息时更要保证用鼻子呼吸。张嘴呼吸,总有那么一种泄气的感觉。关于杂念。起初蹲的时候,身体比较轻松,比较容易东想西想,特别是很多脑力工作者,脑子里不想事情空空荡荡的,觉得不习惯。我也是这样。现在我的处理方法是,想就想吧,不要想太多陷进去了就行,反正等到腿抖的时候,也就什么都想不了了,呵呵。&&练习时间长了,可能会比较口渴,特别是夏天,这时候不要喝冷水,要喝也要喝热水,喝冷水觉得一路凉到胃里,并不舒服。我自己现在索性尽量不喝水,有口渴的感觉的话,在两次之间的休息时(就是医盲先生所说,两手放丹田处走动走动,我有时会做点提膝的动作,就是高抬腿,主要想活动活动膝关节,膝盖提上来的时候有时候脊柱会有一声轻响似的,挺奇怪),舌头轻轻抵着上腭(医盲先生也提过的),这样口里会有水,而且真的是有点甜味的哎,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呵呵。实在不行了,才用热水润润嘴巴。其实虽然出汗多,但人也不是那么容易脱水的,身体会参与调节,最后只是出汗多时小便会少一点而已。站马步时就不想着舌抵上腭了,保持自然状态,因为特别到后来,腿抖的时候,很容易发僵硬顶。关于膝盖。我在网上查的结果,马步是不会伤膝盖的,有些运动员膝盖受伤,教练就指导他用马步来保持腿部力量,当然其中有一个关键就是膝盖不要过脚尖。但是开始时是不容易做到的,做到了身体也很可能已经变形了,我不知道现在我能不能做得好,但是感觉是在向那个方向靠拢,我想这还是得练过才能练出来吧。有时候膝盖觉得有点吃力,我就动一下意,让小腿有一个垂直于地面的意思,膝盖上的压力就立刻会减轻。人不是豆腐渣,如果不是长年累月膝盖过脚尖的扎马步
[ 本帖最后由 疼爱妈妈 于
17:07 编辑 ]
远离色情,自强自立,谋千秋万代之福祉,做有益家国之志士!
,我想是不会真的伤膝盖的.关于手的姿势。原来我是双掌平推,后来慢慢变成手臂弯曲了,肘弯下去了。现在手臂还是弯的,双掌向前半推不推的样子,有时腿颤得厉害的时候,还会不由自主变成双掌相对。现在手臂的姿势,不好描述,我没有相机,有相机也没人给我拍,呵呵。就这么说吧,基本上相当于一个“拍蚊子”的姿势。我也不知道对不对,不过也不想想那么多了。有些细节的东西,真正练的话,没老师亲自指导我想也真是不行的,但我反正只是“跑步”么,想那么多干吗,呵呵。关于腿部姿势。我现在没有做到大腿水平,大腿水平了感觉臀部就在膝盖下了,不习惯,也不太舒服。目前基本上大腿和小腿角度在 90-100度左右吧。我觉得其实大腿和小腿之间角度定了,大腿面跟水平面的角度也就差不多定了,因为膝盖总是在脚尖后一点点的位置么。所以这个就不去想太多了。关于身体姿势。现在是先站好脚的位置,然后调整上半身。上半身调整时先调好头部的姿势,下颌微收,也就是颈部比较放松,再松松肩膀,抖一抖,两臂往两边开一开,再把手抬起来,抬到比较合适的位置,觉得比较舒服了,再直直的蹲下去,上身的姿势,就这样不变。现在至少这样两分钟之内,这姿势不太会变的。如果中途感觉紧张,就有个放松的想法,身体就会调节的.关于腿部受力。我以前以为,马步,就是靠大腿面上的肌肉拉着,觉得就这样靠肌肉拉着才能撑多久啊,所以对自己并没什么信心,想着能撑2分钟就谢天谢地了。现在看来,马步的腿部受力情况复杂得多,因为我自己膝盖窝靠里侧(不是膝盖窝正中,内侧),也就是在大腿后面,也会有发胀的感觉,似乎不仅大腿面上有力拉着,大腿后也有力撑着。不然那里如果不受力的话怎么会发胀呢?看来这不仅是个力气活,还是个技术活。呵呵。传统的方法,正像医盲先生说的,有很多道理在里面。比如以前我练过十指撑地的铁牛耕地的姿势(那是看一个叫“鹰爪铁布衫”的电影看的,我想看过的很多人都能想起来那两个鸡蛋的,呵呵),那时候不懂,练了一阵觉得这还不如俯卧撑长力气,就放弃了,后来才明白,铁牛耕地练肩练腰,比俯卧撑的学问可大多了。练习到腿硬梆梆的时候,不必等到肌肉松软再蹲下一次,不然时间会耗很久的:-)。而且腿硬梆梆的,你觉得不可能坚持的时候,这时候蹲下去,反而可能会有一种蹲的很扎实的感觉,肌肉似乎没有用很大的力。有了这种感觉,通常蹲的时间反而会比较长,而且这样也会给人信心,因为肌肉硬梆快没力的样子居然也能蹲那么长时间么,呵呵。开始时,这种“扎实”的感觉是时有时无的,觉得姿态不稳,重心总是掌握不好。现在我自己,自从上次退步再进步之后,通常蹲下去2分钟之内,都能有这种“扎实”的感觉,蹲着也挺舒服。后头当然越来越难受,腿颤了么,就是硬不去想也不行。但是那开始的2分钟,有时甚至是不知不觉的3分钟,感觉的确很好.初时练习,两腿左右抖动很厉害,肉眼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现在感觉两腿颤动,幅度小了很多,肉眼看不是很明显。现在比较明显的感觉是到后来,腿里面的肉不停的收紧-放松-收紧-放松,频率很高,连带脚趾抓地-松开-抓地-松开。我现在的方法是稍加些意念,让脚趾有个轻轻抓地的意思,似乎可以改善这种颤动。不知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还请医盲先生和懂行的先生指点。而且现在的颤动,右腿比左腿厉害得多,感觉很强烈,我还不清楚是不是我蹲得有点偏。自己感觉并没有偏,不过感觉有时候也不一定准。姿势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蹲下去觉得不舒服,我觉得还是调整一下再蹲比较好,不要硬耗时间。我是穿拖鞋练的,有时候穿鞋穿得不够实,就会觉得不舒服,以前碰到这种情况是硬抗,可是不舒服的感觉越来越大,现在索性起身,调整一下再蹲,觉得还是这样比较自然。其实我感觉最好是穿布鞋来站桩。站桩出汗很多,布鞋比较吸汗,人容易站稳,拖鞋通常都是塑料的,汗流到脚上,容易打滑。不过现在天气还比较热,还是等天气凉了,能站的时间比较长了没工夫擦汗的时候再换鞋吧。在站的过程中,姿势也是可以调整的,不用很死心眼的蹲下去就变成铁板一块了。比如像前面讲的,膝盖觉得吃力,那么加一个小腿垂直地面的意思,膝盖马上就会舒服很多。觉得哪个地方紧张,就稍稍动一点点,或者有那么一点动的意思,那个地方也会比较舒服一些。在保持身体正直,姿态正确的前提下,不用太拘谨了。身边有师傅,那很幸运,可以帮着调整,可是如果没有师傅,那就只能自己来,这时候,就得要问问自己身体的感觉,做一些微调,体会体会。站的时间长固然重要,但是身体的感觉也很关键。以前站的时侯,觉得人的腿上前面比较吃力,包括大腿面,膝盖等处,现在站的时侯,有意识的调整调整,就有大腿后也有力的感觉,膝盖也不会觉得有很大的负重。不过调整也不能太多,觉得稳了就好,不要老是动来动去。内外兼修先生说打拳是动桩,当然是完全正确的,不过那是高级阶段。我说的此动不是彼动,这种动,这种调整,只是让马步站得稳一些,时间长一些。再说了,即便有心练武,马步5分钟都撑不下来,还打什么拳啊,是不是?另外,健身是多方面的,饮食起居都是,光靠锻炼我觉得是不行的,至少得保证营养保证睡眠啊。所以我想,有些东西不用太拘泥。比如工作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那还是先补觉吧,等空下来的时候再锻炼。听说有牛人站桩站到睡着,反正我是从没想过能做到,我也从没希望要做到,以前连 5分钟都觉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对于我来说,哪天能站 10分钟就已经可以小庆祝一下了,呵呵。再比如今天休息天,除了家务杂事,也只有一两个小时的空闲,要么锻炼锻炼,要么带老婆孩子出去走走玩玩,要是我呢,就还是带老婆孩子出去玩玩。坚持锻炼很重要,但是其它的事情也很重要啊,更何况是享受天伦之乐呢?既是健身,那就不必勉强,求取心太重很多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事。当然了,比如今晚有一两个小时的空闲,可以看电视连续剧,也可以锻炼,那我觉得,还是把电视关了吧,放下遥控器,好好锻炼一个小时。健身不只是这半小时1小时里的事。平常的行动坐卧也得用点心。比如现在练过马步,体验了身体正直的感觉,平时工作时,坐姿不正确也会有些体会,至少人会对不舒服的姿势比较敏感,那么这时候,想想医盲先生说的上身放松的要领,调一调身体的姿势,也是有好处的。我想,就这样慢慢的形成正确的坐姿,变成习惯,对颈椎腰椎都是放松,脊椎发病的概率也会降 低。练习者可以看看网上和站桩有关的资料。网上没有专门关于马步的网站(因为这个实在是太基本了嘛,呵呵),但有不错的介绍形意拳的网站(似乎是天津刘快庄宋氏形意,我只知道个名词,有懂行的先生可以给讲讲),介绍入门的松静桩,我看到那个网站的时间不长,也没打算练那个,但感觉那里的氛围比较踏实,交流气氛也很好。据我不多的了解,形意拳里桩功是很重要的功课,而且很多人都在网站上写了练功日记。他人的经验有时候很有参考借鉴的价值,特别上半身的放松,似乎要领都是大同小异,有兴趣的也可以学习参考。这里就不多说了,免得有广告的嫌疑,各位上网一查便知。至于我自己,就还是“原地不动长跑”就好了,呵呵。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要请教医盲先生。有一次站得比较舒服的时候被电话吵到,有一点不舒服的受惊的感觉。我想现在这还不是什么问题,毕竟时间还短,但如果以后时间真的比较长,比较在“状态”了,受惊的话,是否需要用先生所讲过的静坐受惊收功的方法来调整一下?先生要是觉得这个问题不适合现在讲,还是以后再说比较好,也不要紧,直接说就可以了.我不是个特别能吃苦的人,练马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怕苦就不练了,不过我想,只要时间条件允许,那还是会尽可能坚持下去的。以前长跑也坚持了几年,没道理这个“原地长跑”不能坚持。即便马步运动量比跑步小,只有十分之一,那每天站30分钟,相当于跑3分钟,也等于跑了 800米了。这样一想,觉得也挺好。呵呵。一不小心,这点东西写了整整一天。虽然写得比较累了,但如果能给想开始练习的人或者初学者增加点兴趣和信心,或者能多一个人对此有兴趣,我会很高兴。如果这些都做不到,那就算我练习马步一个多月的学习笔记吧,留个脚印。呵呵。另外上面提到的一些问题,还希望能够得到医盲先生的解答。这里先谢过了,免得等下道谢的帖子还要占一楼。& &
答:先生是有心人。只对锻炼中惊功的问题简单答复:可用静坐受惊收功的方法来调整。早用早熟练,现在惊的不很也有必要,今后锻炼心更静后,惊功后熟练应用恢复的就快。另外,这个方法还有自我防护的作用,当你经过锻炼体感敏感后,遇到不好的环境场所人物,都可以用。
[ 本帖最后由 疼爱妈妈 于
17:19 编辑 ]
一个人来到世上并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
问:近段时间以来(大约2-3个月),遗漏较多,往往是练习感觉渐入佳境,不期而有遗漏,甚为烦扰.大致如此:大约8-10天就要来一次,规律性较强.既使不断自我警戒,仍是防不胜防.且时有连续遗漏(有时为一夜而两次,有时为隔日来一次).自已感觉自练马步桩以来,欲念渐次而少,而梦中遗漏却是不减反增,甚为不解.试思古人,行走江湖,路遇歹人不可而期,如无法而控遗漏,岂不易危?先生教人:有欲望时,可以加练.欲望即清醒时尚可以意控之,梦中却如何控制?先生前贴也提到:防遗杜漏,传统有法.只是难传难练.虽如此,先生可否指明一二?
答:若是年轻体健,周期性满而自溢应该是正常现象,经过锻炼欲念减少是效果,遗漏增多也应该是效果,只需稍加坚固锻炼,就可节流养身。若是素来体弱,就要考虑相火妄行精关不固的可能性了。欲望强烈时,加大运动量是一种转移,饮食清淡也是一种调剂。专门的方法锻炼精关,也是一种辅助,比如贴墙下蹲,踮足提气,摩肾击鼓、提档兜擦,乃至站桩按硗等方法,锻炼到一定程度都能强肾锁关,但都不是彻底之法。前面有说,彻底之法唯有道家和佛家,但是非世俗之人所愿所能行。简单披露:道家传统内丹术之筑基功,有活子采练之法,经过采练,精管中的精会逐渐变稠变硬,而至不泻。继而因此不漏所蓄精气能量充沛,行冲关之法。但此法最宜耳提面命,也只有出世之人适合练习。另外,梦中是习气延续,所以日常多警醒,习惯成自然,梦里自然慢慢也会提神控制。要是有缘得相关内功心法,有修梦专法,但须在其他基础功法基础上修炼,且犹须师傅带领,这里提起,只是说明有此方法。另外,有些门派的静坐之功,到一定程度(若得法修行,不越半年),睡而不眛,夜照朗朗,自然可以在夜半发动时,起座对治,敲竹唤龟,逆养先天。如道 家张伯端派。 房事和自遗后都可锻炼,但犹忌生冷当风,能加练摩腹,效果更好。
问:再问医盲先生,如果正在用瘢痕艾灸,可以站马步桩吗?有点痛苦啊.
答:可以。医盲并不太赞同瘢痕艾灸、破体拔罐之类的健身治病方法。
问:请教:膝盖疼痛的人和中年妇女能练吗?看完后,很受感动。不要管那么多不同的意见,我觉得有些人特别不可理喻。我想请教一些,我老公,膝盖因十年前过度劳累一直不能长时间站立和行走,不能受冷,否则就会疼痛。请问您他能练吗、还有我,快四十了,整天觉得很乏力,能练吗?
答:能练的。只是注意,关节有伤和年龄偏大的,建议从高位桩开始。多高呢?看看关于站桩的秘传帖子,不低于那个原则就可以了。
问:練了1周了,從最開始的不到一分鍾,現在每次能堅持3分鍾左右。。。每天早晚個一次,早晨5分鍾,晚上15分鍾。一般在蹲到第三次,腳底就會很熱,大腿面很熱,麵門很熱,腦門齣汗,心跳加速,感覺渾身都在髮熱。身體都感覺么,昨天晚上有點腰酸痛,今天開始嘴裏有要潰瘍的感覺,這幾天睡眠一直不好,晚上很容易醒來,感覺是半睡半醒。上週六還夢遺一次。我是和通臂勁一起練的,通臂勁現在能到5分鍾左右,但是每次練到時候脖子特別酸。。。。&&請醫盲指點
答:继续------& &休息好也很重要,早睡早起。& &&&
问:我睡眠一直不怎么好,但是這幾天是非常不好,以前夜裏是不會醒的,這幾天夜裏要醒好幾次,翻個身就醒了。。。
答:锻炼,是会兴奋的。锻炼习惯了,自然正常了。如果觉得影响睡眠过大,可不在睡前练习。
问:请教一下医盲,看中医都说秋冬不宜出汗,马步站桩,到了冬天还适合练么?会不会影响人体秋冬的收藏?
答:秋收冬藏,收的是什么藏的是什么?是不宜出汗还是不宜发汗还是不宜暴汗??? 秋冬正是练功时。现在坚持,到冬天能够走上正轨的话,再体会一下练和不练的区别。
问:请问对男性脱发有效果吗?
答:没有刻意的去观察过。但从理论上说,肯定有帮助。
问:打桩俩月,稍有疑惑,有劳医盲先生点拨。首先向医盲先生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示钦佩和感谢,并祝先生健康愉快,修佛有大成。在七月七号看到此帖后,第二天即付诸实施。开始时一次只能站40秒,慢慢的现在能站3分钟多了。初时早晚各抽出半小时来站,每半小时可站三次,这样每天累积处于桩态的时间在十分钟以上。从一个月前开始晚上站桩取消,只在早上抽出半小时,站三次,因为有点进步了,这时三次累积时间也在十分钟以上。从第一次站桩开始,我就觉得要站满半小时,时间上来不及,就给自己定了不少于十分钟的标准。待以后有进步时,再慢慢提高标准。前段时间较热,每次站桩汗流浃背,站完了休息顶多十分钟,就开始冲澡,与医盲所说桩后不能立即冲凉有点违背,有点担心。现在天气转凉,基本不出汗了,这也就不是问题了。最初,穿着拖鞋站。后来觉着有点打滑,干脆赤脚站,看了这里的一些帖子,联想到赤脚站的一些感觉,觉着不太好。现在,弄了两张以前的单人凉席,卷起来,垫在脚下(垫反面,正面会有点凉),既不打滑,又不像地面那么硬梆梆的一点缓冲都没有,觉着挺好的。不知有没有这方面的禁忌?&&
此帖最开始介绍的要领是,两脚分开三脚宽,我理解为三脚(脚长)了,最近刚看到两脚间距应与肩宽相当,才知自己可能理解错误,傻乎乎的站了俩月,呵呵。昨天调整了一下姿势,改成与肩宽相当,站着不太习惯,医盲也说过一个大马桩,我需要调整过来吗?我觉着分开三脚脚长的间距,小腿只能内扣,双脚平行可以做到,小腿垂直难啊!刚用单人凉席时,发现其宽度正好是三脚脚长宽,还以为天赐其便呢?哪里想到是误解了医盲的意思。 医盲说过小腿要竖直,记得看过某个帖子说站桩时如果小腿一直前倾,会对膝盖造成损伤,是这样吗?初练时不合避免这些损伤呢?医盲说初练时尽量先做到左右垂直,我试了一下,如果左右垂直,双脚外侧使力,内侧有点蜷曲,站下来,脚踝处有点异样,这属正常吗?最近半个月,如睡觉稍晚,早上醒来时,会感觉背后(两腰处及之间半圈)有点累的感觉,起来后,慢慢就消失了。如睡得早,感觉不明显,这是否属有些亏虚的现象?以上是我如何站桩以及站桩后的一些感受。如先生有空,烦劳指点一下。谢谢啦!:)
答:脚下不要凉。三脚长宽度,就是俗说大马。不用改成肩宽,那是另外一种练法。小腿垂直的意思是小腿要有往外开的力,这样开始觉得脚外侧着力是正常的。前后垂直的问题前面许多帖子都讨论过,可以看看。若开始太过注意膝盖不超过脚尖,腰部就额外多受力,有时候会引起酸胀。休息好腰就不适减少,那就尽量休息好罗。以前有腰肌劳损吗?
问:请问医盲先生,现在脱发的很多,而且目前中西医对其的治疗效果都不太好,如果脱发似乎就等着掉光的那一天,好多人比较苦恼,本人现在也深受其苦,中医认为肾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好像脱发就与肝肾有关,请先生能问我们指点一个方便的功发可以习练,谢谢!我现在每天都在站桩,第一次能达到6分钟了,总共能练20分钟左右,前段时间有事没练,有点退步了,每次练的时候都是头顶先发热,然后开始出汗,出汗过后,头发就比较硬直,不知道这样对于男性脱发有帮助吗?
答:您可以观察一下是否脱发现象有所缓解。传统锻炼头发的方法,多是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增加手指梳头和敲击头皮的动作,可以试试。
问:我站了一周,明顯食欲增加﹝飢腸咕咕﹞,真怕變成小肥豬,
答:因为逐渐调整消化功能,短期内是会长点肉的.& &
问:怕怕,少吃,忍一忍,行不?想減肥的.........呵呵。&&
答:少吃更刺激消化功能增强。所以靠少吃减肥的,往往稍微多吃一点就立即见肉,实在是肌体处于饥饿状态,不问青红皂白猛吸收。不但会影响健康,还会增加身体的排废负担。靠少吃减肥,得不偿失。锻炼伊始因为消化功能的调整,会多吃多拉,并不见得会长很多肉,经过一段时间锻炼,会使肌体趋于健康态,太瘦的长壮,虚胖的也变结实。如果天生就是大骨架,饿的骨上没肉,也未见得“美丽“。健美,才是真的美。
问:先生好,我练此功后一周左右,感觉屁很多,后来坚持一周左右,现在已趋于正常;最近几日,小生在学习电焊,因蹲的时间比较长,再加上前段时间练马步,所以感觉膝盖处有点疼,不知道还要不要坚持下去?& &
答:屁多是正常,证明在调整肠胃功能。电焊我很了解,长时间蹲着,腿是很难受的。站桩属于锻炼,和劳动是不一样的。劳动的损伤,锻炼应该有恢复作用才是。先确认膝盖痛确是和站桩有关,再考虑是否停练。
[ 本帖最后由 疼爱妈妈 于
17:36 编辑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问:55站桩的时候秒针走的好慢呀.今天第一次练,站了一分零五秒.站到一分钟刚想站起来,想起老师说的每次多站五秒钟,咬牙坚持.....起来觉得小腿好重,膝盖热乎乎的.真的好累,想象不出我能练到30分钟,一想就快晕了.老师,能不能一次一分钟,一天站30次呀?
答:是1-2个小时内站30次一分钟还是24小时呢?&&站,就好。每天站,就能进步。& &
问:我站了12天,昨天刚站完1组,就流鼻血了,我还同时吃附子理中和桂附地黄丸,不知道是站的还是药吃的?
答:关于鼻血,前面有讲。 是素来表虚,还是升发太过,还是驱邪散寒,还是功药互激,需要斟酌。桂附地黄一般不在夏秋服用,不妨去咨询医师,看看是否合适。
问:关于女性能否站马步的问题最近帮一些朋友(有男有女)找一些合适的锻炼方法,马步健身法当然也在考虑之列。因为有人提到女性不能站马步,所以关于这一点,颇花了一些时间研究。自己练习,虽然也小心从事,但毕竟自己事自己知,若有问题也可以马上停,而要推荐给别人,那就还得花更多的时间看更多的资料,确认是否安全,否则若出了岔子,那就是好心办坏事,而且也对不起朋友的信 任了。说研究其实就是在网上查资料,当然花的时间比较多,看得也比较多,因为要对他人负责,不能马马虎虎。另外还有一些自己的推理和看法。下面列出的一些资料供有心练习马步的女性朋友参考,省些查找的工夫。如果是我自己的推断,我会说清楚,否则就是有据可查的东西,要验证的朋友尽管上网搜索。我的结论是,医盲先生的马步健身法,女性可以练习。理由如下:1.女武术队员一样要练习马步。2.马步是中国女排训练的准备活动之一,不过时间较短。中国女排的赵蕊蕊,膝盖有伤不能参加训练,教练陈忠和就让她在场边站马步看他人训练来着,所以她站的时间比其他人长。3.电影“霹雳娇娃”(Charlie’sAngel)三位女主演为拍片集训时,她们的指导老师就让她们站马步加强腿部力量。后来LucyLiu(刘玉玲)和DrewBarrymore 可以站到5分钟,CameronDiaz 比较刻苦,可以站到8分钟。4.上面说到的指导教师是中国人,名叫陈虎,出过一本书,书中谈到跟随陆锦川先生学太极的经过,30分钟马步是入门功夫。书中还提到师姐帮他调桩,可见男女并无分别(此处是我的推断)。5.网上搜索的结果,见到有老人不宜站马步的说法,没有见到女性不宜站马步的说法。最多说姿势不好看,或者腿上会比较多肌肉。而这两点实在不是“女性不宜站马步”的有说服力的理由。 6.网上多的是马步瘦腿马步减肥健身操之类的文章,都是针对女性而言,一查便知。7.其实骑手骑马也是马步姿势。慢慢走的时候就坐在马鞍上也没什么大碍,可是要快马加鞭的时候臀部就非离开马鞍不可,而臀部离开了马鞍,其实也就是个马步的姿势。要是女人不能练马步,那在马背上长起来的蒙古族姑娘们就没法活了,呵呵。根据上面这些资料,我的结论是:女性练习马步健身法,是没什么问题的。要注意的倒是不要自作主张加什么意守丹田之类的东西,就当跑步练就好。医盲先生其实很谨慎,“可说”和“不可说”的界限分得很清。“不要意守丹田”这一点医盲先生就没提,但是在后面的跟帖里有人提到,这里就再拿出来说一下。女子不要意守下丹田,这一点我在很多地方都看到过,医盲先生、逸湘先生也都提到过,所以还是不要没事找事冒这个险比较好,安全第一么。而且,老实说,像我这样体质一般的初学者,这个马步一摆,一会儿腿就抖得跟筛子似的,想意守丹田都难,呵呵。有趣的是,我费了好大的劲花时间查资料,得出“女性也可以练习马步健身法”这个结论之后,推荐给几位女性朋友,却没人想练,都说站不了,所以到头来白辛苦一场,呵呵。可见什么事情都得讲个缘分啊。练不了就练不了吧,咱也甭一条道走到黑,马步练不了就给朋友推荐了中里巴人的“金鸡独立”,这个倒是接受度比较高,呵呵。顺便说说自己的进度。目前总时间(包括中间休息)仍在1小时左右。每次时间4分钟左右,最高记录 6分半。仍然是前3-4次时间短,后来几次反而时间长。总时间之内,马步状态超过30分钟,接近、有时甚至超过40分钟。对于尾闾上卷,提肛,小腹内收,命门后贴有一定的体会。这是前几天站的过程中自发调整出
来的,并未有意识引导和控制。刚开始出现尾巴(比喻啊比喻)向内卷起来的感觉的时候,倒把自己吓了一跳。这种状态下,感觉臀部似乎要掖进两条大腿中间似的,同时人的重心有了变化,似乎在这种状态下,膝盖不过脚尖可以比较轻松的做到。最近到比较吃力的时候右腿抖动比较厉害,而且是前后抖动,很奇特,呵呵。而且腿抖的时候感觉整个身体都在颤,不像以前,腿抖就是腿抖,不会连身上也感觉到震动。站完之后大多是腿发胀,特别是膝盖上面大腿上一圈,感觉腿重重的,但不会有筋疲力尽的感受。这种感觉从开始练就没断过,白天不练的时候也有。可能这些年运动太少了吧。这几天站的时间虽然长,但这种感觉在慢慢消退了,我想是身体开始适应运动量了吧。不过有几次练完的感觉很奇妙。站完之后虽然也是累了再起身,但是腿却没有酸胀的感觉,觉得腿很轻,但又
不是轻飘飘的那种轻,怎么说呢,就好像对自己的腿更能够控制了,而且感觉整条腿泡在温水里似的,但是这温温的感觉又不是从外面来的,而是在腿里面生出来的,所以很舒服。不过这只出现过两三次。最近注意到前 3-4次站,1分钟呼吸15-16次。后面几次1分钟呼吸基本在12次左右。我是数息练习的,支持不住才看表。以前觉得按呼吸掐时间一掐一个准,最近老觉得掐不准时间,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后面几次呼吸变深长了,要不是因为老掐不准时间自己还不知不觉。身体状况变化没怎么注意,因为吃喝拉撒睡一向都还算正常:-P,最近也没干什么重活,无从检验和对比。倒是心跳从锻炼之前的 1分钟80多次降到现在的70次左右。挺好。我是从最初的一次1分钟不到,练到现在一次能站4,5分钟,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以前从来没想过,以为我这样体质比较弱的是不可能站这么长时间的,可是现在居然也达到了,而且自我感觉应该还能再进步。我不是个很能吃苦的人,超越自我极限这种事一向没多少意志和毅力,所以锻炼不算很刻苦。可是就算这样,也有进步了。所以有心练习的朋友,不要灰心气馁,也不用怀疑自己的能力,就来“原地长跑”吧,呵呵。另外多谢医盲先生上次的提点,目前已有一次受惊收功,不过还不熟练,有点手忙脚乱:-P,我想反正慢慢练好了,熟能生巧么,呵呵。还有一个问题请教医盲先生。有时候感觉这个卷尾巴卷得比较厉害,有点发紧,臀部都快挤到两腿中间似的(不过这只是感受,自己看了看,其实还有距离的),虽然没什么不舒服,甚至感觉到还是那样站得比较轻松,但是总感觉有点怪怪的,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过这种感受。那么这时候是该有意识的控制一下呢,还是不去理会就好?&&还是和上次一样,先谢过先生了,免得等下还要多占一楼。
答:医盲有个跟帖里提到过,尾闾如摆。也就是像个钟锤一样下垂,这里就不要摆了:)太过内翻,实际上是人体自然减轻腰腿部压力自然表现,深里说,是任督二脉气流不均衡的表现。稍微用意控制一下内扣的姿势吧。&&也就是说,屁股不向后翘,也不要向内扣。中正就好。
问:小女子平日总是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请教医盲:如果只练一种,站桩、通臂劲、摇肩,选哪个好呢?
答:看看医盲帖子的题目:快速健身,当然是马步,中途休息时穿插摇摇肩,也不错。
问:医盲师父好。好久没来这里了。前些天感冒了,是中午睡觉吹风了。所以就没有坚持锻炼。现在还没有彻底好,头还有点不舒服。昨天晚上站了两次,感到头部有充血的感觉,就停下了。可能是感冒的原因吧。现在站完后立刻感到饥肠辘辘,上周没感冒前晚上11点实在饿的不行,煮了一碗面条吃了才睡的。 等感冒彻底好了再继续吧。
答:关于感冒后能否练马步,过去曾和一些人讨论过,医盲是支持感冒后可以锻炼的,尤其是年轻人。
问:不好意思,又来叨扰了,呵呵。“尾闾如摆”记得看到过,可是那时没看明白,不知道该往前摆还是往后摆,就先蹲再说& &&&*^_^*。原来是说像铅锤一样垂下去啊。尾巴已经着意控制了一下。另外还发现尾巴卷起来的时候再往下扎下去一点就不会卷了。这几天发现另一个问题。马步扎下去的时候左小腿外侧有一根筋有非常明显的牵拉酸胀感,扎得越低感觉越明显,一直连到左足外缘直到小趾。左足外缘到小趾似乎都被这根筋牵拉着,感觉发紧发胀,有点类似于碰到麻筋或抽筋时候的感受,不过以酸胀感为主。这根筋的路线似乎是这样的:从膝盖下后方的小腿外侧的那个骨头突起(已查过解剖书,应是腓骨头突起)的后下方开始(此处酸胀感明显),往下(这一段感觉不明显),从外踝的后方到足底(此处酸胀感明显),沿着足外缘往前到小趾。另外小趾和左足底外侧有木木的和胀胀的感觉,按上去觉得麻麻的(类似于血液流通不畅时的发麻的感觉,不过没有那么厉害),奇怪的是不练的时候也有这感觉。右腿没有这种感觉。自己看了一下姿势,没有发现站偏。这现象已有4、5天样子。一开始没去管,想说不定过几天就好了,但这几天一直这样。虽然不影响生活和练习,但因为感觉相当明显,而且不练的时候小趾和左足底外侧也发木发胀,所以想请教先生看看是否是正常现象,是否需要调整。
答:您说的情况,不是共性的,那么应当是个体原因。两个方面,一是在练功姿势和放松上找找原因,如果排除这个因素,就要考虑是否原有经脉阻滞(可以考虑先到医院检查一下),建议若没有影响起居的情况下,坚持锻炼,以观察逐病情况。
问:医盲先生,我今年 25,站了大概有15天把。因为每次比较平,很累,一般蹲2分多就撑不住了,腿直抖,练3-4组,累计时间才10分多点,而且第2天会腿很累,只能做 2-3组了。我是每天+10秒的,是不是有点多?还是初学最好蹲高点,1次能蹲5分的?这样总体可以到30分。给我个好的建议!
答:25岁的年轻人,最好从低庄开始吧。
问:还想请问一下,医盲先生,从最有利于健身的角度出发,一天当中什么时候练习站桩最合适了?还有您教的按摩腰部的方法,也是一天当中什么时候练习最合适了?谢谢了。我想每天早上练习站桩,然后临睡前按摩腰部。
答:刚开始为求进步,早晚都练当然不错。可根据个人的在身体特点和工作情况把握。比如早上练功效果好,但是消耗大了如果影响白天的工作生活就不好了,那么晚上锻炼后经过一晚的休息,就不会影响第二天的起居。有些人晚上练功兴奋了晚上睡不着(其实锻炼一段时间就会适应),那么就避开睡觉前锻炼。所以说并无一定之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本帖最后由 疼爱妈妈 于
17:47 编辑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志士弘毅,任重道远!
问:精神病患者不要练。为什么??!!!!不知道原因,请解答。& && && &&&
答:万一气机发动或出现异常,或会影响到情志,加重病情。精神病患者自制能力不足,弊大于利。
问:“万一气机发动,或出现异常,或会影响到情志,加重病情。精神病患者自制能力不足,弊大于利。”问题:1、如果是治愈的呢,可以练吗?(意思是已经出院,能够正常工作、学习.患精神病的原因是伤精和情志失调)2、如果确实不能练此功法,那么有什么合适的功法?请赐教。
答:能够得精神病,就说明心理素质偏于敏感或偏执。这样的人如果能够正确看待练功中的反应,其实练功效果较一般人快。所以关键是: 1.能够正确看待练功中的反应。这需要有相关知识和信赖的老师指导。 2.发现有自己不能控制的趋势时,及时停练调理并学习相关知识。之所以强调精神病患者不宜练,是因为网络教功,不能及时指导,或有不虞。若能有老师实际指导,精神稳定的情况下,医盲建议在学习好原理的基础上练功。
问:还问一下医盲先生,站桩过程中的出汗是身体虚的一种表现吗?另外,要达到怎样的程度,指一次性的站桩中途不休息,到多长时间,对身体的锻炼 可以起到最好的效果? 还有站桩对身体的作用机理是什么了。谢谢了。
答:刚开始锻炼,出汗多是正常的。没有经过传统方法锻炼的人,有点表虚也是正常的。一般每次锻炼最好超过半个小时,因为按照中医理论,人体气血大致28分钟左右一个循环周期。站桩的机理就太复杂了,近代章乃器、胡耀贞、关永年、王安平等等很多大家都有过相关论述,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看看。& &&&& && &&&
问:站累时口中会生出很多唾液怎么办?& &
答:鼓漱分次吞下。
问:谢谢您的回复,但是仍然有疑惑,望不吝赐教: 1、“建议在学习好原理的基础上练功”:您说的原理是什么呢?哪里能找到? 2、“这样的人如果能够正确看待练功中的反应,其实练功效果较一般人快。”:练功中的反应是指什么呢?如何正确的看待呢?&&答:当然是传统的中医和修炼理论。能用现代理论阐述清楚的,当然更好。& &传统理论,就包括【练功中的反应】相关内容。
问:我现在练八段锦,请楼主帮我参谋一下:我是先练一遍八段锦后接着站桩,还是先站桩再接着练八段锦好呢?
答:都无妨。只是马步后呼吸平稳了再练。& &&&& && &&&
问:医肓先生,国庆快乐,我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我练八段锦有两个月了,每天练八段锦之前会按八段锦开式(即脚掌与肩同宽)站高桩半小时,也有过几天的反应就是肠鸣放屁,但总觉强度不够。前几天看到你的帖子之后,试了一下马步站桩,只坚持了三四分钟就不行了,后来我试一下扎大马步开始时扎高一点,以大腿内外侧酸麻能忍受为度,然后慢慢一点点向下压,到最后就尽所能地压到最低,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这样整个过程可以达到三十分钟,而这三十分钟中始终保持大腿内外侧酸麻,待放松至呼吸平稳了再练一遍八段锦,我觉得这种方法是在每一次训练中从高到低的渐进过程,从中慢慢体会强度的变化,克服了一次扎到位的痛苦和枯 燥感觉。不知先生对我这样的方式有何意见,能否坚持这种方法,请指教!!
答:我认为可以。您还可以直接用八段锦的开式,把桩步慢慢降低试试。两脚肩宽大腿蹲平,也是一种桩法,只是开胯的作用要小点。&&
问:用八段锦的开式把桩步慢慢降低的方法试过,因全身重量都集中在脚上,两脚不站宽一点的话,要做到大腿蹲平比大马步还难,而且难控制平衡,个人认为,两脚肩宽的桩式原本就只要求双膝微屈,要大腿蹲平还得用大马步
答:不尽然,这要根据传承和练功目的而定。比如广西有覃氏一门,就是练习肩宽低马。
问:医盲先生,生命自救功站桩要求提肛收腹,说是这样能便于发动气机,真是这样的吗?
答:一个功法,要全面的来判定,单凭此一点,很难说明问题。也就是说,一个功法,也许在某一点可能有偏颇,但是他有其他配套的其他方法来纠正或中和。就比如毒药,经过炮制配伍,也能治病一样。单从站庄来说,提肛应配合实腹。
问:提肛应配合实腹,同提肛收腹是一回事吗?若站的时候提肛收腹那不是没法放松了?
答:若是提肛收腹,那么下一步必然有松肛松腹的动作,保持提肛收腹的动作必然造成紧张。这是其一。若是强用类似逆腹式呼吸的方法,吸气时提肛收腹,呼气时松肛松腹,那么需要注意的是:本来我们锻炼就比较难放松,这样好像是一紧一松,实际上还是紧多松少,操作的结果往往会容易引起“上火”之类的症状如便秘、口舌生疮等。除非整套功法中还有强化放松的部分来抵消。& &这也是一般初学练功者不适宜使用类逆腹式呼吸功法的原因之一。另外,用收缩腹部使肌肉内脏产生运动摩擦而发热,认为这就是气感,也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或者说这是一种倒因为果的错误思维方式所造成的。因为得气有热感,那么我就认为制造热感以为是得气,这其实是很好笑的。不可否认经过内脏及肌肉运动摩擦,会对身体带来良好的影响,但是这并不等于传统所谓的得气。简单引用一句古语,供大家参考琢磨: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说到这里,大家也可以琢磨一下,那种意念运行周天有感觉(是不是只是肌体敏感到被意念查知了?),感觉有热感沿脊背上升了(您长跑一会体会一下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等等所谓的周天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周天了?我把手放松捏紧再放松再捏紧的多来几下,然后放松体会,是不是手掌发热了?那么是手掌得气了吗?气,应该还是气,只是此气非彼气。深思之。
问:大家都坚持这么久了,有没有体会到热气从小腹生起? 正准备谈谈自已的体会,不想有人提起。1.在站的过程中没有体会到小腹发热,可能是腿部一直很紧张吧。但是手上却经常会有热感,有时能感觉到热感从手心开始向胳膊漫散。总体来说不确定,我想就随他去吧。2. 我是每天早上站(大概早上6点-7点),然后吃早饭上班。这一段时间(大约10天左右吧)经常在早上十点到十一点期间(中饭前)胸腹间有热感,一阵一阵的。想必和锻练有关 系。前两天病毒性感冒(眼泪一直不断,一把鼻涕一把泪两天)就没这感觉了,马上一好转这种感觉又有了。3. 某一天站时甚为难受,就早早收场,结果第二天就轻松突破了10分钟。从8分钟到10分钟,我站了很长时间,但从 10分钟到15分钟,轻松就突破了。医盲先生开篇即言之凿凿啊!由此信也。& &
答:一般热先起于腰骶而升于背。待能放松腹部了,才会慢慢体会到小腹的感受。& &&&
问:医盲先生,我的嘴角烂了,和站桩有没有关系了?另外,我今天起床后站了约七分钟多一点,早上看书的时候,看着看着,就瞌睡来了,只好上床小睡了一会儿,是不是平时身体太虚了。还是太容易出汗了,站桩时是的,在平时生活中,稍一运动下,就容易出汗,且身上爱出油,我想这和伤精有很大关系吧。但不知站桩是否真的适合我,感觉站桩的运动量蛮大的,过程中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我担心是不是会损耗阳气 了。我现在可以不间断站七分钟了,继续努力。
答:若是患得患失,什么锻炼都是有问题的。怎样是耗散阳气?若还相信站庄的功效,不妨只管站去。
问:我站桩也才一两个月,还在不断的调整中,坚持每天以大马步从高到低站上30分钟再打一遍八段锦,最大的变化就是原来弯腰双手只能到膝盖到现在双手可以摸到脚面,即身体的柔韧 性提高了,因为强直性脊柱性就是慢慢强直了,不曾想还能弯腰双手摸到脚面,我相当开心,所以一定要坚持,今天吃的苦就是明天的资本。但想请教一下医肓先生:&&1、开胯的作用的什么呢? 2、我的手的动作采用的是八段锦的掌抱腹前,是否可以?
答:气血通畅了,肌肉自然柔软,这种进步就是功效的反映,不要以为非要丹田火烧周天奔流才是功效。1.肩、胯是人体气机外达的两大枢纽,开胯从锻炼身体的角度说是可以使人体气机深层的通畅,从技击的角度说,是整劲透达之必须。&&2.可以。
问:我做了65292,&#?,最长的时候20998?&#?,最短20998?钟,今天早晨站起觉得姿势很舒服,但是随着腿酸逐渐加重,就坚持不住了,如果不是腿酸得严重,这个桩站起还蛮舒服的呢.大腿根接近腹股沟那里很疼别的倒没什么,做了以后觉得精神很好,浑身舒服,就是热哈,要出汗.谢谢医盲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医盲老师介绍那么多的健身方法,每个都很好,但是如果全都练会不会太杂呢?如果多选几个练习,这个时间和顺序怎么安排才合理呢?
答:要是有兴趣全面看看医盲的文章,应该会发现并非毫无规律。
[ 本帖最后由 疼爱妈妈 于
20:11 编辑 ]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问:还有一个问题,站桩到一定的时候会出现腿酸痛得很尖锐,特别尖锐好象火烧一样的痛,这个时候如果强行忍住继续站的话,会不会伤到肌肉呢?
答:倒还没有此类案例。注意按要领操作,紧中求松吧。
问:站桩大约 15分钟左右,腰椎有点痛,是否姿势不正确?
答:自己检查一下,腰是否顺直。 平时有不适可能不觉得,一锻炼,对自己的感觉注意了,会发现好多“不适“。过去老师经常用浑水动的时候看不见泥沙,静下来,泥沙都看见了这样的例子来形容练功中的感受。
问:刚才站到2分20秒,是现在的最高记录,站到20998?钟的时候就酸痛得不得了拉,我就忍耐多坚持了一会,竟发现,后来酸痛中带温热的感觉其实蛮舒服的,其实还可以多坚持一会,只是从小怕吃苦没耐性,不然也不会体质这么差.现在有个好的开始,一定要坚持把身体强健起来,加油!
答:痛并快乐着。放在这里不知恰当不恰当。
问:我想问一下医盲先生,我站桩一次能坚持 2分半左右,一天累计5分钟上但第二天站的特别痛苦(晚上打了篮球的),而且夜里梦遗了,没有做淫梦我正在与邪淫斗争,戒了40天又犯了。不知道这梦遗是与什么有关还有我这种状况不知道适合不适合站桩望先生解惑
答:拜托,戒邪淫,先把什么是邪淫弄弄清楚。遗精就是犯戒了吗? 锻炼身体,生机自然旺盛,遗精是正常现象。除非你有不遗的功力或境界。
问:我当然知道遗精不是犯戒但关键我是在SY后连续的遗精这个没有问题嘛&&
答:对待SY,也不要畏之如虎,若不是很过分的话,往往心理压力的伤害反而较身体的伤害更重。SY是应该戒掉,这需要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情绪逐步来控制。
问:请问先生,我现在经常蹲马步,从前几天腰不小心扭了,偶尔蹲一下。还有做您所说的摇臂,每次坚持不到五分钟。但最近一段时间(大概有三周了)肩膀疼痛厉害,上班坚持半天就开始肩膀痛,脖子僵硬。不知这样是否坚持做下去。谢谢。 答:先排除有没有用力不当的扭伤拉伤,摇肩讲究在松缓的基础上尽量大幅度,按照要领应该不会有拉伤的。若是没有,就应该考虑陈伤,这种情况应该坚持锻炼,并在锻炼中注意体会放松的要领。当然有时候结石也会引起肩项不适,必要的时去医院检查一下。
问:n年前为健康故,学习过养生益智功。但是太久没有练习,静功、动功还有睡觉那种都忘了。现在又远离了家乡,很难练习师傅了。如果现在重新开始,是练您推荐的这种还是找回以前的呢?我担心我站不了多久,腿就会发抖。
答:都可以。以前练习的只要感觉好,捡回来应该很快。要是以前练习的功法觉得不对路或不喜欢,可以学习新的。目的是要身体好。& &
问:昨天站的时候感觉后腰有点不舒服,可能是站的太低了,而一味要求自己上身挺直,就刻意以的撅屁股,以至于后腰有点酸的感觉。今天站的高了一些,大腿上面与水平有 30度角度。今天的感觉很明显。由于本人比较胖,站的时间不如别的朋友长,好好羡慕啊,我以前站的最高记录差点2分钟。今天每次也都是站1分钟左右。开始几次是感到腿酸了就起来了。后来几次就多挺了一会,出现状况了,挺的过程中先是感到腿酸、累,再过6、7秒钟后,两个大腿就不受控制的左右摇摆起来,于是我就赶紧起来了,感觉酸的不行。再继续站,40多秒后大腿就开始摇摆,起来的时候感到腿很酸。休息一会后感到大腿热乎乎的。请问医盲师父,大腿摇 摆是正常的吗?摇摆的时候能不能不理会再多坚持一会?
答:正常。能坚持就坚持!注意不要牺牲姿势的正确。
问:今天站了二十多分钟,感到很乏。停止后准备看点书,可是马上就有很困的感觉,简直就像马上睡觉,眼睛都有点睁不开了。趴在桌子上想睡一会,却又睡不着,总之是很困很乏。休息一会后感觉好多了。请问医盲师父这是正常现象吗?
答:正常。一种传统的锻炼方法,特别是运动量比较大的锻炼方法,在还没有锻炼到能调动起人的深层能量时(或未能充分利用人体能量时),人体外在的能量消耗大于内在的能量释放,是会感到疲劳的,消耗的能量是需要补充的,主要是靠睡眠和饮食。但是这种疲劳和一般的体育锻炼不同的是,他是为了唤醒人体利用能量的功能,而不是单纯的消耗。马步站桩锻炼,按传统说法,要到完成换劲后,才能充分利用人体的能量,也就是说,同样的饮食睡眠,可以释放出更多的能量,可以应付更多的消耗,也就是一般所说精力更旺盛、更耐疲劳。
问:请教先生:1.马步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不是先生所说的换劲呢?2.换劲完成的标准是什么呢?
答:1.健康。 2.力整。&&& &
问:力整如果指的是“整力”的话,马步站不出“整力”,普通人有了“整力”也无用,也不可能靠自学练出“整力”。你所说的“激发深层能量”按内经理论应是激发藏于肾中之人体元气,一个例子就是长跑的中的极限。锻炼消耗后“精力更旺盛、更耐疲劳”即元气散布于外。西方运动学说中的过量恢复曲线也是描述这个现象。简单说就是大多数人所持的锻炼观点,时常进行运动量较大的运动有宜身体健康,身体更强壮。我所困扰的问题是人体的元气是否该激发出来?按练功来说便是腰该不该练?之前曾向逸湘先生请教过,但自己积累太少,还未悟出道理。我的想法是若对身体本来就虚或者有痼疾之人,或许不适合进行消耗元气较大的练习。马步是在练腰,也较大消耗元气医盲是否认同?而对于身体健康之人,是应保养元气还是激发元气呢?或许其中也有个锻炼的度。我还没有确切的答案,如果之后有新的体会,会发上来和大家分享。
答:在锻炼过程时所消耗的体力,虽然也来源于元气,但不同于元气。通过消耗体力的方法最终获得元气的激发,不一定是坏事,只能说,做功效率更高。打个比方,过去消耗100个单位的体力需要消耗1个单位的元气的话,那么经过取得力整的功能后,1个单位的元气能做200个单位的体力的功。一来人体需要消耗体力做功是大致有限的,那么元气转化率高,就相当于我们更节约元气。而且,在应急需要爆发性体力的情况下,力整后,往往比之前应急能力更强。从这个角度说,激发人体元气,不是为了激发出来浪费,而是为了节约。根据上面说的,从健身治疗的角度说,激发出元气转换体能的效率,也能更好的健身治病。类似于提高效率,缩短疗程,中的来说还是更节约。另外,我说的力整和整力如你所说是不同的,但是力整是基础,整力是应用,大致应该是这样的关系。至于有人激发了元气,增强了体力,而妄为妄用,结果加快元气的消耗,那么就是另外的问题了,这也是过去练家讲究修德修心的原因之一吧。&&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通过这样练功所激发的元气,在理上还属后天元气,即便练的身强神旺,用之过度,一样疲劳(虽然更耐疲劳)需要补充营养和睡眠。体虚的人不适合站马步的观点,主要是考虑消耗了体力和锻炼所激发元气的能力相比,是否合算,这是其一。其二,更有人担心在没有激发元气功能先把自己的体力消耗的差不多,岂不是更加不合算?这样的结果难免怪罪与站马步。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说不定在你放弃时的后一步,就是桃源美景。所以,野医先生前面有说,只要能站,包治百病,应该是从这个角度说的,毕竟,没人会站马步坚持到累死!
问:不好意思,上面没把我的意思表达清楚。我的意思是马步作为一种传统锻炼方法,它的作用和其他的方法(比如说无极桩)可能不一样,先生开贴即要求双脚分开三脚宽,说这样是为了开胯。记得先生也曾提到用马步桩开始以后可转为温养性的锻炼。在先生的“站桩的密传”中也曾提到:武术的内劲是站桩加其他技巧得来。先生的贴子一直很关注,从这些方面来看,马步作为传统锻炼方法,至少有这么几个作用:1.开胯。2.打一个好的基础(这个词比较泛,没办法,不知该如何说)3.就是先生说的换劲了(不知是否也算是打基础)。传统武术都把马步作为入门的基本功,我想应该有其特殊的作用(目标)。想就此请教先生,望先生不吝赐教。问一下医盲先生,站桩的最长记录是多长时间了?指中途不休息,一次性的不间断,按一楼的标准桩架。站之前要不要做热身运动。 另,现在最多一次可以站八分钟了,中途不间断。继续努力。
答:楼上两位的问题一并答复: 站桩以前活动周身筋骨热身是个很好的习惯。记得很早以前看过一个报道,功夫明星李连杰还在武术队的时候,到高原集训,每天站马步一个小时,附带效果居然还有蚊虫不叮。马步虽然现在一般当作武术基础来锻炼,好像打好基础以后,就可以放弃去深造了。 但是传统锻炼又有一个特殊性,打个比方,就好比基础学科,虽然应用学科可以创造出很多成果,但是基础学科也一样出大家。 站桩也是这样,传统锻炼的所谓易经、洗骨、伐髓三层功效,虽然有的功法有多种方法来锻炼,但是凭最基本的站桩,深入进去,这些功效一样可以达到,而且,更踏实更可靠,在抛弃那些花里胡哨的技巧和漫天胡吹的神功之后,你会发现,原来,最基本,也许就是最高深的。在身体的锻炼方面,易经、洗骨、伐髓似乎已尽极限。但是前辈们还说有更好的东西:多有大家说,站桩之术,几近于道。其实意思也就是通过专静松沉的锻炼,不惟改变锻炼气,一样对质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人所谓变化气质,绝非虚言。 一个站桩有得的人,往那里一站,渊停岳立,不惟自己心静神安,也可以影响周围一定范围的人,形成一种近乎人格魅力的气势,当你心烦气乱的进入他的气势范围,会无形之中感到心平气和。有相关记述或传闻:桩功大家王乡斋先生与人比武较技之时,不少人都提到这样一种现象,走进乡斋先生,忽然觉得斗志全无,这就是气势的影响。
问:有几个问题向您请教:1,我在马步后,双膝膑骨四周特别酸还有些痛,就像蹩着了似的,双膝微曲时尤为明显.请问在练通背劲时可否双膝站直曲膝站不住呀.2,每天早上是先上厕所后锻炼还是反过来?3,我在马步时,大腿酸痛,狂抖是一方面,但喘气特别严重.刚开始时还能用鼻子呼吸,几十秒后就得大口喘气了(我目前第一次能坚持2分钟,随后的平均1分钟).不张嘴不行阿,就同跑步时接不上气一样(我上学时无论长短跑基本没有达标的),气都堵到胸口了,喘气时嘴唇都跟着抖.我想这应该是体虚的表现,可以张大嘴喘气吗?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吗?4,身体姿势是会随着锻炼自动修正的吗,因为我现在除了喘气其它的什么都顾不上了,会不会因此养成不良习惯而影响今后的锻炼?特别是最后那十几秒,恨不得全身绷紧,咬紧牙哼出声来挺着.
答:1.可以。 2.过去讲究早起不小便就练功,现代科学认为是违背人体生理的。 3.你可以研究马在奔跑之时鼻翼煽动的动作,那是努力扩大鼻孔,再则脖子伸直,把气管尽量打开,使与肺部交换气息更直接通畅。经过锻炼,气息交换能力加强了,更多的肺泡参与氧气交换,肺活量得到锻炼提高。锻炼的时候,保持鼻子呼吸,尤其不要用嘴吸气。实在呼吸不能坚持时,就起来缓解一下,不要把呼吸习惯搞坏了。4.第三条已经说了一些,要先摆好姿势,尤其是关键姿势,比如不挺胸不驼背(含胸拔背),松肩沉肘等。养成良好的姿势习惯,看似初练时浪费了一些进步,其实是为了今后更好的进步。& &&&
问:我发现个奇怪的现象,我真正开始马步不过3天.是从第一次2分开始的,后几次平均1分钟(很艰难).但昨晚第一次竟然一下到了4分钟,随后还是平均1分,依旧很艰难.今早也就是1个多小时前(不好意思,大周日的睡个懒觉,9点多才起来),第一次还是4分心里挺高兴,因为按计划3分就够了,我还注意了呼吸(昨天请教您的).可接下来,连续3次都不到1分钟,这是怎么回事呢?甚是灰心那.索性不马步了,练了一会儿通臂劲,通常只练一次,每次都过5分钟,就当是马步后的放松.完事后,我还有些不甘心,就把眼镜摘了,打算硬挺2分钟(因为要看表锻炼 时得戴着),奇怪的事又出现了,我闭着眼睛,尽量调整呼吸,稍有些气喘,但比昨天好很多,也没觉得双腿有多累,觉得可能要喘了就站了起来.一看表,竟然超过了 5分钟,而且整个感觉要比第一次还要轻松,这又是怎么回事呀?还有一个问题,我马步时总是闭着眼睛,不是追求什么感觉,只是觉得这样能够放松一些.睁着眼睛瞅哪都不舒服,看到表更紧张.这样行吗?或者说暂时这样闭着眼行吗?&&
答:或者说暂时这样闭着眼行吗? 行。其他帖子讨论过,呼吸“碰”对了,什么“奇怪”的事情都可能发生,注意总结吧。
问:先生,请问感冒了可以站桩吗?我不想吃药,又必须提高抵抗力。
答:感冒能不能练,有些老师的观点是不能练,理由是怕邪深入。有些老师的观点是能练,理由是加快循环让邪尽快的出去。医盲持后一种观点。因为感冒多从卫气起,而马步,激发卫气是很快很有力的(这个希望有医师来指导一下,医盲不太在行)。
[ 本帖最后由 疼爱妈妈 于
20:12 编辑 ]
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老师肩膀为题的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