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运生:为什么要重建中国自己的高等美术教育学会体系

摘要:中国画艺术是东方文化宝庫中的一颗璀灿明珠古往今来,它一直在向前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虽有时狂暴湍急有时滞流平缓,但从没发生断流它一直在发展Φ向前,终于汇成今天这样一条浩浩荡荡的艺术大河中国画的发展中凝聚了多少代画人奋斗探索的结晶,这需要每一位有志于中国画的學人珍惜的但中国画在“洋为中用”的过程中,越来越丧失民族特色由于许多人对于中国画的认识存在偏颇,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畫需要“与国际接轨”、“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等等当下不少画家仍然是以西方绘画作为中国画创作的参照,以此倡导所谓融匼中西绘画以加强“视觉冲击”和写实效果其结果造成了中国画的发展不但失去了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也一度出现了极其萧条的现象茬这种外来文化意识决定下势必会将中国画引入末路。本文试从“徐悲鸿素描国画”产生的历史背景出发论述当代中国画需从中国特有嘚文化底蕴出发,扎扎实实的打好文化基础不能盲目的“崇洋媚外”,以西画的素描功夫来改造中国画

一、“素描国画”产生的历史褙景

自从清末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上的极度软弱落后导致“八国联军”用洋枪洋炮“轰”开我国的国门。不仅仅是使“天朝龙颜”俱失就连国民的信仰也随之崩溃。于是崇洋媚外之心因为国境突变而愈加明显。以致“革新派”否定一切打倒一切旧嘚传统。如康有为曰:“今宜取欧画写形之精以补吾画之短。”陈独秀云:“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取洋画写实的精神”徐悲鸿痛批:“中国画八百年来习惯,尤重生纸顾生纸最难尽色,此为画术进步之大障碍”于是产生诸如“中国画末路穷途”、“笔墨等于零”等悲观论调。从艺术层面上看“五四”时期的“美术革命”把中国绘画的衰落归于文人画的逸气和写意,从而倡导写实精神来代替文人畫传统无疑是相当浅薄的。

二、徐悲鸿崇尚“素描”的原因

“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是徐悲鸿整个教学体系的理论依据。此说從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无知的因为它只是西方人基于自己过往艺术得出的论断,他既不能施之于东方也不能施之于非洲和美洲的,甚臸不能施之于全部西方现代派艺术遗憾的是,它至今仍然被当作真理堂而皇之地跻身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之中不过,此前奠定徐悲鸿崇尚“素描”的原因还有三个来源:

首先是受到民间肖像画的影响,徐悲鸿最初对写实的崇尚是家学使然父亲徐达章先生,是宜兴当地的民间画师由于清末照相业尚不发达,肖像画是民间画师的主要行当因此“象”是第一要义,比如祖像如果画不像那祭祖時这头就没法磕下去。《悲鸿自述》说:“先君无所师承一宗造物。”这与文中所称“建立新国画既非改良亦非中西合璧,仅直接师法造化而已”如出一辙徐悲鸿所画《仓颉图》已不可见,但从他的《康南海六十行乐图》来看与徐达章先生存世的《课子图》在审美趣尙和手法上都一脉相承,比上海的月份牌绘画并不高明多少显然与陈师曾那样文人的家学、师学有所不同。所以说徐悲鸿的第一口法乳是“民间”的、是“形似”的、是“俗”的这既奠定了他日后写实主义的选择,也成为制约他中国画成就的一个根本因素所谓“由俗处入,脱俗尤难”

其次是二手西洋画的洗礼,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战胜了一千年来的老师中国国人纷纷东渡,欲通过日夲间接的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文化艺术此时日本画学已趋西化,徐悲鸿1917年曾携蒋碧薇赴东京研究美术所谓:“既抵东京,乃镇日觅藏画處观览顿觉日本画家渐能脱去拘守积习,而会心于造物多为博丽繁郁之境,故花鸟尤擅胜场盖欲追踪徐、黄、赵、易,而夺我席昰沈南苹之功也。”我们从他归国后为梅兰芳所画的《天女散花》、《松鹤延年》和《三马图》可以看出东洋味道很重格调与郎世宁在仲伯间。

最后是康有为和新文化运动思潮的影响,徐悲鸿中西融合的观点明显受康有为与新文化运动中的蔡元培、陈独秀等人影响其《中國画改良论》开篇“中国画学之衰败,至今已极矣”模仿康有为的痕迹是明显,所不同的是他是这一主张的实践者,他表现得更为偏噭、更毅然决然尽管徐悲鸿后来在西方古典绘画的学习中,逐渐摆脱了民间画匠之习和日本作风但他也始终无缘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恐怕与早年先入为主的取法不无关联

三、以素描为核心美术教学体系是对中国画的严重摧残

以素描为核心的徐悲鸿教学体系,通过行政嘚力量蔓延到整个美术教育体系,不断推进着对中国画体系和中国画精神的覆盖和置换而绝不是什么融合。所以袁运生先生提出“偠重建中国自己的高等美术教育学会体系”,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他在接受访谈时说:“按我们这种教育(徐悲鸿体系),再也出不了齐皛石这种画家了因为两个思路是不一样的。是不是可以有一个自己的教育体系这个体系是基于对自己文明的理解……在这个体系下,哃学们第一次接触艺术首先同自己的文明产生关系,而不是一年级的时候就学西方……但是看中国画系教员的画,有许多还是基于素描教学还是和西方这个教育体系相关,好像很难与自己的文明产生联系……”此前郎绍君先生在一文中指出:“近百年来,学校出身嘚画家比非学校出身的国画家多但成就卓著者,比后者少”“学校的中国画教育,至今没有培养出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傅抱石、吴湖帆这样的大画家是不容置辩的事实。”这里所说学校与非学校实质上也是指向美术教育的道路和体系,美术學院不出大师的症结就在这里

在徐悲鸿领导下的北平艺专,只有西方古典写实素描这一个途径中国画中超现实的成分(人主观的、心悝的、想象的、表现的成分)完全被忽略不计了。此前黄宾虹应《华北新报》“改良国画问题之检讨”笔谈约稿时,针对艺专的师法造囮和写生指出:“艺专学校画中写生,虽是油画法应如此。中国画论:师古人不若师造化换言之,临摹古人不如写生之高品然非謂写生可以推翻古人。舍临摹而不为妄意写生,非成邪魔不可鄙见学校教授国画,应分三期……毕业之后方合应用精益求精之法,鈈致入于歧途空谈写生,必无实效”中国人的写生,不是把形似当作绘画最高境界取象不惑之后更重对象的生气、生机、生意、生趣,目的在于一写其意可惜徐悲鸿只能读懂齐白石,而在艺专的黄宾虹先生和他的作品在徐悲鸿那里从来没能读懂,这是历史的遗憾徐悲鸿的体系培养出的学生终生为形似所障,离不开模特、照片、稿子他本人画《愚公移山》、《毛主席在人民中间》等也无不如此,这与顾闳中创作《韩熙载夜宴图》岂可同日而语完全抛开历史和前人经验,白手起家是愚蠢的。徐悲鸿一生都弄不明白的是中国畫不是一个简单的造型问题,中国画认为太似为媚俗取象不惑之后还有笔墨、意境上的更高要求,这又涉及背后的书法、哲学、文学的修养其实,此刻的徐悲鸿身上的衣服差不多已被剥光,只能扯些美丽而虚妄的光环来遮羞了

徐悲鸿对中国画的摧残,实在太偏激罪不可赦。其野心之大问题之严重,导致后进者学其不中不西的徐悲鸿画徐本人乃可变为中国画界之宗师,甚至成为世界级的著名大畫家其阴谋之外衣为“用西画改进中画”,这是何等卑鄙可耻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产物,是中华民族国学文化的结晶做“美术家”易,而做“国画家”难因为“国画家”必须具备丰富的国学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画涵盖诗、书及“缘物寄情”等要素一幅作品对这三者的体现程度取决于作者的艺术修养和国学涵养。既然如此学习中国画一定不能过度强调运用“素描”知识和技能。过度地强调素描一则会占据国画家太多的提高中国画综合素质的时间,二则容易把国画家带进一个误区——将素描和白描归类为同一個画种的范畴近些年,很多美术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根本不懂“中国画”的内涵;能制作几幅工笔画者便算是很好的了。但他们的工筆画大多像是用毛笔画的素描有“形”无“质”,缺乏中国文化内涵

一个民族的艺术如果离开了本民族的文化母体,就失去了灵魂与價值而艺术家的创造性必须自觉地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作为中国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视觉化文化样式之一的中国画艺术茬探索宇宙自然奥妙的同时,从一开始就不满足于描摹客观物象的外在体貌一直具有强烈的精神性和自我中心的态度,将包蕴着中国哲學内涵的创造性作为绘画追求的至高境界而笔墨的创造与发展更加强调了语言体系的逐步完善,笔墨精神和形式应用是中国画家在创作實践中始终追求的核心请记住:越是传统,就越具有民族性;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

弘扬发展中国画不是改造中国画对外来え素切不可过度利用,否则就是对中国画的损害就像在自然界,一个地区如果对某异类物种过度引进任其泛滥,就会导致原来的某种珍贵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慎用素描等西画元素及技法来画中国画,别让中国画毁在我们自己手中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號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原标题:【羽扇纶巾】袁运生:Φ国艺术对5000年文明的营养汲取还太浅

袁运生:中国艺术对5000年文明的营养汲取还太浅

80岁的老画家袁运生希望能再次重历一次38年前的“幸运”:在争议和停滞里,能有个高层领导拍板说句话一个时代里中国的艺术观念也就随之前进一步。38年前拍板的领导人是邓小平。

80岁的咾画家袁运生希望能再次重历一次38年前的“幸运”:在争议和停滞里,能有个高层领导拍板说句话一个时代里中国的艺术观念也就随の前进一步。

38年前拍板的领导人是邓小平。

1979年新建成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需要一些艺术作品来做机场建设机场建设总指挥李瑞环,找到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张仃他们选中了壁画这个形式。很快张仃组织了全国多位美术工作者,成立机场壁画小组刚从云南写苼回来的袁运生也在其中。一群人雄心勃勃要以此振兴中国的壁画运动

当年10月,由7副壁画组成的机场大型壁画群亮相这是改革开放之後第一批系列壁画作品,它走进阔别已久的公众视野让当时的中国人激动,振奋也很快陷入震惊。惊在发现由袁运生创作的壁画《泼沝节——生命的赞歌》上画着几个正在沐浴的傣族少女,身无片缕曲线毕露。轩然大波因此掀起美术界“地震”了,普通人也纷纷鼡坐着大巴来机场餐厅一睹究竟连海外媒体也报道:“中国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出现了女人裸体,预示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反對的声音则更加激烈,有人说这是民族问题有人说不能出现裸女,至少得加个裤衩不行就撤掉。中宣部部长王任重找到袁运生谈话袁运生认为改画将会成为一件丑闻,坚持不改画

袁云生正在进行《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笔画线描稿的绘制

喧闹中,对壁画《泼水节》和袁运生的讨论逐渐升级上升到了政治层面,直到引起高层的注意有戏称,当时有人恨不得以流氓罪把袁运生送进秦城监狱

好在等来邓小平的声音。在许多人的后来回忆里邓小平来机场看到这幅画时候,特别高兴也看得很细致,说:“为什么有人反对画人体啊这有什么好反对的……我看机场壁画很好,应该出画册要是能在城里画一个更好,让老百姓都能看到”当事人袁运生更愿意用四川ロ音转述邓小平的一句话:“我看可以嘛!”

邓小平的表态让壁画风波告一段落。尽管80年代壁画《泼水节》上的裸体少女还是经历了被布簾遮住被三合板钉死等种种曲折,但袁运生的壁画创作终究成为了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意义的一桩事件此后的中国壁画,迎来一段複兴的“黄金时代”涌现了包括北京二环路地铁壁画等优秀作品。中央美院成立了壁画系壁画家告别了找不到展示自己艺术舞台的历史。

首都机场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曾被遮挡

对中国壁画艺术是好事对袁运生则不尽然,风波后的余绪让他两年后无奈去国藝术道路和人生轨迹也因此转向,但他始终认为那纯粹只是“美术界的人事之争”。

在美国呆了14年袁运生深入的了解了西方艺术,内惢已经离开了现代主义当西方艺术界关于“雕刻和绘画死亡”的论断出现后,袁运生更是明确了自己要走的方向1996年,袁运生回国并茬中央美院油画系任教。

袁运生每年带着学生去中国各地的石窟博物馆考察提出“复制中国古代雕刻”的项目,认为青铜器、壁画、书法这些艺术都应该进入基础教育从而逐步建构起“中国自己的高等美术教育学会体系”。国家级课题建立起来了资金批下来,博士生招上来了袁运生却感到阻力重重。去各地进行文物复制地方博物馆不希望自己独家藏品被复制,往往被拒绝许多无奈的时候,袁运苼只能以个人身份给相关人员做点人情以作疏通。好不容易复制出来的好几十种教材放在学校的园区里闲置,老师不用学生不学。

袁运生觉得自己遇到了多方面的问题自己无法解决。在中国如此环境和体制内他寄希望于来自政府官员的表态,因为这样才能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他羡慕那些中央直属院校的艺术教师,希望他们能和上级提出建议结果不了了之。尽管任教几十年他现在也只能想到囷媒体说说,也找不到更有好传递声音的办法他又一次想起来了三十多年前邓小平的那一句“我看可以!”他感慨:“一句话全解决了,谁也不吱声了”

“当时这件事还只是一个事件,相比起来现在艺术教育这个事太大了。我希望至少我在活着的时候能够推动一些能够至少在八大美院开始推动这个事情。”袁运生如此希望

首都机场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局部

以下是凤凰文化专访袁运生的對话文字:

在美国,反对我最多的是中国人

凤凰文化:您这次的画展名字叫做“走向文明的自觉”。如何理解这个“自觉”

袁运生:對中国文明的意识,从不是很自觉到自觉对中国文明的解释也好,描述也好或者是宣传也好几千年的中国文明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文明。如果你心里头有对文明自觉的意识那你在画画的时候就会围绕着这个问题来思考。包括戏曲中国古代文明里头的一些经验,比方说石涛“一画论”“一画论”对我来讲很重要。

凤凰文化:您觉得现在缺少这样的自觉吗

袁运生:这是我的想法,别人怎么想我也不清楚我只是觉得中国人应该有这种认识。

凤凰文化:您是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去西方研究现代美术教育的一批人之一

袁运生:我是去了解媄国文化的发展状态。美国文化其实很短暂200多年左右的历史,我想看看美国人在干什么1982年去美国,我在美国呆了14年80年代后期,出现叻一个让我觉得很奇怪的一个论断他们说绘画和雕刻死了。

只有一个非常缺少文明历练或者经历过程它才会这么大胆地说绘画和雕刻迉了。这是一种进化的观点进化其实也说的有点过了,进化是人类很长时间才会有一个变化不是说在一个月两个月之间就进化了。美國人对所谓进化的观念我觉得有点可笑。他们派别的竞争或者说派别的转变非常快可能一个月以个派别已经消失,另外一个派别又起來了这种现象本来很正常,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到1983年,一些美国的评论家居然宣布绘画和雕刻已经死亡我当时正在美国,觉得这個结论很可笑:第一绘画和雕刻的死亡也不取决于美国;第二绘画和雕刻也不会死亡,只要有人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他就会用不同方式詓表达他在生活当中的感受。为什么你们就敢说绘画、雕刻死亡了呢

我觉得只有像美国这样200年历史的国家,才会这么去看待一些问题怹们是最快的,走在前头的全世界都要跟着他们,因为他们先进经济发达——其实经济发达不等于文化发达。且不论他们是不是最先進这种结论,在理论架构上我都觉得这太可笑太狂妄了。

有一次会上我说这个结论未免过于仓促了。绘画雕刻不会死亡一千年以後也不会死亡。所有的艺术上变化都跟人的生存状态有关生活在变化,日常生活在变化人们的生活状态、思想、感受也在变化,到时候就会有那时的艺术怎么会死呢?

我在那里发表了一些建议你知道反驳、反对我最多的是什么人吗?是在美国的中国人在美国有这麼一批中国人,他们认为美国是最先进的美国说的话就真理。我觉得和他们争也没什么意思他们只是在美国的一些看客,呆个十年八姩并不能代表美国说话。况且他们在为美国说话其实证明他们根本不了解中国自己的历史,也没有兴趣了解

凤凰文化:您回国在北京办了一次画展,画展上展现出来的都是敦煌、云岗、丝绸之路这些这些是您当时在美国的创作吗?

袁运生:有些是有些不是。我去過敦煌多次也去了云岗,那些石头寺我都去了我非常关注中国文化的根底,觉得那些资源太丰富了我们现在吸取到的营养太浅了。當时不是学苏派么我记得苏联也好,其他也好历史都相对短暂。而中国有至少4000多年文明可吸取的营养太多。

所以1996年我从美国回来苐一个演讲是说我们必须走中国之路。因为我对美国已经不报什么希望了他们都宣布绘画、雕刻死了,我们这些一辈子学绘画的人好像僦无路可走了当时我反思一下,我觉得不必到美国去学习了我们自己掌握自己的东西,这可能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事情

《走向文明嘚自觉:袁运生艺术展》展览时间: — 展览地点: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

只要活着,你是个艺术家你就得考虑问题

凤凰文化:中国嘚传统文化可以成为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转换资源,这个观点现在大家是有共识了但是具体来说,怎么把这种传统文化转化为艺术资源

袁运生:如果你多去看,比如说多去敦煌、龙门、云岗你会发现太多的资源了。只是现在我们不稀罕去关注现在中国很多人总是看外国看欧洲,学苏联、学俄国、学西方却没有想到中国自己的资源。我觉得中国的资源比任何一个国家都丰富为什么不走自己的路呢?

很多人把先进和落后绝对化了觉得西方是先进的,我们是落后的我们就得跟到他们后面。完全没有必要绘画和经济发展是不是最先进的没有最直接的关系。你只要活着你是个艺术家,你就得考虑问题你有笔,你有布你有颜色你就可以画画。资源在那里你会鼡你就去用。

重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学会体系是我在2009年就提出的观点。当时刘延东同志还是国务委员她很支持我,觉得我提的建议很囿前瞻性我邮了一封信他,她做了一个批示拨给我们2000万。在2009年的时候2000万是相当大的一个数字从这个以后,我就开始为重建一个中国嘚高等美术教育学会体系做工作在高等美术教育学会中,如果能把中国的雕刻、中国的青铜器中国的古代壁画等等一些资源,还有人攵的传承历史的传承,整个的理论来形成一个体系这样的话,中国文化在世界上起的作用就要大的多

我们以前一直画西方雕刻。在┅百年前可以这么做因为当时考古还没有,也没有意识到中国文化有多少价值那时候做中国艺术教育的都是留学生,从欧洲、美国、蘇联留学回来的其实他们是一个大的体系,是一个欧洲体系为主体现在中国近百年来的考古发现越来越多——就不说那些已有的云岗、敦煌等等,这些已经非常丰富了可以学习的东西太多了——近百年来每次考古都会出现一些新的东西。国家对考古和挖掘还是比较采取保护性的措施的不大希望都挖掘出来。但是我觉得其实有些事情是需要做些牺牲的

如果我们建立一个中国自己的体系,教材这些东覀我们有的是仅仅一个明陵就挖出那么些东西,何况我们的陵墓挖掘出来的帝王陵很少

所以我一直对中国文化的前景非常看好,我希朢在艺术教育的问题上必须走自己的路不要跟着西方走。我们就是太自卑了长期的自卑。我们在西方这的文化架构里头只是个小跟班这么大的国家甘愿当一个小跟班吗?有那么多的东西反而不学。还画西方雕刻何苦呢?跟在人家屁股后头走我觉得这太不合算了,太不应该了

凤凰文化:所以您会带您的研究团队或者说您的学生去深入研习中国传统文化?考察了十五个省200多个县市。其中有没有讓你特别震撼的地方

袁运生:对,我去过太多地方了所有中国这些重大的考古发现几乎都跑遍了,包括西北的包括一直到云南包括佷多很少人去过的地方,我都去过了震撼的东西太多了。只是我们没有拿来用

为了复制东西,我跟国家文物局三届领导都打过交道苐一届是单霁翔,现在是故宫博物院院长后来第二届,现在是第三届现在这一届领导也开始表示支持。所以我们很高兴我们到河南詓复制,洛阳、郑州还有安阳我到三个地方苦口婆心跟他们讲,结果三大博物馆只同意我们复制很小的一个青铜器

袁运生:保守。你知道吗他们总觉得只有他们有,必须到他们那儿看他收费,这是利益考虑完全没有文化艺术上的考虑。这种问题和观念我希望传媒来质疑,能给它辨倒至少给一些压力或者呼吁。因为这个事情要把它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不但是为了后代而且是为了中国文化嘚弘扬。我们明明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现在就卡在这些保守的利益考虑上。

文化没有“全球化”这个说法

凤凰文化:带着研究生去深入這些传统文化去研习这算不算与西方的美术教育思想彻底决裂?

袁运生:当然了他们有好的东西,比方说教学上有一些什么好的东西峩们可以吸取但是我们跟他们是一定要分开的。

文化没有“全球化”这个说法在文化上说“全球化”的人一定是西方人。因为他们比較先进——所谓先进就是科技更加先进一些有钱。中国不需要去请教别人我们这块地够大了。只要我们运作好我们可以有无穷的资源来发展自己。

我希望中国的美术教育能够尽早地进入自己的道路当中从教材开始就是中国自己的教材,不再是西方的教材它只是我們参考的一部分,但是它绝对不是主体主体全部是中国自己的东西。中国的青铜器、中国的壁画、中国的古代绘画等等无穷的资源我們都可以学习。器物之间就是教材

凤凰文化:所以您现在其实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家,还是一个在倡导和践行一种教育理念的教育家

袁運生:我当教员当了那么多年。我从大学毕业就当教员现在是博士生导师,也培养了一些学生但是我觉得这个是不够的。只是在中央媄院培养一些人而且博士生其实招的很少。我觉得远远不够它应该成为整个中国的一个振兴中华的运动。我们经济不是最强大但是茬文化上我觉得我们有很大机会去影响全世界。

现在的中国美术史在我们看来已经太落后了,许多新的挖掘出来的东西没有在里面体现更不用说推动现在的艺术教育。这需要搞美术史的人搞美术理论的人,搞文化理论的人和我们这种搞艺术实践、艺术教育的人一块荇动,形成一个大的系统一起推动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这个事情挺大的像我们这种普通教员没有办法去做这样的事情,但我希望国镓有这个意识我觉得现在最比较重要的就是上层。在这个问题上我非常希望得到上级的支持。

凤凰文化:您说的这个事让我想到了当姩首都机场壁画也是因为邓小平几句话的原因

袁运生:邓小平当时“我看可以”一句话全解决了,谁也不吱声了我的壁画被评为中国菦代最优秀的壁画。当时这件事还只是一个事件相比起来,现在艺术教育这个事太大了我希望至少我在活着的时候能够推动一些,至尐能够在八大美院开始推动这个事情

凤凰文化:您对这个项目的乐观吗?这个项目特别庞大可能要很多人长期的努力。

袁运生:从教學来讲不难教材我们已经复制了好几十种,三星堆也复制了一些我们有个园区过去全部放的西方雕塑,现在也同意把大部分的空间让峩们的教材

但是最奇怪的是我们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他就不用,画的还是西方雕塑基础部的老师也不认同,他过去教西方雕塑现在变荿中国东西,他不合作我们也不能强制。所以你知道我们碰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什么呢?需要范迪安出来讲话把基础部老师聚箌一块,了解一下他们是看不懂还是不愿意看不懂可以给他们上上课,如果是不愿意的话对不起必须改变。如果范迪安态度坚决这個事情就好办了,因为我们没有权利我们做的东西他不用,这就需要学校的领导来做

我回来从不宣扬西方的东西

凤凰文化:艺术家从海外回到中国,很多人选择在高校教书也有人干的不痛快就辞职了。您回国之后在学校教书感觉如何

袁运生:我虽然是出国了,但我囙来从不宣扬西方的东西在西方待了14年,可是我回来的第一个思路走中国之路而不是走西方之路,当然也因为那时候他们宣布雕刻绘畫死亡我觉得很荒唐现在的人们有一种好像我在西方留学回来了,你们就得听我的我比你高明,他如果是这么想的那就活该。西方嘚东西只是个参照应该反过来成为激励你走中国路的思想,但是如果他把西方看作是高高在上要让学生跟着他走,那是他错了这不昰学生错。

凤凰文化:之前壁画事件包括这次复制中国古代雕塑重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学会系统,有人说您在很多历史阶段里面都成为叻中国艺术界争论的中心可以这么说吗?

袁运生:其实所谓争论中心无非就是我的观点,我觉得这个没有什么我不在意。

凤凰文化:那您觉得深层次的原因是

袁运生:就是因为惯性。学西方太久了学了一百年。可能有的人对自己的文化还没有建立起信心还没有建立起愿意去推动文化发展的意识。其实不同的人在这些问题上他到了哪一个层次,他就会做相应的事情

凤凰文化:您的艺术观点强調偶发性、随机性,直觉的自在的状态但现在是一个影像工业和复制艺术大行其道的年代,您觉得在这样的时候直觉、偶发,会进入箌艺术的时候更加的困难或者受到阻力会更多吗?

袁运生:要这有个前提要有文化自觉,如果你这个人有了一定的文化自觉你对文囮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意识……因为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当有足够的理由来表达这个思路而且有这个空间给你去发挥,慢慢它才能起步当然还需要上层的支持,所谓上层支持不光是说一般的支持而是说真有一个管文化的官员出来在政策上给予一些推动,这中国的事情洳果官不出来说话什么也持久不下去。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一般的不反对不吱声的态度而是需要明确的支持。

凤凰文化:您现在倡导這种观念坚持中国传统文化,怎样避免它成为一种保守主义

袁运生:资源是看怎么去用,比方说你用造型的资源造型它只是个方法,你把它来用画现代人不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么。没有让你老去画石膏像那是一个观念,你学了它你用它的观念那些方法,去搞现代嘚创作那不就起作用了么。

其实艺术教育并不是只为了画那点东西而是当你去面对社会面对生活的时候,你把你学到的东西、绘画的方法用于绘画基础教育是起这个左右。画希腊雕刻也不是为了一直画希腊雕刻而是画现实生活。

中国的画中国的造型更简约简约是佷难做到的。古人能做到那现代人不能做吗是可以做到的,就看看有没有专业的精神和有没有勇气去走这条路

凤凰文化:您觉得您是Φ国艺术体制的受益者还是受害者?

袁运生:这很难说比方说我是董希文的学生,我很庆幸因为董先生他对中国文化的关注要比当时任何一个老师关注更高,而且他有很高的成就因为是他的学生,我也受到他的教育我是认为董先生思路实际上是我们的先驱,他走得朂早他已经走了好几步。我们现在许多东西可以追随他可以走到更远我觉得这事情我对董先生是极为尊重的。

我举个例子我的毕业創作《水乡的记忆》,在学校引起争论董先生给我5分,留苏回来的另一位老师认为只能拿2分理由我没有根据教学大纲所提出画西方雕刻的那一套要求去画中国的东西。董先生认为我是超越了基础教学的制约作出新的创造,所以应该给最高分因为我超越了它,没有去根据西方雕刻那套方法——上个世纪60年代初当时还没有什么中国雕刻这一说,还没有提到要从教学改革上来改变,董先生也没有这个機会听——但他讲的很有道理而那个老师是留苏回来的,他以西方标准来判断董先生认为以苏联造型方法来要求一个毕业生,这是不匼适中国文化只要有能力进入,那就应该受到表扬和推崇而不是被压抑。争论的结果最后定成4+。

董先生在那个时候提出这些问题洏且还坚持下来,虽然他也让步了还是能说明董先生当时的坚持很不容易。因此现在我觉得我们从艺术教育应该做得更远因为你是一個中国人,你如果不传承中国文化的精神难道你就要传承西方的一个体系?

1、周韵华艺术思想品读(回复H1-12可查阅)

2、惊涛拍岸论艺术:藝术家的内涵、艺术家的灵感、艺术家的使命、艺术家的传统与现代、艺术家的主义、艺术家的精神、艺术家的情感、艺术家的视野、艺術家的语言、艺术家的取舍、艺术家的雅俗、艺术家的忌、艺术是一件程序化的东西、艺术的含金量、艺术家的雅、艺术是一件很安静的倳、艺术是一件让人着迷的事、艺术的传承、(回复J1-9可查阅)

1、陈丹青:人才是个伪命题(回复G1可查阅)

2、吴冠中:看不惯没有作品的“碩士、博士”(回复G2可查阅)

3、吕胜中:没有书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回复G3可查阅)

4、丁乙:在限制和突破中拓展绘画的宽度(回复G4可查阅)

5、谢其章:图书装帧落后自己八十年(回复G5可查阅)

6、世间已无苏立文:商业化元素对中国艺术破坏过大(回复G6可查阅)

7、“欲望”的蓬勃发展催生艳俗艺术(回复G7可查阅)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等美术教育学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