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开发者选项要关闭吗还有前途吗

app市场是没了前景还是改变方向,你认为是?
App市场发展逐年衰退,已经过了最开始的红利期,现在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已经意识到了现在再也不是拿着demo找融资的时机了。虽然我们心里都清晰很多投资商和投资机构他们都想投资,但是项目质量是个大问题。不知道你的项目会不会再不久的近期就宣布停止运营。这种格局优惠给他们带来多少的问题。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商业中,app开发市场虽退的原因 众说纷纭,其中市场的发展,用户习惯、科技水平、政府动向都是影响app的主要因素。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app市场衰退不代表app没有发展前进,只不过换了发展的方向和形态。
聚合型平台、垂直戏份深度挖掘领域、高频刚需解决用户痛点这三类发展方向确实目前趋势。虽说app已经走下滑趋势,但是app不会消失。其中还有一部=部分未来的恶趋势就是先从原始pc转向了web版的pc。从目前的开发方式不难看出,app虽然大部分都是原生开发,采用了特定的语言,但是现在很多大型的聚合型平台采用的多是原生开发和H5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既灵活了用户,又顺应了市场的发展需求。更加的智能化信息化。
聚合型的平台是目前市场的主流,无论是从支付宝开始做社交还是静的淘宝做直播来看,未来app发展是属于多元化的综合型平台。但是这种平台大多数是属于刚需中频的平台。大部分也是要着眼于整体的需求,其中要考虑的问题就包括洗牌的问题。
细分领域垂直深度挖掘相信大家已经非常清楚了,就是在某一特定领域深度挖掘,一类项目主要是以用户需求为基础,结合相关的使用数据和使用习惯。主要以调用用户兴趣,其次满足用户需求来增加用户的粘性。
但是这一类的app要具备深度挖掘用户需求、深度分析用户需求、顺应不断市场变化的能力,以上几点并非是完全独立,要合理运用,合理组合使用。传统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发展和开发者的需求,只有在这三种趋势下,加以精确额内容和服务才能让app持续发展下去。
纵观现在的app市场成千上万的app在不断涌进,但是每个月的app排行榜,综合起来还是那些我们高频使用,刚需,用户粘性好,垂直领域细分的才是榜上有名的。往往那些不断出现的黑马也是细分行业做的非常好的。
总而言之,app市场虽然在衰退但是发展前景还是有的,只是你是否能选对方向的问题?不妨说所你现在认为最有发展的是什么方向。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专业提供移动互联网app开发解决方案!提供iOS、Android、微信公众平台开发!
咨询热线400-,QQ咨询,在线咨询:www.blovesoft.com
今日搜狐热点中国App创业者队伍日趋庞大 大部分未盈利_网易科技
中国App创业者队伍日趋庞大 大部分未盈利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App是应用程序application program的简称,现在多指第三方开发的应用程序。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App开发者应运而生,且队伍日趋庞大,有的人以此为契机走上创业之路。但并非所有的创业者都能盈利或者吸引到风险投资。那些亏损者的生存状况如何?开发者的创业前景如何?业内人士以及嗅觉灵敏的风投对此有着不同评价。
三人兼职抢导游饭碗
沈卓立团队开发的移动端导游程序“故宫”在App Store卖2.99美元,他认为“手机和旅游该是天然的绑定。”
“前方是太和殿。”手指在屏上滑动,故宫展开不同的尺度。 3GS去年春节推出的广告片里,选中了沈卓立团队开发的移动端导游程序———“故宫”。
有人看到广告,下了应用,然后憧憬着来沈卓立的公司应聘。结果大失所望。那人发现,公司原来设在北三环附近一座老式居民楼里,差不多50平米的两居就装下了整个团队。
“我们可是那广告片里面唯一出动静的。”求思软件创始人沈卓立调侃。
2010年7月以前,尚未自立门户的沈卓立是太阳计算机(Sun Microsystems)的一位“技术传教士”,满世界给程序员讲解新技术,一年跑10-20个国家,不停“旅行”。
进出的博物馆多了,他便感觉,语音导游普遍太简陋,很多历史文化的东西无从了解,不过瘾。把iPhone拿在手里,沈卓立想到,“手机和旅游该是天然的绑定。”再往大了想,有点理想主义:改变个人出行的整个体验。
他回过头找了一个最具中国传统文化的景点———故宫,产品也命名为“Touch China”。
2009年9月底,“故宫”上线了,在App Store(应用程序商店)卖2.99美元。那是个足以叫导游下岗的应用,可以按时间设计游览路线,看图片、历史典故,听语音解说,还能寻找小卖部或厕所。
那时,沈卓立的团队只有3个人,他本人做技术,在的James做设计,还有一人负责内容,花6个月时间搭建起了平台。大家各自都有东家,纯粹是个兼职的活儿。
就在沈卓立为“改变个人出行的整个体验”忙碌的日子里,原“天下网”创始人王鹏飞跑到北京,开始二度创业。
和沈卓立一样,王鹏飞也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认准了一样东西———二维码。
二维码(QR Code)上世纪90年代由日本公司Denso创造出来,最早用在汽车零部件管理,后来手机上网普及了,就成了一种输入网址的方式,被运营商大量采用。它和条形码类似,是一串矩阵二维码符号,能存汉字、数字、网址,以汉字计算,最多存600多个。
王鹏飞从去年5月投入研发,10月份客户端产品“Quick拍”出来,目前有了30万用户。
标有二维码的应用,要下载根本不必插手机,用“Quick拍”对着屏幕一拍,就下到了本机里。iPhone需要连接到App Store页面,但也省去了搜索这一步。“超过50%的Android软件都开始提供二维码下载了。”王鹏飞称。
智能手机终结PC互联网时代
移动互联网浪潮开发应用程序,沈卓立认为,“一定有这样一家公司出现,做得很大,赚很多的钱。”
国内智能手机的整体保有量,由2009年的5000万部上升到去年年底的1亿部,灵敏的创业者随之嗅到了各自行业所起的变化。
沈卓立、王鹏飞两个2010年跳入移动互联红海的草根创业者,在今年二月中旬,同时出现在了一个为创业者和VC提供对接的比赛平台上,而那次参赛的前4个项目中,就有3个与智能手机应用相关。
“二维码刚出来也红火过一阵子,但到2008年下半年就没有太多声音了。那时手机上网还不够普及,总用户群不够大,资费贵,速度慢。”王鹏飞说,“国内智能手机用户达到一个亿后,(二维码)整个行业将完全不一样。”
他在自己的名片上也印了二维码,谁拍,他的个人信息就直接按固定格式存进谁的iPhone手机通讯录。他也相信,这个动作将在不久后成为人们的习惯。
去年春节,苹果公司找到沈卓立,通知他“故宫”选中了iPhone 3GS的电视广告。2010年世博会前,他们突击做了一款导览,4月26日上线,5月1日,爬到同类型第一名。
于是,陆陆续续就有了“天坛”、“雍和宫”、“颐和园”、“外滩”、“豫园”,不过这些都没有“故宫”贵,一般售价是0.99美元。而今天供下载的“故宫”已经是第三个版本。
“我实在想不出来,在未来,旅游怎么会不跟智能手机结合?”34岁的沈卓立说,“一定有这样一家公司出现,做得很大,赚很多的钱。”“当然,会不会是我们,还不一定。”他补充。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描述,由于智能手机出现,PC互联网时代已近终结,未来十年将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
2000年,以手机上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浮出水面,一直停留在附属于PC互联网的角色,直到2007年苹果公司iPhone出来,展现出种类繁多的智能应用。
2008年是App创业者一定会提到的时间节点,那一年,苹果公司的软件开发工具(SDK)发布,世界各地的软件工程师从此拥有了参与的途径。2009年,谷歌的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面世,一个对第三方软件完全开放的平台曝光。
风投提速支持App
过去两年中,经纬创投已投资五六家App开发企业。经纬创投合伙人万浩基认为,投资、创业两方面都觉得需要提速。
“我这个圈子里许多朋友,都是去年开始创业的。”王鹏飞说。
他个人的感觉同经纬创投合伙人万浩基所观察到的时间点刚好一致,前两年开始热,今年尤其火。在过去两年中,经纬创投已经投了五六家iOS(苹果手机操作系统)和Android方面的初创企业。
“现在不管创业还是投资领域都对此非常感兴趣。智能手机平台出来,iOS和Android兴起,苹果iPhone在中国和国际上都卖得很好……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创业两方面都觉得需要加快速度。”万浩基说。
这股潮流被一位英国的App创业者Simon Oliver形容为“App explosion”(应用大爆发)。
按照Simon提供的数据,目前iOS平台上的应用已达到40万个,Android平台上的超过了17.5万个。在2010年,App应用的全球收益合计为20亿美元,相比2009年翻了一番。
“下载量最好的那些应用,有51%是游戏。”他强调。
Simon Oliver有自己的工作室,叫做“Hand Circus”,是最先为iPhone开发游戏的团队之一。在2008年,他们5个年轻人推出了一款专为iPhone开发的游戏Rolando,头两周内大卖了几万份。当时每份的售价是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10美元。
“iPhone的出现对于游戏开发人员是一个喜讯。无论是谁,只要跟苹果公司达成协议,每年花99美元,软件就可以绑定在iTunes上,进入很成熟的软件分发渠道,供消费者选择。这使开发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变得直接。”当他上月来华交流时,面对App领域的中国信徒,他开口闭口推崇的都是游戏。
在App生态圈,游戏确实是一枝独秀,盈利模式清晰。用户比较认可付费玩游戏,不会有为其他种类应用掏钱时的不甘心。况且,时不时还购买一些武器装备、道具和积分。
坊间传言,中国做得最好的游戏公司,一年可以从App Store挣几千万元。有时突然会发现App Store里面排行靠前的某款很赚钱的游戏,界面全是英文,其实是一帮中国人做的。
易观的一项调查发现,移动应用开发者最青睐手机单机游戏。有36%的开发者主要开发手机单机游戏,其次是手机管理类工具,占26%,手机网游占25%,大概一半的开发者有过开发手机游戏的经历。
“匆忙跳进去”有风险
沈卓立的“故宫”销量未达预期。电信业专家王煜全不看好一些App创业者的状态,称“不顾方向匆忙跳进去就很危险。”
但同样一份来自易观的调查也显示,48%的移动应用开发者只开发免费应用,以免费应用为主的应用开发者占22%,仅有7%的开发者及团队只开发付费应用。
与此直接相关的另一组数据是:24%的应用开发者无月收入,有月收入但亏损的占7%,亏损者合计超过3成,月收入1万元以下的团队及开发者占19%。
以沈卓立的“故宫”为例,最初的设想很美好:你既然来了趟北京,千儿八百都舍得花,装一个“故宫”不过才20多元,感受很不一样,能决定游玩的质量。实际上线后,下载数并不理想,现在用户只到3000多。
沈卓立的桌子上摆了一只罐子,贴着纸条“第一桶金”。但做到现在,他的团队其实是赔的———所有已上线的应用一共赚了10万元人民币,一群人的开销可不止这么多。
完全是自掏腰包的沈卓立最近考虑引入一家风投(VC)。有过接触的VC都觉得不错,掏钱时却有一些犹豫。VC关心能不能做大,不信服收费模式,要求改变,于是双方陷入了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争论。沈卓立说,钱进来,再做免费;VC说,你免费,我再看要不要投你。
王鹏飞那边的盈利模式也并不十分清晰。
“Quick拍”在iOS和Android平台都是免费的,二维码这块不靠产品赚钱,看得到的盈利模式是跟其他商家合作。在日本,线下应用场景已很普遍,地铁广告、DM单页(直邮广告)、杂志报纸印上二维码,用软件拍照,可以看到更详细的内容。
所以沈卓立和王鹏飞的情况还不算迷茫,Android平台上的众多创业者才真正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不像iOS开发者有苹果成熟的软件分发渠道保证,Android平台没有现成的商业模式,况且为数不少的Android开发人员仍抱有玩票的心态,有的上传为了自娱自乐,有的就是想“赌一把”。
“都在‘埋头拉车’,很少有人‘抬头看路’。”电信市场营销专家王煜全表示,他很不看好现在一些App创业者的状态,“盈利是小事,在无线领域,最主要的是有足够大的用户量和足够大的用户黏性。但不顾方向匆忙跳进去就很危险。”
他本人接触过多家App创业型公司,趁热进来,由于拿不到钱最终被迫解散,没有熬到未来。“智能手机是大潮流,但也不意味着跳进来的都能成功。”
赚钱靠收费还是广告?
数据显示,国内App开发者,有39%的团队选择靠广告来盈利。一家智能手机广告平台公司已拿到数百万美元风投。
张鹤却认为,大多数应用免费,游戏先赚钱,这代表一个趋势。
“移动互联网跟PC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很相像。PC互联网的时代,也是网游先开始付费,电子商务、增值业务、广告陆续出来。”在这位激动网前总裁的眼里,移动互联网的现在刚好相当于PC互联网的1999年、2000年。
对于国内App开发者,有39%的团队选择靠广告来盈利。“广告盈利已成为获取营收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伴随着移动营销和移动应用契合得更加精准,广告盈利占比仍有机会不断提高。”易观国际分析师孙培麟认为。
广告会是App草根创业者的福音吗?至少张鹤这么认为,他自己做了一家智能手机广告平台公司,名字叫多盟。已经拿到了国外风投几百万美元的A轮(第一轮)融资。
“比起苹果,Android显然更加依赖广告模式。当然苹果对这个方式也很需要,因为免费的产品比较好推,现在看,iOS平台上有75%的收入是来自收费,广告占到了25%。”张鹤告诉记者。
智能手机广告平台的全球老大是美国公司AdMob,它的出现,使App里面嵌入广告的方式被公众普遍接受。2009年年底,AdMob被Google以7.5亿美元收购。国内的情况则是刚刚开始。
多盟属于国内最早的一批,2010年9月成立,今年1月4日正式商用,3月23日开放平台。现在,当用户打开“开心一刻”,“糗事百科”之类的应用,弹出来的广告条会显示“多盟推荐”的字样,正如对Tom猫喊话时,背景广告条上显示的是“by AdMob”。
“广告客户对点击量挺饥渴的,但移动终端数量还太少,每个都装上,也就那么多。我最怕的是有人只把iPhone当成时尚用品。你一个软件都不下载,我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张鹤来回拨动着装了9个屏幕应用的手机说。
“App领域3-5年出现伟大公司”
经纬创投合伙人万浩基称,开发者的主要困难是年轻经验欠缺
App创业速度加快
新京报:前不久有一个App创业者和风投对接的活动,前4个项目中有3个是关于智能手机的应用。今年这一块是不是特别热?
万浩基(经纬创投合伙人):对。今年不管创业还是投资领域都对此非常感兴趣。虽然一直都有,但今年加速很多。智能手机平台出来,iOS和Android兴起,苹果iPhone在中国和国际上都卖得很好……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创业两方面都觉得需要加快速度。
新京报:最开始接触国内的此类创业团队是在哪年?
万浩基:无线领域投资的很多了,像3G门户,是在2005年,从年就开始投一些手机应用。现在随着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增加,iOS和Android变得很突出,过去两年中,我们在这方面投有五六家了,从应用到游戏到阅读都有,基本上每家公司都在赚钱。
创业需想通如何突破
新京报:iOS和Android创业者有什么特点吗?
万浩基:相对比较年轻,很多是80后。他们是新的一代应用开发者,对于东西本身接受程度大。因为通过App Store,有机会把产品卖到全球,因为要兼顾海外市场,开发的思维逻辑跟以前不一样。
新京报:他们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万浩基:因为比较年轻,经验层面不足。在iOS里面,产业链非常成熟,只需要用户付费,赚钱挺容易,做一个小的概念、小的产品就OK。很多人都是这样,以前在无线领域很难赚到钱,现在就比较满足、开心。但反过来说,却没有想通如何突破,变成一家伟大的公司。当然对伟大公司的评判不一样,以我们VC的角度,肯定希望做成一个上市公司,或者挣到几千万之后再卖出去。
不会井喷期望稳健
新京报:你在选择投资时有什么偏好?会优选哪样的公司?
万浩基:看能否在今天很多小公司的环境里面突破。两种,要么是有很大的想法,做很多不同的软件,加起来做一个大公司。或者,不要去做很多软件,只做一个比较出名的,也能变成一家伟大的公司。
新京报:对iOS和Android评判标准的不同是?
万浩基:iOS看长期盈利模式。Android不是很容易赚钱,就不看现有盈利能力。我要看他基础用户数,或者未来做到多少,基于用户群能否有所发展。
新京报:有观点认为,1-2年内这个行业会出现井喷。可能吗?
万浩基:不会。现在看到的市场还很小,有一个很健康的发展就好,我们不要过度期待。稳步增长下去,再过3-5年,可能就有一些挺伟大的公司在美国上市了。
“现在大多数创业者都是错的”
电信市场营销专家王煜全认为,产品精准定位才能生存
不抬头看路熬不到未来
新京报:你看好现在的智能手机应用创业潮吗?
王煜全(电信市场营销专家):不看好。现在绝大多数创业者都是错的,所谓的创业没有把无线的本质研究透,就仓促跳进去,抄袭过去互联网的模式,真正创新的非常少。这样很难起来。
新京报:好像很多创业者还没有实现盈利。
王煜全:盈利是小事,这个需要理解,在无线领域,最主要的是有足够大的用户量和足够大的用户黏性,一旦你用户量和黏性足够大的时候,盈利不是什么问题。这个是和有线不一样的地方。
新京报:跟一些创业者聊到风险,他们普遍看好智能手机的大势。爆发的时间点来了吗?
王煜全:即便是大潮流,也不意味着跳进来的都能成功。当初互联网热的时候,也是大潮流,瀛海威、BBS不也全死了吗?我认为,在未来可能会冷一下,瀛海威破灭后,是冷了一下的。就是冷的时候,孕育出了新浪、搜狐……这些未来的大公司。如果现在盲目跳进来,是没有前途的,我接触过好多公司,不抬头看路,只低头拉车,拿不到钱就解散了,根本熬不到未来。
“微创新”误导创业者
新京报:所以你的建议是?
王煜全:我看过的产品还算不少,但多数是跟风的。FourSquare(一家基于用户地理位置信息的手机服务网站)火了,国内就冒出几十个基于地理位置的SNS应用软件,Android Market火了,国内就冒出上百家软件商店。在这样的环境下,在红海里挣扎的企业能走多远?
“微创新”这个概念对创业者有很大的误导。因为是微创新,所以不能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很容易被更大的竞争对手抄袭,对弱小的创业者来说,往往是致命的。
在无线互联市场,为自己的产品找到精准定位,才是企业生存的最好保障。最好的办法,是深入研究那些将会是未来的爆发点、而现在尚未有大竞争者进入的领域。
比如,高度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可以让用户选择自己想要的信息的种类,再提供对方希望收到的分类商品信息。除此以外,基于云存储的数据备份服务、手机应用管理和换机时的应用更新服务也蕴含巨大商业前景。
2009年,中国智能手机保有量是5193万部,2010年超过1亿部。
截至2011年2月底,中国地区苹果App Store中应用数量已达到29.6万个,2月新增数量1.6万个,增幅达5.7%。Android Market应用数量达11.6万个,2月新增7715个,增幅为7.1%。
移动应用开发者中有93%的人在智能手机上开发的经历,87%的开发者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应用,44%的开发者基于iOS系统开发应用。
在开发应用种类上,应用开发者/团队比较青睐手机单机游戏,36%的应用开发者主要开发手机单机游戏,其次是手机管理类工具占据了26%,手机网游占据25%,大概一半的开发者有过开发手机游戏的经历。据易观智库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刘夏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WEB开发还有前途吗?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9,565分享邀请回答1.9K10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9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编者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触屏时代来临。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当前,手机已成为我国"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App:前景与挑战同在
  编者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触屏时代来临。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当前,手机已成为我国第一大上网终端。为什么手机终端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要归功于App。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指智能终端的第三方应用程序,首先应用于智能手机,而后延伸至平板电脑。随着App的广泛应用,游戏、新闻传媒、零售等多个行业正发生着巨大变革。App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应用开发商纷纷涌入这一市场。与此同时,App市场也给业界带来一系列困惑和难以解决的问题。本刊特约专稿就App的现状及趋势撰文,供业界参考。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2/view-5882054.htm  近两年随着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我国的App市场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有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App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现状:发展势头强劲,类型化特征明显   1 市场空间大,参与者众多   有数据显示,从2011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2012年,我国应用程序下载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由此表明,我国移动互联网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移动应用软件同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除了专业开发App的企业外,越来越多的行业也注意到我国App市场的巨大潜力。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电信运营商、传统内容商等纷纷涌入,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力图在这个新兴领域占有一席之地。App的不断渗透,不但改变了人们的习惯,更让游戏、新闻媒介、零售等多个行业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   2 类型多元化发展,主体突出   在App市场,占据份额最高的当属游戏类App,自智能手机出现后,手机对于用户的意义已不再仅仅停留在通讯工具,娱乐性逐渐加强,游戏在应用商店里的比重遥遥领先。近两年以日常生活为主的工具类App也得到了迅猛发展。随着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们希望用最为简单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眼前面临的问题,因此应用商们纷纷涌入这一市场,当前工具类App基本上已经涵盖了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各个需求层面,如餐厅介绍、出行导航、文件管理器等。   问题:成本高,收费难,创意缺,寿命短   1 用户付费意愿低,商业模式尚未成熟   App市场看似一片繁荣景象,风生水起,但在这繁荣背后,却是艰难的生存环境,除游戏类APP状况稍好以外,能够收回成本的App甚少,而实现赢利的更是少之又少。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用户的付费意愿较为薄弱。因此,收费市场难以迅速养成。当前国内App开发者的赢利手段较为有限,通过付费软件获取的收益并不理想,以移动广告获取的收入也大多不如预期,且移动广告尚未寻求到成熟的模式,过多的弹出和悬挂都容易招致用户的反感与抵触,反而不利于App的形象。很多应用开发者将希望寄托于VC(风投)上,然而,获得资金方的青睐考验着开发团队的“造血”能力和市场前景,App从业者面临的生存压力不断上升。   2 勤于模仿,创新能力不足   当前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有规模有实力的大企业纷纷自主研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硬件,并内置自己开发的应用软件,中小型企业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为节省资金投入、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成本,频频寻求捷径,以“借鉴”之名抄袭国外应用,国内同行之间的互相抄袭也屡见不鲜。当一款创新的应用被开发出来后,其他开发团队会去寻找新的创意,如此才会形成一个健康的、良性的市场竞争机制。而单纯地依靠模仿、抄袭,即使得到用户一时的关注,聚拢到一时的流量,其寿命也往往是短暂的。我国当前的App正是处于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导致开发团队“造血”功能差,数量多平均活跃期普遍偏短,形成恶性循环。   3 推广成本高昂,中小型团队压力大   App开发者都希望自己的应用能够风靡全球、名利双收,像《愤怒的小鸟》和《切水果》一样成为装机必备。然而对于中小创业者而言,推广一款应用的难度或许比开发还要大得多。App行业的参与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有实力的大企业,它们多是为了顺应局势,拓展自身业务布局,不把全部赢利期望寄托在App产品上,并有能力投入大量成本去培育市场;而另一类就是中小型应用开发团队,没有太强经济实力,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一方面,草根创业者大多难以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另一方面在应用商店中的排名,对于一款App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开发者们会千方百计提高自身排名。然而,应用商店中的刷榜现象严重,推广渠道的费用也日渐水涨船高。高昂的推广成本,以及尚未形成的良性市场竞争机制,让很多应用刚刚推出,便轻易地淹没在茫茫的App海洋中,其中不乏有创意的产品,这样的现状,极大地打击了开发者的信心。   4 引起关注易,持续关注难   某一款应用得到了用户的关注,并不意味着长久的使用率,也不意味着持续的高下载量。用户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一款应用最初带给用户新鲜感并不难,难的是令用户对其产生依赖感。据统计,App Store中应用已达77.5万个,这一数字依然不断攀升,同类应用很多,因此用户的选择空间很大。这也就意味着用户很容易被新的兴趣点、新鲜点吸引,难以形成持续性依赖。这一现象在游戏类应用中尤为凸显,游戏类App主题多样,灵活性强,稍加创意便能较容易地吸引用户的注意,这也就意味着用户同样容易被有其他新鲜点的游戏所吸引。   建议:规范市场,有力推广,坚持创新   1 确立市场规范机制,净化市场环境   App产品虽然在推广上有难度,但其准入门槛较低。参与者众多,自然有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然而在某种程度上,也容易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准入门槛低,难以遏制抄袭现象,这便形成了恶意竞争;另一方面,App的主题丰富,其中尤以游戏类App内容多元,有些不良内容会造成负面影响;此外,近来App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恶意扣费、擅自收集用户隐私等不良现象,严重损害了用户利益,也不利于App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确立监督惩罚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2 多渠道推广,带动口碑效应   推广对于一款App至关重要,效果决定着其是否能获得用户的关注。进入用户视野,是App推广的第一步,继而才能谈到下载量和认可度。首先,经常使用的推广方式包括移动广告投放,主流应用商店的推送等方式;其次,充分利用网络渠道,尤其是在知名的门户网站的科技频道,以及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移动互联网资讯、评价网站上,发布App的宣传软文,如得到业内权威网站的专业测评,十分有利于App影响力的扩大及口碑的提升;此外,可开发App网络版,将固网和移动互联网有机地结合起来,扩大影响力,网罗更多的用户。对于一些资金有限的团队,则可以充分利用低成本推广方式。微博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且成本接近于零;还可将微博影响力延伸至微信中,实现与用户之间的一对一交流,更加便于搜集用户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有效推广不仅对打造App口碑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也有利于得到广告商的青睐,以获取更高的商业价值。   3 坚持创新理念,杜绝盲目跟风   模仿已经被市场广泛接受的应用软件,从成本角度,看似是一种保险的方式。事实上,用户并不需要那么多相似的应用,而更加倾向于选择已经习惯的。因此,盲目跟风,一味模仿并非明智之举。App开发要坚持创新,寻求市场中尚未开发的蓝海,而创新应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前提。此外,即便是同类型的App,也可寻求差异化发展,提供其他同类应用没有的功能和服务,满足用户更多需求,便可在同类应用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以两款同以手电为主要功能的工具类App为例,其中一款只是单一的手电应用,而另一款融合了直尺和测量角度等功能,可以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那么自然后者更加容易获得用户的青睐。App之间的竞争,在推广方面可能依靠的是经济实力,而赢得用户体验的则是创意。如何让用户在体验之后选择保留,是每款App需要用心钻研的。   趋势:由免费到付费,由激烈到平稳   1 收费机制终将形成,增值服务成为赢利点   互联网不会永远免费,否则将无法形成良好的市场机制,市场也将失去生命力。对App熟悉的用户不难发现,随着互联网建立付费机制的呼声不断扩大,免费应用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一现象产生,并非代表着从业者对于从用户方面收取费用失去了指望,而是由于更多的App采取了应用内购买的方式收取费用。收费方式的改变,有利于移动互联网付费机制的形成,也是商业模式上的探索。此外,App增值服务收费或成为未来趋势,以提供免费下载吸引用户的关注,进行有限的功能体验,再通过增值模式获取利润。这样的形式给予了用户一定的选择空间,更加容易为用户所接受。   2 注重挖掘深层次需求,社区化模式成为主流   App始终以服务用户为第一要务,开发者需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并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不断完善应用。当前,我国很多App都不再单纯提供某个单一功能,而是更加注重人性化的服务。当前的App大多具有简单的社区化功能,可以在线评论,或是跨平台发展。而社区化模式也将是App的发展趋势,未来应用的社区化模式将更加完整和细化,每一个应用都是一个平台,平台之间实现互通,形成完整的社交网络,增强用户对应用的依赖性。   3 市场回归冷静,从量变到质变   当前App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十分激烈。而事实上,包括看起来最兴盛的游戏类App和移动广告在内,都存在很大的泡沫。经过几年的摸索,仅有少数游戏类App可以实现赢利。面对数量不断上涨,却无法看清赢利前景的市场,风投的态度也将从前两年的盲目趋于理性。此外,当前App类型基本上已经涵盖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数量上已接近峰值。未来,App发展的标志不再是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质量上的提升。同质化的应用将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去粗存精,优胜劣汰。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德企业开发者收费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