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多重曝光

学拍多重曝光照片
查看: 5208
累计签到:14 天连续签到:1 天
  喜欢多重曝光照片那种朦朦胧胧的感觉,今天晚上忽然想起用用这个功能,于是练习拍了几张。
IMG_6194.jpg (88.48 KB, 下载次数: 43)
21:11 上传
IMG_6192.jpg (66.59 KB, 下载次数: 40)
21:11 上传
IMG_6200.jpg (63.21 KB, 下载次数: 43)
21:11 上传
IMG_6193.jpg (66.11 KB, 下载次数: 42)
21:11 上传
啥子风格 ,看不清 着急。
累计签到:14 天连续签到:1 天
啥子风格 ,看不清 着急。
哈哈哈,朦胧也是一种美!
眼睛花了&&
累计签到:14 天连续签到:1 天
说明多重曝光的效果出来了!
累计签到:2 天连续签到:1 天
扯蛋,扯蛋,扯蛋!
累计签到:2 天连续签到:1 天
你这叫多重曝光吖?不晓得还以为你开了振动
累计签到:14 天连续签到:1 天
扯蛋,扯蛋,扯蛋!
累计签到:14 天连续签到:1 天
你这叫多重曝光吖?不晓得还以为你开了振动
谢谢欣赏,多指导!
。。。。。。。不好说的。。。。。。。。。
累计签到:14 天连续签到:1 天
。。。。。。。不好说的。。。。。。。。。
各自说,我胆大!
这明显是手抖
累计签到:14 天连续签到:1 天
这明显是手抖
手还真没有抖!
累计签到:254 天连续签到:42 天
你这朦胧害我好久看不清东西
累计签到:14 天连续签到:1 天
你这朦胧害我好久看不清东西
眼镜好没有问题!
不是我饿的眼睛花了,就是你手抖的厉害。你把多重曝光的意境给糟蹋的…………
累计签到:2 天连续签到:1 天
你这个多重曝光有够水的。
48小时热帖排行红米手机 &
楼主的荣誉
扫码下载App一键签到 升级加速
小米手机随手拍「日赛」汇总&导航
小米手机随手拍「周赛」汇总&导航
小米手机摄影达人
「摄影学院」教你怎么玩多重曝光
扫一扫!手机看帖更爽
多重曝光是一种令人着迷的特别拍摄手法,是指将拍摄的多次影像重叠在同一张底片上,将两个甚至多个不同意象的画面在同一画面上交叠,呈现层次丰富、充满想象的画面,获得更富艺术性效果的照片。这样我们就能拍一张完整的全家福了,拍完之后,换个人再拍一次,这样就全部都有啦!现在很多相机设置里自带多重曝光功能,手机上的APP也有多种曝光的功能了,我介绍的叠加方法只是多重曝光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先看一张多重曝光的最终效果图这几张照片是今天小米5X拍的,看天气不错,正好有小朋友来玩,就带着她到楼顶玩了起来。&准备器材:相机或者手机,三脚架《没有三脚架就一定要在拍摄的时候保持手持相机或者手机的稳定》&先看好场景。比如这张,拍摄前我就想好要来张三合一,我从取景框里就预留好这次人物要站立的不同位置,人物位置尽量不要重叠。接下来让小朋友自己想好要做什么动作,交代她要站在哪个位置上,接着把相机或者手机牢固在三脚架上,一直要在拍摄结束才能移动拍摄器材。& 开始拍摄,保持拍摄工具不移动,叫小朋友在指定位置上做3个不同的动作,分别拍摄素材3张。
将3张照片导入PS,用左上角的移动工具将其中第一张拖入第二张,调整右边蒙版工具栏里的透明度,可以看见半透明的2张照片,人物是不同姿势,用移动工具将2张的重叠部分对齐,特别是山型和建筑部分。 对齐后,将透明度改回100%,用左侧工具栏里的橡皮擦搽出另外一张照片的小朋友。可以放大图片或者调整透明度来擦,边缘抹擦仔细些。擦完后,就有2个小朋友出现在画面了,接下来右上角合并图层。将这张合并好的图层用左上角的移动工具拖入第三张照片,调整右侧的透明度,将2张图片的重叠部分对齐。对齐后,将透明度改回100%,用左侧工具栏里的橡皮擦搽出第三张照片的小朋友。&好了,3个小朋友出现了,合并图层,OK,是不是很简单。然后再来个复杂一点点的,千手观音,哈哈。再次重复刚才的素材拍摄,不过是拍四张,人物保持不动,手臂动作不同,这样在后期只是擦出手臂部分就可以了。身体和头部都不用去处理。四张合成合并,OK!
移动工具将2张片对齐
橡皮擦小心仔细涂抹,将手臂涂抹出来。
将合并好的图片拖入第三张,对齐,再橡皮擦涂抹。重复一次之前动作,对齐,橡皮擦涂抹。
今天是玩玩而已,学会怎么拍摄和后期的方法,其实,多重曝光很多耍法的,这个是比较简单的。想想看你可以自己拿着一副新春对联,拍个三张素材,包括你手持上下联和横批,做成表情发给大家拜年,嘿嘿,蛮好耍的。&基本耍法是这样,看你怎么脑洞大开了。&下面是之前相机拍过的一些照片,也是这样的拍摄和后期处理。
3个闺蜜,素材2张,叠加、涂抹、合并。 一人四张,同样的拍摄方法和后期。我反正是架着三脚架不动,看她一个人跑来跑去,换衣服换各种姿势。哈哈。
扫描二维码,手机查看本帖
学习了,谢谢老师
哈哈,学习了。
·来自红米手机2A
不错!又学到了新东西了!
·来自移动端
厉害了我的哥
请问您用那款软件编辑的呢?谢谢!
这个 厉害了
这个 厉害了
哈哈 还是这样的操作
厉害啊!谢谢分享!
高科技啊~
我以为小米手机的功能呢,原来是PS的功能
小米就是好,不只创新,同时便宜
小米为发烧而生,因为有小米你的人生更精彩
我爱小米,支持小米,小米总值是棒棒滴
学习了。。谢谢分享!
京ICP证110507号 京ICP备号当前位置 & &
& 新技能get
多重曝光让你的照片更酷炫
多重曝光让你的照片更酷炫
02:13:00&&出处:&&
编辑:快科技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页面已拦截
无锡网警提示您:
该网址被大量用户举报,可能含有恶意信息。摄影知识:摄影中的多重曝光学习 - 简书
摄影知识:摄影中的多重曝光学习
胶片机时代,常常听那些专业的和准专业——单位宣传部门——的摄影师们说到“多重曝光”这个术语。由于操作难度大,尤其成本太高,俺从没上心。自从近年玩上了数码单反,按俺的性格,碰到这类电子产品,必是要不厌其烦地对照说明书把它所有的功能都试个遍,然而就是这“多重曝光”俺始终也没整明白——说明书说得太肤浅,让俺一直没吃透。今年的《大众摄影》第3期,把“多重曝光”做了个专辑讨论,多位大师和摄影爱好者从理论到实践,从文字到图片做了详细论述展示,让俺受益匪浅。为了加深印象,也为了好东西与朋友们分享,俺把读书心得特意作个整理归纳著名摄影家、国家一级摄影师石广智主持了第一篇专辑讨论,他说:传统相机时代,按住多重曝光按钮就可实现多重曝光拍摄,数码时代让这种看上去绚烂华丽的摄影技术变得更为方便,轻点鼠标,用叠加融合等程序,让我们非常轻松地得到多重曝光的照片。但是我们是否清楚为什么要选择多重曝光这种技术?多重曝光虽然可以得到炫目而魔幻的效果,但并不意味着它就可以乱曝。它有作者对题材、内容的考虑、预想,它有作者对技术的把控等等。最关键的是,在拍摄之前要有对整个作品的构思。石广智的优势是他不光有高超的摄影技术功底,还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常常是他画出一个背景,然后拎着相机去找主题。他说,在拍之前脑子里已经有了这张相片的样子。这一点大约是俺最欠缺的!有人认为:“绘画是加法,摄影是减法”,石广智认为 “艺术无定律”,绘画也好,摄影也罢,该加的必加,该减的一定要减。摄影技巧中的多重曝光属于加法。虽说是加法,但在每次物体叠加前,最好要做到“胸有成竹”,多曝而不乱曝。不能毫无想法和毫无章法的随意堆砌。画面内容要主题突出,有取有舍,力求简洁。简洁是一种美,影像在叠加的过程中不仅画面的内容要简洁,画面的色彩也要力求简洁、协调。色彩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养眼、越耐看多曝不是乱曝,一次曝光能完成就不用两次或多次曝光。因为并不是曝光的次数越多越好。在同一张底片或CCD上,曝光的次数越多越影响画质(层次、细节、锐度),所以,喜爱采用多重曝光技巧的摄影人不要刻意地追求“多曝”的次数,任何技巧都只是作为表现作品的一种手段,运用时要恰到好处。如果是在胶片机或带有多重曝光功能的数码相机上进行多重曝光操作,而不是用PS后期制作,在拍摄时要注意:二次曝光整体减1EV曝光量;三次曝光整体减1.5EV曝光量;四次曝光整体减2EV曝光量。以此类推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摄影的基本功要扎实。首先能够熟练掌握手中相机的各种测光模式,能够灵活运用光圈、速度、曝光补偿,以及用光、构图等等,这些是学习掌握多重曝光技巧的最基本的条件。就如同人学会了走步并且已经走得很稳时,才可以开始练习跑步、跳远、跳高等。而更重要也是最难的,就是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暗香 石广智摄 华而有实的多重曝光(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天鹅湖 石广智摄 两次曝光完成(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白鹭 杨晓宁摄 尼康DX2相机 三次曝光(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三重奏 孙永摄 美能达X-700相机 三重曝光 闪光灯前加三种颜色的色片 人物背后布光,形成逆光效果。
看得见的旋律 林慕洁摄 尼康F100相机 柯达胶片 六次曝光(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展望 余书宝摄 后期复制、叠加、减淡影调合成多重曝光效果(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石广智的《清风竹影》系列,有时利用在自然风动中竹子的摇曳,有时利用单腿脚架拍照时的自然晃动,多次曝光后对象在底片上形成虚实相间、亦真亦幻的影像,他同时还结合虚实焦点的变化,让影像在叠加、动静和虚实三重变化表现中展示。他的竹子,有的迷离,有的纷繁,有的优雅,有的华贵,有的辉煌,在变幻的自然光线下,很好地表现了竹子“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技。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的生命状态,昂扬着蓬勃向上和跃动活泼的精神。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用这些手段所取得的效果都是纯摄影的,和以往画意式的竹子摄影有着根本的区别,具有摄影影像独特的美感。而且,他的这些摄影也是很难复制的,不可能出现时下某些风光摄影只要站准拍摄点,时间和曝光相似就可重复一样的尴尬现象。因为对影像的每一次叠加处理,都是一次想像力的突破和对技术掌握程度的考验。因而石广智的竹子摄影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摄影。(以下图片自网络)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1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2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3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4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5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6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7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8据我所知,尼康单反系列里D80、D90、D200、D300S、D2X、D3X等都有多重曝光的功能。使用这些相机的朋友可以在菜单里寻找“多重曝光”,并将“多重曝光”点到“ON”的位置,同时设置多重曝光的张数,俺的D80最多只能三次曝光。每一组多重曝光的拍摄过程结束,相机会自动回复到常规曝光状态。所以如果想继续多重曝光,需要重新设置。佳能无敌兔以下版的相机没有多重曝光功能,只能用PS等模拟合成。无论是在相机中多次曝光,还是后期PS中模拟多次曝光,都应该事先准确预见,成竹在胸后,再一步一步地实施。多次曝光的难点在于叠合的元素不应互相破坏、互相干扰,而应相辅相成、相互扩展,其效果不是多组元素之和,而是多组元素之积。通过多次曝光,可以超时空叠合任意对象,可以实现许多独特的、赏心悦目或寓意深远的艺术效果。说来容易,实际操作中叠什么,怎么叠?要想拍摄出至少自己满意的作品来,这个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是要逐步学习探索的。让我们先通过一些摄影师们的作品,以及他们对于作品的创作过程的分析,来学习掌握这门技巧吧。
瀑布与野花 毛森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冷叠暖—毛森冷色与暖色对比是构成明显色彩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赋予色彩以表现力的重要方法。通过日常经验,人感觉色彩有了冷暖之别。而且,暖色有前进和扩张感,冷色有后退和收缩感。运用在风景摄影中,除了冷暖的温度反差之外,冷暖色的远近感也增强了作品的空间表现,提高了画面的深度感。层次感。多次曝光中,有意把冷色对象与暖色对象互相叠合,就是充分运用了冷暖对比。如这幅作品,中心意图是冷暖叠合,具体技法是四次曝光直接拍摄而成。第一次曝光拍摄瀑布局部,慢速1/8秒;第二次曝光移动位置拍摄野花和树枝的局部,正确对焦,速度1/125秒;第三次曝光稍微移动相机,故意虚焦,速度1/8秒;第四次曝光再次左右移动相机,故意虚焦,并等待小风吹动那一刻,速度1/8秒。连续在两个拍摄点不停蹲点走动,经过多次尝试拍摄,最终选择了比较满意的一幅,后期局部高速裁剪。
大鹏展翅 王梅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虚叠实—王梅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看到一棵梧桐树,发现其中某一段的树形有可塑性。我决定用多次曝光的手法来表现这棵大树的灵性。选用多区测光和手动对焦以及手动曝光模式,没带三脚架,我便在周边找到了一个可以支撑身体的地方以保持稳定,手持相机原位不动先用大光圈一挡曝光,虚焦拍摄树的轮廓,然后再缩小光圈正常曝光,实焦拍摄“大鸟”的雏形。尝试了几次才得到满意的效果。创作重点在于虚焦程度的把握,包括曝光量的增减要多次尝试后才能做到心里有数。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说:“我不是去物色那些不寻常的题材,而是要让寻常的题材变成不寻常的作品!”拍摄熟悉的景物却给观者带来不熟悉的感受是我创作的主旨。
徽州寻梦 赖钟鸣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大叠小—赖钟鸣秋越浓,婺源石城的景色就越美。晨雾、炊烟、蓝天、青山、人家、粉墙、青砖、黛瓦天人合一的乡村美景在摄影家镜头中十分常见。怎样能拍得和别人不同,怎样表达我对这一风景的解读,我想到了以大叠小的多次曝光手法。徽州最有特点的就是粉墙黛瓦,我先用长焦镜头拍摄了墙面与瓦,抓住其精髓,再用广角镜头拍摄挺立于古村落前后高大的红枫和整齐的民居。后期在PS中,将两幅画面以两个图层叠加的形式混合。制造出虚实掩映、大小对比、如梦似幻的特殊效果。
老枝残红唱秋风 王同领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动叠静A 方向性移动—王同领拍摄动静结合的多次曝光,首先,选好画面内容,心中有数,再找好动感方向。以拍摄枝叶为例,有时真有风,只是没有多次曝光形成的效果大。仍需要自己营造动感。其次,用逆光可凸显枝叶的反差和移动时形成的风感。画面上的“风沙”颗粒是感光元件上的污点造成,故意没擦掉。该作品由三次曝光而成,第一次对焦清晰,光圈F8,速度1/200秒正常曝光;第二次手动对焦故意虚焦,光圈F8,速度1/200秒正常曝光;第三次清晰对焦,光圈F22,速度1/6秒,正常曝光,为了创造秋风的动感,由画面的左下方向画面的右上方晃动相机,形成了秋风劲吹的画面。三次曝光要在同一画面上,不可偏差太大。
枫 梁春立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动叠静B后期动感—梁春立我按照红叶点测光,以有些发白的天空为背景拍摄了一张相片,后期再利用PS适当调整反差,让天空纯白,红叶曝光准确。再进行枫叶色彩的调整,选择菜单“调整”—“可选颜色”,选择红色界面,调整滑块,直至枫叶的色彩合适为止。一幅《枫》的作品就算完成一半儿了。但还缺乏深秋寒风的意境,又后期制作了动感效果。先复制图层,再在滤镜中选择“模糊”—“动感模糊”进行调整,自左上向右下调整动感模糊的角度,约水平25度角。根据风力的大小感觉,调整滑块,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止。调整完成后,再将该图层的透明度高速到40%--60%之间。最后合并图层。
随风摇曳 郭正翔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动叠静C无规则晃动—郭正翔为了营造风中舞动的真实效果,我使用了一次慢快门速度、一次高快门速度。第一次慢门减少曝光4档,速度1/20秒,在按快门拍摄同时移动并无规则抖动、晃动相机。如果用正常曝光则会白成一片。无规则晃动相机是为了让风的效果更为真实。第二次用高速快门正常曝光,以凝固住清晰的影像。由于是叠加,其实把两个步骤反过来用效果也是一样的。
雷峰日食 黎武扬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连续之叠—黎武扬日全食百年难遇,我想到了数码后期叠加模仿多次曝光效果,分阶段地连续表现其变化过程。使用三脚架、300mm以上镜头、自制减光滤镜。首先了解整个日全食初亏至复圆准确时间,精确到分或秒,提前选好地方,建议找有地方标志性建筑物作前景,在傍晚拍一张素材,例如西湖雷峰塔。初亏至食既、生光至复圆必须用减光滤镜,以防灼伤眼睛。光圈宜F5.6—8,用点测光测太阳,每分钟拍几张。到了太阳成一条细缝时,钻石环马上会出现,这时拿走减光滤镜,将光圈调至F11以上,小光圈可以带出钻石环的星光,用点测光测亮位,建议用包围曝光,到了生光后套上减光滤镜再拍,直至复圆。
宛平风云录 郑庆祥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抒情之叠—郑庆祥我想要把自己的意图,甚至遐想、情感等融入艺术摄影的拍摄之中。这幅作品则是我采取多次曝光技术,将雄伟壮观的宛平城楼与天空中的飞云融为一体,直接拍摄而成的。旨在进一步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通过创意形成了一幅乱云飞渡的单色调悲惨景象,而又以不失宛平城的真实建筑风貌。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七七事变”是中国人民心中的痛,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正是我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构思 方展军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明暗之叠—方展军本人在机械行业工作,对工业题材最有感情,为了展示现时代工人们的创新精神,我利用PS,仿相机多次曝光功能,应用经典的明暗叠加的方式,制作了这幅作品。共用了三张素材。素材1,一张具有现代气息的计算机图片;素材2,一张平时拍摄的剪影头像作品;素材3,一张有产品图纸和工具在一起的图片,制作过程如下:先创建所需尺寸画布,再把素材1调到画布上作背景,再把素材2抠出调到背景图层之上,再按照头像形状选用椭圆选框工具选取素材3的一部分,选取前,羽化半径设为50,使边缘叠合更加自然。选定后拖移到剪影头像上,合并图层,即创作完毕。明暗叠加清晰明了,是多次曝光的一种好办法。
梦幻 郭朝晖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梦幻之叠—郭朝晖摄影是拍出来的,也是玩出来的。《梦幻》这幅图片就是用电脑“玩”出来的“多次曝光”图片。黄色的树林其实是夏季拍摄的绿色树林,人像是在一次车展上偶然拍摄的。使用PS,把树林打开,在菜单中选择“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进行调整,调成黄色。然后在应用“滤镜”—“模糊”—“高斯模糊”,调成模糊状态。再打开人像图片,在菜单中选择:“图像”—“调整”—“去色”,转换成黑白,再进行色阶调整,调成高调黑白人像,用套索工具选择背景,填充成白,再把人像的嘴唇用套索选取,调成红色。最后一步就是把人像图层拖到树林的图层上,用“不透明度”工具把人像的透明度降低,最后合并并调整色阶、对比度。
绿韵 李卫侨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重复之叠—李卫侨在一片树林中,我发现了这样一组形式感很强的枝叶(作品右下部分)。以天空为背景,逆光下,按照叶片曝光,不仅叶子的脉络清晰可见,而且叶片之间相互重合处也通透明快。尽管比较美,但是单纯拍摄枝干效果还是略显平淡。我想到了用重复的方法进行叠加。很简单,用PS打开后,复制图层并选择该层,在菜单中选“编辑”—“自由变换”,按住Shift键拖动节点,等比例缩放该层。再将小图旋转方向、移动至左上方的空白处,形成了左面这幅形式有呼应,节奏有变化的作品。用好“重复”这一多次曝光技巧,在重复中注意变化是需要掌握的要点。
《清风竹影》系列之一 石广智摄(自互联网)相关之叠—石广智我是使用120胶片单反相机用反转片拍摄的,首先选取一处竹竿局部作为画面主体,以机内平均测光后,减一挡曝光量(光圈F16)进行第一次曝光。再将镜头对竹林高处一局部竹叶取景并对天空点测光减一挡曝光量(光圈F8)第二次曝光完成。通过两次曝光把竹竿与竹叶融合在一幅画面上。竹叶叠加时所处的画面位置是关键,画面的布局、结构要合理,可反复多拍几张,从中择优。剪影效果的竹叶与欠一挡曝光的竹竿既有着直接相关的联系,又因为不同的视觉效果与日常之所见拉开了距离,美便由此产生。非特殊说明,文章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思维网—素材天下,素材中国,设计素材,淘宝素材,节日素材,免费下载 专业的设计素材免费下载基地
分四部分,看相关书籍,看相关影相,看优秀的照片,拍照片。把每天看过的书籍和影相和优秀照片里自己可以吸收的部分总结出来,并在次日拍的照片中运用。把拍的照片分享到图片社区,以清楚的认识自己拍的照片的水平。 资源:已买的摄影相关的书籍,有旅行摄影圣经(1、2)、电影化叙事、天才写...
导读:摄影就是美丽常在,转瞬即逝的美丽瞬间,我用摄影留住你~50个摄影技巧Get~ 1,如何摇拍 摇拍是一种拍摄移动中被摄体的技法。其特点是把摄影重点放在了静态的部分,以摇动镜头的方式跟随被摄体,表现其速度感。要使用此种拍摄技法,需要把相机设置到快门优先的模式上,然后使用较...
推荐阅读:最全职场充电和企业管理书单,附300本高清PDF版电子书 这是我见过逼格最高,素材最全的PPT模板了(附下载链接)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附50本高质量电子书下载 100本增加见识和设计灵感的古籍图书【附下载链接】 遇到会拍照的男朋友,就嫁了吧【有彩蛋】 摄影书单目录...
前言 三流的摄影师比器材,二流的摄影师比技术,一流的摄影师比思想。 “照片从来不能解决问题,它总是在不断的提出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你能不断的提出问题,你就会不断的按下快门,把你的思想和疑问传达出来。如果观众看过你的照片后也良久驻足,思考着你的思考,疑问着你的疑问,那您就...
夜晚,吃着宵夜,心情突然的低落;不知是风的使然还是话语的不耐。
看了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他笔下的许三乐让我想到自己小时候 和许三乐一样,我在家也排行老三,不同的是,我是女孩子,我上面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爸爸喜欢姐姐,妈妈喜欢哥哥,我是爹不疼娘不爱的,他们也总嫌我碍事,从小到大他们对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跟你说了你也不懂” 姨娘说我...
文/花语_蝴蝶兰之语 拥挤的地铁上,一个孩子嚎哭的声音充斥着车厢,我忍不住朝那声源看去。孩子有四五岁大的样子,小腿踢着,嘴里叫着,脸上的泪流着,看着挺让人心疼,但她身旁没有一个安慰呵护的声音。孩子的一边是怒目注视着她的妈妈,另一边是看着像孩子姥姥的人抱着一个正牙牙学语的小孩...
1. 研究生期间怎么做? 至少一篇论文。研一:广泛阅读。每周一两篇学科顶级刊物。收藏并定制推送学科领域顶级期刊。sciencedirectnoteexpress 学校买了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毕业了也可以用。学校买了matlabendnote.————————————————...
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的思想依据是分治法,选取第一个元素为对比值,然后将表中比对比值小的放在左边,将对比值大的放在右边,然后再将左边的列表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排列,将右边的方法进行排列,依次递归下去,最终有序。下面列出java实现 直接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的算法思想:从第二个元素...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