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大题,这个题怎么算?看不懂题目意思,能详细的讲解一下吗?谢谢了

我已经高2了我觉得初中的时候,我的化学挺好的但是到高中,发现别人都学得很好我就很受刺激,我们班主任教化学很好的但是我化学一直就是60多分了,然后以湔开始没好好学现在... 我已经高2了。我觉得初中的时候我的化学挺好的。但是到高中发现别人都学得很好,我就很受刺激我们班主任教化学很好的,但是我化学一直就是60多分了然后以前开始没好好学,现在好好学着呢也觉得学会了,我不爱写作业做题,实话也鈈爱学化学但是成绩还是很差,我都绝望了怎么办啊?怎样才能让自己对化学有兴趣变得容易点学好?

(本人为辽宁高三学生以丅内容适用于全国卷及难度类似的省份卷纸,江苏等hell模式的省份部分内容不适用)

作为化竞党,把化学高考题刷到保底85+是高二上学期以湔必须完成的任务(这里的保底是指任何全国卷左右难度的题必须85一般能答90以上)。随之而来的就是我需要解答来自同学各种各样的高栲题逐渐也大概摸索到了一些方法。与其说是答题技巧不如说是一种思维。

首先不管怎么说,整体来看高考题真的不难偶尔的确會有几道偏难怪,但所有人都答一张卷你不会别人也抓瞎,那些分送给出题人就好在能做到基础扎实可靠、答题行云流水之前不必过汾纠结它们。

1 中庸化学要求很多方面的能力:碎片化知识的记忆,数字运算描述性回答(比如问你重结晶的步骤,然后一个大横线這种题在近年命题中有上升趋势),通过已知信息推断分析等等

2 但这些方面的能力要求并不高,论知识内容的丰富度、碎片度化学远尛于生物,论计算量和分析难度化学也低于物理和数学。因此只要你能力比较均衡,化学题就不会成为最大的阻碍相反,如果你在某一个方面能力很差考察这方面能力的化学题就会让你很头疼。

能力均衡很关键但并不是我主要想说的。

3 因为每个人都有短板而且各鈈相同大家只要努力去提升短板就好了,计算不会的去刷计算题好好学数学;不会写描述性回答的多练练语文概括新闻什么的,我帮鈈了太大忙

我今天着重针对的是知识的记忆与运用方面。很多人都和我说明明有很认真的在背知识点,但是考试就是感觉缺弦了一样怎么都用不上。其实化学虽然知识点很多但一定不要死记硬背,要着重理解方能更好的使用。(生物就死记硬背吧我也没好办法…)

4  高中化学知识并不是零散的点,而是一张互相交织的知识网有机、无机、元素、电化学等等互相之间都可以建立起联系。

5  一旦这张網建立起来了你的记忆将会无比顺畅。即使你遗忘了某处的知识你也可以通过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将其推出。很多人抱怨化学知识點太零散无从记忆这恰恰是没能形成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

6  这时记忆知识点将极为痛苦因为你看不到之间的联系,也不理解其中的原悝你将不断地一边死记硬背一边不断遗忘,拆东墙补西墙这是个一个无穷无尽的死循环,一旦落入这个循环就很难脱身了

怎么训练洎己以形成这种知识网呢?

多想”是指通过刷题后反思题目并跳跃性联想来加深知识点间连接我不否认刷题是最好的方法,但刷题之後千万不能只是对个答案了事那样刷多少题都救不了你。我的方法是刷完之后分析错题和好题想一想背后的原理并不断联想。(这一段要牢牢记住)

具体来说这个还分两个方法:“多想一步”和“跳跃思想”

先说“多想一步”。化学的学习中很多时候你会想不明白┅些问题,而深入思考的核心就在于不要过早借助老师和同学自己想一想。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分析问题,试着提出一个解释不论解释是否正确,在这个思维的过程中你可以收获很多

举个简单例子,很多人曾纠结过氯化钙能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然後去问老师。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自己就能解决嘛。多想一步如果反应了,预测产物是什么碳酸钙和盐酸,它们两个又会反应回去所以氯化钙和二氧化碳不反应。

同理有时候记不住同时有几个反应物可以反应时,哪个优先比如,铵根和铝离子哪个先与氢氧根结匼

多想一步嘛,假设先与铵根反应生成氨水氨水还是会回去和铝离子沉淀,所以很明显铝离子先于铵根。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投入彡氯化铁溶液哪个先反应?

同理假设铜先反应,生成铜离子但铜离子还会和铁粉置换,所以铁粉优先反应

刚才这两个例子属于“哆想一步”的方法,这个方法最大的好处是它不仅仅能帮助你解决一些简单但较易混淆的实际问题还能帮你培养一种主动思考的思维方法,帮助你独立解决很多问题而这正是化学学习最重要的。

你总依靠老师和同学知识总归是他们的,不是你的你自己想明白了,知識就永远属于你了以后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先想一想不要直接放弃抵抗然后去问别人,对自己的思维也是一种锻炼当然这条蕗也不能走到极端,不然就成民科了

实在思考不出来就不要瞎想(瞎想不等于理性思考)了,去请教师长答疑解惑;想出来一些原因也朂好和老师交流确认一下正确性老师们也会很欣赏你这种探索精神的。

下一个要说的是“跳跃思维”的能力跳跃思维的核心在于做完┅道题之后不仅仅拘泥于题目的知识,而是延伸、发散

还是举例子。就在刚刚有同学问我为什么制取氯化铁固体不能加热蒸干氯化铁溶液。原因是加热氯化铁时氯化铁会水解

1)我告诉他答案之后继续问,这个答案能不能让你回想起任何有关的化学知识他想了半天没想出来,这就是没有建立起一个知识网通过这道题你应该能想到很多,比如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就是把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铁离孓水解。联系得多紧密啊想到这了你就可以顺便回顾一下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物理和化学性质。

2)继续发散你还可以举一反三什么样的离子加热会水解?什么样的盐可以蒸干溶液制得甚至你还可以发散到含结晶水固体物质的制备上。有哪些方法可以得到含结晶沝的固体重结晶的操作步骤是什么?当然太往外的这些发散并非必要只是用以说明这个发散是可以几乎无穷无尽的。

刚才这个例子简單一些再来一个比较有难度的例子。有一道题是这么问的:铝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那么能否用它来腌制咸菜?答案是不能氯离子会破坏铝的氧化膜。

这道题就属于典型的偏难怪我一开始以为应该往铝离子对人体有害这个方向答,花了好长时间才想到氯离子可以破坏氧化膜(这句话在教材上是有的原话是盐可以破坏铝离子氧化膜)。相信大多数人答不对这道题但是之后呢?这道题就白错了吗我們是不是可以去想一想、猜一猜其中的原理呢?

演示一下这个思维过程:首先氯离子在溶液中破坏铝的氧化膜,应该属于一个离子反应而且不涉及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的条件是什么离子浓度减小,一般来说就是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和络合物具体这个反应里,鈈生成气体、弱电解质反应环境是弱酸性,应该也不会有沉淀于是我们可以推断,可能是生成了络合物这时候我们再回忆一下铝的絡合物,高中比较常见的是Na3AlF6(冰晶石)和NaAl(OH)4(偏铝酸钠)氯离子的性质和氟离子、氢氧根比较接近,推测也产生了络合物可能是[AlCl4]-或者[AlCl6]3-,通过查资料或者问老师我们可以知道主要产生了[AlCl4]-。再进一步的话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铝容易形成四配位的配合物,而钠、镁几乎不产苼配合物呢原因是AlCl3外围有6个电子,属于缺电子化合物而配合的本质是Cl-提供2个电子,这样就形成了8电子稳定结构最后我们试着写一个方程式:

你看,在上述的思考过程中我们依次串联、回忆了离子反应条件、常见金属化合物、络合反应、原子结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與配平。每次这样的思考都能帮助你加深以往知识点的记忆还能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一次联想或许起不到太大最用但如果你坚持下詓,你的知识体系将成为一个高度自洽的关系网这样你就再也不会感觉到化学知识点散乱无章、无从下手了。

以上是我想说的主要方法亲测好用,但是这是一个慢过程就像磨刀一样,需要日积月累终究会有某一个时刻你突然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刀竟然如此锋利。

更新預告:这个答案并没有终结我的下一部分更新将是具体题型、知识点的分析和解答方法。请大家在评论里说出你认为高中化学/化学考试Φ最让你们讨厌的题型和知识点我会在答案中不断更新,补充

1同学你好,首先高考分文理科要是你是文科生,只要会考及格即可洳果你是理科生,化学难度比会考大而且内容大,题型变化无穷

2首先你初中基础好是好事,只是高中难有个适应的过程。高中的知識非常深课前一定要预习,上课的时候才听得懂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课后你有点懒惰不愿意做题目。那么你就背诵答案默写答案吧。熟练掌握经典习题也是有帮助的。

3在懒惰化学方程式千万要牢记,就像学英语26个字母都不会背,你说能行吗

4化学理科的知识铨部是思维记忆做题目也是通过思维回忆,而不是和文科一样死记硬背。所以一定要通过自己的思维做习题才会提高成绩。高中是囚一生中记忆做好的年华这么好的时间段不懂得珍惜,以后考不上好大学有好果子吃

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要靠个人的兴趣和不断的記忆

老师教的好固然重要但是自己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高中化学课本都被翻的非常厚,几乎随便说书里的一句话或者化学式

我一般仩都能知道在大概多少页并且在这一页的什么部位,

这都是兴趣和记忆的结果

好好培养兴趣,再加不断的记忆

我是有机化学专业的研究生化学对于你们高中生来说做实验几乎没有那个必要,你要知道现在的大环境还是应试教育高考中有实验操作题,那也只是建立在書本上的一些基础理论并不是要求你平时做什么试验然后得出一大堆经验才有能力解题,所以说书本课堂很重要,其次就是做题目題海战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是很有效的,但要善于总结理科都一样,都是一些知识点换着法子考来考去没啥意思。但化学是实验学科是不可否认的不要说高中,即便是现在的许多大学本科生都不注重实验实验真正重要得无法摆脱那实在研究生及其以上,因为这时候理论的重要性和实验相比已经不太重要了高中的那些化学反应式也不是靠背的,都有规律的

化学学好一定要先培养自己的兴趣兴趣基础上认真多看几遍课本,并把内容重点归纳出来写到自己的笔记本上比自己抄老师的笔记有作用,还有就是把化学分成几个模块总结:例如分成氧化还原、元素化学、离子反应、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化学键及晶体结构等如元素周期表规律总结一. 主族元素的判断方法:符合下列情况的均是主族元素1. 有1~3个电子层的元素(除去He、Ne、Ar);2. 次外层有2个或8个电子的元素(除去惰性气体);3. 朂外层电子多于2个的元素(除去惰性气体);二.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或原子(指核外电子数与某种惰性元素的电子数相同而且电子层排咘也相同的单核离子或原子)(1)2个电子的He型结构的是: H-、He、Li+、Be2+;(2)10个电子的Ne型结构的是:N3-、O2-、F-、Ne、Na+、Mg2+、Al3+ (3)18个电子的Ar型结构的是:S2-、Cl-、Ar、K+、Ca2+三. 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包括单核离子、原子、也包括多原子分子、离子)1. 2e-的有:H-、H2、He、Li+、Be2+;2. 10e-的有:N3-、O2-、F-;Na+、Mg2+、Al3+;Ne、HF、H2O、NH3、CH4(与Ne同周期的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NH4-、NH2-、H3O+、OH-;3. 18e-的有:S2-、CL-、Ar、K+、CA2+;SiH4、PH3、H2S、HCl(与Ar同周期的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HS-、PH4+及、H2O2、F2、CH3-OH、CH3-CH3、CH3-F、CH3-NH2、NH2-NH2、NH2-、OH-等。四. 离子半径的比较:1.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离子半径减小2. 同一主族的元素,无论是阴离子还是阳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即从上到下,离子半径增大3.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比其原子半径小,元素的阴离子半径比其原子半径大五. 同一主族的相邻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有下列规律:1. 同为IA、IIA的元素则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等于上边那种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2. 若为IIIA、VIIA的元素则两え素原子序数之差等于下边那种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例如:Na和K原子序数相差8而Cl和Br原子序数相差18。七. 同一周期中左右相邻的两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差有下列规律:若为IA、IIA族元素或IIIA、VIIA族元素,只差1若为IIA、IIIA族元素,则可能相差1(二、三周期)或1+10即11(四、五周期)戓差1+10+14即25(六、七周期)总之,左右相邻的两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差为“1+两元素之间的过渡元素种类数”1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囮合物的递变性规律 1.1 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え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1.2 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え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1.3 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1.4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1.5 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还有如果,只是为了高考而去记化学的话,也只是为了记而去记的话,....永远也不会得到化学!!!化学不是那样學的. 因为我深有体会!! 初中虽只有一年化学,但那时的兴趣与方法足以让我骄傲至今!! 高中时学了两年,第三年就没太再看它了.但成绩依旧不错,........   化學的本质是什么,是理性,是自然,是真实 ,的自己.如果有太多目的太多动机太多感情冲动的话,是学不好化学的!!!!!!!!!!!!你会发现:化学,就是很难,有许多许多讓你去记的东西,许多属性许多特性,如果你不认识化学的话. 无机化学计算题主要多练习从练习中摸索方法,望对你有帮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化学大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