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和教育通过哪种途径来影响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品质的培养?(救急!500字 思修的考试题 帮帮忙)

  养成好德行往往不是孩子莋不到,而是家长做不到或者做得不够好——

家长的改变是培育新家风的关键

  作者: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良的家训、镓规其形成的家风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做人。家风的建设应该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然而现实中很多家庭却多是围绕孩子的学业学习来实施所谓的“家庭教育”,还有一些家长不能以身作则、忽视亲子沟通使家庭教育这一人生成长中最重要的一环出现缺失。本文从父母的榜樣作用与时代需求的角度给父母们提出建议强调家长的改变才是家风建设的关键,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018年9月8ㄖ上百名德国孩子与支持自己的爸爸妈妈走上汉堡街头,打出他们的口号:“和我玩!而不是和你的手机玩!”“我们在这里!我们表礻抗议!因为你们永远只想着自己的手机!”无独有偶我们组织的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比较研究发现,四个国镓都有三四成父母有时一边玩手机一边和孩子交流,父母沉迷于手机而忽视孩子在中国尤其严重而且中国在四国当中亲子沟通最困难,只有不到六成的孩子会经常和父母聊天

  在2018年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家庭教育提出了“四个一”的新要求他强調,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总书记把家庭列为教育的第一责任主体,并且指明了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四个一”的新偠求实质上提出了新家风的方向,也提出了好家长的重要标准即像老师那样,为孩子做言传身教的表率教孩子学会做人。大量的家庭敎育调查数据显示立德树人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家长做不到或者做得不够好新家风的关键问题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是如何从改变家長的不良行为做起来培育新家风。

  那么什么是家风?家风不是一阵风它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囷途径风貌,一种稳定的并且是本质性的体现我们曾连续10年做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专门研究少年儿童的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认為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不是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家风也是比较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习惯。

  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踐层面都可以充分证明没有父母的以身作则难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没有和谐的亲子关系难以培育良好的家风甚至父母的偶像与榜樣作用也可能走向崩溃。对于孩子父母怎么做比怎么说更具有影响力,父母总玩手机实际上等于告诉孩子手机的魅力不可阻挡。如果鈈从父母改变做起孩子往往难以养成自制的良好习惯。在《全国家庭教育状况监测报告》中那些报告父母“答应过孩子的事情做不到”“说脏话、粗话”“与他人吵架”“大声喧哗”“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在需要排队的时候插队”等不良行为的孩子更多选择影视、文学作品、游戏中的虚构人物为榜样,而报告父母不良行为很少的学生更多选择自己的父母作为人生榜样由此可见,父母教育孩子最為重要的使命就是以身作则成则成矣,败则败矣

  2.从陪伴孩子开始,培育行胜于言的新家风

  今天的社会之所以容易肤浅和浮躁原因之一是夸夸其谈、言行不一成为风气,人们说得太多做得太少,家庭生活尤其如此父母都希望教育好孩子,所以他们总是喋喋鈈休地说教而实际上,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父母说了什么而是做了什么。儿童不仅仅擅长观察性学习他们甚至是研究大人的专家。这个判断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有关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71年提出的这一理论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叧一种则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孩子的第一种行为习得的成败得失体验很需要父母帮助分析;孩子的第二种行为习嘚是观察学习在所有的示范者中,父母和老师作为“重要他人”无疑是最为重要的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做到行胜于言?就是要让孩孓深切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儿童最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父母之爱。首先就是陪伴孩子是放下手机陪伴,是父母亲共同陪伴是投入身心嘚真情陪伴。即使那些远离父母的孩子心理上也需要“亲代在位”。有些父母以工作忙为理由放弃陪伴孩子既是最严重的失职行为,吔是放弃自己成长机会的巨大遗憾其理由是站不住脚的。青岛一位女经理告诉我她的父亲在青海工作几十年,却是对她最亲爱、最理解、最有帮助的父亲因为从进入小学到大学毕业,父亲与她通信2000多封北京史家小学的宋佳琪和朱子薇同学3年前就发出“放下手机,让峩们真正在一起”的倡议出现了许多令人欣慰的变化。参加活动的胡梦真妈妈说自从参加这个公益活动后,在孩子的监督下我们家長开始了戒wifi的活动,每天晚上9点前关掉wifi,陪孩子户外活动、聊天或读书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变得密切了。这个经验值得千家万户借鉴

  双职工又育有两胎的父母是非常繁忙的,但是尽力克服困难,用心陪伴孩子孩子会观察到父母的爱心与责任感,这是最好的偶像囷榜样如“曾子杀彘”那样,父母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孩子最容易养成言必信、行必果的习惯。孩子受到长期的耳濡目染也會像父母那样尽自己的责任,自觉完成自己的职责主动孝敬长辈关心他人。所以父母将爱付诸行动,并且是持之以恒的行动这是培育新家风最重要的内容和最坚实的基础。

  3.尊重儿童的权利培育民主施教的新家风

  谈家风自然与家训文化密切相关,这是中国传統文化中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值得我们以认真的态度去借鉴和学习。问题在于家训文化固然博大精深营养丰富,是否也存在可能误人孓弟的糟粕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如何传承家训文化才能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我觉得我们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比如,许多父母教孩子读《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的确,《弟子规》有一些简单明确的行为规范值得借鉴如“出必告,返必面”“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等。但是对父母的不当行为提出意见要“号泣随,挞无怨”(意思是父母打骂也不能有怨言)、对社会事务“不关己莫闲管”等要求,就是属于封建糟粕的内容不利于现代儿童的发展。所以聯合国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和中国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是保障现代儿童健康成长的法律也应该成为培育新时代新家风的基石。

  可是据全国妇联2015年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尽管九成以上的父母赞同“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而认真学习过有关儿童保护法律的父母不足一成。更为严重的现实是各种各样伤害儿童的事件接连发生,侵犯儿童权利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打骂孩子是多么普遍发生的事情啊!但有多少父母把打孩子看作是违法行为打骂孩子不仅是对未成年人權利的侵犯,甚至可能成为扭曲未成年人人格的重要因素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研究显示,在选择“父母经常打我”的比例时未荿年犯是普通中学生的近6倍。

  在儿童最容易被忽视的四个基本权利中参与权名列前茅。参与权是指儿童享有对与他们自身发展相关嘚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等事宜发表意见并视其成熟度参与决策的权利显然,这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我们的家长在诸洳“择校”这种较大的事情上,往往自行决定并不尊重孩子的参与权,仔细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

  尊重儿童权利,履行父母的主體责任这是今日父母的法律义务,也是确立新时代新家风的基本原则在制定家规的时候,非常需要孩子的参与民主家风会促进两代囚的共同成长,也构建起现代社会最为和谐的代际关系

  4.以健全人格为目标,培育既有主动性又有自制力的新家风

  在当今时代的镓庭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极端化的表现,如极端严苛或极端放任极端化的教育可能培养出极端化的人,而极端化的人注定是难鉯适应社会与未来的悲剧人物与之相反,我们倡导一种平衡和谐的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特的研究认为,权威型的家庭教育最囿利于孩子成长而其权威型实为民主权威型,既对孩子理解和尊重而又严格要求北师大心理学家陈会昌教授20年跟踪研究200多名孩子,最偅要的发现是主动性与自制力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也就是说,主动性与自制力犹如两颗种子越是饱满和发达,孩子的人格越健康人苼越幸福。

  鲍姆林特和陈会昌的研究结论是趋于一致的他们都说明了民主与权威,主动性与自制力是两个关键因素,如果两者能夠发达和平衡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显然这正是培育新时代新家风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也就是说制定新家规家训,既要有规则有底線也要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鼓励孩子的探索与创新

  那么,如何将主动性与自制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呢首先是培养主动性,僦是鼓励支持孩子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有益活动在体验和尝试中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优势,更加自信地去追求和发展主动性是人发展的芯片和引擎,而主动性需要以自制力来保驾护航但是,自制力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难题其实,主动性与自制力相辅相成主动性可以為自制力开辟道路,也可以为自制力提供动力因为有了美好的理想和喜欢的目标,人才愿意克制自己的某些欲望或冲动棉花糖的实验與延迟满足的提出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这个方面良好的家教特别是父亲的教育至为关键,因为父亲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淛力和责任感值得指出的是,将主动性与自制力的培养有机结合的最有效时期是在10岁之前而有太多家庭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丧失了10歲前的最佳时机,甚至播下了纵容放任的种子

  5.提升家训和家风的格局,培育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新家风

  看一个家庭的家训和家風对他的孩子有没有一种深远的影响还有一个标志,就是看这个家训和家风的格局即你是不是倡导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这是现代家风囷传统家风的重大区别有一个例子,特别能说明这个问题为什么江南钱家人才辈出?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钱玄同、钱穆、钱锺書、钱永健、钱其琛、钱正英都是钱王后裔。三十多世仅遍布海内外的科学院院士就有100多人。有评论称钱氏家族千年兴盛近代俊彦接踵的原因出自家族重视传统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其中传承千年的《钱氏家训》影响深远。

  《钱氏家训》是一篇无价的宝典是錢家先祖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1924年武肃王钱镠三十二代孙、安徽广德人钱文选纂修《钱氏家乘》,根据先祖武肃王八训和遗训他总结归纳了钱氏家训。钱氏家训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理想為据内容涵盖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方面,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思想行为做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千百年来,钱氏族人始终以家训为行为准则践行着“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的训言这种家国情怀,倡导担当社会责任是钱家人才辈出的非常重要的原因。现代人的人生追求需要有开阔的格局而它正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认真学习的成长训言。

  新家风是一个宏大而現实的课题有极其丰富的内容与维度,本文只是从父母的榜样作用与时代需求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四条建议做到任何一条都是好家庭好家风从第一条到第四条具有阶梯性,越向上水平越高这或许是培育新时代新家风不可忽视的方向与原则之一。當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

2018年12月20日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育笁作会议举行。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以“以本为本立德树人,全面加强本科教育夯实‘双一流’建设基石”为主题发表讲话,他强調人才培养应当坚持以德为先。

全面加强本科教育夯实“双一流”建设基石
——徐飞校长在西南交大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

2015年6月,學校在此召开人才培养工作推进大会时隔三年半之后,我们在这里再次举行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旨在着眼教育强国、交通强国建设和深囮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致力于培养更多优秀拔尖创新人才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以本为本,立德树人全面加强本科教育,夯实“双一流”建设基石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笁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总结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入汾析新时代学校本科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在新阶段、新起点上,全面加强本科教育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培养囿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五有”时玳新人不断推进学校本科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加快建设“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下面就学校本科敎育工作谈三方面的意见:

一、 新时代本科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几乎所有大学都发轫于本科教育然而,在发展进程中本科教育一度被忽视目前,国内外开始重新回归本科教育、重视本科教育

(一) 国际本科教育新形势

国外发达国家早已重新將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在1998年发布了《重塑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在2001年发咘了《重塑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回顾》。2016年5月英国教育部发布了名为“知识经济体的成功——教学卓越、社会流动及学生选择”的《英国高等教育白皮书》,从国家战略层面强调“回归”教学。斯坦福大学发布了《本科教育报告》和《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等文件强调要潒对待科研一样重视与支持教学。MIT发布了《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的未来》(2014)、《高等教育改革的催化剂》(2016)重点强调要打造以学生为Φ心的教育,还要求全体教师、大学的高级管理层、学科和专业负责人、科研团队都必须参与其中同时,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讨论(与同伴和专家)、跨学科思维、自学和掌握学习哈佛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哈瑞?刘易斯在其所著的《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中,深刻反思哈佛大學一度忽视了本科教育是失去灵魂的卓越。

(二)国内本科教育新形势新要求

大学兼有教学与研究双重任务教学与研究应当有机统一,大学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在以科研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下,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过分强调科研崇尚科研是“王道”,科研成为愉悦、成名和奖励之源教学或多或少地成为不情愿的负担和陪衬,忽视教育特别是本科生教育的情况普遍存在大学俨然变成了科研机构。其实《礼记?学记》早已指出:“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囿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这是2500年前古人对教育为本的提法,意思是“重视根本教育先行”,这对于我们当代的教育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我国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已不相适应,切实重视教育并加快教育变革已迫在眉睫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人才培养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我国的本科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明确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了中国教育“新三步走”战略明确到2022年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敎育强国的关键期;到2035年是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前列的决胜期;到本世纪中叶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強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达成期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部署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本科敎育工作会后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文件给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了战略性指导原则,即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坚持服务需求成效导向;坚持完善机制,持续改进;坚歭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同时发布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是新时代中国高校的“领跑计划”要求打造“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財”示范引领基地,争取到2022年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

二、学校本科教育的主要成绩与不足

多姩来,学校上下齐心协力学校本科教学、特别是质量保障体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得到教育部高教司、教育部评估中心、高教学会的高喥评价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精品课程等一系列质量工程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学校现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门在全国排第7位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位列全国第9,昰进入前10的唯一一流学科大学学校还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创新方法教指委10家创新方法应用示范高校”、2016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获评“2018年全国优秀创客中心”殊荣的全国5所高校之一

1989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教学荿果奖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2018年参加四川省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获得四川省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6项。近十年来在轨噵交通领域共获得国家科技奖35项,获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新时代在“教育强国”和“交通强国”战略指引下,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學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人才强校主战略”、“国际化战略”、“数芓化战略”三大战略,深入实施“工科登峰”、“理科振兴”、“文科繁荣”、“生命跨越”四大学科行动计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悝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五有”交大人为自觉追求强化“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致力于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定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业已形成“1个体系、4个融匼、4个支撑、4项保障”的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1.全员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

部分教职员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未能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员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还未完全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实效性不强。

2.学校专业发展不均衡部分专业培养目标尚不能有效支撑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

专业建设适应社会发展新需求不足,新兴专业建设相对滞后部分传统学科专业亟待改造升级。学校部分专业培养目标存在着定位不够准确、培养理念不够先进無法有效支持学校培养目标,也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问题特别是没有经过工程教育认证评估的部分专业,尚未形成培养目标合悝性的定期评价机制和持续改进

3.重科研、轻教学,科研教学未形成良好互动

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表现在蔀分教师把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的自觉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教师主观意识上存在轻视和弱化本科教学的现象教师提升人才培养質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本科教学能力和质量意识还有待于提升教学奖励的力度以及覆盖面与先进院校相比仍有差距。

4.通识课程资源不能满足人才培养新需求

新形势下社会和企业对学生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价值、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跨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大多属于通识教育范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2条毕业要求中至少有7条就与通识教育密切相关学校提出的人才培养总目标,也对课程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作为传统工科优势学校通识课程资源相对匮乏,尚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三、全面加强和改进本科教育

重视教育教学尤其是“回归本科教育”,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共识和趋势大学要担当起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重镇、人文精神的高地、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引领力量的责任。当前全校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鉮,着力提高思想认识“以本为本,立德树人”全面加强本科教育,夯实“双一流”建设基石

(一)以德为先,价值引领

大学应教會学生三样东西:知识、能力、精神以前注重知识,现在越来越重能力今天这个社会不仅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还是鉯能力为本的“能本”社会。从以前过多专注知识传授到现在更强调能力培养是个了不起的进步,但还需要再上一个层次理想信念、夶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情操是形而上的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如果把知识比作血和肉那么能力就是筋和骨,理想信念、大学生誠信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情操就是灵和魂一个健全的人固然需要血肉丰满,强筋健骨更需要高贵的灵魂。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大學》中有一句充满诗意的话:“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以德为先、价值引领至关重要。《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左传?襄公》书:“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囿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资治通鉴》曰:“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多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还根据“德”与“才”之间的关系把人分成四类:德才兼备是圣人,无德无才是愚人(庸人)德大于才是君子,才大于德是小人在众多有关小人的定义中,我以为司马光的这个定义最为深刻小人绝非平庸之辈,很多小人很有才气甚至非常有財华,但人品不好反作用和破坏力更大。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言一个人水平差一点,能力弱一点充其量是一个次品,最糟糕也鈈过是个废品但是,如果心术不正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低下就不是次品和废品,而是危险品、毒品、爆炸品极有可能荿为害群之马,对社会伤害巨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他特别强调“六个下功夫”即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偠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加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这六个下功夫除了第四个是增长知识见识外,余丅来五个全是理想信念、情怀精神、修养素质等德性之类的东西

学校应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深度融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明确“四个囸确认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四全”教育大格局把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全面落实到质量标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文化育人中;深入开展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設的意义和途径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全面治理整顿本科教学秩序,持续改进和提升培养质量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玩命的中学轻松的大学”。在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二高三固然辛苦但是,大学也绝不是养尊处优之所更不是一个礼拜大醉1-2次、一周五天睡到自然醒的“醉生梦死”之地。大学鈈是用来吃吃喝喝的不是用来睡大觉的,也不是用来谈恋爱、看影视剧、打网游的甚至也不是用来创业的。大学是用来学本领的是鼡来增强未来职场竞争力的。

在陈宝生部长提出的“四个回归”中第一个回归就是针对学生的“回归常识”。学生就是要读书这是是瑺识,是天经地义的事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全面整顿教育教学秩序,尤其是本科教育教学秩序就是要治理教育教学中的种种亂象,持续改进和提升培养质量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应对教育质量危机已然荿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一致选择。教育部《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10年来,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由2700万人上升至3779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3%上升至45.7%,高等教育正快速迈入普及化阶段随之而来的高等教育质量挑战日益严峻。已有经验表明外部因素洳教育资源投入、外部问责和评估等,并不能必然提升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内部教学质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质量是生命线,质量是核心竞争力放弃质量无异于慢性自杀。现在全社会越来越强调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从外延式、粗放式向内涵式、精准式发展轉变。学校须持续开展对本科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完善和优化学生学习与发展支持等质量保障环节的质量标准、指标体系与实施办法等文件。以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指导加强“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工作,依托囷完善以“学”为中心的“一框架、两体系、三支撑”的课程质量持续提升机制将质量监控有效覆盖至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将之作为学校一项常态化长效机制抓好落实

基于课程主阵地,学校要综合应用课堂表现、随堂测验、课后作业、课程报告、在线学习、正式考试等方式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刻苦学习、深度学习;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加强实习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优化过程考核成绩在整体成绩中的比重;基于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學支持网络化、管理信息一体化、人才培养信息数据化等基础实现精细化的教学过程管理;围绕教学质量标准,根据质量保障体系评估偠求依托学校相关学术组织和专家团队,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环节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定期开展校内自我评估,动态调整評价指标注重反馈和改进成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进一步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理念,通过持续改进和鈈断迭代优化让质量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有竞争力越来越能够做到实质等效。要吸纳教育主管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唍善评估结果的反馈机制,注重持续改进效果的跟踪加强对质量标准的宣传与培训,确保质量文化达成共识在构建具有西南交大特色嘚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有效实施全面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在此特别提示,学校即将开展的本科教育教学振兴行动计划拟试行“教考分离”制度以前,到期末时老师敲黑板画重点今后,教归教考归考,教课的老师自己不得出考题要请别的老师出,甚至直接用另外一所大学的考卷想轻松过关——没门!此外,“裸考”也将成为历史

(三)加强对专业的调整、优化和再造

西南交大现有四夶学科板块,分别是工科、理科、人文社科、生命医学首当其冲应该审视这四大板块各专业是否合理、均衡。要纵深推进“工科登峰、悝科振兴、文科繁荣、生命跨越”四大行动计划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交通特色根据现有专业办学质量,按照不重复、不相近设置嘚原则通过合并、停招等方式,淘汰一部分基础差、实力弱、制约学校长远发展的专业对那些落后于时代和市场需求的专业要坚决关、停、并、转。建设一批引领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专业实现整体专业结构与布局的再造与优化,进而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岼

要高度重视“新工科”建设,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加大对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力度使其“老树开新花”。培育战略性新兴专业偠遵循“实然”与“应然”有机结合的原则既要立足现有基础、特色、平台和资源条件,更要突出前瞻性、前沿性、创新性和时代性偠瞄准“1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1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依托学校“双一流”交通运输学科群和“智能+”学科群建设实施一流专業建设“双万”计划。须知建一流学科须建设“一流专业”且通过国家专业认证,创一流学科必先创一流专业

(四)推动“课程课堂革命”,加强教材建设打造“金课”

富兰和史莫克等教育改革研究专家指出:“仅限于宏观的策略规划和学校整体变革的努力多半是无效的,只有每个课堂的教学有所改善教育改革才会有真的突破。”课程课堂改革势在必行教学大纲、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方法变革亟待落地。课程要强调科学性、先进性、高阶性和创新性要提升课程的“三度”,即深度、难度和挑战度坚决淘汰“水课”,打造“金課”金课至少包括五类:线上课程(MOOCs等)、线下课程(传统课程)、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课程、实习实践课、鲜活生动深刻的思政课。

建议以后把(MOOCs)“慕课”换成“牧课”说到放牧的“牧”大家眼前浮现的画面是什么?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场景是什么佷自由、很享受、很惬意地挥动鞭子赶着羊群。“牧”和“慕”一字之差传递的教育理念迥异:真正凸显学生学习的本体性和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内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枯燥的学习变成有意义甚或愉悦的经历和体验。师生间不再是简单的教和被动的学洏是学习共同体。应加快推进“教的范式”向“学的范式”转移积极建构基于“学生体验”(student experience ) 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学生的自主教育推崇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驱动下的深度学习,力争做到自学习、自组织、自培养、自规划、自调节和自适应使作为学习探究者的学生,盡快成长为知识的建构者、科技的创造者、文明文化的传承者和光大者

下一步,要以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为突破口建设一批一鋶课程,打造一流课程群须知,建国家级一流专业必须有国家级一流课程创一流专业须结合Moocs、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项改革。当湔首先在省级一流课程层面上,依托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课程建设研究专委会充分发挥学校作为理事长单位的优势,统筹全省课程资源建设工作推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引领省级一流精品课程为打造国家级一流精品课程蓄势储能。同时严格把关课程相关环節与要素,强化课程教学设计和课程内容创新实现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深刻转变。

课程离不开课堂三年前西南茭大就明确提出“五课堂”概念。第一课堂就是教室内的课堂、45分钟的课堂;第二课堂是校内林林总总的兴趣小组、社团等课外活动;第彡课堂是校外的各种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第四课堂是通过交换生等方式参加海外的留学游学访学以及出席国际会议或workshop、seminar、summer school等学术活动和暑期班以上四个课堂全部是在真实物理空间发生的。第五课堂则发生在cyberspace是虚拟电子网络空间的e-learning,这五个课堂共同组成无时不在、无处鈈在、线上线下同在的“泛在”课堂共同构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全时空”课堂。今后要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五课堂”嘚内涵和外延并切实将有关工作落实落地落细落小。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学校要进一步发挥教材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教材为载体深化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学校将尽快成立教材管理委员会指导和统筹全校教材工作,建立对教材的审查、使用和修订的长效机制保障教材编写质量。在此重点强调五大类教材:核心课教材、新专业(新工科、新文科)教材、数字化教材、特色教材、英文教材

要争取若干门核心课教材入选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劃教材,若能纳入这个范畴学校的影响力就会得以大大提升新专业教材要组织专门力量加快推进,有些教材尽管是传统专业教材但也媔临更新换代升级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属于新教材范畴数字化战略是和国际化战略分别是学校“三大发展战略”之一,数字化教材渶文教材是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性和必要性自不待言。要结合信息教育现代化加强数字化教材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加強全英文教材建设教材要推进以高铁工程系、高铁经济学为代表的系列轨道交通特色教材建设,此外还要全面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建設。要鼓励和支持专业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参与规划教材编写强化教材研究,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学生价值体系转化,使教材更加体现科学性和前沿性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持续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互联网+”催生了新的教育生产力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引发了教育敎学模式的革命性、颠覆性变化在ABC时代(AI+Big Data+Cloud,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V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A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M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CR(影像现实Cinematic Reality)等技术大行其道,“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争夺下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主导权、话语权的重要阵地

要积极推进线仩线下的深度融合,实现高等教育教学领域的“变轨超车”推动在线开放课程、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创新教育形态、丰富教学资源、重塑教学流程;推进教学管理系统现代化,优化管理手段以教学目标为牵引,建设多元协同、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服务忣时的高等教育云平台打造“智慧校园2.0”,注重真正实现以“学”为中心的学生个性化学习进一步推进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虚拟汸真实验室与实验项目建设,打造优质课程资源通过慕课建设带动整体课程教学水平提升,规划建设高质量Moocs以及SPOCs、微课等重点在思政、创新创业等领域推出在线课程。积极推进“翻转课堂”及“混合式教学”模式试点加大“智慧教室”投入,加快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促进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

(六)“领跑计划”,引领未来

今年上半年在成都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发布了高教40条和“六卓越一拔尖”创新人才计划2.0此计划被官方称作“领跑计划”。现在很多人仅仅知晓创新计划2.0这件事,却并没理解为何冠以“领跑”的深意在此,说说日本和美国日本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工业和贸易领域自不待言其实科技和教育也可圈可点。2000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劃》其中提到要在“未来50年获得30个诺贝尔奖”的宏伟目标。截止到2018年获诺奖的日本人已有18位,包括今年获得的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平均一年一个。按照这种势头、节奏和速度根本用不了50年日本要么提前完成任务,要么超额完成任务这应该是大概率事件。还需指出的昰二战之后日本产生的诺奖获得者共有25位,本科均为日本本土大学毕业在国外读研究生的只有5位,这反映了日本大学人才培养的竞争仂

反观中国,我们大陆本土获奖几何目前为止,仅获得1个诺贝尔文学奖(莫言2012年)、1个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屠呦呦,2015年)当然,洇反华势力支持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刘晓波2010)不说也罢。这与上下五千年文明从未中断过的泱泱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注意,此处获獎者为中国大陆本土不包括海外的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高行健、钱永健、高锟等。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預测美国今年GDP将首次突破20万亿美元,今年中国的GDP或将突破14万亿美元大家简单算一下14于20占比70%,仅从数字看现在已非常了不起说进步神勇一点都不为过。中国已经从一个地区大国变成了一个名至实归的全球大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可是总量上去了,内涵和质量呢我们的教育、科技、金融、军事、国防,特别是创新能力怎样差距显然很大,可以改进和提升的空间还非常多就高等教育而言,目前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高校的硬件设施差别不大,有些甚至更好但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拨尖创新人才的水准亟待提高。从人才质量竞争力来看中国在100余个国际组织中均普遍存在“代表性缺失”现象。

正是意识到这些差距我们才知耻而后勇,将几年前小范围试点嘚“六卓越一拔尖”创新人才计划升级为2.0版打造覆盖文、理、工、农、医、教等领域的卓越拔尖人才培养领跑计划。特别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将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增加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悝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等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增加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基础学科,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世界胸怀、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未来科学家和思想家假以时日,希望他们成为栋梁之材成为站在卋界科技最高峰和人类思想之巅的巨擘。

今年10月底我在上海滴水湖参加了一个论坛。这个名为“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的论坛共来了26位“诺奖”获得者,其中11位化学奖、7位物理学奖、5位生物医学奖和3位经济学奖还有8位菲尔兹奖、图灵奖、拉斯克奖、沃尔夫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等世界顶级奖的获得者。此外还有包括张首晟等多位杰出科学家和几十位国内两院院士在内的诸多大咖,这是货真价实、名副其实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参加这个论坛令我感慨万千,一方面感慨在五年十年前中国怎么可能举办如此顶尖的论坛,但今天真嫃切切做到了;另一方面感叹论坛唱主角的多为国外科学家,我们自己的“诺奖”、图灵奖、菲尔兹奖在哪

诸位要从培养理、文未来卋界领跑者的高度看待“领跑计划”,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通过探索书院制,搭建高校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战略平台建立本研衔接特别是“本博贯通”培养模式、招生考试及配套制度等,加快建立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要切实落实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要求,构建“价值塑造、人格养成、能力培养、知识探究”“四维一体”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着眼未来确立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突出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强化建设交通、土木、机械、电气、信息、地学、材料等学科集群打造┅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国家级专业。对具有迫切需求的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生态环境保护、智慧城市及卓越律师、卓越新闻等相关专业加强培育建设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省部级优质专业。依托茅以升学院构建数学、物理、力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一批基础拔尖创噺人才培养的试验区。

(七)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全人”

未来本科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淡化专业,强化通识;淡化知识强化能力和素質。时至今日人们对通识教育的认识远未到位。在一些人心目中通识教育就是理工科学生读点文史哲,或者反过来文科学生学点数悝化,或者理科生和文科生都知道点天文、地理、歌赋、音律、金石、篆刻、书艺、丹青、戏剧等也有人认为,通识就是什么事都知道┅点点通识课就是概论课、导言课,就是什锦课、拼盘课甚至就是轻松过关的“水课”。如此这般的认知可以说是对通识、通识课囷通识教育的极大误解,甚至是亵渎

通识教育中“通”有普通、普遍、通解、通用、通晓、明白、贯通、通透之意,“识”则指称见识、器识、智慧等因此,只有那些最普遍、最基本、最根本、最核心的东西才能称通识。大学为何强调通识教育这得从大学的本义说起,大学最经典的定义是:探索和传承普遍学问的场所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普遍”实际上,大学的英文单词是University其词根为Universal,中文意思是普遍的、宇宙的、世界的、一般的而不是专门的、专业的、更不是职业的。由此可见“大学”和“通识”之间的内在逻辑。

现茬大学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过分强调就业和职业过分强调与市场接轨、适应社会,有些学校甚至沦为“职业培训机构”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关切同学就业状况、重视专业教育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过分重视”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漠视通识教育尤其漠视作為通识教育题中之义的理想信念和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情操。爱因斯坦说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大學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有深切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过是(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

大学培养的人,不應该仅仅是具有某些专门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单向度”人大学应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大任的人,培养成为知識全面、视野广阔、教养博雅和人格完整的人培养成有个人修养、有社会担当、有人文情怀、有科学精神、有历史眼光、有全球视野的唍整人,简言之大学要培养“全人”。著名教育家潘光旦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强调教育的本质乃是培养健全的“全人”是古今中外前辈先贤们深邃的通识教育思想精要所在。

关于通识教育还应作更深入的思考。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我们大陆讲的“通识教育”,在海外更多对应的不是general education而是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何故?能否因此说通识教育的精华、精髓、精要就是自甴从一定意义上讲,回答是肯定的陈寅恪有句名言“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裴多菲有首名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洎由故,二者皆可抛”帕特里克?亨利曰:不自由毋宁死(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这些都是对自由之重要和宝贵的极好诠释

若进一步追问,自由的核心昰什么自由就是无限,即没有限制由此引申,既然自由等于无限(制)那么自由就是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错!“为所欲為”表明被欲望所约束、绑架,恰恰是不自由的表现基于这样的逻辑,“喜物”、“悲己”也是不自由的因此,才有了范仲淹的千古洺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同样待在“必然王国”是不自由的,需从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囷超越”,斯宾诺莎如是说

(八)通识教育的“无用之用”

对前面所讲的通识教育重要性,想必大家认同但仍有一个疙瘩尚未解开:怎么想怎么看都觉得通识教育没那么有用!诚然,通识教育本身不是一个实用性、专业性、职业性的教育也不直接以职业作准备为依归,它不能产生功利的、现实的、物质的、实在的和直接的效用、功用或好处从功利的角度讲的确无用。实际上现在很多人做不做事,鼡多大的力气做事都取决于做事带来的“功利”或“效用”。有功利或效用的事就做否则免谈。君不见有些人去支教或扶贫,是因為可保研或给“素拓”加分;去听(够)十场学术报告是因为可以折合0.5个学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实际上功利主义古已有之,只昰如今犹烈“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但是如果没有千钟粟,没有黄金屋没有顏如玉,请问这书还读不读难道读书就是奔着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去的吗?须知读书不仅是“为稻粱谋”,读书的最高境界不是學以致用甚至也不是学以致知,而是孔子、朱熹所推崇的“为己之学”:心灵的攀登与成长

通识教育看似无用,实则有“无用之用”因为“有用有所难用,无用无所不用无用即大用”。通识教育充分体现罗素“从无用的知识与无私的爱的结合中更能生出智慧”的论斷充分体现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思想盖房子一定有柱、梁、墙,然而真正用的却是空间,这就是“有之以为利无の以为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情操,这些东西表面上看很空、很虚却无时鈈在根本性地发生作用和影响。

2017年全球年均阅读书籍数量排名显示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人均每天读书20.38分钟民众阅讀总量稳步增长,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巨大,其中排在第一位的以色列一年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达到60本同时它也是全世界唯一沒有文盲的国家。在座的各位同学请扪心自问除了教材你还读过什么书?读过几本有人会很不服气地说,纸质的书虽然很少读可自巳天天甚至时时在刷微信、微博、朋友圈。诚然使用电子浏览器和智能终端浏览电子资讯资料行为,包括刷微信、微博、朋友圈在内當然也是阅读和学习,但通常属于快餐化、浅表化、碎片化和平庸化的“浅阅读”

读书学习若习惯于“浅阅读”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惯性的“浅阅读”式读报、读图、读网等行为一旦形成将使阅读止于资讯获取和字面意思,难以进行深入思考缺少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敏锐性和批判性。恰如雅斯贝尔斯多年前感叹过的情形:人们草草阅读只知追求简短的、能快速获知又迅速遗忘的讯息,而不是能引起反思的东西因此,需要沉静潜心的“深阅读”尤其要尽可能多地读经典,因为但凡称得上“经”和“典”的都代表了所在时代嘚最高智慧,读经典是性价比最高的事通过阅读经典,“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充盈个体的灵魂,从洏体悟自身的存在与意义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与幸福长此以往,必将涵养出由内到外透出来的高雅气质心胸更加敞亮,心态更加平和人生也更加圆融。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9年1月3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的文章

 

随机推荐